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图书馆电子馆刊(2021年第3期)

编  委 会:图书馆
主       编:袁家莉  
文字编辑:  周莹莹  李娟  刘景   王春妍
审        核:  张美云
图文编辑:  李玉霞  林泓宏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格致路309号
电话:025-86176878

《一缕书香,待你归》

她端坐在江苏海院的中心位置
朝迎晨曦,晚接明月
一朝一夕间
守护着每一本图书
在这里
透过一行行文字
穿越古今,容纳万物
虚无与现实并存
真理与探索同在
她,优雅、智慧、沉静
她,是知识的海洋
她,是天堂的模样
十月金秋
嗅着海院的桂子花香
你们款款而来
新的学期又开始啦
装修一新的海院图书馆
静默不语,静待莘莘学子的归来
山河壮阔,星光旖旎
所有人间美好悉数藏于图书楼
愿你流连书架,穿梭字里行间
走遍春夏秋冬!
                                      ———本刊编辑部

刊首语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立足之地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幸福而丰富的一生

《 大地的成长》简读
《论语》简读
 了解苏东坡,你可以读读这些书
《哲思与海》:爱、死亡与海洋的“流浪”之旅

2

读书札记

P11/26

1

美文阅读

P01/10

目录

3

航海文化

P27/38

4

艺术欣赏

P39/50

德雷克的传奇故事
三国赤壁水战的斗舰
蒸汽机的发明和汽船的出现
中国近代灯塔的建筑文化特征

读茶经 学泡茶(二)
中国四大名石(二)
认识地震
中华诗词(二)

01

美文欣赏

1

金陵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

02

美文欣赏

1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唐:李白

   该诗主要写的是作者夜登金陵城西楼的所见所感。头两句诗写金陵夜空寂静,凉风忽起,诗人独上高楼,远眺吴越;三、四两句写景,色调以清澈静凉为主;五、六两句写诗人在此情境下,万千悲苦汇集胸间,因觉知音稀少而怅然徘徊,不肯回去;末两句诗说只有南齐诗人谢朓的诗句能道出眼前之景。全诗以写眼前景起笔,而归结于对谢朓的钦佩,以即景抒怀的手法,慨叹人世混浊,知音难遇,表达了作者对谢朓的崇敬和追慕之情。诗人时而写自己行迹或直抒胸臆,时而描绘客观景物或赞美古人,笔触所及,广阔悠远,足见其构思之精巧。此诗在词语、韵律、色彩、声调、韵味等方面都协调一致,显示出一种苍茫、悲凉、沉郁的氛围。

03

美文欣赏

1

LIANYUE

人是生而不平等的

04

美文欣赏

1

荒野和乡野还不太一样,荒野是指没有经过人工改造的大片土地,莽莽苍苍的原始景象。乡野是复合体,田园加野地,包括村庄。长久以来,这里孕育了最大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因为它占据着最广大的地域。乡野培育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奇迹、传说、物产......作家从数量上看也主要来自乡野,尽管他们后来大半离开了故土,但营养主要来自那里。
作家对于事物的看法,有一部分是很早形成,而且是相当固定的,它们来自一片土地。一个地方的文化习俗是强有力的,它左右着一个人。这些大致是良性的,对人有益;但也有可能使人变得狭隘、孤陋寡闻。最初的经验太丰富也太顽固,后来经历的一切,往往都要自觉不自觉地与这些经验对比,或者嫁接上去。老家留下了口音,还有习气。人要走出去,要敞开,吸纳各种各样的声音、知识、看问题的方法。但这不意味着要失去根性,它是立足点,文化和精神都有立足点。有了这个立足点,才可以对外发力。

一个作家一生要写很多的事情,但是老家那里的故事会直接、间接地写个不休。有的人可能只在老家待过很短的一段时间,并写过很多他乡见闻,但奇怪的是,这些见闻渐渐也会生出根来,它的根须竟然还要扎在老家。故乡真是一种怪异的存在,它既是物质生活的原初,又是精神生活的根据地。
                                                    

立足之地

To Have a Foothold

转载自:张炜《读者》2021.2

05

美文欣赏

1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06

美文欣赏

1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所表现的思想情感,本来甚为明显,苏轼因为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 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终于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英雄留步!”
连太从书房一跃而出,我被迫与她比画几招, 才得以放行。    
这几天,我们在重读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家里就有了这些疯疯癫癫的场景,宛若回到少年时光。
这次重读,有一部分也是沾了工作的光。《射雕英雄传》我固然喜欢,但是事情很多,花大块时间重温,还是太奢侈。
我小妹妹的大儿子,曾经悄悄网购了咏春拳、截拳道的拳谱。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偷偷练武的自己,他是时候看一看《射雕英雄传》了。于是,我索性也乘机再读一遍。
我一直觉得《射雕英雄传》其实是一本学习之书。主人公郭靖是个天资鲁钝的笨孩子,这在武侠类小说中,可能是唯一的。他的启蒙老师又是脾气很差的江南七怪,动辄打骂他。用现在的话来说,他是有童年阴影的。但郭靖就是凭执着,慢慢练,一点点进步,终成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用洪七公的话来说,笨不要紧,心地好就行。心地好,这世上的资源就会向你汇集,就像郭靖一路得到大师的指点提携一样。
天下总是笨孩子多,但只要他们像郭靖一样成长,人生一定不会差,他们甚至会改变世界。就像金庸先生说的,他希望读者在快乐阅读的同时,想象自己是个好人,要努力做各种各样的好事,想象自己要爱国家、爱社会、帮助别人得到幸福,由于做了好事、做出积极的贡献,得到所爱之人的欣赏与倾心。《射雕英雄传》完美地传递了这个观念。

