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rmation dynamics of industry
——摘选自国家能源局《提高配电网对分布式新能源接纳、调配能力》
8月13日,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配电网高质量发展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7年)》的通知,通知指出,要建设一批满足新型主体接入的项目。结合分布式新能源的资源条件、开发布局和投产时序,有针对性加强配电网建设,提高配电网对分布式新能源的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重点工作包括创新探索一批分布式智能电网项目。面向大电网末端、新能源富集乡村、高比例新能源供电园区等,探索建设一批分布式智能电网项目。
权威之声
8月13日,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配电网高质量发展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7年)》的通知,通知指出,要建设一批满足新型主体接入的项目。结合分布式新能源的资源条件、开发布局和投产时序,有针对性加强配电网建设,提高配电网对分布式新能源的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重点工作包括创新探索一批分布式智能电网项目。面向大电网末端、新能源富集乡村、高比例新能源供电园区等,探索建设一批分布式智能电网项目。
组织编制配电网发展实施方案要做好与配电网规划的衔接。配电网发展实施方案是当前推动加快补齐供电短板、更好满足新型主体发展需要的重大专项工作,2026年、2027年项目同步纳入“十五五”配电网规划。方案实施的同时,各地要按照电力发展规划编制周期,做好“十五五”及以后规划工作。
完善配电网与分布式新能源协调发展机制。结合最新情况研究并规范配电网可承载分布式光伏规模计算方法。在现有个试点省份的基础上,各省(区、市)能源主管部门系统组织开展新能源接网影响分析,评估配电网承载力,建立配电网可开放容量定期发布和预警机制,按季度向社会公布县(市)一级电网不同区域可承载规模信息,引导分布式新能源科学布局、有序开发、就近接入、就地消纳,并分析提出进一步提升可承载规模的方案、举措和时限要求。同时,《方案》指出,重点推进“四个一批”标准研究和制修订重点推进“四个一批”标准研究和制修订。加快制修订一批新型主体接入配电网标准。规范新型主体接网的技术要求,促进配电网和新型主体融合发展。并且适时推出一批分布式智能电网标准。适应分布式智能电网发展需求,加强规划建设、调度控制、信息安全等方面技术标准的制修订。
源科学布局、有序开发、就近接入、就地消纳,并分析提出进一步提升可承载规模的方案、举措和时限要求。同时,《方案》指出,重点推进“四个一批”标准研究和制修订重点推进“四个一批”标准研究和制修订。加快制修订一批新型主体接入配电网标准。规范新型主体接网的技术要求,促进配电网和新型主体融合发展。并且适时推出一批分布式智能电网标准。适应分布式智能电网发展需求,加强规划建设、调度控制、信息安全等方面技术标准的制修订。
配电网高质量发展行动实施方案
(2024—2027年)
为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 国家数据局关于印发〈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的通知》(发改能源〔2024〕1128号,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24〕187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有关要求,深入推进配电网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落地见效,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紧密围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要求,加快推动一批配电网建设改造任务,补齐配电网安全可靠供电和应对极端灾害能力短板,提升配电网智能化水平,满足分布式新能源和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等大规模发展要求;加强配电网规划统筹,强化全过程管理,全面提升配电网服务保障能力;制修订一批配电网规划设计、建设运营、设备接入标准,持续提升配电网运营效益;建立配电网发展指标评价体系,科学评估配电网发展情况。经过三年努力,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柔性灵活、智慧融合的新型配电系统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二、组织编制配电网发展实施方案
各省(区、市)能源主管部门要落实《行动方案》《指导意见》和本实施方案要求,坚持因地制宜、问题导向,编制本地区配电网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计划和资金安排,有序推进方案实施。
(一)时间进度安排。各省(区、市)能源主管部门负责编制本地区配电网发展实施方案(模板见附件),明确工作目标、任务举措、项目安排、资金保障等内容,于2024年10月底前报送国家能源局,并于每年年初报送上年度实施进展情况。国家能源局将建立配电网发展指标评价体系,动态评估各地实施情况,指导做好配电网建设改造。
(二)工作重点。围绕供电能力、抗灾能力和承载能力提升,结合各地实际,重点推进“四个一批”建设改造任务。一是加快推动一批供电薄弱区域配电网升级改造项目。加大老旧小区、城中村配电网投资力度,着力提升非电网直供电小区的供电保障水平,结合市政改造工作同步落实配电网改造项目。系统摸排单方向、单通道、单线路县域电网,加快完成供电可靠性提升改造。二是针对性实施一批防灾抗灾能力提升项目。详细排查灾害易发、多发地区及微地形、微气象等重点区域的电力设施,差异化提高局部规划设计和灾害防范标准。三是建设一批满足新型主体接入的项目。结合分布式新能源的资源条件、开发布局和投产时序,有针对性加强配电网建设,提高配电网对分布式新能源的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满足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用电需求,助力构建城市面状、公路线状、乡村点状的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四是创新探索一批分布式智能电网项目。面向大电网末端、新能源富集乡村、高比例新能源供电园区等,探索建设一批分布式智能电网项目。
(三)做好与配电网规划的衔接。配电网发展实施方案是当前推动加快补齐供电短板、更好满足新型主体发展需要的重大专项工作,2026年、2027年项目同步纳入“十五五”配电网规划。方案实施的同时,各地要按照电力发展规划编制周期,做好“十五五”及以后规划工作。
三、健全配电网全过程管理
