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速递
02期
Insurance industry information
总第11期
2022年06月28日
【热点聚焦】
麦肯锡:
奋楫正当时 中国商业健康险的挑战与破局
【政策解读】
中介整治风暴来临:加速出清问题机构,强化“扶优限劣”
【热点聚焦】
【热点聚焦】
1600位年收入超50万的代理人群像-《保险合伙人白皮书》
价值引领,迈向寿险改革新征程
—平安人寿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铮在2022年寿险高峰会上的讲话
one
01
part
热点聚焦
热点聚焦
2022年6月第2期
价值引领,迈向寿险改革新征程
——平安人寿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铮在2022年寿险高峰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叶云燕会长、王崇宇主任,亲爱的各位高峰英雄,线上的平安同仁们:
大家好!
今天,因疫情原因我们共聚线上,虽然身处天南地北,通过屏幕我依然能够感受到大家的激情和振奋!
过去一年,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不确定性日益增多,保险业压力、挑战不言而喻。
过去一年,我们迎难而上、敢闯敢拼,勇担使命、苦干实干,用坚韧不拔的努力,实现公司改革工程及业务经营的阶段性突破。
2022年6月第2期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直面挑战、引领变局的改革先锋,正是我们的高峰英雄!2021年,600位高峰英雄人均保费超过300万,产能领先平安人寿全系统;累计为客户送去402亿的保险保障,人均送出保额超过6700万,守护了万家平安;在业绩好的同时还保持了高品质——人均13月保费继续率达到98%。
在此,我谨代表公司党委、执委会,向各位高峰英雄及你们背后默默支持你们的家属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和最崇高的敬意!
当前,人口红利退潮、疫情持续反复、经济内外承压,多重因素下,高速奔跑了40年的寿险业也在经历转型阵痛,陷入增长瓶颈。2021年,代理人数量锐减252.1万人,同比下降近30%;全国人身险行业原保费收入总计31224亿元,同比下降1.42%,新单保费收入同比下降约5.7%。
阵痛期,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三难",这也是很多业务同仁面临的困惑:一是增员难,近几年增员率呈下滑趋势;二是留存难,新人流失率走高。三是获客难,寿险销售难度增大。
行业"三难"的背后,根因是市场环境、客户需求、行业供需都在发生深刻变化。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也孕育着机遇。这些阵痛、瓶颈,正是时代给我们出的考题。
如何破题?唯有改革。纵观全球发达国家寿险业转型改革,莫不如此,都对营销员制度进行了持续不断数十年的大力改革,改革期间,也都曾经历队伍大幅缩减的"阵痛",但伴随改革效果的释放,产品结构优化、队伍绩优增多、技能提升,品质迅速改善,增长随之而来。如今的中国寿险业改革同样会经历这样的过程。只要我们洞察机遇,坚定转型信念,必将迎来寿险的二次腾飞。
平安在2019年率先启动寿险改革,就是为了回答时代之问,破解转型难题,布局未来的广阔市场,构筑长远发展的护城河。经过两年多的探索,改革的路径已经非常清晰,效果也不断显现。我们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渠道转型、产品升级、文化引领。
2022年6月第2期
大增大脱、粗放增长的老路不可持续,向高质量转型已成为行业共识。为此,我们坚决践行"行为好支撑质量好,质量好驱动业绩好"的理念,大力推广"三好五星"评价体系,建立起统一的、科学的营业部分级评价体系,引导营业部把经营管理做扎实,一步步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公司也研发了一系列数字化支持工具,让业务同仁在增员、培训、活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能提升工作效率。
