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产业信息动态-1月3日

华阳集团产业技术研究总院    主办

内刊

2024年1月3日

199期

Information dynamics of industry

产业信息动态

——摘选自中国工业报《重磅发布!“十四五”规划实施成效如何?》

12月26日,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向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以下简称《评估报告》)。他介绍,《纲要》实施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主要目标指标进展总体符合预期。
其中,《纲要》实施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其中提到: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轨道交通装备、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电力装备、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通信设备、动力电池等优势产业领先地位。

目 录                        CONTENTS

24

刘汉元:中国或成能源转型全球最大领先牵引国

专业评论

技术前沿

2023年全球碳纤维及复材10大新品与技术

18

会展信息

第五届“碳索”企业家跨年分享会

12

2024 光伏行业十大趋势

行业聚焦

权威之声

05

重磅发布!“十四五”规划实施成效如何?

宏观政策

10

内蒙古完善蒙东、蒙西电网工商业分时电价政策!

28

01

权威之声

authority   VOICE

重磅发布!“十四五”规划实施成效如何?

来源:中国工业报

12月26日,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向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以下简称《评估报告》)。他介绍,《纲要》实施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主要目标指标进展总体符合预期。
其中,《纲要》实施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其中提到: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轨道交通装备、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电力装备、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通信设备、动力电池等优势产业领先地位。
更好统筹能源安全与低碳转型,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统筹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支撑性调节性电源和电力输送通道建设,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超前谋划编制油气中长期增储上产行动计划,推进油气进口多元化,优化调整五大煤炭供应保障基地规模,有序释放煤炭先进产能。
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发展
《评估报告》显示,两年多来,完整产业体系和全链条产业链更加巩固,实体经济不断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发展,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产业发展向中高端稳步迈进。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跨过120万亿元台阶,人均GDP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实现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良好开局。”郑栅洁表示,两年多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20年的74.7%提高到2022年的82.9%,强大国内市场对全球资源要素的引力场效应不断显现。
《评估报告》指出,创新驱动发展步伐加快,多项“卡脖子”技术被攻克并实现产业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布局。国家实验室组建运行,全国重点实验室基本重组完成,新型研发机构数量超过2400家。77个已布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成投运35个,形成一批全球领先科技成果。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投入比重保持在6%以上,高被引论文数保持世界第二位。各类创新要素加速向企业集聚,将符合条件行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升至100%,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全社会比重超过77%,中央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超过3%,企业参与或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占比接近80%。
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发展,实体经济根基巩固壮大。《评估报告》显示,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27.8%,占全球比重稳定在30%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8%、占GDP比重超过13%;算力总规模居世界第二;产业数字化取得明显进展,制造业重点领域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增长至60.1%和78.3%;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达到665万台、比2020年增长近三倍。
绿色低碳发展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评估报告》显示,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历史性超过化石能源,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至17.5%。
此外,根据《评估报告》,截至目前,102项重大工程项目中,96项进展符合预期,6项基本符合预期,有力支撑了相关领域战略任务落实。
多措并举推动各项目标完成
“把稳定经济增长放在更加突出重要位置,着力释放内需潜力、提升创新能力、培育发展动力,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稳定社会预期、提振发展信心,更加注重宏观政策多重目标的动态平衡和协同联动,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抓好‘十四五’规划《纲要》各项目标任务落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郑栅洁表示。
围绕推动《纲要》目标落实,《评估报告》提出了一系列举措:

权威之声

权威之声

       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发展
       《评估报告》显示,两年多来,完整产业体系和全链条产业链更加巩固,实体经济不断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发展,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产业发展向中高端稳步迈进。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跨过120万亿元台阶,人均GDP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实现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良好开局。”郑栅洁表示,两年多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20年的74.7%提高到2022年的82.9%,强大国内市场对全球资源要素的引力场效应不断显现。
       《评估报告》指出,创新驱动发展步伐加快,多项“卡脖子”技术被攻克并实现产业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布局。国家实验室组建运行,全国重点实验室基本重组完成,新型研发机构数量超过2400家。77个已布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成投运35个,形成一批全球领先科技成果。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投入比重保持在6%以上,高被引论文数保持世界第二位。各类创新要素加速向企业集聚,将符合条件行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升至100%,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全社会比重超过77%,中央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超过3%,企业参与或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占比接近80%。
       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发展,实体经济根基巩固壮大。《评估报告》显示,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27.8%,占全球比重稳定在30%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8%、占GDP比重超过13%;算力总规模居世界第二;产业数字化取得明显进展,制造业重点领域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增长至60.1%和78.3%;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达到665万台、比2020年增长近三倍。
       绿色低碳发展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评估报告》显示,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历史性超过化石能源,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至17.5%。
       此外,根据《评估报告》,截至目前,102项重大工程项目中,96项进展符合预期,6项基本符合预期,有力支撑了相关领域战略任务落实。
       多措并举推动各项目标完成
“把稳定经济增长放在更加突出重要位置,着力释放内需潜力、提升创新能力、培育发展动力,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稳定社会预期、提振发展信心,更加注重宏观政策多重目标的动态平衡和协同联动,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抓好‘十四五’规划《纲要》各项目标任务落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郑栅洁表示。
围绕推动《纲要》目标落实,《评估报告》提出了一系列举措:

