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阅聆▪R&L 2019年 第二期

其他分类其他2019-05-10
1807

目 录

Contents

雷公殿的传说        04

角端庙        06

赛西湖        08

大树巷的故事        10

五老巷的来历        12

石匠弄的传说        14

三宝地的传说        16

红石板        18

英灵长存大关桥        20

华家池的传说        22

【策 划】:文献服务与出版部
【主 编】:吴一舟
【编 辑】:陶 琳
【配 乐】:周悉妮
【演 播】:刘 超
【设 计】:黄 菲
【校对】:浙江树人大学易水寒诗社

雷公殿的传说

孩儿巷里有座雷公殿,宝极观里有座玄武殿,玄武帝管着雷公爷。雷公过生日,又行会,又供宴,多喝了几杯酒。正在这时候,玄武帝来请雷公商量布雷的事。雷公醉熏熏地飞到布店弄,昏懵懵地落到了布店老板万甲里的大松树杈里,竟呼呼地睡着了。大家一看是个鸡爪尖嘴,两臂肉翅的人,手里还拿着锥子,知道便是雷公。正当大家七嘴八舌、乱哄哄的时候,万甲里站出来笑嘻嘻说:“有谁能偷得雷公的锥,赏银十两。”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敢出来应答。这时候只见一个临浦泥瓦匠,推开众人愿意去取。他拿了长梯上了树,竟把雷公手中的锥轻手轻脚地取了下来。只见这把雷公锥,不像铁铸,也不像石刻,光亮得能照出人影,而且锋利无比,削铁如泥。

等到雷公醒来,手中的锥不见了,玄武帝的事也耽误了,只得闷闷地回到雷公殿去了。当晚,万甲里准备叫铁匠将锥改为刀,这样可以佩带在身上。哪知锥一见火,竟然变成一缕青烟,飘然而去,回到了雷公殿。
“雷公失锥,其因醉酒”。这就是孩儿巷雷公殿上供品时从不用酒的原因。
(搜集整理者:郑祺生)

角  端  庙

传说,元朝至正十年八月二十二日夜里二更时,在祥符桥贡院前有只独角麒麟,奔驰而过。认识的人说,此兽名叫“角端”,所以当地人就造了一只角端炉,供在贡院旁边的小庙里。
到了明朝天顺年间,贡院搬到了三角荡边,角端庙也跟着搬到了林司后,大家都叫它“老角端”。每年八月二十二日还要让老角端穿街过巷巡游一番,求它保佑地方平安。
天启年间,贡院前来了一批江北人,说是凤阳遭灾逃荒来的。其中有牵猢狲变把戏的,有鼻子上吊碗讨饭的,有唱凤阳花鼓的,有捕蛇的,有打拳头卖膏药的。
这些人白天上街挣钱,晚上就睡在三角荡的雷殿里。
有一年,年三十晚上,家家祝香请菩萨,有户人家不当心,烧纸神马时着了火。那时候,杭州都是木板房,一着火,大风一吹,巷南巷北都起了火,整条巷子都烧了起来。

这批凤阳人,从雷殿里逃出来,在烈火浓烟里乱钻,结果被逼到赛西湖魏忠贤祠堂前边。这祠堂漆黑的大门,高高的封火墙,再大的火也烧不进去。这批凤阳人拼命地敲门,里面的人始终不肯开门,结果手都粘在门上,几十个人活活地被火烤死。火灭以后,墙壁上留下了几十个人的影子,大门上也留下了一批手印。
从此之后,这地方变得阴森森的,晚上常常听到有“麻油浇浇”、“麻油浇浇”的惨叫声。这事情终于激怒了老角端,第二年八月二十二日行会时,轿子抬过魏忠贤祠堂,只见老角端嘴里喷出火来,最长的火舌窜进大门,穿堂入室,整个祠堂都烧得精光。等到崇祯皇帝登基,魏忠贤就倒台了,所以这片瓦砾场,只剩下几株石笋,几座假山。
(搜集整理者:雨蔓)

