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导言
千里送京娘:英雄能过美人关
杯酒释兵权:一个致命的灵魂拷问
宰相须用读书人:半部论语怎么治天下
曹兵缓刑:温柔的名将
烛影斧声:疑似密室杀人事件
杀丐遗刀:宋太宗的千层套路
血染金沙滩:潘仁美的黑锅
萧太后改嫁:乘风破浪的姐姐
楚王纵火:苍天饶过谁
寇凖求白发 敢把皇帝拉上马
04
06
08
10
12
14
16
18
20
22
【策 划】:编辑与出版部
【主 编】:吴一舟
【编 辑】:陶 琳
【配 乐】:周悉妮
【设 计】:黄 菲
【校 对】:黄 菲
白眼观天,口吐象牙,大家好,我是坐井里说的王老师。
很多人的历史启蒙都是从评书小说电视剧这些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作品开始的,这些作品不但满足了大伙茶余饭后消遣的需要,也把许多传统文化常识潜移默化地塞进了大家的小脑袋瓜里。
我本人的历史启蒙也是这样的。
在电视和网络远没有今天发达的上个世纪,当时还不是老师的王老师获得历史的主要方式就是听评书,什么《三侠五义包公案》《水浒全传》《杨家将》。
后来听评书不过瘾,我又找小说来看,而金庸先生的小说总是和历史结合得很紧密,我又一口气把“飞雪连天射白鹿 笑书神侠倚碧鸳”给看完了。
之后电视逐渐普及,我又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追剧狂魔什么《一代女皇武则天》《一代皇后大玉儿》《大宋提刑官》《少年包青天》等等等等。就连中高考期间都没耽误我和父母打游击偷摸看电视。
通过评书小说电视剧中一个又一个的故事,王老师记住了许多的名字,背下了无数的朝代,也懂得了不少“所谓的道理”。
在故事里:
好皇帝英明神武,身边贤臣无数;坏皇帝天怒人怨,罪行罄竹难书;
文臣武将大多是正面人物,皇亲国戚却全是猪狗不如;
在故事里:
才子落难总有小姐搭救,美女受困就有英雄出手;
将军只会阵前单挑决斗,皇帝就爱民间到处乱走;
在故事里:
青天大老爷总能找到事情的真相,世外的高人偏偏喜欢下山来帮忙;
好人历经磨难最终一定会遇难成祥,坏人嚣张全场结局必然是报应不爽。
故事,是我们爱上历史的第一步。
说到这大家有没有发现,那些让人印象深刻的故事大多都和宋元两朝有关呢?
包青天、杨家将、岳飞自不用说,就连金庸先生最受欢迎的作品中也和宋元这个时代有关。《天龙八部》是北宋,《射雕》、《神雕》和《倚天屠龙记》这三部曲更是贯穿了南宋到元末的整个历史时期。
这些并不是偶然。
因为宋元时代是城市经济和市民阶层迅速壮大的时代,去勾栏瓦舍听书成了大家最喜欢的休闲方式之一,这些说书人口中的故事,也就慢慢变成了小说中的桥段;也因为宋元时代是一个多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明君昏君、忠臣奸臣、盟国敌国、战争内斗,英雄小人等等能激发剧情冲突的要素是一样不少,自然能演绎出更多精彩的故事。
但故事仅仅是故事吗?
每次想到这个话题,我的脑中就会自动响起一个久远到暴露年龄的BGM:
“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故事里的事也许是已真实,故事里的事许是从来没有的事”
这是李保田、张国立和王刚三位老戏骨在1996年时演的电视剧《宰相刘罗锅》的片尾曲。剧中的情节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能想起,但这句歌词却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了一个永恒的谜题,历史上到底有多少故事,故事中又藏了多少真实的历史呢?
所以这一次的《老王撩宋元·花式辟谣手册》我们将用一个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作为切入点,带领大家拨开故事的迷雾,打破重重的谣言,探求宋元两代那各种故事背后真实的历史。
你也许听过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故事,觉得这位皇帝非常重视文人而防范武将,但你知道赵匡胤在主持科举考试的时候,竟然通过相扑的方式确定谁是状元吗?
你也许听过潘仁美陷害杨家将的故事,但你知道潘仁美的历史原型其实是北宋初期的名将,战功比杨家将所有人加起来都要多吗?
你也许听过包青天断案如神的故事,但你知道这位青天大老爷其实长得白着呢,而且他这一辈子主要的工作不是破案而是喷人吗?
你也许听过王安石不洗脸、司马光砸缸的故事,但你知道他俩是至交好友,后来却变成了一生死敌吗?
你也许听过岳母刺字的故事,但你知道岳飞背后根本就没有精忠报国四个字,甚至岳母可能根本不识字吗?
你也许听过杨过飞石打死蒙哥大汗的故事,但你知道要不是钓鱼城下的这场战斗,整个欧洲的历史都要改写吗?
你也许听过忽必烈发明涮羊肉的故事,但你知道这位无敌的帝王,自从灭了南宋之后就再也没赢过一场对外的战争吗?
你也许听过马可波罗来中国的故事,但你知道这位传说中的大旅行家,可能根本就没到过中国,完全就是个故事的搬运工吗?
故事里既有历史的真实,又不是历史的全部。
真实的历史不一定有故事中的幸福结局,也不一定有故事中的善恶分明。好人不一定能笑到最后,坏人也不全是下场悲惨。正义不是每一次都能伸张,罪行也不是每一次都能受到惩罚。
真正的历史有时候太过冰冷和残酷,所以我们才需要编写故事。而故事又总是带来偏差、误解,甚至是谣言,所以我们才更需要还原历史。
既然如此,各位小伙伴还能什么呢?赶紧跟着王老师,一起走进《老王撩宋元·花式辟谣手册》吧。
白眼观天,口吐象牙,大家好,我是坐井里说的王老师。
在影视文学作品的世界里,“英雄救美”是一个被用了无数次的万年老梗。但老梗不代表它不香啊,但凡到了需要推动剧情发展,提升男女主感情升温,或者单纯就是为了搞点刺激捞一波关注的时候,编剧大人一定会再次祭出这个大招。然后男女主角一定会互生好感,跨越千难万险一起走向没羞没臊的幸福结局。
但凡事总有例外,还真就有“英雄救美”之后剧情一路跑偏的。“赵太祖千里送京娘”,就是这么一个不走寻常路的故事。
故事是这么说的:
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没发家之前是个浪迹江湖的社会人。有一年,他在山西太原的一个道观里发现了被歹徒囚禁的赵京娘。面对着这么一个美貌动人又我见犹怜的软妹子,赵匡胤那无处安放的正义感立刻就爆发了,那真是该出手时就出手啊。不过赵匡胤虽然救下了京娘,这事却没完。因为京娘的家离太原有千里之遥,赵匡胤总不能让她一个女孩子独自上路吧。于是赵匡胤决定临时客串一把保镖,把可怜的京娘送回老家。
这一路上二人兄妹相称,赵匡胤不但击退了各种来骚扰的强盗匪徒,更是对京娘百般照顾。按照一般的剧情套路,这两人要是不发生点什么那才有鬼呢。
果然京娘对英武侠义的赵大哥是芳心暗许,主动告了个白。但赵匡胤这个不解风情的铁憨憨却觉得我救你是为了大地的爱与和平,又不图你啥,就来了个残忍拒绝。
后来赵匡胤把京娘送回家,京娘的父母又提议把女儿嫁给他,赵匡胤一气之下把桌子掀了就走。可怜的小京娘觉得自己给恩人带来了困扰,最后选择了以死明志[ 《警世通言》]。
等下,这是什么神仙剧情?好好的感情线没发展完,咋直接把生命线都给整没了?这要是今天哪个编剧敢这么写剧本,家都得让粉丝寄来的刀片给埋了吧!
难道赵匡胤真的是传说中的铁憨憨,自带绝缘体质的万年单身狗吗?
我们先来聊聊赵匡胤这个人。
在历朝历代的开国之君中,赵匡胤的个人武力值绝对是宗师级别的。他创下的“太祖长拳”被称为“百拳之母”,不但今天依然是中国传统拳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被写进了武侠小说里。《天龙八部》中萧峰聚贤庄大战群雄的时候就用过。而且赵匡胤的实战成绩也非常优秀。他曾在南征南唐时,面对十五万敌军来了个单骑突击,还把对面的敌军主将给活捉了。小说《三国演义》里写张飞“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张飞只是拿个脑袋,赵匡胤这是抓了个大活人回来,由此可见赵匡胤的实际战斗力比张飞都猛。
武艺高强的人似乎都喜欢到处游历,宋代的一些文人笔记中就有记载说赵匡胤年轻时曾在山西一带晃悠过[ 《后山谈丛》],还特别喜欢喝山西蒲州的酒[ 《曲洧旧闻》],而蒲州正是故事中赵京娘的家乡。
还有就是历史上的赵匡胤对美女确实不是那么有兴趣。赵匡胤的后宫在历代帝王中都算是规模很小的,连后妃带宫女都算上也就200人左右。而同样被认为是明君的唐太宗,后宫规模则是赵匡胤的20倍。
所以“救京娘”这个故事,赵匡胤无论是个人武力值、时空条件还是铁憨憨人设都是成立的。但是很遗憾,这个故事恐怕还是当不得真。
我们在上一册最后讲宋太祖“黄袍加身”的时候说过,赵匡胤的事业的腾飞,离不开周世宗的信任和重用。但谁也没想到周世宗的英年早逝却给了赵匡胤陈桥兵变的机会。北宋就此建立,赵匡胤成了宋太祖,但是也就此背上了“欺负老领导孤儿寡母”的骂名。
再加上北宋开国初期,天下尚未统一,四周强敌环绕。如此险恶的国际环境之下就更需要制造点舆论,让赵匡胤证明自己这个新上台的皇帝是天命所归,并且还是品德高尚的明君。
“天命所归”这事儿历来是有套路的,史书里写得明明白白呢。比如汉高祖刘邦左腿上长着七十二颗黑痣,能逼死密集恐惧症患者;蜀汉昭烈帝刘备,臂长过膝,眼睛能看到自己耳朵,跟小飞象一个造型;唐高祖李渊有三个乳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生下来三个月就能走路,还未卜先知……总之史书里能当上皇帝的人必须是生有异像的不正常人类,所以赵匡胤身上的灵异事件也不少。
史书记载赵匡胤出生的时候自带灯光效果,照得整个屋子都红彤彤的,而且这娃还香味扑鼻,一晚上都不散,所以赵匡胤就得了个小名叫“香孩儿”。刚出生的小赵不但气味独特,就连颜色也是独一份,全身金黄,跟奥斯卡的小金人一样。按照今天的医学观点来说这可能是新生儿黄疸的表现,但在当时那就预示着这个娃娃的与众不同。
成长过程中的小赵运气也是爆棚。史书记载他有一次在驯马的时候头“duang”得一声撞在了城门的门框上,结果这小子跟练过铁头功一样连个脑震荡都没有。
还有一次,赵匡胤和小伙伴在一间土屋子里下棋,门口的麻雀一直在打架,叽叽喳喳地吵得人不得安宁。赵匡胤一生气就带着小伙伴去屋外抓麻雀,结果刚出门屋子就塌了,简直就跟麻雀救他一样[ 《宋史·太祖本纪》]。这些小事虽然称不上多么惊天动地,但都是在暗戳戳地说明赵匡胤同学打小就不一般啊不一般。
“天选之子”的身份搞定了,道德高尚的人设又得怎么立呢?
