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产业信息动态-9月2日

华阳集团产业技术研究总院    主办

内刊

2024年9月2日

366期

Information dynamics of industry

产业信息动态

——摘选风电头条   国务院发布《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

中国能源转型为全球能源转型、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重要贡献。2023年中国能源转型投资达6760亿美元,是全球能源转型投资最多的国家。十年来,中国向全球提供优质的清洁能源产品和服务,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不断推动新能源技术快速迭代,有力促进全球风电、光伏成本大幅下降。中国持续扩大开放合作,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核电、水电、新能源等一大批标志性项目接连建成投产,2023年出口风电光伏产品助力其他国家减排二氧化碳约8.1亿吨。中国新能源产业不仅丰富了全球供给,缓解了全球通胀压力,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作出了突出贡献。

目 录                        CONTENTS

权威之声

05

自然资源部:支持大型风光基地

宏观政策

行业聚焦

17

《黑神话:悟空》约见曲面光伏

33

人民日报:中国能源转型实现新跨越新突破

专业评论

技术前沿

 高倍率和长循环稳定性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22

会展信息

2024中部新型电力系统与新能源展览会

36

11

国务院发布《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

01

权威之声

authority   VOICE

权威之声

自然资源部:支持大型风光基地

来源:自然资源部

8月20日,自然资源部发布关于保护和永续利用自然资源扎实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以煤为主的国情,做好煤炭保供服务工作,推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支持利用沙漠、戈壁、荒漠等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推动海上风电项目向深水远岸布局,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促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实施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组织开展试点工作。
原文如下:
     自然资源部关于保护和永续利用自然资源扎实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实施意见
                                           自然资发〔2024〕15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局,上海市海洋局、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山东省海洋局、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海南省海洋厅,大连市海洋发展局、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厦门市海洋发展局、宁波市海洋经济发展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及部其他直属单位,各派出机构,部机关各司局:
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自然资源是生存之基、发展之要、民生之本、生态之依,保护和永续利用自然资源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内在要求。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有力落实美丽中国建设的重大部署,研究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部署,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围绕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资源资产权益工作定位,严格管控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等三条控制线,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水平,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增强能源资源保障能力,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一)健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推动构建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强化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对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统筹和综合平衡各领域各方面空间利用需求。加快编制实施京津冀、长三角、黄河流域、中部地区等区域流域国土空间专项规划,促进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推动高质量发展。分区分类推进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编制,传导落实上位总体规划的战略目标、底线管控、功能布局、空间结构、资源利用等要求。建立国土空间规划定期体检评估制度,建设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以“数字化”“网络化”推进规划管理流程优化、政策创新和制度改革。
(二)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优化实施规划,推进主体功能综合布局,引导塑造区域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体系,完善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的空间发展策略和空间协同政策,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强化国土空间优化发展保障机制,推动各地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积极参与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
(三)严格落实和管控“三区三线”。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将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对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确保可长期稳定利用的耕地不再减少。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制度,完善分区差别化管控规则,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监测及保护成效评估,规范管控对生态功能不造成破坏的有限人为活动,严格控制建设项目占用,加强对违法违规侵占行为执法,牢牢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完善城镇开发边界管控,推动城镇空间内涵式集约化绿色发展。维护“三区三线”划定成果的严肃性,严格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的要求。
(四)助力美丽城市建设。健全城市规划体系,引导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集约紧凑布局。完善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及其详细规划,落实城市水体保护线、绿地系统线、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历史文化保护线等划定与管控要求,推进产业空间、居住用地和公共服务设施协同配置,统筹谋划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运用城市设计等手段,提升城市人居环境品质,助力以绿色低碳、环境优美、生态宜居、安全健康、智慧高效为导向的美丽城市建设。加强超大特大城市国土空间规划管理,遏制“摊大饼”式扩张,推动城市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更趋合理。实施国土空间规划和用地政策指引,积极服务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等。
(五)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县域统筹、分类有序编制村庄规划,提高村庄规划编制质量和实效,优化乡村公共服务设施、产业发展空间布局,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发掘乡村地域资源资产优势,因地制宜开展乡村空间设计,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保护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格局,塑造美丽乡村特色风貌。在耕地总量不减少、永久基本农田布局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以县域为统筹单元、以乡镇为基本实施单元,稳妥有序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整合盘活农村零散闲置土地,保障乡村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用地。
(六)保护传承文化与自然价值。整体保护与系统活化利用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健全历史文化遗产空间保护的政策和工作机制,完善文化和自然价值特色突出地域的用地政策,彰显国土空间的特色魅力,挖掘文化与自然遗产多重价值,丰富美丽中国建设的文化内涵。
三、推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七)严格资源总量管理。优化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配置方式,提高土地要素配置精准性和利用效率,优先保障主导产业、重大项目合理用地,使优势地区有更大发展空间。建立新增城镇建设用地指标配置同常住人口增加协调机制。健全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制度,严格保护自然岸线,严控新增围填海,探索建立海岸线占用与修复平衡制度,确保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优化重大项目用地用海审批流程,支持重大项目建设。
(八)科学配置各类资源。构建统一的自然资源等级价评估规则和价格动态监测体系,发挥自然资源政府公示价格引导作用。完善统一的自然资源资产交易平台。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相关配套制度。推动工业用地供应方式向租赁、出让并重转变,推广工业用地“标准地”供应方式。改进创新矿业权竞争性出让方式,使交易价格保持在合理区间,引导资金更多用于勘探开发。制定自然资源要素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目录,明确不同产业限制或禁止用地用矿用林用草用湿用海等要求。
(九)集约高效利用资源。深入推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创建工作,鼓励地方广泛深入探索节约集约利用自然资源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推行节约集约用地评价,推动各类产业园区用地专项治理。制定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政策,鼓励综合开发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实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调查评估,完善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标准。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建立监督机制,实行绿色矿山名录动态管理。健全项目用海节约集约标准体系,探索推进海域立体分层设权,鼓励综合开发利用。
(十)盘活利用存量资源。综合施策、分类处置,完善闲置土地处置机制。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完善相关规划和用地政策,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推动城乡发展从增量依赖向存量挖潜转变。优化城市工商业土地利用,加快发展建设用地二级市场,推动土地混合开发利用、用途合理转换。开展部分种类战略性矿产尾矿库可利用资源调查,推动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推动已填海成陆区域盘活利用。
四、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
(十一)全面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推动各类保护地整合归并优化,加快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系统性保护重要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落实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稳妥有序推进国家公园创建设立工作。
(十二)开展“大美自然”建设重大行动。学习运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厦门实践”经验,久久为功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健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机制,做强做亮“中国山水工程”品牌。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加快推进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黄河重点生态区、长江重点生态区和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南方丘陵山地带、海岸带等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建设。加大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加强生产矿山生态修复监管。坚持陆海统筹、河海联动,推进近岸海域生态保护修复,深入开展红树林等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深入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
(十三)科学规范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实施全国自然生态资源监测评价预警工程,开展生态系统本底状况调查、变化监测、风险预警。基于中国陆域生态基础分区和近海生态分区制定生态修复技术导则,健全生态问题诊断、实施治理、监测监管、成效评估、适应性管理等全链条技术标准体系,推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应用,防止生态修复过度工程化,坚决遏制生态修复形式主义问题。统筹规划布局绿化空间,因地制宜、适地适绿,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充分发挥森林“碳库”作用。
(十四)完善生态保护修复制度机制。健全生态保护修复规划体系。建设多元化生态保护修复投入机制,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完善生态保护修复促进耕地、林地、园地等布局优化的土地置换政策。健全生态保护修复全过程监管制度,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建立实施国家生态保护修复公报制度。
(十五)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行自然生态系统休养生息,增值自然资本,增强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生态产品能力。加强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保护,依托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明确生态产品权责归属。探索自然资源资产综合收储、组合供应,显化和实现生态产品价值。树立大食物观,大力发展木本粮油,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探索设立生态产业示范区,统筹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推动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五、强化能源资源安全保障
(十六)强化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各类耕地占用纳入统一管理,完善补充耕地质量验收机制,确保达到平衡标准。探索国家集中垦造耕地定向用于特定项目和地区落实占补平衡机制。坚持以水定地,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鼓励利用非耕地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减少对耕地的占用。建立健全“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强化全链条监管,加强耕地保护、调查监测、规划管控、审批监管、保护修复、土地利用和执法,强化国家自然资源督察,坚决遏制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会同相关部门严格开展省级党委和政府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对突破耕地保护红线等重大问题严肃问责、终身追责。
(十七)推动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增储上产。大力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加大矿业权投放力度,推动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大力推进绿色勘查,加强绿色勘查装备研发和列装,最大限度减少勘查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扰动。会同相关部门加快重点矿业项目审批审核,促进新建和改扩建矿山新增产能投产达效。建设矿产资源市场监测体系,加强全球资源形势动态分析研判,推动完善战略性矿产资源探产供储销统筹和衔接体系。
(十八)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以煤为主的国情,做好煤炭保供服务工作,推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支持利用沙漠、戈壁、荒漠等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推动海上风电项目向深水远岸布局,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促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实施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组织开展试点工作。
(十九)加强地质和海洋灾害防治。健全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推进地质灾害隐患识别、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和基层防灾能力建设。加强地面沉降监测网建设。推进国家全球海洋立体观测网工程,构建海洋预报警报自主业务体系,加强海平面上升风险评估。积极应对赤潮、绿潮等生态灾害。积极适应气候变化,加强沿海城镇空间布局规划管理,增强城镇安全韧性。
六、健全自然资源治理制度体系
(二十)推进法治自然建设。积极参与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加快推进国土空间规划法、矿产资源法、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法、不动产登记法、国家公园法以及矿产资源法实施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风景名胜区条例、森林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制修订,持续推进国家自然资源督察相关法规制度建设。扎实推进自然资源依法行政,规范自然资源执法行为,加强自然资源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开展自然资源法治宣传教育。国家自然资源督察机构要加强对地方政府落实“三区三线”管控、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自然资源保护利用、自然生态保护等职责情况的督察。
(二十一)完善自然资源统一调查评价监测制度。开展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实施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开展森林、草原、湿地、水资源等专项调查和自然资源监测、城市国土空间监测,强化数据分析评价与成果共享应用。构建空天地网一体化信息感知体系,推进调查监测数字化转型,提升调查监测工作效能。构建覆盖陆地和海洋的生态系统碳汇调查监测评估业务化体系,实施全国生态系统碳汇调查监测评估工程。
(二十二)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体系。丰富自然资源资产使用权类型,完善不同类别自然资源资产产权权能。有序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探索登记成果共享应用。完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和资产保值增值等责任考核监督制度。深化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扩大自然资源有偿使用范围,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配置方案和实施计划,推动多种自然资源要素一体化综合配置制度建设。
(二十三)建立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制度。坚持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建立健全覆盖全域全类型、统一衔接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制度。加强海岸带空间管控,优化近岸海域利用,拓展深水远岸利用。深化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加快用途管制数字化转型,完善用途管制技术标准体系、监管系统和监测评估体系,加强规划实施和空间利用全过程监管。
(二十四)深度参与全球生态治理。积极做好《〈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养护和可持续利用协定》相关工作。推动全球滨海论坛、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亚洲中心等新型合作平台建设。积极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深入参与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等倡议,支持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建设,积极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拓展自然资源、生态保护、海洋、测绘地理信息、国土空间治理、地球科学等合作新领域。持续开展极地、大洋科学考察。
七、加强组织保障
(二十五)压实组织实施责任。部党组加强对自然资源领域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司局各单位要按照任务分工,抓紧推出重大政策举措、改革事项、工程项目,研究制定具体措施,明确时间进度安排。地方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增强责任意识,结合实际提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具体安排。
(二十六)提高自然资源科技支撑能力。加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分中心建设,深入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研究、宣传阐释与实践运用。加强自然资源智库建设,深入开展自然资源领域关系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问题研究。以科技创新赋能美丽中国建设,强化深地探测、深海极地探测、深空对地观测“三深引领”攻关,统筹推进科技研发、科技平台、科技人才、科技合作“四维支撑”布局,推进耕地保护与能源资源保障、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修复、灾害监测防治、调查监测与智能化测绘技术“五系协同”建设。
(二十七)提升自然资源数字化治理能力。加快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加强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建立新一代国家测绘基准体系,统筹陆地、海洋、地下、水下地理信息资源建设,不断提升覆盖度、精细度、新鲜度、丰富度,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统一的时空基底。大力推动实景三维中国成果应用,充分发挥测绘地理信息在优化资源配置、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作用,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以全面提升自然资源数字化治理能力为导向,加快建设自然资源“一张网”、自然资源“一张图”、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构建多维数字化应用场景,支撑自然资源全业务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支撑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建设。
(二十八)大力宣传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总结推广各地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典型案例,持续开展“最美自然守护者”“和美海岛”等评选活动。扩大“中国山水工程”系列宣传,传播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利用世界地球日、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全国土地日、全国生态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全国测绘法宣传日等广泛开展宣传活动,为人人参与美丽中国建设、人人共享美丽中国成果创造良好氛围。
自然资源部
2024年8月5日

