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产业信息动态-10月23日

华阳集团产业技术研究总院    主办

内刊

2024年10月23日

399期

Information dynamics of industry

产业信息动态

——摘选自国家能源局《1-9月光伏装机160.88GW,同比增长24.77%》

10月21日,国家能源集发布了1-9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今年1-9月,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24258万千瓦(242.58GW),其中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16088万千瓦(160.88GW),同比增长24.77%。太阳能发电在新增发电装机中的占比保持在2/3左右。

目 录                        CONTENTS

技术前沿

高导热碳/碳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及导热性能

15

10

光伏组件当前成本分析:低于成本投标中标涉嫌违法

行业聚焦

权威之声

05

1-9月光伏装机160.88GW,同比增长24.77%

宏观政策

08

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发建设工商业分布式光伏

会展信息

2025第二十六届中国环博会(IE expo)

31

25

光储充一体化电站发展现状及趋势展望

专业评论

01

权威之声

authority   VOICE

1-9月光伏装机160.88GW,同比增长24.77%

来源:国家能源局

权威之声

10月21日,国家能源集发布了1-9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今年1-9月,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24258万千瓦(242.58GW),其中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16088万千瓦(160.88GW),同比增长24.77%。太阳能发电在新增发电装机中的占比保持在2/3左右。

权威之声

截至9月底,全国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达到77292万千瓦(772.92GW),在电力装机中的占比24.46%,持续提升。
据此计算,9月全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2089万千瓦(20.89GW),重回20GW以上。与之前数据相比,同比增长32.38%,环比增长26.9%。
索比光伏网了解到,随着分布式光伏管理日益规范化,这一市场有望迎来重整,开发企业的预期相对乐观。在碳中和需求、政策与市场发展、产业链价格、电价等因素影响下,全年新增装机规模很可能超过2023年水平,再创新高。

02

宏观政策

MACROPOLICY

宏观政策

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发建设工商业分布式光伏

来源:昆明市发展和改革委

10月16日,昆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公开征求《昆明市规范新能源开发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通知指出,集中式光伏和风电项目坚持市场化资源配置的原 则,市级能源主管部门按照省级年度建设方案有关要求,按批次形成新能源项目开发方案,按程序报审后,组织有关单位开 展项目业主优选。未纳入年度建设方案的项目,不得开展项目业主优选工作。
通知海指出,分类推进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优先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开发建设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全力支持户用自然人光伏项目建设,在满足户用自然人光伏项目接入和消纳前提下,有序推进户用非自然人光伏项目建设。

原文链接:《昆明市规范新能源开发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行业聚焦

INDUSTRY FOCUS

03

行业聚焦

光伏组件当前成本分析:低于成本投标中标涉嫌违法

来源:中国光伏行业协会

2023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市场光伏组件价格不断下滑,目前价格已经腰斩。近一段时期以来,招投标市场不断出现超低价中标的案例。中标价低于成本,已成为困扰光伏制造行业的难题。行业企业普遍呼吁权威机构发布公允的组件成本,以供市场和政府监管部门参考。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第四十一条之规定,中标人的投标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项综合评价标准;
(二)能够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并且经评审的投标价格最低;但是投标价格低于成本的除外。
同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一条第五款之规定,投标报价低于成本或者高于招标文件设定的最高投标限价,评标委员会应当否决其投标。
可见,我国招投标制度一再确定,中标合同必须是高于成本。针对行业一再呼吁的发布公允成本问题,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秉承“求真、积极、担当、共赢”的价值观,一直在广泛调研和计算行业的成本,意图给行业一个参照。
经汇总、统计、分析与整理,测算出2024年10月份的光伏组件成本,期望给市场一个权威的成本数据,供全行业和政府监管部门参考,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当前一体化企业N型M10双玻光伏组件,在不计折旧,硅料、硅片、电池片在不含税的情况下,最终组件含税生产成本(不含运杂费)为0.68元/W。详细成本构成如下:
考虑当前行业严重供过于求、企业为消化库存正在极限经营的现状,上述成本测算并未将折旧纳入,因此实际上是低于真实生产成本的,更低于包含三费的全成本。每家企业的个体成本有差异,但差异范围整体有限。光伏行业要健康可持续发展,产品销售价格需要高于全成本,企业才能可持续经营。即便当前部分企业单纯组件制造和销售尚有微薄的毛利,也是建立在硅料、硅片、电池片、玻璃等重要原辅材料严重亏损的基础上,这种情形是不可持续的。
当前在“双碳”目标引领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光伏装机保持稳健增长,无论是集中式还是分布式开发量都保持在较高水平。光伏组件是需要稳定运行20-25年的产品,相比价格,质量才是最关键的考量因素。综上,我们认为,0.68元/W的成本,已经是当前行业优秀企业在保证产品质量前提下的最低成本。
我们呼吁,制造企业切实按照2024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的要求,依法合规地参与市场竞争,不要进行低于成本的销售与投标。低于成本的投标只会带来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下降,最终不利于项目的长期与稳定运行。
我们呼吁,招标方要尊重市场规律,遵守法律规定,以设定最低限价、降低价格得分比重、提高服务和质量得分比重等方式,制定合理的招标方案,从而引导投标方将投标重点转移到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履约能力上。
我们将和各市场参与方一道,关注最新的招投标结果。如出现违反《招投标法》的招投标结果,将积极探讨通过行政监管和法律裁判解决问题的可能性。
针对上述低于成本中标,以及低于成本中标后可能出现的以次充好、不能履约的行为,协会将予以关注,并考虑采取全行业通报、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等方式,加强行业自律,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今后将定期调研和测算行业成本并对外公布,供全行业和政府监管部门参考。