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桥段,最初来自于赵普撰写的《飞龙记》。赵普是谁?那可是赵匡胤创业团队里的核心人物。而《飞龙记》听名字就知道了,那就是突出赵匡胤是怎么“龙飞九五”的宣传文案,其本质和今天的粉丝控评没啥区别。所以“千里送京娘”的故事自然也是为了宣传赵匡胤见义勇为的事迹和坐怀不乱的品质,这么英雄的事最后怎么能沦落为男欢女爱的卿卿我我呢?于是不管老赵自己愿不愿意,他都必须在故事里“送”上一回京娘,而且还得是不解风情地送,心无旁骛地送,脱离了低级趣味地送。
现在我们再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个故事,是不是有一点不同的味道了呢?
好了,今天就撩到这里,白眼观天,口吐象牙,我是坐井里说的王老师,我们下期接着聊。
白眼观天,口吐象牙,大家好,我是坐井里说的王老师。
中国人总喜欢在酒桌上办事,因为只有借着酒精的掩护,很多平时不敢说,不好说,不方便说的话才好说出口,而且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历史上有个著名的酒局就曾影响了一个王朝几百年的国运,那就是北宋初年的“杯酒释兵权”。
宋太祖建隆二年,公元961年的某一天。下班之后,宋太祖赵匡胤把石守信等禁军高级将领留下来攒了个酒局。这几位既是宋太祖称帝前最铁的哥们,更是北宋开国大功臣。
兄弟见面自然啥都在酒里了,几个人是举杯畅饮,笑谈当年那激情燃烧的岁月。可这时宋太祖却突然叹了口气说:我能有今天真是全靠哥几个了。但是自从坐到了这个位置上,我这个愁啊,连个好觉都没睡过哟。
这一桌都是铁子,石守信等人当然要帮皇帝兼哥们排忧解难了,就问宋太祖:您是有啥闹心事啊?
宋太祖就顺势抛出了一个灵魂拷问说:我能有今天全靠的是哥几个帮衬,可是万一哪天你们的手下也贪图荣华富贵,把这黄袍往你们身上一披,到时候这皇帝你们是当还是不当呢?
宋太祖这话一出口,原本热热闹闹的场子瞬间就凉到了最低点,这明显是一道送命题啊。说当是谋反,说不当是欺君,横竖都是必死的罪名。
石守信等人被吓得酒都醒了,一边哭一边问皇帝那可咋办啊?
宋太祖说道:哎呀这人生苦短,何必每天上班996呢?不如放下兵权,多攒钱多享受?
皇帝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再听不懂那才是该死。于是第二天一上班,石守信等人乖乖交出了兵权,主动申请到地方去当个闲散官员,然后心安理得地开始了“奉旨腐败”的幸福生活。
喝顿酒的功夫,宋太祖就完成了对军权的绝对掌控,开国功臣们也没有沦落到兔死狗烹的悲惨境地,总的来说这酒喝得还算挺成功。虽然史学界对于“杯酒释兵权”这个故事是否真的发生过还存在争论[ “杯酒释兵权”的故事主要来自三部宋人的笔记:王曾的《笔录》、丁谓的《谈录》和司马光的《涑水纪闻》,《宋史》中并无相关记载。],但大多数人都愿意相信北宋初年的确有过这种不流血的权力赎买。
那么宋太祖为啥这么火急火燎地要收老兄弟的兵权呢?
唐代自安史之乱以来,地方上掌握兵权的武将就成了整个王朝的不稳定因素,他们掌控着地方的权力兵力和财力,就此成为了能对抗中央的藩镇。后来的五代十国里几乎所有的割据政权都是由实力强大的地方藩镇演化来的,这帮人简直比定时炸弹还定时炸弹,属于分分钟就自爆给你看的主。武将暴走和藩镇割据的问题要是处理不好,那宋代完全可能成为五代之后的第六个短命王朝。
宋太祖曾问宰相赵普:唐末以来不过几十年,这皇帝跟走马灯一样的换,这事难道就没头了吗?
赵普回答说:那都是因为藩镇实力太强,中央管不动啊。只有削弱地方权力,控制地方财政,掌控地方兵力才能长治久安啊[ 《续资治通鉴》]。赵普还特意强调得先拿下统领禁军的石守信等人[ 《谈录》]。因为这几位都是跟着宋太祖打天下的功臣,威望最高,威胁自然也是最大。
宋太祖其实比较念旧情,有点下不去手,说这几个都是我铁子,肯定不会背叛我的啊!
赵普却说:这几位忠心有啥用?要是底下的士兵想搞事,他们就算不想反也得反啊!
这一句话算是彻底点醒了宋太祖。是啊,自己不就是这么被一场所谓的兵变“逼”着才当了皇帝的吗?所以他才下定了要收回兵权的决心。
不过决心这玩意谁都会下,关键是得有把决心转化为决胜的手段。
光靠酒量好很明显是搞不定的,“杯酒释兵权”之所以如此顺利,是晚唐以来历史发展大势和宋太祖个人实力双重作用的结果。
梁、唐、晋、汉、周这五个朝代的建立有点复制粘贴,都是地方上那个最强大的藩镇把中央政府给推了。五代的更迭就像洗牌一样,把全天下最能打的地方军全都洗成了中央军。等到赵匡胤上台的时候,地方上真是一个能打的都没有了。
当然,宋太祖刚称帝时也不是没有人跳出来要搞事。昭义节度使李筠、成德节度使李重进就第一时间扯旗造了个反,不过被宋太祖三两下就给摆平了。
而且宋太祖是一刀一枪从战场上拼出来的,军事经验和个人威望也的确是让人服气,也只有这样又有实力又能服众的皇帝,才敢尝试“杯酒释兵权”这样的操作。但即便是这样,宋太祖的“杯酒释兵权”也不是简单粗暴的一锤子买卖,而是一套环环相扣左右开弓的组合拳。
第一“拳”是在公元960年,宋太祖命令地方上最强的六个节度使调换防区,然后把中央禁军中资历最老的将领踢到了地方[ 《宋史·慕容延钊传》],这样禁军的指挥权就落到石守信这些太祖死党手里。前朝留下来的老将远离了自己长期经营的老巢,失去了拥兵自重的资本 ,这其实才是第一次“释兵权”。
第二“拳”就是我们说的这次“杯酒释兵权”。屁股还没坐热的石守信等人被踢到二线,中央禁军彻底被掌握在了皇帝手里。
第三“拳”是在开宝二年,也就是公元969年。宋太祖又攒了个局儿,这次宴请的是各地进京的节度使。当场子的气氛达到高潮时,宋太祖又说了:哎呀,你们都是国家的功臣,却总是在外面吃苦,这显得我很不体贴啊。
凤翔节度使王彦超听懂了皇帝的画外音,马上表示自己最近腰腿酸痛、精神不振,好像身体被掏空,最好立刻现在马上就退休。但是别的节度使却不甘心就此下岗,纷纷说自己有什么功劳苦劳的。结果宋太祖一摆手说:那都是以前了,不值一提。
之后所有参加宴会的节度使都被撸了,宋太祖派文官担任地方官,彻底将武将排除出地方行政体系之外,从此武将再也没法控制地方的行政权和财政权,丧失了割据一方的政治前提和经济基础。
除了“释兵权”之外,宋太祖还在赵普等人的辅佐下设计了一整套自上而下的权力制衡体系:比如在地方设置通判这个官,从级别上来说是地方上的二把手,但他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替皇帝来监视地方的一把手;再比如设置了转运使,不是给你算命转运的神棍,而是把地方收入全都中转运输到中央的搬家大队,这就把地方财政给控制住了;还有壮大中央禁军,把有战斗力的部队全都调到中央来,让地方想造反也找不到人等等等等。
就这样,晚唐以来频繁暴走的武将集团和地方势力终于被宋太祖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给驯服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能力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此以后中国历史就再也没出现过如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那样的割据乱世了。
不过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宋太祖的这套“组合拳”的确是把内部的危机给压下来了,但是管住了自己人不代表能管住外人啊,宋代又是一个多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周边战斗力爆表的少数民族都不是一个两个的问题。这帮不好惹的邻居本来就够人喝一壶了,“杯酒释兵权”后宋代的武将和军队又被管得贼严,作战能力直接被削弱了,这对外战争能扬眉吐气才有鬼呢。所以两宋三百年,就是一段不断被周边各种少数民族爆锤的屈辱史和血泪史了。
当然,那得是以后要说的故事了。
好了,今天就撩到这里,白眼观天,口吐象牙,我是坐井里说的王老师,我们下期接着撩。
白眼观天,口吐象牙,大家好,我是坐井里说的王老师。
我们今天常说“没文化真可怕”,因为一不小心就会丢人现眼。我就曾听过一位大哥在参观杭州岳王庙的时候指着“岳母刺字”的壁画侃侃而谈,说女婿毕竟不是儿子,所以岳母才能下的去手在背上刺字,这要是亲妈那绝对不能够。
讲真,当时一旅行团的人都忍笑忍得很辛苦。
如果是个人的丢脸可能一会就过去了,但要是一个王朝都因为没文化丢了脸,那可不是随意就能抹掉的事了。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宋朝就是儒雅风流的代名词,文化繁荣的最高峰,但是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宋朝在刚立国那会儿,初年却因为一位文化水平不过关的宰相而闹了个大笑话。
公元963年,宋太祖要改年号,就让自己最信任的老伙计赵普给起一个,对,就是写千里送京娘那个故事的赵普。赵普是宋太祖整个创业团队里的智慧担当,给宋太祖出过不少好主意,“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等重要大事中都有赵普出谋划策的功劳。
但赵普本人是从基层一步步干起来的技术性人才,虽然也算个读书人,但是知识储备方面实在是有限。他绞尽脑汁定了个自认为独一无二的年号——“乾德”。宋太祖觉得挺好,于是就改年号为乾德元年。
没想到乾德三年的时候,宋太祖偶然发现有个宫女的镜子后面竟然写着“乾德四年铸”。
宋太祖当场就怀疑人生了,我这才乾德三年,咋整出一个乾德四年制造的镜子出来呢?穿越了吗?
