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行业资讯速递-2022年11月第2期

行业资讯

速递

02

Insurance industry information

总第21期

2022年11月30日

【4.数据解读】

前10月数据出炉!这一险种暴涨27.3%,规模稳居全球第一

【1.热点聚焦】

【2.热点聚焦】

蒋铭:个险代理人的转型与重塑

增额终身寿盛宴迎终局?监管要求立刻排查整改,违背三大红线者须立刻停止销售

【3.热点聚焦】

打造银保新范式,一家银保系险企的价值转型之路

one

01

part

热点聚焦

热点聚焦

 2022年11月第2期 

增额终身寿盛宴迎终局?

11月18日,银保监会人身险部发布《关于近期人身保险产品问题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将近期人身保险产品监管中发现的典型问题进行了通报。
根据《通报》,银保监会在产品核查中主要发现了四类问题,分别为产品设计问题、产品条款表述问题、产品费率厘定问题、其他问题,涉及范围包括以下24家人身险公司:

来源: 慧保天下

监管要求立刻排查整改,违背三大
红线者须立刻停止销售

国华人寿、中国人寿、渤海人寿、华夏人寿、瑞华健康、建信人寿、东吴人寿、幸福人寿、上海人寿、长城人寿、农银人寿、和谐健康、

《通报》要求,各人身险公司应立即开展增额终身寿险产品专项风险排查工作,重点包括但不限于,增额比例超过产品定价利率、利润测试的投资收益假设超过公司近5年平均投资收益率水平、产品定价的附加费用率假设明显低于实际销售费用等。
针对排查发现存在问题的产品,保险公司应当立即停止销售,并于2022年12月5日前向银保监会报送增额终身寿险产品专项风险排查报告。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精算师协会曾发文警示增额终身寿险风险,文章明确表示:“目前,有的保险营销员在销售该类产品过程中涉嫌误导性宣传,请消费者予以警惕”,同时还称,增额终身寿险并非“稳赚不赔”,“据不完全统计,若在投保后第1年退保,将会损失10%-60%的保费;若在第20年退保,收益约在2%-2.5%之间”。
此次排查造成的市场影响注定是巨大的,因为增额终身寿目前是市场最主流的产品,尤其对于很多中小人身险企的银保渠道而言,更是重中之重的产品,且监管划定的三条红线中,有两条几乎是很多产品都会出现的问题:

与以往的人身险产品问题通报不同,此次《通报》最引人关注之处不是哪些公司的产品出现问题,而是在于要求险企立刻针对增额终身寿开展排查整改。

 2022年11月第1期 

银保监会划定三条红线要求立即排查整改增额终身寿,不合规产品须立即停止销售

1

此外,针对增额终身寿问题多发的情况,银保监会还决定针对增额终身寿险产品进行全面排查整改。

弘康人寿、泰康人寿、合众人寿、民生人寿、信美相互、平安人寿、北大方正人寿、珠江人寿、国联人寿、招商仁和、中华联合人寿、小康人寿。

 2022年11月第2期 

 2022年11月第1期 

此举会不会导致大量增额终身寿产品下架,值得高度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已经有多款增额终身寿产品因为不合规遭监管要求立即停止销售。
《通报》指出,近期,随着增额终身寿险产品受到市场关注,个别公司激进经营,行业恶性竞争现象有所抬头。如,弘康人寿、中华联合人寿共2款增额终身寿险,产品定价假设的附加费用率较实际销售费用显著偏低;小康人寿2款增额终身寿险,利润测试的投资收益假设与经营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偏差。银保监会要求,上述3家险企应立即停止销售有关产品,并进行全面排查整改。
保险公司的主动调整也已经开始,此前,弘康人寿已先后下架了金玉满堂、弘利满满、利多多3款增额终身寿险产品。
另据慧保天下不完全统计,目前,各保险公司已先后下架30余款增额终身寿险产品,包括爱心人寿的守护神2.0、横琴人寿的传世壹号、和泰人寿的鑫享赢等。

