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紫荆树下》总第45期

2024年9月刊

主办:
中国教育工会华南师范大学委员会
校工会女教职工委员会

总第45期

华南师范大学女教职工电子杂志

contents

主办:中国教育工会华南师范大学委员会
           校工会女教职工委员会
主任:吴  坚
副主任:张仲仁    钟伟红
执行主编:徐 珊
责任编辑:黄 蕾   李施慧
美术编辑:万 斌
投稿邮箱:463611443@qq.com
电话:020-85211040

目录

《紫荆树下》

2024年9月刊

45

资讯瞭望台 ------------------------- 06

部门风采展 ------------------------- 10

紫荆人物秀 ------------------------- 22

紫荆大讲堂 ------------------------- 26

麦田守望者 ------------------------- 32

读书咖啡吧 ------------------------- 42

文学手工坊 ------------------------- 52

亲子幸福书 ------------------------- 66

自由背包客 ------------------------- 70

卷首语 ------------------------------- 04

征稿启事 ---------------------------- 76

巾帼绽芳华,奋进谱华章

国文二十载,翩翩一少年。2024年,国际文化学院建院二十周年。20年来,学院已经建设成为一个具有较高水平和较大规模、具有鲜明办学特色和广泛海内外影响的国际中文教育教学与研究机构。已培养来自世界五大洲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类学生20000多名。在蓬勃发展的国际中文教育与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事业中奋力前行。
巾帼绽芳华,奋进谱华章。国际文化学院的女教工在全院教工当中的占比超过七成。一朵朵“铿锵玫瑰”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属于自己的无限可能,助力学院的事业发展上新台阶。女教工们智慧、温暖、坚定、爱岗、敬业,用自己的故事展现芳华时代里的巾帼力量。每一个逐梦追光的“她”都是美好时代的亮丽风景,每一个顽强拼搏的“她”都是前行征途上的熠熠火光。
二十载初心不负,九万里风鹏正举。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将以更积极的心态、更昂扬的状态、更进取的姿态,将学院的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而积极努力、不懈奋斗,共同书写国际中文教育与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卷首语

文 / 陈晓玲

(国际文化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资讯瞭望台

真实报道校园新闻,真情记录校园生活。
“资讯瞭望台”是关于华师女教职工新闻报道的资讯平台,报道教职工们的工作动态和各项活动,展现华师女教职工风采。 

校工会举办第十五届“小荷花”少儿亲子文艺表演活动

 2024年5月25日,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来临之际,校工会在石牌校园教工俱乐部四楼多功能厅举办了第十五届“小荷花”少儿亲子文艺表演。本次活动邀请了教育科学学院袁爱玲教授、音乐学院任丽华副教授、附属小学曾文莉老师担任专家评委;附属幼儿园李雨桐老师担任节目主持。校工会副主席、女职委主任钟伟红参加活动并总结发言。
此次少儿亲子文艺表演以“感恩成长,梦想起航”为主题,共33个节目,涵盖了声乐、器乐、舞蹈、科普等内容。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而温馨,孩子们身着色彩鲜艳的服装,与家长一同走上舞台,展现他们的风采。声乐类的表演或高亢激昂,歌唱着对祖国的热爱和祝福,或清雅悠扬,倾诉着对师长真挚的情感,家长和孩子们用清澈的歌声唱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器乐类的表演展现出大小朋友们丰富的艺术表现力,悠扬的琴声行云流水般流入观众的心间;在舞蹈表演中,孩子们翩翩起舞,身姿轻盈,家长陪伴着一群可爱的小精灵在舞台上灵动飞舞,精彩非凡;本次还新增了一个科普类的新表演形式,妈妈和孩子共同演绎了“火箭是怎么发射的”过程,绘声绘色的讲解让在场的小朋友们都听得津津有味。每一个节目都凝聚了孩子和家长们的精心准备和巧思妙想,他们用真挚的情感和精湛的技艺,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在点评环节,三位评委老师为小朋友们送上节日祝福,并对所有节目给予了充分肯定。在教育领域深耕了四十多年的袁爱玲老师从家庭教育角度出发,充分肯定了“小荷花”活动是开展美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浓厚亲子间情感的好载体,鼓励广大家长珍惜陪伴孩子成长的时光,重视家庭对孩子德智体美劳的培养,促进孩子全面健康成长。作为曾经和孩子一起登台表演的家长,任丽华老师称赞“小荷花”这个舞台承载了自己和家人许多美好的回忆;此次“小荷花”文艺表演形式非常丰富,吹、拉、弹、唱、跳、科普节目等样样齐全,大小演员精致的仪容和自信的台风充分体现了参演者对舞台的热爱和重视。曾文莉老师逐一点评每个节目的亮点和特色,鼓励小朋友们学会在欣赏和观摩过程中取长补短,不断进步;并指出,家庭美育无处不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校工会副主席钟伟红在活动总结中提出,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在六一前夕举办“感恩成长,梦想起航”少儿亲子文艺表演,意义非常深远。一是通过活动,不断引导教职工子弟爱党、爱国、爱校、爱家,感恩成长,放飞梦想,共建美好家园;二是及时将学校党政的关怀和校工会的关爱温暖送到广大教职工及其子女身边,共同关注教职工子弟的健康成长;三是进一步促进亲子关系,展示家庭风采,充分发挥良好家风的榜样示范作用,共建华师和谐校园。今年是“小荷花”品牌活动开展三十周年,三十年来,活动不断推陈出新,成为华师工会工作的文化特色品牌,成为几代华师人的美好回忆。2019年以来,校工会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积极拓展亲子主题,得到学校各部门工会和广大教职工的大力支持,家长们甘当儿女的“绿叶”,现场亲子互动温暖感人又美好。钟伟红表示,校工会将不断发扬光大,把“小荷花”活动品牌越办越好。
 活动尾声,评委老师们共同为演出的小朋友们颁发奖状,并合影留念。

