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产业信息动态-10月8日

华阳集团产业技术研究总院    主办

内刊

2023年10月8日

137期

Information dynamics of industry

产业信息动态

——摘选自国家能源局《国家能源局重拳出击新能源产业不当行为》

日前,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印发《开展新能源及抽水蓄能开发领域不当市场干预行为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特急通知。根据通知,将聚焦2023年1月1日以来各地方组织实施的风电、光伏和抽水蓄能开发项目,核查项目在签订开发意向协议、编制项目投资市场化配置方案、组织实施市场化配置项目开发过程、项目开发建设全过程中是否存在不当市场干预行为,重点整治:通过文件等形式对新能源发电和抽水蓄能项。目强制要求配套产业;通过文件等形式对新能源发电和抽水蓄能项目强制要求投资落地。

目 录                        CONTENTS

21

徐华清:中国“双碳”工作已走向纵深阶段

专业评论

技术前沿

碳化硅陶瓷性能优异,半导体、光伏用量巨大

16

会展信息

第三届碳中和博鳌大会

10

光伏产业链十大榜单来了

行业聚焦

权威之声

05

国家能源局重拳出击新能源产业不当行为

宏观政策

08

河北保定:围绕TOPCon、组件、背板等实施项目

28

01

权威之声

authority   VOICE

国家能源局重拳出击新能源产业不当行为

来源: 国家能源局

日前,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印发《开展新能源及抽水蓄能开发领域不当市场干预行为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特急通知。根据通知,将聚焦2023年1月1日以来各地方组织实施的风电、光伏和抽水蓄能开发项目,核查项目在签订开发意向协议、编制项目投资市场化配置方案、组织实施市场化配置项目开发过程、项目开发建设全过程中是否存在不当市场干预行为,重点整治以下问题:
(一)通过文件等形式对新能源发电和抽水蓄能项目强制要求配套产业
地方政府或相关主管部门通过印发文件等形式,对新能源发电和抽水蓄能项目强制要求配套产业,特别是风机、塔筒、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电池组件等新能源产业链,具体包括:
一是在相关文件中明确或者变相要求项目必须配套产业或者引入产业;
二是虽未明文规定,但口头强制要求配套产业,或对于没有允诺配套产业的项目和投资主体给予阻碍或明显歧视政策。
(二)通过文件等形式对新能源发电和抽水蓄能项目强制要求投资落地
地方政府或相关主管部门通过印发文件等形式,强制要求新能源发电和抽水蓄能项目投资落地,具体包括:
一是要求企业缴纳高额保证金、投资合作保证金、项目开发建设履约保证金、引入外资等;
二是获取或限制项目的附加收益,如项目产生碳排放权及碳排放所获收益等。
据悉,本次专项整治将于2023年11月30日结束。地方自查整改结束后,国家能源局将组织核查评估,对应整改而未整改的,将选择典型案例予以通报。同时,国家能源局将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督促指导,对进度缓慢、工作不实、效果不佳的,通报地方政府处理。目前,福建、贵州、山西等多地已跟进通知。

权威之声

权威之声

       二是虽未明文规定,但口头强制要求配套产业,或对于没有允诺配套产业的项目和投资主体给予阻碍或明显歧视政策。
      (二)通过文件等形式对新能源发电和抽水蓄能项目强制要求投资落地
      地方政府或相关主管部门通过印发文件等形式,强制要求新能源发电和抽水蓄能项目投资落地,具体包括:
       一是要求企业缴纳高额保证金、投资合作保证金、项目开发建设履约保证金、引入外资等;
       二是获取或限制项目的附加收益,如项目产生碳排放权及碳排放所获收益等。
       据悉,本次专项整治将于2023年11月30日结束。地方自查整改结束后,国家能源局将组织核查评估,对应整改而未整改的,将选择典型案例予以通报。同时,国家能源局将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督促指导,对进度缓慢、工作不实、效果不佳的,通报地方政府处理。目前,福建、贵州、山西等多地已跟进通知。

02

宏观政策

MACROPOLICY

河北保定:围绕TOPCon、组件、背板等实施项目

来源:河北省工信厅

9月27日,河北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印发《关于支持保定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通知指出,支持打造能源电子产业集群。支持保定高新区、经开区,以及莲池区、竞秀区等电子信息产业聚集区提升综合发展能级,发展第三代半导体、光伏、汽车电子等产业,打造国内有影响力的能源电子产业集群。
支持重大项目建设。支持保定围绕TOPCon电池、智能光伏组件、光伏背板、6-8英寸碳化硅衬底、第三代半导体芯片与器件,以及计算机、服务器、激光雷达等智能网联终端等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支持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河北分院建设公共服务平台。
支持创新金融服务。鼓励省产业投资引导基金等政府投资基金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加大对保定电子信息产业投入。支持保定依托现有的市级主导产业基金设立电子信息产业子基金,服务产业发展。支持金融机构为光伏企业提供优质金融产品,破解光伏行业融资难等问题。
支持拓展应用场景。支持保定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推广、5G-A URLLC 技术创新研发及应用落地,赋能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

宏观政策

河北保定:围绕TOPCon、组件、背板等实施项目

行业聚焦

INDUSTRY FOCUS

03

行业聚焦

光伏产业链十大榜单来了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

在光伏行业不断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从硅料到光伏应用系统等各个环节,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光伏企业,以其卓越的实力和显著的成果,生动地诠释了光伏行业的繁盛与活力。
本文特意梳理了十大环节的TOP企业。需要强调的是,参评数据不同,排位亦然生变,本文排名仅供参考,欢迎留言补充。
01 硅 料
我国多晶硅行业集中度较高,同时受到行业高纯度要求、高设备投资及较长的扩产周期影响,行业竞争格局较为稳定。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底,国内多晶硅企业产能排名前十依次为,通威永祥、协鑫科技、新特能源、大全新能、东方希望、亚洲硅业、陕西天瑞、内蒙东立、鄂尔多斯、内蒙聚光。
02 硅 片
自从单晶取代多晶成为光伏行业主导之后,硅片领域形成隆基股份、中环股份两强争雄的格局,到2023年底两者产能分别为190GW和180GW,其后依次为晶科、晶澳、京运通、上机数控、阿特斯、通威、美科太阳能、高景太阳能。

