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产业信息动态-3月22日

华阳集团产业技术研究总院    主办

内刊

2024年3月22日

253期

Information dynamics of industry

产业信息动态

——摘选自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实施好沙戈荒地区风光大基地建设》

3月1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意见》指出,落实国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管理有关制度和政策要求,引导重点行业向环境容量大、市场需求旺盛、市场保障条件好的地区科学布局、有序转移。强化生态环境重点管控单元管理,推进石化化工、钢铁、建材等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和清洁生产改造。

目 录                        CONTENTS

技术前沿

业界激辩钠电池三种技术路线产业化路在何方

20

15

硅料价格酝酿跌势 硅片累库价格下行

行业聚焦

权威之声

05

国务院:实施好沙戈荒地区风光大基地建设

宏观政策

13

浙江杭州:新增风电和光伏不低于装机10%配置储能

会展信息

2024杭州太阳能光伏与新能源大会

29

25

钟大龙:钙钛矿技术可有效保障我国光伏龙头地位

专业评论

01

权威之声

authority   VOICE

国务院:实施好沙戈荒地区风光大基地建设

来源:国务院办公厅

3月1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意见》指出,落实国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管理有关制度和政策要求,引导重点行业向环境容量大、市场需求旺盛、市场保障条件好的地区科学布局、有序转移。强化生态环境重点管控单元管理,推进石化化工、钢铁、建材等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和清洁生产改造。完善产业园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和集中治污。衔接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引导人口密度较高的中心城区传统产业功能空间有序腾退。优化生态环境优先保护单元管理,鼓励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和路径,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在保证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的前提下,支持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等项目建设。实施好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型风电和光伏基地建设。

权威之声

权威之声

原文如下: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
(2024年3月6日)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是以保障生态功能和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实施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的环境管理制度,是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举措。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科学指导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为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和区域差异,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充分衔接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和环境质量底线,落实自然生态安全责任,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源头预防,系统保护。健全生态环境源头预防体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
——精准科学,依法管控。聚焦区域性、流域性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精准科学施策,依法依规建立从问题识别到解决方案的分区分类管控策略。
——明确责任,协调联动。国家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地方党委和政府落实主体责任,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建立分工协作工作机制,提高政策统一性、规则一致性、执行协同性。
到2025年,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基本建立,全域覆盖、精准科学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初步形成。到2035年,体系健全、机制顺畅、运行高效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全面建立,为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提供有力支撑。
二、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一)制定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全面落实《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制定以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硬约束为重点,以生态环境管控单元为基础,以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为手段,以信息平台为支撑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坚持国家指导、省级统筹、市级落地的原则,分级编制发布本行政区域内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省级、市级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由同级政府组织编制,充分做好与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系统的衔接,报上一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后发布实施。
(二)确定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基于生态环境结构、功能、质量等区域特征,通过环境评价,在大气、水、土壤、生态、声、海洋等各生态环境要素管理分区的基础上,落实“三区三线”划定成果,以生态保护红线为基础,把该保护的区域划出来,确定生态环境优先保护单元;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压力大、资源能源消耗强度高、污染物排放集中、生态破坏严重、环境风险高的区域为主体,把发展同保护矛盾突出的区域识别出来,确定生态环境重点管控单元;生态环境优先保护单元和生态环境重点管控单元以外的其他区域实施一般管控。
(三)编制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根据生态环境功能定位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要求,聚焦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系统集成现有生态环境管理规定,精准编制差别化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提出管控污染物排放、防控环境风险、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等要求。因地制宜实施“一单元一策略”的精细化管理,生态环境优先保护单元要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功能维护,生态环境重点管控单元要针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强化污染物排放管控和环境风险防控,其他区域要保持生态环境质量基本稳定。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压力大、问题和风险突出的地方,要制定更为精准的管控要求。
(四)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信息共享。推进国家和省级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系统与其他业务系统的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强化对数据管理、调整更新、实施应用、跟踪评估、监督管理的支撑作用。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融合创新,完善在线政务服务和智慧决策功能,提升服务效能。
(五)统筹开展定期调整与动态更新。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原则上保持稳定,每5年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评估情况定期调整。5年内确需更新的,按照“谁发布、谁更新”的原则,在充分衔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上,开展动态更新,同时报上一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因重大战略、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等发生变化而更新的,应组织科学论证;生态保护红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地等法定保护区域依法依规设立、调整或撤并以及法律法规有新规定的,相应进行同步更新。
三、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六)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通过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加强整体性保护和系统性治理,支撑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服务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实施。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推动长江全流域按单元精细化分区管控,加强沿江重化工业水污染防治和环境风险防控,防止重污染企业和项目向长江中上游转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上中下游地区差异化分区管控,优化黄河中上游能源化工和新能源产业布局,促进中下游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能源和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中的应用,建立陆岸海联动、区域一体化的生态环境管控机制,引导传统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合理布局。
(七)促进绿色低碳发展。落实国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管理有关制度和政策要求,引导重点行业向环境容量大、市场需求旺盛、市场保障条件好的地区科学布局、有序转移。强化生态环境重点管控单元管理,推进石化化工、钢铁、建材等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和清洁生产改造。完善产业园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和集中治污。衔接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引导人口密度较高的中心城区传统产业功能空间有序腾退。优化生态环境优先保护单元管理,鼓励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和路径,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在保证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的前提下,支持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等项目建设。实施好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型风电和光伏基地建设。
(八)支撑综合决策。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应用,为地方党委和政府提供决策支撑。把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成效评估作为优化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重要依据。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对企业投资的引导,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信息平台依法依规设置公共查阅权限,方便企业分析项目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的符合性,激发经营主体发展活力。
四、实施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九)维护生态安全格局。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以生态保护红线为重点,改善生态系统质量,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服务功能。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加强监测预警,主动适应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黄河重点生态区、长江重点生态区和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南方丘陵山地带、海岸带等重点区域,分单元识别突出环境问题,落实环境治理差异化管控要求。
(十)推动环境质量改善。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形成问题识别、精准溯源、分区施策的工作闭环,推动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防范结构性、布局性环境风险,为高质量发展腾出容量、拓展空间。深化流域水环境分区管控,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强化流域内水源涵养区、河湖水域及其缓冲带等重要水生态空间管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近岸海域生态环境分区管控,陆海统筹推进重点河口海湾管理。综合考虑大气区域传输规律和空间布局敏感性等,强化分区分类差异化协同管控。按照土壤污染程度和相关标准,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和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加强声环境管理,推动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工业集中区等与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用地布局协调。探索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管控模式,统筹地上地下,制定差别化的生态环境准入和污染风险管控要求。
(十一)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协同。发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在源头预防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全域覆盖、跨部门协同、多要素综合的精细化管理。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动态衔接,针对不同区域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特点,聚焦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实施分单元差异化的生态环境管理,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选择典型地区开展试点、积累经验、完善机制,形成政策合力。开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减污降碳协同试点,研究落实以碳排放、污染物排放等为依据的差别化调控政策。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政策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的协同,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纳入生态环境有关标准、政策等制定修订中。鼓励各地以产业园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为重点,开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环境监测、执法监管等协调联动改革试点,探索构建全链条生态环境管理体系。
五、加强监督考核
(十二)强化监督管理。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依托相关监管平台,充分利用大数据、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技术手段开展动态监控,对发现的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开展现场检查并严格依法查处。对生态功能明显降低的生态环境优先保护单元、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生态环境重点管控单元以及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的其他区域,加强监管执法,依法依规推动限期整改。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落实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纳入中央和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十三)完善考核评价。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情况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等,考核结果作为地方领导班子和有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奖惩任免的重要参考。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工作成效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等的重要参考。
六、组织保障
(十四)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对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工作的领导。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定期研究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工作,常态化推进共享共用、调整更新、监督落实等事项,及时报告重要工作进展,形成上下联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各地区可结合实际制定配套文件。
(十五)强化部门联动。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相关政策。发展改革部门要积极推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规划、区域规划编制实施充分衔接。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依托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系统,共享生态保护红线等数据,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共同做好相关研究及试点先行等工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水资源管理、水域岸线管理等有关工作,实施水资源差别化管理,合理控制水资源开发利用规模,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联动。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要加强各类自然保护地管理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协调联动。工业和信息化、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等有关主管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加强本领域相关工作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协调联动,制定行业发展和开发利用政策、规划时,应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减少对生态系统功能和环境质量的负面影响。有关部门应出台有利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应用的政策,并推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监督执法协调联动。
(十六)完善法规标准。推动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纳入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修订。鼓励有立法权的地方研究制定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要会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等研究制定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单元划分要求及相关标准规范。
(十七)强化能力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领域相关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加快建立专业化队伍。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信息平台建设。各级财政部门要综合考虑工作目标和任务,按照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原则落实资金保障。
(十八)积极宣传引导。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纳入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内容。加强宣传解读,及时总结推广正面典型,曝光反面案例,营造全社会广泛关注、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权威之声