国文二十载,同心向未来

在华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建院20周年之际,为展示学院教职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增强全院教职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和自豪感,12月15日中午,在学院工会的统筹安排下,国际文化学院于一楼大厅举办2023二十周年院庆美食嘉年华暨第四季度教工集体生日会,为学院20周年华诞献上“饕餮盛宴”,让教职工们感受学院的人文关怀,共享舌尖上的美味。学院院长左鹏军,副院长吕蔚、方清明,副书记陈晓玲,工会主席李利和全体教职工都参加了庆祝活动。活动由学院研究生工作办公室主任张倩、2023级研究生辅导员莫克翟主持。
活动伊始,伴随欢快的音乐和笑声,在喜庆祥和的气氛中,学院院长左鹏军代表学院所有教职工对国际文化学院成立20周年表示祝贺,并为第四季度生日的教职工送上了美好的生日祝福,感谢大家辛勤耕耘,用爱为教育默默奉献。“寿星”们带上生日帽,插上蜡烛,许下心愿,烛光犹如“海上明灯”,照亮远航的方向。一块蛋糕,一份温情,轻轻品尝一口,甜蜜在味蕾间蔓延。
随后,教职工们共享美食盛宴,共述同事之乐。美食嘉年华活动现场,摆满点心和菜品的展台映入眼帘。30多道菜肴、风味小吃、特色食品令人目不暇接。香喷喷的辣子鸡、烤鱼、凉拌牛肉,现场烹制的烤红薯、牛肉丸、榨果汁,甜蜜蜜的冰粉、银耳汤、小泡芙……活动现场弥漫着扑鼻的饭菜香,令人馋涎欲滴。学院的教职工化身大厨,为了本次活动绞尽脑汁,纷纷亮出看家本事,煎炒烹炸、精心调味,将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带到现场,并为它们起了有趣又好听的名字。大家兴致勃勃地议论着菜品,交流着品尝美食带来的惊喜,在教职工的热情和美食魅力渲染下,庆祝现场气氛愈加浓厚。
活动轻松、愉悦,既让大家感受到了学院的人文关怀,也帮助大家缓解了繁忙的工作压力,增进了职工之间的感情,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归属感,教职工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为学院建设添砖加瓦。

——国际文化学院二十周年院庆美食嘉年华暨集体生日会

音乐学院部门风采展示

部门风采展

音乐学院部门风采

国际文化学院三月集体生日会暨年终颁奖典礼

暖风拂面,在花开绚烂的三月天,学院于3月28日上午在一楼会议室举办了2024年第一季度教工的集体生日会及2023年度年终考核颁奖典礼。
盛会伴随着“生日快乐歌”的盛情开始,学院教工共同为过生日的老师们举杯庆贺,送上诚挚祝福。寿星们一起切生日蛋糕,分送给在场的每位老师,将生日的喜气与幸福一一传递。
    随后,学院举行了2023年度考核颁奖典礼,院长金檀、副书记陈晓玲等领导为优秀教师们颁发了证书并送上了学院精心准备的礼物,真切地表达了对他们做出优秀工作的肯定,感谢他们在教学科研、学生思想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为学院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与智慧。

国际文化学院部门风采

共游香园,赏花探香

春满大地,群英汇聚。为庆祝国际三八妇女节,三月九日,国际文化学院举行“共游香园,赏花探香”的出游活动。学院共35位教职员工参加了本次活动。
三月九日上午八点半,大家在学院集合出发前往“世间香境”七溪地。上午十点,抵达七溪地,开始香囊DIY体验活动,大家其乐融融,与“香”共融,展现出国文人饱满的精神面貌。香囊体验活动结束之后,大家走过香道,齐聚餐桌前,共享芳香午餐,在日常食物中感受自然疗法的力量和品尝应季应时的“香料”山珍。午餐过后,大家沿香道线游览,感受清泉石上的闲情雅致,沐浴芬芳。
游览结束之后,大家共品精致下午茶,体会舌尖上的美味与香气的结合。国文人畅聊生活,分享工作、家庭和生活中有趣的故事,尽情享受下午茶的美好时光。下午茶结束之后,大家继续体验香囊DIY活动,手染香气,身心放松。最后,集体携香返回广州,结束一天美好而又芬芳的旅程。

国际文化学院部门风采

学院女教职工风采

部门风采展

国际文化学院女教职工
风采展示

01

部门风采展

国际文化学院女教职工
风采展示

03

部门风采展

国际文化学院女教职工
风采展示

02

部门风采展

国际文化学院女教职工
风采展示

05

部门风采展

国际文化学院女教职工
风采展示

04

部门风采展

国际文化学院女教职工
风采展示

07

部门风采展

国际文化学院女教职工
风采展示

06

部门风采展

国际文化学院:陈 珺

紫 / 荆 / 人 / 物 / 秀

在平凡中追求卓越,在卓越中展示真实。
“紫荆人物秀”旨在讲述优秀华师女教职工的故事。故事里有平淡,有热烈,有温柔细腻的小确幸,更有志向高远的大追求。

文 / 本刊记者   陈晓春  余慧琪

陈珺:把握人生的“自然度”

