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产业信息动态-4月1日

华阳集团产业技术研究总院    主办

内刊

2024年4月1日

259期

Information dynamics of industry

产业信息动态

——摘选自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 《重磅数据!2023年度实证实验数据成果发布》

会上,国家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大庆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谢小平介绍了2023年实证实验数据成果,分别从气象环境、组件、逆变器、支架、储能产品、光伏系统、光储系统七大维度进行了实证实验数据分享,为国家和行业制定产业政策、技术标准及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提供科学依据及实证研究。

目 录                        CONTENTS

技术前沿

正面硬碰硬!这几大先进电池技术今年都将落地

16

11

硅料采买氛围消极 中游价格加速下滑

行业聚焦

权威之声

05

重磅数据!2023年度实证实验数据成果发布

宏观政策

09

围绕新能源、新材料适度超前研制相关标准

会展信息

2024第三届EESA储能展

26

21

新型储能“用武之地”何在?

专业评论

01

权威之声

authority   VOICE

重磅数据!2023年度实证实验数据成果发布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

3月28日,国家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大庆基地)2023年度实证实验数据成果发布会召开。
国家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大庆基地)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是国家能源局批准的首个国家级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由国家电投黄河公司建设运维。该实证实验平台以推动光伏、储能行业发展为目标,于2021年11月启动试运行,2022年1月正式运行,目前平台已完成一期和二期建设,正在开展三期建设和四期方案设计。
会上,国家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大庆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谢小平介绍了2023年实证实验数据成果,分别从气象环境、组件、逆变器、支架、储能产品、光伏系统、光储系统七大维度进行了实证实验数据分享,为国家和行业制定产业政策、技术标准及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提供科学依据及实证研究。
通过数据可以看到,2023全年累计辐照、平均温度、平均风速等主要气候参数与2022年基本一致,但2023年辐照、温度、风速的波动性更大。
组件方面,2023年与去年同期对比不同技术类型组件发电量规律一致,2023年TOPCon、IBC分别较PERC高2.87%、1.71%。
2023年与去年同期对比不同厂家PERC 182mm组件发电量偏差最大达到1.63%,个别厂家组件工艺控制存在差异,导致光伏组件匹配损失过大,达到2.36%。
逆变器方面,2023年逆变器效率随着环境温度升高而逐渐降低,环境温度从0℃增加到30℃时,集中式、集散式、组串式逆变器效率分别降低0.11%、0.17%、0.37%
不同技术路线逆变器实验室效率在98.5%左右,2022年实测效率为98.45%左右,2023年较2022年下降0.05%-0.08%。此外,国产IGBT元器件逆变器经过两年户外实际工况条件下运行,与进口IGBT元器件逆变器效率相差在0.01%以内,且没有故障。
支架方面,2023年与2022年不同类型支架发电量趋势基本一致,跟踪支架整体发电量较高,垂直单轴、全维支架、固定可调支架经2022年消缺后2023年全年运行正常,发电量提升。其中,2023年双轴支架、垂直单轴支架、斜单轴支架、平单轴支架(带10°倾角)、全维支架分别较固定支架单位兆瓦发电量增益依次为26.52%、19.37%、15.77%、12.26%。
从实验结果来看,发电量最高的三种典型设计方案为双轴支架+双面组件+组串式逆变器、平单轴(带10°倾角)支架+双面组件+组串式逆变器、斜单轴支架+双面组件+组串式逆变器。
储能方面,基于2023年实际水平面辐照4999MJ/m²推算,5MW光储系统设计计算利用小时数3323h,实际有效利用小时数为3189h;10MW光储系统设计计算利用小时数为2720h,实际有效利用小时数为2648h。由于实际储能控制采用固定阈值,辐照强度变化时导致无法充电,因此实际利用小时数低于理论小时数。
此外,结合2023年实证实验数据成果,国家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大庆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谢小平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提高光功率预测准确率。建议光伏电站设计时,应结合场站规模、地形地貌,多点、合理布置气象站,提升不同区域实测辐照数据准确性,提高多云天气下功率预测精度;
二、优化组串内组件数量。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当地气象条件结合组件实际运行参数合理设计组串内组件数量,最大化发挥设备性能;
三、高纬度寒温带地区推广应用带倾角平单轴。高纬度寒温带地区可推广使用带倾角平单轴支架系统,提高整体发电量;
四、改进液流电池产品密封材料和工艺。加强储能电池工艺、密封、材料等方面研发,降低漏液风险,提高电池整体可靠性;
五、优化双面组件系统发电量计算参数。加强跟踪支架配置双面组件时实际运行数据分析,研究开展跟踪支架与双面组件工作机理分析,持续优化计算模型,提高光伏子阵设计计算准确率;
六、改进光储电站设计及运行策略。开展光储电站设备配置研究,合理提高光伏容配比,配置容量及性能与之匹配的储能电池;开展光功率预测与光储电站运行方式关键技术研究,不断提高光储电站电能质量,提升多云等天气下的储能充放次数,进一步增强系统可调可控能力;随着构网型技术应用,开展光储电站集中控制技术研究,提高光储电站对电网的主动支撑能力。

权威之声

权威之声

组件方面,2023年与去年同期对比不同技术类型组件发电量规律一致,2023年TOPCon、IBC分别较PERC高2.87%、1.71%。
2023年与去年同期对比不同厂家PERC 182mm组件发电量偏差最大达到1.63%,个别厂家组件工艺控制存在差异,导致光伏组件匹配损失过大,达到2.36%。
逆变器方面,2023年逆变器效率随着环境温度升高而逐渐降低,环境温度从0℃增加到30℃时,集中式、集散式、组串式逆变器效率分别降低0.11%、0.17%、0.37%
不同技术路线逆变器实验室效率在98.5%左右,2022年实测效率为98.45%左右,2023年较2022年下降0.05%-0.08%。此外,国产IGBT元器件逆变器经过两年户外实际工况条件下运行,与进口IGBT元器件逆变器效率相差在0.01%以内,且没有故障。
支架方面,2023年与2022年不同类型支架发电量趋势基本一致,跟踪支架整体发电量较高,垂直单轴、全维支架、固定可调支架经2022年消缺后2023年全年运行正常,发电量提升。其中,2023年双轴支架、垂直单轴支架、斜单轴支架、平单轴支架(带10°倾角)、全维支架分别较固定支架单位兆瓦发电量增益依次为26.52%、19.37%、15.77%、12.26%。
从实验结果来看,发电量最高的三种典型设计方案为双轴支架+双面组件+组串式逆变器、平单轴(带10°倾角)支架+双面组件+组串式逆变器、斜单轴支架+双面组件+组串式逆变器。
储能方面,基于2023年实际水平面辐照4999MJ/m²推算,5MW光储系统设计计算利用小时数3323h,实际有效利用小时数为3189h;10MW光储系统设计计算利用小时数为2720h,实际有效利用小时数为2648h。由于实际储能控制采用固定阈值,辐照强度变化时导致无法充电,因此实际利用小时数低于理论小时数。
此外,结合2023年实证实验数据成果,国家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大庆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谢小平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提高光功率预测准确率。建议光伏电站设计时,应结合场站规模、地形地貌,多点、合理布置气象站,提升不同区域实测辐照数据准确性,提高多云天气下功率预测精度;
二、优化组串内组件数量。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当地气象条件结合组件实际运行参数合理设计组串内组件数量,最大化发挥设备性能;
三、高纬度寒温带地区推广应用带倾角平单轴。高纬度寒温带地区可推广使用带倾角平单轴支架系统,提高整体发电量;
四、改进液流电池产品密封材料和工艺。加强储能电池工艺、密封、材料等方面研发,降低漏液风险,提高电池整体可靠性;
五、优化双面组件系统发电量计算参数。加强跟踪支架配置双面组件时实际运行数据分析,研究开展跟踪支架与双面组件工作机理分析,持续优化计算模型,提高光伏子阵设计计算准确率;
六、改进光储电站设计及运行策略。开展光储电站设备配置研究,合理提高光伏容配比,配置容量及性能与之匹配的储能电池;开展光功率预测与光储电站运行方式关键技术研究,不断提高光储电站电能质量,提升多云等天气下的储能充放次数,进一步增强系统可调可控能力;随着构网型技术应用,开展光储电站集中控制技术研究,提高光储电站对电网的主动支撑能力。

权威之声

二、优化组串内组件数量。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当地气象条件结合组件实际运行参数合理设计组串内组件数量,最大化发挥设备性能;
三、高纬度寒温带地区推广应用带倾角平单轴。高纬度寒温带地区可推广使用带倾角平单轴支架系统,提高整体发电量;
四、改进液流电池产品密封材料和工艺。加强储能电池工艺、密封、材料等方面研发,降低漏液风险,提高电池整体可靠性;
五、优化双面组件系统发电量计算参数。加强跟踪支架配置双面组件时实际运行数据分析,研究开展跟踪支架与双面组件工作机理分析,持续优化计算模型,提高光伏子阵设计计算准确率;
六、改进光储电站设计及运行策略。开展光储电站设备配置研究,合理提高光伏容配比,配置容量及性能与之匹配的储能电池;开展光功率预测与光储电站运行方式关键技术研究,不断提高光储电站电能质量,提升多云等天气下的储能充放次数,进一步增强系统可调可控能力;随着构网型技术应用,开展光储电站集中控制技术研究,提高光储电站对电网的主动支撑能力。

