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产业信息动态-8月16日

华阳集团产业技术研究总院    主办

内刊

2024年8月16日

355期

Information dynamics of industry

产业信息动态

——摘选自国家能源局《国家能源局:规上工业太阳能发电增长16.4%》

8月15日,国家能源局公布2024年7月份能源生产情况,据数据显示,规上工业电力生产略有加快。7月份,规上工业发电量88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增速比6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规上工业日均发电284.9亿千瓦时。1—7月份,规上工业发电量532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

目 录                        CONTENTS

技术前沿

石墨烯,Nature!

18

13

用数据说话 BC再亮实证!

行业聚焦

权威之声

05

国家能源局:规上工业太阳能发电增长16.4%

宏观政策

11

浙江义乌:新建光伏电站按容量配10%*1h储能

会展信息

2024第九届中国先进材料产业博览会

25

23

王勃华:异质结及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将迎来突破

专业评论

01

权威之声

authority   VOICE

国家能源局:规上工业太阳能发电增长16.4%

来源:国家能源局

8月15日,国家能源局公布2024年7月份能源生产情况,据数据显示,规上工业电力生产略有加快。7月份,规上工业发电量88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增速比6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规上工业日均发电284.9亿千瓦时。1—7月份,规上工业发电量532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
分品种看,7月份,规上工业火电降幅收窄,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增速回落,核电由降转增。其中,规上工业火电同比下降4.9%,降幅比6月份收窄2.5个百分点;规上工业水电增长36.2%,增速比6月份回落8.3个百分点;规上工业核电增长4.3%,6月份为下降4.0%;规上工业风电增长0.9%,增速比6月份回落11.8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太阳能发电增长16.4%,增速比6月份放缓1.7个百分点。
原文如下:
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以下简称规上工业)原煤、原油、天然气、电力生产平稳增长。
一、原煤、原油和天然气生产及相关情况
原煤生产平稳增长。7月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3.9亿吨,同比增长2.8%,增速比6月份放缓0.8个百分点;日均产量1259.2万吨。进口煤炭4621万吨,同比增长17.7%。
1—7月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26.6亿吨,同比下降0.8%。进口煤炭3.0亿吨,同比增长13.3%。
原油生产增速加快。7月份,规上工业原油产量1790万吨,同比增长3.4%,增速比6月份加快1.0个百分点;日均产量57.7万吨。进口原油4234万吨,同比下降3.1%。
1—7月份,规上工业原油产量12496万吨,同比增长2.1%。进口原油31781万吨,同比下降2.4%。
原油加工有所下降。7月份,规上工业原油加工量5906万吨,同比下降6.1%,降幅比6月份扩大2.4个百分点;日均加工190.5万吨。1—7月份,规上工业原油加工量41915万吨,同比下降1.2%。
天然气生产稳定增长。7月份,规上工业天然气产量20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9%,增速比6月份放缓1.7个百分点;日均产量6.5亿立方米。进口天然气1086万吨,同比增长5.6%。
1—7月份,规上工业天然气产量143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2%。进口天然气7544万吨,同比增长12.9%。
二、电力生产情况
规上工业电力生产略有加快。7月份,规上工业发电量88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增速比6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规上工业日均发电284.9亿千瓦时。1—7月份,规上工业发电量532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
分品种看,7月份,规上工业火电降幅收窄,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增速回落,核电由降转增。其中,规上工业火电同比下降4.9%,降幅比6月份收窄2.5个百分点;规上工业水电增长36.2%,增速比6月份回落8.3个百分点;规上工业核电增长4.3%,6月份为下降4.0%;规上工业风电增长0.9%,增速比6月份回落11.8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太阳能发电增长16.4%,增速比6月份放缓1.7个百分点。

权威之声

权威之声

原煤生产平稳增长。7月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3.9亿吨,同比增长2.8%,增速比6月份放缓0.8个百分点;日均产量1259.2万吨。进口煤炭4621万吨,同比增长17.7%。
1—7月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26.6亿吨,同比下降0.8%。进口煤炭3.0亿吨,同比增长13.3%。
原油生产增速加快。7月份,规上工业原油产量1790万吨,同比增长3.4%,增速比6月份加快1.0个百分点;日均产量57.7万吨。进口原油4234万吨,同比下降3.1%。
1—7月份,规上工业原油产量12496万吨,同比增长2.1%。进口原油31781万吨,同比下降2.4%。
原油加工有所下降。7月份,规上工业原油加工量5906万吨,同比下降6.1%,降幅比6月份扩大2.4个百分点;日均加工190.5万吨。1—7月份,规上工业原油加工量41915万吨,同比下降1.2%。
天然气生产稳定增长。7月份,规上工业天然气产量20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9%,增速比6月份放缓1.7个百分点;日均产量6.5亿立方米。进口天然气1086万吨,同比增长5.6%。
1—7月份,规上工业天然气产量143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2%。进口天然气7544万吨,同比增长12.9%。
二、电力生产情况
规上工业电力生产略有加快。7月份,规上工业发电量88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增速比6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规上工业日均发电284.9亿千瓦时。1—7月份,规上工业发电量532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
分品种看,7月份,规上工业火电降幅收窄,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增速回落,核电由降转增。其中,规上工业火电同比下降4.9%,降幅比6月份收窄2.5个百分点;规上工业水电增长36.2%,增速比6月份回落8.3个百分点;规上工业核电增长4.3%,6月份为下降4.0%;规上工业风电增长0.9%,增速比6月份回落11.8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太阳能发电增长16.4%,增速比6月份放缓1.7个百分点。

