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rmation dynamics of industry
——摘选自光伏联播《 光伏产业持续崛起:2023年再创历史性增长!》
当今,我国光伏发电装机规模不断迅猛扩张。仅今年上半年,新增装机便达到了7842万千瓦,累计装机规模更已突破4.7亿千瓦。这使得光伏发电在我国装机规模中稳居第二位,不可小觑。
权威之声
8月2日,2023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正式发布。通威集团以营业收入2148.82亿元首次入列榜单,并位列榜单第476位,成为全球光伏行业首家世界500强企业。
今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企业的营业收入总和约为41万亿美元,比上年上涨8.4%。
进入排行榜的门槛(最低销售收入)也从286亿美元跃升至309亿美元。
中国共有142家公司上榜,大公司数量继续位居各国之首。
中国142家上榜公司2022年营收总额超11.7万亿美元,相比去年145家上榜公司,营收总额提升1.7%。
作为23家新上榜公司之一,通威集团也成为全球光伏行业首家世界500强企业。
同时,通威集团以42.9%的净资产收益率位列净资产收益率(ROE)榜第34位,是净资产收益率最高的50家公司中唯一的中国大陆公司。
中国大陆共有135家公司上榜,美国有136家入选,较去年增加了12家。
据粗略统计,能源化工领域共有23家公司上榜,两大电网、五大发电集团、“三桶油”、两建、悉数上榜。
同时,通威集团以42.9%的净资产收益率位列净资产收益率(ROE)榜第34位,是净资产收益率最高的50家公司中唯一的中国大陆公司。
中国大陆共有135家公司上榜,美国有136家入选,较去年增加了12家。
据粗略统计,能源化工领域共有23家公司上榜,两大电网、五大发电集团、“三桶油”、两建、悉数上榜。
具体来看,国家电网以5300.088亿美元营收排名第三,位次较2022年下降了1位,取代国家电网位置的是沙特阿美。
“两桶油”中国石和中国石化在总榜上排名5、6位,营收分别为4830.192亿美元和4711.542亿美元。
在Top10占据3席外,跻身Top100的能源公司有5家,分别为中国中化、中国海油、山东能源集团、国家能源集团和南方电网,排名分别为38、42、72、76和83。
上榜的能源企业有“两建”,中国电建和中国能建,前者排名105,后者排名256。五大发电集团中的中国华能、国家电投、中国华电和中国大唐和分别排名209、262、323和396。
两核之中的的中核集团和中煤集团也榜上有名,分别排名381和356。
除了这些能源央企之外,还有一些地方的能源国企上榜。其中,山东能源集团以1240.887亿美元营收位列72名,位次比国家能源集团还要高4位。
上榜的地方能源国企还有晋能集团、陕西煤业、延长石油、山西焦煤集团和潞安化工集团。
据计算,23家能源相关公司营收为29780.17亿美元,按美元人民币汇率7.1866计算,约合214018.17亿元。
在23家上榜能源企业中,21家为央国企,民营企业仅2家,一家是“宁王”宁德时代,另一家是通威集团。今年,通威集团首次入选 《财富》世界500强名单,也是光伏行业首家上榜的企业。
通威集团此次荣列《财富》世界500强,不仅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历史节点,也是四川省制造业、中国及全球光伏行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时刻。
于企业而言,进入世界500强,标志着通威集团正式进入了全球特大型企业“俱乐部”,坚定地迈出了“全面国际化”的发展步伐,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视野参与全球竞争合作。
对于一个省份或一座城市而言,世界500强既是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城市的亮丽名片。随着通威集团荣列榜单,四川本土世界500强企业增至4家,一举填补了四川制造业世界500强企业的空白,是四川推进工业兴省、制造强省的重要标志。
对中国及全球光伏行业而言,全球首家光伏企业荣列世界500强,实现了光伏行业零的突破,充分展现了中国光伏作为全新“中国名片”屹立世界舞台的发展成就,进一步振奋了行业发展的信心、决心和雄心。
荣列世界500强的背后,是41年来通威集团稳健发展与强劲实力的彰显。
作为全球高纯晶硅、太阳能电池龙头企业,目前通威高纯晶硅产销量全球第一;太阳能电池出货量连续六年蝉联全球第一;2022年全面布局组件环节,同年组件出货量跻身全球前十,光伏产品远销海外40余个国家与地区;全球首创“渔光一体”发展模式,已开发建设52个“渔光一体”基地,累计装机并网规模达到3.4GW,优质而清洁的光伏电力正源源不断地惠及千家万户。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一场以人类呼唤绿色、低碳转型为核心,以环保和可再生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革命蓬勃兴起。从立足中国到迈向全球,从深耕中国制造到引领中国创造,世界500强企业通威集团将乘势而上、接续奋斗,用每一次技术创新、每一件优质产品、每一步实干发展,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推动能源绿色转型、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中国万案、贡献通威力量。
当今,我国光伏发电装机规模不断迅猛扩张。仅今年上半年,新增装机便达到了7842万千瓦,累计装机规模更已突破4.7亿千瓦。这使得光伏发电在我国装机规模中稳居第二位,不可小觑。