02

宏观政策

MACROPOLICY

宏观政策

围绕新能源、新材料适度超前研制相关标准

来源:市场监管总局

3月26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18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贯彻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行动计划(2024—2025年)》的通知。《通知》指出,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民用航空、城市轨道交通、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安全应急装备等产业领域,紧盯产业发展趋势,适度超前研制相关标准,以标准引领产业创新发展。聚焦脑机接口、量子信息、生成式人工智能、元宇宙等领域,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标准研究。持续开展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试点示范,强化产业创新发展标准化示范引领。

原文链接:《贯彻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行动计划(2024—2025年)》

行业聚焦

INDUSTRY FOCUS

03

行业聚焦

硅料采买氛围消极 中游价格加速下滑

来源:InfoLink

硅料价格
一季度即将结束,从三月中旬开始硅料环节整体采买氛围消极,本期低迷氛围仍然持续。供应端的生产运行各方面保持整体平稳增长态势,但是硅料需求端的采买和谈判意愿极低,部分拉晶企业仍有前期签订的订单处于履行阶段,另外部分拉晶企业有主动控制采买量和原料库存水位的策略调整,用以应对硅片环节正在下跌的硅片价格和不断失血的盈利能力。
截止本周三观察,市场成交冷清,包括头部大厂在内的买卖双方成交意愿不强,观望和等待情绪较明显。价格方面表现在,一线头部大厂对外的块料报价暂时还没有明确下跌幅度,但是二三线包括新进入的硅料企业的报价方向有相对更明显的下滑。颗粒硅价格水平也有发生下跌。海外产地硅料均价暂时维持,但是高价水平略有向下波动。硅料企业在当前价格向下震荡周期,前期保有的部分利润水平持续受到挤压,严峻考验综合成本水平和盈利能力。
硅料库存方面,整体库存堆积规模环比有所上升,硅料环节的异常库存堆积预计将在二季度逐步明显。
 
硅片价格
请注意,本周 M10 N 型硅片公示「均价」为小倒角 256mm 规格产品,高、低价则按照市场成交水位不区分规格呈现。
近期 182N 硅片在细分规格上的差异严重影响价格走势,大倒角对角线 247mm 尺寸硅片由于需求持续收缩,价格崩塌下行严重,本周价格探低到每片 1.6-1.7 元人民币左右,相比上周出现每片一毛的下滑,跌幅高达 5-12%;小倒角对角线 256mm 的硅片也连带牵连下行,落在每片 1.7-1.75 元人民币的水位。
本周接续跌势,不区分规格硅片成交价格均下跌,P 型硅片中 M10, G12 尺寸成交价格来到每片 1.7-1.9 与 2.3-2.5 元人民币。N 型价格 M10, G12 尺寸成交价格来到每片 1.65-1.75 与 2.6-2.7 元人民币左右,各规格跌幅达到 3-9% 不等。针对 N 型 G12R(182*210mm)的部分,近期厂家也陆续小批量采购,当前价格落在每片 2.3 元人民币不等。
本周近况更新,观察各家开始出现酝酿减产的规划,然而考量硅片端排产调整所需的时间周期,以及当前的库存存量消纳,预期即便月末厂家下修排产,对实际硅片流通量体的影响也最快要到四月中下旬才会显明,在基于当前排产规划下,预期短期硅片价格仍将持续下行。
 
电池片价格
当前电池端维持稳定的生产节奏,然而受到硅片大幅跳水的价格影响,电池端价格也开始出现松动下跌。
此外,由于 LECO 技术的导入,厂家在生产 TOPCon 电池片的入库效率有了显著的提升,平均入库效率达到 24.7% 及以上,InfoLink 将在四月份调整 TOPCon 电池公示效率。
本周电池价格持续出现松动,成交价格小幅下滑,P 型 M10 尺寸落在每瓦 0.37-0.38 元人民币;G12 尺寸成交价格也维持每瓦 0.36-0.37 元人民币的价格水平,当前仅海外客户折算人民币价格来到每瓦 0.39-0.4 元人民币水平。
在 N 型电池片部分,M10 TOPCon 电池片价格也出现松动,均价价格来到每瓦 0.45-0.46 元人民币左右,N 型高效电池片价格仍然保持部分溢价,而 TOPCon(M10)与 PERC 电池片价差维持每瓦 0.09-0.10 元人民币不等。HJT(G12)电池片高效部分每瓦 0.6-0.7 元人民币都有出现。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近期硅片价格的崩塌使得电池生产企业盈利获得好转与修复,组件厂家也逐步透过双经销与代工的方式减少电池厂获利空间,当前 N 型代工费约落在每片 1.8-1.9 元左右。
 
组件价格
时序来到三月底,组件价格整体维稳,高低价格区间因订单执行前后调价、整体价格落差仍较大,目前观察 182 PERC 双玻组件价格区间约每瓦 0.8-0.95 元人民币;TOPCon 组件价格区间约在每瓦 0.85-1 元人民币仍有执行,其中区分集中式项目与分布式项目价格观察落差确实较明显,集中式项目价格执行以每瓦 0.86-0.93 元人民币(剔除非当前执行价格),甚至前期订单签订本周仍有执行每瓦 1 元左右人民币的价位,而分布式项目则主要在每瓦 0.93-0.95 元人民币的水平,也有部分低价资源订单;HJT 组件价格区间约在每瓦 1.03-1.2 元人民币之间,海外价格近期有部分新签单执行,价格略有变动至每瓦 0.13-0.15 元美金的水平。
四月组件环节仍旧持续承压,虽然中游供应链价格出现下探,然而近期受到三至四月组件排产上升带动,胶膜、玻璃皆出现涨价趋势,胶膜对应约上升每平方 0.4 元人民币左右,玻璃则约 0.5-1 元人民币左右、部分供应商报价上调 2 块,四月组件厂家确实上调价格,并控制发货希望调整价格,但仍旧维持与上周相同看法,终端接受明显有难度,且组件厂家策略分化,使得组件价格向上调升有难度,目前观察部分四月交付的集中式项目价格有略微上浮,但主要上调以低于 0.85 以下的价位上升为主,且幅度仅约 2-3 分人民币。

行业聚焦

硅料库存方面,整体库存堆积规模环比有所上升,硅料环节的异常库存堆积预计将在二季度逐步明显。
 硅片价格
请注意,本周 M10 N 型硅片公示「均价」为小倒角 256mm 规格产品,高、低价则按照市场成交水位不区分规格呈现。
近期 182N 硅片在细分规格上的差异严重影响价格走势,大倒角对角线 247mm 尺寸硅片由于需求持续收缩,价格崩塌下行严重,本周价格探低到每片 1.6-1.7 元人民币左右,相比上周出现每片一毛的下滑,跌幅高达 5-12%;小倒角对角线 256mm 的硅片也连带牵连下行,落在每片 1.7-1.75 元人民币的水位。
本周接续跌势,不区分规格硅片成交价格均下跌,P 型硅片中 M10, G12 尺寸成交价格来到每片 1.7-1.9 与 2.3-2.5 元人民币。N 型价格 M10, G12 尺寸成交价格来到每片 1.65-1.75 与 2.6-2.7 元人民币左右,各规格跌幅达到 3-9% 不等。针对 N 型 G12R(182*210mm)的部分,近期厂家也陆续小批量采购,当前价格落在每片 2.3 元人民币不等。
本周近况更新,观察各家开始出现酝酿减产的规划,然而考量硅片端排产调整所需的时间周期,以及当前的库存存量消纳,预期即便月末厂家下修排产,对实际硅片流通量体的影响也最快要到四月中下旬才会显明,在基于当前排产规划下,预期短期硅片价格仍将持续下行。
 电池片价格
当前电池端维持稳定的生产节奏,然而受到硅片大幅跳水的价格影响,电池端价格也开始出现松动下跌。
此外,由于 LECO 技术的导入,厂家在生产 TOPCon 电池片的入库效率有了显著的提升,平均入库效率达到 24.7% 及以上,InfoLink 将在四月份调整 TOPCon 电池公示效率。
本周电池价格持续出现松动,成交价格小幅下滑,P 型 M10 尺寸落在每瓦 0.37-0.38 元人民币;G12 尺寸成交价格也维持每瓦 0.36-0.37 元人民币的价格水平,当前仅海外客户折算人民币价格来到每瓦 0.39-0.4 元人民币水平。
在 N 型电池片部分,M10 TOPCon 电池片价格也出现松动,均价价格来到每瓦 0.45-0.46 元人民币左右,N 型高效电池片价格仍然保持部分溢价,而 TOPCon(M10)与 PERC 电池片价差维持每瓦 0.09-0.10 元人民币不等。HJT(G12)电池片高效部分每瓦 0.6-0.7 元人民币都有出现。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近期硅片价格的崩塌使得电池生产企业盈利获得好转与修复,组件厂家也逐步透过双经销与代工的方式减少电池厂获利空间,当前 N 型代工费约落在每片 1.8-1.9 元左右。
 
