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产业信息动态-1月2日

华阳集团产业技术研究总院    主办

内刊

2025年1月2日

449期

Information dynamics of industry

产业信息动态

——摘选中国储能网《过去一年,锂电储能系统领域十大新闻事件》

大量标志性项目相继投运、出海企业频频斩获大单、新品快速迭代、储能系统第一股诞生……,即将过去的2024年,受益于新能源项目加速落地,叠加政策持续加码,中国储能产业持续高速发展。但也应看到,受锂价持续震荡下行,供需错配叠加欧洲能源危机缓解,户储进入去库存周期等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储能系统价格在2024年仍在“震荡”下行,止跌回稳仍需各方共同努力。

目 录                        CONTENTS

权威之声

05

过去一年,锂电储能系统领域十大新闻事件

宏观政策

行业聚焦

13

协鑫发布GPC 2.0高效组件

24

探索中国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专业评论

技术前沿

北京大学,石墨烯新应用!

17

会展信息

2025惠州国际工业博览会

28

11

三部委联合发文:推动风光制氢规模化发展

01

权威之声

authority   VOICE

权威之声

来源:中国储能网

中国储能网讯:大量标志性项目相继投运、出海企业频频斩获大单、新品快速迭代、储能系统第一股诞生……,即将过去的2024年,受益于新能源项目加速落地,叠加政策持续加码,中国储能产业持续高速发展。
但也应看到,受锂价持续震荡下行,供需错配叠加欧洲能源危机缓解,户储进入去库存周期等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储能系统价格在2024年仍在“震荡”下行,止跌回稳仍需各方共同努力。
数字储能网将从项目、技术、新品、价格等多个维度选取2024年发生在锂电储能系统储能领域的10大新闻事件,以飨读者。
多个“最大”项目开工、并网
2024年以来,多个锂电储能系统项目开工、并网,其中包括当下热门的构网型、组串式储能技术。
7月,华东院总承包的世界规模最大高压直挂构网型储能项目——青海海西州宝库储能电站成功并网。
电站总装机容量224.5MW/889MWh,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占地5.3万平方米,海拔约2850米。
  电站采用“集中+构网联合运行”的模式,由传统集中式储能系统116MW/458.6MWh和构网型高压直挂式储能系统108MW/430.4MWh共同组成,集中式储能共35个储能单元,高压直挂储能采用8套直挂储能成套设备并联方案。
  其中包含的430.4MWh高压直挂式储能是世界规模最大的高压直挂构网型储能项目。
  8月,三峡滨海储能项目顺利实现全容量并网投运。据介绍,该项目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组串式储能电站,该项目规划总装机容量为200MW/400MWh。
  另外,全国单体最大共享储能电站——华电青海海西州托格若格共享储能电站也在8月全容量并网。
  项目位于海西州德令哈市,总建设规模为270MW,配套容量为1080MWh,共8个储能区域56个储能单元,预计每年提供清洁能源约3亿千瓦时。
  作为华电青海德令哈100万千瓦光储及3MW制氢项目的配套工程,电站采用户外预制舱式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和锌溴液流电池储能系统,是目前国内一次性投产的最大电化学储能项目,同时也是高寒、高海拔地区建成投产规模最大的智慧化共享储能电站。
  11月7日,采用科华数能构网型系统集成解决方案的全球单体最大构网型独立储能项目——新疆克州300MW/1200MWh构网型独立储能项目全容量并网送电成功。
  该项目是全球磷酸铁锂电池储能路线中容量最大的构网型项目,在全球树立了构网型储能示范和标杆的作用。
  12月,坐落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县的岱海新能源储能电站项目并网成功,该电站规模300MW/1200MWh,是目前国内单体最大的电化学储能电站,也是国家第二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储能基地项目。
  同样在12月,国内最大的电化学储能项目——陇东至山东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配套新能源储能项目在甘肃省庆阳市环县开工建设。
  该工程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确定实施的重大工程之一,也是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送电的特高压工程,其中华能陇东能源基地新能源配套储能项目按照新能源装机容量的10%、4小时规模配置,总容量600兆瓦/2400兆瓦时,分为两个场址建设,每个场址建设1座300兆瓦/1200兆瓦时电化学储能电站。
中国储能系统第一股诞生
  12月19日晚间,证监会官网显示,同意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博思创”)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批复自同意注册之日起12个月内有效,这也意味着,中国储能第一股将要诞生。
  此前,海博思创科创板IPO在2023年6月20日获得受理;同年7月9日进入问询阶段。今年10月17日该公司上会获得通过;同年11月29日提交注册申请。
  此次IPO,海博思创拟募资7.83亿元。其中,2.99亿元投资年产2GWh储能系统生产建设项目,占募集资金总额的38.24%;1.64亿元用于储能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占募集资金总额的20.99%。其余募资金额将用于数字智能化实验室建设项目、营销及售后服务网络建设项目和1.5亿元补充流动资金。
  2024年以来,持续的价格战加速储能行业的“洗牌”的同时,也促使曾经“一拥而上”的资本变得理性,储能赛道投融资过热逐渐降温,“融资难”成为今年以来储能企业的普遍感受。
  自2023年“827”新政以来,IPO市场又相继出台了新“827新政”、“315新政”、“国九条”、“科八条”等严监管政策。
  在此背景下,海博思创能够“突围”,反映了其在储能领域的“硬科技”和创新能力得到认可,也将提振资本市场对储能产业的信心,促使后续进入IPO进程的企业注重科技研发实力,激发产业链企业的创新活力,推动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8MWh+! 远景发布20尺单箱全球最大储能系统
  今年4月,宁德时代发布6.25MWh储能系统,引领系统集成赛道迅速向6MWh+储能系统更新迭代,据数字储能网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共有14家企业发布了21个6MWh+储能系统产品。
  其中,9月,远景正式发布全球最大储能系统,标准20尺单箱8MWh+,推动储能行业进入8MWh级时代。
  远景8MWh+储能系统采用了自研的700Ah+储能专用电芯。该储能电芯来自远景动力,是全新一代电芯产品,RTE达到96%,能量密度440+Wh/L,循环次数超15000次。高能量密度储能电芯结合集约化的系统设计,让远景储能8MWh+储能系统单位面积能量密度达到541kWh/㎡,创下了行业内的新纪录。
  据悉,远景储能系统这次能在标准20尺单箱内实现容量突破性的达到8MWh+,60%要归功于自研大容量电芯的能量密度提升,30%来自系统集成,集装箱内空间设计进一步集约化,还有10%来自箱内功能单位的优化。
全球最大容量“交直一体”储能系统量产
  2024年,电芯和储能电站持续向“大”推动着组串式储能系统在需求市场加速渗透,也推动着相关储能技术产品的革新。
  其中以一簇一管理为标志的“交直流一体”储能系统成为一些头部系统厂商争相布局的新方向。
  相比交直流分体式设计,“交直流一体”设计一簇一管理,消除簇间环流,可使直流线缆不出柜,搭配出厂前预安装、预调试,大幅降低安装、调试时间。
  一簇一管理目前正在成为储能系统管理的一个重要趋势,这种管理方式通过将电芯和保护板组合成“电池簇”,然后形成多个相同电压容量的电池簇组成“pack”,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目前,包括远景储能、阳光电源、中车株洲所、卧龙储能在内的主流厂商都在推进“交直流一体”储能系统。
  其中,远景储能12月份量产的“交直一体”5.0/5.6MWh储能系统系列新品在江阴工厂下线,意味着远景储能“交直一体”系列产品正式具备批量化交付能力。
  该储能系统拥有标准20尺集装箱5MWh及5.6MWh两款机型,其中5.6MWh产品是全球最大容量“交直一体”储能系统。
  远景“交直一体”5.6MWh储能系统搭载远景动力350Ah储能专用电芯,循环寿命达15000次,3年零衰减,循环效率(RTE)96%,相比业内314/315Ah储能电芯,在同等尺寸下将能量密度提升至435Wh/L,行业内最高,标准20尺集装箱容量进一步提升至5.6MWh。
  相比行业主流的交直流分体设计方案,远景“交直一体”5.6MWh储能系统采用交直流一体设计,一簇一管理,消除簇间环流,全生命周期放电量提升超8%,双液冷高度集成,支持肩并肩、背靠背,占地面积减少50%;“交直一体”结构,可使直流线缆不出柜,搭配出厂前预安装、预调试,大幅降低安装、调试时间。据测算,远景“交直一体”5.6MWh储能系统较市场主流产品度电成本降低约45%。
16GWh!中国电建开启国内最大规模储能系统集采
  11月13日,中国电建集团发布2025-2026年度光伏、风电、储能系统设备集采公告。包含51GW光伏组件、51GW光伏逆变器、25GW风电机组以及16GWh储能系统,此外还有15240套35kV预装式变电站。
  其中储能集采需求为中国电建2025-2026年预计装机总量,采购总量预计为16GWh。要求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单体的标称容量≥280Ah,储能系统整体效率≥85%,储能系统(包含电池)整体质保5年,适用范围包括国内和海外项目。投标文件递交的截止时间2024年12月4日10时。
  相较于8月中国电气装备集团公布的储能电池集采超14.54GWh电池订单,这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储能系统集采。
  纵观国内外市场,10GWh储能订单或集采已经成为趋势,据数字网不完全统计,今年下半年以来国内超10GWh的储能招标至少有三个,这也反映了中国储能市场的火爆。
