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兴霞蔚,天马行空,放飞思想;海纳百川,从善如流,博采众长;悦目赏心,媒文并举,明公正道”,这就是“云海悦”刊名的由来。 一直以来,就想办这样一份刊物,立足高校图书馆文化传播职能,依托学校海事海洋行业背景,以共享知识,共赏美文,共领感悟为主要目的,以多媒体为主要形式,能够给广大师生带来学习与生活上的帮助。历经一年多的酝酿与筹备,“云海悦”创刊号终于要推出来了。希望我们的努力,你们的陪伴,能够让她在不断完善中茁壮成长。
本刊编辑部
创刊词
编 委 会:图书馆
主 编:陈军
执行主编:余逊涛
文字编辑:袁家莉 周莹莹 李娟 刘景
审 核:曹小妹 欧先明
图文编辑: 李晶 李玉霞
雲 海 悅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格致路309号
电话:025-86176878
目录
CONTENTS
美文阅读
艺术欣赏
读书札记
航海文化
秋娘
卧剥莲蓬听秋声
匆匆
春江花月夜
01
02
03
04
01
02
03
04
海洋孕育了生命
古代人在大西洋上航海的传说
世界第一艘轮船与中国第一艘轮船
国产两栖攻击舰
《黄帝内经》导读
《十日谈》谈人间 事,看凡人遭遇
听李健吾谈《围城》
五四语言文字改革与世界文学
浪花中的贝壳——悉尼歌剧院
《卡萨布兰卡》:难民电影的巅峰
韩熙载夜宴图
传统琵琶曲欣赏
CONTENTS
目录
01
02
03
04
01
02
03
04
2019.12
2019.12
秋娘
秋娘是石屏人,她父亲是共和国第一代伐木工人。五十多年前,秋娘母亲病故,父亲用箩筐背着她进了当地的狮子山林区,那年秋娘才六岁。从那以后,秋娘再没有离开林区,她像山上的一棵树样,在鸟语花香中迎来一天天,送走一夜夜,一岁岁长大。
在秋娘十五岁那年夏天,她父亲好好地走在下山的路上,突然被一块不知从哪儿飞来的石块击中后脑勺,再也没醒过来。秋娘哭了三天三夜,哭得死去活来。
没有了父亲,秋娘不知怎样才能活下去,最后还是她父亲的朋友---他们都是伐木工人---替秋娘在十一工区的集木场边搭了一间小木屋,砌了个炉灶,给了她一份烧饭的差事。
他们每天在秋娘搭设的简易摊棚里吃一顿午饭,秋娘一天的饭钱就有了。秋娘就这样活了下来。
在秋娘二十二岁那年,一个姓林的伐木工人娶了她,秋娘孤苦的日子终于走到头。秋娘生下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丈夫用使不完的力气给秋娘撑起了一个方方正正的家。
苦难使秋娘变得很容易满足,自从有了家,有了丈夫和孩子,她再也没有不满足过。可老天爷不长眼,秋娘的小儿子还没学会走路,丈夫就被一次突发的山体滑坡狠狠地埋在大山里,秋娘连他的尸首都没瞅见一
眼。那次山体滑坡一共葬送了九个伐木工人的性命,可以说他们都是秋娘的亲人,都是吃着秋娘烧的饭长大或者变老的。秋娘的命苦哦!
此后,秋娘又开始过孤苦的日子,靠着山上的树、廊菇、野菜、飞走禽兽和伐木工人的帮衬,拉扯著三个嗷嗷待哺的儿女。
儿女一天天长大,秋娘在林区的小饭馆也越开越像回事。十几年前,秋娘的两个女儿还到山下去另开了一家小饭馆,还是靠伐木工人养着,他们在秋娘这儿吃午饭,晚上下了山,就到她两个女儿那儿吃夜
/ 02
/ 01
人,除了他们,她谁都不认识,甚至连亲生母亲也不认识。
九年前的一一天,林场化切长拿着一张红头纸给秋娘瞧,说他们都得下山,以后就没伐木这事了。秋娘不识字, 但她想纸上写的肯定不会同老场长说的一样,他只是在拿她开心。因为当时他们才转移到一个新林区,满山的木头都在等他们去砍伐,怎么可能呢?
秋娘万万没想到,老场长说的是真的,不出一个月,山上所有的伐木工人都像候鸟一样纷飞走了。他们下山前都来劝秋娘走,她就是不走,她说她要等他们回来。可哪有可能等得到呢?
那些天,秋娘天天望着空无人影的大山哭啊哭:这世上要是没有伐木工人又怎么能有她的生活呢?老天爷啊老天爷,你为什么对我这么狠啊,硬把我一-次次丢进苦海。
又一天,老场长领了个戴眼镜的小伙子又来劝秋娘下山。秋娘本是铁了心不下山的,结果叫小伙子几句话就说得改了主意。----未完待续
转载自麦家《读者》 2019.22
饭。就这样,秋娘的苦日子总算又一天天熬过来,她不谢天也不谢地,要谢的只有伐木工人。在这个世上,要说让秋娘感到最有感情的,只有伐木工
卧
剥
莲蓬
听
秋声
秋声在未关严的窗户缝隙里唔儿作响,细风已经有了硬度。看书上的句子: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心头一跳,邊想现在的莲蓬,尚在池塘里支棱着,莲蓬籽估计已经成熟且甚是香甜了。于是记忆就这样打开了一方阔大的荷塘,层层叠叠的荷叶遮蔽了水面。荷叶高挑,翠绿的颜色已经斑驳,那些常来的蜻蜓、靛蓝的水鸟早就稀疏了挂念,走得无影无踪。寥落的心情还在寥落,看水里的影子也已经斑驳,时光的打击开始显现。但是,翠绿已经变成乌黑的莲蓬,却在内心充满甜蜜的酝酿。
带刺的荷杆,因为密密麻麻的抵制保存了最后一点收获。一生没有张扬过的生命, 在最后时刻打点行装,仍然是乌黑的行头。只有内行人和过来人才知道,这样的莲蓬才是佳品--翠绿的往往类似于刚长成的花生,因为水气太重而难以下口。乡间的莲蓬,大人们几乎是很难有幸弄到的。孩童看见乌黑的莲蓬往往惦记再三,最终要找机会用竹竿绑上镰刀,悄悄尽量靠近,远远地将蓬蓬钩下来---大大的黑莲蓬露出一个个黑圆洞,
/ 03
/ 04
里面都有一个小黑点,宛如一个小家伙在用黑溜溜的眼睛朝外张望。找个没人的地方,把莲蓬费劲地用镰刀剖开,可以看见一个个圆溜溜的莲蓬子已经变得坚硬起来,打开它的“房子”很吃力,有时候需要借助斧头或者镰刀,剥开就是一枚乌黑的莲蓬籽---其乌黑如大个的豌豆,但坚硬、圆滑,颇有分量---此时还不能吃,需将莲蓬籽外壳打开,把两瓣莲蓬籽中间的一支碧绿的嫩芽撕掉。嫩芽好看,但苦涩难当,根本不能下咽,无意中吃了这个嫩芽,整个莲蓬籽就糟蹋了---很久都回不过味儿来。
品莲蓬之美,还在于听秋声在耳:灿烂和萧条齐在,清爽与淡雅共存。静下来于秋风中剥莲蓬,可以享受莲蓬之美味与秋声之悠闲,其时,常常天高而远,瓦蓝清澈,白云飘扬分散成丝缕状,忽聚还散...白云与莲蓬,远的无限其远,近的可深藏不露,慢慢回味再三,只能叹一句:妙不可言。品味之余,看天看地看自己,看远处的天空大雁南飞,看枝头的黄叶零落解跹,如在荒野中看了一场黑白片,遥远的回忆瞬间到来,又转眼摇走。远近的镜头变换着从前和现在的时光,恍惚一个镜头,能计人呆呆半天,犹如在口中回味的莲蓬。
剥吃莲蓬,在池塘边上尤其独具风味,水塘里荷叶飘摇,微风阵阵,水气与荷香弥漫,伴随着水草的腥甜。其时品味坚硬的莲蓬,越品越有味,齿颊留香是小事,勾起馋虫而不能过瘾,却不是好玩的---经过孩子们地毯式的搜索,大人们很难找到幸存者。
莲蓬在池塘边上卧剥,虽然极尽悠闲,吃起来却难免意犹未尽。乡间勇敢且会过日子的孩子,只要能耐住并尽量巧妙绕过荷杆上尖刺的扎划,敢涉水到中间地带,就可以得到荷塘里的大量莲蓬。而他们最喜欢的解馋法子,是仅捡小些的吃几粒,过个嘴瘾,却将最大最好的全部拿回家,深藏到草堆里捂严实。耐住性子,直等到冬日大雪纷飞,才淡定地取出,于铁锅中爆炒,全家人围炉而坐,听着大人们的夸赞。劈啪爆炒的莲子跳荡不断。然后,伸手把一枚枚滚烫的莲籽在手上倒来倒去,像亲情的夸赞,温暖而熨帖,秋声化作香气不断弥漫,更兼慢慢剥吃。其香、脆、甜,可回味数日不尽,甚至经年之后......
