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行业资讯速递-2023年8月第2期

行业资讯

速递

02

Insurance industry information

总第34期

2023年8月25日

【4.监管动态】

重磅!要规范银保业务了,费用设上限,报行合一,鼓励递延支付

【1.热点聚焦】

【2.热点聚焦】

国寿平安太保等头部险企新产品大PK!最高IRR降至2.80%-2.93%区间

“中植系”兑付风波,横琴人寿发声明

【3.热点聚焦】

深度解读国寿2023半年报:第二曲线全面提速,又一核心竞争力迎头赶上

one

01

part

热点聚焦

热点聚焦

“中植系”兑付风波,横琴人寿发声明

 2023年8月第2期 

■  内容来源:13个精算师

自8月以来,中植系兑付风波不断。多家上市公司持有的中融信托产品逾期;消费者关注中植系持股的险企情况;横琴人寿发声明,中植无控制影响,无存量关联交易.相比投资端踩雷,“大股东、关联交易”更需关注。

2300亿“信托 暴 雷”

 2023年8月第2期 

“中植系”兑付风波
其持股的两家险企,受关注

01

1.“中植系”兑付风波:从财富管理公司-中融信托!
最近一段时间,备受金融圈关注的消息,莫过于中植系和中融信托的兑付风波。
自8月以来,已经有多家上市公司表示,其持有的部分信托出现逾期,背后都与中融信托有关。

 2023年8月第2期 

从这家上市公司的公告,可以看到公司是通过恒天财富资产管理公司,购买的两个中融信托的产品,合计6千万。
这两个产品的预期年化投资收益率,分别为7%和7.2%,截至公告披露日,本金和投资收益尚未收回。
其实,在此之前,中植系的财富管理公司,已经被爆产品出现逾期,同时,中植系的债权类产品募资和兑付也被暂停。
2. 中植集团:战略参股横琴人寿和恒邦财产!
近几年,中植系凭借其庞大的财富顾问团队,管理的资产规模较大。
据一位财富顾问的透露,恒天财富有15万名高净值客户,投资金额高达2300亿,可见这一逾期兑付事件的影响,较为广泛。
而这也引发了,大众对中植系投资的其他公司业绩的担忧。
目前,中植在保险业的布局,有两家公司分别是恒邦财产和横琴人寿,持股比例均不足20%。
按照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中植是这两家公司的战略类股东。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中植在两家公司持有的股份,均存在质押或冻结的情况。
近期,受利率接连下调,理财产品全面进入净值化时代等影响,保险产品凭借长期锁定利率的特点,成为不少人投资的首

 2023年8月第1期 

选。因此,中植系的问题一出,大家也担心会对其持股的两家险企造成影响。

横琴人寿发说明
中植不具控制影响,提出转让股份

02

1. 横琴人寿:说明与中植系关系,无存量关联交易!
其实,这个问题大家也不必太过担心,这一点,透过横琴人寿的说明,能够了解的更清楚。
据悉,横琴人寿近日向其部分合作方,发出《关于横琴人寿与中植集团有关情况的说明》。
在这份说明中,有三点需要关注!
一是,中植集团对横琴人寿,不具有控制或共同控制影响。
二是,公司成立以来,曾投资过4只中融信托管理的产品,累计金额为7.9亿。
但是,这些产品都是基于市场化原则投资,而且,已经于2021年底前全部结束,并收回本息。
三是,公司与中植集团,及其关联方无任何存量关联交易。

 2023年8月第2期 

而且,按照全面穿透到底的原则,公司成立以来从未以任何形式,直接或间接将资金投向中植集团及/或其关联方的资产。
基于这三点说明,无论后续中植系的兑付如何进展,对公司的投资方面,不会有太大影响。
2. 股权占比不足三分之一,不会有较大影响!
至于,中植集团持有的公司股权,也不必担心。
一方面,是早在2022年5月23日,中植集团已经向公司发函,表示基于自身经营考虑,拟出让其持有的横琴人寿全部股权。
另一方面,由于其持有的公司股权,占比不足三分之一,即使后续股权转让,也不会对公司经营带来太大影响。
此外,可能有的人关注到横琴人寿,继2022年亏损1.6亿后,2023年上半年又亏损1.45亿。
从截至2023年3月末的数据看,其发生违约的两个投资产品,本金余额为19.5亿。
不过,这两个分别是国通信托和华夏幸福系列的金融产品,公司已经相应计提减值损失。

