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产业信息动态-5月16日

华阳集团产业技术研究总院    主办

内刊

2023年5月16日

39期

Information dynamics of industry

产业信息动态

国家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有力有序推进“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及其他经济社会重大项目建设,强化土地、用能、环评等要素保障。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按市场化原则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和补短板项目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加快推进充电桩、储能等设施建设和配套电网改造。

——摘选自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 郑栅洁《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目 录                        CONTENTS

宏观政策

05

自然资源部:项目用地审批,多证合一!

行业聚焦

06
13

光伏供应链价格信息周报
5月第2周分布式组件指导价

技术前沿

17
18

首次突破30%!曜能钙钛矿叠层大面积效率破纪录
电解水制氢主流技术实现突破

权威之声

04

国家发改委主任:加快推进储能建设!

专业评论

20

2023充电基础设施加速建设规划部署

会展信息

23

2023重庆储能技术展览会

权威之声

国家发改委主任:加快推进储能建设!

来源: 能源日参

权威之声

Voice of authority

宏观政策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 郑栅洁,在《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2023年第四期发布题为:《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署名文章,在能源电力以及双碳方面,郑栅洁提出:
培育壮大绿色消费。加快推进充电桩、储能等设施建设和配套电网改造。
加快制造业绿色化发展,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在钢铁、石化、建材、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10个重点领域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引导外资更多投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领域。
扎实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绿色高质量发展。
保障粮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加强能源供应保障能力建设,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加强交通、能源、水利、农业、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

自然资源部:项目用地审批,多证合一!

来源:自然资源部

宏观政策

MACROPOLICY

5月4日,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深化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的通知》,要求:以“多规合一”为基础,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推动“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提高审批效能和监管服务水平。
在“三区三线”划定基础上,结合实际加快推进城镇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和村庄规划的编制(修编)和审批,为开发建设、开展城市更新行动、乡村建设行动,以及实施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等提供法定依据。
实施规划选址综合论证。位于城镇开发边界外并涉及耕地、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的交通、能源、水利等建设项目,地方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整合现行的规划选址论证、耕地踏勘论证、永久基本农田占用补划论证、生态保护红线不可避让论证、节地评价等事项为规划选址综合论证,防止重复论证和审查,论证报告作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的申报材料。

链接:自然资源部关于深化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的通知

行业聚焦

行业聚焦

光伏供应链价格信息周报

来源:新能源销售公司

行业聚焦

INDUSTRY FOCUS

本周随着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硅片企业减少安全库存至合理水平,由于预期三季度硅片产能释放量将显著增加,因此部分企业选择提前降价清库存。在硅料、硅片价格持续下跌影响下,电池片价格受到组件厂家压力传导,本周下调幅度较大。组件目前的处境和电池片及其相似,上跌下压,进一步走跌趋势明显。

根据InfoLink数据,本周供应链上游硅料价格继续下跌,硅片、电池片价格大幅下跌,组件价格开始下跌。供应链各环节价格详情如下:
1、硅料:多晶硅致密料成交均价为16万元/吨。
2、硅片:182mm成交均价5.5元/片,210mm成交均价7.4元/片。
3、电池片:182mm电池片成交均价1.03元/W,210mm电池片成交均价1.11元/W,N型电池片成交均价1.15元/W。
4、组件:182mm单晶单面单玻组件成交均价1.68元/W,价格区间1.62-1.74元/W;210mm单晶单面单玻组件成交均价1.69元/W,价格区间1.65-1.75元/W;182mm单晶双面双玻组件成交均价1.7元/W,价格区间1.62-1.75元/W;210mm单晶双面双玻组件成交均价1.71元/W,价格区间1.65-1.75元/W。  

本周市场实际成交价格及招投标价格情况

02

本周高效电池片市场实际成交价格1.01元/W,中低效电池片市场实际成交价格0.96元/W。双面双玻组件市场实际成交价格1.61元/W。
5月12日,华能集团有限公司2023年度光伏组件(第一批)框架采购开标,标段一P型组件总共36家企业报价,最低报价1.528元/W,最高报价1.6734元/W,平均报价1.607元/W。其中报价1.6元/W以下企业14家、报价1.6-1.65元/W之间企业19家、报价1.65元/W以上企业3家,我公司报价1.64元/W,排名第29位;标段三N型组件总共26家企业报价,最低报价1.602元/W,最高报价1.7871元/W,平均报价1.7元/W。其中报价1.6-1.65元/W之间企业3家、报价1.65-1.7元/W之间企业12家、报价1.7以上企业11家,我公司报价1.695元/W,排名第12位。