比如......现在的我。
转载自爪哇岛《经典美文》2019.11
/ 05
/ 06
匆 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
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转载自:朱自清
/ 07
/ 08
播放
/ 10
春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江
花
月
夜
转载自:张若虚
/ 09
播放
/ 03
/ 03
导 读
作者简介
《黄帝内经》又名《内经》,大约成书于公元前3世纪前后,它不是一时成书,也不是一个人写的,而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断积累完善起来的。《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柩经》两部分,各9卷。《内经》叙述了44类共311种病候,内容广泛,论述了人体解剖、生理、病理、病因、诊断方面的中医基础理论,并包含经络学说、针灸疗法、卫生保健等内容。它是现存的最早中医著作。传说是伏義,三皇五帝之一、不过真正的作者已经无从考证了。
从其内容看,非一人一时之作,但一般认为其主要内容是反映战国时期医学理论水平的,基本定稿时期应不晚于战国时期。当然,其中有些内容可能出于秦汉及六朝人之手。
名著概要
《黄帝内经》是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也是第一部冠以中华民族先祖“黄帝”之名的传世巨著,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
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 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其医学理论是建立在我国古代哲学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反映了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辨证思想。人类出现以后,就有疾病,有了疾病必然就要寻求各种医治的方法,所以医疗技术的形成的确远远早于《黄帝内经》。但中医学作为一个学术体系的形成,却是从《黄帝内经》开始的,所以《黄帝内经》被公认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这部著作第一次系统讲述了人的生理、病理、疾病、治疗的原则和方法,为人类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医学形成以后,就庇佑着我们中华民族,使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使我们中华儿女能够战胜疾患、灾难,绵延至今。没有中医、没有《黄帝内经》的中华民族,是难以想像的。
《黄帝内经》中讲到了怎样治病,但更重要的讲的是怎样不得病,怎样使我们在不吃药的情况下就能够健康、能够长寿、能够活到一百岁。《黄帝内经》非常重要的思想------“治未病” 。《黄帝内经》中说:“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意思是说,假如一个人的肝脏出了问题, 不要只盲目地治疗肝脏,还要从其他未生病的脏器着手。肝属木,肾属水,水生木,心属火,木生火。所以也要从肾脏和心脏上着手治疗。而“不治已乱治未乱”的意思是说,假设一个公司的管理模式上出了问题,造成了混乱。不要只盲目地解决当
/ 11
/ 12
/ 14
前的混乱,而要从造成混乱的原因,和混乱将会导致的后果着手。简单地说,就是把前头和后面两端解决,中间的那段麻烦也就不存在了。
《黄帝内经》以生命为中心,里面讲了医学、天文学、地理学、心理学、社会学,还有哲学、历史等,是一部围绕生命问题而展开的百科全书。我们国学的核心实际上就是生命哲学,《黄帝内经》就是以黄帝的名字命名的、影响最大的国学经典。中国古代有三大以“经”命名的奇书,第一部是《易经》,第二部是《道德经》,第三部就是《黄帝内经》。现在,这三部奇书不仅引起中华儿女、炎黄子孙的关注,而且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极大关注,因为它的价值在当今社会已经越来越凸显出来。
《黄帝内经》包括《素问》81篇和《灵枢》81 篇,各9卷。它分别从阴阳五行、天人相应、五运六气、脏腑经络、病机、诊法、治则、针灸等方面,结合当时哲学和自然科学的成就,作出了比较系统的理论概括和认识。迄今在诊治学上仍具有指导意义。《黄帝内经》
成书于大约2000年前的秦汉时期,她的博大精深的科学闸述,不仅涉及医学,而且包罗天文学、地理学、哲学、人类学、社会学、军事学、数学、生态学等各项人类所获的科学成就。令人颇感惊讶的是,中华先祖们在 《内经》里的一些深奥精辟的阐述, 虽然早在2000年前,却揭示了许多现代科学正试图证实的与将要证实的成就。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大医家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均深受《内经》思想的熏陶和影响,无不刻苦研读之,深得其精要,而终成我国历史上的一代名医。
/ 13
阅读指导
《黄帝内经》内容十分丰富,《素问》偏重人体生理、病理、疾病治疗原则原理,以及人与自然等等基本理论;《灵枢》则偏重于人体解剖、脏腑经络、腧穴针灸等等。二者之共同点均系有关问题的理论论述,并不涉及或基本上不涉及疾病治疗的具体方药与技术。因此,它成为中国医学发展的理论源薮,是历代医学家论述疾病与健康的理论依据,尽管医学家学说各异而有争论但鲜有背离之者,几乎无不求之于《内经》而为立论之准绳。这就是现代人学习研究中医,也必须首先攻读《内经》的原故。因为,若不基本掌握《内经》之要旨,将对中医学之各个临床科疾病之认识、诊断、治疗原则、选药处方等等,无从理解和实施。
转载自:崔建林《中华名著简读》
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版
《十日谈》:谈人间事,看凡人遭遇
“乔万尼·薄伽丘(1313—1375),意大利作家、诗人
/ 15
/ 16
薄伽丘被称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三杰之一。与许多务实的家长一样,一开始薄伽丘的父母并不希望他成为诗人,而是希望他经商。他也确实在佛罗伦萨学了六年的商业,后来深感后悔,因为薄伽丘性情浪漫,喜欢写诗,对枯燥的现实事务并无兴趣。最后他的父亲恨铁不成钢,也就随他去了。幸运的是,他所在的那不勒斯国王喜爱文学,周围聚集了一大批诗人和艺术家,薄伽丘也模仿当时流行的文体创作诗歌。
受当时流行的典雅爱情主题影响,薄伽丘早期的很多作品都以他的情人菲亚美达为主人公。但实际上并没有菲亚美达这个人,其原型是那不勒斯国王的私生女玛利亚,当时已经出嫁,所以薄伽丘不能直接使用她的名字。这些早期作品在内容上并无独到之处,但是对文体的探索则值得关注。
薄伽丘的代表作是《十日谈》,但是《十日谈》还未写完就遭到教会的猛烈攻击,据说当时有一个苦修派教士还曾专门托朋友到薄伽丘的家里大骂,说他死后不会上天国。薄伽丘晚年受到很大打击,作品的激进性和创新性也大减。后来他基本停止了文学创作,主要把精力放在了整理古典文献上,是他鼓励意大利人首先翻译了荷马史诗,此外还收集了大量古典作品。这也让他到晚年没有多少财产,境况凄惨。
《十日谈》的背景是14世纪中期黑死病蔓延欧洲,地点选在佛罗伦萨。薄伽丘当时并不在这里,只是凭想象写下了当时的场景。不过
事实上《十日谈》对黑死病的描写并不多,对教会的描写也只占少数,因此将该书视为“和腐败的天主教会做斗争”“对教士的丑行进行嘲讽”的批判性作品其实有些以偏概全。书里描写最多,或者说最具震撼力的其实是性,所以在很长段时间里《十日谈》都被视为淫秽书籍。有艺术性的淫秽书籍似乎从古至今都有诱惑力,《十日谈》同样不断再版,在教会1497年宣布其为淫秽作品并在广场当众焚毁之前,就已经再版了十余次。查禁也似乎历来是一种广告,16世纪《十日谈》非但没有销声匿迹,反而再版了七十多次,教皇最后不得不出版了钦定的删节本。薄伽丘的坟墓最终也被挖掉了,尸骨无存。
中国早在1929年就由光华书局出版了柳安从英译本选译的《十日谈选》,1930年开明书店出版了黄石、胡簪云合译的《全译十日谈》,
/ 17
/ 18
193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伍光建的选译本。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方平和王科一从英译本转译的全译本,但印数很少,主要用于研究,并未产生很大影响。真正的影响是在“文革”之后。1980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就出版了方平和王科一的全译本,还附了26张精美的插图,第二年又出了选译本。不过宣传规模最大的是1988年的全译本。仅1980年至1990年的十年间,《十日谈》中译本就印刷了六次,有好几种版本。《十日谈》之所以如此受到"文革”后中国出版界的青睐,一个重要原因是“文革”对人性的极度压抑与中世纪教会对人性的压抑有较大相似之处。某个社会对人性过度压抑之后,人性的解放往往从性开始。性实际上最具人类共性,也最容易带来人性的全面解放,这同样也是为什么文艺复兴文学在开始阶段充满大量的性描写。《十日谈》里有一个故事,讲老实人那斯塔基奥爱上了同村的一位女子,但该女子受当时基督教贞洁观的影响,拒绝了他的求婚。那斯塔基奥一天跟朋友到树林里散心,看到一位女性赤身裸体地从树林里跑出来,后面跟着一队骑士。骑土的狗扑向女子,疯狂地咬她,把她活活给咬死了。那斯塔基奥质问骑土怎么可以这样对待一个女子,骑士告诉他,他们都是鬼魂。他在生前爱上这位女子,却因她的冷酷拒绝,相思而亡。死后上帝垂怜,安排每天中午这个女子都会被撕咬一次,第二天她还会活过来,日复一日。过两天那斯塔基奥把亲朋
好友都一起请到树林里野餐,包括他求婚的那个女子,于是所有人都目睹了这一惨景,拒绝那斯塔基奥的女子也很快就嫁给了他。一个拒绝性的女子在薄伽丘的《十日谈》里受到如此残忍的惩罚而被视为理所当然,显然薄伽丘赋予了性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原因之一 ,就是薄伽丘认为情爱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西蒙的故事是这一看法的典型代表。西蒙在意大利语里是傻子的意思。一天傻里傻气的西蒙爱上了一位女性,于是立刻焕然一新,谈吐也文雅了,衣着也考究了,风度翩翱,一下子就变成了一个新人。西蒙变成新人后,马上向恋人求婚,但是恋人已经订婚。西蒙就找了朋友把新娘从结婚的路上抢走,把她变成了自己的妻子。薄伽丘这里推崇的显然不是典雅爱情的心心相印,而是主张对异性的欲望有资格也有能力压倒一切困难。其实在性解放和回归人性之间,文艺复兴一开始在度上把握得并不很好,或许矫枉有时需要过正吧。薄伽丘的目的是回归人性,正因此他有时候不得不挑战传统的社会伦理,这也是为什么书中会有那么多偷情的妻子和不守戒律的修士。薄伽丘用《十日谈》中的大部分故事努力证明一个今天已经被视为常识的道理:以性为代表的人性是不可能也不应该被压抑的,在那样一个连贪吃也会下地狱的时代,虽然薄伽丘也算身居高位,这些故事仍然过于淫秽,需要冒很大的名誉风险写出来。薄伽丘在文
/ 19
/ 20
学探索上的自觉和勇气在这里同样得到显示,而他的这一破冰之举对后代文学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因为人性是文学的永恒主题,也是文学发展的重要土壤,可以说薄伽丘在他人之前深刻而准确地看到了这一点。为人性正名,肯定人性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是后世文学得以从各个角度和各个层次深人探讨人性的前提。
由于当时教会与王权之间的紧张斗争,因此评价《十日谈》的时候,人们也常会像谈论《神曲》一样,认为它的批判锋芒主要指向教会。教会的反应似乎也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如果看看十日故事的主题,就会发现《十日谈》绝非一部针锋相对的政治檄文:
第一日没有主题,其中第一、二、四、六个故事确实有讽刺教会的内容,占该日全部故事的十分之四;第二日的主题是“饱经忧患而又逢凶化吉、喜出望外”,实际上跟教会没有什么关系;第三日是“凭着个人的机智终于如愿以偿,或者物归原主”,不过其中第一、第三、第四、第十个故事涉及修土和修女,也占该日故事的十分之四。这些故事多半表现修土修女作为人,同样无法克制性欲,侧重的不是教会而是人性。不过这一天薄伽丘是用机智主题来概括的。机智主题是民间文学中在性之外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主题。性主题与机智主题在《十日谈》中占最重要的位置,表明薄伽丘的创新精神主要来自民间文学,市民社会的发展是他新文学精神的主要来源。这一