相比投资端踩雷
“大股东、关联交易”更需关注

03

 2023年8月第2期 

1. 平安踩雷华夏幸福,也未造成太大影响!
其实,保险公司作为资产和负债双轮驱动的典型代表,因为投资市场波动踩雷,导致亏损并不是个小概率事件。
比如,此前相继踩雷方正和华夏幸福的平安。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投资端踩雷的风险有多大。
还是以平安为例,虽然此前华夏幸福一事的风险敞口高达540亿,但是,这笔投资在公司8万亿的组合投资中还是很小的一部分。
而且,“敞口540亿,并不代表损失就有540亿”,所以,固然投资下滑会导致利润下降,但还未影响公司正常经营。
详见《平安为华夏幸福,计提减值182亿!计提后,净利润同比仍增长!》
因此,投资端踩雷对于险企的经营影响只是表象,至于,那些极端风险情况发生的背后,往往都伴随着“一定程度上的违规行为”。
2. 中融人寿:高额亏损背后,或与关联交易有关
比如,中融人寿,因为连续高额亏损,已经“资不抵债”。
但是,近期有媒体报道,监管已经向中融人寿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

 2023年8月第2期 

其中,指出中融人寿存在与合众人寿,通过“互投”的方式,逃避关联交易审查问题。
以及,利用投资谋取不当利益,违规将信托作为通道,开展资金运用等“七宗罪”。
3. 大股东的诉求,关联交易...

看到这儿,大家不难发现,无论是此前被接管的公司,还是,现在已经不披露报告的中融人寿、珠江人寿、前海人寿等。
关联交易和大股东,都是关键词,与这些公司的发展密不可分...
其实,这些公司大股东的背后,可能也有共同的诉求!

 2023年8月第2期 

这一点,从多家公司都与房地产业,有着很深的关系也能看出来。
而这一切背后,此前,原银保监会主席郭主席,也曾在国新办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房地产的问题应该说现在金融化、泡沫化倾向还比较强。”
风险时刻在变化,透过现象看本质...
其实,近期大家对保险公司的关注度提高,从侧面看,也与大家的“避险”情绪高涨,和对“刚兑”的重视程度有关!
这也是近期保险产品热销的核心...
但是,谁又能预言十年后,甚至几十年后的风险呢?就像没有人能预料明天和意外谁先到一样...
当然,很多事情回头去看,往往也是有迹可循的,只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从消费者的角度看,购买一个长期限的保险产品,还是要在了解自己需求,基于自身风险偏好基础上,理性选择。

02

part

热点聚焦

政策解读

TWO

 2023年8月第2期 

国寿平安太保等头部险企新产品大PK!
最高IRR降至2.80%-2.93%区间

ⓞ 慧保天下

人身险产品新、旧预定利率切换如期完成。截至8月1日,头部险企均已完成新、旧预定利率产品切换。从节奏来看,头部公司均采取分期分批、小步慢跑的切换方式,即先切换非核心产品,于8月1日全面停售预定利率为3.5%的增额终身寿险主力产品。
保险公司当前主要销售的储蓄险产品一般包含三大类别:
1)增额终身寿险:保证收益模式,保险责任一般仅涵盖基础保障,保额随保单年度增加而增长(新产品增速由3.5%降至3.0%);
2)分红险:保证+浮动收益模式,客户利益由实际派发的红利及其他保证利益共同组成,保单红利(一般包括利差及死差)是不确定的;
3)年金险+万能险:保证+浮动收益模式,年金险在确定保单年度的现金价值是确定的,领取期年金给付进入万能账户,账户现金价值与市场利率紧密联系,持有人可借力险企投资能力,把握市场机会。
增额终身寿+分红险双管齐下,头部险企新款增额终身寿险持有期最高IRR位于2.80%-2.93%区间内,与此前热销的预定利率为3.5%的增额终身寿险主力产品相较,IRR降幅在0.27-0.54pct区间内。

 2023年8月第2期 

产品切换后,分红险的关注度有望提升。我们认为储蓄险优势依然明显,预计H2影响业务节奏的主要因素为险企如何在23年业绩达成和24年“开门红”表现之间做出切分。在Q1负债端迎来行业性拐点、Q2储蓄险需求前置释放拉动业绩高增的态势下,预计险企全年业务目标达成进度亮眼,叠加产品切换影响,步入8月之后预计险企进入短期“休养生息”阶段,在夯实存量队伍根基的同时蓄力增员。拉长期限来看,我们依然看好NBV增长的可持续性。
以下即为上市险企国寿寿险、平安人寿、太保寿险、新华保险以及人保寿险详细的产品切换情况:

头部险企均已完成产品切换,新款增额终身寿
险产品持有期最高IRR位于2.80%-2.93%
区间内

截至8月1日,头部险企均已停售预定利率为3.5%的增额终身寿险产品,同时上线预定利率为3.0%的增额终身寿险产品,部分险企推出预定利率为2.5%的新款分红产品,标志着头部险企已完成新、旧预定利率产品切换,时间节奏符合预期。
细分公司来看,根据官网披露的产品信息,各险企预定利率切换后的主要储蓄型产品(在此仅列示主要产品,下同)包括:
1)平安人寿:推出预定利率为3.0%的增额终身寿险产品——盛世金越(尊享版23)终身寿险(简称“盛世金越23”)、盛世稳增终身寿险(简称“盛世稳增”);推出预定利率为2.5%的分红型增额终身寿险产品——盛世金越(尊享版23)终身寿险(分红型)(简称“金越分红”)。

01

 2023年8月第2期 

2)太保寿险:推出预定利率为3.0%的增额终身寿险——鑫相伴2.0终身寿险(简称“鑫相伴2.0”)、长相伴(精英版2.0)终身寿险(简称“长相伴(精英版2.0)”)。
3)新华保险:推出预定利率为3.0%的增额终身寿险——荣耀鑫享终身寿险(简称“荣耀鑫享”);推出预定利率为2.5%的分红型增额终身寿险——盛世荣耀终身寿险(分红型)(简称“盛世荣耀”)。
4)中国人寿:推出预定利率为3.0%的增额终身寿险——如意福终身寿险(简称“如意福”)、臻鑫传家终身寿险(简称“臻鑫传家”);推出新款年金型分红险——颐养安康养老年金保险(分红型)(简称“颐养安康”);推出新款年金险——鑫瑞稳赢年金保险(2023版)(简称“鑫瑞稳赢23”)。
5)人保寿险:推出预定利率为3.0%的增额终身寿险——臻盈一生终身寿险(简称“臻盈一生”)等。
头部公司新款增额终身寿险产品持有期最高IRR位于2.80%-2.93%区间内(受公开产品说明书中被保险人年龄、性别、保费、交期、保额等差异影响,同一被保险人在实际对比中可能与测算存在差异),与此前热销的预定利率为3.5%的增额终身寿险主力产品相较,IRR降幅在0.27pct-0.54pct区间内,符合预期。具体来看:
1) 平安人寿:参考官网产品说明书,金越尊享23、盛世稳增持有期最高IRR分别为2.85%/2.80%,较老款增额终身寿险产品下降0.41pct/0.46pct。
2)太保寿险:参考官网产品说明书,长相伴(精英版2.0)单一被保险人/双被保险人/鑫相伴2.0持有期最高IRR分别为2.87%/2.93%/2.88%,较老款增额终身寿险产品长相伴(精英版)单一被保人/双被保人/鑫相伴分别下降0.54pct/0.51pct/0.41pct。
3)新华保险:参考官网产品说明书,荣耀鑫享持有期最高IRR为2.75%,较老款增额终身寿险产品鑫荣耀下降0.49pct。
4)中国人寿:参考官网产品说明书,如意福/臻鑫传家持有期最高IRR分别为2.81%/2.89%,较老款增额终身寿险产品臻享传家下降0.33pct/0.25pct。

 2023年8月第2期 

5)人保寿险:参考官网产品说明书,臻盈一生持有期最高IRR为2.86%,较老款增额终身寿险产品臻鑫一生下降0.47pct。
新款分红险最高IRR(含分红)与预定利率为3.5%的增额终身寿产品基本持平,最高IRR(不含分红)显著低于新款增额终身寿产品(受公开产品说明书中被保险人年龄、性别、保费、交期、保额等差异影响,同一被保险人在实际对比中可能与测算值存在差异)。
根据公开产品说明书测算,平安金越分红、国寿颐养安康、新华盛世荣耀保单持有期最高IRR(含分红)分别为3.22%/3.06%/3.24%,较老款增额终身寿险(金越尊享/臻享传家/鑫荣耀)持有期最高IRR分别-0.04pct/-0.08pct/-0pct;保单持有期最高IRR(不含分红)分别为2.20%/1.97%/2.21%,较老产品分别-1.07pct/-1.17pct/-1.03pct。