控体系初步形成。到2035年,体系健全、机制顺畅、运行高效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全面建立,为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提供有力支撑。
二、全面推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一)制定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全面落实《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制定以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硬约束为重点,以生态环境管控单元为基础,以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为手段,以信息平台为支撑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坚持国家指导、省级统筹、市级落地的原则,分级编制发布本行政区域内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省级、市级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由同级政府组织编制,充分做好与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系统的衔接,报上一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后发布实施。
(二)确定生态环境管控单元。基于生态环境结构、功能、质量等区域特征,通过环境评价,在大气、水、土壤、生态、声、海洋等各生态环境要素管理分区的基础上,落实“三区三线”划定成果,以生态保护红线为基础,把该保护的区域划出来,确定生态环境优先保护单元;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压力大、资源能源消耗强度高、污染物排放集中、生态破坏严重、环境风险高的区域为主体,把发展同保护矛盾突出的区域识别出来,确定生态环境重点管控单元;生态环境优先保护单元和生态环境重点管控单元以外的其他区域实施一般管控。
(三)编制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根据生态环境功能定位和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要求,聚焦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系统集成现有生态环境管理规定,精准编制差别化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提出管控污染物排放、防控环境风险、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等要求。因地制宜实施“一单元一策略”的精细化管理,生态环境优先保护单元要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功能维护,生态环境重点管控单元要针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强化污染物排放管控和环境风险防控,其他区域要保持生态环境质量基本稳定。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压力大、问题和风险突出的地方,要制定更为精准的管控要求。
(四)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信息共享。推进国家和省级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系统与其他业务系统的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强化对数据管理、调整更新、实施应用、跟踪评估、监督管理的支撑作用。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融合创新,完善在线政务服务和智慧决策功能,提升服务效能。
(五)统筹开展定期调整与动态更新。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原则上保持稳定,每5年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评估情况定期调整。5年内确需更新的,按照“谁发布、谁更新”的原则,在充分衔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上,开展动态更新,同时报上一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因重大战略、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等发生变化而更新的,应组织科学论证;生态保护红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地等法定保护区域依法依规设立、调整或撤并以及法律法规有新规定的,相应进行同步更新。
三、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六)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通过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加强整体性保护和系统性治理,支撑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服务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实施。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推动长江全流域按单元精细化分区管控,加强沿江重化工业水污染防治和环境风险防控,防止重污染企业和项目向长江中上游转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上中下游地区差异化分区管控,优化黄河中上游能源化工和新能源产业布局,促进中下游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能源和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中的应用,建立陆岸海联动、区域一体化的生态环境管控机制,引导传统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合理布局。
(七)促进绿色低碳发展。落实国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管理有关制度和政策要求,引导重点行业向环境容量大、市场需求旺盛、市场保障条件好的地区科学布局、有序转移。强化生态环境重点管控单元管理,推进石化化工、钢铁、建材等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和清洁生产改造。完善产业园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和集中治污。衔接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引导人口密度较高的中心城区传统产业功能空间有序腾退。优化生态环境优先保护单元管理,鼓励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和路径,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在保证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的前提下,支持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等项目建设。实施好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型风电和光伏基地建设。
(八)支撑综合决策。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应用,为地方党委和政府提供决策支撑。把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成效评估作为优化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重要依据。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对企业投资的引导,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信息平台依法依规设置公共查阅权限,方便企业分析项目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的符合性,激发经营主体发展活力。
四、实施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九)维护生态安全格局。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以生态保护红线为重点,改善生态系统质量,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服务功能。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加强监测预警,主动适应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黄河重点生态区、长江重点生态区和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南方丘陵山地带、海岸带等重点区域,分单元识别突出环境问题,落实环境治理差异化管控要求。
(十)推动环境质量改善。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形成问题识别、精准溯源、分区施策的工作闭环,推动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防范结构性、布局性环境风险,为高质量发展腾出容量、拓展空间。深化流域水环境分区管控,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强化流域内水源涵养区、河湖水域及其缓冲带等重要水生态空间管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近岸海域生态环境分区管控,陆海统筹推进重点河口海湾管理。综合考虑大气区域传输规律和空间布局敏感性等,强化分区分类差异化协同管控。按照土壤污染程度和相关标准,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和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加强声环境管理,推动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工业集中区等与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用地布局协调。探索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管控模式,统筹地上地下,制定差别化的生态环境准入和污染风险管控要求。
(十一)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协同。发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在源头预防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全域覆盖、跨部门协同、多要素综合的精细化管理。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动态衔接,针对不同区域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特点,聚焦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实施分单元差异化的生态环境管理,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选择典型地区开展试点、积累经验、完善机制,形成政策合力。开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减污降碳协同试点,研究落实以碳排放、污染物排放等为依据的差别化调控政策。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政策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的协同,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纳入生态环境有关标准、政策等制定修订中。鼓励各地以产业园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为重点,开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环境监测、执法监管等协调联动改革试点,探索构建全链条生态环境管理体系。
五、加强监督考核
(十二)强化监督管理。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依托相关监管平台,充分利用大数据、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技术手段开展动态监控,对发现的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开展现场检查并严格依法查处。对生态功能明显降低的生态环境优先保护单元、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生态环境重点管控单元以及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的其他区域,加强监管执法,依法依规推动限期整改。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落实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纳入中央和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十三)完善考核评价。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情况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等,考核结果作为地方领导班子和有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奖惩任免的重要参考。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工作成效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等的重要参考。
六、组织保障
(十四)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对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工作的领导。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定期研究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工作,常态化推进共享共用、调整更新、监督落实等事项,及时报告重要工作进展,形成上下联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各地区可结合实际制定配套文件。
(十五)强化部门联动。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相关政策。发展改革部门要积极推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规划、区域规划编制实施充分衔接。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依托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系统,共享生态保护红线等数据,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共同做好相关研究及试点先行等工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水资源管理、水域岸线管理等有关工作,实施水资源差别化管理,合理控制水资源开发利用规模,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联动。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要加强各类自然保护地管理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协调联动。工业和信息化、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等有关主管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加强本领域相关工作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协调联动,制定行业发展和开发利用政策、规划时,应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减少对生态系统功能和环境质量的负面影响。有关部门应出台有利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应用的政策,并推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监督执法协调联动。
(十六)完善法规标准。推动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纳入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修订。鼓励有立法权的地方研究制定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要会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等研究制定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单元划分要求及相关标准规范。
(十七)强化能力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领域相关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加快建立专业化队伍。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信息平台建设。各级财政部门要综合考虑工作目标和任务,按照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原则落实资金保障。
(十八)积极宣传引导。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纳入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内容。加强宣传解读,及时总结推广正面典型,曝光反面案例,营造全社会广泛关注、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权威之声

