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rmation dynamics of industry
——摘选自国家发展改革委 住房城乡建设部 《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
到2025年,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新建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面积比2023年增长0.2亿平方米以上,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比2023年增长2亿平方米以上,建筑用能中电力消费占比超过55%,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取得积极进展。
权威之声
建筑领域是我国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节约优先、问题导向、系统观念,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为引领,持续提高建筑领域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水平,加快提升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发展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到2025年,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新建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面积比2023年增长0.2亿平方米以上,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比2023年增长2亿平方米以上,建筑用能中电力消费占比超过55%,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取得积极进展。
到2027年,超低能耗建筑实现规模化发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进一步推进,建筑用能结构更加优化,建成一批绿色低碳高品质建筑,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取得显著成效。
二、重点任务
(一)提升城镇新建建筑节能降碳水平。优化新建建筑节能降碳设计,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采用高效节能低碳设备,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和防火性能,推动公共建筑和具备条件的居住建筑配置能源管理系统。大力推广超低能耗建筑,鼓励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按超低能耗建筑标准建设,京津冀、长三角等有条件的地区要加快推动超低能耗建筑规模化发展。提升新建建筑中星级绿色建筑比例。严格落实工程建设各方责任,重点把好施工图审查关和工程项目验收关,强化年运行能耗1000吨标准煤(或电耗500万千瓦时)及以上建筑项目节能审查,严格执行建筑节能降碳强制性标准。
(二)推进城镇既有建筑改造升级。组织实施能效诊断,全面开展城镇既有建筑摸底调查,建立城市级建筑节能降碳改造数据库和项目储备库。以城市为单位制定既有建筑年度改造计划,合理确定改造时序,结合房屋安全情况,明确空调、照明、电梯等重点用能设备和外墙保温、门窗改造等重点内容,结合重点城市公共建筑能效提升、小区公共环境整治、老旧小区改造、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等工作统筹推进。纳入中央财政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政策支持范围的城市,要加快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部分的能效应达到现行标准规定,未采取节能措施的公共建筑改造后实现整体能效提升20%以上。
(三)强化建筑运行节能降碳管理。加大高效节能家电等设备推广力度,鼓励居民加快淘汰低效落后用能设备。建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科学制定能耗限额基准,明确高耗能高排放建筑改造要求,公示改造信息,加强社会监督。各地区要加快建立并严格执行公共建筑室内温度控制机制,聚焦公共机构办公和技术业务用房、国有企业办公用房、交通场站等公共建筑,依法开展建筑冬夏室内温度控制、用能设备和系统运行等情况检查,严肃查处违法用能行为。定期开展公共建筑空调、照明、电梯等重点用能设备调试保养,确保用能系统全工况低能耗、高能效运行。选取一批节能潜力大的公共机构开展能源费用托管服务试点。推动建筑数字化智能化运行管理平台建设,推广应用高效柔性智能调控技术。推动建筑群整体参与电力需求响应和调峰。
(四)推动建筑用能低碳转型。各地区要结合实际统筹规划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确定工作推进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制定完善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相关标准和图集,试点推动工业厂房、公共建筑、居住建筑等新建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加强既有建筑加装光伏系统管理。因地制宜推进热电联产集中供暖,支持建筑领域地热能、生物质能、太阳能供热应用,开展火电、工业、核电等余热利用。探索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常态化监管和后评估,及时优化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运行策略。提高建筑电气化水平,推动新建公共建筑全面电气化,提高住宅采暖、生活热水、炊事等电气化普及率。
(五)推进供热计量和按供热量收费。各地区要结合实际制定供热分户计量改造方案,明确量化目标任务和改造时限,逐步推动具备条件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按用热量计量收费,户内不具备供热计量改造价值和条件的既有居住建筑可实行按楼栋计量。北方采暖地区新竣工建筑应达到供热计量要求。加快实行基本热价和计量热价相结合的两部制热价,合理确定基本热价比例和终端供热价格。加强对热量表、燃气表、电能表等计量器具的监督检查。
(六)提升农房绿色低碳水平。坚持农民自愿、因地制宜、一户一策原则,推进绿色低碳农房建设,提升严寒、寒冷地区新建农房围护结构保温性能,优化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地区新建农房防潮、隔热、遮阳、通风性能。有序开展既有农房节能改造,对房屋墙体、门窗、屋面、地面等进行菜单式微改造。推动农村用能低碳转型,引导农民减少煤炭燃烧使用,鼓励因地制宜使用电力、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
(七)推进绿色低碳建造。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提高预制构件和部品部件通用性,推广标准化、少规格、多组合设计。严格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积极推广装配化装修,加快建设绿色低碳住宅。发挥政府采购引领作用,支持绿色建材推广应用。纳入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实施范围的政府采购工程,应当采购符合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政府采购需求标准的绿色建材。加快推进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和应用推广,鼓励各地区结合实际建立绿色建材采信应用数据库。持续开展绿色建材下乡活动。推广节能型施工设备,统筹做好施工临时设施与永久设施综合利用。规范施工现场管理,推进建筑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八)严格建筑拆除管理。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坚持“留改拆”并举,加强老旧建筑修缮改造和保留利用。对各地区建筑拆除情况加强监督管理。各地区要把握建设时序,坚决杜绝大拆大建造成能源资源浪费。
(九)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推广。支持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零碳等建筑新一代技术研发,持续推进超低能耗建筑构配件、高防火性能外墙保温系统、高效节能低碳设备系统、建筑运行调适等关键技术研究,支持钙钛矿、碲化镉等薄膜电池技术装备在建筑领域应用,推动可靠技术工艺及产品设备集成应用。推动建筑领域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定期征集发布一批建筑领域先进适用节能降碳技术应用典型案例。加快建筑节能降碳成熟技术产品规模化生产,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建筑节能降碳产业链,培育建筑节能降碳产业领军企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设建筑节能降碳技术研发和培训平台,加强从业人员工程实践培训。
(十)完善建筑领域能耗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完善建筑领域能源消费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构建跨部门建筑用能数据共享机制。建立完善建筑碳排放核算标准体系,编制建筑行业、建筑企业以及建筑全生命期碳排放核算标准,统一核算口径。
(十一)强化法规标准支撑。推动加快修订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法律法规。区分不同阶段、建筑类型、气候区,有序制定修订一批建筑节能标准,逐步将城镇新建民用建筑节能标准提高到超低能耗水平。加快完善覆盖设计、生产、施工和使用维护全过程的装配式建筑标准体系。鼓励各地区结合实际制定严于国家建筑节能标准的地方标准。开展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能效测评,确保建筑达到设计能效要求。加强建筑能效测评能力建设。
(十二)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完善实施有利于建筑节能降碳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等政策。加大中央资金对建筑节能降碳改造的支持力度。落实支持建筑节能、鼓励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完善绿色金融等产品和服务,支持超低能耗建筑、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和相关产业发展。
三、工作要求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充分认识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的重要意义,切实完善工作机制,细化工作举措,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建筑领域高质量发展。各省级人民政府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将本方案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落细,明确目标任务,压实各方责任,加强统筹协调和政策资金支持,形成工作合力。各地区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兼顾各方利益,有效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矛盾,确保兜住民生底线;要广泛开展节能降碳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自觉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取得积极进展。
到2027年,超低能耗建筑实现规模化发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进一步推进,建筑用能结构更加优化,建成一批绿色低碳高品质建筑,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取得显著成效。
二、重点任务
(一)提升城镇新建建筑节能降碳水平。优化新建建筑节能降碳设计,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采用高效节能低碳设备,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和防火性能,推动公共建筑和具备条件的居住建筑配置能源管理系统。大力推广超低能耗建筑,鼓励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按超低能耗建筑标准建设,京津冀、长三角等有条件的地区要加快推动超低能耗建筑规模化发展。提升新建建筑中星级绿色建筑比例。严格落实工程建设各方责任,重点把好施工图审查关和工程项目验收关,强化年运行能耗1000吨标准煤(或电耗500万千瓦时)及以上建筑项目节能审查,严格执行建筑节能降碳强制性标准。
(二)推进城镇既有建筑改造升级。组织实施能效诊断,全面开展城镇既有建筑摸底调查,建立城市级建筑节能降碳改造数据库和项目储备库。以城市为单位制定既有建筑年度改造计划,合理确定改造时序,结合房屋安全情况,明确空调、照明、电梯等重点用能设备和外墙保温、门窗改造等重点内容,结合重点城市公共建筑能效提升、小区公共环境整治、老旧小区改造、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等工作统筹推进。纳入中央财政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政策支持范围的城市,要加快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部分的能效应达到现行标准规定,未采取节能措施的公共建筑改造后实现整体能效提升20%以上。
(三)强化建筑运行节能降碳管理。加大高效节能家电等设备推广力度,鼓励居民加快淘汰低效落后用能设备。建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科学制定能耗限额基准,明确高耗能高排放建筑改造要求,公示改造信息,加强社会监督。各地区要加快建立并严格执行公共建筑室内温度控制机制,聚焦公共机构办公和技术业务用房、国有企业办公用房、交通场站等公共建筑,依法开展建筑冬夏室内温度控制、用能设备和系统运行等情况检查,严肃查处违法用能行为。定期开展公共建筑空调、照明、电梯等重点用能设备调试保养,确保用能系统全工况低能耗、高能效运行。选取一批节能潜力大的公共机构开展能源费用托管服务试点。推动建筑数字化智能化运行管理平台建设,推广应用高效柔性智能调控技术。推动建筑群整体参与电力需求响应和调峰。
(四)推动建筑用能低碳转型。各地区要结合实际统筹规划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确定工作推进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制定完善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相关标准和图集,试点推动工业厂房、公共建筑、居住建筑等新建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加强既有建筑加装光伏系统管理。因地制宜推进热电联产集中供暖,支持建筑领域地热能、生物质能、太阳能供热应用,开展火电、工业、核电等余热利用。探索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常态化监管和后评估,及时优化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运行策略。提高建筑电气化水平,推动新建公共建筑全面电气化,提高住宅采暖、生活热水、炊事等电气化普及率。
(五)推进供热计量和按供热量收费。各地区要结合实际制定供热分户计量改造方案,明确量化目标任务和改造时限,逐步推动具备条件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按用热量计量收费,户内不具备供热计量改造价值和条件的既有居住建筑可实行按楼栋计量。北方采暖地区新竣工建筑应达到供热计量要求。加快实行基本热价和计量热价相结合的两部制热价,合理确定基本热价比例和终端供热价格。加强对热量表、燃气表、电能表等计量器具的监督检查。
(六)提升农房绿色低碳水平。坚持农民自愿、因地制宜、一户一策原则,推进绿色低碳农房建设,提升严寒、寒冷地区新建农房围护结构保温性能,优化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地区新建农房防潮、隔热、遮阳、通风性能。有序开展既有农房节能改造,对房屋墙体、门窗、屋面、地面等进行菜单式微改造。推动农村用能低碳转型,引导农民减少煤炭燃烧使用,鼓励因地制宜使用电力、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