组件价格
时序来到三月底,组件价格整体维稳,高低价格区间因订单执行前后调价、整体价格落差仍较大,目前观察 182 PERC 双玻组件价格区间约每瓦 0.8-0.95 元人民币;TOPCon 组件价格区间约在每瓦 0.85-1 元人民币仍有执行,其中区分集中式项目与分布式项目价格观察落差确实较明显,集中式项目价格执行以每瓦 0.86-0.93 元人民币(剔除非当前执行价格),甚至前期订单签订本周仍有执行每瓦 1 元左右人民币的价位,而分布式项目则主要在每瓦 0.93-0.95 元人民币的水平,也有部分低价资源订单;HJT 组件价格区间约在每瓦 1.03-1.2 元人民币之间,海外价格近期有部分新签单执行,价格略有变动至每瓦 0.13-0.15 元美金的水平。
四月组件环节仍旧持续承压,虽然中游供应链价格出现下探,然而近期受到三至四月组件排产上升带动,胶膜、玻璃皆出现涨价趋势,胶膜对应约上升每平方 0.4 元人民币左右,玻璃则约 0.5-1 元人民币左右、部分供应商报价上调 2 块,四月组件厂家确实上调价格,并控制发货希望调整价格,但仍旧维持与上周相同看法,终端接受明显有难度,且组件厂家策略分化,使得组件价格向上调升有难度,目前观察部分四月交付的集中式项目价格有略微上浮,但主要上调以低于 0.85 以下的价位上升为主,且幅度仅约 2-3 分人民币。

硅料库存方面,整体库存堆积规模环比有所上升,硅料环节的异常库存堆积预计将在二季度逐步明显。
 硅片价格
请注意,本周 M10 N 型硅片公示「均价」为小倒角 256mm 规格产品,高、低价则按照市场成交水位不区分规格呈现。
近期 182N 硅片在细分规格上的差异严重影响价格走势,大倒角对角线 247mm 尺寸硅片由于需求持续收缩,价格崩塌下行严重,本周价格探低到每片 1.6-1.7 元人民币左右,相比上周出现每片一毛的下滑,跌幅高达 5-12%;小倒角对角线 256mm 的硅片也连带牵连下行,落在每片 1.7-1.75 元人民币的水位。
本周接续跌势,不区分规格硅片成交价格均下跌,P 型硅片中 M10, G12 尺寸成交价格来到每片 1.7-1.9 与 2.3-2.5 元人民币。N 型价格 M10, G12 尺寸成交价格来到每片 1.65-1.75 与 2.6-2.7 元人民币左右,各规格跌幅达到 3-9% 不等。针对 N 型 G12R(182*210mm)的部分,近期厂家也陆续小批量采购,当前价格落在每片 2.3 元人民币不等。
本周近况更新,观察各家开始出现酝酿减产的规划,然而考量硅片端排产调整所需的时间周期,以及当前的库存存量消纳,预期即便月末厂家下修排产,对实际硅片流通量体的影响也最快要到四月中下旬才会显明,在基于当前排产规划下,预期短期硅片价格仍将持续下行。
 电池片价格
当前电池端维持稳定的生产节奏,然而受到硅片大幅跳水的价格影响,电池端价格也开始出现松动下跌。
此外,由于 LECO 技术的导入,厂家在生产 TOPCon 电池片的入库效率有了显著的提升,平均入库效率达到 24.7% 及以上,InfoLink 将在四月份调整 TOPCon 电池公示效率。
本周电池价格持续出现松动,成交价格小幅下滑,P 型 M10 尺寸落在每瓦 0.37-0.38 元人民币;G12 尺寸成交价格也维持每瓦 0.36-0.37 元人民币的价格水平,当前仅海外客户折算人民币价格来到每瓦 0.39-0.4 元人民币水平。
在 N 型电池片部分,M10 TOPCon 电池片价格也出现松动,均价价格来到每瓦 0.45-0.46 元人民币左右,N 型高效电池片价格仍然保持部分溢价,而 TOPCon(M10)与 PERC 电池片价差维持每瓦 0.09-0.10 元人民币不等。HJT(G12)电池片高效部分每瓦 0.6-0.7 元人民币都有出现。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近期硅片价格的崩塌使得电池生产企业盈利获得好转与修复,组件厂家也逐步透过双经销与代工的方式减少电池厂获利空间,当前 N 型代工费约落在每片 1.8-1.9 元左右。
 
组件价格
时序来到三月底,组件价格整体维稳,高低价格区间因订单执行前后调价、整体价格落差仍较大,目前观察 182 PERC 双玻组件价格区间约每瓦 0.8-0.95 元人民币;TOPCon 组件价格区间约在每瓦 0.85-1 元人民币仍有执行,其中区分集中式项目与分布式项目价格观察落差确实较明显,集中式项目价格执行以每瓦 0.86-0.93 元人民币(剔除非当前执行价格),甚至前期订单签订本周仍有执行每瓦 1 元左右人民币的价位,而分布式项目则主要在每瓦 0.93-0.95 元人民币的水平,也有部分低价资源订单;HJT 组件价格区间约在每瓦 1.03-1.2 元人民币之间,海外价格近期有部分新签单执行,价格略有变动至每瓦 0.13-0.15 元美金的水平。
四月组件环节仍旧持续承压,虽然中游供应链价格出现下探,然而近期受到三至四月组件排产上升带动,胶膜、玻璃皆出现涨价趋势,胶膜对应约上升每平方 0.4 元人民币左右,玻璃则约 0.5-1 元人民币左右、部分供应商报价上调 2 块,四月组件厂家确实上调价格,并控制发货希望调整价格,但仍旧维持与上周相同看法,终端接受明显有难度,且组件厂家策略分化,使得组件价格向上调升有难度,目前观察部分四月交付的集中式项目价格有略微上浮,但主要上调以低于 0.85 以下的价位上升为主,且幅度仅约 2-3 分人民币。

行业聚焦

的影响也最快要到四月中下旬才会显明,在基于当前排产规划下,预期短期硅片价格仍将持续下行。
电池片价格
当前电池端维持稳定的生产节奏,然而受到硅片大幅跳水的价格影响,电池端价格也开始出现松动下跌。
此外,由于 LECO 技术的导入,厂家在生产 TOPCon 电池片的入库效率有了显著的提升,平均入库效率达到 24.7% 及以上,InfoLink 将在四月份调整 TOPCon 电池公示效率。
本周电池价格持续出现松动,成交价格小幅下滑,P 型 M10 尺寸落在每瓦 0.37-0.38 元人民币;G12 尺寸成交价格也维持每瓦 0.36-0.37 元人民币的价格水平,当前仅海外客户折算人民币价格来到每瓦 0.39-0.4 元人民币水平。
在 N 型电池片部分,M10 TOPCon 电池片价格也出现松动,均价价格来到每瓦 0.45-0.46 元人民币左右,N 型高效电池片价格仍然保持部分溢价,而 TOPCon(M10)与 PERC 电池片价差维持每瓦 0.09-0.10 元人民币不等。HJT(G12)电池片高效部分每瓦 0.6-0.7 元人民币都有出现。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近期硅片价格的崩塌使得电池生产企业盈利获得好转与修复,组件厂家也逐步透过双经销与代工的方式减少电池厂获利空间,当前 N 型代工费约落在每片 1.8-1.9 元左右。
组件价格
时序来到三月底,组件价格整体维稳,高低价格区间因订单执行前后调价、整体价格落差仍较大,目前观察 182 PERC 双玻组件价格区间约每瓦 0.8-0.95 元人民币;TOPCon 组件价格区间约在每瓦 0.85-1 元人民币仍有执行,其中区分集中式项目与分布式项目价格观察落差确实较明显,集中式项目价格执行以每瓦 0.86-0.93 元人民币(剔除非当前执行价格),甚至前期订单签订本周仍有执行每瓦 1 元左右人民币的价位,而分布式项目则主要在每瓦 0.93-0.95 元人民币的水平,也有部分低价资源订单;HJT 组件价格区间约在每瓦 1.03-1.2 元人民币之间,海外价格近期有部分新签单执行,价格略有变动至每瓦 0.13-0.15 元美金的水平。
四月组件环节仍旧持续承压,虽然中游供应链价格出现下探,然而近期受到三至四月组件排产上升带动,胶膜、玻璃皆出现涨价趋势,胶膜对应约上升每平方 0.4 元人民币左右,玻璃则约 0.5-1 元人民币左右、部分供应商报价上调 2 块,四月组件厂家确实上调价格,并控制发货希望调整价格,但仍旧维持与上周相同看法,终端接受明显有难度,且组件厂家策略分化,使得组件价格向上调升有难度,目前观察部分四月交付的集中式项目价格有略微上浮,但主要上调以低于 0.85 以下的价位上升为主,且幅度仅约 2-3 分人民币。

