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专刊
DYNAMIC POWER COMMUNICATION
北京动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总裁办公室
2021年 第六期
《动力源通讯》编辑组
总编:李尧
主编:张建超
美编:宋子琪
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公司动态 COMPANY DYNAMICS
04 / 动力源“高绩效经理人”培训项目启动
07 / 安徽动力源布线技能比赛圆满结束
08 / 中关村丰台园2021年射箭比赛圆满成功
10 / 动力源开展2021年第20个安全生产月活动
11 / 标准化部组织完成本年度第一次培训
党建专题 SPECIAL TOPIC OF PARTY BUILDING
12 / 动力源庆祝建党一百周年
14 / 心中向党
15 / 伟大的政治创造
17 / 新中国科技发展历史所昭示的——新中国伟大的科学家系列总结篇
21 / 我与党的第五年
学习天地 SPECIAL REPORT
22 / 科技创新为何要强调让企业出题?
24 / 液冷,充电桩市场的下一个热点!
28 / 氢储能系统关键技术及发展前景
35 / 雨天安全行车诀窍及遇险自救指南
政策推送 POLICY PUSH
36 /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21年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
38 / 全市公安交管系统持续推出便民利企改革举措
40 / 2021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
44 /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2021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
公司动态
2021年5月26日,动力源第一期“高绩效经理人”培训项目开营仪式如期举行,在8位导师的带领下,来自7个不同部门和产品线的21位学员参与本次学习。
动力源“高绩效经理人”培训项目由人力资源部牵头发起,采用“训战结合”和“领导发展领导”理念,通过数字化+情景化赋能模式,全面夯实动力源中层经理人的管理能力地基。
课程内容来自擅长培植本土经理人领导能力的中欧商业在线,结合动力源管理实践与挑战场景,形成了以管理者三大管理角色模型和行为改变的“管人、管事、管己”三大模块课程体系。
动力源董事长何总、常务副总裁王总作为特邀嘉宾出席并致辞讲话。公司多位高层领导现场见证了本次开营仪式,这标志着动力源首期中层领导力发展项目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课程采用“线上学习+在岗实践+线下研讨+翻转课堂”的赋能模式,强调“干中学、学中干”,自2020年12月立项启动以来,得到了公司高层的持续关注和支持,拟计划至2022年培训覆盖全部动力源中层经理人,这对于打造良将如云的经理人队伍,具有重大意义!
作为践行领导发展领导和训战理念,自上而下、领导和下属共同参与的组织领导力发展项目,对于统一管理语言、促进上下同欲,具有重大意义!
最后,预祝第一期参训的21位学员在接下来的学习、实践中圆满顺利,能够学以致用,不断提升管理能力。也祝愿通过动力源“高绩效经理人”项目的导入和落地推广,数字化组织赋能模式能够被更多动力源人所了解、使用,并为动力源人才培养及组织能力建设发挥重大作用。
6月1日,安徽动力源布线技能比赛在6号厂房系统车间圆满结束。此次比赛以布线手法、美观度及导线弯曲弧度为评分标准,在规定时间内,选手们展开激烈的技术比拼,比赛结束后经裁判组仔细评判计算成绩,最终结果出炉:甘从慧、周明翠、胡六萍分别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为祝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力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全面推动全民健身、营造全民关注体育、参与健身的良好氛围,园区工会举办了第二届射箭比赛活动。
6月6日我司参加园区举办的第二界射箭比赛,比赛在wan club射箭俱乐部拉开帷幕,来自园区30多家企业100多名职工,我司28名参加了这项新兴的体育运动,园区考虑到大部分职工初次接触射箭运动,射箭俱乐部安排专业教练,每位学员进行4次学习,教练详细讲解,包括射箭器材介绍、动作要领、注意事项等,并通过现场演示、指导大家掌握射箭站姿,如何拉弓、如何射箭等基本技能,大家通过努力学习,很快进入状态、热情高涨。
本次比赛共分五个小组,动力源职工分在第一组和第二组,第一组赛完赢得全场欢呼,总裁助理何晓光420环荣获冠军、赵雷荣获亚军、胡玉琪荣获季军、第二组张秋伟荣获冠军、董英枭荣获季军,同时园区工会石主席合影留念,并给予动力源高度好评,讲“动力源的职工太有实力了”。
射箭不仅可以增强肩、腰、腿部的力量,还能塑型造体、改善驼背,缓解长期使用电脑引起的肩颈疾病,对久坐办公室的职工来说尤为有益,通过本次活动既锻炼了身体,又愉悦了心情。
2021年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见证了我们从低谷向高峰前行的艰辛,是见证了我们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更见证了我们的党是怎样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向美好生活未来的,因此,我们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同时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安全知识学习。
1、加强安全生产经营工作;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确保各项安全稳健运营;
2、积极响应上级要求,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
3、各业务线、职能部门,要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及培训学习,积极组织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隐患整改工作;
4、坚决杜绝违章行为,绷紧安全之弦,切实为公司安全生产提供有力支撑;
5、通过排查、自查、宣传和学习,增强安全生产意识,提升安全水平,从而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
今年6月是第20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主题是“落实安全责任,推动安全发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扎实推进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集中攻坚,组织好今年全国“安全生产月”各项工作,公司安排了各项丰富的安全活动,并提出要求如下:
6月16日,公司标准化部组织了一次关于在研项目技术文件输出规则的培训。此次培训动力源电源研究院、数据通信业务线、智慧能源业务线、新能源子公司的同事们积极参与。
本次培训由标准化部陈丽红陈工和王静王工作为主讲人,分别对原理、结构和工艺方面的归档文件注意事项做了讲解,对项目文件需要遵循的基础类企业标准做了介绍,并结合标准化审核环节中发现的问题实例,对文件上传PDM系统时的易错点进行了详细讲解。两位主讲人还特别强调了项目文件规划表对项目文件输出的重要性,并给新员工解释了如何依据文件规划表对项目文件进行编号。
培训的最后,由培训人员针对在场技术人员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对有不同意见的问题经过协调沟通,最终达成一致。通过此次培训,参培人员对项目文件输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今后标准化部将继续根据设计人员提出的需求和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组织培训活动,提高设计文件通过率,为公司后续的产品标准化建设提供保障。
党建专题
SPECIAL TOPIC OF PARTY BUILDING
展板拼装好后,党员在展板前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唱祖国》等歌颂党的丰功伟绩的红色歌曲。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一百年风雨兼程,一世纪沧桑巨变,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华儿女正昂首阔步,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从一个辉煌走向另一个辉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望我们党的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令人感慨万千。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进一步激发动力源党组织活力,增强党员的光荣感、使命感,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动力源党支部准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向党的百岁华诞献礼。