行业聚焦

行业聚焦

       03 电池片
       光伏电池环节是整个光伏产业的核心技术环节,专业化电池企业主要有通威股份、爱旭股份、中润光能、润阳股份和钧达股份(捷泰科技),近年来,隆基、晶科、天合、晶澳、等一体化巨头纷纷布局电池片环节,其产能也在快速攀升。

行业聚焦

       04 组 件
       组件出货数据被看做是行业的“晴雨表”,2023年上半年竞争尤为激烈,综合企业财报以及调研数据发现,上半年组件总出货排名依次为晶科能源、隆基绿能、天合光能、晶澳科技、阿特斯、东方日升、正泰新能、通威太阳能、一道新能、协鑫集成等。
       05 玻 璃
       光伏玻璃作为光伏组件的封装材料,市场集中度较高,目前信义光能、福莱特两大厂家的市占率占比超过50%,光伏玻璃“双霸”格局稳定多年,其余有亚玛顿、南玻A、洛阳玻璃、旗滨集团、安彩高科、彩虹新能源。

04

技术前沿

TECHNOLOGY FRONTIER

行业聚焦

技术前沿

来源 :Carbontech

碳化硅陶瓷性能优异,半导体、光伏用量巨大

陶瓷分为工业陶瓷和特种陶瓷。
特种陶瓷,又称“先进陶瓷”、“精密陶瓷”、“高性能陶瓷”,是指具有特殊力学、物理或化学性能的陶瓷。特种陶瓷以无机非金属材料为基础原料,以特定比例混配其他化合物,经成型、烧结等工艺制备而成。按照用途的不同,特种陶瓷可分为结构陶瓷和功能陶瓷。
结构陶瓷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耐高温、耐腐蚀、抗氧化等特性,适用于严苛的环境或工程应用条件,应用领域包括泛半导体设备、耐磨机械、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
常见的结构陶瓷材料有碳化硅、氧化铝、氮化硅等,其中碳化硅材料因其具有极高的弹性模量、导热系数和较低的热膨胀系数,不易产生弯曲应力变形和热应变,并且具有极佳的可抛光性,可以通过机械加工至优良的镜面。其作为性能优异的结构陶瓷和高温材料,碳化硅陶瓷已在核电、风电、锂电、半导体、光伏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2022年中国碳化硅结构陶瓷市场规模182亿元,随着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宽及下游增长需要,预计2025年碳化硅结构陶瓷市场规模达296亿元。

技术前沿

       一、受正、负极材料扩产带动,中国锂电材料用辊道窑炉系统市场规模持续稳定增长
       辊道窑炉是一种连续生产设备,主要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和电解液的烘干、烧结和热处理等工序。从需求端来看,中国锂电正、负极材料用辊道窑系统发展驱动力主要包括下游需求旺盛、成本优势明显、技术优势带动。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上升,供给增加叠加需求增速放缓,推动周期周而复始。在经历了持续的产能大扩张后,相应窑炉22年增速进入放缓周期,预计26年开始新的建设周期,届时增速再次攀升。
       窑具是窑炉的关键配件,其工业窑炉中循环使用,用于支撑或保护被烧产品的耐火制品,受正极材料扩产带动,窑具的应用规模扩大,碳化硅窑具以其优异的高温机械性能,耐火性能以及抗热震性能应用于陶瓷窑中,可提高窑炉生产能力,大幅度降低能耗,成为各类窑炉材料窑具材料中的理想选择。
       二、碳化硅结构陶瓷应用领域扩大,成为光伏电池片生产过程关键载具材料方面的良好选择
       在碳化硅结构陶瓷当中,碳化硅舟托光伏产业高景气度发展,成为光伏电池片生产工艺过程中关键载具材料方面的良好选择,其市场需求日益受到业界关注。
       目前普遍使用的石英舟托、舟盒、管件等受制于国内、国际高纯石英砂矿源限制,产能较小,且在光伏行业上游单晶炉用坩埚、中游硅片电池片载具耗材需求不断增加的背景下,高纯度石英砂存在供需紧张,价格长期高位运行的特点,石英载具作为光伏电池片生产过程中承载硅片的器件性能稳定,但是与物美价廉的耗材选型标准背道而驰。
       同时,在电池片生产过程中随着工艺时间及次数的增加,石英舟和石英管容易发生隐裂甚至断裂,国内当前主流量产线石英舟和石英管寿命约3-6月,需定期停机清洗、维护、更换石英载具。
       相较于石英材料,碳化硅材料制舟托、舟盒、管件制品等热稳定性能好,高温使用不变形,无有害析出污染物,作为石英制品的优良替代材料,使用寿命可达1年以上,可显著降低使用成本及维护维修停线造成的产能损失,成本优势明显,其作为载具在光伏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1、光伏电池片产业化进程加速,带动光伏产业碳化硅结构陶瓷等生产耗材市场需求上升
       光伏电池在整个光伏产业链中,属于中下游环节,是决定组件效率和成本的核心器件,对于光伏发电成本的下降具有关键性的作用,2022年光伏产业用结构陶瓷市场规模为50亿元,预计2027年规模将达到152.59亿元。

