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产业信息动态-5月17日

华阳集团产业技术研究总院    主办

内刊

2024年5月17日

291期

Information dynamics of industry

产业信息动态

——摘选自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 《8省区 新能源超越火电!》

为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各省区市也在依靠当地资源条件持续发力新能源。截至2024年3月,我国31个省区市中已有8个省区新能源装机在整个电源结构中占比超过火电,成为主力电源。这些省份及新能源装机规模占比分别为青海79%、甘肃61%、河北59%、宁夏53%、西藏50%、新疆47%、广西44%、海南44%。

目 录                        CONTENTS

技术前沿

钠离子电池的石墨负极获突破

17

13

硅片价格持续崩塌 下游价格仍难止稳

行业聚焦

权威之声

05

8省区 新能源超越火电!

宏观政策

11

吉林辽源市:到2025年风光项目装机达3.5GW!

会展信息

2024中国(内蒙古)储能产业大会暨博览会

24

22

绿色低成本钠离子电池进入中试阶段

专业评论

01

权威之声

authority   VOICE

8省区 新能源超越火电!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

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截至3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9.9亿千瓦,同比增长14.5%。新能源方面,太阳能发电、风电装机容量分别约6.6亿千瓦、4.6亿千瓦,同比增长55%、21.5%,我国电力装机结构延续绿色低碳发展趋势。
为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各省区市也在依靠当地资源条件持续发力新能源。截至2024年3月,我国31个省区市中已有8个省区新能源装机在整个电源结构中占比超过火电,成为主力电源。这些省份及新能源装机规模占比分别为青海79%、甘肃61%、河北59%、宁夏53%、西藏50%、新疆47%、广西44%、海南44%。
1.青海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是黄河、长江和澜沧江发源地。依托于丰富的水电、太阳能、风能资源以及大面积荒漠化土地资源,使得青海具备了得天独厚的“绿电”条件。截止今年3月,青海清洁能源装机占比高达约93%,其中仅太阳能发电占比就高达48.22%。具体来看,青海火电、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分别为0.04亿千瓦、0.13亿千瓦、0.12亿千瓦、0.27亿千瓦。另据青海能源局消息,2023年青海新能源发电量首超水电,成为省内第一大电源。
值得关注的是,在新能源建设稳步推进的同时,受限于本地有限的消纳能力和外送通道限制,使得青海地区的弃风弃光率高于其他地方水平。对此青海也在多措并举提升新能源并网消纳能力,其中在青海省2024 年电力市场交易中就明确提出,新能源年度市场交易合同签约比例要达到市场化总电量的80%,并将午间(11:00~16:00)低谷时段设置长达为5个小时,加速推进新能源入市。
2.甘肃
甘肃同样风光资源优渥,风能、光伏技术开发量分别位居全国第四、第五。截至今年3月底,甘肃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分别为0.28亿千瓦、0.27亿千瓦,在整个电源装机结构中占比超60%,是甘肃第一大电源。
据悉,甘肃目前已建成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张掖、金昌、武威、酒泉4个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通渭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为使绿电得到更好的消纳,甘肃也是全国新能源电力外送大省,据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消息,2023年甘肃跨省外送新能源253.2亿千瓦时,占外送电量的48.5%,位居全国第二。
另一方面,甘肃也在积极推动新能源发电就地消纳。近年来甘肃省内新能源用电量大幅提升,2023年省内消纳新能源发电449亿千瓦时,占其所发电量的64.6%;市场化交易方面,甘肃将谷段设置为9:00-17:00,此外甘肃还明确了新能源企业峰、谷、平各段交易基准价格为燃煤基准价格乘以峰谷分时系数(峰段系数=1.5,平段系数=1,谷段系数=0.5),这也意味着光伏大发时段几乎均在谷段,中长期交易价格不超过0.3078*0.5,即0.1539元/千瓦时。
3.西藏
西藏境内大江大河密布,水力资源可开发量1.8亿千瓦,同时青藏高原又是全世界阳光最充足的区域之一,据测算西藏全域光伏资源可开发量98亿千瓦,清洁能源发展潜力巨大。但较为特殊的是,因高海拔地区发展火电机组运行成本极高,且容易破坏高原生态环境,故而在西藏电源结构中,太阳能和水电占比各半,截至今年3月,两大电源装机规模均为0.03亿千瓦。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西藏电源结构性问题、叠加薄弱的电网配套设施,导致西藏光伏利用率长期保持在70%左右,远低于全国其他地区90%以上的光伏利用率。为应对可再生能源“靠天吃饭”问题,西藏曾在《“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中提出,中长期依托西藏地区水电大规模开发,持续推进西藏主要流域水风光综合基地规划论证和统筹建设。
4.河北
依托丰富的风能、太阳能资源,近年来河北大力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截至今年3月,河北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分别为0.32亿千瓦、0.89亿千瓦,在整个电源结构中占比超58%,其中,仅太阳能发电就已超越火电的0.56亿千瓦装机规模,成为第一大电源。
河北电网分为冀北电网和河北南网两大电网。其中,地处河北北部的冀北清洁能源基地作为国家“十四五”规划九大清洁能源基地之一,风、光资源丰富且开发速度迅猛。截至今年1月,新能源总装机突破5000万千瓦,占电源装机的76%。另一方面,河北南网新能源发展同样迅猛,截至2023年底统调装机容量达到6939万千瓦,其中风光新能源装机占52.8%。
值得一提的是,河北电网作为华北电力汇集和输送的枢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具有网络特性的直流电网,2023年仅冀北清洁能源基地外送京津冀地区新能源电量达到近3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有力提升冀北地区清洁能源消纳和输送保障能力。
5.宁夏
地处西北的宁夏具有“地域小、风光足、电网强、送出稳”的优势,是我国“西电东输”的重要送端之一,同时也是我国首个新能源综合示范区。早在2022年底,新能源装机就已超越煤电,成为第一大电源。截至今年3月,宁夏火电、风电、太阳能装机规模分别为3300万千瓦、1500万千瓦、2200万千瓦,新能源占比超53%。值得一提的是,宁夏新能源利用率连续5年超97%,居西北地区第一。
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的持续攀升,宁夏发改委发文明确呀求2024年宁夏风电、光伏优先发电计划55.35亿千瓦时,其他电量全部进入市场,新能源暂按照不低于上年上网电量的40%参与年度交易,而按照宁夏峰谷平段划分,谷时段为9:00-17:00,相当于光伏发电全时段。
另一方面,宁夏正着力开辟以输送绿电为主的新通道,即“宁电入湘”工程。宁夏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我国首条以输送“沙戈荒”风光大基地新能源为主的电力外送大通道,其中新能源输送占比达50%以上。工程预计于2025年建成,每年可向湖南输送电量超360亿度。
6.新疆
新疆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风能资源储量、太阳能年辐射总量均居全国前列。近年来新疆大型风光基地项目建设不断加快,截至今年3月,新疆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分别是0.36亿千瓦、0.32亿千瓦,在整个电源结构中占比46.9%,超过火电0.67亿千瓦。
为全力支撑服务新能源产业发展,提升电力外送能力,支撑打造哈密、准东、南疆、准北等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新疆也在不断加快推进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建设。该工程建成后,新疆外送能力将达到3300万千瓦,新疆的电能也将“直达”西南地区,电力保供辐射圈将越来越广阔。
7.广西、海南
南方五省中,据统计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新增投产1254万千瓦,同比增长72%。
截至目前,五省区内新能源装机达1.45亿千瓦,占总装机比例达32%,首次超过煤电,成为第一大电源。具体来看,广西、海南两省(区)的新能源均成第一大电源,装机分别为2932万千瓦、639万千瓦,均占各省区总装机的44%。
为解决新能源快速增长带来的消纳问题,广西今年1月发文明确2024年集中式风电、光伏发电企业超过等效上网电量(风电800小时,光伏500小时)的电量参与市场化交易,且需要按照政府授权合约价 0.38 元/千瓦时参与市场交易。
海南地处我国最南端,光照资源充足,发展光伏可有效解决海南化石能源匮乏而需要依靠电力外送的问题。从国家能源局最新公布数据来看,截至今年一季度海南光伏累计装机规模为649.4万千瓦,成为新能源装机的主力。
总体而言,随着“十四五”中后期电站的陆续建成并网,新能源装机规模将再创新高。据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预计,到2024年底,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将达到13亿千瓦左右,首次超过煤电,占总装机比重上升至40%左右。但机遇与挑战始终并存,新能源的跃升式发展,助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同时,我们也应积极探索保障电力系统稳定安全和电量消纳有效解决路径。