根据《通报》,在近期的产品核查中,银保监会人身险部主要发现四大类问题,涉及24家保险公司。

长险短做、噱头营销,24家险企因产品违规遭监管通报

2

5家险企因产品设计违规被通报

产品核查发现的首要问题依然是产品设计,5家公司分别因保险责任范围不合理、长险短做等问题被通报。

利润测试的投资收益假设超过公司近5年平均投资收益率水平
产品定价的附加费用率假设明显低于实际销售费用

 2022年11月第2期 

 2022年11月第1期 

在产品条款表述问题上,12家保险公司因某些产品表述问题不严谨或表述不合理遭到通报。
一是条款表述不合规。建信人寿某意险,条款中的伤残程度评定标准缺少文号;东吴人寿8款意外险,条款中的伤残程度评定标准缺少发布机构和文号;华夏人寿某意外险,条款中关于具有管辖权的法院范围约定,与相关法律法规不符;幸福人寿2款产品,条款中关于犹豫期内解除合同的费用扣除相关表述不合规;上海人寿某终身寿险,条款中保额减保规则不明确;长城人寿某两全保险和3款增额终身寿险,条款中允许增加保额。
二是条款表述不合理。农银人寿某两全保险,条款中生存保险金申请材料包括生存证明,但未对生存证明的具体形式做出解释,涉嫌侵害消费者利益;和谐健康2款重大疾病保险,条款中等待期部分使用“疾病终末期阶段”描述,某医疗保险,条款中对“合理且必需”的注释不合理,易引发争议和理赔纠纷;弘康人寿某两全保险,条款中身故保险金申请材料要求不合理,涉嫌侵害消费者利益;长城人寿某两全保险和2款增额终身寿险,条款中允许变更被保险人,存在较大利率风险;泰康人寿某两全保险,条款中运用高等数学符号解释保险金额,不利于消费者阅读理解。
三是条款表述不严谨:长城人寿某两全保险,条款中满期保险金有类似利息表述,存在销售误导风险。

12家险企因产品条款表述问题遭点名

一是保险责任范围不合理。国华人寿某意外险,保险责任包含急性病身故保险金,与意外伤害保险定义不符:中国人寿某医疗险,保险责任免除条款包含慈善赠药,涉嫌加重投保人责任;渤海人寿某医疗保险,限定在指定医院完成全流程治疗且选用约定医疗材料才可获得赔付,涉嫌侵害消费者利益。
二是现金价值计算问题。华夏人寿某重大疾病保险,利润测试中退保率假设较高,存在长险短做风险。
三是产品设计异化。瑞华健康某护理保险,保额增额比例高于定价利率,未明确减保规则,存在销售误导和长险短做风险。

 2022年11月第2期 

 2022年11月第1期 

据《通报》指出,仍有5家保险公司的产品存在报送材料不规范、利益调整和宣传等问题。
一是产品名称不合规。建信人寿某意外伤害保险,产品名称未包含公司名称。
二是产品报送材料不规范。珠江人寿某两全保险,未报送已经审批或备案的条款,存在报送材料不全的问题;华夏人寿某意外伤害保险,变更备案报送材料清单表公司未盖章;国联人寿某重大疾病保险,保险条款要素表未完整填写保险责任。
三是产品存在利益调整和宣传问题。招商仁和人寿某养老年金保险,通过调整降低产品前期的身故利益来贴补增加后期生存给付的利益,并在产品宣传时承诺超定价利率的长期高回报。

产品名称不合规、报送材料不规范,5险企被点名

一是产品定价不合理。合众人寿、中国人寿、农银人寿、民生人寿、和谐健康、长城人寿、信美相互人寿、渤海人寿共32款产品,利润测试的投资收益假设严重偏离公司投资能力和市场利率趋势,存在定价不足风险。
二是费率厘定不合理。平安人寿、北大方正人寿共2款意外伤害保险,交费期包含2年交,存在假期交风险;信美相互人寿某养老年金保险,利润测试首年销售费用与定价假设差距较大。
三是费率厘定或精算假设不合规。建信人寿、和谐健康、农银人寿共4款产品,存在预定附加费用率超过监管规定上限或个别年龄点收益超过定价利率;泰康人寿9款产品,精算报告中法定责任准备金评估未明确所选用的生命表;北大方正人寿某终身寿险,精算报告中法定责任准备金评估采用的生命表与《中国人身保险业经验生命表(2010-2013)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不一致。

