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产业信息动态-1月31日

华阳集团产业技术研究总院    主办

内刊

2024年1月31日

219期

Information dynamics of industry

产业信息动态

——摘选自国家能源局《明确2024新能源工作重点》

文章指出,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随着市场竞争更加充分、技术不断进步,特别是党中央高度重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新的一年,要按照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工作总基调,坚持陆海并进、集散并举、多能互补、融合发展,持续推进可再生能源高质量跃升发展。

目 录                        CONTENTS

25

杨晓忠:光伏行业可通过“四链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专业评论

技术前沿

碱性水系钠离子电池用于大规模储能

21

13

探寻中国光伏行业增长密码 上游如何夯实根基?

行业聚焦

权威之声

05

国家能源局明确2024新能源工作重点

宏观政策

11

云南:2024年加速硅光伏产业垂直一体化布局

会展信息

第二届中国智慧光伏与储能展览会

26

01

权威之声

authority   VOICE

国家能源局明确2024新能源工作重点

来源:中国电力报

日前,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在中国电力报发表《锚定“双碳”目标 推动可再生能源高质量跃升发展》的文章,总结了2023年我国能源工作取得的发展成绩,同时就2024年能源工作重点以及政策规划方向给出明确指引。
文章指出,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随着市场竞争更加充分、技术不断进步,特别是党中央高度重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新的一年,要按照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工作总基调,坚持陆海并进、集散并举、多能互补、融合发展,持续推进可再生能源高质量跃升发展。
政策方面,将印发2024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配合有关部门分省明确风电光伏合理利用率,以消纳责任权重为底线,以合理利用率为上限,有序推动风电光伏发展。在绿证核发全覆盖的基础上,推动以绿证作为可再生能源消费的基础凭证,加强绿证国际互认,进一步提高绿证的影响力。在与新能源保障性消纳政策做好衔接的基础上,组织研究适应新能源特性的市场机制,稳妥有序推动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
此外,开展全国风光资源普查,进一步摸清风电和光伏发电资源底数,更好推动风电光伏开发利用。抓紧推进第二批、第三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力争第二批基地按期建成投产。开展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评估,修订并印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办法》,组织开展光伏电站升级改造和退役研究并适时出台有关政策。
加快推进金沙江龙盘、岗托和澜沧江古水等重大水电工程前期工作。编制全国主要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规划,研究推进藏东南(玉察)、澜沧江上游、金沙江上游水风光一体化基地规划。
实施“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和“千家万户沐光行动”,助力乡村振兴。进一步推广可再生能源供暖,加大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和惠民利民力度。

权威之声

权威之声

       此外,开展全国风光资源普查,进一步摸清风电和光伏发电资源底数,更好推动风电光伏开发利用。抓紧推进第二批、第三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力争第二批基地按期建成投产。开展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评估,修订并印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办法》,组织开展光伏电站升级改造和退役研究并适时出台有关政策。
       加快推进金沙江龙盘、岗托和澜沧江古水等重大水电工程前期工作。编制全国主要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规划,研究推进藏东南(玉察)、澜沧江上游、金沙江上游水风光一体化基地规划。
       实施“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和“千家万户沐光行动”,助力乡村振兴。进一步推广可再生能源供暖,加大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和惠民利民力度。
具体见下:
锚定“双碳”目标 推动可再生能源高质量跃升发展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
李创军
       2024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指出,聚焦落实“双碳”目标任务,加快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构建新型能源体系,落实全国能源工作会议部署,持续加强顶层设计、重大问题研究、重要政策供给和重大工程建设,推动可再生能源实现新突破,再上新台阶。
       可再生能源发展实现新突破
       2023年我国可再生能源保持高速度发展、高比例利用、高质量消纳的良好态势,为保障电力供应、促进能源转型、扩大有效投资、增加外贸出口、降低全社会用电成本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全球的领先优势更加稳固。
       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占比过半,人均装机突破1千瓦。2023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连续突破13亿千瓦、14亿千瓦,在全国发电总装机中的比重超过50%,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在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中的比重接近40%。风电光伏装机连续突破9亿千瓦和10亿千瓦,在全国发电总装机中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风电光伏年新增装机翻番,接近全球年新增装机的60%。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超三成,人均发电量突破2000千瓦时。2023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三分之一,人均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2000千瓦时。风电光伏发电量保持两位数增长,从2023年4月开始超过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突破15%,人均风电光伏发电量达到1000千瓦时。
可再生能源发电投资超预期,占全部电源工程投资近80%。2023年1~11月,全国主要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完成投资超过6100亿元,占全部电源工程投资超过77%。其中,水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投资分别达到712亿元、2020亿元和3209亿元,风电和太阳能投资分别同比增长33.7%和60.5%。
风电光伏产业国际竞争优势进一步凸显,关键零部件产量占全球超过70%。2023年风电机组等关键零部件的产量占到全球市场的70%以上,光伏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和组件产量占全球比重均超过80%,太阳能电池成为我国出口“新三样”之一,风电光伏全球竞争优势进一步凸显。
可再生能源行业管理再上新台阶
2023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坚决落实局党组要求,坚持团结协作、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在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建设、重大创新、重要民生等方面形成一系列成果,可再生能源行业管理再上新台阶。
重大规划积极推进。组织开展“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中期评估,印发《“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实施中期调整意见》,进一步优化调整发展目标,指导各地更好推动落实规划。印发《“十四五”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规划》和《关于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的指导意见》,扎实推进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落实《关于加快推进“十四五”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组织有关省区加快推进七大陆上新能源基地、两大水风光综合基地、五大海上风电基地建设。
重大政策供给有力。配合全国人大环资委开展修法专题研究和专项调研,推动可再生能源法(修改)列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第一类项目。印发2023年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出台《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 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进一步完善“权重+绿证”制度。印发《风电场改造升级和退役管理办法》《关于支持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规范用地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推动光热发电规模化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等文件,进一步完善行业管理。
重大建设进展顺利。通过督导调研、按月调度、印发通报、组织会商等,全力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第一批基地大部分项目已建成投运,第二批、第三批正在积极推进。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澜沧江如美等一批重要水电项目完成核准。组织开展抽水蓄能发展需求论证,研究制定抽水蓄能电站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抽水蓄能建设进入新阶段,项目开发建设速度明显加快,2023年全国核准抽水蓄能项目50个、总装机6460万千瓦。“三北”荒漠化防治和风电光伏一体化重大工程被中央列为探索可持续防沙治沙的标志性工程。
重大创新加快突破。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可再生能源发展试点示范的通知》,组织开展技术创新、开发建设、高比例应用3大类、20项试点示范。印发《关于公布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名单(第一批)的通知》,第一批15个符合条件的县纳入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印发实施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规划,水风光一体化开发建设正式启动。在技术创新推动下,2023年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成功并网发电,国内首座离岸超100千米、水深超100米的深远海漂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成功投运,新疆库车光伏规模化制氢、库布其沙漠光伏治沙等一批引领性示范项目建成投产。
重要民生优化服务。下达农网巩固提升2023年中央预算内投资50亿元,优先安排脱贫地区、边远地区农网建设改造。充分利用专项债券政策推动可再生能源供热持续发展,一批村镇可再生能源供热项目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开展新能源及抽水蓄能开发领域不当市场干预行为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继续做好“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高效办理信息公开和网民留言。
持续推进可再生能源高质量跃升发展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随着市场竞争更加充分、技术不断进步,特别是党中央高度重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新的一年,要按照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工作总基调,坚持陆海并进、集散并举、多能互补、融合发展,持续推进可再生能源高质量跃升发展。
研究出台重大政策。积极配合全国人大环资委做好可再生能源法修法工作,完成立法专题研究、法律条文修改建议,起草修法建议稿草案。印发2024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配合有关部门分省明确风电光伏合理利用率,以消纳责任权重为底线,以合理利用率为上限,有序推动风电光伏发展。在绿证核发全覆盖的基础上,推动以绿证作为可再生能源消费的基础凭证,加强绿证国际互认,进一步提高绿证的影响力。在与新能源保障性消纳政策做好衔接的基础上,组织研究适应新能源特性的市场机制,稳妥有序推动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
推动风电太阳能发电发展。开展全国风光资源普查,进一步摸清风电和光伏发电资源底数,更好推动风电光伏开发利用。抓紧推进第二批、第三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力争第二批基地按期建成投产。开展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评估,修订并印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办法》,组织开展光伏电站升级改造和退役研究并适时出台有关政策。开展全国光热发电中长期规划布局研究,推动光热发电规模化发展。
推动重大水电工程和抽水蓄能建设。加快推进金沙江龙盘、岗托和澜沧江古水等重大水电工程前期工作。编制全国主要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规划,研究推进藏东南(玉察)、澜沧江上游、金沙江上游水风光一体化基地规划。制定长江流域水电开发建设方案,完成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28年项目布局优化调整。
不断加强民生保障。下达2024年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提高中央预算内投资收益。组织开展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建设,探索推进农村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实施“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和“千家万户沐光行动”,助力乡村振兴。进一步推广可再生能源供暖,加大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和惠民利民力度。
持续加强行业监测监管。持续抓好可再生能源开发建设按月调度和建档立卡,定期召开形势分析会,及时推动解决可再生能源开发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完善风光功率和流域水电预测方法,提升风电光伏发电顶峰出力预测精度,做好全国主要流域水能利用情况监测。完善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日常调度和监管机制,加强项目和资金管理。