权威之声

原油生产增速加快。7月份,规上工业原油产量1790万吨,同比增长3.4%,增速比6月份加快1.0个百分点;日均产量57.7万吨。进口原油4234万吨,同比下降3.1%。
1—7月份,规上工业原油产量12496万吨,同比增长2.1%。进口原油31781万吨,同比下降2.4%。
原油加工有所下降。7月份,规上工业原油加工量5906万吨,同比下降6.1%,降幅比6月份扩大2.4个百分点;日均加工190.5万吨。1—7月份,规上工业原油加工量41915万吨,同比下降1.2%。
天然气生产稳定增长。7月份,规上工业天然气产量20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9%,增速比6月份放缓1.7个百分点;日均产量6.5亿立方米。进口天然气1086万吨,同比增长5.6%。
1—7月份,规上工业天然气产量143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2%。进口天然气7544万吨,同比增长12.9%。
二、电力生产情况
规上工业电力生产略有加快。7月份,规上工业发电量88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增速比6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规上工业日均发电284.9亿千瓦时。1—7月份,规上工业发电量532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
分品种看,7月份,规上工业火电降幅收窄,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增速回落,核电由降转增。其中,规上工业火电同比下降4.9%,降幅比6月份收窄2.5个百分点;规上工业水电增长36.2%,增速比6月份回落8.3个百分点;规上工业核电增长4.3%,6月份为下降4.0%;规上工业风电增长0.9%,增速比6月份回落11.8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太阳能发电增长16.4%,增速比6月份放缓1.7个百分点。

权威之声

原油加工有所下降。7月份,规上工业原油加工量5906万吨,同比下降6.1%,降幅比6月份扩大2.4个百分点;日均加工190.5万吨。1—7月份,规上工业原油加工量41915万吨,同比下降1.2%。
天然气生产稳定增长。7月份,规上工业天然气产量20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9%,增速比6月份放缓1.7个百分点;日均产量6.5亿立方米。进口天然气1086万吨,同比增长5.6%。
1—7月份,规上工业天然气产量143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2%。进口天然气7544万吨,同比增长12.9%。
二、电力生产情况
规上工业电力生产略有加快。7月份,规上工业发电量88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增速比6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规上工业日均发电284.9亿千瓦时。1—7月份,规上工业发电量532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
分品种看,7月份,规上工业火电降幅收窄,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增速回落,核电由降转增。其中,规上工业火电同比下降4.9%,降幅比6月份收窄2.5个百分点;规上工业水电增长36.2%,增速比6月份回落8.3个百分点;规上工业核电增长4.3%,6月份为下降4.0%;规上工业风电增长0.9%,增速比6月份回落11.8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太阳能发电增长16.4%,增速比6月份放缓1.7个百分点。

权威之声

天然气生产稳定增长。7月份,规上工业天然气产量20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9%,增速比6月份放缓1.7个百分点;日均产量6.5亿立方米。进口天然气1086万吨,同比增长5.6%。
1—7月份,规上工业天然气产量143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2%。进口天然气7544万吨,同比增长12.9%。
二、电力生产情况
规上工业电力生产略有加快。7月份,规上工业发电量88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增速比6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规上工业日均发电284.9亿千瓦时。1—7月份,规上工业发电量532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
分品种看,7月份,规上工业火电降幅收窄,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增速回落,核电由降转增。其中,规上工业火电同比下降4.9%,降幅比6月份收窄2.5个百分点;规上工业水电增长36.2%,增速比6月份回落8.3个百分点;规上工业核电增长4.3%,6月份为下降4.0%;规上工业风电增长0.9%,增速比6月份回落11.8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太阳能发电增长16.4%,增速比6月份放缓1.7个百分点。

02

宏观政策

MACROPOLICY

宏观政策

浙江义乌:新建光伏电站按容量配10%*1h储能

来源:义乌市人民政府

近日,义乌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义乌市电网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的通知,通知指出,统筹推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大力推动新能源开发利用,开展全市光伏、风电等资源摸排,综合考虑资源禀赋、电网消纳等因素,优化调整新能源发展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促进源网协同有序发展。在公共建筑、公共机构、工商业厂房以及居住建筑上全面推进分布式光伏应用,积极开发建筑一体化光伏发电系统。探索发展集中式复合光伏,科学建设林光互补电站,鼓励探索建设农光互补电站。
加快储能电站开发建设。通过提前布局、合理布点、产业带动,引导多类型储能有序发展。推动新能源+储能的发展模式,新增光伏装机原则上按照发电装机容量的10%配置储能设施。积极探索电化学储能、电动汽车参与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电热冷综合储能等各类新型储能设施发展,探索开展储能电站示范,鼓励新能源电站以自建、租用或购买等形式配置储能。

