注册

产业信息动态-11月26日

华阳集团产业技术研究总院    主办

内刊

2024年11月26日

423期

Information dynamics of industry

产业信息动态

——摘选自证券日报《光伏制造业新规出炉 准入门槛全面提高》

光伏制造行业新规正式发布。11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修订后的《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以下简称《规范条件》)。《规范条件》最早于2013年发布,并先后于2015年、2018年、2021年数次进行修订。与2021年版本相比,新的《规范条件》在各项技术指标以及生产能耗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 录                        CONTENTS

技术前沿

院士团队:多孔碳再突破!

15

11

储能行业陷入“价格战” 大电芯或为破局关键

行业聚焦

权威之声

05

光伏制造业新规出炉 准入门槛全面提高

宏观政策

09

推动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会展信息

2025上海国际智能遮阳与建筑节能展览会

23

20

未来3-5年,BC将成为光伏技术的主力军

专业评论

01

权威之声

authority   VOICE

光伏制造业新规出炉 准入门槛全面提高

来源:证券日报

权威之声

光伏制造行业新规正式发布。11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修订后的《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以下简称《规范条件》)。
《规范条件》最早于2013年发布,并先后于2015年、2018年、2021年数次进行修订。与2021年版本相比,新的《规范条件》在各项技术指标以及生产能耗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光伏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修订行业的最低标准以及先进规范的标准是及时和必要的。”一家硅料头部企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当前,供需错配是光伏行业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与2021年版本对比,此次《规范条件》提出,继续引导光伏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避免低水平重复扩张。新建和改扩建光伏制造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由原20%提升至30%。
“从资本金方面提出更高要求,进一步提高了行业的准入门槛,将对行业的无序扩张产生一定的遏制作用。”万联证券投资顾问屈放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对于正在更新迭代的光伏电池技术,《规范条件》也提出了具体的指标:将现有单晶硅光伏电池、组件项目平均效率指标分别由不低于22.5%、19.6%提升至P型电池、组件效率不低于23.2%、21.2%,N型电池、组件效率不低于25%、22.3%。新建单晶硅光伏电池、组件项目平均效率指标分别由23%、20%提升至P型电池、组件效率不低于23.7%、21.8%,N型电池、组件效率不低于26%、23.1%。
其依据的标准是,现有项目P型和N型电池、组件平均效率值为行业平均水平,新建项目P型和N型电池、组件平均效率值综合考虑了行业先进水平以及政策发布实施后行业可以达到的指标水平。
《规范条件》还涵盖了除晶硅外的下一代技术钙钛矿。新增了对于钙钛矿组件转化效率的要求为:现有不低于14%,新建不低于15.5%。
“细化行业生产标准,也是为了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提升行业整体利润率。同时对于正处于研发中的钙钛矿技术也前瞻性地制定了转化效率标准,这些都是为了加快行业升级改造,提升行业门槛,优化行业生产。”屈放称。
新的《规范条件》中,光伏制造端的能耗标准进一步提高。文件称,提高现有及新建多晶硅、硅锭、硅棒、硅片、电池、组件项目电耗和水耗指标,强化企业生产过程绿色化要求,鼓励企业参与光伏行业绿色低碳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引导企业开展光伏产品回收利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
如电耗方面,现有多晶硅项目还原电耗小于46千瓦时/千克,综合电耗小于60千瓦时/千克;新建和改扩建项目还原电耗小于44千瓦时/千克,综合电耗小于57千瓦时/千克。
“2023年,多晶硅行业的综合电耗在57千瓦时/千克左右,而行业先进产能的要求在53千瓦时/千克。”上述硅料头部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
“《规范条件》强调了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包括质量管理和绿色生产,这些都是保障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某光伏一体化企业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权威之声