陈珺,这位从小对语言学习情有独钟的女子,在高考前曾怀揣着成为一名翻译的梦想,然而命运的安排让她在保送中选择了汉语言文学专业。
大学时期,陈珺在文学类和语言类课程的学习中重新审视语言的奥秘,并选择继续攻读语言学硕士、博士。对于她而言,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连接不同文化、理解身份认同的纽带。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陈珺致力于用热情与专业为语言学习者和教育者构建一座桥梁,让跨文化交流变得更加畅通与丰富。
在语言习得领域,“自然度”是个很有意思的术语。陈珺表示,“自然度”指句子中词语之间的意义关系是否符合人们的认知能力和语言习惯。在理解一段语言时,人们往往会按照自己对语言的认知规则来解析句子中的语法结构,从而识别句子中的含义。如果句子中的语法结构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则,那么句子的语义自然度就会较高,反之则较低。根据乔姆斯基的生成语言学理论,人的大脑里存在着一个专门的“语言习得机制(LAD)”,而在这个语言习得机制中的“普遍语法”也存在核心语法和外围语法,核心语法多半是符合人的认知规则的,是无标记的语言,自然度也比较高,反之则是有标记的外围语法。在语言临界期前,人们通过LAD直接习得语言,所以儿童就是天然的语言学习家。而在临界期之后,仍有少部分人的LAD是可及的,可以直接习得第二语言;而大多数人LAD变得不可及,需要借助母语的基础来学习另一门语言。如果让所有人的第二语言学习都能像孩子学母语那样自然而然,那该多好啊!
说起第二语言的习得与教学,陈珺津津乐道,眼里闪着光。同时,在人生的道路上,陈珺似乎也不受外在事物的影响,一直坚定着自己的内核——她始终把握着自己人生的自然度,创造并应用着自己人生的独门语言。
要知道,看似简单的表达自己的话语,却是很多人说不出的。
兴趣在冥冥中成为指引
对于陈珺来说,语言学不仅是一门专业,更是一种天生的兴趣和追求,也是水到渠成的自然把握。被保送汉语言文学专业后,陈珺在文学与语言的世界里更加坚定了对语言的热爱。
被问到为什么会选择对韩汉语的研究方向时,陈珺提到了她研二的一次中韩校际交流机会。“当时其实是教小孩子的那种补习班,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小孩都有,”陈珺说,“这段经历奠定了我后来的研究基础”。原来,初到韩国时,陈珺一句韩语都不会说,因此她就拿着书一点一点学,看当时热播的韩剧,在菜市场里借助情境理解对话等方式,连蒙带猜地学习。“学伴用随”的效果显著,就连韩国当地人,都说她的发音很标准。陈珺俏皮地表示,当时自己的语言LAD应该还可及,在语言学习上略有天分。敢于去一个语言不通的国度,并且不惧困难地学习,可见研究生时的陈珺就展现出了面对语言学习的那一份魄力。
后来,陈珺的硕士导师向她推荐了中山大学的周小兵老师。通过博士生考试后,周小兵老师认为陈珺韩国的经历十分独特,对她的二语教学和二语习得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建议她做韩汉比较与习得的相关研究。陈珺说,这大概就是水到渠成吧。
命运安排也好,水到渠成也好,听陈珺将她的求学经历娓娓道来,就像听见山间的小溪缓缓流过。恍惚间,仿佛山间清风拂过,溪流却仍然有自己的脉搏,朝着大海前进。可能正因这向梦想大海前进的兴趣之源,陈珺总觉得在专业学习上,“乐趣比困难多得多”。
即使是一个小小的乐趣,也能在她的心里泛起涟漪。她回想到博士期间,为了深入了解韩国学生学习中文的情况,她们会对这些学生进行为期几个月到一年的追踪研究,观察他们的学习变化。一位接受她追踪研究的韩国学生,曾录了一段录音作语料,录音是“乌龟与兔子比赛跑步”,陈珺经常在家播放这段语料,惹得她现在的丈夫(当时的男朋友)也学会了这位学生的语音语调,并总是听成“比赛爬树”。陈珺谈到这段经历忍俊不禁,“二十多年过去了,他也还是这么认为的。”
仅仅是谈起自己的求学之路,陈珺首先回忆起的便是语言学习和研究中的乐趣。那一份对语言从未磨灭过的热情,指引着她走上国际汉语的教育之路,在这趟名为“人生”的旅途上,她因为语言拥有了更多的际遇,认识了五湖四海的朋友,也抵达更多未知的地域,不断丰富属于她的独家语言诠释。
让语言发出中国声音
博士毕业后,年轻的陈珺心怀一腔热血,希冀任意行走于天南地北。命运的红线在无形的时空中拉紧,将她引向了爱情。在广州,她遇到了终生挚爱,于是便在这座城市驻足,巧合的是,兜转之间,求学于此“华师”(华中师大)而就职于彼“华师”(华南师大),她也不禁感叹缘分的奇妙。
把喜欢的事情变成职业,是一件难得且幸运的事。怀着对语言的单纯热爱,陈珺在国际文化学院开启新的人生阶段。她教授的课程多样丰富,跨越了语言预科、本科、硕士三个阶段。最开始,她根据自己习得的专业知识,向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然而,传统的语言教学理论与模式在面向不同类型的学生时出现的问题,让她产生了一些疑惑。在她看来,国内的国际中文教育注重本体,更加强调教师的专业素质,即老师一定要会句义分析、语法讲解,有时反而忽略了二语学习者的难处。
“假设我们两类语言学习者,他们都在小时候学某种语言,第一类是学习时充满兴趣,长大后念念不忘想再拾起来;另一类是当时学得很好,但在学习中留下了很痛苦的记忆,以后再也不想碰。即使后面这一类学习者当时语言能力更高,能说对他们的教学是成功的吗?”比起在课堂中进行知识灌输,陈珺在教学中逐渐关注到了不同学习者的需求,开始思考如何以课堂作为一个“跳板”,让学生愿意在课外也主动学习。美国的访学经历点燃了她在《第二语言习得》这门课中教学的灵感。
2012年,工作7年的陈珺来到美国,在此期间的亲身实践让她受益匪浅。“对于现代人来说,语言不仅是一种交流沟通的工具,更是一种认识世界多元文化并进行多向思维的能力。语言不仅仅只是语言,更关乎学习者的社会心理。”她发现,国外进行二语习得授课的角度很新颖,还会与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进行跨学科联动。由此她将目光聚焦到了语言学习背后的深层含义,“语言的学习产生的心灵触动不仅在语言本身、课堂交流,其实是社会的归属感、认同感”。美国同时是一个华裔众多的国家,“很多华裔学习汉语,也是一种身份认同、民族认同,归根结底是一种主语认同”。
“文化认同”背后所隐藏的归属心理,深深触动了陈珺的心。她回忆起自己曾教过的一位泰国学生。这位学生告诉她,自己的祖籍在中国潮汕,可是随着时间变化,与老家再无往来,唯独记得一位爷爷的姓。这份断掉的亲缘让她倍感惋惜,也让陈珺下定决心帮助她走上“寻根”之路。“我们当时联系了当地的文化局,并提供这么一条小小的线索,幸运的是真的找到了她的宗族!”似大海捞针一般的行动,即便过去了很久,陈珺还是觉得很神奇,说起这段经历的时候,津津有味地点点头,重复道,“我觉得挺好,挺有意义的”。
相同的文化基因总能唤醒人内心温柔亲近的触角,陈珺喜欢这样的遇见,她也更加清楚自己作为一名国际中文教育者,该如何出发。对于学习汉语的学生,她坦言大多数成年人的主要目的是掌握多一种能力,以便个人前途与职业发展。在美国访学的同时,她也在加州大学教中文。期末汇报时,她惊喜于学生所制作的各种有意思的短片。“初级的学生,尽管他们学习的词汇很有限,但是他们在有限的知识里迸发了无限的灵感。”全新的短片,人物情节角色样样齐全、木偶戏动画片、富家女与穷小子的爱情故事、就地取材的vlog……他们尽量把他们学会的词汇编到短片里面,让陈珺也不禁感叹学生的创意。因此,她逐渐跳出传统的一些框架,在课堂上做不一样的尝试,不知不觉间,“兴趣”成为她教学的关键词之一。
比如,在韩国大邱大学做交换教授时,她总是设置一些情境,帮助学生理解中文。在写作课上,她会把题目改成“向第一次来韩国的陈老师写信做旅游推荐”,日常的情境交流让学生感觉到亲近,也更加热情地用学到的中文进行表达。中韩的写信格式差异容易让学生混淆,她便用上了《一封家书》这首歌曲,朗朗上口、简单重复的旋律不仅有趣,还帮助学生记忆一些知识上的难题。
长期的教学实践,也让陈珺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更为得心应手。她从事教材编写工作已经数年,从关注汉语的特点,设计各语种都能适用的通用型汉语教材,到针对不同国家地区习得汉语的难点,帮助学习者从熟悉的语言出发学习汉语的本土类教材,再到能够更加客观准确了解中国的《中国概论》,陈珺表示,她很欣喜看到中国的影响力在不断增强,“但当圈层扩大,不了解的领域相反会变多”。在她看来,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知道中国,但谈得上“了解”与“熟知”的人却不一定变多了,要让世界看见立体全面的中国,是《中国概论》编写的初衷,也是陈珺作为国际中文教育者,期盼从“语言”的视角,发出真实的中国声音。
让自己自然地流动
在与陈珺的交谈中,她对自己事业的热爱溢于言表,“我认为我从事的职业是很有价值的”,陈珺自豪地说道。对国家的事业来说,不仅需要国家间的外交,陈珺认为民间的交往也很重要,而国际中文教育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在教中文的时候,中外的文化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彼此的交流,也能让外国人自然而然地了解到中国和中国人。就学科而言,她表示,如果没有中外比较,我们的研究可能只会局限于汉语自身。她的眼里闪烁着光芒:“有很多东西是在比较中才会发现的。有句话叫‘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国际中文教育的学科价值是不容小觑的,在世界的文明的互鉴中间,才可能更好地发现自己的民族特色。
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情谊,也成为陈珺对事业不可割舍的一部分,也是她幸福感的源泉。或许是相处时因为语言的误用导致的搞笑插曲,或许是毕业后身处异国的学生发来的结婚请柬……在世界的每一处地方偶然传来的铃声与问候都会让她深深感叹与感动,鼓励着她不断坚持国际中文教育。
就在这样的岁月中流转,陈珺的心态也在成长中变化。她坦言,年轻的时候憧憬事业的恢弘,抱拥一颗勃勃野心。随着年纪的增长,才更会用平常心会来看待一切。她说,从人类发展的角度来说,进步是没有限制的,但是从个人的角度来说,限制是必然的。“到一定的阶段,可能要学会接受自己一直是一个平凡的人。还是会努力,但是我也接受我自己的平凡。”陈珺觉得自己到了缓慢发展的人生阶段,我们却认为,她的精神和思想仍在不断向上走。
陈珺在生活中一直是一个喜欢旅游的人,她在游历中长见识,也丰富内心的世界。我们相信,始终跟随内心自然流动的她,一定也是别人眼里的美景。