原文链接:义乌市电网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行业聚焦

INDUSTRY FOCUS

03

行业聚焦

用数据说话 BC再亮实证!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

当前,光伏市场已深陷极致内卷漩涡之中,价格战此起彼伏,加之技术迭代日新月异,使市场风向瞬息万变,危机与机遇并存。
“但对隆基来讲最坏阶段已经过去。”在隆基近期举办的线上实证发布会上,隆基绿能分布式业务中国区总裁牛燕燕表示,凭借BC技术新品的不断推出及市场认可度的提升,隆基成功跳出低维度价格竞争,率先回到增长轨道。
为了将最优的技术成果呈现给客户,隆基不仅推出集合“BC高发电性能、泰睿Inside优异技术和2382黄金尺寸”的Hi-MO X6 Max,更于近期推出了一系列实证案例,全面解读了BC组件在实际运行中的性能表现。
泰睿加持,产品性能再升级
“经过实证电站验证,1万平米屋顶、30年全生命周期,Hi-MO X6 Max可多赚一辆赛博坦克越野车。”隆基分布式中国地区部的技术负责人郭晋维在对比Hi-MO X6 Max与另外4个品牌的TOPCon组件时强调。
这座实证电站位于隆基全球总部基地“科技巅峰,BC已来”八个大字背后,经过两个月的严苛实证检测,在标准统一的测试条件下——即相同地理位置、固定20°倾角、配套逆变器与线缆,且确保周围无任何遮挡干扰情况下,Hi-MO X6 Max的常规组件比TOPCon组件单瓦平均发电增益可达2.6%,若进一步叠加其独特的防积灰功能,则发电能力比同等功率TOPCon高出约4%。
深入探究Hi-MO X6 Max之所以能够实现如此惊人的发电效能,不难发现,作为Hi-MO X6系列的全面升级之作,它在继承前代高品质、高科技、高可靠性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在多个核心维度上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升级。
其中,泰睿Inside技术的引入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亮点之一,在该技术加持下,Hi-MO X6 Max量产效率提升至23.3%,极大提升了屋顶光伏系统的装机容量,还通过减少组件衰减、优化温度系数,减少高温下的发电量损失,提升整体发电量与项目收益率。
而泰睿Inside与HPBC高效电池技术的深度融合,更是赋予了Hi-MO X6 Max前所未有的抗隐裂能力和风险抵御力。据权威评估,这一创新技术组合将组件的可靠性提升至80%以上,极大地降低了从运输、安装到运维全链条中的隐裂风险,为光伏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正如隆基分布式业务全球市场负责人霍焱在Hi-MO X6 Max线上实证发布会所说:“内置泰睿Inside的Hi-MO X6 Max,如英特尔芯片之于高端电脑,在实际应用中展现出非凡的效能。”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Hi-MO X6 Max还是行业九大组件巨头在尺寸标准上达成共识后的首次切换成果。霍焱表示,“2382”是光伏组件的黄金尺寸,也是行业共识,该尺寸在电气与机械性能上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平衡。
在这一尺寸标准下,Hi-MO X6 Max不仅有效降低了BOS成本,还显著优化了运输效率,无论是国内陆运还是国际海运,都能最大化集装箱与车辆的装载空间,预计可降低约4%的运输成本。而且,统一组件尺寸对于整个光伏行业而言,是迈向更高效、更经济的重要一步,有助于减少因多样化设计、施工及选型所带来的不必要浪费,推动行业向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快速发展。
多方实证,BC优势尽显
事实上,Hi-MO X6 Max卓越表现仅是隆基BC技术系列显著成果的一个缩影。
2022年,当隆基首次发布HPBC1.0技术时,外界不乏质疑之声,但随着Hi-MO X6、Hi-MO X6防积灰、Hi-MO X6 Max以及Hi-MO 9等基于BC技术产品相继面世,越来越多企业和业主看好BC技术前景。
“每年为提升0.1%效率,行业就要付出巨大的投入,BC技术的加入能为各类技术带来约0.5%的效率提升,这对行业来说是个巨大的进步,而且不管是TOPCon还HJT,后续都会演变到BC电池的平台技术上来,BC技术自然成了业界的瞩目焦点。”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沈文忠教授说道。
近期,来自国家光伏质检中心(CPVT)、EPC公司以及电站业主的权威实证数据,再次为隆基BC技术的卓越性能提供了有力佐证。在浙江嘉兴,企业主郭总通过在同一屋顶上对比安装隆基BC组件与某品牌TOPCon组件,直观展示了BC组件在相同条件下的发电量优势,即便在雨水较多的环境下,防积灰的优势还未显现,BC组件在额定功率低于TOPCon组件5W的情况下,仍能以高出0.26%的整体发电量脱颖而出,单瓦发电量更是领先1.5%。
在山东潍坊,山东峰瑞电力科技有限公司也选择了隆基BC组件进行光伏电站投资。该公司负责人刘总表示,BC组件不仅发电效率高、可靠性强,还兼具美化工厂环境的功能。在雨水频繁的潍坊,BC光伏电站依然保持高效运行,发电量超出预期,年发电小时数高达1600小时以上,比理论值高出10%,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加速了投资回报周期。
BC技术的创新远不止于此。围绕BC技术平台,隆基精心打造了一系列高度契合实际应用场景的创新产品,其中,“防积灰”组件更是开创先河,在CPVT银川户外实证基地的七个月深度测试中,仅防积灰这一功能设计,就能为系统带来月均2.84%的额外发电增益,最高月甚至相对增益高达5.4%。
值得关注的是,在CPVT银川户外实证基地七个月的测试周期内,隆基的防积灰组件相比传统组件,其平均工作温度降低了显著的4.01%,缓解功率损失同时,还增加可靠性。
对此,国家太阳能光伏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副主任朱晓岗先生深入解析道:“这一方面得益于其独特的防积灰边框设计,有效防止积灰并维持组件稳定运行温度,另一方面BC电池耐热斑性比常规电池比较优异,温度系数会比常规电池要低,这在银川、海南及烟台等多个地区的户外实证对比中都得到了印证。”
此外,在遵循IEC TS 63556标准的系列循环测试进一步验证了BC组件的耐久性。其衰减值稳定控制在2.2%以下,远低于友商TOPCon组件的8%,展现了隆基BC组件在高效发电与低衰减之间的完美平衡。
日前,BC组件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广泛铺开使用,市场销量也已冲破10GW大关,为了更紧密地贴合市场需求,隆基正积极加速产能扩张步伐,提高BC新品规模以适应市场需求。
7月12日,隆基对外公布了一项32.06亿元重大的扩产计划,用于建设隆基绿能光伏(西咸新区)一期项目,该项目将专注于年产12.5GW高效BC电池的制造。预计该项目将于2024年底启动生产,并于2025年6月前全面达产。
此外,牛燕燕也透露:隆基将于今年三季度开始将主流产品全面升级成为Hi-MO X6 Max系列,预计升级规模在30GW以上,2025年实现BC一代和二代合计产能达到70GW左右,至2026年底前,除海外个别工厂外,国内所有工厂将全面转向BC技术,现有PERC设备也将逐步改造升级为BC二代生产线,以进一步巩固和扩大隆基在光伏领域的领先地位。