技术前沿

       在制造过程中不同组件对材料要求及用量各不相同,从结构陶瓷用料成本端考虑,舟托及舟盒占40%、悬臂桨占18%。可测算2022年光伏产业舟托及舟盒产值为20亿元,随着技术迭代升级2027年产值达到61.04亿元,其中碳化硅舟托及舟盒市场规模为48.83亿元,占比80%,考虑目前光伏产业用石英舟托及舟盒使用寿命寿命及价格等替代因素,预计未来碳化硅结构陶瓷材料占比将进一步提高。
       2、光伏产业高景气发展,推动电池片新技术设备需求上升,碳化硅结构陶瓷材料存在持续增长的市场规模
       当前,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光伏渗透率不断提升,在各国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的驱动下,随着光伏产业度电成本显著下降,目前光伏发电已成为全球最经济的电力能源,根据IEA预测,2020-2030年间光伏装机量将以21%的CAGR增长至接近5TW,光伏占全球电力装机比重将从9.5%提升至33.2%,2022年,全球光伏制造产能增加超过70%,达到近450GW。
       中国占整个供应链新增产能的95%以上。2023年和2024年,全球光伏制造产能预计将翻倍,中国再次占到增幅的90%以上;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数据,2012-2022年我国光伏电池片产量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1.23%,截至2023年6月底,光伏累计装机约4.7亿千瓦,已经是我国装机规模的第二大电源,仅次于煤电。
       终端旺盛装机需求持续带动电池片需求高增,推动光伏产业碳化硅舟托及舟盒替换需求上涨,预计到2025年半导体及光伏行业用碳化硅结构陶瓷占比达62%,其中光伏行业用碳化硅结构陶瓷占比将从2022年6%上升至26%,成为最快增长领域。
       碳化硅结构陶瓷所展现的高稳定性与机械性能使其应用范围日渐扩大,随着国内外业界对于高精密度、高耐磨耗、高可靠度机械零组件或电子元件的要求日趋严格,碳化硅结构陶瓷产品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技术前沿

05

专业评论

Professional comments

徐华清:中国“双碳”工作已走向纵深阶段

来源: 碳达峰碳中和专业委员会

专业评论

2020年9月22日,中国作出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今天,中国“双碳”的时间表走到三周年整。
近日,围绕“双碳”三年成果、全国碳市场、能源安全与能源低碳转型,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等话题,专访了一系列专家学者。本文是对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碳达峰碳中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徐华清的专访实录。
徐华清长期研究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战略政策,曾任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中心主任,及代表中国政府参加气候变化谈判。他是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的主要作者之一,并作为第四次评估报告的评审编辑,被IPCC授予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贡献奖。
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成立于2012年,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级战略研究机构和国际合作交流窗口,直属于生态环境部。此外,还承担碳排放权交易管理、统计核算与考核、国内履约等方面工作。