权威之声

权威之声

1.青海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是黄河、长江和澜沧江发源地。依托于丰富的水电、太阳能、风能资源以及大面积荒漠化土地资源,使得青海具备了得天独厚的“绿电”条件。截止今年3月,青海清洁能源装机占比高达约93%,其中仅太阳能发电占比就高达48.22%。具体来看,青海火电、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分别为0.04亿千瓦、0.13亿千瓦、0.12亿千瓦、0.27亿千瓦。另据青海能源局消息,2023年青海新能源发电量首超水电,成为省内第一大电源。
值得关注的是,在新能源建设稳步推进的同时,受限于本地有限的消纳能力和外送通道限制,使得青海地区的弃风弃光率高于其他地方水平。对此青海也在多措并举提升新能源并网消纳能力,其中在青海省2024 年电力市场交易中就明确提出,新能源年度市场交易合同签约比例要达到市场化总电量的80%,并将午间(11:00~16:00)低谷时段设置长达为5个小时,加速推进新能源入市。
2.甘肃
甘肃同样风光资源优渥,风能、光伏技术开发量分别位居全国第四、第五。截至今年3月底,甘肃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分别为0.28亿千瓦、0.27亿千瓦,在整个电源装机结构中占比超60%,是甘肃第一大电源。
据悉,甘肃目前已建成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张掖、金昌、武威、酒泉4个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通渭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为使绿电得到更好的消纳,甘肃也是全国新能源电力外送大省,据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消息,2023年甘肃跨省外送新能源253.2亿千瓦时,占外送电量的48.5%,位居全国第二。
另一方面,甘肃也在积极推动新能源发电就地消纳。近年来甘肃省内新能源用电量大幅提升,2023年省内消纳新能源发电449亿千瓦时,占其所发电量的64.6%;市场化交易方面,甘肃将谷段设置为9:00-17:00,此外甘肃还明确了新能源企业峰、谷、平各段交易基准价格为燃煤基准价格乘以峰谷分时系数(峰段系数=1.5,平段系数=1,谷段系数=0.5),这也意味着光伏大发时段几乎均在谷段,中长期交易价格不超过0.3078*0.5,即0.1539元/千瓦时。
3.西藏
西藏境内大江大河密布,水力资源可开发量1.8亿千瓦,同时青藏高原又是全世界阳光最充足的区域之一,据测算西藏全域光伏资源可开发量98亿千瓦,清洁能源发展潜力巨大。但较为特殊的是,因高海拔地区发展火电机组运行成本极高,且容易破坏高原生态环境,故而在西藏电源结构中,太阳能和水电占比各半,截至今年3月,两大电源装机规模均为0.03亿千瓦。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西藏电源结构性问题、叠加薄弱的电网配套设施,导致西藏光伏利用率长期保持在70%左右,远低于全国其他地区90%以上的光伏利用率。为应对可再生能源“靠天吃饭”问题,西藏曾在《“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中提出,中长期依托西藏地区水电大规模开发,持续推进西藏主要流域水风光综合基地规划论证和统筹建设。
4.河北
依托丰富的风能、太阳能资源,近年来河北大力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截至今年3月,河北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分别为0.32亿千瓦、0.89亿千瓦,在整个电源结构中占比超58%,其中,仅太阳能发电就已超越火电的0.56亿千瓦装机规模,成为第一大电源。
河北电网分为冀北电网和河北南网两大电网。其中,地处河北北部的冀北清洁能源基地作为国家“十四五”规划九大清洁能源基地之一,风、光资源丰富且开发速度迅猛。截至今年1月,新能源总装机突破5000万千瓦,占电源装机的76%。另一方面,河北南网新能源发展同样迅猛,截至2023年底统调装机容量达到6939万千瓦,其中风光新能源装机占52.8%。
值得一提的是,河北电网作为华北电力汇集和输送的枢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具有网络特性的直流电网,2023年仅冀北清洁能源基地外送京津冀地区新能源电量达到近3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有力提升冀北地区清洁能源消纳和输送保障能力。
5.宁夏
地处西北的宁夏具有“地域小、风光足、电网强、送出稳”的优势,是我国“西电东输”的重要送端之一,同时也是我国首个新能源综合示范区。早在2022年底,新能源装机就已超越煤电,成为第一大电源。截至今年3月,宁夏火电、风电、太阳能装机规模分别为3300万千瓦、1500万千瓦、2200万千瓦,新能源占比超53%。值得一提的是,宁夏新能源利用率连续5年超97%,居西北地区第一。
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的持续攀升,宁夏发改委发文明确呀求2024年宁夏风电、光伏优先发电计划55.35亿千瓦时,其他电量全部进入市场,新能源暂按照不低于上年上网电量的40%参与年度交易,而按照宁夏峰谷平段划分,谷时段为9:00-17:00,相当于光伏发电全时段。
另一方面,宁夏正着力开辟以输送绿电为主的新通道,即“宁电入湘”工程。宁夏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我国首条以输送“沙戈荒”风光大基地新能源为主的电力外送大通道,其中新能源输送占比达50%以上。工程预计于2025年建成,每年可向湖南输送电量超360亿度。
6.新疆
新疆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风能资源储量、太阳能年辐射总量均居全国前列。近年来新疆大型风光基地项目建设不断加快,截至今年3月,新疆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分别是0.36亿千瓦、0.32亿千瓦,在整个电源结构中占比46.9%,超过火电0.67亿千瓦。
为全力支撑服务新能源产业发展,提升电力外送能力,支撑打造哈密、准东、南疆、准北等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新疆也在不断加快推进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建设。该工程建成后,新疆外送能力将达到3300万千瓦,新疆的电能也将“直达”西南地区,电力保供辐射圈将越来越广阔。
7.广西、海南
南方五省中,据统计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新增投产1254万千瓦,同比增长72%。
截至目前,五省区内新能源装机达1.45亿千瓦,占总装机比例达32%,首次超过煤电,成为第一大电源。具体来看,广西、海南两省(区)的新能源均成第一大电源,装机分别为2932万千瓦、639万千瓦,均占各省区总装机的44%。
为解决新能源快速增长带来的消纳问题,广西今年1月发文明确2024年集中式风电、光伏发电企业超过等效上网电量(风电800小时,光伏500小时)的电量参与市场化交易,且需要按照政府授权合约价 0.38 元/千瓦时参与市场交易。
海南地处我国最南端,光照资源充足,发展光伏可有效解决海南化石能源匮乏而需要依靠电力外送的问题。从国家能源局最新公布数据来看,截至今年一季度海南光伏累计装机规模为649.4万千瓦,成为新能源装机的主力。
总体而言,随着“十四五”中后期电站的陆续建成并网,新能源装机规模将再创新高。据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预计,到2024年底,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将达到13亿千瓦左右,首次超过煤电,占总装机比重上升至40%左右。但机遇与挑战始终并存,新能源的跃升式发展,助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同时,我们也应积极探索保障电力系统稳定安全和电量消纳有效解决路径。