        “把稳定经济增长放在更加突出重要位置,着力释放内需潜力、提升创新能力、培育发展动力,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稳定社会预期、提振发展信心,更加注重宏观政策多重目标的动态平衡和协同联动,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抓好‘十四五’规划《纲要》各项目标任务落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郑栅洁表示。
       围绕推动《纲要》目标落实,《评估报告》提出了一系列举措:
       一是着力攻坚克难,努力完成主要目标指标。
       根据《纲要》主要指标进展情况分类施策,对进度提前完成、快于预期、基本符合预期的16项指标,要继续巩固扩大既有成效,防止回落或反弹。对滞后于进度的4项指标(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要优化调整政策,加大攻坚力度,尽最大努力推动完成规划目标。
       二是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确保经济加速恢复和保持稳定增长。
       强化宏观政策统筹协调,继续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努力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着力扩大消费投资。大力拓展有效投资空间,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加大对未来产业发展、传统产业转型、新型基础设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领域投资支持力度。引导财政和金融资金精准投向102项重大工程项目,在用地用海用能环评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
       三是着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全力推进重点领域和战略性产品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推进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实施。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出台实施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政策举措,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完善国有资金投入创新的考核机制,加大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资源向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开放力度,优化使用首台(套)产品、重点新材料首批次保险补偿等机制。
       四是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航空航天、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装备、安全应急装备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加快推进北斗规模应用。前瞻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制定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1+N”行动方案,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快工业“智改数转”,培育发展数字产业集群。
五是着力深化市场化改革和制度型开放,有效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加快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管理体制;加快清理废止涉企不平等对待法律法规政策,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完善拖欠账款常态化预防清理机制和融资支持政策,健全政府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加强制度建设,最大程度调动民营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推进服务业领域扩大开放,扩大数字产品等市场准入,更大力度、更加有效吸引和利用外商投资。
六是着力推进区域协调和城乡融合发展,拓展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持续推动标志性疏解项目在雄安新区落地建设,加快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合作平台建设,推进长三角轨道互联互通和港口资源整合,加快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引导产业合理布局。
七是着力加强污染治理和碳排放管控,巩固拓展生态环境质量向好势头。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统筹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优化,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坚定不移履行碳达峰碳中和承诺,坚持自主行动,科学调整优化政策举措,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加快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做好节能工作,持续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八是着力推进公共服务扩面提质,进一步兜牢基本民生底线。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深入推进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九是着力筑牢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屏障,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更好统筹能源安全与低碳转型,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统筹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支撑性调节性电源和电力输送通道建设,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超前谋划编制油气中长期增储上产行动计划,推进油气进口多元化,优化调整五大煤炭供应保障基地规模,有序释放煤炭先进产能。
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郑栅洁表示,做好《纲要》实施工作意义重大、使命光荣,要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持续深入抓好落实,确保完成《纲要》各项目标任务。

权威之声

增长引擎,加快推进北斗规模应用。
       五是着力深化市场化改革和制度型开放,有效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加快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管理体制;加快清理废止涉企不平等对待法律法规政策,推进服务业领域扩大开放,扩大数字产品等市场准入,更大力度、更加有效吸引和利用外商投资。
       六是着力推进区域协调和城乡融合发展,拓展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持续推动标志性疏解项目在雄安新区落地建设,推进长三角轨道互联互通和港口资源整合,加快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引导产业合理布局。
       七是着力加强污染治理和碳排放管控,巩固拓展生态环境质量向好势头。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统筹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优化,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做好节能工作,持续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八是着力推进公共服务扩面提质,进一步兜牢基本民生底线。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深入推进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九是着力筑牢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屏障,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更好统筹能源安全与低碳转型,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统筹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支撑性调节性电源和电力输送通道建设,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超前谋划编制油气中长期增储上产行动计划,推进油气进口多元化,优化调整五大煤炭供应保障基地规模,有序释放煤炭先进产能。
       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郑栅洁表示,做好《纲要》实施工作意义重大、使命光荣,要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持续深入抓好落实,确保完成《纲要》各项目标任务。

权威之声

02

宏观政策

MACROPOLICY

宏观政策

内蒙古完善蒙东、蒙西电网工商业分时电价政策!

