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阅聆▪R&L 2019年 第十期

其他分类其他2019-10-15
1550

目录

Contents

04.茶卡盐湖 --- 汪佳雯

06.烟雨江南外二首 --- 刘天源

08.残红--- 陈晨莹 

10.念白 --- 希泽

12.因曲折而美丽的河流 ---陈大新

14.母亲的影子 --- 张朗耀

16.黔东南侗族村寨 --- 李诗婷

18.在梦之西,以己之兴 --- 龚怡天

20.我的姥爷 --- 任丽娜

22.母亲的小账本 --- 蒋叶青

【策 划】:文献服务与出版部
【主 编】:吴一舟
【编 辑】:陶 琳
【朗 诵】:浙江传媒学院金话筒                       志愿服务讲解队
【配 乐】:周悉妮
【设 计】:黄 菲

茶卡盐湖(四首)

作者:汪佳雯  朗诵:隋雅辰

【渔歌子】
青天一片碧云横。
万顷波涛倚画屏。
银滩冷,
玉湖清。
水晶帘外月光明。
【如梦令】
碧湖青天如镜,
遥望雪山路暝。
一片水云深,
昨夜东风吹醒。
斜影,
斜影,
又是几番风景。

【思帝乡】
天不分,
有人间清论。
最是茶卡仙侣,
记当春。
一曲骊歌唱彻,
蓦惊尘。
似水晶宫里,
碧云屯。
【七绝】
白云深处碧天真,
咸味玻璃一水滨。
不见青山多妩媚,
峰峦绵长绝冰轮。

烟雨江南(外二首)

作  者:刘天源  朗  诵:付佳仪

烟雨江南

朝雨玲珑浅粉饰,轻枝吐露笑红开。
柔风拂面微遮雨,四月江南入梦来。

伏时暮雨

树走花间半月出,枝稀疏叶露华珠。
晚风不静轻摇碧,几缕新凉入初伏。

百束青丝全垂地,
轻抚半面微遮。
粉黛桃红犹伴柳,
烟波雨细润池鹅,
醉是江南色。

与春语

残     红

作  者:陈晨莹      朗  诵:常 浩

放心吧
我早已藏身于一寸浮土
感觉不到害怕和愁苦
只剩下来世和启途
如果我残破的身躯上披挂着水珠
那是朝露,不是我的泪
我已经过了哭泣的年纪
长长的来路
多得是美妙的光景

放心吧
我望见春山澹冶如笑
望见秋山明净如妆
谁能否认
我将要成为大地上一切生命的根系
我心怀芸芸众生
心怀整个上国
所以放心吧
春天会让我长出绿翅花翎
虽不能成荫
却能握住古树繁芜的根系
我曾是春天枝头上最明媚的红
如今我已伶俜入土
但谁能隔断我的空气和阳光呢
所以放心吧