值得关注的是,在新能源建设稳步推进的同时,受限于本地有限的消纳能力和外送通道限制,使得青海地区的弃风弃光率高于其他地方水平。对此青海也在多措并举提升新能源并网消纳能力,其中在青海省2024 年电力市场交易中就明确提出,新能源年度市场交易合同签约比例要达到市场化总电量的80%,并将午间(11:00~16:00)低谷时段设置长达为5个小时,加速推进新能源入市。
2.甘肃
甘肃同样风光资源优渥,风能、光伏技术开发量分别位居全国第四、第五。截至今年3月底,甘肃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分别为0.28亿千瓦、0.27亿千瓦,在整个电源装机结构中占比超60%,是甘肃第一大电源。
据悉,甘肃目前已建成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张掖、金昌、武威、酒泉4个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通渭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为使绿电得到更好的消纳,甘肃也是全国新能源电力外送大省,据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消息,2023年甘肃跨省外送新能源253.2亿千瓦时,占外送电量的48.5%,位居全国第二。
另一方面,甘肃也在积极推动新能源发电就地消纳。近年来甘肃省内新能源用电量大幅提升,2023年省内消纳新能源发电449亿千瓦时,占其所发电量的64.6%;市场化交易方面,甘肃将谷段设置为9:00-17:00,此外甘肃还明确了新能源企业峰、谷、平各段交易基准价格为燃煤基准价格乘以峰谷分时系数(峰段系数=1.5,平段系数=1,谷段系数=0.5),这也意味着光伏大发时段几乎均在谷段,中长期交易价格不超过0.3078*0.5,即0.1539元/千瓦时。
3.西藏
西藏境内大江大河密布,水力资源可开发量1.8亿千瓦,同时青藏高原又是全世界阳光最充足的区域之一,据测算西藏全域光伏资源可开发量98亿千瓦,清洁能源发展潜力巨大。但较为特殊的是,因高海拔地区发展火电机组运行成本极高,且容易破坏高原生态环境,故而在西藏电源结构中,太阳能和水电占比各半,截至今年3月,两大电源装机规模均为0.03亿千瓦。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西藏电源结构性问题、叠加薄弱的电网配套设施,导致西藏光伏利用率长期保持在70%左右,远低于全国其他地区90%以上的光伏利用率。为应对可再生能源“靠天吃饭”问题,西藏曾在《“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中提出,中长期依托西藏地区水电大规模开发,持续推进西藏主要流域水风光综合基地规划论证和统筹建设。
4.河北
依托丰富的风能、太阳能资源,近年来河北大力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截至今年3月,河北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分别为0.32亿千瓦、0.89亿千瓦,在整个电源结构中占比超58%,其中,仅太阳能发电就已超越火电的0.56亿千瓦装机规模,成为第一大电源。
河北电网分为冀北电网和河北南网两大电网。其中,地处河北北部的冀北清洁能源基地作为国家“十四五”规划九大清洁能源基地之一,风、光资源丰富且开发速度迅猛。截至今年1月,新能源总装机突破5000万千瓦,占电源装机的76%。另一方面,河北南网新能源发展同样迅猛,截至2023年底统调装机容量达到6939万千瓦,其中风光新能源装机占52.8%。
值得一提的是,河北电网作为华北电力汇集和输送的枢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具有网络特性的直流电网,2023年仅冀北清洁能源基地外送京津冀地区新能源电量达到近3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有力提升冀北地区清洁能源消纳和输送保障能力。
5.宁夏
地处西北的宁夏具有“地域小、风光足、电网强、送出稳”的优势,是我国“西电东输”的重要送端之一,同时也是我国首个新能源综合示范区。早在2022年底,新能源装机就已超越煤电,成为第一大电源。截至今年3月,宁夏火电、风电、太阳能装机规模分别为3300万千瓦、1500万千瓦、2200万千瓦,新能源占比超53%。值得一提的是,宁夏新能源利用率连续5年超97%,居西北地区第一。
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的持续攀升,宁夏发改委发文明确呀求2024年宁夏风电、光伏优先发电计划55.35亿千瓦时,其他电量全部进入市场,新能源暂按照不低于上年上网电量的40%参与年度交易,而按照宁夏峰谷平段划分,谷时段为9:00-17:00,相当于光伏发电全时段。
另一方面,宁夏正着力开辟以输送绿电为主的新通道,即“宁电入湘”工程。宁夏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我国首条以输送“沙戈荒”风光大基地新能源为主的电力外送大通道,其中新能源输送占比达50%以上。工程预计于2025年建成,每年可向湖南输送电量超360亿度。
6.新疆
新疆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风能资源储量、太阳能年辐射总量均居全国前列。近年来新疆大型风光基地项目建设不断加快,截至今年3月,新疆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分别是0.36亿千瓦、0.32亿千瓦,在整个电源结构中占比46.9%,超过火电0.67亿千瓦。
为全力支撑服务新能源产业发展,提升电力外送能力,支撑打造哈密、准东、南疆、准北等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新疆也在不断加快推进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建设。该工程建成后,新疆外送能力将达到3300万千瓦,新疆的电能也将“直达”西南地区,电力保供辐射圈将越来越广阔。
7.广西、海南
南方五省中,据统计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新增投产1254万千瓦,同比增长72%。
截至目前,五省区内新能源装机达1.45亿千瓦,占总装机比例达32%,首次超过煤电,成为第一大电源。具体来看,广西、海南两省(区)的新能源均成第一大电源,装机分别为2932万千瓦、639万千瓦,均占各省区总装机的44%。
为解决新能源快速增长带来的消纳问题,广西今年1月发文明确2024年集中式风电、光伏发电企业超过等效上网电量(风电800小时,光伏500小时)的电量参与市场化交易,且需要按照政府授权合约价 0.38 元/千瓦时参与市场交易。
海南地处我国最南端,光照资源充足,发展光伏可有效解决海南化石能源匮乏而需要依靠电力外送的问题。从国家能源局最新公布数据来看,截至今年一季度海南光伏累计装机规模为649.4万千瓦,成为新能源装机的主力。
总体而言,随着“十四五”中后期电站的陆续建成并网,新能源装机规模将再创新高。据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预计,到2024年底,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将达到13亿千瓦左右,首次超过煤电,占总装机比重上升至40%左右。但机遇与挑战始终并存,新能源的跃升式发展,助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同时,我们也应积极探索保障电力系统稳定安全和电量消纳有效解决路径。