此外,为了帮助更多的业务同仁登顶高峰,打造"高素质、高产能、高收入"的三高队伍,我们推出抓绩优、抓增优的"双优工程",不断优化队伍结构。一方面,通过内外部荣誉体系及登峰项目运作,提供各方面支持,助推高绩优代理人产能突破、提质扩量;另一方面,通过基本法等制度优化、职场改造、数字化工具的运用,创新增优模式,来吸引优秀人才加入,提升新人留存。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我们很高兴地看到,"三好五星"、数字化经营的理念已经逐步融入了业务同仁的日常工作中,并且释放出强大的动能。
截至今年3月末,我们的星级部课已近1200个,这些星级部课产能同比提升近10%。就参与寿险数字化改革的高峰英雄而言,他们所在部课的经营管理
一是渠道转型
打造“三高”队伍
2022年6月第2期
水平也再上层楼:2021年业务增速领先平安人寿全系统,绩优数量持续提升,新人留存明显改善。这其中,浙江分公司的胡嫣经理是当之无愧的改革先锋,她的团队在平安人寿2021年"三好五星"评分中位列全系统第一,近一半成员为钻石绩优人力,团队业绩同比增长32%。
我们依托集团正在构建的医疗健康生态圈,创新推出"保险+健康管理"、"保险+康养"、"保险+居家养老" 等产品及服务,并不断优化迭代,持续提升客户服务体验,打造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其中,"保险+健康管理"方面,平安臻享RUN健康服务计划,为每位客户配备线上家庭医生,建立专属健康账户,并在此基础上提供覆盖健康、慢病、医疗三方面的专业健康管理服务,让客户"省心、省时、省钱",推出以来,已服务1500万客户。
"保险+康养"方面,平安发布了"臻颐年"康养品牌,从综合养老社区"颐年城"切入,打造集全景医疗、智慧社区、精细养护、乐享生活为一体的医养综合体项目,一经推出就获得市场高度认可。此外,平安也是首批进军居家养老领域的保险集团之一,填补了市场的空白,借助1个专属管家、10大服务场景和1套监督体系,为长者打造"老人舒心,子女安心,管家专心"的一站式养老服务。
目前,三大产品服务线均已落地,寿险产品改革的布局基本完成。相信"保险+服务"的创新模式,将帮助我们的业务同仁持续提升获客能力和客户经营水平,带动寿险客户数量增长,打造我们的核心竞争优势。
二是产品升级
打造有温度的保险
2022年6月第2期
企业是树,文化是根。平安成立三十四年以来,始终把文化作为立业之本、成功之源,最近,又全新改版了新价值文化,这是全体平安人的精神家园,"专业,让生活更简单",省心、省时,又省钱,是我们对客户的庄严承诺,正是这样的信念,勉励着一代又一代平安人砥砺前行。
当下,行业去粗存精、转型升级,我们更是要把握机遇,不惧挑战,同时也需要正本清源、重塑思想文化体系,以新价值文化引领寿险未来高质量、可持续、更长远的健康发展。
于事业,我们要专业务实、精益求精。各位同仁当回归"三心",坚持爱与奉献的"初心"、细节与毅力的"用心"、持续奋斗的"恒心",坚持长期主义,秉承工匠精神,以"专业创造价值"为基,拥抱改革,脚踏实地做好本职,迎接美好的未来。
于客户,我们要诚信为本、客户至上。各位同仁当贯彻保险职业诚信守诺的要求,严守"法规+1"的底线,以廉洁自律为荣,以服务利他为荣,把复杂和问题留给自己,把简单和便捷交给客户,为客户提供有温度的保险、更贴心的服务,让寿险真正成为阳光下最伟大的事业。
于社会,我们要践行公益、感恩回馈。各位同仁当志存高远,以人民为中心,以民族复兴为己任,发光发热,传递平安温度、平安力量、平安爱心,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大众。
于未来,我们要精诚团结、紧密合作。各位同仁当以"价值最大化"为导向,秉持公司价值与个人价值相互依存的正念,在经营中让两者交融,以个人努力驱动团队成功,以团队成功实现个人价值,在为社会、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过程中,达到个人、客户、公司、社会多方共赢。
"价值最大化"是检验一切工作的标准,相信新价值文化将融入每一位业务同仁
三是文化引领
践行新价值文化
2022年6月第2期
的日常工作中,也必将成为寿险再次创业,再出发的强大内驱力,帮助大家取得人生和事业的成功!