行业聚焦

可见,我国招投标制度一再确定,中标合同必须是高于成本。针对行业一再呼吁的发布公允成本问题,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秉承“求真、积极、担当、共赢”的价值观,一直在广泛调研和计算行业的成本,意图给行业一个参照。
经汇总、统计、分析与整理,测算出2024年10月份的光伏组件成本,期望给市场一个权威的成本数据,供全行业和政府监管部门参考,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当前一体化企业N型M10双玻光伏组件,在不计折旧,硅料、硅片、电池片在不含税的情况下,最终组件含税生产成本(不含运杂费)为0.68元/W。详细成本构成如下:
考虑当前行业严重供过于求、企业为消化库存正在极限经营的现状,上述成本测算并未将折旧纳入,因此实际上是低于真实生产成本的,更低于包含三费的全成本。每家企业的个体成本有差异,但差异范围整体有限。光伏行业要健康可持续发展,产品销售价格需要高于全成本,企业才能可持续经营。即便当前部分企业单纯组件制造和销售尚有微薄的毛利,也是建立在硅料、硅片、电池片、玻璃等重要原辅材料严重亏损的基础上,这种情形是不可持续的。
当前在“双碳”目标引领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光伏装机保持稳健增长,无论是集中式还是分布式开发量都保持在较高水平。光伏组件是需要稳定运行20-25年的产品,相比价格,质量才是最关键的考量因素。综上,我们认为,0.68元/W的成本,已经是当前行业优秀企业在保证产品质量前提下的最低成本。
我们呼吁,制造企业切实按照2024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的要求,依法合规地参与市场竞争,不要进行低于成本的销售与投标。低于成本的投标只会带来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下降,最终不利于项目的长期与稳定运行。
我们呼吁,招标方要尊重市场规律,遵守法律规定,以设定最低限价、降低价格得分比重、提高服务和质量得分比重等方式,制定合理的招标方案,从而引导投标方将投标重点转移到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履约能力上。
我们将和各市场参与方一道,关注最新的招投标结果。如出现违反《招投标法》的招投标结果,将积极探讨通过行政监管和法律裁判解决问题的可能性。
针对上述低于成本中标,以及低于成本中标后可能出现的以次充好、不能履约的行为,协会将予以关注,并考虑采取全行业通报、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等方式,加强行业自律,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今后将定期调研和测算行业成本并对外公布,供全行业和政府监管部门参考。

行业聚焦

行业聚焦

04

技术前沿

TECHNOLOGY FRONTIER

技术前沿

高导热碳/碳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及导热性能

来源:复材在线

摘要
采用国产沥青基碳纤维与中间相沥青制备多孔碳/碳(C/C) 复合材料,通过化学气相渗透法(CVI) 与前驱体浸渍裂解法(PIP) 复合工艺增密,经不同温度高温热处理(HTT)后制备单向C/C 复合材料和两向正交C/C复合材料。利用SEM,XRD对不同温度热处理的材料进行微观结构分析,并结合导热机理,分析材料导热性能。结果表明:2300℃热处理后,高导热C/C复合材料结构致密,单向C/C复合材料X向(平行于碳纤维轴向)、两向正交C/C复合材料X向、Y向表现出优异的导热性能;3000℃热处理后,C/C复合材料石墨片层结构明显,石墨化度提高了 18.84% , 微晶尺寸增大,导热性能进一步提高。两向正交C/C 复合材料X向、Y向导热系数可由单向C/C 复合材料X向、Z向导热系数计算推导。
随着空间技术的迅速发展,飞行器制造正面临严峻挑战:高速运转的飞行器在长时间服役中易产生大量热量,对引擎等部件造成过量热载荷从而影响其正常工作;飞行器内部高度集成的复杂电子器件亦需及时散热;一些敏感部件对工作温度有严格要求。传统热疏导材料已无法满足飞行器制造的特殊要求 。高导热C/C复合材料作为一种由碳纤维和基体碳构成的先进复合材料,具备优异的导热性能、力学性能和良好的结构设计性,可广泛应用于超音速飞行器的热再分配热防护系统、卫星、航空电子装置的热疏导系统等电子、航空航天领域。
目前,研究者们对高导热C/C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导热性能进行 了大量研究 。Manocha 等将不同种类碳纤维浸渍沥青后堆叠,再次高压浸渍沥青制得C/C复合材料,结果表明: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增强的C/C复合材料沿纤维轴向的导热性能最佳。Zhang 等分别采用树脂浸渍法和CVI法对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束增密,制备两种C/C复合材料,结果表明:与树脂碳相比,热解碳的导热性能更好。日前,高导热C/C复合材料多采用进口沥青基碳纤维作为增强体,相关文献中对材料预制体结构与导热性能间关系分析较少 , 因而本工作采用国产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与中间相沥青粉末低温热模压、炭化后,通过CVI法和PIP法补充增密制备高导热C/C复合材料,探究不同热处理温度对材料微观结构的影响,并结合导热系数的测试结果及导热机理对C/C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进行分析,为高导热C/C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研究提供结构与性能间的关系分析。
1
实验
1.1 C/C 复合材料的制备
将国产沥青基碳纤维(TC-HM-20) 与中间相沥青粉末交替层铺,采用低温热模压法制备单向(1#) 和两向正交(2#) 复合材料坯体,其中,两向正交复合材料坯体中X向、Y向纤维体积比为1∶1。模压成型的坯体炭化、石墨化后制得 1.50g/cm3的多孔C/C复合材料。以丙烯为碳源,通过 CVI法沉积热解炭,当材料密度达到1.72g/cm3左右,采用糠酮树脂通过PIP 法对材料进一步增密处理,最后,经2300℃和3000℃高温热处理,制备高导热 C/C复合材料。此外,本工作还选用国产沥青基碳纤维(TC-HM-70)采用上述工艺方法制备单向C/C复合材料(3#) 和两向正交C/C复合材料(4#), 其中两向正交C/C复合材料X向、Y向碳纤维体积比为2∶1 , 3# , 4#两试样高温热处理温度为2300℃ 。
1.2 性能测试
采用阿基米德排水法测量试样的密度及开孔率,经不同温度热处理后,C/C复合材料的密度均无明显变化,C/C复合材料的基本参数如表1所示。采用PhenomProx-SE台式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观察试样微观结构。