(四)完善配电网与分布式新能源协调发展机制。结合最新情况研究并规范配电网可承载分布式光伏规模计算方法。在现有6个试点省份的基础上,各省(区、市)能源主管部门系统组织开展新能源接网影响分析,评估配电网承载力,建立配电网可开放容量定期发布和预警机制,按季度向社会公布县(市)一级电网不同区域可承载规模信息,引导分布式新能源科学布局、有序开发、就近接入、就地消纳,并分析提出进一步提升可承载规模的方案、举措和时限要求。
(五)建立健全配电网与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等协调发展机制。电动汽车发展规模较大的重点省份,要组织开展配电网可接入充电设施容量研究,引导充电设施合理分层有序接入中低压配电网,并针对性提出扩大接入容量的方案、举措和时限要求。鼓励适应虚拟电厂、智能微电网发展需要,在调度关系、权责划分等方面开展创新实践。
(六)加强配电网建设管理。国家能源局组织对配电网工程定额和费用计算规定的实施情况开展评估,分析定额执行情况,提出改进措施。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加快健全配电网工程定额与造价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时效性、准确性,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各地要加强配电网工程造价管理,督促相关单位做好事前、事中控制,完善模块化设计、规范化选型、标准化建设,提高配电网工程建设效率和安全质量。
四、制定修订一批配电网标准
(七)全面梳理配电网技术标准。国家能源局组织对现有配电网技术标准进行全面梳理,按照“推动修订、加快制定、深入研究”分类形成配电网标准清单,细化责任分工、工作要求和进度安排,推动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的配电网标准体系。
(八)重点推进“四个一批”标准研究和制修订。一是推动修订一批供电保障标准。结合标准制修订工作,合理提高核心区域和重要用户相关设施的标准要求。二是深化研究一批防灾抗灾标准。深化自然灾害致灾机理研究,总结分析历次灾害的受损情况和原因,系统评估现行技术标准适应性,加快推进配电网防灾抗灾规划设计标准制修订。三是加快制修订一批新型主体接入配电网标准。规范新型主体接网的技术要求,促进配电网和新型主体融合发展。四是适时推出一批分布式智能电网标准。适应分布式智能电网发展需求,加强规划建设、调度控制、信息安全等方面技术标准的制修订。
五、评估配电网发展情况
(九)建立配电网发展指标评价体系。围绕打造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柔性灵活、智慧融合的新型配电系统的总目标,按照客观、系统、科学、可行等原则开展规划建设、运维管理、电能质量、投资效益等环节的具体指标设计,探索建立配电网发展指标评价体系,科学评价配电网发展成效。
(十)科学评估各地配电网发展情况。2025—2027年,国家能源局运用配电网发展指标评价体系逐年对各省(区、市)和有关重点城市开展配电网发展评估,完善评估工作机制,加强指导协调,督促各地落实相关要求,补齐指标短板,推动配电网高质量发展。
六、加强组织实施
(十一)强化组织保障。国家能源局牵头成立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做好配电网高质量发展工作。组织行业内各单位加强研究,统一工作规范;指导督促省级能源主管部门、电网企业、行业协会推动重点任务实施。地方能源主管部门建立完善与价格、住建、国土等相关主管部门,能源监管机构,各类电力企业,新业态项目单位,以及重要电力用户协同合作的工作机制,因地制宜协同推进工作,全面落实配电网高质量发展各项要求。
(十二)严格责任落实。地方能源主管部门要做好规划及实施方案编制,优化项目审批,加强配电网建设改造和运行管理,主动对接相关部门和基层政府,协调站址、廊道资源,保障工程顺利实施。电网企业要落实主体责任,按照实施方案要求,明确资金计划和项目安排,安全有序做好项目管理、建设施工、运行维护、接网服务等工作。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按职责分工加强监管,及时提出监管建议。
(一)时间进度安排。各省(区、市)能源主管部门负责编制本地区配电网发展实施方案(模板见附件),明确工作目标、任务举措、项目安排、资金保障等内容,于2024年10月底前报送国家能源局,并于每年年初报送上年度实施进展情况。国家能源局将建立配电网发展指标评价体系,动态评估各地实施情况,指导做好配电网建设改造。
(二)工作重点。围绕供电能力、抗灾能力和承载能力提升,结合各地实际,重点推进“四个一批”建设改造任务。一是加快推动一批供电薄弱区域配电网升级改造项目。加大老旧小区、城中村配电网投资力度,着力提升非电网直供电小区的供电保障水平,结合市政改造工作同步落实配电网改造项目。系统摸排单方向、单通道、单线路县域电网,加快完成供电可靠性提升改造。二是针对性实施一批防灾抗灾能力提升项目。详细排查灾害易发、多发地区及微地形、微气象等重点区域的电力设施,差异化提高局部规划设计和灾害防范标准。三是建设一批满足新型主体接入的项目。结合分布式新能源的资源条件、开发布局和投产时序,有针对性加强配电网建设,提高配电网对分布式新能源的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满足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用电需求,助力构建城市面状、公路线状、乡村点状的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四是创新探索一批分布式智能电网项目。面向大电网末端、新能源富集乡村、高比例新能源供电园区等,探索建设一批分布式智能电网项目。
(三)做好与配电网规划的衔接。配电网发展实施方案是当前推动加快补齐供电短板、更好满足新型主体发展需要的重大专项工作,2026年、2027年项目同步纳入“十五五”配电网规划。方案实施的同时,各地要按照电力发展规划编制周期,做好“十五五”及以后规划工作。
三、健全配电网全过程管理
(四)完善配电网与分布式新能源协调发展机制。结合最新情况研究并规范配电网可承载分布式光伏规模计算方法。在现有6个试点省份的基础上,各省(区、市)能源主管部门系统组织开展新能源接网影响分析,评估配电网承载力,建立配电网可开放容量定期发布和预警机制,按季度向社会公布县(市)一级电网不同区域可承载规模信息,引导分布式新能源科学布局、有序开发、就近接入、就地消纳,并分析提出进一步提升可承载规模的方案、举措和时限要求。
(五)建立健全配电网与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等协调发展机制。电动汽车发展规模较大的重点省份,要组织开展配电网可接入充电设施容量研究,引导充电设施合理分层有序接入中低压配电网,并针对性提出扩大接入容量的方案、举措和时限要求。鼓励适应虚拟电厂、智能微电网发展需要,在调度关系、权责划分等方面开展创新实践。