12家险企存在产品费率厘定及精算假设问题遭通报

 2022年11月第2期 

two

02

part

热点聚焦

热点聚焦

 2022年11月第1期 

来源:中国保险家

近年来,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催化作用下,国内经济新业态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居民的收入结构与消费观念明显变化,许多行业领域也都经历了从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的转型。转型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发展动能的切换,过去长期推动行业增长的因素影响逐渐减弱乃至消退,新的因素则在此间潜滋暗长。保险行业自然也不例外,正经历着发展路径的求证、发展逻辑的重构、发展模式的更迭。
当前,行业内关于个险渠道及其代理人的转型,已经形成了比较清晰的共识,大致集中在几个问题:一是队伍发展向职业化、专业化的转变;二是客户定位向中高端市场的转变;三是发展模式向数字化、平台化的转变。
这些共识性的判断固然切中了行业发展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一些底层问题,然而回看转型的现实,先注意到的还是人力的快速流失和三四级机构的大量裁撤,而真正有启示或转折意义的行动尚不多见。究其原因,一方面还是存在对传统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另一方面是对于前述几个问题还需要更深入的辨析和验证。
大童作为一家始终坚持围绕着线下代理人团队打造核心竞争力的专业中介机构,在自身发展历程中也经历了销售队伍的基因改造、中高端客户市场的持续开拓、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的数字化和平台化转型,扬弃了传统的组织模型、作业模式、能力定位、收入分配,去构建更符合新时代特征的高水准人才成长体系,塑造一支更接近未来诉求的代理人队伍形态。

蒋铭:

个险代理人的转型与重塑

 2022年11月第2期 

 2022年11月第1期 

转型的路径

大童保险服务董事长、总裁 蒋铭

第一,队伍职业化专业化的转变,本质上是对于代理人这一职业的重新定义。

01

 2022年11月第2期 

 2022年11月第1期 

要解决代理人的“职业化”问题,须在逻辑上先回答:这是一个怎样的职业?如果我们对于这一职业的从业标准、能力匹配、资源赋能、投入分配等不能清晰传达,对于代理人的个人商业模式无法给出更具吸引力的描述,那么我们就很难从市场中获得高素质人才的青睐,更别说专业能力的提升和人员的长期留存。
因此,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问题,绝不是仅靠对代理人的考核制度和培训体制的转变就能完成的,而是必须站在代理人的视角和立场,把握这一职业的需求逻辑、盈利模式、核心能力、成长路径,对其重新定义。要实现转变队伍基因的长期有效、性状稳定,就不只是选材标准和培养方式的改变,而必须是作业模式、收入结构、成长氛围的改变。
在这方面,大童以“三全保险管家”(全保险公司代理、全产品线经营、全生命周期服务)为核心,来重新定义保险代理人的职业。专业中介本是知识密集型产业——不论是多达数百种的在销产品、覆盖产寿健网的全业务线组合,还是全面的损失情景建模、风险保障规划、财务收支预期,都意味着保险中介从业者需要相当程度的学习能力和专业知识,更需要相当端正的职业道德和事业情怀。因此,大童首先在作业模式上,强调以存量市场的保单服务为作业基础,以服务驱动销售,以数字化保单托管开启需求导向的解决方案咨询;在收入结构上,尝试推出“童管家”专业服务付费,让代理人能够通过专业服务和知识输出获得合理收入,获得更充分的专业激励和职业尊严;在成长氛围上,对符合一定画像特征的新保险人增加关注,让优秀的同类彼此赋予事业的合理性和安全感,在积极的相互交流中碰撞出更具成功可能性的商业模型、更具确定性的发展路径。

不少意见提出,个险代理人队伍的目标市场一定要向中高端客户转变;但也许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是中高端客户选择了自己的服务提供者,而不是服务提供者“选择”了中高端客户;并且,许多中高端客户是在长期服务的陪伴中,