紫 / 荆 / 大 / 讲 / 堂

“紫荆大讲堂”旨在呈现当代高校教职工对于女性话题的思考,为建设平等和谐的两性关系提供思想交流的平台。

我们的阿勒泰

编者按:最近,改编自李娟的散文集《我的阿勒泰》的同名短剧火爆全网。阿勒泰不再仅仅是李娟的阿勒泰,而是成为了很多人向往的阿勒泰,成为了我们的阿勒泰。李娟是许多人喜欢的作家,而短剧的导演滕丛丛因其执导的《送我上青云》拿过各种奖项为众人所喜爱。今天我们邀请到文学院的张建炜老师、图书馆的王春芳老师和教信学院的林英老师,一起来聊聊李娟,聊聊《我的阿勒泰》。

本期话题:

02

我们的阿勒泰

本期话题

01

我们的阿勒泰

本期话题

徐珊:感谢三位老师百忙之中参与我们这期的紫荆大讲堂。今天,我们聊的是李娟和《我的阿勒泰》。我知道三位老师都是李娟的粉丝,那么请大家先说说喜欢她的原因是什么?
张建炜:喜欢李娟和她的散文是很久的事了。
要说喜欢她的原因,还真不是一下子说得清的。一开始可能是因为她的机趣。李娟的散文里总是有些“小聪明”,时不时抖抖“小机灵”,活泼、自嘲、幽默,读起来轻松愉快。还有,可能是因为她在散文里体现的“普通”。李娟的散文里,无论是她自己,还是她笔下的人物,都表现出一种普通人的狡黠、善良和感动。为什么强调是普通人呢?因为她在文中表露的这一切都来自平凡的、琐碎的生活,它们不惊天动地,也不壮怀激烈,只是印在每个普通的日子里,渗进生活的柴米油盐吃喝拉撒里。让你读起来“心有戚戚焉”。
王春芳:我喜欢读她的白描式的带着敏锐的感受力与悲悯情怀的文字所呈现的生活的诗意,着迷于她向我们展现的哈萨克族的文化生活,也对她关于农耕与游牧、传统与现代、城市与农村的思考有共鸣,还被李娟独有的经历过生活的磨砺后的那点小幽默感动。其中,李娟对哈萨克族文化生活的既置身其中,又出离其外的人类学家式的观察、描写与思考,是最吸引我的。
张建炜:王老师说的“人类学家式的观察、描写与思考”这句我很有共鸣。李娟的有些文章我会反复读,甚至作为范例在课堂上讨论,慢慢又读出一些别样的味道,比如疏离,这个词可能就对应了刚才王老师说的这句。我觉得李娟对她置身的生活,生活中与她产生交集的人与生灵,都是宽容和接纳的,但是,她并不全身心亲近——可能除了她外婆。这不是说她不爱他们(包括它们),而是说,她似乎保持着一种审慎,这种审慎更象是一种出于自我保护的克制。所以,在她的文章里,重大的事件,或者深重的情感反应常常会在自嘲中消减了冲击力,但是印痕仍在,让你久久不能忘怀。
 林英:相比张老师和王老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还不能算是李娟的粉丝,只能说是她的一个新晋读者。
最早知道李娟,还是因为徐珊老师。徐老师极力向我推荐李娟。我最先看到的是李娟的《走夜路请放声歌唱》,那些篇章留给人的印象是如此的鲜明、生动,难以磨灭。
最初阅读时我也有一些困惑。它们是散文,还是小说?是真实的生活,还是创造的故事?我很有些拿不准。
真正地走进李娟和她的文字,反倒是在看了她的一些影像资料之后。李娟人如其名。她娟秀的模样、轻声细语的表达,以及谈写作时的真诚。这一切都建立了我与作者及其文本之间的信任与亲近,也因此有了全然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李娟对日常事物的敏锐感知和她表达的精准,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常常忍不住惊叹。我很喜欢她在文中说过的一句话——“大地最雄浑的力量不是地震,而是万物的生长啊。”对于大自然的万物生长,我们很容易熟视无睹的,因为它们太过日常。但李娟她能敏感地捕捉到,并且准确地表达出来,直击你的心灵。借由她的文字,我们才看到这熟视无睹的事物,才明白它们是如此的伟大、浩瀚与令人震撼。
除了天分与才华之外,李娟更让我喜欢的是她的真诚,以及对这份真诚的小心守护。她的文字进入生活本身,带领我们去感受美也感受粗粝,不猎奇,没有高高在上的俯视与评判。