装机,在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中的比重接近40%。风电光伏装机连续突破9亿千瓦和10亿千瓦,在全国发电总装机中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风电光伏年新增装机翻番,接近全球年新增装机的60%。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超三成,人均发电量突破2000千瓦时。2023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三分之一,人均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2000千瓦时。风电光伏发电量保持两位数增长,从2023年4月开始超过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突破15%,人均风电光伏发电量达到1000千瓦时。
       可再生能源发电投资超预期,占全部电源工程投资近80%。2023年1~11月,全国主要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完成投资超过6100亿元,占全部电源工程投资超过77%。其中,水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投资分别达到712亿元、2020亿元和3209亿元,风电和太阳能投资分别同比增长33.7%和60.5%。
       风电光伏产业国际竞争优势进一步凸显,关键零部件产量占全球超过70%。2023年风电机组等关键零部件的产量占到全球市场的70%以上,光伏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和组件产量占全球比重均超过80%,太阳能电池成为我国出口“新三样”之一,风电光伏全球竞争优势进一步凸显。
       可再生能源行业管理再上新台阶
       2023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坚决落实局党组要求,坚持团结协作、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在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建设、重大创新、重要民生等方面形成一系列成果,可再生能源行业管理再上新台阶。
       重大规划积极推进。组织开展“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中期评估,印发《“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实施中期调整意见》,进一步优化调整发展目标,指导各地更好推动落实规划。印发《“十四五”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规划》和《关于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的指导意见》,扎实推进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落实《关于加快推进“十四五”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组织有关省区加快推进七大陆上新能源基地、两大水风光综合基地、五大海上风电基地建设。
       重大政策供给有力。配合全国人大环资委开展修法专题研究和专项调研,推动可再生能源法(修改)列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第一类项目。印发2023年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出台《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 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进一步完善“权重+绿证”制度。印发《风电场改造升级和退役管理办法》《关于支持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规范用地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推动光热发电规模化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等文件,进一步完善行业管理。
重大建设进展顺利。通过督导调研、按月调度、印发通报、组织会商等,全力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第一批基地大部分项目已建成投运,第二批、第三批正在积极推进。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澜沧江如美等一批重要水电项目完成核准。组织开展抽水蓄能发展需求论证,研究制定抽水蓄能电站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抽水蓄能建设进入新阶段,项目开发建设速度明显加快,2023年全国核准抽水蓄能项目50个、总装机6460万千瓦。“三北”荒漠化防治和风电光伏一体化重大工程被中央列为探索可持续防沙治沙的标志性工程。
重大创新加快突破。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可再生能源发展试点示范的通知》,组织开展技术创新、开发建设、高比例应用3大类、20项试点示范。印发《关于公布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名单(第一批)的通知》,第一批15个符合条件的县纳入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印发实施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规划,水风光一体化开发建设正式启动。在技术创新推动下,2023年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成功并网发电,国内首座离岸超100千米、水深超100米的深远海漂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成功投运,新疆库车光伏规模化制氢、库布其沙漠光伏治沙等一批引领性示范项目建成投产。
重要民生优化服务。下达农网巩固提升2023年中央预算内投资50亿元,优先安排脱贫地区、边远地区农网建设改造。充分利用专项债券政策推动可再生能源供热持续发展,一批村镇可再生能源供热项目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开展新能源及抽水蓄能开发领域不当市场干预行为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继续做好“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高效办理信息公开和网民留言。
持续推进可再生能源高质量跃升发展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随着市场竞争更加充分、技术不断进步,特别是党中央高度重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新的一年,要按照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工作总基调,坚持陆海并进、集散并举、多能互补、融合发展,持续推进可再生能源高质量跃升发展。
研究出台重大政策。积极配合全国人大环资委做好可再生能源法修法工作,完成立法专题研究、法律条文修改建议,起草修法建议稿草案。印发2024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配合有关部门分省明确风电光伏合理利用率,以消纳责任权重为底线,以合理利用率为上限,有序推动风电光伏发展。在绿证核发全覆盖的基础上,推动以绿证作为可再生能源消费的基础凭证,加强绿证国际互认,进一步提高绿证的影响力。在与新能源保障性消纳政策做好衔接的基础上,组织研究适应新能源特性的市场机制,稳妥有序推动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
推动风电太阳能发电发展。开展全国风光资源普查,进一步摸清风电和光伏发电资源底数,更好推动风电光伏开发利用。抓紧推进第二批、第三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力争第二批基地按期建成投产。开展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评估,修订并印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办法》,组织开展光伏电站升级改造和退役研究并适时出台有关政策。开展全国光热发电中长期规划布局研究,推动光热发电规模化发展。
推动重大水电工程和抽水蓄能建设。加快推进金沙江龙盘、岗托和澜沧江古水等重大水电工程前期工作。编制全国主要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规划,研究推进藏东南(玉察)、澜沧江上游、金沙江上游水风光一体化基地规划。制定长江流域水电开发建设方案,完成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28年项目布局优化调整。
不断加强民生保障。下达2024年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提高中央预算内投资收益。组织开展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建设,探索推进农村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实施“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和“千家万户沐光行动”,助力乡村振兴。进一步推广可再生能源供暖,加大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和惠民利民力度。
持续加强行业监测监管。持续抓好可再生能源开发建设按月调度和建档立卡,定期召开形势分析会,及时推动解决可再生能源开发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完善风光功率和流域水电预测方法,提升风电光伏发电顶峰出力预测精度,做好全国主要流域水能利用情况监测。完善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日常调度和监管机制,加强项目和资金管理。

