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女教职工电子杂志
校庆专刊
一起再出发
主办:华南师范大学工会
华南师范大学女教职工委员会
主任:吴坚
副主任:钟伟红
执行主编:徐 珊
责任编辑:陈木娟、黄 蕾、李施慧
美术编辑:万 斌
投稿邮箱:463611443@qq.com
电话:020-85211040
校庆专刊
2
6
21
36
卷首语
一起出发
一起成长
一起绽放
目录
Contents
卷首语
青青“紫荆”,悠悠我心。
华师迎来了90岁生日。
这些年,老师们在华师学习和工作,留下了艰苦奋斗、辛勤耕耘的青春记忆,留下了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工作故事。就让我们一起我手写我心,记录下这些故事和记忆,展示三尺讲台上的师者风范,也展现与时俱进的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风采。
让华师因为我们骄傲,让我们因为华师而自豪,让我们一直在华师,一起再出发,大展宏图,共赴未来!
一起出发
追寻梦想
心怀信念
一起出发
共筑华师新时代
文 / 邓冬梅(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
共筑华师新时代
华南师范大学,这座教育殿堂,见证了无数教育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和卓越成就。在三尺讲台上,我们传达着教育者的心声,展现着教育者的风范。我们不仅传承传统,更与时俱进,展现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风采。
华南师范大学是我们的骄傲,因为这里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教师,他们无私奉献、兢兢业业,为培养一代代人才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不仅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华南师范大学的教育工作者们用心去教育,用行动去影响,用智慧去开启学生的美好未来。
我们因为华南师范大学而自豪,因为这里的教育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个性化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发掘自己的潜能,追寻自己的梦想。华南师范大学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和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发展的平台,让他们在学业、体育、艺术等各个领域得到全面培养,成为综合素质强的人才。
作为一个华师的学子,在华师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师生之间的亲切与温暖。每一位老师都充满激情地传授知识,引导我们走向更高的学术巅峰。他们耐心地解答我们的问题,激发我们的思维,让我们在学习和工作的道路上继续前行。与此同时,我也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同事,我们一起努力学习和工作,相互鼓励,一同成长。在这里,我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真挚的友谊。
在华师的日子里,我也经历了不少挑战与困惑。有时候,学业和工作上的压力会让我感到沮丧和无助,但正是这些困难激励着我不断前行。华师教会了我坚持和毅力,教会了我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每一次的成长都是付出和收获的结果,我正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华师成长的历程不仅仅是我个人的经历,也是无数华师学子的共同经历。我们相互激励、相互扶持、共同成长,成为一个强大的集体,共同追逐梦想。华师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在崇高的目标下前行。
作为一个华师的学子,我为能够在这样的学府成长、工作而自豪。无论身处何时何地,我都将永远怀念这段难忘的华师岁月,为华师的荣耀加油助力!让我们共同为华师的未来而努力奋斗!我们一直在华南师范大学,因为这里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是我们追求知识的殿堂。在华南师范大学的日子里,我们与优秀的师资团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华南师范大学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各种培训和学术交流机会,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有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我们坚信,在华南师范大学,我们能够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我们的教育下茁壮成长。
在新时代的华南师范大学,学子们将肩负着更加光荣的使命。他们将继承华南师范大学九十年的传统,以崭新的姿态投身于教育事业中,为国家的繁荣、社会的进步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华南师范大学与时俱进,迎接未来的挑战,共同筑就教育事业的美好未来!
宏伟蓝图已绘就,奋斗拼搏正当其时。华南师范大学,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也是教育梦想的实现地。让我们紧密团结,肩并肩前行,为华南师范大学的发展而努力奋斗,为新时代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让我们向世界展示华南师范大学的风采,共同书写教育的辉煌篇章!
文 / 丁美荣(软件学院)
扬帆再远航,一起再出发
扎根
时光荏苒,转眼我已经在华南师范大学工作20年了。这20年我想用“扎根、勤耕、创新、展望”四个成长阶段来表达。
1998年年底教育部出台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高等教育开始实施扩大招生人数的教育改革政策。这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正是这个机遇,我于2003年8月,从遥远的内蒙古西部来到了广东。为着我心底热衷的一个“教书育人”的执念,我有幸踏进了华南师范大学的门槛,无比幸运和幸福!“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以 “教书育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执念,践行“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为人师表”的校训,开始满腔热血的在工作岗位上坚持和努力。我深知教书育人这个岗位的责任和使命,为了站好这个岗,我更加精确精密地计划时间的使用效率,在一天天质朴的日子里真实踏实地努力着,把所有工作之余的时间都有效用到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教学教育素养的提升方面,尽最大的努力在教书育人这个讲堂上扎根。
勤耕
在教育教学方面,华南师范大学的资助和推进力度是非常大的,每学期都开展多种层次、多种形式的师资培训,同时有出台相应的促进教师学习提升的政策。比如资助教师积极参加相关领域的会议与培训,包括新老教师、青年骨干教师国内外访问访学、通识教育的专项培训、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各种短期培训(研讨)班等,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整体素养,推进教育教学的新高度。在这样的政策扶持和关怀下,同时在华南师范大学软件学院的相关政策资助下,我努力成长起来,开始在自己的教书育人岗位上勤奋耕耘,每次开课前,我都会跟同学们讲“我的幸福就是陪你们快乐成长”,希望我们每堂课都能在快乐中获得知识和成长。多年坚持下来,我非常欣慰的是我确实和同学们已经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教学工作之余都是我充分充电提升的时机,我每学期都有选择的去参加一些领域内高质量的教学、科研等学术交流会议,每次会议结束,都是收获满满,并且这些收获都能及时有效转化融合的到教育教学中:一是促进了教学课程成效与成果的形成;二是促成了学生学习和科研成果的生成转化;三是相关教育教学成果通过各种形式达到了辐射共享的效果。2016年-2017年,我有幸到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知识创新与技术研究院访学一年,跟着知名教育专家、知识建构理论的创建者Prefessor Scardamalia学习研究了基于知识建构理论的知识创新的教育新模式,这些耳濡目染的鲜活教育情景和基于知识建构的教育理念为我之后的教育教学提供了无限可能,并且给予了有力的推进和提升。
创新
2015年开始,学校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通过自建与外引相结合,丰富各类课程资源, 推进教与学模式变革,提高课程质量,满足学分制管理下学生自主学习的个性化需求;加强学校优势学科特色课程建设,培育省级、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全面提高课程质量,同时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向社会辐射。有了新政策的引领、指导和推进,我信心更加十足,开始在前期扎根、勤耕的基础上进行实践和创新。首先把自己的课程建设在学者网、砺儒云等数字化教学平台上,同时以“立德树人、思政育人”为导向,本着“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两性一度的课程教学建设原则,引进了中国大学MOOC平台的国家精品课程等优质数字化资源,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以拓展课堂的深度与广度。精心设计课程教学,基于高质量数字化教学平台的优质教学资源,使教学教师、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多元化、多维化、立体化。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思政教育,促进学生行为修养和道德品质。加强课堂互动,把思政元素有效融入课堂问题与案例互动中,引导学生沉浸在鲜活有趣且实际面对的问题探究中,促进他们的思政素养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同时通过互动教学活动走进学生的心里,了解学生的心声,及时改进教学,真正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达成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这些年在教学教育中努力积极的改革发展与创新实践,我的课程深受同学们的喜欢和同事们的高度评价,同时又把教学经验用于后期承担的本专业全英和双语课程教学中,教学效果突出,在实践创新的过程中收获了丰富的教学科研成果,例如近两年获批国家级本科一流课程一门,广东省本科一流课程三门,教学的课程获全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优秀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奖一门,主编人工智能与STEM教材两部,获全国高校混合式创新大赛三等奖,获广东省课程思政改革示范项目奖、华南师范大学年度优秀教师奖,以及在指导学生比赛中获国家级优秀教师、优秀教练奖等奖励。同时也在指导学生参加专业相关比赛、各类科研项目、科研论文及专利中,促进了学生科研成果的形成与转化。
如今,华南师范大学在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广东省和教育部共建高校及广东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的基础上,发展成为了一所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学科门类齐全的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培育教育人才的南方高地。在华师发展的过程中,培养成就了象我一样的无数名热衷于教育教学的工作者。在喜迎华师90周年校庆这激动人心的时刻,我心潮澎湃:感谢、感恩、感动!
展望
人才决定未来,教育成就梦想!感知国际发展动态,积极响应国家新政策、新思想、新理念、新模式,才能更好的展望教育新未来。2022年11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致贺信时强调,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携手走出一条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数字经济活力迸发、数字治理精准高效、数字文化繁荣发展、数字安全保障有力、数字合作互利共赢的全球数字发展道路,加快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2023年2月13日,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的主旨演讲《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强调了数字化转型是世界范围内教育转型的重要载体和方向。数字化教育是大势所驱、发展所需、发展所向。教育部将纵深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动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数字教育将重塑我们的教育目标、教育形态和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能力将成为学校教育的首要目标。我们必须继续在已有的教学教育经验和教学成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教育形态和教学方式,心怀梦想,扬帆远航,一起再出发,共同促进数字化高质量人才的培养,未来再展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风采!
