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风光速写本——存留册

其他分类其他2023-01-12
427

前面的话

我从小就喜欢画画,但是乱画画不好。从小学五六年级就热衷于办班级的板报,也照猫画虎地画些插图和花草。      初中之后,喜欢跑文化馆看人家学画画,也听几句美术老师给学员们的讲课。      还有,从小学就喜欢看“小人书”,1分钱看一本,自己没钱就趴在人家背后蹭看。有时放学后不回家,就在劳动宫后边一看一下午,都忘记吃饭了。有一次被父亲找到,一脚踹了出去好远!     挨打也没戒了爱看小人书习惯,还攒钱买了本回家照着画……  到师范后,选学了美术课,才算是真正学点美术,其实也很初步……
这里的几张画儿,是最近偶然发现压箱底儿的几张风光速写,虽说质量不高,倒可看出在外出时,仍不忘这点“爱好”,没有照相机,就会用笔和纸给画下来。也许这更有意义?

铅笔速写是美术绘画基础。我在小学阶段就爱画画。初中期间接触到文化馆的专业美术老师,听过几堂课。也跟着画了几块石膏像。初步知道用笔轻重、近大远小、重点突出、平衡美感等一些基础知识。老师说,想画好画,就得经常练习画好速写。见到什么就画什么,兜里应该有个速写本子和铅笔。

这是五龙背孙家小学门口的速写

1961年上了五龙背师范学校。学习课程里就有美术。曾经有彭公林老师、朱希彬老师等教学美术课。这是在64年快毕业时,我班在边门小学实习。偶然在一面山对面休息画了风光速写。那时候的山还是挺光秃的样子。

我班实习在边门小学。而我其实是留在五龙背师范附小实习的。但是离开了班级,我总觉得少了很多。于是就在快结束时前往边门看望同学们。这是在学校门外草草画了几笔,把那时候的实习之地,固化在纸上了。记得结束前,在这个院子里食堂宰了个猪招待我们。我还给画了一幅徐悲鸿的群马,代表班级赠送给边门小学。

1964年夏天师范毕业。9月前分配到安东市六纬路小学,这是当时新建立的比较重点的小学校。这是速写木楼左侧的学校大门。画得很抽象……

当时的青年广场很空旷。在这个广场上经过有外地的杂技团演出来到这里安营扎寨。这一次的大帐篷,就是大连杂技团的。我记得自己狠了狠心花钱进去看过一次杂技表演,特别震撼!感到活生生的人怎么后做出那么多极限动作?对那里的演出和音乐产生狠大兴趣。久久难忘那次演出的惊险场景。这个帐篷外边看不算大,但是真正走进去还真是不小,能容纳几百人呢!

1968年夏天也是在文革期间。丹东社会上武斗兴起。我离开了机关团委转向文化馆,和姜衍卿老同学一起参与了组织头道公社的“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主要是由社会上几个学校选来的有特长的少年儿童加上公社辅导员们,编排文艺节目四处演出。这次好像是到五龙背演出空隙时间,爬到小山上遥望曾经三个春秋在此学习的师范学校,随笔画了这。

辉南镇是吉林省的。记得这是在外调期间经过此地等车途中,临时了画了这个地方。

这是在朝阳镇火车站停车时,坐在车厢的窗口,用笔记本画出的站台风光。标志为:停车十分钟意思是务必快速画完,本车即将开走。

这是走在辽源市内,在这座小桥前等人时刻,画了这幅速写。

这幅草图又是回到1964年6月10号了。是在离开边门小学一个小时前,匆匆画的速写。看那铅笔的毛糙笔画,就可以想见当时的毛糙心情,树木画得全都不耐烦了……可见,归校之心切。

1968年7月2日我和振兴区的“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一起到五龙背部队演出,等车的几分钟,划拉了一下五龙山下的小田舍。其实是太粗糙了!如今这里早就发生巨变了吧!

外调来到吉林梅河口车站。下午等车时刻,站着也无事,正好看到那车站挺有特色。就坐下来,临时画了个形状。现在想起依稀是这个摸样,不过等车的心情也还是有点焦急的。

重返梅河口,在车中等待去辽源。又是在车上画的速写。大概也只是画了十分钟,车就开走了……

这是在吉林市黄旗屯车站午间,午休时候观察这个站的外形很特别,有点像西方小洋楼的特点,就赶紧画了下来,觉得有点意思。

这是在哈尔滨兆麟公园休息时专门画的李兆麟将军纪念碑。李兆麟和杨靖宇都是抗日东北联军的领袖人物,最后被日寇杀害。

在辽源市看到的“辽河木桥”正是清晨时分。红红的太阳照耀在大桥上影像十分美妙。让我动情地打开纸笔将其画了下来。

外调来到沈阳东门外的小河沿公园,休息期间几分钟画了水塔和小桥。

1968年9月13日来到通化市。听说杨靖宇将军的陵墓就在这一带,便打听着走到这个陵园。陵园不小,前厅还有些建筑。这是来到最后面的杨靖宇陵墓。在庙式建筑里陈列着杨靖宇的事迹。我们转到墓后。甚至还在墓冢旁向里面探视一下,似乎想透过墓冢看到靖宇将军的英雄躯体?       中间那个黑影人便是本人,因为敝人确实那样看了一下。之后才转到后面找了个适当角度,坐下来画了这个陵墓形状。

