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行业资讯速递-2022年9月第2期

行业资讯

速递

02

Insurance industry information

总第17期

2022年09月28日

【4.热点聚焦】

《中高净值家庭资产配置和保险保障白皮书》发布

【5.政策解读】

重大利好!个人养老金税收优惠政策来了!

【1.热点聚焦】

【2.热点聚焦】

8月保险业处罚一览:两人终身禁业,3人禁业5年!

全新产品服务升级,泰康919长寿节,护航全民高质量长寿人生

【3.热点聚焦】

当前银保渠道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one

01

part

热点聚焦

热点聚焦

 2022年9月第2期 

全新产品服务升级,泰康919长寿节
护航全民高质量长寿人生

根据我国人口数据最新情况: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673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8.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005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2%。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优化城乡养老服务供给,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应对人口老龄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人们越来越清晰的感受到长寿时代的到来,提前做好养老健康财富规划,是当下每个家庭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时代考验。对于保险行业而言,服务也从过去单一的保险产品转向综合全面的风险、健康及财富管理服务。今年9月份泰康人寿迎来了第三届“919泰康人寿长寿节”,长寿节蕴含着人们对幸福长久生活的向往,泰康希望通过全生命周期的健康、财富一站式解决方案,帮助更多的家庭做好人生规划,迎接美满生活。

来源: 泰康保险

 2022年9月第2期 

919取自谐音“长久”,而今年9月又恰逢中秋佳节,更有“但愿人长久”的团圆祝福之意。在长寿时代的背景下,健康保障与财富规划的重要性和严峻性显得尤为突出。在此次泰康919长寿节活动期间,泰康主推的多款产品满足人们对健康与财富管理的多种需求,为消费者提供着更全面的保障和健康服务。
泰康新推出的泰康尊悦人生年金保险产品计划,不仅连续给付高额特别保险金,而且养老保险金逐年稳定增长,同时针对教育与养老推出不同的可选责任,为客户提供从摇篮到天堂一生的保障。实力产品“幸福+”保险计划更是延续了泰康“一站式”养老财管方案,为减轻当代年轻人养老压力提供稳定长效的物质保障。除此之外还有添福壹号、真优护等保险产品计划也会在长寿节再次和大家见面。守护全面,让万千家庭安心无忧。

01

全新产品服务升级,919长寿节助力添彩

02

领跑长寿时代,实现高质量长寿人生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日益提升,长寿时代正以所有人都能预见的形势走来。人均寿命的延长让更多人开始注重养老质量的提升,如何稳健规划“长寿时代”的健康生活,成为人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长寿时代,泰康希望让每一个老年人都享有高质量的生活品质,拥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在老龄化背景下乐享泰康人生。
2022年是泰康新五年的开局之年。泰康洞察时代的脉搏,把握行业的发展方向,坚定地初心不改,创新永续,商业向善。泰康在业内率先将虚拟的保险产品与实体医养服务跨界融合,通过深度整合支付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健康管理和高质量的价值医疗服务,并通过科学、合理的控费机制,实现客户、市场、医院的多赢格局,促进大健康生态产业体系协同发展。

 2022年9月第2期 

长寿时代,百岁人生!正如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东升所言:“泰康的战略与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对接,就是要让人们健康、长寿、富足。”
未来,泰康人寿将围绕长寿时代客户需求变化,不断推动大健康生态战略布局,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通过“年金险+养老服务”实现长寿方案,为客户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解决方案,全面满足客户需求,让养老变成“享老”。919长寿节,泰康将与大家一起携手努力,拥抱更加美好的未来。

《各地宣传如图》

two

02

part

热点聚焦

热点聚焦

 2022年9月第2期 

8月保险业处罚一览:
两人终身禁业,3人禁业5年!

8月,银保监会机关及派出机构对保险业开出161张罚单,罚款总额为2034.1万元,较上月减少24.3%。
8月,又发生了多起顶格处罚。值得关注的是,当月涉及的顶格处罚均为个人。其中,两人终身禁业,3人禁业5年。

近期,银保监会在业内印发《关于开展银行保险机构侵害个人信息权益乱象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银行业保险业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问题和漏洞进行全面梳理和排查,并督促银行保险机构建立健全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工作机制,完善个人信息收集、使用、存储、传输、删除等各环节管理流程和操作要求,提升个人信息管理规范性。