来源:内蒙古发改委

日前,内蒙古发改委发布关于完善蒙东电网工商业分时电价政策的通知(试行)、关于完善蒙西电网工商业分时电价政策的通知(试行),自2024年2月1日起,分时电价政策的执行范围将调整为除国家有专门规定的电气化铁路牵引用电外的100千伏安及以上执行工商业电价的电力用户,100千伏安以下执行工商业电价的电力用户可选择执行。
蒙西电网大风季峰段在平段价格的基础上上浮68%,谷段在平段价格的基础上下浮52%;小风季峰段在平段价格的基础上上浮54%,谷段在平段价格的基础上下浮56%。
蒙东电网峰段在平段价格的基础上上浮68%,谷段在平段价格的基础上下浮52%。
本通知自2024年2月1日起试行,现行政策与本通知不符的,以本通知规定为准。执行过程中遇到问题,请及时反馈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价格收费管理处)。

原文链接:关于完善蒙西电网、蒙东电网工商业分时电价的政策解读

行业聚焦

INDUSTRY FOCUS

03

行业聚焦

2024 光伏行业十大趋势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独家)

2023年的光伏行业,期望与焦虑交织的一年。
对于终端市场而言,期盼已久的设备价格终于回归理性,延期项目加速启动,开工及并网项目规模创下新高。前11个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164GW,远超前两年的新增装机总和。与此同时,电站开发商也面临着包括储能配套、土地、非技术成本等在内的重重成本考验,特别是电力市场化交易大势下,交易比例跃升,负电价频发,电站收益模型趋向复杂化。
而光伏制造商,受益于需求井喷,出货量创下新纪录,但激烈的技术竞赛、此起彼伏的产能扩张以及海外库存、贸易壁垒等冲击不断, 行业焦虑蔓延,新一轮大洗牌开启。
不过,碳中和的“高光”之下,行业共识难改,光伏是少有的具备高度确定性以及发展前景的行业,更多优质光伏企业砥砺前行。对于即将揭幕的2024年崭新篇章,行业又将何去何从呢?北极星在此抛砖引玉。
1、效率为本,高效技术“三足鼎立”
效率乃光伏行业的核心诉求,同时也是产业降本增效的第一推动力。随着p型PERC电池转换效率接近“天花板”,更高效率的n型技术迭代加速。据北极星统计公开信息,2023年n型组件招标规模超过百GW,占比已近50%。
需求倒逼之下,企业产线迭代加速。目前,n型技术路线中,广受市场热捧的具备商业化量产前景的当属TOPCon和HJT。其中TOPCon凭借更优的性价比成为更多电池组件企业的优选迭代技术,仅2023年国内已投产的TOPCon产能达到433GW,其中电池327.5GW、组件105.5GW。
与TOPCon相比,仍受成本制约的异质结规模化进程相对缓慢。Infolink预期,2023年全球异质结落地产能约50GW,占n型电池产能的10.8%,预计2024年全行业将有超80GW异质结项目扩产。
此外,备受关注的还有XBC技术,特别是随着隆基绿能宣布全面押注BC技术,该技术迅速成为市场焦点。值得重视的是,作为平台型技术,BC技术可以与PERC、TOPCon、HJT等技术叠加,进一步突破效率极限。
随着2023年各企业选定下一代技术路线,2024年的技术竞赛也将更加激烈,任一技术的突破均有可能引起格局动荡,但为行业带来的将是更高效率、更高功率的组件,拉动光伏成本持续向下。
2、价格探底、产能出清,行业洗牌继续
技术迭代扩张,叠加蜂拥而至的新玩家,光伏制造产能狂飙之下过剩危机再现,2023年产业链价格“狂泻不止”。年初至今,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价格最大降幅分别达66%、49%、55%、48%。

行业聚焦

需求倒逼之下,企业产线迭代加速。目前,n型技术路线中,广受市场热捧的具备商业化量产前景的当属TOPCon和HJT。其中TOPCon凭借更优的性价比成为更多电池组件企业的优选迭代技术,仅2023年国内已投产的TOPCon产能达到433GW,其中电池327.5GW、组件105.5GW。
与TOPCon相比,仍受成本制约的异质结规模化进程相对缓慢。Infolink预期,2023年全球异质结落地产能约50GW,占n型电池产能的10.8%,预计2024年全行业将有超80GW异质结项目扩产。
此外,备受关注的还有XBC技术,特别是随着隆基绿能宣布全面押注BC技术,该技术迅速成为市场焦点。值得重视的是,作为平台型技术,BC技术可以与PERC、TOPCon、HJT等技术叠加,进一步突破效率极限。
随着2023年各企业选定下一代技术路线,2024年的技术竞赛也将更加激烈,任一技术的突破均有可能引起格局动荡,但为行业带来的将是更高效率、更高功率的组件,拉动光伏成本持续向下。
2、价格探底、产能出清,行业洗牌继续
技术迭代扩张,叠加蜂拥而至的新玩家,光伏制造产能狂飙之下过剩危机再现,2023年产业链价格“狂泻不止”。年初至今,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价格最大降幅分别达66%、49%、55%、48%。