近日,在“一流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指出:“与此同时,光伏发电产量也在不断攀升,消纳利用水平保持相对较高。上半年,全国光伏发电总量超过了26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约30%,平均利用率高达98%。”
然而,随着技术和应用领域的不断突破,我国光伏产业已经迈入全新的境界。然而,与此同时,高比例的光伏能源接入也为光伏产业带来了新的考验。众多业界专家共识认为,积极探索新的光伏利用模式将成为光伏产业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展望未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世江强调:“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光伏 产业已经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之一,实现了从端到端的自主可控,而且有望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对推动我国能源变革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就产业本身而言,在2023年上半年,我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和组件等主要环节的产量增速均超过60%;就国际贸易而言,在2022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额超过500亿美元,今年上半年更是达到了290亿美元,同比增长13%,这已经是出口的‘新三宝’之一;从市场应用来看,在2022年,我国连续十年位居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容量第一,今年上半年新增装机容量更是突破了7800万千瓦,同比增长达到了154%。”
在专家看来,光伏产业已经取得显著成就,特别是在应对“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光伏产业前景光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钱智民表示,根据中国气象局数据,我国光伏资源总量约为1300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更是超过了400亿千瓦,为确保能源本质安全提供了有力基础。加大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促进各领域对新能源的比例提升,增强新能源对石油和天然气的替代作用,已经成为确保我国能源安全的必由之路。
市场应用来看,在2022年,我国连续十年位居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容量第一,今年上半年新增装机容量更是突破了7800万千瓦,同比增长达到了154%。”
在专家看来,光伏产业已经取得显著成就,特别是在应对“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光伏产业前景光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钱智民表示,根据中国气象局数据,我国光伏资源总量约为1300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更是超过了400亿千瓦,为确保能源本质安全提供了有力基础。加大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促进各领域对新能源的比例提升,增强新能源对石油和天然气的替代作用,已经成为确保我国能源安全的必由之路。
王世江进一步指出:“从一方面来看,近期中央政策文件多次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清洁低碳的新型电力系统,而光伏发电在其中将会扮演关键角色。另一方面,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为其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替代化石能源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在目前频繁出现‘高温、缺电’的情况下,光伏发电无疑是解决方案中最佳、最快、最有效的方法。预计今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有望达到1.5亿千瓦,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也有望超过3亿千瓦。”
然而,光伏产业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首席科学家管晓宏坦言,传统能源电力系统结构下,一次能源需转化为电能并接入电网,而由于缺乏大规模、经济实用的储能技术,电力系统必须时刻保持供需平衡,这对高度不确定性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构成了根本性挑战。
管晓宏强调,充分利用储能技术将成为实现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关键。“储能技术有助于实现能源系统供需的实时平衡,解决可再生能源不确定性带来的风电、光电以及水电等问题,以实现最大程度的可再生能源利用。”