权威之声

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出台《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 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进一步完善“权重+绿证”制度。印发《风电场改造升级和退役管理办法》《关于支持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规范用地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推动光热发电规模化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等文件,进一步完善行业管理。
       重大建设进展顺利。通过督导调研、按月调度、印发通报、组织会商等,全力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第一批基地大部分项目已建成投运,第二批、第三批正在积极推进。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澜沧江如美等一批重要水电项目完成核准。组织开展抽水蓄能发展需求论证,研究制定抽水蓄能电站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抽水蓄能建设进入新阶段,项目开发建设速度明显加快,2023年全国核准抽水蓄能项目50个、总装机6460万千瓦。“三北”荒漠化防治和风电光伏一体化重大工程被中央列为探索可持续防沙治沙的标志性工程。
       重大创新加快突破。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可再生能源发展试点示范的通知》,组织开展技术创新、开发建设、高比例应用3大类、20项试点示范。印发《关于公布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名单(第一批)的通知》,第一批15个符合条件的县纳入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印发实施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规划,水风光一体化开发建设正式启动。在技术创新推动下,2023年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成功并网发电,国内首座离岸超100千米、水深超100米的深远海漂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成功投运,新疆库车光伏规模化制氢、库布其沙漠光伏治沙等一批引领性示范项目建成投产。
       重要民生优化服务。下达农网巩固提升2023年中央预算内投资50亿元,优先安排脱贫地区、边远地区农网建设改造。充分利用专项债券政策推动可再生能源供热持续发展,一批村镇可再生能源供热项目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开展新能源及抽水蓄能开发领域不当市场干预行为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继续做好“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高效办理信息公开和网民留言。
       持续推进可再生能源高质量跃升发展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随着市场竞争更加充分、技术不断进步,特别是党中央高度重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新的一年,要按照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工作总基调,坚持陆海并进、集散并举、多能互补、融合发展,持续推进可再生能源高质量跃升发展。
研究出台重大政策。积极配合全国人大环资委做好可再生能源法修法工作,完成立法专题研究、法律条文修改建议,起草修法建议稿草案。印发2024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配合有关部门分省明确风电光伏合理利用率,以消纳责任权重为底线,以合理利用率为上限,有序推动风电光伏发展。在绿证核发全覆盖的基础上,推动以绿证作为可再生能源消费的基础凭证,加强绿证国际互认,进一步提高绿证的影响力。在与新能源保障性消纳政策做好衔接的基础上,组织研究适应新能源特性的市场机制,稳妥有序推动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
推动风电太阳能发电发展。开展全国风光资源普查,进一步摸清风电和光伏发电资源底数,更好推动风电光伏开发利用。抓紧推进第二批、第三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力争第二批基地按期建成投产。开展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评估,修订并印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办法》,组织开展光伏电站升级改造和退役研究并适时出台有关政策。开展全国光热发电中长期规划布局研究,推动光热发电规模化发展。
推动重大水电工程和抽水蓄能建设。加快推进金沙江龙盘、岗托和澜沧江古水等重大水电工程前期工作。编制全国主要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规划,研究推进藏东南(玉察)、澜沧江上游、金沙江上游水风光一体化基地规划。制定长江流域水电开发建设方案,完成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28年项目布局优化调整。
不断加强民生保障。下达2024年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提高中央预算内投资收益。组织开展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建设,探索推进农村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实施“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和“千家万户沐光行动”,助力乡村振兴。进一步推广可再生能源供暖,加大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和惠民利民力度。
持续加强行业监测监管。持续抓好可再生能源开发建设按月调度和建档立卡,定期召开形势分析会,及时推动解决可再生能源开发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完善风光功率和流域水电预测方法,提升风电光伏发电顶峰出力预测精度,做好全国主要流域水能利用情况监测。完善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日常调度和监管机制,加强项目和资金管理。

权威之声

能互补、融合发展,持续推进可再生能源高质量跃升发展。
       研究出台重大政策。积极配合全国人大环资委做好可再生能源法修法工作,完成立法专题研究、法律条文修改建议,起草修法建议稿草案。印发2024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配合有关部门分省明确风电光伏合理利用率,以消纳责任权重为底线,以合理利用率为上限,有序推动风电光伏发展。在绿证核发全覆盖的基础上,推动以绿证作为可再生能源消费的基础凭证,加强绿证国际互认,进一步提高绿证的影响力。在与新能源保障性消纳政策做好衔接的基础上,组织研究适应新能源特性的市场机制,稳妥有序推动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
       推动风电太阳能发电发展。开展全国风光资源普查,进一步摸清风电和光伏发电资源底数,更好推动风电光伏开发利用。抓紧推进第二批、第三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力争第二批基地按期建成投产。开展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评估,修订并印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办法》,组织开展光伏电站升级改造和退役研究并适时出台有关政策。开展全国光热发电中长期规划布局研究,推动光热发电规模化发展。
       推动重大水电工程和抽水蓄能建设。加快推进金沙江龙盘、岗托和澜沧江古水等重大水电工程前期工作。编制全国主要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规划,研究推进藏东南(玉察)、澜沧江上游、金沙江上游水风光一体化基地规划。制定长江流域水电开发建设方案,完成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28年项目布局优化调整。
       不断加强民生保障。下达2024年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提高中央预算内投资收益。组织开展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建设,探索推进农村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实施“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和“千家万户沐光行动”,助力乡村振兴。进一步推广可再生能源供暖,加大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和惠民利民力度。
       持续加强行业监测监管。持续抓好可再生能源开发建设按月调度和建档立卡,定期召开形势分析会,及时推动解决可再生能源开发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完善风光功率和流域水电预测方法,提升风电光伏发电顶峰出力预测精度,做好全国主要流域水能利用情况监测。完善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日常调度和监管机制,加强项目和资金管理。

权威之声

02

宏观政策

MACROPOLICY

宏观政策

云南:2024年加速硅光伏产业垂直一体化布局

来源:云南省人民政府

1月29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发布2024年工作报告,报告指出,2024年推动绿色铝向精深加工和终端制造延伸产业链,产值达到1300亿元。加速硅光伏产业垂直一体化布局,增加值增长15%。
此外,稳能源电力。增煤电、扩光伏、优水电、配储能、强电网,力争供应电煤3500万吨以上,开工和投产新能源项目各1600万千瓦,加快抽水蓄能项目建设,确保托巴水电站投产,力争红河电厂建成发电。推动“水火风光储”多能协同和“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加快打造国家清洁能源基地和全国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

原文链接:云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

行业聚焦

INDUSTRY FOCUS

03

行业聚焦

探寻中国光伏行业增长密码 上游如何夯实根基?

来源: 人民日报

光伏上游如何夯实产业根基
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给中国制造增添了新亮色。
从零起步,从跟跑到领跑,我国光伏行业近年来实现跨越式发展,重点环节国产化程度大幅提升,以高科技、高附加值、引领绿色转型成为出口新增长点。去年前三季度,我国硅料、硅片、电池、组件产量比上年同期增长均超过70%,行业总产值超过1.2万亿元。
光伏行业如何进一步锻造竞争优势?未来增长空间如何?近日,记者走访内蒙古、江苏等地,探寻中国光伏行业的增长密码。
——编者
国内现存最老的光伏电站多少岁?
41岁。
海拔2000多米之上,峰峦叠嶂之间,甘肃兰州榆中县园子岔乡小岔村,就是这座建于1983年的小电站的旧址。电站曾为当时依靠煤油灯照明的100多户村民送去宝贵电能,不过,它所用的光伏组件全部由国外企业生产。