-幸福而丰富的一生-

07

美文欣赏

1

08

美文欣赏

1

09

美文欣赏

1

10

美文欣赏

1

一部小说令人着迷,又能为读者塑造好的观念,它就是伟大的作品。也正因为如此,我从小判断文学作品的价值,就没有帮派之见,也更不容易屈从权威与主流。谁给读者带来价值,谁就是好作家。在我的心目中,金庸先生就是最伟大的作家。原来武侠小说被视为洪水猛兽时,我视《射雕英雄传》为伟大作品,几十年过去了,它入选《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我为教有的与时俱进感到开心。当然,我仍然视《射雕英雄传》为伟大作品。

这次重读《射雕英雄传》,我反而读得慢,不像少年时,通宵达旦,两天就看完。我更多是在体味金庸的文字之美。他的词汇量无边无际,动词的使用精确细致,用典出神入化,但读起来又是口语,多是短句子,节奏明快,如水银泻地。小时候不知道这是写作教科书,半生过去才明白,心里更是佩服。
金庸先生一生很努力,虽然极聪明,却像郭靖一样下笨功夫。他曾说:“我每日读书至少四五个小时,从不间断,在报社退休后连续在中外大学中努力进修。”
可能,幸福而丰富的一生,就是六个字:笨功夫,好心地。
              转载自:连岳《读者》2020.2

11

读书札记

2

12

读书札记

2

丨大地的成长丨

名著概要
长篇小说《大地的成长》是汉姆生成熟时期的代表作,标志着他的创作走向了顶峰。而且汉姆生的哲学思想深受尼采的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主张回归自然,反对欧洲的现代文明。在《大地的成长》中,作者在对自然和劳动赞美的同时,也反映出肯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保守观念。这是一部三部曲小说,主人公伊沙雅克始终高呼回到大自然中去。由于书中展现了一切肯努力的人在面对难以征服的强悍的自然界时,从始至终都要经历艰苦的奋斗,因此能够直接打动人心,唤起读者的共鸣。这部作品是一部歌颂劳动的叙事诗,他的创作是卓然不凡的。他所叙述的劳动不是使人心灵产生隔阂,把人与人之间分化开来的种种不同劳动分工,而是凝结于劳动者创造时付出的劳动,这种劳动,由于它纯粹的形式,可以铸造一个人的人格,使人的内心平静,充实人的精神生活,并且可以通过有规律的、不断进步的社会生活来保护和扩展人类的精神成果。

在诗人的笔下,故事中的拓荒者的艰苦搏斗,具备了英雄式奋斗的特定内容,与为国牺牲的应用行为相比毫不逊色。汉姆生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一位农民的理想形象,他将全部的生命和所有力量都奉献给了土地,去克服自然界强大的障碍。

作者简介
汉姆生(1859-1950),挪威作家,192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主要作品有《向生命一切的青春举杯》《大地的成长》《神秘的人》《饥饿》《在蔓草丛生中的小径》等。他信奉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哲学。曾在各大报纸上发表赞扬希特勒侵略行为的文章。德国侵略挪威后,仍继续这一行为。1946年被挪威最高法院判为叛国罪,被软禁在奥斯陆一家老人院。1950年在老人院逝世。

13

读书札记

2

14

读书札记

2

汉姆生,原名克努特·彼得生,1859年8月4日出生于挪威中部附近的洛姆城。他四岁时,全家迁至挪威北部的哈马洛伊,和他严厉的裁缝商叔叔奧尔逊住在一起。他从小由当牧师的叔父抚养,未受过正规教育。15岁时被叔父安排到一家鞋店当学徒。18岁时发表了处女作----诗歌《再次相逢》,但未引起文坛注意。后来他离开鞋店,开始了他的流浪生活。1874年克努特回到哈马洛伊,在当地一个有钱有势的商人手下干活。第二年,商人破产,克努特成了小贩。此后他便不断更换职业和栖息地:他当过制鞋铺的学徒,在博德城当过码头工人,在西奥伦岛当过学校教师和法庭职员的助手,在克里斯蒂安尼亚当过建筑工人,有时还当过记者。他

还去过美国两次,在美国当过演说家、私人秘书、农场工人、电车售票员和教师。1885年他改名为“汉姆生”。1888年回到斯堪的纳维亚,这标志着他文学生涯的真正开始。早在19世纪70年代他就发表过两篇小说,但却是1890年发表的《饥饿》给他带来首次成功。其著作有《神秘》、《水泵旁的妇女》、《梦想家》、《最后一章》等。
                      转载自崔建林《世界名著简读》

15

读书札记

2

16

读书札记

2

论 语

名著概要
《论语》首创语录之体。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发源于此。《论语》一书比较真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
《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经典语句、箴言,“论语”即是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
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 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 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论语》又善于通过神情语态的描写,展示人物形象。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

作者简介
孔子( 前551-前479),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 鲁国人。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衰落。虽然生活贫苦,孔子十五岁即“志于学”。他善于取法他人,他学无常师,好学不厌,乡人也赞他“博学”。孔子“三十而立”,并开始授徒讲学。孔子办学声名遐迩。私学的创设,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孔子逝世后,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根据其平日的言传身教收集整理,编辑成《论语》。

17

读书札记

2

18

读书札记

2

画。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

阅读指导
《论语》从多种角度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特征,在学习研究《论语》的过程中,很有必要把《论语》的思想体系化,科学化,更好地理解《论语》中的思想精神。要做到“古为今用”,就要研究《论语》思想的时代价值,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事实上,作为两千多年前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我们今人有许多共同之处,其中的许多思想是当代人的精神和楷模。这说明古代的思想家与我们今天的思想非常接近。当然孔子是人不是神,孔子也有自己的历史局限性,这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但是,研究孔子重在吸收孔子思想精华,而不是简单地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
《论语》值得所有人去学。
      
