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龙外布衣第七期

电子杂志报刊2024-05-16
1110

2024年4月12日
星期五
学生发展处
第7期  总第7期

办有意思的教育

育有情怀的人才

德育前沿 >> 

爱国主义教育:中国的道路选择与实践样态:理解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的四重向度

文/吴少莹 张永刚

摘要

关键词

新时代坚持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不仅是一个亟须厘清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指向实践的现实问题。基于“理论-实践”相统一的探究逻辑可以发现,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三者统一不仅有着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依据,更源自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性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的内在统一。其历史地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也必然面临新任务和新要求。只有立足中国式现代化,扎实推进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阐释,才能讲好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故事。

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理论依据;性质决定;历史生成;当代使命

坚持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不仅是一个亟须厘清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指向实践的现实问题,只有基于"理论-实践"相统一的学理逻辑,阐清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内在理据与历史生成,才能为从实践层面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奠定前提,继而帮助学生在理论认识、意识养成与实践践行上做到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真正助推爱国主义教育落地生根。

一、理论依据: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具有深刻的理论依据

02

德育前沿

 按照唯物史观的致思逻辑和话语建构,爱国主义是一种历史范畴,属于上层建筑,由社会存在决定。爱国主义不是一种抽象存在或先验悬设,而是扎根于具体生动的现实实践之中,确切说是与本国的文化传统、历史发展和现实国情紧密相联,具有明确的主题内核与目标指向。由此决定了历史发展与实践生成的一致性,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必然构成“理论-历史-实践”三维统一的内在逻辑:三者基于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遵循马克思主义爱国主义观的理论逻辑;根植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形态的历史逻辑;确证于当代中国现实变革与发展成就的实践逻辑。
首先,从国家维度来看。早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领导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时就多次指出,无产阶级要建立自己的国家,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并强调这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如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充分遵循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国家的理论设想基础之上展开的国家实践,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从理论源头上就与无产阶级政党、社会主义密不可分。其次,从中国共产党维度来看。恩格斯指出,"工人的政党不应当成为某一个资产阶级政党的尾巴,而应当成为一个独立的政党,它有自己的目的和自己的政治"。基于此,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仅是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成功的必然要求,更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走深走实的内在要求。也只有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先进制度作为基础支撑,才能让爱国主义从理想变成现实。最后,从社会主义维度来看。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社会主义不仅是一种理论学说,还是一种社会形态,更是一种现实运动。无论它呈现出何种表达样态,都与国家、党的联系密切相关,国家的命运与党的发展、社会主义的前途同样不可割裂。由此明确,爱国的内容指向就是对党、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热爱和拥护,三者既环环相扣,又有各自的内容和要求。
理论的统一已经证明,祖国的繁荣发展与党的命运发展、社会主义的前途息息相关,只有将三者统一起来,爱国主

03

德育前沿

二、性质决定: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性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内在统一

主义才能是具体存在的、鲜活真实的。立足新时代,爱国体现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表现在始终把个人理想融入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之中。由上可知,不同时代的阐释方式虽有不同,但核心指向都彰显出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一致。

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使命担当。《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正因如此,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历经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所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在理论和实践双重维度的现实拓展与具体实现,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其必然最终体现在以工人阶级领导、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中。伴随实践的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开创与深化,也必然呈现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和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实践逻辑的三者统一。当然,无论是理论追溯还是历史发展,抑或是实践推进,三者的统一发展归根到底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三者根本性质的统一性所决定的。
 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性质从根本上决定了三者的统一性。中国共产党是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始终致力于实现共产主义的终极目标。《共产党宣言》深刻指出:"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中国共产党章程》也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定位和宗旨决定了其从成立之日起就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历经百年笃定前行,书写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壮丽诗篇,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道路,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生

04

德育前沿

生命力。在此意义上,中国共产党人"是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和实践者"。

另一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征决定了三者相统一。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体性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离开中国共产党就不可能有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同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国的繁荣昌盛注入不竭动力。当然,中国之所以选择马克思主义,走向社会主义,走向伟大复兴,归根结底是因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从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理论推演中不难看出,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内容不仅要求热爱我们的国家,同时也要求热爱我们的党和热爱社会主义,三者共同构成新时代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一方面,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走的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社会主义革命成功后,社会主义制度成为中国的根本制度,因此,爱国就是爱社会主义中国。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当代中国的领导核心,爱党就是爱国。总之在中国,爱党、爱国和爱社会主义是相统一的,不存在只爱国家而不爱党和社会主义的情况,也不存在只爱党而忽视国家和社会主义的情况。