文 / 方钫妍(机关)
感恩遇见,相伴出发
不知是否人到中年,特容易感怀和喜欢回味。近来,总是会不经意地翻看以往的照片,回味种种美好,有时感伤,有时疯笑,看着年轻时的自己,感觉真好!特别是遇上华师,与华师相伴,走上师者为范,走人生幸福之路以来,更是满满的愉悦和感恩。
回想二十七年前与华师的相遇,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
我是一名中师艺术保送生,是在一九九六年保送华师音乐系就读音乐教育专业的师范生。在90年代,像我们家这种小孩多,又生长在农村的能学音乐的,是少而又少,但我是幸运的。在自己的努力坚持下、在我优异的音乐成绩面前,父亲妥协了,不再坚持要我读普通班了。他咬紧牙,东凑西拼的借钱来给我交学费,买乐器,跟专业的老师学音乐。我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所以很拼命,最终以文化第一名和专业第一名考上了中师。
原本以为三年中师毕业就可以出来当中小学老师,没想到我成绩突出,又保送到了华师音乐系,还得继续在校读四年。这对本来就拮据的家庭无疑雪上加霜,父母又得再咬紧牙关,幸好我的姐姐们陆续读完书出来工作了,能帮忙父母培养弟妹了,在家庭的齐力支持下,加上自己一直的勤奋苦学,年年成绩排名第一,年年拿丰厚的一等奖学金。还经常奔波在各种排练、演出、家教的场所,攒了不少钱,在确保自己生活费的同时,还能补贴一点家用,报答父母和姐姐们的养育之恩。
非常荣幸和值得骄傲的事情是我本科毕业后留校了,这23年来一直在华师学生处做着奖助育人的工作,通过国家助学贷款、社会助学等方式,助力一批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一时的困难,让他们能全力以赴地完成学业,学有所成,走上社会,回报社会和国家。我从事的这项奖优助困的工作,我非常喜欢,它时常让我看到曾经的自己,曾经不懈追求、埋头苦干、拼命走出困境的自己。如今自己有能力了、强大了,可以通过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坚持去帮助更多的学生走出困境,树立目标,追求理想,我非常珍惜这样的机会,感恩这样的工作。
毕业工作的这23年来,我除了一直坚守在奖助育人的工作岗位上,我还是华师一名美育践行者和传播者。我一直用扎实的音乐基本功和专业的音乐知识,给预科班及学校艺术类公选课的学生、给校幸福教工歌唱班的老师们上课。本着站稳讲台、讲好每一堂课的初心,我始终用生动有趣的音乐课堂孕育着我们的学生,培养她们理解音乐、走进音乐、热爱音乐、追求更高的艺术情操和艺术的品味。这项美育使者的工作,二十多年来我也一直坚持着。因为,我不想愧对华师,我要感恩华师培养了我,让我在充满爱和正能量的环境里健康成长,我想这应该就是最好的回报方式。
华师,我在青春的年华遇到了您,您就像一束光,指引着我的方向;您就像一盏明灯,照亮着我前行;您就像我的再生父母,给予我家,给予我新的生命,让我朝着正确的方向,不忘初心,一如既往的奋进。
九秩芳华,繁花盛开,繁星照亮,征途无限。感恩母校,感恩华师,让我们同携手,守初心,相伴再出发,创造更大的辉煌。
来华师工作已经5年有余。作为青年教师,压力大的时候,睡眠也都不是太好。但在华师工作生活的5年自己又是极自得愉快的。生活非常简明:教书育人和潜心科研。学校也好,所在院系也好,整体都给予了我们比较大的自由空间,不太会受到大的干扰。也因此,自己益发地喜爱着这份工作,它带给我自如感和成长感。
学校和院系给予老师的自由空间,无论是自己当下的感受,还是来自纵向上与上一家工作单位的比较,抑或横向上与同学朋友所在的高校相比,都是十分显明的。这个自由的空间,弥足珍贵。尽管关于其具体内容难以细致言说,但我还是想试着对其有所辨析。
我来华师虽然时间不长,却跨了两个院系。最开始是在文学院,后来学校进行专业调整,将我所在的编辑出版系整体调入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的新闻传播系。无论是在文学院,还是在教信学院,我都有很多共同的感受。我想这些感受多少也代表着华师的某种总体特征吧。一是对教师价值有充分的体认与珍惜,尽可能不用过多的行政事务去侵占老师教学科研的时间。这是对老师的尊重,同时也是将好钢用在刀刃上。二是对老师不同个性的尊重,人尽其才。我个性比较温吞,比较享受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耕耘的那种纯粹与快乐。无论是在文学院,还是在教信学院,自己的这份温吞与自我都得到了很好的尊重。三是对老师作出的成绩给予了较为充分的肯定,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这份肯定和善意,乃工作最好的润滑剂。
在华师工作这几年颇愉快自得,还源于同事之间的融洽与滋养,彼此关系不过于紧密,但又提供足够的情谊与养分。华师教工群体的整体素质是比较高的。糟心的事情不能说没有,但主流是舒展的、有质地的。同事们各自的精彩,既丰富着我对人生的认识,也让我收获当下的温暖与成长。如文学院段吉方院长,其对年轻老师的真诚关爱,对学院管理治事的能力与智慧;博士同学兼同事徐志武老师的朝气、锐气,做人做事的认真与能力;系主任罗映纯老师对生活细致温暖的体悟与表达;徐珊老师活出的一种丰富的、自主的女性学人生命状态;张舸老师的优雅与风范;教信学院张学波院长对我的友善与关照;同办公室的林秀瑜老师的多面手与有静气;雎凌老师日日赏赐的好茶,其对人生理解的通达,自主选择的优容的生活状态;刘晓伟老师在学术与母职工作上令人惊叹的双优;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陈友芳院长的真诚、直率、富有个性与勇于表达……挂一漏万地列举一二,只为表达他们给予我深深滋养的真诚谢意,以及对华师同事关系及其状态的喜欢。
当年踮起脚尖选择来华师工作,有辛苦,有压力,有焦虑。一路趟过来,步伐走得慢慢更稳一些了。初心不变,希望自己能扎根华师,做自己喜欢的事,一步步走向自己喜欢的模样。
自己五年有余的华师工作生活,放在华师九十周年的历史上,只是一个极小极小的片段。无数细小的片段,映照出华师真正的精神。谢谢华师给予我的自由与成长。祝福华师,九十周岁,生日快乐,再谱华章!
文 / 林英(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青椒在华师:获得自如与成长
十年寒窗苦,修成美满果。十年,对于一个人的人生来说只是短暂的一段时光,但细细品味这十年,承载的是坚实而厚重的力量,让步入三十岁的我对未来的一切充满信心和希望。三十而立,我希望用最好的面貌迎接这一重要日子的来临。感谢华南师范大学,在85周年校庆之际,给予了我博士毕业后实现教师梦想的机会。回首走过的这五年,华师校训深刻影响着我,让我在这个过程中得以锤炼,也逐渐体悟到做一名终身学习、终身成长型教师的重要性。还有不到一个月,学校即将迎来90周年校庆,谨此送上我最诚挚的祝福与深深的谢意!
2018年9月,我以博士后的身份正式进入华师工作。犹记得,我和父亲拖着大包小包行李搬进番禺大学城校园的博士后公寓,正式拉开在校工作和生活的序幕。看到“华南师范大学”六字庄严地镌刻在校门口,兴奋之情涌上心间,为自己能进入广东著名高等学府工作而深感自豪。梦已成为现实,这个场景对于我来说仍历历在目,不曾忘怀。
五年来,我始终保持对学术的热爱和追求,而且越发感觉到学术与人心是密不可分的。知识固然重要,技艺也是必不可少,但如果仅满足于这些,那我们在观察世界,认识人心上的视野必定是残缺的。因此,真正的学术是既能引导我们觉悟,也能为我们提供追求自由心灵的机会。无疑,每一次探索后的觉悟,不仅促使我对学术的意义有更深一层的认识,而且也对自己的生命有更进一步的了解。感谢哺育滋养我成长的华师,它逐步引导我觉悟生命、探索自由,从而慢慢成为生命觉醒的人。
这种认识,也贯穿我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没有学校“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的教育和熏陶,就不会有本人将教育作为奉献一生的志向。正是先生们的言传身教,令我深感教育之希望和学问之弥坚,也学会从一个更为广阔的视野来观察世界、感受人心。华师学子的好学与勤奋,让我十分喜欢与他们互动,并逐渐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状态。更让我感动的是,无论在课程结束还是毕业季,都会收到感恩的心意。华师学子的朴实和善良,让作为一位刚上讲台不久的青年教师充满成就感,给了我坚定培育祖国未来之希望,并朝着“以振铎为己任”之志勇毅前行。
作为土生土长的广州人,注定一生与羊城这片土地结下不解之缘。无论是生活、工作还是所从事学问的方向,均从未离开。从外地求学回来家乡广州已逾五年,也是我与学校共成长的五年。从小到大,我都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进入华师。现在不仅愿望得以实现,还有幸见证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收获了诸多宝贵的情谊,留下难以磨灭的美好记忆。依稀记得,新世纪以来,广州的变化甚大。每次放假回家,都有一种新鲜的“陌生感”。回到广州,我决定用脚重新丈量土地,感受传统与现代在此交织重生的魅力,将陌生感内化为新的归属感。华师,正是给了我“家”的安稳和踏实。以后的路还很长,无论走到哪里,我都知道有一个“家”会永远站在身后支持和陪伴我。
感恩之心常驻,是记忆的果实,也是憧憬的花朵。写作就是感恩,更成为促使我前行的动力和责任。回首,再出发!我将带着这份感恩,与华师一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祝愿华师:举杯再续新华章!
文 / 徐诗颖(文学院)
回首,再出发!