职工、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都积极地利用业余时间参与到手工制作庆祝我党百年华诞展板的活动中,其中整面党旗由3万余个小部件组成。
通过这次党支部活动,使全体党员牢记党的宗旨,继承和学习革命先烈们崇高的思想境界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以更加饱满的工作激情和工作业绩庆祝建党百年华诞。
历史是一本严肃的教科书,我们的党史,正是一部描述中华民族走出劫难、挺起脊梁的鲜活教材,党史记录着中国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一个又一个奇迹,这其中的经验和智慧无不凝结于党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迎来了100年华诞,此刻的我们,充分享受着党和国家对我们的关爱与呵护,我们作为80后的年轻人,更加应当认真学习党课的知识,更加应当认识到党的重要性,以前的我对于党的认识仅限于在书上看到的,或是在电视听到的,在别人口中了解的一点点,虽不能说肤浅,但也确实微不足道,但是我很幸运,于今天5月22日我参加了闺女学校组织的共产主义接班人《百年百团唱百歌》的主题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更加加深了对我们中国共产党的认识,更教育了我要从思想上进取,从行动上进取,使我更清楚的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跟党走,坚持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深感到当今稳定而繁荣的社会局面是多么来之不易,也深深体会到了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句话。
历史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它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了解过去才能把握今日,把握今日才能创造更好的明天。
政党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力量。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伟大奇迹。6月25日,在中国共产党即将迎来百年华诞之际,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白皮书,意义十分重大。白皮书强调,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政治创造。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中国人民历来倡导天下为公、以民为本,崇尚和合理念、求同存异,注重兼容并蓄、和谐共存,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形成发展提供了丰厚文化滋养。实践证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是在中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的结果。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国家治理需要的伟大政治创造。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孕育于近代以来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进程,形成于协商筹建新中国的伟大实践,发展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进程,完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加强对多党合作事业的全面领导,推进多党合作理论创新、政策创新、实践创新,推进多党合作制度建设,推动多党合作事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风雨同舟、共同奋斗,形成了亲密合作的关系。各民主党派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升履职水平,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伟大的创造性、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具有鲜明特色和显著优势的伟大政治创造。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以合作、参与、协商为基本精神,以团结、民主、和谐为本质属性,真实、广泛、持久地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国各族各界根本利益,具有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和协调各方关系的优势。这一政党制度通过广泛协商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汇聚起强大的社会合力,集中力量办大事、办好事。通过政党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等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安排,集中各方面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施策的有效性。坚持在协商中求同,能够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践证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实现了执政与参政、领导与合作、协商与监督的有机统一,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实现形式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
经过长期发展,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日渐成熟,成为人类政治文明的新模式,为当代世界政党政治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必须坚定不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坚持和完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新中国科技发展历史所昭示的
——新中国伟大的科学家系列总结篇
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黄金三十年,还有科学技术发展带来国家实力飞跃性的增强,在《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中有这样一段表述:
“在毛泽东生前,中国不仅已经能够自行设计和批量生产汽车、飞机、坦克、拖拉机等,而且成功地爆炸了原子弹、氢弹,试制并成功发射了中远程导弹和人造卫星。这些进展,使全世界为之震惊。”
对于取得世界震惊成就的原因,有位知名归国专家居然这样总结:
“我们对这一段历史的总结是自主创新的成功不是靠‘喊口号’得来的,而是要在以下三方面下功夫。第一,要开放学习,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大量引进国外科技期刊,即便在‘文革’期间科技期刊的引进也没有停止。第二,尽可能引进国外专家,从1949年到1960年来华支持中国有关工作的苏联专家达到18000人次,客观地讲他们是做出了贡献的。第三,要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经过我们统计,头30年大多数重大科技项目的领军人物都有海外学习经历,‘两弹一星’、人工合成胰岛素的团队都是如此。因此,我们认为自主创新完全可行,但是一定要开放学习,用好人才、吸引人才,这一条我们今天要牢记。”
他提的这三条,很多国家政府过去做到了,现在也正在全力做。但现代科学技术本质上是工业化背景下的复杂系统工程,任何重大成果的发明创造、甚至一个项目层次上的进展,都离不开整个国家工业体系的运转、支撑。因此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固然重要,但这是第二层次的事情。第一层次是什么?领导者要胸怀国家之大计、人民之大计,要有把握世界根本动态的洞察力,要有制定一条符合国情的路线和与其配套方针政策的学识、能力,要有聚人心凝人力的思想体系。这个思想体系,世界观要闪耀灿烂的人性光辉,方法论要汲取千年以来劳动人民聪明,要汇聚古今圣者智慧。
1948年,已经蜚声国际核物理学界的钱三强从法国归国,随后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为了发展核武器,先后拜望清华梅贻琦校长和北大胡适,但几番奔走呼号都是扫兴而返。“几经碰壁,希望成为泡影。”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华民族落后挨打,受尽蹂躏,能简单归咎于一句“落后就要挨打”吗?必然给民族带来屈辱的落后,真正内涵是什么?真正的落后,历史屈辱真正的根蒂,在于人民主体性完全缺失,在于历代当政者心中只有小集团利益没有人民利益。这样的当政者必然愚昧、腐败、无能,在当代必然体现为全面买办化!”新中国的成立,使他看见了国家复兴曙光。他深切感到“那时是中国人干得最欢、最带劲、最充实、最舒坦的‘黄金时代’!”
