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2022年 第八期

2022年
第八期

内部专刊

DYNAMIC POWER COMMUNICATION

动力源通讯

北京动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总裁办公室
2022年 第八期
《动力源通讯》编辑组
总编:李尧
主编:张建超
美编:宋子琪
      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目 录

CONTENTS

公司动态   COMPANY DYNAMICS
04 / 动力源荣膺“2022中国充换电行业十大核心模块品牌”
07 /  总裁办法务部与智慧能源业务线举行法律交流座谈
08 / 工信部到安徽动力源进行光伏厂验
09 / 动力源新能源公司荣获2022年度北京市知识产权试点单位认定
企业文化   PARTY BUILDING CULTURE
10  / “新角色,新征程”——2022应届生迎新会圆满举行
12 / 工作中,自我提升的8个好习惯
13 / 节约无小事丨动力源人持“家”有妙招
14 / 迎新季丨动力源新人说
学习天地   SPECIAL REPORT
16 / 防范非法证券期货活动之非法集资
17 /  走进电力系统的电力电子技术
21 / 员工应具备的质量管理意识
 政策推送  POLICY PUSH
22 / 关于加大支持科技创新税前扣除力度的公告
23 /  《北京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27 /  徐春明院士这样谈氢能

P/02

P/03

NO.1

公司动态

COMPANY DYNAMICS

动力源荣膺“2022中国充换电行业十大核心模块品牌”

2022年9月27日-28日,“第八届中国国际电动汽车充换电产业大会(简称:金砖充换电论坛)”在江苏常州盛大举行。本次大会以“创新协同驱动,低碳高效发展”为主题,超百家优秀企业、近千位行业代表齐聚现场,共同聚焦充换电模式新发展。
在同期举行的充换电行业十大品牌评选活动中,北京动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动力源)凭借一直以来的扎实技术优势、雄厚产品实力与广泛用户支持,再度斩获“2022中国充换电行业十大核心模块品牌奖”,体现了广大客户及行业专家对动力源的高度认可与充分肯定。

文 / 智慧能源  

当前,绿色出行充换电行业已成为“碳中和战略”主要实现路径之一,电动汽车增量大幅提高和充换电多场景应用需求不断演变,发展机遇未来可期。据权威部门数据统计,2022年1-8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169.8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同比增长232.9%。我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保有量431.5万台,同比增长105%。根据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要求,目标到“十四五”末,需要能够满足超过2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面对如此快速的增长,对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和多场景应用也提出了更加紧迫的需求,更高效、更安全、更经济的液冷超充技术,也将成为业界聚焦的主要发力点。

P/04

P/05

动力源当前推出的30kW液冷充电模块,融合了“安全、高效、静音、长生命周期、低(免)维护”的产品理念。与传统的风冷充电模块相比,液冷充电模块不仅可以拥有更快的充电速度,而且具备更高的充电效率。此外,针对充电场站面临的充电桩模块故障率高、运维成本高的痛点,动力源通过对液冷充电模块的全面优化,将模块和电子器件进行分仓设计,无需与外界空气直接换热,免受外界粉尘、盐雾、潮湿等不利环境的影响,可以有效降低充电场站运营成本。按

P/06

P/07

总裁办法务部与智慧能源业务线举行法律交流座谈

动力源作为中国电源行业首家上市企业,始终致力于电力电子及信息技术相关产品的研发和应用,具有雄厚的电源开发实力及系统集成开发能力。未来,动力源将继续坚持以客户需求引领科技创新、解决行业应用痛点为己任,围绕电动汽车充换电产品全生命周期价值提升进行精准布局,持续深化开展液冷充电模块技术研发,加速推动大规模市场化应用,为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落实,全力支撑绿色出行充换电服务建设和chaoji充的推广,助力实现“碳中和”贡献动力源一份力量。

较高利用率水平测算,充电运营商平均场站投资回报周期需要3-5年左右的时间,在这期间传统风冷模块故障率及更换率较高,而液冷充电模块预估稳定使用寿命可达8-10年,因此可以良好的支撑及提升运营商的投资回报率。
        目前,动力源30kW液冷充电模块已在诸多充电场景得到广泛应用,其中亚洲最大高铁站雄安高铁站充电场站、海南博鳌乐城储充一体化充电场站、北京祥龙公交充电场站、大兴公交充电场站等项目都已采用了基于30kW液冷充电模块的液冷充电桩设备。

10月13日,总裁办法务部就合同条款相关内容与智慧能源业务线经营管理部、电动汽车充换电BU、电动自行车充换电BU、工业能源BU的相关同事及领导通过现场+线上会议的形式进行了沟通交流。
会上,杜总首先就此次交流目的进行开场讲话,以“法”和“律”二字的含义作为切入点,来说明合同条款的洽谈和修改是一个求同存异、探寻供需方平衡进而找到最佳解的过程,目的就是要提升工作效率,规避风险,更好地服务订单服务客户。

随后,法务部经理关雪在培训现场对提高法律风险意识、合同评审流程、合同风险如何在关键条款中规避等问题做了详细阐述,并与参会人员进行了充分互动。
参会人员特别对合同价款、付款方式、交货周期、验收、质保期、违约责任、争议解决等条款提出了合同实际履行及洽谈中的痛点和想法,关雪也就以上问题作出了详细回复。交流结束后,智慧能源业务线还为各参会人员准备了考卷,巩固座谈效果。
通过本次交流,法务部将根据实际需求和具体问题进行梳理,总结经验和方法,一手抓好合同风控,一手做好法律服务,协同业务线各司其职,全力做好公司的法务风险管控和法务服务工作。