宋太祖就问赵普这是什么情况,赵普也答不出来,只好去问朝中的翰林学士们,这帮人都是饱读诗书的人肉百度。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五代中的前蜀曾用过乾德的年号。这下就尴尬了,因为古代的年号是王朝权威性和正统性的重要体现,一般不会重复使用。堂堂大宋王朝用了好几年的年号竟然是个“山寨版”的,这可真是脸丢到姥姥家了。而且前蜀从立国到灭亡,拢共才十八年,可以说不是一般的短命,“乾德”这个年号怎么看都不吉利啊!
宋太祖气得抓起御笔就给赵普画了个大花脸。这可是皇帝陛下的墨宝,赵普也不敢洗啊,第二天又顶着一脸黑道道来上班了。还好这会儿宋太祖已经消了气,赵普才敢把脸洗了 。
一国君臣闹出这么个大笑话,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宋太祖不禁感慨地说:宰相须用读书人啊!这不就相当于是指着赵普鼻子骂他没文化么。
赵普听了这话也是老脸一红,回家后就发奋读书,主要读的是《论语》。后来民间就流传出一个说法,说赵普是“半部论语治天下 ”。
那么赵普真的只靠“半部论语”就能治得了整个天下吗?
这个真不至于。
“半部论语治天下”是南宋以后才出现的说法,赵普爱看《论语》是不假,但这《论语》又不是什么绝世武功秘籍,现在随便一个学过点国学的小朋友就能倒背如流,半部论语能治天下,那这些能全文背诵的小朋友难不成个个都是当联合国秘书长的材料?
其实赵普那“半部论语”是假,他能“治天下”才是真。
实际上在“年号事件”之后,赵普还接着干了好几年的宰相,“乾德”这个盗版年号也接着在用,宋太祖完全没有继续追究的意思。赵普之所以如此有排面儿,是因为他出色的工作经历和严谨的执政风格。
赵普比赵匡胤大五岁,因为都姓赵,赵匡胤家一直是把赵普当做自己家亲戚来处的。赵匡胤被任命为宋州节度使时,赵普就成了他的掌书记,相当于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可以说是赵匡胤最贴心的心腹。
就连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都对赵普非常信任。老太太也不管赵普开国后是多大的官,一直管他叫书记,老太太说:赵书记啊,我儿子年轻没经验,你可得多费心啊。这完全是把赵普当做皇帝兄长甚至长辈的口气,就这亲近劲儿哪是一般人能比的呢?。
但赵普并不是仅凭着资历老混日子的,可以说是他和宋太祖两人,共同奠定了大宋三百年最重要的一项国策,那就是制衡。说白了就是互相牵制,谁也不能想干啥就干啥,武将要制衡,地方要制衡,官员要制衡,就连至高无上的皇帝陛下本人也需要制衡。
但是皇帝这玩意是那么好制衡的吗?在五代那个武夫遍地走,文人不如狗的乱世中长大的宋太祖,虽然读过那么一点书,但本质上来说还是个大老粗,甚至会在批阅奏折时爆粗口。
有一次大臣申请把大木材截成小块来修理宫殿。木材这玩意都是越大越珍贵,把大木材截成小块简直就是天大的奢侈浪费。所以宋太祖就在批复的奏折里写到:截你娘头!截你爷头!别寻进来!
对,就是这么直白,都不用我给大家翻译。你是不是觉得一国皇帝直接在正式的朝廷公文里口吐芬芳已经很神奇了?这位武将出身的皇帝还干出过让两个考生通过现场斗殴的方式来争夺状元的壮举,更曾因为恼羞成怒就抄起斧子把大臣打了个满地找牙。嗯,注意满地找牙这不是一个形容词或比喻,是真的把大臣的门牙给敲掉了。
所以赵普知道,想要制衡无限的皇权,那就得找一个比皇权还厉害的存在,那就是规矩。
宋太祖刚上台的时候,为了平稳度过政权更迭的动荡期,就没把以前后周的宰相范质等人换掉。等到乾德二年,也就是公元964年的时候,宋太祖觉得中央和地方的局势都稳定了,就把范质等老宰相给罢免了,准备任命赵普为新的宰相。但是因为宋太祖君臣实在是没有执政经验,在这里犯了一个程序性的错误。
按照以往的惯例,皇帝的命令需要宰相签字才能生效,可现在旧宰相已经退休,新宰相还没任命,现在没有宰相来签这个任命新宰相的字啊。
这就有点尴尬了。宋太祖就对赵普说:不要在意那些细节,你把文件拿来我替你签字不就完了吗?
赵普却说:那可不行,这是宰相的责任,不是皇帝的权力范畴!说啥也不同意皇帝代签。最后朝臣们一顿商量,想出了一个神奇的解决办法——虽然现在没有宰相,但是皇上的弟弟赵光义是同平章事。“同平章事”这四个字在当时就是可以行使宰相权力的意思,所以赵光义就可以代替宰相来签字。最后折腾了一大圈,赵普拜相的行政程序才算最终完成。
可能有人会奇怪,干嘛还非得宰相签字啊,这皇帝说话还不好使咋地?
是的,还真不好使。按照唐代以来的规矩,皇帝的“诏、敕、制”等正式文件,通俗来说就是皇帝的圣旨吧,如果没有宰相的签字那就是不合法的,底下的官员完全可以当没看见。当然前提是这个官员得足够硬气敢得罪皇帝。
赵普坚持履行程序,就是为了用“规矩”给皇帝那容易暴走的无限权力加上一个刹车。当然,也有一方面是为了自己。如果不走正式程序,他这个宰相不成了假冒伪劣产品?赵普的良苦用心固然重要,但也得皇帝愿意配合才行。你别看宋太祖这人文化素质不高,但他特别听劝,也特别明白好赖。
宋太祖曾命令底下人造一只蒸笼,就是蒸馒头包子的那个工具。但是等了很久也没等到,宋太祖就问这什么情况啊。底下人就解释了,按照规定这事要经过尚书省,尚书省下命令到工部,工部再找制造部门做预算,层层审批后才能开始做,这会儿估计手续还没办完呢。宋太祖听了之后很不爽地说:我没当皇帝的时候,出门买个蒸笼也就几十文钱的事,咋这当了皇帝还要这个批准那个审核的?
赵普就劝到:这规矩不是为了为难陛下,而是为了限制以后有皇帝乱来啊。宋太祖这才反应过来,连声称赞这个规矩好。
这就是宋太祖和赵普这对君臣给宋朝确立的气质。
所以你看,在宋朝,武将只负责外出打架,文人才负责治理天下,臣子敢和皇帝吵架,规矩才是天下最大。因为所有人都被规矩管着,所以宋代的历史才显得格外的温柔吧。
好了,今天就撩到这里,白眼观天,口吐象牙,我是坐井里说的王老师,我们下期接着聊。
白眼观天,口吐象牙,大家好,我是坐井里说的王老师。
电视剧里经常讲“军法无情”,“军中无戏言”之类的,谁要是敢乱来轻则屁股挨打,重则脑袋搬家。当然打屁股是多数,总不能一点小事就砍自己人脑袋,要不然不用等敌人打过来自己就把自己给砍光了。不过为了维护严格的纪律,执行军法都是从严从重从快,很少有缓期执行一说。
但很少不代表没有。
北宋初期的名将曹彬就曾有过这么一次非常人性化的执法经历,而他这么做的理由也是让人意外的温柔。
曹彬带兵一向注重军纪,对手下官兵的管理非常严格,大家都挺怕他的。但是有一回他手下一个年轻的军官犯了法,按理说是应该要用屁股来迎接一波板子的暴击的。可曹彬却不知道因为啥,居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副想不了了之的样子。大家还纳闷呢,心说这大帅咋转性了呢?
没想到一年后,曹彬突然下令把上次犯错的那位抓起来狠狠地打了几十板子,说这是你一年前欠的,现在给你补上。
这下子把大伙搞得是哭笑不得,心说大帅这反射弧也有点忒长了吧,这都一年了才反应过味儿来?
曹彬就说了:为什么我一年前不打他呢?是因为听说他刚娶了媳妇。如果新媳妇刚过门,丈夫就挨了揍,那婆家一定会觉得是这新媳妇带来的晦气。那以后这小两口的日子可就没法过了,所以我才故意拖了一年才执行啊[ 《涑水记闻》]。
高高在上的一军统帅,竟然还能考虑手下一个小官的家庭和睦问题,这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心可真是太难得了。的确,在北宋初年的诸多名将里,曹彬算是一个很不走寻常路的“另类”,他不像一般武将那样咋咋呼呼,嚣张跋扈,反而非常低调又温柔。而正是这份温柔,反而成就了曹彬的不世之功。
公元962年,北宋截获了一份后蜀想勾结北汉共同出兵攻宋的秘密情报。此时的宋太祖已经度过了改朝换代初期的动荡。皇帝的权威已经建立,政府班子搭建完成,连最难搞的武将和地方也被驯服,接下来要做的当然就是统一华夏把那些乱七八糟的地方政权来个一勺烩。
而稍微能给北宋的统一战争造成点麻烦的,也就只有河东的北汉、四川的后蜀还有江南的南唐了。北汉虽然国小民穷,却是个战斗欲望高涨的小强,而且后面还有一个不好惹的辽国,所以得先往后放一放。反而是南边的后蜀和南唐,虽然看着个头不小,但那都是虚胖不是死壮,绝对的一戳就倒。而且巴蜀和江南自古就是富庶之地,拿下这两块地方能极大增强北宋的国力。
现在后蜀自己找上门来送人头了,必须得安排啊。
公元964年,赵匡胤发动了对后蜀的战争,曹彬也是灭蜀大军中的一员。其实灭后蜀的难度并不大。后蜀皇帝孟昶只知道抱着媳妇花蕊夫人花天酒地,根本就挡不住宋军的进攻,不过两个月就亡了国。气得花蕊夫人一个女子都写下了“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人是男儿”的千古差评[ 《十国春秋·蜀志》]。
战事如此顺利本来件高兴事,但后面发生的事就让人乐不出来了。
宋军打下成都后,军纪败坏,各种欺男霸女违法乱纪。作为统帅的忠武军节度使王全斌不但不处理,这位老哥还带头往自己兜里搂钱。只有曹彬依然坚守原则,不忍百姓受苦,不允许自己的手下加入到这场打砸抢烧的狂欢中去。他还多次请求王全斌等人尽快班师回朝,可惜都没有被采纳。
宋军这么搞,就算是追求安逸的四川军民也忍不了了,他们揭竿而起造了反,叛军最多的时候达到十几万,以至于宋军后续的平叛战争一打就打了两年,才彻底把四川的破事给搞定。把一个本来应该很快做完的支线任务硬生生拖成了主线任务,这可真是得不偿失。
其实这事宋太祖也有责任。唐末五代以来各路军阀打来打去,不管是谁占领了敌人的地盘,士兵都会来一场大抢劫,这后来都形成一种约定俗成的惯例了,称为“夯市”。
而宋太祖为了调动出击宋军的积极性,在平蜀之前曾对王全斌等人说过:你们打下地方,只需要把库房里的粮食和兵器给我留着,其他钱财啥的就和士兵分了吧[ 《续资治通鉴》]。这样大宋获得了地盘和战略物资,出击的将领和士兵们也能发笔小财,不是两全其美的事么。
宋太祖想得挺好,可是他忘了一件事,那就是谁也不会嫌钱多啊。当宋军上下瓜分了后蜀官府里的东西后,自然就盯上了普通老百姓兜里的钱,既然皇帝都发话了,那俺们也别客气了,抢吧!