4.5GWh+6GWh!构网型和跟网型年内最大一次集采开标
  伴随新能源渗透率不断提升,“跟网”向“构网”转变已经成为行业共识,也是储能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
  构网型储能技术通过超配PCS方式提高过载能力构建起支撑大电网稳定运行的电压源,可以起到快速调频调压、增加惯量和短路容量支撑、抑制宽频振荡等作用,从而增强电力系统稳定性,被视为应对“双高”新型电力系统的有效策略。
  作为电力“双高”特征下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关键技术,构网型储能无论是招标体量,项目应用、技术进展还是产业链布局,其在2024年都展现出了强大的发展潜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构网型储能发展势头迅猛的背景下,跟网型储能系统在招投标市场实现了“逆势起量”。
  11月,构网型和跟网型储能系统均出现了今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框采。
  11月26日,中广核风电有限公司发布了中广核新能源2025年度储能系统框架采购招标公告,招标项目划分为7个标段,每个标段预估容量均为1.5GWh,其中构网型为1-3标段,预估容量4.5GWh;跟网型为4-7标段,预估容量6GWh,7个标段共计10.5GWh。
  本次招标几个严厉的招标条件受到业绩关注,比如,不接受梯次利用电池,不接受库存电池(生产日期大于90天),本项目委托第三方全程见证生产、组装及发运;只接受一簇一串或一簇两串电池的方案;为最大限度的减少储能系统故障可能造成的人身伤害,电池集装箱需采用外维护的方案等。
  开标信息显示,2个包件共吸引了50家企业投标。包件1(标段1-3)构网型储能系统采购共33家企业竞标,投标报价在0.4977-1.0422元/Wh区间内,平均报价为0.6067元/Wh,最低报价低于0.5元/Wh。
  包件2(标段4-7)跟网型储能系统采购共吸引了47家企业投标,投标报价范围在0.45796-0.602元/Wh,平均报价0.489元/Wh,近八成的企业报价低于0.5元/Wh。
中国企业接连拿下全球多地储能系统最大订单
  今年以来,海外大储市场快速崛起,成为众多企业纷纷抢夺的新“阵地”。据数字储能网不完全统计,2024年1月-11月,中国储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储能订单规模已经突破了170GWh。其中,储能系统的订单量超过57GWh。
  同时,全球GWh级别的订单释放逐渐成为常态,包括阳光电源、楚能新能源、欣旺达、天合储能、比亚迪、海辰储能等均拿下了GWh级别的系统集成订单,这其中,多家企业的系统订单刷新了当地最大记录。
  11月13日,楚能新能源与业从事新能源项目的开发、建设与投资的意大利Cestari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于短期内在意大利建立光伏配储试点项目,配套使用楚能自研自产的20尺5MWh电池预制舱CORNEX M5,3-5年内实现20GWh-30GWh的储能项目合作。
  如果这些项目能够顺利落地,将成为目前中国储能企业出海最大一笔订单,也将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储能系统订单。
  此前,全球储能系统订单最大记录接连被阳光电源和特斯拉刷新。
  7月16日,阳光电源与沙特ALGIHAZ成功签约全球最大储能项目,容量高达7.8GWh,阳光将为此部署1500余套PowerTitan2.0液冷储能系统,这是当时全球最大的储能系统订单。
  此后不久,特斯拉与Intersect Power签署的15.3GWh的Megapack储能系统合同,全球最大储能系统订单记录被刷新。
  除此之外,多家企业收获了全球各个区域的储能系统最大订单。
  10月23日,欣旺达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Gryphon Energy Pty Ltd.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该项目位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容量高达1.6GWh,为目前澳大利亚最大的储能项目之一。
  11月18日,阳光电源签下了欧洲最大储能合作协议,签署对象为英国电池开发商Fidra Energy。阳光电源将助力英国建成两座标杆独立储能电站——3.3GWh的Thorpe Marsh电站和1.1GWh的West Burton C电站,合计容量达4.4GWh。
  据了解,作为欧洲最大的储能电站项目,该项目将部署880套阳光电源PowerTitan 2.0液冷储能系统。
  12月初,华为与菲律宾泰拉太阳能公司(Terra Solar Philippines Inc., TSPI)签署了 MTerra Solar 项目4.5GWh电池储能系统供应协议。
  该项目总投资超2000亿菲律宾比索(约40亿美元),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光储项目,将安装3.5GW光伏和4.5GWh的电池储能系统。
  12月6日,阳光电源宣布与菲律宾上市企业Citicore Renewable Energy Corporation(CREC)签署了1.5GWh储能系统合作协议,这是迄今为止东南亚最大的储能系统订单。
  12月16日,远景储能与法国EDF集团签订供货合同,为后者在南非牵头投资的三个独立储能项目提供电池储能系统,项目合计装机容量为257 MW / 1028 MWh,是南非目前为止最大的储能订单。
4h磷酸铁锂储能系统中标单价创历史新低
  受锂价持续震荡下行,产业链产能阶段性过剩、供需错配叠加欧洲能源危机缓解,户储进入去库存周期等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近两年,储能电芯、系统价格一路下行。
  今年以来,储能系统价格则接连跌破0.6元/Wh、0.5元/Wh,全面迈入“0.5元/Wh时代”,较年初下降约1/2。
  11月,4h磷酸铁锂储能系统再次下探。
  纵观11月整月,4h磷酸铁锂储能系统中标价格在0.439-0.833元/Wh,加权均价0.445元/Wh,均价首次跌破0.5元/Wh。
  最低价格来自于华润电力控股新疆重能电力开发有限公司新疆天山北麓新能源基地项目0.8GW/3.2GWh储能系统采购,比亚迪中标第三标段300MW/1200MWh储能系统设备及服务采购,投标报价52680万元,折合单价为0.439元/Wh,4h磷酸铁锂储能中标单价创历史新低。
  行业人士表示,“储能系统0.5元/Wh已经低于成本价,没有一家企业可以盈利。”
  一段时间以来,终结价格战,促使储能产品价格止跌回稳,向着理性、有序、健康的方向迈进是行业企业的共同心声,实际上,今年以来,无论是顶层设计、国家部委还是行业都在试图扭转当前储能低价竞争的局面。
  未来系统价格能否止跌回稳仍需要需要监管部门、行业、企业等各方力量共同努力。
全液冷、直冷储能系统成“新宠”
  因为电池热特性,热管理成为电化学储能产业链关键一环,随着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储能项目应用,全液冷储能系统正在正在成为市场的“新宠”。
  全液冷储能系统指的是电池PACK以及PCS的温控方式,采用的全部是液冷。
  全液冷储能系统通过液体对流直接散热,相较于传统的风冷技术,它能够实现对电池的精确温控,确保降温均匀性。
  液体的比热容远大于空气,使得液冷技术能在短时间内将储能设备温度降低到设定值以下,提高散热效率。
  此外,液冷系统能有效避免因外界环境变化而导致的设备运行异常,提高储能系统的稳定性。
  去年,阳光电源新发布的PowerTitan2.0采用液冷PACK+液冷PCS“全液冷”散热引领了储能系统温控技术的革新,科华数能、英飞源、禾迈电子、盛弘股份也纷纷跟进。
  今年4月,英飞源发布了Blue Ozean系列全液冷储能系统,针对工地、矿山、海岛等极端恶劣环境应用而设计。系统采用液冷PACK+液冷PCS的全液冷散热设计,效果极佳,满足持续1C充放电的散热需求。
  科创储能也在4月发布两款浸没式液冷储能产品,其“科创2.0全浸没液冷储能系统采用领先业界的全液冷控温技术,全浸没PACK,4S融合,交直流一体,推出10MWh浸没式液冷储能系统、150kW/261kWh及150kW/522kWh浸没式工商业一体机等新产品。
  8月,科华数能推出了全新一代S³—EStation2.0 5MW/10MWh智慧液冷储能系统。系统采用“全液冷散热+全站顶出风”的创新设计,破除“热岛”危机。
  除了全液冷之外,中车株洲所9月联合14家产业链企业发布了一款面向未来的6.9MWh系统。其中,采用了首款储能直冷机,采用相变直冷,无水循环。由此可以看出,直冷温控技术也正在进入储能领域。
2GWh!全国最大工商储项目落地
  11月,力神电池所属武汉力神与中国铝业旗下贵州华仁新材料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华仁新材料电解铝园区660MW/2000MWh的储能项目。
  该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帮助企业每年节约电费约2亿元,将成为目前国内制造业中规模最大的工商业储能项目。
  这则消息传递一个信号,工商业储能项目正在向GWh迈进。
  2023年被称为工商业储能的元年,2024年,伴随储能系统成本的逐步下降,各地峰谷电价调整优化,工商业储能系统的经济性能不断提升。
  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不完全统计,2024年1-10月,全国单独配置的工商业储能电站项目新增装机448个,规模达1.32GW/3.25GWh,容量规模接近于去年全年的70%。
  值得一提的是,单个项目容量正在从百MWh向GWh快速迈进。
  2023年7月以来,招标、开工、签约、并网、备案的百MWh工商业储能项目共86个,规模共6.92GW/18.63GWh,超200MWh以上的项目共36个,数量占比达41.86%。
  这些项目除了分布在江苏、浙江、广东等发展成熟的工商业储能大省,河南、安徽、四川、湖南等地也逐渐成为大型工商储争相落地的省份。
  从单个项目容量看,除了武汉力神动力电池系统科技有限公司与贵州华仁新材料有限公司签约的规模为2000MWh的最大的工商储项目,其他比较大的工商储项目还有,8月签约的胜宏科技工业园区储能项目,容量规模为630MWh、9月备案的高邮250MW/500MWh分布式储能电站项目、10月备案仪征经济开发区240MW/480MWh分布式储能电站项目、温州首开工贸有限公司430MWh分布式用户侧储能项目等。
  另外,并网的百MWh工商储项目共8个,容量规模超1GWh,最大的并网的工商业储能项目是联盛集团9月为嵩基集团完成的45MW/133MWh用户侧储能项目。