文 / 王燕方(继续教育学院)
贺华师九十周年校庆诗二首
一
生立烽烟战浪涛,
傲身正义育英豪。
路行九十多磨难,
道传千年品质高。
二
大怀左学起横澜,
九十高巅步履坚。
鲐背有为松未老,
更扶社稷百千年。
文 / 白敬齐(机关)
一起再出发
走进华师
像走进了一首诗
扎着马尾的我,带着青涩与好奇
打量着这座书香浓郁的校园
没有污染的地方
安放了一颗纯洁的心灵
校园里的幽静
牵引着求索的脚步
知识给了我辽阔的天空
和一小块栖息的家园
明媚的春光
映照着一树树桃花
知识的海洋
五彩斑斓
让我们一起再出发
用坚定的脚步
走向辉煌
一起成长
青春作伴
勇往直前
一起成长
共赴华师美好未来
和老师一起成长
文 / 陈晓玲(国际文化学院)
林老师是我的大学老师。其实她并不姓林,她有个笔名是姓林,她说自己这个笔名以后会出名,所以我只好顺从地在这里称她为林老师。
林老师教我们大学语文。我当年就读于华师外文学院,大学语文是公共课。但是,作为一名爱好博览“闲书”的“文学爱好者”,这对我来说比必修课还必修。虽然我觉得它“必修”,但是,我没有想到,它竟然会在我的大学生涯里占据了那么重要的地位,我听这门课简直可以用“入迷”来形容,完成这门课的作业,毫不夸张地说,老师布置的课后小练笔,我简直是当作毕业论文来做的。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林老师。那个短头发、鹅蛋脸、长得非常熨帖人心而讲起课来令人沉迷无法自拔的大学语文老师。
其实现在回想起来我还真记不清林老师课堂上到底讲了什么,但我却清晰地记得我自己沉浸其中的那种心情和感觉。冬日的上午,阳光洒进当年第二课室大楼(现在的研究生院)的大课室里,明亮的光影里有千千万万的尘粒在飘飞和回旋,我扎着马尾边听课边记笔记,老师温柔的嗓音在耳边盘旋。下课铃声响起,好友芬催着快点去雍园饭堂吃煲仔饭,晚了要排长队了,我还沉浸在老师讲的内容里回不过神来。芬说我“呆若木鸡”,连煲仔饭都不能成功把我拉回人世间。我是有多么喜欢听林老师讲课呀。
那时候没有微信,课后我会给林老师写信。看了一本书,对里面的内容深有感触,或者对哪个人物痛心疾首,又或者对结局深感不满,都在笔尖倾诉给老师。我记得其中有一封信是写了关于池莉的小说《让梦穿越你的心》,这本书讲的是几个青年在西藏发生的故事,年轻稚嫩的我看了之后,对于里面关于人性的刻画大有感触。信里跟老师讨论了关于“背叛”与“反背叛”的问题、人到底是要真性情还是要克己复礼的问题,然后,老师给我写了长长的回信。她信里非常认真地回应了我的问题,提出了她的看法,并且告诉我不用着急去寻求答案,在成长的过程当中,我会慢慢得到自己的答案。她还告诉我,要聆听自己“心”的声音。我还记得当时看信的我,坐在第二课室大楼前的树下草地上,一字一句地读老师的回信,心里充满了感动和领悟。在那样一个懵懂的、对人情世故尚且不通晓、对社会和人性的复杂还一无所知的年龄,有这样一位如同大姐姐般的老师,愿意倾听你的疑问和困惑,愿意细细地为你解说和给予鼓励,那是多么温暖的事情。
那是我和林老师的前半生。然后,毕业留校后,和老师成了华师的同事。林老师依然是我的偶像。我不敢常常惊扰她,但她总惦念着我。出了诗集,专门跑到我们学院来送给我,是儿童诗集,让我给孩子们看看。我拿回家,跟孩子们说这是妈妈的语文老师写的诗,孩子们马上就兴奋地翻读起来,还各自选出了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林老师对我的浸润,延续到了下一代。
我和林老师的交情,不是轰轰烈烈、爱得死去活来,并非互相成就、双赢互利,我们其实不常联系,但是只要一说话,都觉得仿若昨天才刚聊过天一样。用一个比较抽象的比喻,就是那种“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的感觉。李白写的是送友人,而我却觉得是缱绻情义的意境,恰好写出了我和我的林老师友情的朦胧和隽永。
从读书到工作,和林老师一起在华师成长,一直觉得很幸福。现在,我们又一起迎接华师90周年校庆,想到我们还要一起迎接华师100周年校庆、110周年校庆、120周年校庆……我就觉得幸福原来是世界上最长久的浪漫。
东十三的挚友
文 / 丁纯(后勤)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晃,我研究生毕业近20年了。在华师大读研三年,我和教科院阿岱走得最近,一起读书,也一起参加学术讲座。阿岱是汕头澄海人,专业是发展心理学。他的专业让我感到神秘,怕他洞察到我的心理。阿岱不太爱说话,白皙的脸上挂着副变色眼镜,说起话慢条斯理的。
我和阿岱住在东十三,经常有人来东十三探访他,他的书架上放着不少的茶叶。他爱交往,朋友也多,经常相约在北门桥头搞聚会。不久阿岱就担任教科院研究生会主席兼任党支部副书记。我经常看到他在校园内健步走。他那时谈了个女友,女友考研失败留在澄海莲上镇工作。某日来了,两个不珍惜相聚时间,天天吵架,我劝过阿岱,希望他用心理学的理论解决彼此矛盾。他不置可否,据说后来俩人分手了。我替他惋惜,我说你是刚需,要知道找个女朋友何其难也,既然分了,何必当初相识。每每想到阿岱,我便打开徐小明的《何必当初相识》这首歌听。阿岱很快又和学前的一个同学司言恋爱,女孩是山东昌乐人,昌乐盛产青萝卜,滋味胜过莱阳梨,我说阿岱以后可以吃到免费的青萝了。
和阿岱接触久了,知晓他考研考了多年,总是差一点儿,今年分数理想,调剂到华师。他父亲是小学副校长,不让他考研,让他说个人尽早成家,传宗接代。阿岱依然考我所考,无怨无悔,别说还真考上了。阿岱入校便有台摩托罗拉手机,让我羡慕,手机像个鞋拔子,二手的,神州行卡一打就是半天,直到手机提醒余额不足,才作罢。我感觉阿岱真不把钱当回事,属于爱财不如命的人。第二学期他弄台二手笔记本电脑,带到学院二楼,引来几个本科师妹问来问去的,我感觉笔记本风扇噪音太大,劝他长期放在宿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阿岱笑而不答。
阿岱为人热情,吃饭时爱争着买单,不抠门,我对爱买单的人存有敬意,一个人爱买单,是心地善良的表现。有的人只给领导买单,领导在,旋即回家拿五粮液,领导不在,喝自己泡的橄榄酒。这种人职位升得很快。他还经常把老家带来的单枞茶分给同学。我喜欢他的大方,经常和他去北门喝粥,吃点粉肠、芥兰、麻叶之类。他爱锻炼,特别爱打太极拳,有次在湖边打太极把二手手机搞丢了,自己又买了台二手的TCL 。他研究生答辩时,和专家吵起来了,差点没拿到学位,有人支招让他认个错,登门道歉,专家们坚持以人为本,放他一马。他毕业去了客村附近一所大学,学的是心理学,却热衷搞国学,办了个书院,风生水起,去年还被评为“广州好人”。
他说,入读华师那天起,就喜欢到文学院听课,特别爱听傅剑平老师的国学课,也爱听崔大江老师的《文学批评学》。他还买了本《庄子浅说》摆在案头,经常翻阅。有次,我向他借心理学方面的书,他建议我去买,还说借了不还,咋办?他推荐我看《儿童发展心理学》,李丹著的。我费了不少周折,终于从华东师大买了本,读了,受益匪浅,不过这本书,被他借给考研的师妹,不知所踪。阿岱也问我什么书值得一读再读,百读不厌。我说那就《人间词话》吧。他去购书中心买了两本,一本自己读,一本作为藏书,庋藏焉。
毕业后的阿岱酒量厉害,爱喝九江双蒸,动辄喝醉,迷上酒的他也迷上了哲学。他聪明绝顶,头发稀疏,地方支持中央。某天聚会,他说想考博士,在大学混,需要个护身符。华师难考,我劝他考山东师大,或许能首战告捷,果不其然,他马到成功,回到澄海还摆了几桌酒。有次一个朋友在我面前提到阿岱,佩服得五体投地,说阿岱是他们村的第一个博士,很可能是最后一个博士,村里娃娃都不爱读书了。村人都说他是文曲星下凡。
我的好友阿岱优点——做事能够坚持,无论考研、考博,还是找工作,都有股冲劲儿,比如为了调剂,在电话亭打了整整两天电话,顺利调到211的华师。他的经历不简单,初中读得很辛苦,读了6年,阿岱最近爱唱刀郎的《罗刹海市》,一唱三叹,把《靠山调》的味儿唱出来了,声音也特别像刀郎,我们劝他也唱唱主旋律的歌,比如《唱支山歌给党听》,他要学唱这首歌。
值得为阿岱高兴的是,他和昌乐姑娘分手了,娶了华师一教授的女儿, 自己事业也是蒸蒸日上,可谓喜事连连,我为他高兴。 阿岱,能人也。
二十年苍茫岁月,东十三滋味深长。每次路过东十三,就会想起阿岱。记得有次在他东十三319房问过阿岱:“哪里有木棉树?”阿岱说桃李园有几棵。实际上,东十三的院子里木棉葳蕤,红花怒放……
一起再出发
文 / 汪隽(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掐指一算,我来华师已经十六年了,和小龙女待在绝情谷底的时间一样长。不同的是,小龙女始终保持少女容颜,而我已经被岁月这把猪饲料喂成了猪。
回首当初,仿佛看见编号2007的小姑娘在岁月的那一端问编号2023的大妈:你入职时候的理想都实现了吗?
……
编号2007:终于成为了一名大学老师,我要把我知道的知识都传授给学生,我要享受他们崇拜的眼神!
编号2023:工作后你就会知道,不仅是你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也在把知识教给你,他们在某些方面知道的甚至比你还要多,真的是“三人行,必有我师”。享受崇拜的眼神就不要想了,不要招来鄙视的眼神就不错了。
……
编号2007:读了那么多年的书,终于工作了,可不用再学习了!
编号2023:不学习是不可能的,在工作中你会不断发现自己知道的太少,要做好心理准备,经常会在课堂上被学生问住、甚至被纠错,不过随着年岁增长,你会逐渐知道如何应付这些情况,但“学习”始终是不二法门。
……
编号2007:终于当上梦想中的大学老师了,除了上课,我可以按照心意安排自己的业余生活了!
编号2023:虽然课表上可能你只有那么几天有课,但是其余的时间你要用来备课、做科研、写本子、参加会议……其实你的业余时间没有那么随心所欲,还是清心寡欲一点比较好。
……
编号2007:我想象中的大学女老师都是美美的,我一定要像她们一样优雅、知性、美丽!