行业聚焦

品牌的TOPCon组件时强调。
这座实证电站位于隆基全球总部基地“科技巅峰,BC已来”八个大字背后,经过两个月的严苛实证检测,在标准统一的测试条件下——即相同地理位置、固定20°倾角、配套逆变器与线缆,且确保周围无任何遮挡干扰情况下,Hi-MO X6 Max的常规组件比TOPCon组件单瓦平均发电增益可达2.6%,若进一步叠加其独特的防积灰功能,则发电能力比同等功率TOPCon高出约4%。
深入探究Hi-MO X6 Max之所以能够实现如此惊人的发电效能,不难发现,作为Hi-MO X6系列的全面升级之作,它在继承前代高品质、高科技、高可靠性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在多个核心维度上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升级。
其中,泰睿Inside技术的引入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亮点之一,在该技术加持下,Hi-MO X6 Max量产效率提升至23.3%,极大提升了屋顶光伏系统的装机容量,还通过减少组件衰减、优化温度系数,减少高温下的发电量损失,提升整体发电量与项目收益率。
而泰睿Inside与HPBC高效电池技术的深度融合,更是赋予了Hi-MO X6 Max前所未有的抗隐裂能力和风险抵御力。据权威评估,这一创新技术组合将组件的可靠性提升至80%以上,极大地降低了从运输、安装到运维全链条中的隐裂风险,为光伏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正如隆基分布式业务全球市场负责人霍焱在Hi-MO X6 Max线上实证发布会所说:“内置泰睿Inside的Hi-MO X6 Max,如英特尔芯片之于高端电脑,在实际应用中展现出非凡的效能。”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Hi-MO X6 Max还是行业九大组件巨头在尺寸标准上达成共识后的首次切换成果。霍焱表示,“2382”是光伏组件的黄金尺寸,也是行业共识,该尺寸在电气与机械性能上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平衡。
在这一尺寸标准下,Hi-MO X6 Max不仅有效降低了BOS成本,还显著优化了运输效率,无论是国内陆运还是国际海运,都能最大化集装箱与车辆的装载空间,预计可降低约4%的运输成本。而且,统一组件尺寸对于整个光伏行业而言,是迈向更高效、更经济的重要一步,有助于减少因多样化设计、施工及选型所带来的不必要浪费,推动行业向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快速发展。
多方实证,BC优势尽显
事实上,Hi-MO X6 Max卓越表现仅是隆基BC技术系列显著成果的一个缩影。
2022年,当隆基首次发布HPBC1.0技术时,外界不乏质疑之声,但随着Hi-MO X6、Hi-MO X6防积灰、Hi-MO X6 Max以及Hi-MO 9等基于BC技术产品相继面世,越来越多企业和业主看好BC技术前景。
“每年为提升0.1%效率,行业就要付出巨大的投入,BC技术的加入能为各类技术带来约0.5%的效率提升,这对行业来说是个巨大的进步,而且不管是TOPCon还HJT,后续都会演变到BC电池的平台技术上来,BC技术自然成了业界的瞩目焦点。”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沈文忠教授说道。
近期,来自国家光伏质检中心(CPVT)、EPC公司以及电站业主的权威实证数据,再次为隆基BC技术的卓越性能提供了有力佐证。在浙江嘉兴,企业主郭总通过在同一屋顶上对比安装隆基BC组件与某品牌TOPCon组件,直观展示了BC组件在相同条件下的发电量优势,即便在雨水较多的环境下,防积灰的优势还未显现,BC组件在额定功率低于TOPCon组件5W的情况下,仍能以高出0.26%的整体发电量脱颖而出,单瓦发电量更是领先1.5%。
在山东潍坊,山东峰瑞电力科技有限公司也选择了隆基BC组件进行光伏电站投资。该公司负责人刘总表示,BC组件不仅发电效率高、可靠性强,还兼具美化工厂环境的功能。在雨水频繁的潍坊,BC光伏电站依然保持高效运行,发电量超出预期,年发电小时数高达1600小时以上,比理论值高出10%,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加速了投资回报周期。
BC技术的创新远不止于此。围绕BC技术平台,隆基精心打造了一系列高度契合实际应用场景的创新产品,其中,“防积灰”组件更是开创先河,在CPVT银川户外实证基地的七个月深度测试中,仅防积灰这一功能设计,就能为系统带来月均2.84%的额外发电增益,最高月甚至相对增益高达5.4%。
值得关注的是,在CPVT银川户外实证基地七个月的测试周期内,隆基的防积灰组件相比传统组件,其平均工作温度降低了显著的4.01%,缓解功率损失同时,还增加可靠性。
对此,国家太阳能光伏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副主任朱晓岗先生深入解析道:“这一方面得益于其独特的防积灰边框设计,有效防止积灰并维持组件稳定运行温度,另一方面BC电池耐热斑性比常规电池比较优异,温度系数会比常规电池要低,这在银川、海南及烟台等多个地区的户外实证对比中都得到了印证。”
此外,在遵循IEC TS 63556标准的系列循环测试进一步验证了BC组件的耐久性。其衰减值稳定控制在2.2%以下,远低于友商TOPCon组件的8%,展现了隆基BC组件在高效发电与低衰减之间的完美平衡。
日前,BC组件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广泛铺开使用,市场销量也已冲破10GW大关,为了更紧密地贴合市场需求,隆基正积极加速产能扩张步伐,提高BC新品规模以适应市场需求。
7月12日,隆基对外公布了一项32.06亿元重大的扩产计划,用于建设隆基绿能光伏(西咸新区)一期项目,该项目将专注于年产12.5GW高效BC电池的制造。预计该项目将于2024年底启动生产,并于2025年6月前全面达产。
此外,牛燕燕也透露:隆基将于今年三季度开始将主流产品全面升级成为Hi-MO X6 Max系列,预计升级规模在30GW以上,2025年实现BC一代和二代合计产能达到70GW左右,至2026年底前,除海外个别工厂外,国内所有工厂将全面转向BC技术,现有PERC设备也将逐步改造升级为BC二代生产线,以进一步巩固和扩大隆基在光伏领域的领先地位。