权威之声

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自然资源是生存之基、发展之要、民生之本、生态之依,保护和永续利用自然资源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内在要求。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有力落实美丽中国建设的重大部署,研究制定本实施意见。
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部署,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围绕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资源资产权益工作定位,严格管控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等三条控制线,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水平,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增强能源资源保障能力,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健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推动构建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强化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对专项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统筹和综合平衡各领域各方面空间利用需求。加快编制实施京津冀、长三角、黄河流域、中部地区等区域流域国土空间专项规划,促进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推动高质量发展。分区分类推进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编制,传导落实上位总体规划的战略目标、底线管控、功能布局、空间结构、资源利用等要求。建立国土空间规划定期体检评估制度,建设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以“数字化”“网络化”推进规划管理流程优化、政策创新和制度改革。
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优化实施规划,推进主体功能综合布局,引导塑造区域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体系,完善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的空间发展策略和空间协同政策,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强化国土空间优化发展保障机制,推动各地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积极参与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
严格落实和管控“三区三线”。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将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对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确保可长期稳定利用的耕地不再减少。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制度,完善分区差别化管控规则,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监测及保护成效评估,规范管控对生态功能不造成破坏的有限人为活动,严格控制建设项目占用,加强对违法违规侵占行为执法,牢牢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完善城镇开发边界管控,推动城镇空间内涵式集约化绿色发展。维护“三区三线”划定成果的严肃性,严格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的要求。
(四)助力美丽城市建设。健全城市规划体系,引导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集约紧凑布局。完善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及其详细规划,落实城市水体保护线、绿地系统线、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历史文化保护线等划定与管控要求,推进产业空间、居住用地和公共服务设施协同配置,统筹谋划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运用城市设计等手段,提升城市人居环境品质,助力以绿色低碳、环境优美、生态宜居、安全健康、智慧高效为导向的美丽城市建设。加强超大特大城市国土空间规划管理,遏制“摊大饼”式扩张,推动城市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更趋合理。实施国土空间规划和用地政策指引,积极服务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等。
(五)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县域统筹、分类有序编制村庄规划,提高村庄规划编制质量和实效,优化乡村公共服务设施、产业发展空间布局,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发掘乡村地域资源资产优势,因地制宜开展乡村空间设计,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保护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格局,塑造美丽乡村特色风貌。在耕地总量不减少、永久基本农田布局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以县域为统筹单元、以乡镇为基本实施单元,稳妥有序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整合盘活农村零散闲置土地,保障乡村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用地。
(六)保护传承文化与自然价值。整体保护与系统活化利用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健全历史文化遗产空间保护的政策和工作机制,完善文化和自然价值特色突出地域的用地政策,彰显国土空间的特色魅力,挖掘文化与自然遗产多重价值,丰富美丽中国建设的文化内涵。
三、推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七)严格资源总量管理。优化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配置方式,提高土地要素配置精准性和利用效率,优先保障主导产业、重大项目合理用地,使优势地区有更大发展空间。建立新增城镇建设用地指标配置同常住人口增加协调机制。健全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制度,严格保护自然岸线,严控新增围填海,探索建立海岸线占用与修复平衡制度,确保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优化重大项目用地用海审批流程,支持重大项目建设。
(八)科学配置各类资源。构建统一的自然资源等级价评估规则和价格动态监测体系,发挥自然资源政府公示价格引导作用。完善统一的自然资源资产交易平台。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相关配套制度。推动工业用地供应方式向租赁、出让并重转变,推广工业用地“标准地”供应方式。改进创新矿业权竞争性出让方式,使交易价格保持在合理区间,引导资金更多用于勘探开发。制定自然资源要素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目录,明确不同产业限制或禁止用地用矿用林用草用湿用海等要求。
(九)集约高效利用资源。深入推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创建工作,鼓励地方广泛深入探索节约集约利用自然资源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推行节约集约用地评价,推动各类产业园区用地专项治理。制定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政策,鼓励综合开发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实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调查评估,完善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标准。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建立监督机制,实行绿色矿山名录动态管理。健全项目用海节约集约标准体系,探索推进海域立体分层设权,鼓励综合开发利用。
(十)盘活利用存量资源。综合施策、分类处置,完善闲置土地处置机制。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完善相关规划和用地政策,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推动城乡发展从增量依赖向存量挖潜转变。优化城市工商业土地利用,加快发展建设用地二级市场,推动土地混合开发利用、用途合理转换。开展部分种类战略性矿产尾矿库可利用资源调查,推动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推动已填海成陆区域盘活利用。
四、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
(十一)全面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推动各类保护地整合归并优化,加快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系统性保护重要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落实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稳妥有序推进国家公园创建设立工作。
(十二)开展“大美自然”建设重大行动。学习运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厦门实践”经验,久久为功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健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机制,做强做亮“中国山水工程”品牌。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加快推进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黄河重点生态区、长江重点生态区和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南方丘陵山地带、海岸带等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建设。加大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加强生产矿山生态修复监管。坚持陆海统筹、河海联动,推进近岸海域生态保护修复,深入开展红树林等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深入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
(十三)科学规范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实施全国自然生态资源监测评价预警工程,开展生态系统本底状况调查、变化监测、风险预警。基于中国陆域生态基础分区和近海生态分区制定生态修复技术导则,健全生态问题诊断、实施治理、监测监管、成效评估、适应性管理等全链条技术标准体系,推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应用,防止生态修复过度工程化,坚决遏制生态修复形式主义问题。统筹规划布局绿化空间,因地制宜、适地适绿,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充分发挥森林“碳库”作用。
(十四)完善生态保护修复制度机制。健全生态保护修复规划体系。建设多元化生态保护修复投入机制,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完善生态保护修复促进耕地、林地、园地等布局优化的土地置换政策。健全生态保护修复全过程监管制度,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建立实施国家生态保护修复公报制度。
(十五)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行自然生态系统休养生息,增值自然资本,增强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生态产品能力。加强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保护,依托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明确生态产品权责归属。探索自然资源资产综合收储、组合供应,显化和实现生态产品价值。树立大食物观,大力发展木本粮油,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探索设立生态产业示范区,统筹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推动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五、强化能源资源安全保障
(十六)强化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各类耕地占用纳入统一管理,完善补充耕地质量验收机制,确保达到平衡标准。探索国家集中垦造耕地定向用于特定项目和地区落实占补平衡机制。坚持以水定地,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鼓励利用非耕地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减少对耕地的占用。建立健全“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强化全链条监管,加强耕地保护、调查监测、规划管控、审批监管、保护修复、土地利用和执法,强化国家自然资源督察,坚决遏制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会同相关部门严格开展省级党委和政府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对突破耕地保护红线等重大问题严肃问责、终身追责。
(十七)推动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增储上产。大力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加大矿业权投放力度,推动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大力推进绿色勘查,加强绿色勘查装备研发和列装,最大限度减少勘查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扰动。会同相关部门加快重点矿业项目审批审核,促进新建和改扩建矿山新增产能投产达效。建设矿产资源市场监测体系,加强全球资源形势动态分析研判,推动完善战略性矿产资源探产供储销统筹和衔接体系。
(十八)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以煤为主的国情,做好煤炭保供服务工作,推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支持利用沙漠、戈壁、荒漠等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推动海上风电项目向深水远岸布局,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促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实施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组织开展试点工作。
(十九)加强地质和海洋灾害防治。健全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推进地质灾害隐患识别、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和基层防灾能力建设。加强地面沉降监测网建设。推进国家全球海洋立体观测网工程,构建海洋预报警报自主业务体系,加强海平面上升风险评估。积极应对赤潮、绿潮等生态灾害。积极适应气候变化,加强沿海城镇空间布局规划管理,增强城镇安全韧性。
六、健全自然资源治理制度体系
(二十)推进法治自然建设。积极参与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加快推进国土空间规划法、矿产资源法、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法、不动产登记法、国家公园法以及矿产资源法实施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风景名胜区条例、森林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制修订,持续推进国家自然资源督察相关法规制度建设。扎实推进自然资源依法行政,规范自然资源执法行为,加强自然资源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开展自然资源法治宣传教育。国家自然资源督察机构要加强对地方政府落实“三区三线”管控、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自然资源保护利用、自然生态保护等职责情况的督察。
(二十一)完善自然资源统一调查评价监测制度。开展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实施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开展森林、草原、湿地、水资源等专项调查和自然资源监测、城市国土空间监测,强化数据分析评价与成果共享应用。构建空天地网一体化信息感知体系,推进调查监测数字化转型,提升调查监测工作效能。构建覆盖陆地和海洋的生态系统碳汇调查监测评估业务化体系,实施全国生态系统碳汇调查监测评估工程。
(二十二)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体系。丰富自然资源资产使用权类型,完善不同类别自然资源资产产权权能。有序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探索登记成果共享应用。完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和资产保值增值等责任考核监督制度。深化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扩大自然资源有偿使用范围,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配置方案和实施计划,推动多种自然资源要素一体化综合配置制度建设。
(二十三)建立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制度。坚持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建立健全覆盖全域全类型、统一衔接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制度。加强海岸带空间管控,优化近岸海域利用,拓展深水远岸利用。深化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加快用途管制数字化转型,完善用途管制技术标准体系、监管系统和监测评估体系,加强规划实施和空间利用全过程监管。
(二十四)深度参与全球生态治理。积极做好《〈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养护和可持续利用协定》相关工作。推动全球滨海论坛、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亚洲中心等新型合作平台建设。积极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深入参与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等倡议,支持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建设,积极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拓展自然资源、生态保护、海洋、测绘地理信息、国土空间治理、地球科学等合作新领域。持续开展极地、大洋科学考察。
七、加强组织保障
(二十五)压实组织实施责任。部党组加强对自然资源领域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司局各单位要按照任务分工,抓紧推出重大政策举措、改革事项、工程项目,研究制定具体措施,明确时间进度安排。地方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增强责任意识,结合实际提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具体安排。
(二十六)提高自然资源科技支撑能力。加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分中心建设,深入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研究、宣传阐释与实践运用。加强自然资源智库建设,深入开展自然资源领域关系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问题研究。以科技创新赋能美丽中国建设,强化深地探测、深海极地探测、深空对地观测“三深引领”攻关,统筹推进科技研发、科技平台、科技人才、科技合作“四维支撑”布局,推进耕地保护与能源资源保障、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修复、灾害监测防治、调查监测与智能化测绘技术“五系协同”建设。
(二十七)提升自然资源数字化治理能力。加快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加强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建立新一代国家测绘基准体系,统筹陆地、海洋、地下、水下地理信息资源建设,不断提升覆盖度、精细度、新鲜度、丰富度,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统一的时空基底。大力推动实景三维中国成果应用,充分发挥测绘地理信息在优化资源配置、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作用,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以全面提升自然资源数字化治理能力为导向,加快建设自然资源“一张网”、自然资源“一张图”、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构建多维数字化应用场景,支撑自然资源全业务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支撑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建设。
(二十八)大力宣传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总结推广各地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典型案例,持续开展“最美自然守护者”“和美海岛”等评选活动。扩大“中国山水工程”系列宣传,传播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利用世界地球日、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全国土地日、全国生态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全国测绘法宣传日等广泛开展宣传活动,为人人参与美丽中国建设、人人共享美丽中国成果创造良好氛围。
自然资源部
2024年8月5日