念  白

作   者:希泽        朗   诵:付佳仪

星夜剪裁归还于你眼
我能杀人 也能写诗
杀的人做草芥
诗的序章将夜莺血为墨
玫瑰为笔
少年的侧脸 是最隐喻的诗篇
藏于南山 躲之东海
不复再见明日

日落而出寻夜中星的脚步
日出而归做我的春秋大梦
理智与不安 诚惶诚恐
全部揉捏成慌

 因曲折而美丽的河流

作者:陈大新 朗 诵:崔 钰

即使在平川,河流也是弯曲的;科学的解说也曾读到过,总不愿深究,宁可相信,河流的曲线是为了美丽。当一条清亮的河,流经时空,经过我们的时候,我们的心安详极了;跟随她穿过两岸青山,穿过萧瑟丛林;穿过简朴的农舍,穿过野菊花盛开的田园。在这里,河流永远是少妇襟前的披纱;她不再有小女孩的野性,多的是那份静谧,那份成熟。我感觉,至今能曲尽河流之美的诗,仍然是谢宣城的那一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人生如河,冲荡回旋,九曲十盘,都是一番风景。即使生逢和平年代,日子也并非平铺直叙,总要曲折迂回,难免沟沟坎坎。我有一老友,原本拥有着十分宁静的家庭生活,夫妻二人在同一个单位里工作,一个女儿考上了重点中学。那时他在电话里和我谈笑风生。有一次找个闲差,老远跑来会我,泡一壶高山云雾茶,漫无边际地聊天。我听说组织上找他谈过,让他负责一个部门,于是问他是怎么想的,他却一副满足的神情,说自己天生不爱当头;现在这样挺好,干好自己的活,有空陪女儿游泳,陪妻子散步。我闻言默然。不想他回去后久无音讯,我又写信,又打电话,方得知他们单位裁员,妻子下岗了,正找活,他也弄得没心情。本来说好,两家人国庆长假去四川乐山朋友处玩的,也就不再提起。又过不久,传来更坏的消息,他妻子竟得了白血病,还是马华的那种。接下来的日子,他每天下班到医院陪伴妻子,给她削水果,读小说,讲女儿学校里的事。一年中妻子竟做了九次化疗,在这度日如年的岁月中,他的身心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这种磨难使他得到了某种升华。当有一天,他将一部作品寄到我的案头时,我被这纪实的文字深深打动了。他写了一个美丽的企盼,一个焦灼和悲痛中的丈夫,对妻子康复的企盼。他暗地许愿,如果他确定妻子可以度过危险的话,他将买下一只自己非常喜欢的青瓷荷花碗。而当妻子终于出院,他急切地赶去那家店铺,希望买回荷花碗,并把自己的许愿告诉妻子时,没想到,那家店的老板却因为生意不景气,关门走了。也许,这正是生活的真面目,如同河水的不肯笔直流去。

我无法确知朋友经历这场磨难后的真实感受,只知道,后来公司领导再次让他负责一个部门时,他没有再作推辞。不久前,我们又见面了,这回他变得沉默多了,所以聊得并不多,抽烟,喝茶,然后望望窗外;再后来他说,妻子病重时,曾为她读过一首诗:“百转千回都不跟你讲/水有愁,水自哀,水愿意载你/你的船呢?船呢?下楼去/南村外一夜里开齐了杏花。”我知道,这是卞之琳有名的《无题》。
我常有这样一种感觉,人生不同阶段,往往有不同的朋友陪伴,自己的人生与朋友的生活是相互映照的,就像河流与两岸的景物相互映照一样。在你一生中不同的阶段都始终互为映照的朋友是极为难得的,就像夜空中的月亮,虽有圆缺,但不论你曲折的人生之河流往何处,都在守望着你,映照着你,在你生命的波纹中,总有她的月光。你的妻,就是这样的朋友吧。
最近,常有人将“五十后”与“八十后”两个时代出生的人进行比照,以为成长阶段条件好了,自我意识就强些,利他精神就弱些,独立能力也有所下降。其实,不管出生于什么样的时代,人生是总不免要有挫折,要遭遇困境,会经历哀伤,而人在度过了这些曲折之后,就具有了自己的信念,得到了心灵上的升华,仿佛跃过龙门,云举而升。这样的人生轨迹,恰如一条因曲折而美丽的河流。

母亲的影子

作 者:张朗耀   朗 诵:姚  铮

母亲是一个大字不识的人,但她却总给我们念这么一句话: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她说这也是外公的座右铭。
母亲原本是西兴镇上有名的“傅汝盐老行”的三小姐。下嫁给农村父亲后苦不堪言。
解放前父亲是绍兴伪法院的录事(相当今天法院的书记员)。一个小小的录事自从有了外遇后,断绝对子女的供养,也断绝了回家的路!我打小就没有见过父亲长短胖痩,更不知道父爱为何物?
从我记事起,看到的只是母亲脚不点地没日没夜地劳作,夜半常常能听到母亲轻微的呻吟声。 每天,母亲打理好一天的事务已经是上灯时候。这时她还要坐在小桌子旁拨亮了油灯,把一叠一叠的银锭坯纸摞在桌子的一边,然后将元宝样子的银锭模子和一叠银锭坯纸移到眼前,左手食指在盛麦粉浆糊的红花碗里用指头尖揩一小陀浆糊,接着在坯纸上重重一捺使表面粘有薄薄一层浆后,再把坯纸放在模子上,右手按住模上中间的坯纸。这时‘腰际间’左右切过一刀的坯纸因为被按住了中间动弹不得,两边就像小鸡的翅膀张了开来。母亲用另一只手的大拇指食指把两只翅膀往左斜下粘贴下去,于是坯纸上薄薄一层浆糊便把两只鸡翅膀粘在‘腰间’了,看上去是一只反绑的小鸡。母亲周而复始地重复着这样的动作,行云流水毫无滞留。