赛西湖

从前,下城贡院附近,有一处传说比西湖还美的地方,人称“赛西湖”。提起这赛西湖,还有一段与吴国公子庆忌有关的传说。
那是吴越春秋时期,吴国内讧,公子光杀了兄弟王僚,自立王位,称为吴王。王僚之子庆忌,勇猛力大,武艺高强,兴兵为父复仇。吴王用宝剑与他交战,被庆忌的宝剑削得断成两截;吴王用乱箭射他,庆忌双手左右飞舞,抓住了满把飞来的箭。杀得吴王只好退守阖闾城(今苏州)。
吴王一心想杀了庆忌,以除后患。太师伍子胥推荐壮士要离,去刺杀庆忌。吴王见要离,貌不惊人,武艺一般,心中怀疑。要离请吴王用“苦肉计”,将他妻子杀了,在市上焚化。然后,他去投靠庆忌,自有刺死他的妙法。吴王依计而行。要离就投奔庆忌,说吴王杀妻焚尸,要报此仇;并称他熟悉阖闾城地势,定能战胜吴王。庆忌听信要离的话,立即兴兵渡江伐吴。船至江中,庆忌与要离在船头饮酒议兵。要离趁庆忌不备,举起长矛,顺着风势,向庆忌心窝刺去。庆忌一见大怒,一手抓住长矛,一手抓住要离,将他在江中浸了三浸,掷地而死。

要离刺庆忌没有刺中。庆忌为了麻痹吴王,放出风声,说自己已被要离刺死,就暗暗隐居杭州,准备再找机会报仇。
庆忌到了杭州,在仁和仓附近的大池塘边,建造了一处富丽堂皇的宫殿;又在池塘四周,种植四季花木,布置亭台楼阁。庆忌为了报仇,每天清晨在池畔磨剑、习武。后来,杭州百姓就将此池称为“庆忌磨剑池”。因为磨剑池四周林木扶疏,楼台错落,可与西湖相媲美,又将它称为“赛西湖”。如今,因年久失修,“赛西湖”早已无迹可觅。但是,下城百姓还是将这地方叫做“赛西湖”。
(讲述者:陈锦方 记录整理者:肖 凡)

大树巷的

故事

老杭州知道下城区有个大树巷,分北大树巷和南大树巷。北南两条巷都是东西走向,西头叠着走,共同接通南北走向的一条大马路。两条巷的东头却是越叉越开,因此像个丫字,整个大树巷找不到一棵树,但却流传着一个“大树的故事”。
传说,很久以前,大树巷南北组合的西头,住着一户人家。这年他家生下了一个又重又大的小男孩,为了小孩大了以后有个玩的地方,当月就在门前种下一棵树,并取小男孩的名字叫阿树。就在阿树出世的同一天,北巷的一户人家生下了北妞,南巷的一户人家生下个南妞。
阿树长得快,阿树长得大,阿树天天在树边玩,总不见树大起来。阿树天性胆大、好奇,他在树下钻了个洞,把找来的蚂蚁灌了进去,把抓来的老鼠扔了进去。一天,阿树捉住一条活的小蛇,也塞进洞里。总之,阿树看到什么都往洞里扔。渐渐地阿树只玩洞,不玩树了。奇怪的是洞口越来越大,扔进去的东西,从不见有出来的。树也长得飞快,很快就成了大树。阿树整天在洞边玩,身上搞得脏兮兮的,巷里时常少了鸡、鸭,大家都讨厌他,特别是那洞口里时常冒出的阴森气,总让人觉得有点害怕。从此,住在南北两条巷里的人,都不愿意走靠近大马路的西巷口,宁愿多走路,从东巷口绕过去。
但有个人,不讨厌阿树,那就是北妞,北妞长得挺好看。北妞和南妞真的有些像,害得阿树时常搞错。南妞不喜欢阿树,阿树在心里特别喜欢北妞。南妞和北妞是最要好的。南妞看在好朋友的份上,也不难为阿树,但从不和阿树说话。
一天,南妞的父亲病了,南妞买药回来,走到大树边,天突然下暴雨,南妞怕药被雨淋湿,就逃到树下躲雨。阿树从家里的窗口看见,以为是北妞,便叫道:“北妞!北妞!”南妞回头瞪了他一眼,就回过头去。突然洞口冒出一股阴气,产生了一股极大的吸力,南妞一声惊叫,掉入洞内。阿树从窗口亲眼看见,赶紧冲了出来,已经迟了一步,南妞的影子都没有了。