       转载自崔建林《中华名著简读》

19

读书札记

2

20

读书札记

2

                               芮明
说起苏东坡,大家最为熟悉的可能还是他的诗词作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等诗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等词句,都可谓脍炙人口。
所以,首先想向大家推荐东坡诗词的一个小型选本,就是“中华经典指掌文库”本的《苏轼诗词选》。之所以说“小型”,一方面指其篇幅不大,所选作品不多(诗词合计91首);另一方面指其开本小巧,这套书的开本差不多是手机大小,一指可翻,一掌可握,非常便于携带。本书精选苏东坡诗词的精华,每篇作品都有题解和注释,题解交代写作背景,注释解释字词,串讲句意,书前有前言介绍苏东坡生平及诗词成就。内文版式很舒朗,层次清晰, 令人读来有赏心悦目之感。

有些读者可能会觉得前述选本选的作品太少,读了还不能解馋,那么你或许可以选择读一读《苏东坡诗词(名家集评本)》,这或许是市面上比较罕见的苏东坡诗词的中型选本。苏东坡传世的诗词作品合计有3000多首,本书选录580多首, 基本占到苏东坡传世诗词作品的五分之一,可以说汇集了苏东坡各个时期、各种体裁、各种风格的优秀作品,全面地反映了苏东坡的创作成就。除了选录作品更多外,本书更大的特色在于其“名家集评”,作者曾枣庄先生苏学研究名家,他在所编《苏诗汇评》《苏词汇评》的基础上,精选历代名家评论,涉及单篇者附于该篇之后,涉及整体者录于全书

了解苏东坡,你可以读读这些书

之末,汇为“苏诗总评”“苏词总评”,这些评论或解析艺术手法,或揭示典故源流,、或叙说背景故事, 精义纷呈,对于理解东坡诗词大有裨益,值得细细玩味品读。

21

读书札记

2

22

读书札记

2

当然,看了别人点评苏东坡,我们或许也会好奇苏东坡是怎么评价其他诗人的,这时或许就有必要读一读《东坡诗话》。苏东坡并没有写过专门的诗话作品,《东坡诗话》是由他在各种作品中散见的文学评论片段汇编而成的。读这个书,你会发现苏东坡怼起人来还挺是“毒舌”的。“中华经典诗话”本《东坡诗话》各条内容都精细的注释和评析,非常好读。
当然,有的读者可能就是觉得读选本不够味儿,想要读苏东坡诗、词、文的全集,那么这里强烈推荐您读“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中的《苏轼诗集》《苏诗补注》《苏轼词编年校注》《苏轼文集》,这些都是苏东坡诗集、词集、文集的权威整理本, 也是学界引用的通行版本。

其中《苏轼诗集》《苏轼文集》都由孔凡礼先生点校整理,做了细致的版本校勘和辑佚工作,是收录苏东坡诗文作品最全的整理本。
《苏诗补注》是清人查慎行所做的苏诗注本,在苏诗作品编年、地理考证等方面有超越旧注之处,是清代苏诗的代表性注本之一。
《苏轼词编年校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 对苏词进行编年校注,严谨扎实,是后出转精之作。(----未完待续)
                      
                      转载自公众号“中华书局1912”

23

读书札记

2

24

读书札记

2

《哲思与海》:爱、死亡与
       海洋的“流浪”之旅

《哲思与海》以全新的海洋视角重新解读人类文明。长久以来,由于偏爱内陆的安全感和思维方式,哲学家日益放弃了对海洋的探寻,转而将它交给了海洋生物学家、探险家和诗人。但是,诗人偶尔会连同精神分析学家一起,将我们带回万物的本源----海洋。人性、神性、悲剧性、无边的灾难之海与有限的生命,伴随这些主题,读者可以跟随克雷尔这位集诗人、思想家和大海深度痴迷者于一身的哲学家,在泰勒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荷马、荷尔德林、梅尔维尔、伍尔夫、惠特曼、尼采、海德格尔、谢林、费伦齐、弗洛伊德的论述中探寻人类与海洋的复杂关系,揭示我们的冲动、焦虑、死亡和爱。

人类迷恋又恐惧海洋,从泰勒斯、尼采、歌德、谢林、黑格尔,再到伍尔夫、惠特曼,乃至印象派音乐家德彪西的《大海》,他们的作品中无不洋溢着海洋的波光。
美国哲学家戴维·法雷尔·克雷尔也是如此,和所有人一样,自从去过一次海边,他便止不住地反复前往,去海边游泳、晒日光浴、收集漂流物、探索海岸线、饕餮海鲜,然后酣然入梦。如果海上风平浪静,他便会仰面漂浮于水中,任由脑中浮现各种奇思妙想和连篇诗句。他不仅有一副被海上日光晒得发红的棕色肌肤,而且专门写了一本书献给海洋----《哲思与海:一部诗意的哲学随笔》(以下简称《哲思与海》)。