个别硅料龙头企业拥有下游配套资源,相对具有更好的优势进行内部资源整合和消化,包括硅料外发代工硅片等业务模式,加速自有硅料消化;但是更多企业暂不具备自我消化的通道,目前遭遇的困境仍然是现货库存堆积以及销售压力增大。二季度后期恐面临更加激烈的价格竞争,以及品质挑战。硅料买方本已持有恐跌情绪,竭力控制物料采买和到货进度,避免跌价损失加速的风险等考虑,假期后叠加单晶硅片环节价格开始加速下滑,无疑更是加大物料采买策略的难度。
本周硅片市场成交价格混乱,成交量普遍偏小。价格大幅下跌主要由于两方面原因,其一是本周价格降幅横跨两周,因此跌幅略显夸张,但实则经历了两轮阶段性调价;其二是传导原材料降价空间,并持续向下游释放利润。单晶硅利润仍在合理区间内,企业开工暂未调整。本周随着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硅片企业减少安全库存至合理水平,由于预期三季度硅片产能释放量将显著增加,因此部分企业选择提前降价清库存。
随着硅片的价格持续下跌,尽管电池片需求表现良好、总体产出呈现逐月增加之势,电池片价格仍然受到组件厂家的压力传导而对应下跌。展望后势,尽管本周价格已出现跌价,但在硅片价格跌势不减下,当前组件厂家甚至已经主动要求停止供货,待电池厂家更新报价。预期下周电池片价格仍有跌价空间,实际价格区段呈现将视双方交涉结果。
组件端对大幅波动的市场持谨慎态度,采购节奏有明显放缓。五月国内受项目合规审查、土地问题,迭加上游明确的松动迹象,也让终端观望心态更加明确,种种因素影响二季度原定开动的项目部分出现延迟,消纳速度并不如预期。组件排产也受到前期电池片价格较高的因素影响,为了将成本压力传导至上游,部分一线厂家下调210产品生产、中后段厂家减少排产,但也有厂家乐观看好后续需求增量、且N型产品起量等因素调高排产,五月组件排产并无如预期出现上升,环比四月持平。(图中InfoLink数据以182mm硅片、182mm电池片、182mm单晶双面双玻组件价格为参考)

供应链市场平台价格

01

本年度供应链价格走势图

03

行业聚焦

行业聚焦

(一)硅料
硅料环节,国内TOP5企业除东方希望外,其余4家企业的产销数据皆已披露。

组件端对大幅波动的市场持谨慎态度,采购节奏有明显放缓。五月国内受项目合规审查、土地问题,迭加上游明确的松动迹象,也让终端观望心态更加明确,种种因素影响二季度原定开动的项目部分出现延迟,消纳速度并不如预期。组件排产也受到前期电池片价格较高的因素影响,为了将成本压力传导至上游,部分一线厂家下调210产品生产、中后段厂家减少排产,但也有厂家乐观看好后续需求增量、且N型产品起量等因素调高排产,五月组件排产并无如预期出现上升,环比四月持平。(图中InfoLink数据以182mm硅片、182mm电池片、182mm单晶双面双玻组件价格为参考)

季度原定开动的项目部分出现延迟,消纳速度并不如预期。组件排产也受到前期电池片价格较高的因素影响,为了将成本压力传导至上游,部分一线厂家下调210产品生产、中后段厂家减少排产,但也有厂家乐观看好后续需求增量、且N型产品起量等因素调高排产,五月组件排产并无如预期出现上升,环比四月持平。(图中InfoLink数据以182mm硅片、182mm电池片、182mm单晶双面双玻组件价格为参考)