南妞的母亲到处找南妞。北妞也帮着找,来问阿树,阿树将看到的告诉了北妞。
两条巷里的人都来了,围着洞口整整攻了七天,扔进去的石头都被吹了出来,大家没有办法,火气都朝阿树发来。南妞的母亲求着他,北妞求着他,希望阿树将南妞救出来。阿树难过极了,他答应大家一定进洞找南妞。
阿树进洞很快地被托了出来,身上一点也没有伤。阿树告诉大家,里面是被他救起塞进洞的小蛇,现在已经长成很大、很大的蛇精,要大家给他七天时间,七天之内一定为南妞报仇,为大家除害。大家也没有别的办法,且等他七天再说。
阿树出去了六天回来了。当晚就挨家挨户地告诉大家,明天除妖请大家帮个忙,把家里最脏的痰、粪、尿,倒到洞口新放的一只大缸里。
清晨,大家将最脏的东西倒入缸内,便远远地围着看。阿树全身赤裸地走了出来,先跳进了缸里,然后掀倒大缸。阿树再次闯进洞里,带着北南两巷人的怒气,那发粘的脏污连同大缸封住了洞口,只见大树猛烈地摇动了几下,最后大树倒下去了。
北妞冲了过去,连声哭叫着阿树,横倒的树随着北妞的阵阵哭叫声,陷下去。最后与地面齐平了。大家都围了上来,拉住了北妞。
从此,阿树消失了,大树消失了,洞口消失了,一切都恢复了平静。但是大家心情却并未平静,就将这里叫成了大树巷,北面叫北大树巷,南面叫南大树巷。
现在大树巷已经没有了,小巷原址已建成了幢幢新楼,名叫“树园”,能看到许多新树。
(搜集整理者:杨劲超)

老 巷 的 来 历

盐桥东北面,与长庆街相交的一条很短的小巷,名叫“五老巷”。它巷名的来历,却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传说明朝万历年间,小巷内有一户人家,主人叫罗善卿,据说还是唐朝时期的诗人罗隐的后代。
罗善卿重文明礼,乐善好施,颇为街坊四邻所赞许。他生有五个儿子:大儿名罗明远,二儿名罗明杰,三儿名罗明德,四儿名罗明纯,五儿名罗明淑。
罗善卿教子有方,黎明即起,带着儿子们在庭院中练功、习武,保养身体。他主张,只有把身体锻炼强壮,才能服务于社会,忠效于国家。晌午前,又将五子关在书房里攻读《四书》、《五经》。罗善卿要求儿子们读书,是为了知理、明礼。
他对儿子们说:“读书决不是为求功名、做官,而是要求你们懂得做人的‘理’与‘礼’,有理走遍天下,无礼被人唾弃。”
所以,凡与罗善卿有来往的人,以及四邻右舍,都称赞罗家是“书香门第”、“礼义之家”。

罗善卿死后,五个儿子都能遵循父训,每天自觉地黎明即起,锻炼身体;知理而不奢望;知礼而不乱法。
五个儿子都健壮地活到八十多岁,个个都鹤发童颜。每当风和日丽之日,五兄弟出门散步或逛街,走起路来腰板笔挺,步履干练。行人见之,错以为是神道来临。
五兄弟又经常在皓月当空之夜,团聚在庭院中,谈吐从容,笑声朗朗。邻居们见他们个个皓须庞眉,飘飘拂拂,惊是“仙人下凡”,都说他们是人群中之上瑞,民族之体贞。
明代大文学家宋濂来杭州时,传闻罗氏五老的事迹,专门撰文记之。还有一位诗人桂英,也特地写了《五老》诗一首。其中有“巷岂无居人,佳名易五老”的佳句。
罗氏五老相继逝世之后,街坊四邻家家留恋罗氏家的门风,又加上宋濂的记文与《五老》诗的传咏,此小巷就取名为“五老巷”。
(搜集整理者:先谟)

石匠弄的传说

不知在多少年前,某个村子里有一个年轻人,名叫石娃,他是一个手艺出众的石匠。每天早晨,他总是带着木榔头、凿子,招呼村里的人们一起,爬到山上去凿岩石。不管是春夏秋冬,不管风霜雨雪,一天也没有间断过。
这个村子里还有一个姑娘,她的名字叫花妹。她绣的花好极了,没有一个姑娘能够赶上她。每天,她和村里的姑娘们一起坐在窗口绣花。绣啊绣啊,她们把所有美丽的花朵都绣在锦上,再把这些美丽的锦绣做成衣裳。
石娃爱着花妹,花妹喜欢石娃,他俩有共同的心愿:一定要等石娃凿完最后一块石头,花妹撒开最后一根丝线,他们才能成亲。
好日子终于来啦!这一天正好是八月十五中秋节,石娃凿完了最后一块石头;花妹放下了最后一根丝线。他们的心愿终于实现了。这时,月亮当头照,星星眨着眼,天上的仙女们一个个都探头张望。