P/08

P/09

工信部到安徽动力源进行光伏厂验

2022年 9月22日上午,国家工信部对我公司在今年申报的光伏行业规范进行厂验,工信部电子信息司检查组、CTC国检集国、北京鉴衡检测中心、省经信厅电子信息处、市经信局信息化推进科、以及郎溪县科技经信局领导前来我公司对光伏产品的生产运营情况及申报材科原件进行审查。安徽动力源常务副总王世翔、企管部总监潘兴宏.质星部总监王家洋迎接并对检查组的到来表示欢迎。
首先,在常务副总王世翔, 质星部总监王家洋的陪同下,检查组一行来到电装车间,电装经理丁青汉对车间的贴片机、锡膏厚度检测仪、波峰焊、自动涂覆系统、孤岛测试系统、一键测试系统及装配流水线等专业化的生产测试设备进行了介绍讲解,并带领一行人参观了全新打造的光伏车间及产线,对购置的设备以及之后填补的器械进行了说明,让检查组对公司的光伏生产运行有了细致的了解。
同时,企业管理部总监潘兴宏将光伏行业规范的申报材料,项目备案/核准、环评批复及验收、用地审核、排污许可、安全生产标准化、职工社保、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等材料提供给北京鉴衡检测中心陈磊进行审查.并对接改府部门人员核查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文件文号。
随后,财务部提供了公司2021年财务审计报告和研发专用审计报告、设备清单等费用发票清单、产品入库单进行核查。
厂验程序通过现场检查、查阅文件和总结会议三方面进行,在总结会议上,检查小组专家对公司的生产环境,现场的生产管理,产品的工艺技术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让公司对光伏产品的发展充满了信心,为公司建设成为一流的光伏生产企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动力源新能源公司荣获
2022年度北京市知识产权试点单位认定

近日,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公布了“2022年度北京市知识产权试点单位”企业名单,北京动力源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凭借在新能源行业领域的自主研发能力和创新优势,顺利通过核验、审核、专家评审会议、公示等环节,成功获评知识产权局认定的“2022年度北京市知识产权试点单位”。

北京市知识产权试点单位的认定,是北京市深化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首都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认定专门针对高精尖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等市重点发展领域的企业,从知识产权布局、科研经费投入、专利数量、知识产权运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而最终确认。
北京动力源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研发,坚持创新,追求创新、务实笃行的做好产品和服务发扬工匠精神。公司在知识产权布局、科研经费投入、专利的申报、知识产权运用等方面比较重视。经过公司不懈的努力,在知识产权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2023年,动力源将继续立足自身研发能力,追求创新突破,实现战略目标落地。

文 / 新能源公司 

NO.2

企业文化

PARTY BUILDING CULTURE

P/10

P/11

“新角色,新征程”——2022应届生迎新会圆满举行

金秋十月,又到了一年一度迎新的日子,为了帮助应届生尽快融入公司,稳步成长,为公司的人才储备打好基础,人力资源部于10月10日召开了以“新角色.新征程”为主题的2022应届生迎新大会。
会议开始,人力资源部总监丁艳丽对应届生培养计划进行了全面宣贯,她表示:人力资源部对应届生的培养高度重视,我们希望每一位加入动力源的新员工都可以顺利完成由学校到职场的转换,并在今后与动力源同行的日子里,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随后,应届生进行了入职宣誓,他们情绪激昂、热血澎湃,氛围激动人心。铿锵有力的入职宣誓声回荡,这一刻无比神圣又庄严。他们是动力源新鲜的血液,涌动着的是动力源明天的希望和憧憬。每一句发自肺腑的宣誓,都是一种鞭策和激励,更是一份责任、一份使命、一份担当。大家一定都会深刻牢记这一时刻。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认真积极贯彻落实每一句誓言。尽职尽责,兢兢业业,踏实进步,付诸热情,在动力源彰显自己的价值。

宣誓后,上岗引导人授予新员工实习手册、“师徒”签署承诺书。
总裁何昕在最后对选择动力源这个大家庭的新员工表示热烈欢迎。他勉励2022届新员工对标先进、奋发进取,不负青春韶华,在学习中成长,在奋斗中提升,在动力源的舞台上与企业同频共振,共同进步。

希望所有的新员工们扬帆起航,即刻出发,戮力前行,携手共创动力源美好明天。相信在动力源的日子里,大家都会遇见更好的自己!