专业评论

       界面新闻:您如何评价过去三年中国在“双碳”目标落地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徐华清: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中国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构建完成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行动、保障体系,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稳步推进,产业结构持续升级,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成效显著,新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以及植树造林等方面走在全球前列,绿色低碳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平稳运行,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得到强化,“双碳”工作基础能力显著增强,同时积极参与并引领全球气候治理,充分展示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具有强有力的领导力、广泛的动员力和有效的行动力。
       同时,也需要我们高度关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主要表现为梯次有序达峰出现难以落地现象,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及煤电项目形势严峻,避免高碳锁定和高位达峰任务艰巨。
       “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当前“双碳”工作已经走向纵深,在具体工作中需要统筹应对气候变化与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形成从单一目标到多目标协同的综合解决方案,不断提升政策和行动协同创新的减排效果、经济效益、社会效应、系统效率和治理效能。
       界面新闻:“1+N”政策体系在中国实现双碳进程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您在这项政策体系中看到了哪些亮点?
       徐华清: 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旨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
       这一政策体系是涉及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政治、社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一揽子政策、行动及保障体系,明确了推进“双碳”工作必须坚持的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等重要原则,提出了推动能源革命、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完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等实现“双碳”目标的主要路径及重点任务。
此外,进一步强化了党对“双碳”工作的领导,明确要求深入分析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充分认识实现“双碳”目标的紧迫性和艰巨性,研究需要做好的重点工作,统一思想和认识,扎扎实实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也请大家特别关注“双碳”目标中的两个“前”字,这既是一个极具雄心的目标,具有很强的国家战略意图和政策导向,也体现了中国高层决策对科学的尊重,尤其是对未来技术进步、技术创新不确定性的认识。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明确提出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确保有力有序有效做好碳达峰工作。
界面新闻:您如何评价全国碳市场启动以来的整体表现?全国碳市场建设还有哪些有待提高之处?
徐华清:全国碳市场平稳运行已满两周年,目前已进入第二个履约周期,整体表现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参与企业控排责任逐步压实。超过80%的企业认为碳市场强化了企业控排责任,促进了企业减排行动,市场机制的激励和约束作用逐步显现。
二是实现了行业整体减排成本的降低。配额价格波动合理、价格稳中有升,据初步分析,共649家企业通过碳交易实现了低成本减排,全行业减排成本降低约为100亿元。
三是碳排放数据质量监管不断加强。主管部门指导并督促企业初步建立数据质量控制体系,实测关键数据的重点排放单位由2019年的43%提升至2020年的76%,企业碳排放精细化管理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
四是初步形成了“排放有成本,减排有收益”的社会意识。为全国碳市场建设营造良好氛围,成为彰显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负责任大国形象的重要窗口。
同时,全国碳市场建设还有一些地方值得进一步关注。
在思想认识方面,对全国碳市场作用和定位认识尚不统一,存在过度强调碳市场的金融属性,忽视其作为减排政策工具的基本定位,存在过度担心碳市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忽略其对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激励作用的情况。
在法律法规方面,“碳交易条例”尚未出台,现有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法规层级低、处罚力度弱,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建立。
在市场功能方面,覆盖行业仅为发电行业,交易主体仅为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且交易产品和交易方式单一等。
界面新闻: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的重启备受各界关注。今年国家气候战略中心组织开展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评估遴选及修订工作,这项工作进展如何?预计首批方法学何时对外公布?
徐华清:2023年5月,国家气候战略中心配合气候司对公开征集的356个CCER方法学建议进行汇总,研究制定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方法学评估遴选工作方案》,明确通过“形式审查+专家两轮评估”方式遴选出符合优先发展领域、技术成熟无争议、可操作性强的方法学建议,第一轮评估工作主要确定符合条件的技术领域及发布优先级,第二轮评估工作主要评选各技术领域的最佳方法学并修改形成发布建议稿。
在气候司指导下,6月,国家气候战略中心组织科技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气候中心、国家节能中心、清华大学、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绿色交易所等专家,根据方法学一二三级领域,评出5-8个首批发布方法学的二级领域,完成第一轮评估。
7-8月,中心组织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自然资源部、住建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等部门,以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碳交易专业委员会推荐的专家,完成对优先二级领域方法学的评估,推选六个方法学建议,并组建六个工作组开展修编工作,成员包括编制单位、行业推荐专家和提交类似方法学建议的有关单位、审定核查机构,个别工作领域主管部门参加。召开修编会议15次,圆满完成第二轮评估。
根据修编情况,四个基础较好的有关造林碳汇、红树林植被修复、并网光热发电、海上风电的方法学建议,已于9月上旬征求部内司局及有关部委意见,拟于近期视情况由生态环境部发布。
界面新闻:您曾公开表示,把中国中长期碳排放控制战略目标分为三步,其中从碳排放强度转向碳排放总量控制是第二步。目前,全国碳市场距离向碳排放总量控制转变,还有多远?如果要实现这个转变,会牵涉到哪些深层次的机制体制变革?
徐华清: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事业,中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以控制二氧化碳排放为载体,以低碳技术和低碳制度创新为保障,加快形成以低碳为特征的产业体系、能源体系和生活方式,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积极探索符合国情的低碳发展道路。
中国的低碳发展道路与中国式现代化相协同,从中长期碳排放控制战略目标看,大致也可以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到2020年,实现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降低40%-45%的目标。
第二步,在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达峰的目标,通过实施碳排放强度和碳排放总量“双控”制度,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二氧化碳排放的脱钩。
第三步,在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全面落实《巴黎协定》提出的“在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源的人为排放与汇的清除之间的平衡”的要求。
建立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旨在科学、有效、主动管控二氧化碳排放量,通过实施有约束力的二氧化碳总量控制目标及分解落实机制,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推进能源革命,加快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系,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
早在国务院印发的《“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就明确要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地区,应建立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可以预期,全国碳市场距离向碳排放总量控制转变为期不远,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配额总量控制目标的刚性约束将更加强化,为建成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碳市场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实施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需要建立健全与之相配套的政策和制度体系:
一是坚持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与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相衔接,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二是探索建立温室气体排放许可制度,规范和约束温室气体排放单位的行为,提高温室气体排放空间作为稀缺资源的有效利用,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碳排放权产权制度,推动生产要素低碳转型。
三是探索开展重大建设项目碳排放评价制度,将碳排放评价作为建设项目合规性和约束性的必要条件,严格控制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温室气体排放增量,推动重大工程项目投资及建设的低碳转型。
四是完善碳排放管理标准体系,通过建立温室气体排放行业标准、技术标准、产品标准等措施,促进工业、能源、建筑、交通的低碳发展和绿色转型。
界面新闻:能源安全问题同样受到重视,它和能源转型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在能源低碳转型上,中国还有哪些问题或挑战需要应对?
徐华清:安全是转型的前提,转型是安全的保障。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应立足中国能源资源禀赋,以能源安全为前提;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不仅可降低能源对外依赖度、提升能源多样性和自给率、降低能源生产消费环境损害,也是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路径。
通过煤炭替代、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等举措,中国能源转型取得积极进展,2022年中国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由2012年的68.5%下降至56.2%,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从2012年的9.7%上升至17.5%,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已经占到全球约1/4;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已超过煤电, 装机容量达到12.7亿千瓦,占发电总装机容量的比重为49.6%,并网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分别约占全球的39%、35%。
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局势错综复杂,极端气候事件日益频发加剧,“双碳”目标下能源结构加速转型等复杂因素加剧能源安全风险。统筹能源安全与转型,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同时,稳步推进能源低碳转型,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面临新的挑战。处理好能源安全与能源转型的关系,需要对中国能源资源禀赋有新的认识。
在传统的认识中,中国的能源结构是富煤、贫油、少气,但事实上中国的新能源资源非常丰富。
新能源作为未来主体能源是大趋所趋,尽管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需要一个的转型过程,也并非一蹴而就,但更为重要的是要积极主动转型,走创新驱动的新发展路径,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缺油少气等传统能源安全问题,走出一条解决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的新路来。
界面新闻:今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 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意味着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迈入实质阶段。这一转变意味着什么?
徐华清:研究提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逐步建立全国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分解落实机制,这既是中国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战略性任务,也是中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必须迈出的实质性一步,对于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首次明确提出,逐步建立全国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分解落实机制,研究制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总量设定与配额分配方案。
结合“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实施以碳强度控制为主、碳排放总量控制为辅的制度,特别是今年7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的在碳排放强度的基础上,逐步实施碳排放强度和碳排放总量双控制度的有关要求,亟需我们科学设定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及分解落实机制,进一步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强化相应的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等制度。