站在天上的雷神看到了,很妒忌。他想,他生为仙人为什么不能享受人间快乐。因而,雷神来到地上,把花妹抢去,又把石娃变成了一只鸟,雷神带着花妹就上了天。石娃连忙飞到天上,找到了雷神,他就一下子飞过去,叼走了雷神旁边的花妹。石娃救下花妹后,又飞上了天去,把雷神的两只眼睛叼走了,这下雷神再也看不到任何事物了。
石娃已经是一只鸟了,再也不能和花妹成亲,只是每天从空中看看花妹。人们以为石娃死了,就把他打过的石头,铺成了一条路,这条路就是现在的“石匠弄”。
(搜集整理者:王剑)

>

三宝地的传说

听祖辈人讲,杭州余杭塘上一带,出过三件宝贝,至今还流传着三个神奇的传说。
一、金龙船
传说每年端午节的半夜,塘河里就会出现一只金龙船,划船的都是菩萨,敲锣打鼓,从青龙桥一直划向观音桥。有一年端午节,有个挑粪的想碰碰运气发点财,就在黄昏时分,把粪船停在芦苇里,自己躲在船舱里。
到了后半夜,只听远处传来了锣鼓声。过了一阵儿,金龙船果然来了,挑粪的屏住呼吸,远远望去,只见满船金光闪闪,整个河面也被照得发亮。挑粪的一心想得到金龙船,赶紧划起粪船迎头赶上去。这时候,河面上突然一道豪光,金龙船忽然沉入水底,眼看就要淹没了。挑粪的求财心切,赶紧举起粪勺将一瓢大粪朝龙船方向泼了过去。只见水下浮起一支金划桨,挑粪的连忙跳下水去捞起金划桨,把它拖到岸上,谁知上岸时被金划桨压伤了大脚趾头。那个挑粪的自以为得到了一件珍宝,满心欢喜。哪里晓得他脚上的伤口越烂越大,四处花钱求医,总不见好转,只得将金划桨卖掉求医,等到把卖金划桨的钱花光了,他的烂脚才治好。
二、金钟
塘河西边的青龙桥一带,原先有个池塘叫“钟塘”。池中有口神钟,每当阴雨天,或黄昏天黑以后,“钟塘”中间会响起一阵阵隐隐的钟声,时间长了,人们就晓得池塘中有一口神钟。
有一天,几个想得横财的后生把池塘水抽干,果然见一口很大的金黄色的钟,座立在池塘中央,亮晶晶的,耀得人眼睛发光。那帮后生跑下去拼命挖这口钟,哪里晓得不管怎样用力挖,金钟象泰山一样一动不动。过了一个时辰,突然之间,天上一阵狂风,乌云遮住了天,暴雨直泻,下个不停,钟塘里的水一下子满了起来。从这以后,人们再也听不到金钟的响声了。后来有些好奇的人又把塘里的水抽干,想看看金钟还在不在,可是那儿连金钟的影子也没有了。

三、金鸡
很早以前,余杭塘上北边的唐家门口,有一座“乙相公庙”,庙门口有个小池塘,池塘对面都是竹林芳草,草丛里时常有小鸡的叫声传出来,过路的人都以为是人家放养的。
有一天,有个卖糖饼的小生意人路过,听到草丛里小鸡的叫声,他想这里附近没有人家,怎么会有小鸡呢?觉得有些奇怪,就钻进草堆里去找,果真草堆里有一窝活泼可爱的小鸡。那换糖佬就把这窝小鸡抓到箩筐里,高高兴兴地挑到家中,打开箩筐一看,不禁呆了,原来那一窝小鸡都变成了金茶杯和金碟子。正当他拿起金茶杯和金碟子,忽听院中有老母鸡的叫唤声。贪心不足的换糖佬心想,莫非这老母鸡是一把金茶壶?于是马上放下手中的金碟子,去捉那只老母鸡。谁知,那老母鸡在院中咯咯咯地叫着跑了一圈,便朝院门外逃去了。而那些金茶杯和金碟子也顿时变成小鸡,跟着老母鸡逃走了。
就因为出过三件宝,余杭塘上这一带被人称作“三宝地”。人们都说这块地方风水好,所以连这里种出来的萝卜味道也特别好,“三宝萝卜”便成为杭州地方有名的特产。
(讲述者:张美金 记录整理者:范祖权、凌克潜、方珠钗)