(七)推进绿色低碳建造。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提高预制构件和部品部件通用性,推广标准化、少规格、多组合设计。严格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积极推广装配化装修,加快建设绿色低碳住宅。发挥政府采购引领作用,支持绿色建材推广应用。纳入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实施范围的政府采购工程,应当采购符合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政府采购需求标准的绿色建材。加快推进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和应用推广,鼓励各地区结合实际建立绿色建材采信应用数据库。持续开展绿色建材下乡活动。推广节能型施工设备,统筹做好施工临时设施与永久设施综合利用。规范施工现场管理,推进建筑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八)严格建筑拆除管理。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坚持“留改拆”并举,加强老旧建筑修缮改造和保留利用。对各地区建筑拆除情况加强监督管理。各地区要把握建设时序,坚决杜绝大拆大建造成能源资源浪费。
(九)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推广。支持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零碳等建筑新一代技术研发,持续推进超低能耗建筑构配件、高防火性能外墙保温系统、高效节能低碳设备系统、建筑运行调适等关键技术研究,支持钙钛矿、碲化镉等薄膜电池技术装备在建筑领域应用,推动可靠技术工艺及产品设备集成应用。推动建筑领域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定期征集发布一批建筑领域先进适用节能降碳技术应用典型案例。加快建筑节能降碳成熟技术产品规模化生产,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建筑节能降碳产业链,培育建筑节能降碳产业领军企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设建筑节能降碳技术研发和培训平台,加强从业人员工程实践培训。
(十)完善建筑领域能耗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完善建筑领域能源消费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构建跨部门建筑用能数据共享机制。建立完善建筑碳排放核算标准体系,编制建筑行业、建筑企业以及建筑全生命期碳排放核算标准,统一核算口径。
(十一)强化法规标准支撑。推动加快修订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法律法规。区分不同阶段、建筑类型、气候区,有序制定修订一批建筑节能标准,逐步将城镇新建民用建筑节能标准提高到超低能耗水平。加快完善覆盖设计、生产、施工和使用维护全过程的装配式建筑标准体系。鼓励各地区结合实际制定严于国家建筑节能标准的地方标准。开展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能效测评,确保建筑达到设计能效要求。加强建筑能效测评能力建设。
(十二)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完善实施有利于建筑节能降碳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等政策。加大中央资金对建筑节能降碳改造的支持力度。落实支持建筑节能、鼓励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完善绿色金融等产品和服务,支持超低能耗建筑、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和相关产业发展。
三、工作要求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充分认识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的重要意义,切实完善工作机制,细化工作举措,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建筑领域高质量发展。各省级人民政府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将本方案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落细,明确目标任务,压实各方责任,加强统筹协调和政策资金支持,形成工作合力。各地区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兼顾各方利益,有效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矛盾,确保兜住民生底线;要广泛开展节能降碳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自觉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四)推动建筑用能低碳转型。各地区要结合实际统筹规划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确定工作推进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制定完善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相关标准和图集,试点推动工业厂房、公共建筑、居住建筑等新建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加强既有建筑加装光伏系统管理。因地制宜推进热电联产集中供暖,支持建筑领域地热能、生物质能、太阳能供热应用,开展火电、工业、核电等余热利用。探索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常态化监管和后评估,及时优化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运行策略。提高建筑电气化水平,推动新建公共建筑全面电气化,提高住宅采暖、生活热水、炊事等电气化普及率。
(五)推进供热计量和按供热量收费。各地区要结合实际制定供热分户计量改造方案,明确量化目标任务和改造时限,逐步推动具备条件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按用热量计量收费,户内不具备供热计量改造价值和条件的既有居住建筑可实行按楼栋计量。北方采暖地区新竣工建筑应达到供热计量要求。加快实行基本热价和计量热价相结合的两部制热价,合理确定基本热价比例和终端供热价格。加强对热量表、燃气表、电能表等计量器具的监督检查。
(六)提升农房绿色低碳水平。坚持农民自愿、因地制宜、一户一策原则,推进绿色低碳农房建设,提升严寒、寒冷地区新建农房围护结构保温性能,优化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地区新建农房防潮、隔热、遮阳、通风性能。有序开展既有农房节能改造,对房屋墙体、门窗、屋面、地面等进行菜单式微改造。推动农村用能低碳转型,引导农民减少煤炭燃烧使用,鼓励因地制宜使用电力、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
(七)推进绿色低碳建造。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提高预制构件和部品部件通用性,推广标准化、少规格、多组合设计。严格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积极推广装配化装修,加快建设绿色低碳住宅。发挥政府采购引领作用,支持绿色建材推广应用。纳入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实施范围的政府采购工程,应当采购符合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政府采购需求标准的绿色建材。加快推进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和应用推广,鼓励各地区结合实际建立绿色建材采信应用数据库。持续开展绿色建材下乡活动。推广节能型施工设备,统筹做好施工临时设施与永久设施综合利用。规范施工现场管理,推进建筑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八)严格建筑拆除管理。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坚持“留改拆”并举,加强老旧建筑修缮改造和保留利用。对各地区建筑拆除情况加强监督管理。各地区要把握建设时序,坚决杜绝大拆大建造成能源资源浪费。
(九)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推广。支持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零碳等建筑新一代技术研发,持续推进超低能耗建筑构配件、高防火性能外墙保温系统、高效节能低碳设备系统、建筑运行调适等关键技术研究,支持钙钛矿、碲化镉等薄膜电池技术装备在建筑领域应用,推动可靠技术工艺及产品设备集成应用。推动建筑领域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定期征集发布一批建筑领域先进适用节能降碳技术应用典型案例。加快建筑节能降碳成熟技术产品规模化生产,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建筑节能降碳产业链,培育建筑节能降碳产业领军企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设建筑节能降碳技术研发和培训平台,加强从业人员工程实践培训。
(十)完善建筑领域能耗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完善建筑领域能源消费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构建跨部门建筑用能数据共享机制。建立完善建筑碳排放核算标准体系,编制建筑行业、建筑企业以及建筑全生命期碳排放核算标准,统一核算口径。
(十一)强化法规标准支撑。推动加快修订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法律法规。区分不同阶段、建筑类型、气候区,有序制定修订一批建筑节能标准,逐步将城镇新建民用建筑节能标准提高到超低能耗水平。加快完善覆盖设计、生产、施工和使用维护全过程的装配式建筑标准体系。鼓励各地区结合实际制定严于国家建筑节能标准的地方标准。开展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能效测评,确保建筑达到设计能效要求。加强建筑能效测评能力建设。
(十二)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完善实施有利于建筑节能降碳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等政策。加大中央资金对建筑节能降碳改造的支持力度。落实支持建筑节能、鼓励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完善绿色金融等产品和服务,支持超低能耗建筑、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和相关产业发展。
三、工作要求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充分认识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的重要意义,切实完善工作机制,细化工作举措,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建筑领域高质量发展。各省级人民政府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将本方案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落细,明确目标任务,压实各方责任,加强统筹协调和政策资金支持,形成工作合力。各地区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兼顾各方利益,有效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矛盾,确保兜住民生底线;要广泛开展节能降碳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自觉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杜绝大拆大建造成能源资源浪费。
(九)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推广。支持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零碳等建筑新一代技术研发,持续推进超低能耗建筑构配件、高防火性能外墙保温系统、高效节能低碳设备系统、建筑运行调适等关键技术研究,支持钙钛矿、碲化镉等薄膜电池技术装备在建筑领域应用,推动可靠技术工艺及产品设备集成应用。推动建筑领域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定期征集发布一批建筑领域先进适用节能降碳技术应用典型案例。加快建筑节能降碳成熟技术产品规模化生产,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建筑节能降碳产业链,培育建筑节能降碳产业领军企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设建筑节能降碳技术研发和培训平台,加强从业人员工程实践培训。
(十)完善建筑领域能耗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完善建筑领域能源消费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构建跨部门建筑用能数据共享机制。建立完善建筑碳排放核算标准体系,编制建筑行业、建筑企业以及建筑全生命期碳排放核算标准,统一核算口径。
(十一)强化法规标准支撑。推动加快修订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法律法规。区分不同阶段、建筑类型、气候区,有序制定修订一批建筑节能标准,逐步将城镇新建民用建筑节能标准提高到超低能耗水平。加快完善覆盖设计、生产、施工和使用维护全过程的装配式建筑标准体系。鼓励各地区结合实际制定严于国家建筑节能标准的地方标准。开展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能效测评,确保建筑达到设计能效要求。加强建筑能效测评能力建设。
(十二)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完善实施有利于建筑节能降碳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等政策。加大中央资金对建筑节能降碳改造的支持力度。落实支持建筑节能、鼓励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完善绿色金融等产品和服务,支持超低能耗建筑、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和相关产业发展。
三、工作要求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充分认识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的重要意义,切实完善工作机制,细化工作举措,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建筑领域高质量发展。各省级人民政府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将本方案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落细,明确目标任务,压实各方责任,加强统筹协调和政策资金支持,形成工作合力。各地区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兼顾各方利益,有效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矛盾,确保兜住民生底线;要广泛开展节能降碳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自觉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十一)强化法规标准支撑。推动加快修订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法律法规。区分不同阶段、建筑类型、气候区,有序制定修订一批建筑节能标准,逐步将城镇新建民用建筑节能标准提高到超低能耗水平。加快完善覆盖设计、生产、施工和使用维护全过程的装配式建筑标准体系。鼓励各地区结合实际制定严于国家建筑节能标准的地方标准。开展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能效测评,确保建筑达到设计能效要求。加强建筑能效测评能力建设。