电力系统配电网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成山认为,以新能源为主导的新型电力系统提出了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的新方向,而配电网作为其中的一个环节,涉及居民用户,并将电能安全传输到千家万户,具有重要的基础设施地位。
然而,在新的背景下,配电系统的角色也在发生重大转变。王成山指出:“未来,配电网的发展将承担更多职责,它不仅是支持可再生能源消纳的支撑平台,还需要应对数亿电表计量数据等大量多样的信息接入。同时,配电网还需要成为多利益相关方参与的平台,以及电气化交通的服务平台。因此,为了适应未来配电系统的发展需求,我们需要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改进,以满足低碳化、分布化、去中心化和数字化等新特点。”
在面对未来的挑战时,多位专家强调,必须加快科技创新步伐,通过创新的利用模式来推动光伏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图片
王世江进一步表示:“在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推动光伏产业实现智能化、绿色化和高端化的转型,充分发挥新能源的优势。我们可以打造绿色低碳的光伏产品,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加速电池技术等领域的发展。同时,还应积极促进光伏与其他行业的深度融合,将光伏应用于建筑、交通、农业、畜牧业、沙漠治理等多个领域,实现多元化应用。”
管晓宏认为,绿色化的能源电力系统势在必行,而经济实用的储能技术是实现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关键。他表示:“通过将氢能与可再生能源相结合,我们可以实现能源系统供需的实时平衡,解决可再生能源的不确定性问题,构建可复制的分布式零碳能源系统。这种以氢能为支撑的分布式零碳智能能源系统将会深刻改变能源结构,为未来的分布式数据中心、高速通信站点等提供零碳能源,为绿色、分布、市场为特征的能源革命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光伏产业在我国已经取得重要的进展,然而也面临新的挑战。通过技术创新和利用模式的创新,我国有望推动光伏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可再生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做出贡献。
在面对未来的挑战时,多位专家强调,必须加快科技创新步伐,通过创新的利用模式来推动光伏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王世江进一步表示:“在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推动光伏产业实现智能化、绿色化和高端化的转型,充分发挥新能源的优势。我们可以打造绿色低碳的光伏产品,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加速电池技术等领域的发展。同时,还应积极促进光伏与其他行业的深度融合,将光伏应用于建筑、交通、农业、畜牧业、沙漠治理等多个领域,实现多元化应用。”
管晓宏认为,绿色化的能源电力系统势在必行,而经济实用的储能技术是实现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关键。他表示:“通过将氢能与可再生能源相结合,我们可以实现能源系统供需的实时平衡,解决可再生能源的不确定性问题,构建可复制的分布式零碳能源系统。这种以氢能为支撑的分布式零碳智能能源系统将会深刻改变能源结构,为未来的分布式数据中心、高速通信站点等提供零碳能源,为绿色、分布、市场为特征的能源革命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光伏产业在我国已经取得重要的进展,然而也面临新的挑战。通过技术创新和利用模式的创新,我国有望推动光伏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可再生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做出贡献。
由湘潭高新区企业湖南双环纤维成型设备有限公司研发的碳纤维硬毡湿法成型装备,与8月12日交付用户。该装备生产工艺打破国外封锁,填补国内空白,标志着我国碳纤维硬毡进入自动化生产时代。
由碳纤维硬毡湿法成型装备生产的碳纤维硬毡,是一种新型隔热保温材料,也是制造晶体硅材料的重要材料。作为半导体材料的基础材料,单晶硅、多晶硅等材料的生产,需要严苛的超高热场,传统保温隔热材料难以满足,存在热场不稳定、耐腐蚀能力差、膨胀系数大等弊端。
一种特别低密度、低导系数且耐温性能可达3000摄氏度以上,由短碳纤维边角料再利用生产而成的碳纤维硬毡,正在全球范围内全面替代传统隔热保温材料,但生产这种材料的装备与自动化生产工艺一直被国外封锁。
湖南双环积极开展碳纤维硬毡成型装备研发生产。去年,该企业接到一笔来自某硅材料龙头企业订单,要求研发短碳纤维湿法成型硬毡成套技术装备。企业研发团队多次与中国科学院山西煤化所、宁波合盛集团进行技术交流,成功研制出这套装备,是国内目前唯一掌握全套湿法碳纤维设备核心技术的企业。