有业内人士指出,“1元/W的组件价格,全产业都难以盈利”。而最低组件单瓦报价甚至已到0.8元左右,且跌势未止。受市场变动影响,目前,企业项目暂停、停产、延期、裁员消息不断。
行业洗牌,基础薄弱的新玩家或将首当其冲,其次则是资金实力差、负载率和成本高、一体化程度低及管理运营不佳的企业。待落后产能出清,行业将进入新一轮的供需平衡。
3、头部企业扩张不止,集中度或进一步提升
淘汰赛中,凭借技术、成本、资金、渠道、品牌等优势,抗风险能力最佳的仍为头部企业,并且借势产能出清,将进一步蚕食市场份额。
如多晶硅环节,近期通威、大全纷纷再抛百亿扩产计划。仅通威一家,据业内人士估算,若规划产能全部落地,则可满足市场需求的七成以上。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统计,2022年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环节,CR5的产量占比分别为87.1%、66%、56.3%、61.4%。未来,市场份额或将进一步向龙头集中。
4、跟踪、柔性支架占比上升,逆变器齐闯储能
组件之外,光伏系统的三大件还有支架、逆变器。
光伏支架市场,目前占据绝对优势的仍然为固定支架。不过,提升电站发电量,跟踪支架的接受度逐渐提升,特别是在庞大的风光大基地项目中,多数项目拿出一定比例采用跟踪方案。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2025年国内跟踪支架的市占率将提升至25%以上。
与此同时,柔性支架的关注度持续上升。据悉,与传统固定支架、跟踪支架相比,柔性支架的优势在于高净空、大跨距,不仅有利于开展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等“光伏+”项目,还非常适合鱼塘、复杂山坡地、污水厂、滩涂、水渠等地的光伏安装,实现大幅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率、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
逆变器则受芯片短缺影响,近两年技术升级稍显沉寂。有龙头企业指出,待摆脱芯片掣肘后,逆变器有望重回技术竞赛。不过,储能爆发之下,逆变器企业借助技术优势,纷纷杀入储能市场,从储能逆变器到储能电池、储能系统,光储并进。
5、“全球造、全球卖”,光伏制造产能“出海”加速
国内市场的极度内卷,也让光伏企业“出海”迫在眉睫。不过,诸多热点海外市场,为扶持本土制造,一方面加大补贴力度,另一方面对中国光伏制造祭出贸易壁垒。据商务部统计,过去10年,美国、欧盟、加拿大、印度等6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光伏产品总计发起了近20起贸易经济调查。
积极争夺海外市场,我国光伏企业正从“中国造、全球卖”走向“全球造、全球卖”。据北极星统计,今年以来,共超19家光伏企业计划在海外投资建厂,建设范围几乎涵盖光伏全产业链,其中硅片、电池、组件环节规划产已超90GW。从建设选址情况来看,东南亚之外,美国以及中东等一些国家成为我国光伏企业海外建厂的重点区域。

行业聚焦

积极争夺海外市场,我国光伏企业正从“中国造、全球卖”走向“全球造、全球卖”。据北极星统计,今年以来,共超19家光伏企业计划在海外投资建厂,建设范围几乎涵盖光伏全产业链,其中硅片、电池、组件环节规划产已超90GW。从建设选址情况来看,东南亚之外,美国以及中东等一些国家成为我国光伏企业海外建厂的重点区域。
6、终端市场增速放缓,集中式电站重回“C”位
2023年前11个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达到164GW。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两次上调装机预期,预计全年光伏新增装机或将达到160~180GW,增速将创下历年新高。
2024年终端光伏需求,综合各方观点,增速放缓或将是大概率事件,或减速至20%~30%。国家能源局预期,2024年全国风电光伏新增装机2亿千瓦左右。
而在光伏装机结构中,随着大基地项目陆续并网,集中式地面电站占比将快速上升,重回“C”位。
7、海上光伏“新蓝海”,设备、施工挑战重重
缓解用地矛盾,海上光伏成为集中式电站的“新蓝海”。山东省率先抢跑,将打造“环渤海、沿黄海”双千万千瓦级海上光伏基地,总装机规模高达42GW,其中首批11.25GW桩基固定式海上光伏项目计划于2024年前全部开工,2025年前陆续并网。此外,江苏、福建等纷纷规划海上光伏实施方案。
满足海上需求,晶澳、晶科、天合、隆基、阿特斯、华晟等头部企业已纷纷升级光伏产品海洋环境相关认证或推出专用组件。2024年,随着海上光伏项目规模化推进,产品竞赛也将愈加激烈。
不过,作为新兴市场,据专家反馈,从实证项目来看,海上光伏项目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海鸟频繁落在光伏板上、浮体基础海生物附着严重导致浮体产生倾斜等。无论是设备、技术亦或施工等,海上光伏项目之路挑战重重。
8、分布式光伏严控,激烈争夺并网“新指标”
绿色转型大势下,无论是厂房业主亦或普通居民,光伏安装意愿持续上升,直接带动分布式光伏装机连年跃升。从2021年至今,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占比持续超过50%,撑起光伏市场的“半壁江山”。
而随着规模扩大,分布式光伏也成为监管重点。今年以来,多省多地下发分布式光伏政策文件,从备案、并网、安装、配储等多方面规范市场。
此外,随着分布式光伏的大规模接入,电网压力剧增,多地发出电网承载力预警,红色区域暂停项目备案、并网。这也预示着接下来,电网接入将是分布式光伏竞相争夺的“新指标”,电网承载能力成为限制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的重要因素。
当然,为增强分布式光伏接入能力,配储、集中汇流+储能等方案备受关注。
9、谷、深谷电价蔓延,工商业分布式光伏模式重塑
光伏装机占比跃升带来的还有著名的“鸭子曲线”,即光伏发电量在中午时达到最大,在傍晚没有太阳能时消失,但此时的电力需求却急剧上升,从而造成净负荷曲线形似一只“鸭子”。
调整用电需求,促进光伏消纳,山东、湖北、宁夏、新疆等10多个省份部分月份的销售电价中午执行谷段、深谷电价,对工商业分布式光伏投资收益造成影响。
2023年午间执行谷段销售电价的省份
从市场反馈来看,或调整金融政策、或考虑配置储能,工商业分布式光伏投资业主积极调整以应对分时电价影响。
10、全面入市再前进,电价模型持续变革
促进新能源消纳,电力交易持续推进。早在2022开年,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30年,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交易。目前,中长期交易、现货交易、绿电绿证交易多管齐下。
电力交易大势下,新能源项目的竞争电价比例也逐渐扩大。如云南省2024年风光上网电价,下半年并网项目调低燃煤发电基准价支付比例,交易电价比例上升。但电力交易中特别是现货市场价格波动性大,零电价、负电价频发,电价也成为新能源项目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投资收益率测算更加复杂。
事实上,不仅仅是集中式电站,分布式光伏上网电价变革同样提上日程。如湖南省政策提出,十四五”末实现全电压等级所有分布式光伏全部进入市场;山东分布式光伏市场探索分时上网电价机制等,固定上网电价机制变革在即。
2024年的光伏市场,有寒冬、但仍有期待。从满足基础的安装需求,再到满足更加多元化的高级需求,光伏行业终将从少年、青年走向成熟。与此同时,监管部门持续引导,有序推进产能,支持高效技术应用、松绑产业配套等,未来光伏市场也将更加健康、更加规范。