千瓦时,占外送电量的48.5%,位居全国第二。
另一方面,甘肃也在积极推动新能源发电就地消纳。近年来甘肃省内新能源用电量大幅提升,2023年省内消纳新能源发电449亿千瓦时,占其所发电量的64.6%;市场化交易方面,甘肃将谷段设置为9:00-17:00,此外甘肃还明确了新能源企业峰、谷、平各段交易基准价格为燃煤基准价格乘以峰谷分时系数(峰段系数=1.5,平段系数=1,谷段系数=0.5),这也意味着光伏大发时段几乎均在谷段,中长期交易价格不超过0.3078*0.5,即0.1539元/千瓦时。
3.西藏
西藏境内大江大河密布,水力资源可开发量1.8亿千瓦,同时青藏高原又是全世界阳光最充足的区域之一,据测算西藏全域光伏资源可开发量98亿千瓦,清洁能源发展潜力巨大。但较为特殊的是,因高海拔地区发展火电机组运行成本极高,且容易破坏高原生态环境,故而在西藏电源结构中,太阳能和水电占比各半,截至今年3月,两大电源装机规模均为0.03亿千瓦。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西藏电源结构性问题、叠加薄弱的电网配套设施,导致西藏光伏利用率长期保持在70%左右,远低于全国其他地区90%以上的光伏利用率。为应对可再生能源“靠天吃饭”问题,西藏曾在《“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中提出,中长期依托西藏地区水电大规模开发,持续推进西藏主要流域水风光综合基地规划论证和统筹建设。
4.河北
依托丰富的风能、太阳能资源,近年来河北大力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截至今年3月,河北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分别为0.32亿千瓦、0.89亿千瓦,在整个电源结构中占比超58%,其中,仅太阳能发电就已超越火电的0.56亿千瓦装机规模,成为第一大电源。
河北电网分为冀北电网和河北南网两大电网。其中,地处河北北部的冀北清洁能源基地作为国家“十四五”规划九大清洁能源基地之一,风、光资源丰富且开发速度迅猛。截至今年1月,新能源总装机突破5000万千瓦,占电源装机的76%。另一方面,河北南网新能源发展同样迅猛,截至2023年底统调装机容量达到6939万千瓦,其中风光新能源装机占52.8%。
值得一提的是,河北电网作为华北电力汇集和输送的枢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具有网络特性的直流电网,2023年仅冀北清洁能源基地外送京津冀地区新能源电量达到近3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有力提升冀北地区清洁能源消纳和输送保障能力。
5.宁夏
地处西北的宁夏具有“地域小、风光足、电网强、送出稳”的优势,是我国“西电东输”的重要送端之一,同时也是我国首个新能源综合示范区。早在2022年底,新能源装机就已超越煤电,成为第一大电源。截至今年3月,宁夏火电、风电、太阳能装机规模分别为3300万千瓦、1500万千瓦、2200万千瓦,新能源占比超53%。值得一提的是,宁夏新能源利用率连续5年超97%,居西北地区第一。
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的持续攀升,宁夏发改委发文明确呀求2024年宁夏风电、光伏优先发电计划55.35亿千瓦时,其他电量全部进入市场,新能源暂按照不低于上年上网电量的40%参与年度交易,而按照宁夏峰谷平段划分,谷时段为9:00-17:00,相当于光伏发电全时段。
另一方面,宁夏正着力开辟以输送绿电为主的新通道,即“宁电入湘”工程。宁夏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我国首条以输送“沙戈荒”风光大基地新能源为主的电力外送大通道,其中新能源输送占比达50%以上。工程预计于2025年建成,每年可向湖南输送电量超360亿度。
6.新疆
新疆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风能资源储量、太阳能年辐射总量均居全国前列。近年来新疆大型风光基地项目建设不断加快,截至今年3月,新疆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分别是0.36亿千瓦、0.32亿千瓦,在整个电源结构中占比46.9%,超过火电0.67亿千瓦。
为全力支撑服务新能源产业发展,提升电力外送能力,支撑打造哈密、准东、南疆、准北等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新疆也在不断加快推进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建设。该工程建成后,新疆外送能力将达到3300万千瓦,新疆的电能也将“直达”西南地区,电力保供辐射圈将越来越广阔。
7.广西、海南
南方五省中,据统计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新增投产1254万千瓦,同比增长72%。
截至目前,五省区内新能源装机达1.45亿千瓦,占总装机比例达32%,首次超过煤电,成为第一大电源。具体来看,广西、海南两省(区)的新能源均成第一大电源,装机分别为2932万千瓦、639万千瓦,均占各省区总装机的44%。
为解决新能源快速增长带来的消纳问题,广西今年1月发文明确2024年集中式风电、光伏发电企业超过等效上网电量(风电800小时,光伏500小时)的电量参与市场化交易,且需要按照政府授权合约价 0.38 元/千瓦时参与市场交易。
海南地处我国最南端,光照资源充足,发展光伏可有效解决海南化石能源匮乏而需要依靠电力外送的问题。从国家能源局最新公布数据来看,截至今年一季度海南光伏累计装机规模为649.4万千瓦,成为新能源装机的主力。
总体而言,随着“十四五”中后期电站的陆续建成并网,新能源装机规模将再创新高。据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预计,到2024年底,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将达到13亿千瓦左右,首次超过煤电,占总装机比重上升至40%左右。但机遇与挑战始终并存,新能源的跃升式发展,助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同时,我们也应积极探索保障电力系统稳定安全和电量消纳有效解决路径。

3.西藏
西藏境内大江大河密布,水力资源可开发量1.8亿千瓦,同时青藏高原又是全世界阳光最充足的区域之一,据测算西藏全域光伏资源可开发量98亿千瓦,清洁能源发展潜力巨大。但较为特殊的是,因高海拔地区发展火电机组运行成本极高,且容易破坏高原生态环境,故而在西藏电源结构中,太阳能和水电占比各半,截至今年3月,两大电源装机规模均为0.03亿千瓦。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西藏电源结构性问题、叠加薄弱的电网配套设施,导致西藏光伏利用率长期保持在70%左右,远低于全国其他地区90%以上的光伏利用率。为应对可再生能源“靠天吃饭”问题,西藏曾在《“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中提出,中长期依托西藏地区水电大规模开发,持续推进西藏主要流域水风光综合基地规划论证和统筹建设。
4.河北
依托丰富的风能、太阳能资源,近年来河北大力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截至今年3月,河北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分别为0.32亿千瓦、0.89亿千瓦,在整个电源结构中占比超58%,其中,仅太阳能发电就已超越火电的0.56亿千瓦装机规模,成为第一大电源。
河北电网分为冀北电网和河北南网两大电网。其中,地处河北北部的冀北清洁能源基地作为国家“十四五”规划九大清洁能源基地之一,风、光资源丰富且开发速度迅猛。截至今年1月,新能源总装机突破5000万千瓦,占电源装机的76%。另一方面,河北南网新能源发展同样迅猛,截至2023年底统调装机容量达到6939万千瓦,其中风光新能源装机占52.8%。
值得一提的是,河北电网作为华北电力汇集和输送的枢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具有网络特性的直流电网,2023年仅冀北清洁能源基地外送京津冀地区新能源电量达到近3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有力提升冀北地区清洁能源消纳和输送保障能力。
5.宁夏
地处西北的宁夏具有“地域小、风光足、电网强、送出稳”的优势,是我国“西电东输”的重要送端之一,同时也是我国首个新能源综合示范区。早在2022年底,新能源装机就已超越煤电,成为第一大电源。截至今年3月,宁夏火电、风电、太阳能装机规模分别为3300万千瓦、1500万千瓦、2200万千瓦,新能源占比超53%。值得一提的是,宁夏新能源利用率连续5年超97%,居西北地区第一。
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的持续攀升,宁夏发改委发文明确呀求2024年宁夏风电、光伏优先发电计划55.35亿千瓦时,其他电量全部进入市场,新能源暂按照不低于上年上网电量的40%参与年度交易,而按照宁夏峰谷平段划分,谷时段为9:00-17:00,相当于光伏发电全时段。
另一方面,宁夏正着力开辟以输送绿电为主的新通道,即“宁电入湘”工程。宁夏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我国首条以输送“沙戈荒”风光大基地新能源为主的电力外送大通道,其中新能源输送占比达50%以上。工程预计于2025年建成,每年可向湖南输送电量超360亿度。
6.新疆
新疆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风能资源储量、太阳能年辐射总量均居全国前列。近年来新疆大型风光基地项目建设不断加快,截至今年3月,新疆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分别是0.36亿千瓦、0.32亿千瓦,在整个电源结构中占比46.9%,超过火电0.67亿千瓦。
为全力支撑服务新能源产业发展,提升电力外送能力,支撑打造哈密、准东、南疆、准北等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新疆也在不断加快推进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建设。该工程建成后,新疆外送能力将达到3300万千瓦,新疆的电能也将“直达”西南地区,电力保供辐射圈将越来越广阔。
7.广西、海南
南方五省中,据统计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新增投产1254万千瓦,同比增长72%。
截至目前,五省区内新能源装机达1.45亿千瓦,占总装机比例达32%,首次超过煤电,成为第一大电源。具体来看,广西、海南两省(区)的新能源均成第一大电源,装机分别为2932万千瓦、639万千瓦,均占各省区总装机的44%。
为解决新能源快速增长带来的消纳问题,广西今年1月发文明确2024年集中式风电、光伏发电企业超过等效上网电量(风电800小时,光伏500小时)的电量参与市场化交易,且需要按照政府授权合约价 0.38 元/千瓦时参与市场交易。
海南地处我国最南端,光照资源充足,发展光伏可有效解决海南化石能源匮乏而需要依靠电力外送的问题。从国家能源局最新公布数据来看,截至今年一季度海南光伏累计装机规模为649.4万千瓦,成为新能源装机的主力。
总体而言,随着“十四五”中后期电站的陆续建成并网,新能源装机规模将再创新高。据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预计,到2024年底,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将达到13亿千瓦左右,首次超过煤电,占总装机比重上升至40%左右。但机遇与挑战始终并存,新能源的跃升式发展,助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同时,我们也应积极探索保障电力系统稳定安全和电量消纳有效解决路径。