P/12

P/13

节约无小事丨动力源人持“家”有妙招

很多时候击败我们的不是困难,而是我们脆弱敏感的玻璃心。真正成熟的人不会让自己轻易地被困难和挫折打败,而是想办法积极地解决它。
每天学习1小时
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每天留出1小时的时间用来自我充电,不断学习新事物,与时俱进。
“学习的真正目的是追求智慧,而非单纯的知识。”日积月累,心灵便会变得更加丰盈。
心怀希望,无畏挫折
人生就是一个尝试和体验的过程,不要害怕失败,也不要害怕做决定。
挫折背后是一个更强大的自己,失败背后是一个更优秀的自己。
自我提升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愿我们都能从小事做起,一生向前,不负期待。

分享 / 财经管理部

工作中,自我提升的8个好习惯

提升技能,打造一技之长
有人说,让自己变得不可替代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做别人做不了或者不愿做的事情;一种是把人人都能做的事情做到顶尖。
提升能力,打磨专业,拥有一技之长,掌握稀缺技能,是精进自己的好办法。
坚持多做不喜欢但应该做的事
勇敢尝试自己并不擅长的事情,是一种成长和蜕变。
坚持多做不喜欢但应该做的事,一直做下去,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当你有了改变的动力,人自会焕然一新。
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
遇到事情,先处理情绪,后处理事情。情绪处理不好,事情只会更糟糕。
有情绪是本能,能控制情绪才是本事。遇事控制好情绪,拒绝情绪化,保持冷静和理性。一个人只有能很好地控制情绪,才能控制人生。
凡事先明确目标,再行动
比起着急赶路,更重要的是先做好充足的准备,制定好缜密的计划。无论任何时候,做任何事情,先明确目标以后再出发、再努力。
否则到了最后,不过是一种“伪努力”,感动了自己却徒劳无获。
独立思考,理性分析
如今,我们接收信息的途径快捷又庞杂。我们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目标,理性从自身角度分析,不被外界事物干扰。
一个人能独立思考,可以获得快速成长。
直面困难不逃避
一个人未来的样子藏在当下的坚持里。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遭遇困难时,首先想到的不是面对而是逃避。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十月初,行政部门发起了“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一粒粮”的倡议,各部门纷纷积极响应,二次纸回收利用箱现在随处可见,实现了非涉密文件的废纸回收再利用。很多员工表示,之前为追求美观,对文件反复修改反复打印,无形中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现在逐渐有了无纸化办公意识,尽量选用共享文档,避免在文件传阅和修改的过程中造成纸张的浪费。而且有了二次用纸回收箱,在非重要文件打印时会首选二次用纸,看到一张张纸被回收利用,心里还涌现出一丝满足感。
当然,除了二次用纸的回收,我们还可以在保证阅读质量的同时采取缩小字号、缩小页边距、缩小行间距等方法,减少打印页面数量。

P/14

P/15

与此同时,我们倡导绿色办公、低碳办公,杜绝“长流水”,防止“长明灯”;合理购置办公用品;按需备餐,践行“光盘行动”,坚决制止餐饮浪费。
从细微处着眼,从细节处入手,让厉行节约,勤俭办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们希望用一个小小的回收箱,让“节支降耗”、“修旧利废”的观念深入人心,希望职工人人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牢固树立起“节约就是效益”的理念,为企业降本增效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迎新季丨动力源新人说

我告别了校园,进入了公司这个大家庭,展开了人生中新的篇章。
初到公司,一切都显得那么陌生而新奇,但公司领导的关心、同事的照顾,让我很快的开始融入到这个新的大家庭中。转眼间,我已经在公司工作了将近两个月,这两月时间里,在上岗引导人的指导下,我学习到了很多工作需要的专业知识,逐渐熟悉工作中要掌握的要点,迅速适应了当前的工作环境,开始从学生向职业人转变。
作为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我深感自身有很多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将积极地转变自己的心态,正确的面对工作中的一切挑战;不断地学习业务知识,提高自身的技术本领;科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争取能够早日独当一面,有所作为。

谈及感悟,或许更多是心态的变化。在学校,当我遇到困难时依赖老师同学的帮助,很少独立解决难题,而今参加工作后,更多的是要自己面对困难,做出选择。公司上下内外分工明确,严守岗位职责,每个人都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却又相互合作,最终推动项目的成功。这和我们在学校里所做的同而不同。工作中更多的是要求我们有一定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能过多地依赖他人,这更有利于我们个人的成长。在工作中我将不断提升自我,努力成长为一名综合复合型人才。

初入职场,需要学习的东西有很多,如公司基本的办公流程,行业知识等等,除此之外,更应该学会的是工作思维,日常总结工作经验。这样才能在职场中更快更好地成长起来。在部门工作的这段时间里,同事们优秀的专业能力,认真的工作态度,团结协作的精神让我受益匪浅。对于我这个职场萌新来说,前路必定道阻且长,但我相信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期待自己能把所学用于实处,一步步脚踏实地去践行,让自已更快更好地成长起来。

2022届新员工入职培训已如期举行,共有来自各个部门和业务线的50余人正式成为动力源的一份子。他们如星星之火,分布到各个岗位上,尽管工作、生活环境的改变,带给了新人们更多的挑战,但是他们的奋进向上之心从未改变。
下面,让我们共同聆听他们入职动力源的感受吧。

转眼间,我来动力源已经三个月了。回看这段时间的经历,深感收获颇丰。得益于领导、同事们的悉心指导,目前我对我的工作内容有了较全面的了解,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段时间的经历也让我感受到不断自我学习、自我更新的重要性。我们需要在工作过程中,努力吸纳新知识、学习新技能,提前熟悉掌握岗位应知应会知识,不打无准备之仗,这也是我在工作中获得的一点体会。