“你好去睏了,明天要读书的!”每当我做完作业,母亲总会这样说,两只手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我轻轻地走上楼,半小时后又猫一样蹑手蹑脚地走下楼。我站在那里,看着母亲眼睛似闭非闭,身子微微摇晃着,蓬散的头发因为太靠近油灯的火苗,突然发出“吱吱吱……”声,很快就闻到一股焦味。
“娘,头发烧焦嘞。”
“明天一早,水龙公公说好要来拿银锭到萧山阿香二伯家的,来不及了,只好落夜赶着做。”母亲嘴里说着话,手上的活一点都没怠慢,甚至连头发都没来得及拢一拢,只是离油灯稍远了一点。
阿香二伯是萧山城里开油烛店的本家。母亲就是靠着给阿香二伯糊点元宝锭子挣点额外补贴家用。
夜更深了,母亲她的动作依然快而稳,却再也没有理会我。屋里静得只剩下母亲手臂动作带动空气的声音,油灯在这空气的波动中火苗变得忽大忽小,飘忽不定。一侧的墙壁上,母亲的影子随着火焰的变化而变化着。有时是一双被放大好几倍的手;有时母亲躬着背脊的影子印在墙上像一只匍匐的母鸡;而我们已经在母亲油灯下睡得香甜。
屈指算来,母亲离世已经四十七年,但她的影子却时时会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黔东南侗族村寨

作  者:李诗婷    朗  诵:胡宇卓

沿着满是黄泥土和石子的山路走半个小时,在岸边等两分钟的渡船,下了船后再走十分钟就到了村口的水塘边了。在这个贵州铜仁边界上的小山村,水塘的周边是侗族人的一小片聚居地。
他们瞧着陌生的面孔,就会用带着口音的普通话问候远道而来的的客人,有好客的甚至当即就邀请你去家里吃饭喝酒,那样的邀请不是像城里人那样的空口无凭,即便你随口应下不当回事,第二天他们也都准备好了丰盛的酒菜来亲自叫你。他们有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身上一切你能想象得到的性格。
水塘是整个村落从天刚蒙蒙亮开始到人们哈欠连天为止最热闹的地方。为了生计,男人们大都外出打工,而女人们大清早就在塘边洗衣服,晚上这里又成了闲话家常的聚集地。一整天这个水塘边都是孩子们玩耍的好地方,边上那棵粗壮的老树日日夜夜站在村口守护着这个小村。
顺着石板小路一直走到底,最深处的民居依山而建,每家每户都有个大大的场院,可每户人家都挨得很近。就像他们和睦的邻里关系一样,房子好像也都是朋友一样的聚在一起,从后面的场院可以直接走到前面人家的屋顶。一大片的平地在这里是要自己铺起来的,在这附近走上几公里都难找到平原式的整齐村落,每家之间都参差不齐。你要是想,半山腰也可以造一座房子。
云贵高原众多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这里壮观的梯田景观,从小生活在平原的人是无法想象在山上一眼望去的震撼。那些青绿色的长方形或梯形好像从天而降一般大片地铺在山腰上。暗黄色的田埂让这些田地看上去整齐,而田里养着的鸭子就好像是这大画布上新奇的点缀。坐落在对面的山看起来离得很近,可要是放着牛从早上出发,中午都不一定能把牛赶到那边的大水塘里。这里每家每户都养着一头水牛,那些还没开始上学的孩子们一个个都是放牛的熟手。
集市三五天一次,老爷爷背着个大背篓带着家里最大的娃娃早上五点就要去赶集了,从村口一直向山下走,走得累了就捧一口山涧流下来的山泉水,污染在他们心里大概是没什么概念的,但那水真的是又清又凉。山下有一大片湖,就像沈从文的《边城》里翠翠爷爷摇渡船的湖一样,也有个老船夫负责把每个赶集的人送到对岸,要是幸运,你也许还能和两头小羊坐在一块儿。走了半个小时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坐在集市口喝上一碗凉凉的红糖冰粉,碗底的红糖甜到发腻。冰粉吃完了还可以续碗,你要是连喝了三碗觉得不好意思要多给点钱,摊主是一定不会多要的。等到逛完了集市要走的时候,你给摊主的桌上放两把烟叶,那么他一定笑眯眯地收下,下次你再连喝三碗冰粉的时候就不会那么不好意思了。