其中,泰睿Inside技术的引入无疑是最为耀眼的亮点之一,在该技术加持下,Hi-MO X6 Max量产效率提升至23.3%,极大提升了屋顶光伏系统的装机容量,还通过减少组件衰减、优化温度系数,减少高温下的发电量损失,提升整体发电量与项目收益率。
而泰睿Inside与HPBC高效电池技术的深度融合,更是赋予了Hi-MO X6 Max前所未有的抗隐裂能力和风险抵御力。据权威评估,这一创新技术组合将组件的可靠性提升至80%以上,极大地降低了从运输、安装到运维全链条中的隐裂风险,为光伏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正如隆基分布式业务全球市场负责人霍焱在Hi-MO X6 Max线上实证发布会所说:“内置泰睿Inside的Hi-MO X6 Max,如英特尔芯片之于高端电脑,在实际应用中展现出非凡的效能。”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Hi-MO X6 Max还是行业九大组件巨头在尺寸标准上达成共识后的首次切换成果。霍焱表示,“2382”是光伏组件的黄金尺寸,也是行业共识,该尺寸在电气与机械性能上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平衡。
在这一尺寸标准下,Hi-MO X6 Max不仅有效降低了BOS成本,还显著优化了运输效率,无论是国内陆运还是国际海运,都能最大化集装箱与车辆的装载空间,预计可降低约4%的运输成本。而且,统一组件尺寸对于整个光伏行业而言,是迈向更高效、更经济的重要一步,有助于减少因多样化设计、施工及选型所带来的不必要浪费,推动行业向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快速发展。
多方实证,BC优势尽显
事实上,Hi-MO X6 Max卓越表现仅是隆基BC技术系列显著成果的一个缩影。
2022年,当隆基首次发布HPBC1.0技术时,外界不乏质疑之声,但随着Hi-MO X6、Hi-MO X6防积灰、Hi-MO X6 Max以及Hi-MO 9等基于BC技术产品相继面世,越来越多企业和业主看好BC技术前景。
“每年为提升0.1%效率,行业就要付出巨大的投入,BC技术的加入能为各类技术带来约0.5%的效率提升,这对行业来说是个巨大的进步,而且不管是TOPCon还HJT,后续都会演变到BC电池的平台技术上来,BC技术自然成了业界的瞩目焦点。”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沈文忠教授说道。
近期,来自国家光伏质检中心(CPVT)、EPC公司以及电站业主的权威实证数据,再次为隆基BC技术的卓越性能提供了有力佐证。在浙江嘉兴,企业主郭总通过在同一屋顶上对比安装隆基BC组件与某品牌TOPCon组件,直观展示了BC组件在相同条件下的发电量优势,即便在雨水较多的环境下,防积灰的优势还未显现,BC组件在额定功率低于TOPCon组件5W的情况下,仍能以高出0.26%的整体发电量脱颖而出,单瓦发电量更是领先1.5%。
在山东潍坊,山东峰瑞电力科技有限公司也选择了隆基BC组件进行光伏电站投资。该公司负责人刘总表示,BC组件不仅发电效率高、可靠性强,还兼具美化工厂环境的功能。在雨水频繁的潍坊,BC光伏电站依然保持高效运行,发电量超出预期,年发电小时数高达1600小时以上,比理论值高出10%,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加速了投资回报周期。
BC技术的创新远不止于此。围绕BC技术平台,隆基精心打造了一系列高度契合实际应用场景的创新产品,其中,“防积灰”组件更是开创先河,在CPVT银川户外实证基地的七个月深度测试中,仅防积灰这一功能设计,就能为系统带来月均2.84%的额外发电增益,最高月甚至相对增益高达5.4%。
值得关注的是,在CPVT银川户外实证基地七个月的测试周期内,隆基的防积灰组件相比传统组件,其平均工作温度降低了显著的4.01%,缓解功率损失同时,还增加可靠性。
对此,国家太阳能光伏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副主任朱晓岗先生深入解析道:“这一方面得益于其独特的防积灰边框设计,有效防止积灰并维持组件稳定运行温度,另一方面BC电池耐热斑性比常规电池比较优异,温度系数会比常规电池要低,这在银川、海南及烟台等多个地区的户外实证对比中都得到了印证。”
此外,在遵循IEC TS 63556标准的系列循环测试进一步验证了BC组件的耐久性。其衰减值稳定控制在2.2%以下,远低于友商TOPCon组件的8%,展现了隆基BC组件在高效发电与低衰减之间的完美平衡。
日前,BC组件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广泛铺开使用,市场销量也已冲破10GW大关,为了更紧密地贴合市场需求,隆基正积极加速产能扩张步伐,提高BC新品规模以适应市场需求。
7月12日,隆基对外公布了一项32.06亿元重大的扩产计划,用于建设隆基绿能光伏(西咸新区)一期项目,该项目将专注于年产12.5GW高效BC电池的制造。预计该项目将于2024年底启动生产,并于2025年6月前全面达产。
此外,牛燕燕也透露:隆基将于今年三季度开始将主流产品全面升级成为Hi-MO X6 Max系列,预计升级规模在30GW以上,2025年实现BC一代和二代合计产能达到70GW左右,至2026年底前,除海外个别工厂外,国内所有工厂将全面转向BC技术,现有PERC设备也将逐步改造升级为BC二代生产线,以进一步巩固和扩大隆基在光伏领域的领先地位。