善在线政务服务和智慧决策功能,提升服务效能。
(五)统筹开展定期调整与动态更新。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原则上保持稳定,每5年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评估情况定期调整。5年内确需更新的,按照“谁发布、谁更新”的原则,在充分衔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上,开展动态更新,同时报上一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因重大战略、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等发生变化而更新的,应组织科学论证;生态保护红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地等法定保护区域依法依规设立、调整或撤并以及法律法规有新规定的,相应进行同步更新。
三、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六)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通过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加强整体性保护和系统性治理,支撑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服务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实施。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推动长江全流域按单元精细化分区管控,加强沿江重化工业水污染防治和环境风险防控,防止重污染企业和项目向长江中上游转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上中下游地区差异化分区管控,优化黄河中上游能源化工和新能源产业布局,促进中下游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能源和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中的应用,建立陆岸海联动、区域一体化的生态环境管控机制,引导传统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合理布局。
(七)促进绿色低碳发展。落实国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管理有关制度和政策要求,引导重点行业向环境容量大、市场需求旺盛、市场保障条件好的地区科学布局、有序转移。强化生态环境重点管控单元管理,推进石化化工、钢铁、建材等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和清洁生产改造。完善产业园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和集中治污。衔接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引导人口密度较高的中心城区传统产业功能空间有序腾退。优化生态环境优先保护单元管理,鼓励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和路径,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在保证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的前提下,支持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等项目建设。实施好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型风电和光伏基地建设。
(八)支撑综合决策。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应用,为地方党委和政府提供决策支撑。把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成效评估作为优化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重要依据。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对企业投资的引导,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信息平台依法依规设置公共查阅权限,方便企业分析项目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的符合性,激发经营主体发展活力。
四、实施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九)维护生态安全格局。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以生态保护红线为重点,改善生态系统质量,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服务功能。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加强监测预警,主动适应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黄河重点生态区、长江重点生态区和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南方丘陵山地带、海岸带等重点区域,分单元识别突出环境问题,落实环境治理差异化管控要求。
(十)推动环境质量改善。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形成问题识别、精准溯源、分区施策的工作闭环,推动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防范结构性、布局性环境风险,为高质量发展腾出容量、拓展空间。深化流域水环境分区管控,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强化流域内水源涵养区、河湖水域及其缓冲带等重要水生态空间管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近岸海域生态环境分区管控,陆海统筹推进重点河口海湾管理。综合考虑大气区域传输规律和空间布局敏感性等,强化分区分类差异化协同管控。按照土壤污染程度和相关标准,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和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加强声环境管理,推动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工业集中区等与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用地布局协调。探索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管控模式,统筹地上地下,制定差别化的生态环境准入和污染风险管控要求。
(十一)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协同。发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在源头预防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全域覆盖、跨部门协同、多要素综合的精细化管理。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动态衔接,针对不同区域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特点,聚焦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实施分单元差异化的生态环境管理,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选择典型地区开展试点、积累经验、完善机制,形成政策合力。开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减污降碳协同试点,研究落实以碳排放、污染物排放等为依据的差别化调控政策。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政策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的协同,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纳入生态环境有关标准、政策等制定修订中。鼓励各地以产业园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为重点,开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环境监测、执法监管等协调联动改革试点,探索构建全链条生态环境管理体系。
五、加强监督考核
(十二)强化监督管理。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依托相关监管平台,充分利用大数据、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技术手段开展动态监控,对发现的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开展现场检查并严格依法查处。对生态功能明显降低的生态环境优先保护单元、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生态环境重点管控单元以及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的其他区域,加强监管执法,依法依规推动限期整改。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落实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纳入中央和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十三)完善考核评价。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情况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等,考核结果作为地方领导班子和有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奖惩任免的重要参考。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工作成效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等的重要参考。
六、组织保障
(十四)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对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工作的领导。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定期研究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工作,常态化推进共享共用、调整更新、监督落实等事项,及时报告重要工作进展,形成上下联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各地区可结合实际制定配套文件。
(十五)强化部门联动。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相关政策。发展改革部门要积极推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规划、区域规划编制实施充分衔接。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依托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系统,共享生态保护红线等数据,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共同做好相关研究及试点先行等工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水资源管理、水域岸线管理等有关工作,实施水资源差别化管理,合理控制水资源开发利用规模,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联动。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要加强各类自然保护地管理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协调联动。工业和信息化、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等有关主管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加强本领域相关工作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协调联动,制定行业发展和开发利用政策、规划时,应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减少对生态系统功能和环境质量的负面影响。有关部门应出台有利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应用的政策,并推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监督执法协调联动。
(十六)完善法规标准。推动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纳入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修订。鼓励有立法权的地方研究制定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要会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等研究制定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单元划分要求及相关标准规范。
(十七)强化能力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领域相关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加快建立专业化队伍。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信息平台建设。各级财政部门要综合考虑工作目标和任务,按照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原则落实资金保障。
(十八)积极宣传引导。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纳入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内容。加强宣传解读,及时总结推广正面典型,曝光反面案例,营造全社会广泛关注、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权威之声

撑。把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成效评估作为优化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重要依据。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对企业投资的引导,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信息平台依法依规设置公共查阅权限,方便企业分析项目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的符合性,激发经营主体发展活力。
四、实施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九)维护生态安全格局。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以生态保护红线为重点,改善生态系统质量,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服务功能。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加强监测预警,主动适应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黄河重点生态区、长江重点生态区和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南方丘陵山地带、海岸带等重点区域,分单元识别突出环境问题,落实环境治理差异化管控要求。
(十)推动环境质量改善。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形成问题识别、精准溯源、分区施策的工作闭环,推动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防范结构性、布局性环境风险,为高质量发展腾出容量、拓展空间。深化流域水环境分区管控,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强化流域内水源涵养区、河湖水域及其缓冲带等重要水生态空间管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近岸海域生态环境分区管控,陆海统筹推进重点河口海湾管理。综合考虑大气区域传输规律和空间布局敏感性等,强化分区分类差异化协同管控。按照土壤污染程度和相关标准,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和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加强声环境管理,推动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工业集中区等与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用地布局协调。探索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管控模式,统筹地上地下,制定差别化的生态环境准入和污染风险管控要求。
(十一)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协同。发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在源头预防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全域覆盖、跨部门协同、多要素综合的精细化管理。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动态衔接,针对不同区域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特点,聚焦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实施分单元差异化的生态环境管理,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选择典型地区开展试点、积累经验、完善机制,形成政策合力。开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减污降碳协同试点,研究落实以碳排放、污染物排放等为依据的差别化调控政策。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政策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的协同,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纳入生态环境有关标准、政策等制定修订中。鼓励各地以产业园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为重点,开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环境监测、执法监管等协调联动改革试点,探索构建全链条生态环境管理体系。
五、加强监督考核
(十二)强化监督管理。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依托相关监管平台,充分利用大数据、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技术手段开展动态监控,对发现的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开展现场检查并严格依法查处。对生态功能明显降低的生态环境优先保护单元、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生态环境重点管控单元以及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的其他区域,加强监管执法,依法依规推动限期整改。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落实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纳入中央和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十三)完善考核评价。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情况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等,考核结果作为地方领导班子和有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奖惩任免的重要参考。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工作成效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等的重要参考。
六、组织保障
(十四)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对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工作的领导。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定期研究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工作,常态化推进共享共用、调整更新、监督落实等事项,及时报告重要工作进展,形成上下联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各地区可结合实际制定配套文件。
(十五)强化部门联动。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相关政策。发展改革部门要积极推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规划、区域规划编制实施充分衔接。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依托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系统,共享生态保护红线等数据,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共同做好相关研究及试点先行等工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水资源管理、水域岸线管理等有关工作,实施水资源差别化管理,合理控制水资源开发利用规模,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联动。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要加强各类自然保护地管理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协调联动。工业和信息化、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等有关主管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加强本领域相关工作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协调联动,制定行业发展和开发利用政策、规划时,应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减少对生态系统功能和环境质量的负面影响。有关部门应出台有利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应用的政策,并推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监督执法协调联动。
(十六)完善法规标准。推动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纳入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修订。鼓励有立法权的地方研究制定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要会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等研究制定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单元划分要求及相关标准规范。
(十七)强化能力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领域相关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加快建立专业化队伍。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信息平台建设。各级财政部门要综合考虑工作目标和任务,按照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原则落实资金保障。
(十八)积极宣传引导。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纳入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内容。加强宣传解读,及时总结推广正面典型,曝光反面案例,营造全社会广泛关注、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五、加强监督考核
(十二)强化监督管理。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依托相关监管平台,充分利用大数据、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技术手段开展动态监控,对发现的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开展现场检查并严格依法查处。对生态功能明显降低的生态环境优先保护单元、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生态环境重点管控单元以及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的其他区域,加强监管执法,依法依规推动限期整改。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落实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纳入中央和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十三)完善考核评价。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情况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等,考核结果作为地方领导班子和有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奖惩任免的重要参考。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工作成效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等的重要参考。
六、组织保障
(十四)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对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工作的领导。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定期研究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工作,常态化推进共享共用、调整更新、监督落实等事项,及时报告重要工作进展,形成上下联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各地区可结合实际制定配套文件。
(十五)强化部门联动。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相关政策。发展改革部门要积极推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规划、区域规划编制实施充分衔接。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依托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系统,共享生态保护红线等数据,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共同做好相关研究及试点先行等工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水资源管理、水域岸线管理等有关工作,实施水资源差别化管理,合理控制水资源开发利用规模,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联动。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要加强各类自然保护地管理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协调联动。工业和信息化、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等有关主管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加强本领域相关工作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协调联动,制定行业发展和开发利用政策、规划时,应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减少对生态系统功能和环境质量的负面影响。有关部门应出台有利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应用的政策,并推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监督执法协调联动。
(十六)完善法规标准。推动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纳入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修订。鼓励有立法权的地方研究制定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要会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等研究制定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单元划分要求及相关标准规范。
(十七)强化能力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领域相关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加快建立专业化队伍。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信息平台建设。各级财政部门要综合考虑工作目标和任务,按照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原则落实资金保障。
(十八)积极宣传引导。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纳入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内容。加强宣传解读,及时总结推广正面典型,曝光反面案例,营造全社会广泛关注、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权威之声

(十六)完善法规标准。推动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纳入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修订。鼓励有立法权的地方研究制定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要会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等研究制定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单元划分要求及相关标准规范。
(十七)强化能力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领域相关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加快建立专业化队伍。完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信息平台建设。各级财政部门要综合考虑工作目标和任务,按照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原则落实资金保障。
(十八)积极宣传引导。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纳入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内容。加强宣传解读,及时总结推广正面典型,曝光反面案例,营造全社会广泛关注、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权威之声