无论前途后路,不必去看
任由自己沉溺在摇篮中
如同摇曳在海上的扁舟
                            ----荷尔德林

25

读书札记

2

26

读书札记

2

《哲思与海》的写作深受桑多尔·费伦齐的著作《塔拉萨:生殖力理论》一书的启发。弗洛伊德提出“毁灭与死亡驱力”的学说,而桑多尔.费伦齐就是弗洛伊德的挚友和门徒。在本书中,“毁灭与死亡驱力”也可以理解为海洋在迫切地召唤我们,唤我们回归本源。费伦齐认为人类有一种“向海洋回归的逆流”的倾向,这个术语的意思是,海洋为诗人和科学家所推崇,被奉为生命的起始和源头,而万物也终将回归大海。似乎,一切都将埋葬在黑格尔所谓的“普遍要素”之中。此外,由于哺乳动物的胚胎是在羊水中妊娠,而羊水又恰好是胎儿在母体中孕育时所需的生理盐水,费伦齐认为,这是人类在生理发育过程中需要找到海洋替代物的表现。在费伦齐看来,海洋不仅是生命的发源地,而且也是最终归宿。由于海洋对生命,尤其是对哺乳动物施加了引力,它们终将归于大海。
《哲思与海》还是一位哲学家漂浮于海上“随波逐流”的冥想之旅。克雷尔的冥想颇为随性----并不是为了某种信仰或宗教仪式----它富有想象力且全凭直觉,虽灵敏但毫无逻辑可依,甚至还有点儿“消极被动”,就好像在海上随波逐流。这本书也有着莫里斯·布朗肖所说的“碎片化写作”的风格,在这种风格下,创作的过程并非像写说明文那样可以预见,也许你需要一点冒险,才能跟随他踏上这迷人之旅。就如同大海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并不总是温驯的感觉,而经常是一副与此截然不同的样貌,甚至可以说是一副灾难性的面孔。克雷尔沉迷的古锡拉岛,其地质历史就是一个火山喷发、地震和海啸不断重复的演化过程。

不管海洋带给我们的是向往还是恐惧之情,笔者永远记得,许多年前的某个寒冬的下午,也许是心血来潮,也许是蓄谋已久,风尘仆仆的我与暗灰色大海的首次会面,潮湿咸腥的海风扑面而来,那种感觉难以形容、难以描述,却永生难忘。而你也许此刻应该放下这本书,立刻出发,向着海洋的方向出发,回到那个我们最初的来源之所,也许它也是世间万物的万源之源----它充盈着海洋,蒸发
成云朵,成为雨点落入大地,又汇成溪流涌入海洋。
                                                 
                                       
                                                 转载自《阅读》2021年第4期

27

航海文化

3

28

航海文化

3

德雷克的传奇故事

1562~ 1565年间,他们奉女王之命率领三艘50~100余吨的贸易帆船,从英国来到非洲西部的塞拉利昂(Seirra Leone),用铁制工具和武器换取奴隶,然后越过大西洋去西印度群岛,用奴隶换取糖和其他农产品贩运到英国。这种“三角航线”的买卖,获得了丰厚的利润。1567年,他们再次用六艘船进行这种贸易航行,其中,最大的船为女王拥有的“吕贝克耶稣(Jesus of Lubeck)”号。途中遇到风暴,船只受损,缺乏饮水,经西班牙殖民当局许可,到墨西哥的一条小河边上停泊休整,结果受到了西班牙舰队的突然袭击。包括“吕贝克耶稣”号在内的四艘船被击毁,船员被俘。他们只好带了两艘较小的船脱逃,并发誓要对这事进行报复。 

德雷克(Francis Drake)是公元16世纪后半叶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时代最著名的航海家、 探险家。他13岁时上船当徒工,在北海沿岸参加航运工作。23岁时,他参加表兄霜金斯(John Hawkns) 家族的船队从事西印度群岛的航海贸易活动。 

29

航海文化

3

30

航海文化

3

德雷克于1572年奉女王之命带了两艘几十吨的不大的帆船去袭击巴拿马的城镇和西班牙运输队。他虽然身受创伤,但掳获大量财富,并在巴拿马地峡的山冈上看到了太平洋。

1577年,德雷克又奉女王之命,探索美洲西海岸。他率领了五艘船,其中,最大的是100多吨的“塘鹅(Pelican)”号,最小的是13吨的“万寿菊(Marigold)”号。1578年春抵巴西,两艘船已经破损。8月份驶过麦哲伦海峡,进入太平洋遇到风暴,一艘船失踪,另一艘船驶回英国去了。德雷克只能用剩下的一艘“塘鹅”号,沿着南美洲西岸航行。途中,他成功地俘虏和抢劫了几艘西班牙商船,使他的船满载金银财宝。后来他继续北航,企图找到一条通往大西洋的航道。他到达北纬48度的加拿大海岸,知道无路可通,就改向西南航行。此后,“塘鹅”号经过菲律宾、爪哇再越过印度洋,绕过好望角,最后于1580年9月回到英国。这次航海,德雷克成为第一个环球航行的英国船长。伊丽莎白女王亲自登船慰问,赐予他爵士称号,并任命他为普利茅斯(Plymouth)市长。 

在回航英国的途中,德雷克为了对他的合伙人赫顿(Christopher Hutton)表示敬意,用后者家族标记上的一头鹿,把“塘鹅”的船名改为“金鹿”(Golden Hind)。关于“金鹿”号的大小,根据伊丽莎白女王为保存和展览该船而建造的船坞遗址估计,该船长23米,宽4.6米,深3米,约为百余吨。但另据被德雷克俘虏的西班牙大商船的船长称,该船可载货400吨,船上有100人,50件火器。如果是这样,“金鹿”号就是一艘较大的船了。 这样,“金鹿”号就是一一艘较大的船了. 1586年,英国女王得知西班牙正在建造和组织--支庞大的舰队,准备入侵英国。她命德雷克率领一支由26艘战船组成的舰队攻击西班牙重要海军基地加的斯(Cadiz)港。12小时的战斗,击沉、俘虏西班牙船只30艘,破坏大量造船设施和器材,从而把西班牙入侵英国的时间推迟了15个月。 西班牙的“无敌舰队(Armada)”入侵英国时,德雷克被任命为英国舰队的副司令。他用炮击、火攻和冲击等办法击溃了无敌舰队,成为名噪一时的英雄人物。