1968年8月1日来到长春南湖。天气好热,游泳场内好热闹。我们也近前看望。池水不沈,比较适合玩水,靠近游泳场我俩人互相看守着,脱下衣裤,到湖中水里泡了一会儿驱赶炎热凉爽起来。随后面对如此场景,拿出纸笔便画下了这个场面。

1971年被组织上安排到凤城钢铁厂。就是这个矿山下,一干就是五个春夏秋冬……这是1976年4月份临调离凤钢前,咱也没有照相机,只有一杆铅笔,于是就爬到对面山上画了几笔,留下这个场景。

这是座落在凤城县鸡冠山公社袁家沟的“凤城钢铁厂”。本人从1971年秋被安排到这个工厂,到轧钢车间任支部书记、厂党委委员。为了“反帝返修”打造出地方小钢铁的第一根钢轴和钢筋。奋力和工人鏖战日夜。就是在这里度过了五年的宝贵时光。76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终于要离开这里了。走前到小山顶上,面向厂内大院画了这幅速写图。

我在凤钢历任轧钢车间支书(指导员)、厂团委筹建委员会、审干外调员、选矿车间副主任……这便是选矿车间的外貌。在这个车间待的时间不长,但是对这里的一切还是很有深刻印象的。

这是凤钢轧钢车间的外形。大烟筒是加热钢锭的加热大炉连接的。生产时那是烧的最好的焦炭,钢锭被加热到1600多度。火热光亮地从炉子中拖出。运到轧钢机前。工人用吊钳夹住,送进滚动着的轧钢孔中,只听“咣噹”一声响,火星四溅,钢锭就被轧进孔中变细了一点。然后再反复轧几遍,从最后一个轧辊孔轧出的时候,就变成50圆的成品了。火红的钢锭就变成蓝黑暗红色的钢棍了。场外是12圆的钢筋,那是小轧机轧成的成品

总的说,我在钢厂整整五年时间,在轧钢车间工作的时间最长,大约三年多时长。对这个车间的一切真的是太熟悉了。这里画的便是轧钢车间中间的最主要设备——大小轧钢机。轧辊和钢坯。生产时,火红的钢坯便是在这大轧钢机的中间孔洞中轧过来、轧过去,将粗的钢锭最后轧成了长长的50圆的钢棒。

双击编辑文字

郑启文的大哥哥家——贵州仁怀县。这里农村的住房都是小青瓦,显得很古雅。但是他们的生活实在是很艰苦的。

这是钢厂老同志郑启文的家乡——贵州省仁怀县,茅台山区,大山里的住房。这是1975年4月初,我陪同他回到家乡,走访了他的几个哥兄弟。农家虽然贫寒,但是房子都很大很宽敞。家家都养了许多猪、牛、鸡鸭、狗猫等牲畜和家畜。

双击编辑文字

1968年7月26日我来到哈尔滨松花江边。当年会唱那首松花江上,而这时的江面太阳岛上光秃秃的,却也有无数的游泳者冲浪晒阳光。

双击编辑文字

这是重庆市山城旅馆下面的景象。1975年我和郑启文住在旅馆六楼,早上在窗口我用钢笔描画了下面的景象。不知道现在这里的景象变化有多大?已经过去了快50年了!一定是有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吧?

参观大寨时画的

这是在1971年参观山西昔阳县大寨时期画的速写。

这是在1971年参观山西昔阳县大寨时期画的速写。

参观大寨,见到了陈永贵。当时他是副总理

山西昔阳大寨村的院落就是这样。现场画的。

参观大寨时上千人聚集在一个山沟里听讲解员讲解大寨精神……

参观大寨路经山西省阳泉市车站

经过南京市时,瞻仰了孙中山的陵墓——中山陵

哈哈,只收集了这么几张,还有大量的都丢了吗?!

确实画了不少铅笔和钢笔速写之类。大都丢失了……

风 光 速 写 集

1964年——1980年前后画的部分草稿

画者:马文光

2023年1月12日制成电子画刊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