各位同仁,英雄孕育无限希望,英雄创造美好明天。以高峰英雄为代表的全体寿险同仁,就是寿险的美好明天,也是行业的光明未来。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让我们一起,紧密依托集团"综合金融+医疗生态"优势,坚定高质量转型,向三好五星营业部和"三高"目标奋进;做有温度的保险,为大众提供专业的"金融顾问、家庭医生、养老管家"服务;践行新价值文化,坚定信念,在"One Pingan"的大旗下,为自己、为客户、为行业、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为追求共同的愿景、践行共同的使命开拓进取,携手奋斗!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新时代高质量"转型"答卷已经在我们面前铺开,只要我们认真写好每一笔、踏实答好每一题,必将迎来寿险的再次腾飞,我们必定成为全球领先的人寿保险公司!
最后,祝本次高峰会取得圆满成功!祝大家身体健康、事业进步、幸福平安!
谢谢大家!
two
02
part
热点聚焦
热点聚焦
2022年6月第2期
1600位年收入超50万的代理人群像
-《保险合伙人白皮书》
来源: 慧保天下
6月25日,2022泰康HWP(健康财富规划师)品牌盛典在云上举办,会上泰康保险集团联合第三方调研机构益普索(Ipsos)正式发布《保险合伙人白皮书》。这一报告历时4月,访问全国各地超1600个保险绩优代理人(年收入50万元以上),涵盖10家险企,以一手数据深度解码绩优代理人这一群体,在各家险企竞相建设绩优代理人团队的当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绩优代理人数量逆势增长
高质量发展下高素质代理人优势凸显,险企竞相组建绩优团队
从1992年个人代理人模式被引入中国,并迅速成长为中国寿险业第一大价值贡献渠道,其对整个寿险业发展可谓居功厥伟。但在经历了整整40年时间的历练后,其走到了必须转型的十字路口。
2022年6月第2期
从2015年取消代资考开始的人力高增长在近年被彻底打破,仅2021年一年,代理人数量就锐减252万人,整体数量回归到取消代资考之前的水平;且人力清虚并未带来产能的显著提升,主力重疾险卖不动了,储蓄险的销售能力尚待建立……不过,就在人力大幅下滑的同时,另一现象也引起了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即绩优代理人数量在逆势增长。
数据显示,2021年寿险行业原保险保费较前一年下跌1.7%,但象征绩优代理人的中国MDRT(百万圆桌会员)会员数量,却逆势增长,从2020年的9848人增长至2021年的13200人。
个中原因不难理解,经济腾飞多年后,各地发展水平参差,消费者也出现了K型分化,于是在以拼多多为代表的“下沉消费”爆红的同时,也出现了奢侈品消费猛涨的情形,这宣告着“一招打遍天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针对不同消费者的不同诉求提供不同产品和服务,弥合供给端与需求端的错配,是破解当下市场困境的根源所在。
《保险合伙人白皮书》印证了上述逻辑,其调研结果显示,尽管行业当下仍处于转型期,大量代理人脱落,但那些绩优代理人依然坚定看好行业未来。
调研数据显示,绩优代理人信心指数达到83%,远高于益普索集团持续跟踪的中国就业信心指数(2022年4月份就业信心指数为64%)。
2022年6月第2期
市场领先的保险公司其实在近年来基本都已将转型重点放在了打造绩优保险代理人团队方面,理想的绩优代理人的形象愈发清晰。
《保险合伙人白皮书》数据显示,绩优代理人并非都是保险销售“科班”出身,85%的绩优代理人通过转行而来,他们曾经从事过销售、金融、互联网、医疗、保险内勤、工程等工作;共同点是,他们往往拥有较高的学历,专业的技能,此前从事被人尊重的工作;他们定义自己的人生状态是“积极向上”、“经济独立”、“充实”与“自律”。
保险行业的发展前景、工作模式和发展空间是吸引绩优代理人加入的关键要素。他们看到了保险行业的广阔发展前景;保险销售提供的更加自由的工作模式,使得他们可以兼顾工作和家庭;随着保险合伙人制度的发展,绩优代理人获得更长远的职业发展路径。
二、绩优代理人需要充足支持
更看重险企战略文化基本法等,泰康医养生态、体验式营销受青睐