       此外,进一步强化了党对“双碳”工作的领导,明确要求深入分析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充分认识实现“双碳”目标的紧迫性和艰巨性,研究需要做好的重点工作,统一思想和认识,扎扎实实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也请大家特别关注“双碳”目标中的两个“前”字,这既是一个极具雄心的目标,具有很强的国家战略意图和政策导向,也体现了中国高层决策对科学的尊重,尤其是对未来技术进步、技术创新不确定性的认识。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明确提出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确保有力有序有效做好碳达峰工作。
       界面新闻:您如何评价全国碳市场启动以来的整体表现?全国碳市场建设还有哪些有待提高之处?
       徐华清:全国碳市场平稳运行已满两周年,目前已进入第二个履约周期,整体表现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参与企业控排责任逐步压实。超过80%的企业认为碳市场强化了企业控排责任,促进了企业减排行动,市场机制的激励和约束作用逐步显现。
        二是实现了行业整体减排成本的降低。配额价格波动合理、价格稳中有升,据初步分析,共649家企业通过碳交易实现了低成本减排,全行业减排成本降低约为100亿元。
       三是碳排放数据质量监管不断加强。主管部门指导并督促企业初步建立数据质量控制体系,实测关键数据的重点排放单位由2019年的43%提升至2020年的76%,企业碳排放精细化管理意识和能力不断提升。
       四是初步形成了“排放有成本,减排有收益”的社会意识。为全国碳市场建设营造良好氛围,成为彰显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负责任大国形象的重要窗口。
同时,全国碳市场建设还有一些地方值得进一步关注。
       在思想认识方面,对全国碳市场作用和定位认识尚不统一,存在过度强调碳市场的金融属性,忽视其作为减排政策工具的基本定位,存在过度担心碳市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忽略其对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激励作用的情况。
在法律法规方面,“碳交易条例”尚未出台,现有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法规层级低、处罚力度弱,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建立。
在市场功能方面,覆盖行业仅为发电行业,交易主体仅为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且交易产品和交易方式单一等。
界面新闻: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的重启备受各界关注。今年国家气候战略中心组织开展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评估遴选及修订工作,这项工作进展如何?预计首批方法学何时对外公布?
徐华清:2023年5月,国家气候战略中心配合气候司对公开征集的356个CCER方法学建议进行汇总,研究制定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方法学评估遴选工作方案》,明确通过“形式审查+专家两轮评估”方式遴选出符合优先发展领域、技术成熟无争议、可操作性强的方法学建议,第一轮评估工作主要确定符合条件的技术领域及发布优先级,第二轮评估工作主要评选各技术领域的最佳方法学并修改形成发布建议稿。
在气候司指导下,6月,国家气候战略中心组织科技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气候中心、国家节能中心、清华大学、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绿色交易所等专家,根据方法学一二三级领域,评出5-8个首批发布方法学的二级领域,完成第一轮评估。
7-8月,中心组织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自然资源部、住建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等部门,以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碳交易专业委员会推荐的专家,完成对优先二级领域方法学的评估,推选六个方法学建议,并组建六个工作组开展修编工作,成员包括编制单位、行业推荐专家和提交类似方法学建议的有关单位、审定核查机构,个别工作领域主管部门参加。召开修编会议15次,圆满完成第二轮评估。
根据修编情况,四个基础较好的有关造林碳汇、红树林植被修复、并网光热发电、海上风电的方法学建议,已于9月上旬征求部内司局及有关部委意见,拟于近期视情况由生态环境部发布。
界面新闻:您曾公开表示,把中国中长期碳排放控制战略目标分为三步,其中从碳排放强度转向碳排放总量控制是第二步。目前,全国碳市场距离向碳排放总量控制转变,还有多远?如果要实现这个转变,会牵涉到哪些深层次的机制体制变革?
徐华清: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事业,中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以控制二氧化碳排放为载体,以低碳技术和低碳制度创新为保障,加快形成以低碳为特征的产业体系、能源体系和生活方式,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积极探索符合国情的低碳发展道路。
中国的低碳发展道路与中国式现代化相协同,从中长期碳排放控制战略目标看,大致也可以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到2020年,实现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降低40%-45%的目标。
第二步,在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达峰的目标,通过实施碳排放强度和碳排放总量“双控”制度,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二氧化碳排放的脱钩。
第三步,在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全面落实《巴黎协定》提出的“在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源的人为排放与汇的清除之间的平衡”的要求。
建立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旨在科学、有效、主动管控二氧化碳排放量,通过实施有约束力的二氧化碳总量控制目标及分解落实机制,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推进能源革命,加快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系,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
早在国务院印发的《“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就明确要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地区,应建立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可以预期,全国碳市场距离向碳排放总量控制转变为期不远,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配额总量控制目标的刚性约束将更加强化,为建成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碳市场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实施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需要建立健全与之相配套的政策和制度体系:
一是坚持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与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相衔接,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二是探索建立温室气体排放许可制度,规范和约束温室气体排放单位的行为,提高温室气体排放空间作为稀缺资源的有效利用,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碳排放权产权制度,推动生产要素低碳转型。
三是探索开展重大建设项目碳排放评价制度,将碳排放评价作为建设项目合规性和约束性的必要条件,严格控制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温室气体排放增量,推动重大工程项目投资及建设的低碳转型。
四是完善碳排放管理标准体系,通过建立温室气体排放行业标准、技术标准、产品标准等措施,促进工业、能源、建筑、交通的低碳发展和绿色转型。
界面新闻:能源安全问题同样受到重视,它和能源转型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在能源低碳转型上,中国还有哪些问题或挑战需要应对?
徐华清:安全是转型的前提,转型是安全的保障。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应立足中国能源资源禀赋,以能源安全为前提;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不仅可降低能源对外依赖度、提升能源多样性和自给率、降低能源生产消费环境损害,也是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路径。
通过煤炭替代、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等举措,中国能源转型取得积极进展,2022年中国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由2012年的68.5%下降至56.2%,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从2012年的9.7%上升至17.5%,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已经占到全球约1/4;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已超过煤电, 装机容量达到12.7亿千瓦,占发电总装机容量的比重为49.6%,并网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分别约占全球的39%、35%。
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局势错综复杂,极端气候事件日益频发加剧,“双碳”目标下能源结构加速转型等复杂因素加剧能源安全风险。统筹能源安全与转型,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同时,稳步推进能源低碳转型,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面临新的挑战。处理好能源安全与能源转型的关系,需要对中国能源资源禀赋有新的认识。
在传统的认识中,中国的能源结构是富煤、贫油、少气,但事实上中国的新能源资源非常丰富。
新能源作为未来主体能源是大趋所趋,尽管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需要一个的转型过程,也并非一蹴而就,但更为重要的是要积极主动转型,走创新驱动的新发展路径,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缺油少气等传统能源安全问题,走出一条解决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的新路来。
界面新闻:今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 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意味着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迈入实质阶段。这一转变意味着什么?
徐华清:研究提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逐步建立全国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分解落实机制,这既是中国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战略性任务,也是中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必须迈出的实质性一步,对于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首次明确提出,逐步建立全国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分解落实机制,研究制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总量设定与配额分配方案。
结合“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实施以碳强度控制为主、碳排放总量控制为辅的制度,特别是今年7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的在碳排放强度的基础上,逐步实施碳排放强度和碳排放总量双控制度的有关要求,亟需我们科学设定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及分解落实机制,进一步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强化相应的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等制度。