过去一年,锂电储能系统领域十大新闻事件

权威之声

电站总装机容量224.5MW/889MWh,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占地5.3万平方米,海拔约2850米。
电站采用“集中+构网联合运行”的模式,由传统集中式储能系统116MW/458.6MWh和构网型高压直挂式储能系统108MW/430.4MWh共同组成,集中式储能共35个储能单元,高压直挂储能采用8套直挂储能成套设备并联方案。
其中包含的430.4MWh高压直挂式储能是世界规模最大的高压直挂构网型储能项目。
8月,三峡滨海储能项目顺利实现全容量并网投运。据介绍,该项目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组串式储能电站,该项目规划总装机容量为200MW/400MWh。
另外,全国单体最大共享储能电站——华电青海海西州托格若格共享储能电站也在8月全容量并网。
项目位于海西州德令哈市,总建设规模为270MW,配套容量为1080MWh,共8个储能区域56个储能单元,预计每年提供清洁能源约3亿千瓦时。
作为华电青海德令哈100万千瓦光储及3MW制氢项目的配套工程,电站采用户外预制舱式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和锌溴液流电池储能系统,是目前国内一次性投产的最大电化学储能项目,同时也是高寒、高海拔地区建成投产规模最大的智慧化共享储能电站。
11月7日,采用科华数能构网型系统集成解决方案的全球单体最大构网型独立储能项目——新疆克州300MW/1200MWh构网型独立储能项目全容量并网送电成功。
该项目是全球磷酸铁锂电池储能路线中容量最大的构网型项目,在全球树立了构网型储能示范和标杆的作用。
12月,坐落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凉城县的岱海新能源储能电站项目并网成功,该电站规模300MW/1200MWh,是目前国内单体最大的电化学储能电站,也是国家第二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储能基地项目。
同样在12月,国内最大的电化学储能项目——陇东至山东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配套新能源储能项目在甘肃省庆阳市环县开工建设。
该工程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确定实施的重大工程之一,也是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送电的特高压工程,其中华能陇东能源基地新能源配套储能项目按照新能源装机容量的10%、4小时规模配置,总容量600兆瓦/2400兆瓦时,分为两个场址建设,每个场址建设1座300兆瓦/1200兆瓦时电化学储能电站。
中国储能系统第一股诞生
  12月19日晚间,证监会官网显示,同意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博思创”)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批复自同意注册之日起12个月内有效,这也意味着,中国储能第一股将要诞生。
  此前,海博思创科创板IPO在2023年6月20日获得受理;同年7月9日进入问询阶段。今年10月17日该公司上会获得通过;同年11月29日提交注册申请。
  此次IPO,海博思创拟募资7.83亿元。其中,2.99亿元投资年产2GWh储能系统生产建设项目,占募集资金总额的38.24%;1.64亿元用于储能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占募集资金总额的20.99%。其余募资金额将用于数字智能化实验室建设项目、营销及售后服务网络建设项目和1.5亿元补充流动资金。
  2024年以来,持续的价格战加速储能行业的“洗牌”的同时,也促使曾经“一拥而上”的资本变得理性,储能赛道投融资过热逐渐降温,“融资难”成为今年以来储能企业的普遍感受。
  自2023年“827”新政以来,IPO市场又相继出台了新“827新政”、“315新政”、“国九条”、“科八条”等严监管政策。
  在此背景下,海博思创能够“突围”,反映了其在储能领域的“硬科技”和创新能力得到认可,也将提振资本市场对储能产业的信心,促使后续进入IPO进程的企业注重科技研发实力,激发产业链企业的创新活力,推动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8MWh+! 远景发布20尺单箱全球最大储能系统
  今年4月,宁德时代发布6.25MWh储能系统,引领系统集成赛道迅速向6MWh+储能系统更新迭代,据数字储能网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共有14家企业发布了21个6MWh+储能系统产品。
  其中,9月,远景正式发布全球最大储能系统,标准20尺单箱8MWh+,推动储能行业进入8MWh级时代。
  远景8MWh+储能系统采用了自研的700Ah+储能专用电芯。该储能电芯来自远景动力,是全新一代电芯产品,RTE达到96%,能量密度440+Wh/L,循环次数超15000次。高能量密度储能电芯结合集约化的系统设计,让远景储能8MWh+储能系统单位面积能量密度达到541kWh/㎡,创下了行业内的新纪录。
  据悉,远景储能系统这次能在标准20尺单箱内实现容量突破性的达到8MWh+,60%要归功于自研大容量电芯的能量密度提升,30%来自系统集成,集装箱内空间设计进一步集约化,还有10%来自箱内功能单位的优化。
全球最大容量“交直一体”储能系统量产
  2024年,电芯和储能电站持续向“大”推动着组串式储能系统在需求市场加速渗透,也推动着相关储能技术产品的革新。
  其中以一簇一管理为标志的“交直流一体”储能系统成为一些头部系统厂商争相布局的新方向。
  相比交直流分体式设计,“交直流一体”设计一簇一管理,消除簇间环流,可使直流线缆不出柜,搭配出厂前预安装、预调试,大幅降低安装、调试时间。
  一簇一管理目前正在成为储能系统管理的一个重要趋势,这种管理方式通过将电芯和保护板组合成“电池簇”,然后形成多个相同电压容量的电池簇组成“pack”,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目前,包括远景储能、阳光电源、中车株洲所、卧龙储能在内的主流厂商都在推进“交直流一体”储能系统。
  其中,远景储能12月份量产的“交直一体”5.0/5.6MWh储能系统系列新品在江阴工厂下线,意味着远景储能“交直一体”系列产品正式具备批量化交付能力。
  该储能系统拥有标准20尺集装箱5MWh及5.6MWh两款机型,其中5.6MWh产品是全球最大容量“交直一体”储能系统。
  远景“交直一体”5.6MWh储能系统搭载远景动力350Ah储能专用电芯,循环寿命达15000次,3年零衰减,循环效率(RTE)96%,相比业内314/315Ah储能电芯,在同等尺寸下将能量密度提升至435Wh/L,行业内最高,标准20尺集装箱容量进一步提升至5.6MWh。
  相比行业主流的交直流分体设计方案,远景“交直一体”5.6MWh储能系统采用交直流一体设计,一簇一管理,消除簇间环流,全生命周期放电量提升超8%,双液冷高度集成,支持肩并肩、背靠背,占地面积减少50%;“交直一体”结构,可使直流线缆不出柜,搭配出厂前预安装、预调试,大幅降低安装、调试时间。据测算,远景“交直一体”5.6MWh储能系统较市场主流产品度电成本降低约45%。
16GWh!中国电建开启国内最大规模储能系统集采
  11月13日,中国电建集团发布2025-2026年度光伏、风电、储能系统设备集采公告。包含51GW光伏组件、51GW光伏逆变器、25GW风电机组以及16GWh储能系统,此外还有15240套35kV预装式变电站。
  其中储能集采需求为中国电建2025-2026年预计装机总量,采购总量预计为16GWh。要求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单体的标称容量≥280Ah,储能系统整体效率≥85%,储能系统(包含电池)整体质保5年,适用范围包括国内和海外项目。投标文件递交的截止时间2024年12月4日10时。
  相较于8月中国电气装备集团公布的储能电池集采超14.54GWh电池订单,这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储能系统集采。
  纵观国内外市场,10GWh储能订单或集采已经成为趋势,据数字网不完全统计,今年下半年以来国内超10GWh的储能招标至少有三个,这也反映了中国储能市场的火爆。
4.5GWh+6GWh!构网型和跟网型年内最大一次集采开标
  伴随新能源渗透率不断提升,“跟网”向“构网”转变已经成为行业共识,也是储能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
  构网型储能技术通过超配PCS方式提高过载能力构建起支撑大电网稳定运行的电压源,可以起到快速调频调压、增加惯量和短路容量支撑、抑制宽频振荡等作用,从而增强电力系统稳定性,被视为应对“双高”新型电力系统的有效策略。
  作为电力“双高”特征下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关键技术,构网型储能无论是招标体量,项目应用、技术进展还是产业链布局,其在2024年都展现出了强大的发展潜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构网型储能发展势头迅猛的背景下,跟网型储能系统在招投标市场实现了“逆势起量”。
  11月,构网型和跟网型储能系统均出现了今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框采。
  11月26日,中广核风电有限公司发布了中广核新能源2025年度储能系统框架采购招标公告,招标项目划分为7个标段,每个标段预估容量均为1.5GWh,其中构网型为1-3标段,预估容量4.5GWh;跟网型为4-7标段,预估容量6GWh,7个标段共计10.5GWh。
  本次招标几个严厉的招标条件受到业绩关注,比如,不接受梯次利用电池,不接受库存电池(生产日期大于90天),本项目委托第三方全程见证生产、组装及发运;只接受一簇一串或一簇两串电池的方案;为最大限度的减少储能系统故障可能造成的人身伤害,电池集装箱需采用外维护的方案等。
  开标信息显示,2个包件共吸引了50家企业投标。包件1(标段1-3)构网型储能系统采购共33家企业竞标,投标报价在0.4977-1.0422元/Wh区间内,平均报价为0.6067元/Wh,最低报价低于0.5元/Wh。
  包件2(标段4-7)跟网型储能系统采购共吸引了47家企业投标,投标报价范围在0.45796-0.602元/Wh,平均报价0.489元/Wh,近八成的企业报价低于0.5元/Wh。
中国企业接连拿下全球多地储能系统最大订单
  今年以来,海外大储市场快速崛起,成为众多企业纷纷抢夺的新“阵地”。据数字储能网不完全统计,2024年1月-11月,中国储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储能订单规模已经突破了170GWh。其中,储能系统的订单量超过57GWh。
  同时,全球GWh级别的订单释放逐渐成为常态,包括阳光电源、楚能新能源、欣旺达、天合储能、比亚迪、海辰储能等均拿下了GWh级别的系统集成订单,这其中,多家企业的系统订单刷新了当地最大记录。
  11月13日,楚能新能源与业从事新能源项目的开发、建设与投资的意大利Cestari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于短期内在意大利建立光伏配储试点项目,配套使用楚能自研自产的20尺5MWh电池预制舱CORNEX M5,3-5年内实现20GWh-30GWh的储能项目合作。
  如果这些项目能够顺利落地,将成为目前中国储能企业出海最大一笔订单,也将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储能系统订单。
  此前,全球储能系统订单最大记录接连被阳光电源和特斯拉刷新。
  7月16日,阳光电源与沙特ALGIHAZ成功签约全球最大储能项目,容量高达7.8GWh,阳光将为此部署1500余套PowerTitan2.0液冷储能系统,这是当时全球最大的储能系统订单。
  此后不久,特斯拉与Intersect Power签署的15.3GWh的Megapack储能系统合同,全球最大储能系统订单记录被刷新。
  除此之外,多家企业收获了全球各个区域的储能系统最大订单。
  10月23日,欣旺达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Gryphon Energy Pty Ltd.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该项目位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容量高达1.6GWh,为目前澳大利亚最大的储能项目之一。
  11月18日,阳光电源签下了欧洲最大储能合作协议,签署对象为英国电池开发商Fidra Energy。阳光电源将助力英国建成两座标杆独立储能电站——3.3GWh的Thorpe Marsh电站和1.1GWh的West Burton C电站,合计容量达4.4GWh。
  据了解,作为欧洲最大的储能电站项目,该项目将部署880套阳光电源PowerTitan 2.0液冷储能系统。
  12月初,华为与菲律宾泰拉太阳能公司(Terra Solar Philippines Inc., TSPI)签署了 MTerra Solar 项目4.5GWh电池储能系统供应协议。
  该项目总投资超2000亿菲律宾比索(约40亿美元),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光储项目,将安装3.5GW光伏和4.5GWh的电池储能系统。
  12月6日,阳光电源宣布与菲律宾上市企业Citicore Renewable Energy Corporation(CREC)签署了1.5GWh储能系统合作协议,这是迄今为止东南亚最大的储能系统订单。
  12月16日,远景储能与法国EDF集团签订供货合同,为后者在南非牵头投资的三个独立储能项目提供电池储能系统,项目合计装机容量为257 MW / 1028 MWh,是南非目前为止最大的储能订单。
4h磷酸铁锂储能系统中标单价创历史新低
  受锂价持续震荡下行,产业链产能阶段性过剩、供需错配叠加欧洲能源危机缓解,户储进入去库存周期等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近两年,储能电芯、系统价格一路下行。
  今年以来,储能系统价格则接连跌破0.6元/Wh、0.5元/Wh,全面迈入“0.5元/Wh时代”,较年初下降约1/2。
  11月,4h磷酸铁锂储能系统再次下探。
  纵观11月整月,4h磷酸铁锂储能系统中标价格在0.439-0.833元/Wh,加权均价0.445元/Wh,均价首次跌破0.5元/Wh。
  最低价格来自于华润电力控股新疆重能电力开发有限公司新疆天山北麓新能源基地项目0.8GW/3.2GWh储能系统采购,比亚迪中标第三标段300MW/1200MWh储能系统设备及服务采购,投标报价52680万元,折合单价为0.439元/Wh,4h磷酸铁锂储能中标单价创历史新低。
  行业人士表示,“储能系统0.5元/Wh已经低于成本价,没有一家企业可以盈利。”
  一段时间以来,终结价格战,促使储能产品价格止跌回稳,向着理性、有序、健康的方向迈进是行业企业的共同心声,实际上,今年以来,无论是顶层设计、国家部委还是行业都在试图扭转当前储能低价竞争的局面。
  未来系统价格能否止跌回稳仍需要需要监管部门、行业、企业等各方力量共同努力。
全液冷、直冷储能系统成“新宠”
  因为电池热特性,热管理成为电化学储能产业链关键一环,随着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储能项目应用,全液冷储能系统正在正在成为市场的“新宠”。
  全液冷储能系统指的是电池PACK以及PCS的温控方式,采用的全部是液冷。
  全液冷储能系统通过液体对流直接散热,相较于传统的风冷技术,它能够实现对电池的精确温控,确保降温均匀性。
  液体的比热容远大于空气,使得液冷技术能在短时间内将储能设备温度降低到设定值以下,提高散热效率。
  此外,液冷系统能有效避免因外界环境变化而导致的设备运行异常,提高储能系统的稳定性。
  去年,阳光电源新发布的PowerTitan2.0采用液冷PACK+液冷PCS“全液冷”散热引领了储能系统温控技术的革新,科华数能、英飞源、禾迈电子、盛弘股份也纷纷跟进。
  今年4月,英飞源发布了Blue Ozean系列全液冷储能系统,针对工地、矿山、海岛等极端恶劣环境应用而设计。系统采用液冷PACK+液冷PCS的全液冷散热设计,效果极佳,满足持续1C充放电的散热需求。
  科创储能也在4月发布两款浸没式液冷储能产品,其“科创2.0全浸没液冷储能系统采用领先业界的全液冷控温技术,全浸没PACK,4S融合,交直流一体,推出10MWh浸没式液冷储能系统、150kW/261kWh及150kW/522kWh浸没式工商业一体机等新产品。
  8月,科华数能推出了全新一代S³—EStation2.0 5MW/10MWh智慧液冷储能系统。系统采用“全液冷散热+全站顶出风”的创新设计,破除“热岛”危机。
  除了全液冷之外,中车株洲所9月联合14家产业链企业发布了一款面向未来的6.9MWh系统。其中,采用了首款储能直冷机,采用相变直冷,无水循环。由此可以看出,直冷温控技术也正在进入储能领域。
2GWh!全国最大工商储项目落地
  11月,力神电池所属武汉力神与中国铝业旗下贵州华仁新材料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华仁新材料电解铝园区660MW/2000MWh的储能项目。
  该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帮助企业每年节约电费约2亿元,将成为目前国内制造业中规模最大的工商业储能项目。
  这则消息传递一个信号,工商业储能项目正在向GWh迈进。
  2023年被称为工商业储能的元年,2024年,伴随储能系统成本的逐步下降,各地峰谷电价调整优化,工商业储能系统的经济性能不断提升。
  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不完全统计,2024年1-10月,全国单独配置的工商业储能电站项目新增装机448个,规模达1.32GW/3.25GWh,容量规模接近于去年全年的70%。
  值得一提的是,单个项目容量正在从百MWh向GWh快速迈进。
  2023年7月以来,招标、开工、签约、并网、备案的百MWh工商业储能项目共86个,规模共6.92GW/18.63GWh,超200MWh以上的项目共36个,数量占比达41.86%。
  这些项目除了分布在江苏、浙江、广东等发展成熟的工商业储能大省,河南、安徽、四川、湖南等地也逐渐成为大型工商储争相落地的省份。
  从单个项目容量看,除了武汉力神动力电池系统科技有限公司与贵州华仁新材料有限公司签约的规模为2000MWh的最大的工商储项目,其他比较大的工商储项目还有,8月签约的胜宏科技工业园区储能项目,容量规模为630MWh、9月备案的高邮250MW/500MWh分布式储能电站项目、10月备案仪征经济开发区240MW/480MWh分布式储能电站项目、温州首开工贸有限公司430MWh分布式用户侧储能项目等。
  另外,并网的百MWh工商储项目共8个,容量规模超1GWh,最大的并网的工商业储能项目是联盛集团9月为嵩基集团完成的45MW/133MWh用户侧储能项目。

