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生活美学202112

电子杂志艺术/摄影2021-12-01
240832

 We never sell pop, we just share the joy of creating something unique

LIFE 
AESTHETICS

艺术是人类传播真、善、美精神的重要表达形式。我们的社会通过各种艺术表现形式来宣扬一个至善的社会,抨击黑暗的、不公的社会现象,这是艺术的价值。

生活
美学

CULTURE

DESIGN

FASHION

LIFESTYLE

VOYAGE

12

2021

CONTENT

文化/Culture
创意/Creative
乐活/Life Style
时尚/Fashion 
阅读/Reading
发现/Discovery
度假/Voyage

04
12
26
36
54
58
64

CONTENT

1

何为艺术之“美”

未来社会的竞争是审美的竞争

AESTHETICS

艺术在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长河中,被赋予了精神世界的最高赞誉。而艺术的表现形式也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增加,大多数在欣赏艺术之时更倾向于对艺术之美的赞美。在谈论何为艺术之美这个话题前,我们先看一下人类对什么是艺术是如何理解的,了解了什么是艺术,才能更好的欣赏艺术之美。
对于“什么是艺术?”的探讨,从古至今来自各领域的大师们分分参与其中,并且随着艺术表现形式的不断发展,这种探讨还会持续下去。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来梳理一下前人对于什么是艺术的定义。我们从几十位大师的定义中摘抄了部分观点,以供大家了解:柏拉图认为“艺术即模仿”;亚里士多德的“艺术即认识”观点;大卫·休谟:艺术即品味的对象;哲学家康德认为“艺术即可传递的快乐”;亚瑟·叔本华则认为“艺术即展现”;黑格尔更是将其升华为“艺术即理想”的高度;尼采却说“艺术即救赎”;文学泰斗托尔斯泰则说“艺术即情感交流”;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说“艺术即症候”......还有诸多的不同领域的大师的观点这里就不再展开。如此丰富的定义都指向一个目标:表达与交流。
在古典艺术领域人们从大自然的事物中汲取灵感,通过模仿自然事物进行创作,因此柏拉图定义艺术是模仿;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将艺术创作者的自我认识加进了艺术创作中;黑格尔则认为艺术不仅仅是在谈论美,艺术哲学应该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我们不 研究整体意义上的美,我们只研究艺术;而艺术本身也不再仅专注于美。
社会发展到今天,人类早已进入到以大众的世俗化社会为主要生活方式的阶段,文化艺术也不在是少数人所拥有与大众区别开来的身份象征。相反,当今的文化艺术更多的是参与到了市场里的突显区域创造力的软实力,它更需要大众的参与与分享。
因此,我理解,艺术应有更具体的分类,它包括:艺术表达、艺术家以及艺术品。这是一个阶梯走势,艺术表达是每个人都拥有的权利,我们可以从艺术的中文字面拆解意思:艺,某种技艺,术,阐述、表达。所以,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掌握的一种技艺进

行表达。艺术家则是为社会创作出了有意义的高质量的作品,因此,他们是一群优秀的创作者。而艺术品则是市场行为,它是诸多条件构成的产物,是可以进行交易、升值以及长期收藏的事物。
由此看来,大众对艺术的理解普遍倾向于视觉美感,通俗说法就是好看、漂亮的趋于具象化的事物,进入到艺术品领域,它所包含的意义就会非常广泛,而不仅仅是好看所能概括的,它更有社会价值与历史价值。因此,艺术品会被界定高昂的价格首要条件不是漂亮决定艺术品的身价。无论是艺术的视觉美还是艺术品的价值,它们都是在满足社会上不同人群的精神与物质世界的不同需求。
说了这么多,那么什么是艺术之美呢?
艺术是人类传播真、善、美精神的重要表达形式。如果我们用摄影艺术表现手法来举例,瞬间的抓拍镜头拍出的照片是每个摄影师都引以为傲的创作。所以,真实的记录社会的瞬间就是“真”表达,但它不一定是普遍认为的视觉美。艺术包含了真善美,视觉美是艺术表达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我们的社会通过各种艺术表现形式来宣扬一个至善的社会,抨击黑暗的、不公的社会现象,这是艺术的价值。