点与市民社会的繁荣促进了明清小说的发展非常类似,这也更可以解释为什么清代诗人袁枚会有故事与薄伽丘遥相呼应。
第四日的主题是“结局悲惨的爱情故事”,实际上是爱或者性,其中涉及修士的只有第二个故事;第五日的主题是“历经磨难,有情人终成眷属”,其中虽然仍有不少偷情的情节,但爱情和为爱情而承受的种种磨难也成为重要部分;第六日的主题是“富于机智的故事,或者针锋相对,驳倒别人的非难,或者急中生智,逃脱了当前的危难和耻辱”,因此仍然是民间文学的机智主题,并不涉及教会或修士;第七日的主题是“妻子为了偷情,或是为了救急,对丈夫使用种种诡计”,可
/ 21
/ 22
以说是性主题和机智主题的结合。其中虽然在一个故事中 丈夫乔装成神父,但是真正涉及神父的只有第三个故事;第八日的主题是“男人作弄女人,或者女人作弄男人,或者男人之间相互作弄”,同样是机智与性相结合的故事,涉及神父的也只有第二和第四个故事;第九日没有主题,但是以机智故事为主,也包含一些出丑的故事,其中只有第二个故事涉及修女;第十日的主题是“人们在恋爱方面或其他方面所表现的可歌可泣慷慨豪爽的行为”,在经过了诸多的讽刺和调笑之后,薄伽丘用对那些品德高尚之人的赞美结束了自己的叙述。
当我们把这些主题和故事放在一起的时候,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薄伽丘的出发点主要不是批判教会,而是表现市民的喜怒哀乐、悲
欢离合。用薄伽丘自己在序言中的话说:“在这些故事中,读者可以读到情人们的许多悲欢离合的遭遇,以及古往今来的一些离奇曲折的事迹。”或者用第三日讲故事的人的话说:“关于天主以及天主教的真理,大家已经讲得很透彻了,那么现在大家不妨回过头来谈谈人世间的事,看看凡人的遭遇和作为吧。”由此可见,如果说《神曲》是神性的喜剧,那么《十日谈》就是人性的喜剧。但丁写精神,薄伽丘写肉体,写现实世界。著名学者桑克提斯说,“但丁结束了一个时代,薄伽丘开创了另一个时代”。他开创了人的时代,一个关注现世悲欢离合的时代。正是因为他回到了人的世界,通过性关注到了人性,通过人性关注到了人的悲欢离合,这使他成为欧洲小说的先驱。
转载自:戴从容《书摘》2019.11期
/ 23
/ 24
“五四”语言文字改革与世界文学
童庆生教授所著《汉语的意义:语文学、世界文学和西方汉语观》(以下简称《汉语的意义》)最近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此书视阈广阔、议题驳杂,涉及当代学界热议的“世界文学”、十九世纪蔚为大观的比较语文学、“五四"前后的语言文字改革运动以及西方汉语观等多个领域。面对庞杂的中西语文献和理论资源,童教授以西方汉语观为“出发点"和“抓手”,梳理出一条清晰的叙述主线。《汉语
的意义》追溯十七世纪以降西方汉语观的形成和发展及其对中国语言文字思想现代化的影响,把“五四”语言文字改革置于全球语言、思想和学术现代化的大背景之下,说明中国现代思想、文学和学术是世界体系的一部分,跨语言、跨文化的流传是世界文学的存在形态。从这个角度看,本书的主标题意指的,不仅是汉语或汉语研究本身的意义。对汉语的认识和解读是欧洲现代知识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流动性话语观念,汉语观在历史上的成型与“旅行”也为我们思考和讨论世界文学提供了一个经典案例。
“五四” 知识分子对汉语汉字的批判之猛烈、否定之决绝在汉语史上可以说是史无前例。钱玄同认为汉语是“死语言”, 极力鼓吹用世界语替代之;陈独秀主张“先废汉文,且存汉语,而改用罗马字母书之”;鲁迅说,汉字是“方块的带病的遗产”“中国劳动大众身上的一个结核”。《汉语的意义》为理解这段历史提供了新的切人点:作者将我们的目光引向域外,要我们关注“西方汉语观这只无形的手对中国语言文字改革的影响和推动”。童教授认为,中国现代语言文字改革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了西方汉语观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中国学者对西方汉语观的“反向挪用”实现的;意识到西方汉语观这只无形的手的存在,才能充分认识到中国语文改革运动的世界性。
对西方汉语观的“考古”,是本书的一大亮点。作者在福柯话语理论的基础上,把“汉语观”定义为“西方有关汉语的著述、言论”的“一种
/ 25
/ 26
集体的表述和话语形态”。作者认为,汉语观的源起可以追潮至十七世纪初利玛窦《中国札记》的出版,而汉语首次进人西方主流知识和思想界视野则是伴随着十七世纪欧洲人造通用语运动的乌托邦集体想象发生的。约翰.威尔金斯在构想一种“完美”的人造通用语的过程中大量借鉴、引用了利玛窦和其他传教士关于汉语的论述,比较、分析汉语与其他语言的异同;汉字的“瑕疵”为他设计“真正的文字”提供了反面例证。威尔金斯对汉语“缺点”的批评基本停留在语言文字层面,而随着汉语观的传播、复制、挪用,到了十八世纪苏格兰哲学家、诗人詹姆斯.贝蒂的笔下,汉语的“缺陷”已悄然成为中国文化和民族性格的“缺陷”。
钱玄同等“五四”知识分子用世界语和其他拼音语言取代汉语的设想是人造通用语运动和深受其影响的“基本英语”在中国的回响。在西方汉语观的发展过程中,另一个深刻影响了“五四”知识分子对汉语再认识的事件是十八世纪“印欧语系”理论的出现。英国人威廉.琼斯于一七八六年在亚洲学年会上提出印欧语系论,在此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比较语文学成为一时显学。比较语文学传统在二十世纪初通过留学欧美的“五四”一代知识分子在中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在推介、传播比较语文学学科体制和思想的过程中,“五四”学人有意无意地接受并传播了西方的语言观和汉语观,童教授借用萨义德的“东方主义”概念,用“自我东方主义”一词指称此现象。傅斯年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中认为,“语言即是思想,一个民族的语言即是这一个民族精神上的富有”,这与德国的比较语文学家、哲学家施勒格尔、洪堡特等人的语言观如出一辙。在“五四”前后语言文字改革的倡导者关于汉语汉字的论述里,经常出现对象形文字的贬抑和对汉字“庞大”数量的批判,这些观点与施勒格尔、黑格尔等人对于汉语的论述极为相似。
值得注意的是,支撑起西方汉语观的通用语运动、基本英语、比较语言学等思想与学术体系包涵着强烈的普世主义诉求,且都在比较的视野下展开。作者将西方语言观与语文学、世界文学相结合,放
/ 27
/ 28
置于现代西方人文主义与普世主义的传统下进行审视,对人文主义与普世主义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通过对奥尔巴赫的解读,作者勾勒出以维柯、赫尔德、奥尔巴赫、萨义德等为代表的语文学与比较文学的深厚的人文主义传统。作者援引奥尔巴赫,指出人文主义所关心的是“人在多样性中的统一”,同时借福柯之口,揭示出人文主义的弊端-----对普遍性的追寻不可避免地会使其走向自己的反面,成为霸权的话语体系。
作者对西方语文学人文主义传统的追溯同时也是对本书方法论的说明。作者结合奥尔巴赫、萨义德、福柯等推崇的“世俗人文主义”与“历史主义”方法,始终把中国现代语言改革置于世界语文现代性话语体系与历史语境中进行考察。二十世纪初,积极引荐“德先生”与“赛先生”的“五四”精英在语言改革运动中表现出的“自我东方主义”是缺乏对西方汉语观清醒认识的产物,但也有其必然性。本书对中国现代学术中的误区和现代学者认识中的盲点有温和的批判,但作者认为,跨文化间的误读、挪用是必然的,其历史作用不容忽视。
西方汉语观的形成与传播为思考世界文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当代世界文学学者大卫.达姆罗什在其《什么是世界文学?》(二00三)一书中,把世界文学定义为一种阅读、传播与流通模式,这与本书关于西方汉语观的论述----尤其是被作者称为“否定性”交流的误读、挪用、歪曲等
现象----有一种有趣的对话关系,若能展开讨论或有新的收益。当然,面面俱到实不可能。总体而言,《汉语的意义》将理论思考、历史叙述、文本细读糅杂一体,呼应了鲁迅对“有辨别”的“拿来主义”的呼唤。在“五四”一百周年之际,此书是对“五四”在中国现代思想上的贡献的深刻纪念和反思。
转载自:张燕萍《读书》2019.11期
/ 29
/ 30
围
城
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钱钟书 《围城》
Y o u t h
s t o r y
从没有谁能同这位老人一般,有如此之多的文坛巨匠和他交好。他是钱锺书认可的“才子",陈忠实的“老兄”,臧克家的救命恩人……他就是李健吾。1980年11月,人民文学出版社重印钱锺书的长篇小说《围城》,出版后畅销一时,许多报刊纷纷发表评论文章。《文艺报》拟请李健吾先生撰文。
1981年1月13日下午,我去北京干面胡同看望健吾先生。我将《文艺报》编辑部的请求向他提出,他当即答应了。他说,当年《围城》发表后,他就想写文章,一直拖了下来。
健吾先生拿出钱先生签名赠送他的新版《围城》给我看,顺此谈起《围城》发表和出版时的一些情况。
1945年秋,抗日战争胜利后,健吾先生和同在上海的郑振铎先生共同策划出版大型文学杂志《文艺复兴》,至1946年1月创刊。在这几个月内,振铎先生和他分头向在上海、南京、重庆、北平的一些文友求援。《围城》就是在这个过程中约定的。健吾先生说:我认识钱锺书是因为他的夫人杨绛。杨绛是写剧本的,我们一起参加过戏剧界的一些活动,我写过她的剧评。他笑着说,我还在她的戏里凑过角儿。至于钱锺书,我原来的印象他是位学者,主要撰写文艺理论方面的文章,后来才知道他正在写小说,而且长篇小说《围城》完成了大半。郑振铎先生和我向他索取《围城》连载,他同意了,并商定从创
听李健吾谈 ▶
/ 31
/ 32
刊号起用一年的篇幅连载完这部长篇。但在创刊号组版时,锺书先生却以来不及抄写为由,要求延一期发表。同时,他拿来短篇小说《猫》。这样,我们在创刊号发表《猫》的同时,在“下期要目预告”中,将钱锺书的《围城》(长篇)在头条予以公布。
健吾先生说,《围城》从1946年2月出版的《文艺复兴》一卷二期上开始连载,在该期“编余”中他写着:“钱锺书先生学贯中西,载誉士林,他第一次从事于长篇小说制作,我们欣喜首先能以向读者介绍。”他有点得意地对我说,这简短的几句话也许是有关《围城》最早的评介文字。关于《围城》的连载,本来预计二卷五期结束,由于作者的原因,暂停了一期,第六期才续完。 读者很关心这部小说暂停连载的原因,他在三期“编余”中及时作了披露:“钱锺书先生的《围城》续稿,因钱先生身体染病,赶抄不及,只好暂停一期。”他说,有的文章说《围城》连载《文艺复兴》一卷二期至二卷六期,这是不准确的,其中停了一期。《围城》1947年由晨光出版公司作为“晨光文学丛书”之一出版。《围城》初版不到三年,就印了三次。健否先生说,《围城》在当时长篇小说中算得上是很热闹的读物了。想不到,这部好小说三十多年后才得以重版。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李健吾以“刘西渭"为笔名,写下了一系列的文学评论文章,曾编为《咀华集》《咀华二集》《咀华余集》问世。
上世纪80年代初,新时期启始,他雄心不减,想继续写些文学评论,他要写本《咀华新篇》,为我们写的这篇评《围城》,就算是这个集子的开篇。
1981年3月号《文艺报》刊发了李健吾的《重读<围城>》,作者不是署刘西渭,而是以李健吾的名字打出了“咀华新篇”的栏题。在这篇不足三千字的文章里,作者谈了重读《围城》的“感慨”。
他说:手里捧着《围城》,不禁感慨系之。这是一部讽刺小说,我是最早有幸读者中的一个。我当时随着郑振铎编辑《文艺复兴》,刊物以发表这部新《儒林外史》为荣。我在清华大学当西洋文学系助教时,就听说学生中有钱锺书,是个了不起的优等生,但是我忙于安葬十年不得入土的先父,又忙于和朱自清老师一道出国,便放弃了认识这个优等生的意图。我只知道他是本校教授韩愈专家钱基博的儿子,家教甚严。我们相识还得感谢同学兼同事的陈麟瑞。他家和陈家(即柳亚子的家,陈麟瑞是柳亚子的女婿)住在一条街上,两家往来甚密,经陈介绍,我家便和他家也往来起来了。他是个书生,或者书痴,帮我们两家成为知友的还得靠他温文尔雅的夫人杨绛。我演过她的喜剧《称心如意》,做老爷爷,佐临担任导演,却不知道她丈夫在闭门谢客中写小说。其后郑振铎约我办《文艺复兴》,我们面对着他的小说,又惊又喜又是发愣,这个做学问的书虫子,怎么写起小说来
/ 33
/ 34
了呢?而且是一个讽世之作、一部新《儒林外史》!他多关心世道人心啊。所以“重读”《围城》,就不免引起了这番感情上的废话。
李健吾先生认为评价《围城》,首先要弄清作者创作《围城》的本意。他说:《围城》本意是什么呢?这谜不难解释,就在书里,只是有些渊博罢了。我照抄如下:
慎明道:“Bertie 结婚离婚的事,我也和他谈过。他引了一句英国古语,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
苏小姐道:“法国也有这么一句话。不过,不说是乌笼,说是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鸿渐,是不是?”鸿渐摇头表示不知道。
辛楣道:“这不用问,你还会错么!”