权威之声

新能源配套储能项目按照新能源装机容量的10%、4小时规模配置,总容量600兆瓦/2400兆瓦时,分为两个场址建设,每个场址建设1座300兆瓦/1200兆瓦时电化学储能电站。
中国储能系统第一股诞生
12月19日晚间,证监会官网显示,同意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博思创”)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批复自同意注册之日起12个月内有效,这也意味着,中国储能第一股将要诞生。
此前,海博思创科创板IPO在2023年6月20日获得受理;同年7月9日进入问询阶段。今年10月17日该公司上会获得通过;同年11月29日提交注册申请。
此次IPO,海博思创拟募资7.83亿元。其中,2.99亿元投资年产2GWh储能系统生产建设项目,占募集资金总额的38.24%;1.64亿元用于储能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占募集资金总额的20.99%。其余募资金额将用于数字智能化实验室建设项目、营销及售后服务网络建设项目和1.5亿元补充流动资金。
2024年以来,持续的价格战加速储能行业的“洗牌”的同时,也促使曾经“一拥而上”的资本变得理性,储能赛道投融资过热逐渐降温,“融资难”成为今年以来储能企业的普遍感受。
自2023年“827”新政以来,IPO市场又相继出台了新“827新政”、“315新政”、“国九条”、“科八条”等严监管政策。
在此背景下,海博思创能够“突围”,反映了其在储能领域的“硬科技”和创新能力得到认可,也将提振资本市场对储能产业的信心,促使后续进入IPO进程的企业注重科技研发实力,激发产业链企业的创新活力,推动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8MWh+! 远景发布20尺单箱全球最大储能系统
今年4月,宁德时代发布6.25MWh储能系统,引领系统集成赛道迅速向6MWh+储能系统更新迭代,据数字储能网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共有14家企业发布了21个6MWh+储能系统产品。
其中,9月,远景正式发布全球最大储能系统,标准20尺单箱8MWh+,推动储能行业进入8MWh级时代。
  远景8MWh+储能系统采用了自研的700Ah+储能专用电芯。该储能电芯来自远景动力,是全新一代电芯产品,RTE达到96%,能量密度440+Wh/L,循环次数超15000次。高能量密度储能电芯结合集约化的系统设计,让远景储能8MWh+储能系统单位面积能量密度达到541kWh/㎡,创下了行业内的新纪录。
  据悉,远景储能系统这次能在标准20尺单箱内实现容量突破性的达到8MWh+,60%要归功于自研大容量电芯的能量密度提升,30%来自系统集成,集装箱内空间设计进一步集约化,还有10%来自箱内功能单位的优化。
全球最大容量“交直一体”储能系统量产
  2024年,电芯和储能电站持续向“大”推动着组串式储能系统在需求市场加速渗透,也推动着相关储能技术产品的革新。
  其中以一簇一管理为标志的“交直流一体”储能系统成为一些头部系统厂商争相布局的新方向。
  相比交直流分体式设计,“交直流一体”设计一簇一管理,消除簇间环流,可使直流线缆不出柜,搭配出厂前预安装、预调试,大幅降低安装、调试时间。
  一簇一管理目前正在成为储能系统管理的一个重要趋势,这种管理方式通过将电芯和保护板组合成“电池簇”,然后形成多个相同电压容量的电池簇组成“pack”,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目前,包括远景储能、阳光电源、中车株洲所、卧龙储能在内的主流厂商都在推进“交直流一体”储能系统。
  其中,远景储能12月份量产的“交直一体”5.0/5.6MWh储能系统系列新品在江阴工厂下线,意味着远景储能“交直一体”系列产品正式具备批量化交付能力。
  该储能系统拥有标准20尺集装箱5MWh及5.6MWh两款机型,其中5.6MWh产品是全球最大容量“交直一体”储能系统。
  远景“交直一体”5.6MWh储能系统搭载远景动力350Ah储能专用电芯,循环寿命达15000次,3年零衰减,循环效率(RTE)96%,相比业内314/315Ah储能电芯,在同等尺寸下将能量密度提升至435Wh/L,行业内最高,标准20尺集装箱容量进一步提升至5.6MWh。
  相比行业主流的交直流分体设计方案,远景“交直一体”5.6MWh储能系统采用交直流一体设计,一簇一管理,消除簇间环流,全生命周期放电量提升超8%,双液冷高度集成,支持肩并肩、背靠背,占地面积减少50%;“交直一体”结构,可使直流线缆不出柜,搭配出厂前预安装、预调试,大幅降低安装、调试时间。据测算,远景“交直一体”5.6MWh储能系统较市场主流产品度电成本降低约45%。
16GWh!中国电建开启国内最大规模储能系统集采
  11月13日,中国电建集团发布2025-2026年度光伏、风电、储能系统设备集采公告。包含51GW光伏组件、51GW光伏逆变器、25GW风电机组以及16GWh储能系统,此外还有15240套35kV预装式变电站。
  其中储能集采需求为中国电建2025-2026年预计装机总量,采购总量预计为16GWh。要求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单体的标称容量≥280Ah,储能系统整体效率≥85%,储能系统(包含电池)整体质保5年,适用范围包括国内和海外项目。投标文件递交的截止时间2024年12月4日10时。
  相较于8月中国电气装备集团公布的储能电池集采超14.54GWh电池订单,这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储能系统集采。
  纵观国内外市场,10GWh储能订单或集采已经成为趋势,据数字网不完全统计,今年下半年以来国内超10GWh的储能招标至少有三个,这也反映了中国储能市场的火爆。
4.5GWh+6GWh!构网型和跟网型年内最大一次集采开标
  伴随新能源渗透率不断提升,“跟网”向“构网”转变已经成为行业共识,也是储能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
  构网型储能技术通过超配PCS方式提高过载能力构建起支撑大电网稳定运行的电压源,可以起到快速调频调压、增加惯量和短路容量支撑、抑制宽频振荡等作用,从而增强电力系统稳定性,被视为应对“双高”新型电力系统的有效策略。
  作为电力“双高”特征下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关键技术,构网型储能无论是招标体量,项目应用、技术进展还是产业链布局,其在2024年都展现出了强大的发展潜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构网型储能发展势头迅猛的背景下,跟网型储能系统在招投标市场实现了“逆势起量”。
  11月,构网型和跟网型储能系统均出现了今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框采。
  11月26日,中广核风电有限公司发布了中广核新能源2025年度储能系统框架采购招标公告,招标项目划分为7个标段,每个标段预估容量均为1.5GWh,其中构网型为1-3标段,预估容量4.5GWh;跟网型为4-7标段,预估容量6GWh,7个标段共计10.5GWh。
  本次招标几个严厉的招标条件受到业绩关注,比如,不接受梯次利用电池,不接受库存电池(生产日期大于90天),本项目委托第三方全程见证生产、组装及发运;只接受一簇一串或一簇两串电池的方案;为最大限度的减少储能系统故障可能造成的人身伤害,电池集装箱需采用外维护的方案等。
  开标信息显示,2个包件共吸引了50家企业投标。包件1(标段1-3)构网型储能系统采购共33家企业竞标,投标报价在0.4977-1.0422元/Wh区间内,平均报价为0.6067元/Wh,最低报价低于0.5元/Wh。
  包件2(标段4-7)跟网型储能系统采购共吸引了47家企业投标,投标报价范围在0.45796-0.602元/Wh,平均报价0.489元/Wh,近八成的企业报价低于0.5元/Wh。
中国企业接连拿下全球多地储能系统最大订单
  今年以来,海外大储市场快速崛起,成为众多企业纷纷抢夺的新“阵地”。据数字储能网不完全统计,2024年1月-11月,中国储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储能订单规模已经突破了170GWh。其中,储能系统的订单量超过57GWh。
  同时,全球GWh级别的订单释放逐渐成为常态,包括阳光电源、楚能新能源、欣旺达、天合储能、比亚迪、海辰储能等均拿下了GWh级别的系统集成订单,这其中,多家企业的系统订单刷新了当地最大记录。
  11月13日,楚能新能源与业从事新能源项目的开发、建设与投资的意大利Cestari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于短期内在意大利建立光伏配储试点项目,配套使用楚能自研自产的20尺5MWh电池预制舱CORNEX M5,3-5年内实现20GWh-30GWh的储能项目合作。
  如果这些项目能够顺利落地,将成为目前中国储能企业出海最大一笔订单,也将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储能系统订单。
  此前,全球储能系统订单最大记录接连被阳光电源和特斯拉刷新。
  7月16日,阳光电源与沙特ALGIHAZ成功签约全球最大储能项目,容量高达7.8GWh,阳光将为此部署1500余套PowerTitan2.0液冷储能系统,这是当时全球最大的储能系统订单。
  此后不久,特斯拉与Intersect Power签署的15.3GWh的Megapack储能系统合同,全球最大储能系统订单记录被刷新。
  除此之外,多家企业收获了全球各个区域的储能系统最大订单。
  10月23日,欣旺达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Gryphon Energy Pty Ltd.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该项目位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容量高达1.6GWh,为目前澳大利亚最大的储能项目之一。
  11月18日,阳光电源签下了欧洲最大储能合作协议,签署对象为英国电池开发商Fidra Energy。阳光电源将助力英国建成两座标杆独立储能电站——3.3GWh的Thorpe Marsh电站和1.1GWh的West Burton C电站,合计容量达4.4GWh。
  据了解,作为欧洲最大的储能电站项目,该项目将部署880套阳光电源PowerTitan 2.0液冷储能系统。
  12月初,华为与菲律宾泰拉太阳能公司(Terra Solar Philippines Inc., TSPI)签署了 MTerra Solar 项目4.5GWh电池储能系统供应协议。
  该项目总投资超2000亿菲律宾比索(约40亿美元),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光储项目,将安装3.5GW光伏和4.5GWh的电池储能系统。
  12月6日,阳光电源宣布与菲律宾上市企业Citicore Renewable Energy Corporation(CREC)签署了1.5GWh储能系统合作协议,这是迄今为止东南亚最大的储能系统订单。
  12月16日,远景储能与法国EDF集团签订供货合同,为后者在南非牵头投资的三个独立储能项目提供电池储能系统,项目合计装机容量为257 MW / 1028 MWh,是南非目前为止最大的储能订单。
4h磷酸铁锂储能系统中标单价创历史新低
  受锂价持续震荡下行,产业链产能阶段性过剩、供需错配叠加欧洲能源危机缓解,户储进入去库存周期等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近两年,储能电芯、系统价格一路下行。
  今年以来,储能系统价格则接连跌破0.6元/Wh、0.5元/Wh,全面迈入“0.5元/Wh时代”,较年初下降约1/2。
  11月,4h磷酸铁锂储能系统再次下探。
  纵观11月整月,4h磷酸铁锂储能系统中标价格在0.439-0.833元/Wh,加权均价0.445元/Wh,均价首次跌破0.5元/Wh。
  最低价格来自于华润电力控股新疆重能电力开发有限公司新疆天山北麓新能源基地项目0.8GW/3.2GWh储能系统采购,比亚迪中标第三标段300MW/1200MWh储能系统设备及服务采购,投标报价52680万元,折合单价为0.439元/Wh,4h磷酸铁锂储能中标单价创历史新低。
  行业人士表示,“储能系统0.5元/Wh已经低于成本价,没有一家企业可以盈利。”
  一段时间以来,终结价格战,促使储能产品价格止跌回稳,向着理性、有序、健康的方向迈进是行业企业的共同心声,实际上,今年以来,无论是顶层设计、国家部委还是行业都在试图扭转当前储能低价竞争的局面。
  未来系统价格能否止跌回稳仍需要需要监管部门、行业、企业等各方力量共同努力。
全液冷、直冷储能系统成“新宠”
  因为电池热特性,热管理成为电化学储能产业链关键一环,随着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储能项目应用,全液冷储能系统正在正在成为市场的“新宠”。
  全液冷储能系统指的是电池PACK以及PCS的温控方式,采用的全部是液冷。
  全液冷储能系统通过液体对流直接散热,相较于传统的风冷技术,它能够实现对电池的精确温控,确保降温均匀性。
  液体的比热容远大于空气,使得液冷技术能在短时间内将储能设备温度降低到设定值以下,提高散热效率。
  此外,液冷系统能有效避免因外界环境变化而导致的设备运行异常,提高储能系统的稳定性。
  去年,阳光电源新发布的PowerTitan2.0采用液冷PACK+液冷PCS“全液冷”散热引领了储能系统温控技术的革新,科华数能、英飞源、禾迈电子、盛弘股份也纷纷跟进。
  今年4月,英飞源发布了Blue Ozean系列全液冷储能系统,针对工地、矿山、海岛等极端恶劣环境应用而设计。系统采用液冷PACK+液冷PCS的全液冷散热设计,效果极佳,满足持续1C充放电的散热需求。
  科创储能也在4月发布两款浸没式液冷储能产品,其“科创2.0全浸没液冷储能系统采用领先业界的全液冷控温技术,全浸没PACK,4S融合,交直流一体,推出10MWh浸没式液冷储能系统、150kW/261kWh及150kW/522kWh浸没式工商业一体机等新产品。
  8月,科华数能推出了全新一代S³—EStation2.0 5MW/10MWh智慧液冷储能系统。系统采用“全液冷散热+全站顶出风”的创新设计,破除“热岛”危机。
  除了全液冷之外,中车株洲所9月联合14家产业链企业发布了一款面向未来的6.9MWh系统。其中,采用了首款储能直冷机,采用相变直冷,无水循环。由此可以看出,直冷温控技术也正在进入储能领域。
2GWh!全国最大工商储项目落地
  11月,力神电池所属武汉力神与中国铝业旗下贵州华仁新材料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华仁新材料电解铝园区660MW/2000MWh的储能项目。
  该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帮助企业每年节约电费约2亿元,将成为目前国内制造业中规模最大的工商业储能项目。
  这则消息传递一个信号,工商业储能项目正在向GWh迈进。
  2023年被称为工商业储能的元年,2024年,伴随储能系统成本的逐步下降,各地峰谷电价调整优化,工商业储能系统的经济性能不断提升。
  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不完全统计,2024年1-10月,全国单独配置的工商业储能电站项目新增装机448个,规模达1.32GW/3.25GWh,容量规模接近于去年全年的70%。
  值得一提的是,单个项目容量正在从百MWh向GWh快速迈进。
  2023年7月以来,招标、开工、签约、并网、备案的百MWh工商业储能项目共86个,规模共6.92GW/18.63GWh,超200MWh以上的项目共36个,数量占比达41.86%。
  这些项目除了分布在江苏、浙江、广东等发展成熟的工商业储能大省,河南、安徽、四川、湖南等地也逐渐成为大型工商储争相落地的省份。
  从单个项目容量看,除了武汉力神动力电池系统科技有限公司与贵州华仁新材料有限公司签约的规模为2000MWh的最大的工商储项目,其他比较大的工商储项目还有,8月签约的胜宏科技工业园区储能项目,容量规模为630MWh、9月备案的高邮250MW/500MWh分布式储能电站项目、10月备案仪征经济开发区240MW/480MWh分布式储能电站项目、温州首开工贸有限公司430MWh分布式用户侧储能项目等。
  另外,并网的百MWh工商储项目共8个,容量规模超1GWh,最大的并网的工商业储能项目是联盛集团9月为嵩基集团完成的45MW/133MWh用户侧储能项目。