编号 2023:保持美美的,一方面要自律,一方面要钱。对抗熵增是反自然规律的,你恐怕没有那么大的毅力。而且,你的薪水也不足以支撑优雅的衣服、妆容、首饰……此外,广州还有大半年的日晒。所以,慢慢接受自己变胖、变丑的样子,与岁月和解,与自己和解。
……
编号2007的小姑娘的嘴巴逐渐撅起来,她一步一步走向编号2023,带着不甘发问:那么,这十六年,理想都幻灭了吗?
身形臃肿、银丝飘扬的编号2023伸出铜手指,微笑着说:理想没有幻灭,它只是落地了……
落在教学楼中,上课铃、下课铃,花开花谢,果实结在学生的教学评价中。
落在图书馆中,借书、还书,搜索、查阅,果实结在你的侃侃的回答中。
落在书桌上,打字、删改,投稿、退稿,填表、交表,果实结在各种deadline中。
落在食堂中,陶园的西北菜、沁园的西餐厅、雍园的美食坊,果实结在你的体检表中。
编号2007:那么,这十六年你后悔吗?
编号2023:不后悔。华师可比绝情谷好多了,除了这些果实,收获了亲密的同事、可爱的学生、食堂的美味、工会的福利……这里和绝情谷唯一像的地方是:我们似乎与外界相通,却又与世隔绝,因此今天我们依然可以平等对话,因为十六年后的心态仍是当初那个少年。我也很期待再和十年后编号2033的我对话,问她:你的理想实现了吗?你的初心还在吗?
岁月悠扬,不知未来时空会有怎样的回答?
今日的果实是否会在其他地方落地、发芽、成长、开花、结果?
编号2007与编号2023分在时间的两端,又都属于华师的空间。那么1933的华师是否也会询问2023的华师同样的问题?2033的华师又会如何回答今天的呼唤?
我和90岁的华师走在路上,正迎着那未来的召唤一起再出发,期待编号2033的我和100岁的华师回眸仍是少女。
读书·工作·生活:一直在华师
文 / 王晓盈(音乐学院)
1999年,我从安徽南下广州求学,在华师历史系度过了自由又充实的四年本科读书时光。随后因机缘巧合留校,在音乐系(音乐学院前身)我跌跌撞撞地开始了长达十三年的学生工作生涯。在这段漫长的经历中,我和音乐学院很多年级的同学们从陌生到熟悉,到结下深厚的友谊,最后成为了他们口中的“知心大姐姐”;我继续圆了大学时未竟的梦想,如愿拿到了中山大学的现当代文学硕士学位;同时,还结识了同样从事学生工作的爱人,组建了幸福的小家庭,并生下了女儿糯米。而后继续求学,愚钝的我有幸结识恩师郭声健教授,并在学院领导和家庭的支持下开始,攻读音乐学院历史上第一个联合培养的博士学位,并于2016年转岗成为一名专业教师。
作为一名在母校读书、工作、生活了24年的华师人,我从求学到工作再到组建家庭,从来没有离开过华师校园,这里见证了我的青春、疼痛、甜蜜和成长。今年恰逢华师90周年校庆,作为一名“老”华师人,我也想谈谈自己曾经经历的那些难忘的事……
读书时光:“不务正业”却丰富多彩
作为一个放弃了大学保送资格考到这里的外省姑娘,历史系并不是我的第一志愿。当然,后来我了解到系里当时绝大部分同学都和我一样,是被调剂过来的。犹记得刚开学时,时任历史系副书记、已故的黄永东老师曾给我们做过稳固专业思想的讲座,苦口婆心地劝我们要热爱我们的专业云云。尽管如此,大学时代我依然做了很多和专业学习不着边的“不务正业”的事儿:学校《饮食天地》杂志主编、校园电台播音员、参加学校合唱团、去中文系旁听文学课……有意思的是,我们班有不少和我一样的人,他们有人钻研经济,有人热爱美术,有人自学数学,有人一心出国,后来他们也大多没从事和历史教育相关的工作。现在回想起来,要特别感谢历史系给我们这些年轻人提供了这么宽松包容的环境和氛围。
历史系的老师们也都特别友好,对我们这些学生极其关爱。记忆中尤其深刻的这一位,是我的论文指导老师董立章老师。印象中的他,永远是一身灰绿色军装打扮,背着个小布包,骑着他的破单车来去匆匆。上课时他说着一口口音极重的方言,板书的字迹则格外漂亮,如行云流水一般潇洒。期末考试前,瘦瘦小小的他还会专门爬到东九的七楼,走访每一间宿舍进行答疑解惑。董老师身体一直不太好,前几年他因病离开了我们,我却因工作原因未能到现场送行,至今深感遗憾。行笔至此,记忆长河里那一连串的名字都蹦了出来:王棣老师、陈文海老师、林中泽老师、左双文老师、陈长琦老师、段雪玉老师、张淑一老师……他们身上的学者气度和人文涵养,给了大学时代的我极其丰富的精神滋养。惭愧的是,彼时的我一心想往上海复旦中文系考研,在历史学习上并没有花多少心思。所以,多年以后,陈文海老师曾取笑我,说我的简历里看不到多少历史人的痕迹,其实这恰恰是我惭愧的地方——生怕不成材的自己唐突了“历史系”这三个字。
工作成长:从懵懂到青春起飞,再到教学相长
2003年,我考研以三分之差落败,无缘复旦中文系。随后遇到了学校招考辅导员,于是就糊里糊涂地报名参加了考试,最后幸运通过得以留校工作。那时的我才刚刚21岁,基本状态和一个懵懂的大学生无异,但却已经开始被“委以重任”,开始负责音乐系团委和几个年级的管理工作。因此,表现上虽工作起来风风火火,内心却总觉得惶恐不安,不得其法。令人感动的是,系里的各位领导和前辈老师们对我都非常友善,总会热心地指导着我这个年轻的小姑娘,解答我各种千奇百怪的问题。
那一年是华师建校70周年,也刚好是音乐系建系15周年,时任音系党总支书记的李建中老师找到我,说:“你是学历史的,能不能请你和其他几位老师一起来负责我们的15周年系庆纪念册?”于是,我便糊里糊涂地成为了编写组的一员,和张晓钟等前辈老师一起开始了系史的编写工作。在文字资料的查找确认中,在新老图片的穿梭回忆中,我逐渐了解了音乐系的历史,也对雷雨声等老一辈音乐系创始人的名字更加熟悉起来。我仿佛和音乐系更加亲近了。
第二年,按照学校的总体布局和安排,2004级新生要去大学城学习和生活,于是身为辅导员的我义不容辞地踏上了小谷围岛,和04级的学生们一起成为了第一批岛民。在这片湛蓝晴天下的荒岛上,晒得黝黑的我第一次带领着04级的学生们,在酷暑的傍晚来到中大图书馆前的广场,大声唱起那首大学城之歌《青春起飞》——“是那年轻的风,吹拂我们的大学城,每一颗火热的心,都伴随着时代的搏动……”
成为专业老师后的日子里,我担任了学院《舞台语言艺术》《音乐教育文献导读》《形象艺术与礼仪素养》等课程的教学。在教学中,我一直和学生们探索着一种平等民主的对话交流模式。在疫情的网课中,我坚持真人出镜,和学生们面对面交流;在线下的课程里,我常常化身为隐形人,在辩论、展示、表演的环节中默默观察大家的课堂表现,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动者。因为我深信,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从学生们的身上,我感受到了教学相长的快乐。
生活不易:三观一致是幸福家庭的原点和底色
工作第一年,我认识了同时留校的爱人王晓荣。他出生在广东海边的一个小镇上,那里有着广袤的大海、洁白的沙滩、古老的城墙和祠堂,还有袅袅的烟火。家乡相隔千里、习俗文化更是各不相同的我们,却因为学生工作相识相知相爱了。我们先是分到了一栋楼成了邻居,随后被分去五山校区负责当年的新生工作,后来又一起成为大学城第一批岛民,两年前的他还成为了汕尾滨海校园的第一批建设者。
相识相伴近二十年,一路走来,十分不易。生活中,他的饮食要求比较简单,只要饱腹即可;我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美食爱好者。因此,原本只会下方便面的他不断钻研菜谱,逐渐解锁各种美味大菜。每逢周末或者节假日,他都会一显身手,做上一桌美食请全家人品尝。对待工作和生活的态度上,三观一致是我们俩坚定的出发点。犹记得在我读博懈怠不前时,他就仿佛化身为严格的牧羊犬,不停地鞭策监督着我前进;在我生完儿子身体虚弱之时,他主动承担了每天哄睡二宝的任务,自己却整夜都无法安睡;在我在工作上遇到打击和困难之时,他在一旁和声细语地为我分析难点、寻找对策。而在他挂职英德黄花镇和赴汕尾校区支援建设的日子里,我也坚强地成为了他的稳定大后方。
还记得十年前,在华师80周年校庆活动中,我们参加了80年80对校友夫妻的征文和合影活动,并在校庆当天有幸见到了其他79对华师校友夫妻。令人印象最深的是,有着“中国好人”之称的秦兆年教授和夫人也在现场,满头银发的老俩口还跟我们分享了很多关于工作和家庭的趣事。语句间充满了对华师的热爱,也不时流露出夫妻俩对彼此的关心,令我们好生羡慕。不久前,爱人和我的家庭在学校工会2023年五好家庭评选活动中荣幸被评为“五好文明家庭”。这既令人惊喜,又让我们感到惶恐。同为华师人的我们,期待未来可以像秦老伉俪一样,相濡以沫地携手走下去。
今年是华师建校90周年,在这里读书、工作、生活了24年的我已经陪着母校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庆典。前两天,在我们大学毕业20周年的聚会上,我的大学同学们一边看着循环播放的回忆视频,一边纷纷感概追忆着似水年华。作为一直读书、工作和生活在华师校园的我,心中只默默闪过一个念头,那就是——“一直在华师,真好!”