头部公司3.5%预定利率增额终身寿险主要产品IRR对比

 2023年8月第2期 

头部险企3.0%预定利率增额终身寿险产品IRR对比

头部险企新款分红险IRR对比

 2023年8月第2期 

1、预计8、9月为产品切换过渡期,产品结构多元的险企业务平台更为稳健
Q2储蓄险产品配置需求前置释放+产品切换影响下,预计8-9月业务平台阶段性承压。
受益于预定利率切换预期,23H1太保寿(代理人渠道)/平安/人保(人保寿+人保健康)人身险新单保费收入yoy+31.9%/+25.5%/+14.1%,太保寿(代理人渠道)/人保(人保寿+人保健康)期交保费同比+38.8%/+52.1%;其中,Q2平安/人保(人保寿+人保健康)新单保费yoy+56.6%/+62.6%。
8月1日产品切换后,预计业务平台步入阶段性调整期,产品结构较为多元的险企业务衔接优势有望凸显(如中国人寿),明确目标客群、深度把握客需、关注市场、灵活调整产品策略的险企或将率先走出调整期。
我们依然看好3.0%预定利率下的增额终身寿险产品,当前时点分红型产品优势提升,但与客需的适配性仍有待渠道进一步验证。
1)从可比性来看,与预定利率3.0%的新款增额终身寿险相比,分红型产品避免与预定利率3.5%的老款增额终身寿险产品的直接对比,分红险IRR(含分红)优于预定利率3.0%的产品,部分产品IRR(含分红)表现与预定利率为3.5%的老款增额终身寿险产品持平;
2)从保值增值角度看,分红型产品本质上是“保证+浮动”的收益模式,如权益市场表现良好,保单持有人有望间接受益;同时,产品仍可抵御利率下降风险;
3)站在保险公司的角度来看,分红型产品与增额终身寿险产品相较,负债成本的刚性属性下降,有效分散部分利差损风险。
随着人身险行业逐步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保险公司扮演的角色不再是

如何评估预定利率调降后新产品的衔接性?

02

 2023年8月第2期 

简单的产品销售方,而是一站式风险保障解决方案的提供方,此前爆款单品“打天下”的产品策略恐难带来长期可持续的业务增量,站在客需角度丰富产品货架、提供差异化的产品服务有望帮助险企发掘产品“红海市场”表象下细分赛道的蓝海市场,在促进业务增长的同时有望进一步改善潜在客群及舆论环境对保险产品的固有印象,有助于被市场逐步认可为大财富管理生态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预计H2经营表现受客观、主观双重因素影响
预计需求相对稳健:年初以来权益市场、长端利率持续波动,预计居民储蓄需求确定性依然较强。
在金融产品内部横向对比来看,预定利率调降后,储蓄型保险产品优势依然存在(我们认为比起新旧产品差异,更应该关注金融产品内部横向对比的相对优势)。根据各银行App中存款产品展示,截至8月3日,交通银行、中信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平安银行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整存整取)最高分别为2.5%、2.55%、2.90%、2.90%、3.10%,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整存整取)最高分别为2.45%、2.5%、2.85%、2.85%、3.10%。8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召开的2023年下半年工作会议中提到“继续引导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和首付比例下行……指导商业银行依法有序调整存量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我们预计,在政策调节态势之下,银行的息差下降或将成为长期趋势,存款利率存在进一步压降的空间,横向对比来看,下阶段储蓄险产品的相对优势有望进一步凸显。
预计供给更为多元:从经营角度来讲,部分保险公司对分红型产品的偏好可能更高,但最终仍要摸着客户需求这块“石头”过河。
从本质上来看,前期增额终身寿热销的主要优势在于在固定期间内收益率是确定的,这种类“保底”属性在理财产品全面净值化转型后有效承接部分“超储”需求,我们认为关注保证收益的这部分刚性需求难以被分红险有效覆盖,预计3%预定利率下的增额终身寿产品优势仍存。
与增额终身寿险产品相较,分红险在保证收益的同时提供浮动收益,在利益演示表中分红假设下,头部险企部分分红险产品持有一定年限后,收益表现接近预定利率为3.5%的旧款增额终身寿险。

 2023年8月第2期 

预计影响业务节奏的主要因素在于险企如何就23年业绩达成和24年“开门红”表现之间做出切分。在Q1人身险迎来行业性拐点、Q2受益于预定利率下调预期储蓄险配置需求前置释放拉动业绩高增的态势下,预计险企全年业务目标达成进度亮眼,叠加产品切换影响,步入Q3之后预计险企进入短期的“休养生息”阶段,在夯实存量队伍根基的同时蓄力增员。拉长期限来看,我们持续看好NBV增长的持续性。