P/16

P/17

NO.3

学习天地

SPECIAL REPORT

防范非法证券期货活动之非法集资

非法集资是指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以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国家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的原则:国家禁止任何形式的非法集资,对非法集资坚持防范为主、打早打小、综合治理、稳妥处置原则。
案例
2013年9月起,WZ集团通过门店,采用发宣传单、办年会、发广告等方式,引导理财客户通过签订债权转让协议进行投资,投资款被转至杨某个人名下账户,用于集团还本付息、生产经营等活动。在线上渠道,WZ集团假借开展网络借贷信息中介业务之名,未经依法批准归集不特定公众资金设立资金池,控制、支配资金。第一步是成立网络借货信息中介公司。以网络借贷信息中介的名义进行宣传发展信贷客户 (借款人)和理财客户(出借人)。第二步是以保本高收益诱导公众出资。第三步是违法归集资控制、支配、使用资金。最终WZ集团资金链断裂,无法按期兑付本息
案例中,WZ集团及其关联公司假借网络借贷信息中介名义,通过虚构项目标的、非法归集客户资金设立资金池、提供假担保、承诺高收益等手段进行自融用于还本付息和其他生产经营活动,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触碰非法集资底线,是以金融创新为名实施的金融违法犯罪活动,属于典型的网络非法集资。

分享 / 董事会办公室

走进电力系统的电力电子技术

1986年的某一个夏天,一个年轻人兴高采烈地走进了老板的办公室。为了他老板给他许诺的赏钱,他已经准备了很久。
年轻人比较实诚,老板让他完成一项发明创造,本来只是说着玩儿的,他居然还真就把那玩意儿开发出来了,为了那一点微薄的薪水。
谁知道,老板看着他的发明笑了笑,内向的年轻人怯生生地问道:
先生,我的奖金……
然后他就听到了那句改变他一生的话:
你不懂我们美国人的幽默!
年轻人目瞪口呆,那时候的他可不懂毛主席“枪杆子底下出政权,笔杆子底下出人权”的道理,内向含蓄的他,就这么放弃了自己的发明,就这么一声不吭地走了。
虽然是走了,但是一颗仇恨的种子却深深埋在了他的心里。
这个年轻人,叫尼古拉.特斯拉,而这个被他一心认定的万恶的资本主义大地主,叫托马斯.爱迪生。两个不世出的天才,终究没能在一起。
那个让他满心期待的发明,叫直流电机技术,没错,就是我们今天骑小电驴用到的那个。
换作今天,特斯拉这叫职务发明,在法律上属于利用公司资源完成的创造,除了证明他本人很拽之外,也没啥可生气的,爱迪生每个月给他发工资,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也算说得过去,至于奖金,拜托,又没签啥合同,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资本主义社会里,你可不能对人的道德有太多的期待。说不定老板本人也是这么一路被骗过来的。不,不是说不定,聋了一只耳朵的爱迪生,比谁都明白人性的险恶,也比谁都明白发明的价值。
但我们的伟大天才可不是这样想的,他不光聪明,而且单纯可爱,这种可爱,有时也被称为傻。读到这里,是不是特别像你和导师之间的关系?不过,人家发明的那可是如假包换的电机,而你,可能真的只是发明了一个发明……
很快,傻傻的特斯拉离开了这家狠心工厂,未来的世界500强企业,通用电气公司。离职以后干了好几年的体力活儿的他,不知会不会为当时的年轻气盛放弃了大好前程而后悔,但毕竟是道上混过的(技术宅)。他随后被新老板看上,开始了他的交流电研究生涯……

分享 / 研究院控制一部

然而,煤炭,石油,天然气,总有烧完的一天。
电力电子技术,总有进步的那一天。
在美国的贝尔实验室里,三位大佬琢磨着拉起了一个小团队,他们想做的事情很简单却又很麻烦,就是把从二极管这种单向导通电流的器件出发,升级得到一种受人类意志支配的半导体元件,以代替机械开关的功能,1957年,世界上第一个晶闸管诞生了。三位大佬:巴丁,肖克利和布拉顿也得到了他们心心念念的诺贝尔奖。这个连爱迪生与特斯拉终其一生都没能获得的科学界桂冠,就这么被三个臭皮匠用一个小小的晶体管拿下了,除了肖可利学术圈光环的加持之外,更重要的是这小小的晶体管背后蕴含的能量,让所有人都笃信,二十一世纪的它必将大放异彩。
步入二十一世纪后,能源危机给人们带来的恐慌已经愈演愈烈,原本我们担心的是没有大电网来搬运地球母亲庞大的能源,等到我们建好了大电网,建好了发电厂,地球却开始给我们断奶了,毕竟不论多少发明创造在先,支撑当下人类文明的,本质上是太阳照耀地球几十亿年留下的化石能源燃烧后所产生的能量,一旦这些能量耗尽,现代文明的大厦也必将倾覆。所幸的是大家提前几十年开始害怕了,开始上天入地的找能量,河流,风,潮汐,地热,阳光,这些能量的产出既不连续,又不集中,于是大家将老爱迪生的化学电池重新搬了出来,改成了更大的电化学储能站,这样一来,大容量同步交流输电在电源侧的布局就被撕开了一道口子,因为太阳能光伏板是无视电磁感应定律的,光伏电站直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并且以直流输出,风机虽然需要旋转,但机组小而分散,风力的波动性太大,忽快忽慢,无法保证稳定的出力,也就无法保证稳定的频率,储能电站更是如此,电化学领域还没有人考虑过让电池发出交流电的意义在哪里。这些变化给工程人员带来很头疼的麻烦,正如行驶在铁轨上的列车必须统一火车头以及车厢的宽度一样,我们需要一种单一性质的电力来为它设计统一的传输方式与变换设备。
高压直流输电,终于粉墨登场。
那个在高压大功率领域被遗忘了太久的技术,曾经让多少工程师尴尬无比,如果没有能源危机,温室危机,也许它只能蜷缩在收音机、电脑充电器与护眼台灯这些电子产品上发挥余热,但几十年的技术进步,让半导体可控硅技术从弱电走向了强电,现在的它,可以耐受超高压与特高压了,现在的它,可以不用卖得那么贵了,现在的它,不会用个两三年就坏了。