行业聚焦

指标”,电网承载能力成为限制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的重要因素。
当然,为增强分布式光伏接入能力,配储、集中汇流+储能等方案备受关注。
9、谷、深谷电价蔓延,工商业分布式光伏模式重塑
光伏装机占比跃升带来的还有著名的“鸭子曲线”,即光伏发电量在中午时达到最大,在傍晚没有太阳能时消失,但此时的电力需求却急剧上升,从而造成净负荷曲线形似一只“鸭子”。
调整用电需求,促进光伏消纳,山东、湖北、宁夏、新疆等10多个省份部分月份的销售电价中午执行谷段、深谷电价,对工商业分布式光伏投资收益造成影响。
2023年午间执行谷段销售电价的省份
从市场反馈来看,或调整金融政策、或考虑配置储能,工商业分布式光伏投资业主积极调整以应对分时电价影响。
10、全面入市再前进,电价模型持续变革
促进新能源消纳,电力交易持续推进。早在2022开年,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30年,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交易。目前,中长期交易、现货交易、绿电绿证交易多管齐下。
电力交易大势下,新能源项目的竞争电价比例也逐渐扩大。如云南省2024年风光上网电价,下半年并网项目调低燃煤发电基准价支付比例,交易电价比例上升。但电力交易中特别是现货市场价格波动性大,零电价、负电价频发,电价也成为新能源项目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投资收益率测算更加复杂。
事实上,不仅仅是集中式电站,分布式光伏上网电价变革同样提上日程。如湖南省政策提出,十四五”末实现全电压等级所有分布式光伏全部进入市场;山东分布式光伏市场探索分时上网电价机制等,固定上网电价机制变革在即。
2024年的光伏市场,有寒冬、但仍有期待。从满足基础的安装需求,再到满足更加多元化的高级需求,光伏行业终将从少年、青年走向成熟。与此同时,监管部门持续引导,有序推进产能,支持高效技术应用、松绑产业配套等,未来光伏市场也将更加健康、更加规范。

行业聚焦

04

技术前沿

TECHNOLOGY FRONTIER

技术前沿

来源 :Carbontech

本文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汇总了2023年全球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领域取得10项新技术和新产品突破,在这10项新技术和新产品中,碳纤维领域包括德国SGL高性能大丝束碳纤维技术、日本东丽T1200型超高强度碳纤维技术、日本帝人基于生物基原料高性能碳纤维技术等等,复合材料领域则涉及东丽CFRP热焊接与快速成型技术、法国企业3D纳米复合材料;此外,还包括日本一家公司开发出CFRP可视化检测技术等。
日本东丽开发出CFRP热焊接与快速集成成型技术
2023年2月1日,日本东丽公司宣布成功开发出一种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高速热焊接技术,该技术将实现CFRP机身的高速生产和轻量化。东丽此次开发的热焊接技术,可以像传统焊接一样快速而牢固地连接飞机上的热固性CFRP部件。这种简单的粘接方法通过在热固性CFRP表面上形成一个可热焊接层,瞬间加热零件表面以将其粘接,它可实现热固性CFRP部件或热固性和热塑性CFRP部件的高速组装,而不需要粘合剂连接和螺栓紧固。