对此宋太祖应该是很后悔的,所以平蜀之战结束后,他把那些在四川各种搂钱的武将全给办了,只给遵纪守法的曹彬封了赏。曹彬觉得大家伙都倒霉,就自己一个人受表扬容易遭人恨啊,这以后同事关系可就没法处了,就主动要求取消对自己的赏赐。但是宋太祖却非常坚持,说啥都得重赏曹彬[ 《宋史·曹彬传》],这很明显是要树立一个遵纪守法的新典型,防止其他人再犯类似的错误。
曹彬在平蜀之战中的表现,不但让他获得了宋太祖的信任,也直接影响了后来北宋对南唐的战争方针。
当时的南唐已经是北宋的小弟一名,所以宋太祖也没有一上来就喊打喊杀的,他好几次带话给南唐国主李煜,让他来开封拜码头,其实就是想兵不血刃地实现江南的和平统一。当然由于李煜始终不敢来,宋太祖就再次启动了北宋的战争机器。
公元974年,十万宋军集结待命,随时准备杀向江南。这次,宋太祖选择了曹彬为主帅,连个监军都没派,相当于十万南征军全归曹彬说了算,这在整个宋朝都是绝无仅有的事情。
不仅如此,宋太祖还赐给曹彬一把尚方宝剑,大军中谁不听话可以直接先砍了再说,这份信任和重用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宋太祖如此重用曹彬,就是看中了他的温柔守规矩。因为他不能容许灭蜀之战的错误在江南重演,这才是他打破惯例,全力支持、重用曹彬的根本原因。
出征前,宋太祖召见了带兵的将领。他的目光扫过面前的这些精兵强将,最后落在了曹彬脸上,坚定地对曹彬说:江南的事,就全交给你了!一定要少杀人,少破坏啊!
而被委以重任的曹彬也的确不辱使命。事实上灭南唐的剧情前半段和灭蜀完全是一个套路,宋军很快就击破了南唐军的主力,包围了南唐都城金陵。
眼看金陵就要打下来了。可曹彬却突然得了重病,都起不来炕了。主帅病倒了,各路的将领都围过来探病。曹彬就说了:我这病啊,药治不好。除非你们发誓,打下金陵之后不可滥杀无辜,我估计呀,我才能好啊!将领们都赌咒发誓说进城后一定老老实实乖乖听话。结果第二天曹彬的病真就好了,第三天金陵城就打下来了,这剧情发展还真是神速啊。
原来曹彬围攻金陵的同时一直在劝南唐后主李煜投降。李煜同意后,曹彬又怕手下人进了城会乱来。虽然他手里有尚方宝剑,谁不听招呼砍了就完了。但曹彬不想闹得那么难看,与其事后追究,不如提前预防,于是他就装了这么一场病。
曹彬这一病,保住了李煜君臣和全城百姓的身家性命,北宋也顺利接管了江南富庶之地,真可以说完美。在统一天下的战争中,铁血的武力征服常有,但温柔的菩萨手段却不多。曹彬个人的品质和宋太祖的鼎力支持叠加起来,最大程度上避免了战争的破坏,既为整个北宋国力的提升打下了基础,也给后人留下了一个有着温柔气质的大宋王朝。
好了,今天就撩到这里,白眼观天,口吐象牙,我是坐井里说的王老师,我们下期接着聊。
白眼观天,口吐象牙,大家好,我是坐井里说的王老师。
大家在侦探小说或者悬疑剧里一定都看过那种密室杀人的桥段,是不是觉得特别刺激,特别想知道事情的真相到底是怎么回事?
在北宋的历史上,也有过这么一场“密室杀人案”,死者和嫌犯竟然还是两位大名鼎鼎的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
案子得从公元976年的一个大雪之夜说起。这天半夜,北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在皇宫中暴毙。老赵生前没立太子,接班的是他弟弟赵光义,也就是后来的宋太宗。
兄终弟及本来就是特例,宋太祖死得又太突然,所以后世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是宋太宗谋杀了自己亲哥,然后篡夺了皇位。
比如,北宋中期有个叫文莹的和尚在他的《续湘山野录》里是这么推测案情的:
事发当天,下了大雪,宋太祖把弟弟赵光义找来喝酒。兄弟之间说点悄悄话,就把伺候的人都撵出去了。这些人在外面只能看到他们在烛光下的影子。一会儿就看到赵光义从桌子边站起来,双手在那晃,也不知道是在求饶还是拒绝。一会儿又有人看到哥俩喝完了,太祖拿着把斧子走到屋外戳雪,还对着赵光义说:好做,好做!大概可以理解为你好自为之,或者你做得好啊你做得好!然后太祖就去困觉了,呼噜声打得山响,赵光义也留在宫里睡了。没想到半夜太祖就去世了,赵光义当场接班转正。
这就是“斧声烛影”这一千古谜案的最原始版本,听起来是不是就好像太祖发现了什么在警告弟弟,然后被狠心弟弟给灭口了似的。再加上刑侦剧里都演过,凶手往往是获益最大的那个,那这么看宋太宗赵光义实在是可疑到爆啊。不过有人却不认可这个版本的故事,比如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代史学大拿司马光同志,对,就是砸缸的那位。
司马光在他的《涑水记闻》中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全新版本的“烛影斧声”,前面剧情都一样,喝酒啊,影子啊什么的。但不同的是当晚赵光义并没有留下过夜,而是回自己家了。等到半夜太祖去世的时候,太祖的宋皇后就让太监王继恩去找太祖的四子赵德芳,意思就是让他来接班。这王继恩虽然是个传话滴,却也有自己的想法,他觉得太祖一直以来都想让弟弟赵光义接班,于是出门直奔开封府去找赵光义了。
刚走到开封府,他发现赵光义的私人医生程德玄在门口蹲着呢。于是两人进门把事这么一说,赵光义听完吓得半死,说啥也不敢去。王继恩就说:再不抓紧,这好事可就落到别人头上啦!于是,在王继恩和程德玄[ 《涑水记闻》误记为王继隆,贾德玄。]两人的鼓励下,赵光义硬着头皮进了宫。
宋皇后听说来人了,问了一句:是德芳来了吗?
王继恩回答说:是晋王到了!
宋皇后虽然吃惊,但是也反应过来了,马上低头服软说:我们娘俩儿的命,就交给官家啦!“官家”是宋代对皇帝的称呼,这就是认可了赵光义的皇帝身份。
赵光义也哭着保证:以后我们一起吃香喝辣,别担心啊!
按照这个版本,赵光义根本没有作案时间,要不是手下人撺掇都不敢进宫。所以太祖就是意外去世,赵光义也是正常接班,这瓜没啥可吃的,大家都散了吧。
嗯,真的是这样吗?
按理说司马光是严谨的学者,写的东西应当是靠谱的。可文莹作为一个和尚,都说出家人不打诳语,和尚也不当官,没有啥政治立场,根本没有撒谎的必要。那这两人到底谁说的是真的呢?
要想搞清楚这笔糊涂账,还得从本案的核心疑点——太祖到底想不想传位给弟弟赵光义说起。
事实上,宋太祖的确有让赵光义接班的想法。
我们前面说到,宋太祖没有立太子,这其实是有历史渊源的。历代王朝的主流继承顺序都是父死子继这一套,毕竟儿子咋地都比弟弟更亲。但是由于五代政权动荡,谁也不敢说自己的皇位能传多久,保障政权的延续才是第一位的,传给谁倒成了次要的,传给养子、侄子和兄弟的多了去了。所以自唐末五代以来这几十年里,皇帝习惯上都是不立太子的。
但是如果皇室里哪一位被封了王并同时担任开封府尹这一职位的,那基本就是下一任的皇帝本尊了。比如周世宗柴荣就一天太子都没当过,他在公元953年担任开封府尹,进封晋王。第二年后周太祖郭威驾崩,柴荣就直接登基为帝,所有人都觉得顺理成章。宋太祖取代后周建立北宋时,也不知道自己这个政权能挺多久。为了保住老赵家的江山,让年富力强,执政经验丰富的弟弟赵光义接班肯定比让自己那几个没长开的儿子要保险。所以宋太祖一直以来都是把赵光义当做接班人来培养的,他先是任命赵光义担任开封府尹,开宝六年又进封他为晋王,位列宰相之上。
也就是说赵光义此时不但是最尊贵的亲王,还是首都市长,比宰相都高一级,这怎么看都是皇储的待遇啊。至于宋太祖的儿子,直到太祖去世都没捞到啥高大上的官职,更别说被封王了。
而且赵光义凭借着自己的身份和权力各种招揽人才,大把大把地往外撒钱,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晋王帮”,光给他办事出主意的人就有六十六个[ 《宋太宗晋邸幕府考》]。对此宋太祖也是默许,甚至鼓励的。有人在太祖面前说晋王聚众居心不良,应该小心,还被他直接给杀了[ 《玉壶清话》]。
这摆明了是想兄终弟及的节奏,赵光义完全没有作案动机啊。
别急,我还没说完。因为太祖想传位给赵光义是不假,但准确地说,应该是他“曾”想传位给赵光义才对。
人的本性是不可违背的。随着政权的稳固,宋太祖的儿子也慢慢长大,你要说宋太祖一点都没有让儿子接班的心那绝对是不现实的。实际上在他执政后期,已经慢慢在打压弟弟,抬高儿子,主要是四儿子赵德芳了。
开宝九年,宋太祖派赵德芳接见吴越王,往常这种接见国宾的活,都是弟弟赵光义的活,这次让赵德芳去,很明显是让儿子参与到国家大事中来了。也是在这一年,宋太祖提议要迁都洛阳。理由是开封无险可守,迁都洛阳可以减轻国防压力。最后因为赵光义的反对,这事才没办成。
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国防问题。但大家可能不知道,当时洛阳的最高长官恰好是赵德芳的老丈人[ 《宋史.焦继勋传》]。如果宋太祖能顺利迁都洛阳,就可以跳出弟弟赵光义经营多年的开封,在洛阳给儿子赵德芳建立新的政治基地。
不过可惜,此时的赵光义已经羽翼丰满,就连皇帝也不能想咋地就咋地了。宋太祖可能是为了政权稳定,也可能是顾念兄弟之情,也没太明显动作,就这么一点一点慢慢耗着。就在这节骨眼上,“烛影斧声”发生了,你要说这里面没点猫腻也实在是说不通。
事实上就算是司马光版本的“斧声烛影”中,也有很多值得讨论的地方。比如王继恩为啥就奔了赵光义家,难道就是因为一个太监内心的正义感吗?