02

宏观政策

MACROPOLICY

宏观政策

浙江杭州:新增风电和光伏不低于装机10%配置储能

来源: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3月20日,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杭州市碳达峰试点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公告指出,加快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在全市域开展光伏、风电资源普查,加大新能源开发力度。重点开发集中式光伏电站,充分利用坑塘水面、废旧矿山、封场填埋场、山间林地等资源,因地制宜建设渔伏、整村推进光伏、园区光储直柔一体化等新型开发模式,不断拓展分布式光伏应用新场景。
大力推进光伏建筑一体化,推动碲化镉、钙钛矿等技术迭代应用,加强BIPV与装配式建筑融合发展。2025年、2030年,光伏装机分别达到480万千瓦、650万千瓦。加快分散式风电建设,鼓励钱塘江滩涂等风力资源丰富地区,建设分散式风电项目,到2025年,确保装机达到10万千瓦,力争20万千瓦。有序推进老旧水电增效扩容,因地制宜开展沼气、农林生物质、垃圾等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积极探索氢能、地热、水源热泵、光热等新型能源开发利用,不断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

原文链接:杭州市碳达峰试点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行业聚焦

INDUSTRY FOCUS

03

行业聚焦

硅料价格酝酿跌势 硅片累库价格下行

来源:InfoLink

硅料价格
本期硅料环节的市场行情比较复杂,一方面现有执行订单较多,价格执行前期签订水平;另外一方面个别二三线企业报价水平已经开始有所下滑,但是主要龙头企业针对新订单的报价暂未明确发布,有观望情绪,也有买卖双反的互相试探可能。
颗粒硅价格水平每公斤 55-61 元范围,大厂价格有所松动,具体幅度需要时间另外观察;块状料价格范围更加宽泛,品质最高的品类价格约每公斤 67-71 元,普通致密块料价格范围有所松动,约每公斤 56-65 元范围。硅片环节由于受到价格和盈利压力,对于原材料价格和降本诉求显著渴求,对于品类较差的物料接受度和使用比例持续上升,但是毕竟投料比例有上限。
当前直到四月初,上游环节的价格博弈焦点回归至四月拉晶环节开工能力和库存积压水平的考验。

行业聚焦

硅片价格
硅片环节库存水位相比上周仍在提升,本周已经累积超过 40 亿片以上的硅片库存,并且未见颓势,厂家排产的居高难下,除了显示同行间的市场竞争白热化外,企业也在衡量减产对应自身固定成本反向增长的运营风险,引导市场价格在本周出现崩塌。
如上周所预测,本周不分规格硅片成交价格均出现下跌,P 型硅片中 M10, G12 尺寸成交价格来到每片 1.90 与 2.6/2.7 元人民币。N 型价格 M10, G12 尺寸成交价格来到每片 1.8-1.85 与 2.8/2.95 元人民币左右,各规格跌幅达到 2-5% 不等。针对 N 型 G12R(182*210mm)的部分,近期厂家也陆续小批量采购,当前价格落在每片 2.3 元人民币不等。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近期 182N 硅片在细分规格上的差异严重影响价格走势,大倒角对角线 247mm 尺寸硅片由于需求持续收缩,价格出现明显崩塌,本周价格探低到每片 1.75-1.8 元人民币左右,相比上周成交均价跌幅高达 5-8%;小倒角对角线 256mm 的硅片仍然维稳在每片 1.85 元人民币的水位。本周 M10 N 型硅片公示均价为小倒角 256mm 规格产品。
截至目前观察,各家稼动水平除了个别厂家外仍未出现减量,迭加硅片端排产调整所需的时间周期,以及当前的库存存量消纳,预期即便月末厂家下修排产,对实际硅片流通量体的影响也最快要到四月中旬才会显明,在基于当前排产规划下,预期短期硅片价格仍将持续下行。

电池片价格
当前电池端维持稳定的生产节奏,厂家库存水平普遍落在一周以内,与硅片端形成鲜明对比。同时,由于 LECO 技术的导入,厂家在生产 TOPCon 电池片的入库效率有了显著的提升,平均入库效率达到 24.7% 及以上,InfoLink 将在四月份调整 TOPCon 电池公示效率。
随着硅片价格的下行,电池端也乘载着组件端的压力,本周电池价格出现松动,成交价格小幅下滑,P 型 M10 尺寸落在每瓦 0.38-0.39 元人民币;G12 尺寸成交价格也维持每瓦 0.36-0.38 元人民币的价格水平,当前仅海外客户折算人民币价格来到每瓦 0.4 元人民币水平。
在 N 型电池片部分,M10 TOPCon 电池片价格保持稳定,均价价格维持落在每瓦 0.46-0.47 元人民币左右,厂家生产 N 型超高效电池片的价格也能达到每瓦 0.48 元的成交水位,TOPCon(M10)与 PERC 电池片价差维持每瓦 0.08-0.09 元人民币不等。此外,G12 TOPCon 电池片价格则落在每瓦 0.49 元人民币以上,预计二季度开始会出现更多厂家采购。HJT(G12)电池片高效部分每瓦 0.6-0.7 元人民币都有出现。

行业聚焦

组件价格
本周组件成交价格维稳,PERC 双玻组件每瓦 0.85-0.9 元人民币;TOPCon 组件执行价格每瓦 0.88-0.96 元人民币;HJT 组件价格稳定每瓦 1.04-1.25 元人民币的价格水平。需要注意前期高价订单基本已经处于收尾阶段,本周高价开始下行。
近期组件厂家仍在尝试性的调涨报价,近期也可看见龙头厂家商谈价位低于 0.88 元人民币的订单减少发货,并尝试将价格底线上抬至 0.9 元人民币。然而前期带调价的低价价格仍有执行低于 0.85 元的水平,基本上集中式项目价格恐维持 0.85-0.9 元人民币的水平,分布式项目低价略有上行,终端接受明显有难度。且组件厂家策略分化,供应链现正处于下行阶段,总总因素使得组件价格向上调升有难度,但接下来组件环节盈利将有望迎来小幅回升,因此目前对于三月整体预判价格维持以持稳为主,低价区段稍有上升。展望二季度,前期签单的集中式项目价格约在每瓦 0.85-0.88 元人民币的订单将开始实施,届时组件价格仍有机会小幅下滑,但下探空间或将较为有限。

行业聚焦

04

技术前沿

TECHNOLOGY FRONTIER

技术前沿

来源 :钠电材料

这段时间,钠电池受到资本市场关注,不少公司公布了在钠电池领域的最新进展。
与此同时,钠电池相关公司产业化进度在提速。美联新材日前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技术路线最快将于2023年一季度率先实现产业化。中科海钠、钠创新能源等龙头企业也是该技术路线的主导者。另外,宁德时代、传艺科技等多家公司近段时间也都再次强调明年将实现钠电池量产。
对此,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汽车分析师张翔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钠电池产业体系处在商业化初期,竞争格局还需继续跟踪,相关龙头企业仍然具有先发优势。
三种技术路线之争
钠电池的行业关注度日益上升,一方面是因为在“双碳”目标下,节能减排、发展清洁能源是我国能源战略的必然要求和转型方向;另一方面碳酸锂价格高企,上游成本短期内陡升进一步压缩中下游利润空间,寻找可替代材料迫在眉睫,加速了企业对钠电池产业化的研究和布局。
而在产业化初期,相关公司技术路线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未来的市场竞争格局。在钠电池领域,对正极材料的选择目前存在三种路线之争,主要是层状氧化物、普鲁士蓝(白)和聚阴离子。据了解,层状氧化物主打能量密度;普鲁士蓝(白)主打低成本;聚阴离子主打循环寿命。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秘书长刘勇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层状氧化物工艺成熟,其工艺流程与设备和锂电三元材料相似,配套企业基本为成熟的三元正极材料厂商,能够提供一致性好、性能稳定的样品和量产原料,是近期产业化首选方案。
“钠电层状氧化物正极相较于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单瓦时成本更低。”东财新能源研究员李治也告诉《证券日报》记者,钠电池产业化的初衷在于降本,因此其主要替代动力和储能的性价比市场,与磷酸铁锂场景较为重叠。小动力及动力性价比市场场景下,层状氧化物路线依托其较磷酸铁锂更高的倍率、低温性能优势,有望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相比而言,普鲁士蓝类化合物成本低廉、发展空间广阔,有着较高的电压和可逆容量。上海钢联新能源事业部分析师汪奇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层状氧化物由于制备方便和原料易获得,加上中科海纳的示范,目前发展较快。而从成本和能量密度来说,未来普鲁士蓝类材料相对成熟后,性价比较高,增长会加速。
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普遍认为,尽管钠电池三种技术路线产业化时间有先后,但最终谁能在市场站稳,还要看各自技术何时能突破自身瓶颈。最先实现产业化的路线并非最终赢家,就如同三元锂最先被大规模量产,但磷酸铁锂后来者居上。
锂电企业加码布局钠电池
尽管钠电池三种技术路线各有优劣,但业内认为未来不同正极路线的钠电池和锂电池将会并存,且各有各的优势应用场景。短期来看,两者相互补充、互通有无。
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向记者表示,“钠电电解液和锂电电解液产品线是可以兼容的,产品配方也相似,相关厂家可以迅速切换产能到钠电池产品。”
也正是由于可以在产品线上切换,目前锂电企业在加码布局钠电池。
李治表示,从布局正极材料的企业类型来看,技术布局领先、规范化生产经验丰富的钠电初创企业和传统锂电企业正加速钠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从技术层面来看,钠电层状氧化物正极与锂电三元材料的研发策略相近,能量密度较高。
李治进一步表示,层状氧化物的晶体结构类似于锂电三元材料,其制造工艺也与三元锂电正极高度重叠,厂商们可以进行技术迁移。从事三元材料生产的厂商在层状氧化物路线上有更多的技术积累和供应链优势,因此传统三元正极龙头纷纷布局层状氧化物路线,使得材料产业化进度较快。
钠电池产业化路在何方
近段时间,宁德时代、中科海钠、传艺科技、美联新材等多家公司都提到,2023年将实现钠电池的量产和产业化。2023年或成为钠电池产业化元年。
例如,宁德时代研究院副院长黄起森日前表示,宁德时代的钠电池普遍可以满足续航400公里以下的车型需求。根据宁德时代的时间表,明年将实现钠离子电池的量产。
尽管头部公司都在推动产业化进程,但记者也注意到,业内人士对钠电池产业化仍存在一定担忧。
“想要真正形成产业化存在一定难度,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配套正极材料没有真正实现批量化、稳定性生产,新势力企业现在的方向还是以材料为主,目前国内企业主要集中在小规模生产制造。”李治表示,无论是聚阴离子还是层状氧化物,目前都没有办法在批量化生产中做出实验室的水平。
祁海珅认为,目前发展钠电池,主要还是要解决成本较高问题、提高循环寿命等。产业化、大规模生产时间点还没有到来,待小批量推广后,未来两三年可以逐步释放出一定的产能,性价比也会凸显。
不过,在逐步推动产业化的过程中,上市公司可以先尝试在小动力场景推动钠电池的应用。
“钠电池产业化需要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做针对性的调整,多元化场景的应用推广需要突破。”汪奇还提出,各种原料和中间品应有相对统一的标准,便于上下游产业链的扩张。
李治也表示,在锂价高企的背景下,钠电池产业化初期装机成本优势明显,且考虑该场景下竞争格局相对分散化,并可避免与传统锂电池巨头竞争,部分钠电池企业成长确定性较强,有望率先在小动力场景落地。