(十二)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完善实施有利于建筑节能降碳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等政策。加大中央资金对建筑节能降碳改造的支持力度。落实支持建筑节能、鼓励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完善绿色金融等产品和服务,支持超低能耗建筑、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和相关产业发展。
三、工作要求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充分认识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的重要意义,切实完善工作机制,细化工作举措,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建筑领域高质量发展。各省级人民政府要结合本地区实际,将本方案各项重点任务落实落细,明确目标任务,压实各方责任,加强统筹协调和政策资金支持,形成工作合力。各地区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兼顾各方利益,有效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矛盾,确保兜住民生底线;要广泛开展节能降碳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自觉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宏观政策
日前,宁夏自治区国资委关于印发《自治区属国有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严格落实企业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严控企业新上高耗水、高耗能、高污染产业项目。
完善企业污染防治体系,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组织管理、统计监测、考核奖惩机制。推进工业、能源、建筑、交通等企业产业结构高端化、能源消费低碳化、资源利用循环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制造体系绿色化转型,加快绿色低碳技术装备研发和推广使用,坚持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相结合,推进有序减排降耗。实施清洁能源领域“光伏+生态”立体开发。鼓励数字信息产业应用高密度集成高效IT设备,提升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实施绿电+算力等示范应用,提升绿电消费比例。推动废弃物循环综合利用,拓展工业固废在交通、市政工程等领域应用。
原文链接:自治区属国有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专项行动方案
行业聚焦
3月18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认真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性,紧密结合国资央企实际,研究具体贯彻落实举措,更好发挥中央企业主力军作用,为筑牢国家能源安全屏障作出更大贡献。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主持会议并讲话。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出席会议并结合分管工作作了发言。
会议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能源安全,强调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中央企业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国家队、主力军,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先立后破,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能源体系,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推动油气增储上产,加快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提高煤电基础保障水平, 持续加大非化石能源的规模开发和综合利用,确保能源供应安全稳定。
会议指出,要推动能源结构持续优化,充分发挥中央企业优势,做强做优主业、提升效率效益,加快构建以风电、太阳能发电大基地为主体,集中式与分布式协同发展,氢能、新型储能支撑调节、前沿核心技术引领带动的新能源产业体系;推动能源科技加快创新,发挥能源技术变革作用,明确能源技术开发应用重点,充分考虑资源条件、技术基础、环境容量、经济合理等因素,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关键重大技术装备,超前部署研究先进储能等战略性前沿技术;加快建设新能源基础设施,推进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电网建设,着力提高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加大国际能源合作力度,在绿色技术、绿色装备、绿色服务等方面持续深化与各国企业的交流协作,有序推进新能源产业链合作,着力构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共赢新模式。
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副秘书长,驻委纪检监察组,各厅局、直属事业单位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会议指出,要推动能源结构持续优化,充分发挥中央企业优势,做强做优主业、提升效率效益,加快构建以风电、太阳能发电大基地为主体,集中式与分布式协同发展,氢能、新型储能支撑调节、前沿核心技术引领带动的新能源产业体系;推动能源科技加快创新,发挥能源技术变革作用,明确能源技术开发应用重点,充分考虑资源条件、技术基础、环境容量、经济合理等因素,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关键重大技术装备,超前部署研究先进储能等战略性前沿技术;加快建设新能源基础设施,推进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电网建设,着力提高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加大国际能源合作力度,在绿色技术、绿色装备、绿色服务等方面持续深化与各国企业的交流协作,有序推进新能源产业链合作,着力构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共赢新模式。
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副秘书长,驻委纪检监察组,各厅局、直属事业单位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技术前沿
背景介绍
气凝胶是一种具有极低密度、超低导热系数、高比表面积和强吸附能力的多孔固态纳米材料,近年来在保温、储能、催化、传感器、环境修复等多个新兴领域被广泛研究。然而,气凝胶的密度低、力学性能弱、抗机械疲劳性低,无法进行折叠、拉伸、压缩、变形等反复编辑处理,因此气凝胶的直接构型编辑无疑是具有挑战性的。
民间艺术在科学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不仅是材料制造的有效手段,而且激发了科技创新。因此,有望借助民间艺术的智慧,构建具有复杂构型的气凝胶。
本文要点
该工作提出了一种双重凝固(TC)策略,通过在第一个凝固步骤中建立软弹性凝胶网络进行灵活构型编辑,然后在第二次凝固步骤中建立刚性凝胶网络进行构型锁定,从而间接编辑凝胶前体中气凝胶的构型。通过该方法,该工作制备了芳纶纳米纤维(ANFs)和聚乙烯醇(PVA)的混合气凝胶,同时具有高韧性和构型调谐能力,突破了气凝胶力学性能差的限制。
烯醇(PVA)的混合气凝胶,同时具有高韧性和构型调谐能力,突破了气凝胶力学性能差的限制。
专业评论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投资有限公司总经济师 徐进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实施10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能源电力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和基础行业,其高质量发展不但直接关系到国家繁荣昌盛、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和社会长治久安,而且是推动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之源。
当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对我国遏制打压不断升级,俄乌战争和巴以冲突硝烟仍在弥漫,人工智能迅猛发展引发伦理争议不断,气候变化带来的问题愈发严峻,全球多重变局齐头并进,国际秩序演化加速推进,世界“危”与“机”相互交织。在这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能源电力行业如何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转型需要,为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笔者认为需要正确把握和牢固树立“一二三四五六”发展思路,即围绕“一大”主题、深化“两大”改革、直面“三大”挑战、把握“四大”趋势、抓住“五大”关键词、实现“六大”转型升级。
围绕“一大”主题
一大主题:高质量发展。“十四五”以来,我国以“风光水核生”为代表的新型清洁能源发展成效显著,装机总规模长期稳居全球首位,发电量占比稳步提升,成本大幅下降,已全面迈入平价无补贴发展的新阶段。截至2023年底,我国电力总装机规模达到29.2亿千瓦,其中可再生能源总装机达到14.5亿千瓦,历史性超过火电的装机规模;年发电量超过3万亿千瓦时,占全国用电量的三分之一;风光发电量已超过全国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5%以上。与此同时,我国能源电力开发利用仍存在电力系统对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接网和消纳的适应性不足、高碳电力占比较高、电力市场化机制仍在探索、土地资源约束明显等制约因素。一言以蔽之,我国能源电力发展已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提升新阶段,向“绿”而行,向“新”而生,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电力体系迫在眉睫,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能源电力发展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时代主题。
深化“两大改革”
一大改革:深化能源电力国企改革。2024年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落地实施的关键之年,也是承上启下的攻坚之年。能源电力作为央企国资相对集中领域,是央企国资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永远在路上,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要紧紧围绕服务国家战略的中心任务,聚焦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功能性等关键问题,进一步加大能源电力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谋划好能源电力领域国有企业的战略性重组与专业化整合,不断优化中国特色的电力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体系,加快健全有利于电力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全面锻造和加快打造适应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富有生机充满活力的现代新国企。
另一大改革: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2024年是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承上启下的深入推进年,要按照《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的总体部署,结合2024年能源电力改革的重点任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统一交易规则和技术标准,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高效、治理完善的电力市场体系,全面推进适应能源结构转型的电力市场机制建设,努力实现电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共享互济和优化配置、在更广领域破除市场壁垒、在更深层次提升电力系统稳定性和灵活调节能力,加快构建适合我国国情并有更强新能源消纳能力的新型电力系统。
直面“三大”挑战
挑战一:能源资源约束带来的挑战。能源是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我国能源资源储量总体相对贫乏,呈现出“贫油少气富煤”的资源特征和“北多南少、西富东贫”的分布特征,同我国的能源消费特点正好相反。虽然我国已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但是能源资源的禀赋并不高,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人均拥有量相对较低,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仍处于主体性地位,石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较高(分别达到70%以上和50%上下),能源资源约束矛盾十分突出,能源供应保障压力巨大,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挑战二:生态环境恶化带来的挑战。2024年伊始,《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发布,表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但生态和环境问题仍比较突出,提高能效、降低污染和促进绿色转型的愿望还十分迫切。现阶段我国仍处于高碳经济发展模式,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占比高达90%以上,因能源燃烧占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88%左右,其中电力行业的碳排放又约占能源行业总碳排放的40%以上。可以这样说,实现“双碳”目标和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
挑战三: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已成为当前人类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按照世界气象组织最新发布的报告,2023年是有记录以来人类历史上最热的一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第六次评估报告《综合报告》表明,基于各方提交的国家自主贡献所预示的203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到21世纪末全球升温幅度很可能超过1.5摄氏度,要将升温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的难度很大。这不仅凸显全球气候危机正在急速加剧,更表明从高碳到低碳、由化石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型已成为全世界的共同追求。
把握“四大”趋势
趋势一:一次能源由化石能源为主向可再生能源为主转变。煤、石油和天然气等一次能源对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也带来了温室气体排放量显著上升和环境严重污染等“副作用”。稳步推进以化石能源为主转向可再生能源为主,既是长远的能源安全之策,也是迈向碳中和的必由之路。受能源保供的影响,虽然近两年煤电发展有所加快,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成为今后新增装机容量主体地位的趋势不可逆转,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将是我国能源电力发展的战略选择。