三、历史生成: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历史地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将百年党史的主题概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实际决定了我们需要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把握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的核心要义。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更是直接指出,"祖国的命运和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今天

05

德育前沿

现。今天我们讲爱国主义,这个道理要经常讲、反复讲"。回溯波澜壮阔的革命史、奋斗史与发展史,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具体生成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历史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前赴后继,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开辟和推进了社会主义改革,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谱写光明前景。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党、国家和社会主义紧密相连,共同形成命运相连的共同体,具体体现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每一个发展阶段中。在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因此,爱国主义必须坚持对社会主义的热爱,两者在本质上相互契合。

 一个国家的制度选择与方向确立,重点取决于能否解决该国家的历史课题,需要从本国的历史实践中探寻答案。在中国近代找寻这一目标的历史进程中,也曾走过不少弯路,洋务运动、农民运动、改良运动、民主革命运动等一系列事实证明,不立足本国实际,不牢牢聚焦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一味地模仿追赶并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国家发展注入了思想活力和方向源泉,激活了爱国主义精神和鼓舞了人民的行动,历史和人民都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条正确而光明的道路。正因如此,立足当代中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践行爱国主义教育不能是抽象的,而是必须结合具体的社会制度和生活实际,与历史传统、文化理念、生活习惯以及道路发展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增强四个自信,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守护好、建设好我们伟大的国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同样,"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由上即知,爱国、爱党和爱社会主义三者之间的高度一致,不是单纯的理论推演,而是中国人民从历史经验中得出的正确结论。

四、当代使命:讲好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故事

06

德育前沿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多次强调,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重要的体现。要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如今,中国共产党将中心任务定位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再次彰显出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一致性。这要求我们结合现实,深刻讲清理论,讲好故事。
一方面,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做好爱国主义教育。立足新时代,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紧密相连、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和必经之路。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实践上是高度一致的,三者不可偏废。只有将三者统一,才能使爱国主义活起来,也才能使爱国主义精神在当代中国得到最大的彰显。弘扬爱国主义要进一步强化国家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要真正引导青年以实际行动来践行爱国主义精神,将正确的爱国认知与浓厚的爱国情感转化为理性的爱国行动。一要明确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可动摇;二要结合党史讲清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三要讲清爱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助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梦想。
具体而言,首先,要始终坚定道路自信,我们所走的道路是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一个个伟大成就不断彰显这一道路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其次,要进一步强化理论自信。要对中国近代以来落后的现状、与西方越来越大的差距、中国人民必须选择的正确道路与方向有清醒认知,在此基础上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理论学习要常学常新,没有止境。要善于在学习中思考分析,逐步形成正确认识,加强对中国未来发展的信念,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走以公有制为主体共同富裕之路,帮助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解决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再次,要始

07

德育前沿

始终强化制度自信。要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所能选择的最为科学的制度,要维护这一制度并推动其不断发展完善和科学发展。最后,要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要讲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故事,用先贤事迹为社会主义制度增添深厚的土壤;要讲好革命文化的故事,让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成为代代发扬的优良传统,牢记先辈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与安宁;要讲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故事,用"两弹一星"精神、女排精神等鼓舞人心,引导全体人民齐心协力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另一方面,要旗帜鲜明地同错误言论做斗争。当前社会仍存在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共产主义合理性的错误思潮,它们以"隐蔽""变装"的形式出现,如讳言或回避共产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勾连、暗含资本主义立场与逻辑等。对此,必须坚持问题意识,发展导向,通过真调研、真问题、真发展,以强化理论学习指导发展实践,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着力推动马克思主义学科时代化,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和学术话语。
具体而言,一要加强对互联网阵地意识形态斗争的战略思考和系统布局。结合中国发展成就,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破除西方学界和政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误读"和"污蔑"。二要重点加强科学理论青年化阐释的能力和水平。重点把握青年群体,倾听青年声音,突出问题意识,结合网络热点、讲透理论重点、化解青年思想疑点。注重融合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大主题"与"微话题"、"三全育人"与"五育并举",构建大思政育人模式。融合开放叙事与主体对话方式,实现从"我在听"转变为"我来讲",依托互联网载体,让青年人成为叙事主体,突出参与感。
因此,讲好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故事对于新时代坚持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统一具有重要作用,不仅要聚焦大发展、大目标、大故事,也要坚持问题化、常态化、青年化。(来源:《中小学德育》2024年第3期)