权威之声

远景8MWh+储能系统采用了自研的700Ah+储能专用电芯。该储能电芯来自远景动力,是全新一代电芯产品,RTE达到96%,能量密度440+Wh/L,循环次数超15000次。高能量密度储能电芯结合集约化的系统设计,让远景储能8MWh+储能系统单位面积能量密度达到541kWh/㎡,创下了行业内的新纪录。
据悉,远景储能系统这次能在标准20尺单箱内实现容量突破性的达到8MWh+,60%要归功于自研大容量电芯的能量密度提升,30%来自系统集成,集装箱内空间设计进一步集约化,还有10%来自箱内功能单位的优化。
全球最大容量“交直一体”储能系统量产
2024年,电芯和储能电站持续向“大”推动着组串式储能系统在需求市场加速渗透,也推动着相关储能技术产品的革新。
其中以一簇一管理为标志的“交直流一体”储能系统成为一些头部系统厂商争相布局的新方向。
相比交直流分体式设计,“交直流一体”设计一簇一管理,消除簇间环流,可使直流线缆不出柜,搭配出厂前预安装、预调试,大幅降低安装、调试时间。
一簇一管理目前正在成为储能系统管理的一个重要趋势,这种管理方式通过将电芯和保护板组合成“电池簇”,然后形成多个相同电压容量的电池簇组成“pack”,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目前,包括远景储能、阳光电源、中车株洲所、卧龙储能在内的主流厂商都在推进“交直流一体”储能系统。
其中,远景储能12月份量产的“交直一体”5.0/5.6MWh储能系统系列新品在江阴工厂下线,意味着远景储能“交直一体”系列产品正式具备批量化交付能力。
该储能系统拥有标准20尺集装箱5MWh及5.6MWh两款机型,其中5.6MWh产品是全球最大容量“交直一体”储能系统。
远景“交直一体”5.6MWh储能系统搭载远景动力350Ah储能专用电芯,循环寿命达15000次,3年零衰减,循环效率(RTE)96%,相比业内314/315Ah储能电芯,在同等尺寸下将能量密度提升至435Wh/L,行业内最高,标准20尺集装箱容量进一步提升至5.6MWh。
  相比行业主流的交直流分体设计方案,远景“交直一体”5.6MWh储能系统采用交直流一体设计,一簇一管理,消除簇间环流,全生命周期放电量提升超8%,双液冷高度集成,支持肩并肩、背靠背,占地面积减少50%;“交直一体”结构,可使直流线缆不出柜,搭配出厂前预安装、预调试,大幅降低安装、调试时间。据测算,远景“交直一体”5.6MWh储能系统较市场主流产品度电成本降低约45%。
16GWh!中国电建开启国内最大规模储能系统集采
  11月13日,中国电建集团发布2025-2026年度光伏、风电、储能系统设备集采公告。包含51GW光伏组件、51GW光伏逆变器、25GW风电机组以及16GWh储能系统,此外还有15240套35kV预装式变电站。
  其中储能集采需求为中国电建2025-2026年预计装机总量,采购总量预计为16GWh。要求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单体的标称容量≥280Ah,储能系统整体效率≥85%,储能系统(包含电池)整体质保5年,适用范围包括国内和海外项目。投标文件递交的截止时间2024年12月4日10时。
  相较于8月中国电气装备集团公布的储能电池集采超14.54GWh电池订单,这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储能系统集采。
  纵观国内外市场,10GWh储能订单或集采已经成为趋势,据数字网不完全统计,今年下半年以来国内超10GWh的储能招标至少有三个,这也反映了中国储能市场的火爆。
4.5GWh+6GWh!构网型和跟网型年内最大一次集采开标
  伴随新能源渗透率不断提升,“跟网”向“构网”转变已经成为行业共识,也是储能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
  构网型储能技术通过超配PCS方式提高过载能力构建起支撑大电网稳定运行的电压源,可以起到快速调频调压、增加惯量和短路容量支撑、抑制宽频振荡等作用,从而增强电力系统稳定性,被视为应对“双高”新型电力系统的有效策略。
  作为电力“双高”特征下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关键技术,构网型储能无论是招标体量,项目应用、技术进展还是产业链布局,其在2024年都展现出了强大的发展潜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构网型储能发展势头迅猛的背景下,跟网型储能系统在招投标市场实现了“逆势起量”。
  11月,构网型和跟网型储能系统均出现了今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框采。
  11月26日,中广核风电有限公司发布了中广核新能源2025年度储能系统框架采购招标公告,招标项目划分为7个标段,每个标段预估容量均为1.5GWh,其中构网型为1-3标段,预估容量4.5GWh;跟网型为4-7标段,预估容量6GWh,7个标段共计10.5GWh。
  本次招标几个严厉的招标条件受到业绩关注,比如,不接受梯次利用电池,不接受库存电池(生产日期大于90天),本项目委托第三方全程见证生产、组装及发运;只接受一簇一串或一簇两串电池的方案;为最大限度的减少储能系统故障可能造成的人身伤害,电池集装箱需采用外维护的方案等。
  开标信息显示,2个包件共吸引了50家企业投标。包件1(标段1-3)构网型储能系统采购共33家企业竞标,投标报价在0.4977-1.0422元/Wh区间内,平均报价为0.6067元/Wh,最低报价低于0.5元/Wh。
  包件2(标段4-7)跟网型储能系统采购共吸引了47家企业投标,投标报价范围在0.45796-0.602元/Wh,平均报价0.489元/Wh,近八成的企业报价低于0.5元/Wh。
中国企业接连拿下全球多地储能系统最大订单
  今年以来,海外大储市场快速崛起,成为众多企业纷纷抢夺的新“阵地”。据数字储能网不完全统计,2024年1月-11月,中国储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储能订单规模已经突破了170GWh。其中,储能系统的订单量超过57GWh。
  同时,全球GWh级别的订单释放逐渐成为常态,包括阳光电源、楚能新能源、欣旺达、天合储能、比亚迪、海辰储能等均拿下了GWh级别的系统集成订单,这其中,多家企业的系统订单刷新了当地最大记录。
  11月13日,楚能新能源与业从事新能源项目的开发、建设与投资的意大利Cestari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于短期内在意大利建立光伏配储试点项目,配套使用楚能自研自产的20尺5MWh电池预制舱CORNEX M5,3-5年内实现20GWh-30GWh的储能项目合作。
  如果这些项目能够顺利落地,将成为目前中国储能企业出海最大一笔订单,也将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储能系统订单。
  此前,全球储能系统订单最大记录接连被阳光电源和特斯拉刷新。
  7月16日,阳光电源与沙特ALGIHAZ成功签约全球最大储能项目,容量高达7.8GWh,阳光将为此部署1500余套PowerTitan2.0液冷储能系统,这是当时全球最大的储能系统订单。
  此后不久,特斯拉与Intersect Power签署的15.3GWh的Megapack储能系统合同,全球最大储能系统订单记录被刷新。
  除此之外,多家企业收获了全球各个区域的储能系统最大订单。
  10月23日,欣旺达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Gryphon Energy Pty Ltd.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该项目位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容量高达1.6GWh,为目前澳大利亚最大的储能项目之一。
  11月18日,阳光电源签下了欧洲最大储能合作协议,签署对象为英国电池开发商Fidra Energy。阳光电源将助力英国建成两座标杆独立储能电站——3.3GWh的Thorpe Marsh电站和1.1GWh的West Burton C电站,合计容量达4.4GWh。
  据了解,作为欧洲最大的储能电站项目,该项目将部署880套阳光电源PowerTitan 2.0液冷储能系统。
  12月初,华为与菲律宾泰拉太阳能公司(Terra Solar Philippines Inc., TSPI)签署了 MTerra Solar 项目4.5GWh电池储能系统供应协议。
  该项目总投资超2000亿菲律宾比索(约40亿美元),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光储项目,将安装3.5GW光伏和4.5GWh的电池储能系统。
  12月6日,阳光电源宣布与菲律宾上市企业Citicore Renewable Energy Corporation(CREC)签署了1.5GWh储能系统合作协议,这是迄今为止东南亚最大的储能系统订单。
  12月16日,远景储能与法国EDF集团签订供货合同,为后者在南非牵头投资的三个独立储能项目提供电池储能系统,项目合计装机容量为257 MW / 1028 MWh,是南非目前为止最大的储能订单。
4h磷酸铁锂储能系统中标单价创历史新低
  受锂价持续震荡下行,产业链产能阶段性过剩、供需错配叠加欧洲能源危机缓解,户储进入去库存周期等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近两年,储能电芯、系统价格一路下行。
  今年以来,储能系统价格则接连跌破0.6元/Wh、0.5元/Wh,全面迈入“0.5元/Wh时代”,较年初下降约1/2。
  11月,4h磷酸铁锂储能系统再次下探。
  纵观11月整月,4h磷酸铁锂储能系统中标价格在0.439-0.833元/Wh,加权均价0.445元/Wh,均价首次跌破0.5元/Wh。
  最低价格来自于华润电力控股新疆重能电力开发有限公司新疆天山北麓新能源基地项目0.8GW/3.2GWh储能系统采购,比亚迪中标第三标段300MW/1200MWh储能系统设备及服务采购,投标报价52680万元,折合单价为0.439元/Wh,4h磷酸铁锂储能中标单价创历史新低。
  行业人士表示,“储能系统0.5元/Wh已经低于成本价,没有一家企业可以盈利。”
  一段时间以来,终结价格战,促使储能产品价格止跌回稳,向着理性、有序、健康的方向迈进是行业企业的共同心声,实际上,今年以来,无论是顶层设计、国家部委还是行业都在试图扭转当前储能低价竞争的局面。
  未来系统价格能否止跌回稳仍需要需要监管部门、行业、企业等各方力量共同努力。
全液冷、直冷储能系统成“新宠”
  因为电池热特性,热管理成为电化学储能产业链关键一环,随着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储能项目应用,全液冷储能系统正在正在成为市场的“新宠”。
  全液冷储能系统指的是电池PACK以及PCS的温控方式,采用的全部是液冷。
  全液冷储能系统通过液体对流直接散热,相较于传统的风冷技术,它能够实现对电池的精确温控,确保降温均匀性。
  液体的比热容远大于空气,使得液冷技术能在短时间内将储能设备温度降低到设定值以下,提高散热效率。
  此外,液冷系统能有效避免因外界环境变化而导致的设备运行异常,提高储能系统的稳定性。
  去年,阳光电源新发布的PowerTitan2.0采用液冷PACK+液冷PCS“全液冷”散热引领了储能系统温控技术的革新,科华数能、英飞源、禾迈电子、盛弘股份也纷纷跟进。
  今年4月,英飞源发布了Blue Ozean系列全液冷储能系统,针对工地、矿山、海岛等极端恶劣环境应用而设计。系统采用液冷PACK+液冷PCS的全液冷散热设计,效果极佳,满足持续1C充放电的散热需求。
  科创储能也在4月发布两款浸没式液冷储能产品,其“科创2.0全浸没液冷储能系统采用领先业界的全液冷控温技术,全浸没PACK,4S融合,交直流一体,推出10MWh浸没式液冷储能系统、150kW/261kWh及150kW/522kWh浸没式工商业一体机等新产品。
  8月,科华数能推出了全新一代S³—EStation2.0 5MW/10MWh智慧液冷储能系统。系统采用“全液冷散热+全站顶出风”的创新设计,破除“热岛”危机。
  除了全液冷之外,中车株洲所9月联合14家产业链企业发布了一款面向未来的6.9MWh系统。其中,采用了首款储能直冷机,采用相变直冷,无水循环。由此可以看出,直冷温控技术也正在进入储能领域。
2GWh!全国最大工商储项目落地
  11月,力神电池所属武汉力神与中国铝业旗下贵州华仁新材料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华仁新材料电解铝园区660MW/2000MWh的储能项目。
  该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帮助企业每年节约电费约2亿元,将成为目前国内制造业中规模最大的工商业储能项目。
  这则消息传递一个信号,工商业储能项目正在向GWh迈进。
  2023年被称为工商业储能的元年,2024年,伴随储能系统成本的逐步下降,各地峰谷电价调整优化,工商业储能系统的经济性能不断提升。
  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不完全统计,2024年1-10月,全国单独配置的工商业储能电站项目新增装机448个,规模达1.32GW/3.25GWh,容量规模接近于去年全年的70%。
  值得一提的是,单个项目容量正在从百MWh向GWh快速迈进。
  2023年7月以来,招标、开工、签约、并网、备案的百MWh工商业储能项目共86个,规模共6.92GW/18.63GWh,超200MWh以上的项目共36个,数量占比达41.86%。
  这些项目除了分布在江苏、浙江、广东等发展成熟的工商业储能大省,河南、安徽、四川、湖南等地也逐渐成为大型工商储争相落地的省份。
  从单个项目容量看,除了武汉力神动力电池系统科技有限公司与贵州华仁新材料有限公司签约的规模为2000MWh的最大的工商储项目,其他比较大的工商储项目还有,8月签约的胜宏科技工业园区储能项目,容量规模为630MWh、9月备案的高邮250MW/500MWh分布式储能电站项目、10月备案仪征经济开发区240MW/480MWh分布式储能电站项目、温州首开工贸有限公司430MWh分布式用户侧储能项目等。
  另外,并网的百MWh工商储项目共8个,容量规模超1GWh,最大的并网的工商业储能项目是联盛集团9月为嵩基集团完成的45MW/133MWh用户侧储能项目。