(六)加强配电网建设管理。国家能源局组织对配电网工程定额和费用计算规定的实施情况开展评估,分析定额执行情况,提出改进措施。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加快健全配电网工程定额与造价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时效性、准确性,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各地要加强配电网工程造价管理,督促相关单位做好事前、事中控制,完善模块化设计、规范化选型、标准化建设,提高配电网工程建设效率和安全质量。
四、制定修订一批配电网标准
(七)全面梳理配电网技术标准。国家能源局组织对现有配电网技术标准进行全面梳理,按照“推动修订、加快制定、深入研究”分类形成配电网标准清单,细化责任分工、工作要求和进度安排,推动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的配电网标准体系。
(八)重点推进“四个一批”标准研究和制修订。一是推动修订一批供电保障标准。结合标准制修订工作,合理提高核心区域和重要用户相关设施的标准要求。二是深化研究一批防灾抗灾标准。深化自然灾害致灾机理研究,总结分析历次灾害的受损情况和原因,系统评估现行技术标准适应性,加快推进配电网防灾抗灾规划设计标准制修订。三是加快制修订一批新型主体接入配电网标准。规范新型主体接网的技术要求,促进配电网和新型主体融合发展。四是适时推出一批分布式智能电网标准。适应分布式智能电网发展需求,加强规划建设、调度控制、信息安全等方面技术标准的制修订。
五、评估配电网发展情况
(九)建立配电网发展指标评价体系。围绕打造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柔性灵活、智慧融合的新型配电系统的总目标,按照客观、系统、科学、可行等原则开展规划建设、运维管理、电能质量、投资效益等环节的具体指标设计,探索建立配电网发展指标评价体系,科学评价配电网发展成效。
(十)科学评估各地配电网发展情况。2025—2027年,国家能源局运用配电网发展指标评价体系逐年对各省(区、市)和有关重点城市开展配电网发展评估,完善评估工作机制,加强指导协调,督促各地落实相关要求,补齐指标短板,推动配电网高质量发展。
六、加强组织实施
(十一)强化组织保障。国家能源局牵头成立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做好配电网高质量发展工作。组织行业内各单位加强研究,统一工作规范;指导督促省级能源主管部门、电网企业、行业协会推动重点任务实施。地方能源主管部门建立完善与价格、住建、国土等相关主管部门,能源监管机构,各类电力企业,新业态项目单位,以及重要电力用户协同合作的工作机制,因地制宜协同推进工作,全面落实配电网高质量发展各项要求。
(十二)严格责任落实。地方能源主管部门要做好规划及实施方案编制,优化项目审批,加强配电网建设改造和运行管理,主动对接相关部门和基层政府,协调站址、廊道资源,保障工程顺利实施。电网企业要落实主体责任,按照实施方案要求,明确资金计划和项目安排,安全有序做好项目管理、建设施工、运行维护、接网服务等工作。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按职责分工加强监管,及时提出监管建议。
的重点省份,要组织开展配电网可接入充电设施容量研究,引导充电设施合理分层有序接入中低压配电网,并针对性提出扩大接入容量的方案、举措和时限要求。鼓励适应虚拟电厂、智能微电网发展需要,在调度关系、权责划分等方面开展创新实践。
(六)加强配电网建设管理。国家能源局组织对配电网工程定额和费用计算规定的实施情况开展评估,分析定额执行情况,提出改进措施。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加快健全配电网工程定额与造价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时效性、准确性,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各地要加强配电网工程造价管理,督促相关单位做好事前、事中控制,完善模块化设计、规范化选型、标准化建设,提高配电网工程建设效率和安全质量。
四、制定修订一批配电网标准
(七)全面梳理配电网技术标准。国家能源局组织对现有配电网技术标准进行全面梳理,按照“推动修订、加快制定、深入研究”分类形成配电网标准清单,细化责任分工、工作要求和进度安排,推动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的配电网标准体系。
(八)重点推进“四个一批”标准研究和制修订。一是推动修订一批供电保障标准。结合标准制修订工作,合理提高核心区域和重要用户相关设施的标准要求。二是深化研究一批防灾抗灾标准。深化自然灾害致灾机理研究,总结分析历次灾害的受损情况和原因,系统评估现行技术标准适应性,加快推进配电网防灾抗灾规划设计标准制修订。三是加快制修订一批新型主体接入配电网标准。规范新型主体接网的技术要求,促进配电网和新型主体融合发展。四是适时推出一批分布式智能电网标准。适应分布式智能电网发展需求,加强规划建设、调度控制、信息安全等方面技术标准的制修订。
五、评估配电网发展情况
(九)建立配电网发展指标评价体系。围绕打造安全高效、清洁低碳、柔性灵活、智慧融合的新型配电系统的总目标,按照客观、系统、科学、可行等原则开展规划建设、运维管理、电能质量、投资效益等环节的具体指标设计,探索建立配电网发展指标评价体系,科学评价配电网发展成效。
(十)科学评估各地配电网发展情况。2025—2027年,国家能源局运用配电网发展指标评价体系逐年对各省(区、市)和有关重点城市开展配电网发展评估,完善评估工作机制,加强指导协调,督促各地落实相关要求,补齐指标短板,推动配电网高质量发展。
六、加强组织实施
(十一)强化组织保障。国家能源局牵头成立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做好配电网高质量发展工作。组织行业内各单位加强研究,统一工作规范;指导督促省级能源主管部门、电网企业、行业协会推动重点任务实施。地方能源主管部门建立完善与价格、住建、国土等相关主管部门,能源监管机构,各类电力企业,新业态项目单位,以及重要电力用户协同合作的工作机制,因地制宜协同推进工作,全面落实配电网高质量发展各项要求。
(十二)严格责任落实。地方能源主管部门要做好规划及实施方案编制,优化项目审批,加强配电网建设改造和运行管理,主动对接相关部门和基层政府,协调站址、廊道资源,保障工程顺利实施。电网企业要落实主体责任,按照实施方案要求,明确资金计划和项目安排,安全有序做好项目管理、建设施工、运行维护、接网服务等工作。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按职责分工加强监管,及时提出监管建议。
制,加强指导协调,督促各地落实相关要求,补齐指标短板,推动配电网高质量发展。
六、加强组织实施
(十一)强化组织保障。国家能源局牵头成立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做好配电网高质量发展工作。组织行业内各单位加强研究,统一工作规范;指导督促省级能源主管部门、电网企业、行业协会推动重点任务实施。地方能源主管部门建立完善与价格、住建、国土等相关主管部门,能源监管机构,各类电力企业,新业态项目单位,以及重要电力用户协同合作的工作机制,因地制宜协同推进工作,全面落实配电网高质量发展各项要求。