权威之声

河北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分别为0.32亿千瓦、0.89亿千瓦,在整个电源结构中占比超58%,其中,仅太阳能发电就已超越火电的0.56亿千瓦装机规模,成为第一大电源。
河北电网分为冀北电网和河北南网两大电网。其中,地处河北北部的冀北清洁能源基地作为国家“十四五”规划九大清洁能源基地之一,风、光资源丰富且开发速度迅猛。截至今年1月,新能源总装机突破5000万千瓦,占电源装机的76%。另一方面,河北南网新能源发展同样迅猛,截至2023年底统调装机容量达到6939万千瓦,其中风光新能源装机占52.8%。
值得一提的是,河北电网作为华北电力汇集和输送的枢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具有网络特性的直流电网,2023年仅冀北清洁能源基地外送京津冀地区新能源电量达到近3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有力提升冀北地区清洁能源消纳和输送保障能力。
5.宁夏
地处西北的宁夏具有“地域小、风光足、电网强、送出稳”的优势,是我国“西电东输”的重要送端之一,同时也是我国首个新能源综合示范区。早在2022年底,新能源装机就已超越煤电,成为第一大电源。截至今年3月,宁夏火电、风电、太阳能装机规模分别为3300万千瓦、1500万千瓦、2200万千瓦,新能源占比超53%。值得一提的是,宁夏新能源利用率连续5年超97%,居西北地区第一。
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的持续攀升,宁夏发改委发文明确呀求2024年宁夏风电、光伏优先发电计划55.35亿千瓦时,其他电量全部进入市场,新能源暂按照不低于上年上网电量的40%参与年度交易,而按照宁夏峰谷平段划分,谷时段为9:00-17:00,相当于光伏发电全时段。
另一方面,宁夏正着力开辟以输送绿电为主的新通道,即“宁电入湘”工程。宁夏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我国首条以输送“沙戈荒”风光大基地新能源为主的电力外送大通道,其中新能源输送占比达50%以上。工程预计于2025年建成,每年可向湖南输送电量超360亿度。
6.新疆
新疆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风能资源储量、太阳能年辐射总量均居全国前列。近年来新疆大型风光基地项目建设不断加快,截至今年3月,新疆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分别是0.36亿千瓦、0.32亿千瓦,在整个电源结构中占比46.9%,超过火电0.67亿千瓦。
为全力支撑服务新能源产业发展,提升电力外送能力,支撑打造哈密、准东、南疆、准北等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新疆也在不断加快推进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建设。该工程建成后,新疆外送能力将达到3300万千瓦,新疆的电能也将“直达”西南地区,电力保供辐射圈将越来越广阔。
7.广西、海南
南方五省中,据统计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新增投产1254万千瓦,同比增长72%。
截至目前,五省区内新能源装机达1.45亿千瓦,占总装机比例达32%,首次超过煤电,成为第一大电源。具体来看,广西、海南两省(区)的新能源均成第一大电源,装机分别为2932万千瓦、639万千瓦,均占各省区总装机的44%。
为解决新能源快速增长带来的消纳问题,广西今年1月发文明确2024年集中式风电、光伏发电企业超过等效上网电量(风电800小时,光伏500小时)的电量参与市场化交易,且需要按照政府授权合约价 0.38 元/千瓦时参与市场交易。
海南地处我国最南端,光照资源充足,发展光伏可有效解决海南化石能源匮乏而需要依靠电力外送的问题。从国家能源局最新公布数据来看,截至今年一季度海南光伏累计装机规模为649.4万千瓦,成为新能源装机的主力。
总体而言,随着“十四五”中后期电站的陆续建成并网,新能源装机规模将再创新高。据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预计,到2024年底,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将达到13亿千瓦左右,首次超过煤电,占总装机比重上升至40%左右。但机遇与挑战始终并存,新能源的跃升式发展,助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同时,我们也应积极探索保障电力系统稳定安全和电量消纳有效解决路径。

权威之声

列。近年来新疆大型风光基地项目建设不断加快,截至今年3月,新疆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分别是0.36亿千瓦、0.32亿千瓦,在整个电源结构中占比46.9%,超过火电0.67亿千瓦。
为全力支撑服务新能源产业发展,提升电力外送能力,支撑打造哈密、准东、南疆、准北等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新疆也在不断加快推进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建设。该工程建成后,新疆外送能力将达到3300万千瓦,新疆的电能也将“直达”西南地区,电力保供辐射圈将越来越广阔。
7.广西、海南
南方五省中,据统计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新增投产1254万千瓦,同比增长72%。
截至目前,五省区内新能源装机达1.45亿千瓦,占总装机比例达32%,首次超过煤电,成为第一大电源。具体来看,广西、海南两省(区)的新能源均成第一大电源,装机分别为2932万千瓦、639万千瓦,均占各省区总装机的44%。
为解决新能源快速增长带来的消纳问题,广西今年1月发文明确2024年集中式风电、光伏发电企业超过等效上网电量(风电800小时,光伏500小时)的电量参与市场化交易,且需要按照政府授权合约价 0.38 元/千瓦时参与市场交易。
海南地处我国最南端,光照资源充足,发展光伏可有效解决海南化石能源匮乏而需要依靠电力外送的问题。从国家能源局最新公布数据来看,截至今年一季度海南光伏累计装机规模为649.4万千瓦,成为新能源装机的主力。
总体而言,随着“十四五”中后期电站的陆续建成并网,新能源装机规模将再创新高。据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预计,到2024年底,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将达到13亿千瓦左右,首次超过煤电,占总装机比重上升至40%左右。但机遇与挑战始终并存,新能源的跃升式发展,助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同时,我们也应积极探索保障电力系统稳定安全和电量消纳有效解决路径。

权威之声

02

宏观政策

MACROPOLICY

宏观政策

吉林辽源市:到2025年风光项目装机达3.5GW!