“两弹一星”勋章获得者、上世纪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被称为“培养物理学家的物理学家”的彭恒武在总结“两弹一星”成功经验时,不无感慨:“新中国,工农兵一起协力,集中全国力量搞核武器。四十年代国民党派华罗庚、吴大猷、曾昭抡,分别代表数理化三位教授到美国考察原子弹,每个人还带着两个学生,朱光亚、李政道、唐敖庆、孙本旺等人都被挑选到了美国学习原子弹技术,结果吃了闭门羹。最后所有的人,就是朱光亚一个人回来跟原子弹有关系。可见,靠出国不行,靠学人家也不行,要自己干出来。旧中国搞不成,只有新中国,依靠全国同心协力,核武器才搞成功。”
被称为“中国国产专家一号、氢弹之父”的于敏,于1998年8月发表《艰辛的岁月,时代的使命》一文,指出:“两弹一星’取得成功的原因何在?我认为最根本的是遵循毛主席‘要大力协同,做好这件工作’的指示,发挥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优越性,在研制过程中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显然,如果当初没有全国各有关方面的大力协同,是搞不出核武器来的。”“我国的持续研发能力如此之强,令世人称奇,根本原因也是因为我们坚持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依靠自己,奠定了核武器研制的坚实基础。”于敏在文章中还从技术的角度分析,总结了三条原因:第一,坚持“有限目标,先进技术”发展核武器总方针;第二,百家争鸣,学术民主,选择了最佳技术路径;第三,将复杂的物理和技术问题进行分解。他还提到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的指导作用。
不仅“两弹一星”,种子改良,人工合成胰岛素,发现疟疾特效药青蒿素,带来印刷二次革命的汉字激光照排,李四光地质力学突破,物理学界首创原子核夸克模型,等等。创造这些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奇迹的新中国前辈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乃至后勤保障人员,在新中国科学技术飞跃发展原因这个问题上看法高度一致——科学决策加全国一盘棋大协作,立足岗位胸怀国家的家国情怀,人人奋勇个个争先的空前干劲。
应了系统科学大师钱学森的名言:丢掉毛泽东思想,中国一定完蛋。
全国一盘棋,胸怀国家,奋勇争先,正是毛泽东思想谱写的时代凯歌。
如果说全国一盘棋是资源调配模式,可以归于“硬件”的话,那么胸怀国家、奋勇争先就是毛泽东思想给中国人民注入的灵魂。
一个人不能没有志气,一只军队不能没有士气,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
抛开中国历史二千多年治乱循环的历史周期律不谈,自十七世纪以来华夏神州自由落体般落后于开启工业化进程的西方。内外黑暗势力勾结,逐渐形成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中华民族坠入空前苦难。
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付出了多少鲜血、生命代价,也没能探索出救国救民之路。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可谓开天辟地。
但组织上建党,只能算是一线曙光,如何在落后、动荡环境乃至时刻面临被消灭风险情况下,领导这个共产党成长壮大进而领导中国人民摆脱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是对党的领导者空前考验。
陈独秀、瞿秋白、张国焘、李立三、周恩来、王明,都曾经担任过领导者,但历史证明他们无法承担共产党领路人角色,无法承担拯救国家民族于水火的历史重担。付出了巨大代价后,共产党人或者说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不由想起了一部电视剧《寻路》,讲述井冈山斗争到宁都会议的曲折历史。寻路其实就是寻人,寻找具有强大精神主体性的人。早期的共产党人,幼稚、教条,但初心不改信仰真诚,寻找到了毛泽东这个正确的人之后,他们就从胜利走向胜利。正如七大所言,在毛泽东思想旗帜下前进。
正是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中国人民精神世界焕然一新。那个被称为东亚病夫的民族,焕发了内外敌人难以理解、不可想象的巨大力量。新中国科学技术飞跃发展不过是这巨大力量的一个侧面。
为什么毛泽东思想能够哺育出如此伟大的民族精神?源于毛泽东思想的灵魂——人民史观。
社会,我们的社会,国家,我们的国家——经过三大改造,农民拥有自己的土地,工人得到稳定的工作,科学家没有后顾之忧。一切都带着人民印记,人民军队、人民警察、人民医院、人民银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真正的人民权力是参与管理国家、管理企业、管理土地的权力,人民权力以人民代表大会这个形式、以鞍钢宪法这个模式得到充分行使。人的能力有大小,但人格没有贵贱。岗位不同,都是为人民服务。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这点在科学民主方面体现得淋漓尽致。本科生质疑钱学森这样的大科学家,质疑者和被质疑者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异常,更不会有论资排辈“你算老几”这样的氛围。那时流行的词汇是“技术方案拍桌子会议”,为了一个技术方案,厂长、工程师和工人可以在会议上争得面红耳赤,绝无被人报复的担心。论的是谁说的有道理,而不是谁官大名声响。
这样,祖国绝不是抽象的概念,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属于大家伙的家!
劳动,只要不是异化的劳动,乃是人的本质需求。在这样的国家,怎么能不迸发出空前热情?面对外来侵略者,怎能不英勇无畏?
在这样的国家,努力工作、无私奉献,当然是人生幸福源泉。这才是当初海外已经颇有成就、地位的科学家们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之原因。
钱学森等科学大师,对毛泽东思想高度认同也就不难理解。
可以告慰钱学森等科学大师的是,乌云遮不住太阳,毛泽东思想又回到人民心中。90后,甚至00后再次捧起了毛选,2018年开始清华大学等诸多国内一流大学,借阅最多的书就是毛选。年轻的人们眸然发现,这个世界并没有脱离毛泽东的目光,他的思想依然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武器,是指引国家走向光明的灯塔,毛泽东思想万岁,依然是当今最响亮的口号。
因为毛泽东思想是迄今为止最具人性光辉的世界观,也是迄今为止最成体系的方法论,也是特别接地气的为人、处事和行文风格代表。读毛泽东的文章,专家教授不觉浅,普通百姓不觉深。只有到融会贯通之境界,才能如此老少皆宜。
中国共产党历尽百年沧桑,担得起伟大光荣正确这六个闪光的词汇。而这百年中,对世界、对中国人民奉献的最宝贵精神财富就是毛泽东思想。学习毛选吧,《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党八股》,《实践论》,《矛盾论》,《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论十大关系》,《会见卡翁达时的谈话》等等,不管你从事什么专业,如果学通了,受益匪浅。
1921年7月1日,在国家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担负着历史使命诞生,到如今已经走过100个年头。2016年12月,在学校我通过入党介绍人介绍成为一名预备党员,经过一年考察,于2017年12月成为正式党员,今年是我与党走过的第五个年头,从学生党员到毕业之后加入工作,党员的权利与义务一直铭记于心。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无论是学生时代,还是在如今的工作生活中,我都谨记。如今我也是一个妈妈了,我坚信孩子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的言传身教,我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为孩子做好榜样。
党员要有奉献精神,要敢于承担责任,勇于攻坚克难。在企业工作,也同样可以做到这些。作为党员,要积极工作,有上进心,做大家的表率,切不可虚度光阴、混日子。在公司里每人进步一点,积少成多,对于社会而言,可能就是个巨大的进步,不要因为进步小而不去做,任何进步都是有意义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定当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承担一些其他任务,做好老带新。
多难兴邦,多难励党。党从风雨中走来,2021年是党100岁生日,百年来,党一直在成长,作为党员,我也要跟随着党一起成长,必定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做好自我批评!