转载:杨槱自 陈伯真《人、船与海洋的故事》

31

航海文化

3

32

航海文化

3

三国赤壁水战的斗舰

汉代的著名舰船当属楼船。如《史记》卷三十所记:“治楼船高十余丈,旗帜加其上,甚壮”。楼船在舰队中作用在于可壮大军威。其缺点则是船型高大,较难操控,常带来负面效应。汉代水军中最为重要的并具代表性的船舰当为斗舰。
斗舰是东汉时出现的新的战舰,对它的记述首先见于《三国志》。孙权的部属说:荆州“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雄踞江东已历三世的孙权,其水军斗舰之规模,当不亚于刘表,甚或过之。孙权的将军贺齐,“性奢绮,尤好军事,兵甲器械极为精好,所乘船雕刻丹镂,青盖绛襜,干橹戈予,葩瓜文画,弓弩矢箭,咸取上材,蒙冲斗舰之属,望之若山”。斗舰,在孙权与刘备组成联军共同抵御曹操强大兵力的赤壁之战中起了重要作用。
东汉末年,曹操托名汉相,挟天子以征四方,遂统一了北方。 随即秣马励兵,训练水师,准备攻灭控制荆襄的刘表和虎踞江东的孙权。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七月,曹操统兵20余万,南下争雄。在今湖北当阳大败依附刘表的刘备,又占领了荆州,收降刘表的水军七八万。刘备逃至夏口(今武昌),旋又退至樊口(今湖北鄂州市西北)。

孙权、刘备面对压境大军,组成5万兵力的联军,溯江而上,抗击曹军。在赤璧(今湖北赤壁市,长江南岸)与乌林(长江北岸)的曹军隔江对峙。孙军统帅周瑜的部将黄盖献计日:“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周瑜采纳黄盖这一火攻之计,“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上建旌旗,预备走舸,系于其尾。先以书遣操,诈云欲降。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艘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操军吏士皆出营立观,指言盖降。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尽烧北船,延及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瑜等率轻锐继其后,擂鼓大震,北军大坏,操引军从华容道步.....

33

航海文化

3

34

航海文化

3

关于斗舰的形制,刘熙的《释名》所记稍嫌简略。唐代李筌所撰《太白阴经》成书于乾元二年(759年),对斗舰有如下描述:“战舰, 船舷上设中墙半身,墙下开掣棹孔、舷(内)五尺又建棚,与女墙齐,棚上又建女墙,重列战格。上无覆背,前后左右树牙旗,幡帜、金鼓,战船也”。李筌的对斗舰的描述详尽得多,但两书中对斗舰形制的特征——两层甲板而且都有以 “施板”或“女墙”的防护设施等记载,基本上是相符的。比《太白阴经》晚42年成书的唐代杜佑的《通典》,对斗舰的形制也有大体相同的记载。甚至北宋曾公亮的《武经总要》和明代茅元仪的《武备志》对斗舰的描述,除个别辞语外,也与《太白阴经》及《通典》相一致。这说明东汉末年兴起的斗舰,其型制早已规范化了。然而斗舰型制的形象资料缺乏,未见汉代、唐代传世的图样。迄今只见有《武经总要》和《武备志》所附斗舰的外观图。应该说,上述两书所绘的斗舰图,只能算得上是示意图而已。其中船体、人物、旗帜、武器等,相互间缺少适当的比例。船体的主要尺度也与舰船的法式不相符合。  
1987年,应北京中国军事博物馆之邀,我们曾完成对赤壁之战斗舰的复原研究。经过论证的斗舰复原尺度是:总长37.4米,水线长32.7米,船宽9.0米,船深3.0米,吃水1.8~2.0米,战棚高2.3米,舵楼高2.5米。因而上层建筑就要有5米多高。在斗舰的上甲板上设战棚,战棚的长约占船长的3/ 4。

上甲板和战棚甲板均设有 “可隐半身”的女墙,女墙上均设供射箭用的垛口。战棚的四周有可供射击和隐蔽均便的弩窗和四通大开门。全船设两桅、两帆、30把桨。两只木石结合碇位于首部。起碇及带缆用的人力绞车分别设在主甲板前部和战棚甲板上。上层建筑采用飞檐、斗拱与雕栏相结合,首封板饰象征勇猛必胜的兽头浅雕,全船设有四方旗、帅旗、旌旗、金鼓、矛戈等。所复原的斗舰以1: 30的比例,制成楠木船模一具,今收藏并陈列于北京中国军事博物馆中的古代战争馆。
1987年,为中国军事博物馆对斗舰进行复原研究和设计时,曾在船尾设绕垂直舵杆转动的不平衡舵一具。 现在看来此种设计是很幼稚的,当然也是不正确的。
虽然在东汉的陶船上出现了舵,但见到的是拖舵。什么年代才开始出现绕垂直舵杆转动的不平衡舵还不很清楚。自从我们考察和研究了隋唐运河出土的一批唐船和拖舵,我们才认识到拖舵的有效性。2001年,我们为澳门海事博物馆作斗舰的复原研究和设计时,则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拖舵,嘉兴船文化博物馆展出的斗舰,也采用了此种模式。

 转载自:席龙飞 宋颖《船文化》  

35

航海文化

3

36

航海文化

3

蒸汽机的发明和汽船的出现

18世纪后期,英国著名工程师瓦特(James Watt)完善了代替人力做功的机器一蒸汽机,引发了 工业革命。1768年,在英国建立了一个专门制造蒸汽机的工厂。从此,瓦特的蒸汽机在各个行业中逐步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用来推进船舶。
人们最早想出的用机器来推进船舶的方法是用机器驱动装在船体上的桨轮。桨轮就是装在船两侧或船尾部有桨叶的大转盘。当转盘转动时,上面的桨叶就划水驱动船舶。早在欧洲罗马帝国时代(公元前3世纪)就出现过人力和兽畜(牛、马)驱动的桨轮船。我国唐、宋时期(公元7~13世纪)也多次造过人力驱动的、航速较快的“车船”。但由于推进“车船”需要耗费大量人力,而且不能长时间持续操作,因而未能推广应用。