业界激辩钠电池三种技术路线产业化路在何方

技术前沿

陡升进一步压缩中下游利润空间,寻找可替代材料迫在眉睫,加速了企业对钠电池产业化的研究和布局。
而在产业化初期,相关公司技术路线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未来的市场竞争格局。在钠电池领域,对正极材料的选择目前存在三种路线之争,主要是层状氧化物、普鲁士蓝(白)和聚阴离子。据了解,层状氧化物主打能量密度;普鲁士蓝(白)主打低成本;聚阴离子主打循环寿命。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秘书长刘勇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层状氧化物工艺成熟,其工艺流程与设备和锂电三元材料相似,配套企业基本为成熟的三元正极材料厂商,能够提供一致性好、性能稳定的样品和量产原料,是近期产业化首选方案。
“钠电层状氧化物正极相较于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单瓦时成本更低。”东财新能源研究员李治也告诉《证券日报》记者,钠电池产业化的初衷在于降本,因此其主要替代动力和储能的性价比市场,与磷酸铁锂场景较为重叠。小动力及动力性价比市场场景下,层状氧化物路线依托其较磷酸铁锂更高的倍率、低温性能优势,有望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相比而言,普鲁士蓝类化合物成本低廉、发展空间广阔,有着较高的电压和可逆容量。上海钢联新能源事业部分析师汪奇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层状氧化物由于制备方便和原料易获得,加上中科海纳的示范,目前发展较快。而从成本和能量密度来说,未来普鲁士蓝类材料相对成熟后,性价比较高,增长会加速。
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普遍认为,尽管钠电池三种技术路线产业化时间有先后,但最终谁能在市场站稳,还要看各自技术何时能突破自身瓶颈。最先实现产业化的路线并非最终赢家,就如同三元锂最先被大规模量产,但磷酸铁锂后来者居上。
锂电企业加码布局钠电池
尽管钠电池三种技术路线各有优劣,但业内认为未来不同正极路线的钠电池和锂电池将会并存,且各有各的优势应用场景。短期来看,两者相互补充、互通有无。
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向记者表示,“钠电电解液和锂电电解液产品线是可以兼容的,产品配方也相似,相关厂家可以迅速切换产能到钠电池产品。”
也正是由于可以在产品线上切换,目前锂电企业在加码布局钠电池。
李治表示,从布局正极材料的企业类型来看,技术布局领先、规范化生产经验丰富的钠电初创企业和传统锂电企业正加速钠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从技术层面来看,钠电层状氧化物正极与锂电三元材料的研发策略相近,能量密度较高。
李治进一步表示,层状氧化物的晶体结构类似于锂电三元材料,其制造工艺也与三元锂电正极高度重叠,厂商们可以进行技术迁移。从事三元材料生产的厂商在层状氧化物路线上有更多的技术积累和供应链优势,因此传统三元正极龙头纷纷布局层状氧化物路线,使得材料产业化进度较快。
钠电池产业化路在何方
近段时间,宁德时代、中科海钠、传艺科技、美联新材等多家公司都提到,2023年将实现钠电池的量产和产业化。2023年或成为钠电池产业化元年。
例如,宁德时代研究院副院长黄起森日前表示,宁德时代的钠电池普遍可以满足续航400公里以下的车型需求。根据宁德时代的时间表,明年将实现钠离子电池的量产。
尽管头部公司都在推动产业化进程,但记者也注意到,业内人士对钠电池产业化仍存在一定担忧。
“想要真正形成产业化存在一定难度,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配套正极材料没有真正实现批量化、稳定性生产,新势力企业现在的方向还是以材料为主,目前国内企业主要集中在小规模生产制造。”李治表示,无论是聚阴离子还是层状氧化物,目前都没有办法在批量化生产中做出实验室的水平。
祁海珅认为,目前发展钠电池,主要还是要解决成本较高问题、提高循环寿命等。产业化、大规模生产时间点还没有到来,待小批量推广后,未来两三年可以逐步释放出一定的产能,性价比也会凸显。
不过,在逐步推动产业化的过程中,上市公司可以先尝试在小动力场景推动钠电池的应用。
“钠电池产业化需要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做针对性的调整,多元化场景的应用推广需要突破。”汪奇还提出,各种原料和中间品应有相对统一的标准,便于上下游产业链的扩张。
李治也表示,在锂价高企的背景下,钠电池产业化初期装机成本优势明显,且考虑该场景下竞争格局相对分散化,并可避免与传统锂电池巨头竞争,部分钠电池企业成长确定性较强,有望率先在小动力场景落地。

技术前沿

也正是由于可以在产品线上切换,目前锂电企业在加码布局钠电池。
李治表示,从布局正极材料的企业类型来看,技术布局领先、规范化生产经验丰富的钠电初创企业和传统锂电企业正加速钠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从技术层面来看,钠电层状氧化物正极与锂电三元材料的研发策略相近,能量密度较高。
李治进一步表示,层状氧化物的晶体结构类似于锂电三元材料,其制造工艺也与三元锂电正极高度重叠,厂商们可以进行技术迁移。从事三元材料生产的厂商在层状氧化物路线上有更多的技术积累和供应链优势,因此传统三元正极龙头纷纷布局层状氧化物路线,使得材料产业化进度较快。
钠电池产业化路在何方
近段时间,宁德时代、中科海钠、传艺科技、美联新材等多家公司都提到,2023年将实现钠电池的量产和产业化。2023年或成为钠电池产业化元年。
例如,宁德时代研究院副院长黄起森日前表示,宁德时代的钠电池普遍可以满足续航400公里以下的车型需求。根据宁德时代的时间表,明年将实现钠离子电池的量产。
尽管头部公司都在推动产业化进程,但记者也注意到,业内人士对钠电池产业化仍存在一定担忧。
“想要真正形成产业化存在一定难度,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配套正极材料没有真正实现批量化、稳定性生产,新势力企业现在的方向还是以材料为主,目前国内企业主要集中在小规模生产制造。”李治表示,无论是聚阴离子还是层状氧化物,目前都没有办法在批量化生产中做出实验室的水平。
祁海珅认为,目前发展钠电池,主要还是要解决成本较高问题、提高循环寿命等。产业化、大规模生产时间点还没有到来,待小批量推广后,未来两三年可以逐步释放出一定的产能,性价比也会凸显。
不过,在逐步推动产业化的过程中,上市公司可以先尝试在小动力场景推动钠电池的应用。
“钠电池产业化需要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做针对性的调整,多元化场景的应用推广需要突破。”汪奇还提出,各种原料和中间品应有相对统一的标准,便于上下游产业链的扩张。
李治也表示,在锂价高企的背景下,钠电池产业化初期装机成本优势明显,且考虑该场景下竞争格局相对分散化,并可避免与传统锂电池巨头竞争,部分钠电池企业成长确定性较强,有望率先在小动力场景落地。