红石板

过去武林门外有条小街,街中央阴沟上铺的石板中,有一块是红颜色的,说起这块石板,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呢。
早先这条街虽然小,倒蛮热闹。有家小店,雇了一个十五六岁的小伙计。这个小伙计终年拖着一双没有后跟的木拖鞋,特别是他的头上只长了三根头发,大家都叫他“小癞痢”。
有年夏天,半夜里小伙计热得难熬,走到街上乘凉,刚好睡在这块红石板上。哪晓得三根头发一碰到红石板,好像一把开门的钥匙,“喀嚓”一声,把红石板打开了。小伙计吓了一跳,朝阴沟里一看,下面亮晶晶的,伸手一摸,摸到一个硬邦邦的东西,拿出来一看,原来是个黄澄澄的金元宝。他一站起来,“喀嚓”一声,红石板又合上了,连一条缝儿也没有。小伙计把这件事告诉老板和老板娘,金元宝也交给了他们。
老板和老板娘一见金元宝,又惊又喜,心想真是飞来的横财,不晓得阴沟里还有没有?就对小伙计说:“快带我们去看看。”随即带着两个麻袋来到红石板旁边,叫小伙计照样睡到红石板上,果然,红石板又打开了。老板和老板娘赶紧钻进阴沟里,还吩咐小癞痢不准下去。

老板和他老婆一到底下,点亮灯笼,只见满地都是金元宝。两只麻袋装得满满的,搬也搬不动,可少装一些又舍不得,老板娘就叫小伙计下去帮忙。哪晓得小伙计刚下去,“喀嚓”一声,红石板就关上了。灯笼忽地一下也灭了,石板底下黑得伸手不见五指。老板赶紧叫小伙计推石板,小伙计推了好久,就是推不动。老板和老板娘急了,就和小伙计一起推,石板还是纹丝不动,三个人再也出不来了。
第二天清晨,邻居们知道了这件事,都骂老板、老板娘贪财,心肠黑,害死了忠厚老实的小伙计。
(讲述者:孙永芳 记录整理者:孙永芳、黄进之)

英灵长存大关桥

DAGUANQIAO

话说小康王宋高宗逃出汴京,一路上吃尽苦头,总算逃到了临安府。他前脚刚进杭城,金兀术后脚就追到了城外,金兵人多势众,兵临城下,来势汹汹,小康王这个逃难皇帝,手下缺少兵将,连自己的性命都有点难保,哪里还能保得住偌大一个杭城?南宋小朝廷里一片混乱,众大人议论纷纷:有的主张继续南逃,有的主张投降金兵,就是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力主守城抗金的。眼看杭城百姓要大难临头了,此时,城里一户人家站了出来。
这户人家姓郑,乃是武林世家,祖上也曾食过朝廷俸禄。郑员外有九个儿子,人称“郑家九兄弟”,这九兄弟体魄强健,个个习武,不但武艺超群,各有绝招,更兼为人侠义,受人拥戴。值此国难当头的危急关头,郑家九兄弟挺身而出,为赴国难,自举义旗,招募忠勇之士,组织民军,抗击金兵。有道是“举起招兵旗,自有护国人”,郑家九兄弟的义旗一竖,一呼百应,百姓齐声响应,一下子竟聚拢了千把人。郑家九兄弟就率领了这支千把人的民军,气昂昂地开赴武林门外的小河一带,凭借一条大运河,挡住了金兵。
金兵原以为杭城唾手可得,不用花什么力气,想不到竟出来一支什么民军,挡住了去路,真是恼火透顶。金兀术的女婿龙虎将军在岳父面前夸下海口:“区区一队民军,实乃乌合之众,何须父帅动手,只待小婿出战就足够了。”他带领军马,杀奔小河关口而来……