权威之声

逾越的红线。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对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确保可长期稳定利用的耕地不再减少。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制度,完善分区差别化管控规则,开展生态保护红线监测及保护成效评估,规范管控对生态功能不造成破坏的有限人为活动,严格控制建设项目占用,加强对违法违规侵占行为执法,牢牢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完善城镇开发边界管控,推动城镇空间内涵式集约化绿色发展。维护“三区三线”划定成果的严肃性,严格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的要求。
助力美丽城市建设。健全城市规划体系,引导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集约紧凑布局。完善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及其详细规划,落实城市水体保护线、绿地系统线、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历史文化保护线等划定与管控要求,推进产业空间、居住用地和公共服务设施协同配置,统筹谋划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运用城市设计等手段,提升城市人居环境品质,助力以绿色低碳、环境优美、生态宜居、安全健康、智慧高效为导向的美丽城市建设。加强超大特大城市国土空间规划管理,遏制“摊大饼”式扩张,推动城市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更趋合理。实施国土空间规划和用地政策指引,积极服务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等。
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县域统筹、分类有序编制村庄规划,提高村庄规划编制质量和实效,优化乡村公共服务设施、产业发展空间布局,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发掘乡村地域资源资产优势,因地制宜开展乡村空间设计,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保护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格局,塑造美丽乡村特色风貌。在耕地总量不减少、永久基本农田布局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以县域为统筹单元、以乡镇为基本实施单元,稳妥有序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整合盘活农村零散闲置土地,保障乡村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用地。
保护传承文化与自然价值。整体保护与系统活化利用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健全历史文化遗产空间保护的政策和工作机制,完善文化和自然价值特色突出地域的用地政策,彰显国土空间的特色魅力,挖掘文化与自然遗产多重价值,丰富美丽中国建设的文化内涵。
推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严格资源总量管理。优化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配置方式,提高土地要素配置精准性和利用效率,优先保障主导产业、重大项目合理用地,使优势地区有更大发展空间。建立新增城镇建设用地指标配置同常住人口增加协调机制。健全海洋资源开发保护制度,严格保护自然岸线,严控新增围填海,探索建立海岸线占用与修复平衡制度,确保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优化重大项目用地用海审批流程,支持重大项目建设。
(八)科学配置各类资源。构建统一的自然资源等级价评估规则和价格动态监测体系,发挥自然资源政府公示价格引导作用。完善统一的自然资源资产交易平台。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相关配套制度。推动工业用地供应方式向租赁、出让并重转变,推广工业用地“标准地”供应方式。改进创新矿业权竞争性出让方式,使交易价格保持在合理区间,引导资金更多用于勘探开发。制定自然资源要素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目录,明确不同产业限制或禁止用地用矿用林用草用湿用海等要求。
(九)集约高效利用资源。深入推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创建工作,鼓励地方广泛深入探索节约集约利用自然资源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推行节约集约用地评价,推动各类产业园区用地专项治理。制定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政策,鼓励综合开发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实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调查评估,完善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标准。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建立监督机制,实行绿色矿山名录动态管理。健全项目用海节约集约标准体系,探索推进海域立体分层设权,鼓励综合开发利用。
(十)盘活利用存量资源。综合施策、分类处置,完善闲置土地处置机制。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完善相关规划和用地政策,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推动城乡发展从增量依赖向存量挖潜转变。优化城市工商业土地利用,加快发展建设用地二级市场,推动土地混合开发利用、用途合理转换。开展部分种类战略性矿产尾矿库可利用资源调查,推动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推动已填海成陆区域盘活利用。
四、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
(十一)全面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推动各类保护地整合归并优化,加快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系统性保护重要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落实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稳妥有序推进国家公园创建设立工作。
(十二)开展“大美自然”建设重大行动。学习运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厦门实践”经验,久久为功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健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机制,做强做亮“中国山水工程”品牌。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加快推进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黄河重点生态区、长江重点生态区和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南方丘陵山地带、海岸带等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建设。加大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加强生产矿山生态修复监管。坚持陆海统筹、河海联动,推进近岸海域生态保护修复,深入开展红树林等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深入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
(十三)科学规范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实施全国自然生态资源监测评价预警工程,开展生态系统本底状况调查、变化监测、风险预警。基于中国陆域生态基础分区和近海生态分区制定生态修复技术导则,健全生态问题诊断、实施治理、监测监管、成效评估、适应性管理等全链条技术标准体系,推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应用,防止生态修复过度工程化,坚决遏制生态修复形式主义问题。统筹规划布局绿化空间,因地制宜、适地适绿,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充分发挥森林“碳库”作用。
(十四)完善生态保护修复制度机制。健全生态保护修复规划体系。建设多元化生态保护修复投入机制,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完善生态保护修复促进耕地、林地、园地等布局优化的土地置换政策。健全生态保护修复全过程监管制度,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建立实施国家生态保护修复公报制度。
(十五)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行自然生态系统休养生息,增值自然资本,增强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生态产品能力。加强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保护,依托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明确生态产品权责归属。探索自然资源资产综合收储、组合供应,显化和实现生态产品价值。树立大食物观,大力发展木本粮油,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探索设立生态产业示范区,统筹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推动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五、强化能源资源安全保障
(十六)强化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各类耕地占用纳入统一管理,完善补充耕地质量验收机制,确保达到平衡标准。探索国家集中垦造耕地定向用于特定项目和地区落实占补平衡机制。坚持以水定地,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鼓励利用非耕地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减少对耕地的占用。建立健全“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强化全链条监管,加强耕地保护、调查监测、规划管控、审批监管、保护修复、土地利用和执法,强化国家自然资源督察,坚决遏制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会同相关部门严格开展省级党委和政府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对突破耕地保护红线等重大问题严肃问责、终身追责。
(十七)推动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增储上产。大力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加大矿业权投放力度,推动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大力推进绿色勘查,加强绿色勘查装备研发和列装,最大限度减少勘查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扰动。会同相关部门加快重点矿业项目审批审核,促进新建和改扩建矿山新增产能投产达效。建设矿产资源市场监测体系,加强全球资源形势动态分析研判,推动完善战略性矿产资源探产供储销统筹和衔接体系。
(十八)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以煤为主的国情,做好煤炭保供服务工作,推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支持利用沙漠、戈壁、荒漠等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推动海上风电项目向深水远岸布局,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促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实施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组织开展试点工作。
(十九)加强地质和海洋灾害防治。健全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推进地质灾害隐患识别、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和基层防灾能力建设。加强地面沉降监测网建设。推进国家全球海洋立体观测网工程,构建海洋预报警报自主业务体系,加强海平面上升风险评估。积极应对赤潮、绿潮等生态灾害。积极适应气候变化,加强沿海城镇空间布局规划管理,增强城镇安全韧性。
六、健全自然资源治理制度体系
(二十)推进法治自然建设。积极参与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加快推进国土空间规划法、矿产资源法、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法、不动产登记法、国家公园法以及矿产资源法实施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风景名胜区条例、森林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制修订,持续推进国家自然资源督察相关法规制度建设。扎实推进自然资源依法行政,规范自然资源执法行为,加强自然资源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开展自然资源法治宣传教育。国家自然资源督察机构要加强对地方政府落实“三区三线”管控、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自然资源保护利用、自然生态保护等职责情况的督察。
(二十一)完善自然资源统一调查评价监测制度。开展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实施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开展森林、草原、湿地、水资源等专项调查和自然资源监测、城市国土空间监测,强化数据分析评价与成果共享应用。构建空天地网一体化信息感知体系,推进调查监测数字化转型,提升调查监测工作效能。构建覆盖陆地和海洋的生态系统碳汇调查监测评估业务化体系,实施全国生态系统碳汇调查监测评估工程。
(二十二)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体系。丰富自然资源资产使用权类型,完善不同类别自然资源资产产权权能。有序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探索登记成果共享应用。完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和资产保值增值等责任考核监督制度。深化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扩大自然资源有偿使用范围,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配置方案和实施计划,推动多种自然资源要素一体化综合配置制度建设。
(二十三)建立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制度。坚持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建立健全覆盖全域全类型、统一衔接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制度。加强海岸带空间管控,优化近岸海域利用,拓展深水远岸利用。深化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加快用途管制数字化转型,完善用途管制技术标准体系、监管系统和监测评估体系,加强规划实施和空间利用全过程监管。
(二十四)深度参与全球生态治理。积极做好《〈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养护和可持续利用协定》相关工作。推动全球滨海论坛、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亚洲中心等新型合作平台建设。积极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深入参与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等倡议,支持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建设,积极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拓展自然资源、生态保护、海洋、测绘地理信息、国土空间治理、地球科学等合作新领域。持续开展极地、大洋科学考察。
七、加强组织保障
(二十五)压实组织实施责任。部党组加强对自然资源领域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司局各单位要按照任务分工,抓紧推出重大政策举措、改革事项、工程项目,研究制定具体措施,明确时间进度安排。地方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增强责任意识,结合实际提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具体安排。
(二十六)提高自然资源科技支撑能力。加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分中心建设,深入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研究、宣传阐释与实践运用。加强自然资源智库建设,深入开展自然资源领域关系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问题研究。以科技创新赋能美丽中国建设,强化深地探测、深海极地探测、深空对地观测“三深引领”攻关,统筹推进科技研发、科技平台、科技人才、科技合作“四维支撑”布局,推进耕地保护与能源资源保障、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修复、灾害监测防治、调查监测与智能化测绘技术“五系协同”建设。
(二十七)提升自然资源数字化治理能力。加快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加强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建立新一代国家测绘基准体系,统筹陆地、海洋、地下、水下地理信息资源建设,不断提升覆盖度、精细度、新鲜度、丰富度,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统一的时空基底。大力推动实景三维中国成果应用,充分发挥测绘地理信息在优化资源配置、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作用,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以全面提升自然资源数字化治理能力为导向,加快建设自然资源“一张网”、自然资源“一张图”、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构建多维数字化应用场景,支撑自然资源全业务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支撑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建设。
(二十八)大力宣传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总结推广各地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典型案例,持续开展“最美自然守护者”“和美海岛”等评选活动。扩大“中国山水工程”系列宣传,传播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利用世界地球日、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全国土地日、全国生态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全国测绘法宣传日等广泛开展宣传活动,为人人参与美丽中国建设、人人共享美丽中国成果创造良好氛围。
自然资源部
2024年8月5日

权威之声

保护自然岸线,严控新增围填海,探索建立海岸线占用与修复平衡制度,确保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优化重大项目用地用海审批流程,支持重大项目建设。
科学配置各类资源。构建统一的自然资源等级价评估规则和价格动态监测体系,发挥自然资源政府公示价格引导作用。完善统一的自然资源资产交易平台。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相关配套制度。推动工业用地供应方式向租赁、出让并重转变,推广工业用地“标准地”供应方式。改进创新矿业权竞争性出让方式,使交易价格保持在合理区间,引导资金更多用于勘探开发。制定自然资源要素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目录,明确不同产业限制或禁止用地用矿用林用草用湿用海等要求。
集约高效利用资源。深入推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创建工作,鼓励地方广泛深入探索节约集约利用自然资源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推行节约集约用地评价,推动各类产业园区用地专项治理。制定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政策,鼓励综合开发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实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调查评估,完善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标准。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建立监督机制,实行绿色矿山名录动态管理。健全项目用海节约集约标准体系,探索推进海域立体分层设权,鼓励综合开发利用。
盘活利用存量资源。综合施策、分类处置,完善闲置土地处置机制。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完善相关规划和用地政策,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推动城乡发展从增量依赖向存量挖潜转变。优化城市工商业土地利用,加快发展建设用地二级市场,推动土地混合开发利用、用途合理转换。开展部分种类战略性矿产尾矿库可利用资源调查,推动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推动已填海成陆区域盘活利用。
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
全面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推动各类保护地整合归并优化,加快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系统性保护重要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落实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稳妥有序推进国家公园创建设立工作。
开展“大美自然”建设重大行动。学习运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厦门实践”经验,久久为功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健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机制,做强做亮“中国山水工程”品牌。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加快推进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黄河重点生态区、长江重点生态区和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南方丘陵山地带、海岸带等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建设。加大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加强生产矿山生态修复监管。坚持陆海统筹、河海联动,推进近岸海域生态保护修复,深入开展红树林等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深入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
科学规范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实施全国自然生态资源监测评价预警工程,开展生态系统本底状况调查、变化监测、风险预警。基于中国陆域生态基础分区和近海生态分区制定生态修复技术导则,健全生态问题诊断、实施治理、监测监管、成效评估、适应性管理等全链条技术标准体系,推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应用,防止生态修复过度工程化,坚决遏制生态修复形式主义问题。统筹规划布局绿化空间,因地制宜、适地适绿,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充分发挥森林“碳库”作用。
(十四)完善生态保护修复制度机制。健全生态保护修复规划体系。建设多元化生态保护修复投入机制,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完善生态保护修复促进耕地、林地、园地等布局优化的土地置换政策。健全生态保护修复全过程监管制度,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建立实施国家生态保护修复公报制度。
(十五)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行自然生态系统休养生息,增值自然资本,增强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生态产品能力。加强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保护,依托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明确生态产品权责归属。探索自然资源资产综合收储、组合供应,显化和实现生态产品价值。树立大食物观,大力发展木本粮油,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探索设立生态产业示范区,统筹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推动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五、强化能源资源安全保障
(十六)强化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各类耕地占用纳入统一管理,完善补充耕地质量验收机制,确保达到平衡标准。探索国家集中垦造耕地定向用于特定项目和地区落实占补平衡机制。坚持以水定地,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鼓励利用非耕地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减少对耕地的占用。建立健全“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强化全链条监管,加强耕地保护、调查监测、规划管控、审批监管、保护修复、土地利用和执法,强化国家自然资源督察,坚决遏制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会同相关部门严格开展省级党委和政府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对突破耕地保护红线等重大问题严肃问责、终身追责。
(十七)推动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增储上产。大力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加大矿业权投放力度,推动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大力推进绿色勘查,加强绿色勘查装备研发和列装,最大限度减少勘查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扰动。会同相关部门加快重点矿业项目审批审核,促进新建和改扩建矿山新增产能投产达效。建设矿产资源市场监测体系,加强全球资源形势动态分析研判,推动完善战略性矿产资源探产供储销统筹和衔接体系。
(十八)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以煤为主的国情,做好煤炭保供服务工作,推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支持利用沙漠、戈壁、荒漠等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推动海上风电项目向深水远岸布局,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促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实施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组织开展试点工作。
(十九)加强地质和海洋灾害防治。健全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推进地质灾害隐患识别、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和基层防灾能力建设。加强地面沉降监测网建设。推进国家全球海洋立体观测网工程,构建海洋预报警报自主业务体系,加强海平面上升风险评估。积极应对赤潮、绿潮等生态灾害。积极适应气候变化,加强沿海城镇空间布局规划管理,增强城镇安全韧性。
六、健全自然资源治理制度体系
(二十)推进法治自然建设。积极参与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加快推进国土空间规划法、矿产资源法、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法、不动产登记法、国家公园法以及矿产资源法实施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风景名胜区条例、森林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制修订,持续推进国家自然资源督察相关法规制度建设。扎实推进自然资源依法行政,规范自然资源执法行为,加强自然资源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开展自然资源法治宣传教育。国家自然资源督察机构要加强对地方政府落实“三区三线”管控、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自然资源保护利用、自然生态保护等职责情况的督察。
(二十一)完善自然资源统一调查评价监测制度。开展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实施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开展森林、草原、湿地、水资源等专项调查和自然资源监测、城市国土空间监测,强化数据分析评价与成果共享应用。构建空天地网一体化信息感知体系,推进调查监测数字化转型,提升调查监测工作效能。构建覆盖陆地和海洋的生态系统碳汇调查监测评估业务化体系,实施全国生态系统碳汇调查监测评估工程。
(二十二)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体系。丰富自然资源资产使用权类型,完善不同类别自然资源资产产权权能。有序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探索登记成果共享应用。完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和资产保值增值等责任考核监督制度。深化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扩大自然资源有偿使用范围,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配置方案和实施计划,推动多种自然资源要素一体化综合配置制度建设。
(二十三)建立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制度。坚持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建立健全覆盖全域全类型、统一衔接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制度。加强海岸带空间管控,优化近岸海域利用,拓展深水远岸利用。深化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加快用途管制数字化转型,完善用途管制技术标准体系、监管系统和监测评估体系,加强规划实施和空间利用全过程监管。
(二十四)深度参与全球生态治理。积极做好《〈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养护和可持续利用协定》相关工作。推动全球滨海论坛、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亚洲中心等新型合作平台建设。积极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深入参与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等倡议,支持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建设,积极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拓展自然资源、生态保护、海洋、测绘地理信息、国土空间治理、地球科学等合作新领域。持续开展极地、大洋科学考察。
七、加强组织保障
(二十五)压实组织实施责任。部党组加强对自然资源领域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司局各单位要按照任务分工,抓紧推出重大政策举措、改革事项、工程项目,研究制定具体措施,明确时间进度安排。地方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增强责任意识,结合实际提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具体安排。
(二十六)提高自然资源科技支撑能力。加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分中心建设,深入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研究、宣传阐释与实践运用。加强自然资源智库建设,深入开展自然资源领域关系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问题研究。以科技创新赋能美丽中国建设,强化深地探测、深海极地探测、深空对地观测“三深引领”攻关,统筹推进科技研发、科技平台、科技人才、科技合作“四维支撑”布局,推进耕地保护与能源资源保障、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修复、灾害监测防治、调查监测与智能化测绘技术“五系协同”建设。
(二十七)提升自然资源数字化治理能力。加快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加强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建立新一代国家测绘基准体系,统筹陆地、海洋、地下、水下地理信息资源建设,不断提升覆盖度、精细度、新鲜度、丰富度,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统一的时空基底。大力推动实景三维中国成果应用,充分发挥测绘地理信息在优化资源配置、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作用,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以全面提升自然资源数字化治理能力为导向,加快建设自然资源“一张网”、自然资源“一张图”、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构建多维数字化应用场景,支撑自然资源全业务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支撑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建设。
(二十八)大力宣传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总结推广各地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典型案例,持续开展“最美自然守护者”“和美海岛”等评选活动。扩大“中国山水工程”系列宣传,传播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利用世界地球日、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全国土地日、全国生态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全国测绘法宣传日等广泛开展宣传活动,为人人参与美丽中国建设、人人共享美丽中国成果创造良好氛围。
自然资源部
2024年8月5日

