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速递
01期
Insurance industry information
总第31期
2023年5月16日
【5.政策解读】
银保监会人身险部发“表扬信”,22家公司24款产品获点名
【1.热点聚焦】
【2.热点聚焦】
保险业融合加速, 如何将数字化优势与线下业务相结合
阳光人寿王润东:行业健康发展取决于对底层逻辑的深度认知和长期坚持
【3.热点聚焦】
长寿时代的 “保险+养老”解决方案
【4.热点聚焦】
医险融合破解医疗瓶颈
【6.政策解读】
新老产品替换计划已报监管,增额终身寿或进入倒计时!
one
01
part
热点聚焦
热点聚焦
行业健康发展取决于对底层
逻辑的深度认知和长期坚持
2023年5月第1期
来源: 慧保天下
4月25-26日,题为“从新出发|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重构与价值重塑”的2023慧保天下保险大会在深圳隆重举行。大会为期两天,在25日上午举行的“寿险转型新征程”环节,阳光人寿总裁王润东发表演讲,深入分析寿险转型真问题。
王润东表示,保险公司应该有很清晰的定位和认知,了解你的队伍、你的渠道是为了哪个客群布局的,并且要深挖客户所需要的产品和市场,这可能是对保险公司在这一个周期或者未来很长周期里最重要的考验。
此外,他还对当下客户所面临的四大类需求健康、教育、养老、财富管理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客户的四大需求之后,是客户需求从单一需求到多元需求的变化,从保险保障需求到服务生态需求的变化,最重要的,是从单体需求到家庭全生命周期需求的变化。对于一个人而言,不同的人生阶段有着不同的需求,需求本身是不断变化和增加的,所以,要不断拓展客户需求探索的广度和深度。
针对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王润东则表示,归根结底是“对底层逻辑的深度认知”和“长期坚持”。
下文即根据王润东演讲实录整理而成:
阳光人寿王润东:
对于保险行业“从0到1”,大家的感受是比较强烈的。中国保险业发展30多年,到今天有些数据展示出来还是比较有成果性的。
目前中国的家庭客户数是4.94亿,而已经有保险的客户数达到了2亿,接近
2023年4月第1期
“从0到1”与“从1到N”的转型
1
王润东 阳光人寿总裁
很荣幸受慧保天下的邀请来跟大家做一些沟通和交流,作为一个寿险老兵,谈一谈从业27年,经历了几轮行业发展周期以后的一些理解和认识,请大家批评指正。
2023年5月第1期
2023年4月第1期
从四个维度探索客户需求
2
40%。其中年收入10万以上的家庭户数量有1.3亿,接近70%。
大家都知道中国保险业销售人力最顶峰的时候是2019年的900多万人,但这已经是过去式。第一代保险人为我们老百姓普及了基本的保险意识,但是未来行业发展如何走?我觉得确实还是需要去深入思考的。
有数据提及,已投保人群保额还是严重不足,目前,中国重疾险保额平均18万,80%的重疾赔付金额不到10万,这背后更多是900万代理人的分布和客群结构所造成的结果,这也很正常。
作为寿险老兵,我理解,小康家庭约1.2亿户,这可能应该是中国个险未来的主营客户。当然,也可以覆盖更高收入家庭客户。个人养老金的税优政策,对应正在缴纳个税的人群目前约7000万,未来,这个基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不断扩大,伴随着政策的不断优化,也同样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当然,保险、信托、银保、个险精英团队……我们可以完善布局去满足高收入客户的不同需求。
我认为现在保险公司应该有很清晰的定位和认知,了解你的队伍、你的渠道是为了哪个客群布局的,并且要深挖客户所需要的产品和市场,这可能是对保险公司在这一个周期或者未来很长周期里最重要的考验。
具体到阳光人寿,在满足客户需求方面做得还可以,因为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张维功提出的就是“以客户为中心,满足客户全生命周期保险保障需求的战略”,所以这两年阳光人寿在产品和服务体系上始终在围绕客户全生命周期的需求和服务去洞察客户、满足客户。
我觉得所有的客户的核心需求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但是因为不同的收入情况,不同的家庭背景,所以这四个需求表现形式可能会有一些不一样:
2023年5月第1期
2023年4月第1期
国内7.6万亿元的公共卫生支出,占到整体GDP的4.6%,这个数字已经很惊人。公共卫生支出中,社会支出占比67%,个人自付占比28%,商业保险占比仅5%。未来,国内健康险发展空间巨大,虽然现在大家会觉得突然间健康险“撞了墙”,怎么卖都卖不动,但其实数据告诉我们,中国未来对健康险的需求量是巨大的。
为什么不能通过商业健康险解决自付比例高的问题?其中一个核心问题,是因为我们的医疗险产品定价是基于精算的定价,从实际执行看是有偏差的。重疾险产品都是精算定价,但是医疗险不能仅仅基于精算定价,还应该有基于医疗行为的定价,但目前,商业保险公司无法对医疗行为进行定价。未来,通过大数据建模,会更好地推动健康险的商业发展。
医疗问题的解决,未来一定是商业保险、社保和相关第三方,譬如医疗服务平台等,共同努力建立起真正的长期医疗保险的平台,中国老百姓真正的健康问题才会得以大幅度解决。届时,可能只要自付10%的钱就解决现在自付28%的钱才能解决的问题,而商业健康险会扮演重要角色,各类健康保险服务机构也是。
我国的教育竞争非常激烈,保险业是个人文行业,人和人感情很丰富的行业,教育方面,未来怎么做好孩子的教育布局和规划?在这方面,我们和一些头部教育机构,联合做了一些研究和努力。
第二种需求:教育的需求。
第三种需求:养老的需求。
2023年5月第1期
第一种需求:健康的需求。
目前国内老龄化程度快速加深,65岁以上人口占比已经达到20%,人的寿命
2023年4月第1期
保险行业银保渠道近几年发展得特别快,背后是(2023年一季度末)9.9万亿元的存款增加额这样的趋势和数据在支撑。
客户的四大需求之后,是客户需求从单一需求到多元需求的变化,从保险保障需求到服务生态需求的变化,最重要的,是从单体需求到家庭全生命周期需求的变化。对于一个人而言,不同的人生阶段有着不同的需求,需求本身是不断变化和增加的,所以,客户需求的广度、深度,这是我们未来要探索的。需要思考的是:
第一,产品和服务是否能满足客户全生命周期需求?