行业聚焦

组件价格
时序来到三月底,组件价格整体维稳,高低价格区间因订单执行前后调价、整体价格落差仍较大,目前观察 182 PERC 双玻组件价格区间约每瓦 0.8-0.95 元人民币;TOPCon 组件价格区间约在每瓦 0.85-1 元人民币仍有执行,其中区分集中式项目与分布式项目价格观察落差确实较明显,集中式项目价格执行以每瓦 0.86-0.93 元人民币(剔除非当前执行价格),甚至前期订单签订本周仍有执行每瓦 1 元左右人民币的价位,而分布式项目则主要在每瓦 0.93-0.95 元人民币的水平,也有部分低价资源订单;HJT 组件价格区间约在每瓦 1.03-1.2 元人民币之间,海外价格近期有部分新签单执行,价格略有变动至每瓦 0.13-0.15 元美金的水平。
四月组件环节仍旧持续承压,虽然中游供应链价格出现下探,然而近期受到三至四月组件排产上升带动,胶膜、玻璃皆出现涨价趋势,胶膜对应约上升每平方 0.4 元人民币左右,玻璃则约 0.5-1 元人民币左右、部分供应商报价上调 2 块,四月组件厂家确实上调价格,并控制发货希望调整价格,但仍旧维持与上周相同看法,终端接受明显有难度,且组件厂家策略分化,使得组件价格向上调升有难度,目前观察部分四月交付的集中式项目价格有略微上浮,但主要上调以低于 0.85 以下的价位上升为主,且幅度仅约 2-3 分人民币。

04

技术前沿

TECHNOLOGY FRONTIER

技术前沿

来源 :电池中国

中国储能网讯:今年将是新一代电池技术争奇斗艳的一年,包括46系列大圆柱电池、固液混合电池、凝聚态电池、M3P电池/磷酸锰铁锂电池、钠离子电池,以及应用于eVTOL领域的高能量密度电池,有望陆续装机配套,接受市场的实测。
固液混合(半固态)电池将竞相登台
3月26日,智己汽车宣布,即将于5月上市的智己L6将率先搭载行业首个量产上车的超快充固态电池。
据其介绍,智己L6即将装配上车的超快充固态电池,电池包带电量超过130kWh,正极采用专利自研的纳米尺度固态电解质包覆超高镍材料;负极为新一代高比能复合硅碳材料。
智己汽车表示,该电池通过采用自研的“高离子电导率、耐高温固态电解质”,以及“干法固态电解质层一体成型”技术,电芯整体内阻大幅下降,获得超快充性能。高新技术还解决了硅基材料高膨胀问题,并可有效保障固态电池的稳定性、循环性和安全性。
  电池中国了解到,目前智己汽车L6所搭载的固态电池,来自清陶能源。不过,智己汽车此次发布的固态电池,并非全固态,电解液应用占比仍然较高,应该归属于固液混合电池。
  数据显示,除了智己汽车,目前东风、蔚来都已经有固液混合动力电池装车配套。所以,智己汽车在宣传上,加了个定语“行业首个量产上车的超快充固态电池”。
  动力电池应用分会数据显示,目前赣锋锂电、卫蓝新能源的固液混合电池均已经装车,其中,今年2月赣锋锂电的固液混合电池配套东风风神E70,装机量为0.4MWh。
  除了上述几家企业,目前孚能科技、力神电池等企业的半固态电池也已经量产或开发完成。
  预计今年固液混合电池将会真正实现装车,具体性能表现如何,将会逐步揭晓。
46系列大圆柱电池放量
  1月31日,江淮瑞风RF8正式上市,该车型搭载了亿纬锂能大圆柱电池。据电池中国了解,除了江淮,亿纬锂能大圆柱电池也已经配套了长安启源。
  据悉,江淮瑞风RF8电池容量44.5kWh,在量产插电混动MPV中电量排名第一,该车型搭载的大圆柱电池系统采用大量轻质高强材料,实现系统层级轻量化,系统能量密度高达180Wh/kg。同时,大圆柱电池具备毫秒级开阀泄压功能,配合系统环绕冷却设计,可实现全生命周期NTP(无热蔓延不起火)。
  电池中国了解到,截至今年1月底,亿纬锂能46系列大圆柱电池已下线超530万颗,系统产品正陆续面向市场。
  除了亿纬锂能已经实现大圆柱电池规模化量产,电池中国获悉,比克电池也计划在今年实现2.5GWh大圆柱电池的量产,后期产能将逐渐爬坡,2026年达产15GWh,2028年达产30GWh。
  据悉,力神电池也已经推出其第一代4695大圆柱电池,容量33Ah,能量密度280Wh/Kg。通过定向排爆结构及高安全电解液设计,实现电池包“永不起火”;电池同时可满足1000公里续航,15min快充及满足10年80万公里的高端乘用车应用要求。
  国外方面,包括特斯拉、松下电池、LG新能源等企业,今年在大圆柱产能提升、产品装车上,应该也会有相关信息发布。
凝聚态电池今年量产装车?
  去年4月,宁德时代首次对外正式发布了凝聚态电池,该产品的单体能量密度最高可达500Wh/kg。
  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介绍称,凝聚态电池的核心技术创新包括高动力仿生凝聚态电解质、高比能正极、新型负极、隔离膜等。但他在发布会上并未透露具体的技术细节。近期,一些分析认为,其正极材料方面,或与富锂锰基材料有关,但这一猜测并未得到证实。
  据吴凯透露,宁德时代已经就凝聚态电池进行民用电动载人飞机的合作开发,执行航空级的标准和测试。同时,他表示宁德时代应用于车规级版本的凝聚态电池,可在2023年内具备量产能力。
  虽然宁德时代凝聚态电池量产配套车辆的消息,最终在2023年并未出现,但不排除今年该电池将正式量产并装车。因而,这一超高能量密度的电池今年能否装车也值得关注。
磷酸锰铁锂电池装车加速
  去年8月,国家工信部发布第374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新产品公示,其中出现了奇瑞星纪元ES,以及奇瑞与华为智选合作的首款纯电动新车智界S7。这两个品牌中,有4款车型采用了三元锂离子+磷酸铁锰锂电池,且生产企业为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为宁德时代全资子公司。
  近日,相关车型已经正式上市,宁德时代的磷酸锰铁锂电池也已经开始装车。
  2023年,包括亿纬锂能、比亚迪、国轩高科、孚能科技、欣旺达、力神电池、正力新能,都透露了各自企业在磷酸锰铁锂电池领域的布局进展,随着“带头大哥”宁德时代磷酸锰铁锂装车上市,预计今年将是磷酸锰铁锂电池产业化的重要节点。
  除了国内企业,海外电池企业也在布局磷酸锰铁锂电池。3月26日,容百科技发布公告称,该公司近日与韩国电池企业SK On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围绕三元和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领域,开展全面深度的合作。今年2月,容百科技与LG新能源签署《联合研究与开发协议》,双方也将围绕磷酸锰铁锂、无前驱体正极材料和中镍高电压等材料领域,开展全面深度的合作。
低空经济起势,动力电池“摩拳擦掌”
  “低空经济”四个字,今年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并将作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打造新增长引擎。其中,eVTOL低空载人飞行器因其高效、便捷、经济的特点,被认为是未来低空交通的主要形式。
  eVTOL对动力电池要求极高,但这一万亿级市场,无疑极大吸引了动力电池企业的参与热情。
  除了前述的宁德时代,正在计划针对电动航空领域开发凝聚态电池的企业,包括孚能科技、力神电池、正力新能、国轩高科等,目前均已进行深度布局。
  其中,孚能科技第一代航空动力电池已经交付海外客户;正力新能与海外eVTOL就航空电池展开深度合作,并于去年5月发布了正力航空动力电池;国轩高科与亿航智能共同开发动力电芯、电池包和充电基础设施等;力神电池已完成全新一代,能量密度达402Wh/kg半固态电池开发,该产品未来将主要瞄准eVTOL,以及超长续航中高端电动汽车等领域。
  在技术驱动和市场倒逼下,无疑,今年将是众多先进电池技术落地和产业化的一年,会有越来越多的电池材料体系、先进工艺和制造技术实现商业化,助力下游多场景应用拓展。
  新一代电池技术的产业化,也将会驱动更大市场规模的开启。