还有赵光义的私人医生程德玄同志,大半夜的不睡觉在门口等啥呢?你是提前知道会发生点啥咋地。最关键是这位程德玄还是个下毒高手,据说当年毒死南唐后主李煜的毒药就是这位老哥配的。而王继恩、程德玄这两位在太宗上台后也是各种飞黄腾达,怎么看都像是卧底转正和帮凶领赏的姿势啊。
所以这事完全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正反双方都能找到支撑自己观点的证据。当然,不管两边说得多热闹,这场所谓的“密室杀人案”已经无法找到最直接的关键证据,可能永远也无法查明最终的真相了。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场扑朔迷离的兄终弟及,成为了宋代皇室的一块心病,也极大地影响了北宋初期的历史走向。
好了,今天就撩到这里,白眼观天,口吐象牙,我是坐井里说的王老师,我们下期接着聊。
白眼观天,口吐象牙,大家好,我是坐井里说的王老师。
人们常说自己走过最坎坷的路,就是别人的套路。所谓套路,就是挖好坑等人跳,在这方面,北宋的第二任皇帝宋太宗称得上是个中高手。
民间笔记小说有个故事,说有一天太宗微服私访,车驾经过市集,碰巧一个乞丐对着一个商户强行乞讨,特别的嚣张,边上围了一群看热闹的。突然一个大汉跳出来一刀就把这欺负人的乞丐给宰了,然后丢下凶器就一溜烟跑了。
光天化日就敢杀人,宋太宗既然也在现场,当然果断下令必须在期限内抓到凶手。开封府立即就成立了专案组,没几天就破案了,来和太宗汇报说是那个被骚扰的商户家人不堪被乞丐羞辱,愤而杀人。
太宗就说:同志们辛苦啦,千万别冤枉好人啊,下次把凶器也带来我看看哈。
几天后专案组成员带着那把杀人的刀就来了。
太宗就问:重审了没?有冤枉吗?
专案组表示:审过啦!肯定没问题!
太宗说:得嘞!那个谁啊,把我的刀鞘拿来嘿!
边上的小太监拿来了太宗的刀鞘,把杀人的刀往里一插,那真叫一个严丝合缝,原来这刀就是太宗的。那事情就有意思了,开封府抓的那个商户是怎么回事呢?那还有啥不明白的,明摆着专案组成员眼看限期将近,案件又没啥进展,为逃避“追责”只能拿那个倒霉商户来顶罪了呗。只是让人没想到的是杀乞丐这事居然是皇帝让人下的手。
这下糊弄领导的事可直接败露了,专案组成员在底下瑟瑟发抖,太宗则是痛心疾首,他义正辞严地说:就你们这么办事,啊,那不是草菅人命吗!于是所有人都知道这个皇帝可不好糊弄,再也没有人敢跟太宗耍心眼了。这就是“杀丐遗刀”的故事[ 《宋人小说类编》]。
什么叫套路,这就是套路啊!先是让人杀掉乞丐,故意留下杀人的刀;之后又是限期破案,又是当庭翻案的,既震慑了手下,又给自己树立了明察秋毫的人设。宋太宗自编自导自演的这出戏简直可以评得上“年度反转大戏”啊。
那太宗为啥要搞这么复杂的一个套路呢?因为整个“杀丐遗刀”事件中被太宗整得一愣一愣的专案组最高负责人开封府尹,就是他的弟弟赵廷美同学。虽然“杀丐遗刀”是笔记小说,但有一些蛛丝马迹还是可以反映真实历史的,比如宋太宗为什么跟弟弟赵廷美这么过不去。
我们前面讲过,因为“烛影斧声”的剧情太迷,宋太宗这个皇帝当得总有点那么名不正言不顺,底下的人都有点口服心不服。而且因为太宗兄终弟及的非正常继承,这就意味着他的弟弟赵廷美也可以兄终弟及。同时太祖的两个儿子都长大了,人家的爹可是前任皇帝啊,这两个大侄子也有皇帝宝座的继承权,怎么安排这三位就成了一件很挠头的事。
于是为了安抚众人,太宗当上皇帝后就效仿他哥宋太祖的操作,任命弟弟赵廷美为开封府尹兼中书令,又封了齐王。对太祖的两个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也是各种加官进爵,一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模样。
但这只是表面文章罢了,太宗怎么可能容忍自己的弟弟和大侄子染指皇位呢?于是,太宗的套路开始了。
太平兴国四年,太宗亲率大军灭了北汉,又想趁热打铁夺回燕云。但是很不幸,大战之后没来得及休整的宋军在高粱河之战中被辽军给打崩了,宋太宗因为腿上中了两箭骑不了马,只能趴在驴车上仓皇逃窜,硬是用小驴车跑出了千里马的速度,也留下了“高粱河车神”和“驴车漂移”这两个段子。
逃回家的宋太宗心里这个憋气啊,连打下北汉时答应大家伙的赏钱都不给了。他侄子赵德昭看不下去,就劝叔叔该发的钱还是得发啊,不然大家以后不好做啊!
结果太宗一听更来气了,撂下一句:等你以后当了皇帝再发也来得及!赵德昭这孩子也是气性大,一看皇帝这么猜忌我,那我就死了吧,下班回家就自杀了。太宗知道后表示非常震惊,跑过去抱着赵德昭的尸体嚎啕大哭说:傻孩子哟!你咋那么傻呢,啊啊啊[ 《续资治通鉴》]~
太宗哭得是很伤心,但心里到底是高兴还是难过,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问。
更刺激的剧情还在后面,仅仅两年后,曾经被提名接班皇帝宝座的赵德芳也突然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了,年仅二十二岁。
嗯,你品,你细品,这些真的是巧合吗?搞定了两个大侄子,太宗接下来的目标当然就是弟弟赵廷美了。
这时候一个人跳出来助了太宗一臂之力,他就是我们的老熟人赵普。其实早先赵普和太宗的关系并不好,太宗上台后赵普就一直不受待见,甚至好几次被政敌整得死去活来,眼看就要狗带了。作为一个政坛老油条,赵普当然能看明白太宗在搞什么套路。为了挽救自己的政治生涯甚至是身家性命,赵普也是豁出去了。他公开上书,说出了一个天大的秘密:那就是当年太祖和太宗兄弟的老娘杜太后曾交待过,要太祖死后把皇位传给太宗,这份文件就是我写的,藏在一个非常秘密的地方,这事别人都不知道,只有我知道[ 《宋史·赵普传》]!
太宗派人一找还真找到了这份装在密封盒子里的文件,上面写的果然和赵普说的一样,这就是历史上的“金匮之盟”。
“金匮之盟”和“烛影斧声”并称为北宋初期两大悬案,千年来关于这两件事的争论都快吵翻天了。有不少人觉得“金匮之盟”就是太宗和赵普编造出来巩固皇位的谎言。其实这完全说不通,这时候太宗都当了六年皇帝了,巩固皇位已经不是他的刚需了。他真正的目的其实是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
我们之前说过,太祖执政初期是把太宗赵光义当接班人培养的。这有可能是老娘杜太后的意思,也可能是宋太祖出于维护赵氏政权的本意。可关键在于,放着儿子不传而传给弟弟,宋太祖心里真的乐意吗。对于杜太后而言,手心手背都是肉,她为啥就偏帮二儿子呢?
关于金匮之盟是否存在,史学界一直有争论,而对于盟约的内容也有两个版本的解释:第一个版本就是赵普公布的版本,是杜太后逼着太祖把皇位传给太宗;第二种就是比较绕的版本了,杜太后说的是,让太祖把皇位传给太宗,太宗再传给三弟赵廷美,然后赵廷美再传回太祖的儿子赵德昭。这样既能保证政权稳固,又不让太祖吃亏。
第二个版本虽然没有任何官方史书的明确记载,但是大多数人都相信这个才是真的,因为这事更合逻辑,更合情理。
赵廷美在太宗刚登基时也被任命为开封府尹,还封了王,这就是皇储的配置,两个侄子赵德昭、赵德芳也是水涨船高,这继承顺序和第二版本的内容完全吻合。
但坐上皇位的那一刻起,太宗还会允许自己的皇权外流吗?
所以在赵德昭自杀,赵德芳又在二十出头就自然死亡的情况下,下一个要干掉的必然就是赵廷美了。这个时候“金匮之盟”就出现了,等于告诉所有人,我的皇位是老娘让我哥传给我的,并不存在什么兄终弟及的惯例,那我想传给谁都行。
其结果就是,顺应了皇帝套路的赵普再次拜相,赵廷美很快背上了“谋反”的罪名被整下去,没几年就郁郁而终。太宗也终于可以心安理得地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了。这才是宋太宗的千层套路啊,毕竟还有什么比皇位传承更重要的事呢?