光伏产业链四大排行榜

04

根据硅业分会数据,截至2022年底,全球多晶硅产能约132.2万吨,全球多晶硅产量约94.7万吨,其中中国多晶硅产量为82.7万吨。从数据来看,通威、新特、协鑫、东方希望、大全5家企业产能占比达到64%。而产量方面,除东方希望外,4家企业的产量占比已达到67%。
(二)硅片
硅片专业厂商,仍然呈现“两超多强”的竞争格局。
隆基、中环称霸硅片“双雄”。2022年,隆基硅片出货85.06GW,其中对外销售42.52GW,自用42.54GW。中环硅片销量1064652.82万片,约68GW。值得重视的是,截至2022年底,中环硅片产能超越隆基,成为产能最大的专业硅片企业。不过按照2023年产能预期,隆基或将反超,继续守擂。

行业聚焦

行业聚焦

隆基、中环称霸硅片“双雄”。2022年,隆基硅片出货85.06GW,其中对外销售42.52GW,自用42.54GW。中环硅片销量1064652.82万片,约68GW。值得重视的是,截至2022年底,中环硅片产能超越隆基,成为产能最大的专业硅片企业。不过按照2023年产能预期,隆基或将反超,继续守擂。
(三)电池片
专业电池片厂商,2022年出货排行微调。根据Infolink 数据,TOP5企业,通威、爱旭、润阳、中润光能(中宇)仍旧位列前4,捷泰成功跻身TOP5。

具体出货量数据,除润阳股份外,4家巨头企业合计出货量超过百GW达107GW。其中“黑马”捷泰科技,于2010年开工建设电池工厂,2021年由钧达股份收购,2022年电池片出货量同比增长120%。
(四)组件
光伏组件出货量竞争尤为激烈。2022年隆基保持第一,晶科、天合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三,叠加晶澳,四大巨头出货量呈断层式领先,总出货量超170GW。

TOP6至TOP10,正泰新能跃升,出货追平东方日升,且根据企业披露,预计2023年底组件产能将由20GW扩充至48GW,其中n型产能占比85%,预期出货量将超30GW。此外,一道、通威首次“杀入”前十。从2023年组件出货量预期来看,TOP10洗牌仍将持续。
不止于此,近期三一、联想、格力等豪强纷纷加码光伏组件,在跨界企业、一体化产能以及央国企的多方角力下,光伏组件也成为产业链最卷的环节。

行业聚焦

行业聚焦

2022 年,全国组件产量达到288.7GW,同比增长58.8%,以晶硅组件为主。其中,排名前五企业产量占总产量的 61.4%,产量达 5GW以上的组件企业有11 家。预计2023年组件产量将超过 433.1GW。

5月第2周分布式组件指导价

来源:光伏盒子

本周硅料价格持续至9连跌,且出现大幅下跌,最低价格已经降至15万元/吨以下,较2022年高点价格已腰斩。根据5月10日硅业分会的最新报价,本周国内单晶复投料成交均价为160.3元/kg,降幅11.97%;单晶致密料成交均价为157.9元/kg,降幅12.62%;单晶菜花料成交均价为155元/kg,降幅12.48%。
分析本周硅料价格大降的原因,一方面是需求端下游硅片企业为避免硅料跌价损失,有意减少对硅料的库存备货,市场成交清淡;另一方面在供给端 ,硅料产出仍在增加,硅料企业挺价底气减弱,企业出货价格偏低,导致本周硅料价格加速下降。预计短期内硅料价格仍将下行。

历年组件产量情况

05

硅料最新价格

行业聚焦

硅片价格大幅下跌主要原因是上游硅料价格大幅下跌,硅片环节传导了原材料降价空间,持续向下游释放利润。
目前硅片降价通道已经开启,基于买涨不买跌的心态,预计市场成交将持续清淡,硅片库存将持续增加,叠加上游硅料价格的持续下行,以及进入二季度,进口石英砂逐渐不再成为限制单晶硅产出的瓶颈,预计硅片价格短期内也仍将维持下行。

行业聚焦

本周硅片价格也出现了大幅下降,并且出现龙头硅片企业领跌:继隆基宣布硅片价格降幅3%左右后,中环也宣布硅片降价超8%。目前,M10单晶硅片主流成交价格降至5.25元/片,周环比降幅为16.4%;G12单晶硅片主流成交价格降至7.28元/片,周环比降幅为9%。
硅片价格大幅下跌主要原因是上游硅料价格大幅下跌,硅片环节传导了原材料降价空间,持续向下游释放利润。
目前硅片降价通道已经开启,基于买涨不买跌的心态,预计市场成交将持续清淡,硅片库存将持续增加,叠加上游硅料价格的持续下行,以及进入二季度,进口石英砂逐渐不再成为限制单晶硅产出的瓶颈,预计硅片价格短期内也仍将维持下行。