趋势二:二次能源由以电为主向电氢结合为主转变。电力作为最典型的二次能源,是一、二次能源转换的枢纽,在我国能源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随着我国电气化水平日益提高,电能替代(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以电代气)更加广泛,不仅关系国家经济安全,而且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稳定至关重要。此外,伴随着氢能突破危化管制约束,我国在氢能制备、储运、应用等方面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在电力、交通、化工、冶金等领域应用多点开花,氢能作为一种绿色环保、来源丰富、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将会同电一样,逐步成为能源转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趋势三:电力平衡模式由“源随荷动”向“源网储荷”联动转变。由于电力无法存储的瞬时特性,导致传统电力系统是建立在“源随荷动”的发/用电平衡模式基础之上的。随着新能源发展的异军突起,加上交直流混联大电网、柔直电网、微电网等多种电力业态的并存,各种储能系统大规模配建,新型电力系统的电力负荷从原来的发用单向状态逐渐向发/用电一体化的“源网储荷”联动方向转变,使“发—用”实时平衡变为“发—储—用”相对平衡,整个电力系统调节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趋势四:能源发展业态由单一型能源向“新能源+”融合模式转变。在传统能源业态,各种能源电力之间、能源行业与其他行业是彼此相对分离的,很少也很难有机融合在一起。但随着“源网荷储”和“风光水核火储”两个一体化的加快推进以及“云大物移智链边”等新技术在能源电力领域的广泛应用,把能源电力的供应侧、需求侧、储能、智能响应、智慧服务等广泛联在一起,加快了能源产业与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冶金、化工、建筑等不同产业间的深度融合,让多能互补、能化共轨、能源互联网、智慧能源成为能源电力发展的新方向、新趋势。
抓住“五大”关键词
关键词一:绿色低碳。要树立系统观念,坚定不移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发展,从供给、消费、技术、体制等方面整体通盘考虑:在能源供给方面,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切实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在能源消费方面,全面推行节能降效,加紧建设节约型社会;在能源技术方面,加大储能、氢能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稳步推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示范项目;在能源体制方面,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完善市场化机制,深化能源体制改革,形成有效激励约束,全方位推进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
关键词二:创新引领。坚持创新驱动和技术引领,秉承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要求,加快解决能源科技创新体系主动围绕能源领域部分关键零部件、专用软件、核心材料等方面存在的短板问题,重点聚焦新型电力系统、储能、氢能、数字化智能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核聚变、能源系统安全等重点领域,大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尽快补齐产业链安全“短板”,奋力突围破解“卡脖子”难题,全力锻造出长板产业的“杀手锏”,在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等方面发挥关键支撑作用。
关键词三:先立后破。能源电力改革永远没有“休止符”。要进一步加快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立足于我国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在尽可能抓好煤炭“三改联动”(节能降耗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和清洁高效利用的前提下,不断增加新能源的装机规模和消纳能力,有序推进煤电减量替代,切实优化能源供给结构,稳步推动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优化组合,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代替以煤电为主的传统电力系统,确保传统化石能源的“破”要牢固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立”的基础上。
关键词四:安全保供。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和能源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源安全保供是首要的政治任务。特别是在当前极端天气日益频发并叠加新能源高比例消纳的大环境下,往往一个不经意的偶发事件有可能直接威胁着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全面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加固能源电力“安全网”,全心做好能源电力供需形势监测、分析和预警,多措并举守住能源安全底线,尽量避免出现电力“灰犀牛”事件,成为我国能源发展的硬约束和主旋律。
关键词五:国际合作。据初步统计,我国已与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政府间能源合作机制,签署了上百份能源合作相关文件,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我国提供了约75%的石油进口总量,提供了约60%的天然气进口总量。由此可见,能源合作是我国国际合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领域。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的大背景下,应稳妥应对复杂国际形势,深度参与全球能源治理,以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加强能源国际合作,推进能源合作多元化布局。
实现“六大”转型升级
转型升级一:从资源依赖型向技术驱动型转型升级。长期以来,我国能源电力一直走的是资源依赖型和规模扩张型的低水平低效率发展路子,导致“跑马圈地”现象突出、投入产出效率低、有限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日益恶化等问题层出不穷。伴随着“双碳”目标提出和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原来粗放型发展路径已彻底被“堵”住了,传统的能源电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可再生能源、非常规油气、新一代核能、新型储能、氢能、智慧能源等新兴能源技术加快迭代,科技创新成为能源电力向绿色低碳转型的核心驱动力、引领能源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内生动力,以及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坚强保障力,全方位推动能源电力产业从资源、资本主导向技术主导转变。
转型升级二:从传统产业体系向现代产业体系转型升级。人类的文明进步史其实是一部能源转型的变革史,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驱动了人类过去前三次工业革命,即将到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将由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机器人技术以及量子技术等“领衔主演”,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氢能、核聚变能等新型清洁能源将成为未来能源的主导,以科技创新引领的现代化能源产业体系建设正在孕育兴起,谁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取得主动权,谁就能引领世界发展之潮流。因此,加快打造面向未来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全面提升我国能源电力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是建设能源强国、赢得大国竞争主动权的关键所在。
转型升级三:从双轨制并行电价机制向市场化电价机制转型升级。因电力具有不可存储性,加上电力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价格本身具有一定的天然垄断性,长期以来我国是以计划电为主的模式。但随着我国电力体制不断深入和市场机制日趋健全,我国电力市场改革正处于由此前偏“计划经济”的电量和电价形成机制逐渐向更加“市场化”的形成机制的转变过程,因此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目前我国“计划电”和“市场电”同时存在、双轨并行的特殊格局。我国已明确到2025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初步建成、到2030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基本建成的目标,到时各种能源电力品种全面参与市场交易,市场主体平等竞争、自主选择,电价体系将更加灵活,电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进一步优化配置,标志着我国电力价格形成机制将全面走向市场化,市场将成为电力价格发现的最主要载体。
转型升级四:从传统电力系统向新型电力系统转型升级。能源界有“不可能三角”论断,即能源转型中安全供应、经济高效、绿色低碳三者之间不可能同时兼顾。随着我国能源结构清洁化转型步伐加快,电源结构将由连续可控出力的火电(煤电和气电)等传统能源装机占主导地位,逐渐向强不确定性、弱可控出力的新能源发电装机占主导地位转变。因此,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具备高度灵活性和智能化等特点的新型电力系统势在必行,需要在统筹好发展与安全、保障电力持续可靠供应、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实现电力系统由原来的“源网荷”三维要素向“源网荷储”四维要素转变,最大限度地确保新能源就地利用和高效消纳,从根本上破解“安全—经济—绿色”不同目标间的权衡难题。
转型升级五:从“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型升级。能耗双控,即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建立这一制度:在全国设定能耗强度降低、能源消费总量目标,并将目标分解到各地区,严格进行考核,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促进节能降耗的一项重要制度性安排。碳排放双控,即控制碳排放总量和强度,重点约束化石能源消费总量与强度,有利打破能耗双控对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约束,在提升能源消费总量的同时有效减缓资源与环境双重压力。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现有碳排放核算工作存在标准边界仍较模糊、基础数据相对薄弱、核算方法严重滞后等问题,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切实加强顶层政策设计,尽快出台总体科学方法和基础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以利于相关工作全面展开和有序推进。
转型升级六:从传统监管模式向智慧监管模式转型升级。随着“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综合能源服务、智能微网、绿电交易、碳交易、虚拟电厂等能源新业务新模式新业态的日益丰富与涌现,电力系统复杂程度逐渐加大、面对的不确定性逐日增强,给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与可靠供应带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导致传统的电力监管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电力系统监管的要求,必须加大能源电力监管数智化发展水平,借助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管理手段,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分析和控制,实现由事后“被动防御”向事前、事中“主动设防”转变,从“随机管控”向“本质安全”升级,从“局部管控”向“系统治理”突破,全面提升能源电力监管的实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关联性。
围绕“一大”主题
一大主题:高质量发展。“十四五”以来,我国以“风光水核生”为代表的新型清洁能源发展成效显著,装机总规模长期稳居全球首位,发电量占比稳步提升,成本大幅下降,已全面迈入平价无补贴发展的新阶段。截至2023年底,我国电力总装机规模达到29.2亿千瓦,其中可再生能源总装机达到14.5亿千瓦,历史性超过火电的装机规模;年发电量超过3万亿千瓦时,占全国用电量的三分之一;风光发电量已超过全国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5%以上。与此同时,我国能源电力开发利用仍存在电力系统对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接网和消纳的适应性不足、高碳电力占比较高、电力市场化机制仍在探索、土地资源约束明显等制约因素。一言以蔽之,我国能源电力发展已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提升新阶段,向“绿”而行,向“新”而生,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电力体系迫在眉睫,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能源电力发展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时代主题。
深化“两大改革”
一大改革:深化能源电力国企改革。2024年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落地实施的关键之年,也是承上启下的攻坚之年。能源电力作为央企国资相对集中领域,是央企国资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永远在路上,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要紧紧围绕服务国家战略的中心任务,聚焦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功能性等关键问题,进一步加大能源电力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谋划好能源电力领域国有企业的战略性重组与专业化整合,不断优化中国特色的电力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体系,加快健全有利于电力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全面锻造和加快打造适应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富有生机充满活力的现代新国企。
另一大改革: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2024年是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承上启下的深入推进年,要按照《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的总体部署,结合2024年能源电力改革的重点任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统一交易规则和技术标准,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高效、治理完善的电力市场体系,全面推进适应能源结构转型的电力市场机制建设,努力实现电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共享互济和优化配置、在更广领域破除市场壁垒、在更深层次提升电力系统稳定性和灵活调节能力,加快构建适合我国国情并有更强新能源消纳能力的新型电力系统。
直面“三大”挑战