慎明道:“不管它鸟笼罢,围城罢,像我这种一切超脱的人是不怕围困的。”
整个情节,如果这里有情节的话,就是男女间爱情之神的围困与跳脱,而这个平常的情节又以一个不学无术的留洋生回国后婚姻变化贯穿全书。这个留学生就是冒牌博士方鸿渐。
健吾先生认为,《围城》里姿态变化的情节本身是“处在一个抗战时期的大时代里",因而作者对众多人物的刻画富有深刻的社会寓意。他说:人民和学校流离失所,逃难者有之,蝇营狗苟者有之,发国难财者有之,变化离奇而寻常,对国统区是最大的讽刺,对高等教育事业与生活作了令人哭笑不得的揶揄。唐小姐在这里一怒而去,苏小姐成了香港、重庆之间的投机商。吹牛教授暗中使坏,势利校长耍阴谋手腕,方鸿渐心情恶劣,孙小姐和他结婚与离婚,这就是方鸿渐的"命也夫!”这就是令人啼笑皆非的《围城》!一场围城之战委婉叙来, 极尽挖苦之能事,又配之动荡不安的国家大事,小百姓呼天喊地无门。而作者清词妙语,心织舌耕,处处皆成文章。沦陷区的真实
/ 35
/ 36
情况,历历在目,恍如隔世友话家常。
《重读<围城>》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我曾先后听到北大吴组緗教授和朱光潜教授谈到这篇文章。吴先生说,文章不长,但写得实在细腻。有的文章说《围城》写得好是因为钱锺书有知识、有学问。他说,有知识、有学问不一定能写好小说。《围城》写了众多人物,主角、配角大都写活了,小说只有写出了人物,才能吸引人爱读。《围城》多年没有再版了,许多年轻的读者不熟悉,健吾先生的这篇文章,有助读者确切了解作者到底在小说中想要说什么,表达什么,只有摸准了作者写小说的初衷,对小说定位评价才可能准确。
《重读<围城>》发表后,我曾去过健吾先生家。他关心文章发表后的反应,我将听到的一些情况告诉了他。这次谈话中他又谈起一些有关《围城》的旧事。有两点值得一记:一是《围城》连载期间,振铎先生和他都听到文艺界一些人对这部小说的好评,他俩曾计划小说连载完毕出书时,约请其中几位撰文。
艺复兴》连载时,立刻引起广大的注意和爱好。人物和对话的生动,心理描写的细腻,人情世态观察的深刻,由作者那支特具的清新辛辣的文笔,写得饱满而妥适。零星片断,充满了机智和幽默,而整篇小说的气氛却是悲凉而又愤郁。故事的引人入胜,每个《文艺复兴》的读者都能作证的。”健吾先生说,这段文字他是参与推敲写定的。
转载自:吴泰昌《文苑》2019.11期
他特别提到吴组缃,组缃先生当时在南京,曾写信给他,说钱锺书学问做得好,但在《围城》里不卖弄学问,是在写人物;二是《围城》初版时,出版人在推荐这部小说的广告中说: "这部长篇小说去年在《文
/ 37
/ 38
海洋远古生物
海洋孕育了生命
地球是名符其实的水球,它的表面积71%被水覆盖。
在自然界中,水的几乎所有的物理化学性质都是与众不同的。它具有一系列独特的性质。
水是由两种气体构成,几乎没有人不知道氢氧两气化合成水。氧气是帮助物体燃烧的主角,氨气本身很容易着火,可是两者化合成水之后,反而成了灭火物质。如果不是这样,海洋中充满着易燃的液体,那地球上将整天燃烧着弥天大火,那里还会有生命的诞生?甚至生命本身就是点火就着的。
OCEAN
LIFE
/ 39
/ 40
再看水变成冰后,坚硬如石,照理应像石头那样沉到海底。如果这样的话,河海的结冰,必定由下至上,全部冻结。水里生物也将全部灭绝。事实上,冰浮水面,水底生物仍能生存。这是由于冰的物理性质所致。按照一般的物理规律,热的物体膨胀,冷的物体收缩,但是,观察结冰的过程发现,最初,温度降低,水的密度增加,体积缩小;到了摄氏4度时,水的紧缩忽然停止,从4度再降到零度时,先是恢复原有的体积和密度,接着,体积增大三十分之一,密度缩小。因此冰能浮在水面上,水底生物得以生存。冰的散热性很差,一旦海水结冰后,就等于给海水坡上一层御寒的“棉被”。尽管极地到处都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凛冽天气,而冰下水温依然保持在冰点以上,使许多生物能继续繁衔生息。在大陆上,则情况迥异,极圈之内的冻土带,除了一些似乎处于休眠状态的细菌外,别的生物是难以存在的。
讲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南极的企鹅、海豹、贼欧等动物,它们不是也世代蹒跚于冰原之上,悠然自得嘛!是的,它们生活得确实不错,但是,须知它们都是依赖于南极洲四周的海来维持生活的,如若没有海水中的生物供给他们果腹,它们也必然荡然无存。海洋,仍然是保证它们生存的基本条件。事实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除了极偶然遇到小昆虫外,只有一种有生命的东西能生活在这个寒冷并受风暴袭击的南板洲内陆那就是人科学考察队员!