蒸汽机发明以后,欧洲和美洲都有一些人试造蒸汽机船(简称汽船)。最初的蒸汽机船大多数为航行在内河中的木船。木船的中部两侧舷外或尾部装有桨轮。1788~ 1789年间,美国工程师菲奇(John Fitch)造了几艘长约20米的汽船。其中,一.艘在美国费城( Philadelphia)的特拉华(Dela-ware)河上航行,航速约为每小时6千米,共航行了4000千米。但菲奇未能获利,也得不到有关方面的支持,结果他愤而自杀。
19世纪初,在英国和美国的内河上都出现了定期汽船班轮。1801 年,英国人赛明顿(William Symington)造了- -艘长17. 7米的木质汽船“Charlotte Dundas"号,桨轮在船尾。此船曾在英国连接苏格兰爱丁堡和格拉斯哥两城市之间的Forthand Clyde运河上航行。

Charlote Dundas号
1807 年,美国发明家富尔顿(Robert Fulton)在社会名人利文斯通(Robert Livingston)的支持下建造了木质汽船“克莱蒙特(Clermont)”号。该船长40米,宽5.5米,排水量400吨,在纽约的哈得孙(Hudson)河上开辟了客运班轮航线,平均航速每小时7节,获得成功。

37

航海文化

3

38

航海文化

3

克莱蒙特号在航行
此后,蒸汽机船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并开始从内河走向海洋。然而,早期的汽船仍保留帆装,即兼有风帆和桨轮的汽船。这些船通常在海上航行时驶帆,在出入港口时才用蒸汽机推进。1838 年,英国著名工程师布律内尔(Isambard Kingdom Brunel)为大西方汽船公司设计制造了“大西方(Great Western)"号汽船。

在该船第六个航次回航英国时遇到了恶劣气候,因操作失误在爱尔兰海岸搁浅,但损伤不重,未采取任何施救措施,11个月后它又重新浮起。由于所属公司财务困难,被迫廉价出售后改航澳大利亚。1853~ 1856年,“大不列颠"号在英、法、土耳其等国对俄罗斯的克里木战争(Crimean War)中担任了运兵任务。此后,在南美洲的马尔维纳斯(英国称福克兰)群岛,作为一个储放羊毛和煤炭的仓库船使用达半个世纪之久,后来,“大不列颠”号的船体再次损伤,在浅水中搁置,直到1970年才对船体略加修补后拖回英国,放置在布里斯托尔(Bristol)港的一个船坞内作为一个著 名文物供参观展览之用。

    转载自:杨槱 陈伯真《人、船与海洋的故事》

这是一艘长80米,载重为1 300吨的木壳汽船,在船的两侧装有桨轮。它以16天的时间,全程用蒸汽机动力推进横渡大西洋。七年后,一艘更大的3500吨的“大不列颠(Great Britian)”号汽船投入大西洋航运。1845 年,该船载了60名旅客和600吨货物从英国利物浦首航美国纽约,以14天21小时的时间完成了3300海里104航程,平均航速9.5节。
值得指出的是,“大不列颠”号是用长1.8米,宽0.8米的小块铁板制造的,并且它的推进器已采用螺旋桨了。

37

航海文化

3

38

航海文化

3

中国近代灯塔的建筑文化特征

(二)近代灯塔建筑结构
由于灯塔建筑受地理条件和建材的限制以及施工状况的影响,中国近代灯塔在结构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塔身、灯器以及灯塔附属建筑物的形式和建材等方面。如清海关建造的灯塔有铸铁塔身,也有铸铁底墙砖砌塔身或花岗岩塔身的灯塔,根据周边环境的
不同涂刷成不同的颜色。
1.塔身
铸铁塔身 老铁山灯塔、小龟山灯塔、北渔山灯塔、秀英灯塔均为铸铁圆柱形结构。这些灯塔塔身不高,如老铁山灯塔塔高14米、小龟山灯塔塔高11米。我国台湾省的鹅銮鼻灯塔较高,为18米。塔身上方均有围栏,以便于擦拭灯笼和维护保养。

(北渔山灯塔,坐落在浙江省渔山列岛)

(一)近代灯塔建筑起源
19世纪中叶,清代海关由外国人操办的航标管理机构开始引进国外设备、技术和管理办法,在中国沿海、港口和重要水道设置灯塔、灯桩和灯浮标。1887年,葡萄牙迫使清政府同意“永驻管理澳门”,1898年德国侵占青岛,同年旅顺和大连被俄国强行租借,1904年日俄战争后,旅顺、大连被日本侵占,1899年,法国强行租借广州湾。
1868年,清政府海关成立船钞股,从长江口开始,建设中国沿海灯塔。1869年起至1936年将近70年间,旧海关在我国沿海干线先后建设灯塔40余座,在对外通商主要港口(大连、上海、天津、宁波、福州、厦门、汕头、广州、湛江、海口等)设置航标200座。从史料看,旧海关的历任工程师均为英国人担任,所用的灯器系通过海关驻英国伦教的秘书处公开招标采购,由外籍工程师设计并监督建造,因此,我国沿海诸多灯塔均具有欧式建筑风格。

如果说中国古代灯塔是佛教文化与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结合的产物,那么,中国近代的灯塔,则随着国门洞开,充分体现了以西方国家为主的世界多个国家的建筑风格。