权威之声

功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健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机制,做强做亮“中国山水工程”品牌。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加快推进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黄河重点生态区、长江重点生态区和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南方丘陵山地带、海岸带等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建设。加大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加强生产矿山生态修复监管。坚持陆海统筹、河海联动,推进近岸海域生态保护修复,深入开展红树林等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深入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
科学规范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实施全国自然生态资源监测评价预警工程,开展生态系统本底状况调查、变化监测、风险预警。基于中国陆域生态基础分区和近海生态分区制定生态修复技术导则,健全生态问题诊断、实施治理、监测监管、成效评估、适应性管理等全链条技术标准体系,推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应用,防止生态修复过度工程化,坚决遏制生态修复形式主义问题。统筹规划布局绿化空间,因地制宜、适地适绿,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充分发挥森林“碳库”作用。
完善生态保护修复制度机制。健全生态保护修复规划体系。建设多元化生态保护修复投入机制,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完善生态保护修复促进耕地、林地、园地等布局优化的土地置换政策。健全生态保护修复全过程监管制度,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建立实施国家生态保护修复公报制度。
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行自然生态系统休养生息,增值自然资本,增强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生态产品能力。加强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保护,依托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明确生态产品权责归属。探索自然资源资产综合收储、组合供应,显化和实现生态产品价值。树立大食物观,大力发展木本粮油,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探索设立生态产业示范区,统筹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推动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强化能源资源安全保障
强化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各类耕地占用纳入统一管理,完善补充耕地质量验收机制,确保达到平衡标准。探索国家集中垦造耕地定向用于特定项目和地区落实占补平衡机制。坚持以水定地,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鼓励利用非耕地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减少对耕地的占用。建立健全“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强化全链条监管,加强耕地保护、调查监测、规划管控、审批监管、保护修复、土地利用和执法,强化国家自然资源督察,坚决遏制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会同相关部门严格开展省级党委和政府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对突破耕地保护红线等重大问题严肃问责、终身追责。
(十七)推动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增储上产。大力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加大矿业权投放力度,推动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大力推进绿色勘查,加强绿色勘查装备研发和列装,最大限度减少勘查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扰动。会同相关部门加快重点矿业项目审批审核,促进新建和改扩建矿山新增产能投产达效。建设矿产资源市场监测体系,加强全球资源形势动态分析研判,推动完善战略性矿产资源探产供储销统筹和衔接体系。
(十八)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以煤为主的国情,做好煤炭保供服务工作,推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支持利用沙漠、戈壁、荒漠等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推动海上风电项目向深水远岸布局,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促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实施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组织开展试点工作。
(十九)加强地质和海洋灾害防治。健全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推进地质灾害隐患识别、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和基层防灾能力建设。加强地面沉降监测网建设。推进国家全球海洋立体观测网工程,构建海洋预报警报自主业务体系,加强海平面上升风险评估。积极应对赤潮、绿潮等生态灾害。积极适应气候变化,加强沿海城镇空间布局规划管理,增强城镇安全韧性。
六、健全自然资源治理制度体系
(二十)推进法治自然建设。积极参与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加快推进国土空间规划法、矿产资源法、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法、不动产登记法、国家公园法以及矿产资源法实施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风景名胜区条例、森林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制修订,持续推进国家自然资源督察相关法规制度建设。扎实推进自然资源依法行政,规范自然资源执法行为,加强自然资源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开展自然资源法治宣传教育。国家自然资源督察机构要加强对地方政府落实“三区三线”管控、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自然资源保护利用、自然生态保护等职责情况的督察。
(二十一)完善自然资源统一调查评价监测制度。开展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实施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开展森林、草原、湿地、水资源等专项调查和自然资源监测、城市国土空间监测,强化数据分析评价与成果共享应用。构建空天地网一体化信息感知体系,推进调查监测数字化转型,提升调查监测工作效能。构建覆盖陆地和海洋的生态系统碳汇调查监测评估业务化体系,实施全国生态系统碳汇调查监测评估工程。
(二十二)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体系。丰富自然资源资产使用权类型,完善不同类别自然资源资产产权权能。有序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探索登记成果共享应用。完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和资产保值增值等责任考核监督制度。深化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扩大自然资源有偿使用范围,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配置方案和实施计划,推动多种自然资源要素一体化综合配置制度建设。
(二十三)建立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制度。坚持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建立健全覆盖全域全类型、统一衔接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制度。加强海岸带空间管控,优化近岸海域利用,拓展深水远岸利用。深化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加快用途管制数字化转型,完善用途管制技术标准体系、监管系统和监测评估体系,加强规划实施和空间利用全过程监管。
(二十四)深度参与全球生态治理。积极做好《〈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养护和可持续利用协定》相关工作。推动全球滨海论坛、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亚洲中心等新型合作平台建设。积极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深入参与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等倡议,支持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建设,积极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拓展自然资源、生态保护、海洋、测绘地理信息、国土空间治理、地球科学等合作新领域。持续开展极地、大洋科学考察。
七、加强组织保障
(二十五)压实组织实施责任。部党组加强对自然资源领域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司局各单位要按照任务分工,抓紧推出重大政策举措、改革事项、工程项目,研究制定具体措施,明确时间进度安排。地方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增强责任意识,结合实际提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具体安排。
(二十六)提高自然资源科技支撑能力。加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分中心建设,深入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研究、宣传阐释与实践运用。加强自然资源智库建设,深入开展自然资源领域关系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问题研究。以科技创新赋能美丽中国建设,强化深地探测、深海极地探测、深空对地观测“三深引领”攻关,统筹推进科技研发、科技平台、科技人才、科技合作“四维支撑”布局,推进耕地保护与能源资源保障、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修复、灾害监测防治、调查监测与智能化测绘技术“五系协同”建设。
(二十七)提升自然资源数字化治理能力。加快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加强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建立新一代国家测绘基准体系,统筹陆地、海洋、地下、水下地理信息资源建设,不断提升覆盖度、精细度、新鲜度、丰富度,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统一的时空基底。大力推动实景三维中国成果应用,充分发挥测绘地理信息在优化资源配置、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作用,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以全面提升自然资源数字化治理能力为导向,加快建设自然资源“一张网”、自然资源“一张图”、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构建多维数字化应用场景,支撑自然资源全业务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支撑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建设。
(二十八)大力宣传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总结推广各地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典型案例,持续开展“最美自然守护者”“和美海岛”等评选活动。扩大“中国山水工程”系列宣传,传播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利用世界地球日、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全国土地日、全国生态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全国测绘法宣传日等广泛开展宣传活动,为人人参与美丽中国建设、人人共享美丽中国成果创造良好氛围。
自然资源部
2024年8月5日

控、审批监管、保护修复、土地利用和执法,强化国家自然资源督察,坚决遏制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会同相关部门严格开展省级党委和政府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对突破耕地保护红线等重大问题严肃问责、终身追责。
推动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增储上产。大力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加大矿业权投放力度,推动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大力推进绿色勘查,加强绿色勘查装备研发和列装,最大限度减少勘查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扰动。会同相关部门加快重点矿业项目审批审核,促进新建和改扩建矿山新增产能投产达效。建设矿产资源市场监测体系,加强全球资源形势动态分析研判,推动完善战略性矿产资源探产供储销统筹和衔接体系。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以煤为主的国情,做好煤炭保供服务工作,推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支持利用沙漠、戈壁、荒漠等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推动海上风电项目向深水远岸布局,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促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实施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组织开展试点工作。
加强地质和海洋灾害防治。健全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推进地质灾害隐患识别、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和基层防灾能力建设。加强地面沉降监测网建设。推进国家全球海洋立体观测网工程,构建海洋预报警报自主业务体系,加强海平面上升风险评估。积极应对赤潮、绿潮等生态灾害。积极适应气候变化,加强沿海城镇空间布局规划管理,增强城镇安全韧性。
健全自然资源治理制度体系
推进法治自然建设。积极参与生态环境法典编纂。加快推进国土空间规划法、矿产资源法、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法、不动产登记法、国家公园法以及矿产资源法实施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风景名胜区条例、森林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制修订,持续推进国家自然资源督察相关法规制度建设。扎实推进自然资源依法行政,规范自然资源执法行为,加强自然资源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开展自然资源法治宣传教育。国家自然资源督察机构要加强对地方政府落实“三区三线”管控、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自然资源保护利用、自然生态保护等职责情况的督察。
完善自然资源统一调查评价监测制度。开展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实施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开展森林、草原、湿地、水资源等专项调查和自然资源监测、城市国土空间监测,强化数据分析评价与成果共享应用。构建空天地网一体化信息感知体系,推进调查监测数字化转型,提升调查监测工作效能。构建覆盖陆地和海洋的生态系统碳汇调查监测评估业务化体系,实施全国生态系统碳汇调查监测评估工程。
(二十二)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体系。丰富自然资源资产使用权类型,完善不同类别自然资源资产产权权能。有序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探索登记成果共享应用。完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和资产保值增值等责任考核监督制度。深化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扩大自然资源有偿使用范围,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配置方案和实施计划,推动多种自然资源要素一体化综合配置制度建设。
(二十三)建立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制度。坚持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建立健全覆盖全域全类型、统一衔接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制度。加强海岸带空间管控,优化近岸海域利用,拓展深水远岸利用。深化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加快用途管制数字化转型,完善用途管制技术标准体系、监管系统和监测评估体系,加强规划实施和空间利用全过程监管。
(二十四)深度参与全球生态治理。积极做好《〈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养护和可持续利用协定》相关工作。推动全球滨海论坛、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亚洲中心等新型合作平台建设。积极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深入参与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等倡议,支持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建设,积极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拓展自然资源、生态保护、海洋、测绘地理信息、国土空间治理、地球科学等合作新领域。持续开展极地、大洋科学考察。
七、加强组织保障
(二十五)压实组织实施责任。部党组加强对自然资源领域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司局各单位要按照任务分工,抓紧推出重大政策举措、改革事项、工程项目,研究制定具体措施,明确时间进度安排。地方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增强责任意识,结合实际提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具体安排。
(二十六)提高自然资源科技支撑能力。加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分中心建设,深入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研究、宣传阐释与实践运用。加强自然资源智库建设,深入开展自然资源领域关系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问题研究。以科技创新赋能美丽中国建设,强化深地探测、深海极地探测、深空对地观测“三深引领”攻关,统筹推进科技研发、科技平台、科技人才、科技合作“四维支撑”布局,推进耕地保护与能源资源保障、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修复、灾害监测防治、调查监测与智能化测绘技术“五系协同”建设。
(二十七)提升自然资源数字化治理能力。加快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加强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建立新一代国家测绘基准体系,统筹陆地、海洋、地下、水下地理信息资源建设,不断提升覆盖度、精细度、新鲜度、丰富度,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统一的时空基底。大力推动实景三维中国成果应用,充分发挥测绘地理信息在优化资源配置、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作用,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以全面提升自然资源数字化治理能力为导向,加快建设自然资源“一张网”、自然资源“一张图”、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构建多维数字化应用场景,支撑自然资源全业务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支撑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建设。
(二十八)大力宣传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总结推广各地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典型案例,持续开展“最美自然守护者”“和美海岛”等评选活动。扩大“中国山水工程”系列宣传,传播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利用世界地球日、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全国土地日、全国生态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全国测绘法宣传日等广泛开展宣传活动,为人人参与美丽中国建设、人人共享美丽中国成果创造良好氛围。
自然资源部
2024年8月5日