谈及绩优代理人,人们常常会陷入一个误区,认为绩优代理人个人能力一定非常全面,独立性非常强,无论在哪个平台都可以如鱼得水,但实际上,个人的能力终究是有限的,尤其是对于很多绩优代理人而言,他们服务的客户数量往往较多,且高端客户占比较高,对于服务又有着更高的要求,这些问题都会让绩优代理人面临更大压力。
这种背景下,来自公司的、平台的支持对绩优代理人而言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他们需要公司或者平台提供丰富的产品、完善的服务体系、敏捷的信息系统等等,缺一不可。
发展绩优代理人队伍其实也是对保险公司自身服务代理人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白皮书的内容也显示,绩优代理人的成功不仅仅是个人的发展,优秀平台的支持是绩优代理人的成长的土壤。
数据显示,公司战略与平台影响力,企业文化和基本法是绩优代理人选择加入哪家保险公司的前三大考虑因素。
2022年6月第2期
发展团队是绩优代理人发展的主要路径,近九成的绩优代理人选择了团队绩优的路线,相比纯个人绩优,团队绩优代理人对于职业发展更有信心。
薪酬与晋升制度是代理人成长的动力,也是奖励。在新的发展环境下,尽管绩优代理人更期望基本法向个人销售利益倾斜,但作为目前主要的成长途径,团队绩优代理人也希望加大对组织利益的倾斜,鼓励做大队伍。
泰康作为当下发展绩优代理人最成功的公司之一,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其能为保险代理人提供丰富的“武器”。
2007年,泰康开始率先布局养老社区,2012年,为推动养老社区的普及,泰康设计了第一张幸福有约保单,创新性的将虚拟保险与实体医养相结合,并逐步开始构建长寿、健康、财富三大闭环,打造四位一体的商业模式。此外,泰康还以大健康生态体系为依托,打造了独有的超级体验式营销,超级体验式增员和超级体验式培训的全新营销模式。将保险产品与医养实体相结合,将抽象的保险产品具像化、场景化、可视化,为客户带来触手可及的极致体验。
在采访中有泰康代理人不无自豪地提到“最重要的肯定是泰康的战略,我们做大医养,有实体养老社区支撑,自建医院,这就是我们销售时最大的谈资,有了这个平台的支持,肯定收入要高很多。”
消费市场深度迭代之下,保险代理人走向绩优、走向专业、走向职业成为大势所趋,对于保险代理人而言,选择优秀的平台至关重要。
三、陈东升笃信中国寿险业未来出路
虚拟保险和实体医养相结合,打造专业化、职业化、高素质营销队伍
行业步入转型期,业界人士都盼望着改革早日收到成效,但改革终究不是一蹴而就的,纵观日本、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个人代理人模式改革,历时基本都在十年以上。这需要险企杜绝刻舟求剑,保持与时俱进,结合市场实
2022年6月第2期
际、公司实际不断创新。
泰康在创新实践方面已经走在行业前列。2018年,寿险市场发展承压,头部机构新业务价值出现负增长,泰康快速调整策略,聚焦高质量发展、高端客户诉求,努力打造一支与市场发展和公司战略相匹配的销售队伍,HWP项目应运而生。
HWP源于保险却不止于保险,其帮助代理人摆脱了过去单纯销售保险,无法满足客户多元需求的窘境,集保险顾问、全科医生、理财专家三位身份于一体,可为高端客户提供跨保险、健康养老、财富管理三大领域的综合性服务。
据泰康保险集团执行副总裁、泰康人寿总裁程康平介绍,经过几年时间发展,HWP俨然已经成为泰康除医养生态之外的另外一张名牌。目前HWP项目的机构布局已超过30家,且这一数据仍在快速增长中,预计年底将达到50家;在项目快速铺开的同时,其人力和保费规模基本保持年年翻番的态势,目前人力已突破万人大关,累计保费也已经达到80亿元,以6%的人力贡献了超过30%的保费,人均保费贡献更是已经超过30万元。
在2022泰康HWP品牌盛典上,泰康还发布了一项重要内容,即《健康财富规划师职业技能标准》,这意味着,HWP这一由泰康首创的新型职业不仅已获得国家教育部批准的面向院校的“1+X”职业技能认证,还早已建立了完整的培养链条,作为一项新型职业,HWP有了自己的基本准则和标准体系。
在发布标准的同时,泰康还正式推出了属于HWP的全新基本法,进一步强化对于绩优代理人的激励。