来源: 中国银行保险报

 2022年9月第2期 

33家险企合计被罚1283.2万元

8月,共有33家保险公司被罚。其中,18家财产险公司被罚,合计罚款699.7万元(不含个人处罚);14家人身险公司被罚,合计罚款582.5万元(不含个人处罚);此外,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湖北分公司因“对大额赔付客户未采取相应风控措施”被罚1万元(不含个人处罚)。
从公司来看,国寿财险、人保财险和平安产险被罚金额居财产险公司前三位。
平安人寿、中国人寿、中美联泰大都会人寿被罚金额居人身险公司前三位。
其中,国寿财险红河州中心支公司因“虚假理赔套取保险金,编制虚假财务资料,利用保险代理人虚构保险中介业务,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其他利益,未按照规定使用经批准的保险费率,支付超额手续费”等原因被当地监管机构处105万元罚款(不含个人罚款),成为8月保险公司中罚款最多的机构。

惩治银保销售违规乱象

8月,21家保险代理机构收到了罚单,合计被罚没金额275.4万元(不含个人处罚)。其中,陕西电广传媒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因“虚假列支费用,未开立独立的佣金收取账户,未建立完整规范的业务档案”等原因被当地监管机构处51万元罚款(不含个人罚款),成为8月保险中介中罚款最多的机构。
值得关注的是,8月银保业务成为监管重点关注领域。
据不完全统计,8家银行分支机构因“保单客户信息不真实”“欺骗投保人”“双录未完整或未准确记录销售过程关键环节,双录质检结果未按规定反馈至承保保险公司”“未按规定办理保险销售从业人员执业登记”“未按规定进行执业登记和管理”等原因,被监管机构合计罚款112.4万元。

 2022年9月第2期 

根据银保监会网站披露信息统计,8月以下几类处罚原因出现频次较多:
  • 虚构保险中介业务套取费用
  • 编制虚假的财务报表
  • 因管理不善导致许可证遗失
  • 给予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利益
  • 电销业务欺骗投保人

虚列费用仍为主因之一

THREE

03

part

热点聚焦

热点聚焦

 2022年9月第2期 

虽然公布半年报不久,太平洋寿险很多地方机构的银保渠道负责人,恐怕已经开始盘算,如何分配部门的年终奖了。上半年,太保寿险来自于银保渠道的保险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876.3%,达到178.28亿元,其中新保业务收入骤增11倍。
新保业务骤增,或许说明,太保在银保渠道的发力,比同行晚了。上半年总保费收入只有太保寿险一半的人保寿险,银保渠道保费收入同比增幅41.9%,已达到392.8亿元,是太保的一倍多。新华保险虽然同比只增长了7.8%,但银保渠道保费收入也达到311.95亿元,把太保远远甩在后面。另外两家庞然大物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来自于银保渠道的总保费分别达426.09亿元和220.3亿元,同比增幅也有23.7%和19.9%。

当前银保渠道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来源: 保观

 2022年9月第2期 

银保渠道这边风景独好,各大寿险公司却还在行业的谷底举步蹒跚,尤其是新业务价值的普降更是引起市场广泛关注。
财报数据显示,五大上市险企今年上半年新业务价值均有所下降,其中新华保险新业务价值下滑幅度最为显著,新业务价值为21.12亿元,同比下降48.4%。太保寿险、人保寿险、平安寿险及健康险、中国人寿新业务价值同比下降分别为45.3%、38.1%、28.5%、13.8%。

  • 新业务价值是痛点

银保规模升,新业务价值降,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早已不是行业秘密。
银保渠道的经营模式中,寿险公司与银行之间是合作关系,银行提供销售渠道赚取手续费,不承担任何担保责任,但销售主力还是银行工作人员,且参与绩效考核,保险公司的代理人通常不被允许参与销售。

 2022年9月第2期 

销售的产品以内容简单、投保方便的中短期高利率产品为主打,主要集中在分红险、万能险和投连险上,且缴费方式多为趸缴。这种模式使保险公司能在更短的时间内以更快的速度入驻银行渠道来获取更多的合作空间。银行既不承担风险,也能冲刺做大业务规模,提升财报数据。
重理财、轻保障,条款简单的中短存续期产品,银行更愿意卖,但简单的商品就容易比价,竞争倒逼出来的产品固然更加经济实惠,但新业务价值率就会低。银行为了冲刺业务规模,优化财报数据,更希望险企销售趸交产品,新业务价值率就会进一步降低。更多的险企挤入银保赛道,各家银行代理手续费又水涨船高。难怪有业内人士戏称银保保单为寿险行业新业务价值粉碎机。价值率低,对险企资本金占用就更多,反过来又影响投资收益率。“有保费但无价值,有规模但无质量”,银保渠道成为很多寿险公司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价值贡献有限,个险崛起,特别是在2017年监管部门规范中短期存续产品后,曾经突破万亿规模的银保渠道遭遇滑铁卢。银保渠道一度离开了头部寿险公司的视野。