行业聚焦

行业聚焦

40多年后,同样在榆中,近千座分布式光伏发电设施已落地运营并全部实现国产化。放眼望去,不只在国内,借由浙江宁波舟山港、新疆霍尔果斯口岸、云南磨憨口岸等,中国生产的光伏产品正被运往全球。
弯道超车,是很多人谈及中国光伏行业时的常用词。
2001年,我国光伏电池产量仅3兆瓦;到2010年底,产量已达8000兆瓦,约占全球总产量的一半。这10年间,行业突飞猛进,一度盛传“拥硅为胜”的说法,殊不知与国外厂商签订的大额硅料订单,在全球金融危机时,却成了负担。
本世纪第二个10年,行业痛定思痛,改变了原料、设备、市场“三头在外”的状况,打造出具有成本、质量等多重优势的完整产业链,光伏产品成为外贸的亮眼名片之一。
快速超越的背后,是这一行业遭遇逆境时的奋起,更是多方合力下,光伏制造含金量的逐步提升。其中,硅料、硅片等重点环节中技术的钻研和突破,可谓关键一步。2005年,中国多晶硅产量仅占当年全球光伏电池耗硅量的0.3%,行业所需95%以上的多晶硅依赖进口;也正是这一年,国内企业开始往产业链上游探索,开辟自力更生的新路。
2022年,我国多晶硅产量全球占比已达85.6%,硅片产量占比达97.4%。
未来,光伏上游环节如何不断突破,持续锻造国际竞争优势?又如何在竞争压力加大的未来,继续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整个行业正面对时不我待的新挑战。
产量大和扩产为何共存
品质优先,高端产能依然稀缺
光伏人常说,生产制造之路,从一粒沙开始。
大自然中常见的沙子、鹅卵石,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也就是光伏产业链上游原料——硅料的重要来源。当然,在实际生产中,主要使用产自硅矿的硅石,再进一步提纯得到硅料。
2023年以来,随着产能逐步释放、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硅料价格波动下降。然而,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协鑫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等头部企业仍在持续扩产:四川乐山,通威新增投资约60亿元建设年产12万吨高纯晶硅项目,力争于2024年投产;内蒙古呼和浩特,协鑫科技旗下的内蒙古鑫环硅能10万吨颗粒硅产能于去年9月正式投产……
看似矛盾的背后,铺陈出一条自然而清晰的产业逻辑——高端产能依然稀缺。不断革新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是头部企业逆势扩产的底气所在。
记者来到内蒙古通威高纯晶硅有限公司的露天生产基地,只见球形、椭圆形的储罐体积庞大,各式管道交错密布。其中,10多座数十米高的银塔格外引人注目。
“工业硅在氢化的过程中,会产生进一步还原所需的三氯氢硅,但也会产生大量的副产物以及金属杂质。”内蒙古通威高纯晶硅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习松打了个比方,“这些高塔是精馏塔。可以把它们想象成巨大的开水壶,精馏的原理就好比烧开水。三氯氢硅以蒸气的形态冒出来并被收集起来,而杂质等像水垢一样留在‘开水壶’底部。3个塔为一组,经过多次不同压力和温度的‘烧水’,产品纯度大幅提升,能够更好满足下游的产品升级需求。”
除了提升纯度,不断革新产品也是迈向高端的重要路径。在协鑫科技旗下的内蒙古鑫元硅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了一桶直径2毫米左右的铅灰色小球。这种名为“颗粒硅”的硅料得名于它的形态,在填装硅料时,球形能带来更高的熔化速率,有利于节约工时、提升单产。
“我们生产的颗粒硅产品,起初由于表面积大,容易吸附粉尘、杂质。”内蒙古鑫元硅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咸江介绍,“所以要给颗粒硅‘洗澡’,通过自我摩擦、超声波振荡等方式,把产品表面的‘脏衣服’脱掉。另外,对‘洗澡水’进行粉尘浊度检测,还能更加精确地测定除尘效果。”
目前,随着除尘能力的提升、与下游客户合作测试的推进,协鑫科技的颗粒硅产品品质不断提升。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颗粒硅的市场占有率为7.5%,相较2021年的4.1%显著提高。
价格和利润如何平衡
低价考验,成本优势独具竞争力
“技术和价格是观察光伏行业发展的关键脉络。”能见研究院副院长曹开虎说。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技术推动产品性能不断提升,但若高性能产品的价格没有竞争力,也会导致有价无市。
这在硅片制造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随着行业竞争不断加剧,2023年,光伏组件价格一度低于1元/瓦,而硅片成本在组件成本中占35%—40%。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专家委副主任吕锦标分析,如果按照1元/瓦的价格,很多企业会面临亏损,小厂可能被淘汰出局。
如何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是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必答题。
历史总有相似,10多年前,同样的难题也摆在隆基绿能创始人、总裁李振国面前。彼时,他所坚持的单晶硅片路线虽然效率优势突出,但在成本、价格方面完全无法与多晶相提并论。2008年,单片单晶硅片的价格约为100元;近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公布的市场成交价显示,单片单晶硅片的成交均价低至2元左右。
10余年间,价格降幅超90%如何实现?答案是全行业对降本增效的不懈探索。
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的隆基绿能光伏全产业链项目现场,切片车间一台前侧敞口的机器内,数以万米长的铅黑色金刚线紧紧缠绕在约1米长的卷轴上。粘有单晶硅方棒的晶托位于金刚线上方的工作台上。随着工作台下压,高速运转的金刚线就切割出了极薄的硅片。
“所谓金刚线,其实是将硬度极高的金刚石微粉颗粒,均匀固结在母线上。”鄂尔多斯市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鹏介绍,“此前,业界主要采用砂浆切割法,切割效率较低,还容易产生污染。而金刚线不仅能提供更大的切削力,还能减少切割损耗,大幅降低了线耗、硅料等成本。”