行业聚焦

而泰睿Inside与HPBC高效电池技术的深度融合,更是赋予了Hi-MO X6 Max前所未有的抗隐裂能力和风险抵御力。据权威评估,这一创新技术组合将组件的可靠性提升至80%以上,极大地降低了从运输、安装到运维全链条中的隐裂风险,为光伏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正如隆基分布式业务全球市场负责人霍焱在Hi-MO X6 Max线上实证发布会所说:“内置泰睿Inside的Hi-MO X6 Max,如英特尔芯片之于高端电脑,在实际应用中展现出非凡的效能。”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Hi-MO X6 Max还是行业九大组件巨头在尺寸标准上达成共识后的首次切换成果。霍焱表示,“2382”是光伏组件的黄金尺寸,也是行业共识,该尺寸在电气与机械性能上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平衡。
在这一尺寸标准下,Hi-MO X6 Max不仅有效降低了BOS成本,还显著优化了运输效率,无论是国内陆运还是国际海运,都能最大化集装箱与车辆的装载空间,预计可降低约4%的运输成本。而且,统一组件尺寸对于整个光伏行业而言,是迈向更高效、更经济的重要一步,有助于减少因多样化设计、施工及选型所带来的不必要浪费,推动行业向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快速发展。
多方实证,BC优势尽显
事实上,Hi-MO X6 Max卓越表现仅是隆基BC技术系列显著成果的一个缩影。
2022年,当隆基首次发布HPBC1.0技术时,外界不乏质疑之声,但随着Hi-MO X6、Hi-MO X6防积灰、Hi-MO X6 Max以及Hi-MO 9等基于BC技术产品相继面世,越来越多企业和业主看好BC技术前景。
“每年为提升0.1%效率,行业就要付出巨大的投入,BC技术的加入能为各类技术带来约0.5%的效率提升,这对行业来说是个巨大的进步,而且不管是TOPCon还HJT,后续都会演变到BC电池的平台技术上来,BC技术自然成了业界的瞩目焦点。”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沈文忠教授说道。
近期,来自国家光伏质检中心(CPVT)、EPC公司以及电站业主的权威实证数据,再次为隆基BC技术的卓越性能提供了有力佐证。在浙江嘉兴,企业主郭总通过在同一屋顶上对比安装隆基BC组件与某品牌TOPCon组件,直观展示了BC组件在相同条件下的发电量优势,即便在雨水较多的环境下,防积灰的优势还未显现,BC组件在额定功率低于TOPCon组件5W的情况下,仍能以高出0.26%的整体发电量脱颖而出,单瓦发电量更是领先1.5%。
在山东潍坊,山东峰瑞电力科技有限公司也选择了隆基BC组件进行光伏电站投资。该公司负责人刘总表示,BC组件不仅发电效率高、可靠性强,还兼具美化工厂环境的功能。在雨水频繁的潍坊,BC光伏电站依然保持高效运行,发电量超出预期,年发电小时数高达1600小时以上,比理论值高出10%,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加速了投资回报周期。
BC技术的创新远不止于此。围绕BC技术平台,隆基精心打造了一系列高度契合实际应用场景的创新产品,其中,“防积灰”组件更是开创先河,在CPVT银川户外实证基地的七个月深度测试中,仅防积灰这一功能设计,就能为系统带来月均2.84%的额外发电增益,最高月甚至相对增益高达5.4%。
值得关注的是,在CPVT银川户外实证基地七个月的测试周期内,隆基的防积灰组件相比传统组件,其平均工作温度降低了显著的4.01%,缓解功率损失同时,还增加可靠性。
对此,国家太阳能光伏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副主任朱晓岗先生深入解析道:“这一方面得益于其独特的防积灰边框设计,有效防止积灰并维持组件稳定运行温度,另一方面BC电池耐热斑性比常规电池比较优异,温度系数会比常规电池要低,这在银川、海南及烟台等多个地区的户外实证对比中都得到了印证。”
此外,在遵循IEC TS 63556标准的系列循环测试进一步验证了BC组件的耐久性。其衰减值稳定控制在2.2%以下,远低于友商TOPCon组件的8%,展现了隆基BC组件在高效发电与低衰减之间的完美平衡。
日前,BC组件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广泛铺开使用,市场销量也已冲破10GW大关,为了更紧密地贴合市场需求,隆基正积极加速产能扩张步伐,提高BC新品规模以适应市场需求。
7月12日,隆基对外公布了一项32.06亿元重大的扩产计划,用于建设隆基绿能光伏(西咸新区)一期项目,该项目将专注于年产12.5GW高效BC电池的制造。预计该项目将于2024年底启动生产,并于2025年6月前全面达产。
此外,牛燕燕也透露:隆基将于今年三季度开始将主流产品全面升级成为Hi-MO X6 Max系列,预计升级规模在30GW以上,2025年实现BC一代和二代合计产能达到70GW左右,至2026年底前,除海外个别工厂外,国内所有工厂将全面转向BC技术,现有PERC设备也将逐步改造升级为BC二代生产线,以进一步巩固和扩大隆基在光伏领域的领先地位。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Hi-MO X6 Max还是行业九大组件巨头在尺寸标准上达成共识后的首次切换成果。霍焱表示,“2382”是光伏组件的黄金尺寸,也是行业共识,该尺寸在电气与机械性能上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平衡。
在这一尺寸标准下,Hi-MO X6 Max不仅有效降低了BOS成本,还显著优化了运输效率,无论是国内陆运还是国际海运,都能最大化集装箱与车辆的装载空间,预计可降低约4%的运输成本。而且,统一组件尺寸对于整个光伏行业而言,是迈向更高效、更经济的重要一步,有助于减少因多样化设计、施工及选型所带来的不必要浪费,推动行业向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快速发展。
多方实证,BC优势尽显
事实上,Hi-MO X6 Max卓越表现仅是隆基BC技术系列显著成果的一个缩影。
2022年,当隆基首次发布HPBC1.0技术时,外界不乏质疑之声,但随着Hi-MO X6、Hi-MO X6防积灰、Hi-MO X6 Max以及Hi-MO 9等基于BC技术产品相继面世,越来越多企业和业主看好BC技术前景。
“每年为提升0.1%效率,行业就要付出巨大的投入,BC技术的加入能为各类技术带来约0.5%的效率提升,这对行业来说是个巨大的进步,而且不管是TOPCon还HJT,后续都会演变到BC电池的平台技术上来,BC技术自然成了业界的瞩目焦点。”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沈文忠教授说道。
近期,来自国家光伏质检中心(CPVT)、EPC公司以及电站业主的权威实证数据,再次为隆基BC技术的卓越性能提供了有力佐证。在浙江嘉兴,企业主郭总通过在同一屋顶上对比安装隆基BC组件与某品牌TOPCon组件,直观展示了BC组件在相同条件下的发电量优势,即便在雨水较多的环境下,防积灰的优势还未显现,BC组件在额定功率低于TOPCon组件5W的情况下,仍能以高出0.26%的整体发电量脱颖而出,单瓦发电量更是领先1.5%。
在山东潍坊,山东峰瑞电力科技有限公司也选择了隆基BC组件进行光伏电站投资。该公司负责人刘总表示,BC组件不仅发电效率高、可靠性强,还兼具美化工厂环境的功能。在雨水频繁的潍坊,BC光伏电站依然保持高效运行,发电量超出预期,年发电小时数高达1600小时以上,比理论值高出10%,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加速了投资回报周期。
BC技术的创新远不止于此。围绕BC技术平台,隆基精心打造了一系列高度契合实际应用场景的创新产品,其中,“防积灰”组件更是开创先河,在CPVT银川户外实证基地的七个月深度测试中,仅防积灰这一功能设计,就能为系统带来月均2.84%的额外发电增益,最高月甚至相对增益高达5.4%。
值得关注的是,在CPVT银川户外实证基地七个月的测试周期内,隆基的防积灰组件相比传统组件,其平均工作温度降低了显著的4.01%,缓解功率损失同时,还增加可靠性。
对此,国家太阳能光伏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副主任朱晓岗先生深入解析道:“这一方面得益于其独特的防积灰边框设计,有效防止积灰并维持组件稳定运行温度,另一方面BC电池耐热斑性比常规电池比较优异,温度系数会比常规电池要低,这在银川、海南及烟台等多个地区的户外实证对比中都得到了印证。”
此外,在遵循IEC TS 63556标准的系列循环测试进一步验证了BC组件的耐久性。其衰减值稳定控制在2.2%以下,远低于友商TOPCon组件的8%,展现了隆基BC组件在高效发电与低衰减之间的完美平衡。
日前,BC组件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广泛铺开使用,市场销量也已冲破10GW大关,为了更紧密地贴合市场需求,隆基正积极加速产能扩张步伐,提高BC新品规模以适应市场需求。
7月12日,隆基对外公布了一项32.06亿元重大的扩产计划,用于建设隆基绿能光伏(西咸新区)一期项目,该项目将专注于年产12.5GW高效BC电池的制造。预计该项目将于2024年底启动生产,并于2025年6月前全面达产。
此外,牛燕燕也透露:隆基将于今年三季度开始将主流产品全面升级成为Hi-MO X6 Max系列,预计升级规模在30GW以上,2025年实现BC一代和二代合计产能达到70GW左右,至2026年底前,除海外个别工厂外,国内所有工厂将全面转向BC技术,现有PERC设备也将逐步改造升级为BC二代生产线,以进一步巩固和扩大隆基在光伏领域的领先地位。