异常高的沸点和冰点。水分子的沸点和冰点为100℃和0℃。 高的沸点,避免过早汽化,使人类永远有水可吃,有水可用;高的冰点,又保证水下生物的生存。
水是大量存在于地球表面的唯一的天然液体。 水又是自然界热容量最大的物质,海洋是大气的镇静剂。水的热容量是铁的10倍,是沙的
/ 41
/ 42
ocean and life
5倍,是空气的4倍,因此,它热得很慢,冷却时放热也很慢。地球上最低温度在南极大陆为—88℃,最高温度在非洲北部沙漠,高达58℃ 。在这样的高温下,当地居民竟可以直接利用石墙来烙饼;而大洋水温在-2℃ ~30℃之间。赤道地区海水温度很少超过30℃,极地再冷,水温也徘徊于0℃附近。而陆地上冷、热之差却要大得多。虽然我们不能确切地知道几十亿年前地球上的温度差异,但是,不难想象,在那杳无生命踪迹的大地高山上,受到强烈的阳光照射,昼夜四季的温差要比现在大得多。原始生命,低等动物,在当时的大陆上是很难生存的,而苍茫无际的海水却正是它们自由遨游的广阔天地。那些比重和水差不多的生物在水中容易保持悬浮状态。对一些五脏不全,四肢不分,既聋又瞎的初级生命来说,可以随波逐流,随遇而安,这种“游牧”式生活,能打破固定环境的束缚,更有利于生物的生存斗争。
对气候起调节和影响的不仅是海洋水体本身,而且有从海洋进人大气圈的水蒸汽。水蒸汽起着巨大的“温室效应”,阻截地球热量的损失,不使地
球冷却(天空中的二氧化碳也有保暖作用)。根据苏联学者布迪科计算,天空 中水蒸汽含最减少一半,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将降低5℃。
water
细流、小溪、河流再人海,或渗透到土壤中,再以泉水的形式重新出现在地面,最终又从陆地返回海洋。在海洋里,有巨大的水流海流,把大量的冷水或热水从地球的一处带到另一处。即使是山上的冰川以及北极群岛和南极,也有流动的“水”冰:冰在重力作用下逐渐沿山坡和河谷向下滑动,一些冰川落人海中,漂浮、折断成为冰山,冰山被风和海流打碎,消融在海洋里...正是由于水这种流动,全世界才会产生一种水的平衡和热量的平衡;正是由于水的这种流动,才能在海洋中诞生生命,才会将动物的卵和幼虫,植物及其孢子带到遥远的地方,促进了它们的繁殖和传播。生命从海洋登上陆地,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得力于水的流动;正是由于海水的水平流动,才把江河带来的营养物质均匀地散布开来,供生物吸收;正是由于海水的垂直流动,才能调节上下水层中营养物质的分布,使下层生物免于食物置乏而死亡。这就难怪在海深万米之处,仍然有生物存在。正是由于海洋为生物的繁衔生息提供了优越的环境,直到现在,我们还能看到数量最多的基本生物门类是出现在海洋中的:
转载自:侍茂崇《海洋与人类文明》
水是地球上仅次于空气的最活跃的物质。它喜欢不断地进行长距离的旅行:在海面以蒸汽形式进人空气,被风带到大陆,以雨雪形式降落,成
/ 43
/ 44
古代人在大西洋上航海的传说
史书中还有一些关于古代人航海的传说,虽然似乎很奇特,但经近代和现代学者研究后认为,这是可以用来说明古代人的航海业绩的。以下分述之。
1.腓尼基人环绕非洲的航行
腓尼基人是古代著名的航海民族。早在公元前5世纪,希腊学者希罗多德(Herodotus)就在埃及听到过埃及法老(君主)尼科二世(Pharoch Necho II )在公元前7世纪组织腓尼基人作环绕非洲的航行的传说。腓尼基人从埃及出发,先经红海进人印到了秋天,他们就登
岸播种,等到收了粮食,再次启程。后来,船员们发现太阳从右边升起来了,他们才知道船已经向北方航行了。最后,他们通过“大力神之柱”,即今天的直布罗陀海峡,进
入地中海。第三年,他们返回埃及,共航行了约23000千米。
当时,肺尼基人已能造出坚固耐用的船只。船上竖有一根大桅,悬挂一面方航,每舷还可支起十儿根长桨。可能桅杆的顶部还设有一个瞭望台,以提高船员们对岸上目标的观察能力。这对当时安全航行是很重要的。
2.中世纪爱尔兰僧侣航海到达美洲的传说
公元10世纪,在《修道院长圣*布伦敦航海记(Voyage of Saint Brendan the Abbot))一书中还记载者一个爱尔兰的传说。
公元6世纪时爱尔兰的一个修道院长圣.布伦教带领17名僧侣乘一只牛皮制的小船到达了“上帝赐予圣徒的希望之乡(Land Promised to the Saints)"。该地在大西洋西部最远之处。这次航行共用了七年时间。
/ 45
/ 46
在航行中遇到恶魔向他们喷火,他们还看到了一个水晶柱和一种岛屿般大的海洋动物,这是否表明他们遇到了火山喷发、冰山和鲸鱼?后来圣徒们到达了“希望之乡”,那里是草木繁茂的岛屿,还有一条巨大的河流,可能就是北美洲。后来圣徒们回到了爱尔兰,宣称自己到了真正的希望之乡,到了传说中的伊甸园。
为了探索这个传说,爱尔兰历史学家和探险家蒂莫西.萨维林(Timothy Severin),请了当地著名的造船师和工匠制造了一艘仿古爱尔兰牛皮船“圣布伦敦(St.Brendan)"号,试图复现上述探险。船以木材为框架,外包鞣制牛皮,上竖两根桅杆,挂方形帆,帆上有古代凯尔特(Celtic)人的十字标志。
为了探索这个传说,爱尔兰历史学家和探险家蒂莫西.萨维林(Timothy Severin),请了当地著名的造船师和工匠制造了一艘仿古爱尔兰牛皮船“圣布伦敦(St.Brendan)"号,试图复现上述探险。船以木材为框架,外包鞣制牛皮,上竖两根桅杆,挂方形帆,帆上有古代凯尔特(Celtic)人的十字标志。
1976年5月17日萨维林和四名伙伴从爱尔兰西南端的一个小港口出发,转向东北,沿爱尔兰西海岸经苏格兰西北部的外赫布里底(Outer Hebrides)群岛,到达挪威海的法罗群岛(Faeroes)。从这里向西航行,于7月17日进人冰岛首都港口雷克雅未克(Reykjavik) ,途中多次遇到鲸鱼。由于风向不顺,而且秋季来临,只好把船留在这里过冬。
1977年5月初,大家再次集合,这次航行,船上一共只有四个人。出港后向西南方向航行,5月29日驶过格陵兰大岛南端。此后,几次遇到冰山。6月18日更被大片冰块所围困,牛皮船壳虽然坚韧、耐寒,但却被冰块碰出了一个小洞。在冰冷的水中,船员们花了三个小时,才把它补好。这样,船就能够继续在海上艰难地航行了,并于6月26日到达美洲大陆,在加拿大北部的拉布拉多(Labrador)半岛的汉密尔顿海湾(Hamilton Sound)中的一个小岛登陆。这次远航共花了一年零一个多月的时间,行程达3500海里。
3.北欧的维京人探索美洲的航海
/ 47
/ 48
北欧的吟唱诗人写了一些谈到航海探索的诗篇。
公元984年,一个名叫红发*埃里克(Eric the Red)的挪威探险者因谋杀罪逃到冰岛。他听到当地的一个挪威贸易船长说,在大海的西方见到绿色的土地,埃里克就决心前往探索。埃里克从冰岛出发向西航行,十几天后果然见到一大片绿葱葱的土地,他把它称之为"格陵兰(Greenland)",即绿色的土地。后来,他回到冰岛,劝说了一些当地居民和他一同去建立殖民地,寻求更好的生活。公元985年,他们再次从冰岛起航,航行了几百海里,就见到格陵兰了。他们沿着海岸向南航行,绕过法韦尔角(Cape Farewell),在靠近尤利安娜霍布Julianhaab)附近登陆,建立了殖民地。
红发.埃里克有一个儿子雷夫.埃里克森(Leif Ericsson)。他于公元999年回到挪威,据说得到国王奥拉夫一世(Olaf I Tryggvason)的委任
去宣布格陵兰归基督教教化。又说,雷夫回到格陵兰的次年,从一位贸易商人处得知南方有一片未能到达的土地,就决心前往探索。公元1001年,雷夫从格陵兰向西北,再向西南方向航行,发现了新土地.并在它称为Helluland (可能是巴芬岛) 、Markland (可能是拉布拉多半岛)和Vinland(可能是纽芬兰)的几处登岸。他也可能是最早登上美洲大陆的欧洲人。
4.北欧维京人的船只
公元1880年在挪威东南端的桑纳峡湾( Sandefjord的Gokstad农庄的一个4.6米高的蓝色泥土堆成的坟墩中发现了一只古船,可作为公元 10世纪初维京人航海用的木帆船的代表。这是一艘葬船(死者葬在船中),长23米,宽5米,干舷高1.8米。船首、船尾和龙骨都用整根木材制
造。外壳由16块木板搭接面成,在船的中部树有一根高12 .2米的桅
/ 49
/ 50
杆,上挂一面约5米宽的风帆。船边每侧安装了16支划奖。在船上还发现了32面盾牌,似乎是为了装饰葬船之用。船尾右侧则挂有一支舵桨,作为操纵船的航向之用。
公元1893年挪威人造了一艘Gokstad船的复制船,由安德生船长(Captain Magnus Andersen)驾驶,花了27天,越过大西洋,到达美国。尽管海上风浪很大,船的舷部略有变形,但船体保持完好,并充分体现了该船优秀的航海性能。该船随即运到芝加哥世界博览会展览,以纪念哥伦布到达美洲400周年。随后,该船安排在芝加哥的林肯公园保存展示。这次探险再次证明了古代人类用简陋的船只在海洋上远航到达遥远的土地是可能的。此外,远古人类以及现代探险家们不畏艰苦、冒险探索的精神也是值得颂扬的。
转载自:杨槱 陈伯真《人、船与海洋的故事》
世界第一艘轮船
与中国第一艘轮船
(一) 世界第一艘蒸汽机明轮船“克莱蒙特”号
17世纪,欧洲的自然科学有了迅速发展。伽利略 、培根、笛卡尔、巴斯卡和牛顿等许多科学家涌现出来。到18世纪,伯努里的《流体动力学》(1738年)和欧拉的《船舶科学》(1749年)等科学著作相继发表,开始建立近代造船科学。到18世纪末,西班牙、法国、英国、美国等许多国家都有人在探讨用蒸汽机推进船舶的方案。
1807年,美国人发明家、工程师富尔顿(1765- 1815年)完成了近代第一艘蒸汽机明轮船“克莱蒙特”号。克莱蒙特是支持他创业的社会名
人、也是富尔顿的岳父利文斯顿的故乡。该船在哈德逊河上载旅客,以32小时完成了距纽约150英里的航程,航速已超过顺风顺水的帆船(需要48小时) 。
所谓“明轮船”,是指用蒸汽机带动位于船舶两舷的两个大轮盘,拨水使
船前进。因为两个特大的轮盘很是明显,所以称之为明轮。
/ 51
/ 52
靠蒸汽机带动明轮推船前进的蒸汽机船,也就被称之为明轮船,简称为轮船。轮船的发动机称之为轮机,管理轮机的船员也称之为轮机员,按职务还可分为轮机长、大管轮、二管轮和三管轮。经营航运业的公司,也常称之为轮船公司。尽管到1845年起就有用水下的螺旋桨推进器替代明轮的技术进步,但轮船的称谓仍没有改变。不过将水面下的螺旋桨推进器称之为暗轮。总之,少不了一个“轮字。甚至将客船称之为客轮、货船称之为货轮,拖船叫拖轮,油船叫油轮,传递邮件的快速客船被称为邮轮。靠蒸汽机带动明轮推船前进的蒸汽机船,也就被称之为明轮船,简称为轮船。轮船的发动机称之为轮机,管理轮机的船员也称之为轮机员,按职务还可分为轮机长、大管轮、二管轮和三管轮。经营航运业的公司,也常称之为轮船公司。尽管到1845年起就有用水下的螺旋桨推进器替代明轮的技术进步,但轮船的称谓仍没有改变。不过将水面下的螺旋桨推进器称之为暗轮。总之,少不了一个“轮字。甚至将客船称之为客轮、货船称之为货轮,拖船叫拖轮,油船叫油轮,传递邮件的快速客船被称为邮轮。
“克莱蒙特”号是航行于内河的木质客船。有高高的烟囱和船舷的两个大轮盘。特别是时常拉响汽笛,要求同行的帆船避让,这常常为传统的帆船船员所妒忌,无理冲撞的事时有发生。为此,州政府贴出布告,对轮船加以保护,不准对轮船无理冲撞。试航成功后,富尔顿
在纽约和奥尔巴尼两城市间开辟了一条旅客班轮航线。轮船不受天气风向的影响,准时到达,受到乘客欢迎,在商业上很成功。
其实,富尔顿并不是建造出蒸汽机明轮船的第一人,早在1785-1788年,美国人菲奇就已造过两艘蒸汽机明轮船,但富尔顿的运气显然比菲奇好得多!