第二,渠道如何布局才能接触到更好、更多、更有价值的客户?
第三,队伍素质是关键,产品服务生态都需要专业队伍不断提升。
第四,如何构建更适配的产品和服务。
第四种需求:财富管理的需求。
不断延长是一种必然趋势,一些科学研究报告甚至提出,人类按照基因学能活到120岁。长达几十年的老年生活如何度过?这需要商业保险公司,在养老社区,特别是在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上门护理等方面进行布局,以满足客户的养老需求。
我们一直在做养老的布局,但是前期市场上的养老产品都比较同质化,我们要开发的是真正能够提供养老服务、护理服务等全面的服务,真正能解决客户养老需求的方案。
2023年5月第1期
重塑,转型,还是升级?
3
2023年4月第1期
行业重塑?转型?还是升级?现在很流行这些词,但我自己通常不太去定义,我觉得目前比较现实的,是从产品驱动到需求驱动,是从个人保单到家庭保障,是从保险补偿到解决方案,是销售队伍有更高的专业度与之匹配。
代理人渠道每家公司都有,而代理人渠道最有价值的是有感情的、面对面的客户沟通交流。
银保渠道,2023年一季度居民存款增额9.9万亿元,同时,活期存款比例在大大增加,各位都明白这代表了什么趋势。活期存款比定期存款增速快得多,意味着商机巨大,这种客户购买力我们如何把握?怎么帮助客户做更好的财富管理?帮助客户穿越未来周期?
创新模式,要面对什么样的客群,这是创造渠道开始就要定位清楚的,不然渠道未来的发展会遇到困难,没有对相应客群进行深度研究,没有解决方案,目标客户怎么会买你的保险?
队伍内质升级方面,即回归保险本质,打造能够与目标客群适配的销售队伍,涉及职业荣誉感、知识结构、客户经营等。
长久期经营,回归寿险本质方面,近期爆发危机的硅谷银行,明显是没有做好集中性风险的预案。具体到保险领域,客户真正想让你解决的是全生命周期的风险,不一定是一味地寻求高收益和高回报,片面理解客户对回报的认识问题太浅薄、太简单。
寿险就是一个长周期保险保障服务,我们更多的是要匹配稳健的、能解决长久期的客户全生命周期需求的产品和服务金融资产配置。
最后一句话,我认为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归根结底是“对底层逻辑的深度认知”和不只是口头上说说的“长期坚持”。谢谢大家!
2023年5月第1期
two
02
part
热点聚焦
热点聚焦
来源: 保观
虽然现阶段国内的保险行业依旧以线下销售模式为主,但保险业的消费行为将加速走向线上化。根据慧择旗下奇点保险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保险细分消费人群洞察白皮书》显示,单一的线上或线下经营均难以完全满足客户需求,“线上+线下”融合路径更能提高保险产业链运营效率和客户体验。
目前来看,“线上+线下”的融合势必成为保险业发展的新方向,那么如何看待保险业线上和线下业务的关系?新时期的业务员有哪些新个性、新特征?如何更好的将数字化优势与线下业务相结合?