多方实证,BC优势尽显
事实上,Hi-MO X6 Max卓越表现仅是隆基BC技术系列显著成果的一个缩影。
2022年,当隆基首次发布HPBC1.0技术时,外界不乏质疑之声,但随着Hi-MO X6、Hi-MO X6防积灰、Hi-MO X6 Max以及Hi-MO 9等基于BC技术产品相继面世,越来越多企业和业主看好BC技术前景。
“每年为提升0.1%效率,行业就要付出巨大的投入,BC技术的加入能为各类技术带来约0.5%的效率提升,这对行业来说是个巨大的进步,而且不管是TOPCon还HJT,后续都会演变到BC电池的平台技术上来,BC技术自然成了业界的瞩目焦点。”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沈文忠教授说道。
近期,来自国家光伏质检中心(CPVT)、EPC公司以及电站业主的权威实证数据,再次为隆基BC技术的卓越性能提供了有力佐证。在浙江嘉兴,企业主郭总通过在同一屋顶上对比安装隆基BC组件与某品牌TOPCon组件,直观展示了BC组件在相同条件下的发电量优势,即便在雨水较多的环境下,防积灰的优势还未显现,BC组件在额定功率低于TOPCon组件5W的情况下,仍能以高出0.26%的整体发电量脱颖而出,单瓦发电量更是领先1.5%。
BC技术的创新远不止于此。围绕BC技术平台,隆基精心打造了一系列高度契合实际应用场景的创新产品,其中,“防积灰”组件更是开创先河,在CPVT银川户外实证基地的七个月深度测试中,仅防积灰这一功能设计,就能为系统带来月均2.84%的额外发电增益,最高月甚至相对增益高达5.4%。
值得关注的是,在CPVT银川户外实证基地七个月的测试周期内,隆基的防积灰组件相比传统组件,其平均工作温度降低了显著的4.01%,缓解功率损失同时,还增加可靠性。
对此,国家太阳能光伏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副主任朱晓岗先生深入解析道:“这一方面得益于其独特的防积灰边框设计,有效防止积灰并维持组件稳定运行温度,另一方面BC电池耐热斑性比常规电池比较优异,温度系数会比常规电池要低,这在银川、海南及烟台等多个地区的户外实证对比中都得到了印证。”