熟铁圆柱塔身 四周以支柱交叉成格状支撑,上建平台以放置灯器。建于1880年的粤东惠来县的石碑山灯塔、海南临高灯塔、雷州半岛的浩尾角灯塔等均为此结构。始建于1893年的临高灯塔,在历代看守人员的精心养护下,毫无岁月侵蚀的痕迹。

37

航海文化

3

38

航海文化

3

海关当年建设的灯塔附属设施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房屋、 码头等设施坚固耐用,除战火损毁外,多数有人值守的房屋均保留了下来。二是设施比较齐全,凡较偏远、人烟稀少的灯塔,其码头、道路、围墙、房屋、仓库、厨房、厕所等设施齐备,甚至还建有猪圈和家禽笼舍等。

转载自孔繁弘《航标文化》

熟铁圆柱灯塔具备可拆装的特点,曾矗立在崇明岛的六激灯塔和东旺沙灯塔均为这种结构,高度分别为40英尺和50英尺,外撑斜格铁架。嗣后,两座铁塔拆卸移至西洋山和七星山,分别于1908年1月16日和6月14日投入使用。
砖石与钢筋混凝土结构 渤海湾的猴矶岛灯塔的塔身由细琢花岗岩建成,成山头灯塔、洛伽山灯塔、鱼腥脑岛灯塔、台湾的乌丘灯塔等为石砌圆塔,青屿灯塔是砖砌八角柱形,蚊尾洲灯塔为白色圆形石砌灯塔,这些灯塔非常坚固,一直沿用至今。
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对于地震、风浪等作用的建筑物有重要意义,并可根据设计要求,浇筑成各种尺寸和形状。在日本占领旅顺大连时期建的灯塔,均采用这种结构,如圆岛灯塔、迂岩灯塔、黄白咀灯塔等。
2.灯笼
灯笼与塔身是灯塔的重要组成部分。灯笼的大小依据塔身及灯器而定,通常为圆柱形,其顶部为穹顶式或圆锥式,为防盐和潮湿,一般为铜制并装有排气孔、扶手、避雷针和方向标等。主体为360度透明玻璃,由数块弧形或平板形玻璃组成,为防止透镜在日光照射下发生裂痕,白天用帷幔阻挡阳光。圆柱形下部分通常为铸铁底墙,有一扇门,有带防虫罩或防虫网的通气孔,外部有围栏,以便于维修保养。

(猴矶岛灯塔的灯笼)

3.附属设施
主要包括守灯人的工作与生活用房、登岛码头、登塔道路、围墙和蓄水池等。早期的灯塔多用煤油发光,入夜点燃,清晨熄灭,透镜的旋转灯机靠人力绞车提升重锤,利用重锤的自重下坠作用作为转动的动力,这些工作需要人力来完成。因此,每座灯塔必须建一定
数量的工作和生活用房,供守灯人员居住。一般灯塔建筑多在200~ 400平方米之间。

39

艺术欣赏

4

40

艺术欣赏

4

读茶经 学泡茶(二)

【各类茶适宜选配的茶具】
绿茶:透色玻璃杯,应无色、无花、无盖。或用白瓷、青瓷、青花瓷无盖杯。
花茶:青瓷、青花瓷等盖碗、盖杯、壶杯具。
黄茶:奶白或黄釉瓷及黄橙色壶杯具、盖碗、盖杯。
红茶:内挂白釉紫砂、白瓷、红釉瓷、暖色瓷的壶杯具、盖杯、盖碗或咖啡壶具。
白茶:白瓷或黄泥炻器壶杯及内壁有色黑瓷。
乌龙茶:紫砂壶杯具,或白瓷壶杯具、盖碗、盖杯。也可用灰褐系列炻器壶杯具。

西湖龙井成品特点
外形扁平挺秀,色泽绿翠,泡在杯中,芽叶色绿,好比出水芙蓉,栩栩如生。
功效
具有提神、生津止渴、降低血液中的中性脂肪和胆固醇的作用。
☆冲泡
冲泡龙井茶时取一玻璃杯,泡茶时先将85~90℃的沸水冲入洗净的茶杯里,然后投入茶叶,稍许,只见朵朵茶芽袅袅浮起,一旗一枪,交错相映,好比出水芙蓉,俏嫩可人。
☆品饮
品饮欣赏,齿颊留芳,沁人肺腑。龙井茶的特点是香郁叶醇,非浓烈之感,宜细品慢啜,非下功夫不能领略其香味特点。

【晨饮绿 午喝花 晚品乌龙茶】
家中有多种茶叶,如何安排饮用?有些人在一天之中,不同时间饮用不同的茶叶,清晨喝一杯淡淡的绿茶,醒脑清心。上午喝一杯茉莉花茶,芬芳怡人,可提高工作效率;午后再喝一杯,解困提神。下午工间休息时喝一杯牛奶或喝一杯绿茶加点心、果品,补充营养。晚上可以找几位朋友或与家人团聚,泡上一壶乌龙茶,边谈心边喝茶,别有一番情趣。这种一日饮茶巧安排,如果有兴趣,不妨试一试。

41

艺术欣赏

4

42

艺术欣赏

4

洞庭碧螺春成品特点
条索紧结,卷曲如螺,白毫毕露,银绿隐翠,叶芽幼嫩,茶水银澄碧绿。
功效
茶叶的咖啡碱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帮助人们振奋精神、增进思维、消除疲劳、提高效率。

☆ 冲泡
水以初沸为上,水沸之后,用沸水烫杯,让茶盅有热气,以先发茶香。因为碧螺春的茶叶带毛,要用沸水初泡,泡后毛从叶上分离,浮在水上,把第一泡茶水倒去,第二泡才是可口的碧螺春。
☆品饮
饮其味,头酌色淡、幽香、鲜雅;二酌翠绿、芬芳、味醇:三酌碧清、香郁、回甘,宛如高级工艺品。