第二,中高端客户定位的转变,本质上要求对长期专业属性的服务能力的打造。

 2022年11月第2期 

 2022年11月第1期 

自身从“中低端”逐步成长为“中高端”。因此,如果将目标市场定位于中高端客户,本质上是要向这一客户群体证明自己是值得被坚定选择的、是值得长期陪伴的,即必须打造长期专业属性的服务能力。
长期专业属性,即长期主义为本,不是以产品推销技术为中心,而是以专业风险咨询为中心,去构造代理人的知识框架和技能边界。专业服务能力是关键,需要代理人队伍能够提供客户旅程、客户体验、客户参与的价值创造,以更细粒度的关切、更迅捷的响应速度、更紧密且长久的陪伴,融入客户的生活场景。
在这方面,大童是以“童管家”服务产品为基础,强化自身的服务属性,充分发挥专业中介“连接、整合、过滤”的独有价值,让代理人能够通过存量保单管理、医疗健康管理、增值服务管理、全球紧急援助等场景,真实、无缝、高频地为客户增强服务的体验与获得感,从而建立与中高端客户之间更加长期的陪伴关系。

第三,数字化平台化模式的转变,本质上是对科技赋能和差异化组织的承载能力的考验。

数字化转型并非一个简单的IT项目或者业务系统改造工程,而是通过科技赋能对前、中、后台的自我颠覆与自我革新,是组织、人才、观念、流程、业务模式、技术支撑能力的全面转变,从而打造数字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组织核心竞争力。
平台化则首先要从观念上接受代理人的个性化、组织的差异化,允许并尊重每个代理人团队形成自我的发展特色、自主的经营习惯、自身的赋能需求。在承载不同形态的组织发展中,以核心价值观统领多元化与有序性的平衡。
在这方面,大童坚持OMO线上融合线下的科技赋能,通过覆盖全流程的基础设施,支持代理人沉浸式的自主经营。近年来,公司在数字化获客、数字化增员方面都有积极的探索与实践,这一过程不仅是寻求未来成本重构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通过互联网的高效能与线下团队的技能训练相结合,构建出更符合现实、更友好的新人成长路径。

 2022年11月第2期 

 2022年11月第1期 

个险渠道当下首先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遏制人力的持续快速下滑,或者说在存量队伍的自然淘汰无法避免、对增量队伍要严格选材的背景下,如何增强队伍建设的效率。对此,我们认为首先需要重塑的,是适合今天的高素质人才的职业转换路径,即入场方式、运营手段、成长周期等。

重塑的方向

02

第一,全力减轻决策障碍。

必须尊重代理人的成长周期,现在要求一个人兼具获客、谈判、产品、招募、辅导、管理的技能,在大部分保险公司的现有组织结构下,是脱离现实的命题,也会阻却候选人的职业选择。通过数字化手段探索数据时代的代理人分工协同,给予其更多的生存可能性和入场方式,才能减轻代理人在职业转换中的决策成本。

第二,构建零压成长环境。

在体验经济时代,要坚持用户视角,要承认一个人对保险行业的认知、接受、热爱是渐进式的,不能寄希望于经过几次简单的接触就让对方将保险销售定位为自己的终身事业。要尝试为新人构建零压力的体验式环境,在产品与技能训练中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区分难度系数、匹配不同的成长周期,消除新人对新事物缺乏把握带来的失控感焦虑,重构以代理人的成长周期为维度的考核制度和激励体系。

 2022年11月第2期 

THREE

03

part

热点聚焦

热点聚焦

 2022年11月第1期 

个险深度转型时代,作为开放市场的银保渠道,其优越性再次得以强化,既满足了保险公司业务发展的核心诉求,也满足了银行持续推动业务多元化、提高中间收入占比的战略意图。曾经保险公司单方面竞逐的局面,已经逐渐演化为保险公司与银行的双向奔赴。
到2022年,一个更具标志性的数字出现了——根据同业交流数据,银保新单保费收入首度超越个险新单保费收入,银保再度超越个险成为人身险行业第一大渠道。且这种成长是高质量的,伴随银行理财经理保险销售能力的不断成长,保险公司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长期期交型产品占比得到大幅提升,