(十二)严格责任落实。地方能源主管部门要做好规划及实施方案编制,优化项目审批,加强配电网建设改造和运行管理,主动对接相关部门和基层政府,协调站址、廊道资源,保障工程顺利实施。电网企业要落实主体责任,按照实施方案要求,明确资金计划和项目安排,安全有序做好项目管理、建设施工、运行维护、接网服务等工作。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按职责分工加强监管,及时提出监管建议。
宏观政策
8月12日,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高质量做好全省分布式光伏接网消纳的通知》,通知提出,加快配电网升级改造。积极适应大规模分布式光伏快速发展的新形势,有针对性地开展全省城乡新型配电网的规划构造,坚持系统思维和问题导向,适度超前规划建设,有序加大配电网投资力度,加快建设满足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和就近消纳要求的新型智能配电网。2024-2025年,我省配电网计划投资共约400亿元;2026-2030年,我省配电网计划投资共约1100亿元。
推动分布式光伏参与绿电交易。各设区市发展改革委应协同江苏电力交易中心在各地设立绿电交易服务站,提供交易政策咨询和培训指导,协助分布式光伏发电企业办理建档立卡、绿证申请、市场注册等各项交易业务。在具备绿证核发条件并申请成功后,及时组织分布式光伏发电企业常态化参与省内电力市场绿电交易,试点开展分布式光伏聚合参与省内绿电交易,更好将分布式光伏上网电量的绿色电力环境价值转换为经济效益,促进分布式光伏通过绿电交易提高投资收益。
行业聚焦
中国储能网讯:8月2日,上海钢联发布数据,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较上次下跌1000元,电池级碳酸锂报795万元/吨,创下近一年以来新低。
回望锂电近年来的价格走势可谓是“跌跌不修”。“最开始以为10万就是底线了,没想到很快就9万了,紧接着8万,大家已经麻了。”某储能集成企业工作人员表示,“原材料价格下跌势必引起电芯还有系统价格的下跌,大家还是有一定心里预期的,而现在专注钠电领域的企业怕是会比较难过。”
在上个世纪 70 年代,学界针对钠电与锂电的研究几乎同时起步,进入新千年随着各国在新能源电动车领域的布局,锂电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此后的储能产业更是进一步助力了锂电的腾飞。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钠离子电池研究陷入停滞,直到2010 年因为锂资源供给的稀缺态势日益凸显,钠离子电池才开始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有数据统计近五年来,全球钠离子电池的市场规模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显示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特别是在储能领域钠电分庭抗“锂”的呼声日益高涨,宁德时代、欣旺达、比亚迪等众多头部企业纷纷布局钠电,资本持续“加码”。在政策层面也源源不断的为钠电发展提供助力,“十四五”规划提出研发储备钠离子电池高能量密度储能技术,各级地方政府更是积极响应。
仅今年上半年全国已有20多个钠电储能项目签约、开工或投产,总投资金额超过400亿元人民币。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项目有乐普钠电储能项目、德赛电池钠电池项目、广西伏林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维科南昌基地储能钠电产线等。
一片欣欣向荣之下,锂电价格的快速下跌还是令人忧虑,市场对于钠电在储能领域的信心开始动摇。不同于头部企业的多线布局,风险对冲,全力“押宝”钠电的新兴企业所承受的压力明显更大。
“上位无望”、“野心过剩”,难道锂电价格一跌钠电真的就没得玩了?其实不然,虽然将钠电应用于大容量储能电站还需要攻克诸多难点,但在户用储能、工商业储能等成本敏感、安全性要求高的细分领域,钠电仍然有不错的应用空间。
特别是随着钠离子电池市场应用规模的逐步扩大,上游材料规模化生产后必然带来材料成本大幅下降,有效降低钠离子电池的生产制造成本,从而进一步提升钠电的“性价比”。
值得一提的是,混合储能技术正逐渐成为钠电储能领域的一大热们。通过将钠电与其他储能技术的有效结合,可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弥补单一储能技术的不足,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和性能。这种技术创新,无疑为钠电在储能领域的应用与发展赋予了更多的可能。
所以现阶段钠电发展的目标并不是与锂电“争一时长短”,而是保持发展态势,等待量产降本和技术升级后的全面提速。正如某钠电企业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所提到的:“‘上位’的机会总是有的,但是需要徐徐图之,目前大家还是得稳住,要正视钠电与锂电之间10余年发展差距所导致得鸿沟,专心走自己的路,稳住才能博得最终胜利。”
特别是在储能领域钠电分庭抗“锂”的呼声日益高涨,宁德时代、欣旺达、比亚迪等众多头部企业纷纷布局钠电,资本持续“加码”。在政策层面也源源不断的为钠电发展提供助力,“十四五”规划提出研发储备钠离子电池高能量密度储能技术,各级地方政府更是积极响应。
仅今年上半年全国已有20多个钠电储能项目签约、开工或投产,总投资金额超过400亿元人民币。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项目有乐普钠电储能项目、德赛电池钠电池项目、广西伏林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维科南昌基地储能钠电产线等。
一片欣欣向荣之下,锂电价格的快速下跌还是令人忧虑,市场对于钠电在储能领域的信心开始动摇。不同于头部企业的多线布局,风险对冲,全力“押宝”钠电的新兴企业所承受的压力明显更大。
“上位无望”、“野心过剩”,难道锂电价格一跌钠电真的就没得玩了?其实不然,虽然将钠电应用于大容量储能电站还需要攻克诸多难点,但在户用储能、工商业储能等成本敏感、安全性要求高的细分领域,钠电仍然有不错的应用空间。
特别是随着钠离子电池市场应用规模的逐步扩大,上游材料规模化生产后必然带来材料成本大幅下降,有效降低钠离子电池的生产制造成本,从而进一步提升钠电的“性价比”。
值得一提的是,混合储能技术正逐渐成为钠电储能领域的一大热们。通过将钠电与其他储能技术的有效结合,可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弥补单一储能技术的不足,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和性能。这种技术创新,无疑为钠电在储能领域的应用与发展赋予了更多的可能。