菲奇建造的第一艘蒸汽机明轮船长18.3米,宽2.44米,用蒸汽机带动12只垂直桨划水,桨轮在船尾。该船在美国费城的特拉华河上航行多次,航速每小时5.0~6.5公里。美国5个州的立法会议员代表,在观看过这艘船的行进演示后,同意给菲奇14年垄断经营蒸汽船的特权。1790年夏,菲奇又造了一艘更大的客船,在特拉瓦河上开辟航线,开始了美国费城到特雷顿之间的客运,往返共航行了约4000公里,未发生过严重事故,但却未能获利,进而也失去了有关方面的支持。一年后, 由于人不敷出,菲奇流落到法国巴黎。当时法国大革命爆发,菲奇在巴黎衣食无着,只好通过给船主当水手的方式,渡过大西洋再次回到美国。1798年,穷困潦倒的菲奇服安眠药自杀身亡。
继菲奇之后,富尔顿之前,1788年,英国人赛明顿也制造出在两侧装有
桨轮的轮船,航行成功。1803年,他制成一艘拖船在克莱德运河上航行。由 于这艘拖船使传统的,在河岸用缆绳拉船的拖船
/ 53
/ 54
业者面临失业,从而遭到他们的拼命反对,他们把拖船强行拖上岸。赛明顿也也在失望中逝世了。
命运却给了富尔顿更多的青睐。他多才多艺,极具创造性,受人欢迎。
1782年,17岁的富尔顿在费城学习绘画,并在一家机器厂任制图工人。 1787年,富尔顿为富兰克林画像,在富兰克林的资助下移居到英国。在英国期间,富尔顿先后发明了亚麻纺织机、锯大理石的机械和一种制绳的装置。其间,他对1776年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美国耶鲁大学毕业生戴维*布什内尔发明的“海龟”号潜艇进行了改进。1797年,富尔顿移居法国。1799 年,富尔顿认识了当时的美国驻法公使利文斯顿,并在他家里看到了菲奇的轮船设计图,利文斯顿还招富尔顿做了自己的女婿。1802年,富尔顿来到英国伦敦,认识了发明蒸汽机的瓦特同时研究了赛明顿的拖船。1804年,在瓦特的帮助下,富尔顿买到一批制作精良的蒸汽机零件,带回美国继续他的造船事业。
(二)第一艘横渡大西洋的明轮客船
克莱蒙特号出现12年之后,到1819年,更有了由美洲横渡大西洋到达英国利物浦港的蒸汽机帆船。建造横渡大西洋的客船,还是1836年以后的事。利用风帆航海,若横渡大西洋,西航需时40天,东航需时30天。利用先进的蒸汽机船,可缩短到15天。开创横渡大西洋的事业非
常诱人,因而也是以激烈竞争的方式开始的。
1836年,英美轮船公司成立并确定建造“英国女王”号,以争取获得横渡大西洋先锋船的荣誉。然而,因在建的“英国女王”号推迟竣工,只好临时借用克科轮船公司的“天狼星”号与大西方轮船公司的“大西方”号相竞争。
“天狼星”号
“大西方”号
“天狼星’’ 号长54.25米,703总吨。1838年3月28日从伦敦开航,途经爱尔兰的克科港,4月4日从该港出发,载客40人(另一说载客94人)不载货,4月23日到达纽约港。实际用时19天,平均航速为8.5海里/小时。不过,天狼星”号毕竟不是为大西洋航线设计的,其燃料煤舱严重不足,致使凡有空余的处所都装.上了煤炭。由于途中遇到了风浪,燃料煤耗尽,甚至把木质家具也当燃料烧了,才勉强到达了纽约港。“天狼星” 号的到达轰动了全纽约。
/ 55
/ 56
然而引起更大轰动的是在“天狼星”号进港几个小时之后,大西方轮船公司的“大西方”号也开进了纽约港。该船1838年3月31日建成,全长80.2米,总宽(包括明轮罩) 18.2米,1321总吨。在返布里斯托尔港途中曾发生火灾,因而4月2日才进布里斯托尔港并进行修整。4月8日从该港出航,4月23日到达纽约。“大西方” 号费时15天平均船速9.3海里/小时。
在1838年,更有“路易.威廉”号(617总吨,长53.7米),“利物浦"号(1150总吨,67.96米) 先后从利物浦港到达纽约。
(三)殖民地政策与海洋客船的发展
产业革命进入19世纪时就波及欧洲各国,伴随着从手工业到机械工业的
转换,劳动力过剩,社会上充满着失业人群。资产阶级到海外倾销过剩物资 的欲望与当政集团谋求海外殖民地政策不谋而合。殖民地出现之后,宗主国有许多劳动力向殖民地移住,而他们又常常要返回宗主国。在这种情况下,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产生了大量的人口流动,而客船就成了这种人口流动的工具。
在南北战争结束政治趋于稳定的美国,包括铺设横跨美洲大陆的铁路
(1869年完成)等各项事业,急需劳动力,因此,去美国的移民占绝大多数。据统计,从英国本土经过大西洋到美国、 英领北美、 澳洲的移民数,自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每10年间约为170到280万人。
联结欧洲各国与北美的北大西洋航线,距离约3000海里,可称为黄金航
线,各国相继成立轮船公司,参加该航线的客运的竞争。图1所列是代表性轮船公司的典型客船。
海洋客船在近40年的竞争中经历了迅速的变革。首先,造船从用木材转变到用铁。其次,推进器从以明轮为主风帆为辅,转变到以螺旋桨为主。1845年4月,英国海军的一-艘螺旋桨船Raeeler号)与一艘明轮船(Alect号)在泰晤士河和英国东海岸作拔河竞赛,获胜的当然是螺旋桨船,已传为佳话。自此以后,螺旋桨逐渐流行起来。随着蒸汽机的改进与螺旋桨的采用,船速的提高也很显著。
与大西洋航线相类似,通向东方的轮船也在迅速变化。苏伊士运河1869年开通之前,从欧洲到印度的交通,由埃及的亚历山大到苏伊士要取陆路,然后,用东印度轮船公司的船到印度。到中国则有P&O轮船公司的船,该公司于1853年曾造“喜马拉雅”号,该船3438总吨,长103.76米。
为开辟从欧洲到澳洲的航线,1851年英国创立东方轮船公司。从欧洲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开往澳洲的航路特别长,需要大型客船。于是1860年建成19世纪最大的客船“大东方”号。该船长207.13米,宽25.23米, 18951总吨,排水量为27384吨,载客定额为4000人(一等800人,二等2000人,三等1200人),载货定额为18000吨。
/ 57
/ 58
该船在吃水线以下的船壳板设计成双重板,这对安全、强度都是有益的。1860年6月17日从英国的南安普敦出发,28日到达纽约。由于采用风帆、明轮和螺旋桨联合推进,船速最高达15海里/小时。因为这是史无前例的巨船,纽约全市举行了盛大的欢迎。然而“大东方”号并未在预定的欧洲~澳洲航线上使用,自1860年3年间9次横渡大西洋。1864年改作在大西洋铺设海底电缆用。关于“大东方”号的建造和营运未能获得预期的成功,据认为是尺度太大。从船长的统计资料看,“大东方” 号的长度超前了40年,它已接近于20世纪初期的船舶长度。
“大东方”号
(四)鸦片战争中使用的舰船
中国古代的造船技术可谓灿烂辉煌。船尾舵、水密舱壁、车轮舟和指南浮针等发明创造是中国对造船技术的世界性贡献。然而自明中叶以来,中国长期处于相对停滞的封建社会中。重农抑商的传统,禁海的国策,压抑了明末清初的资本主义萌芽,西方近代造船科学和产业革命之风迟迟未能吹进中国。清代的造船业进展缓慢,远洋航海几乎处于停滞状态,甚至远远落后于前代。
处于资本主义积累时期的葡、西、荷、俄、英、法等国,继之美国,陆续来中国寻求市场和殖民地。英国(后来还有美国)竟以走私鸦片来平衡他们 与中国的贸易逆差。“英国殖民主义者的这种贩毒活动,损害了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健康和意志,大量白银不断外流,中国国库和全国的金融受到破坏。对中国来说,这种局面不可继续。对英国殖民主义者来说,这一巨大财源决不可放弃。于是,这种尖锐的矛盾在1840年以战争的形式爆发了”。在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军派出军舰32艘、运输舰25艘,其中还有3艘是轮船用作通讯。英舰大者长32丈余,宽6丈余,火炮多达70多位,射程可达20里。而清水师兵船最大者,“仅宽2丈余长11丈2尺, 安炮不过10门”。战争中由于我抗敌将士英勇,虽然也给敌军舰船以重创,但是战争仍以我国的失败而告终,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59
/ 60
(五)中国第一艘蒸汽机明轮船“黄鹄”号
以林则徐为代表的中国有识之士,看到西方的飞剪式帆船和蒸汽机轮船胜过中国的老式帆船,早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就曾提出“造船铸炮...师敌之长技以制敌”, 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以“御侮”、“自强”。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到了19世纪60年代,就出现了由封疆大吏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操办的洋务运动,中国近代造船业得以发端,并出现了中国第一艘轮船“黄鹄”号。
咸丰十一年(1861年) 12月,曾国藩设立安庆内军械所,制造枪炮。翌年,委任中国近代科学家徐寿(1818~1884年)、 华衡芳 (1844~
1902年)等人,设计和制造轮船。同治三年(1864年),曾国藩的湘军攻占南京,徐寿等人的轮船试制工作也迁南京进行。1865年4月,终于建成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该船排水量约45吨,船长55尺,航速6.9节,命名为“黄鹄”号。“黄鹄”号的成就,虽与前此5年在英国建成的远洋客货船、排水量达27 384吨的“大东方”(Great Eastem)号相差悬殊,但在我国这却是一项伟大的科学实践,是我国近代造船业的起步。此后遂有一系列造船工厂的陆续创办,设计建造了一批批兵商轮船,培养了不少造船技术人才,奠定了我国现代造船业的基础,包括大连、青岛在外国侵略者占领期间所建的部分船厂。