近期,我们和慧择保险经纪副总经理毕生进行了交流,围绕以上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同时毕总也为我们解答了许多关于保险业线上和线下融合的相关问题。
保险业融合加速,
如何将数字化优势与线下业务相结合
2023年4月第1期
从客户来源的角度,
看待保险业线上和线下业务的关系
01
在保险中介领域中,慧择是一家互联网保险标签比较鲜明的公司,在过去的
2023年5月第1期
2023年4月第1期
16年中以互联网保险业务为主,并且积累了大量的忠实用户。在这个过程中慧择在不断的成长,而用户的年龄也在跟着成长,人生阅历也在不断的丰富,这就导致相当一部分的用户现在有了要购买复杂型产品的一些需求,也逐渐产生了一些“网友奔现”的想法。因此慧择为了更好地服务现有的用户,正在积极地部署线上购买现场服务的这种战略布局,目前已经在全国16个省市配备了这种属地化的服务团队,拥有了监管认可的销售资质,同时不断地加强现场的服务能力,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而站在毕总的角度来看,保险业线上和线下业务的关系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出发。
第一,从专业名词和监管的角度区分线上和线下。
其实我们平时所说的线上和线下是有些口头化和通俗化的名词,而在监管的定义当中,是没有线上和线下具体定义的,是一个比较模糊的说法,所以在监管的定义中,我们把线上和线下叫做互联网保险和非互联网保险。
第二,从客户来源的角度区分线上和线下。
现在的保险公司都有互联网部门,是和个险、银行、团险并列的一个业务渠道。它为什么能成为一个渠道?它划分的标志又是什么?归根结底,我们不能单纯的从使用工具来进行线上和线下的定义,比如通过朋友圈获得客户、或者通过电话视频以及利用一些数字化工具的方式成交了保险保单就统一划分为线上,而应该从客户的来源对线上或线下进行定义。
2023年5月第1期
2023年4月第1期
更具体的来看,个险的客户都来源个人,银行保险的客户都来源于银行,团险的客户都来源于企业,那么互联网保险的客户应该都来源于网络,客户自主通过网络获取了信息,然后自行加工进行购买,这样的业务模式才叫互联网保险业务,才叫纯正的线上。比如慧择很多的业务都是以自己的网站为基础,然后利用百度做宣传广告、或者微信的推送,让客户根据自身情况来进行投保比较,这种方式从监管的角度来看更贴近于互联网保险业务。
但是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如果是通过直播间的方式获取客户,更多的可以看做是线上业务模式的拓展,因为根据产品的定义来进行业务划分,个体代理人进行直播的方式获取客户是属于个险业务,而不是互联网保险业务。因此无论是线上线下,随着互联网工具的不断发达,一定是逐步融合的趋势,界限在不断模糊。
新时期的保险业务员有哪些新个性、新特征?
02
保险业务员向职业化、精英化的方向转型已经是业内共识,不少头部的险企都推出了业务员的相关专项计划,通过招募和培训来推动业务员队伍的深度转型,同时业内细心的朋友也可以发现,近些年来,保险行业从业人员队伍普遍更年轻了、学历更高了,那么新时期的这些保险业务员有哪些新个性、新特征?毕总认为以下几个特征是比较突出的。
第一,不同于老一辈保险人,新时期的保险业务员起步认知更加清晰。
2023年5月第1期
老一辈的保险从业人员在新人培训期间,更多的是处于封闭的、被阻断信息来源的状态。而新时期的保险业务员在选择从事保险行业之前,是有十分清晰的认知,甚至是有规划的。通过网络查找相关信息是现代人生活的行为方
随着国家高等教育的普及,国内年轻的保险业务员无论是学历还是学习能力要明显好于老一辈保险人,主要可以体现为获取信息的能力、加工信息的能力、判断信息的能力三个方面。保险行业发展至今,保险业务员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水平,还需要掌握强大的技术和展业工具,同时网络信息的发达,可以让保险从业人员有大量的信息做比较,所以也加速了年轻保险业务员的学习能力。
第二,新时期的保险业务员学习能力更强。
式,年轻用户群体通过知乎、百度、雪球等平台进行大量信息的比较,这里面的信息对保险行业有正面信息,肯定也有大量的负面信息,正反面信息都会给到用户,用户再通过比价、加工、判断、做出最适合自身的决定。
2023年4月第1期
第三,新时期的保险业务员是独立自主的。
这个独立自主不是行业自身要求的,而是整个社会大环境造成的。包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行业,比如淘宝、抖音、快手等各式各类的线上平台,以及餐饮、超市等线下平台,都在做个体经济,类似于微商、淘宝商户、直播卖货等,这是因为国家鼓励个体经济的发展、包容多元的业态。其他行业可以如此,保险行业也一样。新时期的保险业务员在这样的商业背景下长大,他们在从事保险行业的时候也更希望能够展示自己个性的一面。
2023年5月第1期
如何将数字化优势与线下业务相结合?
圈定用户是第一步
03
2023年4月第1期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大众消费观念的改变,OMO模式逐渐走进保险业,并成为了行业焦点。OMO是一种行业平台型商业模式,作用是实现行业的效率最大化,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在线分享商务、移动电子商务、线下商务的有效聚合,从而简化获得实体商品和服务的途径。
当然这种平台经济是后工业时代以及深度的社会分工下的必然产物,并不是保险行业独有的,而是整个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连锁超市在自动配货和用户自行扫码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只需要上货就能够实现正常运营,甚至以后上货都能实现自动化,这就是深度分工的结果。而且不仅仅是连锁超市,包括抖音上的零售直播商户、品牌酒店,其实它们都是个体,只是栖息在一个大的平台上面而已,概括来讲是“大平台小终端”,这也是保险行业的一个未来发展趋势。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数字化、科技化的能力应该是平台方所具备的能力,并不是销售终端能做到的,在深度分工的人类社会环境中,强调的是分工合作,只要做好各自本职工作就行。
怎么样可以更好地将数字化的优势和线下业务相结合呢?毕总认为,了解客户、圈定客户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无论是过去的商业模式,还是现在盛行的OMO平台型经济商业模式,都存在一个核心的灵魂拷问:谁是你的用户?