所以现阶段钠电发展的目标并不是与锂电“争一时长短”,而是保持发展态势,等待量产降本和技术升级后的全面提速。正如某钠电企业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所提到的:“‘上位’的机会总是有的,但是需要徐徐图之,目前大家还是得稳住,要正视钠电与锂电之间10余年发展差距所导致得鸿沟,专心走自己的路,稳住才能博得最终胜利。”
特别是随着钠离子电池市场应用规模的逐步扩大,上游材料规模化生产后必然带来材料成本大幅下降,有效降低钠离子电池的生产制造成本,从而进一步提升钠电的“性价比”。
值得一提的是,混合储能技术正逐渐成为钠电储能领域的一大热们。通过将钠电与其他储能技术的有效结合,可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弥补单一储能技术的不足,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和性能。这种技术创新,无疑为钠电在储能领域的应用与发展赋予了更多的可能。
所以现阶段钠电发展的目标并不是与锂电“争一时长短”,而是保持发展态势,等待量产降本和技术升级后的全面提速。正如某钠电企业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所提到的:“‘上位’的机会总是有的,但是需要徐徐图之,目前大家还是得稳住,要正视钠电与锂电之间10余年发展差距所导致得鸿沟,专心走自己的路,稳住才能博得最终胜利。”
技术前沿
随着二维材料的不断发展,量子霍尔效应(QHE)成为了研究的热点。QHE 是一种在强磁场和低温条件下观察到的现象,其中二维电子气体中的霍尔电阻呈现出量化的台阶状行为,同时纵向电阻为零。这一效应首先在1980年被发现,并在石墨烯等新型二维材料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量子霍尔效应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电阻平台值的量化特性,这为拓扑物态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基础。然而,尽管量子霍尔效应在二维电子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探索,量子霍尔态下的高阶非线性响应仍然是一个未被深入研究的领域。
近年来,随着对非线性电输运的研究深入,第二阶非线性霍尔效应在一些材料中已被观察到,显示出其独特的物理特性。与此不同,第三阶非线性霍尔效应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在量子霍尔态下的表现尚未被详细探讨。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线性霍尔效应的量化特征上,对于高阶非线性响应的探索几乎没有涉及,这限制了对量子霍尔态的全面理解。
为此,复旦大学何攀研究员、沈健教授,日本九州大学Hiroki Isobe,新加坡国立大学Gavin Kok Wai Koon,Junxiong Hu,日本理化研究所新兴物质科学中心Naoto Nagaosa等人合作聚焦于石墨烯中的量子霍尔态,探索其第三阶非线性霍尔效应。他们通过系统的实验观察到,当石墨烯样品调整至量子霍尔态时,第三阶霍尔效应表现出明显的非零电压平台,并且这一平台的电压随电流立方比例变化。与传统的量子霍尔效应不同,第三阶霍尔效应的平台在不同的温度、磁场和电流范围内保持稳定,同时对环境条件不敏感,但与器件的特性相关。此外,这一非线性响应在不同几何形状和堆叠配置的石墨烯器件中均能观测到。
相关研究成果以“Third-order nonlinear Hall effect in a quantum Hall system”为题发表于《Nature Nanotechnology》。
等人合作聚焦于石墨烯中的量子霍尔态,探索其第三阶非线性霍尔效应。他们通过系统的实验观察到,当石墨烯样品调整至量子霍尔态时,第三阶霍尔效应表现出明显的非零电压平台,并且这一平台的电压随电流立方比例变化。与传统的量子霍尔效应不同,第三阶霍尔效应的平台在不同的温度、磁场和电流范围内保持稳定,同时对环境条件不敏感,但与器件的特性相关。此外,这一非线性响应在不同几何形状和堆叠配置的石墨烯器件中均能观测到。
相关研究成果以“Third-order nonlinear Hall effect in a quantum Hall system”为题发表于《Nature Nanotechnology》。
本研究通过揭示量子霍尔态的第三阶非线性响应,解决了高阶非线性霍尔效应在量子霍尔态下的存在与特性这一关键问题。作者的研究不仅展示了非线性霍尔响应的稳健平台,还揭示了这一现象对边缘态性质的深刻影响。这一发现为量子霍尔态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并可能为其他量子霍尔系统中的非线性响应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
/ 科学亮点 /
(1)实验首次观察到量子霍尔态中的第三阶霍尔效应:在石墨烯的显著量子霍尔态中,作者首次观察到了一个明确的第三阶霍尔效应平台。该平台的存在显示了非线性霍尔效应在量子霍尔态中的新特征,与电流的立方成正比,而纵向电压保持为零。此效应在不同几何形状和堆叠配置的石墨烯器件中均能观察到。
(2)实验通过广泛的条件测试,揭示了第三阶霍尔效应的稳健性和依赖性:在温度、磁场和电流的广泛范围内,第三阶霍尔效应的平台结构持续存在,并且其高度对环境条件(如磁场和温度)的变化不敏感,而对器件特性有所变化。
(3)第三阶非线性响应的极性依赖于磁场方向和载流子类型(电子或空穴),其值在磁场方向反转时会改变。尽管在微安电流下可以观察到非线性响应,但在纳安电流下则被强烈抑制。此现象揭示了量子霍尔态的非线性特征,提供了关于边缘态电子-电子相互作用的新见解,并可能为研究复合费米子和量化非线性电导提供新的方法。
/ 总结展望 /
传统上,量子霍尔效应被理解为一种线性响应现象,其中霍尔电阻显示为量化的常数,而纵向电阻则为零。然而,本文首次观察到在石墨烯的量子霍尔态中,存在明确的第三阶非线性霍尔平台,这表明在这些状态下,电子的响应不仅仅是线性的。
首先,它挑战了传统对量子霍尔效应的理解,揭示了量子霍尔态下的高阶非线性响应现象。该现象在广泛的温度、磁场和电流范围内稳定存在,且在不同几何形状和堆叠配置的石墨烯器件中均可观察到,显示出非线性霍尔效应的普适性和鲁棒性。这为进一步研究量子霍尔态中的电子相互作用和边缘态的性质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
其次,本文的结果表明,量子霍尔态中的非线性响应可能在其他量子霍尔系统中也会出现,尤其是在更极端的条件下。这为量子霍尔效应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提示未来的研究可能会发现更多的非线性响应现象。此外,研究表明,非线性霍尔效应与材料的具体性质和量子霍尔态的稳定性密切相关,可能会挑战现有的量子霍尔电阻量化理论。
最后,本文的发现为研究分数量子霍尔效应和其他量子现象提供了新的思路,尤其是在探索电子-电子相互作用和边缘态带曲率方面。这些新发现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量子霍尔效应的本质,还可能为未来的量子电子器件和新型材料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参考。