技术前沿

导材料已无法满足飞行器制造的特殊要求 。高导热C/C复合材料作为一种由碳纤维和基体碳构成的先进复合材料,具备优异的导热性能、力学性能和良好的结构设计性,可广泛应用于超音速飞行器的热再分配热防护系统、卫星、航空电子装置的热疏导系统等电子、航空航天领域。
目前,研究者们对高导热C/C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导热性能进行 了大量研究 。Manocha 等将不同种类碳纤维浸渍沥青后堆叠,再次高压浸渍沥青制得C/C复合材料,结果表明: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增强的C/C复合材料沿纤维轴向的导热性能最佳。Zhang 等分别采用树脂浸渍法和CVI法对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束增密,制备两种C/C复合材料,结果表明:与树脂碳相比,热解碳的导热性能更好。日前,高导热C/C复合材料多采用进口沥青基碳纤维作为增强体,相关文献中对材料预制体结构与导热性能间关系分析较少 , 因而本工作采用国产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与中间相沥青粉末低温热模压、炭化后,通过CVI法和PIP法补充增密制备高导热C/C复合材料,探究不同热处理温度对材料微观结构的影响,并结合导热系数的测试结果及导热机理对C/C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进行分析,为高导热C/C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研究提供结构与性能间的关系分析。
1实验
1.1 C/C 复合材料的制备
将国产沥青基碳纤维(TC-HM-20) 与中间相沥青粉末交替层铺,采用低温热模压法制备单向(1#) 和两向正交(2#) 复合材料坯体,其中,两向正交复合材料坯体中X向、Y向纤维体积比为1∶1。模压成型的坯体炭化、石墨化后制得 1.50g/cm3的多孔C/C复合材料。以丙烯为碳源,通过 CVI法沉积热解炭,当材料密度达到1.72g/cm3左右,采用糠酮树脂通过PIP 法对材料进一步增密处理,最后,经2300℃和3000℃高温热处理,制备高导热 C/C复合材料。此外,本工作还选用国产沥青基碳纤维(TC-HM-70)采用上述工艺方法制备单向C/C复合材料(3#) 和两向正交C/C复合材料(4#), 其中两向正交C/C复合材料X向、Y向碳纤维体积比为2∶1 , 3# , 4#两试样高温热处理温度为2300℃ 。
1.2 性能测试
采用阿基米德排水法测量试样的密度及开孔率,经不同温度热处理后,C/C复合材料的密度均无明显变化,C/C复合材料的基本参数如表1所示。采用PhenomProx-SE台式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观察试样微观结构。

技术前沿

采用阿基米德排水法测量试样的密度及开孔率,经不同温度热处理后,C/C复合材料的密度均无明显变化,C/C复合材料的基本参数如表1所示。采用PhenomProx-SE台式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观察试样微观结构。

热扩散系数采用 Netzsh闪射法热导仪 LFA467测定,试样尺寸为10mm×10mm×4mm, 测试方向分别为平行于纤维轴向和垂直于纤维轴向,图1为测试示意图及试样测试方向示意图,测试温度分别25,100,200,300,400 ℃ , 每个温度点的热扩散系数测试3次取平均值 。试样导热系数 λ 的计算公式为:

2结果与讨论
2.1 热处理温度对C/C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的影响
图2为2300 , 3000℃高温热处理后单向C/C复合材料(1#) 及两向正交C/C复合材料(2#) SEM图 像。从图2 (a-1),(a-2) 可看出,单向C/C复合材料中,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维呈明显的内辐射外洋葱的混合型结构,热解炭层(pyrolyticcarbon, PyC) 均匀沉积于多孔C/C复合材料的较小孔隙内,纤维与基体结合良好,基体间存在的微量孔隙均小于1μm, 材料致密度高,有利于提高其导热性能;3000℃高温热处理后,试样单位面积内中间相沥青炭 ( mosephase pitchcarbon, MPC)基体片层结构含量明显提高。观察2300 ,3000℃高温热处理后单向C/C复合材料局部放大图,可知:3000℃高温热处理后,碳纤维内部片层结构更加致密、清晰,表明碳纤维内石墨微晶生长良好,数量增多,碳网面堆积更加紧密,碳纤维轴向取向度提高。基体沥青炭片层结构更加清晰明显,片层结构围绕碳纤维向外交错扭折,片层方向平行于纤维轴向,形成包鞘结构 (parallelly oriented graphite,POG), 该结构为长程有序的晶体结构,表明3000℃高温热处理后,高导热C/C复合材料发生了明显的晶型转变 。从图 2(b-1),(b-2) 可看出,随热处理温度提高,两向正交 C/C复合材料中同向碳纤维和基体炭微 观结构与单向C/C 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变化一致,X向、 Y向碳纤维交界处的沥青炭片层结构转变尤为明显。
图 3为2300 , 3000℃ 高温热处理后 C/C复合材料XRD图谱。3000℃高温热处理后,C/C复合材料(002) 峰强度明显增大,特征峰向右移动,峰宽变窄,表明3000℃高温热处理后,有序排列的晶体含量提高,C/C 复合材料结晶度提高。结合表 2C/C复合材料晶格参数可知,3000℃热处理后,材料石墨层间距d002减小,接近理想石墨晶体层间距,平均微晶尺寸Lc增大,晶格尺寸增大,石墨化度提高了 18.84% , 表明 随热处理温度提高,碳原子组成的六角网平面由ABCABC…平行堆积向 ABAB… 规则堆积转变,即高 导热 C/C 复合材料实现由乱层结构向石墨结构有序转化。

技术前沿

后,有序排列的晶体含量提高,C/C 复合材料结晶度提高。结合表 2C/C复合材料晶格参数可知,3000℃热处理后,材料石墨层间距d002减小,接近理想石墨晶体层间距,平均微晶尺寸Lc增大,晶格尺寸增大,石墨化度提高了 18.84% , 表明 随热处理温度提高,碳原子组成的六角网平面由ABCABC…平行堆积向 ABAB… 规则堆积转变,即高 导热 C/C 复合材料实现由乱层结构向石墨结构有序转化。