从保险代理人的角度出发,传统的保险代理人需要在同一时间和空间与同一个客户建立业务关系,这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同时每个保险代理人工作时长、所处市场环境是不同的,就像干2天的代理人和干20年的代理人的本质需求是完全不同的,平台为不同的代理人匹配的科技工具也应该是完全不同的,科技越发达,客群的划分就越细,单个组织体的能力就越窄,倒逼着平台的能力就要做得越深。
了解圈定了平台的用户群体是第一步,接着找出用户的核心需求,然后再围绕着核心需求去建立数字化的能力,这才能将数字化的优势与线下业务更好的结合在一起。
2023年5月第1期
2023年4月第1期
最后,保险业的线上和线下融合是大势所趋,但在这个融合的过程中,保险公司面对不同的客户群体会出现获客难、留客难等一系列痛点,这是在所难免的。如何赋能业务员的产能提升?如何更好的将数字化优势和线下业务相结合?这些都将是未来保险公司重点探索的新方向。
2023年5月第1期
THREE
03
part
热点聚焦
热点聚焦
长寿时代的 “保险+养老”解决方案
来源: 中国保险家
“目前全世界都面临人口老龄化挑战,人均寿命增长,人口出生率下降。人口老龄化国家面临很多困难,比如在养老金支出方面的困难,以及老人照料方面的困难。”近日,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赵耀辉在2023长寿时代高峰论坛上表示,在长寿时代的养老领域,有两大需求非常迫切,即养老筹资需求和养老服务需求。
2023年4月第1期
2023年5月第1期
“人还在,钱没了。”这句话道出老龄化社会中老年人的尴尬。“传统上,个人退休后的医疗、养老缺口通常由社会保障体系和企业员工福利进行补充和平滑。但是随着老龄化深入和长寿时代到来,老龄人口进一步增长,劳动人口减少,老年人口抚养比快速提升,国家财政压力持续增加,公共养老金和医疗保障体系将长期承压,预计个人将承担更多医疗、养老的筹资压力。”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陈东升曾表示。
“目前,我国的解决方案是加快发展第三支柱。第三支柱养老金的积累离不开长期的投资,要解决养老问题,需要在时间和空间上重新配置金融资源。”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詹余引表示。
“长寿时代是健康时代和财富时代,要满足老人的康养需求,筹资是最根本的问题,要有美好的长寿生活,要有充足的财富准备。”泰康保险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刘挺军说。
事实上,工作时期人们可以将当期收入多于支出的结余累积起来,通过投资手段,应对未来的风险。如果投资时间够长,收益稳健,复利效应可以使得资金实现指数级增长,更加充分地为未来筹资。
如何解决这种筹资需求?作为第三支柱体系的一部分,保险成为一大解决方案。目前很多保险公司都在积极参与第三支柱建设,大力发展个人年金、增额终身寿险、专属养老保险等产品。“对于保险公司,关键是要通过保险产品的长期储蓄功能、长期资产配置能力,再结合康养服务、养老社区等,帮助客户解决长寿风险问题。”一位业内高管指出。
满足长寿时代的筹资需求方面,相比其他金融机构,保险公司有两大优势:一是风险分析、管理能力优势。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长寿风险逐步显露,给养老金融带来新挑战。而保险业可以发挥其风险分析、管理能力,有效应对长寿风险,在养老金融领域占据一席之地。二是长期负债带来的长期资金优势。寿险业长期以来基于自身的长期资金属性和资产负债匹配管理等
保险跨周期投资积累解决筹资需求
1
2023年4月第1期
2023年5月第1期
行业特色,已经在大类资产配置、多资产管理、长期稳健投资、绝对收益创造等方面积累了诸多优势。在国外,保险公司的长期资金是资本市场的压舱石,可以给客户带来长期、稳定的收益。
保险资金的投资风格相对稳健。“个人养老金是长期的钱,是老百姓的养命钱。要管好这个养老金,要对这种资金的性质有充分理解,把握其长期性、安全性、社会性、责任性。”詹余引表示。基于个人养老金的特性,更需要稳健的金融机构经营,保险资金来源相对长期稳定,适合养老资金的长期管理,可有效规避短期波动影响,为客户提供跨周期、安全、稳健的投资收益。
2023年4月第1期
2023年5月第1期
保险进入养老产业解决服务需求
2
2023年4月第1期
长寿时代催生了养老服务需求的繁荣。“我们需要建立良好的物质环境和基础设施支持老年人身体的机能和对各项活动的参与。要建立高质量的长期护理体系确保老人得到所需要的护理。”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黄聿立表示。事实上这些都离不开良好的养老服务。
从需求端看,当前我国社会养老环境严峻,未富先老现象突出,养老资金存在很大缺口。此外,老人群体中,慢性病高发,2/3的中老年人被慢性病困扰;失能化问题突出,失能老人规模在快速上升;空巢化严重,大量的老人子女不在身边。养老保障服务需求巨大。
从供给端看,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供给短缺,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养老护理从业人员缺口超过千万。养老产业运营不够规范,各养老机构的服务标准不一、参差不齐,影响养老服务体验和养老产业发展。
面对迅速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诸多的保险公司开始发力养老,这些公司或是通过直接投资或是通过连接整合服务商进入到机构、社区、居家养老领域。比如,泰康保险从2007年开始进入养老产业领域,如今已在全国20多个城市布局了养老社区。中国太平自2014年开始进军养老产业,2017年定位“轻重并举”的战略,落实养老社区在全国区位布局。友邦人寿则重点围绕“康养管家”服务进行迭代,协调、筛选、整合并把控康养上下游优质资源及其质量,打造覆盖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医养协助三大板块的“康养生态圈”。
保险公司做康养是不是跨界?有行业专家指出,金融和保险作为次生需求,必须与诸如衣食住行等原生需求更紧密结合。而寿险最直接相关的原生需求就是健康医疗和养老服务。