摄影艺术

用影像记录社会百态的瞬间

用影像呈现生命的珍贵

当按下快门的瞬间,那一刻便是历史的记忆

(上图)摄影中镜头的取舍是突出什么主题的行为。亨利·卡蒂埃对取景做了决定性瞬间画面的拍摄,突出了光线对人物的巧妙作用,而不是突出人物。
(左图)多萝西娅·兰格的纪实摄影作品《迁移的母亲》,这种强烈的表达画面足矣震撼人们的心灵,动荡导致的饥贫,令人直视生命的意义。

审美视线的追随欲望人类 处在认知期待中的眼神,面对一幅摄影作品,会 不由自主地按照某种顺序 或规律,在画面内作上下 左右的打量和探寻,直到 眼睛或大脑获得某种视觉上的满足为止。那种牵引 我们视线的神秘力量,其实就是画面本身给我们 带来的能激发我们视觉 兴趣和视觉想象,并引导 我们的审美视线作视觉 追随的一种欲望或审美心理需求,而运动变化本身
本身则是一种节奏的体现。

这两张近景人物照中分别来自东西方两位女孩的瞬间表情定格。她们的共同点是素颜、表情自然、真实不造作,呈现出自然美的视觉美感。左图黑白照虽然眼角的皱纹、眼袋明显、笑纹突出,但是笑容很美;亚洲女孩眉毛略短、小蒜头鼻子、干裂的嘴唇、凌乱的头发,都无法掩饰她凝视镜头的真实表情。

运动产生线。
线是点的运动轨迹,所以,运动本身就有线的作用。取景构图时,如果要取得舒适流畅的画面感,一般会在顺着运动方向的前方留下空白余地。
唐东平 
摄影及拍摄技巧

用广角镜头和慢门结合拍摄运动物体,可以领前景位置的运动物体因在画面中位移幅度较大而产生奇特的变形虚化效果,中景位置变得较小,远景位置,远景位置比较写实。这样,从近到远就有一个明显的虚实变化过程,这种创意表达可以给观众带来特殊的视觉感受。
唐东平摄影技巧

用“速度镜”营造“雾景”效果的摄影技巧。
唐东平摄影

 摄影的造型,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与形状打交道,而 画面中每一个 具体可感的形象,若以抽象 方式去理解,正好可以看作是不同状态的“形”。 
唐东平摄影

《官女观菊图》
岩佐又兵卫
纸本淡彩,132厘米*55厘米
17世纪前期,东京 山种美术馆藏

水墨余韵随着日本僧人与宋朝的交往,尤其是禅宗的传入,自13世纪末至整个15世纪,即日本的室町时代,迎来了 水墨画的全盛时期。京都与镰仓的禅寺及幕府的当权者们都收藏了大量的宋元字画,仅足利义政将军把持的东山殿 的藏品就超过800幅。 

现代时装插画重视个人的画风特点,要求有较强的个性表现。无论是以夸张的轮廓、几笔带过的线条又或是丰富的色彩充满画面,都需要一眼就被吸引的视觉冲击感。这是时装画作为接近艺术表达形式的主要特征。

《春》
桑德罗·波提切利
板上蛋彩
1482年
203cm*314cm
意大利,佛罗伦萨
乌菲齐美术馆
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大师

现代艺术流派
野兽派风格
亨利·马蒂斯
《生之欢乐》
2.4米*1.8米巨幅
1905-1906

DESIGN

2

设计/DESIGN

Design is thinking made visual

设计中国是致力于推动中国设计领域发展的设计展,首届“设计上海”于七年前始发于上海,随后开启了“设计北京”、“设计深圳”的系列具有亚洲影响力的设计展。
“设计上海”旨在通过当代设计、精典设计、限量设计、厨卫设计、办公设计、新材料与应用设计、配饰设计、TALENTS八大版块,探索东西方设计理念融会贯通之道。

DESIGN BEIJING

DESIGN BEIJING

DESIGN BEIJING

DESIGN BEIJING

乐活/LIFE

3

乐活/LIFE STYLE

倘若生活失去了探索与体验的乐趣,活着就只有无聊而已...

门厅照片墙布置

书房、客厅照片墙布置

新年造型

New Year

计划一个快乐的休息日

疫情休息日,如何打发在家的生活呢?

来一组
韵律操吧!
放松还健身

尝试研究一道美食!

尝试做一些有创造力的事,开发一下小脑。

试着拿起画笔,随手涂抹一下窗外的风景。

读一本
有趣的书。

发现生活的乐趣,点滴投入汇聚成河!

创造力将是未来竞争力!