THREE

03

part

热点聚焦

热点聚焦

深度解读国寿2023半年报:
第二曲线全面提速,又一核心竞争力迎头赶上

来源:今日保

 2023年8月第2期 

保费4701.15亿元,同比上升6.9%,创历史同期新高的同时,依旧稳居行业首位;
最重要的新单保费1712.13亿元,同比增长22.9%,表现强劲;
新业务价值重回高增长,以308.64亿元,19.9%的增速引领行业;
内含价值13116.69亿元、总资产5.64万亿元、投资资产5.42亿元……
这份中国人寿2023半年报系列高光数字的背后,不仅代表着寿险一哥庞大体量规模下的市场地位,更预示着其过往数年持续改革的能效释放,走上新的发展阶段。
不同于以往,作为今年第一家发布半年业绩的保险巨头,在行业转型大周期背景和“上半年保费回暖”的主流基调下,这份半年业绩到底描述了一幅怎

 2023年8月第2期 

样的国寿,及国寿的下一步战略图谱?
固然国寿多项重要指标全面增长的业绩表现符合行业预期,但对于巨头而言,其自身显然也清楚地意识到:
在这行业复苏的重要机遇时期,不仅要紧抓业绩增长与价值提升,更是探索新的商业模式、打造保险生态新的增长极的宝贵时机,也是围绕年初制定的“八大工程”,进一步改革创新、培育新增长动能的重要时间窗口。
特别是在健康养老生态建设工程的加速推进中,形成了更加清晰的战略思路,明确了打造以“城心”机构养老为主,“城郊”机构养老、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为辅的发展模式,并在与保险经营的深度结合中,逐渐构建出具有中国人寿特色的大健康大养老服务供给能力。
如同中国人寿集团董事长白涛所言,“保险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行业,其未来的增长点在时代性、精准性、普及性三方面。”与康养不断融合的保险生态显然正是符合这些特点的大势所趋,并且已经成为行业对于未来转型破局、建立第二增长曲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共识所在。
本身在寿险市场的规模与品牌影响力已然毋庸赘言,加上完善的渠道、机构网点布局,以及强大的资产实力,无疑都将使中国人寿在康养战略逐渐成型之后,全面释放出经营势能与增长空间。
这不但是中国人寿2023年半年报中展现出来的又一个重要看点,也让这家寿险巨头未来的想象空间也随之更加丰富起来。以其体量和江湖地位势必对行业产生巨大的涟漪效应,通过解读国寿半年报,我们或许可以一定程度上推演出行业的下一步和市场格局。

第二增长曲线全面提速
健康养老生态战略后发先至
又一核心竞争力开始成形

01

 2023年8月第2期 

的确,寿险公司涉足以养老社区为代表的养老产业,通过“保险+服务”的模式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加充足的养老健康服务供给,在行业中已然不是新鲜的事物。不过在具体思路上,是自建、共建还是作为服务连接方,是面向特定客群、还是服务大众客户等,无疑都需要根据自身的实力与禀赋进行审慎的研究与决策。
特别对中国人寿来说,作为一家大型国企,本身的性质与使命,以及覆盖全国、数量众多的客户,都要求中国人寿必须既要考虑我国客户的一般性诉求特点,也要满足差异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
这也意味着,中国人寿的“健康养老生态建设工程”,必须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保险+康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而以“城心”机构养老为主,“城郊”机构养老、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为辅的“保险+养老”发展模式的确立,正是出于中国人寿经过多方尝试与探索后,对于我国人民养老需求普遍性与差异化的综合研判,不但符合大多数人的生活习惯特点,也满足市场上不断差异化、个性化的需求,并且这种有主有辅的全面性覆盖,也正可以发挥出中国人寿客户广泛、资产实力雄厚的优势。
中国人寿半年报显示,公司通过出资设立的国寿大养老基金加速整合现有康养资源,上半年在6个重点城市新增养老产业布局,推出机构养老项目,并在5个城市开展居家养老试点,还为特定客群提供国寿嘉园“短住体验”优惠服务。这也让一个兼具规模性与层次丰富感的康养战略渐渐跃然纸上。
同时,中国人寿围绕“保险+健康”方面搭建的国寿大健康平台也在上半年运作更加成熟,这一健康管理服务体系也将成为“健康养老生态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
截至6月30日,平台服务项目数量已经过百,覆盖健康体检、健康咨询、健康促进、疾病预防、慢病管理、就医服务、康复护理等七大类健康管理服务项目,且累计注册用户量较2022年底增长超过10%,成为国寿又一个位居行业前列的板块。
加之中国人寿服务健康中国建设的持续发力,还陆续推出、升级了儿童重疾、养老年金、长期护理险及特定人群医疗健康险等各类健康、养老保障保险。在2023年前6月,公司新开发、升级的78款产品中,这类产品占据着相当的比例。截至6月底,中国人寿在办200多个大病保险项目,覆盖近3.5亿人;承办政策性长期护理保险项目60余个,覆盖3300多万人;累计落地110余个城市定