权威之声

相比行业主流的交直流分体设计方案,远景“交直一体”5.6MWh储能系统采用交直流一体设计,一簇一管理,消除簇间环流,全生命周期放电量提升超8%,双液冷高度集成,支持肩并肩、背靠背,占地面积减少50%;“交直一体”结构,可使直流线缆不出柜,搭配出厂前预安装、预调试,大幅降低安装、调试时间。据测算,远景“交直一体”5.6MWh储能系统较市场主流产品度电成本降低约45%。
16GWh!中国电建开启国内最大规模储能系统集采
11月13日,中国电建集团发布2025-2026年度光伏、风电、储能系统设备集采公告。包含51GW光伏组件、51GW光伏逆变器、25GW风电机组以及16GWh储能系统,此外还有15240套35kV预装式变电站。
其中储能集采需求为中国电建2025-2026年预计装机总量,采购总量预计为16GWh。要求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单体的标称容量≥280Ah,储能系统整体效率≥85%,储能系统(包含电池)整体质保5年,适用范围包括国内和海外项目。投标文件递交的截止时间2024年12月4日10时。
相较于8月中国电气装备集团公布的储能电池集采超14.54GWh电池订单,这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储能系统集采。
纵观国内外市场,10GWh储能订单或集采已经成为趋势,据数字网不完全统计,今年下半年以来国内超10GWh的储能招标至少有三个,这也反映了中国储能市场的火爆。
4.5GWh+6GWh!构网型和跟网型年内最大一次集采开标
伴随新能源渗透率不断提升,“跟网”向“构网”转变已经成为行业共识,也是储能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
构网型储能技术通过超配PCS方式提高过载能力构建起支撑大电网稳定运行的电压源,可以起到快速调频调压、增加惯量和短路容量支撑、抑制宽频振荡等作用,从而增强电力系统稳定性,被视为应对“双高”新型电力系统的有效策略。
作为电力“双高”特征下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关键技术,构网型储能无论是招标体量,项目应用、技术进展还是产业链布局,其在2024年都展现出了强大的发展潜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构网型储能发展势头迅猛的背景下,跟网型储能系统在招投标市场实现了“逆势起量”。
  11月,构网型和跟网型储能系统均出现了今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框采。
  11月26日,中广核风电有限公司发布了中广核新能源2025年度储能系统框架采购招标公告,招标项目划分为7个标段,每个标段预估容量均为1.5GWh,其中构网型为1-3标段,预估容量4.5GWh;跟网型为4-7标段,预估容量6GWh,7个标段共计10.5GWh。
  本次招标几个严厉的招标条件受到业绩关注,比如,不接受梯次利用电池,不接受库存电池(生产日期大于90天),本项目委托第三方全程见证生产、组装及发运;只接受一簇一串或一簇两串电池的方案;为最大限度的减少储能系统故障可能造成的人身伤害,电池集装箱需采用外维护的方案等。
  开标信息显示,2个包件共吸引了50家企业投标。包件1(标段1-3)构网型储能系统采购共33家企业竞标,投标报价在0.4977-1.0422元/Wh区间内,平均报价为0.6067元/Wh,最低报价低于0.5元/Wh。
  包件2(标段4-7)跟网型储能系统采购共吸引了47家企业投标,投标报价范围在0.45796-0.602元/Wh,平均报价0.489元/Wh,近八成的企业报价低于0.5元/Wh。
中国企业接连拿下全球多地储能系统最大订单
  今年以来,海外大储市场快速崛起,成为众多企业纷纷抢夺的新“阵地”。据数字储能网不完全统计,2024年1月-11月,中国储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储能订单规模已经突破了170GWh。其中,储能系统的订单量超过57GWh。
  同时,全球GWh级别的订单释放逐渐成为常态,包括阳光电源、楚能新能源、欣旺达、天合储能、比亚迪、海辰储能等均拿下了GWh级别的系统集成订单,这其中,多家企业的系统订单刷新了当地最大记录。
  11月13日,楚能新能源与业从事新能源项目的开发、建设与投资的意大利Cestari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于短期内在意大利建立光伏配储试点项目,配套使用楚能自研自产的20尺5MWh电池预制舱CORNEX M5,3-5年内实现20GWh-30GWh的储能项目合作。
  如果这些项目能够顺利落地,将成为目前中国储能企业出海最大一笔订单,也将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储能系统订单。
  此前,全球储能系统订单最大记录接连被阳光电源和特斯拉刷新。
  7月16日,阳光电源与沙特ALGIHAZ成功签约全球最大储能项目,容量高达7.8GWh,阳光将为此部署1500余套PowerTitan2.0液冷储能系统,这是当时全球最大的储能系统订单。
  此后不久,特斯拉与Intersect Power签署的15.3GWh的Megapack储能系统合同,全球最大储能系统订单记录被刷新。
  除此之外,多家企业收获了全球各个区域的储能系统最大订单。
  10月23日,欣旺达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Gryphon Energy Pty Ltd.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该项目位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容量高达1.6GWh,为目前澳大利亚最大的储能项目之一。
  11月18日,阳光电源签下了欧洲最大储能合作协议,签署对象为英国电池开发商Fidra Energy。阳光电源将助力英国建成两座标杆独立储能电站——3.3GWh的Thorpe Marsh电站和1.1GWh的West Burton C电站,合计容量达4.4GWh。
  据了解,作为欧洲最大的储能电站项目,该项目将部署880套阳光电源PowerTitan 2.0液冷储能系统。
  12月初,华为与菲律宾泰拉太阳能公司(Terra Solar Philippines Inc., TSPI)签署了 MTerra Solar 项目4.5GWh电池储能系统供应协议。
  该项目总投资超2000亿菲律宾比索(约40亿美元),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光储项目,将安装3.5GW光伏和4.5GWh的电池储能系统。
  12月6日,阳光电源宣布与菲律宾上市企业Citicore Renewable Energy Corporation(CREC)签署了1.5GWh储能系统合作协议,这是迄今为止东南亚最大的储能系统订单。
  12月16日,远景储能与法国EDF集团签订供货合同,为后者在南非牵头投资的三个独立储能项目提供电池储能系统,项目合计装机容量为257 MW / 1028 MWh,是南非目前为止最大的储能订单。
4h磷酸铁锂储能系统中标单价创历史新低
  受锂价持续震荡下行,产业链产能阶段性过剩、供需错配叠加欧洲能源危机缓解,户储进入去库存周期等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近两年,储能电芯、系统价格一路下行。
  今年以来,储能系统价格则接连跌破0.6元/Wh、0.5元/Wh,全面迈入“0.5元/Wh时代”,较年初下降约1/2。
  11月,4h磷酸铁锂储能系统再次下探。
  纵观11月整月,4h磷酸铁锂储能系统中标价格在0.439-0.833元/Wh,加权均价0.445元/Wh,均价首次跌破0.5元/Wh。
  最低价格来自于华润电力控股新疆重能电力开发有限公司新疆天山北麓新能源基地项目0.8GW/3.2GWh储能系统采购,比亚迪中标第三标段300MW/1200MWh储能系统设备及服务采购,投标报价52680万元,折合单价为0.439元/Wh,4h磷酸铁锂储能中标单价创历史新低。
  行业人士表示,“储能系统0.5元/Wh已经低于成本价,没有一家企业可以盈利。”
  一段时间以来,终结价格战,促使储能产品价格止跌回稳,向着理性、有序、健康的方向迈进是行业企业的共同心声,实际上,今年以来,无论是顶层设计、国家部委还是行业都在试图扭转当前储能低价竞争的局面。
  未来系统价格能否止跌回稳仍需要需要监管部门、行业、企业等各方力量共同努力。
全液冷、直冷储能系统成“新宠”
  因为电池热特性,热管理成为电化学储能产业链关键一环,随着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储能项目应用,全液冷储能系统正在正在成为市场的“新宠”。
  全液冷储能系统指的是电池PACK以及PCS的温控方式,采用的全部是液冷。
  全液冷储能系统通过液体对流直接散热,相较于传统的风冷技术,它能够实现对电池的精确温控,确保降温均匀性。
  液体的比热容远大于空气,使得液冷技术能在短时间内将储能设备温度降低到设定值以下,提高散热效率。
  此外,液冷系统能有效避免因外界环境变化而导致的设备运行异常,提高储能系统的稳定性。
  去年,阳光电源新发布的PowerTitan2.0采用液冷PACK+液冷PCS“全液冷”散热引领了储能系统温控技术的革新,科华数能、英飞源、禾迈电子、盛弘股份也纷纷跟进。
  今年4月,英飞源发布了Blue Ozean系列全液冷储能系统,针对工地、矿山、海岛等极端恶劣环境应用而设计。系统采用液冷PACK+液冷PCS的全液冷散热设计,效果极佳,满足持续1C充放电的散热需求。
  科创储能也在4月发布两款浸没式液冷储能产品,其“科创2.0全浸没液冷储能系统采用领先业界的全液冷控温技术,全浸没PACK,4S融合,交直流一体,推出10MWh浸没式液冷储能系统、150kW/261kWh及150kW/522kWh浸没式工商业一体机等新产品。
  8月,科华数能推出了全新一代S³—EStation2.0 5MW/10MWh智慧液冷储能系统。系统采用“全液冷散热+全站顶出风”的创新设计,破除“热岛”危机。
  除了全液冷之外,中车株洲所9月联合14家产业链企业发布了一款面向未来的6.9MWh系统。其中,采用了首款储能直冷机,采用相变直冷,无水循环。由此可以看出,直冷温控技术也正在进入储能领域。
2GWh!全国最大工商储项目落地
  11月,力神电池所属武汉力神与中国铝业旗下贵州华仁新材料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华仁新材料电解铝园区660MW/2000MWh的储能项目。
  该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帮助企业每年节约电费约2亿元,将成为目前国内制造业中规模最大的工商业储能项目。
  这则消息传递一个信号,工商业储能项目正在向GWh迈进。
  2023年被称为工商业储能的元年,2024年,伴随储能系统成本的逐步下降,各地峰谷电价调整优化,工商业储能系统的经济性能不断提升。
  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不完全统计,2024年1-10月,全国单独配置的工商业储能电站项目新增装机448个,规模达1.32GW/3.25GWh,容量规模接近于去年全年的70%。
  值得一提的是,单个项目容量正在从百MWh向GWh快速迈进。
  2023年7月以来,招标、开工、签约、并网、备案的百MWh工商业储能项目共86个,规模共6.92GW/18.63GWh,超200MWh以上的项目共36个,数量占比达41.86%。
  这些项目除了分布在江苏、浙江、广东等发展成熟的工商业储能大省,河南、安徽、四川、湖南等地也逐渐成为大型工商储争相落地的省份。
  从单个项目容量看,除了武汉力神动力电池系统科技有限公司与贵州华仁新材料有限公司签约的规模为2000MWh的最大的工商储项目,其他比较大的工商储项目还有,8月签约的胜宏科技工业园区储能项目,容量规模为630MWh、9月备案的高邮250MW/500MWh分布式储能电站项目、10月备案仪征经济开发区240MW/480MWh分布式储能电站项目、温州首开工贸有限公司430MWh分布式用户侧储能项目等。
  另外,并网的百MWh工商储项目共8个,容量规模超1GWh,最大的并网的工商业储能项目是联盛集团9月为嵩基集团完成的45MW/133MWh用户侧储能项目。