徐珊:是的,我确实向林老师推荐过李娟。这些年,我在自己的课堂上也经常用李娟的作品为例。我太喜欢她了,而在她众多的作品里,我最喜欢的是《遥远的向日葵地》。不过,今天我们主要讨论《我的阿勒泰》这本书,在这里请大家聊聊你们喜欢这本书的原因。然后,也请谈谈你们觉得电视剧和原著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您喜欢这种改编吗?
王春芳:李娟的书基本都读过了,除了对《冬牧场》因其内容集中印象特别深刻之外,其实对哪篇文章出自哪本书的印象很模糊了,所以是对李娟的文章都比较喜欢,不好说是对《我的阿勒泰》这本书特别喜欢。所以,喜欢这本书的原因,跟喜欢李娟的原因一致呀。一点点不同是,看了电视剧,更喜欢这本书。
电视剧和原著最大的区别在于,电视剧把生活中的苦艺术化处理后变得模糊了,给原著增加了很多度的恋爱的糖,所以对原著文字中所呈现的思考部分更需要拨开艺术处理的美和甜去细细品味去发现。
很喜欢这种改编,这部电视剧是李娟与滕丛丛两位细腻、敏感、有才华的女性作者,合力为我们创作的真实、美好的文艺作品。作为一个特别不喜欢看改编电视剧、改编电影的原著爱好者,很喜欢这部片子的改编。改编抓住了原著诗意与灵魂的前提下,通过故事线将原著中珍珠宝石般的细节串联起来,通过电影质感的画面与民俗特色的音乐将阿勒泰的美景、哈萨克族的拖依场景、骑马射箭场景完美地呈现出来,还原创性地增加一位魅力男主及恋爱故事线,让这部电视剧文艺、诗意、美好,像文学与影视碰撞出来的艺术品。
林英:一般来说,我们常见的是将小说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我的阿勒泰》作为一本散文集,能改编成电视剧。这份尝试,本身就很勇敢、很珍贵。从电视剧引起的讨论和关注来说,应该说是很成功的,难能可贵。
李娟的书,用文字的方式记录阿勒泰的自然景观与生活景观。电视剧则是用视听语言来展现。视听语言展现自然景观,自然有其独特的优势,因此电视剧对原著的自然景观进行了充分还原与再现,特别美,也让这样的美被观众看到。插播一句,哈萨克语中“我喜欢你”的表达是:我看见你。
生活景观方面,电视剧增加了一条比较清晰的线。准确地说,是强化了原著中的一条线——传统牧业及其生活方式在现代的遭逢。这个方面电视剧刻画得很细致、深刻。有个新疆阿勒泰哈萨克族的学生动情地跟我说道,电视剧《我的阿勒泰》最打动她的是苏力坦大叔。她想到了她爸爸,心里有特别多的理解与心疼。她说父辈并不是固执,只是他们喜欢的生活方式都一一被剥夺了后,不免茫然痛苦。因此,我会觉得,这个电视剧的改编,其言说的主题不止于一端,多元思考统合得也不错。整体来说,我对这个改编是比较满意的。
张建炜:李娟的书,最早读的应该是《我的阿勒泰》和《阿勒泰的角落》,最喜欢的当然是“羊道三部曲”。从散文作品对比的话,前两本更朴素简单一些。“羊道三部曲”更丰厚成熟。
我得承认,对李娟的散文,我是个原著党。虽然我也理解,文学作品一旦成为影视作品,就已经是相对独立的另一种艺术形式的创作,更不用说,这后面还有资本市场等等的运作。而且,自从这个电视剧火了以后,李娟的书大卖,这一点我特别为李娟感到高兴。
理性一点讲,我理解 “剧”的要求和散文是不一样的。所以,电视剧把阿勒泰作为一个故事发生的环境背景正确地运用了;把散文中的人物,包括作者李娟进行了戏剧化的“改造”——把普通人变成了“有戏”的人;把散文的疏离克制变成了大悲大喜,甚至,还酝酿了一场事关生死的爱情。作为一个剧,这些都无可厚非,而且还是必要的。不然,没有“戏”,不好看。
但是,我就是不喜欢这个电视剧,别扭!并且,我也不甘心——真的电视剧就只能拍成这样,就一定要激烈冲突,一定要误会纠缠,一定要生死爱情么?这些根本就不是李娟和她的阿勒泰啊。
但是,当然,我也理解……唉,我把自己给绕住了……