2012年,金刚线切割技术主要被国外企业垄断,国内企业购买金刚线价格不菲。不过,李振国看到了这一技术能够带来的降本潜力,与国内厂家紧密合作、协同攻关,承担短期亏损压力推广技术……2013年,隆基绿能率先开始金刚线切割技术替代,并向行业推广。据估算,这一技术推动行业在硅片环节每年节约30%的硅料。
除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硅料损耗,在保证电池转换效率的前提下生产大尺寸、更轻薄的产品,也成为近年来硅片企业摊薄成本、减轻下游压力的途径之一。
“10微米大约是一根头发丝直径的1/6,看似微不足道,却直接影响着硅片企业的利润。”TCL中环内蒙古晶片生产基地生产总监李斌介绍,“据测算,硅片每减薄10微米,可降低硅片成本约5.5%。”
近年来,通过应用特别设计的切割设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影像监测系统,TCL中环实现设备在高速运转状态下的高精度金刚线切割,有效提升了原料利用率。目前,中环量产硅片厚度已从2021年1月的175微米下降到130微米,单位公斤出片数提升了6.8片。
节能和发展如何并行
减污降耗,绿色行业更要绿色发展
“要以清洁能源制造清洁能源。”在2023年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配套活动“可持续企业家对话”上,李振国说,“在为全球创造低成本清洁能源、促进能源公平的同时,我们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的生产制造理念。”
光伏毫无疑问是绿色能源,但光伏制造尤其是上游硅料、硅片制造曾一度被贴上“高耗能、高污染”的标签。节能和发展如何并行?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1年本)》中明确提出,“光伏制造企业应采用工艺先进、安全可靠、节能环保、产品质量好、生产成本低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此外,针对终端产品的生产全流程碳足迹追溯,也进一步倒逼光伏上游企业绿色发展。
协鑫科技选择在提升工艺里找答案。“颗粒硅的工艺环节从6个降到了3个,反应温度从1100摄氏度降到了700摄氏度,这些都能大大降低综合电耗、水耗等。”协鑫科技联席首席执行官兰天石介绍。
除了向内寻求工艺提升,向外探索、因地制宜也是推动节能降耗的一大路径。
脱胶、清洗、切片……每生产1张硅片需要消耗0.5升左右的水,相当于1瓶普通瓶装水。在光伏制造过程中,硅片生产环节的水耗较大。
近年来,多家光伏头部企业因内蒙古绿电资源丰富,纷纷在此建设生产基地。但对于水资源匮乏且时空分布不均的内蒙古来说,如何因地制宜?
以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为例,这里年产煤炭2亿吨以上,但水资源相对匮乏,此外还曾长期受疏干水(采煤过程中从煤层或井下涌出的污水)困扰。近年来,当地政府推动疏干水在市政、绿化等领域净化利用,但只能利用一小部分,净化成本还是难以摊平。
光伏企业的工业用水需求,正好为污水利用找到了突破口。
“我们根据伊金霍洛旗委、旗政府要求,收集伊金霍洛旗境内东部14座和南部3座煤矿每天产生的合计约12万立方米的疏干水,经处理后可以保障隆基绿能所在的蒙苏经济开发区部分工业用水。”圣圆水务集团供水管理部部长白瑞介绍,隆基绿能光伏全产业链项目每天使用的净化后疏干水约2万吨,有效减少了地表水、地下水的使用。
西北地区的冬日低温,也成为节水的一大助力。在内蒙古通威高纯晶硅有限公司,循环水管道上方放置着几台巨大的圆形风机。“内蒙古秋冬温度低、风大,可以利用这些风冷塔对循环水进行冷却。”张习松说,“节能降耗、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我们的日常理念。”
政府支持和行业协同如何助力
展望未来,行业增长仍有较大空间
“充分的市场竞争、产业门类齐全的配套优势、政策的支持引导等,锻造了中国光伏制造的完备产业链,打造了其国际竞争优势。”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世江表示,如果要穿越周期、挖掘更大增长空间,行业仍有一些堵点需要打通。
向外看,目前海外的一些碳足迹追溯标准,尚存在与国内不衔接之处。据王世江介绍,目前对光伏产品出口时的碳足迹追溯,压力主要在上游,且对上游利用水电生产制造、购买国内绿证的行为存在认证堵点。“在一些认证标准中,不将水电视为清洁能源。此外,不同市场的绿证系统标准不一,这导致国内光伏产品在出口时,面临认证衔接困难。”王世江说,针对这些难题,光伏行业协会正在积极推动解决。
向内看,让高耗能的光伏上游环节更好使用绿电,需要地方政府与相关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调研过程中,呼和浩特金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冯吉龙表示,如今,配建光伏电站、打造源网荷储一体化的产业园,从而在生产时使用成本更低的绿电,成为推动当地光伏企业发展的新趋势。目前,位于该开发区内的中环产业园积极推动园区企业使用绿电,助力当地打造绿电消纳示范区,但如何在保障企业绿电需求的同时兼顾电网稳定性,还需进一步探索。
促进标准统一、方便上下游对接生产,仍需要行业协同发力。“光伏硅片和组件的尺寸不统一,造成其他配件、运输、终端安装等环节存在不畅,这也是行业近年来面临的痛点之一。”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介绍,包括隆基绿能在内的9家光伏企业共同成立了光伏组件尺寸标准化研讨组,推动新一代矩形硅片相关组件尺寸的标准化,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
面对硅料、硅片价格下滑,产能趋于过剩的态势,王世江分析,从更长的行业周期来看,短期波动属于市场竞争的正常现象。
多位受访企业主要负责人表示,对未来仍有信心。“在光伏行业发电成本持续下降和全球绿色经济发展等有利因素的推动下,全球光伏新增装机仍将稳步增长,行业降本增效路径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将更多依靠技术创新和制造方式优势。”TCL集团创始人李东生表示。