2023年全球碳纤维及复材10大新品与技术

技术前沿

       通过将此技术用于具有热焊接层的热固性CFRP,可提供与当前飞机结构用CFRP相同的机械性能。东丽公司指出,热焊接结构的接头强度与目前飞机型号的共固化CFRP结构相当,确保了粘接技术在实际应用研究中的可靠性。与铝合金机身相比,使用此技术的CFRP机身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减少螺栓紧固件的重量可以减轻机身重量,并进一步减少这些排放。东丽与波音公司合作,在飞机制造和材料技术领域推动多项技术开发项目。
       2023年2月16日,日本东丽公司宣布成功开发出一种用于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移动部件的快速集成成型技术。这种材料位于轻质多孔碳纤维增强泡沫芯(carbon fiber-reinforced foam,CFRF)和热固性预浸料蒙皮之间,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
       日本帝人子公司开发出适用于汽车生产的夹芯产品
       2023年3月,日本帝人集团旗下的帝人汽车技术公司Teijin Automotive Technologies宣布成功开发了两款核心产品。Hexacore是一种蜂窝芯产品,设计用于帝人汽车的高速压缩成型工艺,用于制造轻量化a级车身板、车顶板、封闭件等。Hexacore材料与一系列纤维和树脂兼容,增强纤维包括碳纤维或玻璃纤维、芳纶纤维或天然纤维。

       此外,帝人汽车开发了泡沫芯(Foam-A-Core)技术,作为A级汽车面板的刚性芯解决方案,该面板具有高强度和防潮性。该技术采用相同的30-45秒压缩成型工艺成型,可实现成型功能和快速固化。与Hexacore一样,泡沫芯适用于由各种纤维、热固性或热塑性树脂、SMC或RTM工艺制成的面板。该工艺还生产出接近净形状的零件,与其他方法相比,减少了制造废料。
       德国SGL Carbon开发出高性能大丝束碳纤维
       2023年3月底,德国工业级大丝束碳纤维制造商SGL Carbon西格里碳素宣布开发出一种新型50k规格的大丝束碳纤维。这款SIGRAFIL®C T50-4.9/235碳纤维的拉伸强度高达4.9GPa(与日本东丽T700级小丝束碳纤维性能相同)、伸长率也达到2.0%,可满足普通压力容器设计的高强度要求,并具有高伸长率,它还可以进一步应用于需要高强度和高延伸率的细分市场。
       SIGRAFIL®C T50-4.9/235碳纤维是在已大规模生产的50k纤维产品组合的基础上开发的,该产品已成功用于风能和汽车行业等。新款SIGRAFIL®C T50-4.9/235具有高强度(4.9 GPa)和伸长率(2.0%),目前具有50k规格生产能力。到目前为止,上述优异性能只有小丝束碳纤维才能达到。这进一步补充了SGL拥有50k规格大丝束碳纤维的产品组合。

技术前沿

       TeXtreme推出高渗透单向铺丝碳纤维增强材料
       2023年4月初,作为全球薄层铺展丝束碳纤维材料的领导者,TeXtreme®宣布推出其最新款创新产品TeXtreme®Gapped UD,这是一种专门用于树脂注入工艺设计的干碳纤维增强材料。作为一款开创性的产品,它可为一系列应用提供了卓越的性能、易使用性和成本效益。
       TeXtreme®Gapped UD是一种扁平的单向增强材料,在纤维束之间包含控制良好的0.3 mm间隙。这些间隙可以作为树脂和空气排出通道,可实现快速均匀地润湿材料,而不会影响其机械性能。TeXtreme®Gapped UD的纤维体积分数超过60%,提供了与碳纤维单向预浸料一致的机械性能。TeXtreme®gap UD是专门为满足航空航天、海洋和工业部门客户的需求而设计的,这些客户正在寻求一种具有成本效益的高压釜外解决方案,提供与传统预浸料相同的高性能。
       法国企业开发出基于碳纤维预浸料的3D纳米材料
       2023年4月底,总部位于法国Rousset的NAWA公司开发出一种具有革命性的3D碳基纳米材料,通过将基于垂直排列碳纳米管(Vertically Aligned Carbon Nano Tubes ,VACNT)的NAWAStitch™技术对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增强,从而有效降低层间开裂或分层、减少裂纹产生与拓展,使复合材料抗剪强度提高了100倍,抗冲击性能提高了10倍,该技术有望实现从能源存储及下一代氢燃料电池催化剂到航空航天与下一代汽车等众多领域的应用。