专业评论

融属性,忽视其作为减排政策工具的基本定位,存在过度担心碳市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忽略其对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激励作用的情况。
       在法律法规方面,“碳交易条例”尚未出台,现有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法规层级低、处罚力度弱,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建立。
       在市场功能方面,覆盖行业仅为发电行业,交易主体仅为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且交易产品和交易方式单一等。
       界面新闻: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的重启备受各界关注。今年国家气候战略中心组织开展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评估遴选及修订工作,这项工作进展如何?预计首批方法学何时对外公布?
       徐华清:2023年5月,国家气候战略中心配合气候司对公开征集的356个CCER方法学建议进行汇总,研究制定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方法学评估遴选工作方案》,明确通过“形式审查+专家两轮评估”方式遴选出符合优先发展领域、技术成熟无争议、可操作性强的方法学建议,第一轮评估工作主要确定符合条件的技术领域及发布优先级,第二轮评估工作主要评选各技术领域的最佳方法学并修改形成发布建议稿。
       在气候司指导下,6月,国家气候战略中心组织科技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气候中心、国家节能中心、清华大学、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绿色交易所等专家,根据方法学一二三级领域,评出5-8个首批发布方法学的二级领域,完成第一轮评估。
       7-8月,中心组织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自然资源部、住建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等部门,以及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碳交易专业委员会推荐的专家,完成对优先二级领域方法学的评估,推选六个方法学建议,并组建六个工作组开展修编工作,成员包括编制单位、行业推荐专家和提交类似方法学建议的有关单位、审定核查机构,个别工作领域主管部门参加。召开修编会议15次,圆满完成第二轮评估。
       根据修编情况,四个基础较好的有关造林碳汇、红树林植被修复、并网光热发电、海上风电的方法学建议,已于9月上旬征求部内司局及有关部委意见,拟于近期视情况由生态环境部发布。
界面新闻:您曾公开表示,把中国中长期碳排放控制战略目标分为三步,其中从碳排放强度转向碳排放总量控制是第二步。目前,全国碳市场距离向碳排放总量控制转变,还有多远?如果要实现这个转变,会牵涉到哪些深层次的机制体制变革?
徐华清: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事业,中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以控制二氧化碳排放为载体,以低碳技术和低碳制度创新为保障,加快形成以低碳为特征的产业体系、能源体系和生活方式,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积极探索符合国情的低碳发展道路。
中国的低碳发展道路与中国式现代化相协同,从中长期碳排放控制战略目标看,大致也可以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到2020年,实现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降低40%-45%的目标。
第二步,在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达峰的目标,通过实施碳排放强度和碳排放总量“双控”制度,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二氧化碳排放的脱钩。
第三步,在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全面落实《巴黎协定》提出的“在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源的人为排放与汇的清除之间的平衡”的要求。
建立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旨在科学、有效、主动管控二氧化碳排放量,通过实施有约束力的二氧化碳总量控制目标及分解落实机制,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推进能源革命,加快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系,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
早在国务院印发的《“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就明确要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地区,应建立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可以预期,全国碳市场距离向碳排放总量控制转变为期不远,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配额总量控制目标的刚性约束将更加强化,为建成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碳市场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实施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需要建立健全与之相配套的政策和制度体系:
一是坚持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与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相衔接,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二是探索建立温室气体排放许可制度,规范和约束温室气体排放单位的行为,提高温室气体排放空间作为稀缺资源的有效利用,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碳排放权产权制度,推动生产要素低碳转型。
三是探索开展重大建设项目碳排放评价制度,将碳排放评价作为建设项目合规性和约束性的必要条件,严格控制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温室气体排放增量,推动重大工程项目投资及建设的低碳转型。
四是完善碳排放管理标准体系,通过建立温室气体排放行业标准、技术标准、产品标准等措施,促进工业、能源、建筑、交通的低碳发展和绿色转型。
界面新闻:能源安全问题同样受到重视,它和能源转型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在能源低碳转型上,中国还有哪些问题或挑战需要应对?
徐华清:安全是转型的前提,转型是安全的保障。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应立足中国能源资源禀赋,以能源安全为前提;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不仅可降低能源对外依赖度、提升能源多样性和自给率、降低能源生产消费环境损害,也是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路径。
通过煤炭替代、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等举措,中国能源转型取得积极进展,2022年中国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由2012年的68.5%下降至56.2%,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从2012年的9.7%上升至17.5%,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已经占到全球约1/4;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已超过煤电, 装机容量达到12.7亿千瓦,占发电总装机容量的比重为49.6%,并网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分别约占全球的39%、35%。
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局势错综复杂,极端气候事件日益频发加剧,“双碳”目标下能源结构加速转型等复杂因素加剧能源安全风险。统筹能源安全与转型,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同时,稳步推进能源低碳转型,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面临新的挑战。处理好能源安全与能源转型的关系,需要对中国能源资源禀赋有新的认识。
在传统的认识中,中国的能源结构是富煤、贫油、少气,但事实上中国的新能源资源非常丰富。
新能源作为未来主体能源是大趋所趋,尽管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需要一个的转型过程,也并非一蹴而就,但更为重要的是要积极主动转型,走创新驱动的新发展路径,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缺油少气等传统能源安全问题,走出一条解决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的新路来。
界面新闻:今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 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意味着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迈入实质阶段。这一转变意味着什么?
徐华清:研究提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逐步建立全国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分解落实机制,这既是中国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战略性任务,也是中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必须迈出的实质性一步,对于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首次明确提出,逐步建立全国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分解落实机制,研究制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总量设定与配额分配方案。
结合“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实施以碳强度控制为主、碳排放总量控制为辅的制度,特别是今年7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的在碳排放强度的基础上,逐步实施碳排放强度和碳排放总量双控制度的有关要求,亟需我们科学设定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及分解落实机制,进一步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强化相应的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等制度。