永远都是华师人
文 / 张舸(文学院)
是的,1993年从华师中文系毕业后,我在华师当了30年的老师了。工作后参加过华师70周年校庆、80周年校庆,今年参加90周年校庆。祝我亲爱的母校母院和母系,生日快乐!当我写下这几个字,心底不禁升腾起能够和华师共成长的荣幸与欣喜。
对当下的一些年轻人来说,30年,甚至40年、50年,在同一个单位同一个岗位上干同一件事情,可能很难理解;可是对我的绝大多数老师和绝大多数同事来说,真的不算什么,我看着他们从风华正茂,到两鬓染霜,到白发苍苍,把一生都献给了华师。他们以自己的工作为荣,因华师的发展而喜,身安于此,心安于斯,把华师当做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我和他们一样,对华师,有一种深深的精神眷念。30年来,我人生的每一个阶段,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嵌入了华师的痕迹,贴上了华师的标签。犹记30年前毕业时,中文系的老主任陈老师平心静气地对爱好外国文学、一心想教外国文学的我说:“把爱好变成职业不见得是好事,你可以继续爱好外国文学,但你更适合教语言。”于是,我成为了对外汉语和现代汉语老师。后来,越来越热爱语言教学的我,特别感激老主任。刚开始教学时,现代汉语教研室主任王老师苦口婆心地告诉我:“教现代汉语啊,是一教就会,一做就错,所以一定要让学生多练习。”这句话我每年都跟我的学生说,督促他们多做练习。这个学期,我又跟我的学生提到了30年前王老师对我的教诲。华师就是这样,告诉你你适合什么,给你机会,给你指路,带你前行,期待你开拓属于你的未来。
这些年来,当我在全国各地、海外各国,遇到教过的学生、华师的校友对我说:“我也是华师人”;当我的成为老师的学生告诉我“老师,我参加教学比赛获奖了”“老师,给您报告好消息,我评上高级教师了”“老师,我辅导的学生入围了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决赛了”……那种喜悦感和幸福感,比自己获奖还要真切!这就是母校对学子的感召力,这就是学校对师生的吸引力,不会随时间消减,反而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愈发浓厚。
前几天我参加一个活动,一个年轻人走过来对我说道:“张老师,您还认识我吗?”常常碰到这个问题的我略为尴尬地答道:“有点面熟呢,您是……”“张老师,我是2003级中文系的学生,您教过我呀。”“哇啊,20年前呀,我教你们‘现代汉语’对吗?”“对啊,老师,20年前我大一,您教我们现代汉语。”“今年是你们入校20周年,也是华师90周年校庆哦。11月5日校庆日,有时间就回母校看看哈!”“好的,老师。有时间一定回,没有时间找时间也要回,为母校庆生。”
亲爱的母校,90周年生日快乐!
教也者
文 / 朱德芬(国际商学院)
进入师范学校,半是选择半是缘分。从小就生活在校园中,印象中教书是一份有趣的工作,无非是“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事实上,这份职业的挑战性正在与日俱增。这是我成为教师多年之后才意识到的。传道授业解惑有点宏大,单独讲讲上课的情形。
那天教到一篇文章,有关人的大脑的。阅读之前,在文章里抽了几个句子让学生判断正误,意不在考核他们对人类大脑的了解,只是想激发一下阅读的兴趣。
其中有个句子是这样的:Most people use only 10 percent of their brain (大多数人只用了大脑的10%)。这是坊间广为流传的说法,我曾经也是这么认为的。
学生看完这句话,一致认为是对的。我说这种说法其实是谬传。大家不乐意了,他们说明明就是这样的呀。我说这个句子后面还有一个解释,请大家看看:Actually the whole brain is active。上面解释得很清楚,整个大脑都是处于活动状态的,不是90%闲置着。
他们仍然坚持自己的看法,这是我非常欣赏的品质。眼看着这个问题已经讨论了超过十分钟,还有一篇文章要讲呢,但我觉得他们既然感兴趣,多讲一会儿也无妨。
我问言辞反应最激烈的两位同学,为什么你觉得我们只用了自己大脑的10%呢?
大家都是这样子认为的呀。网上都是这样子说的。
网上谁说的呢?你有没有去考证过它的来源,是不是可靠?
比如说那个电影《超体》,老师你看过没有?女主角的大脑百分之百地开发后变得无所不能。
我说我听说过这个电影但还没看过,也想看。科幻电影的拍摄依据了某个科学原理,但电影跟事实是有差距的。如果《侏罗纪公园》完全是真的,那我们可以去动物园看到真的恐龙了。
其他同学都在听,比平时听讲解课文还要专注。这两个同学似乎开始认真思考,他们继续提问我。
为什么有的人经过训练,也就是开发之后,会变得更聪明呢?
人的聪明程度跟训练有关系,但关系更大的是基因。
那你的意思是,我们都不用学习吗?。
当然不是。虽然基因有决定性影响,但只是一个前提条件,受不受教育肯定不一样。况且我们现在对聪明这个概念的看法早就改变了。智力是各种各样的,不同的人擅长不同的东西。你的英语比我好,不是说你比我聪明。我可能画画比你好,或者跳舞比你好。但也不是我比你聪明。我们只是不同而已。
这时下课了,我决定休息一下。十分钟之后我回到课室,一个同学举着手机对我说,老师,真的是你说的那样,我们百度到了一个视频。我说太好了。然后又说,但这个可能也不是结论。我们的知识每天都在更新着。其实有些说法我们是可以根据一些基本的道理去判断。为什么我认为这个说法不对呢?因为根据进化论,人体或其他动物或植物,身上的每个部分都是有用的,没用就不会存在那里了。
我不知道这样说是否正确,但这确实是我对达尔文理论的理解。也因为副业教的是心理学,对相关内容还比较熟悉。
不管怎么说,教学相长是真理。比如我教外语,语法词汇听说读写什么的,随便问。可事情没那么简单。现在的学生信息来源渠道很多,他们带到课堂上的东西,已经远超出单一的某个学科。教师这个行业与其说是在教学生知识,还不如说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在AI时代,提问好像已经变得比回答问题更加重要。
然后,学生作为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他们的奇思妙想会给我带来惊喜,他们有些情绪也比较突如其来。我记得有一次是练习课,我叫学生把习题纸拿出来的时候,有个学生在满桌子的书本和资料上翻来翻去,动静颇大。
我走过去问他是不是忘记带,他说找不到,应该是没发给他。我说了我印的份数刚刚好,记得都发了。他猛然把桌子上的东西都往地上一推,说,就是没发!我用了一秒钟告诉自己,冷静!我盯着他的眼睛看了一会儿,然后说,嗯,我记错的可能性也是有的,你再仔细找找,找不到了我重新给你印一份。然后走回我的讲台。
放学之后,这个学生走到我跟前,说老师我不是针对你的,是别的事情。好吧,我当然知道你不是针对我,但不管是因为谁,刚才的行为都有点不恰当。他点头,看得出来是真心的不好意思。
另外一次是上阅读课。现在的基础英语教育发展迅速,大部分学生的发音都比较标准,但地区差异也有,确实会有个别乡音比较重。这天我叫C同学读新单词, 他读了一个之后几个同学开始偷笑,读到第三个的时候,A同学抑制不住地喷笑出来。
C同学是个性格开朗的学生,平常是嘻嘻哈哈大大咧咧,这次脸都涨红了。他狠狠一屁股坐下,说,不读了。我瞪了A同学一眼,叫下一位同学读。剩下的课,C同学都趴在桌子上,脸朝下。
一到课间,C拎起书包朝门口走去。我说A你惹的祸你去摆平,得去哄哄他才行。好吧好吧,他一边说着一边去找C。这两个人上课了都还没有回来,我有点担心他们是不是打了起来。
终于,A回来了,告诉我,不关他事,C说是他自己心情不好。后来我在去饭堂的路上看见C跟他女朋友,我走上去叫他,闲聊了一会,轻描淡写问他说,那天心情那么不好,跟女朋友吵架了?女朋友瞄着他,他一个劲说不是不是。说完三个人都笑了起来。
除此以外,还有他们的各种古灵精怪。比如说好是上课之前都要把手机放在墙上的手机袋里,他们还是能想出各种妙计把手机留在身边。“要用手机啊,我妈在跟我说话。”“我的股票在狂跌,让我看看吧。”“老师先让我点个外卖,要不等下没饭吃啦。”或者,直接在手机袋里放个手机壳、充电宝什么的,咋一看去,还真跟手机差不多。
有次下课放学人都差不多走完了,我看到还有个手机,上前去看,说谁谁,你的手机忘了,那谁谁看了我一眼,心虚地一转眼睛,笑,一溜烟跑了。那个手机是用一张纸画出来的,逼真程度令人赞叹。
还有。
第二学期开始的第二个星期,课间休息,M把一件蓝色条纹衬衫拿到讲台,问,老师你平常给女儿缝衣服吗,会不会缝纽扣?
我说会啊,只是没带针线。
他说,没关系我带了。
然后衬衫和针线便到了我的手上。他站在旁边,一只手托着下巴,侧着头一边看一边对我的缝纽扣技术表示充分的肯定。我则一边缝一边在想,要不要叫下面的学生帮拍个照,然后我发个朋友圈,附文:教书,容易吗?