宋太宗虽然心满意足了,但北宋摊上这么一位爱玩套路的皇帝,真正的闹心事还在后面呢。
好了,今天就撩到这里,白眼观天,口吐象牙,我是坐井里说的王老师,我们下期接着聊。
白眼观天,口吐象牙,大家好,我是坐井里说的王老师。
一部经典的文艺作品,除了要有一个让人爱得不行的主角之外,更需要一个让人恨到爆炸的反派。
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杨家将》系列作品,就塑造了一门忠烈、扶保大宋的杨家将形象,那真是儿子战死了孙子上,男人死光了媳妇冲,实在没人了就连家里的烧火丫头杨排风都披挂上阵了。当然大反派潘仁美的戏份也是重得很,那真是老招人恨了。
而很多人对杨家将的爱、对潘仁美的恨,都是从“金沙滩之战”这个故事开始的。
简单来说就是杨家将在前线浴血奋战,潘仁美不但不发兵救援,还把杀出重围前来搬救兵的杨七郎给射死了,最后害得老令公杨业兵败自杀,连带着杨家八个儿子最后只剩下杨六郎一根独苗回到大宋。
那么历史上真有杨家将吗?潘仁美又和老杨家什么仇什么怨呢。
金刀老令公杨业是确有其人的。这位哥最开始是北汉的人,他有一个灰常拉风的外号叫“无敌[ 《宋史·杨业传》]”。对,就是“无敌是多么寂寞”的那个无敌。
公元979年,宋太宗亲征北汉,顺手招降了杨业,杨业这个名字实际上还是太宗赐的。宋太宗对杨业信任有加,杨业也用自己的忠诚和能力回报了皇帝。
公元980年,辽国发兵十万进攻雁门关,杨业亲率数千骑兵绕到辽军后方,与主帅潘美前后夹击大败辽军。此战杨业也给辽军留下了严重的心理阴影,以后只要杨业的旗号在战场上出现,辽军就纷纷表示惹不起,马上向后转就回家了。
诶,等一下,刚才好像有一个奇怪的名字混进来了呢。
没错,和杨业在雁门关配合作战的,就是宋初名将潘美,也就是《杨家将》里那个祸国殃民的大奸臣潘仁美的历史原型。
不过,真实历史上的潘美可不是什么奸臣,他战功赫赫,人品也是一流。而且他还是杨业的直属领导,两个人一直配合默契,咋地也有一份战友情在,后来怎么会沦落为人们口中的大反派——潘仁美的原型呢?
这个事就得从杨业之死中找答案了。
血染金沙滩的故事虽然是艺术加工,但也算有点历史原型。
公元983年,辽国的辽景宗突然病逝,年仅十二岁的辽圣宗在母亲萧太后的扶持下登上皇位。辽国政权出现动荡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宋太宗的耳朵里。太宗一看这是个好机会啊,于是在公元986年再次发动北伐,想趁机收回燕云十六州。
这一年是宋太宗雍熙三年,所以这次北伐也被称为“雍熙北伐”。不过这一次太宗根本就没上前线,毕竟上一次“高粱河之战”中被辽军撵着屁股追杀的经历实在是太刺激了,这回还是蹲在后方安全点。
此战太宗吸取了上一次北伐的教训,没有让全部人马都一股脑往燕云十六州的核心幽州跑,而是分为东、中、西三路。
东路军是此次北伐的主力,由咱们之前提过的那个名将曹彬率领;中路军的主帅是田重进,也是跟着太祖打天下的猛将;而西路军就是由潘美和杨业这对老搭档所率领的。
宋军虽然是三路出击,但由于战场地形的关系被分为两个主战场。曹彬率领的东路军负责东线战场,主要在平原作战。而田重进的中路军和潘美、杨业的西路军则属于西线战场,基本是在山区里穿插。
所以宋太宗的计划是让曹彬的东路军高调喊话,低调赶路。就是表面上气势汹汹的,扯着脖子喊我们要来打幽州啦!但实际走起来恨不得躺地上往前蹭才好。等到辽国把军队都调到东线来,中路军和西路军才好趁机从侧翼包抄幽州。到时候三路大军会师幽州城下,保证让辽国人吃不了兜着走[ 《宋史纪事本末》]。
应当说一开始计划实行的还是很顺利的。在宋军的突然袭击下,辽国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三路大军都取得了巨大的战果,战线不断向辽国境内推进。
但随着宋军的不断深入,通往幽州的路也变得越来越不好走了。以骑兵为主力的辽军利用其强大的机动性不断骚扰宋军的后方,曹彬的东路军最终被打得几乎全军覆没。东线战场的失败,意味着太宗的这次“雍熙北伐”也打不下去了。太宗紧急命令中路军和西路军撤军。因为此前西路军打下了不少地方,太宗就给潘美和杨业布置了一个额外的任务,那就是把前线的百姓都带回来。
杨业就对主帅潘美提议,应该声东击西调动敌人,然后秘密安排百姓撤离,我们只需要守住阵地就行。潘美还没说话,西路军监军王侁却跳出来阴阳怪气地说:哟,您不是外号叫“无敌”么?怎么遇到辽兵这么怂啊?别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心思吧!
杨业作为一个投降过来的武将,最受不了别人说他有二心。只能硬着头皮主动出击,换取时间让大家撤退。
虽然被这倒霉监军逼得不得不主动出击,但杨业还是希望能保住手下弟兄的命,他临走前哭着对潘美说:您千万在陈家谷这里接应,否则我们这些人可就回不来咯。
杨业出发后,潘美就率军来到了陈家谷。可这时候那个倒霉监军王侁又整幺蛾子了。他以为杨业把辽军打败了,就率领部队冲上去抢功劳,结果走到一半听说杨业战败了,这位怀疑别人不勇敢的监军第一时间露出原型,带着大队人马就跑了,作为主帅的潘美根本就做不了这位监军的主,只能跟着一起撤了。
这就奇怪了,一个监军怎么权利这么大呢?这就得回到咱们之前提的疑似不正当上位的宋太宗了,因为皇位来得不清不楚么,所以太宗对他哥哥太祖那朝的旧人基本都不敢重用,潘美就是太祖的旧人,太宗怎么放心让军队全由他说了算。这个王侁名义上是监军,其实就是太宗派来监视潘美的。所以潘美明知道他是个搅屎棍,也没办法。
于是等杨业且战且退回到陈家谷,发现一个援兵都没有时,只能玩命了。他亲手杀了数百辽军,最终不幸被俘绝食而死。
事后主帅潘美因为指挥不力被连降三级,而监军王侁则被剥夺官职加流放。在宋代对官员是没有死刑的,流放就是最高的处罚了。所以从这追究的程度也说明,当时宋朝内部认为杨业之死的最大的责任人并不是主帅潘美而是监军王侁。
杨业奋勇杀敌却让自己人给坑死了,这让他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悲剧英雄。宋朝这边自然是各种悼念祭奠,就连辽国那边也给他修了杨无敌庙来纪念。
杨业的后人中,被后世称为“杨六郎”的杨延昭其实是杨业的大儿子,他在老爹死后依然奋战在抗辽前线。
而评书中杨延昭的儿子杨宗保和穆桂英生下了杨文广,其实也是虚构的,正史中杨文广就是杨延昭的儿子,是第三代为国效力的杨家将。后来这一门忠烈的老杨家在民间就逐渐变成了故事里的“杨家将”。就像我们前面说的,一个好故事需要一个好反派,而这潘美这个大军统帅显然比那什么倒霉监军来得更有分量,也更有戏剧冲突。所以可怜的潘美同学,就因为剧情需要被改造成了陷害杨业的大反派潘仁美,这个黑锅他是不背也得背了。
抛开故事中的情节和桥段,我们还应该认识到,“杨家将”故事的广为传颂是和当时宋代人内心深处的伤痛与遗憾分不开的。
因为“雍熙北伐”的失败,宋朝失去的不只是杨业这样一个英勇善战的名将,还有收回燕云十六州的最好机会。
此战过后,北宋彻底认清了辽国不好惹这一现实,也只能无奈接受燕云十六州收不回来的尴尬局面。北宋的整体国防政策也由进攻转为防御,谋求和辽国的和平共处成了主流。所以宋代的对外交往也显得更温和,更平易近人。
当然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宋朝说老子也想嚣张,也想豪横,也想唯我独尊谁不服就灭谁啊!奈何是真打不过啊打不过!
诶,不说了,说多了都是泪。
好了,今天就撩到这里,白眼观天,口吐象牙,我是坐井里说的王老师,我们下期接着聊。
白眼观天,口吐象牙,大家好,我是坐井里说的王老师。
大多数人一提起宋代,马上想到的不一定是发达的经济和璀璨的文化,而是“积贫积弱”这个词,谁让北宋收拾国内的割据政权时猛如虎,对上周边少数民族政权时就怂成猪了呢?而北宋建立初期最大的敌人,就是由契丹族建立的辽朝。宋太宗两次北伐全都打了水漂,尤其是第二次的“雍熙北伐”,北宋以举国之力还是没能夺回燕云十六州,损兵折将不说还搭上了一个杨业,真是赔到姥姥家了。
话说当时杨业被俘后自杀殉国非常忠烈,但是辽国人还是砍下了他的脑袋,还在边境搞了个巡回展览,以此来打击对面宋军的士气。这手段可以说非常狠辣了,而下这个命令的人就是《杨家将》系列影视剧中的终极BOSS——契丹萧太后。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太后不少,比如汉代的吕后、清代的慈禧等等。在古代的男权社会里,女人出来抛头露面执掌朝政特别容易遭人说闲话,萧太后身上就流传着一个非常劲爆的绯闻故事,说她是中国古代唯一真正改嫁过的太后。
有本叫《宋朝事实类苑》的民间笔记中说,萧太后和辽朝当时的汉族重臣韩德让有点不清不楚,因为这两人小时候曾经有婚约,差一点成两口子。但后来萧太后进宫当了皇后,两人也就这么错过了。结果萧太后老公死得早,留下她孤儿寡母也没个依靠的,就打算拿着那张旧船票和老情人涛声依旧。为此萧太后还把韩德让的原配媳妇给毒死了,甚至萧太后有个儿子其实就是和韩德让生的。
青梅竹马,有缘无分,暗度陈仓,再续前缘……这剧情,简直比《甄嬛传》还狗血,还刺激,还波澜壮阔啊。
当然这只是文人笔记的说法,难免会有夸张抹黑的成分。正史里并没有萧太后改嫁的确切记载。但这两人吧,的确有那么一丢丢超越职场同事的小暧昧。
比如史书记载公元988年,萧太后一反常态,在韩德让的家里请客吃饭。你细品,太后一个女人,在韩德让这个男性下属家里,请客吃饭,恩?所以后世有人认为这就是萧太后改嫁韩德让之后举办的婚宴。