  • 三个机遇

无论这一轮银保崛起的缘由是什么,它不会在短期内戛然而止。这一点,市场没有太多异议。因为,银保渠道的确迎来了几十年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首先,行业深度转型调整、代理人持续脱落、核心保险业务收入增长压力大,使得银保渠道越发成为各家寿险公司的重要发力点。
多年来,中国寿险业增长的驱动力主要依靠“人海战术”和粗放型发展。2018年以来,受到居民财富增长不及预期、重疾险市场不振等需求端冲击和监管趋严、销售成本攀升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再加上新冠疫情影响和互联网新业态对代理人从业意愿的压制,个险渠道增员和销售难度加大,拖累整体业务增速放缓,新业务持续负增长。
多年持续两位数增长的寿险行业,2020年保费收入只录得9%的增长,2021年掉到5%,今年上半年同比只增长了3.5%。其中,两家保费规模最大的公司中

 2022年9月第2期 

国人寿和中国平安,上半年保费收入分别减少0.5%和2.3%。同期,中国人寿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8%,太保寿险同比下降 31.2%;新华同比下降50.8%;人保寿险同比减少25.1%。
个险代理人大量流失也是寿险业持续低迷的一个侧面。据统计,上半年,寿险“老七家”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人保、中国太平、泰康人寿和新华保险的个险代理人同比减少158万人。其中,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的个险代理人降幅规模高达30%-50%。
个险疲态尽显,银保市场需求却越来越旺盛。刚兑型理财产品淡出市场以后,消费者对于基金理财产品的需求在下降,保险产品成为重要选择。银行客群也发生分化,中高端客户在保险保障、品质养老、资产传承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及上述的变化,银保市场发展机遇扑面而来。
其次,严监管叠加资本市场低迷,险企在与银行的合作中,掌握了比以往更大的话语权,有利于双方统一思想,相向而行。
2018年3月13日,中国银监会和中国保监会合并成立中国银保监会。新机构加强了监管的协调性,并强化了监管部门之间的相互制约。第二年,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管理办法》,中短存续期保险产品遭到严监管,新规引导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中大力发展长期储蓄型和风险保障型保险产品。
招商银行在2022半年报中提示:客户风险偏好下降,客户财富配置向偏稳健类的产品转移。近期,工商银行总行与华夏保险总公司联合策划了一场名为“同舟行动”的活动,保险公司帮助银行设计方案、定制课程、线下推动等,推动银保业务发展。泰康保险集团官宣与中国银行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此次合作协议签署仪式规格相当之高,中国银行董事长刘连舸,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东升双双出席,并共同见证签约仪式,显示了双方对此次战略合作的高度重视。
这些信号表明,强化银保渠道合作,不仅仅是保险公司的一厢情愿,而是保险公司与银行的相向而行,抱团取暖。
在当前寿险转型攻坚的重要关口,银保渠道逐渐重回险企的战略视野,险企与银行构建“愿景一致、利益统一”的银保发展命运共同体,为释放银保业务

 2022年9月第2期 

价值潜力推开了一扇门。

第三、监管打开一扇窗,银保发力迎来曙光。2021年12月31日,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做好银行代理保险业务整改工作有关事项通知》以便函形式发至各公司,通知对直击销售误导痛点的“线下双录”规定简化了流程,给出了有条件的放行;同时,对原有的一家银行网点只能代理三家保险公司保险产品的“1+3”网点规则,给予了一定程度的松动。各家险企银保渠道顿感春风拂面。更重要的是,这为银保渠道进一步提速发展释放出向好信号,提振了市场信心。

  • 三个挑战

追求短期规模,追求趸交利益的考核导向,不管是对银行端,还是对保险公司端都形成不小的压力,导致双方面对共同客户的时候,有时难以把客户的利益放在首位,因为短期利益,影响了长期发展。

第一、长期发展与短期利益之间的矛盾

机遇是有时效性的,挑战却是永恒的。三个深层矛盾,构成了当下各家险企必须要面对的挑战。

第二、业务增长要求与新客户拓展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

银行保险更多是针对存量客户的开发,对新客户的拓展不足。不持续引入活水,很快会见到增长瓶颈。如何开发潜在客户,同时通过服务对客户进行再开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产品保障是破解的关键。