FASHION

4

时尚/FASHION

Design is thinking made visual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时装界辉煌的世纪

随着1922年图坦卡蒙王陵的发掘,埃及图案被应用到纺织品设计中。装饰艺术风格起源于1925年在巴黎举办的"现代工业装饰艺术国际博览会"。受和服和松散的东方服装的影响,宽松造型的服装流行起来。玛德琳·维奥耐(Madame Vionnet)发展了斜裁法,同时,马里亚诺·福帝蒂尼(Mariano Fortuny)受到经典服装的启发,设计制作了打摺、无结构的特尔裴(Delphos)裙。

在喧嚣的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和爵士时代,新的舞蹈热要求布料制造的服装不仅紧贴身体,而且能在灯光照射下闪闪发光。漂亮绚丽的面料、珠饰、亮片以及流苏,正好满足了这些要求。在这个让人兴奋,魅力四射的时期,蕾丝、毛皮和羽毛也在晚装上流行起来,粘胶丝是当时非常流行的一种面料,晒网印花技术也得以应用。

二十世纪的时尚辉煌史
A glorious fashion history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二战期间,布料是实行配额供应,裙子款式瘦小,不采用喇叭形,也没有褶皱,长度也变短。西装是单排扣的,裙子有特定的长度。这是一个人们将纺织品缝缝补补的时代。战争期间,因中断了从日本丝绸的进口,锦纶代之成为流行面料。法国被占领后,时尚中心巴黎处于危机之中,美式时尚开始走俏,牛仔布和条纹棉布材质的工装进入美国市场。

二十世纪40-50年代

战后,时尚界排斥华丽的装饰风格。纺织品以未来主义图案、科学图标、发光图形和抽象图形为特征,以当时的"原子能时代"相互应。绘有新设计家居物品线形图的纺织品也是分流行。

随着配额时代的结束,裙子也越来越宽松,圆裙往往采用手工绘制的图案并加以装饰,夏威夷风格的衬衣和美式图案日渐流行,印证了美国对欧洲的影响。

以Balenciaga为代表的一些女装设计师开创了不贴合人体的宽松廓型,这些廓型关注的是人体与服装之间的空间,硬质面料运用最多。

六十年代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人已经长大成为青少年,他们的想法与父辈不同,于是他们选择穿更短的裙子和摩登的时装。该时期的纺织品样式滑稽,色彩艳丽。受太空旅行概念的影响,新燃料,新的人工合成材料的使用,促进了风格大胆的印花图案的发展。

二十世纪60-70年代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期,兴起一种对装饰艺术和新艺术运动的怀旧情绪,并转化为明亮的,光怪陆离的图案,花卉被描绘为平面图,而且运用大胆颜色,"花之力量"被形象化,芬兰设计师马瑞米可很好的诠释了这一设计。
七十年代中性化嬉皮士运动是对六十年代的现代主义和大众消费的一个反应,越战是触发该运动的导火索。反政府派向不同的非西方文化和宗教看齐,期望从中得到灵感和启发。时尚男士的着装色彩艳丽,并带有蕾丝和褶边。石油危机导致合成纤维市场的低迷,人们更多采用天然纤维。

皮尔 卡丹和帕克 拉邦纳(Paco Rabanne)尝试使用以往在高级时装中未见过的新型面料。裤子成为女性日常正式着装,由于受美国西部片影响,牛仔装非常流行,尤其受青少年欢迎。

进入八十年代,英国的政治经济更加稳定,风格保守的套装成为时尚。1979年,玛格丽特 撒切尔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更多女性参加工作,她们喜欢裁剪得体,肩部宽大的套装,权威着装"power Dressing"术语出现。

二十世纪60-70年代

在此期间,还流行内衣外穿,1990年,Gaultier为麦当娜的世界巡演设计了圆锥型胸罩,Azzedine Alaia和Bodymap品牌设计出了弹性织物莱卡修饰人的身材。日本设计师川久保玲和山本耀司发起了另一种趋势,他们不讲究突出身材,而是讲究引人注目裁剪,单色面料,没有装饰,有时是破旧的,粗糙的。棉织物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利用。

Tips: Azzedine Alaia出生于突尼斯,成名于巴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超紧身性感"风潮创始人,是时尚界传奇设计师之一。他采用皮革和弹力棉为女性设计出"第二肌肤"的裙装,经常会用超过40块精确裁缝的布料拼接成一件衣服。