“该装备所生产的碳纤维硬毡,主要应用在半导体材料、新能源光伏产业的各种高温炉里,热场材料机械化、自动化实现从0到1的突破,且性能更优、生产成本更低、技术更环保。”湖南双环负责人巢邕告诉记者,以前从国外进口碳纤维硬毡,每公斤动辄上万元;如今我国自主生产碳纤维硬毡,每公斤只需千元,成本大大降低。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光伏行业已成为我国少有的形成国际竞争优势、实现端到端自主可控、并有望率先成为高质量发展典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推动我国能源变革的重要引擎。今年是疫情影响消退与经济秩序归位的第一个半年,也是光伏行业得到行业主管部门更多认可支持的半年。今年2月份,工信部金壮龙部长就撰文提到要“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增强光伏等领域全产业链优势,打造更多中国制造名片”;国家发改委郑栅洁主任在7月也撰文提到,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巩固光伏等优势产业地位”
第一个为是光伏产业大有作为。
从营收看,2022年,光伏行业增加值达到近8000亿元,25个产业集聚区光伏产值达到1.49万亿元,成为多个城市稳增长的重要支撑和保证;从产业看,2023年上半年,我国光伏产业链主要环节产量增速均超过60%;从进出口看,2022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超过500亿美元,同比增速超过80%,今年上半年出口额达到290亿美元,同比增长13%,已经成为出口“新三样”之一;从技术看,光伏技术在全球已经实现全面领先,国内光伏企业连续打破自己创造的电池转换纪录。部分研究人员研究的柔性晶硅太阳电池技术更是登上Nature封面;从光伏应用看,我国新增光伏装机已经连续10年位居全球首位;今年上半年新增光伏装机78GW,同比增长154%,已超过2022年1-11月累计装机容量。
第二个为是光伏产业大有可为。
一方面,近日中央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相关文件,再次明确要加快构建清洁低碳的新型电力系统,光伏发电将在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将为光伏在全球更大范围内大规模替代化石能源奠定基础,特别是,在“高温、缺电”频发的当下,光伏无疑是最快捷、最有效的解决手段。预计今年我国光伏装机有望达到150GW,全球光伏装机量也有望超过300GW。展望未来,在“双碳”战略推动下,预计全球光伏年装机量将很快达到1000GW以上。
第三个为是光伏产业大有能为。
在我国规模巨大且丰富多样的应用市场拉动下,光伏应用正在深化,各种光伏+层出不穷,例如青海省和国家电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时提出的“希望青海在实现碳达峰方面先行先试”,在光伏应用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一方面体现了光伏发电带来发电经济收益之外更多的社会生态效益,如光伏治沙、光伏扶贫等;另一方面积累了大量光伏应用方案,在当前应对气候变化情况下,中国这些方案将可为全球贡献中国智慧。特别是,光伏产业的发展将产生极大外溢作用,助力国家解决“卡脖子”问题,例如国电投旗下的黄河新能源的多晶硅业务,在有效满足光伏用多晶硅的基础上,已经大量供应到半导体领域,为国家“卡脖子”攻关贡献自己力量。
去年中国工程院在对17个重点领域31个优先发展方向的评价中,光伏是唯一一个产业链空间布局安全性评估为“完全安全”的产业;产业链综合水平评估为“世界领先”。可以说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到今天,能打败光伏的只有我们自己。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积极引导企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新一届中央财经委第一次会议强调,要推动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这为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也指明了发展方向。
下一步,要进一步推动光伏产业的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转型,利用各自优势,打造绿色低碳光伏产品,大力推动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高端化,加速异质结、叠层等电池产业化步伐,并积极促进光伏与其他行业深度融合,将光伏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农业、牧业、沙漠治理等多个领域,实现多元化应用场景的发展。节能产业、行业协会也将一如既往地与同仁们一起努力,进一步落实好总书记提出的“一定要把光伏产业做好”指示,为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第二个为是光伏产业大有可为。
一方面,近日中央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相关文件,再次明确要加快构建清洁低碳的新型电力系统,光伏发电将在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将为光伏在全球更大范围内大规模替代化石能源奠定基础,特别是,在“高温、缺电”频发的当下,光伏无疑是最快捷、最有效的解决手段。预计今年我国光伏装机有望达到150GW,全球光伏装机量也有望超过300GW。展望未来,在“双碳”战略推动下,预计全球光伏年装机量将很快达到1000GW以上。
第三个为是光伏产业大有能为。