技术前沿

2.2  C/C 复合材料导热性能分析
现代热传导理论指出:在任意状态下,不同物质的热传导都是由其微观粒子相互碰撞、传递所致,对于大多数无机非金属材料,热传导主要依靠晶格原子的热振动实现,量子理论认为,晶格振动的能量是被量子化的,晶格振动的“量子”即为“声子”。高导热C/C复合材料增强体与基体的基本结构均为石墨结构,石墨片层是由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组成的六边形晶格,热能在石墨片层中以非谐性的弹性波在六边形晶格内单向传导,在此过程中,声子与声子间的碰撞以及声子与晶界、缺陷等的作用引起能量散射,从而降低导热系数。
图4为2300 , 3000℃ 高温热处理后单向C/C复合材料(1#  )及两向正交C/C复合材料(2#  )X向导热系数曲线。相同测试温度下,3000℃高温热处理的C/C复合材料导热系数明显提高,这是由于C/C复合材料经 3000℃热处理后,材料晶格尺寸增大(见表2),声子间距离增大,热振动时,声子间碰撞减少,从而减少了热能在声子间传导时的散射;同时,材料石墨化度提高,C/C复合材料内部石墨晶体结构增多,材料结构有序性增强,可供热能单向传导的连续石墨片层含量提高,减少了热传导在晶界和缺陷处的能量散射。此外,从图4中不难看出,对于同一C/C复合材料,当测试温度升高时,热振动过程中,声子振动幅度增大,声子间及声子与晶界、缺陷等的碰撞增多而引起能量散射加剧,热传导过程中热能损失严重,导致高导热C/C 复合材料X向导热系数随测试温度升高不断减小。相同温度热处理的单向 C/C复合材料和两向正交C/C 复合材料X向导热系数下降趋势一致,由此推断不同预制体结构的C/C复合材料X向导热系数存在一定关系。

技术前沿

高,这是由于C/C复合材料经 3000℃热处理后,材料晶格尺寸增大(见表2),声子间距离增大,热振动时,声子间碰撞减少,从而减少了热能在声子间传导时的散射;同时,材料石墨化度提高,C/C复合材料内部石墨晶体结构增多,材料结构有序性增强,可供热能单向传导的连续石墨片层含量提高,减少了热传导在晶界和缺陷处的能量散射。此外,从图4中不难看出,对于同一C/C复合材料,当测试温度升高时,热振动过程中,声子振动幅度增大,声子间及声子与晶界、缺陷等的碰撞增多而引起能量散射加剧,热传导过程中热能损失严重,导致高导热C/C 复合材料X向导热系数随测试温度升高不断减小。相同温度热处理的单向 C/C复合材料和两向正交C/C 复合材料X向导热系数下降趋势一致,由此推断不同预制体结构的C/C复合材料X向导热系数存在一定关系。

技术前沿

表 4为两向正交C/C复合材料(2#)X向导热系数计算值。随测试温度变化,计算值相对误差波动小;3000℃热处理后,C/C复合材料导热系数计算值的相对误差明显减小。结合单向 C/C复合材料及两向正交C/C 复合材料微观形貌(图2),可将单向C/C复合材料X向结构等价于两向正交C/C 复合材料中X向结构,单向 C/C复合材料 Z向结构等价于两向正交C/C复合材料中Y向结构,因此,两向正交C/C复合材料即为单向C/C复合材料X向、Z向结构“并联”构成,如图5所示,图中碳纤维及基体炭均为规则片层结构,基体片层方向平行于碳纤维轴向,为POG结构,热处理温度越高,该结构越完整。根据图5 ,由于两向正交C/C复合材料中X向、Y向碳纤维体积比为1∶1 ,不难看出式(4)中系数1/2即为两向正交C/C复合材料中 X ,Y两向碳纤维 占整体纤维体积的比值。3000℃热处理后,两向正交 C/C复合材料X向导热系数的计算相对误差减小是因为随热处理温度提高,两向正交C/C复合材料中碳纤维、基体炭取向度均提高,微观结构趋近于理想石墨结构,POG结构趋于完整。由归纳推理可知,两向正交C/C复合材料中X向、Y 向导热系数的一般式如下:

技术前沿

为验证式(5) 的正确性,测试 3#   , 4#试样的导热 系数,随机选取热扩散系数测试温度:25 , 300℃,测试结果如表5所示。表6为两向正交C/C复合材料(4#  )X向、Y向导热系数计算值,其X向与Y向碳纤维体积比为2∶1 。与测试值比较,计算值相对误差均低于2.02% ,表明即便选用不同碳纤维增强的C/C复合材料仍能通过式(5)由单向 C/C复合材料 X向,Z向导热系数计算出同种碳纤维增强的两向正交 C/C复合材料X向,Y向导热系数。
3结论
(1) 与 2300℃热处理后的高导热C/C复合材料相比,3000℃热处理后碳纤维微晶结构趋于完整,基体碳片层结构更明显,含量增多,形成典型的POG结构,C/C复合材料石墨化度提高了18.84%。
(2) 国产沥青基碳纤维增强的高导热C/C复合材料导热系数较高。经3000℃热处理后,单向C/C复合材料和两向正交 C/C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均明显提高。
(3) 结合单向C/C复合材料与两向正交C/C复合材料的结构特征,根据单向C/C复合材料X 向、Z向导热系数可推算出两向正交C/C复合材料X向、Y向导热系数,应用于C/C复合材料结构设计。