04

我们的阿勒泰

本期话题

03

我们的阿勒泰

本期话题

徐珊:张老师“绕”不过去的纠结我是充分理解的,不过,我想到李娟说的“我越来越感觉到作品一旦写成,它将来的路就在别人那儿。”我也就放下了纠结。无论如何,阿勒泰的美、李娟的真诚、文秀的勇敢、母亲的坚韧都是我们所喜欢的。可以说,原著里李娟的母亲和外婆是重要人物,电视剧也同样呈现了三代女性的性格和命运,请问三位老师,从女性立场角度出发,是如何理解三位女性的。
林英:电视剧中李文秀有着一条清晰的成长轨迹:从胆小怯懦,被同事欺负、丢了工作;到为托肯慷慨陈词,不惜冒犯苏力坦大叔也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到最后勇敢要回奶奶的玻璃坠子。你能看到她内在的力量在拔节生长,脱胎换骨。
张凤侠,代表着的是一种理想的成熟女性,能干、洒脱、情深义重、敢爱敢恨、通透、独立。与女儿像朋友一样相处,平等、和谐,同时还是女儿有力的引导者。如此完美的形象,大概也是导演滕丛丛对一种女性理想的寄托。
奶奶,一位年长的、从容的、可爱的、不给晚辈任何负累的、时而糊涂时而清醒或者说该糊涂时糊涂该清醒时清醒的理想老奶奶。
电视剧刻画出了三位不同年龄段下女性的理想样子。刻画得很好,人物也都立得住。但挑剔地说,觉得多少有些单向度。比如说,张凤侠——原著中的李娟的母亲,这些特质她大体也都有。但同时,李娟说她与她母亲相处得并不好。其母亲在拥有这些美好的特质的同时,还有着很多作为家人来说相处起来并不易的地方。这才是更为真实的、复杂的、立体的人。
想想看,我们自己的母亲不也是这样吗?她们有着灼灼的光彩,也有着“父母为什么烦人”的那些具体的、细碎的、磨人的种种。这么说来,电视剧还是要甜腻很多。李娟的原著有更丰富与诚恳的表达,她不在于设置理想的泡泡。她看到美好,也看到粗粝。在美好与粗粝的混合中,一点一滴地,逐渐成长,逐渐宁静,逐渐睁开眼睛,积累着生活的根基与凭持。
王春芳:外婆和妈妈是李娟生活中最重要的亲人,原著中有专门的篇目来写她们,也有作为文章底色的存在,电视剧将三位女性的形象表现得更为直观,有原著粉会纠结电视剧和原著所塑造的人物的区别,我个人也承认有小小的不同,但是根本神韵是同的,且越品味一些镜头的细节,会觉得这中间的差别越小。
李娟在她的文章中写道“我觉得外婆最终不是死于病痛与衰老的,而是死于等待。”年迈的外婆是寂寞又飘泊的,同时与爱的女儿、外孙女一起也是可爱又理直气壮的,比如满不在乎地吐舌头承认错误,还有蛮不讲理地耍宝,更是放下自己所经历过的欺骗、伤害与贫苦后对孩子们的理解:“其实你不结婚也是可以的,不生孩子也是可以的”。电视剧中的张凤侠似乎比原著中的母亲更吸粉,李娟笔下机灵、洒脱、率性的母亲,在编导独特的台词加持和马伊琍的演绎下更具耀眼的女性魅力,有自由的灵魂、有适应生活的机敏、有看透生活的智慧、有拿得起放得下的潇洒、还有对差异的尊重以及对牧民坚持自然和谐理念的认同。显然,编导比作者更喜欢这位闪闪发光的母亲,我也更喜欢电视剧中的张凤侠,堪称女性楷模,把自己活成草原中的一棵树,舒展自由、不惧风雨、自在生长。
李娟,因为观察、感知、思考与写作而内心充盈,在自己的文字里活得任性、光明、从容、欢乐,又是自己所最向往的自己。电视剧编导呈现了这样的文秀、也是大家所喜爱的文秀。“去爱,去生活,去受伤”,相信李娟终将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我理解她们,也喜欢她们,她们独立的样子、认真生活的样子都很美,哪怕隐忍、寂寞、辛苦、受伤,有什么大不了的呢,活出自己、自信、自在就好。
张建炜:我觉得这三位女性都是“非传统”的、特别独立的女性。外婆可能会传统多一些,但是能给女儿,也就是李娟的母亲,这么大的空间去折腾,这个外婆其实是很开明的,这是很难得的——虽然这其中可能有些无奈的因素。
李娟的母亲当然更有些另类,她不安分,有冲劲,敢闯敢干,自在爽利。虽然作为母亲不是那么“合规合矩”,但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女性,她自有光芒。从传统的角度看,她对女儿可能疏于照顾,不够呵护,但是从另一方面讲,她的强韧、冲闯,在母女一起创业的时候,可能以一种自由生长的方式传递给了李娟,这无疑也是一种巨大的财富。
李娟,看似柔弱,实则强韧;外表随和,内在坚持;充满爱心,但不滥情;保持克制,又绝不冷漠。最重要的,非常非常独立。
徐珊:非常认可三位老师的分析。我也感觉无论是原著还是电视剧,我们虽然看到三代人的生活都是艰辛的,但三个人都没有畏惧,而是用力且用心地生活,成为勇敢而独立的女性。另外,这部短剧开放式的大结局引起网友热议。结局中,巴太和文秀因为踏雪的死分开了三年,虽然两人最后在草原上重逢,但是剧情却在两人的对视中戛然而止了。有人说踏雪之死让两人有缘无份,有人说两人相爱注定重逢,请问您如何看待。
王春芳:这种开放式的大结局本身余韵悠长,有相当好的艺术表达效果。被剧中的巴太和文秀的甜磕到的人会选择相信巴太眼里的光和文秀脸上绽开的笑是一种美好的看见与回应,从巴太剪短的头发也选择相信时间给巴太带来的放下与改变。原著粉则更相信原文中作者的暗恋只是暗恋而已,踏雪之死的强烈戏剧冲突的艺术化处理,让这段本不存在的故事回归到原点,也好。我更愿意相信美好的爱情,在经历过某些特殊情况的抉择后,更历经时间的淬炼,巴太能释然并更坚定内心的选择,选择与心爱的姑娘重逢。因为生命中有一些美好、遗憾可以一直珍藏怀念,还有一些美好则应该珍惜在当下。同时,爱情也需要成长的嘛。
林英:巴太不得已放箭射杀踏雪的那个镜头,我不忍看,迅即把ipad给关了。好一会才鼓起勇气打开,再看下去。太难过了。
相爱注定重逢,这是人们内心美好的向往,看电视时我也是这么期冀的。我想这也是影视剧迎合大家普遍的心理需求,设置的这样一个所谓开放式的结尾。
但实际上,李娟原著中写的与麦西拉的感情,我想才更接近于真实,接近于生活。草原上的他如此美好,“像个国王一样。他高达、漂亮,有一颗柔和清静的心,还有一双艺术的手”,自己年轻的心灵因此被深深地拨动着。然而,“已经知道了梦想的不可能之处”。然后呢?“以后,我会爱上别的人的,年轻的岁月如此漫长……”
张建炜:我猜,只是猜哈。从李娟而言,这个死亡事件如果真实存在,那可能就是无缘而终,这么强烈的情感,是平凡世界的普通男女无法消受的。但是,如果是文秀,或者说是编导的话,可能还是要制造一些纠缠的,至于最后的结果嘛,就看编导想让人欢喜,还是想虐人了。