挑战一:能源资源约束带来的挑战。能源是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我国能源资源储量总体相对贫乏,呈现出“贫油少气富煤”的资源特征和“北多南少、西富东贫”的分布特征,同我国的能源消费特点正好相反。虽然我国已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但是能源资源的禀赋并不高,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人均拥有量相对较低,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仍处于主体性地位,石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较高(分别达到70%以上和50%上下),能源资源约束矛盾十分突出,能源供应保障压力巨大,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挑战二:生态环境恶化带来的挑战。2024年伊始,《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发布,表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但生态和环境问题仍比较突出,提高能效、降低污染和促进绿色转型的愿望还十分迫切。现阶段我国仍处于高碳经济发展模式,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占比高达90%以上,因能源燃烧占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88%左右,其中电力行业的碳排放又约占能源行业总碳排放的40%以上。可以这样说,实现“双碳”目标和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
挑战三: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已成为当前人类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按照世界气象组织最新发布的报告,2023年是有记录以来人类历史上最热的一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第六次评估报告《综合报告》表明,基于各方提交的国家自主贡献所预示的203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到21世纪末全球升温幅度很可能超过1.5摄氏度,要将升温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的难度很大。这不仅凸显全球气候危机正在急速加剧,更表明从高碳到低碳、由化石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型已成为全世界的共同追求。
把握“四大”趋势
趋势一:一次能源由化石能源为主向可再生能源为主转变。煤、石油和天然气等一次能源对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也带来了温室气体排放量显著上升和环境严重污染等“副作用”。稳步推进以化石能源为主转向可再生能源为主,既是长远的能源安全之策,也是迈向碳中和的必由之路。受能源保供的影响,虽然近两年煤电发展有所加快,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成为今后新增装机容量主体地位的趋势不可逆转,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将是我国能源电力发展的战略选择。
趋势二:二次能源由以电为主向电氢结合为主转变。电力作为最典型的二次能源,是一、二次能源转换的枢纽,在我国能源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随着我国电气化水平日益提高,电能替代(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以电代气)更加广泛,不仅关系国家经济安全,而且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稳定至关重要。此外,伴随着氢能突破危化管制约束,我国在氢能制备、储运、应用等方面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在电力、交通、化工、冶金等领域应用多点开花,氢能作为一种绿色环保、来源丰富、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将会同电一样,逐步成为能源转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趋势三:电力平衡模式由“源随荷动”向“源网储荷”联动转变。由于电力无法存储的瞬时特性,导致传统电力系统是建立在“源随荷动”的发/用电平衡模式基础之上的。随着新能源发展的异军突起,加上交直流混联大电网、柔直电网、微电网等多种电力业态的并存,各种储能系统大规模配建,新型电力系统的电力负荷从原来的发用单向状态逐渐向发/用电一体化的“源网储荷”联动方向转变,使“发—用”实时平衡变为“发—储—用”相对平衡,整个电力系统调节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趋势四:能源发展业态由单一型能源向“新能源+”融合模式转变。在传统能源业态,各种能源电力之间、能源行业与其他行业是彼此相对分离的,很少也很难有机融合在一起。但随着“源网荷储”和“风光水核火储”两个一体化的加快推进以及“云大物移智链边”等新技术在能源电力领域的广泛应用,把能源电力的供应侧、需求侧、储能、智能响应、智慧服务等广泛联在一起,加快了能源产业与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冶金、化工、建筑等不同产业间的深度融合,让多能互补、能化共轨、能源互联网、智慧能源成为能源电力发展的新方向、新趋势。
抓住“五大”关键词
关键词一:绿色低碳。要树立系统观念,坚定不移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发展,从供给、消费、技术、体制等方面整体通盘考虑:在能源供给方面,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切实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在能源消费方面,全面推行节能降效,加紧建设节约型社会;在能源技术方面,加大储能、氢能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稳步推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示范项目;在能源体制方面,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完善市场化机制,深化能源体制改革,形成有效激励约束,全方位推进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
关键词二:创新引领。坚持创新驱动和技术引领,秉承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要求,加快解决能源科技创新体系主动围绕能源领域部分关键零部件、专用软件、核心材料等方面存在的短板问题,重点聚焦新型电力系统、储能、氢能、数字化智能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核聚变、能源系统安全等重点领域,大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尽快补齐产业链安全“短板”,奋力突围破解“卡脖子”难题,全力锻造出长板产业的“杀手锏”,在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等方面发挥关键支撑作用。
关键词三:先立后破。能源电力改革永远没有“休止符”。要进一步加快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立足于我国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在尽可能抓好煤炭“三改联动”(节能降耗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和清洁高效利用的前提下,不断增加新能源的装机规模和消纳能力,有序推进煤电减量替代,切实优化能源供给结构,稳步推动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优化组合,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代替以煤电为主的传统电力系统,确保传统化石能源的“破”要牢固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立”的基础上。
关键词四:安全保供。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和能源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源安全保供是首要的政治任务。特别是在当前极端天气日益频发并叠加新能源高比例消纳的大环境下,往往一个不经意的偶发事件有可能直接威胁着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全面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加固能源电力“安全网”,全心做好能源电力供需形势监测、分析和预警,多措并举守住能源安全底线,尽量避免出现电力“灰犀牛”事件,成为我国能源发展的硬约束和主旋律。
关键词五:国际合作。据初步统计,我国已与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政府间能源合作机制,签署了上百份能源合作相关文件,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我国提供了约75%的石油进口总量,提供了约60%的天然气进口总量。由此可见,能源合作是我国国际合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领域。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的大背景下,应稳妥应对复杂国际形势,深度参与全球能源治理,以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加强能源国际合作,推进能源合作多元化布局。
实现“六大”转型升级
转型升级一:从资源依赖型向技术驱动型转型升级。长期以来,我国能源电力一直走的是资源依赖型和规模扩张型的低水平低效率发展路子,导致“跑马圈地”现象突出、投入产出效率低、有限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日益恶化等问题层出不穷。伴随着“双碳”目标提出和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原来粗放型发展路径已彻底被“堵”住了,传统的能源电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可再生能源、非常规油气、新一代核能、新型储能、氢能、智慧能源等新兴能源技术加快迭代,科技创新成为能源电力向绿色低碳转型的核心驱动力、引领能源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内生动力,以及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坚强保障力,全方位推动能源电力产业从资源、资本主导向技术主导转变。
转型升级二:从传统产业体系向现代产业体系转型升级。人类的文明进步史其实是一部能源转型的变革史,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驱动了人类过去前三次工业革命,即将到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将由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机器人技术以及量子技术等“领衔主演”,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氢能、核聚变能等新型清洁能源将成为未来能源的主导,以科技创新引领的现代化能源产业体系建设正在孕育兴起,谁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取得主动权,谁就能引领世界发展之潮流。因此,加快打造面向未来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全面提升我国能源电力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是建设能源强国、赢得大国竞争主动权的关键所在。
转型升级三:从双轨制并行电价机制向市场化电价机制转型升级。因电力具有不可存储性,加上电力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价格本身具有一定的天然垄断性,长期以来我国是以计划电为主的模式。但随着我国电力体制不断深入和市场机制日趋健全,我国电力市场改革正处于由此前偏“计划经济”的电量和电价形成机制逐渐向更加“市场化”的形成机制的转变过程,因此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目前我国“计划电”和“市场电”同时存在、双轨并行的特殊格局。我国已明确到2025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初步建成、到2030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基本建成的目标,到时各种能源电力品种全面参与市场交易,市场主体平等竞争、自主选择,电价体系将更加灵活,电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进一步优化配置,标志着我国电力价格形成机制将全面走向市场化,市场将成为电力价格发现的最主要载体。
转型升级四:从传统电力系统向新型电力系统转型升级。能源界有“不可能三角”论断,即能源转型中安全供应、经济高效、绿色低碳三者之间不可能同时兼顾。随着我国能源结构清洁化转型步伐加快,电源结构将由连续可控出力的火电(煤电和气电)等传统能源装机占主导地位,逐渐向强不确定性、弱可控出力的新能源发电装机占主导地位转变。因此,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具备高度灵活性和智能化等特点的新型电力系统势在必行,需要在统筹好发展与安全、保障电力持续可靠供应、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实现电力系统由原来的“源网荷”三维要素向“源网荷储”四维要素转变,最大限度地确保新能源就地利用和高效消纳,从根本上破解“安全—经济—绿色”不同目标间的权衡难题。
转型升级五:从“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型升级。能耗双控,即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建立这一制度:在全国设定能耗强度降低、能源消费总量目标,并将目标分解到各地区,严格进行考核,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促进节能降耗的一项重要制度性安排。碳排放双控,即控制碳排放总量和强度,重点约束化石能源消费总量与强度,有利打破能耗双控对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约束,在提升能源消费总量的同时有效减缓资源与环境双重压力。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现有碳排放核算工作存在标准边界仍较模糊、基础数据相对薄弱、核算方法严重滞后等问题,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切实加强顶层政策设计,尽快出台总体科学方法和基础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以利于相关工作全面展开和有序推进。
转型升级六:从传统监管模式向智慧监管模式转型升级。随着“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综合能源服务、智能微网、绿电交易、碳交易、虚拟电厂等能源新业务新模式新业态的日益丰富与涌现,电力系统复杂程度逐渐加大、面对的不确定性逐日增强,给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与可靠供应带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导致传统的电力监管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电力系统监管的要求,必须加大能源电力监管数智化发展水平,借助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管理手段,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分析和控制,实现由事后“被动防御”向事前、事中“主动设防”转变,从“随机管控”向“本质安全”升级,从“局部管控”向“系统治理”突破,全面提升能源电力监管的实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关联性。
直面“三大”挑战