正面硬碰硬!这几大先进电池技术今年都将落地

技术前沿

决了硅基材料高膨胀问题,并可有效保障固态电池的稳定性、循环性和安全性。
电池中国了解到,目前智己汽车L6所搭载的固态电池,来自清陶能源。不过,智己汽车此次发布的固态电池,并非全固态,电解液应用占比仍然较高,应该归属于固液混合电池。
数据显示,除了智己汽车,目前东风、蔚来都已经有固液混合动力电池装车配套。所以,智己汽车在宣传上,加了个定语“行业首个量产上车的超快充固态电池”。
动力电池应用分会数据显示,目前赣锋锂电、卫蓝新能源的固液混合电池均已经装车,其中,今年2月赣锋锂电的固液混合电池配套东风风神E70,装机量为0.4MWh。
除了上述几家企业,目前孚能科技、力神电池等企业的半固态电池也已经量产或开发完成。
预计今年固液混合电池将会真正实现装车,具体性能表现如何,将会逐步揭晓。
46系列大圆柱电池放量
1月31日,江淮瑞风RF8正式上市,该车型搭载了亿纬锂能大圆柱电池。据电池中国了解,除了江淮,亿纬锂能大圆柱电池也已经配套了长安启源。
据悉,江淮瑞风RF8电池容量44.5kWh,在量产插电混动MPV中电量排名第一,该车型搭载的大圆柱电池系统采用大量轻质高强材料,实现系统层级轻量化,系统能量密度高达180Wh/kg。同时,大圆柱电池具备毫秒级开阀泄压功能,配合系统环绕冷却设计,可实现全生命周期NTP(无热蔓延不起火)。
电池中国了解到,截至今年1月底,亿纬锂能46系列大圆柱电池已下线超530万颗,系统产品正陆续面向市场。
除了亿纬锂能已经实现大圆柱电池规模化量产,电池中国获悉,比克电池也计划在今年实现2.5GWh大圆柱电池的量产,后期产能将逐渐爬坡,2026年达产15GWh,2028年达产30GWh。
据悉,力神电池也已经推出其第一代4695大圆柱电池,容量33Ah,能量密度280Wh/Kg。通过定向排爆结构及高安全电解液设计,实现电池包“永不起火”;电池同时可满足1000公里续航,15min快充及满足10年80万公里的高端乘用车应用要求。
  国外方面,包括特斯拉、松下电池、LG新能源等企业,今年在大圆柱产能提升、产品装车上,应该也会有相关信息发布。
凝聚态电池今年量产装车?
  去年4月,宁德时代首次对外正式发布了凝聚态电池,该产品的单体能量密度最高可达500Wh/kg。
  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介绍称,凝聚态电池的核心技术创新包括高动力仿生凝聚态电解质、高比能正极、新型负极、隔离膜等。但他在发布会上并未透露具体的技术细节。近期,一些分析认为,其正极材料方面,或与富锂锰基材料有关,但这一猜测并未得到证实。
  据吴凯透露,宁德时代已经就凝聚态电池进行民用电动载人飞机的合作开发,执行航空级的标准和测试。同时,他表示宁德时代应用于车规级版本的凝聚态电池,可在2023年内具备量产能力。
  虽然宁德时代凝聚态电池量产配套车辆的消息,最终在2023年并未出现,但不排除今年该电池将正式量产并装车。因而,这一超高能量密度的电池今年能否装车也值得关注。
磷酸锰铁锂电池装车加速
  去年8月,国家工信部发布第374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新产品公示,其中出现了奇瑞星纪元ES,以及奇瑞与华为智选合作的首款纯电动新车智界S7。这两个品牌中,有4款车型采用了三元锂离子+磷酸铁锰锂电池,且生产企业为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为宁德时代全资子公司。
  近日,相关车型已经正式上市,宁德时代的磷酸锰铁锂电池也已经开始装车。
  2023年,包括亿纬锂能、比亚迪、国轩高科、孚能科技、欣旺达、力神电池、正力新能,都透露了各自企业在磷酸锰铁锂电池领域的布局进展,随着“带头大哥”宁德时代磷酸锰铁锂装车上市,预计今年将是磷酸锰铁锂电池产业化的重要节点。
  除了国内企业,海外电池企业也在布局磷酸锰铁锂电池。3月26日,容百科技发布公告称,该公司近日与韩国电池企业SK On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围绕三元和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领域,开展全面深度的合作。今年2月,容百科技与LG新能源签署《联合研究与开发协议》,双方也将围绕磷酸锰铁锂、无前驱体正极材料和中镍高电压等材料领域,开展全面深度的合作。
低空经济起势,动力电池“摩拳擦掌”
  “低空经济”四个字,今年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并将作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打造新增长引擎。其中,eVTOL低空载人飞行器因其高效、便捷、经济的特点,被认为是未来低空交通的主要形式。
  eVTOL对动力电池要求极高,但这一万亿级市场,无疑极大吸引了动力电池企业的参与热情。
  除了前述的宁德时代,正在计划针对电动航空领域开发凝聚态电池的企业,包括孚能科技、力神电池、正力新能、国轩高科等,目前均已进行深度布局。
  其中,孚能科技第一代航空动力电池已经交付海外客户;正力新能与海外eVTOL就航空电池展开深度合作,并于去年5月发布了正力航空动力电池;国轩高科与亿航智能共同开发动力电芯、电池包和充电基础设施等;力神电池已完成全新一代,能量密度达402Wh/kg半固态电池开发,该产品未来将主要瞄准eVTOL,以及超长续航中高端电动汽车等领域。
  在技术驱动和市场倒逼下,无疑,今年将是众多先进电池技术落地和产业化的一年,会有越来越多的电池材料体系、先进工艺和制造技术实现商业化,助力下游多场景应用拓展。
  新一代电池技术的产业化,也将会驱动更大市场规模的开启。

技术前沿

满足1000公里续航,15min快充及满足10年80万公里的高端乘用车应用要求。
国外方面,包括特斯拉、松下电池、LG新能源等企业,今年在大圆柱产能提升、产品装车上,应该也会有相关信息发布。
凝聚态电池今年量产装车?
去年4月,宁德时代首次对外正式发布了凝聚态电池,该产品的单体能量密度最高可达500Wh/kg。
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介绍称,凝聚态电池的核心技术创新包括高动力仿生凝聚态电解质、高比能正极、新型负极、隔离膜等。但他在发布会上并未透露具体的技术细节。近期,一些分析认为,其正极材料方面,或与富锂锰基材料有关,但这一猜测并未得到证实。
据吴凯透露,宁德时代已经就凝聚态电池进行民用电动载人飞机的合作开发,执行航空级的标准和测试。同时,他表示宁德时代应用于车规级版本的凝聚态电池,可在2023年内具备量产能力。
虽然宁德时代凝聚态电池量产配套车辆的消息,最终在2023年并未出现,但不排除今年该电池将正式量产并装车。因而,这一超高能量密度的电池今年能否装车也值得关注。
磷酸锰铁锂电池装车加速
去年8月,国家工信部发布第374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新产品公示,其中出现了奇瑞星纪元ES,以及奇瑞与华为智选合作的首款纯电动新车智界S7。这两个品牌中,有4款车型采用了三元锂离子+磷酸铁锰锂电池,且生产企业为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为宁德时代全资子公司。
近日,相关车型已经正式上市,宁德时代的磷酸锰铁锂电池也已经开始装车。
2023年,包括亿纬锂能、比亚迪、国轩高科、孚能科技、欣旺达、力神电池、正力新能,都透露了各自企业在磷酸锰铁锂电池领域的布局进展,随着“带头大哥”宁德时代磷酸锰铁锂装车上市,预计今年将是磷酸锰铁锂电池产业化的重要节点。
除了国内企业,海外电池企业也在布局磷酸锰铁锂电池。3月26日,容百科技发布公告称,该公司近日与韩国电池企业SK On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围绕三元和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领域,开展全面深度的合作。今年2月,容百科技与LG新能源签署《联合研究与开发协议》,双方也将围绕磷酸锰铁锂、无前驱体正极材料和中镍高电压等材料领域,开展全面深度的合作。
低空经济起势,动力电池“摩拳擦掌”
  “低空经济”四个字,今年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并将作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打造新增长引擎。其中,eVTOL低空载人飞行器因其高效、便捷、经济的特点,被认为是未来低空交通的主要形式。
  eVTOL对动力电池要求极高,但这一万亿级市场,无疑极大吸引了动力电池企业的参与热情。
  除了前述的宁德时代,正在计划针对电动航空领域开发凝聚态电池的企业,包括孚能科技、力神电池、正力新能、国轩高科等,目前均已进行深度布局。
  其中,孚能科技第一代航空动力电池已经交付海外客户;正力新能与海外eVTOL就航空电池展开深度合作,并于去年5月发布了正力航空动力电池;国轩高科与亿航智能共同开发动力电芯、电池包和充电基础设施等;力神电池已完成全新一代,能量密度达402Wh/kg半固态电池开发,该产品未来将主要瞄准eVTOL,以及超长续航中高端电动汽车等领域。
  在技术驱动和市场倒逼下,无疑,今年将是众多先进电池技术落地和产业化的一年,会有越来越多的电池材料体系、先进工艺和制造技术实现商业化,助力下游多场景应用拓展。
  新一代电池技术的产业化,也将会驱动更大市场规模的开启。

告称,该公司近日与韩国电池企业SK On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围绕三元和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领域,开展全面深度的合作。今年2月,容百科技与LG新能源签署《联合研究与开发协议》,双方也将围绕磷酸锰铁锂、无前驱体正极材料和中镍高电压等材料领域,开展全面深度的合作。
低空经济起势,动力电池“摩拳擦掌”
“低空经济”四个字,今年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并将作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打造新增长引擎。其中,eVTOL低空载人飞行器因其高效、便捷、经济的特点,被认为是未来低空交通的主要形式。
eVTOL对动力电池要求极高,但这一万亿级市场,无疑极大吸引了动力电池企业的参与热情。
除了前述的宁德时代,正在计划针对电动航空领域开发凝聚态电池的企业,包括孚能科技、力神电池、正力新能、国轩高科等,目前均已进行深度布局。
其中,孚能科技第一代航空动力电池已经交付海外客户;正力新能与海外eVTOL就航空电池展开深度合作,并于去年5月发布了正力航空动力电池;国轩高科与亿航智能共同开发动力电芯、电池包和充电基础设施等;力神电池已完成全新一代,能量密度达402Wh/kg半固态电池开发,该产品未来将主要瞄准eVTOL,以及超长续航中高端电动汽车等领域。
在技术驱动和市场倒逼下,无疑,今年将是众多先进电池技术落地和产业化的一年,会有越来越多的电池材料体系、先进工艺和制造技术实现商业化,助力下游多场景应用拓展。
新一代电池技术的产业化,也将会驱动更大市场规模的开启。

技术前沿

05

专业评论

Professional comments

新型储能“用武之地”何在?