转载自:席龙飞 宋颖《船文化》
“黄鹄”号和徐寿
/ 61
/ 62
国产两栖攻击舰,075型
国产两栖攻击舰
国产两栖攻击舰,075型满载排水量估计约3.5万吨,是仅次于美国级、黄蜂级的大型两栖攻击舰,与黄蜂级接近。
该型舰没有选择如美国级“空中突击型”的设计,一方面因为我军尚缺乏类似F-35B和MV-22的机型,单纯依靠航空力量可能会导致投送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我军面临的跨海登陆作战需求又决定了必须在第一波登陆中将重装备运送至滩头。因此,075 型选择了与黄蜂级类似的设计,同样重视肮空作业与泛水登陆能力。
从075型航空舰桥的设计来看,该型舰非常重视航空作业能力,根据起降点位规划,推测可同时起降6架直升机,最多可搭载近30架大、中型直升机。同时该型舰也拥有堪比071型综合登陆舰的泛水登陆能力,其巨大的坞舱内可停放数艘气垫登陆艇并搭载主战坦克进行登陆作战。
/ 63
/ 64
同时,075 型还拥有完整的舰载两栖作战指挥中心,具备极强的联合指挥能力,战时将指挥作战群中的其它两栖舰艇施放各型登陆艇 和高速两栖战车,运用舰载直-10武装直升机掩护直-18直升机在侧翼进行垂直登陆作战,策应主登陆场的重装集群,进行空、海一体登陆作战。同时还可作 为战区节点与上:级指挥机关相联,实现信息与命令的上传下达。
转载自:王笑梦《舰船知识》2019.12期
—— 悉尼歌剧院
浪花中的贝壳
悉尼歌剧院又称海中歌剧院,是澳大利亚艺术表演中心。它占地近2万平方米,三面环海,南端与植物园及政府大厦遥遥相望。建筑的最高点距海平面60米,门前是桃红色花岗岩铺成的大台阶,据说这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室外台阶。整个建筑外部全用乳白色大理石砌成,远远看去,雄伟壮丽,气势非凡。 主体建筑采用贝壳结构,由2194块弯曲形混凝土预制件拼成10块贝形尖顶壳。 歌剧院由
/ 65
/ 66
音乐厅、歌剧厅、话剧厅,电影厅、大型陈列厅和接待厅组成,另外还有各种排练场,图书馆、展览馆等大小厅室共900多间,可同时容纳6000多人在其中活动。歌剧院演出频繁,除耶稣受难日和圣诞节外,每天开放的时间是16小时,活动项目平均每天有10个,个个不同,可同时供7000人观看演出。世界上的著名乐队,舞蹈家、音乐演唱家、剧团以能在这里演出为荣。
悉尼歌剧院是著称于世的建筑物,每当人们谈起它,总被它的美丽所折服,却不知道它的建成并不是一帆风顺的。1956年的一天,37岁的丹麦建筑设计师J.乌特松随意打开一本极普通的建筑杂志,但就是这随意的一翻,竟翻开了世界建筑史上辉煌的一页。
漂洋过海被邮寄到悉尼。
但J.乌特松的设计方案最初被判处了“死刑”,最后是著名的芬兰籍美国建筑设计师依洛.沙尔兰的那双慧眼使他的方案在200多个建筑设计方案中脱颖而出。1959年,在J.乌特松的主持下,悉尼歌剧院破土动工了。1965年,由于资金问题加上他拒绝修改自己的设计方案,政府停止了和他的合同,J.乌特松黯然离开了悉尼,从此再也没有回到这个地方。1973 年,悉尼歌剧院在另三位建筑师的带领下终于竣工。
在悉尼歌剧院竣工30年后,J.乌特松终于获得了建筑界的最高奖——普利策建筑学奖。
转载自:编著 袁路 《人一生要知道的60个建筑》
J.乌特松看到澳洲政府征集悉尼歌剧院设计方案的广告,虽然他对遥远的南半球一无所知,但创作的欲望却不可压抑,他觉得实现自已梦想的机会到了。一次,他在哥本哈根偶然遇到几位来自悉尼参加奥林匹克马术赛的姑娘,J.乌特松缠住她们询问悉
尼的情况,姑娘们被他的诚意打动,向他描述了悉尼港湾带的独特风情。 后来,人们戏称她们为“命运之神特意派来的天使”。J.乌特松度过了一个个不眠之夜,终于设计出了悉尼歌剧院的蓝图,这个梦想
/ 67
/ 68
WhyCasablanca JIs the Ultimate FilmAlo(美国)
尼古拉斯.巴伯/文孔雁/译
《卡萨布兰卡》:难民电影的巅峰
《卡萨布兰卡》,这部经典的浪漫情节剧实际上是对背井离乡难民的苦境写照。
《卡萨布兰卡》:难民电影的巅峰
如果缺少对现行难民危机的反映,不管当前哪个电影节,无论其光环如何,我认为它都是不完整的。2017年戛纳电影节的参展影片《木星之卫》,讲述了一个难民如何重生并拥有了超人能力(不过我并不看好);同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上,反映全球难民危机的纪录片《人流》进行了首映。不过恕我直言,很难想象几十年后,这些电影中有哪些还让人们反复回味。它们虽很应时,但易过时。然而,有部反映难民危机的电影——《卡萨布兰卡》, 在1942年11月首映后至今,仍被视为好莱坞最杰出的影片之一。
/ 69
/ 70
当然,它并不仅仅是关于难民的电影。从表面来看,《卡萨布兰卡》是部带有异域色彩和战争背景的浪漫情节剧。男主角里克(亨弗莱.鲍嘉饰)是个愤世嫉俗、衣着考究的美国人,1941 年在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市经营一家夜总会。他声称丝毫不关心战争,即便欧洲被撕成碎片也与他无关。“你们关心你们的政治,我只关心我的沙龙。”但随着一位美丽女性伊尔莎.伦德(英格丽.褒曼饰)的到来,他那坚硬的外壳被打碎了。原来,她是他两年前在巴黎深爱过的女人。
里克有所不知的是,伊尔莎当年嫁给了捷克反纳粹组织领袖维克多.拉斯罗(保罗.亨雷德饰),她原以为丈夫已经死在了德国集中营。当得知丈夫还活着后,她离开里克回到了丈夫身边。这一天,伊尔莎和拉斯罗恰恰来到里克为了忘记心爱的女人而经营的酒吧一一“ 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城市,城市里有那么多的酒吧,她
偏偏走进了我的。”他必须在两者之间做出抉择:是让拉斯罗夫妇落入盖世太保施特拉塞尔(康拉德.韦特饰)的魔爪,还是奉上两张“通行证”,帮助他们远走高飞,离开摩洛哥。
难民,欢笑,歌声
《卡萨布兰卡》是一部悲剧色彩浓厚的爱情片,但它比大多数喜剧赢得了观众更多的笑声。比大多数音乐剧拥有更加美妙的歌声。电影改编自默里·伯内特和琼.艾莉森的舞台剧《大家都来里克酒吧》,但其风格自然,点也不做作。导演迈克尔.柯蒂斯曾塑造了埃罗尔.弗林等诸多生动的银幕形象。《卡萨布兰卡》故事丰满,情节紧凑而流畅,观众根本没有时间注意到很多场景表现的只是一群人在烟雾缭绕的酒吧里谈话。
当然,这并不是说谈话场景缺乏吸引力。编剧朱利叶斯和菲利普.爱泼斯坦创作的对白妙语连珠,霍华德.科克对地缘政治背景把握准确,《卡萨布兰卡》很可能是好莱坞电影中对白引用频率最高的一部——也是被误引频率最高的一部。“再弹一遍吧,萨姆。”这句话里克压根儿就没说过,但并不妨碍我们从此以后一遍又一遍地提起。
当代好莱坞电影能否在关注世界难民困境的同时拥有自身情节的这般吸引力呢?恐怕不太可能。正是这种关注使得《卡萨布兰卡》拥有了自己的灵魂,让它与21世纪紧密相连。
开场用蒙太奇手法引入了难民这个主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即
/ 71
/ 72
将到来,”旁白缓慢,严肃,沉重,“被困在欧洲的许多人迫切地将希冀的目光投向了自由的美国,里斯本成了最佳跳板。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有幸直达里斯本,因此产生了很多曲折迂回的逃亡线路。从巴黎到马赛,穿过地中海到奥兰,然后坐火车、汽车或者步行沿着非洲大陆的边缘来到法属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
没有方向的家
伴随着画外音,观众看到的是新闻短片——人们拖家带口在乡间小路上艰难跋涉,全部家当都塞在手提箱或麻袋里——与晚间新闻的常见画面极为相似。但二者的区别也发人深省。我们习惯看到的场景是难民们从非洲跨洋过海,艰苦北行,最后到达欧洲。而《卡萨布兰卡》提醒我们,就在不久前,难民潮是反向而行的。
到达摩洛哥后,很多人会在当地最高档的夜总会——“里克美国酒吧”消磨时光。没错,这里比大多数难民营都更舒适,但桌边那小声谈判——以极低的价格卖掉心爱的珠宝,以几近被勒索的高价购买渔船上的铺位——都是当代危机纪录片中的熟悉场景。
难民们不仅仅用珠宝和金钱做交易。精明世故的市警察局局长雷诺(克劳德.雷恩斯饰)利用手中出境签证的权力为自己勒索性服务——影片中对这一丑行的刻画颇有些轻描淡写,似乎这只是一个无伤大雅的游戏,至少一开始是这样的。 其中有个场景:雷诺的助手来到其桌前,告诉他“又出了个签证问题”。雷诺听后整理了一下领带,笑了,吩咐助手“让她进来”。
柯蒂斯和他的团队能够将如此冒险的素材绕过审查实属不易,雷恩斯练达的演绎也值得赞赏。但电影对雷诺勒索行为的姑息态度在今天看来却是值得商榷的。
Beautiful
/ 73
/ 74
对于这些,里克超然物外。“我可不买卖人口。”他告诉城里的黑市老大费拉里(西德尼.格林斯特里特饰)。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里克意识到对这种肮脏买卖的漠视同样是罪恶。电影中有一幕很感人:他暗中操控了酒吧的轮盘赌,保护了一位保加利亚新婚少妇(乔伊.佩奇饰),使她不必再受雷诺的蹂躏——酒吧雇员因此而落泪,相信观众也深受感动。更触动人心的一幕是,酒吧领班(S. Z.萨考尔饰)与一对即将起程去美国的奥地利老夫妇喝酒,对他们蹩脚的英语非但没有嘲弄,反而称赞说得好。德国导演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认为,这组充满人性的镜头堪称“电影史上最美对话片段之一”。