08

教育叙事

“对角线”的相遇

文/刘柳清

操场的前侧绿化带堆着许多品种的花卉。那是一坛蓝紫色的绣球,大概是许久没有浇水了或是因天气太干燥,它失去了鲜活的颜色,却淡雅地像陈旧的水墨画。今天从它身旁经过,我惊异地发现——冒出了两小团偏紫的花球,这时记忆如流水,泛着铃铃的声音回溯。

初一是进入初中培养习惯的关键期,第一个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习惯便是:学会尊重,文明讲礼,见到老师、长辈要问好。为了让学生们更直观、快速地牢记这一习惯,我第一节班会特地随机抽取了几位同学进行"情境演绎"。
第一个"幸运观众"自然是距离最近的第一排同学,"来,你来。假如你和老师相遇了,你应该怎么说呢?"这位同学有些害羞,她的脑袋控制不住地往下低,嘴巴抿成了一条线。我微笑地期待着她的回答,她松开了嘴,看向我说了一句"老师好!"这是一个好的开始。而相遇还有另一种情形,我叫起了坐在教室中间的一位同学,开始描述:"当你和老师相向而行,你在不远处看到了老师,你是选择低头假装没看到,默默走过,甚至绕远路避开老师还是自然地和老师问好呢?"为了增加情境的真实性,我要求我们在教室内演绎这个场景,当我们在五十多双眼睛注视之下,距离渐渐靠近时,我有点打趣地看着面前这位同学,似乎在说:"我已经出招了,你打算如何?"学

刘柳清

  • 童话故事创作大赛优秀辅导教师
  • 深圳中小学德育实践活动“优秀指导员”

09

教育叙事

何?"学生或许会在心里小声吐槽我,他在半凝固的空气中,大声喊道:"老师好!"并向我鞠了一躬。我对他竖起了大拇指,夸赞他是一个文明懂礼的孩子。不知为何,我玩心大起,又加入了一个情境——"现在我想请教室里离我最远的一位同学,就是整个教室的对角线的两边,当你在如此遥远的距离遇到老师时,你又会怎么做呢?"我和学生各自站在教室对角线的两端,距离慢慢缩短,我憋住笑意,看向他,他立马回了我一个鞠躬和一句响亮的"老师好"!

这一学期的开局是社牛老师和她的社恐学生们,我甚至“威胁”他们,如果他们不主动问好,我会在任何场合堵住他们,直到他们说出那句话。开学前几周我确实是这样做的,当我堵住他们时,他们就像受惊的小鹿,眼睛扑闪着一丝"惊恐",又像不满我的"幼稚"的小大人,撇撇嘴满足我的"孩子把戏"。
然而事情发生了反转,不知为何,我渐渐变得"社恐"起来,而教育的种子已经播散下,在孩子们心田生长。我们班的体育课一般在下午第一节,而那正好也差不多是我前往办公室的时间,几乎每次我都可以遇到准备上体育课的孩子。我最害怕的就是几个社牛的孩子领着大半个班级的学生集体向我问好,那场景就像悄咪咪散步的兔子被一阵排山倒海般的大浪击中。因此,我竟变成了开学口中那个"低下头,默默走过,甚至绕远路避开的人"。一次,我又被机敏的"侦察兵"发现,并被"狠狠击中",正当我不自觉地把头低下,和身旁的老师无奈地微笑时,身旁的老师说:"你的学生很喜欢你呀!"我像是突然意识到什么,不自觉地抬起了要低下的头。
学期很快过去。当我捧着最后一场考试的试卷、答题卡前往五楼考场时,我听到一声响亮的"刘老师好!"那声音来自四楼的大平台,我低头看到:我的一位学生,灿烂地笑着,用力地对我挥手。这或许就是一次"对角线般的相遇"吧。
时间有一双魔术手,它让花儿开了又败,败了又开;它