       界面新闻:您曾公开表示,把中国中长期碳排放控制战略目标分为三步,其中从碳排放强度转向碳排放总量控制是第二步。目前,全国碳市场距离向碳排放总量控制转变,还有多远?如果要实现这个转变,会牵涉到哪些深层次的机制体制变革?
       徐华清: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事业,中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以控制二氧化碳排放为载体,以低碳技术和低碳制度创新为保障,加快形成以低碳为特征的产业体系、能源体系和生活方式,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积极探索符合国情的低碳发展道路。
       中国的低碳发展道路与中国式现代化相协同,从中长期碳排放控制战略目标看,大致也可以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到2020年,实现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降低40%-45%的目标。
       第二步,在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达峰的目标,通过实施碳排放强度和碳排放总量“双控”制度,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二氧化碳排放的脱钩。
       第三步,在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全面落实《巴黎协定》提出的“在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源的人为排放与汇的清除之间的平衡”的要求。
       建立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旨在科学、有效、主动管控二氧化碳排放量,通过实施有约束力的二氧化碳总量控制目标及分解落实机制,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推进能源革命,加快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系,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
       早在国务院印发的《“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就明确要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地区,应建立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可以预期,全国碳市场距离向碳排放总量控制转变为期不远,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配额总量控制目标的刚性约束将更加强化,为建成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碳市场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实施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需要建立健全与之相配套的政策和制度体系:
       一是坚持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与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相衔接,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二是探索建立温室气体排放许可制度,规范和约束温室气体排放单位的行为,提高温室气体排放空间作为稀缺资源的有效利用,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碳排放权产权制度,推动生产要素低碳转型。
三是探索开展重大建设项目碳排放评价制度,将碳排放评价作为建设项目合规性和约束性的必要条件,严格控制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温室气体排放增量,推动重大工程项目投资及建设的低碳转型。
四是完善碳排放管理标准体系,通过建立温室气体排放行业标准、技术标准、产品标准等措施,促进工业、能源、建筑、交通的低碳发展和绿色转型。
界面新闻:能源安全问题同样受到重视,它和能源转型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在能源低碳转型上,中国还有哪些问题或挑战需要应对?
徐华清:安全是转型的前提,转型是安全的保障。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应立足中国能源资源禀赋,以能源安全为前提;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不仅可降低能源对外依赖度、提升能源多样性和自给率、降低能源生产消费环境损害,也是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路径。
通过煤炭替代、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等举措,中国能源转型取得积极进展,2022年中国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由2012年的68.5%下降至56.2%,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从2012年的9.7%上升至17.5%,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已经占到全球约1/4;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已超过煤电, 装机容量达到12.7亿千瓦,占发电总装机容量的比重为49.6%,并网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分别约占全球的39%、35%。
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局势错综复杂,极端气候事件日益频发加剧,“双碳”目标下能源结构加速转型等复杂因素加剧能源安全风险。统筹能源安全与转型,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同时,稳步推进能源低碳转型,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面临新的挑战。处理好能源安全与能源转型的关系,需要对中国能源资源禀赋有新的认识。
在传统的认识中,中国的能源结构是富煤、贫油、少气,但事实上中国的新能源资源非常丰富。
新能源作为未来主体能源是大趋所趋,尽管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需要一个的转型过程,也并非一蹴而就,但更为重要的是要积极主动转型,走创新驱动的新发展路径,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缺油少气等传统能源安全问题,走出一条解决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的新路来。
界面新闻:今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 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意味着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迈入实质阶段。这一转变意味着什么?
徐华清:研究提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逐步建立全国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分解落实机制,这既是中国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战略性任务,也是中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必须迈出的实质性一步,对于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首次明确提出,逐步建立全国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分解落实机制,研究制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总量设定与配额分配方案。
结合“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实施以碳强度控制为主、碳排放总量控制为辅的制度,特别是今年7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的在碳排放强度的基础上,逐步实施碳排放强度和碳排放总量双控制度的有关要求,亟需我们科学设定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及分解落实机制,进一步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强化相应的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等制度。