挑战一:能源资源约束带来的挑战。能源是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我国能源资源储量总体相对贫乏,呈现出“贫油少气富煤”的资源特征和“北多南少、西富东贫”的分布特征,同我国的能源消费特点正好相反。虽然我国已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但是能源资源的禀赋并不高,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人均拥有量相对较低,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仍处于主体性地位,石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较高(分别达到70%以上和50%上下),能源资源约束矛盾十分突出,能源供应保障压力巨大,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挑战二:生态环境恶化带来的挑战。2024年伊始,《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发布,表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但生态和环境问题仍比较突出,提高能效、降低污染和促进绿色转型的愿望还十分迫切。现阶段我国仍处于高碳经济发展模式,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占比高达90%以上,因能源燃烧占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88%左右,其中电力行业的碳排放又约占能源行业总碳排放的40%以上。可以这样说,实现“双碳”目标和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
挑战三: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已成为当前人类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按照世界气象组织最新发布的报告,2023年是有记录以来人类历史上最热的一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第六次评估报告《综合报告》表明,基于各方提交的国家自主贡献所预示的203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到21世纪末全球升温幅度很可能超过1.5摄氏度,要将升温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的难度很大。这不仅凸显全球气候危机正在急速加剧,更表明从高碳到低碳、由化石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型已成为全世界的共同追求。
把握“四大”趋势
趋势一:一次能源由化石能源为主向可再生能源为主转变。煤、石油和天然气等一次能源对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也带来了温室气体排放量显著上升和环境严重污染等“副作用”。稳步推进以化石能源为主转向可再生能源为主,既是长远的能源安全之策,也是迈向碳中和的必由之路。受能源保供的影响,虽然近两年煤电发展有所加快,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成为今后新增装机容量主体地位的趋势不可逆转,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将是我国能源电力发展的战略选择。
趋势二:二次能源由以电为主向电氢结合为主转变。电力作为最典型的二次能源,是一、二次能源转换的枢纽,在我国能源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随着我国电气化水平日益提高,电能替代(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以电代气)更加广泛,不仅关系国家经济安全,而且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稳定至关重要。此外,伴随着氢能突破危化管制约束,我国在氢能制备、储运、应用等方面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在电力、交通、化工、冶金等领域应用多点开花,氢能作为一种绿色环保、来源丰富、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将会同电一样,逐步成为能源转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趋势三:电力平衡模式由“源随荷动”向“源网储荷”联动转变。由于电力无法存储的瞬时特性,导致传统电力系统是建立在“源随荷动”的发/用电平衡模式基础之上的。随着新能源发展的异军突起,加上交直流混联大电网、柔直电网、微电网等多种电力业态的并存,各种储能系统大规模配建,新型电力系统的电力负荷从原来的发用单向状态逐渐向发/用电一体化的“源网储荷”联动方向转变,使“发—用”实时平衡变为“发—储—用”相对平衡,整个电力系统调节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趋势四:能源发展业态由单一型能源向“新能源+”融合模式转变。在传统能源业态,各种能源电力之间、能源行业与其他行业是彼此相对分离的,很少也很难有机融合在一起。但随着“源网荷储”和“风光水核火储”两个一体化的加快推进以及“云大物移智链边”等新技术在能源电力领域的广泛应用,把能源电力的供应侧、需求侧、储能、智能响应、智慧服务等广泛联在一起,加快了能源产业与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冶金、化工、建筑等不同产业间的深度融合,让多能互补、能化共轨、能源互联网、智慧能源成为能源电力发展的新方向、新趋势。
抓住“五大”关键词
关键词一:绿色低碳。要树立系统观念,坚定不移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发展,从供给、消费、技术、体制等方面整体通盘考虑:在能源供给方面,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切实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在能源消费方面,全面推行节能降效,加紧建设节约型社会;在能源技术方面,加大储能、氢能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稳步推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示范项目;在能源体制方面,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完善市场化机制,深化能源体制改革,形成有效激励约束,全方位推进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
关键词二:创新引领。坚持创新驱动和技术引领,秉承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要求,加快解决能源科技创新体系主动围绕能源领域部分关键零部件、专用软件、核心材料等方面存在的短板问题,重点聚焦新型电力系统、储能、氢能、数字化智能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核聚变、能源系统安全等重点领域,大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尽快补齐产业链安全“短板”,奋力突围破解“卡脖子”难题,全力锻造出长板产业的“杀手锏”,在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等方面发挥关键支撑作用。
关键词三:先立后破。能源电力改革永远没有“休止符”。要进一步加快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立足于我国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在尽可能抓好煤炭“三改联动”(节能降耗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和清洁高效利用的前提下,不断增加新能源的装机规模和消纳能力,有序推进煤电减量替代,切实优化能源供给结构,稳步推动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优化组合,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代替以煤电为主的传统电力系统,确保传统化石能源的“破”要牢固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立”的基础上。
关键词四:安全保供。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和能源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源安全保供是首要的政治任务。特别是在当前极端天气日益频发并叠加新能源高比例消纳的大环境下,往往一个不经意的偶发事件有可能直接威胁着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全面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加固能源电力“安全网”,全心做好能源电力供需形势监测、分析和预警,多措并举守住能源安全底线,尽量避免出现电力“灰犀牛”事件,成为我国能源发展的硬约束和主旋律。
关键词五:国际合作。据初步统计,我国已与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政府间能源合作机制,签署了上百份能源合作相关文件,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我国提供了约75%的石油进口总量,提供了约60%的天然气进口总量。由此可见,能源合作是我国国际合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领域。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的大背景下,应稳妥应对复杂国际形势,深度参与全球能源治理,以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加强能源国际合作,推进能源合作多元化布局。
实现“六大”转型升级
转型升级一:从资源依赖型向技术驱动型转型升级。长期以来,我国能源电力一直走的是资源依赖型和规模扩张型的低水平低效率发展路子,导致“跑马圈地”现象突出、投入产出效率低、有限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日益恶化等问题层出不穷。伴随着“双碳”目标提出和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原来粗放型发展路径已彻底被“堵”住了,传统的能源电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可再生能源、非常规油气、新一代核能、新型储能、氢能、智慧能源等新兴能源技术加快迭代,科技创新成为能源电力向绿色低碳转型的核心驱动力、引领能源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内生动力,以及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坚强保障力,全方位推动能源电力产业从资源、资本主导向技术主导转变。
转型升级二:从传统产业体系向现代产业体系转型升级。人类的文明进步史其实是一部能源转型的变革史,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驱动了人类过去前三次工业革命,即将到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将由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机器人技术以及量子技术等“领衔主演”,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氢能、核聚变能等新型清洁能源将成为未来能源的主导,以科技创新引领的现代化能源产业体系建设正在孕育兴起,谁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取得主动权,谁就能引领世界发展之潮流。因此,加快打造面向未来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全面提升我国能源电力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是建设能源强国、赢得大国竞争主动权的关键所在。
转型升级三:从双轨制并行电价机制向市场化电价机制转型升级。因电力具有不可存储性,加上电力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价格本身具有一定的天然垄断性,长期以来我国是以计划电为主的模式。但随着我国电力体制不断深入和市场机制日趋健全,我国电力市场改革正处于由此前偏“计划经济”的电量和电价形成机制逐渐向更加“市场化”的形成机制的转变过程,因此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目前我国“计划电”和“市场电”同时存在、双轨并行的特殊格局。我国已明确到2025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初步建成、到2030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基本建成的目标,到时各种能源电力品种全面参与市场交易,市场主体平等竞争、自主选择,电价体系将更加灵活,电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进一步优化配置,标志着我国电力价格形成机制将全面走向市场化,市场将成为电力价格发现的最主要载体。
转型升级四:从传统电力系统向新型电力系统转型升级。能源界有“不可能三角”论断,即能源转型中安全供应、经济高效、绿色低碳三者之间不可能同时兼顾。随着我国能源结构清洁化转型步伐加快,电源结构将由连续可控出力的火电(煤电和气电)等传统能源装机占主导地位,逐渐向强不确定性、弱可控出力的新能源发电装机占主导地位转变。因此,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具备高度灵活性和智能化等特点的新型电力系统势在必行,需要在统筹好发展与安全、保障电力持续可靠供应、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实现电力系统由原来的“源网荷”三维要素向“源网荷储”四维要素转变,最大限度地确保新能源就地利用和高效消纳,从根本上破解“安全—经济—绿色”不同目标间的权衡难题。
转型升级五:从“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型升级。能耗双控,即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建立这一制度:在全国设定能耗强度降低、能源消费总量目标,并将目标分解到各地区,严格进行考核,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促进节能降耗的一项重要制度性安排。碳排放双控,即控制碳排放总量和强度,重点约束化石能源消费总量与强度,有利打破能耗双控对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约束,在提升能源消费总量的同时有效减缓资源与环境双重压力。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现有碳排放核算工作存在标准边界仍较模糊、基础数据相对薄弱、核算方法严重滞后等问题,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切实加强顶层政策设计,尽快出台总体科学方法和基础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以利于相关工作全面展开和有序推进。
转型升级六:从传统监管模式向智慧监管模式转型升级。随着“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综合能源服务、智能微网、绿电交易、碳交易、虚拟电厂等能源新业务新模式新业态的日益丰富与涌现,电力系统复杂程度逐渐加大、面对的不确定性逐日增强,给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与可靠供应带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导致传统的电力监管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电力系统监管的要求,必须加大能源电力监管数智化发展水平,借助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管理手段,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分析和控制,实现由事后“被动防御”向事前、事中“主动设防”转变,从“随机管控”向“本质安全”升级,从“局部管控”向“系统治理”突破,全面提升能源电力监管的实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关联性。
展有所加快,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成为今后新增装机容量主体地位的趋势不可逆转,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将是我国能源电力发展的战略选择。