技术前沿

05

专业评论

Professional comments

光储充一体化电站发展现状及趋势展望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

中国储能网讯:近年来,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持续推进,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作为兼具新能源消纳、负荷波动平抑和延缓输电线路扩容功能的新型充电设施,光储充一体化的停车充电站逐渐崭露头角,全国多地陆续投放运营光储充一体化电站。由于能够满足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汽车发展需求,光储充一体化电站有望在电力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多产业协同发展,未来或将成为充电行业重要的发展方向。
一、光储充一体化提供绿色充电解决方案
光储充一体化即光伏+储能+充电模式,其核心是由光伏、储能、充电桩等元素通过电力电子技术集成一体、互相协调支撑形成的新型“源网荷储”电力系统。
其中,光伏系统,利用充电站、雨棚等屋顶或建筑物空地安装光伏阵列,为电站和车主提供清洁电力。当光伏发电功率高于充电桩使用功率时,余电存储于储能电池。当电池达到储能容量上限而光伏发电仍有冗余时,光伏系统限功率或停止运行。储能系统利用夜间低谷电价进行储能,在充电高峰时段和市电一起对充电站供电,满足高峰期用电需求,实现峰谷套利。车辆充电时,将优先使用储能电池的电量,以实现能源的价值最大化。同时参与电网的频率调节,维持电网的稳定性。并可作为备用电源参与应急供电,确保电站的基本运行和安全。充电桩则是在新能源车进站时进行快速充电。
  光储充的结合,可以弱化充电高峰的影响,弱化车主充电习惯的影响,通过智能控制,实现即插即用,在降低能源使用成本的同时,有效减少充电站的负荷峰谷差,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二、光储充一体化利好政策频出
  为了推动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服务市场的发展,国家及地方支持政策频出,各级主管部门明确支持或鼓励光储充一体化建设。政府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和规划,不仅涉及光储充一体化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还涉及到整个产业链的完善和发展。
  在国家层面,2020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鼓励“光储充放”(分布式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充放电)多功能综合一体站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开展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示范运行。2023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推进快速充换电、大功率充电、智能有序充电、无线充电、光储充协同控制等技术研究,持续优化电动汽车电池技术性能。多个部门也相继出台光储充一体化电站相关政策。

专业评论

专业评论

间低谷电价进行储能,在充电高峰时段和市电一起对充电站供电,满足高峰期用电需求,实现峰谷套利。车辆充电时,将优先使用储能电池的电量,以实现能源的价值最大化。同时参与电网的频率调节,维持电网的稳定性。并可作为备用电源参与应急供电,确保电站的基本运行和安全。充电桩则是在新能源车进站时进行快速充电。
光储充的结合,可以弱化充电高峰的影响,弱化车主充电习惯的影响,通过智能控制,实现即插即用,在降低能源使用成本的同时,有效减少充电站的负荷峰谷差,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二、光储充一体化利好政策频出
为了推动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服务市场的发展,国家及地方支持政策频出,各级主管部门明确支持或鼓励光储充一体化建设。政府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和规划,不仅涉及光储充一体化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还涉及到整个产业链的完善和发展。
在国家层面,2020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鼓励“光储充放”(分布式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充放电)多功能综合一体站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开展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示范运行。2023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推进快速充换电、大功率充电、智能有序充电、无线充电、光储充协同控制等技术研究,持续优化电动汽车电池技术性能。多个部门也相继出台光储充一体化电站相关政策。