一起绽放
紫荆嫣红
芳草青翠
一起绽放
共建华师美丽校园
阳台上的四季
文 / 陈立群(文学院)
我的阳台,住着华师的四季。
冬天,嗯,广州没有冬天。相反,趁着难得的凉爽,花毛茛、风铃草、瓜叶菊……都在疯狂地开放。五彩缤纷,争奇斗艳。
朋友圈都在艳羡岭南冬暖如春,我却羡慕北方的花友。他们有一个严寒的冬天,能杀死病虫害,清理花园。——直到后来,在盛夏收拾阳台上的枯萎的植物的时候,我突然顿悟,岭南节气也有肃杀之时。作为空盆手,三伏天可以杀死害虫,淘汰脆弱的、不适宜的植物。
真正的、万物生长的春天到了。最先苏醒的是飘香藤,粉色的喇叭形花朵簇拥着打开。然后是蓝花藤,蓝紫色的星星状花朵累累坠坠地一串串垂下。还有风车茉莉,白色的小风车开成了一堆雪。
阳台外,清晨一阵微雨,校园池畔坡头一片野草野花。
五月,群芳渐歇,青碧弥张。漫步校园,得诗一首:天公晚重晴,余春草木深。乌鸫行芳甸,斜阳浮池金。栖目步徐徐,游心意迟迟。长恋此间世,欢欣守色身。——无论鲜花还是青草,无论新绿还是落木,都是自然的馈赠。生命本身就是礼物。
六月,除了无尽夏,绣球逐渐都谢了。茉莉开始吐露芬芳。夏天来了。
等凤凰树变红的时候,七月到了。毕业季在七月是真好。夏日热烈,青春明亮,顿时觉得,前途远大,海阔天空。离别的黯然神伤隐没。
然而,有一天,坐在空无一人的教室里。广播响起,悠扬清脆的钢琴曲。窗外阳光灿烂,茂密的绿叶闪闪发亮。忽然热泪盈眶。
种花的信心在七月下旬几乎摧毁殆尽。绣球全军覆没,洋桔梗出乎意料地坚强,这时节居然花苞不断!只是花朵未免太丑了。想必真正热烈欢迎夏天的只有飘香藤吧,当然还有我永远的小茉莉。热烈表白:你可以拿走我的整个花园,只要还有茉莉花,我就拥有一切。
酷暑之后,立秋,台风,大雨。天气一下子清凉起来。月季们冒出暗红色的新芽。虎头茉莉开花。两朵粉色重瓣的风雨兰也在开。还有钱德拉、胖丽丽与国王的荣耀、深蓝鼠尾草……
新的行程开始了。周而复始,阴阳生息,生命每天都是新鲜的。
秋天是随着一阵激烈的风雨来到的。林荫下一片静谧,我却总是听到遥远的波浪,奔腾着,一波波逼近。是即将临近的聘期考核?是新闻里纷飞的战火?是家长群里娃们的月考成绩单?或者,是父亲蹒跚的背影,是自己日渐稀疏的鬓发……
除了自家阳台,我也喜欢去看华师花友们的阳台、天台和院子。有次路过南区一家小院子,里面都是易养易活易爆的岭南常见植物,和几件普通竹木几椅。简单,平淡,而隽永,都是我想要的。
是的,广州最美好的时光已经来临。清风送爽,阳光染金,万木献荣。每个人,无论内心有多少焦虑,多少野望、惶恐、迷惘、愧怍,这时候,都禁不住一个念头:好好享受生命。享受这大地吐露给人的甜蜜、饱满、多汁的果实,这成熟的、芬芳的日子。
好好迎接华师新的四季。
一起再出发
文 / 彭柳(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读大学以来,学习和工作的地点离华南师大半径不超过2公里。
大三的时候,生日非常幸运地与校庆同一天。那天学校请了飞行队来做拉烟表演,就在当时的中心操场(位置在如今的文化广场)。当大家欢呼鼓掌的时候,感觉也是在跟我道快乐,自然是无比兴奋。
刚毕业的时候,就赶上系庆10年(当时还没有实行学院制)。记得系里拍“全家福”,我在拍照的人群中东张西望。那个懵懂的丫头当时一定没有想到,倏忽之间,30年就过去了,而她一直在华师。
大学期间是广播站播音员,大喇叭响起的时候我的声音扰了许多同学的清梦,以至于如今还常被大家或真或假地埋怨。毕业后因为曾经承担校园电视台的工作、以及负责学校各级各类电视片制作的任务,走遍了华师的角角落落,记录过点点滴滴变化。如今任教新闻传播专业,经常见到自己的学生在学校各处取景拍摄。我们有更多的“眼睛”和“耳朵”,看到粉的白的紫荆花开花落,听到风吹过大叶榕落下黄金叶,更深入地感受着大学和师者之“大”。说来奇怪,我的记忆中好像都是一些细细碎碎的不起眼的场景,不知道是否与这种参与式感知的方式有关。
五年前的校庆,在《一直在华师》的专刊中,我写的小文提到了几种校树。这次的命题作文,就继续用校园里的植物来呼应吧。我的微信朋友圈里曾经讲过一个场景:与同事走在校道上讨论树上开的紫花,前面一个独自走着路的女大学生转回头轻声细语地讲,这个是大叶紫薇啊。无知的我说:紫薇哦真漂亮呢。她纠正并且指着不远处一棵不起眼的植物说那个才是紫薇,也就是说“大叶”二字是不能省略的。我问:“生科院学生吗?”果然。她还告诉我们大叶紫薇是乔木,紫薇是灌木;且在我幼稚地表达对几十年不怎么长大的紫荆树的不满与疑惑后,以一种亲切的语气为紫荆辩解:因为它是乔木呀!现在回想起来,她衣着平常举止大方,是南中国“一般”大学培养出来的可爱而真实、平凡而亲切的大学生,让我心生喜悦。
昨天,于雨中与几位师友同事在一课南楼门前拍了张照片,这里旧址是1982年施拉姆(他被称为“传播学鼻祖”“传播学之父”)访华7天讲学之处。南楼还保留了一些当年一课苏式建筑的元素。当年我与我的同学在红棉树旁的教室上课,如今我继续在这里给学生上课。
一直守候在华师,很多的欢喜记忆,慢慢滋生出来一种不自知的被动与主动的责任,以及牵绊又满足的丰富情感。如今,师陶园变身大操场,陶知行的像从西区搬到中区,孔子像成了新的华师地标,我也已过知天命之年。但是也有一些不变的东西,例如“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为人师表”16字校训依旧,美丽异木棉年年如期盛放。那么,在你的90岁,我的第30个工作年头,我们一起再出发吧!
文 / 谢子娟(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 )
——石牌校园文化广场中心湖旧貌新颜再出发
善利万物而不争
导入:今年4月11日,华师石牌校园文化广场中心湖因围捕“鳄雀鳝”而登上热搜,同时昭告了华师人防范外来入侵物种、推动生态保护、维护生态安全的态度和决心!随后,学校对中心湖进行了“微湿地+开花挺水植物+沉水植物+微生物+水生动物”综合治理改造,全面提升了校园的人文生态环境。
水性至柔,却能力克金石;水性至刚,却能随方亦圆。水滋养万物,而其自己却总谦躬于低洼之处,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中讲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石牌校园文化广场中心湖自从综合治理改造以来,经过湖底微地形改造,显得湖面开合有序,植被生机盎然。天光云影,鸥波萍迹,暮云春树,俯仰之间葱翠一片,让人在随花傍柳中游目骋怀,心旷神怡。 一方池塘,以水为媒,涵养着柔韧、包容、澄澈和深沉的精神,不愧为以水润德,启智润心的点睛之笔。
一、再力花:临水一枝春,照人千树雪
生命若水,其价值在于护其清,而非饰其华。挺水植物再力花,其净化水质的特性,成就了其水畔景观植物王者的称号;其叶和花优雅飘逸,株型美观,获得了其“水上天堂鸟”的美誉,可谓是既能护水之清澈,又能佐水之华美,是艺德双馨的明星植物。
再力者一而再,再而三,三而不竭,千万次发力也!再力花花期5月到10月,频繁持续发力成就其超长花期,名副其实雄踞勤花之冠,这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开花劲头,实力击破了“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的谚语魔咒。它卵状叶片状若芭蕉,叶色翠绿,其深紫浅紫交叠簇拥着的热闹花朵像一串小穗子,被一两米长的花茎挑举着,如渔翁钓竿上的紫色鱼饵,煞有奇趣。值得一提的是,两米长的茎干挑着花朵置身于开阔水域四面迎风的地方,花茎坚韧无比,弯而不折,有些钓竿直立挑着,有些钓竿斜斜错落着,好一副临水照花的样子,遗世而独立,清雅而绝尘。
如果说细瘦修长的花茎和花朵给人仙骨姗姗、弱质芊芊之感,那么被温柔表象所遮掩的便是它甜蜜陷阱里的杀机。再力花是已发现具有捕虫能力的植物中,捕猎方式较为独特的物种。类如猪笼草、茅膏菜、捕蝇草等,常见的捕虫植物其捕虫器均由叶变态发育形成,但再力花的利器则是它的花。曾有研究者用牙签模拟昆虫采蜜,当牙签促及花的兜状雄蕊时,花柱迅速卷曲并把牙签紧紧夹住。再力花用甜蜜陷阱获得猎物并不是为了自己大快朵颐,作为鸟媒花,并不接受虫类的臣服,因吸食花蜜拜倒在其石榴裙下的虫蝇只能被绞杀,并用来犒劳前来传粉的鸟类。真是文弱表象之下隐藏着硬核的灵魂,让人惊诧,不得不佩服其生存智慧。
我校中心湖畔除了在石拱桥北端栽种了一片普通再力花外,还在桥南侧丛植了垂花再力花。垂花再力花与普通再力花的主要区别除了植株更为高大之外,还在于其花朵不是直接开在花茎末端,而是开在花茎末端垂下的之字型花梗之上。之字形的花梗匀称细密,其精致程度让人萌发不真实感,像是统一从工业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黛紫色的花儿如风铃般垂挂在之字形花梗上,随风晃荡,姿态飘逸,不染风尘。