学习天地
近些年来,一些高新技术企业频频向大学和科研机构伸出橄榄枝,采取“企业出题,能者破题”的揭榜方式,探索以需求引导创新的新机制,解决企业技术创新中的难题,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这些发生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中的典型案例,生动地证明了一个道理:增强企业创新动力,必须发挥企业出题者作用。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技术需求不精准、对接渠道不通畅、科研资源不共享,仍然是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堵点。破解这个堵点,需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发挥企业出题者作用,走协同创新之路,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发展高效强大的共性技术供给体系,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
企业是最活跃的科技创新主体,在创新的市场化进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在科技发展史上,很多科技创新成果是企业创造的,很多基础研究上的创新也是通过企业转化为产品的。
企业的最大优势是能够快速感知市场需求脉动,将市场需求转化为科技创新需求,从而为科研工作出题目。
提升科技供给侧与需求侧的适配性,关键在于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企业出题目,科技工作者交上优秀的答卷,促进科技成果顺畅转移和转化,为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科技创新支撑,培育产学研用畅通对接的科研生态。
从需求侧管理的角度出发,企业需要做好市场调研,准确把握市场,并将市场需求转换为技术需要,为科技工作者精准出题。创新的题目提出来之后,协同创新是重中之重。通过体制机制和利益联结,将企业和研究机构等不同创新主体协同起来,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各司其职、各展所长、各得其所的创新链。建立产学研用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发挥学科、人才和科教结合优势,协同做好人才培养、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培育等工作。创新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打通产学研用合作通道,积极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更好为科技创新注入动力。遵循科研规律,优化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完善知识产权使用的双向约束和保护制度,为企业与科研机构协同创新提供制度保障,让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在通过企业出题来优化科技需求侧的同时,促进科技创新还需要在科技供给侧上想办法。5月30日,国务院国资委积极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向全社会发布《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成果推荐目录(2020年版)》,对于高水平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对于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都具有重要示范意义。更重要的是,国资委和中央企业这次拿出的不少是核心技术和关键工艺,包括高速安全芯片、麒麟操作系统等178项技术产品。《目录》一经发布,立即引起国内外强烈关注。这就启示人们,推进科技创新需要健全完善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应用推广工作机制,组织开展各类成果推介活动,促进供需深度对接,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广泛应用,加快迭代更新,努力实现我国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
提起液冷充电桩,你首先会想到什么?占据北美市场份额73%的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平台之一ChargePoint其直流桩产品全部采用液冷充电模块?还是特斯拉上海V3超充(液冷)站?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充电桩:
当下,市面上充电产品类型主要分为两类:液冷充电产品和风冷充电产品,主要区别在于产品采用的不同散热方式。
目前主流散热方式主要包括直通风强制冷却、液冷和热管的散热(整机封闭,采用风冷模块)方式;
直通风是当下国内充电模块的主流散热方式,而充电模块液冷散热在北美和欧洲市场已经大量应用,成为业态主流。从设备全生命周期看,液冷模块无疑综合成本更低。
在充电行业目前普遍采用直通风模块模式的情况下,充电模块的散热和防护成为一对矛盾。
据统计报告,2021年北方沙尘截止3月份经历6次,影响177个城市,以往年平均遭遇5.3次沙尘天气。通过外部空气强制散热的风冷充电产品极易受到盐雾、腐蚀性气体影响,风道内粉尘堆积,势必影响散热、模块长时间稳定运行,带来降额或损坏。据相关机构统计,充电设备硬件故障中,一半以上是充电模块故障,部分场站充电模块故障率高达10%以上,主要就是环境腐蚀和湿尘导致。
对于充电运营商来说,充电桩是他们用来赚钱的生产工具,除了运营收入外,产品质量、使用寿命、售后维护成本等都是影响最终收益的重要因素,运营商要做的就是在其生命周期内挖掘最大经济价值,因此一次性的购置成本已经不再是运营商考虑的首要地位,使用寿命,后期运营维护成本成为运营商综合考虑的重点方面。
相较风冷充电产品的局限性,液冷充电产品逐渐登上舞台并占据充电市场重要一席。
【液冷散热技术】
液冷散热,在系统上增加了液冷环路,冷却单元可以与模块风道分离,关联性较弱,不必跟着模块安装位置走,提供了更高的防护,有助于降低因盐雾、灰尘、绵絮、气候等环境因素影响而产生故障造成的经济损失;同时减少了人工定期给模块检修、除尘的时间,降低维护成本。
液冷模块最高效率>96%,综合效率>93%,待机功耗小于10W,减少了电能损耗。如一个30kW的模块按年使用300天,每天20%的利用率,每提高一个点每年可节约450kWh电量,降低运营成本(OPEX)。
模块输出电压可达1000V,更符合超级充的建设布局趋势。
散热技术的核心,在于充电模块的性能,及模块与充电桩其他系统融合性和协调性。对比风冷充电模块,液冷充电模块具备哪些优势?以动力源30kW液冷模块为例:
【DZY-1000/30K充电模块(液冷)】
散热能力:模块器件结温相较强制风冷模块低10~20℃
液冷:低10~20℃,适用30kW以上充电模块
风冷:受限,多用30kW以下充电模块
-
噪音:智能降噪控制,满足对噪声敏感场景安装使用
液冷:≤35db
风冷:≥60db(居民区、商业区场景应用受限)
-
防护等级:更高IP等级的防护,适应多粉尘等恶劣场景应用
液冷:IP54
风冷:IP20
-
使用寿命:寿命延长1~2倍,保证投资回收
液冷:>10年
风冷:3-5年
-
运营维护(防尘棉更换):更少的维护和检修,降低运营成本
液冷:无需
风冷:3~6次/年
2019年,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科学院、山东大学、国网公司、南网公司、中国电科院、南网电科院等对动力源“DZY-1000/30K型30KW液冷充电模块”进行新产品技术鉴定,鉴定结果为:北京动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DZY-1000/30k型30kW液冷充电模块综合技术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在防护等级和功率密度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2021年,动力源30KW液冷充电模块产品再次通过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员会的联合认定审核,获得:2020年北京市新技术新产品(服务)称号。
无论是环境恶劣的地区,还是大功率充电堆的应用场景,亦或是对噪音敏感的社区周边,都是液冷充电产品大展拳脚的舞台。目前,动力源液冷产品在海南、北京等地区建立的示范场站中得到了批量的应用。
/
“冷静”一下,更多收益。
“‘冷’,液冷降温;‘静’,静音高效。液冷充电设备防护等级提升,产品性能提升,在全生命周期的成本更低。”动力源智慧能源业务线绿色出行事业部曹军辉说,“坚持技术创新,向客户提供可靠性最好的产品,免维护的产品,不会影响环境的产品,才是我们真正想做的。”
“以智慧之力,行绿色之路;
以动力之源,尽社会之责”
来源:国家能源研究中心