10

教育叙事

它让孩子长大,从懵懂渐渐成熟;它甚至时而“转换”“对角线”的两个角色,然而相遇,即使是在相隔最远的对角线两端,也流淌着无法消融的暖。

点评

好美的“对角线”相遇,好动听“老师好”!柳清老师,虽然刚大学毕业就当班主任了,但勤勉用心的她,班主任工作做得有章有法,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柳清老师善于把握教育契机,在初中刚入学时就抓住习惯养成关键期,巧用“情景演绎”将文明有礼,师生问好的良好习惯印刻在了同学们的脑海,并在刚开始的几周反复强化于同学们的日常言行中。恰如文中所说“教育的种子已经播散下,在孩子们心田生长”,在接下来的日子,校园中那声动听的问好“老师好!”,成了最美的校园风景线,演绎出了最美的“对角线”相遇!(孟利娟点评)

11

德育策略

如何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

对待“错误”的两种典型态度

《论语•雍也》中,孔子赞扬弟子颜回好学,说他"不迁怒,不贰过",意思是颜回有君子之风,厚责于己,薄责于人,不在同一个地方犯两次的错误。在孔子看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错是很正常的。但是人不能在一个地方犯同样的错误,应该从错误中学习,改过迁善。孔子的思想表达了一种古老的学习理念,就是"通过错误而学习"。在学习理论多如牛毛的今天,这种古老的学习理念也依然有其很高的教育价值。著名教育学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石中英教授在接受人文清华的独家专访时,就教学过程中如何对待学生的"错误"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石中英教授非常关注教学认识过程中的"错误"问题,他曾见过很多老师逼着学生改正错误,有的时候老师甚至会因为学生的错误,用不尊重学生人格的方式来批评他们,像"你怎么这么笨?你还有没有脑子?"在这种教学环境中学习,久而久之,学生变得特别害怕犯错误。石中英教授在《教学认识过程中的"错误"问题》一文中提出,教学目标的实现往往无法一帆风顺,各种意想不到的"错误"会打乱既定的教学计划,给教学活动带来挑战。"观察一位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对待错误特别是学生所犯的错误,是一件非常有教育意义的事情"。他总结了教学过程中对待“错误”的两种典型态度。

(1)视学生的错误为教学的失败

基础教育中常见的情况是,老师"视错误为教学的失败,因而在教学观念、行为与制度层面上极力加以防止、克服并给予各种错误以消极的评价"。访谈中,石中英教授举了许多生动的例子,以说明这是在传统课堂中很常见的一类现象。持有这种态度的教师,在学生犯错之后,会表现出失望、不满,甚至会用言语进行挖苦。石中英教授反省了自己37年前在乡村小学教学生写作文时的情形。当学生在作文中第一次出

12

德育策略

出现错别字时,他会帮学生改过来,第二次如果又错了他就会在错字上打X,如果学生第三次再写错,他就会生气地把X打得非常大,"恨不得把作文纸划破了"。回想那段教学经历,石中英教授有些感慨,认为当时自己并没有去思考学生为什么在某个地方老犯错误,只知道给学生的错误扣分。这种教学态度和行为造成的后果是:"学生会觉得犯错误是不光彩的、可耻的甚至是可怕的。这对青少年个性品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石中英教授将这种教学文化与青少年学生创新精神不强联系起来考虑,认为"长期浸润在这种容不得错误的教学文化中,学生们会渐渐失去了求知探索的勇气"。

(2)视学生的错误为教学的资源

与上述态度不同的是,持有这种态度的老师把犯错看成是学生彰显学习主体性的一种表征和教学的一种资源。犯错本身也是一种认识与行动的结果。如果学生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那么就什么错误也不会犯。任何人的任何认识与行动,都存在犯错的可能,学生当然也不例外。持有这种态度的教师"会在教学观念、行为与制度层面上对于学生的学习行为予以鼓励、肯定并给予学生的错误以教学上的宽容和积极评价"。北京实验二小的华应龙老师就是这样的教师,他多年所倡导的"化错教育"致力于改变对学习错误的刻板印象,将错误当作是学习的新起点。在这样较为宽松的课堂氛围之下,教师和学生不再对"错误"感到羞耻或恐惧。教师会引导并鼓励学生们静静倾听,认真思考,主动发表意见。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所犯的错误本身成为一种学习的资源,实践了"通过错误而学习"这一古老然而却是基本的学习理念。不过要想真正地实现"通过错误而学习"的目标,石中英教授认为,需要有波普尔倡导的"批判理性主义"精神,注重证据和逻辑在排除和修正错误中的作用。