对于正在更新迭代的光伏电池技术,《规范条件》也提出了具体的指标:将现有单晶硅光伏电池、组件项目平均效率指标分别由不低于22.5%、19.6%提升至P型电池、组件效率不低于23.2%、21.2%,N型电池、组件效率不低于25%、22.3%。新建单晶硅光伏电池、组件项目平均效率指标分别由23%、20%提升至P型电池、组件效率不低于23.7%、21.8%,N型电池、组件效率不低于26%、23.1%。
其依据的标准是,现有项目P型和N型电池、组件平均效率值为行业平均水平,新建项目P型和N型电池、组件平均效率值综合考虑了行业先进水平以及政策发布实施后行业可以达到的指标水平。
《规范条件》还涵盖了除晶硅外的下一代技术钙钛矿。新增了对于钙钛矿组件转化效率的要求为:现有不低于14%,新建不低于15.5%。
“细化行业生产标准,也是为了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提升行业整体利润率。同时对于正处于研发中的钙钛矿技术也前瞻性地制定了转化效率标准,这些都是为了加快行业升级改造,提升行业门槛,优化行业生产。”屈放称。
新的《规范条件》中,光伏制造端的能耗标准进一步提高。文件称,提高现有及新建多晶硅、硅锭、硅棒、硅片、电池、组件项目电耗和水耗指标,强化企业生产过程绿色化要求,鼓励企业参与光伏行业绿色低碳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引导企业开展光伏产品回收利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
如电耗方面,现有多晶硅项目还原电耗小于46千瓦时/千克,综合电耗小于60千瓦时/千克;新建和改扩建项目还原电耗小于44千瓦时/千克,综合电耗小于57千瓦时/千克。
“2023年,多晶硅行业的综合电耗在57千瓦时/千克左右,而行业先进产能的要求在53千瓦时/千克。”上述硅料头部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
“《规范条件》强调了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包括质量管理和绿色生产,这些都是保障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某光伏一体化企业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权威之声

新的《规范条件》中,光伏制造端的能耗标准进一步提高。文件称,提高现有及新建多晶硅、硅锭、硅棒、硅片、电池、组件项目电耗和水耗指标,强化企业生产过程绿色化要求,鼓励企业参与光伏行业绿色低碳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引导企业开展光伏产品回收利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
如电耗方面,现有多晶硅项目还原电耗小于46千瓦时/千克,综合电耗小于60千瓦时/千克;新建和改扩建项目还原电耗小于44千瓦时/千克,综合电耗小于57千瓦时/千克。
“2023年,多晶硅行业的综合电耗在57千瓦时/千克左右,而行业先进产能的要求在53千瓦时/千克。”上述硅料头部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
“《规范条件》强调了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包括质量管理和绿色生产,这些都是保障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某光伏一体化企业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02

宏观政策

MACROPOLICY

宏观政策

推动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来源:中山市人民政府

11月21日,广东中山市人民政府印发《中山市推动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30年)》(以下简称《计划》)的通知。
《计划》指出,新规划建设的各类园区要同步规划、配套建设分布式光伏,力争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到2025年达到50%、2030年实现全覆盖;对既有各类工业园区全面实施绿色化改造,力争光伏覆盖率到2030年不低于50%。积极推动园区外具有开发条件的各类工商企业利用屋顶及周边已批建设用地配套建设光伏发电系统。
拓展综合利用场景。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城市商业体、综合体、居民区及其他具备条件的场所,依托光伏发电、储能和充电基础设施等推广光储充一体化项目建设,推动建设智能控制终端和能量管理系统,充分挖掘储能、光伏、充电桩等分布式资源调节潜力。
推动适用于源网荷储、光储充一体化等综合应用场景的新型储能产品研发制造和先进产品研发示范应用。推动我市先进光伏产品和技术积极申报纳入省应用场景清单,加大光伏技术产品供需对接。