来源:电联新媒

中国储能网讯:当前的新型储能发展,“冰火两重天”。
新型储能赛道火热。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3139万千瓦,相当于1.4个三峡水电站的装机容量。2023年一年,我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规模已是“十三五”末装机规模的近10倍。
然而,新型储能一边大肆扩张,一边暗潮汹涌,价格“卷”出新低、订单下滑、产能过剩、安全隐患、集体亏损等阵阵寒气在业内发酵。新型储能何去何从,是悬在每个“焦头烂额”的从业者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在近期召开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暨展览会”上,业内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型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用武之地”。
郑耀东
南方电网公司专家委员会专职委员
我多次强调,使用价值发挥是新型储能发展的唯一出路,储能如果不发挥使用价值,向别人要回报是很难的一件事。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在2021年提出来以后,全国有很多讨论和研究,但归根到底关于新型电力系统最完整、准确、全面的说法还是“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这二十个字,大多数搞储能或新能源的人,只想到清洁低碳,没想到安全充裕、经济高效,其实这二十个字中“供需协同、灵活智能”是新型电力系统追求的手段,“安全充裕、经济高效”是始终的目标,“清洁低碳”是当前提出面向未来的目标。
  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准确定位是什么?如何科学发挥储能的真实价值?需要找到新型储能的适用场景。居民用户使用分布式新能源+储能和大电网的关系,好比瓶装矿泉水和自来水的关系。我们过去饮用井水,现在主要用自来水,瓶装水品质好但是贵。是不是有了分布式新能源+储能,用户就不需要大电网供电了呢?我们生产生活离不开自来水,没有大电网就无法实现安全充裕。但旅行时矿泉水最合适。因此,在我看来,新型储能现在不是供过于求,而是作用场所有限。当前新型储能的作用无非两样,一是特殊场景使用,比如冰雪灾害时期局部电网应急、孤岛电网试点应用等;二是科研试点,作为技术前沿给未来进行技术储备。
  现在很多人提到短时储能、长时储能,其实在电力系统中,我们不需要特别高性能的储能,电网频率50Hz、每秒变化50次,新型储能如果变得太快就会过调。比如某些独立的海岛应用中,新型储能不是用来调频,而是用来调峰,柴油机调频足够保证电能质量,不是调得快才最好,而是调得正好适合负荷变化、调的代价最经济才是市场的选择。
  陈建福
  广东新型储能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人
  目前储能产业的发展,更多的是政策性驱动,技术主要从动力电池的方向往储能方面延伸。新型储能要想真正发挥价值,电网作为应用侧,应从规划、调度、运行、市场机制等方面多发力,研究括储能规模化、安全防控、优化调度运行等问题。无论是电源侧、电网侧还是用户侧,都应重视规划的作用,从需求出发把规划搞清楚,这对储能发展意义重大。
  陆春良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调度控制中心副总工程师
  新型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价值无非是两个,一是参与现货市场,一个是参与调频市场,如果不参加现货市场或者调频市场,直接使用价值比较小。今年年初,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建立健全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价格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4〕196号),文件确定了调频服务价格上限,原则上性能系数最大不超过2。196号文出来后,调频辅助服务的里程价格有限价了,比起传统的火电机组,性能参数对新型储能来说,不是两倍关系,可能是十倍关系。新型储能参与辅助服务可能存在一定限制,因此必须参与现货市场,从最新的政策文件中可解读出,目前的调峰市场、备用市场等等伴有电量交易的辅助服务市场,最后都将回归到现货能量市场。
  胡泽春
  清华大学电机系长聘副教授、电力系统研究所副所长
  第一,新型储能类型多样,从毫秒级、分钟级、小时级到天、周甚至时间更长的季节性储能,不同时间尺度有不同的特性和对应的应用场景;
  第二,储能在调频或者其他辅助服务市场投资时应注意电力系统对储能容量的需求。以储能提供调频辅助服务为例,其容量是有限的。美国PJM互联电网的规模相当于我国的区域电网,但PJM电力市场购买的二次调频容量仅700MW。目前,国内二次调频辅助服务市场的容量没有统一的计算方法,但总体上需要的容量是有限的,不需要投资大量的储能来满足调频需求。远期来说,长时储能解决能量平衡将发挥更大作用;
  第三,近几年,储能不论参与现货市场还是辅助服务市场,体制机制在逐步建立,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和成效。但市场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细化,特别储能系统具有多重功能,同一时间既可以参与辅助服务,又可以参与电能量市场,如何构建相适应的市场规则,发挥储能的多重作用,提升储能投资的效益,是电力市场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第四,在储能规划方面,还需进一步宏观把控,特别是在大电网和配电网中配置储能的协调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既要明确不同层面储能投资的主体功能,又要兼顾考虑储能对电力系统新能源消纳和安全稳定支撑的全局作用;
  第五,在运行控制方面,当前如何做好源网荷储协同调度,以及刚谈到的季节性储能,如何将其纳入电网目前的调度体系是新问题,同时如何发挥储能的多重功能需要进一步探索。
  辛焕海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机工程学系主任
  储能在很多方面是一种替代性技术,新型储能的技术路线需要和其他技术路线竞争,要找到新型储能最迫切需要的应用场景,回答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在什么情况下非新型储能不可。例如,现在沙戈荒大基地,靠电力电子构建的电网,新型储能可提升电网安全,也许比建设配套火电比具有技术和经济优势;极热无风和极寒少光这样极端场景下,为了电力电量平衡,储能需要和负荷调节的技术路线比较。储能最大的问题是贵,需要确定谁来掏钱买单,需要好的市场机制,才能让新型储能在更多应用场景发挥大作用。
  李剑铎
  杭州煦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首先,目前对于安全性的关注已经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回顾我在储能行业十年的从业经历,我深深感受到了储能系统安全管理取得的显著进步。从最初的设备简单堆叠,对安装位置选择无特定要求,到如今严格遵循的三级安全标准,这无疑是行业进步的有力证明。只要严格按照设计规范执行,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已大大降低。然而,不容忽视的是,随着用户端储能系统的日益增多和广泛投入使用,接入点配网侧的安全问题愈发突出,特别是接入点潮流继电保护方面的安全性更是需要我们高度关注。
  其次,谈到配电网中储能的价值,我曾在配电网领域深耕多年。我观察到,很多区域配电网的设备和线路的平均利用率仅为15-20%,这一数字背后反映出负荷峰谷差异较大,整体利用率并不理想的问题。在当前配电网建设持续加强的大背景下,我们有必要深入探索储能系统与有源配电网的结合之道。这种结合不仅能优化资源分配,提升配电网关键设备和线路的实际使用效率,还可能为整个电网带来更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和运行效率,从而推动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汪志强
  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广东)储能科技公司董事长、南方电网战略级技术专家
  我们目前在做车网互动终端产品研究,用户、电网都有一定的需求,有市场前景,以海南电网为例,海南电网夜晚24点到1点钟是个负荷高峰期,这个时候为什么出现最高峰?因为0点以后电价便宜,新能源车占比较大,大家同时充电,形成人造高峰,这个高峰有时比白天用电负荷还高。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高峰延续时间越来越长,车网互动可以有效缓解这个问题。车网互动还遇到标准问题,有的车支持V2G,有的车不支持这个功能,需要行业或国家部委出面统一标准,让所有电动汽车都支持车网互动功能,这个体量将来是巨大的,应用得好可以解决电网的一些问题,再怎么建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都赶不上一定比例电动汽车的放电量。
  杨再敏
  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副所长
  新型储能的发展或者说储能技术的发展,我们要回归到物理原理本身。储能技术路线的选择最重要的还是看储能的成本和能量转换的效率。现在技术路线有很多,包括锂电池储能、钠离子储能、压缩空气储能、氢储能,哪个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技术路线的选择要从物理上做一些思考。比如说氢能,氢能的特点是能量密度高、储能时间长,正因为能量密度高储能时间长,氢储能的能量转换效率低成本高,这是物理原理决定的。我认为氢气更适合作为一种工业原料来使用,把氢气作为能源来的使用需要找到其适合的应用场景,这是我的一点看法。