硅片最新价格

电池片最新价格

行业聚焦

本周受上游硅料、硅片价格持续下降、下游组件企业持续压价的综合影响,电池片价格也出现了下滑,M10电池片主流成交价为1.04元/W,G12电池片主流成交价为1.1元/W,预计后期仍有下降可能。

组件最新价格

尽管产业链上游都已相继大降价,但本周分布式组件价格仍然坚挺,只有部分厂家开始让价。目前,单玻分布式组件主流价格1.72-1.73元人民币,双玻分布式主流价格约1.74-1.75元人民币。
组件价格坚挺的原因,一方面是上游产业链各环节降价带来的成本下降,大部分被电池片环节截留;另一方面,光伏产业传统旺季到来,2季度预期国内光伏新增装机超过45GW,电池、组件出口总规模预期超过70GW,国内外需求均旺盛,因此部分企业暂存撑市心态。
展望后势,上游硅料、硅片、电池片环节价格大概率将持续走跌,市场终端将对组件价格下跌仍持观望情绪,目前已有部分组件厂出现下月订单需求下滑,预计后续组件价格将在下周出现下调。
光伏盒子光伏下游市场组根据终端统计的分布式市场组件成交价情况,综合整理得出的5月第2周的组件指导价如左图。

光伏盒子光伏下游市场组根据终端统计的分布式市场组件成交价情况,综合整理得出的5月第2周的组件指导价如上图。

技术前沿

首次突破30%!
曜能钙钛矿叠层大面积效率破纪录

来源:曜能科技

TECHNOLOGY FRONTIER

技术前沿

时隔三个月,曜能科技25cm²大面积钙钛矿/晶硅两电极叠层电池效率再获突破,经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认证,电池稳态转换效率达到30.83%,较今年2月认证的29.57%又提升了1.26%,再次刷新了大面积叠层电池效率的最高认证记录,率先进入30%+时代,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近年来,钙钛矿叠层电池技术方向备受业内关注,其中钙钛矿/晶硅两电极叠层的技术方向不断更新突破性进展,小面积实验室效率纪录迅速攀高。目前小面积实验室效率最新世界纪录为KAUST公布的33.2%,距去年7月EPFL公布第一个突破30%的效率记录,只用了十个月时间。小面积器件效率展现了该技术路线效率的潜力水平,而大面积器件尺寸更贴近工业级产品标准,同时大面积器件的工艺方法和加工难度相比小面积器件有很大跨度,需要更多的从工程角度解决产品问题,因此更受产业界关注。
本次曜能科技认证的25cm²大面积叠层电池效率记录,展现了团队在钙钛矿/晶硅两电极叠层技术方向的实力和公司的持续领先优势。2023年年初,曜能科技在北京顺义落成2MW中试基地,并已开始进行M6-G12工业级规格电池的产业化工艺开发,计划在年内完成工业级产品定型,并于2024年开展国内首条百兆瓦级量产中试产线的建设,专注钙钛矿/晶硅两电极叠层电池及组件的技术研发,不断突破自我,为光伏行业技术跃迁和中国光伏产业的持续领先贡献科技力量!

技术前沿

技术前沿

随着技术的进步,SOEC已开始逐步走向规模化发展,降本路径清晰,有望成为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推动力。