来源:辽源市人民政府

日前,辽源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辽源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加强光伏发电配套电网建设和改造,确保配套电网与光伏发电项目同步建成、同步并网。实施“光伏+农业”“光伏+旅游”“光伏+直流+智能充电桩”等一批复合型分布式光伏项目。推动辽源矿业集团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
大力开发全市风能资源,推动全域新能源乡村振兴等风电项目建设。推进生物质能源规模化、高品质开发利用。到2025年,力争风、光项目装机规模达到350万千瓦(含绿电产业园、天楹风光储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其中风电310万千瓦,光伏发电40万千瓦;辽源市绿电产业园区总装机容量达到30万千瓦;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0%左右。

原文链接:辽源市碳达峰实施方案

行业聚焦

INDUSTRY FOCUS

03

行业聚焦

硅片价格持续崩塌 下游价格仍难止稳

来源:InfoLink

硅料价格
上游环节本期国产硅料的整体价格水平继续维持下跌趋势,棒状硅致密块料主流价格范围跌至每公斤 39-44 元,降幅 4.5% 左右,但是以头部一线厂家价格范围来看,截止本周三价格跌破每公斤 40 元的成交量仍然非常有限,二三线厂家价格范围相对更宽、分布值也相对更低;颗粒硅主流价格范围跌至每公斤 37-39 元,降幅 4.9% 左右,与棒状硅价格下跌特点相同,主流价格跌幅已经在逐步收窄,继续下跌的动能逐渐趋缓。
受制于硅料供给端不断增长的滞库规模和销售压力,以及用料需求的瓶颈期和硅片价格仍在急速崩塌的种种困境,预期硅料价格仍有承压迫降的可能性,但是跌幅和跌速越来越有限。当前观察本月硅料供给端的整体新增供应量仍然可观,虽然部分厂家已经开始采取减产和提前检修的动作,但是力度和决心暂未明显显现,预期三季度规模化减产状况可能开启。
海外产硅料的整体价格水平暂时保持每公斤 18-23.5 美元范围,主要仍然以长单合约订单为主,小部分散单价格略高于以上范围,但是成交数量和规模有限。鉴于当前东南亚四国对美国市场的电池和组件产品的出口政策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和潜在问题,对应产地的生产需求有所观望和放缓等原因,近期针对海外硅料的需求和发货进度也开始有所放缓。
 
硅片价格
注意:硅片 182mm 公示栏位为包含 182-183.72mm 尺寸价格,预计在六月同步更新栏位说明。
硅片端内卷持续,企业间报价竞争下行,尤其以 183N 规格跌势猛烈,除了本周头部企业的报价阶梯式下行外,当前二三线小厂报价最低突破每片 1.2 元人民币。尽管硅料价格本周也持续下行,以硅料本周均价每公斤 42 元人民币测算,硅片企业毛利已经呈现高达 -30% 以上,非理性竞争下厂家间失血甚多。
本周硅片价格持续崩盘,P 型硅片中 M10, G12 尺寸成交价格突破到每片 1.3-1.4 与 1.9-2 元人民币。N 型价格 M10, G12, G12R 尺寸成交价格来到每片 1.2-1.25、1.9-2 与 1.6-1.7 元人民币左右,各规格跌幅高达 5-11% 不等。换算每瓦价格,183N 每瓦仅约 0.15 元人民币,与 182/210 P 型和 210N 价格(每瓦 0.18-0.19 元人民币)价差约每瓦 0.03-0.04 人民币。
硅片环节供需过剩严峻,体现在当前售价与库存量体上,后续若企业排产依然维持高档,生产风险仍将持续扩大,个别企业营运面临考验。
 
电池片价格
注意:电池片 182mm 公示栏位为包含 182-183.72mm 尺寸价格,预计在六月同步更新栏位说明。
本周电池片价格持续呈现下行的趋势,P 型 M10 尺寸小幅滑落至每瓦 0.31-0.32 元人民币;G12 尺寸成交价格小幅回落来到每瓦 0.33-0.34 元人民币的价格水平。在 N 型电池片部分,受到上游硅片跌价影响,M10 TOPCon 电池片价格接续跌价,均价价格下行到每瓦 0.32-0.34 元人民币左右。HJT(G12)电池片高效部分则每瓦 0.55-0.6 元人民币都有出现。至于 G12R TOPCon 电池片随着买卖双方成交数量的提升,本周起也出台公示,当前价格落在每瓦 0.37-0.39 元人民币不等。
值得注意的是 TOPCon(M10)与 PERC(M10)电池片价差已经缩小至每瓦 0.02 元人民币左右,预期两者价差将会持续收窄,参照过往迭代产品价格趋势,下半年 M10 尺寸 N/P 电池片价格有望出现反转。
 
组件价格
五月支撑主要仍是国内市场为主,目前较多以集采项目执行为主,近期受到供应链价格波动影响,市场观望情绪弥漫,海外需求平淡,部分组件库存小幅攀升。
本周价格 TOPCon 组件价格大约落于 0.88-0.92 元人民币,项目价格开始朝向 0.9 元人民币以下。而分布式项目则主要在每瓦 0.85-0.93 元人民币的水平,价格因供应链松动略为下滑。
而其余规格,182 PERC 双玻组件价格区间约每瓦 0.78-0.90 元人民币,国内项目减少较多,价格开始逐渐靠向 0.83-0.85 元人民币;HJT 组件价格目前区间约在每瓦 0.97-1.18 元人民币之间,均价已靠拢 1.1 元人民币的区间,低价也可见低于 1 元的价格。
海外价格部分,近期价格略为下滑,PERC 价格执行约每瓦 0.1-0.105 美元。
TOPCon 价格则因区域分化明显,欧洲及澳洲区域价格仍有分别 0.10-0.13 欧元及 0.12-0.13 美元的执行价位,然而巴西、中东等市场价格约 0.10-0.12 美元的区间,部分厂家为争抢订单价格下滑至 0.09 美元的水平。
HJT 部分则暂时持稳约每瓦 0.13-0.15 美元的水平。
美国价格二季度订单较少,近期市场价格整体分化拉大,PERC 集中式项目执行价格约 0.22-0.35 美元 DDP,TOPCon 价格 0.23-0.36 美元 DDP。而本地厂家交付分布式项目价格约在 0.2-0.25 美元 DDP 不等。