02

宏观政策

MACROPOLICY

宏观政策

来源:工信部

12月3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联合印发《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
方案明确,加快工业副产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等清洁低碳氢应用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到2027年,清洁低碳氢在冶金、合成氨、合成甲醇、炼化等行业实现规模化应用,在工业绿色微电网、船舶、航空、轨道交通等领域实现示范应用。
为此,方案提出,鼓励炼化行业利用清洁低碳氢替代化石能源制氢;开发低成本、高可靠、可离网运行的“光伏+储能”技术及产品;推动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富集地区的工业企业、工业园区有序建设“制氢+用氢”一体化项目;推动可再生能源弱并网、离网制氢新模式发展,探索工业余热与高温电解制氢耦合利用、海上风电制氢等新途径。

三部委联合发文:推动风光制氢规模化发展

原文链接: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

行业聚焦

INDUSTRY FOCUS

03

行业聚焦

来源:索比光伏网

今年下半年以来,多家电力投资企业在招标环节作出调整,对BC、HJT等更高效率组件设立单独标段,而不是按照“n型组件”统一采购,让先进技术有了更多应用机会。
事实上,在分布式场景中,BC组件早已赢得了许多用户的“芳心”。对于同样面积的屋顶,BC组件的高效率、高功率优势,可以带来更高的装机容量,意味着在有限的屋顶面积上生产更多绿色电力,对加速可再生能源替代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2月26日,协鑫集成重磅发布了基于BC技术的GPC 2.0高效组件,将2382*1134mm组件的功率提高到660W,为分布式市场带来最优场景解决方案。
把“光”更多变成“电”,需要怎样的技术实力?协鑫集成产品总监盛夏表示,GPC 2.0产品拥有更多吸收光线、更优光电转换、更少复合损失、更大电流收集四大优势。
▶ 更多吸收光线方面,GPC 2.0采用了多层渐变介质膜技术,相比常规电池片,有更优的膜系配比,降低膜层寄生吸收的损耗,同时,高陷光金字塔结构可以更多的减少光线反射,实现反射率小于0.8%。通过膜层折射率的调整,还可以带来更美的组件外观,并具备一定的抗PID功能。
▶ 最优光电转化方面,BC的电极全部在电池背面。对于载流子来说,不同于TOPCon电池可以向上或者向下传输,BC电池的少子有更长的传输距离,对基底材料质量要求比较高。协鑫基于自身一体化优势,采用自研高品质低杂颗粒硅原料,从源头把握基底材料,持续提升少子寿命。同时,GPC2.0继承GCL的低碳基因,有利于实现全生命周期碳减排。
▶ 减少复合损失方面,高效GPC钝化2.0技术对电池各个区域进行全面钝化处理,对于PN区,采用复合型隧穿钝化接触技术,在保留超低接触电阻的同时,提高钝化水平。对于隔离区,采用了独创高效钝化膜工艺,有效提升该区钝化水平。测试数据显示,该产品电池开压可达748mV以上。
事实上,不同区域钝化水平相当使GPC 2.0产品有着更宽的结构设计窗口,可实现根据场景需求自由调节PN区和隔离区的尺寸设计。在保证组件效率的同时,减少poly层寄生光吸收的影响,满足特定场景下用户对于双面率的需求。
▶ 更大电流收集方面,众所周知,栅线的密集有利于电流的收集,但这会带来对工艺精度的考验,必须确保p-n区精准有效隔离,避免短路。在常规工艺中,激光能量叠加刻蚀不均匀会造成这个隔离区的边界限是弯曲的,但协鑫采用微米级的图形刻蚀精度,激光工艺的稳定性和精度都大幅度提升,实现了精确均匀地隔离区分。
为何选择此时发布GPC 2.0产品?盛夏指出,混动汽车市场已经证明,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决定了每一个产品都有最优市场窗口期,光伏也不例外,GPC 2.0正是在市场需求多元化发展带来的“时代之变”和科技创新引领的“产业进化”两线交织下应运而生。协鑫集成拥有6年钝化接触技术积累,加上3年的GPC技术沉淀,依托TOPCon钝化技术平台的GPC 2.0电池组件表现出了卓越的性能优势,组件功率超过660W,温度系数-0.25%/℃,在全生命周期LCOE相同的情况下,对TOPCon的系统成本优势达到9.5分/W,为合作伙伴带来更多价值增益。
与此同时,GPC 2.0的降本增效路线更加清晰。盛夏表示,今年12月,协鑫集成GPC 2.0电池效率已突破27.1%,明年二季度有望超过27.4%,2026年底可超过28.2%,有非常明显的后发优势。
从市场需求角度看,分布式光伏的需求无疑更加多元化,业主不再只关注系统造价,而是希望光伏项目具备更美的外观、更大的装机容量,以及更多的功能,这恰好是BC技术的重要优势。随着全球分布式光伏市场规模增长,协鑫GPC 2.0产品有望占据更加突出的地位,成为更多项目的首选。

协鑫发布GPC 2.0高效组件

行业聚焦

▶ 最优光电转化方面,BC的电极全部在电池背面。对于载流子来说,不同于TOPCon电池可以向上或者向下传输,BC电池的少子有更长的传输距离,对基底材料质量要求比较高。协鑫基于自身一体化优势,采用自研高品质低杂颗粒硅原料,从源头把握基底材料,持续提升少子寿命。同时,GPC2.0继承GCL的低碳基因,有利于实现全生命周期碳减排。
▶ 减少复合损失方面,高效GPC钝化2.0技术对电池各个区域进行全面钝化处理,对于PN区,采用复合型隧穿钝化接触技术,在保留超低接触电阻的同时,提高钝化水平。对于隔离区,采用了独创高效钝化膜工艺,有效提升该区钝化水平。测试数据显示,该产品电池开压可达748mV以上。
事实上,不同区域钝化水平相当使GPC 2.0产品有着更宽的结构设计窗口,可实现根据场景需求自由调节PN区和隔离区的尺寸设计。在保证组件效率的同时,减少poly层寄生光吸收的影响,满足特定场景下用户对于双面率的需求。
▶ 更大电流收集方面,众所周知,栅线的密集有利于电流的收集,但这会带来对工艺精度的考验,必须确保p-n区精准有效隔离,避免短路。在常规工艺中,激光能量叠加刻蚀不均匀会造成这个隔离区的边界限是弯曲的,但协鑫采用微米级的图形刻蚀精度,激光工艺的稳定性和精度都大幅度提升,实现了精确均匀地隔离区分。
为何选择此时发布GPC 2.0产品?盛夏指出,混动汽车市场已经证明,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决定了每一个产品都有最优市场窗口期,光伏也不例外,GPC 2.0正是在市场需求多元化发展带来的“时代之变”和科技创新引领的“产业进化”两线交织下应运而生。协鑫集成拥有6年钝化接触技术积累,加上3年的GPC技术沉淀,依托TOPCon钝化技术平台的GPC 2.0电池组件表现出了卓越的性能优势,组件功率超过660W,温度系数-0.25%/℃,在全生命周期LCOE相同的情况下,对TOPCon的系统成本优势达到9.5分/W,为合作伙伴带来更多价值增益。
与此同时,GPC 2.0的降本增效路线更加清晰。盛夏表示,今年12月,协鑫集成GPC 2.0电池效率已突破27.1%,明年二季度有望超过27.4%,2026年底可超过28.2%,有非常明显的后发优势。
从市场需求角度看,分布式光伏的需求无疑更加多元化,业主不再只关注系统造价,而是希望光伏项目具备更美的外观、更大的装机容量,以及更多的功能,这恰好是BC技术的重要优势。随着全球分布式光伏市场规模增长,协鑫GPC 2.0产品有望占据更加突出的地位,成为更多项目的首选。

行业聚焦

不均匀会造成这个隔离区的边界限是弯曲的,但协鑫采用微米级的图形刻蚀精度,激光工艺的稳定性和精度都大幅度提升,实现了精确均匀地隔离区分。
为何选择此时发布GPC 2.0产品?盛夏指出,混动汽车市场已经证明,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决定了每一个产品都有最优市场窗口期,光伏也不例外,GPC 2.0正是在市场需求多元化发展带来的“时代之变”和科技创新引领的“产业进化”两线交织下应运而生。协鑫集成拥有6年钝化接触技术积累,加上3年的GPC技术沉淀,依托TOPCon钝化技术平台的GPC 2.0电池组件表现出了卓越的性能优势,组件功率超过660W,温度系数-0.25%/℃,在全生命周期LCOE相同的情况下,对TOPCon的系统成本优势达到9.5分/W,为合作伙伴带来更多价值增益。
与此同时,GPC 2.0的降本增效路线更加清晰。盛夏表示,今年12月,协鑫集成GPC 2.0电池效率已突破27.1%,明年二季度有望超过27.4%,2026年底可超过28.2%,有非常明显的后发优势。
从市场需求角度看,分布式光伏的需求无疑更加多元化,业主不再只关注系统造价,而是希望光伏项目具备更美的外观、更大的装机容量,以及更多的功能,这恰好是BC技术的重要优势。随着全球分布式光伏市场规模增长,协鑫GPC 2.0产品有望占据更加突出的地位,成为更多项目的首选。

04

技术前沿

TECHNOLOGY FRONTIER

技术前沿

近日,北京大学王启宁教授、邹如强教授团队在首次优化并构建了具有石墨烯纳米片增强功能的自支撑聚氨酯基固-固PCM(简称 PU-ssPCM/GNP)的交联均质网络结构,从而实现了可编程柔性PCM。值得注意的是,三维(3D)动态交联网络的构建有望同时实现 PU-ssPCM/GNP 的高潜热容量、韧性和形状记忆特性。
相关研究成果以“Muscle-Inspired Super-Flexible Phase Change Materials with Programmable Deformation for Photothermal Actuation”为题发表于《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具有代表性的PU-ssPCM/GNP样品(1 wt.%)表现出了值得称道的特性:高潜热储存能力(ΔHm = 105.3 J g-1,ΔHc = 105.0 J g-1)、显著的断裂伸长率(ε = 1543%)、抗拉强度(σ = 19.2 MPa)和卓越的形状记忆性能(Rr = 90.3%)。
此外,柔性 PCM 还具有以下其他诱人的可调机械性能:1)高刚性,可支撑比自身重 200 倍的重物;2)出色的承载能力,可举起超过自身重量 50 000 倍的物体。值得注意的是,当受到光热刺激时,它可以举起超过自身重量 2620 倍的物体,功密度达到 1330 kJ m-3。由于具有高热能储存能力和光热驱动性能的优点,柔性 PCM 可以保持特定的形状和位置,而无需持续输入能量,因此在节能和简化控制系统方面比其他类型的响应材料具有明显优势。这种柔性 PCM 同时具有高潜伏容量和光热驱动性能,为人工肌肉或软机器人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可满足复杂场景下的节能和热管理要求。

来源:Carbontech

北京大学,石墨烯新应用!