村子外面往南走一段有一个水库,那是最适合夏天午后呆着的所在了。孩子们都拎着一个小竹篓,那是要用来捞虾米的,蹲在水库上游的边上安安静静地等那么一会儿,太阳晒得汗流下来的时候虾米也都乖乖的钻进了小竹篓里了。光着脚从水坝的这头跑到那头,把水踩得“啪塔、啪塔”响,这一定是这里的孩子们对于夏天最深刻的记忆。回去的路上沿着水边的湿地采一小筐折耳根带回去。宽大的场院终于派上了小小的用处,边上晒着虾米和折耳根,这里夏天每家每户必备的就是折耳根泡的凉开水。要是正好遇到下雨天,一定要在天还没亮的时候就起来去山上采野生的菌子,满满一箩筐的菌菇加上小番茄和碎肉片煮成浓汤,只要吃过就再也忘不掉那样的味道了。如果在那里过年的话,手打了几个小时的糍粑就算是吃得饱饱的也是还能再吃下一两个的,用火熏好的腊肠和家猪肉就是最下饭的美味。最原始的食材经过最简单的加工,再带上点儿大自然的味道就让人永远地念念不忘了。
鼓楼是每个侗族村寨所特有的标志,一个族姓的聚居处就会建有一座鼓楼。这里的鼓楼四方形的底座上面是五层多角形的楼层,楼身全都用杉木,而且据说不用一钉一铆,全都是以榫槽衔接,鼓楼历经百年风雨而不朽。鼓楼的最上面是造型别致的楼顶,顶上有象征着吉祥祝福的葫芦,而每一处的瓦檐都用彩绘装饰,富有侗家特色的绘画给鼓楼增添了许多精致华美的韵味。
如果要离开了,千万别忘了吃一碗加了野生菌菇浓汤的米粉,带着一百分的满足感才会让你暂时忘却要离开的不舍。要是你正好来到了这个村头有一棵老树的侗家村寨,可以去帮我问候一下住在村落最深处的老爷爷和老奶奶吗?

在梦之西,以己之兴

 作  者:龚怡天    朗  诵:孙琬晴

如果这世上还有另外一个我存在,我希望她能去看我想看的风景,见我想见的人,过我想过的生活……包括住在西兴。
西兴有深蓝浅蓝的天空,有一间绿意弥漫的景观设计工作室,有那些古老微微泛黄的古书,有墨香浓郁的小屋、带着神秘色彩的小篆、微苦的红茶……
西兴啊,他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位慢热又疏离的老者。初见他时,真是让人感到生疏而遥远。映入眼帘的是那些青石板铺就的平坦道路,是千篇一律的旧城改造后的古镇大路,让人不禁感到乏味和无趣。
但是,随着带队摄影老师轻轻地敲开一户斑驳的木门,才真正感受到老者学识的渊博。从西兴古镇曲折的小巷里,从家家户户漏光的古老的木门缝里,从破旧水缸的裂痕里,渐渐渗透出来的是一种岁月留下的古老而神秘的印记,就像是穿过了岁月的云烟,带着沧桑和历史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看着墙上悬挂着的古老日历和一张张黑白画像,眼前仿佛有一本正在飞速翻阅的年历。周围是破碎零散的记忆,它们不断地后退,后退……只留下今天的时代,留下那些古老的画像浸在阳光里,微微闪着光。