电解水制氢主流技术实现突破

来源:中国能源报 

▲翌晶氢能SOEC电堆自动化产线

4月25日,上海翌晶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国内首条固体氧化物电解水制氢(SOEC)电堆自动化产线正式下线,年产能可达100兆瓦,可兼容多型号电堆生产。
业界普遍认为,SOEC作为主要电解水制氢方式之一,此前一直处于实验室验证阶段,但随着技术的进步,SOEC已开始逐步走向规模化发展,降本路径清晰,有望成为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推动力。
多元化技术路线利好产业发展
目前,碱性电解水、质子交换膜电解水(PEM)、固体氧化物电解水(SOEC)制氢为三种主流电解水制氢技术。其中,碱性电解水技术最为成熟,已能够实现大规模制氢应用,目前国内已实现兆瓦级制氢应用。PEM制氢在过去十年发展迅速,相比于碱性电解水工艺,其占地面积较小,与可再生能源的适配度更高,国内目前已实现规模较小的商业化运作。川财证券研究指出,SOEC制氢的主要特点是工作温度高、效率高、蒸汽替代液态水,且可以反向运作,充当燃料电池,目前国际上已实现商业化,但规模落后于碱性和PEM电解水制氢。
“碱性电解水制氢与PEM制氢的较快发展得益于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作支撑,如碱性电解槽原先用来制氧,随着制氢产业发展及氢气需求加速增长,碱性电解槽开始用于制氢环节。”资深从业者郑贤玲对记者表示,“SOEC加速发展是业内所盼,这一技术路线解决了电解槽的污染、体积大、效率不太高、贵金属成本等问题,如今SOEC已正式走出实验室,对于产业而言是重要的一步。”
佛山环境与能源研究院上海事业部部长邬佳益认为,虽然相较碱性电解水和PEM,SOEC发展进程较慢,但目前主流电解水制氢方式各有其优势,也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同时,对产业而言,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是大势所趋,现在的技术能否适应未来的发展值得关注。因此,多元化的技术路线同时发展将更好更快适应未来应用场景、商业模式等的快速变化,最终利好产业发展。”
降本增效优势显著
开源证券研究指出,SOEC拥有不使用贵金属催化剂、余热温度高、能量转化效率高等优势,可适用于制氢、热电联产等应用场景,是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发展方向。
据上海翌晶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青介绍,在电解水制氢的成本构成中,电费占比80%、折旧占比10%、运营维护10%,因此,降低电费成本成为电解水制氢降本的关键因素,而SOEC高效优势将引领绿氢技术降本。“数据显示,SOEC系统的电解效率超过84%,与工业余热回收结合,能进一步降低电耗达10%,比碱性和PEM电解省电28%。”
关于降本问题,刘青表示,现今,SOEC降本速度已远超预期,预计到2023年,成本可降为1万元/kW;2025年有望下降到5000元/kW;至2030年,成本将为1000元/kW,相较2023年下降90%。
“目前,氢气生产大部分是以化石燃料为主的灰氢,或通过碳捕集和封存技术来减少碳排放制取的蓝氢,由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制取的绿氢所占比重则不足千分之一。”国家能源局原正司级巡视员、中国投资协会能源投资专委会会长孙耀唯表示,采用先进高效的SOEC技术生产低排放、高效率的绿氢是未来氢能产业上游优化供给的关键课题。SOEC技术因电价降本空间扩大而表现出更明显优势,将成为助力工业无碳化的关键一环。
产业链需进一步完善
2022年3月出台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2021-2035年)》明确提出,要合理布局制氢设施,推进固体氧化物电解池制氢等技术研发。在政策方向指引下,SOEC技术迎来更多发展前景。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SOEC相关产业链尚不完善,在产氢规模、运行时间等方面符合商业化运行的SOEC产品仍较少。
具体来看,SOEC设计开发风险大,对材料性能要求高。邬佳益指出,相比碱性电解水和PEM,SOEC技术壁垒更高。SOEC电解水制氢过程中工作温度高,对很多材料的耐温性和耐腐蚀性提出更高要求。“要实现材料在高温下具有较好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不同组件间的热膨胀系数匹配,同时保证材料成本尽可能低,行业还需要持续技术攻坚。”
产业链不完善也成为制约SOEC发展的重要因素。邬佳益表示,由于SOEC发展相对较晚,产业链基础不完善,行业内相关企业很少,造成产业发展速度较慢。“目前,SOEC还没有完备的供应链,举例来说,如果企业想要购买或者缺少某个零部件,可能根本找不到厂家。”
刘青表示,氢能产业将是能源低碳化转型的主旋律,SOEC作为未来单位制氢成本最低的技术解决方案之一,必将成为绿氢迈向大规模应用的主要抓手和推动力。期盼业内上下游各企业通力合作,打造一个更加完善、更有韧性的SOEC生态产业链体系,将绿氢产业做大做强。