技术前沿

“想要真正形成产业化存在一定难度,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配套正极材料没有真正实现批量化、稳定性生产,新势力企业现在的方向还是以材料为主,目前国内企业主要集中在小规模生产制造。”李治表示,无论是聚阴离子还是层状氧化物,目前都没有办法在批量化生产中做出实验室的水平。
祁海珅认为,目前发展钠电池,主要还是要解决成本较高问题、提高循环寿命等。产业化、大规模生产时间点还没有到来,待小批量推广后,未来两三年可以逐步释放出一定的产能,性价比也会凸显。
不过,在逐步推动产业化的过程中,上市公司可以先尝试在小动力场景推动钠电池的应用。
“钠电池产业化需要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做针对性的调整,多元化场景的应用推广需要突破。”汪奇还提出,各种原料和中间品应有相对统一的标准,便于上下游产业链的扩张。
李治也表示,在锂价高企的背景下,钠电池产业化初期装机成本优势明显,且考虑该场景下竞争格局相对分散化,并可避免与传统锂电池巨头竞争,部分钠电池企业成长确定性较强,有望率先在小动力场景落地。

05

专业评论

Professional comments

钟大龙:钙钛矿技术可有效保障我国光伏龙头地位

来源:索比光伏网

为深化光伏产业链合作,携手推动广东光伏产业迈入“新十年 新发展”,2024年3月20日,由中山大学、索比光伏网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广东省光伏论坛在广州市召开。会上,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国家能源集团公司首席专家表示,当前,国际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中美日欧均欲抢占下一代光伏技术制高点,发展钙钛矿技术可有效保障我国光伏龙头地位。下一步,我们应持续提升钙钛矿电池组件效率、持续突破钙钛矿电池服役可靠性、重视产品发展在光伏细分市场定位、加大研发投入强度,发展完善的产业链。
以下为嘉宾发言实录:
国家能源集团是2017年底由神华和国电重组,目前在世界500强排名第76位,每年营收8000多亿,利润1000多亿,煤炭、火电这几个板块肯定是全球最大的,风电也是全球最大的。
常规性光伏天然具有波动性、间歇性,我们现在有600多GW光伏,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另外,东部地区土地资源紧张,西部输送成本又很高,集中式大电站如何建这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另外,光伏有一个永恒的话题,增效降本,持续降低度电成本,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另外,我们现在有这个规模了,过个一两年,光伏组件的退役潮就会到来,这些都需要我们做好技术创新的准备。
      国家能源集团的目标是要建设世界一流的清洁低碳能源领军企业和一流国有资本控股公司。截至去年年底,可再生能源装机已经超过110GW了,占比达到35.5%。从“双碳”目标提出后,集团立马发布了《加快光伏发电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奋起直追,虽然以火电为主,但我们技术薄弱,发展还是很快的。这里有几个数据:2021年同比增长4.1倍,2022年增长91%,目前在央企的“五大四小”里,光伏增速是第一的,目前的装机总量大概是第三左右。我们主要是以大型基地为主,在湖北有农光互补,在腾格里有新能源的沙戈荒大基地。除此之外,我们的分布式也比较大,在江苏我们有超过1GW的分布式。
      光伏的核心技术主要有三大块。一是光伏电子技术,肯定是最根本、最具有颠覆性的,更多的重点都在电池技术、材料与器件、电池的互联与封装上。电池技术,第一代晶硅是主力,在可预见的未来,晶硅还是天下;薄膜太阳能电池,有碲化镉、铜铟镓硒以及非晶硅薄膜电池;第三种是新型太阳能电池,像现在如火如荼进行的钙钛矿,整个趋势是朝着增效降本来做的,从多元化应用的角度来说,会变得更加轻柔。
      目前的晶硅电池是主流,市场占有率在95%以上。柔性CIGS薄膜电池凭借自身电池的特性,在拓展新兴多元化应用上尚存优势。未来随着晶硅达到效率极限以及新兴薄膜技术的发展,叠层技术肯定是未来的主流。晶硅技术,现在已经进入到了n型TOPCon和HJT时代。当时我有幸在通用电器工作时,参与了这个大发展时期。
      由于CIGS的特性,它可以做成柔性,可满足多元化应用,像航空航天、移动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它目前在地面移动能源方面是具备一定优势的。
      为什么现在钙钛矿这么火?昨天下午也有一个专题讨论。不论是它的单结效率提升还是叠层效率提升,都是很迅猛的。另外,从它的理论成本角度来说,还是很具有优势的。如果要延续技术迭代路径,肯定是要做叠层的,所以钙钛矿自然就成了香饽饽。
     目前美国、欧盟在单晶硅时代已经错过了发展机遇期,所以他们现在的投入和重视程度是巨大的,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钙钛矿电池产业发展需突破的瓶颈是它的稳定性,以及寿命评价体系不完善和规模化量产技术的挑战,一方面,面积放大后组件效率损耗严重,另一方面,量产工艺控制难以实现高良品率,产线的良品率到底能做到多少,能像晶硅一样做到98%、99%吗。
      这方面我有几点想法:(1)持续提升钙钛矿电池组件效率,这方面很重要,现在大家也都在努力,需要持续提升;(2)持续突破钙钛矿电池服役可靠性,这个不解决,产品的应用场景会非常受限;(3)重视产品发展在光伏细分市场定位,到底多大规模的产能是合适的产能?是不是一下子就能铺开10GW,但最后没有市场了?(4)要学习晶硅,加大研发投入强度,发展完善的产业链。从原材料到制造再到应用,技术广泛交流,人才广泛交流,这样才能像晶硅一样,成为未来产业的主流。
      回到光伏电池技术迭代的路径,后面肯定是叠层。这个问题关键是取决于应用场景是否严重受限,又取决于寿命的匹配,做成叠层之后,如果钙钛矿的寿命跟电池的匹配性不好,会引起一堆问题,希望钙钛矿能成功,现在国家重点专项也正在布局这方面。
      下面讲讲发展海上光伏的必要性。沿海地区是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又多,消纳又好,把海上光伏开发好,还有一个好处,这也是“光伏+”的一种模式,符合节能减排、能源绿色转型的需求,契合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理念,但也面临很大的挑战。
    目前国外在引领飘浮式,我国正在追飘浮式,但很快我国的装机式将引领全球,国家能源集团也算是引领性的企业,我们在山东、江苏各有有2个多GW的海上光伏开发权,面临的挑战主要分四个方面,首先,它肯定跟地面电站不一样,对组件的要求也不一样,主要是防腐、海洋生物及生态的兼容性,最关键的是系统的安全与稳定性,抗风浪、渤海湾以及海滨,会对系统结构造成问题。像山东,目前20GW的海洋开发,有些地区二三十公里附近都没有电网,需要做技术创新。
      从光伏组件、材料、结构,再到电力系统、海洋环境、海事工程,以及建好场站之后的数智化管理,目前我们集团正在攻克这些方面的技术研究,欢迎各位跟我们一起攻克这些方面的技术。
      除此之外,分布式BIPV也是很重要的应用场景,场站建好,怎么用人工智能驱动的手段,实现场站运营成本的最低化、安全性、高效性,使收益最大化,这里面有很多技术可以做。
      下面讲讲光伏回收技术,首先这是迫在眉睫的技术,必须要重视,如果这方面不重视,将造成很大的浪费,因为我们的产量也很大、产能也很大,废气的那些板子也需要回收,包括技术可行、经济性可行,这些方面我们都在努力。我们想做点有特色的东西,我们跟产业公司在一起开发,从低碳院、技术的角度,我们在开发一种有机、无机复合完整分离技术,玻璃不损坏,可以考虑再利用,单晶硅硅片也可以做整块,没有损坏。包括之后的提取回收,我们想做绿色、环保的技术。
      去年年底,我们又进入一个周期,这也是行业的忧虑。首先我们要坚定信念,光伏要大发展,但我们确确实实也遇到问题,双碳让光伏大发展,但又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已经进入了产能过剩、消纳不足的新时代,高质量转型是刻不容缓的。
      引用这次两会比较新、比较火爆的词——新质生产力,我的观点是:我们要合力推动、技术引领来提升新质生产力,光伏也需要一些新质生产力。主要是两个事情需要融合发展,一是新型能源体系,我们建了很多风光的新型能源,同时又有很多新型的电力系统,这两个要一起协同发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从技术的角度来看,我们肯定要做好技术引领创新。从电池组件、系统应用再到场站经营,很多事情需要我们应用技术创新,需要避免扎堆做同样的事情,造成去年年底的现象。同时,我们也希望头部企业能够把啃硬骨头、超前布局的事情,跟一些大的院校、研究机构一起进行引领,这些方面可以做很多的工作。其三,产品质量和可靠性。在以前粗放式的发展之下,我们没怎么重视,现在多元化应用之后,产品质量的可靠性也是很大的课题。
      其次,不光是国内以及国外市场需要建立合作互惠的关系,这是企业的角度;从政府的角度来看,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引导产业的发展,这个非常关键。同时,要用政策支持新兴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快推进美丽中国的建设,让消纳市场变得更加广泛。必须区别对待集中式和分布式,因为集中式和分布式对储能、并网的要求都不一样,就像分布式,我们怎么让分布式的源网荷储通过虚拟电厂的模式集中管理,这也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另外,从电网的角度来说,这是需要解决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一部分,怎么加快AI驱动的能源互联网的建设,推动风光氢储一体化融合发展,必须要重视智慧综合能源的建设。
    最后,还是希望中国能够持续引领全球光伏的发展,重视能源的特性,既要有可持续性,又要易得、安全、经济。