打造银保新范式,
一家银保系险企的价值转型之路

来源: 慧保天下

 2022年11月第2期 

 2022年11月第1期 

银保渠道再也不是单纯的规模贡献渠道,转而成为规模与价值贡献兼具的渠道,其重要性得到进一步凸显。
是时候对银保渠道、银保系险企进行深入研究了。今年国内规模最大的银保系险企——中邮保险在轰轰烈烈的引战混改后进行了全方位专业能力提升,旨在新时代背景下探索银保渠道发展的新范式。

2022年的个险渠道有多萧条,银保渠道就有多么的炽烈。
行业交流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银保渠道新单规模保费收入已经接近6000亿元,同比增速5.5%;新单期交保费接近2000亿元,同比增速更是高达15%左右。无论新单规模增速,还是新单期交增速,均远高于同期行业整体增速。
其实,不仅仅是中国,即便是放眼全球,银保渠道的成长性都足以引发高度关注。2021年,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曾发布保险行业白皮书《破解迷思,探索高质量银保发展新模式》,梳理全球银保业务发展情况,其中数据显示,2012—2019年,银保渠道不同种类产品的保费收入增速均超过其他渠道,寿险产品优势尤为明显。以2018—2019年为例,全球银保渠道寿险保费收入增长率高达4.8%,高于总保费收入3.4%的增长率。
银保渠道高增长的背后有其坚实的逻辑,麦肯锡在白皮书中从客户、银行及险企三端的变化趋势入手详细阐述了这其中的驱动因子:

客户端,财富快速积累,保障与投资需求上升,同时更期待获得涵盖全方位保障的综合解决方案;
银行端,零售业务转型成为行业共识,“加码大财富管理”、“精细化客群经营”及“全渠道客户体验升级”三大转型趋势均有利于银保发展;

银保渠道重回险企战略视野,银保系险企再迎高光时刻

1

 2022年11月第2期 

可以说,银保渠道的这一波上涨,不再是人身保险公司的一厢情愿,而是人身保险公司与银行乃至客户需求多频共振的结果,是人身保险公司不可错过的发展大机会。
银保渠道的火爆,也再度引发了人们对于银保系险企的热情。自国内出现“银保系险企”一词以来,这些背靠银行股东大树,注重发展银保渠道,发展战略乃至产品策略等都有着鲜明特色的险企,始终被认为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而谈及银保系险企,一定不能绕开的一家险企肯定是中国邮政旗下的中邮保险,凭借着中国邮政遍布全国城市乡村的密集服务网络,以及邮政、邮储银行丰富的保险代理服务经验,中邮保险从一开始就拥有了全国范围最广的保险分销网络,在下沉市场、普惠保险市场尤其占据优势地位。
中国邮政的保险代理服务有多强大?有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全国一半的银保渠道保费收入几乎都来自于这一网络。
行业基于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深度转型,又为依托中国邮政网络优势的中邮保险打开了另一层想象空间——伴随客户主权意识的觉醒,作为不同金融服务供应商的银行以及险企正逐渐从过去的竞争关系走向深度合作,而在股权上与银行天然有着深度连结的银保系险企,其优势将在这种前所未有的深度合作中得到进一步的凸显。

 2022年11月第1期 

险企端,行业回归初心,银保业务重回险企战略视野

引战混改开启发展新纪元,强强联合助推中邮保险整装再出发

2

眼下的中邮保险其实也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
中邮保险作为充分依托庞大邮政服务网络的保险公司,从2009年9月正式开业伊始就注定了自己的与众不同。