图①: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隆基绿能生产基地的切片工厂产线一角。
崔 恒摄(人民视觉)
图②: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鑫环硅能科技有限公司的颗粒硅研发与制造基地。
谢柯文摄(人民视觉)
数据来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

“工业硅在氢化的过程中,会产生进一步还原所需的三氯氢硅,但也会产生大量的副产物以及金属杂质。”内蒙古通威高纯晶硅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习松打了个比方,“这些高塔是精馏塔。可以把它们想象成巨大的开水壶,精馏的原理就好比烧开水。三氯氢硅以蒸气的形态冒出来并被收集起来,而杂质等像水垢一样留在‘开水壶’底部。3个塔为一组,经过多次不同压力和温度的‘烧水’,产品纯度大幅提升,能够更好满足下游的产品升级需求。”
除了提升纯度,不断革新产品也是迈向高端的重要路径。在协鑫科技旗下的内蒙古鑫元硅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了一桶直径2毫米左右的铅灰色小球。这种名为“颗粒硅”的硅料得名于它的形态,在填装硅料时,球形能带来更高的熔化速率,有利于节约工时、提升单产。
“我们生产的颗粒硅产品,起初由于表面积大,容易吸附粉尘、杂质。”内蒙古鑫元硅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咸江介绍,“所以要给颗粒硅‘洗澡’,通过自我摩擦、超声波振荡等方式,把产品表面的‘脏衣服’脱掉。另外,对‘洗澡水’进行粉尘浊度检测,还能更加精确地测定除尘效果。”
目前,随着除尘能力的提升、与下游客户合作测试的推进,协鑫科技的颗粒硅产品品质不断提升。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颗粒硅的市场占有率为7.5%,相较2021年的4.1%显著提高。
价格和利润如何平衡
低价考验,成本优势独具竞争力
“技术和价格是观察光伏行业发展的关键脉络。”能见研究院副院长曹开虎说。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技术推动产品性能不断提升,但若高性能产品的价格没有竞争力,也会导致有价无市。
这在硅片制造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随着行业竞争不断加剧,2023年,光伏组件价格一度低于1元/瓦,而硅片成本在组件成本中占35%—40%。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专家委副主任吕锦标分析,如果按照1元/瓦的价格,很多企业会面临亏损,小厂可能被淘汰出局。
如何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是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必答题。
历史总有相似,10多年前,同样的难题也摆在隆基绿能创始人、总裁李振国面前。彼时,他所坚持的单晶硅片路线虽然效率优势突出,但在成本、价格方面完全无法与多晶相提并论。2008年,单片单晶硅片的价格约为100元;近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公布的市场成交价显示,单片单晶硅片的成交均价低至2元左右。
10余年间,价格降幅超90%如何实现?答案是全行业对降本增效的不懈探索。
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的隆基绿能光伏全产业链项目现场,切片车间一台前侧敞口的机器内,数以万米长的铅黑色金刚线紧紧缠绕在约1米长的卷轴上。粘有单晶硅方棒的晶托位于金刚线上方的工作台上。随着工作台下压,高速运转的金刚线就切割出了极薄的硅片。
“所谓金刚线,其实是将硬度极高的金刚石微粉颗粒,均匀固结在母线上。”鄂尔多斯市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鹏介绍,“此前,业界主要采用砂浆切割法,切割效率较低,还容易产生污染。而金刚线不仅能提供更大的切削力,还能减少切割损耗,大幅降低了线耗、硅料等成本。”
2012年,金刚线切割技术主要被国外企业垄断,国内企业购买金刚线价格不菲。不过,李振国看到了这一技术能够带来的降本潜力,与国内厂家紧密合作、协同攻关,承担短期亏损压力推广技术……2013年,隆基绿能率先开始金刚线切割技术替代,并向行业推广。据估算,这一技术推动行业在硅片环节每年节约30%的硅料。
除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硅料损耗,在保证电池转换效率的前提下生产大尺寸、更轻薄的产品,也成为近年来硅片企业摊薄成本、减轻下游压力的途径之一。
“10微米大约是一根头发丝直径的1/6,看似微不足道,却直接影响着硅片企业的利润。”TCL中环内蒙古晶片生产基地生产总监李斌介绍,“据测算,硅片每减薄10微米,可降低硅片成本约5.5%。”
近年来,通过应用特别设计的切割设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影像监测系统,TCL中环实现设备在高速运转状态下的高精度金刚线切割,有效提升了原料利用率。目前,中环量产硅片厚度已从2021年1月的175微米下降到130微米,单位公斤出片数提升了6.8片。
节能和发展如何并行
减污降耗,绿色行业更要绿色发展
“要以清洁能源制造清洁能源。”在2023年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配套活动“可持续企业家对话”上,李振国说,“在为全球创造低成本清洁能源、促进能源公平的同时,我们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的生产制造理念。”
光伏毫无疑问是绿色能源,但光伏制造尤其是上游硅料、硅片制造曾一度被贴上“高耗能、高污染”的标签。节能和发展如何并行?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1年本)》中明确提出,“光伏制造企业应采用工艺先进、安全可靠、节能环保、产品质量好、生产成本低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此外,针对终端产品的生产全流程碳足迹追溯,也进一步倒逼光伏上游企业绿色发展。
协鑫科技选择在提升工艺里找答案。“颗粒硅的工艺环节从6个降到了3个,反应温度从1100摄氏度降到了700摄氏度,这些都能大大降低综合电耗、水耗等。”协鑫科技联席首席执行官兰天石介绍。
除了向内寻求工艺提升,向外探索、因地制宜也是推动节能降耗的一大路径。
脱胶、清洗、切片……每生产1张硅片需要消耗0.5升左右的水,相当于1瓶普通瓶装水。在光伏制造过程中,硅片生产环节的水耗较大。
近年来,多家光伏头部企业因内蒙古绿电资源丰富,纷纷在此建设生产基地。但对于水资源匮乏且时空分布不均的内蒙古来说,如何因地制宜?
以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为例,这里年产煤炭2亿吨以上,但水资源相对匮乏,此外还曾长期受疏干水(采煤过程中从煤层或井下涌出的污水)困扰。近年来,当地政府推动疏干水在市政、绿化等领域净化利用,但只能利用一小部分,净化成本还是难以摊平。
光伏企业的工业用水需求,正好为污水利用找到了突破口。
“我们根据伊金霍洛旗委、旗政府要求,收集伊金霍洛旗境内东部14座和南部3座煤矿每天产生的合计约12万立方米的疏干水,经处理后可以保障隆基绿能所在的蒙苏经济开发区部分工业用水。”圣圆水务集团供水管理部部长白瑞介绍,隆基绿能光伏全产业链项目每天使用的净化后疏干水约2万吨,有效减少了地表水、地下水的使用。
西北地区的冬日低温,也成为节水的一大助力。在内蒙古通威高纯晶硅有限公司,循环水管道上方放置着几台巨大的圆形风机。“内蒙古秋冬温度低、风大,可以利用这些风冷塔对循环水进行冷却。”张习松说,“节能降耗、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我们的日常理念。”
政府支持和行业协同如何助力
展望未来,行业增长仍有较大空间
“充分的市场竞争、产业门类齐全的配套优势、政策的支持引导等,锻造了中国光伏制造的完备产业链,打造了其国际竞争优势。”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世江表示,如果要穿越周期、挖掘更大增长空间,行业仍有一些堵点需要打通。
向外看,目前海外的一些碳足迹追溯标准,尚存在与国内不衔接之处。据王世江介绍,目前对光伏产品出口时的碳足迹追溯,压力主要在上游,且对上游利用水电生产制造、购买国内绿证的行为存在认证堵点。“在一些认证标准中,不将水电视为清洁能源。此外,不同市场的绿证系统标准不一,这导致国内光伏产品在出口时,面临认证衔接困难。”王世江说,针对这些难题,光伏行业协会正在积极推动解决。
向内看,让高耗能的光伏上游环节更好使用绿电,需要地方政府与相关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调研过程中,呼和浩特金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冯吉龙表示,如今,配建光伏电站、打造源网荷储一体化的产业园,从而在生产时使用成本更低的绿电,成为推动当地光伏企业发展的新趋势。目前,位于该开发区内的中环产业园积极推动园区企业使用绿电,助力当地打造绿电消纳示范区,但如何在保障企业绿电需求的同时兼顾电网稳定性,还需进一步探索。
促进标准统一、方便上下游对接生产,仍需要行业协同发力。“光伏硅片和组件的尺寸不统一,造成其他配件、运输、终端安装等环节存在不畅,这也是行业近年来面临的痛点之一。”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介绍,包括隆基绿能在内的9家光伏企业共同成立了光伏组件尺寸标准化研讨组,推动新一代矩形硅片相关组件尺寸的标准化,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
面对硅料、硅片价格下滑,产能趋于过剩的态势,王世江分析,从更长的行业周期来看,短期波动属于市场竞争的正常现象。
多位受访企业主要负责人表示,对未来仍有信心。“在光伏行业发电成本持续下降和全球绿色经济发展等有利因素的推动下,全球光伏新增装机仍将稳步增长,行业降本增效路径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将更多依靠技术创新和制造方式优势。”TCL集团创始人李东生表示。