原文链接:《中山市推动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30年)》解读

行业聚焦

INDUSTRY FOCUS

03

行业聚焦

储能行业陷入“价格战” 大电芯或为破局关键

来源:证券日报

11月23日,华润电力控股新疆重能电力开发有限公司新疆天山北麓新能源基地项目0.8GW/3.2GWh储能系统采购中标候选人公示,中车株洲所等5家企业入围,报价区间为0.439元/Wh至0.4532元/Wh,其中1家企业预中标单价为0.439元/Wh,创历史新低。
“光伏+储能’的平价时代即将到来,那些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升级,同时注重品控、降本增效的企业有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业内人士表示。
储能行业面临机遇和挑战
今年以来,储能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储能市场迎来高速发展期,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5852万千瓦/1.28亿千瓦时,较2023年底增长约86%。另一方面,储能企业打起了激烈的“价格战”,中标价格持续创新低,甚至出现“赔本赚吆喝”的情况。
  “储能市场的火爆主要得益于需求侧的拉动,除了政策方面的大力支持,还受益于光储配套项目的拉动。”前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储能系统价格从年初的每瓦时接近1元降至如今的每瓦时不足0.5元。”
  面对如此低的价格,储能企业盈利空间十分有限。眺远咨询董事长兼CEO高承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储能行业竞争日益激烈,部分企业通过低价竞争来抢占市场份额。”
  不过,在价格降低的同时,储能行业规模却日渐扩大。高承远认为,今年以来储能装机量大增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随着“双碳”目标的深入推进,新能源发电装机保持较快增速,电力系统对新型储能的需求快速增加;另一方面,国家能源局持续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新型储能,推动储能装机规模快速提升。此外,技术进步和规模效应也带动了储能成本的下降,进一步推动了储能装机量的增加。
  大电芯成降本法宝?
  储能成本主要由储能电池(电芯)、储能变流器PCS、能量管理系统EMS、电池管理系统BMS,以及消防、温控、结构件等其他组成部分构成。其中,储能电池是成本的核心环节,占比约为设备成本的50%—55%;PCS占比约为10%—15%;BMS和EMS占比分别约为9%和5%。
  作为储能电池的核心零部件,储能电芯大型化目前是一种趋势,包括宁德时代在内的电池企业均在布局储能大电芯。高承远表示:“大电芯确实是一种有效的降本方法,大电芯单位体积能量密度提升,Pack零部件使用量减少,度电成本更低;同时,大电芯系统串并联减少,BMS管理精度提升,安全性能也会有一定程度改进。因此,布局储能大电芯有助于降低储能系统的成本,提升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是储能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高承远认为,储能企业要想实现突围,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提升储能系统的价值创造能力,通过智能化管理、负荷预测、实时协调控制和充放电管理等技术手段,提升储能在电力市场中的经济收益;改变最低价中标模式,鼓励平均价中标或略低于平均价中标,关注产品质量可靠性、履约能力、企业长期发展等综合评价指标。此外,政府和企业可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储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升储能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
  前述业内人士认为:“除了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外,还应该对储能系统的全生命周期进行考量,例如综合考虑运维等整体成本,而不只是前端的产品成本,可以通过AI赋能来提高效率。”
  未来,随着储能进一步降本增效,“光伏+储能”将更具竞争力。实际上,随着全球能源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光储融合”作为推动能源结构优化的核心技术路径之一,正在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焦点。

行业聚焦

“储能市场的火爆主要得益于需求侧的拉动,除了政策方面的大力支持,还受益于光储配套项目的拉动。”前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储能系统价格从年初的每瓦时接近1元降至如今的每瓦时不足0.5元。”
面对如此低的价格,储能企业盈利空间十分有限。眺远咨询董事长兼CEO高承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储能行业竞争日益激烈,部分企业通过低价竞争来抢占市场份额。”
不过,在价格降低的同时,储能行业规模却日渐扩大。高承远认为,今年以来储能装机量大增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随着“双碳”目标的深入推进,新能源发电装机保持较快增速,电力系统对新型储能的需求快速增加;另一方面,国家能源局持续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发展新型储能,推动储能装机规模快速提升。此外,技术进步和规模效应也带动了储能成本的下降,进一步推动了储能装机量的增加。
大电芯成降本法宝?
储能成本主要由储能电池(电芯)、储能变流器PCS、能量管理系统EMS、电池管理系统BMS,以及消防、温控、结构件等其他组成部分构成。其中,储能电池是成本的核心环节,占比约为设备成本的50%—55%;PCS占比约为10%—15%;BMS和EMS占比分别约为9%和5%。
  作为储能电池的核心零部件,储能电芯大型化目前是一种趋势,包括宁德时代在内的电池企业均在布局储能大电芯。高承远表示:“大电芯确实是一种有效的降本方法,大电芯单位体积能量密度提升,Pack零部件使用量减少,度电成本更低;同时,大电芯系统串并联减少,BMS管理精度提升,安全性能也会有一定程度改进。因此,布局储能大电芯有助于降低储能系统的成本,提升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是储能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高承远认为,储能企业要想实现突围,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提升储能系统的价值创造能力,通过智能化管理、负荷预测、实时协调控制和充放电管理等技术手段,提升储能在电力市场中的经济收益;改变最低价中标模式,鼓励平均价中标或略低于平均价中标,关注产品质量可靠性、履约能力、企业长期发展等综合评价指标。此外,政府和企业可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储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升储能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
  前述业内人士认为:“除了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外,还应该对储能系统的全生命周期进行考量,例如综合考虑运维等整体成本,而不只是前端的产品成本,可以通过AI赋能来提高效率。”
  未来,随着储能进一步降本增效,“光伏+储能”将更具竞争力。实际上,随着全球能源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光储融合”作为推动能源结构优化的核心技术路径之一,正在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焦点。