行业聚焦

海外产硅料的整体价格水平暂时保持每公斤 18-23.5 美元范围,主要仍然以长单合约订单为主,小部分散单价格略高于以上范围,但是成交数量和规模有限。鉴于当前东南亚四国对美国市场的电池和组件产品的出口政策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和潜在问题,对应产地的生产需求有所观望和放缓等原因,近期针对海外硅料的需求和发货进度也开始有所放缓。
 硅片价格
注意:硅片 182mm 公示栏位为包含 182-183.72mm 尺寸价格,预计在六月同步更新栏位说明。
硅片端内卷持续,企业间报价竞争下行,尤其以 183N 规格跌势猛烈,除了本周头部企业的报价阶梯式下行外,当前二三线小厂报价最低突破每片 1.2 元人民币。尽管硅料价格本周也持续下行,以硅料本周均价每公斤 42 元人民币测算,硅片企业毛利已经呈现高达 -30% 以上,非理性竞争下厂家间失血甚多。
本周硅片价格持续崩盘,P 型硅片中 M10, G12 尺寸成交价格突破到每片 1.3-1.4 与 1.9-2 元人民币。N 型价格 M10, G12, G12R 尺寸成交价格来到每片 1.2-1.25、1.9-2 与 1.6-1.7 元人民币左右,各规格跌幅高达 5-11% 不等。换算每瓦价格,183N 每瓦仅约 0.15 元人民币,与 182/210 P 型和 210N 价格(每瓦 0.18-0.19 元人民币)价差约每瓦 0.03-0.04 人民币。
硅片环节供需过剩严峻,体现在当前售价与库存量体上,后续若企业排产依然维持高档,生产风险仍将持续扩大,个别企业营运面临考验。
 电池片价格
注意:电池片 182mm 公示栏位为包含 182-183.72mm 尺寸价格,预计在六月同步更新栏位说明。
本周电池片价格持续呈现下行的趋势,P 型 M10 尺寸小幅滑落至每瓦 0.31-0.32 元人民币;G12 尺寸成交价格小幅回落来到每瓦 0.33-0.34 元人民币的价格水平。在 N 型电池片部分,受到上游硅片跌价影响,M10 TOPCon 电池片价格接续跌价,均价价格下行到每瓦 0.32-0.34 元人民币左右。HJT(G12)电池片高效部分则每瓦 0.55-0.6 元人民币都有出现。至于 G12R TOPCon 电池片随着买卖双方成交数量的提升,本周起也出台公示,当前价格落在每瓦 0.37-0.39 元人民币不等。
值得注意的是 TOPCon(M10)与 PERC(M10)电池片价差已经缩小至每瓦 0.02 元人民币左右,预期两者价差将会持续收窄,参照过往迭代产品价格趋势,下半年 M10 尺寸 N/P 电池片价格有望出现反转。
 
组件价格
五月支撑主要仍是国内市场为主,目前较多以集采项目执行为主,近期受到供应链价格波动影响,市场观望情绪弥漫,海外需求平淡,部分组件库存小幅攀升。
本周价格 TOPCon 组件价格大约落于 0.88-0.92 元人民币,项目价格开始朝向 0.9 元人民币以下。而分布式项目则主要在每瓦 0.85-0.93 元人民币的水平,价格因供应链松动略为下滑。
而其余规格,182 PERC 双玻组件价格区间约每瓦 0.78-0.90 元人民币,国内项目减少较多,价格开始逐渐靠向 0.83-0.85 元人民币;HJT 组件价格目前区间约在每瓦 0.97-1.18 元人民币之间,均价已靠拢 1.1 元人民币的区间,低价也可见低于 1 元的价格。
海外价格部分,近期价格略为下滑,PERC 价格执行约每瓦 0.1-0.105 美元。
TOPCon 价格则因区域分化明显,欧洲及澳洲区域价格仍有分别 0.10-0.13 欧元及 0.12-0.13 美元的执行价位,然而巴西、中东等市场价格约 0.10-0.12 美元的区间,部分厂家为争抢订单价格下滑至 0.09 美元的水平。
HJT 部分则暂时持稳约每瓦 0.13-0.15 美元的水平。
美国价格二季度订单较少,近期市场价格整体分化拉大,PERC 集中式项目执行价格约 0.22-0.35 美元 DDP,TOPCon 价格 0.23-0.36 美元 DDP。而本地厂家交付分布式项目价格约在 0.2-0.25 美元 DDP 不等。

前价格落在每瓦 0.37-0.39 元人民币不等。
值得注意的是 TOPCon(M10)与 PERC(M10)电池片价差已经缩小至每瓦 0.02 元人民币左右,预期两者价差将会持续收窄,参照过往迭代产品价格趋势,下半年 M10 尺寸 N/P 电池片价格有望出现反转。
组件价格
五月支撑主要仍是国内市场为主,目前较多以集采项目执行为主,近期受到供应链价格波动影响,市场观望情绪弥漫,海外需求平淡,部分组件库存小幅攀升。
本周价格 TOPCon 组件价格大约落于 0.88-0.92 元人民币,项目价格开始朝向 0.9 元人民币以下。而分布式项目则主要在每瓦 0.85-0.93 元人民币的水平,价格因供应链松动略为下滑。
而其余规格,182 PERC 双玻组件价格区间约每瓦 0.78-0.90 元人民币,国内项目减少较多,价格开始逐渐靠向 0.83-0.85 元人民币;HJT 组件价格目前区间约在每瓦 0.97-1.18 元人民币之间,均价已靠拢 1.1 元人民币的区间,低价也可见低于 1 元的价格。
海外价格部分,近期价格略为下滑,PERC 价格执行约每瓦 0.1-0.105 美元。
TOPCon 价格则因区域分化明显,欧洲及澳洲区域价格仍有分别 0.10-0.13 欧元及 0.12-0.13 美元的执行价位,然而巴西、中东等市场价格约 0.10-0.12 美元的区间,部分厂家为争抢订单价格下滑至 0.09 美元的水平。
HJT 部分则暂时持稳约每瓦 0.13-0.15 美元的水平。
美国价格二季度订单较少,近期市场价格整体分化拉大,PERC 集中式项目执行价格约 0.22-0.35 美元 DDP,TOPCon 价格 0.23-0.36 美元 DDP。而本地厂家交付分布式项目价格约在 0.2-0.25 美元 DDP 不等。

行业聚焦

04

技术前沿

TECHNOLOGY FRONTIER

技术前沿

来源 :Carbontech

在当今的能源领域,钠离子电池(SIBs)作为一种低成本替代品,为锂离子电池(LIBs)的前景带来了广阔的机遇。然而,要实现这一技术的广泛应用,我们仍需克服一些关键挑战。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关注其中一项挑战:石墨阳极的优化。
石墨作为一种具有高能量密度、成本低等优点的负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取得了商业成功。然而,由于钠离子电池中钠离子的离子半径大于锂离子,石墨层间间隔不足以存储钠离子,这给钠离子电池的商业应用带来了挑战。尽管如此,石墨作为潜在的负极材料在钠离子电池中仍备受关注。
近期,韩国科学技术研究所(KIST)的研究团队通过机械活化,成功提高了石墨的钠离子存储能力。在 10 mA g-1 的电流密度下,机械活化石墨可提供 290.5 mAh-g-1 的显著可逆容量。此外,得益于机械活化产生的富缺陷结构,即使在电流密度为 1 A g-1 时,石墨仍能保持 157.7 mAh-g-1 的容量。这一发现为我们揭示了石墨作为钠离子电池阳极的可能潜力。
然而,石墨的替代品并非完美无缺。无序碳,包括硬碳,是另一种常见的替代材料。尽管这些材料在锂电池中的性能大多较差,但在钠离子电池中,它们可能成为一种具有潜力的替代品。然而,由于无序碳的结构多样性,碳和钠离子之间的反应机制仍然模糊不清。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这些材料的性能和机制。

钠离子电池的石墨负极获突破

技术前沿

然而,石墨的替代品并非完美无缺。无序碳,包括硬碳,是另一种常见的替代材料。尽管这些材料在锂电池中的性能大多较差,但在钠离子电池中,它们可能成为一种具有潜力的替代品。然而,由于无序碳的结构多样性,碳和钠离子之间的反应机制仍然模糊不清。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这些材料的性能和机制。

技术前沿

除了石墨和无序碳等传统材料外,我们还需探索新型材料以提高钠离子电池的性能。近期的研究表明,膨胀石墨 (EG) 在提高可逆容量、速率能力和与不同电解质的兼容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然而,这些改进需要复杂的多步工艺且产量较低,因此我们急需开发一种简单且可扩展的方法来生产 EG。
此外,尽管硬碳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反应机制已有文献记载,但其导电性和结构稳定性有限导致的速率能力降低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迫切需要阐明充放电过程中钠离子在石墨中的反应机制。