在我国规模巨大且丰富多样的应用市场拉动下,光伏应用正在深化,各种光伏+层出不穷,例如青海省和国家电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时提出的“希望青海在实现碳达峰方面先行先试”,在光伏应用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一方面体现了光伏发电带来发电经济收益之外更多的社会生态效益,如光伏治沙、光伏扶贫等;另一方面积累了大量光伏应用方案,在当前应对气候变化情况下,中国这些方案将可为全球贡献中国智慧。特别是,光伏产业的发展将产生极大外溢作用,助力国家解决“卡脖子”问题,例如国电投旗下的黄河新能源的多晶硅业务,在有效满足光伏用多晶硅的基础上,已经大量供应到半导体领域,为国家“卡脖子”攻关贡献自己力量。
去年中国工程院在对17个重点领域31个优先发展方向的评价中,光伏是唯一一个产业链空间布局安全性评估为“完全安全”的产业;产业链综合水平评估为“世界领先”。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积极引导企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新一届中央财经委第一次会议强调,要推动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这为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也指明了发展方向。
下一步,要进一步推动光伏产业的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转型,利用各自优势,打造绿色低碳光伏产品,大力推动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高端化,加速异质结、叠层等电池产业化步伐,并积极促进光伏与其他行业深度融合,将光伏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农业、牧业、沙漠治理等多个领域,实现多元化应用场景的发展。节能产业、行业协会也将一如既往地与同仁们一起努力,进一步落实好总书记提出的“一定要把光伏产业做好”指示,为实现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近期,一家在杭州成立的海洋科技公司,在市场掀起了巨大的水花。
7月20日,一家名为一米八海洋科技的公司成立。根据天眼查显示,该公司持股80%的大股东为1.8 Meters,还有一家持股10%的股东,叫杭州大井头贰拾贰号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这家公司由马云持股99.9%。正是这家公司,透露了马云的最新动态。
7月28日,一米八海洋科技投资了一米八海洋科技(舟山)有限公司,其大股东1.8 Meters在今年5月和7月还分别成了一米八农业科技(海南)有限公司和一米八海洋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以一米八为关键词的公司相继成立,马云的新投资版图渐渐清晰。
总结来看,一米八海洋科技的经营范围大致分两类,一是海洋产业,包括水产养殖、食品销售、水产品冷冻加工;二是新能源,包括海上风电、太阳能发电、储能和装备制造等。
其中,以技术和研发为核心的新能源是马云关注的重点。虽然他没有披露相关目标,但这一选择本身就代表了他的野心。
储能市场更是包括马斯克、宁德时代等巨头都在重金布局的领域。马斯克今年3月发布了包含储能240TWH在内的宏图计划3,并宣布在上海生产商用储能电池;宁德时代过去几年研发投入呈现翻倍式增长,储能电池出货量连续2年全球第一,已成第二增长曲线。
目前,储能市场还处于商业化初期。根据十四五规划,新型储能2025年要开始大规模商用,2030年要稳居全球前列。全球储能市场或将迎来大爆发。
作为马云退休之后的新选择,入局以海上风电、储能为代表的新能源行业,必然是深思熟虑的结果。一位前阿里员工表示,电商增长见顶,马云肯定会找市场空间大,而且能代表未来的赛道。新能源就是其中之一。
尽管阿里有关人士向华尔街见闻表示,马云所创立的一米八海洋科技与阿里巴巴集团无任何关系,但追随马云新事业的伙伴,大多与阿里有关。
比如,一米八海洋科技的个人股东包括胡晓明、邓中华、林志峰、陈泽松。胡晓明曾任合伙人,担任过阿里云和蚂蚁金服高管;邓中华著有《大数据大创新:阿里巴巴云上数据中台之道》,林志峰和陈泽松曾在阿里负责数据和产品相关工作。
图片
其实,早在2015年,马云作为创始人的阿里巴巴已经跨界布局新能源电力领域。
2015年,深圳供电局与蚂蚁金服和阿里云共同打造了“互联网+”城市电网服务。
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应用技术,开展互联网供电服务、移动支付、征信、小额信贷、大数据、云计算等多方面的应用研究与合作,提供移动缴费、能效管理、节能等一系列便利安全的智能供电服务。
深圳供电局隶属于南方电网,也是全国第一家与阿里系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电力企业。
2019年10月,南方电网与阿里云、阿里巴巴达摩院在广州签署合作备忘录,发挥各自行业优势,促进人工智能前沿技术与电力调度系统业务深度融合,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促进电网生态发展。
2023年2月,南网总调又与阿里云签订“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调度应用合作备忘录”,深化其在电力调度这一核心业务领域的“云+AI”技术路线。双方将持续推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调度业务中的研究应用,共创行业标杆。
阿里巴巴与国家电网的合作开启于2016年。
当年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深入“互联网+电力”合作,阿里巴巴集团将支持国网浙江省电力探索互联网与电网业务的进一步融合,为建设智能友好型电网提供技术支持。