P/18

P/19

然后就是世人熟知的,爱迪生与特斯拉之间的电流大战,在这场关系到电力系统采用交流输电还是直流输电的关键战役里,特斯拉一开始处于被碾压的状态,但后来,他的奇思妙想却被工业界广泛接受,主要在于以下两个关键原因:
1、发电侧的胜利,交流同步发电机在功率,容量上均有优势,建造大功率同步发电机发出单位电量的成本大为低廉
2、输电方式的胜利,交流电能够通过电力变压器升压和降压,高电压输电大大降低了功率损耗,实现了电能的大功率远距离传输。
简而言之,就是薄利多销,我发得比你多,我送得比你远,我卖得比你便宜,当然得用我。工业界不是没有给爱迪生机会,毕竟大佬的光环在那里,但任何一个老板,都无法忍受自己几十万美金的投入,却只能点亮几个灯泡。当特斯拉的技术成熟后,当纽约华灯璀璨时,当爱迪生的电椅被列入死刑工具,而尼亚加拉大瀑布的流水带着巨大的冲击力奔涌而下流进了水电站……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而人类有种非常特别的习惯,就是喜欢先说人家的好,然后说自己的不好,然后听人家说自己的好,最后自己心里以为自己很好,很显然,特斯拉就是这种看清了世俗伦理的科学家,完成了交流电的创举后,依然坚持在科研一线,搞了不少稀奇古怪的东西,但他也中了圈套,在爱迪生的打击和亲友的疏离之下,他选择了深居简出的生活。尽管如此,在他百年之后,这位天才光辉的思想却不可磨灭。在众人簇拥下死去的爱迪生失败了,孤独死去的特斯拉胜利了,如今我们使用的电能,大到远距离传输,小到家用电器,甚至收音机都得先用交流电,通过二极管整流桥转成直流电之后才能给内部电子元件使用,要是你觉得不方便,就用蓄电池。
没错,就是这小小的蓄电池和整流桥,给了爱迪生逆风翻盘的机会。
正如之前介绍的,特斯拉赢得电流大战,主要依靠两点,第一是发电侧,所有发电设备都遵循电磁感应定律,运动的磁场产生电场,运动是发电的基础,所以目前无论是火电,水电,还是核电,无不是将这些能量转化为动能,想来电,那就得转起来。第二则是输电侧,当时并没有经济高效的高压直流输电方案,变压器的铁芯加绕组,说白了就是一大铁块绕上了一大堆铜线,就这么个铁疙瘩就能让电能按照咱们的意愿高高低低地变化,换做谁是老板都不会放弃这大好商机,即使特斯拉不跑出来拿着大喇叭宣传,商人的逐利行为也会让这帮资本家趋之若鹜,为了让自己心安理得地挣钱,将特斯拉奉若神明以打压竞争对手爱迪生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就成为了舆论运作的首选。

P/21

更重要的是,直流输电只有电阻,电压,电流,只有中学生都明白的欧姆定律,没有讨厌的麦克斯韦方程组,没有电晕损耗,也没有大规模建设交流输电走廊造成的土地浪费。交流输电的第二个口子,也被撕开了,输电侧出现了适应商业运行与高压条件的直流电压变换设备。在宗师精神的指引下,在金钱的激励下,在友商们的注视下,爱迪生公司的后辈工程师们前仆后继,和同行们一起奉献了宝贵的技术。在学者们的A+B式研究下,排列组合出了直流转直流,交流转直流,交流转交流,直流转交流四种变换,意犹未尽的科学家们还捣鼓起了直-交-直,交-直-交,交-交-直,直-直-交,直-交-直-交,交-直-交-直等等电力电子变换方式,都能凑起来打好几桌麻将了。总之,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有了,养螃蟹的人也会有,鱼塘里也会住满螃蟹。电力电子突然火了起来,不仅是输电侧,低压等级的配电侧也开始研究起电力电子技术来,意图将各种分布式能源以直流电或交直流混联的形式进行传输和互补,并且和交流侧大电网实现互联,进入盈利模式。这样一来,这场跨越世纪的争斗,以一种和平的方式实现了握手,而沟通他们的桥梁,电力电子技术,从一个小小的开关,变成动得很快的小开关,再变成动得很快的大开关,最后变成一堆开关……它终于用自己的努力完成了这个壮举。
未来,我们将离不开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将离不开电力电子技术,新能源并网也将离不开电力电子技术,只有电流大战,因电力电子技术而终结,截然不同的两个人,截然不同的两种技术,在新技术的携手下同时为人类社会的发展继续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才是美好的结局,这便是:世间难得双全法,电力电子来当家,整流致敬爱迪生,逆变不忘特斯拉。
每每想到这里,我都不胜唏嘘,特斯拉本可以像法拉第那样,把他生命中的戴维熬到退休再替补上位,但离开爱迪生独立创业的过程,正是他作为一个年轻人不愿为世俗低头,最终华丽转身释放才华的美妙瞬间,而电力电子技术带着交直流混合输电方式走进电力系统的过程,同样是在告诫我们,永远不要轻易地怀疑任何一种合理的创新,永远不要轻易的低估人类的能力,永远不要走向技术的极端,也永远不要鄙夷任何具有革新精神的人,哪怕在他有限的生命里一无所获,百年之后的历史终会给予公正的评价,也必将记住这些真正为人类命运的转折而默默付出的英雄。沽名钓誉失其名,无心插柳柳成荫。
谨以此文献给每一个在一线默默奋斗的工程师与科研人员,你们看起来无意义的工作,无休止的争论,恰恰是支撑人类历史发展的最可爱,最可敬的事。