权威之声

测数字化转型,提升调查监测工作效能。构建覆盖陆地和海洋的生态系统碳汇调查监测评估业务化体系,实施全国生态系统碳汇调查监测评估工程。
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管理制度体系。丰富自然资源资产使用权类型,完善不同类别自然资源资产产权权能。有序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探索登记成果共享应用。完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和资产保值增值等责任考核监督制度。深化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扩大自然资源有偿使用范围,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配置方案和实施计划,推动多种自然资源要素一体化综合配置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制度。坚持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建立健全覆盖全域全类型、统一衔接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规划许可制度。加强海岸带空间管控,优化近岸海域利用,拓展深水远岸利用。深化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加快用途管制数字化转型,完善用途管制技术标准体系、监管系统和监测评估体系,加强规划实施和空间利用全过程监管。
深度参与全球生态治理。积极做好《〈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养护和可持续利用协定》相关工作。推动全球滨海论坛、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亚洲中心等新型合作平台建设。积极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深入参与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等倡议,支持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知识与创新中心建设,积极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拓展自然资源、生态保护、海洋、测绘地理信息、国土空间治理、地球科学等合作新领域。持续开展极地、大洋科学考察。
加强组织保障
压实组织实施责任。部党组加强对自然资源领域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司局各单位要按照任务分工,抓紧推出重大政策举措、改革事项、工程项目,研究制定具体措施,明确时间进度安排。地方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增强责任意识,结合实际提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具体安排。
提高自然资源科技支撑能力。加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分中心建设,深入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研究、宣传阐释与实践运用。加强自然资源智库建设,深入开展自然资源领域关系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问题研究。以科技创新赋能美丽中国建设,强化深地探测、深海极地探测、深空对地观测“三深引领”攻关,统筹推进科技研发、科技平台、科技人才、科技合作“四维支撑”布局,推进耕地保护与能源资源保障、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修复、灾害监测防治、调查监测与智能化测绘技术“五系协同”建设。
提升自然资源数字化治理能力。加快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加强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建立新一代国家测绘基准体系,统筹陆地、海洋、地下、水下地理信息资源建设,不断提升覆盖度、精细度、新鲜度、丰富度,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统一的时空基底。大力推动实景三维中国成果应用,充分发挥测绘地理信息在优化资源配置、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作用,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以全面提升自然资源数字化治理能力为导向,加快建设自然资源“一张网”、自然资源“一张图”、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构建多维数字化应用场景,支撑自然资源全业务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支撑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建设。
(二十八)大力宣传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总结推广各地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典型案例,持续开展“最美自然守护者”“和美海岛”等评选活动。扩大“中国山水工程”系列宣传,传播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利用世界地球日、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全国土地日、全国生态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全国测绘法宣传日等广泛开展宣传活动,为人人参与美丽中国建设、人人共享美丽中国成果创造良好氛围。
自然资源部
2024年8月5日

权威之声

台、科技人才、科技合作“四维支撑”布局,推进耕地保护与能源资源保障、国土空间规划、生态保护修复、灾害监测防治、调查监测与智能化测绘技术“五系协同”建设。
提升自然资源数字化治理能力。加快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加强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建立新一代国家测绘基准体系,统筹陆地、海洋、地下、水下地理信息资源建设,不断提升覆盖度、精细度、新鲜度、丰富度,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统一的时空基底。大力推动实景三维中国成果应用,充分发挥测绘地理信息在优化资源配置、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作用,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以全面提升自然资源数字化治理能力为导向,加快建设自然资源“一张网”、自然资源“一张图”、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构建多维数字化应用场景,支撑自然资源全业务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支撑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建设。
大力宣传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总结推广各地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典型案例,持续开展“最美自然守护者”“和美海岛”等评选活动。扩大“中国山水工程”系列宣传,传播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利用世界地球日、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全国土地日、全国生态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全国测绘法宣传日等广泛开展宣传活动,为人人参与美丽中国建设、人人共享美丽中国成果创造良好氛围。
                                                                                             自然资源部
                                                                                           2024年8月5日

权威之声

02

宏观政策

MACROPOLICY

宏观政策

国务院发布《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

来源:风电头条

白皮书指出,中国能源转型为全球能源转型、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出重要贡献。2023年中国能源转型投资达6760亿美元,是全球能源转型投资最多的国家。十年来,中国向全球提供优质的清洁能源产品和服务,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不断推动新能源技术快速迭代,有力促进全球风电、光伏成本大幅下降。中国持续扩大开放合作,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绿色能源项目合作,核电、水电、新能源等一大批标志性项目接连建成投产,2023年出口风电光伏产品助力其他国家减排二氧化碳约8.1亿吨。中国新能源产业不仅丰富了全球供给,缓解了全球通胀压力,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作出了突出贡献。
推动风电、光伏发电跃升发展。中国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风电、光伏发电成为清洁能源的主力军。有序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以库布其、乌兰布和、腾格里、巴丹吉林沙漠为重点,规划建设4.5亿千瓦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推进海上风电规模化集群化发展,累计装机规模达3728万千瓦。积极推进分布式新能源发展,开展“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千家万户沐光行动”,推广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牧光互补等“光伏+农业”新模式,打开了农村新能源发展的广阔空间。截至2023年底,中国风电、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分别达4.41亿千瓦、6.09亿千瓦,合计较10年前增长了10倍。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超过2.5亿千瓦,占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40%以上。
推动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协同发展。推动传统能源产业向综合能源系统转型,在资源富集地稳步实施风光水(储)一体化、风光火(储)一体化建设。在煤矿工业场地、采煤沉陷区、电厂闲置空地、油气矿区等区域建设新能源发电项目,通过开发海上风电为油气平台提供绿色电力,为传统能源生产开发、加工转换提供清洁用能。探索氢能管道输送,在传统加油站、加气站建设油气电氢一体化综合交通能源服务站。
大力发展绿色能源技术。建成完备的风电、光伏全产业链研发设计和集成制造体系,高效晶体硅、钙钛矿等光伏电池技术转换效率多次刷新世界纪录,量产先进晶体硅光伏电池转换效率超过25%。陆上风电机组最大单机容量突破10兆瓦,单机18兆瓦的海上风电机组顺利下线。
持续深化能源市场化改革。电网统购统销局面基本打破,发电和售电环节全面引入市场竞争,配电环节引入社会资本投资,综合能源服务商、虚拟电厂、新型储能企业等新型主体蓬勃发展。民营企业成为新能源产业的主要力量,中国风电整机制造企业中民营企业约占60%,光伏设备制造企业绝大部分是民营企业。油气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组建国家管网公司,逐步形成上游油气资源多主体多渠道供应、中间统一管网高效集输、下游销售市场充分竞争的市场格局。
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由2016年的17%提高到2023年的61.4%,2023年风电光伏市场化交易电量占风电光伏总发电量的47%,有力促进了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
中国新能源产业为全球提供绿色动力。中国依托持续的技术创新、完善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充分的市场竞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实现了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丰富了全球供给、缓解了全球通胀压力,为世界各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增进人类福祉作出了贡献。中国生产的光伏组件和风电装备为可再生能源在越来越多国家广泛经济利用创造了条件。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报告指出,过去10年间,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度电成本分别累计下降超过了60%和80%,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归功于中国的贡献。
中国扩大开放为深化清洁能源国际合作创造新机遇。中国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积极促进能源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外资企业共享中国能源转型红利提供机遇。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除核电站以外的能源领域外商投资准入已全面放开。出台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加大对清洁能源等领域外商投资的政策支持力度。通用电气、碧辟、西门子等跨国公司在中国能源投资规模稳步增加,法国电力集团海上风电项目、上海特斯拉电动汽车制造项目、南京LG新能源电池项目等外资项目相继在中国落地。用技术创新,推动地热资源有效开发利用。

推动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协同发展。推动传统能源产业向综合能源系统转型,在资源富集地稳步实施风光水(储)一体化、风光火(储)一体化建设。在煤矿工业场地、采煤沉陷区、电厂闲置空地、油气矿区等区域建设新能源发电项目,通过开发海上风电为油气平台提供绿色电力,为传统能源生产开发、加工转换提供清洁用能。探索氢能管道输送,在传统加油站、加气站建设油气电氢一体化综合交通能源服务站。大力发展绿色能源技术。建成完备的风电、光伏全产业链研发设计和集成制造体系,高效晶体硅、钙钛矿等光伏电池技术转换效率多次刷新世界纪录,量产先进晶体硅光伏电池转换效率超过25%。陆上风电机组最大单机容量突破10兆瓦,单机18兆瓦的海上风电机组顺利下线。持续深化能源市场化改革。电网统购统销局面基本打破,发电和售电环节全面引入市场竞争,配电环节引入社会资本投资,综合能源服务商、虚拟电厂、新型储能企业等新型主体蓬勃发展。民营企业成为新能源产业的主要力量,中国风电整机制造企业中民营企业约占60%,光伏设备制造企业绝大部分是民营企业。油气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组建国家管网公司,逐步形成上游油气资源多主体多渠道供应、中间统一管网高效集输、下游销售市场充分竞争的市场格局。
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由2016年的17%提高到2023年的61.4%,2023年风电光伏市场化交易电量占风电光伏总发电量的47%,有力促进了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中国新能源产业为全球提供绿色动力。中国依托持续的技术创新、完善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充分的市场竞争、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实现了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丰富了全球供给、缓解了全球通胀压力,为世界各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增进人类福祉作出了贡献。中国生产的光伏组件和风电装备为可再生能源在越来越多国家广泛经济利用创造了条件。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报告指出,过去10年间,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度电成本分别累计下降超过了60%和80%,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归功于中国的贡献。
中国扩大开放为深化清洁能源国际合作创造新机遇。中国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积极促进能源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外资企业共享中国能源转型红利提供机遇。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除核电站以外的能源领域外商投资准入已全面放开。出台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加大对清洁能源等领域外商投资的政策支持力度。通用电气、碧辟、西门子等跨国公司在中国能源投资规模稳步增加,法国电力集团海上风电项目、上海特斯拉电动汽车制造项目、南京LG新能源电池项目等外资项目相继在中国落地。用技术创新,推动地热资源有效开发利用。

宏观政策

行业聚焦

INDUSTRY FOCUS

03

行业聚焦

来源:光伏资讯

曲面屋顶作为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屋面形态,具有排积水能力强、建筑艺术效果佳等多重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厂房、公共建筑、商业建筑和特色居民建筑中。不断迭代创新的光伏产品应用技术,正在逐渐打开这个充满复杂性和多样性的曲面屋顶光伏市场。
曲面屋顶应用场景
建筑造型设计是一项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创作过程。曲面屋顶作为建筑设计中的一个重要元素,不仅是视觉上的一种美学选择,更具有极强的功能性。常见的有工业厂房、公共建筑、商业建筑和特色居民建筑等。
曲面屋顶之建筑功能
曲面屋顶建筑是一种采用曲面形状作为屋顶的建筑形式,在匹配建筑体形和建筑风格上具有天然优势。首先,曲面屋顶排水坡度较大,有利于雨水的快速排放,减少了积水的问题,保持了建筑的干燥和稳固。其次,可以消除建筑内部因高差引起的空间压抑感,提升建筑的空间感和自然采光效果。除此之外,还可以减少风荷载,提高建筑整体的稳定性。
曲面屋顶之东方美学

《黑神话:悟空》约见曲面光伏

行业聚焦

通过变化的曲线和面可以打破传统立面的单调和刚性,增添建筑的艺术性和动感。对于一些小型的商业屋面和地区特色的建筑,建筑设计师偏好使用曲面的坡屋顶打造出“飞檐”的效果,增加建筑的轻盈感。出圈“国潮”《黑神话:悟空》中就展示了大量中国传统建筑,飞脊挑檐,错落有致,蔚为壮观。将《诗经》所谓“如跂斯翼”,“如翚斯飞”的轻逸俏丽、“飞”意“流”韵展现的淋漓尽致,不由得令人怦然心动。曲面屋顶的美感,也崭露无遗。
曲面屋顶光伏市场空间
随着分布式光伏的大力发展,越来越多的光伏电站开始寻求在曲面屋顶上安装光伏的可能性。从曲面屋顶自身优势看,主要有两点,一是曲面屋顶安装光伏,可以在不同时间段以最佳的角度接收阳光,增加发电量;二是曲面屋顶通常有较大的表面积,可以充分利用,同时不影响建筑本身的其他功能。
从市场空间看,《中国分布式光伏行业发展白皮书》数据显示,工业厂房屋顶面积约70亿平,若其中曲面屋顶占比10%,相应光伏装机空间为38GW。公共建筑、商业建筑及居民建筑相应的光伏装机空间分别为12GW、2GW及30GW,具有较大市场空间,但是光伏在此类场景上的应用还没有大面积展开,主要受限于曲面屋顶安装光伏的复杂性。
曲面屋顶光伏产品应用痛点
曲面屋顶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在安装、成本、发电效率、施工与运维等环节仍有一些痛点需要解决。
安装复杂。曲面屋顶的非平面结构使得光伏面板的安装更加复杂。
成本增加。由于安装的复杂性以及通常需要定制化的安装构件,曲面屋顶上安装光伏系统的成本通常比传统平面屋顶更高。
发电效率不均匀。曲面屋顶的不同角度可能导致一些面板朝向不理想,无法始终面向太阳,导致面板的发电效率降低。
施工和运维环节问题。曲面屋顶日常维护和清洁光伏面板更困难,需要特殊的设备和技术保证,且在售后阶段没有机器人自动化维护,需要人工运维。
曲面屋顶的适配性
常规光伏组件安装需要通过特殊支架使光伏面板适应屋顶的弧度,这时往往需要根据屋顶情况定制安装构件,使得整个光伏系统的造价高于传统的平面屋顶。同时,在曲面屋顶上安装光伏支架也会不可避免地破坏屋面面层的防水完整性。那么,如何既能降低成本,又能不破坏屋面原有结构呢?固德威光电建材产品给出了答案。