技术前沿

       NAWA的技术创新成就了一种更坚固、更轻、更先进的材料,其NAWAStitch™技术解决了复合材料的最为常见问题之一——层间开裂或分层。作为碳纤维预浸料的通用或局部层间增强材料,NAWAStitch™的作用就像“纳米魔术贴”,防止裂纹在界面上桥接,在机械增强方面提供两位数的正增量,创造出一种几乎牢不可破的材料。NAWAStitch™可使碳纤维复合材料性能显著增强,使其抗剪强度提高100倍,抗冲击性能提高10倍,同时重量减轻了20-30%,从而提高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运动产品、储氢瓶和航空航天部件等各种产品中的性能。
       日本三菱开发出碳纤维颗粒新品牌
       2023年5月,日本三菱化学官网发布消息称该公司已经开发出低环境影响的碳纤维颗粒新品牌Pyrofil™NEO,该产品具有以下优异特点:
       更轻的重量:由于具有高比强度和高比刚度,因此可替代金属和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进而有助于带来显著的轻量化效果;
       高性能:优异的滑动性能、抗静电性能和电磁波屏蔽性能,且可根据标准对具有耐热性、耐化学性等特性的树脂进行定制化选择;
       高品质:在碳纤维生产设施中对碳纤维副产品(预浸料)进行再加工。
       环保考虑: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CFP)比传统产品小,比以往商品更环保。

技术前沿

05

专业评论

Professional comments

刘汉元:中国或成能源转型全球最大领先牵引国

来源:新京报

专业评论

2023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随着全球经济的深度调整,2024年的中国经济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下了“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基调,并指出,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一系列工作的部署下,经济预期能否抬升?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出台如何有力更有效?明年乃至更长时间中国能否实现可持续增长?企业家们信心如何?
值此新旧交替之际,贝壳财经推出年度专题报道“看2024”,携手中国知名经济学家、学者和企业家,建言中国经济,助力中国经济复苏与繁荣。

专业评论

贝壳财经:会议强调了科技创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性。请问你的企业在过去的一年中是如何利用科技创新推动企业发展的?2024年,你有哪些科技创新的计划或策略?
刘汉元:创新是企业驱动的核心原动力,我们应该紧随国家战略,把科技创新放在企业发展的首位。中国光伏产业从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着来自全球的激烈竞争。十多年前,这个产业处于市场、核心原材料和核心技术“三头在外”的境地,发展过程中接连遭遇到欧美双反、全球金融危机等重大打击,曾一度陷入发展瓶颈期。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们,通过不懈拼搏、不断创新,持续推动产业规模壮大、技术迭代升级,推动我国光伏产业从仰视、难以望欧美同行的项背,到一路追赶,到并跑,再到全面超越,成为全球光伏产业第一大国,占据了全球70%以上的市场份额,过程中正是企业家精神和创新精神起到了核心作用。
在技术研发方面,通威同样投入了大量资源。目前通威已拥有3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瞄准技术前沿。自主研发首个针对TOPCon量产的PECVD poly路线和行业首条大尺寸铜互联(THL)技术,并且建设了新型电池、组件行业主流技术中试线等。
2023年,通威HJT技术多次实现技术突破。通威自主研发的基于210-66版型标准尺寸的THC组件正面功率达到755.03W,本年度第六次刷新HJT组件功率纪录。同时,组件正面转换效率达到24.31%,意味着HJT组件转换效率首次登上这一台阶,实现里程碑式突破。通威采取TOPCon和HJT双路线并行推进的策略,目前正积极开展下一代量产主流技术路线的转化。通威目前的组件产能布局设计均兼容不同的电池和组件技术。

的THC组件正面功率达到755.03W,本年度第六次刷新HJT组件功率纪录。同时,组件正面转换效率达到24.31%,意味着HJT组件转换效率首次登上这一台阶,实现里程碑式突破。通威采取TOPCon和HJT双路线并行推进的策略,目前正积极开展下一代量产主流技术路线的转化。通威目前的组件产能布局设计均兼容不同的电池和组件技术。
       在高纯晶硅自主研发方面,通威的核心技术已迭代升级至“第八代永祥法”,纯度达99.999999999%,实现高纯晶硅“中国智造”。其中年产1000吨电子级高纯晶硅产线出产产品达到电子一级以上质量标准,并已通过半导体硅片生产使用验证,实现海外出口签单出货。
       贝壳财经:会议提到了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有效需求,以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请问你的企业在这方面有何具体计划和策略?你对2024年的预期是什么?
       刘汉元:从光伏行业整体上来看,在经历了从供需不太平衡,到逐渐平衡再到逐渐过剩,又再取得平衡。由于规模的上升、成本的下降,使我们的能源转型更具有条件,“双碳”目标完成也更加具有成本优势。所以,2024年应该是整个行业,国内及国外全球应用量进一步快速上升的一年。
       我认为,2024年的中国光伏行业总体会呈现以下特点,即那些有规模、有竞争力、有核心优势的企业,可能会进一步获得发展的机会,与之相反的,也可能会有一部分企业面临很大的压力。
       聚焦到通威。在我们原有的行业里面,2024年我们的增长幅度可能还是很大的,原有的主要产品产量基本上都能达到30%、50%(增长),部分将会实现50%到100%之间增长。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和行业里的合作伙伴,应该继续落实好“分工与合作”。我们把自己的所专、所精、所长做得更好,有条件、有能力服务于合作伙伴,他们把自己擅长的做得更好,有所分工,共同差异化地去参与整个行业生态的打造。
       此外,中国光伏行业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市占率最高,是全球能源革命的主要参与者。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商业生态如何使国内的竞争更加有序,国际上的参与更加理性,这也是行业的同仁们在2024年需要考虑和面对的问题。
还有一些现实改变可能也会在2024年显现。一方面是能源转型。我们原来常说,发达国家、欠发达国家差异而共同的责任论调下,转型可能会付出很大成本,而由于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成本的降低、经济性的提升,转型的过程中有可能发展得质量会更好,投资拉动的过程中回报会更加良性。
在这个过程当中,政策的力度、转型的速度等能够更好匹配于产业的规模和转型的双重需要,从而使“产业发展、拉动经济、保增长、稳就业”和“加快能源转型”这两个目标同时实现。而中国也可能将会由能源转型的压力国,很快成为全球最大的领先的牵引国。这可能会在2024年进一步显现。
贝壳财经:会议强调了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性。请问你的企业在这两个方面有何计划和策略?你期待这些计划和策略将如何推动企业在2024年的发展?
刘汉元:从全世界的能源转型来看,主要依靠中国制造。一个显而易见的数据是,中国制造在不同的环节占到行业全世界份额的80%至95%。在这样的背景中,配合人类能源转型(目标),各地发展的需要,以及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以适当的节奏,适当的形式走出去,在世界有比较优势的地方,就近生产,就近使用,从全球来看可能是一个更好的生态,也能使中国资本、技术、产业真正参与全球更加均衡的能源转型过程。
在如今的国际环境背景下,国际贸易风险正在变得复杂且严峻,包括欧盟和美国等部分国家都曾经或可能正在筹划通过反倾销、反补贴等措施针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对于欧盟来说,如今面临20至30年内实现能源转型的压力,如果离开或者拒绝使用中国制造的组件,事实上可能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欧洲的能源转型很难或者说不可能在20年到30年的时间内完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大家应该实事求是,彼此包容,共同推进人类的能源转型,这是全人类最大的现实压力和共同需求。