根据新基本法,HWP主管可同时享有两个身份,个人身份可向HWP晋升,管理身份可向企业家晋升,这意味着HWP可以同时享有两个职级对应的利益。此外,HWP还将推出年底分红机制,对于贡献突出的HWP,可以根据贡献比例享有相应的年底分红。
为进一步拓宽HWP的收入边界,除了为客户打造长寿有约、健康有约、财富有约和善寿有约四位一体的产品体系外,新基本法还明确车险、财险等均可进入HWP基本法考核。
2022年6月第2期
针对绩优代理人关心的传承问题,泰康推出企业家传承计划,明确当HWP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后,可将职位和团队传承给具备条件的直系亲属。除此之外,公司正逐步推出客户传承计划,若团队成员离职,其客户自动回归到原团队。
此外,为建设长期主义的HWP企业文化,泰康还为HWP建立了专属荣誉体系,成立HWP俱乐部,会员级别越高,享有的特权越多……
坚持不懈的创新让HWP在短短数年时间内迅猛发展,成为绩优代理人的标杆,更成为泰康在医养社区之后,对于寿险行业的另一大重要贡献。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陈东升在盛典上不无自豪地表示:“中国寿险业发展的方向在哪里?其实,我们泰康保险集团15年的实践,10年的幸福有约的销售,5年的HWP的实践,已经很好地回答了这一问题,就是坚定地把虚拟保险和实体医养相结合,打造专业化、职业化、高素质的营销队伍——这就是中国保险业未来发展之路。”
THREE
03
part
热点聚焦
热点聚焦
2022年6月第2期
奋楫正当时:
中国商业健康险的挑战与破局
来源: 麦肯锡
在中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之中,商业健康险无疑可发挥重要的补充作用,政府和行业也一直对其寄予厚望。过去10年间,中国商业健康险保费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3%,增速为寿险、财险等其他险种的2~3倍。中国商业健康险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战略窗口期。
然而,尽管政府大力支持、企业积极布局、居民意识逐渐加强、产品形态日益多样,时至今日,由商业健康险承担的保障在全国医疗总费用支出中仍然非常有限。2020年中国直接医疗支出约为4.3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医保支出为2.1万亿,个人支出为2万亿,而商业健康险赔付仅为0.2万亿元(约占直接医疗支出的5%)。可见商业健康险尚未有效减轻居民的就医负担,其潜在市场空间极为广阔。(见图1)
2022年6月第2期
2022年6月第2期
具体来看,在2.2万亿元人民币的非医保支出中,商保赔付支出占比仅达10%(约2200亿元),且集中在中青年人群的重疾类赔付(见图2)。商业健康险对轻疾、慢病及老年人群的保障明显不足,其赔付支出仅占非医保支出的7%左右(以补充型医疗保险及高端医疗险为主),疾病覆盖存在巨大的市场空白。
综观供需两端,麦肯锡发现中国商业健康险面临三大根本性挑战:
挑战一:居民对商保的观念意识和需求尚未广泛形成。中国人均医疗健康支出相对较低,且医疗支出呈长尾分布,造成个体层面对潜在的医疗负担缺乏应有的重视。加之对基本医保报销范围的限定认识不足,大量居民没有补充购买商业健康险的意识和动力,以对冲医疗支出负担。
挑战二:市场供给未能充分挖掘潜在需求。目前主流健康险产品存在着“保健康人,不保非标体”、“保短期,不保长期”、“保医保内,不保医保外”等供需错配现象。
保健康人,不保非标体:目前市面上的主流产品大多仅允许无既往症、65岁以下的健康群体参保或首次投保,导致最需要得到医疗保障的人群在商保产品选择上十分有限,产品主要为惠民保、团险性质的企业补充医疗险和高端医疗险等。而对比非标群体的医疗支出及商业健康险保费规模可发现,商保在对这部分人群的保障存在巨大缺口:尽管老年人以及带病人群的医疗支出占比高达60%,但由于适用的商保产品有限,该类人群贡献的商保保费占比仅为5%左右(见图3)。
保医保内,不保医保外:国内的商保产品目前主要围绕医保保障范围进行设计,在赔付责任上与医保高度重合,未能形成对医保的有效补充。在主流的商业健康险产品中,仅部分百万医疗、高端医疗、惠民保以及少量的特药险、专病险可支付医保外药品,但这些险种的总体保费占比较小,对医保目录外的医疗费用保障覆盖仍存在较大空白。