       三、光储充一体化主要应用场景持续落地
  政策赋能之下,光储充一体化建设提质加速,光储充一体化电站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实践中,城市充电站、高速公路服务区、工业园区等主要应用场景持续落地。此外,光储充一体化项目还有港口、民航、工业器械等其他多个应用场景。
  01.城市充电站
  城市充电站,主要是指建设在公共停车场、商业楼宇和住宅小区的充电站。其中,在城市的停车场,主要是公共停车场或大型商业综合体停车场,可以安装光伏车棚,集光伏发电、储能和电动汽车充电于一体,不仅有遮阳避雨的功能,还能为停靠的电动汽车提供绿色能源充电服务。对于住宅区和商业建筑,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可以为业主的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满足业主的出行需求,减少对电网的依赖,有助于推动住宅社区和商业楼宇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些地方建设的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满足城市私家车和营运、货运等车辆的充电需求,相当于一个城市里面的加油站,最大的特点就是便捷。
  目前,国内一些大型公共场所都开始引入这种综合性的充电设施,一些城市也在积极推动住宅区的光储充一体化建设,多个光储充一体化项目正式开工或投入运营。如江苏省常州市最大、金坛区首个“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占地约5000平方米,共有89个停车位(包含64个充电车位),全年可利用太阳能发电近40万千瓦时,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0万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29.6吨,节约标准煤超120吨。为了加快打造“新能源之都示范区”,今年1—6月,金坛区共完成投用“光储充”站充电车位64个。今年5月,武汉首座“光储充检”一体化智能超充综合示范站在东湖高新区佛祖岭社区公园正式投入运营。6月,重庆市两江新区首座“光储充放检”一体化超充示范站——充美超级充电站(明月湖站)正式投入运营,将普通的地面停车场成功升级为集成光伏、储能、超级充电、V2G和电池检测五大功能于一体的能源交互“枢纽”,为周边市民游客提供智慧便捷、功能齐全的“超充+”服务。9月,国内首座“光储充服”一体化卡子门公交充能驿站在南京投入使用,智能充电区设置了8个充电桩,可以同时为11辆新能源汽车充电,方便有充电需求的车主和途经此处的市民、游客享受便捷出行服务。
  02.高速公路服务区
  高速公路服务区是长途旅行者和货车司机的重要休息站和加油站,每日会有大量车辆停留休整。高速公路服务区停车场空间开阔,顶部的空间非常适合安装太阳能光伏车棚,光伏车棚的设计和布置可起到遮阳避雨的作用,降低停车场内温度,提高停车场的舒适度和安全性。随着新能源汽车长途出行需求不断增长,高速公路服务区成为重要的充电场所,通过充电桩和光伏车棚结合的方式,完善高速公路服务区及公路沿线的充电基础设施,提供更加便利和舒适的停车和休息设施,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经济性。高速服务区主要是满足长途旅行的需求,通常需要大功率充电桩完成快速充电。
  光储充一体化需求日益明确,吸引了具备地方国资背景的交投集团/高速集团的目光。他们拥有充换电场站运营资质,是潜在的优质项目业主单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20余家地方交通/高速集团进入这一市场。今年以来,海南省交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相继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旨在共建高速服务区充换电网络,合力打造中短途“绿色走廊”,共同构建绿色交通能源补给新生态。广东交通集团已在高速公路服务区陆续投运60余个充电站(含扩建)。2024年3月,由湖北交投集团子公司楚天公司与蔚来合作共建的首座高速“光储充放”一体换电站在G50沪渝高速枝江西服务区正式投入运营;2024年5月,湖北省内首个“光储充”交旅融合服务区在孝感西服务区建设落成。河南交投集团则表示,今年将以连霍、京港澳、郑州绕城、大广高速等骨干路网为重点,建设光伏、储能、充换电等源网荷储充项目,计划完成投资10亿元以上,新增光伏装机容量200兆瓦以上、储能30兆瓦以上、充电车位3000个以上。
  03.工业园区
  园区级别用户通常具有占地面积广、用电量大、通勤方式多样等特点。随着地区新能源发电政策推进及电动汽车规模扩大,园区级用户对清洁能源利用及充电桩系统的需求量增大。此外,工业园区对供电可靠性以及电能质量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切合园区级用户特点,利用存量资产,依托园区可用空地建设,采用“绿色充电”的运行理念,建设光伏+储能+充电桩的能源一体化解决方案,一方面能实现光伏发电自发自用、余电存储,满足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另一方面能利用峰谷电价,提高能源转换效率,减少用能成本。通过新能源、储能、充电的互相协调支撑,在提升用户用能品质的同时,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当前,各类工业企业、园区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平台,是能源消耗活动的聚集地,也是光储充场景融合主战场。近年来,国内园区低碳化进程在加速推进,光储充一体化已经进入更多园区。据了解,华为数字能源联合合作伙伴加速推进工商业园区“光储充”,聚焦东莞,并已在长安硅翔绿色低碳园区、樟木头安众绿色低碳园区、樟木头海悟绿色低碳园区、石碣五株绿色低碳园区、寮步鸿蒙智行绿色低碳园区五大样板点成功应用。在今年7月东莞绿色低碳发展“光储充”一体化建设峰会上,华为数字能源、深圳恒通源环保节能、广东稳拓新能源、杭州品联科技、深圳市伊西思电子、神州数码(深圳)、中广投能源、广东坤通科技、广东易隆新能源、广东东江新能源共同发起“东莞千企万园绿色低碳计划”。该计划将推动光储充融合的低碳园区解决方案快速普及,让千企万园降低用能成本、保障用电安全,让千行百业实现低碳化转型,让新能源车用新能源电。
  四、光储充一体化是充电站未来发展重要方向
  (一)能够满足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汽车发展需求,应用空间广阔
  近年来,以光伏、储能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呈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劲态势。《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6.09亿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超过2.5亿千瓦,占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40%以上。截至2023年底,具备灵活调节能力的火电装机容量近7亿千瓦,抽水蓄能装机容量5094万千瓦,新型储能规模3139万千瓦/6687万千瓦时、平均储能时长2.1小时。与此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势较好,公安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472万辆。另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2024年8月,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30.5%,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53.9%,连续两个月突破50%。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随着可再生能源的普及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对光储充一体化技术的需求将持续增加。有业内人士预测,在未来,光储充市场将超万亿元规模。
  (二)能够在电力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广价值较高
  充电桩的数量和充电功率会影响到配电网的负荷峰谷差,未来充电桩特别是大功率充电桩数量的增加对电网的影响将更加显著。一方面,充电站用电峰谷波动与居民日常用电峰谷波动高度重合,容易加剧电网端配电网的负荷。另一方面,快充的逐渐普及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电网的负担。面对不断走高的充电需求对电网的挑战,在光伏、储能等设施逐渐完善的发展趋势之下,光伏+储能系统的应用可缓解充电时大电流对电网造成的冲击,充电同时还能实现电力削峰填谷等辅助服务功能,解决新能源发电间歇性和不稳定等问题,有效提升电网运行效率。对配置有10个120千瓦直流充电桩的光储充电站进行测算分析,综合考虑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后,可有效实现削峰填谷并兼顾电池寿命损耗。因此,光储充一体化能够为减轻电网压力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将在电力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光储充一体化可以实现高效运维,提升用户体验度。
  (三)能够促进多产业协同发展,科技创新潜力巨大
  光储充一体化产业涉及光伏发电设备制造、储能系统制造、充电设备制造等多个领域。从科技创新的角度来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如光伏发电效率提高、储能系统稳定性和寿命延长,超充和V2G等技术逐渐成熟,光储充一体化技术将不断取得突破,进而推动光储充一体化行业快速发展。同时,光储充一体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充电网络等环节的协同配合,需要通过数据分析和远程监控等数智化技术,实现三者的和谐共存与融合发展。AI、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正在推动充电站建设进入智能融合时代,实现光储充一体化协同。如,通过物联网技术连接光伏、储能、电网和其他关键设备,实时监测并采集光伏发电量、电池充放电状态、负荷需求等能源相关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和AI技术,预测光伏发电量、峰谷负荷、能源消耗模式等情况,为系统运行和调度提供决策支持;基于数据分析和预测结果,智能调度光伏发电和储能系统的运行模式,以实现最优的能源调配和利用效率。此外,产业链协同发展反过来又将促进技术创新和成本降低,进而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专业评论