徐珊:年轻时,我觉得“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现在,我会觉得“念念不忘,就是回响”。所以,我也不去揣测巴太和文秀会不会在一起了。不过,相信很多看了电视剧的人倒是很想去巴太和文秀相恋的地方吧,很有可能在今年的夏天就去阿勒泰旅游。我记得几年前在李娟新书发布会现场听她说过,旅游并不是真正了解自然的方式,甚至会是一种破坏。请问三位老师如何看待。您会去阿勒泰吗?
林英:有机会当然想去,但大概不是此刻。一是想要将这份想象中的美好,在想象中拉得尽可能长一些;二是阿勒泰如此大火之时,就先不凑这个热闹了,等一等啦。
“去生活、去爱”,才是真正了解一个地方的方式。但驻扎下来生活一段时间的机会,是极为不易的。因此,通过旅游,去感受,去打开一些眼界,有一些具身的体会,也是好的。只是可能要记得,这些浅微的印象并非这个地方的全部真相。
王春芳:浮光掠影式的旅游方式肯定不是熟悉和了解某个地方自然及风土人情的理想方式,但是也不是很多人有像作者这样的条件一直在阿勒泰生活,或者能去到当地生活一段时间。那么退而求其次,带着好奇的眼睛、敏睿的感受力以及空杯式的敬意去这个美好的地方看、听和体会,也蛮美妙的。以前环大西北自驾游的时候很感慨那里的大漠、隔壁、草原和雪山这些丰富的极致的大自然之美,一直向往着重游。其实也是因为很好奇牧民在那草地上张起的白色的小三角帐篷里究竟如何生活的,所以才从李娟的书里读到了更多的欣喜与满足。因为读李娟,因为看《我的阿勒泰》这部剧,更向往去这个地方看看,希望能以更深入的旅行方式去体验。但是不是现在,现在就不凑热闹了,等热度降一降再降一降,先别去添乱。当然,这样的热度可能会超过当地的承载度,确实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相当大。希望当地政府能接住这一波热度,从基本的保障、环境保护、旅游管理等方面用心细致地进行管理,接待并引导好好奇的游客,同时能保护当地生态、尊重当地民俗,牧民的“转场”思路也许是个好的旅游管理路径呢。
张建炜:新疆其实已经在我的旅游名单里了,当然不完全是因为李娟和她的阿勒泰,毕竟我喜欢李娟的散文也蛮久了。想去新疆可能是因为独库公路吧。
跟着文学作品,或者跟着影视作品去旅游,是旅游的一种卖点。说实话我倒不是很热衷这种有点印证式的旅行。特别是像现在,就像王老师说的,因为《我的阿勒泰》这部电视剧,去凑热闹,就像是添乱一样。等热度降一降再降一降,或者找个相对的淡季,那时候再去,可能旅游的体验会更好。还有嘛,不那么热的时候,价格会更实在,性价比应该会更高。
徐珊:哈哈,不瞒三位老师,我必须嘚瑟一下,阿勒泰我是去过的,而且还会再去的。作为李娟的超级粉丝,我非常期待李娟能写出更好的作品,甚至写写小说也未尝不可,她的幽默笔触在小说里也会大放异彩的。不知三位老师对她未来的创作有何期待。
王春芳:对于敏锐细腻的作家而言,生活和不断成长的自己就是她源源不断的观察与书写之源。特别期待李娟在更成熟更自洽的不同女性年龄阶段书写不同的作品,期待再次与她的充满生命张力与灵性的文字相遇相知。
林英:李娟早就成名了,但《我的阿勒泰》电视剧的播出,无疑让她更红了。我们的这期对谈的产生,某种意义上也是李娟更红了的一个注脚。
如此大红大紫之下,李娟以及她的写作会有什么变化吗?这应该是很多人密切关注的问题。有朋友说“今天这个时代,一切红尤其影像红都难免让我有些生疑,这心态已不同于早年读文字。原谅我卑劣的内心。”我同意这位朋友对人性的审视与判断。但对于李娟,我似乎有着比对其他人来说更多一些的信心。正如另一位朋友所说,其对李娟“很是羡慕——不仅仅是对其文字表达的天赋——她的精神状态似乎仍停留在青少年时期,没有中年人的焦虑与世故。这或许就是她成功的主要原因,比文字技巧更重要的是她那没有被岁月侵蚀的真诚。”拥有不被岁月侵蚀的真诚的李娟,继续“去生活,去爱,去受伤”的她,由此汩汩流出的文字,有理由相信它们依然会是动人的,值得期待的。祝福李娟。
张建炜:李娟今年大概是46岁了。如果说,她之前的散文里,有一种“年轻心态“的话,她今后的创作,应该是一种“中年心态”吧。一个更成熟更包容,情绪更稳定的李娟,应该会呈现一种更内敛,更丰厚,也更蕴藉的生命状态,我期待。
 徐珊:非常非常感谢三位老师能聚在一起,聊喜欢的作家,聊好看的剧,蹭李娟和阿勒泰的热点。等李娟有新作品问世,再和亲爱的老师们在紫荆大讲堂相聚。
再次谢谢张老师!谢谢王老师!谢谢林老师!