P/20

员工应具备的质量管理意识

公司产品质量是制造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所以全体员工都要树立良好的质量意识。
自检意识
每一位员工必须树立下工序要为上工序服务的质量意识,从而为下工序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员工要对自己岗位的产品进行自检,确认是合格品时才可以流入下工序;发现不合格产品时,要做好标识并单独存放,通过自检可以及时发现本工序存在的质量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减少不合格品的数量和杜绝不合格品流入下工序。
互检意识
对于上工序流过来的产品,我们应该仔细检验,合格后才可以进行继续生产。如果查到上工序流过来的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应及时反馈上工序或相关部门,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坚决做到不制造不合格产品、不接收不合格产品、不传递不合格产品。
专检意识
通过自检和互检后,作为公司专门负责质量的检验人员,更应该有强烈的质量控制意识,对产品存在的缺陷应及时发现并反馈信息,以便及时处理,尽量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下工序,造成产品的报废及返工处理,产生重复检验和二次的加工时间增强产品质量,离不开员工对产品质量的全过程控制。
应时刻记住
1.努力在自己的本质工作中切实履行好职责、抓好质量工作,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和产品质量意识。
2.抓好产品质量工作,是我们全体员工的共同责任。

分享 / 质量部

NO.4

政策推送

POLICY PUSH

P/22

P/23

关于加大支持科技创新税前扣除力度的公告

为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促进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现就有关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公告如下:
一、高新技术企业在2022年10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新购置的设备、器具,允许当年一次性全额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并允许在税前实行100%加计扣除。
凡在2022年第四季度内具有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企业,均可适用该项政策。企业选择适用该项政策当年不足扣除的,可结转至以后年度按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上述所称设备、器具是指除房屋、建筑物以外的固定资产;所称高新技术企业的条件和管理办法按照《科技部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科发火〔2016〕32号)执行。
企业享受该项政策的税收征管事项按现行征管规定执行。
二、现行适用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比例75%的企业,在2022年10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税前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100%。
企业在2022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计算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时,四季度研发费用可由企业自行选择按实际发生数计算,或者按全年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乘以2022年10月1日后的经营月份数占其2022年度实际经营月份数的比例计算。
企业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相关政策口径和管理,按照《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科技部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19号)、《财政部 税务总局 科技部关于企业委托境外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8〕64号)等文件相关规定执行。

《北京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一、政策背景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长期以来,北京市积极推动绿色北京建设,深化落实首都功能定位,率先树立减量发展理念,大力疏解非首都功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加强减污降碳协同,以大气污染治理为契机,大力度压减燃煤,推进能源清洁转型;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率先试点建设碳排放交易市场。经过多年努力,北京节能低碳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2021年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较2012年分别累计下降48%和38%,碳效、能效水平始终保持全国省级地区最优水平,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基础良好。
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研究部署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加快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努力在全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国家达峰方案》)总体部署和有关要求,推动全市在已有良好基础上,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有关工作,北京市政府印发《北京市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二、主要内容
《实施方案》定位是:立足北京实际,落实《国家达峰方案》“十大碳达峰行动”工作任务要求,发挥我市资源优势,围绕“效率引领、科技支撑、机制创新”三方面,积极为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作出北京贡献。
《实施方案》主要内容包括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任务措施三部分组成。
总体要求:包括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工作原则是统筹谋划,协调推动;节约优先,重点推进;创新驱动,深化改革;先立后破,防范风险。