行业聚焦

屋顶情况定制安装构件,使得整个光伏系统的造价高于传统的平面屋顶。同时,在曲面屋顶上安装光伏支架也会不可避免地破坏屋面面层的防水完整性。那么,如何既能降低成本,又能不破坏屋面原有结构呢?
曲面屋顶之工业应用
短边拟弧。对于弯曲半径较大,彩钢瓦平整度高的屋面,采用银河产品的短边进行拟弧。银河产品短边尺寸为777mm,采用短边拟弧的方式可以匹配更多的安装场景,整个屋面安装后的效果十分美观。同时,根据屋面的彩钢瓦版型选用夹具或者胶粘的安装方式,增加安装的便捷性,提高施工效率。
长边拟弧。对于一些弯曲半径较小,且屋面波峰波谷高差不那么明显的屋面。采用银河长边拟弧,搭配散热格栅装置胶粘固定。
荷载满足。针对大型的工商业屋面和公共建筑屋面,例如煤棚、体育馆、会展中心等。这类屋面大部分采用大跨度的弧形钢结构和彩钢瓦面板,荷载预留不足,银河每平方米重量仅5.6kg,对屋面载荷影响小。
防水保证。银河轻质产品除了重量轻、降低屋面荷载压力外,其夹具安装与胶粘两种安装方式,都不会破坏屋面面层,保障屋面的整体防水效果。
运维便捷。银河产品前板为1.6mm厚强化玻璃,轻质的同时保证了产品的表面平整,避免因长时间安装而产生下凹积灰的现象。同时,产品本身的无边框设计,结合屋面弧度,雨水冲刷下易带走表面灰尘。
曲面屋顶之民用建筑
建筑风格。民用建筑相较于其他类型的建筑,风格更为多样化。这些风格不仅反映了不同地域、文化和时代的特点,也反映了人们内心对居所的心灵寄托。曲面屋顶作为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在福建和广东客家的土楼中的应用最为广泛。
建筑构造。与传统的平面屋顶相比,曲面屋顶的构造更加复杂多变,具有非常强烈的装饰效果和视觉感受。同时,曲面屋顶的构造也拥有优越性,在面对强风时的阻力更大,更有利于保证建筑整体的安全性。还可以利用其特殊的形状和空间结构达到良好的通风透气效果,从而提高建筑内部的舒适度和空气质量。

行业聚焦

案例展示

苏州名硕电脑体育馆

 广德智慧园区二期

04

技术前沿

TECHNOLOGY FRONTIER

技术前沿

高倍率和长循环稳定性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来源: 储能科学与技术

能源是维系人类生产活动的基石,人类对于传统化石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具有高度的开发和利用水平。但是,传统化石能源具有难可再生性、环境不友好性等缺点,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和潮汐能等替代传统化石能源,构建绿色低碳能源网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然而,可再生能源具有间歇性和不稳定性,需要开发高效的能源存储设备来实现能量的储存和输出。在大量储能设备之中,电化学储能由于其高能效、高功率密度、环境适应性强等优点是目前应用最广泛、发展潜力最大的储能技术。在电化学储能装置之中,锂离子电池的高容量以及较长的循环寿命,可以实现稳定的能量储存,广泛应用于3C(computer communications consumer-electronics)设备。但是,随着市场对锂的需求不断增长以及自然界中锂资源的减少,锂的价格不断上涨,需要寻找可以替代或者补充的储能电池。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有相似的工作原理以及电化学性能表现,而且钠资源储量丰富且分布广泛,价格低廉,被认为是最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二次电池。钠离子电池中正极材料决定了钠离子电池的容量,稳定性等重要参数,是最关键的组成部分,正极材料分为层状金属氧化物类、普鲁士蓝类、聚阴离子型和有机材料等,其中层状金属氧化物因具有结构简单,高容量,宽的工作电压窗口,良好的循环性能等特点而受到重点研究。层状正极氧化物可以表示为NaxTMO2,其中TM=Ni, Mn, Fe等过渡金属元素,按照钠含量以及氧原子序列不同晶体结构可以分为P2和O3型等结构,高Na含量(0.8<x<1.0)会形成类似于LiCoO2的O3型结构,钠含量介于0.4~0.8之间则倾向于P型结构,“P(prismatic)”和“O(octahedral)”分别表示钠所处的三棱柱和八面体位置,2或者3代表TM层堆垛的重复单元数,P2型及O3型结构的元素堆垛方式为ABBA,ABCABC,均为过渡金属层与钠离子层交替排列。P2型及O3型结构的正极材料由于其结构简单,高能量密度和更宽范围的工作电压区间,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传统铁锰基层状正极材料具有价格低廉、工作电压高和高理论比容量等优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但是这种材料晶体结构不稳定,充放电过程中相变复杂和较短的循环寿命,使其大规模应用受到了阻碍。在铁锰基层状正极结构之中,铁锰元素不仅需要提供氧化还原电对进行电荷补偿,而且需要自身骨架支撑来稳定晶体结构框架,因此在高电压范围会出现结构坍塌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可以对TM层和O层进行掺杂改性,一定程度上减少晶格畸变的发生。F-进行阴离子局域取代能够使TMO2层发生内聚,稳定晶格结构,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在层状正极材料中有所应用,如:Na0.46Mn0.93Al0.07O1.79F0.21, NaNi0.45Mn0.4Ti0.1Co0.05O2-LiF和Na0.67Fe0.1Mn0.8Cu0.1F0.1O1.9材料,通过强的TM—F键取代部分较弱的TM—O键,形成更加稳定的TM—F八面体结构,降低了氧层之间的静电排斥,抑制在钠离子脱出后TMO2层的滑动,这种晶格结构的调整能够有效减少充放电过程中的晶格畸变,进而提升电化学性能;除了充放电过程中出现的相转变问题,电极材料与电解液之间的接触往往会导致副反应的发生,导致层状金属氧化物发生溶解等问题,在电极材料表面进行选择适合的金属氧化物进行包覆可以形成保护层,如材料Na2/3[Ni1/3Mn2/3]O2@CuO、Na2/3[Ni1/3Mn2/3]O2@Al2O3,避免与电解液直接进行接触,减少界面副反应发生从而避免过渡金属离子溶解,改善电极表面的离子或电子电导率,实现材料电化学性能的进一步提升。综上所述,结合F-掺杂和CuO包覆两种方式,成功设计出Na0.85Ni0.3Fe0.2Mn0.5O1.95F0.05@CuO-200 (NFMF@CuO-200)和Na0.85Ni0.3Fe0.2Mn0.5O1.95F0.05 @CuO-800 (NFMF@CuO-800)两种材料,分别就200 ℃和800 ℃两种不同温度下进行包覆材料的煅烧处理。对两种改性材料进行XRD、SEM、EDS、TEM和XPS表征测试来研究阴离子掺杂以及包覆对于晶体结构和表面形貌的影响,通过GCD、CV、Rate、EIS和GITT等电化学测试对改性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进一步研究,探究F-掺杂结合CuO表面改性对于基底材料的影响。 综合改性实现了P2相结构高倍率性能和O3相结构的高放电比容量,抑制了不可逆O2相的出现,减少了界面副反应的产生,改善了铁锰基正极材料在高倍率下长循环性能,大幅度提升了循环寿命。

技术前沿

型结构,“P(prismatic)”和“O(octahedral)”分别表示钠所处的三棱柱和八面体位置,2或者3代表TM层堆垛的重复单元数,P2型及O3型结构的元素堆垛方式为ABBA,ABCABC,均为过渡金属层与钠离子层交替排列。P2型及O3型结构的正极材料由于其结构简单,高能量密度和更宽范围的工作电压区间,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传统铁锰基层状正极材料具有价格低廉、工作电压高和高理论比容量等优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但是这种材料晶体结构不稳定,充放电过程中相变复杂和较短的循环寿命,使其大规模应用受到了阻碍。在铁锰基层状正极结构之中,铁锰元素不仅需要提供氧化还原电对进行电荷补偿,而且需要自身骨架支撑来稳定晶体结构框架,因此在高电压范围会出现结构坍塌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可以对TM层和O层进行掺杂改性,一定程度上减少晶格畸变的发生。F-进行阴离子局域取代能够使TMO2层发生内聚,稳定晶格结构,提高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在层状正极材料中有所应用,如:Na0.46Mn0.93Al0.07O1.79F0.21材料,通过强的TM—F键取代部分较弱的TM—O键,形成更加稳定的TM—F八面体结构,降低了氧层之间的静电排斥,抑制在钠离子脱出后TMO2层的滑动,这种晶格结构的调整能够有效减少充放电过程中的晶格畸变,进而提升电化学性能;除了充放电过程中出现的相转变问题,电极材料与电解液之间的接触往往会导致副反应的发生,导致层状金属氧化物发生溶解等问题,在电极材料表面进行选择适合的金属氧化物进行包覆可以形成保护层,如材料Na2/3[Ni1/3Mn2/3]O2@CuO、Na2/3[Ni1/3Mn2/3]O2@Al2O3,避免与电解液直接进行接触,减少界面副反应发生从而避免过渡金属离子溶解,改善电极表面的离子或电子电导率,实现材料电化学性能的进一步提升。
综上所述,结合F-掺杂和CuO包覆两种方式,成功设计出两种材料,分别就200 ℃和800 ℃两种不同温度下进行包覆材料的煅烧处理。对两种改性材料进行XRD、SEM、EDS、TEM和XPS表征测试来研究阴离子掺杂以及包覆对于晶体结构和表面形貌的影响,通过GCD、CV、Rate、EIS和GITT等电化学测试对改性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进一步研究,探究F-掺杂结合CuO表面改性对于基底材料的影响。 综合改性实现了P2相结构高倍率性能和O3相结构的高放电比容量,抑制了不可逆O2相的出现,减少了界面副反应的产生,改善了铁锰基正极材料在高倍率下长循环性能,大幅度提升了循环寿命。
材料合成
前驱体Na0.85Ni0.3Fe0.2Mn0.5O1.95F0.05 (NFMF)采用高温固相法进行制备,按照对应化学计量数将Na2CO3、NiO、Fe2O3、Mn2O3和NaF(作为F源取代部分Na2CO3)置于球磨罐中,以300 r/min球磨12 h,压实之后将前驱体放入马弗炉中进行高温煅烧,以5 ℃/min的升温速率加热到500 ℃之后,恒温2 h,之后以相同速率加热至900 ℃,恒温12 h,加热完成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用200目筛网过筛后得到NFMF;将适量NFMF分散到无水乙醇中,加入5%的Cu(NO3)2·3H2O(质量分数)后进行磁力搅拌至蒸发完全,将样品分别在200 ℃以及800 ℃下煅烧6 h,得到Na0.85Ni0.3Fe0.2Mn0.5O1.95F0.05 @CuO-200 (NFMF@CuO-200)和Na0.85Ni0.3Fe0.2Mn0.5O1.95F0.05@CuO-800 (NFMF@CuO-800)两种材料,再次进行过筛后转移到手套箱中备用。

技术前沿

化学计量数将Na2CO3、NiO、Fe2O3、Mn2O3和NaF(作为F源取代部分Na2CO3)置于球磨罐中,以300r/min球磨12h,压实之后将前驱体放入马弗炉中进行高温煅烧,以5℃/min的升温速率加热到500 ℃之后,恒温2h,之后以相同速率加热至900 ℃,恒温12h,加热完成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用200目筛网过筛后得到NFMF;将适量NFMF分散到无水乙醇中,加入5%的Cu(NO3)2·3H2O(质量分数)后进行磁力搅拌至蒸发完全,将样品分别在200 ℃以及800℃下煅烧6h,得到Na0.85Ni0.3Fe0.2Mn0.5O1.95F0.05 @CuO-200 (NFMF@CuO-200)和Na0.85Ni0.3Fe0.2Mn0.5O1.95F0.05@CuO-800 (NFMF@CuO-800)两种材料,再次进行过筛后转移到手套箱中备用。
材料表征
PANalytical X'pert3 Discover型X射线粉末衍射仪,靶材为Cu靶(λ=0.154187nm),以2°/min的速度定速连续扫描10°~80°的衍射信号。采用Hitachi S-480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及配套的能量分散谱仪、TECNAI G2 F30型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材料表面形貌、元素分布和微观结构进行观测。采用Nexsa型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材料中过渡金属元素Ni,Fe,Mn的价态进行分析。
电化学性能测试
所有电极材料浆料由70%(质量分数)的活性物质,20%的Super P和10%的聚偏二氟乙烯加入适量NMP溶剂球磨搅拌后得到浆料,之后均匀涂布在铝箔上,放入真空干燥箱中120 ℃干燥12 h。圆盘电极(直径14 mm)面载量为2.0 mg/cm2,在CR2032型纽扣电池中用活性材料作为工作电极,钠金属作为对电极,玻璃纤维作为隔膜,1 mol/L NaClO4溶解在EC∶DEC为1∶1 (体积比)中,添加剂为5% FEC溶液作为电解液在手套箱中进行组装。恒电流充放电测试(GCD),恒电流间歇滴定(GITT)和倍率测试在室温下2.0~4.2 V电压区间(1C = 150 mA/g)中进行,所用设备为CT2011A型充放电测试仪;循环伏安测试(CV)以0.5 mV/s对两种材料进行扫描,交流阻抗技术(EIS)以5 mV的振幅在100 kHz~0.01 MHz之间进行测试,所用设备为VersaSTAT4型电化学工作站。
材料表征与分析
NFMF@CuO-200和NFMF@CuO-800材料的晶体结构经XRD测试后采用Fullprof软件进行精修处理,结果如图1所示。NFMF@CuO-200和NFMF@CuO-800的特征峰与P2相的P63/mmc和O3相的R-3m空间群拟合一致,两种材料的两相比例接近,P2相结构可以使材料具有更好的钠离子传输能力,O3相则保证材料具有更高的理论比容量。从图1(b)中可以看出NFMF@CuO-200的(003)峰向左偏移,(104)峰向右偏移,因此O3相的a, b轴缩短,c轴拉伸,(002)和(102)峰均向右偏移,说明P2的晶胞体积有所增大。NFMF @CuO-200材料在30°出现杂峰,原因可能是CuO非均匀包覆未能形成稳定的晶体结构引起。在NFMF@CuO-800材料中,800 ℃的煅烧导致部分CuO包覆层发生分解,致使部分Cu2+进入过渡金属层中,形成稳定的P2/O3两相结构,包覆层对于NFMF主体材料的影响变弱,因此30°左右杂峰消失。此时晶胞的a, b轴被拉伸,c轴被压缩,TMO2层和O层的层间距缩短,意味着晶体结构更为紧凑,具有更好的结构稳定性。