相比传统能源,氢能源环保且可持续发展,化学反应后只产生水,具有零污染、高效率、适合远距离输送的特点。氢能源可以实现气、液、固三态存储,存储过程自耗少、能量密度高、生产方式多样。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我国电力行业的减碳压力不容小觑,同时也孕育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十四五”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内,氢能源将会迎来新的发展机会,在减碳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随着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逐年增多、装机容量占比不断增大,氢储能系统可参与并网消纳,有效减少弃风弃光率,提高可再生能源综合收益。
本文结合国内外氢能源发展现状,分析当前氢储能系统关键技术及制约因素,研究其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模式;结合相关政策研究,提出未来氢储能系统发展建议。
1. 氢能源发展概述
目前广泛推广的氢能源主要指氢气的化学能,即氢气通过氧化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氢能源可替代传统化石能源作为交通工具的动力燃料,也可替代煤炭、天然气成为电力系统发电侧的能源燃料,氢能源的完整产业链示意图如图1所示。
氢气的热值是汽油的3倍、焦炭的4.5倍,化学反应后仅产生对环境无污染的水。氢能源是二次能源,需要消耗一次能源来制取,氢气的获取途径主要有化石能源制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
1.1 国外氢能源发展现状
日本在燃料电池关键技术和商业化应用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2017年发布的《氢能源基本战略》明确了到2050年建成氢能社会的目标。日本氢能与燃料电池领域技术全面,专利数量居全球第一。
美国将10月8日定为“氢能与燃料电池日”,其对氢能产业的重视可见一斑。美国规划制定了从研发到产业化的完整发展路线,时间从2000年一直持续到 2040 年。此外,美国对运行的氢能基础设施实行 30%~50%的税收抵免。
欧盟规划 2050 年氢燃料电池汽车占家用车比重达 35%。2014 年,欧盟启动Horizon计划,在氢能和燃料电池领域的总预算达到 220 亿欧元。目前,欧洲正在运行的加氢站数量居全球第一,氢能技术和产业发展政策效果显著。
1.2 国内氢能源发展现状方法论很重要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氢能源产业发展,在科技专项、创新工程等方面进行了重点布局,取得了一定成效。
当前国内制氢主要还是依靠化石能源,电解水制氢占比非常有限。随着氢储能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建造成本的下降,未来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制氢的规模会越来越大,我国氢能源结构会越来越清洁。
总体来说,制约我国氢能源发展的还是燃料电池电堆和关键材料。国产电堆在功率密度、系统功率、寿命等方面与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差距;质子交换膜、催化剂、膜电极等关键材料和高压比空压机、氢气循环泵等关键设备依赖进口,产品价格较高,国内外燃料电池关键技术参数对比如表1所示。
因此,我国需注重核心材料和关键技术的突破,补足短板。
2. 氢储能系统关键技术
在可再生能源高占比的电力系统中,弃风弃光问题随着风电、光伏装机总容量的不断增加而日益突出。由于风电、光伏出力的预测准确程度有限,其出力随机性会对电网造成一定冲击。
氢储能系统可利用新能源出力富余的电能进行制氢,储存起来或供下游产业使用;当电力系统负荷增大时,储存起来的氢能可利用燃料电池进行发电回馈电网,且此过程清洁高效、生产灵活。当前氢储能系统的关键技术主要包含制氢、储运氢和燃料电池技术3个方面。
2.1 制氢
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制氢是氢能制备的重要途径,制氢成本约为 1.1~2.2元/m3,对比煤制氢 0.69~1.18元/m3和天然气制氢 0.8~1.7元/m3,优势并不明显,但因其为“绿氢”,综合价值较高。
目前电解水制氢主要分为碱水电解、固体氧化物电解和PEM纯水电解技术3种。其中,碱水电解制氢发展成熟、商业化程度高、成本较低,是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的首选方式。
河北沽源风电制氢项目(200MW风电、10MW制氢)的建成、吉林舍力风光制氢储能示范项目(50MW风电、1MW制氢和1MW/(MW·h)储能)的核准批复均对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促进氢储能系统发展起到引领促进作用。未来随着可再生能源规模化装机及电解水能源转换效率的提高,“绿氢”制造成本会呈现持续下降趋势。
2.2 储运氢
储运氢技术作为氢气从生产到利用过程中的桥梁,至关重要。可通过氢化物的生成与分解储氢,或者基于物理吸附过程储氢。储氢方式比较如表2所示。
氢能源具有质量能量密度大但体积能量密度小的特点,制约其储运技术发展的关键在于兼顾安全、经济的前提下,提高氢气的能量密度。
综合表 2 及当前行业情况分析,高压气态储氢技术成熟、成本较低、应用最多,但并非最佳方案。有机液态储氢凭借其安全性、便利性及高密度的特点,具有较大发展潜力,是当前研究的重要方向。
此外,基于我国现有的天然气管道进行氢气的传输是否可行,也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2.3 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通过电化学反应将氢气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清洁无污染,能量转化效率高,是氢能源的最佳利用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09—2018 年全球燃料电池出货量统计如图 2 所示,由图可见出货量统计数据增势明显。燃料电池类型主要包括碱性电解质、质子交换膜、磷酸、熔融碳酸盐和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区别在于电解质和工作环境温度不同,适合的应用场景也有差异。
各类型燃料电池相比较,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电效率为 40%~50%,启动快,比功率高,结构简单,处于商业化前沿,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氢储能系统中应用较多。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电效率为 55%~65%,余热利用价值高,热电联供效率高,但运行温度高,启动速度较慢,适用于热电联供模式。
近年来我国氢能燃料电池技术整体上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存在主要部件依赖进口、电堆和系统可靠性需提高、标准体系需健全完善等问题,仍是制约氢储能系统发展的关键因素。
3. 氢储能系统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
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我国新增电力的主力,新增装机容量及累计装机容量均排名世界第一,清洁能源替代作用日益显现。
氢储能系统在电力系统中与能源供给侧配合、与分布式能源发电和电网发展相结合,可减少新能源出力不稳定等问题,其应用价值愈加突出。
3.1 可再生能源高占比电力系统应用模式
如截至 2019 年底,张家口市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达 1 500 万 kW,占区域内全部发电装机容量的 70% 以上,预计 2030 年实现零碳排放,形成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供应体系。
在此种可再生能源高占比的电力系统中,风电、光伏的出力不确定性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一定影响,将氢储能系统作为消纳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重要载体是可行的。
风电、光伏出力受限时,利用富余的可再生能源进行制氢,并作为备用能源储存下来;在负荷高峰期发电并网,提高新能源的消纳能力,减少弃风、弃光,增强电网可调度能力并确保电网安全。未来随着规模化的氢储能系统的应用,可利用储氢实现跨季调峰等应用。
此外,利用大规模不可控的可再生能源来制氢是完全清洁无污染的,是真正意义的“绿氢”,同时可为煤化工和石油化工提供洁净的原料氢,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对于我国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是有利的。
3.2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应用模式
氢储能系统具有可长期存储、能量密度高等优势,将其作为一种电能存储方案进行推广利用,进而解决区域电源和负荷的匹配问题,可一定程度上延缓较为偏远地区微电网的电力设备投资。
例如英国的柯克沃尔小镇氢能生态社区,因其位置相对偏远,小镇利用弃风和潮汐发电进行制氢,再通过燃料电池为汽车、船舶提供动力,并实现热电联供。