专业评论
中国储能网讯:近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为203.3GWh,同比增长33.7%。动力电池装车量的快速增长,反映了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扩张和消费者偏好的转变。与此同时,包括储能电池在内的其他电池销量及出口量也在快速增长,已成为各大电池企业新的增长点。
纯电动乘用车电池装车量份额缩水
毋庸置疑,动力电池装车量高增长的背后,是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与欧美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放缓有所不同,在中国,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仍然青睐有加。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92.9万辆和49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1%和32%,市场占有率达到35.2%。尤其是6月,新能源汽车市占率高达41.1%。截至今年6月底,国产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量已超过3000万辆。
这自然有力地带动了动力电池装车量的增长,尤其是磷酸铁锂电池备受追捧。联盟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动力电池总装车量中,三元电池累计装车量62.3GWh,占总装车量的30.63%,同比增长29.7%;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141.0GWh,占总装车量的69.32%,同比增长35.7%。
自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乃至取消后,由于磷酸铁锂电池的安全性和低成本优势,近年来,各大龙头企业纷纷布局磷酸铁锂电池,使其市占率追平并快速反超三元电池。不过,从今年上半年情况来看,此前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增速远高于三元电池的现象已逐渐消失,双方的增速在不断拉近。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我国钠离子电池和半固态电池实现装车,动力电池板块的竞争格局仍在不断发生变化。其中,半固态电池上半年装车量为2154.7MWh,主要来自卫蓝新能源;钠离子电池装车量为1.5MWh,来自孚能科技、宁德时代及中科海钠。
从车型来看,上半年动力电池装车量居前三位的新能源汽车类型分别是纯电动乘用车、插混乘用车、纯电动专用车,分别占比66.6%、21.9%和10.4%,合计达到98.9%。不过从增速来看,纯电动乘用车的动力电池装车量同比增长16.3%,远低于插混乘用车的88.8%,以及纯电动专用车的116.4%。而且,去年上半年纯电动乘用车的动力电池装车量占比为76.55%,短短一年时间,其份额已下跌10个百分点。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今后纯电动乘用车的市场份额极有可能会继续被插混乘用车、纯电动专用车所“吞噬”。
装车量集中度略有下滑
从企业来看,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共有50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装车配套。其中,排名前3家、前5家、前10家动力电池企业的装车量分别为157.6GWh、173.3GWh和195.3GWh,占总装车量比重分别为77.5%、85.2%和96.1%。
查询此前数年的数据可以发现,2020年排名前3家、前5家、前10家的动力电池企业的装车量占比分别为71.3%、82.1%和91.8%;2021年上述比例分别为74.2%、83.4%和92.3%;2022年的比例分别为78.2%、85.3%和95%;2023年分别为78.8%、87.4%和96.8%。再结合今年上半年的数据可以看出,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集中度在上升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之后,开始有小幅下降的趋势。
宁德时代依然稳居榜首,上半年动力电池装车量达到93.31GWh,占比46.38%,较2023年全年43.11%的市占率有所提升。之所以如此,或许与宁德时代不断推出新品有关,例如神行超充电池、神行PLUS电池等。前不久,宁德时代还发布了商用车动力电池品牌——宁德时代天行,并推出了“天行轻型商用车(L)-超充版”和“天行轻型商用车(L)-长续航版”两款产品。显然,宁德时代要在商用车领域持续发力。
比亚迪排名第二位,上半年动力电池装车量为50.51GWh,占比为25.1%,低于2023年全年27.21%的市占率。与宁德时代不同,比亚迪的动力电池主要是供给自家车型。随着其他新能源汽车品牌持续发力,比亚迪电池的市占率略受冲击。位居第三的是中创新航,上半年动力电池装车量为13.83GWh,占比为6.87%。排名第四到第十位的动力电池企业依次是:亿纬锂能、国轩高科、蜂巢能源、欣旺达、瑞浦兰钧、正力新能、LG新能源。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总的市场份额宁德时代高出比亚迪21个百分点,但在插混乘用车装车量中,宁德时代占比38.5%、比亚迪占比30.35%,两者仅相差8个百分点,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比亚迪插混车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储能电池成新“增长极”
自去年6月开始,联盟新增了储能电池相关数据,之后又取消“储能”二字,改为“其他电池”,其中仍以储能电池为主。根据联盟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动力电池和其他电池累计销量为402.6GWh,同比增长40.3%。其中,动力电池累计销量为318.1GWh,同比增长26.6%;其他电池累计销量为84.5GWh,同比增长137.3%。动力电池和其他电池销量占比分别为79%和21%。与去年同期相比,动力电池占比下降1.2个百分点。
在其他电池中,储能电池占重要地位。对于宁德时代等各大电池厂商来说,储能电池已经成为第二增长极,呈现“动力+储能”双赛道并行的趋势。各企业披露的财报数据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比如2023年,宁德时代储能电池板块占其总营收的比重接近15%,亿纬锂能储能电池板块占其总营收的33.5%,国轩高科储能电池的这一比例为21.93%。