 2023年8月第2期 

核心主业抓住价值与品质的市场机遇
实现价值转型
为新模式搏取更多时间和空间

制型商业医疗保险项目。还积极参与医疗保障相关的社会治理,持续承办了390多个健康保障委托管理项目。
这也都让人们看到,在不断清晰的健康养老生态战略下,中国人寿又一个引领行业的核心能力也开始体现出更为显著的优势。

02

当然,在“健康养老生态建设工程”深入探索与确立的过程中,保险业务仍然是其中的核心,高质量发展的保险主业显然也是康养战略得以推行的重要支撑
2023年上半年,中国人寿显然也充分抓住了市场恢复的机遇期,其保费、新单等指标纷纷向好的背后,正是来自这家公司全面聚焦价值提升,用更具品质的保险业务增长,为新模式、新战略的探索、转型与推进营造出了良好的局面。
根据半年报数据,上半年中国人寿的首年期交保费为974.18亿元,同比上升22.%,其中,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为389.57亿元,同比上升28.9%,占首年期交保费的比重同比提升2.13个百分点,在业务久期结构优化明显。
作为几年来转型改革重点的个险渠道,也在上半年呈现出质与量并进的态势。
上半年中国人个险板块总保费实现3621.01亿元,同比增长2.7%,新业务价值也重现两位的增速。其中,续期保费占比约3/4,而个险首年期交保费同比增长达到16.2%,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同比增长更是高达28.9%,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占首年期交保费比重也同比提升4.81个百分点,接近一半的水平。
在“销售渠道强体工程”的引领下,个险围绕“现有队伍专业化升级”“新型营销模式探索”两大重点改革方向,稳步推进“个险队伍建设常态运作4.0体系”。

 2023年8月第2期 

上半年,中国人寿通过“众鑫计划”聚焦优增优育,不断优化增员入口。截至6月底,个险销售人力与2022年底基本持平,绩优人群数量和占比实现双提升;销售队伍月人均首年期交保费同比提升38.1%,产能大幅提升。

银保渠道同样呈现出规模与品质优化都显著提高的特点。上半年,银保渠道总保费达620.66亿元,同比增长45.7%。其中首年期交保费达172.94亿元,同比增长59.2%。5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费达75.27亿元,占首年期交保费的比重为43.52%,同比提升11.20个百分点。而续期占比及银保客户经理的人均期交产能都同比提升显著。
此外,稳定的团险渠道、高速增长的互联网业务,再结合中国人寿多年来与中国人寿集团旗下的国寿财险、国寿养老、广发银行及相关资管公司等形成的相互协同、业务联动的“寿险+”综合金融生态圈,无疑也让中国人寿稳定、高质量的增长局面,为未来新模式的探索与展开,积蓄着极为可靠的力量。

巨头的真正底色
必须以出色的软实力
支撑起未来增长点打下坚实基础

03

无论是代表着当下国寿江湖地位的传统主业,还是代表着这家大型险企未来能效释放的康养大生态战略及并行中的八大工程改革,其多年积累的软实力毫无疑问都是支撑这家保险巨头从现今到未来一路引领的坚实底座
如极具广泛知名度、认可度与美誉度的保险品牌,及内部管理、数字化建设、运营服务等,相比看得见摸得着的保费等数字指标,这才是一家保险巨头的真正底色,是支撑起未来战略、未来增长的重要保证。
如果回味近两年频繁暴雷的各色金融机构,始终没有大起大落、保持稳健前行的国寿显然深知金融企业经营和风险防控的其中之道。
这一点或许也得益于国寿的多地上市,需遵循更为严格的上市地法律法规及行