如果说再力花以花心捕虫引鸟传粉的心机是她的必杀技,那么,再力花作为引进花卉的入侵风险则是这朵“刁蛮美人”的进阶术。再力花净化水质能力强,是因为其根系发达,吸食水肥胃口大、效率高,其通过根茎萌芽生发分株,一年之内植株群落可以增加达到7-12倍,因此,它与其他物种抢地盘的能力非凡。同时,再力花可以生长于水深60厘米的水域,根茎生长在水下淤泥之中,化学或其它防控措施效果差,人工根除难度大,导致其在适生区种植后便成为单一优势种群,从而大面积侵占水域和河道,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再力花,既有“水上天堂鸟”的临水照花之美,又有一剑封喉的“美丽杀手”之飒,更有净化水质的“食肥大胃王”之能,实在是柔如丝线,韧若泰山的剑胆琴心“花中诸葛”。
二、狐尾藻:粗粝能甘,纷华不染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不需浓墨重彩自有天然雕饰的狐尾藻,作为中心湖生态治理的先锋物种,蓬勃生长在湖畔用松木桩筑起的坝堤旁。
狐尾藻,别看名字带着“藻”字,但它却是高等植物,属多年生粗壮草本,来自小二仙草科,看这带着仙气的出身,仿佛是沾染着狐仙的妩媚和美丽,又裹挟着狐妖的霸气与玄幻。
狐尾藻之美,美在其互生的披针形水上叶片错落有致,层层铺陈,叠垒成塔,自上而下看,每丛叶子铺排汇聚成一朵小花;从侧边欣赏,每丛塔状叶子直立向上,由粗变细形如狐尾,蓬松可人。尤其是下雨天气,晶莹剔透的小水珠垂挂在狐尾细嫩的叶片之上,如玉树琼枝,煞是可爱!难怪狐尾藻成为室内水体绿化的首选,尤其是装饰玻璃水族箱时,它远可当苍翠背景,近可细观把玩,可甜可咸,又美又飒。
狐尾藻的霸气主要体现在其作为净化水质的首选物种上。它可以通过根和茎叶(水下部分)吸收水体底质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并将其合成植物自身的结构组成物质,同时对污水中的重金属元素具有吸收或吸附作用。由于狐尾藻具有强大的根状茎,在水底开枝散叶能力强,生长速度快,目前它已经成为低廉高效的生物治理方式直面各种治污净化问题,特别是在对高污染水处理上,狐尾藻因其强大的耐受性而被大量使用。曾看到一个受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严重污染的乡村池塘,当地科技助农人员把狐尾藻载种在渔网上,形成一张张长势茂盛的狐尾藻地毯,平铺在污水池塘水面。经过测量,随着狐尾藻的蓬勃生长,污水池水体颜色渐渐由酱油色进而变成茶水色、淡黄色直至渐渐透明。或许,你会好奇,为什么不直接栽种狐尾藻而是要把它种在渔网上让它成为漂在水面的植物地毯呢?正是因为狐尾藻强大的生存能力,业界把它作为河道生态治理的先行物种大面积推广应用,但是,每当将其用于治污之时都要非常注重后期管理。科技人员将其种在鱼网上,就是因为考虑到像收起地毯一样把狐尾藻连根收割并卷起收走,反之,如果肆意种植,它很有可能成为恶性杂草,甚至成为单一物种严重威胁本土植物群落,进而堵塞河流航道、影响鱼类生长、滋生蚊虫等等。不过,长势茂盛的它也常常作为饲料,成为渔业和禽类养殖的优选品种。
区区一尾水草,看似娇媚柔弱,却可担当除污去秽的生态治理重任;看似华美高贵,却又屈就于甘当猪鸭鹅饲料的低贱人生;看似楚楚可怜,却能在残酷的生存空间中焕发强大的葳蕤。
粗粝能甘,纷华不染,狐尾藻虽微以藻名,细若萤火;但行则有光,微以致远。
三、泽泻:心若莲花不染尘,意如止水静无波
泽泻的颜值和意蕴像它的名字一样具有出其不意的冲击力。
中心湖拱桥旁的水畔沼泽中,有一大丛泽泻,郁郁葱葱的披针形叶片大若牛耳,挤挤挨挨的绿色叶子烘托着小丛小丛的白色花朵,如身穿绿色衣裙,头戴白玉簪子的小家碧玉,极尽温润柔美。
栽种在池塘里面的这丛绿植,其功效可不仅仅为满足视觉里面对绿色的向往,它的药用价值及其对我们的启示却意蕴悠远。泽泻是一味传统的中药材,泽泻植株高约五六十厘米,但只有其干燥的块茎才是入药的部分,它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药用历史。药书有言:服泽泻后,能日行百里,能飘行水上。这一宣传,极尽其夸张的成分,人显然是不能在水上走的,但药方所指的蕴意是当潜滞在人体腿脚处的水湿排泄干净后,走起路来轻快如飞。所以,中医最早用泽泻这味中药是为了医治腿脚沉重疲倦的水湿症状。正如泽泻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所录:有消水、养五脏、益气力等功能,主治风湿、乳汁不畅等症。
在中药的方子中,泽泻之所以用得频繁,还因为它的清淡之功,甘淡之性。中医常言:若要身体安,淡食胜灵丹。而在今天这个追求极致口感的重油重盐时代,餐桌上的肥甘腥腻常常背离了我们身体所需要的清淡饮食。泽泻其神奇的食疗价值就在于其可以减轻四肢困重,屈伸不利,面垢眵多等症状。由泽泻,不由想起苏东坡的《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苏东坡在风斜雨细,瑟瑟寒侵中欣赏河岸疏柳,感受烟云淡荡,细品佳茗慢尝时鲜,于清旷、闲雅之中领悟这清淡的欢愉,了然人间至味。正如青底白花的泽泻,虽然没有大红大紫的华贵喧闹,但贵在朴素中见深刻,清淡中显隽永,淡泊致远。
一方池塘一潭静水,滋养一方植物涵养万象精神。陶渊明在自己的柴桑故里,依溪傍竹“临清流而赋诗”;王羲之邀约群贤,集聚兰亭,曲水流觞,成就千古雅事;朱自清在水木湛清华的荷塘欣赏月色,突破俗世藩篱,找寻心灵的救赎……无论是轻轻杨柳风、悠悠桃花水的江南水域;或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大河之畔;或是千壑万韧,苍黄万象的黄河苇滩;还是惊涛拍岸,吞吐日月的磅礴大海……或迂回,或平静,或湍急,或静谧,或澎湃……水无形而又有万形,大学校园因为有湖的存在经水的点染,它从此便连接着师生们广袤无垠的情绪情感,让人观其形、得其势、夺其韵、法其性……
静水流深,和光同尘。感谢这一方荷塘一汪湖水,让我们能以水为师,观水悟道,成就力挽狂澜的智慧,涵养海纳百川的胸襟,正心见性,明理修身,万物澄明。
后记:值此90周年校庆,谨以此文感谢独具匠心的中心湖工程改造者,水底微地形创设以及各种挺水植物的栽种,让黑水鸡、小䴙䴘、池鹭、夜鹭在中心湖上的活动更为活跃,成就了“微湿地+开花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水生动物”综合呈现的精神滋养地。
华师我最喜欢的地方是西门操场。
大概04年春天开始,我每天傍晚去西门操场,跑步10圈,为的是05年夏天去西藏。我跑了大概有一年,去西藏的时候,人瘦了七八斤。不知是不是锻炼起了作用,在梅里雨崩徒步时,在珠峰大本营欣赏日照金山时,我都觉得自己实现了供氧自由,呼吸顺畅,心平气和。
当然,跑步的好处不止这一点。
跑步那两年,也是自己写作最勤快的时候,而且比较幸运地发表了一些文章。而这些文章的大部分灵感,都是在跑步时候冒出来的。那个时候,我跑着跑着停下来,在手机的备忘录里写下零星片语。我自己和朋友笑着说,我每天要去和灵感小王子约会呢。
那段日子,真的很期待黄昏。太阳从华师的东边出发,忙忙碌碌一天,跑到西门。这个时候,我也从北区的家出发了,沿着玉兰路向西门走去。
华师的玉兰路笔直修长,清丽秀美。花开时随处可见透心的洁白,不开花则满眼都是沁凉的绿。而走到情侣桥时,抬头望望远方,常常又能看到变幻的绚烂晚霞把天空染成绯红,一切如此美丽,一切令人期待。
当然,不是所有的期待都是如意的。很快,人生步入新阶段,自己变得又懒又胖,就没再跑步了,更不要说,去和什么灵感约会。
我以为,我再不会写作了。
直到有一年,我拿起笔为孩子的毕业画册写了一些句子。当看到一个个文字整整齐齐排好队站在眼前时,一些久违的热爱又在内心暖暖升起。
于是,又开始去西门跑步。
这个时候,已经不再用备忘录了,开始用有道云笔记,或者微信语音给自己留言。常常是跑一跑又停一停,写几个文字说几句话,不知不觉又跑回了十圈,不知不觉又跑过了华师的四季。
我一直觉得华师的春天是从北区我家附近的榕树开始的,先是娇嫩的绿,然后绿到盎然绿到闪亮,绿到玉兰等急了,夏天便以洁白的姿态在五月早早地出现,然后玉兰路上又白又绿,绿了又白,一直到秋天把南区的水杉染成黄色,一直到美丽异木棉在冬天华丽登场。
四季变幻中,唯有操场一直等在那里,每当你走进去,你就觉得这个世界总有些是不变的,而当你舞动双臂,跑动起来,你就相信,无论世界变还是不变,自己已经勇敢出发,一直奔跑,一路向前。
一直在奔跑
文 / 徐珊(文学院)
砚湖边上点点微光
文 / 张颖(图书馆)
华南师范大学90岁。
大学城校区2005年建成,快20岁整。
图书馆的阅读推广部从无到有,至今有7个年头。
我来到华师工作第7个年头。
正式开始做阅读推广活动,今年是第2个年头。
有人说,数字是世界的本质。看看这些数字,它们把时间的长河截成了一个个小小的节点,无限的时间被分割成许多的碎片,此刻,无限化为有限,成为我们的人生。虽说无奈,我只能参与时间长河里其中的一小段;但我又何其幸运,竟然能够参与其中的一小段!