在发力养老服务方面,保险公司具有一定优势。保险公司具备长期资金管理的专业能力,与养老产业投资要求相匹配。养老产业具有周期长、投入大、回报率较低等特点,与保险资金在久期、资金量、回报要求等方面较为契合,两者相得益彰。陈东升表示,“养老产业周期长、回报慢、回报稳定,这正符合险资的特点。”
2023年5月第1期
在为满足客户一站式服务需求而连接各个领域服务商过程中,保险公司逐渐具备了医疗健康、财富管理服务资源整合能力,如建立与各大医院的紧密合作关系,这些服务资源能够助力健康和养老生态建设。
保险公司具有支付方优势,可作为养老各相关产业的支付方,并链接所有养老产业上下游,将之整合在一起。并且可以借助支付方优势,建立服务标准,倒逼和推动养老服务商提升服务质量,推动养老产业的完善。“保险公司作为客户养老解决方案的支付方,产业链条上下游的黏合剂,具有强大的连接力和控制力,最适合成为养老服务生态的主导者。”友邦人寿CEO张晓宇说。
相比分散的养老产业,保险业的产业格局相对集中,保险公司在与养老产业竞合中更有话语权,面对不成熟的养老产业,保险公司更能发挥引领作用。
保险业有几百万的代理人队伍。他们跟客户联系紧密,为客户量身定做服务,在养老方面,根据客户需求来做规划、提供服务。这也是保险业有别于其他行业的特殊之处。
事实上,保险公司在解决养老服务需求和养老筹资需求中,可以借助保险这个支付手段,联动上下游康养产业链,围绕客户全生命周期,形成闭环的协同效应。同时,依托自建或整合的医养实体。客户的养老储备金完全可以成为养老服务和健康护理的费用。
2023年4月第1期
2023年5月第1期
04
part
热点聚焦
热点聚焦
FOUR
医险融合破解医疗瓶颈
“中国医疗体系未来的方向是什么?第一个是要发展商保业务。第二个是病人会不断向头部和大规模高效率的专科体系集聚。第三个是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特别是推动保险、医疗、养老、康复护理上下游协同发展,以提高整体的效率。”在2023中国医院院长高峰论坛上,泰康保险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刘挺军指出医险融合的趋势。
在老龄化、慢性非传染病群体快速增长、医疗费用负担逐步加重等多重挑战下,基本医疗保险支付压力增加,保险作为重要的资金来源,与医疗健康融合已成为大趋势。
围绕着客户,保险公司和医院、健康管理服务商、药厂合作越来越紧密,不断出现新模式。不仅如此,有的保险公司开始投资和收购医院等机构,深入医疗产业链,推动医疗、养老、保险服务一体化。医疗保险服务融合已成为一大趋势,这种融合对于破解传统医疗体系的种种问题起到了一定作用。
2023年4月第1期
来源: 中国保险家
01
助力解决传统医疗缺少健康服务问题
碎片化是传统医疗服务的一大弊病,主要体现在只管病,不管健康服务。
“医院不应该只是看病,它一定是一个健康运营中心。”一家大型医院院长
2023年5月第1期
2023年4月第1期
指出,“中国整个医疗体制偏向于治病救人,而不是防病救人,传统医疗服务是碎片化的,没有一个医生能真正地对患者健康从头到尾负责,主动式健康管理、健康服务是非常紧缺的。”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指出,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持续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这个转变中,最大障碍是没有付费方,医生就没有动力做这个工作,为此我们正在和保险公司合作,以健康管理服务费的方式推动实现。”上述大型医院院长指出。
当前,健康服务正成为保险公司医疗险服务的一大领域,一些保险公司正与医院合作,提供健康管理与康复等服务,协助医院完成健康服务的闭环。
有专家指出,要解决健康服务问题,需要建立“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的全闭环,打通多环节的医药险闭环则需要不同角色方加入。保险公司作为主动的服务方,同时又是重要的支付方,在建立闭环中发挥主导作用。“我们希望客户能保持健康身体,对保险公司来说则少理赔,我们愿意把成本花到维护客户的健康上,而不是用在客户生病到医院治疗后的简单理赔。为此我们特别强调健康管理,专门建立了健康管理服务团队。”泰康人寿健康险事业部助理总经理张勇说。
02
助力解决就医体验问题
缴费窗口前,漫长的排队人群,拥挤的人潮,已经成为大医院内的典型场景。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医生人才短缺的当下,众多的患者不得不忍受糟糕的就医体验。不仅如此,商保的客户还要经历繁琐的报销流程。
那么如何改变这些呢?一些险企在与医院的紧密合作中寻求解决之道。比如
2023年5月第1期
2023年4月第1期
依托数据系统连接,中国平安推出了商保直赔服务,通过商保直赔服务,客户出院结算当场即可获得理赔,理赔款直抵医疗费,改变了事后理赔的传统模式。
泰康同济(武汉)医院作为泰康保险创办的医院,与泰康养老实现了更紧密的流程协同。泰康同济(武汉)医院与泰康养老协同推出“HMO商保直赔”,该服务全链路打通了医保、医院、商保三大系统。
泰康养老HMO商保直赔服务,改变了传统直赔服务需要客户在自有客户端或第三方客户端进行报案或申请的模式,通过与医院HIS系统直连直通,实现客户诊疗数据实时交互。客户在挂号时,系统自动识别身份并主动提供商保直赔服务,客户就医时不用交纳押金或垫付医疗费,待所有诊疗结束后统一结算,实现医保商保“一单式”“一站式”直接赔付。不仅最大程度上简化了客户的就诊流程、减少了排队次数、节省了诊疗时间,还缓解了费用垫付的资金压力。此外,客户无需申请、无需准备理赔资料,体验感也得到了极大提升。这个模式下,保险公司核赔放到了后端,客户感受不到。
“这与传统的商业保险理赔有很大的不同。”据泰康同济(武汉)医院有关负责人介绍,根据传统的商保理赔流程,商保患者在院内就诊时,需要提前联系保险公司报案,门诊、住院费用需要自己先垫付,待出院后再将病历等一系列单据资料递交给保险公司。由于是事后审核,一般需要3至30天左右才能获得赔付,效率比较低。
目前,泰康同济(武汉)医院与泰康养老通过系统直联直通,依托自动化理赔系统实现实时审核结算,在客户出院结算时,实现商业保险同步赔付。也许,在目前保险公司和医院系统和数据普遍割裂的情况下,通过险资办医来实现这种服务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023年5月第1期