行业聚焦

10余年间,价格降幅超90%如何实现?答案是全行业对降本增效的不懈探索。
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的隆基绿能光伏全产业链项目现场,切片车间一台前侧敞口的机器内,数以万米长的铅黑色金刚线紧紧缠绕在约1米长的卷轴上。粘有单晶硅方棒的晶托位于金刚线上方的工作台上。随着工作台下压,高速运转的金刚线就切割出了极薄的硅片。
“所谓金刚线,其实是将硬度极高的金刚石微粉颗粒,均匀固结在母线上。”鄂尔多斯市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鹏介绍,“此前,业界主要采用砂浆切割法,切割效率较低,还容易产生污染。而金刚线不仅能提供更大的切削力,还能减少切割损耗,大幅降低了线耗、硅料等成本。”
2012年,金刚线切割技术主要被国外企业垄断,国内企业购买金刚线价格不菲。不过,李振国看到了这一技术能够带来的降本潜力,与国内厂家紧密合作、协同攻关,承担短期亏损压力推广技术……2013年,隆基绿能率先开始金刚线切割技术替代,并向行业推广。据估算,这一技术推动行业在硅片环节每年节约30%的硅料。
除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硅料损耗,在保证电池转换效率的前提下生产大尺寸、更轻薄的产品,也成为近年来硅片企业摊薄成本、减轻下游压力的途径之一。
“10微米大约是一根头发丝直径的1/6,看似微不足道,却直接影响着硅片企业的利润。”TCL中环内蒙古晶片生产基地生产总监李斌介绍,“据测算,硅片每减薄10微米,可降低硅片成本约5.5%。”
近年来,通过应用特别设计的切割设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影像监测系统,TCL中环实现设备在高速运转状态下的高精度金刚线切割,有效提升了原料利用率。目前,中环量产硅片厚度已从2021年1月的175微米下降到130微米,单位公斤出片数提升了6.8片。
节能和发展如何并行
减污降耗,绿色行业更要绿色发展
“要以清洁能源制造清洁能源。”在2023年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配套活动“可持续企业家对话”上,李振国说,“在为全球创造低成本清洁能源、促进能源公平的同时,我们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的生产制造理念。”
光伏毫无疑问是绿色能源,但光伏制造尤其是上游硅料、硅片制造曾一度被贴上“高耗能、高污染”的标签。节能和发展如何并行?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1年本)》中明确提出,“光伏制造企业应采用工艺先进、安全可靠、节能环保、产品质量好、生产成本低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此外,针对终端产品的生产全流程碳足迹追溯,也进一步倒逼光伏上游企业绿色发展。
协鑫科技选择在提升工艺里找答案。“颗粒硅的工艺环节从6个降到了3个,反应温度从1100摄氏度降到了700摄氏度,这些都能大大降低综合电耗、水耗等。”协鑫科技联席首席执行官兰天石介绍。
除了向内寻求工艺提升,向外探索、因地制宜也是推动节能降耗的一大路径。
脱胶、清洗、切片……每生产1张硅片需要消耗0.5升左右的水,相当于1瓶普通瓶装水。在光伏制造过程中,硅片生产环节的水耗较大。
近年来,多家光伏头部企业因内蒙古绿电资源丰富,纷纷在此建设生产基地。但对于水资源匮乏且时空分布不均的内蒙古来说,如何因地制宜?
以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为例,这里年产煤炭2亿吨以上,但水资源相对匮乏,此外还曾长期受疏干水(采煤过程中从煤层或井下涌出的污水)困扰。近年来,当地政府推动疏干水在市政、绿化等领域净化利用,但只能利用一小部分,净化成本还是难以摊平。
光伏企业的工业用水需求,正好为污水利用找到了突破口。
“我们根据伊金霍洛旗委、旗政府要求,收集伊金霍洛旗境内东部14座和南部3座煤矿每天产生的合计约12万立方米的疏干水,经处理后可以保障隆基绿能所在的蒙苏经济开发区部分工业用水。”圣圆水务集团供水管理部部长白瑞介绍,隆基绿能光伏全产业链项目每天使用的净化后疏干水约2万吨,有效减少了地表水、地下水的使用。
西北地区的冬日低温,也成为节水的一大助力。在内蒙古通威高纯晶硅有限公司,循环水管道上方放置着几台巨大的圆形风机。“内蒙古秋冬温度低、风大,可以利用这些风冷塔对循环水进行冷却。”张习松说,“节能降耗、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我们的日常理念。”
政府支持和行业协同如何助力
展望未来,行业增长仍有较大空间
“充分的市场竞争、产业门类齐全的配套优势、政策的支持引导等,锻造了中国光伏制造的完备产业链,打造了其国际竞争优势。”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世江表示,如果要穿越周期、挖掘更大增长空间,行业仍有一些堵点需要打通。
向外看,目前海外的一些碳足迹追溯标准,尚存在与国内不衔接之处。据王世江介绍,目前对光伏产品出口时的碳足迹追溯,压力主要在上游,且对上游利用水电生产制造、购买国内绿证的行为存在认证堵点。“在一些认证标准中,不将水电视为清洁能源。此外,不同市场的绿证系统标准不一,这导致国内光伏产品在出口时,面临认证衔接困难。”王世江说,针对这些难题,光伏行业协会正在积极推动解决。
向内看,让高耗能的光伏上游环节更好使用绿电,需要地方政府与相关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调研过程中,呼和浩特金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冯吉龙表示,如今,配建光伏电站、打造源网荷储一体化的产业园,从而在生产时使用成本更低的绿电,成为推动当地光伏企业发展的新趋势。目前,位于该开发区内的中环产业园积极推动园区企业使用绿电,助力当地打造绿电消纳示范区,但如何在保障企业绿电需求的同时兼顾电网稳定性,还需进一步探索。
促进标准统一、方便上下游对接生产,仍需要行业协同发力。“光伏硅片和组件的尺寸不统一,造成其他配件、运输、终端安装等环节存在不畅,这也是行业近年来面临的痛点之一。”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介绍,包括隆基绿能在内的9家光伏企业共同成立了光伏组件尺寸标准化研讨组,推动新一代矩形硅片相关组件尺寸的标准化,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
面对硅料、硅片价格下滑,产能趋于过剩的态势,王世江分析,从更长的行业周期来看,短期波动属于市场竞争的正常现象。
多位受访企业主要负责人表示,对未来仍有信心。“在光伏行业发电成本持续下降和全球绿色经济发展等有利因素的推动下,全球光伏新增装机仍将稳步增长,行业降本增效路径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将更多依靠技术创新和制造方式优势。”TCL集团创始人李东生表示。

行业聚焦

上游企业绿色发展。
协鑫科技选择在提升工艺里找答案。“颗粒硅的工艺环节从6个降到了3个,反应温度从1100摄氏度降到了700摄氏度,这些都能大大降低综合电耗、水耗等。”协鑫科技联席首席执行官兰天石介绍。
除了向内寻求工艺提升,向外探索、因地制宜也是推动节能降耗的一大路径。
脱胶、清洗、切片……每生产1张硅片需要消耗0.5升左右的水,相当于1瓶普通瓶装水。在光伏制造过程中,硅片生产环节的水耗较大。
近年来,多家光伏头部企业因内蒙古绿电资源丰富,纷纷在此建设生产基地。但对于水资源匮乏且时空分布不均的内蒙古来说,如何因地制宜?
以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为例,这里年产煤炭2亿吨以上,但水资源相对匮乏,此外还曾长期受疏干水(采煤过程中从煤层或井下涌出的污水)困扰。近年来,当地政府推动疏干水在市政、绿化等领域净化利用,但只能利用一小部分,净化成本还是难以摊平。
光伏企业的工业用水需求,正好为污水利用找到了突破口。
“我们根据伊金霍洛旗委、旗政府要求,收集伊金霍洛旗境内东部14座和南部3座煤矿每天产生的合计约12万立方米的疏干水,经处理后可以保障隆基绿能所在的蒙苏经济开发区部分工业用水。”圣圆水务集团供水管理部部长白瑞介绍,隆基绿能光伏全产业链项目每天使用的净化后疏干水约2万吨,有效减少了地表水、地下水的使用。
西北地区的冬日低温,也成为节水的一大助力。在内蒙古通威高纯晶硅有限公司,循环水管道上方放置着几台巨大的圆形风机。“内蒙古秋冬温度低、风大,可以利用这些风冷塔对循环水进行冷却。”张习松说,“节能降耗、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我们的日常理念。”
政府支持和行业协同如何助力
展望未来,行业增长仍有较大空间
“充分的市场竞争、产业门类齐全的配套优势、政策的支持引导等,锻造了中国光伏制造的完备产业链,打造了其国际竞争优势。”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世江表示,如果要穿越周期、挖掘更大增长空间,行业仍有一些堵点需要打通。
向外看,目前海外的一些碳足迹追溯标准,尚存在与国内不衔接之处。据王世江介绍,目前对光伏产品出口时的碳足迹追溯,压力主要在上游,且对上游利用水电生产制造、购买国内绿证的行为存在认证堵点。“在一些认证标准中,不将水电视为清洁能源。此外,不同市场的绿证系统标准不一,这导致国内光伏产品在出口时,面临认证衔接困难。”王世江说,针对这些难题,光伏行业协会正在积极推动解决。
向内看,让高耗能的光伏上游环节更好使用绿电,需要地方政府与相关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调研过程中,呼和浩特金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冯吉龙表示,如今,配建光伏电站、打造源网荷储一体化的产业园,从而在生产时使用成本更低的绿电,成为推动当地光伏企业发展的新趋势。目前,位于该开发区内的中环产业园积极推动园区企业使用绿电,助力当地打造绿电消纳示范区,但如何在保障企业绿电需求的同时兼顾电网稳定性,还需进一步探索。
促进标准统一、方便上下游对接生产,仍需要行业协同发力。“光伏硅片和组件的尺寸不统一,造成其他配件、运输、终端安装等环节存在不畅,这也是行业近年来面临的痛点之一。”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介绍,包括隆基绿能在内的9家光伏企业共同成立了光伏组件尺寸标准化研讨组,推动新一代矩形硅片相关组件尺寸的标准化,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
面对硅料、硅片价格下滑,产能趋于过剩的态势,王世江分析,从更长的行业周期来看,短期波动属于市场竞争的正常现象。
多位受访企业主要负责人表示,对未来仍有信心。“在光伏行业发电成本持续下降和全球绿色经济发展等有利因素的推动下,全球光伏新增装机仍将稳步增长,行业降本增效路径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将更多依靠技术创新和制造方式优势。”TCL集团创始人李东生表示。