技术前沿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采用了球磨技术对石墨进行机械活化。这项技术通过控制石墨的粒度、表面积和界面,提高了石墨作为钠离子宿主的可行性。研究人员研究了这种机械活化石墨的钠离子存储行为,重点是其结构特性的改变。在电流密度为 100 mA g-1 时,活化石墨的容量为 245 mAh-g-1。此外,在 1 A g-1 的较高电流密度下,它还能保持 130 mAh-g-1 的容量,并表现出出色的循环稳定性。这项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揭示了富含缺陷结构的碳电极在钠离子电池中的潜力。
综上所述,我们对石墨的机械活化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以实现高性能、高性价比的钠离子存储。这项研究还为富含缺陷的碳电极引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反应机制,其特点是在 SEI 表面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可逆反应。这一发现为钠离子电池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启示和机遇。未来,我们期待更多的研究能够进一步推动钠离子电池的发展,为实现绿色能源的广泛应用铺平道路。

05

专业评论

Professional comments

绿色低成本钠离子电池进入中试阶段

来源:钠电派

专业评论

中新网北京5月15日电“经过一年奋战,我们研发的绿色低成本钠离子电池进入中试阶段,预计今年四季度可以进入产业化生产。”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郑奇峰近日受访时说。
2023年3月,“华南师范大学—耐普电源绿色低成本钠离子电池研发中心”揭牌,郑奇峰担任研发中心副主任一职。由此,相关方在技术开发与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化合作,旨在形成原创性、突破性的高水平研究和产业成果,共建优秀人才培养与高水平科研及产业化平台。
“我们围绕混合聚阴离子正极、复合生物质硬碳负极,开展了技术验证与优化工作。”耐普新能源董事长腾飞说,通过校企联合技术攻关模式,推动解决钠离子电池瓦时成本、极限快充与长时循环稳定性的关键问题,继而推出满足行业预期的低成本、高安全、长寿命钠离子电池。
钠电池受到重视
近年来,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发展迅速。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经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3139万千瓦/6687万千瓦时,平均储能时长2.1小时。
储能分为传统储能和新型储能。其中,后者是指除抽水蓄能以外的储能技术,包括新型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等。业内人士分析,2024年,锂电和新型储能行业来到关键节点。
来自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的郑奇峰、马良、胡小刚等专家学者,长期致力于钠、钾离子电池材料及界面调控的性能和机理研究,并积极把能源研究从实验室逐步推向产业。
他们认为,相比锂电池而言,钠电池能量密度较低、产业发展还不成熟,但其“长期成本竞争力显著”,并且国内钠电池原材料储量丰富。
“钠离子电池在未来规模化储能市场将占有重要地位。”腾飞也注意到,随着钠电池研究取得快速发展,国内外多家企业已进行相应布局。
技术攻关出成果
据介绍,绿色低成本钠离子电池研发中心成立一年多以来,科研团队开展了包括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解液材料、电池制造等相关基础与生产技术研发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郑奇峰表示,研发中心将继续加快钠离子电池技术提升及相关项目产业化,为中国新能源先进储能安全化、科技化、产业化提供动力。
新增装机规模大幅增长,新型储能发展按下“加速键”,更多中国企业也在积极“走出去”。腾飞介绍,此前研制生产的阀控式铅酸蓄电池(UPS电池、太阳能蓄电池、胶体蓄电池)、新能源锂电池等产品远销海外,得到不少东盟国家用户的认可。他们还在越南设立了生产基地。
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到2030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列出“时间表”。
有评论认为,当前,储能电池行业面临着价格不断下探、行业标准不完善等问题,仍需政府、企业、科研院校等各方联手布局,共同助推行业行稳致远,以期实现新型储能多元化高质量发展。

专业评论

近年来,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发展迅速。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经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3139万千瓦/6687万千瓦时,平均储能时长2.1小时。
储能分为传统储能和新型储能。其中,后者是指除抽水蓄能以外的储能技术,包括新型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等。业内人士分析,2024年,锂电和新型储能行业来到关键节点。
来自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的郑奇峰、马良、胡小刚等专家学者,长期致力于钠、钾离子电池材料及界面调控的性能和机理研究,并积极把能源研究从实验室逐步推向产业。
他们认为,相比锂电池而言,钠电池能量密度较低、产业发展还不成熟,但其“长期成本竞争力显著”,并且国内钠电池原材料储量丰富。
“钠离子电池在未来规模化储能市场将占有重要地位。”腾飞也注意到,随着钠电池研究取得快速发展,国内外多家企业已进行相应布局。
技术攻关出成果
据介绍,绿色低成本钠离子电池研发中心成立一年多以来,科研团队开展了包括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解液材料、电池制造等相关基础与生产技术研发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郑奇峰表示,研发中心将继续加快钠离子电池技术提升及相关项目产业化,为中国新能源先进储能安全化、科技化、产业化提供动力。
新增装机规模大幅增长,新型储能发展按下“加速键”,更多中国企业也在积极“走出去”。腾飞介绍,此前研制生产的阀控式铅酸蓄电池(UPS电池、太阳能蓄电池、胶体蓄电池)、新能源锂电池等产品远销海外,得到不少东盟国家用户的认可。他们还在越南设立了生产基地。
有评论认为,当前,储能电池行业面临着价格不断下探、行业标准不完善等问题,仍需政府、企业、科研院校等各方联手布局,共同助推行业行稳致远,以期实现新型储能多元化高质量发展。

会展信息

2024中国(内蒙古)储能产业大会暨博览会

展会时间:2024/8/15---2024/8/17
展会地点:烟台八角湾国际会展中心 山东省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中路31号
主办单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 山东省新能源产业协会
展会简介:
 随着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总体部署深入推进,储能产业的发展与成熟对于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的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而新型储能作为协调 “源网荷储”互动、平衡电力动态供需的核心环节,更是实现国家 “双碳”战略的重要支撑。 
为加速内蒙古储能产业的蓬勃发展,建立健全的商业化市场机制,并吸引众多行业龙头企业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内蒙古,2024 中国(内蒙古)储能产业大会暨博览会将于2024年8月16日—18日在呼和浩特 · 敕勒川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 旨在搭建一个高效务实的行业合作与交流平台,推动市场与资本深度融合,一起开创内蒙古储能产业新篇章。

会议直达:2024中国(内蒙古)储能产业大会暨博览会

会展信息

EXHIBITION INFORMATION 

做精做优新能源新材料产业
 推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邮箱:hycydt123@163.com
地址:山西省阳泉市矿区桃北西街2号

耿安英       高    杰       杨晓成       周晓辉      

郭宝晶       韩    娟       张    静       

刘景利       

郑迎芳       段昕永

李淑敏       

蒯平宇       张利武
李淑敏       王   磊
朱瑞峰

主        编

副主编

编辑部主任

副主任

编辑

武天宇

校对审核

耿安英

做精做优新能源新材料产业
 推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邮箱:hycydt123@163.com
地址:山西省阳泉市矿区桃北西街2号

耿安英       高    杰       杨晓成       周晓辉      

郭宝晶       韩    娟       张    静       

刘景利       

郑迎芳       段昕永

李淑敏       

蒯平宇       张利武
李淑敏       王   磊
朱瑞峰

主        编

副主编

编辑部主任

副主任

编辑

武天宇

校对审核

耿安英

往期作品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