PEM电解水制氢。
“碱性电解水制氢与PEM制氢的较快发展得益于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作支撑,如碱性电解槽原先用来制氧,随着制氢产业发展及氢气需求加速增长,碱性电解槽开始用于制氢环节。”资深从业者郑贤玲对记者表示,“SOEC加速发展是业内所盼,这一技术路线解决了电解槽的污染、体积大、效率不太高、贵金属成本等问题,如今SOEC已正式走出实验室,对于产业而言是重要的一步。”
佛山环境与能源研究院上海事业部部长邬佳益认为,虽然相较碱性电解水和PEM,SOEC发展进程较慢,但目前主流电解水制氢方式各有其优势,也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同时,对产业而言,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是大势所趋,现在的技术能否适应未来的发展值得关注。因此,多元化的技术路线同时发展将更好更快适应未来应用场景、商业模式等的快速变化,最终利好产业发展。”
降本增效优势显著
开源证券研究指出,SOEC拥有不使用贵金属催化剂、余热温度高、能量转化效率高等优势,可适用于制氢、热电联产等应用场景,是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发展方向。
据上海翌晶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青介绍,在电解水制氢的成本构成中,电费占比80%、折旧占比10%、运营维护10%,因此,降低电费成本成为电解水制氢降本的关键因素,而SOEC高效优势将引领绿氢技术降本。“数据显示,SOEC系统的电解效率超过84%,与工业余热回收结合,能进一步降低电耗达10%,比碱性和PEM电解省电28%。”
关于降本问题,刘青表示,现今,SOEC降本速度已远超预期,预计到2023年,成本可降为1万元/kW;2025年有望下降到5000元/kW;至2030年,成本将为1000元/kW,相较2023年下降90%。
“目前,氢气生产大部分是以化石燃料为主的灰氢,或通过碳捕集和封存技术来减少碳排放制取的蓝氢,由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制取的绿氢所占比重则不足千分之一。”国家能源局原正司级巡视员、中国投资协会能源投资专委会会长孙耀唯表示,采用先进高效的SOEC技术生产低排放、高效率的绿氢是未来氢能产业上游优化供给的关键课题。SOEC技术因电价降本空间扩大而表现出更明显优势,将成为助力工业无碳化的关键一环。
产业链需进一步完善
2022年3月出台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2021-2035年)》明确提出,要合理布局制氢设施,推进固体氧化物电解池制氢等技术研发。在政策方向指引下,SOEC技术迎来更多发展前景。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SOEC相关产业链尚不完善,在产氢规模、运行时间等方面符合商业化运行的SOEC产品仍较少。
具体来看,SOEC设计开发风险大,对材料性能要求高。邬佳益指出,相比碱性电解水和PEM,SOEC技术壁垒更高。SOEC电解水制氢过程中工作温度高,对很多材料的耐温性和耐腐蚀性提出更高要求。“要实现材料在高温下具有较好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不同组件间的热膨胀系数匹配,同时保证材料成本尽可能低,行业还需要持续技术攻坚。”
产业链不完善也成为制约SOEC发展的重要因素。邬佳益表示,由于SOEC发展相对较晚,产业链基础不完善,行业内相关企业很少,造成产业发展速度较慢。“目前,SOEC还没有完备的供应链,举例来说,如果企业想要购买或者缺少某个零部件,可能根本找不到厂家。”
刘青表示,氢能产业将是能源低碳化转型的主旋律,SOEC作为未来单位制氢成本最低的技术解决方案之一,必将成为绿氢迈向大规模应用的主要抓手和推动力。期盼业内上下游各企业通力合作,打造一个更加完善、更有韧性的SOEC生态产业链体系,将绿氢产业做大做强。