行业聚焦

向内看,让高耗能的光伏上游环节更好使用绿电,需要地方政府与相关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调研过程中,呼和浩特金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冯吉龙表示,如今,配建光伏电站、打造源网荷储一体化的产业园,从而在生产时使用成本更低的绿电,成为推动当地光伏企业发展的新趋势。目前,位于该开发区内的中环产业园积极推动园区企业使用绿电,助力当地打造绿电消纳示范区,但如何在保障企业绿电需求的同时兼顾电网稳定性,还需进一步探索。
促进标准统一、方便上下游对接生产,仍需要行业协同发力。“光伏硅片和组件的尺寸不统一,造成其他配件、运输、终端安装等环节存在不畅,这也是行业近年来面临的痛点之一。”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介绍,包括隆基绿能在内的9家光伏企业共同成立了光伏组件尺寸标准化研讨组,推动新一代矩形硅片相关组件尺寸的标准化,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
面对硅料、硅片价格下滑,产能趋于过剩的态势,王世江分析,从更长的行业周期来看,短期波动属于市场竞争的正常现象。
多位受访企业主要负责人表示,对未来仍有信心。“在光伏行业发电成本持续下降和全球绿色经济发展等有利因素的推动下,全球光伏新增装机仍将稳步增长,行业降本增效路径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将更多依靠技术创新和制造方式优势。”TCL集团创始人李东生表示。

行业聚焦

04

技术前沿

TECHNOLOGY FRONTIER

技术前沿

来源 : 钠电派

目前,对大规模储能需求的逐步增长促使了对安全、环保和低成本电池体系的不断探索。水系钠离子电池,由于钠资源丰富且与工业制造系统兼容,展现了在低成本、可持续和安全的大规模储能领域广泛应用的前景。然而,由于水的电化学稳定窗口仅为1.23 V,导致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环稳定性受到极大限制。目前,提高水系电池中水的稳定性的方法包括使用高成本的含氟盐构建SEI界面,以及向电解质中添加易燃的共溶剂以降低水的活性。然而,这些方法不仅增加了制造成本,还增加了电池的安全风险。相对于传统的水系中性电解液,碱性电解液在热力学上虽然能够抑制负极上的氢析出(HER),但同时也加剧了正极上的氧析出(OER)。作为目前广泛应用于水系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普鲁士蓝类似物(PBA),由于碱性下的Jahn-Teller效应以及溶解效应,其在碱性电解液中的应用受到了限制。
最近,阿德莱德大学乔世璋院士团队报道了一种基于锰基普鲁士蓝正极(Na2MnFe(CN)6,NMF)、NaTi2(PO4)3 (NTP)负极和低成本碱性NaClO4电解液的碱性水系钠离子电池体系。图1显示,碱性电解液有效地抑制了负极上的HER。此外,通过在NMF正极上涂覆一层商业化镍/碳(Ni/C)纳米颗粒,在正极表面形成了富含H3O+的局部环境,缓解了OER和电极的问题。

碱性水系钠离子电池用于大规模储能

技术前沿

系钠离子电池体系。图1显示,碱性电解液有效地抑制了负极上的HER。此外,通过在NMF正极上涂覆一层商业化镍/碳(Ni/C)纳米颗粒,在正极表面形成了富含H3O+的局部环境,缓解了OER和电极的问题。

由于采用碱性电解液和对正极进行Ni/C修饰,电池在循环过程中成功抑制了氢气和氧气的析出。在-30 °C条件下,以0.5 C倍率进行了200次循环后,电池展现出91.3%的容量保持率。在室温下,以较低的1C倍率进行200次循环,实现了近乎100%的容量保持。在高达10C的大倍率下,电池展现了惊人的13,000次循环稳定性。在正负极活性质量计算的前提下,实现了88.9 Wh kg-1的能量密度,这一性能超过了目前大多数已报道的水系钠离子电池。
将电极的质量负载增加到> 30 mg cm−2的工业水平后,NMF/NTP软包电池在300 mA g−1下表现出稳定的循环性能,容量保持率在200个循环内约为100%。且该软包电池在经过裁剪和浸泡在水中的恶劣条件下也表现出超高的稳定性。此外,经剪裁的软包电池可以在水中连续为湿度计供电超过20小时,这证实了电池具有抗电解液泄漏的能力,且可以承受高湿度环境下的严重损坏。

技术前沿

05

专业评论

Professional comments

杨晓忠:光伏行业可通过“四链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月28日消息 1月28日,2024年央广网财经年会在北京举行。天合光能副总裁兼首席品牌官杨晓忠在会上表示,光伏行业发展面临挑战,可以通过“四链融合”等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
杨晓忠介绍,目前,气候变化、环境损害是全球多方共同关注的重要领域。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光伏作为重要的清洁能源在加速发展、贡献力量。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预测,2035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会是2022年的5倍,到2050年全球光伏装机容量会达到18200GW,光伏行业在能源版图的占比接近一半。
“中国的光伏行业是在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并逐渐在全球实现了领先。”杨晓忠表示,中国光伏行业从下游走到上游,从末端走到前端,进而走向全球经济,靠的就是创新驱动,中国光伏行业申请专利数在全球占比超过80%。
杨晓忠提到,光伏行业发展20多年来,出现了产能过剩,很多跟进投资却没有科技驱动能力的小企业靠杀价竞争。他认为,目前光伏行业面临可持续发展的严峻问题,通过协作共建、加强协同让中国光伏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他建议,应对行业发展挑战,可以从三个方面发力:第一是科技引领,第二是“四链融合”,第三是支持龙头光储企业继续在国际市场高速高质量发展。
“‘四链融合’主要是指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和人才链的融合。不仅对光伏行业,这‘四链’对其他行业而言也至关重要。发展和应用新能源目前大势所趋,应该在政府统筹规划下,实现‘四链融合’,让光伏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杨晓忠说。

专业评论

会展信息

第二届中国智慧光伏与储能展览会

展会时间:2024年6月28日-30日
展会地点: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
主办单位:安徽省新能源协会 中设国际会展集团
展会介绍:中国光储展同期举办配套活动二十余场,包括开幕式、2024中国新能源产业高峰论坛、第二届中国(合肥)光储融合创新发展论坛、长三角光伏建筑一体化产业发展论坛等。通过投资贸易、经贸洽谈、企业对接等方式,为展商搭建产业链贸易平台,充分调动和发挥政府、社会机构及企业主体的积极性、能动性,促进技术升级、成果转化应用和贸易成交,为光伏和储能技术、研发、设计、采购等部门专业人士打造深度技术交流平台,努力为“政、产、学、研、金”各界创造国际化、专业的合作交流与协同创新的机会,实现共赢发展,目前第二届中国智慧光伏与储能展览会已经正式招商,各大行业知名企业逐步开始入驻,为第二届光储展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参展,广告需求的请联系
中国智慧光伏与储能展组委会:
李海燕女士电话:0551-62155731
微信号:15077926312(微信同号)     E-mail: 1158757000@qq.com

会议直达:第二届中国智慧光伏与储能展览会

会展信息

EXHIBITION INFORMATION 

做精做优新能源新材料产业
 推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邮箱:hycydt123@163.com
地址:山西省阳泉市矿区桃北西街2号

耿安英       高    杰       杨晓成       周晓辉      

郭宝晶       韩    娟       张    静       

刘景利       

郑迎芳       段昕永

李淑敏       

蒯平宇       张利武
李淑敏       王   磊
朱瑞峰

主        编

副主编

编辑部主任

副主任

编辑

武天宇

校对审核

耿安英

做精做优新能源新材料产业
 推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邮箱:hycydt123@163.com
地址:山西省阳泉市矿区桃北西街2号

耿安英       高    杰       杨晓成       周晓辉      

郭宝晶       韩    娟       张    静       

刘景利       

郑迎芳       段昕永

李淑敏       

蒯平宇       张利武
李淑敏       王   磊
朱瑞峰

主        编

副主编

编辑部主任

副主任

编辑

武天宇

校对审核

耿安英

往期作品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