除了供应国内市场外,动力电池和其他电池的出口量也在快速攀升。今年上半年,我国动力电池和其他电池累计出口达73.7GWh,同比增长18.6%,出口量占上半年销量的18.3%。其中,动力电池出口60GWh,同比增长8.2%;其他电池出口13.6GWh,同比增长106.7%。可以看出,目前动力电池出口规模更大,但其他电池的出口增速更高。近几个月以来,包括亿纬锂能、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瑞浦兰钧等在内,多家锂电池企业签下海外储能电池大单,海外储能市场越来越成为中国锂电企业的“必争之地”。
这自然有力地带动了动力电池装车量的增长,尤其是磷酸铁锂电池备受追捧。联盟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动力电池总装车量中,三元电池累计装车量62.3GWh,占总装车量的30.63%,同比增长29.7%;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141.0GWh,占总装车量的69.32%,同比增长35.7%。
自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乃至取消后,由于磷酸铁锂电池的安全性和低成本优势,近年来,各大龙头企业纷纷布局磷酸铁锂电池,使其市占率追平并快速反超三元电池。不过,从今年上半年情况来看,此前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增速远高于三元电池的现象已逐渐消失,双方的增速在不断拉近。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我国钠离子电池和半固态电池实现装车,动力电池板块的竞争格局仍在不断发生变化。其中,半固态电池上半年装车量为2154.7MWh,主要来自卫蓝新能源;钠离子电池装车量为1.5MWh,来自孚能科技、宁德时代及中科海钠。
从车型来看,上半年动力电池装车量居前三位的新能源汽车类型分别是纯电动乘用车、插混乘用车、纯电动专用车,分别占比66.6%、21.9%和10.4%,合计达到98.9%。不过从增速来看,纯电动乘用车的动力电池装车量同比增长16.3%,远低于插混乘用车的88.8%,以及纯电动专用车的116.4%。而且,去年上半年纯电动乘用车的动力电池装车量占比为76.55%,短短一年时间,其份额已下跌10个百分点。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今后纯电动乘用车的市场份额极有可能会继续被插混乘用车、纯电动专用车所“吞噬”。
装车量集中度略有下滑
从企业来看,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共有50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装车配套。其中,排名前3家、前5家、前10家动力电池企业的装车量分别为157.6GWh、173.3GWh和195.3GWh,占总装车量比重分别为77.5%、85.2%和96.1%。
查询此前数年的数据可以发现,2020年排名前3家、前5家、前10家的动力电池企业的装车量占比分别为71.3%、82.1%和91.8%;2021年上述比例分别为74.2%、83.4%和92.3%;2022年的比例分别为78.2%、85.3%和95%;2023年分别为78.8%、87.4%和96.8%。再结合今年上半年的数据可以看出,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集中度在上升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之后,开始有小幅下降的趋势。
宁德时代依然稳居榜首,上半年动力电池装车量达到93.31GWh,占比46.38%,较2023年全年43.11%的市占率有所提升。之所以如此,或许与宁德时代不断推出新品有关,例如神行超充电池、神行PLUS电池等。前不久,宁德时代还发布了商用车动力电池品牌——宁德时代天行,并推出了“天行轻型商用车(L)-超充版”和“天行轻型商用车(L)-长续航版”两款产品。显然,宁德时代要在商用车领域持续发力。
比亚迪排名第二位,上半年动力电池装车量为50.51GWh,占比为25.1%,低于2023年全年27.21%的市占率。与宁德时代不同,比亚迪的动力电池主要是供给自家车型。随着其他新能源汽车品牌持续发力,比亚迪电池的市占率略受冲击。位居第三的是中创新航,上半年动力电池装车量为13.83GWh,占比为6.87%。排名第四到第十位的动力电池企业依次是:亿纬锂能、国轩高科、蜂巢能源、欣旺达、瑞浦兰钧、正力新能、LG新能源。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总的市场份额宁德时代高出比亚迪21个百分点,但在插混乘用车装车量中,宁德时代占比38.5%、比亚迪占比30.35%,两者仅相差8个百分点,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比亚迪插混车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储能电池成新“增长极”
自去年6月开始,联盟新增了储能电池相关数据,之后又取消“储能”二字,改为“其他电池”,其中仍以储能电池为主。根据联盟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动力电池和其他电池累计销量为402.6GWh,同比增长40.3%。其中,动力电池累计销量为318.1GWh,同比增长26.6%;其他电池累计销量为84.5GWh,同比增长137.3%。动力电池和其他电池销量占比分别为79%和21%。与去年同期相比,动力电池占比下降1.2个百分点。
在其他电池中,储能电池占重要地位。对于宁德时代等各大电池厂商来说,储能电池已经成为第二增长极,呈现“动力+储能”双赛道并行的趋势。各企业披露的财报数据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比如2023年,宁德时代储能电池板块占其总营收的比重接近15%,亿纬锂能储能电池板块占其总营收的33.5%,国轩高科储能电池的这一比例为21.93%。
除了供应国内市场外,动力电池和其他电池的出口量也在快速攀升。今年上半年,我国动力电池和其他电池累计出口达73.7GWh,同比增长18.6%,出口量占上半年销量的18.3%。其中,动力电池出口60GWh,同比增长8.2%;其他电池出口13.6GWh,同比增长106.7%。可以看出,目前动力电池出口规模更大,但其他电池的出口增速更高。近几个月以来,包括亿纬锂能、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瑞浦兰钧等在内,多家锂电池企业签下海外储能电池大单,海外储能市场越来越成为中国锂电企业的“必争之地”。
装车量集中度略有下滑
从企业来看,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共有50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装车配套。其中,排名前3家、前5家、前10家动力电池企业的装车量分别为157.6GWh、173.3GWh和195.3GWh,占总装车量比重分别为77.5%、85.2%和96.1%。