行业聚焦

作为储能电池的核心零部件,储能电芯大型化目前是一种趋势,包括宁德时代在内的电池企业均在布局储能大电芯。高承远表示:“大电芯确实是一种有效的降本方法,大电芯单位体积能量密度提升,Pack零部件使用量减少,度电成本更低;同时,大电芯系统串并联减少,BMS管理精度提升,安全性能也会有一定程度改进。因此,布局储能大电芯有助于降低储能系统的成本,提升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是储能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高承远认为,储能企业要想实现突围,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提升储能系统的价值创造能力,通过智能化管理、负荷预测、实时协调控制和充放电管理等技术手段,提升储能在电力市场中的经济收益;改变最低价中标模式,鼓励平均价中标或略低于平均价中标,关注产品质量可靠性、履约能力、企业长期发展等综合评价指标。此外,政府和企业可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储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升储能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
前述业内人士认为:“除了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外,还应该对储能系统的全生命周期进行考量,例如综合考虑运维等整体成本,而不只是前端的产品成本,可以通过AI赋能来提高效率。”
未来,随着储能进一步降本增效,“光伏+储能”将更具竞争力。实际上,随着全球能源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光储融合”作为推动能源结构优化的核心技术路径之一,正在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焦点。

04

技术前沿

TECHNOLOGY FRONTIER

技术前沿

院士团队:多孔碳再突破!

来源:Carbontech

调节与设计催化剂的结构对于选择性非常关键,但是对于选择性的切断羟基C-O(H)化学键同时保留C-O(R)化学键仍非常困难。
有鉴于此,中国科学院化学所韩布兴院士、孟庆磊博士等报道一系列多孔碳载体修饰PtCo双金属的电催化剂,通过调节Pt与Co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羟基官能团的转化反应中能够发生加氢脱氧反应或者芳环加氢反应。
相关研究成果以“Intermetallic synergy in platinum–cobalt electrocatalysts for selective C–O bond cleavage”为题发表于《Nature Catalysis》。
修饰Co单原子的Pt纳米粒子能够选择性的切断愈创木酚和其他木质素衍生物分子的醚基相邻C-O(H)化学键,选择性达到>72.1 %。该反应兼容多种多样的反应物,这项工作有助于深入理解催化剂的结构-性能关系,对于理性设计和构筑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位点提供帮助。

技术前沿

技术前沿

技术前沿

05

专业评论

Professional comments

未来3-5年,BC将成为光伏技术的主力军

来源:隆基绿能

“我对BC技术非常乐观。”近日,隆基绿能首席科学家、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徐希翔博士在12th bifi PV Workshop Zhuhai 2024 国际峰会上表示,“我相信在3-5年的时间内,BC将成为光伏技术的主力军。”
在这场峰会,400余位顶尖专家、头部企业和知名机构齐聚,峰会主题聚焦于“双面BC技术”。
在峰会现场,隆基对外展出了最新基于HPBC 2.0打造的全新一代分布式组件产品——Hi-MO X10和创造了晶硅组件效率世界纪录25.4%的组件,显示了隆基在BC技术方面的成绩及决心。
BC潜力巨大
一直以来,隆基的研发团队秉承“第一性原理”,从这个原则出发研究问题。而从技术角度来看,光伏行业主流技术一直遵循着三个原则:高效率、低成本和高可靠。
徐希翔表示:“我们相信,在这三个领域,BC都有很大的潜力。”其中,就效率而言,单结晶硅电池的理论效率极限是29.4%,而BC电池转换效率的理论极限可以达到29.1%,是被认为最接近单结晶硅电池极限转换效率的技术。
基于“第一性原理”,隆基在科研中发现,相对于其它电池技术,BC电池有着跨时代的优越性,并在2017年就开始布局BC技术。之后,隆基不断加码BC技术。2022年以来,隆基基于自主研发的HPBC技术推出多款针对不同应用市场的BC产品,如Hi-MO X6高效防积灰组件、Hi-MO X6双玻耐湿热组件、Hi-MO X6别墅款组件、Hi-MO 9、Hi-MO X10等。
此外,隆基也在不断提升BC电池的转换效率。2024年5月,隆基自主研发的背接触晶硅异质结太阳电池(Heterojunction Back Contact, HBC)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7.30%,再次刷新单结晶硅光伏电池转换效率的世界纪录。这是继2022年11月隆基创造26.81%的硅太阳能电池效率世界纪录后的又一次突破,也代表了隆基在BC电池技术高转换效率与可量产工艺制程方面的信心与实力。
徐希翔也在峰会的圆桌讨论环节上表示:“我对BC技术非常乐观。我相信在3-5年的时间内,BC将成为光伏技术的主力军。”
BC技术不断突破
BC技术是一种有着50年历史的技术,但在过去20年发展非常缓慢,因为其技术门槛高,工艺复杂,产业化难度大。
通过不懈努力,2022年11月,隆基发布基于高效HPBC(复合钝化背接触电池)技术打造的新一代组件产品,通过打造差异化产品匹配不同需求。由此,隆基围绕BC技术平台,面向商业化应用研发,不断推出差异化的高效产品,产品矩阵日益丰富,如今已实现规模化量产。
之前,BC组件给行业的印象是“效率非常高但双面率偏低,更适合单面发电”,甚至有些项目因此不敢选用BC组件,生怕会影响整体发电量。
不过,对于这一点不用过于担忧。通过工艺技术的提升,BC电池组件的背面率完全可以做到60%甚至更高,与其它电池技术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
徐希翔表示:“人们过去常说双面率是BC技术的一个弱点,但现在,相比其它技术,如果BC组件的双面率与它们的绝对值相差在5%以内,那真的没什么大不了的。通过努力,短期内,BC组件的双面率将会达到80%。”
此外,BC成本也是备受关注的话题之一。随着BC生产经验的积累、生产规模的提升,BC产品的降本还有很大空间。隆基也规划了一系列关于BC电池的降本路径,比如在非银的金属化路线上的布局。徐希翔坚信:“在非银金属化方面,隆基确实有优势,当然还有其它优势。我认为,半年内隆基的BC技术将实现非银金属化。”
此外,激光技术对于BC电池来说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如今,全激光的技术路线已经成为BC电池的主要路线,这极大推进了BC技术的产业化。徐希翔表示:“我们在许多步骤中大量使用激光技术,而不仅仅是图形化。”