而且宋朝的使者有一次奉命去拜见萧太后,也看到过萧太后和韩德让并排坐在一辆驼车上亲密地挨着在那吃东西[ 《龙川别志》]。就连这两人去世后的墓也是紧挨着的,这你要说两人没点事实在是对不起观众啊。
所以后世大多数人都认为,萧太后和韩德让应该是那种半公开的情人关系。不过这并不算是什么负面八卦,因为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萧太后亲近韩德让也是一种政治手段,这不过是为儿子辽圣宗铺路的常规操作。
这话还得从萧太后入宫开始说起。
萧太后本名萧绰,小字燕燕,听名字应该是个可爱萌妹子。辽朝的皇室姓耶律,而皇后则都是姓萧的[ 《辽史·后妃传》]。也就是说萧燕燕本人生下来就是皇后候选人。而她上位的机会也很快就来了。
当时在位的是辽穆宗耶律璟,这个哥有三大爱好,爱喝酒,爱打猎,爱杀人,经常对身边的人喊打喊杀的。公元969年,辽穆宗在外出打猎的途中被身边忍无可忍的侍卫给刺杀了。当时萧燕燕的老爸萧思温就在随行的队伍里,他一看皇位空缺,就马上派人联系自己的铁子,辽穆宗的侄子耶律贤。最后耶律贤继承皇位,这就是辽国的第五个皇帝辽景宗。
萧思温这么给力,辽景宗自然也得讲究。他封萧思温为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辽国的情况和以往的那些游牧帝国不一样,因为占据了燕云十六州,辽国就同时拥有了能上马砍人的契丹战士和能下地生产的汉人工匠,这样一个既能打又能造的复合型游牧帝国远比当年的匈奴、突厥、鲜卑什么都更强大,也难怪北宋打不过。
而为了管理国内的契丹人和汉人,辽国就创造性地搞了个古代版的“一国两制”,实行南北两套官制,简单来说就是契丹人管契丹人,汉人管汉人,相互平行,各管一摊。
也就是在这一年,萧燕燕成了辽景宗的皇后,正式开启了自己的政治生涯。按理说本来没她什么事的,毕竟老爹和老公都顶在前面给她遮风挡雨。但命运的剧本就是辣么不走寻常路,她老爸萧思温第二年就死于政敌的暗杀,而她的老公辽景宗虽然算是个不错的皇帝,但是这个身板有点差,上班总得请病假。辽景宗信不着别人,就让自己的媳妇萧燕燕帮着处理国事。
萧燕燕不但帮着老公把国事处理得井井有条,还给老公生了四个儿子,三个闺女,真是家庭事业两不耽误。辽景宗对萧燕燕是越来越离不开,所以就在公元976年下了一个命令,说以后皇后说的话,也可以用皇帝才能自称的“朕”,并且把这事当成制度给定下来了[ 《辽史·景宗纪》]。这就相当于把萧燕燕这个皇后的权威拔高到可以和皇帝平起平坐的地步了。逐渐的辽国的军国大事什么的,都是萧燕燕带着文武大臣开会商量开脑洞,做出决定后再知会老公辽景宗一声,而辽景宗也基本上就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彻底把国政交给了老婆打理。
到了公元982年,三十五岁的辽景宗病逝,临死前遗言让自己十二岁的儿子耶律隆绪继位,这就是辽国的第六位皇帝辽圣宗。不过这么小的皇帝肯定是没法管理这么庞大的辽国的,所以辽景宗又任命南院大王耶律斜轸与南院枢密使韩德让为顾命大臣,并且将军国大事全都托付给皇后处理。也就是从这一刻开始,真正的契丹萧太后就诞生了。
可这时候的萧太后连为自己去世的丈夫哭两嗓子的时间都没有,因为这时候她面临的局面非常的严峻。
首先就是自己的儿子辽圣宗实在是年纪太小,什么个人威望啊,政治积累啊都是一片空白,用一个古代常用的词来说就是“主少国疑”,简单来说就是镇不住场子。
而且辽朝毕竟不是中原王朝,皇帝只是实力最强的那个,他底下还有大大小小数不清宗室和贵族,一个个都是手里有兵有钱有粮的武装大佬[ 《契丹国志》],一旦萧太后和小皇帝压不住场面,这帮人是很乐意给这对苦命母子送上一份造反大礼包的。
国内的闹心事还不算完,南边还有一个憋着要收回燕云十六州的北宋,这真是内忧外患一样都不缺。所以萧太后紧急召见了侄女婿耶律斜轸和传说中的绯闻男友韩德让,跟他们哭诉,说俺们孤儿寡母,内有嚣张跋扈的自己人,外有虎视眈眈的敌人,这日子可没法过咯!
都说女人的眼泪有时候是最好的武器,萧太后这一哭,耶律斜轸和韩德让立刻赌咒发誓说有俺们在,那都不叫事!
获得了耶律斜轸和韩德让这两位实权派的支持后,萧太后立刻开始了为儿子辽圣宗铺路的行动。她先是任命耶律斜轸为北院枢密使,主要任务就是严格监控国内的契丹贵族。同时她又采纳了韩德让的建议,对辽国宗室亲王颁布了自我隔离令,强迫他们都蹲在家里当死宅,这样就切断了他们和手下士兵的联系,相当于解除了这些实力派的兵权。通过一系列的手腕,萧太后迅速稳定了国内的局势,把那些不稳定因素一一摆平了。
摆平了国内的破事,国外的麻烦又接踵而来了。宋太宗赵光义听说辽国内部皇帝年幼,太后还和一个叫韩德让的大臣不清不楚地搞绯闻[ 《续资治通鉴长编》],这正是收复燕云的大好机会啊,所以就发动了“雍熙北伐”。
当然最后的结果我们已经知道了,北宋的这次北伐再次失败,燕云十六州还是稳稳地攥在辽国手里。也就是在萧太后的庇护下,儿子辽圣宗才能闯过这重重考验,这皇位才总算是坐稳了。
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其实何止是萧太后,就算是宋太宗这位老父亲,也一样要替自己的儿子操心受累。这就是我们后面的故事了。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里,白眼观天,口吐象牙,我是坐井里说的王老师,我们下期接着聊。
白眼观天,口吐象牙,大家好,我是坐井里说的王老师。
宋太宗为了把皇位传给儿子,各种阴谋操作逼死了弟弟和两个侄子,仿佛已经成了人生赢家。但俗话说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宋太宗的后半生也经历了一波阴谋的洗礼。
太宗有九个儿子,最开始看中的其实是长子楚王赵元佐。赵元佐从小就聪明过人,而且长得和太宗最像,本来是皇位的最佳继承人。
可惜这孩子虽然长得像老爹,心性却完全不一样。他非常有正义感,特看不上老爹打压叔叔赵廷美的做法,屡次三番为叔叔辩护求情。当然这做的都是无用功,赵廷美最后还是病死他乡了。这对于赵元佐来说是个巨大的刺激,从此就有点精神不正常了,甚至到了没事就拿刀砍人的地步。也有说法认为赵元佐其实是在装疯,就是因为不想干这个皇帝,可见这孩子对自己老爹做的那些龌龊事有多抵触了。
但站在老爹宋太宗的立场上来说,儿子有病就得治啊,经过治疗,赵元佐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宋太宗还挺高兴,特意大赦天下来庆祝。公元985年的重阳节,宫里举办宴会,因为赵元佐病刚好,太宗寻思着让他继续养着,这次宴会就没叫他。
可没想到宴会结束,有人去看望赵元佐,就把宫里开爬梯的事说漏了嘴。赵元佐一听怎么着,你们在一起吃喝都不带我呗,这是不拿我当盘菜啊!再次受刺激的赵元佐一气之下就放了把火把自己家给烧了,这就是北宋初期的“楚王纵火”案。
这又是伤人又是纵火的精神病谁敢让他当太子啊,就这样赵元佐自己把自己从皇帝候选人的名单里剔除了。长子指望不上,太宗就把继承皇位的希望放在了二儿子赵元僖身上。可惜太宗并不知道,重阳宴会结束后去看赵元佐的正是赵元僖啊!表面上是弟弟关心哥哥去看望,但实际上就是故意说漏嘴去刺激这个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大哥!
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既然太宗这个当爹的可以为了皇位对自己的弟弟和侄子下狠手,赵元僖自然也有样学样对自己的大哥搞小动作了。通过这样的巧妙方式,赵元僖向皇位迈近了一大步。但这位哥也没高兴太久。
公元922年,宋太宗淳化三年十一月,赵元僖正准备上班打卡,突然觉得身体不得劲,就请了个病假回家了。太宗一听说儿子病了,那当然是第一时间过来看看怎么个情况啊。结果一进门就发现赵元僖已经快不行了,刚开始喊他的名字还能答应,很快就没反应了,不一会就去世了,死的时候不过才二十六岁。
痛失爱子的太宗那哭得这叫一伤心,他下令追封赵元僖为太子,也算是弥补下这孩子生前的遗憾吧。可这年纪轻轻的大活人,咋说没就没了呢?
北宋王铚创作的笔记文集《默记》中记载赵元僖竟然是被毒死的。
原来赵元僖不喜欢正房夫人李氏,反而特别宠爱小妾张氏。这张氏一直想转正,就花重金找人打了这么一把鸳鸯酒壶。这天上班前,张氏用这酒壶给赵元僖倒了一杯正常的酒,又给赵元僖的夫人李氏倒了一杯毒酒。这样等李夫人死了,她可以说你看王爷也喝过我倒的酒不也没事吗,这才好洗脱自己的嫌疑。
可没想到这天赵元僖也不知道咋了,竟然和李夫人换了酒杯,结果就中了毒,没多久就挂了[ 《默记》]。太宗得知真相后气炸了肺,他让人勒死了小妾张氏还不解恨,连张氏父母的坟都给挖出来烧了。
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耐人寻味。太宗这辈子好像一直和“下毒”这个词脱不开关系,在文人笔记和民间传说里,宋太祖、后蜀皇帝孟昶[ 《烬余录》]、南唐后主李煜、吴越国王钱俶都是宋太宗给毒死的。现在他自己的儿子也死在毒酒之下,这还真应了那句话: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啊。
这个时候太宗的岁数已经挺大了,而且当年第一次北伐在高粱河惨败中留下来的腿伤始终困扰着他,他必须认真谨慎地考虑下自己的接班人问题了。
这事得和谁商量呢?
太宗找的这位,很多小伙伴也不陌生,就是同样在评书小说戏剧里经常露脸的北宋名臣,人称寇老西的寇凖。
宋太宗就问他应该立谁为太子。寇凖的回答很艺术,他没直接说候选人,而是说这个事吧,不用和太多人商量,当然应该是立一个众望所归的人啦!