专业评论

专业评论

持续降低度电成本,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另外,我们现在有这个规模了,过个一两年,光伏组件的退役潮就会到来,这些都需要我们做好技术创新的准备。
国家能源集团的目标是要建设世界一流的清洁低碳能源领军企业和一流国有资本控股公司。截至去年年底,可再生能源装机已经超过110GW了,占比达到35.5%。从“双碳”目标提出后,集团立马发布了《加快光伏发电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奋起直追,虽然以火电为主,但我们技术薄弱,发展还是很快的。这里有几个数据:2021年同比增长4.1倍,2022年增长91%,目前在央企的“五大四小”里,光伏增速是第一的,目前的装机总量大概是第三左右。我们主要是以大型基地为主,在湖北有农光互补,在腾格里有新能源的沙戈荒大基地。除此之外,我们的分布式也比较大,在江苏我们有超过1GW的分布式。
光伏的核心技术主要有三大块。一是光伏电子技术,肯定是最根本、最具有颠覆性的,更多的重点都在电池技术、材料与器件、电池的互联与封装上。电池技术,第一代晶硅是主力,在可预见的未来,晶硅还是天下;薄膜太阳能电池,有碲化镉、铜铟镓硒以及非晶硅薄膜电池;第三种是新型太阳能电池,像现在如火如荼进行的钙钛矿,整个趋势是朝着增效降本来做的,从多元化应用的角度来说,会变得更加轻柔。
目前的晶硅电池是主流,市场占有率在95%以上。柔性CIGS薄膜电池凭借自身电池的特性,在拓展新兴多元化应用上尚存优势。未来随着晶硅达到效率极限以及新兴薄膜技术的发展,叠层技术肯定是未来的主流。晶硅技术,现在已经进入到了n型TOPCon和HJT时代。当时我有幸在通用电器工作时,参与了这个大发展时期。
由于CIGS的特性,它可以做成柔性,可满足多元化应用,像航空航天、移动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它目前在地面移动能源方面是具备一定优势的。
为什么现在钙钛矿这么火?昨天下午也有一个专题讨论。不论是它的单结效率提升还是叠层效率提升,都是很迅猛的。另外,从它的理论成本角度来说,还是很具有优势的。如果要延续技术迭代路径,肯定是要做叠层的,所以钙钛矿自然就成了香饽饽。
目前美国、欧盟在单晶硅时代已经错过了发展机遇期,所以他们现在的投入和重视程度是巨大的,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钙钛矿电池产业发展需突破的瓶颈是它的稳定性,以及寿命评价体系不完善和规模化量产技术的挑战,一方面,面积放大后组件效率损耗严重,另一方面,量产工艺控制难以实现高良品率,产线的良品率到底能做到多少,能像晶硅一样做到98%、99%吗。
这方面我有几点想法:(1)持续提升钙钛矿电池组件效率,这方面很重要,现在大家也都在努力,需要持续提升;(2)持续突破钙钛矿电池服役可靠性,这个不解决,产品的应用场景会非常受限;(3)重视产品发展在光伏细分市场定位,到底多大规模的产能是合适的产能?是不是一下子就能铺开10GW,但最后没有市场了?(4)要学习晶硅,加大研发投入强度,发展完善的产业链。从原材料到制造再到应用,技术广泛交流,人才广泛交流,这样才能像晶硅一样,成为未来产业的主流。
回到光伏电池技术迭代的路径,后面肯定是叠层。这个问题关键是取决于应用场景是否严重受限,又取决于寿命的匹配,做成叠层之后,如果钙钛矿的寿命跟电池的匹配性不好,会引起一堆问题,希望钙钛矿能成功,现在国家重点专项也正在布局这方面。
下面讲讲发展海上光伏的必要性。沿海地区是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又多,消纳又好,把海上光伏开发好,还有一个好处,这也是“光伏+”的一种模式,符合节能减排、能源绿色转型的需求,契合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理念,但也面临很大的挑战。
目前国外在引领飘浮式,我国正在追飘浮式,但很快我国的装机式将引领全球,国家能源集团也算是引领性的企业,我们在山东、江苏各有有2个多GW的海上光伏开发权,面临的挑战主要分四个方面,首先,它肯定跟地面电站不一样,对组件的要求也不一样,主要是防腐、海洋生物及生态的兼容性,最关键的是系统的安全与稳定性,抗风浪、渤海湾以及海滨,会对系统结构造成问题。像山东,目前20GW的海洋开发,有些地区二三十公里附近都没有电网,需要做技术创新。
从光伏组件、材料、结构,再到电力系统、海洋环境、海事工程,以及建好场站之后的数智化管理,目前我们集团正在攻克这些方面的技术研究,欢迎各位跟我们一起攻克这些方面的技术。
除此之外,分布式BIPV也是很重要的应用场景,场站建好,怎么用人工智能驱动的手段,实现场站运营成本的最低化、安全性、高效性,使收益最大化,这里面有很多技术可以做。
下面讲讲光伏回收技术,首先这是迫在眉睫的技术,必须要重视,如果这方面不重视,将造成很大的浪费,因为我们的产量也很大、产能也很大,废气的那些板子也需要回收,包括技术可行、经济性可行,这些方面我们都在努力。我们想做点有特色的东西,我们跟产业公司在一起开发,从低碳院、技术的角度,我们在开发一种有机、无机复合完整分离技术,玻璃不损坏,可以考虑再利用,单晶硅硅片也可以做整块,没有损坏。包括之后的提取回收,我们想做绿色、环保的技术。
去年年底,我们又进入一个周期,这也是行业的忧虑。首先我们要坚定信念,光伏要大发展,但我们确确实实也遇到问题,双碳让光伏大发展,但又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已经进入了产能过剩、消纳不足的新时代,高质量转型是刻不容缓的。
引用这次两会比较新、比较火爆的词——新质生产力,我的观点是:我们要合力推动、技术引领来提升新质生产力,光伏也需要一些新质生产力。主要是两个事情需要融合发展,一是新型能源体系,我们建了很多风光的新型能源,同时又有很多新型的电力系统,这两个要一起协同发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从技术的角度来看,我们肯定要做好技术引领创新。从电池组件、系统应用再到场站经营,很多事情需要我们应用技术创新,需要避免扎堆做同样的事情,造成去年年底的现象。同时,我们也希望头部企业能够把啃硬骨头、超前布局的事情,跟一些大的院校、研究机构一起进行引领,这些方面可以做很多的工作。其三,产品质量和可靠性。在以前粗放式的发展之下,我们没怎么重视,现在多元化应用之后,产品质量的可靠性也是很大的课题。
其次,不光是国内以及国外市场需要建立合作互惠的关系,这是企业的角度;从政府的角度来看,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引导产业的发展,这个非常关键。同时,要用政策支持新兴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快推进美丽中国的建设,让消纳市场变得更加广泛。必须区别对待集中式和分布式,因为集中式和分布式对储能、并网的要求都不一样,就像分布式,我们怎么让分布式的源网荷储通过虚拟电厂的模式集中管理,这也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另外,从电网的角度来说,这是需要解决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一部分,怎么加快AI驱动的能源互联网的建设,推动风光氢储一体化融合发展,必须要重视智慧综合能源的建设。
最后,还是希望中国能够持续引领全球光伏的发展,重视能源的特性,既要有可持续性,又要易得、安全、经济。