趋势二:二次能源由以电为主向电氢结合为主转变。电力作为最典型的二次能源,是一、二次能源转换的枢纽,在我国能源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随着我国电气化水平日益提高,电能替代(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以电代气)更加广泛,不仅关系国家经济安全,而且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稳定至关重要。此外,伴随着氢能突破危化管制约束,我国在氢能制备、储运、应用等方面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在电力、交通、化工、冶金等领域应用多点开花,氢能作为一种绿色环保、来源丰富、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将会同电一样,逐步成为能源转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趋势三:电力平衡模式由“源随荷动”向“源网储荷”联动转变。由于电力无法存储的瞬时特性,导致传统电力系统是建立在“源随荷动”的发/用电平衡模式基础之上的。随着新能源发展的异军突起,加上交直流混联大电网、柔直电网、微电网等多种电力业态的并存,各种储能系统大规模配建,新型电力系统的电力负荷从原来的发用单向状态逐渐向发/用电一体化的“源网储荷”联动方向转变,使“发—用”实时平衡变为“发—储—用”相对平衡,整个电力系统调节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趋势四:能源发展业态由单一型能源向“新能源+”融合模式转变。在传统能源业态,各种能源电力之间、能源行业与其他行业是彼此相对分离的,很少也很难有机融合在一起。但随着“源网荷储”和“风光水核火储”两个一体化的加快推进以及“云大物移智链边”等新技术在能源电力领域的广泛应用,把能源电力的供应侧、需求侧、储能、智能响应、智慧服务等广泛联在一起,加快了能源产业与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冶金、化工、建筑等不同产业间的深度融合,让多能互补、能化共轨、能源互联网、智慧能源成为能源电力发展的新方向、新趋势。
抓住“五大”关键词
关键词一:绿色低碳。要树立系统观念,坚定不移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发展,从供给、消费、技术、体制等方面整体通盘考虑:在能源供给方面,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切实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在能源消费方面,全面推行节能降效,加紧建设节约型社会;在能源技术方面,加大储能、氢能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稳步推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示范项目;在能源体制方面,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完善市场化机制,深化能源体制改革,形成有效激励约束,全方位推进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
关键词二:创新引领。坚持创新驱动和技术引领,秉承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要求,加快解决能源科技创新体系主动围绕能源领域部分关键零部件、专用软件、核心材料等方面存在的短板问题,重点聚焦新型电力系统、储能、氢能、数字化智能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核聚变、能源系统安全等重点领域,大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尽快补齐产业链安全“短板”,奋力突围破解“卡脖子”难题,全力锻造出长板产业的“杀手锏”,在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等方面发挥关键支撑作用。
关键词三:先立后破。能源电力改革永远没有“休止符”。要进一步加快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立足于我国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在尽可能抓好煤炭“三改联动”(节能降耗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和清洁高效利用的前提下,不断增加新能源的装机规模和消纳能力,有序推进煤电减量替代,切实优化能源供给结构,稳步推动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优化组合,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代替以煤电为主的传统电力系统,确保传统化石能源的“破”要牢固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立”的基础上。
关键词四:安全保供。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和能源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源安全保供是首要的政治任务。特别是在当前极端天气日益频发并叠加新能源高比例消纳的大环境下,往往一个不经意的偶发事件有可能直接威胁着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全面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加固能源电力“安全网”,全心做好能源电力供需形势监测、分析和预警,多措并举守住能源安全底线,尽量避免出现电力“灰犀牛”事件,成为我国能源发展的硬约束和主旋律。
关键词五:国际合作。据初步统计,我国已与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政府间能源合作机制,签署了上百份能源合作相关文件,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我国提供了约75%的石油进口总量,提供了约60%的天然气进口总量。由此可见,能源合作是我国国际合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领域。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的大背景下,应稳妥应对复杂国际形势,深度参与全球能源治理,以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加强能源国际合作,推进能源合作多元化布局。
实现“六大”转型升级
转型升级一:从资源依赖型向技术驱动型转型升级。长期以来,我国能源电力一直走的是资源依赖型和规模扩张型的低水平低效率发展路子,导致“跑马圈地”现象突出、投入产出效率低、有限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日益恶化等问题层出不穷。伴随着“双碳”目标提出和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原来粗放型发展路径已彻底被“堵”住了,传统的能源电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可再生能源、非常规油气、新一代核能、新型储能、氢能、智慧能源等新兴能源技术加快迭代,科技创新成为能源电力向绿色低碳转型的核心驱动力、引领能源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内生动力,以及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坚强保障力,全方位推动能源电力产业从资源、资本主导向技术主导转变。
转型升级二:从传统产业体系向现代产业体系转型升级。人类的文明进步史其实是一部能源转型的变革史,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驱动了人类过去前三次工业革命,即将到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将由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机器人技术以及量子技术等“领衔主演”,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氢能、核聚变能等新型清洁能源将成为未来能源的主导,以科技创新引领的现代化能源产业体系建设正在孕育兴起,谁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取得主动权,谁就能引领世界发展之潮流。因此,加快打造面向未来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全面提升我国能源电力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是建设能源强国、赢得大国竞争主动权的关键所在。
转型升级三:从双轨制并行电价机制向市场化电价机制转型升级。因电力具有不可存储性,加上电力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价格本身具有一定的天然垄断性,长期以来我国是以计划电为主的模式。但随着我国电力体制不断深入和市场机制日趋健全,我国电力市场改革正处于由此前偏“计划经济”的电量和电价形成机制逐渐向更加“市场化”的形成机制的转变过程,因此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目前我国“计划电”和“市场电”同时存在、双轨并行的特殊格局。我国已明确到2025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初步建成、到2030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基本建成的目标,到时各种能源电力品种全面参与市场交易,市场主体平等竞争、自主选择,电价体系将更加灵活,电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进一步优化配置,标志着我国电力价格形成机制将全面走向市场化,市场将成为电力价格发现的最主要载体。
转型升级四:从传统电力系统向新型电力系统转型升级。能源界有“不可能三角”论断,即能源转型中安全供应、经济高效、绿色低碳三者之间不可能同时兼顾。随着我国能源结构清洁化转型步伐加快,电源结构将由连续可控出力的火电(煤电和气电)等传统能源装机占主导地位,逐渐向强不确定性、弱可控出力的新能源发电装机占主导地位转变。因此,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具备高度灵活性和智能化等特点的新型电力系统势在必行,需要在统筹好发展与安全、保障电力持续可靠供应、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实现电力系统由原来的“源网荷”三维要素向“源网荷储”四维要素转变,最大限度地确保新能源就地利用和高效消纳,从根本上破解“安全—经济—绿色”不同目标间的权衡难题。
转型升级五:从“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型升级。能耗双控,即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建立这一制度:在全国设定能耗强度降低、能源消费总量目标,并将目标分解到各地区,严格进行考核,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促进节能降耗的一项重要制度性安排。碳排放双控,即控制碳排放总量和强度,重点约束化石能源消费总量与强度,有利打破能耗双控对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约束,在提升能源消费总量的同时有效减缓资源与环境双重压力。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现有碳排放核算工作存在标准边界仍较模糊、基础数据相对薄弱、核算方法严重滞后等问题,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切实加强顶层政策设计,尽快出台总体科学方法和基础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以利于相关工作全面展开和有序推进。
转型升级六:从传统监管模式向智慧监管模式转型升级。随着“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综合能源服务、智能微网、绿电交易、碳交易、虚拟电厂等能源新业务新模式新业态的日益丰富与涌现,电力系统复杂程度逐渐加大、面对的不确定性逐日增强,给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与可靠供应带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导致传统的电力监管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电力系统监管的要求,必须加大能源电力监管数智化发展水平,借助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管理手段,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分析和控制,实现由事后“被动防御”向事前、事中“主动设防”转变,从“随机管控”向“本质安全”升级,从“局部管控”向“系统治理”突破,全面提升能源电力监管的实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关联性。
封存示范项目;在能源体制方面,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完善市场化机制,深化能源体制改革,形成有效激励约束,全方位推进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
关键词二:创新引领。坚持创新驱动和技术引领,秉承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要求,加快解决能源科技创新体系主动围绕能源领域部分关键零部件、专用软件、核心材料等方面存在的短板问题,重点聚焦新型电力系统、储能、氢能、数字化智能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核聚变、能源系统安全等重点领域,大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尽快补齐产业链安全“短板”,奋力突围破解“卡脖子”难题,全力锻造出长板产业的“杀手锏”,在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等方面发挥关键支撑作用。
关键词三:先立后破。能源电力改革永远没有“休止符”。要进一步加快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立足于我国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在尽可能抓好煤炭“三改联动”(节能降耗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和清洁高效利用的前提下,不断增加新能源的装机规模和消纳能力,有序推进煤电减量替代,切实优化能源供给结构,稳步推动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优化组合,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代替以煤电为主的传统电力系统,确保传统化石能源的“破”要牢固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立”的基础上。
关键词四:安全保供。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和能源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源安全保供是首要的政治任务。特别是在当前极端天气日益频发并叠加新能源高比例消纳的大环境下,往往一个不经意的偶发事件有可能直接威胁着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全面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加固能源电力“安全网”,全心做好能源电力供需形势监测、分析和预警,多措并举守住能源安全底线,尽量避免出现电力“灰犀牛”事件,成为我国能源发展的硬约束和主旋律。
关键词五:国际合作。据初步统计,我国已与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政府间能源合作机制,签署了上百份能源合作相关文件,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我国提供了约75%的石油进口总量,提供了约60%的天然气进口总量。由此可见,能源合作是我国国际合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领域。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的大背景下,应稳妥应对复杂国际形势,深度参与全球能源治理,以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加强能源国际合作,推进能源合作多元化布局。
实现“六大”转型升级
转型升级一:从资源依赖型向技术驱动型转型升级。长期以来,我国能源电力一直走的是资源依赖型和规模扩张型的低水平低效率发展路子,导致“跑马圈地”现象突出、投入产出效率低、有限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日益恶化等问题层出不穷。伴随着“双碳”目标提出和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原来粗放型发展路径已彻底被“堵”住了,传统的能源电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可再生能源、非常规油气、新一代核能、新型储能、氢能、智慧能源等新兴能源技术加快迭代,科技创新成为能源电力向绿色低碳转型的核心驱动力、引领能源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内生动力,以及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坚强保障力,全方位推动能源电力产业从资源、资本主导向技术主导转变。