重视学生直接经验的价值

上述两种对待教学认识过程中学生所犯错误的态度,也折射出对待学生直接经验的不同。如果老师认为学生的错误是

13

德育策略

是教学的失败,他们会千方百计地预防学生错误的发生。其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就是阻碍学生直接经验进入学习过程,防止直接经验对书本知识学习产生干扰作用。如果认为学生的错误是教学的信号与资源,那么就不会对学生的直接经验参与如临大敌,甚至会鼓励学生应用自己的直接经验来参与课堂教学。对待教学认识中学生所犯错误的不同态度背后则是对学生亲身获得的直接经验教学价值的不同假设。

直接经验就是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交往中所产生的对内外部世界的具体认识,它们具有生活性、情境性和模糊性等特点,与间接经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书本知识、教材知识不同,后者是组织化、符号化和精确化的知识。教学行为不可避免地要在两种经验的交会中展开。在讲述如何处理好两种经验之间的关系时,石中英教授介绍了陶行知先生的观点——"接知如接枝"。陶行知先生把新知识的学习过程比喻成"嫁接",嫁接枝条最重要的是利用母体枝条的能量,才能使新嫁接的枝条有生机和活力;若离开母体树干提供的营养和能量,新嫁接的枝条就会死掉。石中英认为,"教学也是这样。我们学习新的知识一定要与学生原有经验建立起连接,并从学生原有经验中汲取智慧的能量,然后才能理解、同化新的知识,才能把它纳入到学生的思想结构里。如教学时教师们一味排斥、压抑学生原有思想经验的参与,新知识的学习就成了痛苦的过程,最终新知能不能如'新枝'那样成活就不好说了。"
 石中英教授进一步谈到了中国以前的教育模式,他认为以前很多老师并不尊重学生的直接经验,他们拒绝让学生的直接经验参与到对课程知识的理解过程当中来,从而使得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缺乏根基、走偏变形。当学生基于自身直接经验的理解和教学的目标不一致的时候,老师也会强硬地要求学生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来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考试中获得分数。这种教学文化导致了很多学生看轻自己的直接经验,甚至认为自己的直接经验没有价值。对此,石中英教授表示:"这种认识是完全错误的,人学习最终目的是要提高我们的直接经验能力,别人的思想不能代替我们的思想,

14

德育策略

想,标准答案也不能代表学习者对问题本身的自由探索。"他认为美国哲学家杜威的"教育是经验的改组或改造"的观点就是强调了学习是对人的原有经验(行为)系统的不断完善,从而不断地提高人们的行动能力。这种观点与以往人们认为学生直接经验在教学教育中只具有工具价值反差很大,将直接经验的不断丰富、改造与提升上升为教育教学的直接目的。

在教育、学习、考试三者仍然紧密联系的今天,应试教育这种为了考试而开展的教育一直是不容忽视的一个话题。现实中,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与关注学生的升学目标之间存在悖论,很多学校表面上赞成把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办学的宗旨,以慰藉教育者的良知,但实际上却紧紧围绕着知识学习、考试和升学来组织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石中英教授认为,过于重视教科书知识、过于重视考试、分数和升学,在相当程度上会压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和创新精神的发展。在强调标准化的工业社会里,这种教育有它较强的合理性。但是到了强调个性、多样化、创新精神的信息社会,这种教育的合理性就逐渐丧失了。
 访谈中,石中英教授强调指出,教是为了学,学是为了发展学生主体的力量,使学生真正有学习的获得感、进步感和价值感,增强自己面对未知时的智慧、信心和勇气。他分享自己的一个观察说,从小到大,青少年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探索精神、认知的勇气没有呈现出同步的增长,甚至,在一些青年那里还呈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学生在经年累月中学习的知识并没有转化为他们的主体能力,这是非常令人不解的。他认为,这与我们对教育、学习和考试关系的错置有着直接的关系。他认为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与运用非常重要,呼吁"把学习的重心从知识内容的传递转换到对学习者学习意识、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的培养上来,保护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石中英认为这些应当是教育和学习的真正目的。考试是教育和学习的一部分,但是教育与学习不应该为了考试。(来源:守望新教育)