专业评论

专业评论

2023充电基础设施加速建设规划部署

来源:中研网

5月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汽车消费是支撑消费的“大头”,将加快推进充电桩和城市停车设施建设,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鼓励汽车企业开发更适宜县乡村地区使用的车型。同时,加快实施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
2023充电基础设施加速建设规划部署
随着汽车电动化加速推进,充电基础设施成为各地新基建的发力重点和方向,其加速建设值得期待。此前,国网湖北电力透露,今年持续加快推进充换电网络建设,计划新建直流桩1万台、交流桩1万台,实现供电所充电设施100%全覆盖,到2025年实现乡村充电设施全覆盖。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8部门2月初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试点区域要建成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换电基础设施体系,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新增公共充电桩(标准桩)比例力争达到1:1,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车位占比预期不低于小型停车位的10%。
据中国充电联盟发布的2022年全国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运行情况显示,2022年全年,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259.3万台,桩车增量比为1:2.7,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基本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但距离国家1:1的配比目标仍有较大差距。
充电桩是新型基础设施投资的重点领域,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必备环节,为有效拉动投资、支撑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应加速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向更高质量发展。
新能源汽车销量和保有量快速增长带来了充电桩市场的强劲需求。目前来看全球范围包括中国、美国和欧洲市场的车桩比例都偏低,加快充电桩的建设成为迫切的需求,同时叠加技术进步和政策鼓励,充电桩市场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期。预计充电桩总量快速增长,大功率、高电压带动价值量提升,给充电桩、充电模块、液冷产品等器件带来发展。

专业评论

Professional comments

充电桩是新型基础设施投资的重点领域,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必备环节,为有效拉动投资、支撑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应加速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向更高质量发展。
新能源汽车销量和保有量快速增长带来了充电桩市场的强劲需求。目前来看全球范围包括中国、美国和欧洲市场的车桩比例都偏低,加快充电桩的建设成为迫切的需求,同时叠加技术进步和政策鼓励,充电桩市场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期。预计充电桩总量快速增长,大功率、高电压带动价值量提升,给充电桩、充电模块、液冷产品等器件带来发展。

2023充电基础设施加速建设规划部署

充电桩是新型基础设施投资的重点领域,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必备环节,为有效拉动投资、支撑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应加速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向更高质量发展。

随着汽车电动化加速推进,充电基础设施成为各地新基建的发力重点和方向,其加速建设值得期待。此前,国网湖北电力透露,今年持续加快推进充换电网络建设,计划新建直流桩1万台、交流桩1万台,实现供电所充电设施100%全覆盖,到2025年实现乡村充电设施全覆盖。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8部门2月初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试点区域要建成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换电基础设施体系,服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新增公共充电桩(标准桩)比例力争达到1:1,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车位占比预期不低于小型停车位的10%。
据中国充电联盟发布的2022年全国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运行情况显示,2022年全年,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259.3万台,桩车增量比为1:2.7,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基本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但距离国家1:1的配比目标仍有较大差距。
充电桩是新型基础设施投资的重点领域,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必备环节,为有效拉动投资、支撑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应加速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向更高质量发展。
新能源汽车销量和保有量快速增长带来了充电桩市场的强劲需求。目前来看全球范围包括中国、美国和欧洲市场的车桩比例都偏低,加快充电桩的建设成为迫切的需求,同时叠加技术进步和政策鼓励,充电桩市场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期。预计充电桩总量快速增长,大功率、高电压带动价值量提升,给充电桩、充电模块、液冷产品等器件带来发展。

充电桩市场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期

农村新能源汽车市场空间广阔,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有利于促进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释放农村消费潜力,而且有利于发展乡村旅游等新业态,为乡村振兴增添新动力。会议审议通过了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
新能源汽车下乡已经成为提振汽车市场表现、推动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国家发改委日前也提出,汽车消费是支撑消费的“大头”,将加快推进充电桩和城市停车设施建设,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鼓励汽车企业开发更适宜县乡村地区使用的车型。
目前新能源汽车下乡已经进入第四个年头。汽车下乡政策从2009年开始,2020年7月,工信部等三部门联合开展了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下乡的主角变成了新能源车,从三部委联合发起到四部门全力支持,参与活动的企业与车型不断扩大,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据中汽协数据,2022年,下乡车型共完成销售265.98万辆,同比2021年同期的141.93万辆,增长87%,全年活动共有28家汽车企业、64款车型积极响应参加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
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于2020年7月启动的新能源汽车下乡,3年来奔赴10省(市)开展18站启动活动,发布6批累计近200款下乡车型,带动新能源下乡车型累计销售410多万辆。同时,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普遍改善,在车型选择方面,对新能源汽车的误解基本消除,并出现了选择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倾向。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旗下媒体《汽车纵横》预测,到2030年,农村汽车千人保有量有望达160辆,总保有量将超过7000万辆,市场规模达5000亿元。就工信部网站所公布的历年参与活动的汽车企业及车型来看,小微型纯电车型占比较大,售价多在10万元以内,如奇瑞小蚂蚁、宏光MiniEV等,主要解决农村地区代步需求,适应农村中低端市场对于电动汽车需求,同时也有利于普及新能源汽车知识,对中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也能形成正向拉动。