第三、专业水准与银保业务产品的复杂化要求之间的矛盾

在银行,保险更多不是被当成一种风险保障类产品销售出去,而是与银行理财、公募基金等理财产品一起进行比较,突出其理财属性。在保险业回归本源的大前提下,只有发展个险,发展长期期缴业务才是真正的回归本源。

 2022年9月第2期 

这对银保渠道销售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银保渠道的保费增长明显,但价值贡献有限。如何在增长的同时获得更好的价值贡献,是寿险公司们广泛关注并孜孜以求的。把握当下机遇,迎接未来挑战的过程就是挖掘价值,破解持续增长之困的有益实践。

FOUR

04

part

热点聚焦

热点聚焦

《中高净值家庭资产配置和保险保障白皮书》发布:

来源:《中高净值家庭资产配置和保险保障白皮书》

 2022年9月第2期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我国中高净值群体呈现稳步扩大、持续增长的态势,并由此带动了巨大且繁荣的财富管理市场。
谈及中高净值人群及家庭的资产配置情况,具有风险保障、财富规划作用的商业保险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角色。
9月23日,由中国人寿寿险公司与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联合发布的《中高净值家庭资产配置和保险保障白皮书》显示,中高净值家庭的商业保险参与率呈现逐年递增趋势,从2010年的36.4%增长至2020年的61.7%。显然,相较其他家庭,中高净值家庭的保险保障意识更强,对商业保险的接受度也更高。

风险资产比重整体提升

 2022年9月第2期 

与此同时,国寿寿险副总裁詹忠也指出,受经济运行充满不确定性等因素的影响,财富不再像过去坚不可破,守护财富开始变得与创造财富同等重要。
对于中高净值家庭来说,在守护财富的安排上,一方面是要依据自身家庭和财务状况妥善配置资产,让财富保值增值;另一方面,需要通过保险构筑风险屏障,抵御各类风险事件对家庭财富带来的负面冲击。
那么,当前中高净值家庭的财富资产配置情况如何,在保险保障层面又有哪些潜在需求呢?不妨从《白皮书》中找答案。

财富画像:可投资百万以上家庭超4000万户,无风险资产配置占比大

在探究中高净值家庭的保险配置情况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来看一看当下我国中高净值家庭的财富画像。
众所周知,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万元户”曾被我国老百姓视为有钱人的象征,但现在可投资产在100万以上的中高净值家庭已超4000万户
《白皮书》显示,2010年以来,国内的中高净值家庭户数和资产规模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家庭可投资产100万以上的中高净值家庭户数,从2010年的613.3万户,增长至2020年的4082.8万户;可投资产在1000万元以上的高净值家庭户数从2010年的19万户,增长至2020年的116万户,并预计到2025年将达160万户。
 从中高净值家庭的金融资产配置情况看,无风险资产占比较大,但风险资产的比重渐呈增加态势。
《白皮书》显示,中高净值家庭的现金及存款等无风险资产比重从2010年的78%下降至69%;股票、基金等风险资产的比重则从2010年的22%增长至31%。分地区来看,城市地区中高净值家庭的风险资产比重明显高于农村地区,且一线城市家庭的风险偏好更高。
一直以来,基于中国人对“家”的依恋,造就了老百姓更青睐房地产投资,但

《白皮书》显示,2010年以来,中高净值家庭拥有投资性房产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该比例从96%下降至86%。同期,投资性房地产占可投资产的比重也呈下降趋势。
如此来看,部分中高净值家庭受房地产政策及经济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可投资资产的配置调整。

 2022年9月第2期 

健康画像:健康险覆盖既广且深,医疗及健康管理需求较高

那么,在商业保险保障方面,国内中高净值家庭的参与情况如何呢?
《白皮书》显示,中高净值家庭的商业保险参与率呈现出逐年递增趋势,从2010年的36.4%,增长至2020年的61.7%,增长了25.3个百分点。此外,中高净值家庭的人均商业保险支出总体呈波动式上升态势,2016年人均支出就已超过1万元。并且,城镇中高净值家庭的商业保险参与率显著高于农村家庭。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从地区来看,二线、三线城市中高净值家庭的商业保险参与率显著高于一线城市,《白皮书》认为,这反映出不同类型城市家庭的风险偏好,以及对待商业保险的积极程度有所不同,并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险企对二、三线城市的市场开发较为成功。
众所周知,对于中高净值人群来说,家庭成员的身体健康状况对家庭财富也将构成一定的影响,不过,《白皮书》显示,中高净值家庭的自我健康状况评价不高,并且慢病确诊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45岁以上的家庭成员的失能比例达到6.6%,折射出其对健康管理及医疗服务有着较高需求。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中高净值家庭对医疗资源的使用频率较低,不过愿意承担相对较高的医疗费用,以获得优质医疗服务。并且,中高净值人群会通过多种途径实现更高层次的医疗服务,比如除享受基本医保外,该群体还通常借助市场机制,分担自身追求更高层次医疗服务产生的费用。
结论显示,无论是个人还是家庭层面,中高净值家庭的商业健康险覆盖面更广、覆盖程度也更深。