助力解决医疗控费问题
03
2023年4月第1期
近年来医疗费用过快增长,加重患者负担,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医保资金风险压力。基于此,国家加大了对医疗控费工作的管理力度,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增长。
医疗控费问题是当前医疗体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过度就医、过度诊疗、过度开药等乱象频发。这也是国家大力推动医保支付改革的一个主要原因。
在医险融合过程中,保险公司作为医疗费用的支付方之一,有着强烈的控费需求。医院和保险公司的紧密协同,可以加强医疗控费。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国际医疗中心主任顾静文在2023中国医院院长高峰论坛上指出:“我们和商保在控费上的合作空间非常广阔。”
尤其自国家正式启动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以来,在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规范医疗机构和医生诊疗行为、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等方面,对医院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也产生了强烈的控费需求。为此一些保险公司凭借对医保的深度理解、医保基金监管经验为医院提供一揽子费用审核、分析与管理服务,提升医院的控费能力。
“头部保险公司可与多家医院合作,开展医疗风险管理服务,为医院提供安全评估和风险控制方案,或者开展病种管理,对常见疾病进行规范化治疗,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药品的费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商敬国说。
比如基于在医保方面的多年积累和深度理解,泰康探索出“科技+服务”整体解决方案,助力医院进一步提升精细化管理能力。通过自主研发的“医院DRG综合分析管理平台”“医院医保结算自控系统”“医院智慧编码系统”等科技产品,泰康为医院提供病案与清单质量管理,帮助医院对接医保平台实现结算清单上报,利用大数据分析能力为医院提供DRG/DIP支付方式下的费用盈亏分析以及绩效分析,实现全院、科室、医生、病例等多维度数据分析,全面满足医院对DRG、DIP的管理与分析需求。
作为太平洋产险旗下医疗健康领域专业子公司,太平洋医疗健康则利用自身的大数据和科技优势,通过将临床路径、合理用药、支付政策等规则嵌入医院信息系统,实现严格医疗行为和费用监管,提升医保基金智慧化运行管理能力。
2023年5月第1期
2023年4月第1期
这种控费合作在商保直赔化的趋势下不断加强。“随着越来越多保险理赔款通过商保医院联网平台直接赔付给医院,日益成为医院收入的重要来源,保险公司对医院诊疗方式的参与力度也会随之加强,进而有效遏制过度治疗等现象发生,实现理赔控费。”一位业内资深人士说。
2023年5月第1期
05
part
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FIVE
来源: 慧保天下
银保监会人身险部发“表扬信”,
22家公司24款产品获点名
4月27日,《中国银保监会人身险部关于2022年度进一步丰富人身保险产品供给情况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下发至各人身险公司,点名表扬一些公司在丰富人身保险产品供给、服务供给方面的一些努力,22家公司24款产品获得表扬,此外,还有6家公司因为优化管理机制、加快数字化转型获得点名表扬。
《通报》称,2022年,各人身保险公司认真落实《中国银保监会关于进一步丰富人身保险产品供给的指导意见》(银保监办发〔2021〕107号)相关要求,努力发展满足人民需要、符合行业发展规律的人身保险产品,不断加强民生领域保险服务,持续提供多层次、广覆盖的保险保障,人身保险产品供给质量稳步提升。因此,将有关情况进行通报,请各公司认真学习、借鉴参考。
《通报》同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鼓励各人身保险公司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加大调查研究和创新开发力度,继续推动开展普惠保险业务,积极推进养老保险第二支柱发展,用足用好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加快发展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丰富老年人、儿童、特定人群保险供给,持续提供符合保险业发展规律和客户需求的保险产品及服务,推进人身险业高质量发展,增强人民群众对保险业发展成果的获得感。
2023年4月第1期
2023年5月第1期
2023年4月第1期
一是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
以下即为获得表扬的公司:
平安人寿针对乡村县城低收入群体开发的部分人身保险产品,涵盖多种意外责任和满期生存金责任,为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提供综合性风险保障;
人保寿险的某惠农型两全保险,投保简便,收益稳健,适当放宽投保年限,贴合农村意外风险场景,满足农村消费者需求。
二是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方面:
利安人寿的某新市民专属意外伤害保险,不与户籍挂钩,提供各类生活场景的意外保障,同时采用电子化投保方式,为新市民提供简单便捷的保险服务;
平安健康针对某市外来务工、自主创业等抗风险能力偏弱的新市民,提供医疗保障,方便新市民异地就医,拓展赔付范围,将抗癌创新疗法、质子重离子治疗、部分特定高额药品等纳入保险责任范围。
1
加大普惠保险发展力度
2023年5月第1期
2
服务养老保险体系建设
2023年4月第1期