专业评论

向别人要回报是很难的一件事。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在2021年提出来以后,全国有很多讨论和研究,但归根到底关于新型电力系统最完整、准确、全面的说法还是“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这二十个字,大多数搞储能或新能源的人,只想到清洁低碳,没想到安全充裕、经济高效,其实这二十个字中“供需协同、灵活智能”是新型电力系统追求的手段,“安全充裕、经济高效”是始终的目标,“清洁低碳”是当前提出面向未来的目标。
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准确定位是什么?如何科学发挥储能的真实价值?需要找到新型储能的适用场景。居民用户使用分布式新能源+储能和大电网的关系,好比瓶装矿泉水和自来水的关系。我们过去饮用井水,现在主要用自来水,瓶装水品质好但是贵。是不是有了分布式新能源+储能,用户就不需要大电网供电了呢?我们生产生活离不开自来水,没有大电网就无法实现安全充裕。但旅行时矿泉水最合适。因此,在我看来,新型储能现在不是供过于求,而是作用场所有限。当前新型储能的作用无非两样,一是特殊场景使用,比如冰雪灾害时期局部电网应急、孤岛电网试点应用等;二是科研试点,作为技术前沿给未来进行技术储备。
现在很多人提到短时储能、长时储能,其实在电力系统中,我们不需要特别高性能的储能,电网频率50Hz、每秒变化50次,新型储能如果变得太快就会过调。比如某些独立的海岛应用中,新型储能不是用来调频,而是用来调峰,柴油机调频足够保证电能质量,不是调得快才最好,而是调得正好适合负荷变化、调的代价最经济才是市场的选择。
陈建福
广东新型储能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人
目前储能产业的发展,更多的是政策性驱动,技术主要从动力电池的方向往储能方面延伸。新型储能要想真正发挥价值,电网作为应用侧,应从规划、调度、运行、市场机制等方面多发力,研究括储能规模化、安全防控、优化调度运行等问题。无论是电源侧、电网侧还是用户侧,都应重视规划的作用,从需求出发把规划搞清楚,这对储能发展意义重大。
陆春良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调度控制中心副总工程师
  新型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价值无非是两个,一是参与现货市场,一个是参与调频市场,如果不参加现货市场或者调频市场,直接使用价值比较小。今年年初,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建立健全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价格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4〕196号),文件确定了调频服务价格上限,原则上性能系数最大不超过2。196号文出来后,调频辅助服务的里程价格有限价了,比起传统的火电机组,性能参数对新型储能来说,不是两倍关系,可能是十倍关系。新型储能参与辅助服务可能存在一定限制,因此必须参与现货市场,从最新的政策文件中可解读出,目前的调峰市场、备用市场等等伴有电量交易的辅助服务市场,最后都将回归到现货能量市场。
  胡泽春
  清华大学电机系长聘副教授、电力系统研究所副所长
  第一,新型储能类型多样,从毫秒级、分钟级、小时级到天、周甚至时间更长的季节性储能,不同时间尺度有不同的特性和对应的应用场景;
  第二,储能在调频或者其他辅助服务市场投资时应注意电力系统对储能容量的需求。以储能提供调频辅助服务为例,其容量是有限的。美国PJM互联电网的规模相当于我国的区域电网,但PJM电力市场购买的二次调频容量仅700MW。目前,国内二次调频辅助服务市场的容量没有统一的计算方法,但总体上需要的容量是有限的,不需要投资大量的储能来满足调频需求。远期来说,长时储能解决能量平衡将发挥更大作用;
  第三,近几年,储能不论参与现货市场还是辅助服务市场,体制机制在逐步建立,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和成效。但市场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细化,特别储能系统具有多重功能,同一时间既可以参与辅助服务,又可以参与电能量市场,如何构建相适应的市场规则,发挥储能的多重作用,提升储能投资的效益,是电力市场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第四,在储能规划方面,还需进一步宏观把控,特别是在大电网和配电网中配置储能的协调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既要明确不同层面储能投资的主体功能,又要兼顾考虑储能对电力系统新能源消纳和安全稳定支撑的全局作用;
  第五,在运行控制方面,当前如何做好源网荷储协同调度,以及刚谈到的季节性储能,如何将其纳入电网目前的调度体系是新问题,同时如何发挥储能的多重功能需要进一步探索。
  辛焕海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机工程学系主任
  储能在很多方面是一种替代性技术,新型储能的技术路线需要和其他技术路线竞争,要找到新型储能最迫切需要的应用场景,回答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在什么情况下非新型储能不可。例如,现在沙戈荒大基地,靠电力电子构建的电网,新型储能可提升电网安全,也许比建设配套火电比具有技术和经济优势;极热无风和极寒少光这样极端场景下,为了电力电量平衡,储能需要和负荷调节的技术路线比较。储能最大的问题是贵,需要确定谁来掏钱买单,需要好的市场机制,才能让新型储能在更多应用场景发挥大作用。
  李剑铎
  杭州煦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首先,目前对于安全性的关注已经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回顾我在储能行业十年的从业经历,我深深感受到了储能系统安全管理取得的显著进步。从最初的设备简单堆叠,对安装位置选择无特定要求,到如今严格遵循的三级安全标准,这无疑是行业进步的有力证明。只要严格按照设计规范执行,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已大大降低。然而,不容忽视的是,随着用户端储能系统的日益增多和广泛投入使用,接入点配网侧的安全问题愈发突出,特别是接入点潮流继电保护方面的安全性更是需要我们高度关注。
  其次,谈到配电网中储能的价值,我曾在配电网领域深耕多年。我观察到,很多区域配电网的设备和线路的平均利用率仅为15-20%,这一数字背后反映出负荷峰谷差异较大,整体利用率并不理想的问题。在当前配电网建设持续加强的大背景下,我们有必要深入探索储能系统与有源配电网的结合之道。这种结合不仅能优化资源分配,提升配电网关键设备和线路的实际使用效率,还可能为整个电网带来更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和运行效率,从而推动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汪志强
  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广东)储能科技公司董事长、南方电网战略级技术专家
  我们目前在做车网互动终端产品研究,用户、电网都有一定的需求,有市场前景,以海南电网为例,海南电网夜晚24点到1点钟是个负荷高峰期,这个时候为什么出现最高峰?因为0点以后电价便宜,新能源车占比较大,大家同时充电,形成人造高峰,这个高峰有时比白天用电负荷还高。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高峰延续时间越来越长,车网互动可以有效缓解这个问题。车网互动还遇到标准问题,有的车支持V2G,有的车不支持这个功能,需要行业或国家部委出面统一标准,让所有电动汽车都支持车网互动功能,这个体量将来是巨大的,应用得好可以解决电网的一些问题,再怎么建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都赶不上一定比例电动汽车的放电量。
  杨再敏
  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副所长
  新型储能的发展或者说储能技术的发展,我们要回归到物理原理本身。储能技术路线的选择最重要的还是看储能的成本和能量转换的效率。现在技术路线有很多,包括锂电池储能、钠离子储能、压缩空气储能、氢储能,哪个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技术路线的选择要从物理上做一些思考。比如说氢能,氢能的特点是能量密度高、储能时间长,正因为能量密度高储能时间长,氢储能的能量转换效率低成本高,这是物理原理决定的。我认为氢气更适合作为一种工业原料来使用,把氢气作为能源来的使用需要找到其适合的应用场景,这是我的一点看法。

专业评论

陆春良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调度控制中心副总工程师
新型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价值无非是两个,一是参与现货市场,一个是参与调频市场,如果不参加现货市场或者调频市场,直接使用价值比较小。今年年初,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建立健全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价格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4〕196号),文件确定了调频服务价格上限,原则上性能系数最大不超过2。196号文出来后,调频辅助服务的里程价格有限价了,比起传统的火电机组,性能参数对新型储能来说,不是两倍关系,可能是十倍关系。新型储能参与辅助服务可能存在一定限制,因此必须参与现货市场,从最新的政策文件中可解读出,目前的调峰市场、备用市场等等伴有电量交易的辅助服务市场,最后都将回归到现货能量市场。
胡泽春
清华大学电机系长聘副教授、电力系统研究所副所长
第一,新型储能类型多样,从毫秒级、分钟级、小时级到天、周甚至时间更长的季节性储能,不同时间尺度有不同的特性和对应的应用场景;
第二,储能在调频或者其他辅助服务市场投资时应注意电力系统对储能容量的需求。以储能提供调频辅助服务为例,其容量是有限的。美国PJM互联电网的规模相当于我国的区域电网,但PJM电力市场购买的二次调频容量仅700MW。目前,国内二次调频辅助服务市场的容量没有统一的计算方法,但总体上需要的容量是有限的,不需要投资大量的储能来满足调频需求。远期来说,长时储能解决能量平衡将发挥更大作用;
第三,近几年,储能不论参与现货市场还是辅助服务市场,体制机制在逐步建立,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和成效。但市场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细化,特别储能系统具有多重功能,同一时间既可以参与辅助服务,又可以参与电能量市场,如何构建相适应的市场规则,发挥储能的多重作用,提升储能投资的效益,是电力市场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第四,在储能规划方面,还需进一步宏观把控,特别是在大电网和配电网中配置储能的协调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既要明确不同层面储能投资的主体功能,又要兼顾考虑储能对电力系统新能源消纳和安全稳定支撑的全局作用;
  第五,在运行控制方面,当前如何做好源网荷储协同调度,以及刚谈到的季节性储能,如何将其纳入电网目前的调度体系是新问题,同时如何发挥储能的多重功能需要进一步探索。
  辛焕海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机工程学系主任
  储能在很多方面是一种替代性技术,新型储能的技术路线需要和其他技术路线竞争,要找到新型储能最迫切需要的应用场景,回答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在什么情况下非新型储能不可。例如,现在沙戈荒大基地,靠电力电子构建的电网,新型储能可提升电网安全,也许比建设配套火电比具有技术和经济优势;极热无风和极寒少光这样极端场景下,为了电力电量平衡,储能需要和负荷调节的技术路线比较。储能最大的问题是贵,需要确定谁来掏钱买单,需要好的市场机制,才能让新型储能在更多应用场景发挥大作用。
  李剑铎
  杭州煦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首先,目前对于安全性的关注已经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回顾我在储能行业十年的从业经历,我深深感受到了储能系统安全管理取得的显著进步。从最初的设备简单堆叠,对安装位置选择无特定要求,到如今严格遵循的三级安全标准,这无疑是行业进步的有力证明。只要严格按照设计规范执行,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已大大降低。然而,不容忽视的是,随着用户端储能系统的日益增多和广泛投入使用,接入点配网侧的安全问题愈发突出,特别是接入点潮流继电保护方面的安全性更是需要我们高度关注。
  其次,谈到配电网中储能的价值,我曾在配电网领域深耕多年。我观察到,很多区域配电网的设备和线路的平均利用率仅为15-20%,这一数字背后反映出负荷峰谷差异较大,整体利用率并不理想的问题。在当前配电网建设持续加强的大背景下,我们有必要深入探索储能系统与有源配电网的结合之道。这种结合不仅能优化资源分配,提升配电网关键设备和线路的实际使用效率,还可能为整个电网带来更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和运行效率,从而推动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汪志强
  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广东)储能科技公司董事长、南方电网战略级技术专家
  我们目前在做车网互动终端产品研究,用户、电网都有一定的需求,有市场前景,以海南电网为例,海南电网夜晚24点到1点钟是个负荷高峰期,这个时候为什么出现最高峰?因为0点以后电价便宜,新能源车占比较大,大家同时充电,形成人造高峰,这个高峰有时比白天用电负荷还高。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高峰延续时间越来越长,车网互动可以有效缓解这个问题。车网互动还遇到标准问题,有的车支持V2G,有的车不支持这个功能,需要行业或国家部委出面统一标准,让所有电动汽车都支持车网互动功能,这个体量将来是巨大的,应用得好可以解决电网的一些问题,再怎么建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都赶不上一定比例电动汽车的放电量。
  杨再敏
  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副所长
  新型储能的发展或者说储能技术的发展,我们要回归到物理原理本身。储能技术路线的选择最重要的还是看储能的成本和能量转换的效率。现在技术路线有很多,包括锂电池储能、钠离子储能、压缩空气储能、氢储能,哪个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技术路线的选择要从物理上做一些思考。比如说氢能,氢能的特点是能量密度高、储能时间长,正因为能量密度高储能时间长,氢储能的能量转换效率低成本高,这是物理原理决定的。我认为氢气更适合作为一种工业原料来使用,把氢气作为能源来的使用需要找到其适合的应用场景,这是我的一点看法。