 2022年9月第2期 

事实上,除了健康保障和医疗健康服务外,中高净值家庭也十分关注自身的养老保障情况。《白皮书》就指出,近年来,中高净值家庭中的中老年人群,其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率和商业养老保险的覆盖率显著提升。
数据显示,2011年,中高净值家庭的中老年人群,其社会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覆盖率分别为40.78%和0.92%,2018年分别增至83.7%和6.44%。
不过,从养老金第三支柱的角度上看,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替代率尚处较低水平。调查显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及企业退休人员每月可领取的养老金分别为4268.77元、4523.56元和2885.21元。
在此背景下,补充养老保险(年金)和商业养老保险正成为居民养老保障的重要补充。《白皮书》显示,依据样本采集,中高净值家庭平均每年缴纳5297.48元的保费,预期每年可以领取6262.2元的保险金。由此可以预判的是,未来商业养老保险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养老画像: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替代率低,商业养老保险有上升空间

  • 结语

随着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不断增多,财富管理业务发展空间广阔逐渐成为金融机构的共识。
对于各大保险机构来说,在当前行业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变革期下,如何紧抓财富管理风口,满足中高净值人群真实所需的保险保障和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无疑也将是经营主体保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在此方面,国寿寿险给出的答案是:
未来,将通过持续深化改革创新,聚焦健康、养老和财富增长三大领域,加速“产品+服务+科技”模式的落地,以此不断增强服务中高净值家庭的核心能力。

FIVE

05

part

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2022年9月第2期 

重大利好!个人养老金税收优惠政策来了!

备受关注的个人养老金税收优惠政策确定了。
9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决定对政策支持、商业化运营的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所得税优惠:对缴费者按每年12000元的限额予以税前扣除,投资收益暂不征税,领取收入实际税负由7.5%降为3%

来源: 中国银行保险报

业内专家表示,这意味着个人养老金制度迎来税收政策利好。无论是每年12000元的税前扣除,还是投资收益暂不征税,以及税负大幅下降,都将激励更多居民参加个人养老金,扩大第三支柱覆盖面,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

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国家制定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人员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并依规领取个人养老金。
“税负7.5%是参照税延养老保险的相关规定,降为3%是非常大的激励措施。”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表示,国家出台多项税收优惠政策,目的是激励更多居民来参加个人养老金,对推进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是重大利好。
郑秉文进一步解释称,2018年,财政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明确,对个人达到规定条件时领取的

>

领取阶段税率由7.5%降为3%

 2022年9月第2期 

商业养老金收入,其中25%予以免税,其余75%按照10%的比例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其实就相当于日后补交的税率为7.5%。”

《意见》明确,参加人每年缴纳个人养老金的上限为12000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发展情况等因素适时调整缴费上限。
此次个人养老金税收优惠政策与之对应,对缴费者按每年12000元的限额予以税前扣除,投资收益暂不征税。
郑秉文认为,投资收益暂不征税,是个人养老金制度的一个核心激励措施,这对参加个人养老金的居民是另一个重大利好。
不过,业内有观点认为,每年12000元个人缴费税前扣除标准较低,实际税前扣除的额度相对有限。
朱俊生认为,未来可以考虑适时提高享受税惠的缴费额度,适当提高个人养老金的税前抵扣标准。比如,每年的额度提高至24000元或36000元。同时,要建立抵扣额度与社会平均工资增长指数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未来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动态提高税前抵扣额度。此外,根据国际经验,个人养老金的税收优惠还可以考虑采取直接财政补贴方式,如德国的里斯特养老金计划。

>

未来可适时提高税前抵扣标准

编辑:北分企划部   2022年9月28日

在一個瞬息萬變的世界裏,
我們必須全力奔跑,才能停在原地。 

In a rapidly changing world,
We must run with all our strength to stop where we are.

行业资讯速递

-2022年9月第2期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