其实,在古镇,我最喜爱的是那扇镶着木边的厚重玻璃门后的世界。那是一间景观设计工作室。这听起来或许与古镇格格不入,但它在古镇的一角,是那样的和谐。门外绿意袅绕,静谧而美好;门后却别有洞天,鲜活的生命在悦动:努力生长的植物、欢脱的拉布拉多和走冷淡风格的猫咪。在这里,我仿佛可以听见植物生长的声音。他们努力地向上,然后被精心地修饰,美好而生动。因为太过美妙而至无法生动地描绘它带给我的感觉。
除此之外,对于那些曾经到过古镇的名人,和名人所写下的诗句,我都记不清了。记忆里只有泛黄的书页,还有微苦的红茶,茶底有微微的沉淀,以及没有重复花纹的茶盏。
也许时光过去很久,很久,不会再有人记得我们,和我们所曾拥有的欢乐和悲伤,剩下的只有天边一抹淡淡的斜阳和几首匿名的诗。我多么希望,能够生活在西兴的弄堂里,可能,可能久了会厌倦,但我希望有那么一阵子,在这里感受那些古老的文化,听着那位老者慢慢为我道来那些古老的故事。

我的姥爷

作者:任丽娜 朗诵:胡宇卓

我的姥爷出生在河南的一个小村庄里,兄妹四个他是最小的孩子,也是长得最高,性格最淳朴,最有学问的一个。姥爷身高有一米八左右,每次站在你身边就像一根电线杆。村里听大戏的时候,他总喜欢把我扛在脖子上,因此我占据了全场视野最好的位置。他出身于地主家族并且受到了先进的教育,是一位地理教师,也是一个憨厚的农民。他的一生就是一部电影,他扮演男主角。
在姥爷房间的桌子上有着一叠特别厚的五彩纸,那是用针线将各种纸拼接在一起的本子。这个本子就像是一个宝藏,里面记载着丰富多彩的生活。
有一页讲到了姥爷年少时的求学历程。他并不像其他地主那样富有,反而学费是父亲从别处借来的。在上学期间,一个星期回家一次,早上从学校出发中午到家,自己磨面做好一星期的馒头放在粗麻袋里,然后晚上到学校。这一来回就是40公里。每顿饭都是单一的咸菜加馒头。第三天馒头发霉了,他就用水把它冲洗干净,然后泡馒头吃。直至老年的他也喜欢吃泡的馒头。当他再想看看更广阔的天地,跨过20公里的路程去市里上学的时候,他的父亲去世了。

本子折叠的那一页讲述了他与姥姥结婚的那天。工工整整的六个大字写着他与姥姥的名字。婚礼那天,姥爷送了她一双绣花鞋,姥姥将右脚绷着,向鞋子口里溜进去,筋脉凸兀的手紧紧攥着姥爷,接着她又将左脚轻轻抬起,紧绷着的脚小心向鞋口一插,又再往里伸了伸,站起来走了几步,就连忙脱下来擦了几下把它放进床头柜里了。他与姥姥相距16里,是通过相亲认识的。在我的眼里,他们八字不合,性格爱好没一处是相通的。我一直觉得他们没有感情,但只是通过一张纸就证明我还没有长大。
结婚之后姥爷白天在初中教地理课,晚上回家后看书写笔记,空闲时间去地里帮姥姥干农活。姥爷的这个本子里有各种奇奇怪怪的内容。包括他从没见过的长城剪影,那是他剪好用面糊贴在纸上的。更神奇的是有很多宅子风水,个人算卦等各种风格元素。这也都是他从别处借书一笔一字抄下来的。姥爷最珍惜的东西就是书。他看书并不是为了显得更有文化,也不是为了未来前途,而是单纯的喜欢。每天只要有时间他都会拿着书,为了省钱他舍不得买书,就会经常拿着我的书在那里翻来翻去看着,比我更认真。晚上写作业的时候,我就很开心。姥爷会陪着我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在思索,有时还问我一两句。我最佩服他的书法艺术一样的毛笔字,我家每年都因此省下了门联钱。
姥爷的本子直到最后都完好无损地随着他一起离去。我曾说过愿用自己的生命来换他的几年时光,他也是我最不愿提及的人。现在我还是把这些写了下来,所有的回忆都浮现在眼前,可是我要停止了。姥爷,我永远都不要和你说再见,你的故事不会有结尾。