技术前沿

料具有更好的钠离子传输能力,O3相则保证材料具有更高的理论比容量。从图1(b)中可以看出NFMF@CuO-200的(003)峰向左偏移,(104)峰向右偏移,因此O3相的a, b轴缩短,c轴拉伸,(002)和(102)峰均向右偏移,说明P2的晶胞体积有所增大。NFMF @CuO-200材料在30°出现杂峰,原因可能是CuO非均匀包覆未能形成稳定的晶体结构引起。
在NFMF@CuO-800材料中,800 ℃的煅烧导致部分CuO包覆层发生分解,致使部分Cu2+进入过渡金属层中,形成稳定的P2/O3两相结构,包覆层对于NFMF主体材料的影响变弱,因此30°左右杂峰消失。此时晶胞的a, b轴被拉伸,c轴被压缩,TMO2层和O层的层间距缩短,意味着晶体结构更为紧凑,具有更好的结构稳定性。

图1   (a) P2和O3型层状氧化物晶体结构示意图;(b) XRD图谱;(c) NFMF@CuO-200的XRD精修图;(d) NFMF@CuO-800的XRD精修图
NFMF@CuO-200和NFMF@CuO-800结构的微观形貌以及元素分布由SEM, TEM和EDS进行表征,结果如图2所示。两种材料均为类平板状六面体结构,结晶尺寸均匀,平均分布在2~5 μm之间,表明样品均有良好的结晶度。从SEM图像中可以看出NFMF颗粒表面附着更小尺寸的CuO颗粒,这种现象在金属氧化物包覆中较为常见。但是对于包覆材料200 ℃和800 ℃不同温度处理,主晶体表面CuO吸附的程度明显不同,NFMF@CuO-800的表面CuO颗粒分布更为均匀及致密,并未出现大规模的团聚,NFMF@CuO-200则出现主体颗粒大面积暴露和CuO团聚堆叠的情况出现,这种现象在HRTEM中得到进一步观测。由图2(c), (d)和(g), (h)看出200 ℃煅烧的包覆层厚度在15~20 nm,而800 ℃则分布在4~6 nm,说明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包覆层逐渐变薄,包覆层中的部分离子进入到主体材料中。前者CuO与主体NFMF材料之间结合以及包覆均匀性较差,后者则均匀包覆在NFMF之上,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包覆层,均匀的包覆有助于减少电极与电解液之间副反应的发生,还能够避免过渡金属原子的溶解,晶粒的剥落等不利情况的发生。图2(i)展示出NFMF@CuO-800的面扫元素分布情况,Na,Ni,Fe,Mn,Cu元素在晶粒上分布均匀,CuO层已经成功均匀地涂覆在NFMF颗粒表面。

技术前沿

面附着更小尺寸的CuO颗粒,这种现象在金属氧化物包覆中较为常见。但是对于包覆材料200 ℃和800 ℃不同温度处理,主晶体表面CuO吸附的程度明显不同,NFMF@CuO-800的表面CuO颗粒分布更为均匀及致密,并未出现大规模的团聚,NFMF@CuO-200则出现主体颗粒大面积暴露和CuO团聚堆叠的情况出现,这种现象在HRTEM中得到进一步观测。
由图2(c), (d)和(g), (h)看出200 ℃煅烧的包覆层厚度在15~20 nm,而800 ℃则分布在4~6 nm,说明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包覆层逐渐变薄,包覆层中的部分离子进入到主体材料中。
前者CuO与主体NFMF材料之间结合以及包覆均匀性较差,后者则均匀包覆在NFMF之上,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包覆层,均匀的包覆有助于减少电极与电解液之间副反应的发生,还能够避免过渡金属原子的溶解,晶粒的剥落等不利情况的发生。图2(i)展示出NFMF@CuO-800的面扫元素分布情况,Na,Ni,Fe,Mn,Cu元素在晶粒上分布均匀,CuO层已经成功均匀地涂覆在NFMF颗粒表面。

图2   (a), (b) NFMF@CuO-200不同放大倍数下的SEM图;(c), (d) NFMF@CuO-200的TEM图;(e), (f) NFMF@CuO-800不同放大倍数下的SEM图;(g), (h) NFMF@CuO-800的TEM图;(i) NFMF@CuO-800的SEM-EDS图

技术前沿

图3   NFMF@CuO-800的XPS图:(a) XPS总谱;(b) Ni 2p; (c) Fe 2p; (d) Mn 2p

优异的电化学性能表现依赖于内部电荷补偿机制的完善,对NFMF@CuO-800中的TM层中过渡金属元素进行XPS测试,结果如图3所示。其中Ni 2p与Ni2+的结合能所处位置拟合良好(Ni 2p2/3位于854.48 eV),Fe 2p高分辨率频谱中,结合能与Fe3+近似(Fe 2p2/3位于711.08 eV),Mn 2p频谱可以分为Mn3+(Mn 2p2/3位于641.88 eV)和Mn4+(Mn 2p2/3位于643.58 eV),表明两种价态的Mn3+和Mn4+共存于NFMF@CuO-800中。

表1 NFMF@CuO-200 和 NFMF@CuO-800的XRD精修数据

图4   恒电流充放电曲线: (a) NFMF@CuO-200; (b) NFMF@CuO-800; (c) 倍率性能
为了进一步探究长循环和大倍率下NFMF@CuO-200和NFMF@CuO-800的电化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如图5所示。综合分析可以看出,NFMF@CuO-800在各个倍率下的长循环性能均表现优异,较单F-掺杂和CuO等金属氧化物包覆材料性能有所提升,如表2所示。在0.2C时NFMF@CuO-800始终保持平稳的放电曲线,而NFMF@CuO-200的放电比容量在20,45圈出现波动,库仑效率降低;在1C时,NFMF@CuO-200和NFMF@CuO-800均展示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首次放电容量和容量保持率近似,150圈循环放电容量达73 mAh/g,容量保持率为71%左右;但是在5C时,NFMF@CuO-800的放电容量始终保持在NFMF@CuO-200之上。10C时NFMF@ CuO-800的放电容量保持在60 mAh/g之上,容量保持率为82%左右。结果表明F-掺杂和包覆均匀的CuO包覆的改性策略能够显著提升材料在高倍率下的循环寿命,有效抑制晶格畸变,对循环稳定性有明显改善。

技术前沿

电化学性能测试
NFMF@CuO-200和NFMF@CuO-800的恒电流充放电测试和倍率测试均在2.0~4.2 V电压区间进行,充放电测试均在0.1C下进行前3圈活化,之后以0.2C进行100圈循环,倍率测试的电流密度在0.2~10C (1C = 150 mA/g)之间,如图4所示。NFMF@CuO-200和NFMF@CuO-800的0.1C首圈放电容量分别为120.8 mAh/g和122.7 mAh/g,经过活化后,0.2C首圈放电容量为109 mAh/g和114.3 mAh/g。经循环100圈后,两种材料容量均经过不同程度的衰减,分别衰减至75.9 mAh/g和83 mAh/g,容量保持率为69.63%和72.62%。在2.0~4.2 V之间,相较NFMF@CuO-200出现的4.2 V电压平台,NFMF@CuO-800在4.2 V时的电压平台缩短,其余电压并未出现明显的电压平台,说明材料一定程度上减少了Na+/空位的重新排布,发生固溶反应的电压区间拓宽,减少了循环过程中副反应的存在。NFMF@CuO-800的0.2C首圈放电容量较NFMF@CuO-200提升了5.7 mAh/g,稳定性提升了2.99%,推测是过厚的包覆层阻碍了Na+的传输,从而影响了材料的容量,而厚度适宜的CuO包覆层提升了材料颗粒完整性,抑制了界面副反应的发生,保护了正极材料;F-掺杂则形成更强的TM—F键,降低氧层之间的静电排斥,抑制TMO2层的滑移,综合上述因素使得NFMF@CuO-800具有更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图4(c)对两种材料进行0.2C,0.5C,1C,2C,5C,10C下的倍率测试,NFMF@CuO-800的放电容量分别为116.8 mAh/g,111.6 mAh/g,107.2 mAh/g,102.3 mAh/g,94.6 mAh/g,84.7 mAh/g,在电流密度从10 C到0.2 C的转变后容量仍能保持在115 mAh/g左右,展示出良好的倍率稳定性,而NFMF@CuO-200的放电容量始终低于NFMF@ CuO-800。

容量在20,45圈出现波动,库仑效率降低;在1C时,NFMF@CuO-200和NFMF@CuO-800均展示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首次放电容量和容量保持率近似,150圈循环放电容量达73 mAh/g,容量保持率为71%左右;但是在5C时,NFMF@CuO-800的放电容量始终保持在NFMF@CuO-200之上。10C时NFMF@ CuO-800的放电容量保持在60 mAh/g之上,容量保持率为82%左右。结果表明F-掺杂和包覆均匀的CuO包覆的改性策略能够显著提升材料在高倍率下的循环寿命,有效抑制晶格畸变,对循环稳定性有明显改善。

图5   NFMF@CuO-200 和 NFMF@CuO-800的长循环测试:(a) 0.2 C; (b) 1 C; (c) 5 C; (d) 10 C

表 2   NFMF@CuO-800与文献报道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对比

技术前沿

为了研究NFMF@CuO-200和NFMF@CuO-800的电荷补偿机制,进行了扫速为0.5 mV/s的多圈CV测试,如图6所示。两种样品的氧化还原峰在前三圈曲线重合度较好,其中处于3.28~3.05 V和3.64~3.48 V之间属于Ni2+/Ni3+和Ni3+/Ni4+电对,处于3.0 V以下的则属于Mn3+/Mn4+电对,Mn3+的氧化还原造成的姜-泰勒效应是引起晶格畸变的主要原因。处于3.5~4.0 V之间则是Fe3+/Fe4+电对,Fe的氧化还原会造成Fe离子的迁移,形成不可逆的斜方锰相,造成晶体结构的塌陷。NFMF@CuO-200的各峰电势差显著大于NFMF@CuO-800,因此NFMF@CuO-800的动力学过程迅速,电化学性能更好。

图6   多圈CV曲线:(a) NFMF@CuO-200; (b) NFMF@CuO-800
由上节的倍率测试和长循环测试可以看出F-掺杂结合CuO包覆改性材料在高倍率性能下的循环稳定性显著提高,为了进一步探究改性对于电池动力性的影响,对于NFMF@CuO-200和NFMF@CuO-800进行了GITT测试和EIS测试,结果如图7所示。NFMF@CuO-200和NFMF@CuO-800材料的钠离子扩散系数分别为7.71×10-11 cm2/s和2.35×10-10 cm2/s,800 ℃煅烧的材料的钠离子传输速率提升了3.05倍,显著提升了钠离子传输能力,维持充放电过程中钠离子传输的稳定,与材料在高倍率时的充放电曲线性能保持一致。随后进行1 C 100圈循环后的EIS测试,相应阻抗值如表3所示。NFMF@CuO-800的Rf和Rct值均小于NFMF@CuO-200,进一步可以证明即使在长循环后,NFMF@CuO-800仍然可以保持较小阻抗,保证良好的钠离子传输效率,与GITT测试结果相符合。
结构演变分析
铁锰基正极材料在高电压范围时通常会产生严重的不可逆晶体结构相变,对NFMF@CuO-800进行ex-situ XRD测试(2.0~4.5 V, 0.1 C),研究材料晶体结构转变情况。NFMF@CuO-800在钠离子脱嵌过程中相变过程简单,在开始充电后,O3-P3的相变过程开始发生,直到4.5 V时,结构一直表现出P2/P3相保持不变。在整个充电过程中,P2(002)和O3(003)特征峰逐渐偏移到低角度,意味着晶体的c轴得到拉伸,与此同时,P2(101), P2(102)以及O3(104)特征峰缓慢向高角度偏移,此时过渡金属Ni2+,Fe3+,Mn3.n+氧化后晶体a/b轴发生收缩[31];在放电过程中,所有特征峰逐渐返回到初始位置,没有观测到新的峰出现,材料几乎没有发生副反应。在整个相变过程中,晶体结构变化趋势为:P2/O3-P2/P3-P2/O3,其中P2/P3相占据充放电过程中主导相,只观测到峰位置的偏移,没有不可逆O2相的特征峰出现,表明NFMF@CuO-800良好的晶体结构保持率,进一步证明F-的引入和均匀厚度的CuO的包覆形成的P2/O3混合相正极能够维持晶体结构的稳定,从而保持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

技术前沿

开始发生,直到4.5 V时,结构一直表现出P2/P3相保持不变。在整个充电过程中,P2(002)和O3(003)特征峰逐渐偏移到低角度,意味着晶体的c轴得到拉伸,与此同时,P2(101), P2(102)以及O3(104)特征峰缓慢向高角度偏移,此时过渡金属Ni2+,Fe3+,Mn3.n+氧化后晶体a/b轴发生收缩;在放电过程中,所有特征峰逐渐返回到初始位置,没有观测到新的峰出现,材料几乎没有发生副反应。在整个相变过程中,晶体结构变化趋势为:P2/O3-P2/P3-P2/O3,其中P2/P3相占据充放电过程中主导相,只观测到峰位置的偏移,没有不可逆O2相的特征峰出现,表明NFMF@CuO-800良好的晶体结构保持率,进一步证明F-的引入和均匀厚度的CuO的包覆形成的P2/O3混合相正极能够维持晶体结构的稳定,从而保持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