 2023年8月第2期 

业监管规定,遂在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方面投入颇大。
如在2022年正式实施偿二代二期监管规则后,其即对标新规积极落实,偿付能力风险管理能力评估得分稳居行业前列。
截至2023年一季度,公司风险综合评级已连续20个季度保持A类评级。并积极强化风险排查、风险治理等工作,严守合规底线。
接轨这一轮世界性的数字化潮流中,国寿也早已启动金融科技数字化工程建设,如今不仅取得了多项技术创新成果,且其数据能力、数字风控,线上化作业程度等皆再上一个台阶,全面进入经营管理的各种实际场景。
如运营服务板块,上半年通过智能集约带动效率的再提升,中国人寿核保智能审核率提升至94.9%。实现共享作业模式生产领域全覆盖,保全、新单核保审批时效分别提速27.6%、36.6%。在数字化服务的不断推进下,中国人寿寿险APP月活人数同比增长14.3%,空中客服服务量同比增长167.4%,销售人员线上代办服务超422万人次。
再看面对庞大客群的海量理赔需求,国寿技术应用的成果体现得更为明显:上半年理赔平均时效0.39天,提速17%,赔付件数同比增长21.5%,获赔率提升至99.7%。“理赔预付”超7400万元,有效缓解客户就医资金压力。推广医疗电子发票理赔报案通知提醒,赔付超27万人次。便民赔付覆盖面更广,“理赔直付”超341万人次,“重疾一日赔”赔付金额超54亿元,同比均提升50%。
多年打磨的数字化成果,以及“由保单服务中心向客户体验中心、销售支持中心、消保宣传教育基地加速转型”的战略疏导下,国寿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水平也得到显著提升,消保监管评价位居行业前列,好评度保持高位……这皆成为这家巨头乃至整个行业最为重要的一项无形资产。
如是再回味其半年报, 在“下阶段将将继续围绕保险主业,全面提升公司大健康、大养老生态融合能力和平台影响力,打造“产品-服务-支付”的闭环,构建起公司“产品+服务”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描述,不仅让人们看到了其战略、实力,更窥到了一丝行业的未来信心与底气。
这或许才是行业对国寿对自己的期待。

04

part

监管动态

政策解读

FOUR

重磅!要规范银保业务了,费用设
上限,报行合一,鼓励递延支付

来源: 保险一哥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

8月22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向多家人身险公司送达了《关于规范银行代理渠道保险产品的通知》,要求银保渠道严格执行“报行合一”政策。
“报行合一”本就是《保险法》所规定的原则之一,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不少保险公司大打“手续费战”,暗中打破这一规定,通过各种套取费用、小

 2023年8月第2期 

账等方式,变相抬高销售渠道手续费率。与之伴随的则是,财务数据不真实、成本激增,以及行贿受贿等违法犯罪行为。
以往,手续费竞争激烈的车险业务,是监管强调“报行合一”最多的领域,而如今,这一手段开始扩展至银保渠道。

 2023年8月第2期 

监管新规祭“报行合一”大招,严打银保“小账”
歪风,鼓励探索递延支付、佣金挂钩业务品质等

01

高达3.5%的预定利率,过高的万能险结算利率,快速增长的银保渠道手续费率,让人身险行业背负了巨大的利差损风险,于是,上半年以来,“降负债成本”已然成为了行业主旋律,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多次组织人身险企高管举行座谈会,要求严控负债成本——不仅仅是降预定利率,还包括降万能险保底收益、结算利率,以及银行渠道手续费率。
如今,7月31日大限已过,预定利率上限已经从3.5%下降至3%,万能险保底利率、结算利率下调也有了明确的指示,仅有的有可能抬高负债成本的因素就只剩“手续费率”一项。《通知》下发,力促“报行合一”,补齐最后一块短板,也成为监管力促人身险企降负债成本的“三板斧”之一。
《通知》内容并不长,只有五条规定以及一个模板:

为进一步规范银行代理渠道业务,严格落实按规定使用经备案的产品条款和费率的监管要求,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各公司通过银行代理销售的产品,应当审慎合理地确定费用假设,结合公司实际,根据发展水平、盈利状况、管理能力等,细化完善费用结构。鼓励各公司探索佣金费用的递延支付,通过与业务品质挂钩,实现销售激励的长期可持续性。

二、从即日起,各公司通过银行代理销售的产品,在产品备案时,应当按监管规定在产品精算报告中明确说明费用假设、费用结构,并列示佣金上限(模板见附件)。
三、各公司应据实列支向银行支付的佣金费用,佣金等实际费用应与备案材料保持一致。
四、各公司对产品开发和使用负有主体责任,应当加强对分支机构产品使用行为的管控,防范不正当竞争行为。
五、各公司已备案的银保产品,应于2023年8月31日前补充报送费用结构和佣金上限等内容。

 2023年8月第2期 

大致来看,其核心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一是严令银保渠道“报行合一”,一方面要求在产品备案时,在产品精算报告中进行明确说明,且不仅要说明费用假设、费用结构,还要列示佣金上限;另一方面要求在财务处理方面“据实列支”,“佣金等实际费用应与备案材料保持一致”。
这意味着保险公司在备案产品时,一旦明确佣金上限,后续在实际销售过程