教育和学习不应该为了考试

15

看见文化

浩 子

文/杨金锋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抑扬顿挫的声音回荡在寂静无声的教室,同学们的眼睛瞪得大大。一个一袭休闲服饰、皮肤白皙的男子紧紧注释着正在背诵《离骚》的男生,不时地点头、微笑,甚是得意。

这是八年级语文备课组古诗词积累课前的活动场景。正在背诵的男同学叫吴博睿,那个男子是他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陈浩,我习惯称呼他浩子,学生们喜欢叫他浩哥。
浩子和我同一年进龙外,不同的是,他之前教高中,我一直教初中;他当时教初一,我在初三,还负责年

年级和学部的工作。他很低调,但却十分靠谱。当时,龙外刚创校不久,老教师缺乏,备赛时更是捉襟见肘。程宇赫老师是我们的学科主持人,业务、人品我们都甚是佩服。但那个时候,程老师身体不好,加之家中有事。所以,大家很不忍心程老师这么辛苦。有时候,程老师就把任务布置下去,浩子晚上就陪着科组的小妹妹们一起杯赛,直至深夜,无怨无悔。而且这样的精神在备课组内就这样一茬一茬地传下去。

浩子的这种靠谱还体现在课堂的精益求精上。记得有一次,广州举行名师课堂研讨会,其中有一个环节挑战名师,同课异构,如果成功,奖励2000元

16

看见文化

元。而这一次,挑战的肖培东老师。兰兰鼓励浩子参与红包抽奖,没想到,真的中了。当时,选择的课题是寓言《杞人忧天》,这个课,人教社在启用新教材试课时,曾经邀请我去上过。我把课件发给浩子,浩子没有采纳,而是和程老师重新备课,上出属于自己的风格,赢得与会者的称赞,会务组奖励2000元。好长一段时间,我们都称他"挑战肖培东的男人"!每次,浩子总是呵呵一笑,办公室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浩子上课和他本人一样,超级稳,不紧不慢。因此,我很少见浩子发脾气,即使班内有五、六个每天一下课都满学校疯跑的学生,他依然能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但有一次,我听同事说,她第一次见到浩子发这么的火。
一个秋日的早读,班内两个同学因为开玩笑,班内一个绰号"战神"的同学把另外一个同学打啦,满脸是血,旁边的一个同学不仅没有阻止,还煽风点火。等到浩子到班时,两个同学脸上、衣服上甚至桌子上都是血。浩子第一时间联系校医简单处理后,带领学生去医院并联系家长。安顿好一切,浩子调查事情的起因、经过,颇为恼火。后来,两家因为医药费意见不合,多次协调未果。再后来,实在没办法找到我。我们一起协商,把事情搞定。庆幸的,在浩子的教育下,孩子们仍然和谐地在一起玩耍,他们后来还给浩子送了一面锦旗:教育界的扛把子,五班浩哥绝绝紫。落款:相侵相碍五班一家人赠。锦旗一拿回来,办公室又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因为,太形象了。但也告诉我们,只要你真心付出,孩子们会记得。
去年九月,俊瑞加入八年级语文团队,备课组经过协商,买了一本《中学生古典诗词500首》以增加孩子们的底蕴。而且还向学生发起挑战,兰兰、丹彤和俊瑞还示范背诵《蜀道难》,于是就出现课前的一幕又一幕。据说,吴博睿每天早上早起半小时,每天坚持背诵!
"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吴博睿刚已背完,掌声雷动,好多

17

看见文化

多同学都站了起来,冲他竖起大拇指。浩子忘记应有稳重,笑靥如花。事后,他奖励吴博睿一本书《离骚》和一百元现金,并写了一段赠予之言。朋友圈发出后,引来众多羡艳。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个灵魂。""摇动"、"推动"、"唤醒"归根结底就是影响,浸润在日常的一举手、一投足,它不会春种秋收,但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而日有所长。这或许就是浩子及浩子们坚守的意义。

18

德育活动

第七周星级文明班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