记得小时候,家里附近有一家小小的书店,你递上五角或一块钱,就可以带走一本书。那时就顺便想着,长大后在一个书店工作,边挣钱边读书。半辈子兜兜转转,在不惑之年加入了图书馆,才豁然晓得,原来儿时的小小梦想在这里等着和我相遇。
住在石牌,工作在大学城,身旁的人刹一听,都觉得我会很辛苦。其实不然。
我很喜欢坐校车。系上安全带,带上耳机,一个人可以拥有整个世界。这对于家里有一位中学生,还有一位小学生的职业妈妈来说,真是难得。而且,我不喜在大都市开车。有专门的司机开着大巴士,准时接送我上班下班,真是再幸福不过了。
校车的始发站从教工俱乐部开始。有很长一段时间,在站台下面总能看到一位车队负责老师,穿着淡蓝色的衬衫,一直在看着我们上车。一辆车坐满了,他右手轻轻一挥,车便启动出发了。又一辆车坐满了,他再挥挥手。直到所有老师都有了座位,所有的车都走了,他才最后一个离开。有几次循着他的眼睛,报他以微笑,谢谢他守着校车,守着我们,准时带着我们从城市的一头到城市的另一头。两个校区的时空转换,在第7个年头已经越来越自如,感觉从一个家到另一个家。
高校的校园总是美的。大学城的校园更是有种世外桃源般的舒适,这也许源于她偏安一隅,远离闹区,还有她高低起伏的山势,增显她景色的自然和天然。下了校车,脚步落地的那一刻,很分明感受到,这是大学城了。空气格外的清朗明澈,满眼眸的绿色,满耳朵的虫鸟鸣。去往图书馆的是一条安静的柏油小路。如果不赶时间,伴着晨风,一步一步慢慢走最好。左手边一片竹林摇曳,林下掩映着勷园,那是午餐聚会的好地方。天气不热的中午,坐在竹林下用餐,竟有种度假的感觉。一步一步继续往前走,小路也顺势爬坡向上,图书馆的位置不低,两旁都是小山坡,坡上有树林。一位爱画画的同事说,她曾经把这些山头的树一棵棵拍了下来,照着描画他们的姿态。好生羡慕她比我对这些树木要熟悉得多得多。
图书馆正门对着砚湖。砚湖边的木头长椅,从来不缺少人们的身影。他们或在读书,或在聊天,或在冥思。无论怎样的拍照角度,即使是偷偷地、远远地,都不可能是丑的。此时的莲叶正袒露它秋天应有的颜色,安静,内敛,稳如大地。据说,有一位图书馆的同事在很多年前随手往湖里扔下了一颗莲花的种子,于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千般的长势了起来。我可不想去求证真假,只愿意相信这个充满惊喜的故事。开在大门前的莲花,越发看得像是自家的了。
午饭后在砚湖边走一走,望湖冥思一刻,整个世界都在你面前展开,慢慢向天空的方向延展,慢慢向大地的方向延展。世界的美都在这一刻定格住,此刻,有限化为无限。
有好多次,我恍惚中问自己:这是我工作的地方,还是度假的地方呢?不奇怪,图书馆在大学城的心脏位置,相拥相伴着最美的风景。现代文明的最高殿堂,在天然花园一样的空间里,远古和现今产生了联结。我们得以重返自然,就好像从来没有离开过。这是高校人的幸福。
图书馆的小广场,电动车停得满满当当。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校园里的脚步声,越来越多的混杂着电动车呼啸而过的声音。馆前面Y字形延伸的小路上,学子们和他们的坐骑合为一体,娴熟地转了一个又一个弧线,疾驰而过。有时碰上,我不得不驻足在路边,等待他们鱼贯而过,小心地看着他们风一样的身影,恍惚中看到了他们飞扬而略微焦躁不安的青春。
记得我读书那会儿,也是步履匆匆,处处要赶在时间的前头,似乎唯有如此,才不会错失长大的机会。后来,我的一位大学导师,两鬓已经斑白,缓缓的告诉我,如果他重新回到学生时代,他最想做的一件事是:每次穿过校园的时候,不是步履匆匆,而是停下来,坐在树下,欣赏眼前的一草一木。
工作和生活在校园里,你会不时遇见自己曾经的青春模样,也会看到未来如白发苍苍的导师般的自己。会心一笑,提醒自己,用脚步走一走校园里的小路,看看路边的风景;坐下来,坐在树下,嗅嗅青草,听听虫鸣,感受阳光从树叶间斑驳落下,洒落在我们或青春、或衰老的脸上。
有人说天堂是图书馆的样子,一定是因为它的安静,平和,包容,从不追求速度和喧哗。
有人说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样子,一定是因为与书籍为伴是如此的简单而又幸福。
图书馆三楼的视听室,是我们阅读分享会的主要空间。室内灰色的地毯裸露着它二十年的岁月。然而,它的陈旧依然能承载着一批批的学子们在这里驻停的脚步。无数个夜晚,书友们相约着安坐在这里,共读一本书,彼此专注的聆听,坦诚的分享。我们一起品读人生的智慧,探讨何为良好生活;一起欣赏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美,从饕餮铜器的狞厉之美,到宋元山水画的寥廓寂远;一起从书中亲近那些发生在大地上的事情,凝望那遥远的一个人的村庄,共情于阿勒泰地区一支游牧民族最后的迁徙。
华灯初上,砚湖隐退般沉寂。伴着一盏盏灯光,莘莘学子在图书馆安住,没有疾驰的风声,没有匆忙的脚步。窗外草木虫鸣,风水雨露,与我们为伴。生命不需要赶场,时间不需要加速。朝阳和夕阳,其实都是来自于遥远的一个共同的星球。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冬来暑往,生命不息。一批批学子离开母校,一批批教师荣休离开母校,然而依然有许多个“我们”守候和陪伴永不会消逝的一代代青春。夜晚的图书馆透着的那一盏盏亮光,远远望去,仿佛宇宙中的点点微光,高悬于上空。
记忆如海、生命如树
文 / 赵燕平(生物光子学研究院)
一直在学校里读书与工作,倏忽间都二十多年了。人到某个人生阶段,便开始惦记着回忆和总结,开始整理各种数据与资料。那天,我在找资料的时候看到了办公室书柜里有一个看似放了很久的包裹,打开一看,有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本子与画册,原来里面装着的是2016年左右上本科学校公选课“中医养生方法学”的同学们交的植物观察的作业。
这门养生课程大概是2006年左右针对全校本科生开设的公选课,课程的设立是希望能为不同学科的学生们提供针对性的中医特色自我诊疗保健方法。课程设置了植物观察的内容,鼓励同学们去校园里散步,去和一棵植物相遇,并在连续七周的时间中观察和感受这棵植物,最后以拍照、绘画与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设置这个作业的目的其实就是进行生命教育,希望同学们走出室内,主动去感受植物和自然的天气变化,增加对自然生命的观察和感知能力。毕竟祖国传统医学的教学不仅仅是有关中医诊疗与保健知识的理论传授,更重要的是希望能够为同学们创造机会提高机体的感知觉能力,从而提高在日常生活中获得自我健康感知觉的把握能力。
对于老师而言,每一个学期都会遇到新的学生,很多的时候我们会忘记了学生的名字,但会因为某个特殊的时刻、特殊的事件从而将他们留在记忆里。而对于曾经在华南师范大学这个美丽的校园中读书与生活过的同学而言,学校是他们学习知识的地方,也是盛放青春梦想的地方,更是自己追逐理想出发的地方。而我们这些曾经授课的老师,或许就是推动她们帮助她们勇敢去追求理想的那个人。
看着这些图片和文字,我好感慨。写这一批作业的主人们现在应该也都三十岁左右了,正是风华正茂、忙于工作与生活的阶段。不知他们是否有时间来参加华师的九十年校庆?不知他们是否还记得自己曾经认真完成并上交的这份作业?也不知在他们的记忆中是否还记得在年少的时候,在某个秋天薄阴的下午,独自在大学城一课附近的小山或者砚湖边散步,突然与一棵植物欣喜相遇?更不知他们是否还记得每周一次去探望的那棵植物的安好,记得自己和植物的对话,记得自己细腻的记录和那些微妙的感受,记得当时小山丘上的白云、湖里中盛开的白莲与嬉戏水中的水鸭……
看似这是一份小小的观察作业,一件简单细小的事,其实是需要充满力量的主动和坚持。唯有坚持,唯有每一次去仔细观察,去静静感受,去深入思考,每一位同学才能实现和自我的联结以及和外在的联结。每一个学期,同学们都极具耐心,花了七八周时间去观察的那棵植物。无论是一棵宿舍墙边的小草还是长在林中的一棵参天的大树,都曾沐浴在同学们的目光下,在默默成长中迎接阳光与风雨的洗礼。这些植物生长的过程的变化被看到、感受到,并以文字、绘画作品与照片而记录,在关注中逐渐分明起来,建立了一种平静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就好像《小王子》中的狐狸所说的:“一旦你驯服了我,这就会十分美妙。麦子,是金黄色的,它就会使我想起你。而且,我甚至会喜欢那风吹麦浪的声音……”是的,很多的同学随着观察次数的增加,也发现了类似的回应,然后在提交的作业中认真记录了这些植物给予他们的宁静和力量。
植物一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无论我们在不在现场,它们都是在默默地向下扎根,向上生长,按着他们的内在节奏发芽、长叶、开花与结果,这是一棵植物的生命历程。
如今回看那段时光,当时的所思所感亦成为人生道路的一段小小的记忆,但同学们由此获得的力量却生生不息。从华师出发后,每一位同学开启了自己的人生的旅途,在这个旅途中有晴天、亦会有风雨,有的同学已有坚定的目标,有的同学还在寻找更好的方向……无论未来怎样,一切都是生命中的风景,一切都是必经的生命历程。无论是风和日丽的花园草地还是乌云周边的金边都有着独特的美丽,就像我们在生命中所遇到的那一棵棵树木,每一棵都有着自己独特而积极的生长、扎根和繁衍的方式,不断发展自己并最终和周遭的环境成为了一个整体。
校园依旧,少年归来,一定有很多的感受。我也想念亲爱的同学们,也特别建议大家有时间的话再去走一走,看看校园里那些熟悉的植物朋友,相信一定有更多新的收获。
《紫荆树下》校庆专刊
展现美丽
追求理想
时尚生活
幸福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