保短期,不保长期:目前商业医疗险(不含重疾险)多以一年期产品为主,少见保长期,甚至保终身的保险产品。2020年4月,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长期医疗保险产品费率调整有关问题的通知》,通过细化费率调整的相关
2022年6月第2期
规定,解决困扰长期医疗险发展的制度障碍,引导险企开发销售长期医疗保险产品。随后,多家保险公司相继推出相关产品,截至2021年10月,共有8家公司推出超过25款费率可调的长期医疗险产品。然而,我国长期医疗险目前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以保证5年以上续保的百万医疗险为主,其2020年保费规模仅约30亿元,占百万医疗险总体份额约5%,占商业医疗险总体市场份额仅1%左右。长期医疗险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挑战三:保险公司核心能力存在不足。因经营时间短、数据积累不足,同时受限于中国医疗服务供给端发展不充分等问题,目前保险公司普遍缺乏与医疗服务体系深度融合、精细化风险分层与管控、精准捕捉客户需求等核心能力,导致其难以持续推出有效的产品,未能有效激发市场需求。
2022年6月第2期
除此之外,中国医疗系统自身的一些特点也为商保发展带来了挑战。譬如,基本医保的参保人群与商保的保障人群存在大量重叠,保障待遇边界不清晰;医疗服务提供方以分散的公立医院为主,商保公司对其影响力有限;医疗健康数据基础仍然相对薄弱,且缺乏整合的结构化数据平台等。
中国商业健康险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借鉴成熟市场的发展历程,麦肯锡提出三大破局思路,以供各方参考:
一、医险融合,提价值:险企深度参与融入医疗健康系统,以“产品+服务”为组合拳,吸引客户购买与之绑定的保险产品;保险产品引入优质医疗健康服务,依托医疗健康场景持续创造客户触点,精准销售定制化保险产品;对客户进行实时的健康追踪和医疗干预,减少疾病发生、降低赔付支出。
二、科技赋能,增效率:将前沿科技应用于保险价值链各个环节。从前端看,基于大数据的用户标签体系、智能保险产品推荐等技术,深入挖掘健康险客户需求、提高渠道效率。从后端看,利用高精度风险识别、智能理赔核赔等技术,降低两核风险、提高赔付申请处理效率。
三、多方合作,扩覆盖:以政府鼓励的渠道为流量入口,低成本、高效率获取新客户,并针对新客户进行二次开发。同时通过与各方合作积累医疗数据,进行用户分层与管理、加强风险识别与管理。(见图4)
2022年6月第2期
面对健康险市场的困境与挑战,中国商业健康险公司无论选择哪条破局之路,都应建立三大核心底层能力,紧抓市场腾飞窗口,抢占市场发展先机。
(一)从核心诊疗全面延伸,探索医险融合新模式。围绕核心诊疗环节,沿患者健康旅程向事前、事中、事后横向延伸,系统性建立专业疾病管理全旅程能力。依托健康人群狠抓“预防”,带病人群注重“管理”的定制化举措,在提升被保人综合健康状况,合理控制医疗成本。同时,沿医疗服务核心链条,纵向打通服务体系,从后端医疗服务支付向前延伸,通过搭建有效的医疗机构网络与管理,主动、深度参与和影响医疗服务决策与供给,既要保证患者体验、医疗效果,也要控制医疗成本。
横向沿患者健康旅程延伸,满足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需求。险企可沿被保人的生命周期和诊疗环节向前向后延伸,打造端到端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健康体管理,覆盖从健康教育、监测、评估到健康干预和追踪的全周期,例如饮食、运动和睡眠管理等,降低患病的可能性与风险;第二,亚健康管理,针对都市白领等亚健康人群,对生理与心理全面管理,例如心理咨询和中医调理等;第三,疾病诊疗,针对不同客群在不同情景下的健康需求打造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体系;第四,慢病管理,对慢性疾病及风险因素进行定期检测、连续监测、评估与综合干预管理,加快疾病的康复或是降低疾病进展或复发的风险。为满足用户健康保健类及专业医疗类需求,险企应重点关注五大领域的核心能力建设:专业医生团队、专职服务人员、定期检验检测、慢病治疗药品、用户激励运营。在具备五大核心能力的基础上,险企还需要打造联通的数据应用系统,通过一套电子档案贯穿用户全生命周期、全诊疗周期的医疗及服务行为记录;以及有效的组织机制流程,为生态各相关方的协同合作构筑底层保障与能力基础。