2019年,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也与阿里巴巴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加强双方合作交流,共同推动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建设。
充分发挥双方各自优势,开展技术研究应用、运营渠道优化、清洁能源消纳、示范园区建设、交流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战略合作,共同推进“三型两网”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建设。
2020年6月,国家电网发布了“数字新基建”十大重点建设任务,并与华为、阿里等41家合作伙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次发布的‘数字新基建’十大重点建设任务,聚焦大数据、工业互联网、5G、人工智能等领域。
除了“两网”外,阿里巴巴也开启了和国电投、华能等发电央企的合作。
2022年7月,国家电力投资集团与阿里巴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及8个落地协议,双方将就“新能源”和“数字化”结合提升生产力、“三网融合”整体解决方案、战略机遇研究与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合作,探索树立“新能源+数字化”合作减碳的社会责任标杆。
具体而言,阿里巴巴将以数字化能力服务国家电投数字化转型、三网融合的数字化底座建设,创新农村新能源开发利用;同时,国家电投将在运营减碳、价值链减碳、带动生态减碳等方面助力阿里巴巴的“碳中和”目标。双方将共同树立“新能源+数据中心”、“新能源+新零售”、“新能源+物流”、“新能源+办公园区”等行业范式。同时,双方将共同探索县域能源数字化解决方案,以县域分布式光伏的开发结合智慧农业、乡村旅游特色,探索乡村振兴新生态。
而阿里巴巴与华能的合作,则直接进入了新能源发电领域。
2022年11月,华能保定综合能源有限公司注册成立,该公司由华能国际的全资子公司华能河北清洁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持股,两家公司分别持股70%、30%。其经营许可项目包括,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
除了与各大企业的合作布局外,阿里巴巴自身跨入了风电功率预测领域。
2022年3月,阿里巴巴达摩院成功研发可精准预测风电场风速及发电功率的AI算法,该算法可预报平原、山地、海岸等不同地形的风速,并预测该区域内风电场的发电量,为电网调度提供数据支撑,提升风电消纳率。
在复杂的山地风电场中,使用达摩院AI预报的准确率可提升20%。目前该算法已服务国内多个风电场。
海内外新能源风起云涌,马云进入的是一个高度竞争的高科技行业。如果说,在电商领域,他是开创者,那么,在新能源行业,他成为了一个追赶者。
无论如何,马云踩着风电产业、储能产业爆发的节点入局,不仅为新能源行业带来更多关注,也会带来新的想象。
其实,早在2015年,马云作为创始人的阿里巴巴已经跨界布局新能源电力领域。
2015年,深圳供电局与蚂蚁金服和阿里云共同打造了“互联网+”城市电网服务。
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应用技术,开展互联网供电服务、移动支付、征信、小额信贷、大数据、云计算等多方面的应用研究与合作,提供移动缴费、能效管理、节能等一系列便利安全的智能供电服务。
深圳供电局隶属于南方电网,也是全国第一家与阿里系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电力企业。
2019年10月,南方电网与阿里云、阿里巴巴达摩院在广州签署合作备忘录,发挥各自行业优势,促进人工智能前沿技术与电力调度系统业务深度融合,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促进电网生态发展。
2023年2月,南网总调又与阿里云签订“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调度应用合作备忘录”,深化其在电力调度这一核心业务领域的“云+AI”技术路线。双方将持续推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调度业务中的研究应用,共创行业标杆。
阿里巴巴与国家电网的合作开启于2016年。
当年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深入“互联网+电力”合作,阿里巴巴集团将支持国网浙江省电力探索互联网与电网业务的进一步融合,为建设智能友好型电网提供技术支持。
2019年,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也与阿里巴巴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加强双方合作交流,共同推动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建设。
充分发挥双方各自优势,开展技术研究应用、运营渠道优化、清洁能源消纳、示范园区建设、交流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战略合作,共同推进“三型两网”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建设。