据说,还有一些场景使得演员和剧组工作人员潜然泪下,他们当中很多人都是真正的难民。韦特在影片中扮演纳粹,而现实中他却是从纳粹魔爪下逃出的幸存者。萨考尔和柯蒂斯都是匈牙利犹太人,萨考尔的三个姐姐及一个外甥女都死于集中营。“《卡萨布兰卡》中的75名男女演员几乎都是移民。”
诺亚.伊森伯格在其新书《我们永远拥有卡萨布兰卡》中写道:“演员表所列出的14名主要演员中,只有3名出生在美国:亨弗菜.鲍嘉、杜利.威尔逊(酒吧钢琴师萨姆)和乔伊.佩奇。”(这部电影最微妙的讽刺在于,所谓的“美国酒吧”并不在美国,里面也几乎没有美国人。我们不禁发问:“美国”到底指的是什么? )
因此,命运多舛的恋人里克和伊尔莎只是好莱坞故事——真
正的卡萨布兰卡当时根本就没有任何纳粹分子影片的震撼力来自演员们自身的创伤经历。这部电影具有如此长久生命力的原因恐怕也正在此,即便观众也许并不了解演员们的背景。“如果你想想....好莱坞演员扮演一些小角色时需要佯装出某些口音”,《纽约客》撰稿人宝琳.凯尔曾经写道,“那你就不会感受到电影故事的色彩和氛围了。”
幸运的是,1942 年的洛杉矶与里克酒吧并没有太大区别。从欧洲各地流亡来的犹太人聚集到这里,操着口音浓重的英语,享受着洛杉矶人的热情好客和友谊,梦想着美好生活。
如果说《卡萨布兰卡》的情节突出了帮助难民的主题,那么这部电影的存在本身就说明了这个问题。毕竟,如果没有好莱坞的难民,就不会有这部深受影迷喜爱的经典之作的诞生。
转载自:(美国)尼古拉斯.巴伯/文孔雁/译 《译林》 2019.06期
/ 75
/ 76
韩熙载夜宴图
铁 凝
题顾宏中画韩熙载夜宴图
熙载真名士,风流追谢安。
每留宾客饮,歌舞杂相欢。
却有丹青士,灯前密细看。
谁知筵上景?明日到金銮。
有时我翻看古代绘画(中国的或外国的),常生出一种莫名其妙的遐想:难道历史上真的有过这样的人和事吗一一包括那些画家的存在。特别是在欣赏一些“高手”的“高作”时,这种遐想就更甚。因为关于它们(他们),有根据的记载实在是少之又少。比如出于五代时期画家顾闳中之手的《韩熙载夜宴图》,只在传至宋徽宗的宣和内府时,才有了记载画家顾闳中和画中主人公韩熙载的文字。从这里我们得知,韩熙载为南唐的中书侍郎,潍州北海(今山东潍坊)人,后唐初年中进士,后避战乱南逃,随中主李璟为官。后主李煜想起用韩为相,而韩得知宋统一全国已成定局,自己再无可能在政治上有所作为,索性纵情声色乐舞,以放荡不羁的生活表示灰心失意的政治态度。后主李煜得知韩“多好声伎,专为夜饮,虽宾客糅杂,欢呼狂逸,不复拘制”,便命宫廷画师顾闳中“夜至其第,窃窥之,目识心记,图绘以上之”(据《宣和画谱》)。这是十分重要的关于画家和作品的文字记载。但《宣和画谱》本是宋徽宗时的收藏索引,而宋徽宗时距五代又晚了120多年。况且,作于1119年后的《宣和画谱》离我们也有900年,有谁能证明它的真实性呢?晚清时有人把康乾时的官窑瓷器模仿得足以乱真,后人编写一部《宣和画谱》又有何难?至于摹刻一枚“天子宝鉴”的印章,更是雕虫小技了。那么,《夜宴图》的这段空白便无从考证。此外,关于顾闳中作此画的目的亦有多种说法。一说如上,算是
/ 77
/ 78
正史,意思是李煜为“调查干部”而采取的一种手段;一说是李煜命顾闳中画成此画后交给韩,有“诚示讽劝之意”。另有野史云:顾闳中属于受贿小人,这画是无中生有,是佞臣攻击韩,使其贬谪丢官的证据。正史、野史众说纷纭,于作者和作品便都有了演义之嫌。再者,从艺术史的发展角度看,艺术总在不断前进,这一规律似乎是绝对真理。然而中国的人物画,从五代到20世纪初的近千年,为什么一直走下坡路?到晚清、民国时,中国的人物画已跌至“惨不忍睹”的地步,功夫和趣味皆被画家丢至九霄云外。我作为距此画千余年的一个观众和读者,对此存有疑虑,不是很自然吗?然而《韩熙载夜宴图》确又存在,它像一部从天而降的天书,把中国的人物画“拔”到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度。它“千古至尊”的价值,直到今天仍未被超越。
《韩熙载夜宴图》是一部五段式的长卷,每段又可独立成章。第一段是描写韩与众宾客在听一女宾弹琵琶,据说弹琵琶者为教坊司李嘉明的妹妹,其余听众也各有其名,均为韩府的座上客。第二段为韩亲自击鼓,为跳六幺舞的歌伎王屋山伴奏。第三段是一个“幕间”休息场面,韩熙载正坐在罗汉床边洗手,大约是要洗去击鼓后手上的汗溃。第五段是曲终人散之后,韩熙载举手送客之场面。
第四段是全幅宴乐情景的高潮:韩熙载筋疲力尽,加之天气炎热,他便不顾在众人前的尊严而袒胸露腹,全身心地在听五位歌
/ 79
/ 80
伎的管乐合奏。他那右手举扇又突然静止的姿态,是作者在描绘此时此刻的韩熙载的绝妙之笔。这一段,无论对人物的刻画,还是构图、设色,均堪称中国人物画的经典。它那三组式的组合,设色的雍容华丽而不纷杂,人物的聚散稳而不呆板,尤其居中那五位歌女,在动作致中的求变,都达到了中国画无与伦比的佳境。
在西方绘画史上,10世纪正是拜占庭艺术的复兴阶段,它们以教堂壁画为主,把耶稣和他的门徒作为主要描绘对象,其形式也是平涂勾线的手法。但无论构图、设色,还是对线的运用,都大大逊色于同时代的《韩熙载夜宴图》。500年之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油画的出现,才使西方绘画在人类历史上奠定了自己的地位。而西方进行文艺复兴时,正值中国明朝中叶,这时中国的人物画值得一提的,似乎只是美术史家为了填补中国美术史的空白而设置的。不知那时的唐寅和陈洪绶为什么不多研究一下顾闳中。
我愿意相信五代时中国真的有位画家叫顾闳中,我愿意相信《韩熙载夜宴图》不是从天而降,它是中国古代画家大才情和大智慧的结晶。
(转自人民文学出版社《铁凝散文》)
凄厉霜风入夜听
星光万点月飞空
琵琶急骤金戈曲
天籁又多鼙鼓声
十面埋伏囚项羽
终蹶百战霸王兵
停舟不渡渔夫叹
生是人杰死鬼雄
传统琵琶曲欣赏
/ 81
/ 82
琵琶是以演奏手法命名的一种重要的传统乐器,唐代是琵琶演秦艺术发展的个高峰时期,明清时期琵琶形制基本稳定,出现众多的琵琶演奏家,制作、演奏艺术再获极大的发展。中国传统琵琶曲根据乐曲风格可分为武曲、文曲等;根据速度可分为慢板乐曲、快板乐曲;根据结构可分为小曲和套曲。
一、 琵琶武曲《十面埋伏》
早在16世纪以前,乐曲《十面埋伏》已在民间流传。
《十面埋伏》主要描绘公元前202年,楚汉刘邦和项羽在垓下决战的情景,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取得胜利。乐曲主要歌颂了楚汉战争的胜利者刘邦,尽力刻画“得胜之师”的威武雄姿,全曲气势恢宏,充斥着金戈铁马的肃杀之声。
全曲采用了我国传统的大型套曲形式(受章回小说结构的影响),可共分三大部分、十三段(汪煜庭传谱)。
第一部分包括: (一)列营;(二)吹打; (三)点将;(四)排阵; (五)走队。
引子“列营”段。 描述了这场大战前的准备,表现了威武雄壮的汉军阵容。乐曲一开始,琵琶就在高音区奏出了嘹亮的战鼓声,然后又模拟军号、炮声等典型的战争音响。战鼓的节泰音调(la do la sol la )由慢到快,高亢明亮的号角声在马蒂声的铺垫下奏响于高音区。接着铿锵有力的节奏和激昂高亢的长音与低音区再次出现的鼓声、号角声相配合,从音响上模拟战前异常紧张的气氛与戏剧性的效果。
在鼓角、炮声以后,“吹打”出现了气息悠长的旋律(do re mi la do sol),表现了浩浩荡荡的汉军由远而近、阔步前进的情
/ 83
/ 84
景。“点将”“排阵”“走队”三个小段则是对汉军军营形象活动的刻画。节奏在此时变得整齐紧凑,音调也变得跳跃富于弹性,乐曲的情绪在有条不素的结构安排中逐层发展,为过渡到激战场面做了充分的铺垫。
第二部分是激烈的作战,也是真正精彩的段落。包括“埋伏”“小战”“大战”三个段落。其中通过运用琵琶特有的技法和丰富多变的节奏,层次分明而又生动、逼真地描绘了气势磅礴的大战场面。“埋伏”这段音乐利用一个音型的反复出现和音区变化,形成一张一驰、一松一紧的特征,造成一种表面平静、实为紧张的战场气氛,给人一种夜幕下伏兵四起、神出鬼没地逼近楚军的阴森感觉。后面的“小战”和“大战”刻画了楚汉交锋,短兵相接的场面。琵琶运用高超复杂的缴弦技巧真实地再现了战争的惨烈:人仰马嘶声,兵刃相击声、马蹄声、呐喊声等,惊心动魄,让人振奋。中间一段琵琶的长轮奏模拟萧声,隐约透出四面楚歌,暗示项羽兵败。
第三部分包括(九)项王败阵; (十)乌江自刎;(十一)众军奏凯;(十二)诸将争功;(十三)得胜回营。“项王败阵、乌江自刎”两个段落,描絵了项羽敗北后在乌江自杀的情景。绵绵不绝、如泣如诉的曲调令人愁肠欲断,深刻地表现了项羽在四面楚歌之中的慷慨悲歌、诀别虞姬自刎,与前面的高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后三小段描写了汉军胜利者的种种姿态,刘邦得胜回朝,音乐结束。
全曲气势恢宏,充斥着金戈铁马的肃杀之声。“在演奏技巧方面,《十面埋伏》 几乎涵盖了所有传统琵琶舞曲技法。集中了无数优秀民间音乐家的创作智慧,汇蓄着中国古代琵琶艺术的丰富宝藏。”(袁静芳著《民族器乐》,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08页)可以说《十面埋伏》把古代琵琶表演艺术发挥到
登峰造极的地步,创造了以单个乐器的独奏形式替代了西方管弦乐队交响乐所表现的波澜壮阔的史诗场面的奇迹。
( 摘自《音乐欣赏》,主编:卢广瑞)
/ 85
/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