太宗低头想了半天,小声地问:襄王咋样?这襄王是太宗的三儿子赵恒,恰恰就是寇凖心目中的人选。其实这事也不难猜,长子楚王疯了,次子许王死了,那按顺序往下排咋地都应该轮到三儿子了。所以寇凖就水顺推舟地说哎呀,陛下真是知子莫若父啊!于是这事就定下来了,第二天宋太宗便任命赵恒为开封府尹。
赵恒治理开封府工作认真,表现良好,不久后就被正式立为太子。从此宋代才终于打破了唐末五代不立太子的潜规则,正式恢复了太子制度。
按理说这太子的事也安排完了,太宗应该可以放心了吧。可惜,并没有,玩了一辈子套路阴谋的太宗,临死也没逃过套路阴谋的玩弄。
公元997年,太宗病危,眼看就不行了。按理说太子都预备好了,这继承问题本来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的。
但这时一个我们的老熟人又跳了出来,就是在“烛影斧声”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太监王继恩。当年就是因为王继恩的里应外合,太宗才能当上皇帝,所以太宗一直都非常信任王继恩。
可不知道这王继恩是不是很享受这种逆转剧情的感觉,他居然暗中和太宗的李皇后串通起来,打算跳过太子赵恒,拥立那位貌似精神有问题的楚王赵元佐为帝。
太宗这边一咽气,李皇后马上派王继恩去找宰相吕端,打算逼他同意立赵元佐为帝。可惜他们太低估了这位吕丞相。吕端平时是揣着明白当糊涂的人,遇到大事却特别冷静,他早就看出这帮人要搞事,直接就把来传话的王继恩给当场拿下了,然后冲进宫里和皇后当面对质。没了王继恩的撺掇,李皇后一个妇道人家也没了主意,吕端趁热打铁,马上率领大臣拥立太子赵恒继位。
在正式的登基大典上,太子坐在大殿上垂着帘子接受大臣的朝拜。别的大臣没多想就准备低头行礼了,吕端再次表现了“不糊涂”的一面,他冲上去卷起帘子,仔细看清上面坐的的确是太子之后才带着大家磕头跪拜,这才保证了太子赵恒的顺利登基,这就是北宋的第三位皇帝宋真宗。之后吕端又雷厉风行地处理了阴谋作乱的王继恩等人,这才实现了大宋政权的平稳过渡。后来明代思想家李贽就夸这位丞相“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所谓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太宗一生各种套路操作,临了自己也差点被套路了一回。而他之前两次北伐辽国结下的梁子,也很快就轮到他儿子宋真宗来还了。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里,白眼观天,口吐象牙,我是坐井里说的王老师,我们下期接着聊。
白眼观天,口吐象牙,大家好,我是坐井里说的王老师。
中国有句俗话叫“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但有时候光嘴上有毛还不行,毛色不对也是不好使。宋代王巩的《闻见近录》里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说是有个小伙子三十多岁时已经当上了大宋的参知政事,就相当于是副宰相,这在当时的中央一级领导里属于绝对的小鲜肉了。
当时的皇帝宋太宗认为他是个当正宰相的材料,就是觉得他有点太年轻,经验不足,所以一直就没提拔他。这事不知道怎么地就传到这个小伙的耳朵里,他就开始玩命地吃偏方。什么偏方呢,就是把那些能让头发胡须变黑的偏方反过来吃[ 《续谈助》卷五引唐杨华《膳夫经手录》],结果还真有效果,不过四十出头胡须头发就都变白了,看上去那叫一个老成稳重,后来也果然就当上了正宰相。这位仁兄就是我们上一期说过的北宋名臣寇凖。
当然这只是文人笔记里的段子,大家看着一乐也就拉倒了。寇凖当官早的确不假,他十九岁就考中了进士[ 《宋史·寇凖传》]。但是寇凖能成为大宋的宰相,完全是当时政治局势的必然,和他头发胡子的颜色就没一毛钱关系。
寇凖是华州下邽人,也就是今天的陕西渭南人,所以民间故事里才叫他“寇老西”。寇凖身上有西北人特有的粗犷、坚强和执着。他性子直,脾气爆,说话冲,就算对着皇帝也是有啥说啥,一点面子都不给。
但硬脾气有硬脾气的好处,可以说要是没有寇凖的刚强和硬气,北宋可能就得提前一百年变南宋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公元997年,宋太宗驾崩,太宗赵恒也就是宋真宗上了台。宋真宗一上来就打算让寇凖当宰相,但是又担心他性格太硬,处理不好同事关系。正在这犹豫的时候,北边的辽国频频南下骚扰北宋的边境,这下反而帮宋真宗下定了决心。既然敌人要来找茬,那寇凖的强硬性格反而成了加分项,所以在公元1003年,寇凖当上了宰相。
而辽国人也的确不禁念叨。公元1004年,宋真宗景德元年,萧太后和辽圣宗带着20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南下了。这时候就看出失去燕云十六州对于北宋国防有多灾难了,以骑兵为主力的辽军如洪水一样涌来,北宋既没法利用有利地形挡住敌人前进的道路,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在野战中击退敌军,只能龟缩在城里看着辽军长驱直入。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辽军就击穿了北宋的整条河北防线,直接打到了黄河边的澶州,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濮阳。这地方离北宋的都城开封那真是抬脚就到的距离。
萧太后和辽圣宗一副要打过黄河来,活捉宋真宗的样子,那真是个正常人都得害怕啊。
于是北宋朝堂上很快就出现了一种惹不起至少躲得起的论调。当时的参知政事王钦若是江南人,这位哥就主张迁都金陵。而枢密副使陈尧叟是四川的,这位哥就主张迁都成都,反正就是赶紧跑路就是了。这二位一个是副宰相,一个是副国防部长,他俩都这么怂,刚当皇帝没几年,连什么叫战场都不知道的宋真宗那更是吓破了胆,就打算顺杆儿爬选择撤退了。
这个时候,寇凖站出来了。他大吼一声:这馊主意是哪个该杀的玩意说的?陛下就应该亲临前线,这样才能打败敌人。要是抛弃祖宗基业逃跑到江南和四川那样的偏远地方,到时候人心一散,咱大宋那不就彻底歇菜了吗!
让寇凖这么一吼,宋真宗也就放弃了脚底抹油的想法。但寇凖还没打算放过他,他不仅要皇帝应战,还要让皇帝御驾亲征,亲临战斗第一线。劝得动他劝,劝不动他逼也要把皇帝逼去。
寇凖当然不是脑子一热做出的鲁莽决定,事实上几十万辽军虽然打到家门口了,但大宋还没到全盘皆输的地步。因为辽国人野战很牛,攻城战其实并不擅长,北宋在河北的大部分城市都还在坚守,辽国人实际上是孤军深入,完全没考虑后路和补给的问题。
所以寇凖一边调动部队,加强防守,一边派人组织河北的老百姓建立敌后武工队,骚扰辽军本来就不太通畅的后勤补给线。但这时候宋朝上下最缺的不是这些客观条件,而是一股保家卫国,决战到底的心气儿。而还有什么比皇帝御驾亲征更能鼓舞士气的呢?
于是寇凖就开始了对宋真宗的魔音灌脑,摆事实讲道理,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宋真宗也是被寇凖这复读机一般的轮番轰炸搞没了招,只能不情不愿地开始了自己的御驾亲征,带着队伍浩浩荡荡地来到了澶州前线。
北宋时,黄河是从澶州城中间穿过的,将澶州分为了南北两个城区。当时河北岸的北城已经三面都被辽军包围了,每天都要直面敌人的进攻。而河南岸的南城还相对安全一点。
宋真宗想的是我就在南城这晃一晃意思意思得了。但寇凖却不同意,说好了亲临前线,您这隔岸观火的造型俺们还鼓舞个屁士气啊。
可是皇帝就是不松口咋办?寇凖也是够可以的,他直接绕过了皇帝,找到了殿前都指挥使高琼,这位就相当于是皇帝的保安队队长。管你皇帝同不同意呢,寇凖和高琼命令卫士抬起皇帝就往北走。尤其是高琼,几乎是用鞭子一路把抬皇帝的卫士赶过了河。宋真宗能怎么办,他总不能半路跳河吧,于是寇凖就这样把皇帝硬生生地抬到了前线。
当宋真宗真的出现在澶州北城,宋朝军民真的是欢声雷动。虽然宋真宗只是在北城晃了一圈就回南城了,但是宋军上下都觉得皇帝都在这呢,俺们还有啥好怕的,士气值真是爆了表。
于是战局还真的向着有利于大宋的方向倾斜了。而辽军由于补给不足,在各个战场不断失利,更雪上加霜的是他们的先锋大将萧挞览到澶州前线视察军情的时候,一不小心进入了宋军床子弩的射程内。床子弩又叫“八牛弩”,这玩意在当时就相当于现在的重型火炮。萧挞览是辽国名将,当年在“雍熙北伐”中俘虏杨业的就是他。但萧挞览显然是没见识过这么高科技的武器,结果被宋军床子弩来了个远距离爆头。澶州守军也算是为“杨家将”报仇雪恨了,顺便还沉重打击了辽军的士气。
仗打到这份上,辽国的萧太后审时度势,决定停战。而宋真宗也没有乘胜追击的想法,那双方就坐下来谈吧。
在谈判过程中,寇凖的强硬再一次发挥了作用。当时宋真宗派大臣曹利用为谈判代表,并且表示只要不割地,赔他们个百八十万的我大宋也不是很care。但是寇凖却不是这么想的,他找到了要出门的曹利用,恶狠狠地对他说:你小子要是敢谈出三十万以上的价码来,回来老子就剁了你!
在寇凖赤裸裸的人身威胁下,曹利用果然超常发挥,最终谈出了这样一个协议:宋辽约为兄弟之国,各自撤兵。宋每年给辽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的赞助费,双方在边境开设榷场,也就是两国间的自贸区。这份协定就是历史上的“澶渊之盟”。
后世很多人都把“澶渊之盟”视为北宋屈辱外交的代表。也是,这种打不过别人就给别人交保护费的行为看起来的确不那么给力。但对于当时的宋辽双方来说,这就是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双赢结果。
那点保护费对于财大气粗的北宋来说完全是小意思,而且辽国人拿到钱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刻冲到北宋来买买买,这点钱不但很快流回了北宋的腰包,还能把辽国人自己的钱也都给搞来。
而且“澶渊之盟”后宋辽双方保持了近一百年的总体和平,这节省下来的军费啥的更是一笔天文数字,所以这个经济账咋算北宋都不吃亏。而且正因为这种长期的和平,才培养出了宋代那样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从文化上来说也是划算的。
可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就是另一回事了。俗话说“国虽安,忘战必危”,安逸的生活迅速腐化了北宋的战斗力,而失去燕云十六州所造成的国防困境更成了北宋永远的噩梦。
好了,今天就撩到这里,白眼观天,口吐象牙,我是坐井里说的王老师,我们下期接着聊。
“阅聆•R&L”是由杭州图书馆编辑与出版部推出的一份图文并茂、声乐悠扬的文学杂志。在这里,我们将文字用图片形象化,将作品用声音立体化。你可以快乐阅读,也可以微笑聆听。
本期内容由浙江华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简称:华云文化)友情提供。华云文化是国内领先的泛娱乐文化内容运营商,“杭州民间阅读联盟”成员。源于国内IP巨头阅文集团、华数传媒,专注于版权生产和版权运营,在文化娱乐的原创内容领域深耕和发展,逐步建立“以精品IP为核心,以版权经纪为驱动”的内容生态体系,旗下已签约百余位国内优秀的传统作家、网络文学作家和文化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
华云文化品牌矩阵“文化咖”,依托新媒体平台,聚大咖声量,创新推出新媒体平台大型文化访谈栏目“文化咖微课堂”,已举办超过200多场读书推广活动,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