一是积极开发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方面:
太保寿险的某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帮助灵活就业者拥有养老保障,账户多样、灵活领取,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的定制养老保障。
二是积极推进个人养老金保险业务发展方面:
各公司响应政策号召,积极参与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截至2023年3月,已有25款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上市。
三是提供形式多样的养老年金保险产品方面:
泰康养老的部分养老年金保险产品,交费灵活,收益形式多样,实现养老金领取与养老社区服务的衔接。
2023年5月第1期
四是积极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方面:
工银安盛围绕养老保险产品配套相关服务,面向消费者及亲属,覆盖健康咨询、健康管理、居家照护等方面,适配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提高养老综合保障能力。
3
满足人民健康保障需求
2023年4月第1期
一是将更多医保目录外合理医疗费用纳入医疗保险保障范围:
复星联合健康的部分医疗保险产品,覆盖医保目录外的住院医疗费用以及特定药品费用责任。
二是加大对老年人和带病体人群产品供给:
人保健康在行业内率先推出费率可调长期医疗保险,积极积累经营数据和经验,满足老年人和带病体人群的长期保障需求,截至2023年3月,行业已有17家公司63款长期费率可调医疗保险产品上市;
太保健康开发的部分健康保险产品,保障已患乳腺癌人群复发转移责任。
2023年5月第1期
三是加快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发展:
太保寿险的部分团体长期护理保险产品,累计承保超千万人;中信保诚的某长期护理保险,重点保障重度失能老人护理需求,设计专属健康告知,便于客户理解。
四是支持健康保险产品和健康管理服务融合发展:
友邦人寿的“直通车”服务包括异地医保信息咨询、门诊就医预约协助、就医接送、住院就医协助等,为客户提供全面无忧的就医体验。
2023年4月第1期
一是进一步提高投保年龄上限:
新华人寿的某老年防癌医疗保险,连续投保年龄上限可达100岁;
平安养老针对老年群体开发的某特定药械医疗保险,首次投保年龄上限为75周岁?为老人客户群体提供特定药品及特定医疗器械保障。
二是适当放宽投保条件:
4
提高老年人、儿童保障水平
2023年5月第1期
瑞华健康为老年人设置服务热线,为老年人保留传统柜面,提供一对一专属陪同,针对无法临柜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或远程视频服务;
北京人寿提供专属健康管理服务,协助完成日常健康和疾病管理,建立和更新老年人电子健康档案。
四是提高儿童保险保障水平:
平安健康的部分医疗保险承保高血压、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等慢病人群,并为客户提供健康管理服务。
三是打造“适老”服务新模式,提升对老年群体保险服务的深度、广度和温度:
2023年4月第1期
一是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满足军队特殊商业保险需求:
5
加大特定人群保障力度
2023年5月第1期
招商仁和的部分互联网专属少儿重疾险,涵盖白血病、婴儿进行性脊肌萎缩症等少儿特定疾病保障,保费负担较轻,保障范围广。
工银安盛联合某银行推出拥军服务项目,为准入伍义务兵及其父母提供定制化保险计划,涵盖意外伤害保险和意外医疗保险。
泰康人寿针对医护人员卫生安全开发的某意外伤害保险,为医护人员提供医疗卫生职业安全保障;
中国人寿、人保健康结合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职业特点积极开发医疗保险产品;
利安人寿针对建筑工程人员开发的某专属意外伤害保险,提供建筑工程人员务工时的医疗、疾病身故、住院补贴等保险保障。
二是研究开发满足特殊环境、特殊岗位工作人群风险保障要求的保险产品:
三是探索开发区域性人身保险产品:
2023年4月第1期
6
优化开发管理机制
2023年5月第1期
太平人寿积极参与海南自贸港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建设,部分医疗保险产品覆盖进口药品和特定器械的治疗费用报销,提供就医安排。截至2023年3月,大湾区重疾险累计承保13.49万人次,保费收入11.22亿元,提供风险保障503.95亿元,大湾区跨境医疗险累计承保1.07万人次,保费收入915.51万元,提供的风险保障1080.17亿元。
一是建立健全产品开发工作机制:
中国人寿建立常态化市场需求感知体系,完善市场客户需求信息调研,搭建产品信息内部沟通机制,参与常态化的同业交流,为产品策略确定提供重要支持;
人保寿险建立产品创新大赛常态化机制,广泛征集产品创新创意参赛项目,调动公司全系统参与产品创新的积极性。
二是建立健全产品风险管控机制:
新华人寿对新产品上线操作风险、产品管理能力、客户利益合理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并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产品审查工作。
7
加快数字化转型
2023年4月第1期
太平人寿上线智能核保平台,对客户异常告知进行自动化、智能化识别及分析评估,优化客户信息采集,简化投保流程,提升风险控制和服务效率;
国华人寿在精准服务与风控领域积极应用大数据技术,客户大数据平台基础上,提供精准服务需求筛选和经营指标分析,实现回访成功率监控、投诉处理时效评估及客户服务效果分析;
财信人寿持续完善大病保险业务系统,实现大病保险业务管理系统与各地市医保局系统对接。
2023年5月第1期
06
part
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SIX
新老产品替换计划已报监管,
增额终身寿或进入倒计时!