九兄弟早有准备,选定了几百名英勇善战的敢死队员,严防死守在小河关口上,还在关隘上竖起一杆大旗,上书“血染沙场,人在关在”。龙虎将军根本不把民军放在眼里,妄想一战取胜。哪里晓得民军人人争先,个个奋勇,血战了十天十夜,还是停在老地方,不能前进一步,遥望民军阵上,战旗猎猎,号角声声,小河关口岿然不动。
久攻不下,龙虎将军早就没了主意。金兀术只得暂且退兵,在石桥一带扎下营盘,等待机会。过不多久,大将韩世忠和夫人梁红玉从镇江大营带领援兵浩浩荡荡向临安而来,金兀术见援兵已到,自家孤军深入,无心恋战,带着金兵向北撤退,被韩世忠的水军在运河上截住。金兵不善水战,大败而逃,韩世忠活捉了龙虎将军,乘机解了临安之围。
韩世忠得胜回营,领兵进城,驻在湖墅一带,当他得知郑家九兄弟及民军死守小河关口,抗击金兵,保住杭城的英勇壮举之后,赞不绝口,遂写成奏折,将此义举报奏朝廷。小康王宋高宗深感九兄弟忠勇可嘉,便封郑家九兄弟为“大虎将军”。从此,郑家九兄弟住的地方遂改名为“大虎巷”(即今大浒巷),小河关口遂改名为“大关”。后来在此运河上又建了一座桥,即为“大关桥”。
(搜集整理者:沈树人)

池的传说

十月
二〇七日

【华家池的来历】
杭州太平门外,有一个姓华的大户人家,有三颗世上少有的珠宝。第一颗叫“定风珠”,把“定风珠”放在点燃的蜡烛旁边,多大风蜡烛也吹不灭。第二颗叫“夜明珠”,这颗明珠是蜘蛛精变的,碰到坏人它便会吐丝将坏人浑身缠住,在夜里很明亮。还有一颗叫“分水珠”,只要把这颗明珠放在船的前头,河水便会分开。
龙王知道华家有三颗宝珠,便下凡来抢。华家的管家见有人抢这些无价之宝,便敲起了锣鼓。龙王听到锣鼓声,吓得要命,就化身躲到华家后花园竹林子里,钻到地下去了。可两只龙角却露在地上,变成两株又嫩又粗的竹笋。
华家的佣人来到后花园,见了两株又嫩又粗的笋,就掘了出来。这下可不好啦,把龙王的角给砍断了。龙王拼命挣扎,尾巴一扬,一会儿功夫,方圆一百五十亩的华家便成了一个池塘。这个池塘叫“华家池”。
【借桌子板凳】
后来,华家池边的一户人家办丧事,吃豆腐饭。正好还缺一张桌子,帮忙的人只好把一张供桌也拿了出来。他们把供桌抬到华家池边去清洗时,有一个人嘴里念道:“华家太太,华家太太,大家都说你们住在池底下,不知是真是假,真的就请借一张八仙桌和四条板凳。”话刚说完,真的有一张八仙桌和四条板凳浮上水面来了。从此以后凡是华家池附近的人家缺少什么物件,就用这方法向华家池去借,一定能借到。过了许多年,有一次不知哪位黑心,借了华家两张八仙桌和八条板凳,还有一只锅子,没有去还。大概是华家太太生了气,从此以后,人们就再也借不到华家池里的东西了。
【抽干华家池火烧水陆寺】
传说华家池是抽不干的。有一天,知府大人听说华家池底下有许多珠宝,就叫当地百姓们准备了五十辆水车,想抽干华家池,看看到底有没有明珠。
百姓们抽了七七四十九天,眼看华家池的水就要抽干啦。正当这个时候,华家池附近的水陆寺失火了。车水的百姓连忙去救火了。当水陆寺的火救灭了的时候,华家池的水又满了。所以,民间有句话:“抽干华家池,火烧水陆寺。”
(讲述者:黄长明 记录整理者:黄富海)

“阅聆•R&L”是由杭州图书馆文献服务与出版部推出的一份图文并茂、声乐悠扬的文学杂志。在这里,我们将文字用图片形象化,将作品用声音立体化。你可以快乐阅读,也可以微笑聆听。
“西湖传说”是历代流传于西湖周边以及杭州地区的各类民间故事的统称,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该非遗项目的保护单位,杭州图书馆尝试运用新的传播手段和传播途径,来使“西湖传说”得到长期保存和世代传承。该“西湖传说”系列专辑是浙江省文化厅2016年度厅级文化科研项目(zw2016062),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主持专业教师、中国传媒大学播音学博士研究生刘超先生来负责演播。
更多传说故事敬请关注“西湖传说”微信公众号:xhcs-hz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