 停留休整。高速公路服务区停车场空间开阔,顶部的空间非常适合安装太阳能光伏车棚,光伏车棚的设计和布置可起到遮阳避雨的作用,降低停车场内温度,提高停车场的舒适度和安全性。随着新能源汽车长途出行需求不断增长,高速公路服务区成为重要的充电场所,通过充电桩和光伏车棚结合的方式,完善高速公路服务区及公路沿线的充电基础设施,提供更加便利和舒适的停车和休息设施,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经济性。高速服务区主要是满足长途旅行的需求,通常需要大功率充电桩完成快速充电。
  光储充一体化需求日益明确,吸引了具备地方国资背景的交投集团/高速集团的目光。他们拥有充换电场站运营资质,是潜在的优质项目业主单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20余家地方交通/高速集团进入这一市场。今年以来,海南省交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相继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旨在共建高速服务区充换电网络,合力打造中短途“绿色走廊”,共同构建绿色交通能源补给新生态。广东交通集团已在高速公路服务区陆续投运60余个充电站(含扩建)。2024年3月,由湖北交投集团子公司楚天公司与蔚来合作共建的首座高速“光储充放”一体换电站在G50沪渝高速枝江西服务区正式投入运营;2024年5月,湖北省内首个“光储充”交旅融合服务区在孝感西服务区建设落成。河南交投集团则表示,今年将以连霍、京港澳、郑州绕城、大广高速等骨干路网为重点,建设光伏、储能、充换电等源网荷储充项目,计划完成投资10亿元以上,新增光伏装机容量200兆瓦以上、储能30兆瓦以上、充电车位3000个以上。
  03.工业园区
  园区级别用户通常具有占地面积广、用电量大、通勤方式多样等特点。随着地区新能源发电政策推进及电动汽车规模扩大,园区级用户对清洁能源利用及充电桩系统的需求量增大。此外,工业园区对供电可靠性以及电能质量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切合园区级用户特点,利用存量资产,依托园区可用空地建设,采用“绿色充电”的运行理念,建设光伏+储能+充电桩的能源一体化解决方案,一方面能实现光伏发电自发自用、余电存储,满足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另一方面能利用峰谷电价,提高能源转换效率,减少用能成本。通过新能源、储能、充电的互相协调支撑,在提升用户用能品质的同时,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当前,各类工业企业、园区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平台,是能源消耗活动的聚集地,也是光储充场景融合主战场。近年来,国内园区低碳化进程在加速推进,光储充一体化已经进入更多园区。据了解,华为数字能源联合合作伙伴加速推进工商业园区“光储充”,聚焦东莞,并已在长安硅翔绿色低碳园区、樟木头安众绿色低碳园区、樟木头海悟绿色低碳园区、石碣五株绿色低碳园区、寮步鸿蒙智行绿色低碳园区五大样板点成功应用。在今年7月东莞绿色低碳发展“光储充”一体化建设峰会上,华为数字能源、深圳恒通源环保节能、广东稳拓新能源、杭州品联科技、深圳市伊西思电子、神州数码(深圳)、中广投能源、广东坤通科技、广东易隆新能源、广东东江新能源共同发起“东莞千企万园绿色低碳计划”。该计划将推动光储充融合的低碳园区解决方案快速普及,让千企万园降低用能成本、保障用电安全,让千行百业实现低碳化转型,让新能源车用新能源电。
  四、光储充一体化是充电站未来发展重要方向
  (一)能够满足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汽车发展需求,应用空间广阔
  近年来,以光伏、储能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呈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劲态势。《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6.09亿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超过2.5亿千瓦,占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40%以上。截至2023年底,具备灵活调节能力的火电装机容量近7亿千瓦,抽水蓄能装机容量5094万千瓦,新型储能规模3139万千瓦/6687万千瓦时、平均储能时长2.1小时。与此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势较好,公安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472万辆。另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2024年8月,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30.5%,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53.9%,连续两个月突破50%。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随着可再生能源的普及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对光储充一体化技术的需求将持续增加。有业内人士预测,在未来,光储充市场将超万亿元规模。
  (二)能够在电力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广价值较高
  充电桩的数量和充电功率会影响到配电网的负荷峰谷差,未来充电桩特别是大功率充电桩数量的增加对电网的影响将更加显著。一方面,充电站用电峰谷波动与居民日常用电峰谷波动高度重合,容易加剧电网端配电网的负荷。另一方面,快充的逐渐普及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电网的负担。面对不断走高的充电需求对电网的挑战,在光伏、储能等设施逐渐完善的发展趋势之下,光伏+储能系统的应用可缓解充电时大电流对电网造成的冲击,充电同时还能实现电力削峰填谷等辅助服务功能,解决新能源发电间歇性和不稳定等问题,有效提升电网运行效率。对配置有10个120千瓦直流充电桩的光储充电站进行测算分析,综合考虑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后,可有效实现削峰填谷并兼顾电池寿命损耗。因此,光储充一体化能够为减轻电网压力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将在电力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光储充一体化可以实现高效运维,提升用户体验度。
  (三)能够促进多产业协同发展,科技创新潜力巨大
  光储充一体化产业涉及光伏发电设备制造、储能系统制造、充电设备制造等多个领域。从科技创新的角度来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如光伏发电效率提高、储能系统稳定性和寿命延长,超充和V2G等技术逐渐成熟,光储充一体化技术将不断取得突破,进而推动光储充一体化行业快速发展。同时,光储充一体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充电网络等环节的协同配合,需要通过数据分析和远程监控等数智化技术,实现三者的和谐共存与融合发展。AI、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正在推动充电站建设进入智能融合时代,实现光储充一体化协同。如,通过物联网技术连接光伏、储能、电网和其他关键设备,实时监测并采集光伏发电量、电池充放电状态、负荷需求等能源相关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和AI技术,预测光伏发电量、峰谷负荷、能源消耗模式等情况,为系统运行和调度提供决策支持;基于数据分析和预测结果,智能调度光伏发电和储能系统的运行模式,以实现最优的能源调配和利用效率。此外,产业链协同发展反过来又将促进技术创新和成本降低,进而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专业评论