 2022年11月第2期 

 2022年11月第1期 

从股东看,最早中邮保险系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与各省(区、市)邮政公司共同出资筹建,妥妥的“嫡系”;从渠道看,遍布全国的邮政网点和邮储银行网点是其最坚实的发展依托;从人才看,无论是总部高管,还是各地分支机构,负责人主要都是来自邮政系统,在保险代理业务方面经验丰富(中邮保险成立前,中国邮政集团已经拥有10多年保险代理服务经验);从战略看,特色鲜明,以“服务基层、服务三农”为己任,实施“低成本、广覆盖、高产出”的发展战略,以小额保险为切入点,以促进城乡保险业均衡发展为着力点……
自2009年成立以来,在股东网络、资金等强有力的支持下,中邮保险资产规模及发展速度不断提升,迅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的大目标,在第三个完整经营年度,即实现保费破百亿大关的壮举。
目前,其服务范围覆盖22个省(区、市)、296个地市、1690个县市、32571个网点,70%以上的业务和服务在县及县以下地区。2021年底,保险业务收入攀升至858.09亿元,同比增长4.65%;年度营业收入迈上千亿平台,总资产也突破了4000亿元大关。更重要的是,在成立的第5年,即2014年,中邮保险开始盈利,截至2021年,已经连续8年录得盈利。
在高速发展十多年后,中邮保险再度迎来高光时刻。
2022年中邮保险股权多元化迈出坚实步伐,立足香港、辐射亚太的跨国保险企业——友邦保险有限公司成为了中邮保险的新晋股东,以120.33亿元的对价,获得中邮保险24.99%股权,并一举拿下“我国保险业截至目前最大增资扩股引战项目”的称号。友邦保险曾表示:“将利用集团总部的资源为中邮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建议和支持。专业支持和合作的领域将包括产品开发、科技、投资和风险管理的专业知识,以及就拓展和深化中邮人寿独有分销潜力方面的支持。”因此,二者的强强联合,给中邮保险转型深化带来了更多助力。
资本实力更雄厚。中邮保险注册资本金从原来的215亿元增加至286.63亿元。
人才更多元化、市场化。公开信息显示,履职邮政系统多年的韩广岳出任中邮保险新一任董事长,行业经验丰富的李学军出任总经理,一大批市场化、专业化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已加入中邮保险,这样经历丰富、专业高效的管理团队在推动该公司高质量发展和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从招聘市场及同业反馈来看,目前仍有众多应聘者对中邮保险的

 2022年11月第2期 

 2022年11月第1期 

招聘信息充满兴趣,这意味着市场对这家险企未来发展的前景表示一致看好。
股东变化、人才引进,中邮保险整装再出发,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已到来。

在中外股东的共同支持下,混改之后的中邮保险战略是非常明确的——摒弃规模至上的传统商业模式,把价值创造的发展理念融入公司建设、发展、管理的全过程。坚持保险姓保、回归本源,持续推进公司价值化、合规化稳健发展。
面对银保渠道愈发激烈的资源竞争,中邮保险立志打造银保渠道新范式,推动银保渠道逐渐成为价值创造的主阵地,通过构建核心竞争优势,努力实现自身与渠道的合作共赢。
在价值转型战略引领之下,中邮保险业务结构持续优化。根据数据显示,该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保费收入849亿元,同比增长6%;总资产达4472亿元,同比增长12%,保费增速、总资产增速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30%,已超去年全年水平,价值增速远高于规模增速。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22年10月,中邮保险高价值业务保持高位增长,长期期交新单保费超300亿元,同比增长22%,占新单保费比重76%,同比增长9%;终身寿险、健康险同比分别增长23%、76%,价值类业务保持较快增长。
关于业务品质指标,该公司续期“压舱石”作用凸显,2019-2021年中邮保险续期保费年均增长23%,占保费比重逐年提升至60%左右。2022年1-10月,续期保费近500亿元,占保费比重56%;13月继续率92.8%,25月复合继续率90.6%,保持较高的行业水平。
根据摩根士丹利研究分析报告,“中邮保险资本造血能力得到明显改善。我们