专业评论

       还有一些现实改变可能也会在2024年显现。一方面是能源转型。我们原来常说,发达国家、欠发达国家差异而共同的责任论调下,转型可能会付出很大成本,而由于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成本的降低、经济性的提升,转型的过程中有可能发展得质量会更好,投资拉动的过程中回报会更加良性。
       在这个过程当中,政策的力度、转型的速度等能够更好匹配于产业的规模和转型的双重需要,从而使“产业发展、拉动经济、保增长、稳就业”和“加快能源转型”这两个目标同时实现。而中国也可能将会由能源转型的压力国,很快成为全球最大的领先的牵引国。这可能会在2024年进一步显现。
       贝壳财经:会议强调了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和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性。请问你的企业在这两个方面有何计划和策略?你期待这些计划和策略将如何推动企业在2024年的发展?
       刘汉元:从全世界的能源转型来看,主要依靠中国制造。一个显而易见的数据是,中国制造在不同的环节占到行业全世界份额的80%至95%。在这样的背景中,配合人类能源转型(目标),各地发展的需要,以及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以适当的节奏,适当的形式走出去,在世界有比较优势的地方,就近生产,就近使用,从全球来看可能是一个更好的生态,也能使中国资本、技术、产业真正参与全球更加均衡的能源转型过程。
       在如今的国际环境背景下,国际贸易风险正在变得复杂且严峻,包括欧盟和美国等部分国家都曾经或可能正在筹划通过反倾销、反补贴等措施针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对于欧盟来说,如今面临20至30年内实现能源转型的压力,如果离开或者拒绝使用中国制造的组件,事实上可能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欧洲的能源转型很难或者说不可能在20年到30年的时间内完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大家应该实事求是,彼此包容,共同推进人类的能源转型,这是全人类最大的现实压力和共同需求。

专业评论

会展信息

第五届“碳索”企业家跨年分享会

展会时间:2024年1月10日至11日
展会地点:苏州园区香格里拉酒店
主办单位:索比光伏网
展会介绍:2004年1月1日德国施罗德政府推出《可再生能源法》,迄今已整二十年,光伏产业二十周年庆典,权力之争&破局之战--看光伏产业现状与走势推演;逢寒武纪大爆发,析碳中和与新的工业革命的机遇与风险点。而今迈步从头越,共同展望光伏未来。
参会企业:来自光伏全产业链及跨界领军企业的企业家、行业领袖、高管、知名专家学者、金融投资人、媒体及分析师以及各个环节企业代表共计约 300人。

会议直达:第五届“碳索”企业家跨年分享会

会展信息

EXHIBITION INFORMATION 

做精做优新能源新材料产业
 推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邮箱:hycydt123@163.com
地址:山西省阳泉市矿区桃北西街2号

耿安英       高    杰       杨晓成       周晓辉      

郭宝晶       韩    娟       张    静       

刘景利       

郑迎芳       段昕永

李淑敏       

蒯平宇       张利武
李淑敏       王   磊
朱瑞峰

主        编

副主编

编辑部主任

副主任

编辑

武天宇

校对审核

耿安英

往期作品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