专业评论

第五,在运行控制方面,当前如何做好源网荷储协同调度,以及刚谈到的季节性储能,如何将其纳入电网目前的调度体系是新问题,同时如何发挥储能的多重功能需要进一步探索。
辛焕海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机工程学系主任
储能在很多方面是一种替代性技术,新型储能的技术路线需要和其他技术路线竞争,要找到新型储能最迫切需要的应用场景,回答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在什么情况下非新型储能不可。例如,现在沙戈荒大基地,靠电力电子构建的电网,新型储能可提升电网安全,也许比建设配套火电比具有技术和经济优势;极热无风和极寒少光这样极端场景下,为了电力电量平衡,储能需要和负荷调节的技术路线比较。储能最大的问题是贵,需要确定谁来掏钱买单,需要好的市场机制,才能让新型储能在更多应用场景发挥大作用。
李剑铎
杭州煦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首先,目前对于安全性的关注已经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回顾我在储能行业十年的从业经历,我深深感受到了储能系统安全管理取得的显著进步。从最初的设备简单堆叠,对安装位置选择无特定要求,到如今严格遵循的三级安全标准,这无疑是行业进步的有力证明。只要严格按照设计规范执行,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已大大降低。然而,不容忽视的是,随着用户端储能系统的日益增多和广泛投入使用,接入点配网侧的安全问题愈发突出,特别是接入点潮流继电保护方面的安全性更是需要我们高度关注。
其次,谈到配电网中储能的价值,我曾在配电网领域深耕多年。我观察到,很多区域配电网的设备和线路的平均利用率仅为15-20%,这一数字背后反映出负荷峰谷差异较大,整体利用率并不理想的问题。在当前配电网建设持续加强的大背景下,我们有必要深入探索储能系统与有源配电网的结合之道。这种结合不仅能优化资源分配,提升配电网关键设备和线路的实际使用效率,还可能为整个电网带来更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和运行效率,从而推动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汪志强
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广东)储能科技公司董事长、南方电网战略级技术专家
我们目前在做车网互动终端产品研究,用户、电网都有一定的需求,有市场前景,以海南电网为例,海南电网夜晚24点到1点钟是个负荷高峰期,这个时候为什么出现最高峰?因为0点以后电价便宜,新能源车占比较大,大家同时充电,形成人造高峰,这个高峰有时比白天用电负荷还高。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高峰延续时间越来越长,车网互动可以有效缓解这个问题。车网互动还遇到标准问题,有的车支持V2G,有的车不支持这个功能,需要行业或国家部委出面统一标准,让所有电动汽车都支持车网互动功能,这个体量将来是巨大的,应用得好可以解决电网的一些问题,再怎么建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都赶不上一定比例电动汽车的放电量。
  杨再敏
  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副所长
  新型储能的发展或者说储能技术的发展,我们要回归到物理原理本身。储能技术路线的选择最重要的还是看储能的成本和能量转换的效率。现在技术路线有很多,包括锂电池储能、钠离子储能、压缩空气储能、氢储能,哪个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技术路线的选择要从物理上做一些思考。比如说氢能,氢能的特点是能量密度高、储能时间长,正因为能量密度高储能时间长,氢储能的能量转换效率低成本高,这是物理原理决定的。我认为氢气更适合作为一种工业原料来使用,把氢气作为能源来的使用需要找到其适合的应用场景,这是我的一点看法。

专业评论

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广东)储能科技公司董事长、南方电网战略级技术专家
我们目前在做车网互动终端产品研究,用户、电网都有一定的需求,有市场前景,以海南电网为例,海南电网夜晚24点到1点钟是个负荷高峰期,这个时候为什么出现最高峰?因为0点以后电价便宜,新能源车占比较大,大家同时充电,形成人造高峰,这个高峰有时比白天用电负荷还高。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高峰延续时间越来越长,车网互动可以有效缓解这个问题。车网互动还遇到标准问题,有的车支持V2G,有的车不支持这个功能,需要行业或国家部委出面统一标准,让所有电动汽车都支持车网互动功能,这个体量将来是巨大的,应用得好可以解决电网的一些问题,再怎么建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都赶不上一定比例电动汽车的放电量。
杨再敏
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副所长
新型储能的发展或者说储能技术的发展,我们要回归到物理原理本身。储能技术路线的选择最重要的还是看储能的成本和能量转换的效率。现在技术路线有很多,包括锂电池储能、钠离子储能、压缩空气储能、氢储能,哪个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技术路线的选择要从物理上做一些思考。比如说氢能,氢能的特点是能量密度高、储能时间长,正因为能量密度高储能时间长,氢储能的能量转换效率低成本高,这是物理原理决定的。我认为氢气更适合作为一种工业原料来使用,把氢气作为能源来的使用需要找到其适合的应用场景,这是我的一点看法。

专业评论

会展信息

2024第三届EESA储能展

展会时间:2024/9/2---2024/9/4
展会地点:国家会展中心(上海) 上海市青浦区崧泽大道333号
主办单位:储能领跑者联盟
展品范围:
EESA储能展是由储能领跑者联盟主办的品牌展会,创办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两届。为加快适应储能规模化发展的步伐,促进储能行业进一步良性发展,共促新能源产业的融合,第三届EESA储能展将于2024年9月2-4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展览规模、展商数量、观众数量即将迎来又一波新高,借助上海独特的对外窗口效应以及地处长江经济带的区位优势,本届展会将帮助各大参展商进一步实现国际化营销,夯实国内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整合行业资源,助推更多项目落地。
上海领储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上海领储展览展示服务有限公司
电话:021-3996 5066
联系人:时先生 电话/微信:18516251126
公司地址:上海市嘉定区城北路1818号3号楼

会议直达:2024第三届EESA储能展

会展信息

EXHIBITION INFORMATION 

做精做优新能源新材料产业
 推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邮箱:hycydt123@163.com
地址:山西省阳泉市矿区桃北西街2号

耿安英       高    杰       杨晓成       周晓辉      

郭宝晶       韩    娟       张    静       

刘景利       

郑迎芳       段昕永

李淑敏       

蒯平宇       张利武
李淑敏       王   磊
朱瑞峰

主        编

副主编

编辑部主任

副主任

编辑

武天宇

校对审核

耿安英

做精做优新能源新材料产业
 推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邮箱:hycydt123@163.com
地址:山西省阳泉市矿区桃北西街2号

耿安英       高    杰       杨晓成       周晓辉      

郭宝晶       韩    娟       张    静       

刘景利       

郑迎芳       段昕永

李淑敏       

蒯平宇       张利武
李淑敏       王   磊
朱瑞峰

主        编

副主编

编辑部主任

副主任

编辑

武天宇

校对审核

耿安英

往期作品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