3.3 热电联供应用模式
利用氢燃料电池为建筑、社区等供热,并作为备用电源,与电力、热力等能源品种实现互联互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虽然与应用较多的供热锅炉相比,此模式优势不够明显,但能够将供热方式从热电厂集中供热向分布式供热转变,可以解决热力管网、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高额投资问题,是一种值得研究的发展思路。
此外,在满足供热需求的同时,也可承担部分负荷进行供电。如日本自2009年开始推广家用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普通家庭 40%~60% 的能源消耗可由此系统供给,商业化应用推广较为成功。
3.4 能源互联网应用模式
能源互联网是充分将互联网思想和能源产、输、储、用各环节以及能源市场深度融合的发展新形态。氢能源低碳、环保,能促进可再生能源利用,无额外环境负担,可作为能源互联媒介实现跨能源网络的协同优化。
3.5 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模式
到 2030 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预计将达到 200 万辆。
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制造“绿氢”,可将富余氢能源供给氢燃料电池汽车使用,既促进了可再生能源与氢储能系统协同发展,又实现了汽车绿色环保零排放。
通过氢能源交通的布局发展,推动燃料电池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国产化,促进氢能源产业链快速发展。
4. 氢储能展望及建议
4.1 政策支持
在低碳发展和能源转型的背景下,氢能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国家层面,国内氢能产业加速规划布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文件均鼓励氢能产业发展。
2020 年 12 月,国家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明确提出:加速发展“绿氢”制取、储运和应用等氢能产业链技术装备,促进氢能燃料电池技术链发展;支持能源各环节各场景储能应用,着力推进储能与可再生能源互补发展。
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氢能源的应用会被愈加重视,“十四五”期间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地方层面,我国多个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了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
其中,就山东地区而言,政策支持力度愈来愈大,氢能产业发展形势乐观。2020年6月山东发布《山东省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2030年)》,助力新旧动能转换、经济转型升级。
2020 年 12 月青岛发布山东省内第一个市级规划,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山东省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全国第一、风电装机规模全国第四、在运在建核电装机容量 570 万 kW,具备新能源制氢的良好条件,是氢储能系统发展的关键基础。
济南打造的“中国氢谷”建设工程、青岛提出的“东方氢岛”都将充分发挥带头引领作用,助力氢能源产业快速发展。
4.2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当前制约氢储能系统发展的主要因素:我国在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工艺、核心零部件、耐久性等方面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加氢站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其相关技术标准和法规尚不完善,管理机制处在探索研究阶段;燃料电池高成本现状制约商业化发展。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加大政策扶持。建议根据各省市情况加大政策支持,其中可研究制定氢燃料电池汽车补贴政策,促进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带动相关技术研发应用,间接推动氢储能系统等规模化氢能源应用模式试点示范。鼓励投资建设加氢站,建议省市研究制定统一规划、审批、运营指导意见,制定标准化加氢站建设流程,推动各省市加氢网络构建。
加强先试先行。各省市先行建设氢能源综合应用示范园区,通过示范引领,探索可持续的建设运营模式并推广,为全国氢能源综合利用提供可借鉴、可推广、可复制的成熟经验。同时建立健全示范区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和氢能应用领域的检测认证、质量认证、安全监测、环境评价等体系工作,形成示范区域优势氢能产业规模集群。
完善关键环节,贯通氢能产业链条。鼓励多元化制氢模式以保障氢源供应,近中期以工业副产氢为主,远期逐步实现绿色能源制氢。开展可再生能源制氢、低谷电力制氢示范,研究核能等新能源制氢技术路径。持续推进加氢站建设,大力发展氢能源制造业,建设国内燃料电池规模化生产研发基地。
重视研发创新。确定重大关键技术,依托高校、科研机构,深化产学研合作,吸引国内外高端专家团队,提升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水平,研究基于可再生能源及先进核能的制氢、纯化、储运技术,燃料电池电堆及整车技术,开发燃料电池及氢能源相关装备,探索大容量、长周期的氢储能技术路径。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确定,彰显了我国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的雄心和决心,从长远来看也预示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势头将持续强劲,氢能产业的发展也将迎来新的机遇。
充分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基本情况,探索氢能源产业链和氢储能系统应用发展道路,实现高质量稳健发展,进而助力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构建。
6月1日至9月15日是北京市的汛期,多雨天气给车主出行带来不便,雨中司机观察力下降,轮胎摩擦力减小,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如何避免车辆泡水?驾驶员如何安全度汛?交警来为你支招!
雨天安全行车诀窍
1、行车间距长一点
雨天行驶视线不好,追尾事故频发,行车间距最好要比晴天加长50%左右。
2、胎压高一点
较低胎压会使轮胎触地面积变大,刹车时力量减弱,致使滑行距离变长。
3、前风挡有雾,别用手去擦
雨天事故率是正常天气的五倍,别让自己驾驶分心,开启空调除雾模式为好。
4、遇积水,慢通过
如果是陌生路段,则必须提前探好水深再通过。如果是熟悉路段,积水不深应该匀速且低速通过。专家表示,汽车涉水深度最大不应超过三分之二的车轮。
5、行车被困,尽早弃车撤离
一旦行车途中汽车被水淹熄火,应及时弃车离开,因为有些低洼地水位会上升的很快,到水漫上玻璃就很难脱身了。同时切忌熄火后再次启动车辆,不然发动机大修在所难免了,因为水进入气缸后无法压缩。
雨天遇险自救
1、车辆侧滑
雨中行车时,路面上的雨水与轮胎之间形成“润滑剂”,使汽车的制动性变差,容易产生侧滑。如果是前轮侧滑,应当将方向朝侧滑的相反方向转动,但是如果后轮侧滑,一定要将方向朝侧滑的一侧转动,切不可打反方向。
2、积水过深 被困车内
正确自救:迅速解锁摇窗。解除安全锁,迅速完全摇下车窗,不要急于松开安全带。这几步是最重要的。
因为车辆落水后,即使是封闭的车内空间,水也会很快涌进车里。由于巨大的水压,车内的人难以打开车门逃生。只有当车内充满了水,车门两侧水压相等时,才有可能打开车门。
如果不打开车窗,水流进车内的速度较慢,车内的人会很容易溺水。汽车沉入水中时,无论是手动的还是电动的车窗,只要车内还有空间,就无法打开。此时保持镇定,坐在车内放松,就能保持体力并能憋气很久。
等车内外的压力终于均等后,松开安全带,你会有充足的力气而且很轻松地打开车门,到时你一定能够游出来。千万别坐在车内拼命挣扎,那样一定会溺死。
政策推送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21年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电价信号作用,合理引导投资、促进资源高效利用,推动光伏发电、风电等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经商国家能源局,现就2021年光伏发电、风电等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2021年起,对新备案集中式光伏电站、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和新核准陆上风电项目(以下简称“新建项目”),中央财政不再补贴,实行平价上网。