母亲的小账本

作  者:蒋叶青     朗  诵:张玉滢

母亲是那种不善言谈的人。
她属牛,我甚至觉得她的脾气就像牛一样的倔。她不喜欢外公,因为外公的脾气比她还倔,认定了的事情就不会改变。她也不喜欢我,她总是疼爱弟弟比疼爱我多得多,比如她总以大的让小的为原则不分缘由地责怪我。她大概也不喜欢父亲吧,她总说自己当初可以嫁得更好。曾经她生过一场大病,要做手术。父亲要陪母亲去上海看病,在我和弟弟听得发怵的时候,她坚持不带着我和弟弟。你看她总是那么一副雷厉风行的做派,生病了也如此。
母亲有个十多年的习惯。她喜欢在夜晚,当夜色妥妥帖帖地扫去她一日的疲惫的时候,支颐在桌上或者靠在床边上,写下一页纸的什么东西。我渐渐开始好奇母亲的小本本里装着什么样的秘密。因为母亲总爱在我睡下的时候,在小本本上奋笔疾书。有时我便会偷眯着眼,可没等她写完,便入了睡。那一定是个不得了的秘密,我那么想。
存了这个念想,终于有一天,我偷拿出母亲放在一边床头柜抽屉里的上了年纪发黄的“古董”。那是一本不大不小的线装本,却陈旧得早已被磨损了封皮,满是岁月的残缺口,就像一张被老鼠啃烂的树皮,密密麻麻的字迹使得纸张变得皱皱巴巴。我小心翼翼地翻开,生怕快速地翻页会破坏母亲的珍藏。

其实,那就是一本小账本。其实,我翻开第一页封皮上的大字就看到了,上面有她写下的醒目的目标。无疑是为了弟弟以后的房子车子,为了我以后的嫁妆。
上面记下了各种鸡毛蒜皮的账单。比如她喜欢拉着我陪她去菜场买菜,路上被各色的路人亲戚嘘寒问暖。买了一堆我和弟弟喜欢吃的菜,还硬要菜场阿姨送她几根葱。最后在账单上留下的是今天省下了多少钱。她写下一日的印迹,就像卸去了一日的重担。而明日再继续扛起来,日复一日。
母亲是外公唯一的女儿。母亲常说她小的时候,舅舅外公的衣服都是她和外婆洗。外公省钱供舅舅们读书,唯独她。她是一路苦过来的。但她对我说,孝顺是一个人的本分。
她喜欢和老友聚会,即使她不太爱讲话。她带着我去参加她的同学聚会,她看见一个叔叔在台上发言回忆他们那个年代的青涩青春,她热泪盈眶。她第一次和我说,那次大病,她怕得哭了,还好爸爸在。
小时候她喜欢给我讲千篇一律的童话,王子和公主结了婚……后来就算她不告诉我结局,我也知道他们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而当我被生活欺骗,遽然觉得生活失去了重心,没有了希望。她说,童话是不会骗小孩子的,白杨叶子的背面它就是银色的。
我动了动一侧睫毛,点了点头。

“阅聆•R&L”是由杭州图书馆文献服务与出版部推出的一份图文并茂、声乐悠扬的文学杂志。在这里,我们将文字用图片形象化,将作品用声音立体化。你可以快乐阅读,也可以微笑聆听。
“作家公社”是由杭州图书馆创办的公益文学团体,是集读者、作者、出版者、藏书者(图书馆)的四方互信、合作、交流沟通的多媒体平台,致力于以一种全新的文献服务和写作、阅读服务模式,逐步建立杭州图书馆特有的文学人才资源库和多媒体微文学库,从而更好地为社员提供展示佳作的舞台。
杭州图书馆“作家公社”诚邀文学爱好者的加入!更多活动敬请关注“作家公社”QQ群:159924163。微信公众号:zjgs_hzlib

作 家 公 社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