化已经进入更多园区。据了解,华为数字能源联合合作伙伴加速推进工商业园区“光储充”,聚焦东莞,并已在长安硅翔绿色低碳园区、樟木头安众绿色低碳园区、樟木头海悟绿色低碳园区、石碣五株绿色低碳园区、寮步鸿蒙智行绿色低碳园区五大样板点成功应用。在今年7月东莞绿色低碳发展“光储充”一体化建设峰会上,华为数字能源、深圳恒通源环保节能、广东稳拓新能源、杭州品联科技、深圳市伊西思电子、神州数码(深圳)、中广投能源、广东坤通科技、广东易隆新能源、广东东江新能源共同发起“东莞千企万园绿色低碳计划”。该计划将推动光储充融合的低碳园区解决方案快速普及,让千企万园降低用能成本、保障用电安全,让千行百业实现低碳化转型,让新能源车用新能源电。
  四、光储充一体化是充电站未来发展重要方向
  (一)能够满足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汽车发展需求,应用空间广阔
  近年来,以光伏、储能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呈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劲态势。《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6.09亿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超过2.5亿千瓦,占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40%以上。截至2023年底,具备灵活调节能力的火电装机容量近7亿千瓦,抽水蓄能装机容量5094万千瓦,新型储能规模3139万千瓦/6687万千瓦时、平均储能时长2.1小时。与此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势较好,公安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472万辆。另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数据,2024年8月,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30.5%,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53.9%,连续两个月突破50%。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随着可再生能源的普及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对光储充一体化技术的需求将持续增加。有业内人士预测,在未来,光储充市场将超万亿元规模。
  (二)能够在电力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广价值较高
  充电桩的数量和充电功率会影响到配电网的负荷峰谷差,未来充电桩特别是大功率充电桩数量的增加对电网的影响将更加显著。一方面,充电站用电峰谷波动与居民日常用电峰谷波动高度重合,容易加剧电网端配电网的负荷。另一方面,快充的逐渐普及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电网的负担。面对不断走高的充电需求对电网的挑战,在光伏、储能等设施逐渐完善的发展趋势之下,光伏+储能系统的应用可缓解充电时大电流对电网造成的冲击,充电同时还能实现电力削峰填谷等辅助服务功能,解决新能源发电间歇性和不稳定等问题,有效提升电网运行效率。对配置有10个120千瓦直流充电桩的光储充电站进行测算分析,综合考虑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后,可有效实现削峰填谷并兼顾电池寿命损耗。因此,光储充一体化能够为减轻电网压力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将在电力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光储充一体化可以实现高效运维,提升用户体验度。
  (三)能够促进多产业协同发展,科技创新潜力巨大
  光储充一体化产业涉及光伏发电设备制造、储能系统制造、充电设备制造等多个领域。从科技创新的角度来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如光伏发电效率提高、储能系统稳定性和寿命延长,超充和V2G等技术逐渐成熟,光储充一体化技术将不断取得突破,进而推动光储充一体化行业快速发展。同时,光储充一体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充电网络等环节的协同配合,需要通过数据分析和远程监控等数智化技术,实现三者的和谐共存与融合发展。AI、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正在推动充电站建设进入智能融合时代,实现光储充一体化协同。如,通过物联网技术连接光伏、储能、电网和其他关键设备,实时监测并采集光伏发电量、电池充放电状态、负荷需求等能源相关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和AI技术,预测光伏发电量、峰谷负荷、能源消耗模式等情况,为系统运行和调度提供决策支持;基于数据分析和预测结果,智能调度光伏发电和储能系统的运行模式,以实现最优的能源调配和利用效率。此外,产业链协同发展反过来又将促进技术创新和成本降低,进而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专业评论

题,有效提升电网运行效率。对配置有10个120千瓦直流充电桩的光储充电站进行测算分析,综合考虑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后,可有效实现削峰填谷并兼顾电池寿命损耗。因此,光储充一体化能够为减轻电网压力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将在电力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光储充一体化可以实现高效运维,提升用户体验度。
  (三)能够促进多产业协同发展,科技创新潜力巨大
  光储充一体化产业涉及光伏发电设备制造、储能系统制造、充电设备制造等多个领域。从科技创新的角度来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如光伏发电效率提高、储能系统稳定性和寿命延长,超充和V2G等技术逐渐成熟,光储充一体化技术将不断取得突破,进而推动光储充一体化行业快速发展。同时,光储充一体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充电网络等环节的协同配合,需要通过数据分析和远程监控等数智化技术,实现三者的和谐共存与融合发展。AI、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正在推动充电站建设进入智能融合时代,实现光储充一体化协同。如,通过物联网技术连接光伏、储能、电网和其他关键设备,实时监测并采集光伏发电量、电池充放电状态、负荷需求等能源相关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和AI技术,预测光伏发电量、峰谷负荷、能源消耗模式等情况,为系统运行和调度提供决策支持;基于数据分析和预测结果,智能调度光伏发电和储能系统的运行模式,以实现最优的能源调配和利用效率。此外,产业链协同发展反过来又将促进技术创新和成本降低,进而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专业评论

会展信息

2025第二十六届中国环博会(IE expo)

展会时间:2025/4/21---2025/4/23
展会地点: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上海市浦东新区龙阳路2345号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
会议背景
亚洲旗舰环保展 | 第26届中国环博会 IE expo China 2025
自2000年首次举办以来,中国环博会(IE expo China)已成长为规模仅次于母展慕尼黑IFAT展的亚洲旗舰生态环境治理领域专业博览会,是海内外环保企业提升品牌价值、拓展海内外市场、促进技术交流、了解行业趋势与发掘商机的首选平台。
第26届中国环博会将于2025年4月21-23日以全馆20万平方米展示规模继续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在打通城市、工业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全产业链解决方案的同时,纵向挖掘产业二次曲线与更多可能性。
展会同期还将举办"2025中国环境技术会"、"2025碳中和与绿色发展大会"等产业峰会,为行业传递前瞻趋势、尖端技术和创新思维模式,持续推动中国生态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

会展信息

EXHIBITION INFORMATION 

会议直达:2025第二十六届中国环博会(IE expo)

做精做优新能源新材料产业
 推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邮箱:hycydt123@163.com
地址:山西省阳泉市矿区桃北西街2号

高    杰       杨晓成       周晓辉      刘志平

张    静                         马晓璐

刘景利       

段昕永

李淑敏       

张利武
李淑敏       王   磊
朱瑞峰

主        编

副主编

编辑部主任

副主任

编辑

武天宇

校对审核

马晓璐       刘志平

做精做优新能源新材料产业
 推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邮箱:hycydt123@163.com
地址:山西省阳泉市矿区桃北西街2号

高    杰       杨晓成       周晓辉      刘志平

张    静                         马晓璐

刘景利       

段昕永

李淑敏       

张利武
李淑敏       王   磊
朱瑞峰

主        编

副主编

编辑部主任

副主任

编辑

武天宇

校对审核

马晓璐       刘志平

往期作品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