二、2021年新建项目上网电价,按当地燃煤发电基准价执行;新建项目可自愿通过参与市场化交易形成上网电价,以更好体现光伏发电、风电的绿色电力价值。
三、2021年起,新核准(备案)海上风电项目、光热发电项目上网电价由当地省级价格主管部门制定,具备条件的可通过竞争性配置方式形成,上网电价高于当地燃煤发电基准价的,基准价以内的部分由电网企业结算。
四、鼓励各地出台针对性扶持政策,支持光伏发电、陆上风电、海上风电、光热发电等新能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本通知自2021年8月1日起执行。
国家发展改革委
2021年6月7日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放管服”改革工作的决策部署及市委、市政府、公安部相关工作要求,首都公安机关聚焦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持续推出便民利企改革新举措。2021年以来,在原有措施基础上,全市公安交管系统再次优化推出5项“放管服”改革举措,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举措一:开通交管12123语音服务热线
6月1日试开通12123语音服务热线,市民群众通过热线可享受“信息查询、业务办理、咨询投诉、信息变更”等4大类25项交管服务,特别是不方便使用互联网的老年人群体,可直接通过热线办理交管业务,无需到现场往返跑动。在信息查询方面,可进行机动车信息、机动车违法信息、驾驶证信息、驾驶证违法信息、考试预约结果、业务进度等6项信息查询服务。在业务办理方面,可办理补换领机动车号牌、补换领机动车行驶证、补换领驾驶证、考试预约、取消考试预约等9项业务。在咨询投诉方面,可进行机动车及驾驶证管理相关业务咨询、投诉、建议。在信息变更方面,可为机动车所有人、驾驶人办理互联网用户注册、暂停注销帐号、绑定或解绑机动车及驾驶证等6项变更服务。
举措二:推行驾驶人体检就近办理
推行“扩大体检医疗机构范围”便民举措,对申请机动车驾驶证需要提交身体条件证明的群众,体检医疗机构由县级或者部队团级以上医疗机构扩大到符合健康体检资质的二级以上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体检中心等医疗机构。同时,全市141家社区(乡镇)医院、51家县级以上医院可办理驾驶人体检,且全部实现网络数据传输,无需纸质体检表,群众可直接在交管12123手机APP上申请驾驶证期满换证等业务,驾驶证直接邮寄到家,最大限度节约群众办事成本。
举措三:建设金融机构交管服务站体系
依托警银合作模式,建设金融机构交管服务站体系。在部分汽车金融服务公司和商业银行设立交管服务站,群众在办理车辆贷款、还款等金融业务时,可“一站式”办理该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车辆抵押和解除抵押登记业务,无需往返车管所。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金融机构交管服务站11家,其中汽车金融公司7家,商业银行4家,2021年以来,上述服务站点共办理机动车抵押、解除抵押登记业务4万余笔。
举措四:拓展4S店交管服务站体系
依托警企合作模式,拓展4S店交管服务站体系,针对国产小微型客车,在机动车销售企业提供购买车辆、选号登记等全流程服务,群众购车后无需前往车管所办理登记,最大限度压缩办事时限。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41家汽车销售企业交管服务站,涵盖221家4S店,群众在店内购车即可享受购车、上牌“一站式”服务。2021年以来,上述服务站点已办理注册登记业务5.3万余笔。
举措五:试点推行“政法服务专线”
依托警法合作模式,推行“政法服务专线”。与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深入合作,在市高级人民法院、朝阳、丰台、石景山4家法院,试点“一站式”远程协助办理涉诉案件机动车查封、解除查封业务,避免工作人员携带法律文书往返车管所办理,在提升司法和行政工作效率的同时,助力群众获得更加快捷的司法服务。试点推行以来,已办理相关业务1.5万余笔。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
2021年汽车标准化工作,将深入贯彻落实《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等要求,进一步聚焦重点领域、注重协同创新、强化应用牵引,持续健全完善汽车标准体系,为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一、强化规划引领,注重顶层设计
1.加快“十四五”标准体系建设。按照国家战略规划和汽车专项规划要求,完成汽车行业“十四五”标准体系建设方案,建立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十四五”标准体系,并明确分阶段具体建设目标。
2.完善汽车标准化工作路线图。发布《中国电动汽车标准化工作路线图》(第三版),并做好宣贯和实施工作;结合自动驾驶技术应用情况,启动先进驾驶辅助系统标准制定路线图(第二版)修订工作。
3.研究建立汽车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贯彻落实国家智能制造总体建设规划部署,构建涵盖基础共性、关键技术和细分应用等具体领域的汽车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二、聚焦重点领域,优化标准供给
(一)加快战略性新兴领域汽车标准研制
1.新能源汽车领域。强化电动汽车安全保障,开展电动汽车整车、动力电池及换电等安全标准实施效果评估,推动传导充电安全要求、碰撞后安全要求等标准发布实施。注重电动汽车整车综合性能提升,加快电动汽车动力性、远程服务与管理、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等标准制修订。聚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使用环节,推动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能耗及续驶里程、低温冷启动、动力性能、车载氢系统、加氢枪等标准制修订。加快关键部件创新突破,开展动力蓄电池、超级电容器、驱动电机系统、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模块等标准制修订。支撑换电模式创新发展,推动换电车辆车载换电系统互换性、换电通用平台、换电电池包及其附件、电池包与车辆和换电站通信等标准预研。支撑电动汽车绿色发展,开展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通用要求、可梯次利用设计指南等标准预研,完成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网点标准制定。
2.智能网联汽车领域。适应新技术发展趋势,加快推进整车信息安全、软件升级、自动驾驶数据记录系统等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立项和制定工作;强化基础性标准支撑,完成智能网联汽车术语定义推荐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启动并持续推进信息安全工程、操作系统等基础类标准制定工作;紧跟行业技术应用情况,完成驾驶员注意力监测、车门开启提醒等辅助驾驶系统的审查和报批工作,推动组合驾驶辅助、自动泊车等重点功能标准制定工作;围绕智能网联汽车多场景应用,加快自动驾驶应用功能要求和场地、道路试验方法等标准的制定出台,研究港口、配送等特定应用需求相关标准;针对自动驾驶功能使用差异性,开展自动驾驶功能产品说明书、自动驾驶使用者培训等方面的标准化需求探索与研究。
3.汽车电子领域。重点推进车载事故紧急呼叫、车载卫星定位系统、免提通话及语音交互等标准的立项及研制工作,加快无线通信终端、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主/被动红外探测系统等关键通信及感知部件标准的制修订进程,深入开展车用芯片、车用存储器、车用传感器等核心半导体和元器件标准研究;统筹推进基础通用类电磁兼容标准制修订工作,启动电磁兼容性要求和试验方法、整车天线系统性能评价等标准的制修订预研;有序推进功能安全、预期功能安全、功能安全审核评估方法、ASIL等级确定方法等基础支撑类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加快车载以太网标准体系建设及标准项目研究工作;开展电驱动系统车规环境评价、48V供电系统电气要求等国际标准转化工作。
(二)持续完善传统汽车与基础领域标准
4.汽车节能领域。启动下一阶段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标准、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限值标准的预研及立项;持续推进轻型、重型商用车辆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的修订,完成重型商用车辆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标准的审查和报批;开展高效电机、停缸技术等乘用车循环外技术装置评价方法标准的预研;完成轻型汽柴油车、可外接充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纯电动汽车能源消耗量标识标准的制定。