2020年6月,国家电网发布了“数字新基建”十大重点建设任务,并与华为、阿里等41家合作伙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次发布的‘数字新基建’十大重点建设任务,聚焦大数据、工业互联网、5G、人工智能等领域。
除了“两网”外,阿里巴巴也开启了和国电投、华能等发电央企的合作。
2022年7月,国家电力投资集团与阿里巴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及8个落地协议,双方将就“新能源”和“数字化”结合提升生产力、“三网融合”整体解决方案、战略机遇研究与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合作,探索树立“新能源+数字化”合作减碳的社会责任标杆。
具体而言,阿里巴巴将以数字化能力服务国家电投数字化转型、三网融合的数字化底座建设,创新农村新能源开发利用;同时,国家电投将在运营减碳、价值链减碳、带动生态减碳等方面助力阿里巴巴的“碳中和”目标。双方将共同树立“新能源+数据中心”、“新能源+新零售”、“新能源+物流”、“新能源+办公园区”等行业范式。同时,双方将共同探索县域能源数字化解决方案,以县域分布式光伏的开发结合智慧农业、乡村旅游特色,探索乡村振兴新生态。
而阿里巴巴与华能的合作,则直接进入了新能源发电领域。
2022年11月,华能保定综合能源有限公司注册成立,该公司由华能国际的全资子公司华能河北清洁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持股,两家公司分别持股70%、30%。其经营许可项目包括,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
除了与各大企业的合作布局外,阿里巴巴自身跨入了风电功率预测领域。
2022年3月,阿里巴巴达摩院成功研发可精准预测风电场风速及发电功率的AI算法,该算法可预报平原、山地、海岸等不同地形的风速,并预测该区域内风电场的发电量,为电网调度提供数据支撑,提升风电消纳率。
在复杂的山地风电场中,使用达摩院AI预报的准确率可提升20%。目前该算法已服务国内多个风电场。
海内外新能源风起云涌,马云进入的是一个高度竞争的高科技行业。如果说,在电商领域,他是开创者,那么,在新能源行业,他成为了一个追赶者。
无论如何,马云踩着风电产业、储能产业爆发的节点入局,不仅为新能源行业带来更多关注,也会带来新的想象。
具体而言,阿里巴巴将以数字化能力服务国家电投数字化转型、三网融合的数字化底座建设,创新农村新能源开发利用;同时,国家电投将在运营减碳、价值链减碳、带动生态减碳等方面助力阿里巴巴的“碳中和”目标。双方将共同树立“新能源+数据中心”、“新能源+新零售”、“新能源+物流”、“新能源+办公园区”等行业范式。同时,双方将共同探索县域能源数字化解决方案,以县域分布式光伏的开发结合智慧农业、乡村旅游特色,探索乡村振兴新生态。
而阿里巴巴与华能的合作,则直接进入了新能源发电领域。
2022年11月,华能保定综合能源有限公司注册成立,该公司由华能国际的全资子公司华能河北清洁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持股,两家公司分别持股70%、30%。其经营许可项目包括,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
除了与各大企业的合作布局外,阿里巴巴自身跨入了风电功率预测领域。
2022年3月,阿里巴巴达摩院成功研发可精准预测风电场风速及发电功率的AI算法,该算法可预报平原、山地、海岸等不同地形的风速,并预测该区域内风电场的发电量,为电网调度提供数据支撑,提升风电消纳率。
在复杂的山地风电场中,使用达摩院AI预报的准确率可提升20%。目前该算法已服务国内多个风电场。
海内外新能源风起云涌,马云进入的是一个高度竞争的高科技行业。如果说,在电商领域,他是开创者,那么,在新能源行业,他成为了一个追赶者。
无论如何,马云踩着风电产业、储能产业爆发的节点入局,不仅为新能源行业带来更多关注,也会带来新的想象。
展会时间:2023-10-18 ~ 10-20
展会地点:中国-广东- 佛山南海樵山文化中心
主办单位:佛山市南海区华南新能源汽车产业促进中心
展会简介:中国佛山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及产品展CHFE致力于搭建更为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平台,内容丰富,设置多场主题论坛,在国内氢能与燃料电池行业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近年来,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纷纷出台相关规划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特别是财政部等五部委发布《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后,示范城市群即将揭晓。综合各方面政策情况,本轮氢能燃料电池产业发展路径,将以城市群燃料电池汽车示范为牵引,同步推进产业链各环节协同发展为主线,形成批量化、产业化、国产化的发展趋势。未来五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活跃、最广阔的氢能燃料电池市场。中国佛山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及产品展CHFE共同推动氢能与燃料电池行业的发展。
会议直达:中国(佛山)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及产品展览会
邮箱:hycydt123@163.com
地址:山西省阳泉市矿区桃北西街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