Designer by: Yamamoto Yoji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日本设计师开创的趋势仍在继续,并得到少数比利时设计师的支持,马丁 马吉拉即是其中之一。他专注于概念性的设计方法,着力使他所设计的服装看起来像是单件手工制作,而不是批量生产。解构主义和循环利用的思想是设计灵感。

二十世纪90年代

二十一世纪,纺织品越来越有装饰性,纺织产业转移到东亚和中国。通过增加装饰,服装厂可以提供高纺织品附加值,工人技术熟练,面料成本降低,新型面料不断改进,而耐光性和透气性都有显著提高,计算机辅助设计开始普及,设计师更深入控制了机械化工序。然而,这种情况导致结果是,欧洲纺织服装业手工艺技能下降。
时尚界随着女性的社会地位越来越被重视,设计风格的趋势性别的模糊性越发的明显起来,运动时尚的、线条简洁的、色彩中性化的设计大受市场欢迎。对于纯粹突显女性的妩媚妖娆的设计已经局限于金字塔顶端的消费群体,因为手工艺的要求及出入隆重场合的需求,高级女装设计风格已经不能完全适应职业女性的生活节奏,它们更适合生活悠闲的人群。

二十一世纪

10 Fashion Trends That Will Be Huge In 2022

READING

5

阅读/READING

People who like reading never find time boring

最好的中国艺术史入门书;
牛津、耶鲁、普林斯顿沿用40年之经典读本;
《20世纪中国艺术与艺术家》作者苏立文院士又一重磅力作

      《中国艺术史》是苏立文先生以他的深厚学养和数十年心血累积而成,其阐述既不西方本位,也不囿于中国传统,从不故作高深,也没有炫耀知识的虚荣。他提供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更是一种融会贯通的文化视野,将各种不同艺术形式置于大历史环境中交相观看并体会的胸怀,是对中国艺术演进脉络的整体梳理和把握。
     《中国艺术史》是一部集大成之作。苏立文通过梳理远古、先秦、秦汉、三国六朝、隋唐、五代与两宋、明清直至20世纪的中国艺术,将中国艺术的不同门类——建筑、雕刻、绘画、书法、陶瓷等在不同时代的表现形式及特点清晰、细致、全面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他不仅全面论述了中国艺术的特点本身,而且更加着重于艺术与历史的结合,将中国艺术的不同表现形式置于宏大的历史叙述之中,书写出了纵贯5000年的中国艺术之演进脉络。

迈克尔·苏立文(Michael Sullivan,1916—2013)
       牛津大学圣凯瑟琳学院荣誉退休院士,曾在剑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从事教学及研究。荣获过美国国家人文基金会、古根海姆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等多所机构颁发的多项荣誉和研究基金。
  1940年代来到中国,并开始接触中国艺术,结识了庞薰琹、吴作人、丁聪、郁风、关山月、刘开渠等中国现代艺术家,此后一直与几代中国艺术家和诸多艺术机构来往密切。毕生专注于中国艺术的研究和传播,是最早向西方引介中国现代艺术的西方学者之一,并成为这一领域的国际权威。著有《中国艺术史》《20世纪中国艺术与艺术家》《东西方艺术的交会》等多部深具影响力的专著。

《中国艺术史》(美)迈克尔·苏立文
点击 了解购买信息

READING

THINKING...

6

发现/DISCOVERY

Open your eyes for discovery of the new world

DISCOVERY

7

度假/VOYAGE

博物馆导览指南

一层

SERVICE

咨询请扫描二维码加微信或发邮件
info@inbrand.design

《生活美学》电子期刊
策划 辰莫
期刊编辑数据
《生活美学》电子期刊/辰莫 编辑策划 上海 InBrand Publishing,2021年 12月刊,Journal Code 2021-12- publicaton-17
    策划:辰莫
文案:辰莫
视觉:辰莫
编辑:颜言
图片处理:小墨
    INBRAND PUBLISHING
官网:www.inbrand.design
邮箱:info@inbrand.design
    开本 888*1000px
页数:70页
发行:DM直投20W+
服务热线:400-891-7636
《生活美学》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视频内容版权隶属视频制作者所有

我们从不贩卖流行,我们分享创造独特的快乐!

INBRAND PUBLISHIING

InBrand Creative & Design Consulting
出版:InBrand Publishing
策划:辰莫
文案:辰莫
视觉:辰莫
编辑:颜言
修图:小墨
www.inbrand.design
info@inbrand.design

本刊内容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