技术前沿

明显优势。这种柔性 PCM 同时具有高潜伏容量和光热驱动性能,为人工肌肉或软机器人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可满足复杂场景下的节能和热管理要求。

技术前沿

技术前沿

技术前沿

技术前沿

05

专业评论

Professional comments

专业评论

12月26日,天合光能董事长兼CEO高纪凡在“光能杯”行业盛会上,发表了题为“相信、看见、做到——探索中国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的演讲。会上,高纪凡分享了公司在210先进技术与生态构建方面的经验与成果。他强调,210的成功源于“利他”的理念,通过赋能创新,助力产业和客户获得更高价值。当前,光伏产业面临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机和使命,唯有共建生态,方可在新时期闯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承担起探寻中国新兴产业走向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新路的使命。
以下为高纪凡演讲摘录:
5年回望:210的成功就是生态的成功
从2020年至2024年:
天合光能从发布首款210至尊500W+组件,到现在全场景升级、功率高达760W+;
从600W+光伏创新生态联盟成立之初的39家光伏行业领先上下游企业,升级为700W+光伏创新生态联盟,联盟成员近100家;
光伏行业首次终结了过去十年的混乱尺寸,引领组件尺寸的标准化;
在出货量上,预计到2024年底,210组件全球累计出货量达380GW,其中天合光能210组件累计出货量超过170GW——210组件已然在全球市场获得广泛认可。
天合光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树立了科技创新和生态协同发展道路上一个个里程碑。
探析背后的原因,关键是,产业链在一致目标的引领下,众志成城,210先进技术平台阶段性目标的达成,比预计时间快了一倍。面对重重考验,我们化挑战为动力,在210这个共同目标的指引下,生态伙伴联合起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最终都迎刃而解,并提升了企业的核心能力。
具体来看,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关键点有三个:一、210先进技术平台的高质量科技创新;二、700W+光伏开放创新生态联盟协同;三、“利他”精神。
210先进技术是一个平台型技术,始终保持开放心态。天合光能愿意与其他企业分享210技术,促进在行业内的广泛应用,助力整个光伏行业的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210先进技术平台不仅包括组件制造,还涵盖了九大产业链一体化,包括组件、设备、电池、逆变器厂家、第三方认证机构、支架厂家、投资、设计、EPC以及材料供应商,形成了一个集成的、相互促进的产业链高质量创新生态平台。
正是基于210这一高质量科技创新平台,天合光能推动了产业协同,共同提升产业链的整体效率、赋能客户获得更高价值。更高产业链价值带来了直接成果:推动光伏发电度电成本降低1.9-4.1%;使得210技术成为行业内公认的技术标准,形成最佳版型设计、推动组件尺寸标准化。
而这两个方面汇总起来,就是不忘初心,从客户价值出发,始终秉持“利他”之心。可以说210的成功,正是生态成功的典型案例。
历史的契机与使命:探索中国光伏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路
5年后,210的生态链已经充分自证了其成功、成熟,但光伏行业却迎来新的锤炼。
过去20年我们共同经历了行业的大发展期,
2010年之前,中国光伏行业是追赶者;
2010年到2020年,中国光伏是超越者。
今天我们面临着内外多种错综复杂的挑战,我们的身份正在发生着转变。
从今往后,中国光伏将不仅是引领者,更是创造者。
在追赶的时候,我们有对象可以模仿;
在超越的时候,我们也有对象可以对标;
但是在引领的时代,不管是企业自身发展,还是未来产业的方向,都要靠我们自己在无人区里去探索。 而这也给了我们一个历史性的使命——光伏产业有责任走出一条探寻中国新兴产业走向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新路,而且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这条路!
所谓的高质量发展,一定要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同时又可以为终端新型能源体系做出贡献的新路。
唯一的方向,就是要建立一个更好的生态。有210成功经验在前,有对的时机,有使命在肩,所以,携手共创生态正当时!
创新、生态、协同:新时期破题之关键
在没有看到的时候,往往人们不会相信。但探索未来之路的关键,首先是要“相信”。相信,是没看到以前就要相信,在心中能够“看到”,“看到”以后还要“做到”,才能走向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当前情形与5年前210破土而出时所面临的情形非常相似。从过往经历中,我有一个深刻的思考:不要看困难,要看它的价值;以价值为导向,从困难、问题出发,就会有创新点;有创新点,就会有新的产业机遇,就能找到新的方向。
在通往目标的道路上,创新、生态、协同,就是我们的关键,携手共创,实现高质量发展。有人问,未来究竟会怎么样?我说,预测未来不如创造未来,我们要共同努力,构建相互促进的创新生态平台,形成巨大能量源!
一句话,我们因为相信,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新的未来。用太阳能造福全人类是天合光能的使命,我们会继续努力,与各方一起推动友好型光伏生态, 构建中国光伏核心竞争力,携手产业链共赢,成为中国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塑造中国企业良好的国际形象。

来源:天合光能

探索中国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专业评论

在出货量上,预计到2024年底,210组件全球累计出货量达380GW,其中天合光能210组件累计出货量超过170GW——210组件已然在全球市场获得广泛认可。
天合光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树立了科技创新和生态协同发展道路上一个个里程碑。
探析背后的原因,关键是,产业链在一致目标的引领下,众志成城,210先进技术平台阶段性目标的达成,比预计时间快了一倍。面对重重考验,我们化挑战为动力,在210这个共同目标的指引下,生态伙伴联合起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最终都迎刃而解,并提升了企业的核心能力。
具体来看,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关键点有三个:一、210先进技术平台的高质量科技创新;二、700W+光伏开放创新生态联盟协同;三、“利他”精神。
210先进技术是一个平台型技术,始终保持开放心态。天合光能愿意与其他企业分享210技术,促进在行业内的广泛应用,助力整个光伏行业的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210先进技术平台不仅包括组件制造,还涵盖了九大产业链一体化,包括组件、设备、电池、逆变器厂家、第三方认证机构、支架厂家、投资、设计、EPC以及材料供应商,形成了一个集成的、相互促进的产业链高质量创新生态平台。
正是基于210这一高质量科技创新平台,天合光能推动了产业协同,共同提升产业链的整体效率、赋能客户获得更高价值。更高产业链价值带来了直接成果:推动光伏发电度电成本降低1.9-4.1%;使得210技术成为行业内公认的技术标准,形成最佳版型设计、推动组件尺寸标准化。
而这两个方面汇总起来,就是不忘初心,从客户价值出发,始终秉持“利他”之心。可以说210的成功,正是生态成功的典型案例。
历史的契机与使命:探索中国光伏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路
5年后,210的生态链已经充分自证了其成功、成熟,但光伏行业却迎来新的锤炼。
过去20年我们共同经历了行业的大发展期,
2010年之前,中国光伏行业是追赶者;
2010年到2020年,中国光伏是超越者。
今天我们面临着内外多种错综复杂的挑战,我们的身份正在发生着转变。
从今往后,中国光伏将不仅是引领者,更是创造者。
在追赶的时候,我们有对象可以模仿;
在超越的时候,我们也有对象可以对标;
但是在引领的时代,不管是企业自身发展,还是未来产业的方向,都要靠我们自己在无人区里去探索。 而这也给了我们一个历史性的使命——光伏产业有责任走出一条探寻中国新兴产业走向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新路,而且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这条路!
所谓的高质量发展,一定要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同时又可以为终端新型能源体系做出贡献的新路。
唯一的方向,就是要建立一个更好的生态。有210成功经验在前,有对的时机,有使命在肩,所以,携手共创生态正当时!
创新、生态、协同:新时期破题之关键
在没有看到的时候,往往人们不会相信。但探索未来之路的关键,首先是要“相信”。相信,是没看到以前就要相信,在心中能够“看到”,“看到”以后还要“做到”,才能走向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当前情形与5年前210破土而出时所面临的情形非常相似。从过往经历中,我有一个深刻的思考:不要看困难,要看它的价值;以价值为导向,从困难、问题出发,就会有创新点;有创新点,就会有新的产业机遇,就能找到新的方向。
在通往目标的道路上,创新、生态、协同,就是我们的关键,携手共创,实现高质量发展。有人问,未来究竟会怎么样?我说,预测未来不如创造未来,我们要共同努力,构建相互促进的创新生态平台,形成巨大能量源!
一句话,我们因为相信,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新的未来。用太阳能造福全人类是天合光能的使命,我们会继续努力,与各方一起推动友好型光伏生态, 构建中国光伏核心竞争力,携手产业链共赢,成为中国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塑造中国企业良好的国际形象。

专业评论

正是基于210这一高质量科技创新平台,天合光能推动了产业协同,共同提升产业链的整体效率、赋能客户获得更高价值。更高产业链价值带来了直接成果:推动光伏发电度电成本降低1.9-4.1%;使得210技术成为行业内公认的技术标准,形成最佳版型设计、推动组件尺寸标准化。
而这两个方面汇总起来,就是不忘初心,从客户价值出发,始终秉持“利他”之心。可以说210的成功,正是生态成功的典型案例。
历史的契机与使命:探索中国光伏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路
5年后,210的生态链已经充分自证了其成功、成熟,但光伏行业却迎来新的锤炼。
过去20年我们共同经历了行业的大发展期,
2010年之前,中国光伏行业是追赶者;
2010年到2020年,中国光伏是超越者。
今天我们面临着内外多种错综复杂的挑战,我们的身份正在发生着转变。
从今往后,中国光伏将不仅是引领者,更是创造者。
在追赶的时候,我们有对象可以模仿;
在超越的时候,我们也有对象可以对标;
但是在引领的时代,不管是企业自身发展,还是未来产业的方向,都要靠我们自己在无人区里去探索。 而这也给了我们一个历史性的使命——光伏产业有责任走出一条探寻中国新兴产业走向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新路,而且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这条路!
所谓的高质量发展,一定要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同时又可以为终端新型能源体系做出贡献的新路。
唯一的方向,就是要建立一个更好的生态。有210成功经验在前,有对的时机,有使命在肩,所以,携手共创生态正当时!
创新、生态、协同:新时期破题之关键
在没有看到的时候,往往人们不会相信。但探索未来之路的关键,首先是要“相信”。相信,是没看到以前就要相信,在心中能够“看到”,“看到”以后还要“做到”,才能走向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当前情形与5年前210破土而出时所面临的情形非常相似。从过往经历中,我有一个深刻的思考:不要看困难,要看它的价值;以价值为导向,从困难、问题出发,就会有创新点;有创新点,就会有新的产业机遇,就能找到新的方向。
在通往目标的道路上,创新、生态、协同,就是我们的关键,携手共创,实现高质量发展。有人问,未来究竟会怎么样?我说,预测未来不如创造未来,我们要共同努力,构建相互促进的创新生态平台,形成巨大能量源!
一句话,我们因为相信,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新的未来。用太阳能造福全人类是天合光能的使命,我们会继续努力,与各方一起推动友好型光伏生态, 构建中国光伏核心竞争力,携手产业链共赢,成为中国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塑造中国企业良好的国际形象。

专业评论

但是在引领的时代,不管是企业自身发展,还是未来产业的方向,都要靠我们自己在无人区里去探索。 而这也给了我们一个历史性的使命——光伏产业有责任走出一条探寻中国新兴产业走向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新路,而且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这条路!
所谓的高质量发展,一定要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同时又可以为终端新型能源体系做出贡献的新路。
唯一的方向,就是要建立一个更好的生态。有210成功经验在前,有对的时机,有使命在肩,所以,携手共创生态正当时!
创新、生态、协同:新时期破题之关键
在没有看到的时候,往往人们不会相信。但探索未来之路的关键,首先是要“相信”。相信,是没看到以前就要相信,在心中能够“看到”,“看到”以后还要“做到”,才能走向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当前情形与5年前210破土而出时所面临的情形非常相似。从过往经历中,我有一个深刻的思考:不要看困难,要看它的价值;以价值为导向,从困难、问题出发,就会有创新点;有创新点,就会有新的产业机遇,就能找到新的方向。
在通往目标的道路上,创新、生态、协同,就是我们的关键,携手共创,实现高质量发展。有人问,未来究竟会怎么样?我说,预测未来不如创造未来,我们要共同努力,构建相互促进的创新生态平台,形成巨大能量源!
一句话,我们因为相信,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新的未来。用太阳能造福全人类是天合光能的使命,我们会继续努力,与各方一起推动友好型光伏生态, 构建中国光伏核心竞争力,携手产业链共赢,成为中国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塑造中国企业良好的国际形象。

会展信息

2025惠州国际工业博览会

展会时间:2025/12/4---2025/12/6
展会地点:惠州国际会展中心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文昌一路1号
主办单位:广东亚联展览股份有限公司
展会简介:
惠州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主要生产基地之一,行业分布于液晶面板、印刷电路板、通讯及电子设备、汽车零配件与设备、锂电池、复合材料等,重点集中在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和新材料等三大领域。其中,包括TCL科技、亿纬锂能、胜宏科技、辰奕智能、美新科技等不少上市公司产品的市场份额都在全球、全行业占有重要地位。这些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广东省的工业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奋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增长,紧抓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向新、产业向上,由惠州市会展行业协会、广东亚联展览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2025惠州国际工业博览会将于2025年12月4-6日在惠州会展中心举办。本届惠州工博会将集中展示智能制造领域最先进的产品、技术及解决方案,同期还将举办大型主题论坛、讲座、供需对接会等活动,吸引行业学术专家、企业家、工程师等高端人才参与,将打造一场粤港澳大湾区东岸大型工业装备盛会。
 

会展信息

EXHIBITION INFORMATION 

会议直达:2025惠州国际工业博览会

做精做优新能源新材料产业
 推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邮箱:hycydt123@163.com
地址:山西省阳泉市矿区桃北西街2号

耿安英        高   杰       杨晓成       周晓辉      

张    静       武天宇       刘志平

刘景利       

段昕永

李淑敏       

张利武
李淑敏     

主        编

副主编

编辑部主任

副主任

编辑

校对审核

刘志平

往期作品

Copyright © 2025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