专业评论

会展信息

光MiniEV等,主要解决农村地区代步需求,适应农村中低端市场对于电动汽车需求,同时也有利于普及新能源汽车知识,对中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也能形成正向拉动。

新能源汽车下乡无疑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一剂强心针,不过伴随购车而来的充电问题,在下沉市场更加迫在眉睫。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3月比2月公共充电桩增加8.9万台,3月同比增长59%。截至2023年3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充电桩195.8万台,其中直流充电桩82.2万台、交流充电桩113.6万台。从2022年4月到2023年3月,月均新增公共充电桩约6.1万台。
就充电基础设施与电动汽车对比情况来看,桩车增量比为1:2.5,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基本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
然而具体从不同地域来看,补能基础设施建设实则并不均衡。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北京、湖北、山东、安徽、河南、福建10个地区建设的公共充电桩占比达71.2%,充电基础设施明显聚集在东部沿海地区以及经济发达省市。
实际上,相关部门也考虑到了配套设施等方面的问题。工信部多次提及,要加强新能源汽车下乡的售后运维服务保障,提出加快完善充换电设施网络等举措。
针对补能基础设施,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聚焦制约新能源汽车下乡的突出瓶颈,适度超前建设充电基础设施,创新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维护模式,确保“有人建、有人管、能持续”。
就售后服务保障,会议提出,要引导企业下沉销售服务网络,鼓励高职院校面向农村培养维保技术人员,满足不断增长的新能源汽车维修保养需求。会议还指出,要进一步优化支持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的政策,鼓励企业丰富新能源汽车供应,同时加强安全监管,促进农村新能源汽车市场健康发展。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光储充”一体化概念受到市场追捧,农村市场也是其实现落地的理想“试验田”。“光储充”一体化即“光伏+储能+汽车充电”模式,被认为是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问题的理想方案,而农村地区“一户一院”的居住形式以及闲置土地、屋顶,都为光伏和储能提供了天然便利。

聚焦瓶颈,适度超前建设充电基础设施

储能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技术之一,储能产业的发展与成熟对于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的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支持下,我国储能产业发展迅速,成本不断下降,产业链布局不断完善,进入商业化初期。当前,储能产业发展除了技术、成本、行业标准等制约因素外,还面临体制机制上的制约。比如,储能独立市场主体身份还缺少制度保障,储能价值的市场化运营机制还未能充分体现,大规模储能进入电力系统还缺乏统筹协调机制。“十四五”期间,在“双碳”目标下,储能产业面临的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应用场景也更加广泛,但储能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亟待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引导,还需加快建立并完善储能技术应用标准体系,坚持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和路线多元化原则,推动储能技术进步。同时,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完善电力市场设计,充分体现储能在新的电力系统中的商品属性是储能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2022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国家能源局发布能源工作七大任务,重点强调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加强抽水蓄能等调峰电站建设、推动新型储能发展、优化电网调度运行方式等在加快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在此背景下,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顺应绿色低碳发展潮流,贯彻落实国家能源转型和变革,加快推动储能产业创新发展,2023中国(重庆)国际储能技术展览会将与2023年11月8-10日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悦来)盛大召开。 

2023重庆储能技术展览会

会展信息

EXHIBITION INFORMATION 

做精做优新能源新材料产业
 推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邮箱:hycydt123@163.com
地址:山西省阳泉市矿区桃北西街2号

编辑

杨波     

 穆文涛     

耿安英

副主任

刘景利       潘卫平

主        编

蒯平宇       张利武
李淑敏       王   磊
朱瑞峰

副主编

李淑敏       王   磊
朱瑞峰

编辑部主任

张德忠       朱瑞峰

王伟

往期作品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