5.传统整车领域。协调推进整车定义、分类相关标准研究,完成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标准修订。对标国际标准相关要求,组织开展整车性能测试、参数测量、驾乘操控舒适性等标准预研。立足汽车车外噪声污染控制,积极推进整车异响、主动降噪、倒车提示音等标准研究。围绕货运设备和运输模式转型发展,修订完善半挂车、主挂连接互换性等相关标准。加强高压压缩天然气汽车(CNGV)标准研究,做好相关标准制修订。
6.汽车安全领域。重点开展行人保护、汽车前后端保护、乘用车顶部抗压强度、侧面碰撞保护、后碰撞安全要求、安全带和约束系统、儿童约束系统、外部凸出物、客/校车座椅强度等整车及零部件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修订完善,推进被动安全标准要求升级。开展驾驶员前方视野、防盗装置、乘用车外部防护、车辆事故救援指南等标准预研及制修订,提升一般安全标准要求。聚焦行业痛点和管理需要,推动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标准评估修订,开展牵引车和汽车列车匹配性相关标准预研,稳步推进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安全标准修订,加快乘用车制动系统标准修订,开展悬架V形推力杆、高度控制阀、乘用车空气悬架等关键部件标准研究。
(三)开展绿色低碳及智能制造相关标准研究
7.绿色低碳领域。完善汽车生产过程清洁化、生命周期能源低碳化、产品设计绿色化标准子体系,汽车再制造及再利用标准子体系,车用动力电池综合利用标准子体系,开展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及核算办法系列标准的研究,推动汽车清洁化生产和使用。
8.智能制造领域。以推进智能化技术在汽车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仓储物流、经营管理、售后服务等关键环节深度应用为重点,研究制定汽车行业智能制造领域的术语和定义、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要求、汽车行业标识应用指南等基础标准,以及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新能源汽车数字化车间、汽车行业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管理要求等关键技术相关标准;考虑标准化工厂和数字化工厂建设需求,开展数据采集流转和分析、生产工艺及工序、虚拟仿真、数字化系统、规模化定制等相关标准研究。
(四)研究制定摩托车领域技术标准
9.摩托车领域。根据摩托车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及产业发展需求,开展摩托车联网及电子防盗相关标准研究;完善摩托车轮毂电机标准体系,开展高速电机系统标准研制;加快电动摩托车与外部电源传导连接安全要求标准制定立项;组织电动摩托车充换电系统系列标准研究。
三、深化国际合作,加强标准法规协调
1.发挥多双边合作机制作用。充分利用已经建立的多双边合作机制平台,聚焦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组织标准化路线图合作研究,共同提出国际标准法规提案,联合开展相关测试验证活动。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通过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组建专家组、开展系列培训等方式,促进国内外标准化机构间的对话合作,积极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
2.深度参与全球技术法规制定。切实履行联合国世界车辆协调论坛(WP.29)框架下自动驾驶与网联车辆工作组副主席以及自动驾驶功能要求、电动汽车安全、电动汽车与环境、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噪声等非正式工作组联合主席及副主席职责,深入参与各工作组框架下技术法规的制定与协调,推动电动汽车安全第二阶段全球法规发布实施,全面参与动力电池耐久性、燃料电池安全等全球技术法规的研究制定;持续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法规框架完善和具体技术法规制定,深入参与自动驾驶验证方法(VMAD)、数据记录系统(EDR/DSSAD)、信息安全和软件升级 (TFCS/OTA)、自动转向功能(ACSF)等国际法规协调;深度参与联合国法规UN R117(轮胎滚动噪声、滚阻和湿抓地)修订工作,积极贡献“中国方案”。
3.加强国际国外标准协同。密切跟踪国际标准化组织道路车辆委员会(ISO/TC22)和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动车辆电能传输系统委员会(IEC/TC69)及其下属工作组的标准化工作进展情况,完成IEC/SMB/SEG11未来可持续交通系统评估组研究任务。履行ISO自动驾驶测试场景工作组召集人职责,推动自动驾驶测试场景系列标准制定工作,明确测试场景标准后续工作计划,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共同推动标准立项和制定工作。加快汽车外部灯具防雾涂层应用和安全玻璃材料透光度确定方法两项国际标准工作进程,重点推进整车及零部件EMC测试、乘用车外部保护、负压救护车等中国牵头的国际标准制修订项目立项。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2021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能源局、经信委(工信委、工信厅),国家能源局各派出机构,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为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任务,实现202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至20%左右的目标,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的通知》(发改能源〔2019〕807号),现将2021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和2022年预期目标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从2021年起,每年初滚动发布各省权重,同时印发当年和次年消纳责任权重,当年权重为约束性指标,各省按此进行考核评估,次年权重为预期性指标,各省按此开展项目储备。2021年各省(区、市)消纳责任权重见附件1,2022年各省(区、市)预期目标见附件2。
二、各省在确保完成2025年消纳责任权重预期目标的前提下,由于当地水电、核电集中投产影响消纳空间或其他客观原因,当年未完成消纳责任权重的,可以将未完成的消纳责任权重累计到下一年度一并完成。各省可以根据各自经济发展需要、资源禀赋和消纳能力等,相互协商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共同完成消纳责任权重。对超额完成激励性权重的,在能源双控考核时按国家有关政策给予激励。
三、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会同经济运行管理部门要切实承担牵头责任,按照消纳责任权重积极推动本地可再生能源电力建设,开展跨省跨区电力交易,推动承担消纳责任的市场主体落实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任务。2022年2月底前,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报送2021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完成情况。
四、各电网企业要切实承担组织责任,密切配合省级能源主管部门,按照消纳责任权重组织调度、运行和交易等部门,认真做好可再生能源电力并网消纳、跨省跨区域输送和市场交易。2022年1月底前,国家电网、南方电网所属省级电网企业和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向省级能源主管部门、经济运行管理部门和相关派出机构报送2021年本经营区及各承担消纳责任的市场主体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量完成情况。
五、各派出机构要切实承担监管责任,积极协调落实可再生能源电力并网消纳和跨省跨区域交易,对监管区域内消纳责任权重完成情况开展监管。2022年2月底前,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报送2021年监管情况。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将组织有关单位按月跟踪监测各省级行政区域可再生能源电力建设进展及消纳利用水平,按季掌握电网企业调度部门、交易机构落实中长期电力交易情况,按半年评估各省级行政区域消纳责任权重执行情况,按年度通报各省级行政区域消纳责任权重完成情况。
来源:发改委
《动力源通讯》编辑组
投稿咨询:宋子琪
投稿邮箱:songziqii@dpc.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