专业评论

专业评论

徐希翔表示:“我们相信,在这三个领域,BC都有很大的潜力。”其中,就效率而言,单结晶硅电池的理论效率极限是29.4%,而BC电池转换效率的理论极限可以达到29.1%,是被认为最接近单结晶硅电池极限转换效率的技术。
基于“第一性原理”,隆基在科研中发现,相对于其它电池技术,BC电池有着跨时代的优越性,并在2017年就开始布局BC技术。之后,隆基不断加码BC技术。2022年以来,隆基基于自主研发的HPBC技术推出多款针对不同应用市场的BC产品,如Hi-MO X6高效防积灰组件、Hi-MO X6双玻耐湿热组件、Hi-MO X6别墅款组件、Hi-MO 9、Hi-MO X10等。
此外,隆基也在不断提升BC电池的转换效率。2024年5月,隆基自主研发的背接触晶硅异质结太阳电池(Heterojunction Back Contact, HBC)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7.30%,再次刷新单结晶硅光伏电池转换效率的世界纪录。这是继2022年11月隆基创造26.81%的硅太阳能电池效率世界纪录后的又一次突破,也代表了隆基在BC电池技术高转换效率与可量产工艺制程方面的信心与实力。
徐希翔也在峰会的圆桌讨论环节上表示:“我对BC技术非常乐观。我相信在3-5年的时间内,BC将成为光伏技术的主力军。”
BC技术不断突破
BC技术是一种有着50年历史的技术,但在过去20年发展非常缓慢,因为其技术门槛高,工艺复杂,产业化难度大。
通过不懈努力,2022年11月,隆基发布基于高效HPBC(复合钝化背接触电池)技术打造的新一代组件产品,通过打造差异化产品匹配不同需求。由此,隆基围绕BC技术平台,面向商业化应用研发,不断推出差异化的高效产品,产品矩阵日益丰富,如今已实现规模化量产。
之前,BC组件给行业的印象是“效率非常高但双面率偏低,更适合单面发电”,甚至有些项目因此不敢选用BC组件,生怕会影响整体发电量。
不过,对于这一点不用过于担忧。通过工艺技术的提升,BC电池组件的背面率完全可以做到60%甚至更高,与其它电池技术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
徐希翔表示:“人们过去常说双面率是BC技术的一个弱点,但现在,相比其它技术,如果BC组件的双面率与它们的绝对值相差在5%以内,那真的没什么大不了的。通过努力,短期内,BC组件的双面率将会达到80%。”
此外,BC成本也是备受关注的话题之一。随着BC生产经验的积累、生产规模的提升,BC产品的降本还有很大空间。隆基也规划了一系列关于BC电池的降本路径,比如在非银的金属化路线上的布局。徐希翔坚信:“在非银金属化方面,隆基确实有优势,当然还有其它优势。我认为,半年内隆基的BC技术将实现非银金属化。”
此外,激光技术对于BC电池来说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如今,全激光的技术路线已经成为BC电池的主要路线,这极大推进了BC技术的产业化。徐希翔表示:“我们在许多步骤中大量使用激光技术,而不仅仅是图形化。”