P/24

P/25

主要目标:聚焦“十四五”和“十五五”两个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期,提出了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水平等方面主要目标。
  “十四五”期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持续保持省级地区最优水平,安全韧性低碳的能源体系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取得明显进展,具有首都特点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基本形成,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4.4%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4%,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目标。
  “十五五”期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持续下降,部分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区域辐射力的绿色技术创新中心基本建成,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率先取得显著成效,碳达峰、碳中和的法规政策标准体系基本健全。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目标,确保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任务措施:7个方面28项任务措施。
  一是深化落实城市功能定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1)强化绿色低碳发展规划引领。(2)构建差异化绿色低碳发展格局,中心城区要持续疏解非首都功能,以低碳化为导向推动城市更新。平原新城要加强低碳技术示范应用,探索实施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实现低碳发展转型升级。生态涵养区要以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为抓手,探索碳达峰、碳中和路径。(3)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在张家湾、宋庄、台湖等特色小镇打造一批绿色低碳样板,实现新建公共建筑光伏应用全覆盖。(4)构筑绿色低碳全民共同行动格局。
    二是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构建绿色低碳经济体系。(5)强化低碳技术创新。推进能源领域国家实验室建设,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专项行动,围绕新能源利用、智慧能源互联网、新能源汽车、智慧交通系统、氢能、储能、建筑零碳技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森林增汇等重点领域开展技术研发攻关。充分发挥“三城一区”主平台作用,在智慧低碳能源供应、低碳交通和低碳建筑等方面逐步形成完备的技术支撑能力,将北京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区域辐射力的绿色技术创新中心。(6)积极培育绿色发

展新动能。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氢能、储能等产业。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咨询和智能化技术服务新业态,积极推动国家鼓励的绿色技术和服务的出口。(7)推动产业结构深度优化。持续推进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一般制造业调整退出。合理控制数据中心建设规模增长,持续开展数据中心节能降碳改造。(8)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健全废旧物资和材料循环利用体系,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到2025年,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提升至80%。
  三是持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全面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9)持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严格控制能耗强度,促进社会主体积极主动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实施能量系统优化、供热系统改造、余热余压利用、节能产品惠民等工程。强化能源精细化、智能化管控。(10)严控化石能源利用规模。按照“节能、净煤、减气、少油”总体思路,实现化石能源消费总量逐步下降。加强应急备用和调峰电源建设。(11)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到2025年,太阳能、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80万千瓦,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暖面积达到1.45亿平方米左右,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达到70万千瓦,电网高峰负荷削峰能力达到最高用电负荷3%—5%,市外调入绿色电力规模力争达到300亿千瓦时。到2030年,太阳能、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500万千瓦左右,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暖面积比重约为15%。
  四是推动重点领域低碳发展,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12)大力推动建筑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到2025年,新建居住建筑执行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标准,新建公共建筑力争全面执行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标准。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55%。力争累计推广超低能耗建筑规模达到500万平方米,力争完成3000万平方米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化改造,新增热泵供暖应用建筑面积4500万平方米。“十五五”期间,建筑领域碳排放持续下降。(13)深度推进供热系统重构。坚持可再生能源供热优先原则,统筹实施智能化控制、供热资源整合、热网系统重组等措施,提升可再生能源供热比重。(14)着力构建绿色低碳交通体系。到2025年,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6.5%,公交、巡游出租、环卫等公共领域用车基本实现电动化。到2030年,当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交通工具比例不低于40%,营运交通工具单位换算周转量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下降10%,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力争达到78%。(15)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研究建立适合本地生态系统的高碳汇、低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树种库。

P/27

P/26

到202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45%,森林蓄积量达到3450万立方米。“十五五”期间,森林覆盖率持续增长。(16)控制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加强对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监测统计和排放控制,开展示范工程建设。
  五是加强改革创新,健全法规政策标准保障体系。(17)着力构建低碳法规标准体系。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可再生能源利用和建筑绿色发展等方面地方性法规政策制修订。加快地方节能、低碳标准更新升级,积极参与相关国际标准制定。推动节能、低碳产品认证。(18)提升统计、计量和监测能力。建立市、区两级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手段完善二氧化碳排放统计监测体系。建立生态系统碳汇监测核算体系。(19)完善重点碳排放单位管理制度。研究制定重点碳排放单位管理办法。实施低碳领跑者行动,形成一批绿色低碳的灯塔企业。“十四五”期间,市管企业率先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实现所属建筑、基础设施分布式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应用尽用。(20)持续完善政策体系和市场机制。继续完善碳市场要素建设,创新自愿减排交易机制和碳普惠机制。做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构建设。推动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支持有利于低碳发展的信贷、债券、基金、期货、保险等绿色金融创新实践。(21)积极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先行示范。开展低碳学校、低碳社区、低碳建筑创建活动。
       六是创新区域低碳合作机制,协同合力推动碳达峰、碳中和。(22)弘扬冬奥碳中和遗产。持续推进北京市大型活动的可持续性管理标准及体系建设。(23)推动京津冀能源低碳转型。大力开发区域风电、光伏和绿氢资源。(24)加强区域绿色低碳合作。促进区域节能环保、新能源开发、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合作,支持头部企业加强资源对接。推动京津冀规模化、协同化布局氢能产业,打造氢能产业集群。积极开发区域林业碳汇项目。(25)深化国际合作。深化与国际友好城市和国际组织的低碳政策对话、务实合作。支持科研机构联合开展技术研发,推动低碳技术转移和服务输出。
  七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实施保障。(26)强化统筹协调。(27)建立健全目标责任管理制度。率先探索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落实情况纳入市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范围。(28)开展动态评估,建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进展动态评估机制。根据国家总体要求、技术进步等情况,科学优化政策措施。
  下一步,在《实施方案》基础上,北京市还将逐步研究制订“双碳”背景下推动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实施方案,建筑、交通领域实施方案,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引领行动实施方案,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方案,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方案等30项专项政策,形成北京市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定期开展动态评估工作,不断优化完善政策。