为应对利率政策调整,险企正在加快落实监管窗口指导要求。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该报记者近日从相关渠道获悉,许多险企已向监管部门提交新老产品替换工作计划,明确替代公司主销产品的新产品开发计划和时间表。
根据险企产品数量、系统大小、渠道多少等情况,不同险企报送的替换计划有所不同。比如,有的小公司计划1个月内准备好替代主销产品的新产品,有的公司则需要更长时间。不过,对于未来主流产品形态,多数险企均表示发力分红险。
多位险企总精算师一致认为,我国未来将步入低利率时期,分红险既能帮险企抵御利差损风险,又能让消费者共享险企经营收益,将替代增额终身寿险成为行业主流产品。
对于老产品停售,多数险企还在观望。一位险企高管表示,老产品停售公司可以自主决定,一些公司正在陆续停售增额终身寿险产品。
不过,更多险企还在观望,可能等监管下发通知或者新产品准备好上线了,再替换老产品。总的来说,行业还是要平稳过渡,保证业务不断档。
2023年4月第1期
来源: 财险互动
2023年5月第1期
2023年4月第1期
2023年5月第1期
01
对定价利率3%以上的产品都有影响
寿险新产品定价利率下调,将会对普通型养老年金及10年以上的普通型长期年金、增额终身寿险等储蓄类保险产品有所影响。以同一寿险产品为例,最直接的结果是费率升高。
但长期来看,有利于防范化解长期利差损风险,缩小价格战的空间,提升险企利润水平,改善保险公司的经营质量,维护行业稳健发展。
专业人士表示,预计短期内或将导致增额终身寿险等储蓄险需求的集中释放,随后可能面临销售疲弱的一段真空期,保费收入将产生一定波动。
2023年4月第1期
但中长期来看,保险产品刚兑的市场稀缺性正在逐步显现,储蓄类产品需求持续存在,后续保费增速预计将逐步恢复正常。
但此次定价利率下调,仅对定价利率3%以上的产品有影响,对原来定价利率就在3%以下的产品几乎没有影响。
02
助力解决就医体验问题
众所周知,当银行理财不再“保本保收益”,“无风险”利率又不断下行,安全且有稳定收益的“钱袋子”目前只剩下三种:银行存款、国债、长期储蓄型保险。
银行存款很稳定,流动性也比较强,但利率有逐年降低的趋势。而且,根据《存款保险条例》第五条,在同一家银行里本息和50万元以内的银行存款都是受到全额保障的,超过的部分会等到破产清算后按相应的比例进行赔付。
而我们在银行买的理财产品,或者银行代销的其他理财产品,都是不受存款保险制度保护的。
2023年5月第1期
2023年4月第1期
2023年5月第1期
国债有政府信用作背书,安全性非常高。但与银行存款一样,国债的收益率也在不断走低,作为长期利率锚的十年期国债,当前的利率在2.8%左右。
不断下滑的银行存款利率和国债收益率,都在向我们昭示着低息环境下锁定利率的重要性。
否则,过几年后,当我们的银行存款和国债到期后,很可能会发现,拿放大镜找个年收益稳定在3.5%的产品,恐怕都不太容易。
能终身锁定利率的长期储蓄型保险,不用担心利率下行和市场波动的风险,而且安全性极高,目前利率仍然接近3.5%,明显存在利差。
而且,保险是复利,锁定的时间越长,收益率越可观。这类保险包括年金险和增额寿险。
终身年金险:活多久,领多久,提供一辈子的现金流,是对冲长寿风险最好的产品,可以用作养老金补充。
增额终身寿险:现金价值高,灵活性也比较高,是用确定的钱、确定的赔付条件,赔给确定的人,特别适合做资产配置,将财富的控制权牢牢掌握在手里。可以用来规划养老金,也可以给孩子规划教育金,还可以给孩子规划婚嫁金、创业金等,作为家庭财富传承的重要工具。
编辑:北分企划部 2023年5月16日
在一個瞬息萬變的世界裏,
我們必須全力奔跑,才能停在原地。
In a rapidly changing world,
We must run with all our strength to stop where we are.
行业资讯速递
-2023年5月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