纵向沿医疗服务网络延伸,搭建多层次深度融合的机构网络。短期着力搭建覆盖广、质量高、合作深入的外部医院网络。从各级重点医院入手,通过开展高效合作谈判(如价值为导向的付费模式、高端客户导流等),共同探索价值创造点;输出标准化医院管理能力(如精益运营、学术科研、数字系统),吸引大型公立和头部民营医院合作。在医疗资源供给与服务质量方面双管齐下,共同打造保险产品的差异化竞争优势。长期应针对性地内化医疗服务能力,健全服务体系。通过运营托管,深入参与部分民营和中小型医院的日常管理,在提升医院运营表现的同时,深度植入保险服务场景;险企也
2022年6月第2期
可选择重资产投入,投资或自建服务于保险产品的定制医疗业务。
(二)以风险管理为中心,构建精细化保险营运体系。基于既往医疗数据与健康行为,精准进行风险人群分层与管理。以此指导保险业务全流程,精细化打磨保险营运能力。譬如,探索不同风险人群的差异化保险产品设计、精准核保覆盖、定价,推出定制化健康管理方案,并进行理赔风险预测和管控等。同时,进一步收集整合相关医疗数据,形成数据驱动的实时风险管理闭环。(见图5)
(三)围绕客户需求和体验,重塑产品设计销售全流程。把握细分客群(如老年人群、亚健康风险人群等)对医疗健康服务的差异化需求,重塑产品形态,显著提升产品价值创造能力,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借助全渠道用户标签体系,形成定制客户画像,并根据个体习惯和实时反馈灵活制定营销方案
2022年6月第2期
,在提升营销效率的同时,降低营销成本。此外,以数字化工具(如App)为驱动,打造线上线下相融合、高效便捷的保险、医疗服务全流程,升级端到端用户体验。
过去10年间,中国商业健康险保费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3%,增速为寿险、财险等其他险种的2~3倍。随着人口老龄化提速,居民的医疗健康需求日益旺盛,中国商业健康险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和战略窗口期。然而,尽管政府大力支持、企业积极布局、居民观念意识逐渐加强、产品形态日益多样,时至今日,由商业健康险承担的保障在中国医疗总费用支出中仍然非常有限,距离真正发挥医保补充作用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前程有日月,奋楫竞千帆”。
放眼未来,相信中国商业健康险市场定会“百舸争流千帆竞”之势。面对今日困局、借鉴全球经验,我们提出“医险融合,提价值”、“科技赋能,增效率”、“多方合作,扩覆盖”三大破局思路。期待中国各大商业健康险公司顺应大势、前瞻布局,通过建立三大底层能力,逐步完善自身产品和服务体系,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FOUR
04
part
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2022年6月第2期
中介整治风暴来临:
加速出清问题机构,强化“扶优限劣”
近日,银保监会下发《关于开展2022年保险中介机构“多散乱”问题整治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全国范围内的保险中介机构进行自查整改,对“多散乱”机构将加大清退力度。
而就在2个月前,银保监会中介部主任姜波就已撰文表明了2022年保险中介监管思路。其中,对保险中介市场体系工作提质增效提出了明确目标,要推动清虚提质和促进变革创新。
此次《通知》重点是对“多散乱”机构进行清理整治,同时,针对业务财务数据失真、互联网违法违规和保险公司中介业务进行持续排查整改,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执业管理。
《通知》表示,为进一步优化保险中介结构,按照保险中介机构法人总数及分支机构只减不增的原则,将对三大类无法正常展业的问题机构进行清理。