中,就不能正面或变相突破这一规定,否则,监管就有可能利用该项规定对其进行处罚,目的是彻底堵死“小账”生存空间,让一切都阳光化,透明化。
二是鼓励保险公司探索创新佣金费用支付形式,重点提及“递延支付”,“与业务品质挂钩”等,实际是希望保险公司在与银行的合作中,能体现更多的主动性,实现银保生态的良性循环。
三是规定时限,要求已备案的银保产品,于2023年8月31日前补充报送费用结构和佣金上限等内容,这对保险公司精算部门来说,又意味着巨大的工作量。

 2023年8月第2期 

重申《保险法》规定,像管车险一样管银保,彰
显监管严控银保手续费率、压降险企负债成本决心 

02

所谓“报行合一”就是要求险企报送给监管审批或者备案的各种材料与实际行动保持一致,而非“说一套,做一套”。通过倒逼险企、银行合作“阳光化”,将一切费用摆到纸面上来,严禁突破既定佣金上限,杜绝一切见不得光的“小动作”。
同时,“报行合一”给监管提供了新的抓手,一旦有险企突破了有关规定,变相给予更多手续费,或将受到来自监管的惩罚。
需要注意的是,“报行合一”并非一个新概念,实际在《保险法》当中已经有明确规定,例如,第八十六条:
保险公司应当按照保险监督管理机构的规定,报送有关报告、报表、文件和资料。
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报告、财务会计报告、精算报告、合规报告及其他有关

报告、报表、文件和资料必须如实记录保险业务事项,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和重大遗漏。
“报行合一”最早为人所熟知是在车险领域——车险业务与银保业务类似,高度同质化,且手续费竞争激烈,为了赢得客户,很多财险公司不惜采取各种方式套取费用,给予渠道、客户等合同约定以外利益,破坏市场秩序。“报行合一”因而成为车险业务监管中最常见的手段之一,配合车险综改的逐步推进,最终取得了显著效果。
如今,车险机构因为套取费用而被罚的消息,仍时常出现,但相较于以往,已经有了显著改善。
监管开始像管车险一样管银保业务,意味着,控制销售费用、压降负债成本,这一次监管要动真格。

 2023年8月第2期 

行业高增长下忧虑利差损危机,降低负债成本
已经是人心所向

03

上半年的人身险业,一面是银保渠道原保险保费收入飙涨,一面是银保渠道手续费率快速提升。据了解,保险公司与银行的签约中,总对总层面约定的手续费率并没有太大涨幅,但在分对分层面,手续费率涨幅明显,普遍达到了30%以上。
高预定利率、高手续费率在推动业绩高增长的同时,也给行业带来了沉重的压力。有投资人士直言,当下的投资环境之下,很少有公司的投资收益率能覆盖负债成本,底子薄的小公司尤甚。面对银保渠道日益上涨的手续费率,很多公司犹如被绑上了战车,不随市场大流做业务,就面临现金流危机,随市场大流做业务,努力发展预定利率3.5%的增额终身寿,又面临显而易见的利差损风险,正所谓“躺平等死,不躺找死”。

危机时刻,监管要求“报行合一”,给了这些险企一种新的可能性。不少业界人士都对此充满了期待,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有效缓解自身的负债成本,更重要的,是减轻利差损风险。
长期以来,保险公司面对银行都是弱势的一方,根本原因就在于,保险公司同质化竞争太过激烈,产品、服务都难以拉开差距,手续费率成为了为数不多的竞争手段之一。尤其对于很多中小型险企而言,已经错过了发展个险渠道的黄金时间,银保渠道作为公开市场,成为其最重要的销售渠道。
而银行坐拥庞大、优质的客户群体,天然就是销售保险的绝佳场景,让保险公司欲罢不能。在上一轮的人身险公司改革中,一些头部险企选择淡化甚至取消银保渠道,加码个险渠道,但近年来,其又纷纷回归银保渠道,所看重的,仍然是银行的优质客群。
此次监管力推“报行合一”,要求险企严控负债成本,给人身险企面向银行业重新谈判乃至降低手续费率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行业普遍认为,当下正是讨论银保手续费率问题非常好的时点,上半年冲刺业绩,险企全年任务压力大大缓解,有心情,也有时间,重新审视银保手续费率问题。
不过,具体结果会如何,业界人士均表示仍难以预料,因为不确定因素实在太多。

 2023年8月第2期 

编辑:北分企划部   2023年8月28

在一個瞬息萬變的世界裏,
我們必須全力奔跑,才能停在原地。 

In a rapidly changing world,
We must run with all our strength to stop where we are.

行业资讯速递

-2023年8月第2期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