专业评论

BC技术不断突破
BC技术是一种有着50年历史的技术,但在过去20年发展非常缓慢,因为其技术门槛高,工艺复杂,产业化难度大。
通过不懈努力,2022年11月,隆基发布基于高效HPBC(复合钝化背接触电池)技术打造的新一代组件产品,通过打造差异化产品匹配不同需求。由此,隆基围绕BC技术平台,面向商业化应用研发,不断推出差异化的高效产品,产品矩阵日益丰富,如今已实现规模化量产。
之前,BC组件给行业的印象是“效率非常高但双面率偏低,更适合单面发电”,甚至有些项目因此不敢选用BC组件,生怕会影响整体发电量。
不过,对于这一点不用过于担忧。通过工艺技术的提升,BC电池组件的背面率完全可以做到60%甚至更高,与其它电池技术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
徐希翔表示:“人们过去常说双面率是BC技术的一个弱点,但现在,相比其它技术,如果BC组件的双面率与它们的绝对值相差在5%以内,那真的没什么大不了的。通过努力,短期内,BC组件的双面率将会达到80%。”
此外,BC成本也是备受关注的话题之一。随着BC生产经验的积累、生产规模的提升,BC产品的降本还有很大空间。隆基也规划了一系列关于BC电池的降本路径,比如在非银的金属化路线上的布局。徐希翔坚信:“在非银金属化方面,隆基确实有优势,当然还有其它优势。我认为,半年内隆基的BC技术将实现非银金属化。”
此外,激光技术对于BC电池来说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如今,全激光的技术路线已经成为BC电池的主要路线,这极大推进了BC技术的产业化。徐希翔表示:“我们在许多步骤中大量使用激光技术,而不仅仅是图形化。”

会展信息

2025上海国际智能遮阳与建筑节能展览会

展会时间:2025/3/31---2025/4/3
展会地点: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上海市浦东新区龙阳路2345号
主办单位: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协会建筑遮阳材料分会、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指导单位 :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
展会简介
建筑遮阳产业在国外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但在中国市场功能性遮阳仍处于高速成长阶段,中国目前是仅次于欧洲的遮阳产业基地及消费市场,经过各方的积极推动和努力,深耕建筑装饰市场多年的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与遮阳行业的权威组织——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协会建筑遮阳材料分会达成共识,将ISSE上海国际智能遮阳与建筑节能展览会引入HSOP展会同期举办。在原有的展出品类上增加遮阳成品、智能驱动、面料、配件及布艺等产业链的产品,整合双方优质资源,给予遮阳行业更大的展示空间,促进行业间更多的交流与商贸机会,共同助力遮阳行业稳健发展。
展品多样丰富,覆盖建筑材料、工程设计、照明灯饰、商业零售、智慧办公、园林景观等多个领域,展示高端、环保、新型的材料与产品,创意无限的设计,先进的智能化管理系统与设备,同期将举行“悟与行的探索之旅系列活动”,邀请来自酒店、设计、商业等领域精英人士,共同为酒店及商业空间建设提供赋能。

会展信息

EXHIBITION INFORMATION 

会议直达:2025上海国际智能遮阳与建筑节能展览会

做精做优新能源新材料产业
 推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邮箱:hycydt123@163.com
地址:山西省阳泉市矿区桃北西街2号

高    杰       杨晓成       周晓辉      刘志平

张    静                         马晓璐

刘景利       

段昕永

李淑敏       

张利武
李淑敏       王   磊
朱瑞峰

主        编

副主编

编辑部主任

副主任

编辑

武天宇

校对审核

马晓璐       刘志平

做精做优新能源新材料产业
 推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邮箱:hycydt123@163.com
地址:山西省阳泉市矿区桃北西街2号

高    杰       杨晓成       周晓辉      刘志平

张    静                         马晓璐

刘景利       

段昕永

李淑敏       

张利武
李淑敏       王   磊
朱瑞峰

主        编

副主编

编辑部主任

副主任

编辑

武天宇

校对审核

马晓璐       刘志平

往期作品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