一是对“无人员、无场所、无业务”等无法正常经营的法人机构、分支机构进行清核、清退。具体来看,主要是对长期没有有效业务、高管人员失联,导致无法进行正常的监管沟通和信息报送,没有符合监管要求的营业场所的机构进行出清。
二是对不符合现行监管要求的法人机构、分支机构进行清退。主要包括机构信息化制度不健全、信息化治理不完善、信息安全机制不完备、信息系统建设不符合监管要求。
01
“三无”、“加盟”“挂靠”等中介机构将被加速清理
2022年6月第2期
三是对分支机构管控失序、存在“加盟”“挂靠”等行为的法人机构严肃查处或清退,同时对相关分支机构查处或清退。
持续排查整改的主要包括业务财务真实性、互联网保险业务合规性、保险公司中介渠道业务合规性三方面。
其中,将重点对虚构中介业务、虚列费用等方式协助保险公司套取费用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整治。虚构中介业务涉及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公司两个主体,一般是指保险中介公司将保险公司的直接业务记在自己名下,从而帮助保险公司实现账外流转资金。
《通知》明确要求,各保险中介机构需要开展自查并制定整改计划,并且在10月底前完成报送。根据整改情况,各监管局会选择风险问题较多,自查整改不认真、不彻底的机构开展监管抽查。
在监管措施方面,《通知》表示,此次将对各类违法违规问题将从严从重查处,对于性质严重、影响恶劣的机构和个人依法采取吊销业务许可证、撤销任职资格、市场禁入等措施。
02
保险中介市场清虚工作持续进行中
4月初,姜波发布署名文章《牢固树立底线思维 扎实推进保险中介监管》表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共有保险专业中介机构2610家,保险兼业代理机构两万余家;2021年,保险中介渠道实现保费收入4.20万亿元,同比增长5.46%,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87.95%。
由此可见,保险中介机构数量多,保费收入占比高,是保险销售的主渠道。但数量多、占比高的保险中介机构,存在种种问题,乱、散、差一直是影响保险中介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监管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也可见一斑。据普华永道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中介机构收到罚款583万元,占比11%。
2022年6月第2期
其中,利用业务便利为其他机构和个人牟取不正当利益受罚罚金最多,共计191万元,占比32.76%。而2021年全年,普华永道统计显示,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共开出2182张罚单,涉及307家保险机构,其中有184家为保险中介机构,占比接近60%。
针对保险中介市场乱象,自2019年起,监管部门就已经启动清虚治乱专项工作,2022年,整治工作仍在继续。
对于今年保险中介的监管方向,姜波在署名文章中曾明确表示,2022年,保险中介监管将以推进完善新型保险中介市场体系建设为主线,坚定有力防范风险,求真务实推动提质增效,推动新型保险中介市场体系建设不断向纵深迈进,提升行业服务实体经济成效。
姜波强调,要推动保险中介市场清虚提质:
“清虚”就是发挥监管硬约束与窗口政策指导软约束的双重作用,对于长期带病经营的问题机构,依法合规退出市场,对分支机构发展要体现“扶优限劣”的监管导向。
“提质”就是要引领行业转型升级方向,要加强治理内控监管,引导按照现代化企业标准,加强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治理和内控,发展形成一批治理健全、管理规范、发展稳健的龙头型公司。
编辑:北分企划部 2022年6月28日
在一個瞬息萬變的世界裏,
我們必須全力奔跑,才能停在原地。
In a rapidly changing world,
We must run with all our strength to stop where we are.
行业资讯速递
-2022年6月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