转型升级二:从传统产业体系向现代产业体系转型升级。人类的文明进步史其实是一部能源转型的变革史,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驱动了人类过去前三次工业革命,即将到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将由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机器人技术以及量子技术等“领衔主演”,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氢能、核聚变能等新型清洁能源将成为未来能源的主导,以科技创新引领的现代化能源产业体系建设正在孕育兴起,谁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取得主动权,谁就能引领世界发展之潮流。因此,加快打造面向未来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全面提升我国能源电力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是建设能源强国、赢得大国竞争主动权的关键所在。
转型升级三:从双轨制并行电价机制向市场化电价机制转型升级。因电力具有不可存储性,加上电力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价格本身具有一定的天然垄断性,长期以来我国是以计划电为主的模式。但随着我国电力体制不断深入和市场机制日趋健全,我国电力市场改革正处于由此前偏“计划经济”的电量和电价形成机制逐渐向更加“市场化”的形成机制的转变过程,因此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目前我国“计划电”和“市场电”同时存在、双轨并行的特殊格局。我国已明确到2025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初步建成、到2030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基本建成的目标,到时各种能源电力品种全面参与市场交易,市场主体平等竞争、自主选择,电价体系将更加灵活,电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进一步优化配置,标志着我国电力价格形成机制将全面走向市场化,市场将成为电力价格发现的最主要载体。
转型升级四:从传统电力系统向新型电力系统转型升级。能源界有“不可能三角”论断,即能源转型中安全供应、经济高效、绿色低碳三者之间不可能同时兼顾。随着我国能源结构清洁化转型步伐加快,电源结构将由连续可控出力的火电(煤电和气电)等传统能源装机占主导地位,逐渐向强不确定性、弱可控出力的新能源发电装机占主导地位转变。因此,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具备高度灵活性和智能化等特点的新型电力系统势在必行,需要在统筹好发展与安全、保障电力持续可靠供应、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实现电力系统由原来的“源网荷”三维要素向“源网荷储”四维要素转变,最大限度地确保新能源就地利用和高效消纳,从根本上破解“安全—经济—绿色”不同目标间的权衡难题。
转型升级五:从“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型升级。能耗双控,即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建立这一制度:在全国设定能耗强度降低、能源消费总量目标,并将目标分解到各地区,严格进行考核,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促进节能降耗的一项重要制度性安排。碳排放双控,即控制碳排放总量和强度,重点约束化石能源消费总量与强度,有利打破能耗双控对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约束,在提升能源消费总量的同时有效减缓资源与环境双重压力。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现有碳排放核算工作存在标准边界仍较模糊、基础数据相对薄弱、核算方法严重滞后等问题,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切实加强顶层政策设计,尽快出台总体科学方法和基础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以利于相关工作全面展开和有序推进。
转型升级六:从传统监管模式向智慧监管模式转型升级。随着“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综合能源服务、智能微网、绿电交易、碳交易、虚拟电厂等能源新业务新模式新业态的日益丰富与涌现,电力系统复杂程度逐渐加大、面对的不确定性逐日增强,给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与可靠供应带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导致传统的电力监管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电力系统监管的要求,必须加大能源电力监管数智化发展水平,借助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管理手段,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分析和控制,实现由事后“被动防御”向事前、事中“主动设防”转变,从“随机管控”向“本质安全”升级,从“局部管控”向“系统治理”突破,全面提升能源电力监管的实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关联性。
实现“六大”转型升级
转型升级一:从资源依赖型向技术驱动型转型升级。长期以来,我国能源电力一直走的是资源依赖型和规模扩张型的低水平低效率发展路子,导致“跑马圈地”现象突出、投入产出效率低、有限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日益恶化等问题层出不穷。伴随着“双碳”目标提出和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原来粗放型发展路径已彻底被“堵”住了,传统的能源电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可再生能源、非常规油气、新一代核能、新型储能、氢能、智慧能源等新兴能源技术加快迭代,科技创新成为能源电力向绿色低碳转型的核心驱动力、引领能源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内生动力,以及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坚强保障力,全方位推动能源电力产业从资源、资本主导向技术主导转变。
转型升级二:从传统产业体系向现代产业体系转型升级。人类的文明进步史其实是一部能源转型的变革史,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驱动了人类过去前三次工业革命,即将到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将由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机器人技术以及量子技术等“领衔主演”,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氢能、核聚变能等新型清洁能源将成为未来能源的主导,以科技创新引领的现代化能源产业体系建设正在孕育兴起,谁能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取得主动权,谁就能引领世界发展之潮流。因此,加快打造面向未来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全面提升我国能源电力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是建设能源强国、赢得大国竞争主动权的关键所在。
转型升级三:从双轨制并行电价机制向市场化电价机制转型升级。因电力具有不可存储性,加上电力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价格本身具有一定的天然垄断性,长期以来我国是以计划电为主的模式。但随着我国电力体制不断深入和市场机制日趋健全,我国电力市场改革正处于由此前偏“计划经济”的电量和电价形成机制逐渐向更加“市场化”的形成机制的转变过程,因此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目前我国“计划电”和“市场电”同时存在、双轨并行的特殊格局。我国已明确到2025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初步建成、到2030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基本建成的目标,到时各种能源电力品种全面参与市场交易,市场主体平等竞争、自主选择,电价体系将更加灵活,电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进一步优化配置,标志着我国电力价格形成机制将全面走向市场化,市场将成为电力价格发现的最主要载体。
转型升级四:从传统电力系统向新型电力系统转型升级。能源界有“不可能三角”论断,即能源转型中安全供应、经济高效、绿色低碳三者之间不可能同时兼顾。随着我国能源结构清洁化转型步伐加快,电源结构将由连续可控出力的火电(煤电和气电)等传统能源装机占主导地位,逐渐向强不确定性、弱可控出力的新能源发电装机占主导地位转变。因此,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具备高度灵活性和智能化等特点的新型电力系统势在必行,需要在统筹好发展与安全、保障电力持续可靠供应、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实现电力系统由原来的“源网荷”三维要素向“源网荷储”四维要素转变,最大限度地确保新能源就地利用和高效消纳,从根本上破解“安全—经济—绿色”不同目标间的权衡难题。
转型升级五:从“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型升级。能耗双控,即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建立这一制度:在全国设定能耗强度降低、能源消费总量目标,并将目标分解到各地区,严格进行考核,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促进节能降耗的一项重要制度性安排。碳排放双控,即控制碳排放总量和强度,重点约束化石能源消费总量与强度,有利打破能耗双控对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约束,在提升能源消费总量的同时有效减缓资源与环境双重压力。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现有碳排放核算工作存在标准边界仍较模糊、基础数据相对薄弱、核算方法严重滞后等问题,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切实加强顶层政策设计,尽快出台总体科学方法和基础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以利于相关工作全面展开和有序推进。
转型升级六:从传统监管模式向智慧监管模式转型升级。随着“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综合能源服务、智能微网、绿电交易、碳交易、虚拟电厂等能源新业务新模式新业态的日益丰富与涌现,电力系统复杂程度逐渐加大、面对的不确定性逐日增强,给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与可靠供应带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导致传统的电力监管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电力系统监管的要求,必须加大能源电力监管数智化发展水平,借助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管理手段,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分析和控制,实现由事后“被动防御”向事前、事中“主动设防”转变,从“随机管控”向“本质安全”升级,从“局部管控”向“系统治理”突破,全面提升能源电力监管的实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关联性。
源结构清洁化转型步伐加快,电源结构将由连续可控出力的火电(煤电和气电)等传统能源装机占主导地位,逐渐向强不确定性、弱可控出力的新能源发电装机占主导地位转变。因此,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具备高度灵活性和智能化等特点的新型电力系统势在必行,需要在统筹好发展与安全、保障电力持续可靠供应、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实现电力系统由原来的“源网荷”三维要素向“源网荷储”四维要素转变,最大限度地确保新能源就地利用和高效消纳,从根本上破解“安全—经济—绿色”不同目标间的权衡难题。
转型升级五:从“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型升级。能耗双控,即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建立这一制度:在全国设定能耗强度降低、能源消费总量目标,并将目标分解到各地区,严格进行考核,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促进节能降耗的一项重要制度性安排。碳排放双控,即控制碳排放总量和强度,重点约束化石能源消费总量与强度,有利打破能耗双控对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约束,在提升能源消费总量的同时有效减缓资源与环境双重压力。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现有碳排放核算工作存在标准边界仍较模糊、基础数据相对薄弱、核算方法严重滞后等问题,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切实加强顶层政策设计,尽快出台总体科学方法和基础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以利于相关工作全面展开和有序推进。
转型升级六:从传统监管模式向智慧监管模式转型升级。随着“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综合能源服务、智能微网、绿电交易、碳交易、虚拟电厂等能源新业务新模式新业态的日益丰富与涌现,电力系统复杂程度逐渐加大、面对的不确定性逐日增强,给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与可靠供应带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导致传统的电力监管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电力系统监管的要求,必须加大能源电力监管数智化发展水平,借助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管理手段,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分析和控制,实现由事后“被动防御”向事前、事中“主动设防”转变,从“随机管控”向“本质安全”升级,从“局部管控”向“系统治理”突破,全面提升能源电力监管的实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关联性。
展会时间:2024/9/2---2024/9/4
展会地点:国家会展中心(上海) 上海市青浦区崧泽大道333号
主办单位:中国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展会介绍:
“中国国际复材展”是亚太地区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泛的复合材料专业技术展览会。自1995年创立以来,以推动复合材料行业的繁荣发展为使命,与产业界、学术界、科研机构、协会组织、媒体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努力搭建复合材料全产业链技术沟通、信息交流、人员往来的线上/线下专业平台,现已成为全球复合材料行业发展的重要风向标,享誉海内外。
中国国际复合材料工业技术展览会组委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17号国海广场2号楼12层(邮编:100036)
电话:010-68138939,68138952
传真:010-68138866
会议直达:第二十八届中国国际复合材料工业技术展览会
邮箱:hycydt123@163.com
地址:山西省阳泉市矿区桃北西街2号
邮箱:hycydt123@163.com
地址:山西省阳泉市矿区桃北西街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