查询此前数年的数据可以发现,2020年排名前3家、前5家、前10家的动力电池企业的装车量占比分别为71.3%、82.1%和91.8%;2021年上述比例分别为74.2%、83.4%和92.3%;2022年的比例分别为78.2%、85.3%和95%;2023年分别为78.8%、87.4%和96.8%。再结合今年上半年的数据可以看出,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集中度在上升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之后,开始有小幅下降的趋势。
宁德时代依然稳居榜首,上半年动力电池装车量达到93.31GWh,占比46.38%,较2023年全年43.11%的市占率有所提升。之所以如此,或许与宁德时代不断推出新品有关,例如神行超充电池、神行PLUS电池等。前不久,宁德时代还发布了商用车动力电池品牌——宁德时代天行,并推出了“天行轻型商用车(L)-超充版”和“天行轻型商用车(L)-长续航版”两款产品。显然,宁德时代要在商用车领域持续发力。
比亚迪排名第二位,上半年动力电池装车量为50.51GWh,占比为25.1%,低于2023年全年27.21%的市占率。与宁德时代不同,比亚迪的动力电池主要是供给自家车型。随着其他新能源汽车品牌持续发力,比亚迪电池的市占率略受冲击。位居第三的是中创新航,上半年动力电池装车量为13.83GWh,占比为6.87%。排名第四到第十位的动力电池企业依次是:亿纬锂能、国轩高科、蜂巢能源、欣旺达、瑞浦兰钧、正力新能、LG新能源。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总的市场份额宁德时代高出比亚迪21个百分点,但在插混乘用车装车量中,宁德时代占比38.5%、比亚迪占比30.35%,两者仅相差8个百分点,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比亚迪插混车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储能电池成新“增长极”
自去年6月开始,联盟新增了储能电池相关数据,之后又取消“储能”二字,改为“其他电池”,其中仍以储能电池为主。根据联盟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动力电池和其他电池累计销量为402.6GWh,同比增长40.3%。其中,动力电池累计销量为318.1GWh,同比增长26.6%;其他电池累计销量为84.5GWh,同比增长137.3%。动力电池和其他电池销量占比分别为79%和21%。与去年同期相比,动力电池占比下降1.2个百分点。
在其他电池中,储能电池占重要地位。对于宁德时代等各大电池厂商来说,储能电池已经成为第二增长极,呈现“动力+储能”双赛道并行的趋势。各企业披露的财报数据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比如2023年,宁德时代储能电池板块占其总营收的比重接近15%,亿纬锂能储能电池板块占其总营收的33.5%,国轩高科储能电池的这一比例为21.93%。
除了供应国内市场外,动力电池和其他电池的出口量也在快速攀升。今年上半年,我国动力电池和其他电池累计出口达73.7GWh,同比增长18.6%,出口量占上半年销量的18.3%。其中,动力电池出口60GWh,同比增长8.2%;其他电池出口13.6GWh,同比增长106.7%。可以看出,目前动力电池出口规模更大,但其他电池的出口增速更高。近几个月以来,包括亿纬锂能、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瑞浦兰钧等在内,多家锂电池企业签下海外储能电池大单,海外储能市场越来越成为中国锂电企业的“必争之地”。
26.6%;其他电池累计销量为84.5GWh,同比增长137.3%。动力电池和其他电池销量占比分别为79%和21%。与去年同期相比,动力电池占比下降1.2个百分点。
在其他电池中,储能电池占重要地位。对于宁德时代等各大电池厂商来说,储能电池已经成为第二增长极,呈现“动力+储能”双赛道并行的趋势。各企业披露的财报数据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比如2023年,宁德时代储能电池板块占其总营收的比重接近15%,亿纬锂能储能电池板块占其总营收的33.5%,国轩高科储能电池的这一比例为21.93%。
除了供应国内市场外,动力电池和其他电池的出口量也在快速攀升。今年上半年,我国动力电池和其他电池累计出口达73.7GWh,同比增长18.6%,出口量占上半年销量的18.3%。其中,动力电池出口60GWh,同比增长8.2%;其他电池出口13.6GWh,同比增长106.7%。可以看出,目前动力电池出口规模更大,但其他电池的出口增速更高。近几个月以来,包括亿纬锂能、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瑞浦兰钧等在内,多家锂电池企业签下海外储能电池大单,海外储能市场越来越成为中国锂电企业的“必争之地”。
展会时间:2024/11/5---2024/11/7
展会地点:深圳会展中心(福田)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中心区福华三路
主办单位: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国家新材料产业资源共享平台 深圳市新材料行业协会
会议背景
新材料作为材料工业的先导,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基石,更是新质生产力未来重要的创新载体,对推动技术创新、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保障国家安全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全面展示我国新材料及其创新应用所取得的成就,展望新材料产业未来发展趋势,推动我国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行业交流与合作,由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指导,国家新材料产业资源共享平台主办的2024亚太新材料创新应用博览会(APAME2024)将于11月5-7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
1+1+1+N场活动,助力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
2024亚太新材料创新应用博览会现场将举办“1+1+1+N”场活动,由1场博览会、1场交流会、1场开幕式暨高峰论坛、多场专业技术论坛和学术研讨会、产业对接会、产业推介、报告发布、创新应用大赛等活动组成,预计500余家企业参展、20000余名专业观众参会参观。
邮箱:hycydt123@163.com
地址:山西省阳泉市矿区桃北西街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