行业聚焦

04

技术前沿

TECHNOLOGY FRONTIER

技术前沿

石墨烯,Nature!

来源:Carbontech

石墨烯在环境条件下所有原子和分子都是无法渗透的,但热质子在垂直于其基面方向上是可渗透的。之前的研究认为需要晶格中的针孔才能实现质子传输,但最新研究表明,原始晶格对质子是可渗透的,而晶格中的应变等缺陷会降低传输的能垒。质子可以化学吸附在石墨烯上并对其进行氢化,这个过程会导致石墨烯的导体-绝缘体转变。质子传输与石墨烯氢化过程是两个复杂的相关联的电化学过程。常用的改性方法可以加速质子传输,但是会对石墨烯的其他性质产生影响。因此,如何在不影响其他性质的情况下控制氢化过程,以及避免氢化对石墨烯性能的负面影响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M. Lozada-Hidalgo教授和J. Tong博士在电解质双门控石墨烯器件中通过独立控制电场和载流子密度,实现对质子传输和氢化过程的精确控制,从而加速质子传输并实现对这些过程的选择性驱动。这为基于质子的逻辑和存储石墨烯器件提供了可能性。首次同时实现了逻辑运算与记忆存储这两个计算机的基本功能,为基于石墨烯的器件开发与应用提供了新的方向。相关研究成果以“Control of proton transport and hydrogenation in double-gated graphene”发表于《Nature》。

技术前沿

技术前沿

技术前沿

05

专业评论

Professional comments

王勃华:异质结及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将迎来突破

来源:中国证券网

8月14日,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宣城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4异质结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技术产业化研讨会”在安徽宣城举行。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在会上分析了异质结电池及钙钛矿电池的发展前景。
王勃华介绍,N型电池已经成为当前光伏产业的主流技术之一。行业关于未来技术路线走向的探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各种技术路线百家争鸣。其中,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凭借高转换效率、低衰减率、较高的双面率等优势,面临着较好的市场前景。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片市场份额将从2023年的2.6%提升到2030年的34.3%,发展前景较为乐观。王勃华提示,这同时也意味着异质结电池在大规模量产进程中,将面对成本下降速度以及设备稳定性提升速度方面更为迫切的要求。
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方面,王勃华表示,该技术以其材料成本低廉、制备工艺简单、高于晶硅电池的理论转换效率等特点,吸引着众多行业同仁的目光。同时,钙钛矿电池也面临着提高电池稳定性、减少大面积应用时效率损失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必须指出,我们在应对上述挑战的同时,也面对着无限机遇。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政策的持续支持,我们有理由相信,异质结及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技术将在不久的将来迎来突破,为全球能源结构转型贡献重要力量。”王勃华表示。

专业评论

专业评论

“必须指出,我们在应对上述挑战的同时,也面对着无限机遇。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政策的持续支持,我们有理由相信,异质结及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技术将在不久的将来迎来突破,为全球能源结构转型贡献重要力量。”王勃华表示。

会展信息

2024第九届中国先进材料产业博览会

展会时间:2024/10/11---2024/10/13
展会地点:青岛世界博览城 青岛西海岸新区三沙路3399号
主办单位: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 山东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 武汉理工大学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全联科技装备业商会
会议背景
一代材料,一代装备,一代产业,先进材料是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基础。中国先进材料产业博览会由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山东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武汉理工大学等共同主办,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管委、军工资源网等承办,以"先进材料引领高端装备发展"为主题,打造中国高端装备制造行业的材料对接交流平台。自2016年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八届。来自航天、航空、轨道交通、海工、船舶、核电、兵器、新能源、舰船、化工、电子、汽车等行业领域的专业社团、高等院校、高端装备材料需求单位与先进材料相关企业进行技术交流和产品对接,探讨高端装备相关材料领域发展的最新动向,推动多层次、多要素的联合协同创新,共同促进高端装备的更新发展,博览会也得到了参展企业及行业各界的高度认可。
 

会展信息

EXHIBITION INFORMATION 

会议直达:2024亚太新材料创新应用博览会

做精做优新能源新材料产业
 推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邮箱:hycydt123@163.com
地址:山西省阳泉市矿区桃北西街2号

高    杰       杨晓成       周晓辉      刘志平

张    静                         马晓璐

刘景利       

段昕永

李淑敏       

张利武
李淑敏       王   磊
朱瑞峰

主        编

副主编

编辑部主任

副主任

编辑

武天宇

校对审核

马晓璐       刘志平

往期作品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