图7   (a), (b) NFMF@CuO-200和NFMF@CuO-800的GITT曲线;(c) 奈奎斯特曲线

结 论
本工作采用高温固相法和湿法包覆两种工艺,结合F-掺杂和CuO包覆对传统铁锰基层状正极材料进行改性,成功合成出P2/O3混合相Na0.85Ni0.3Fe0.2Mn0.5O1.95F0.05@CuO正极材料。P2/O3相NFMF@CuO-800材料中的强TM—F键能够保持TMO2层的内聚,抑制过渡金属层间发生滑移,一定程度上避免了O2不可逆相的产生;均匀致密包覆的CuO层,减少了电极材料与电解质之间发生副反应,有效保护了正极材料。材料实现了高容量与高倍率性能的平衡,分别在5 C,10 C经过200圈和800圈循环后放电容量仍保持在75 mAh/g和60 mAh/g以上,容量保持率均稳定在82%左右,高倍率下长循环寿命显著提升。这项改性工作促进了铁锰基正极材料对于高倍率、长循环电池电化学性能的研究,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改性提供了指导。

表3   NFMF@CuO-200 和 NFMF@CuO-800在1C 100圈循环后的Rs, Rf, Rct值

技术前沿

05

专业评论

Professional comments

专业评论

人民日报:中国能源转型实现新跨越新突破

来源:国家能源局

能源转型投资去年达6760亿美元,为全球绿色转型作出重要贡献
清洁能源发展实现新跨越。截至2023年底,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较10年前增长了10倍,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占总装机的58.2%,新增清洁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增量一半以上,中国能源含“绿”量不断提升。
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取得新成效。10年来,中国累计淘汰煤电落后产能超过1亿千瓦,电力行业污染物排放量减少超90%。全社会终端用能电气化率达28%。与2012年相比,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超26%。
绿色能源技术实现新突破。建成风电、光伏全产业链研发设计和制造体系,全面掌握大型三代压水堆和高温气冷堆第四代核电技术,水电全产业链体系全球领先。
能源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主体多元的能源市场结构逐步构建,统一开放的能源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反映市场供需关系的能源价格机制逐步形成,市场在提升清洁能源消纳水平、保障电力供应、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万劲松介绍,10年来,能源领域固定资产投资累计约39万亿元。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中央预算内总投资超千亿元,带动地方和企业加大资金投入,2015年历史性解决全国无电人口用电问题。
2023年中国能源转型投资达6760亿美元,是全球能源转型投资最多的国家。2023年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助力其他国家减排二氧化碳约8.1亿吨。“中国的新能源产业不仅丰富了全球供给,推动降低了全球能源转型成本,也为全球绿色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万劲松说。“双碳”目标确定不移,抓紧开展“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我国在2020年提出,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截至今年7月底,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已达12.06亿千瓦,提前6年实现目标。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表示,中国承诺的“双碳”目标是确定不移的,将立足国情,坚持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科学谋划研究提出新目标新举措,为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共建清洁美丽地球作出更大贡献。国家能源局法制和体制改革司司长宋雯说,要实现“双碳”目标,仍需付出巨大努力。能源行业正抓紧开展“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将会以更大力度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扎实开展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工作,推动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深化能源管理体制改革。章建华介绍,将深化能源改革、完善能源法治、加强规划引领、强化能源监管。深化能源改革方面,将通过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持续扩大电力现货市场覆盖范围,进一步提升电力资源优化配置水平。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加快培育绿电绿证市场。完善新能源消纳和调控政策,推进非化石能源安全可靠有序替代化石能源。推动自然垄断环节独立运营和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充电设施总量达1060万台,核准在运在建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全球第一针对大家关心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万劲松介绍,国家能源局主要从“三个完善、两个推动”方面开展工作。完善政策体系。出台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从规划布局、建设运营、配套电网、价格奖补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并作出具体的工作部署。完善充电网络。截至7月底,全国充电设施总量达1060万台,有效保障了2500多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一线城市中心城区的公共充电服务半径已经和加油站相当。目前,95%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已经具备充电能力,超过1/3的省份将充电设施布局到所有乡镇。完善标准体系。累计发布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相关标准106项,产业链安全管控水平进一步提升。大功率直流充电标准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无线充电、充电漫游等领域也有突破,已经形成与美国、欧洲、日本并列的中国充电标准体系。推动充电技术快速升级。已经形成了传导充电、电池更换、无线充电等多条技术发展路线,直流充电功率模块全面实现国产化,近五年来成本降幅达90%。推动形成产业生态。充电站运营企业中民营企业设备规模占比超70%。万劲松介绍,将加快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助力交通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相信随着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和服务体系的不断健全,局部地区和个别时段充电慢、充电难的现象将得到缓解,广大车主的充电体验会更加舒适。”中国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核电技术拥有了完整产业链。大陆地区目前核准在运和在建的核电机组共102台,总装机容量超1.13亿千瓦,位居全球第一。在运核电机组保持多发满发状态,充分发挥基荷电源的支撑作用,装机占比不到2%,发出电量占比接近5%。章建华介绍,将统筹发展和安全,保证平稳有序的建设节奏,积极推动核能在供热、供暖、供汽、海水淡化等方面的综合利用,稳步提高核电在能源和电力消费中的比重,为推动能源革命和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还将积极参与全球核电建设,分享中国经验,为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贡献。

专业评论

2023年中国能源转型投资达6760亿美元,是全球能源转型投资最多的国家。2023年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助力其他国家减排二氧化碳约8.1亿吨。“中国的新能源产业不仅丰富了全球供给,推动降低了全球能源转型成本,也为全球绿色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万劲松说。
“双碳”目标确定不移,抓紧开展“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
我国在2020年提出,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截至今年7月底,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已达12.06亿千瓦,提前6年实现目标。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表示,中国承诺的“双碳”目标是确定不移的,将立足国情,坚持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科学谋划研究提出新目标新举措,为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共建清洁美丽地球作出更大贡献。
国家能源局法制和体制改革司司长宋雯说,要实现“双碳”目标,仍需付出巨大努力。能源行业正抓紧开展“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将会以更大力度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扎实开展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工作,推动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深化能源管理体制改革。章建华介绍,将深化能源改革、完善能源法治、加强规划引领、强化能源监管。
深化能源改革方面,将通过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持续扩大电力现货市场覆盖范围,进一步提升电力资源优化配置水平。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加快培育绿电绿证市场。完善新能源消纳和调控政策,推进非化石能源安全可靠有序替代化石能源。推动自然垄断环节独立运营和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
充电设施总量达1060万台,核准在运在建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全球第一
针对大家关心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万劲松介绍,国家能源局主要从“三个完善、两个推动”方面开展工作。
完善政策体系。出台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从规划布局、建设运营、配套电网、价格奖补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并作出具体的工作部署。
完善充电网络。截至7月底,全国充电设施总量达1060万台,有效保障了2500多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一线城市中心城区的公共充电服务半径已经和加油站相当。目前,95%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已经具备充电能力,超过1/3的省份将充电设施布局到所有乡镇。
完善标准体系。累计发布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相关标准106项,产业链安全管控水平进一步提升。大功率直流充电标准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无线充电、充电漫游等领域也有突破,已经形成与美国、欧洲、日本并列的中国充电标准体系。
推动充电技术快速升级。已经形成了传导充电、电池更换、无线充电等多条技术发展路线,直流充电功率模块全面实现国产化,近五年来成本降幅达90%。推动形成产业生态。充电站运营企业中民营企业设备规模占比超70%。万劲松介绍,将加快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助力交通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相信随着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和服务体系的不断健全,局部地区和个别时段充电慢、充电难的现象将得到缓解,广大车主的充电体验会更加舒适。”中国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核电技术拥有了完整产业链。大陆地区目前核准在运和在建的核电机组共102台,总装机容量超1.13亿千瓦,位居全球第一。在运核电机组保持多发满发状态,充分发挥基荷电源的支撑作用,装机占比不到2%,发出电量占比接近5%。章建华介绍,将统筹发展和安全,保证平稳有序的建设节奏,积极推动核能在供热、供暖、供汽、海水淡化等方面的综合利用,稳步提高核电在能源和电力消费中的比重,为推动能源革命和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还将积极参与全球核电建设,分享中国经验,为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贡献。

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一线城市中心城区的公共充电服务半径已经和加油站相当。目前,95%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已经具备充电能力,超过1/3的省份将充电设施布局到所有乡镇。
完善标准体系。累计发布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相关标准106项,产业链安全管控水平进一步提升。大功率直流充电标准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无线充电、充电漫游等领域也有突破,已经形成与美国、欧洲、日本并列的中国充电标准体系。
推动充电技术快速升级。已经形成了传导充电、电池更换、无线充电等多条技术发展路线,直流充电功率模块全面实现国产化,近五年来成本降幅达90%。推动形成产业生态。充电站运营企业中民营企业设备规模占比超70%。
万劲松介绍,将加快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助力交通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相信随着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和服务体系的不断健全,局部地区和个别时段充电慢、充电难的现象将得到缓解,广大车主的充电体验会更加舒适。”
中国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核电技术拥有了完整产业链。大陆地区目前核准在运和在建的核电机组共102台,总装机容量超1.13亿千瓦,位居全球第一。在运核电机组保持多发满发状态,充分发挥基荷电源的支撑作用,装机占比不到2%,发出电量占比接近5%。
章建华介绍,将统筹发展和安全,保证平稳有序的建设节奏,积极推动核能在供热、供暖、供汽、海水淡化等方面的综合利用,稳步提高核电在能源和电力消费中的比重,为推动能源革命和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还将积极参与全球核电建设,分享中国经验,为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贡献。

专业评论

会展信息

2024中部新型电力系统与新能源展览会

会议时间:2024年11月1日-3日
会议地点:中原国际会展中心
主办单位:河南省电工行业协会 许昌市电气行业协会 乐清市输配电行业协会 中部新能源产业发展联盟
会议概况:2024年7月25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制定《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方案要求加大工作力度,在关键环节力争取得新突破,为加快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实现碳达峰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河南省建设制造强省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要实现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集群化发展,培育壮大重点产业链、构建现代化河南工业产业体系。电力装备是河南省装备制造业五大主导产业之一,产业优势处于全国行业领先地位。
河南许昌电力装备产业基础雄厚,是全国重要的电力装备生产基地,产业集群规模超1400亿元。全市规模以上电力装备企业超过120家,中小型电力装备企业200家以上,以许继集团、森源集团、开普检测、许昌智能为代表的企业实现了主板上市。企业产品覆盖了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六大环节和电力通信平台等较为完整的电力装备制造业体系。
聚焦中原电气谷、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持续打造“中原电气论坛”效应,形成国内与“紫金论电”南北呼应的电气交流模式发展新平台。拟由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许昌市人民政府、中原电气实验室牵头将于2024年11月1-3日在河南许昌(中原电气谷)举办“2024中原电气论坛暨中原电气装备博览会”。

会展信息

EXHIBITION INFORMATION 

会展信息

聚焦中原电气谷、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持续打造“中原电气论坛”效应,形成国内与“紫金论电”南北呼应的电气交流模式发展新平台。拟由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许昌市人民政府、中原电气实验室牵头将于2024年11月1-3日在河南许昌(中原电气谷)举办“2024中部新型电力系统与新能源展览会”。
     展区及展览范围:
新型电力系统展区:集中展示电力行业“源网荷储一体化”系列产品、技术、设备和解决方案。主要展示电力系统上游发电侧绿色发电技术应用及节能降耗减排系列产品、电网侧绿色规划、绿色设计及数字化电网技术发展以及需求侧配电自动化、虚拟电厂等。
智能输配电设备展区:高低压成套;箱式移动、集成变电站;变压器及附件;发电设备及技术;电网调度/控制/安检;电力通信与信息;智能计量与用电管理;电力工程施工服务等。
工业电气自动化展区:工业配用电自动化设备、高/低压变频器、信号电器、熔断器、电阻器、漏电保护器、继电器、温控器、PLC可编程控制器等及监控系统;仪器仪表、光电设备、智能电表、电子元器件、按钮开关、工业照明、LED 技术及产品、智能用电系统及远程信息维保服务等;
储能技术应用及设备展区:储能电站及EPC工程、电网侧储能、电源侧储能、蓄热/蓄冷储能、蓄氢储能技术、设备及材料、工业节能用储能技术、分布式能源、各类蓄电池、储能电池、BMS电池管理系统,PCS储能逆变器、储能集装箱等。
新能源及充换电设备展区:各类充电桩、充电站、电源模块、换电设备、充电站建设;新能源汽车储充换点站、车电互联、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等。
电线电缆与安全用电展区:电网安全稳定系统、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智能用电信息系统、电力系统仿真、分布式电源及微电网设备等;电能质量管理;电抗器、互感器、传感器、消防电气控制装置;电力监控与保护;各类电力电缆、专用电缆、电缆附件、母线槽、桥架;电力金具、紧固件、螺钉、输变电材料等。
联系方式: 
联  系  人:刘国瑞      联系电话:13938578709

做精做优新能源新材料产业
 推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邮箱:hycydt123@163.com
地址:山西省阳泉市矿区桃北西街2号

耿安英        高   杰       杨晓成       周晓辉      

张    静       武天宇      马晓璐        刘志平

刘景利       

段昕永

李淑敏       

张利武
李淑敏     

主        编

副主编

编辑部主任

副主任

编辑

校对审核

高   杰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