专业评论

实现高良品率,产线的良品率到底能做到多少,能像晶硅一样做到98%、99%吗。
这方面我有几点想法:(1)持续提升钙钛矿电池组件效率,这方面很重要,现在大家也都在努力,需要持续提升;(2)持续突破钙钛矿电池服役可靠性,这个不解决,产品的应用场景会非常受限;(3)重视产品发展在光伏细分市场定位,到底多大规模的产能是合适的产能?是不是一下子就能铺开10GW,但最后没有市场了?(4)要学习晶硅,加大研发投入强度,发展完善的产业链。从原材料到制造再到应用,技术广泛交流,人才广泛交流,这样才能像晶硅一样,成为未来产业的主流。
回到光伏电池技术迭代的路径,后面肯定是叠层。这个问题关键是取决于应用场景是否严重受限,又取决于寿命的匹配,做成叠层之后,如果钙钛矿的寿命跟电池的匹配性不好,会引起一堆问题,希望钙钛矿能成功,现在国家重点专项也正在布局这方面。
下面讲讲发展海上光伏的必要性。沿海地区是经济发达地区,人口又多,消纳又好,把海上光伏开发好,还有一个好处,这也是“光伏+”的一种模式,符合节能减排、能源绿色转型的需求,契合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理念,但也面临很大的挑战。
目前国外在引领飘浮式,我国正在追飘浮式,但很快我国的装机式将引领全球,国家能源集团也算是引领性的企业,我们在山东、江苏各有有2个多GW的海上光伏开发权,面临的挑战主要分四个方面,首先,它肯定跟地面电站不一样,对组件的要求也不一样,主要是防腐、海洋生物及生态的兼容性,最关键的是系统的安全与稳定性,抗风浪、渤海湾以及海滨,会对系统结构造成问题。像山东,目前20GW的海洋开发,有些地区二三十公里附近都没有电网,需要做技术创新。
从光伏组件、材料、结构,再到电力系统、海洋环境、海事工程,以及建好场站之后的数智化管理,目前我们集团正在攻克这些方面的技术研究,欢迎各位跟我们一起攻克这些方面的技术。
除此之外,分布式BIPV也是很重要的应用场景,场站建好,怎么用人工智能驱动的手段,实现场站运营成本的最低化、安全性、高效性,使收益最大化,这里面有很多技术可以做。
下面讲讲光伏回收技术,首先这是迫在眉睫的技术,必须要重视,如果这方面不重视,将造成很大的浪费,因为我们的产量也很大、产能也很大,废气的那些板子也需要回收,包括技术可行、经济性可行,这些方面我们都在努力。我们想做点有特色的东西,我们跟产业公司在一起开发,从低碳院、技术的角度,我们在开发一种有机、无机复合完整分离技术,玻璃不损坏,可以考虑再利用,单晶硅硅片也可以做整块,没有损坏。包括之后的提取回收,我们想做绿色、环保的技术。
去年年底,我们又进入一个周期,这也是行业的忧虑。首先我们要坚定信念,光伏要大发展,但我们确确实实也遇到问题,双碳让光伏大发展,但又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已经进入了产能过剩、消纳不足的新时代,高质量转型是刻不容缓的。
引用这次两会比较新、比较火爆的词——新质生产力,我的观点是:我们要合力推动、技术引领来提升新质生产力,光伏也需要一些新质生产力。主要是两个事情需要融合发展,一是新型能源体系,我们建了很多风光的新型能源,同时又有很多新型的电力系统,这两个要一起协同发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从技术的角度来看,我们肯定要做好技术引领创新。从电池组件、系统应用再到场站经营,很多事情需要我们应用技术创新,需要避免扎堆做同样的事情,造成去年年底的现象。同时,我们也希望头部企业能够把啃硬骨头、超前布局的事情,跟一些大的院校、研究机构一起进行引领,这些方面可以做很多的工作。其三,产品质量和可靠性。在以前粗放式的发展之下,我们没怎么重视,现在多元化应用之后,产品质量的可靠性也是很大的课题。
其次,不光是国内以及国外市场需要建立合作互惠的关系,这是企业的角度;从政府的角度来看,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引导产业的发展,这个非常关键。同时,要用政策支持新兴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快推进美丽中国的建设,让消纳市场变得更加广泛。必须区别对待集中式和分布式,因为集中式和分布式对储能、并网的要求都不一样,就像分布式,我们怎么让分布式的源网荷储通过虚拟电厂的模式集中管理,这也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另外,从电网的角度来说,这是需要解决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一部分,怎么加快AI驱动的能源互联网的建设,推动风光氢储一体化融合发展,必须要重视智慧综合能源的建设。
最后,还是希望中国能够持续引领全球光伏的发展,重视能源的特性,既要有可持续性,又要易得、安全、经济。

专业评论

收,包括技术可行、经济性可行,这些方面我们都在努力。我们想做点有特色的东西,我们跟产业公司在一起开发,从低碳院、技术的角度,我们在开发一种有机、无机复合完整分离技术,玻璃不损坏,可以考虑再利用,单晶硅硅片也可以做整块,没有损坏。包括之后的提取回收,我们想做绿色、环保的技术。
去年年底,我们又进入一个周期,这也是行业的忧虑。首先我们要坚定信念,光伏要大发展,但我们确确实实也遇到问题,双碳让光伏大发展,但又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已经进入了产能过剩、消纳不足的新时代,高质量转型是刻不容缓的。
引用这次两会比较新、比较火爆的词——新质生产力,我的观点是:我们要合力推动、技术引领来提升新质生产力,光伏也需要一些新质生产力。主要是两个事情需要融合发展,一是新型能源体系,我们建了很多风光的新型能源,同时又有很多新型的电力系统,这两个要一起协同发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从技术的角度来看,我们肯定要做好技术引领创新。从电池组件、系统应用再到场站经营,很多事情需要我们应用技术创新,需要避免扎堆做同样的事情,造成去年年底的现象。同时,我们也希望头部企业能够把啃硬骨头、超前布局的事情,跟一些大的院校、研究机构一起进行引领,这些方面可以做很多的工作。其三,产品质量和可靠性。在以前粗放式的发展之下,我们没怎么重视,现在多元化应用之后,产品质量的可靠性也是很大的课题。
其次,不光是国内以及国外市场需要建立合作互惠的关系,这是企业的角度;从政府的角度来看,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引导产业的发展,这个非常关键。同时,要用政策支持新兴产业的融合发展,加快推进美丽中国的建设,让消纳市场变得更加广泛。必须区别对待集中式和分布式,因为集中式和分布式对储能、并网的要求都不一样,就像分布式,我们怎么让分布式的源网荷储通过虚拟电厂的模式集中管理,这也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另外,从电网的角度来说,这是需要解决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一部分,怎么加快AI驱动的能源互联网的建设,推动风光氢储一体化融合发展,必须要重视智慧综合能源的建设。
最后,还是希望中国能够持续引领全球光伏的发展,重视能源的特性,既要有可持续性,又要易得、安全、经济。

会展信息

2024杭州太阳能光伏与新能源大会

展会时间:2024/5/13---2024/5/15
展会地点:杭州白马湖国际会展中心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长江路336号
主办单位:浙江省机电行业协会 浙江省太阳能光伏行业协会 浙江省可再生能源协会 浙江省户用光伏应用联盟
展会介绍:
在国家的“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低碳绿色能源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举措,把发展绿色能源经济作为重要载体,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成为必然趋势,以太阳能、氢能、风能等为代表的的新能源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太阳能光伏发电被推升至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我国的光伏产业历经十几年发展,已经拥有了成熟的产业链,伴随着近些年国内光伏产业的迅猛发展和市场趋渐成熟,光伏企业纷纷加快了项目开发建设的速度,以大型地面电站为主的市场快速增长。国内电站新增装机量攀高,近年来,随着分布式电站鼓励政策不断出台,家庭户用光伏、工商业小型分布式光伏电站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国已是全球大的光伏市场,已连续五年新增装机排名第1。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凭借在全球太阳能光伏市场的主导优势,具有极强的成长性和竞争优势,并已成为能源转型的强劲动力。可以预见的是,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下,太阳能光伏及储能行业将迎来新的高速发展期。

会议直达:2024杭州太阳能光伏与新能源大会

会展信息

EXHIBITION INFORMATION 

做精做优新能源新材料产业
 推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邮箱:hycydt123@163.com
地址:山西省阳泉市矿区桃北西街2号

耿安英       高    杰       杨晓成       周晓辉      

郭宝晶       韩    娟       张    静       

刘景利       

郑迎芳       段昕永

李淑敏       

蒯平宇       张利武
李淑敏       王   磊
朱瑞峰

主        编

副主编

编辑部主任

副主任

编辑

武天宇

校对审核

耿安英

做精做优新能源新材料产业
 推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邮箱:hycydt123@163.com
地址:山西省阳泉市矿区桃北西街2号

耿安英       高    杰       杨晓成       周晓辉      

郭宝晶       韩    娟       张    静       

刘景利       

郑迎芳       段昕永

李淑敏       

蒯平宇       张利武
李淑敏       王   磊
朱瑞峰

主        编

副主编

编辑部主任

副主任

编辑

武天宇

校对审核

耿安英

往期作品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