价值引领业务结构及品质快速改善,中邮保险引领银保新范式

3

 2022年11月第2期 

 2022年11月第1期 

同时也观察到中邮保险在资产结构的改变,二季度保险风险最低资本提升了15.5%,这意味着中邮人寿的业务结构正向高价值类业务倾斜。”根据中邮保险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该公司三季度寿险业务保险风险最低资本提升了11.1%,进一步佐证了该公司保障类业务占比持续提升的趋势。
偿二代二期规则下,中邮保险 2022年3季度末的保单未来盈余较2021年末增长259%,在实际资本中的占比提升14个百分点,业务转型持续增厚保单利润积累,内源性资本供给能力显著提升,自我造血能力逐步增强。
当然,人身保险行业负债端、资产端双重承压,净利润普遍显著下滑的当下,中邮保险也无可避免的承担了转型的压力。2022年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已经连续8年盈利的中邮保险罕见出现亏损。成立时间尚短,资本市场巨幅震荡,是推动其净利润由盈转亏的主要因素。而这种业绩上的波动,也成为转型中的中邮保险要面对的困难。
无论是对于中邮保险而言,还是对于大部分中小人身险公司来说,要想降低利润对于资本市场波动的敏感性,没有捷径可行,唯有保持战略定力,立足长期主义,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业务价值为引领,持续推动转型深化,最终,时间的问题还需要时间来解决。
2022年,中邮保险已开启打造行业一流险企的新征程,市场化机制、专业化人才、数字化转型、多元化渠道、高效化协作成为其最新发展方向。
根据中邮保险官网显示:“11月11日,中邮尊赢一生终身寿险产品在招商银行正式上线销售并完成首单,标志着中邮保险‘一主多辅’多元化渠道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为中邮保险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这个看似简单的信息,或许可以推断,伴随着银保合作不断深入,保险行业正逐渐迎来银保新时代,作为银保系领头羊的中邮保险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或许将率先做出突围并结出不一样的果实,为行业探索前行提供示范作用。

 2022年11月第2期 

FOUR

04

part

数据解读

数据解读

来源:慧保天下

 2022年11月第1期 

11月26日,银保监会网站发布2022年前10月保险业经营情况。总体来看,2022年前10月保险业实现原保费收入4.1万亿元,同比增长5.02%;赔付支出1.26万亿元,同比下降0.65%;业务及管理费为4085亿元,同比增0.34%;保险行业资金运用余额24.54万亿元,为总资产的91.74%。
从寿险公司来看,2022年前三季度,寿险业总资产22.96万亿元,同比增长10.12%,在行业占比85.85%,同比增加0.53个百分点;保费收入2.85万亿元,同比增长3%;赔付支出5466亿元,同比下降6.24%。
从财产险公司看,2022年前三季度,产险业总资产2.71万亿元,同比增长8.31%,在行业中占比为10.13%,同比减少了0.11个百分点;保费收入1.25万亿元,同比增长9.94%;赔付支出7142亿元,同比增长4.1%。
数据显示,2022年前10月,农业保险保费收入1119亿元,同比增长27.30%。另据公开信息显示,我国农业保险保费规模已经是连续第二年保持全球第一。

这一险种暴涨27.3%,
规模稳居全球第一

前10月数据出炉!

行业总体情况

01

 2022年11月第2期 

 2022年11月第1期 

 2022年11月第2期 

 2022年11月第1期 

 2022年11月第2期 

 2022年11月第1期 

 2022年11月第2期 

 2022年11月第1期 

 2022年11月第2期 

 2022年11月第1期 

 2022年11月第2期 

 2022年11月第1期 

 2022年11月第2期 

 2022年11月第1期 

寿险业情况

02

 2022年11月第2期 

 2022年11月第1期 

 2022年11月第2期 

 2022年11月第1期 

 2022年11月第2期 

 2022年11月第1期 

 2022年11月第2期 

 2022年11月第1期 

 2022年11月第2期 

 2022年11月第1期 

财险业情况

03

 2022年11月第2期 

 2022年11月第1期 

 2022年11月第2期 

 2022年11月第1期 

 2022年11月第2期 

 2022年11月第1期 

 2022年11月第2期 

 2022年11月第1期 

 2022年11月第2期 

 2022年11月第1期 

 2022年11月第2期 

 2022年11月第1期 

 2022年11月第2期 

 2022年11月第1期 

 2022年11月第2期 

编辑:北分企划部   2022年11月30日

在一個瞬息萬變的世界裏,
我們必須全力奔跑,才能停在原地。 

In a rapidly changing world,
We must run with all our strength to stop where we are.

行业资讯速递

-2022年11月第2期

Copyright © 2025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