转载自:《读茶经学泡茶》

43

艺术欣赏

4

44

艺术欣赏

4

中国四大名石(二)

寿山石品种名目繁多,目前约有160多个品种。按产品形状和历史习惯可分为田坑石、水坑石和山坑石。田坑石的典型代表即田黄石;水坑石类以水晶冻石、牛角冻石和掘性坑头石最为典型;山坑石产量最大,分布范围也最广,主要有高山石矿脉、都成坑石矿脉、善伯洞石矿脉、加良山石矿脉、旗降石矿脉和其他石矿脉等,其中加良山芙蓉石最为珍贵,被誉为“石中皇后”。

昌化石产于浙江省临安区昌化镇玉岩山至康石岭一带,作为印石始于元代,兴于明清,距今有 600 多年的历史。大多数昌化石主要组成矿物为迪开石和高岭石,少数品种以明矾石为主,昌化鸡血石中的“血”的矿物成分为辰砂。昌化石综合颜色、质地、结构、透明度、特征矿物等,可分为昌化鸡血石、昌化冻石、昌化田黄、昌化田黄鸡血石和昌化彩石 5 个大类,若干个品种。
昌化鸡血石以“鲜红如鸡血,晶莹如美玉”而驰名中外,与寿山田黄石、芙蓉石并称为“印石三宝”。鸡血石的质量评价主要从颜色、质地、净度、块度等几个方面进行。“地”的质量是由颜色、透明度、光泽和硬度四个要素决定。鸡血石以颜色深沉或淡雅、半透明、强蜡状光泽和硬度小的冻地为佳。

转载自《地球》2020年第05期

寿山石因产于福建省福州市北部的寿山村而得名。相传女娲补天余彩石,途经寿山、芙蓉、九峰三山,见这里景致绝美,于是将补天余石尽撒在这山山水水之间,如此便有了闻名遐迩的寿山石。寿山石已有 1500 余年的开发史,主要采矿区集中于寿山村周围30 平方千米范围内。

45

艺术欣赏

4

46

艺术欣赏

4

什么是地震?
地震是地球的某个部位在内外力作用下突发剧烈运动而引起地面震动的现象。地震在地球上每天都要发生上万次,因此与风雨雷电一样,是一种极为普遍的自然现象。地震主要以弹性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外传播能量,较大规模的地震使大地摇晃或开裂,可能造成严重的破坏。
地震波是地震发生时从震源向四面八方传播的弹性波,常分为面波和体波两大类。沿地面或界面传播的称为面波,类似于石子击中水面后产生的涟漪。在地球内部传播的称为体波,按介质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的关系,体波又可以分为纵波(P 波)和横波(S 波),纵波使物体产生弹性振动的方向与波传输的方向相同,横波使物体的变形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成直角,其中纵波比横波传播速度快。地震发生时,因为纵波速度快,最先到达地面,但其振幅相对较小,破坏作用也相对较弱;速度慢,但振幅大、破坏作用最强的是与横波同时或比横波还晚到达的面波。

地震有多强?
自然界的地震有大有小,地震的大小的相对量度用震级表示。震级主要是依据地震仪的记录推算确定的,与地震的能量有关。地震震级每提高一级,地震能量提高约 31.6 倍;地震震级每提高两级,地震能量提高约1000倍。
1960 年 5 月22 日的智利大地震是有仪器记录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级达到 9.5 级。
地震灾害有哪些?
强烈的地震会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我们把由地震引起的灾害统称为地震灾害。
大震,特别是发生在城市和其他人口、工程设施高度密集地区的地震,可能造成数以万计的人员伤亡,这些灾害属于地震直接灾害。有时地震灾害甚至能毁灭整个城市,例如 1976 年 7 月28日唐山大地震几乎摧毁了唐山整个城市,共死亡 24.2 万人,损失达 100亿元。

认识地震,防灾减灾

文/刘成龙 赵丹

转载自《地球》2020年第05期

49

艺术欣赏

4

50

艺术欣赏

4

中华诗词(二)

万里清光朗月时,中秋国庆两佳期。
东西鼓振旌旗舞,南北锣喧龙凤嬉。
抗疫英雄皆卓越,脱贫百姓尽安居。
忠诚卫士铜墙筑,崛起中华谁敢欺。

每临大事勇担当,今日英雄抒慨慷。
数月白衣为战甲,满腔碧血到勋章。
地球应是同凉热,人类必然驱祸殃。
万众一心谁似我,神州依旧布朝阳。

双节放歌 

王树令

水调歌头·国庆礼赞

刘清华

雄鸡催旭日,赤帜靓朝阳。清秋朗月,匀开丛菊桂初黄。迢递田连阡陌,枫远霞彤云映,大地裹红装。华夏江山丽,何处不风光。
七一年,千载梦,国威扬。民生殷阜,上下同庆共欢觞。航母扬波南海,北斗导航四域,复土固龙疆。盛世炳青史,强国傲东方。

减字木兰花·献礼国庆

陆宝和

鹧鸪天·为颁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感吟

崔禾盛

风清疫散,砥柱中流天下赞。决胜奔康,富贵花开遍地香。
国安亮剑,雨后紫荆花更艳。北斗星辉,华夏宏兴梦可期。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电视观后作

星汉

思绪奔流鸭绿江,英雄多少别家乡。硝烟弥漫出征急,气势高昂战事长。
鲜血洒,饿狼狂。列强挫败盛名扬。维艰不忘丰碑矗,历史功勋铸奖章。

转载自《中华诗词》2020.10

电话:025-86176878
网址:http://218.94.132.146:888/tsg/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格致路309号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