徐春明院士这样谈氢能

氢能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需要有竞跑规则,引导氢能产业链良性发展。

中国能源报:氢能产业链庞大且复杂,各个环节发展情况如何?
徐春明:从氢能的制、储、运、用几大环节来看,各个环节都有继续突破的潜力。
上游制氢环节可分为化石能源制氢、工业副产氢和电解水制氢等多种方式,即俗称的“灰氢”“蓝氢”“绿氢”。其中,绿电制氢过程不会排放温室气体,得到的氢气纯度高,是未来制氢的主要方向。
中游储运氢环节,无论是高压气态、液态、固态储氢,还是管道输氢,都比较依赖于制氢和用氢的场景。我们均能找到相应的技术,满足基本的需求。如固态储氢方面,中国石油大学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针对金属氢化物做了一些前期工作,可以在较低压力和常温下实现一定规模的储氢;氢冶金方面,以氢气为还原剂的短流程路线,可大大减少排放;绿电氨方面,中国石油大学通过与和宁化学公司合作,探索绿电合成氨路线。
下游用氢环节,燃料电池是重要的应用场景。随着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氢逐步通过燃料电池在交通、建筑、发电等领域得到应用。目前,我国已初步掌握了燃料电池电堆、动力系统与核心部件、整车集成技术。
总体来看,氢能产业链非常庞大,也非常复杂,整个产业链形成规模尚需时间,更需要冷静科学看待氢能产业发展。
打通技术、装备、材料各个环节

P/29

P/28

中国能源报:氢能要真正形成一个产业链、价值链,还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在您看来,我国氢能产业链哪些环节亟需加快突破?
徐春明:石油化工大规模制氢、用氢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如今的问题在于,如何处理好过程中化石燃料产生的二氧化碳。目前来看,实现大规模用氢,煤制氢最便宜,但问题是,每吨煤制氢排放十几吨二氧化碳,如何处理二氧化碳是关键。
业内寄希望于电解水制氢。从目前来看,电解水制氢正在往规模化发展,但与氢能总需求量相比,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其规模还无法支撑需求。大家知道,电动车发展很快,但是现在电动车的保有量仅占汽车保有量的2%左右。目前一年消耗近3000多万吨氢,电解水制氢在整个氢能行业的生产比例其实低得可怜。因此,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尚无法依靠电解水制氢这一方式。
尽管电解水制氢在技术上没有太大瓶颈,但一个产业要实现规模化,形成影响力,现阶段靠绿氢驱动并不轻松。制约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如何能快速提升氢能规模;二是如何解决将来大规模绿氢生产过程中可再生电力的稳定问题。制氢环节要形成成熟的产业链、价值链,既要有技术上的突破,也要有工程、投资和商业运行方面的创新探索。
储氢更复杂。当前,氢能的存储方式主要有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固态储氢和化学品储氢等,几种储氢方式各有优劣。高压气态储氢是目前最常用的储氢技术,但其缺点是压缩能耗高、加氢站成本高;低温液态储氢技术能效低、自挥发、绝热系统复杂;固态储氢体积储氢密度高、能效高、安全性好、加氢站成本低,但质量储氢密度低;化学品储氢能效高、安全性好,属低温催化过程,含杂质气体。总体而言,储氢环节遇到的瓶颈更多。

从储氢到运氢的链条中,存储方式、应用规模、需求和场景,可选的路径多种多样。例如,氢能下游电堆产业发展迅速,多以集成生产为主,系统及整车产业发展较好,配套厂家较多且生产规模较大,但核心零部件对外依赖度较高,核心材料部件是当前制约氢能产业发展的关键。
中国能源报:氢能产业链条长,您觉得哪个环节压力最大?
徐春明:氢能的“最后一公里”,也就是制氢到用户这个环节压力最大,关键是如何做好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比如,技术是不是配套,产品是否适合应用,整个产业链接能否顺畅,其难点正是制氢、储氢、用氢之间的衔接。目前,大家关注更多的是一些模块化的内容,如何把模块化更有效、低成本的衔接颇具难度。自主技术、核心装备、关键材料等多领域打通以后,氢能产业将形成我国可以掌控的一条成熟的产业链和价值链。
中国能源报:氢能产业加快发展,还需要哪些政策支持?
徐春明:首先,在氢能顶层设计上,需要国家层面规范行业发展。氢能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需要有竞跑规则,引导氢能产业链良性发展。否则,“各有各的招”“各有各的路”的野蛮生长会破坏氢能行业发展。
其次,氢能各个环节要有明确标准。在目前技术、产品百花齐放的过程中,设立技术、工艺、材料的规范和标准,可以防止竞争中的内耗。再加上国家层面政策引导,氢能行业才能有序、良性健康发展。
再次,要关注氢能产业链里“卡脖子”的设备、材料问题,政府、企业有针对性地做一些研发和生产,如此将能快速解决氢能产业里制约发展的共性难题。
最后,对于整个氢能产业链来讲,打通产业链各环节又难又苦,企业也可能因效益不高而放弃。在此情况下,政府应发挥职能,帮助企业不因资本炒作而逐利某些环节,而是重视产业链里硬件、软件、装备材料等研发,行稳致远。

《动力源通讯》编辑组
投稿咨询:宋子琪
投稿邮箱:songziqi@dpc.com.cn 

扫码阅览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