专业评论

专业评论

中的作用。
       二是探索建立温室气体排放许可制度,规范和约束温室气体排放单位的行为,提高温室气体排放空间作为稀缺资源的有效利用,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碳排放权产权制度,推动生产要素低碳转型。
       三是探索开展重大建设项目碳排放评价制度,将碳排放评价作为建设项目合规性和约束性的必要条件,严格控制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温室气体排放增量,推动重大工程项目投资及建设的低碳转型。
       四是完善碳排放管理标准体系,通过建立温室气体排放行业标准、技术标准、产品标准等措施,促进工业、能源、建筑、交通的低碳发展和绿色转型。
       界面新闻:能源安全问题同样受到重视,它和能源转型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在能源低碳转型上,中国还有哪些问题或挑战需要应对?
       徐华清:安全是转型的前提,转型是安全的保障。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应立足中国能源资源禀赋,以能源安全为前提;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不仅可降低能源对外依赖度、提升能源多样性和自给率、降低能源生产消费环境损害,也是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路径。
       通过煤炭替代、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等举措,中国能源转型取得积极进展,2022年中国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由2012年的68.5%下降至56.2%,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从2012年的9.7%上升至17.5%,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已经占到全球约1/4;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已超过煤电, 装机容量达到12.7亿千瓦,占发电总装机容量的比重为49.6%,并网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分别约占全球的39%、35%。
       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局势错综复杂,极端气候事件日益频发加剧,“双碳”目标下能源结构加速转型等复杂因素加剧能源安全风险。统筹能源安全与转型,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同时,稳步推进能源低碳转型,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面临新的挑战。处理好能源安全与能源转型的关系,需要对中国能源资源禀赋有新的认识。
       在传统的认识中,中国的能源结构是富煤、贫油、少气,但事实上中国的新能源资源非常丰富。
新能源作为未来主体能源是大趋所趋,尽管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需要一个的转型过程,也并非一蹴而就,但更为重要的是要积极主动转型,走创新驱动的新发展路径,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缺油少气等传统能源安全问题,走出一条解决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的新路来。
界面新闻:今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 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意味着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迈入实质阶段。这一转变意味着什么?
徐华清:研究提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逐步建立全国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分解落实机制,这既是中国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战略性任务,也是中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必须迈出的实质性一步,对于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首次明确提出,逐步建立全国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分解落实机制,研究制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总量设定与配额分配方案。
结合“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实施以碳强度控制为主、碳排放总量控制为辅的制度,特别是今年7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的在碳排放强度的基础上,逐步实施碳排放强度和碳排放总量双控制度的有关要求,亟需我们科学设定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及分解落实机制,进一步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强化相应的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等制度。

       新能源作为未来主体能源是大趋所趋,尽管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需要一个的转型过程,也并非一蹴而就,但更为重要的是要积极主动转型,走创新驱动的新发展路径,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缺油少气等传统能源安全问题,走出一条解决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的新路来。
       界面新闻:今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 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意味着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迈入实质阶段。这一转变意味着什么?
       徐华清:研究提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逐步建立全国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分解落实机制,这既是中国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战略性任务,也是中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必须迈出的实质性一步,对于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首次明确提出,逐步建立全国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分解落实机制,研究制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总量设定与配额分配方案。
       结合“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实施以碳强度控制为主、碳排放总量控制为辅的制度,特别是今年7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的在碳排放强度的基础上,逐步实施碳排放强度和碳排放总量双控制度的有关要求,亟需我们科学设定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及分解落实机制,进一步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强化相应的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等制度。

专业评论

专业评论

会展信息

第三届碳中和博鳌大会

会展信息

EXHIBITION INFORMATION 

展会时间:2023/11/2---2023/11/4
展会地点:中国海南博鳌
主办单位:中国节能协会、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展会简介:碳中和博整大会,是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凝聚多年行业经验,整合政府、行业、专家、企业、媒体等方面顶级资源打造的在“碳中和”领域最具影响力的顶级年度峰会。目前已经举办两届,前后邀请了50余名政府领导百余名行业知名专家和业内企业家领袖一起探讨了碳中和成功案例和未来趋势。
大会秉承全行业节能降碳的理念,两届大会的议题设计、专家邀约、企业参会等方面,涉及教育培训、金融投资、智能科技、进出口贸易、科研材料、能源矿产、互联网、资产管理、航空航天、环保、建筑认证、咨询等十五大行业,做到所有涉碳细分领域的全覆盖,为全行业的碳中和方向提供指导,也给参会企业带来更多政策解读、国内外成熟企业经验合作机会,最后诚邀更多碳中和领域企业参会学习交流。
两届大会共接受了近百家媒体报道,搜索量超百万,大会影响力空前高涨。经过两年的发展,碳中和博整大会已经成长为目前碳中和领域涉及细分领域最全、专家阵容最强,会议议题最深、参会企业最多、影响范围最广、会议奖项含金量最高、大会成果最丰富的碳中和会议,社会各界对碳中和博鳌大会给予高度评价。

会议直达:第三届碳中和博鳌大会

做精做优新能源新材料产业
 推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邮箱:hycydt123@163.com
地址:山西省阳泉市矿区桃北西街2号

耿安英       高    杰       杨晓成       周晓辉      

郭宝晶       韩    娟       张    静       

刘景利       

郑迎芳       段昕永

李淑敏       

蒯平宇       张利武
李淑敏       王   磊
朱瑞峰

主        编

副主编

编辑部主任

副主任

编辑

武天宇

校对审核

耿安英

往期作品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