麦 / 田 / 守 / 望 / 者

传道授业解惑,执着追求守望。
“麦田守望者”旨在提供一个讲述自己教学故事、分享教学经验、畅谈教学感悟的平台,让教学相长的教育精神永流传。

老师,我给妈妈看中国

文 / 国际文化学院  陈卓婧

2020年8月一个下着小雨的午后,那是我刚来学院几天。一个留学生让我给他出一张放行条。这是第一个跟我见面的学生,他留着长发,很有礼貌。比较触动我的是,他临走给我鞠了一躬。这个画面,开启了我来华留学生管理的生涯,也融进了我生命的能量里。好像这些时刻可以永远拿出来,被无限回忆,无限憧憬。
和俄罗斯女孩塔西娅的相识源于国际学生“我与汉字”演讲大赛。那时候还是疫情管控期,我们选拔学生是通过线上语音。我欣喜于她流利的汉语表达。但是她表明不确定要参加,因为没有过参赛经验,觉得自己做不到。我说去尝试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去挑战自己,会是一个非常棒的体验,还有我会帮助你。她被我说服了,才有了后来的故事。第一次见面我完全被她的活泼灵动“折服”了。我问她:“你能坚持完成这个比赛吗,如果你可以,我们一起努力。”她俏皮下透出一股坚韧说:“战斗民族,不能输。”在演讲之前,主办方安排我们到汤阴县进行调研。塔西娅的的感悟比较打动我。她说:“我第一次真正能感受到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历史不是请别人跟我讲的,而是我亲自来到这个地方去了解,去感受,身临其境去了解中国的文化古城。”参观岳飞博物馆,她把我叫到一旁,告诉我:“我终于明白中国为什么发展那么好了。在古代打仗,穿那么重的衣服,拿那么重的兵器,还骑着马。你们中国人太了不起了。”在汤阴县博物馆参观时,塔西娅还体验了汉字的书写,玩了PK成语游戏。她很感慨:“那么小的地方有这么深厚的文化,涌现这么多优秀的人。”有了这些经历后,塔西娅备战比赛的劲头更足了。我让她把岳飞的故事也写进演讲稿。在比赛时,讲起这些天的感受,塔西娅在台上动情了,我在后台同步播放PPT也跟着抽泣。她下台后说有紧张的原因。我后来想了想我们可能太累了,而且都是想把事情做好。通过这次交流活动,学生接触和了解中国悠久的汉字文化与灿烂文明,从而爱上中国,想讲好中国故事,化身使者传播中国文化。在学生身上我也看到了难得的值得学习的品质,这就是文化的魅力。
还有一次黔南少数民族文化之旅也让我记忆犹新。我带领三个留学生去贵州参加“美的教育”体验活动。在高铁上,学生一路领略祖国的山川面貌,孟加拉国籍留学生白彦兴奋地说:“中国这么漂亮,我们都不知道。我要去告诉我的朋友们。”因为白彦作为学生代表需要发言,我们就在高铁上写发言稿。我建议他可以从自己的感受去谈对一些民俗活动的期待。白彦说自己很喜欢中国的甲骨文。他对书法感兴趣,想从中国少数民族水族的文字去展开。后来的体验课,在水族研究专家蒙耀远老师的课堂,留学生们齐声朗读水族的文字,被水族文字承载的文化故事所吸引,而一些音同让留学生们有了在异乡遇见故乡之喜。他们还前往黔南少数民族村落,参与了当地传统手工艺的制作。他们通过亲自参与苗绣、马尾绣、枫香染等技艺的学习,领略到了中国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我记得第一天途经杉木湖,塔吉克斯坦籍留学生郑重跟我说杉木湖像小的颐和园一样,太漂亮了。第一天的晚饭时间,白彦跟他远在孟加拉国的妈妈视频,他说:“老师,我给妈妈看中国。”晚饭过后,我们一起在乡间散步,吉尔吉斯斯坦籍留学生巴依诗说乡村的味道是最干净的味道。”这些活动对学生教育意义很大。通过亲临实地,他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多元文化的独特之处以及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理念。这次体验也为他们未来在国际舞台上推广中国文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020年到2024年,短短四年,变化的是人来人往,学生更迭,不变的是对做学生工作的热爱,和对初心的守护。回想起自己第一次参加外国留学生学会年度工作总结会,参会老师的一句发言:“培养有中国情怀,广东情结的留学生。”这句话印刻在我心里,也是我做来华留学生管理工作的底色。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用我的热情和智慧,书写我的教育故事。

璀璨星河,熠熠生辉:一位女教师的多重身份与风采

文 / 国际文化学院   张倩

自 2009 年入职以来,我在国际文化学院留学生工作办公室担任“学生事务主管”,负责管理留学生的各项事务。也开启了多重身份转换的生活。
迎新工作——多国语言翻译
凭借在韩国留学和在英国工作的经历,我能流利地使用英语和韩语进行日常交流。在新生报到时,我充分发挥自己的语言优势,为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提供了热情周到的服务。我不仅能够用不同的语言与留学生进行沟通,还能够根据他们的语言能力情况,用不同难易程度的英语进行交流。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甚至能够通过留学生的口音,判断出他们来自哪个国家。
新生校园游——专业导游上场
华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每学期都有大量的留学生新生入学,为了让这些留学生更好地熟悉校园环境,我会组织新生校园游。在新生到达后,我会带领他们参观校园,介绍学校的各种设施和服务。我会带留学生们去食堂、理发店、商店、邮局、银行、图书馆、面包店、市场、超市、游泳馆、运动场、篮球场和网球场等地方,让他们了解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游览过程中,我还会介绍华师的标志性建筑和趣闻,让留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学校的历史和文化。
后来,我被调入学生事务办公室,负责组织策划全院的学生活动。我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中外友人运动会、拔河比赛、“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国际文化节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留学生的课余生活,还促进了中外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友谊。
中外友人运动会——全能教练
每年 10 月底到 11 月初,广州都会举办“中外友人运动会”,设有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保龄球和网球六类运动、十一项比赛,是最受留学生欢迎的外事体育项目。我负责组织和带领超百人的留学生运动员队伍代表华南师范大学参赛。我根据留学生的特点和兴趣,进行搭档、组队,并挑选领队进行集体训练和陪练。我还会向组委会提交报名表,为参赛队员争取到更好的签位。在比赛过程中,我会在乒乓球、网球和保龄球各场馆间奔波,为学生们压阵鼓劲。我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回报,我们华师留学生代表队先后夺得了保龄球男子组和女子组的冠军,男子网球双打的亚军,乒乓球男子单打冠军、亚军、第四名、第六名和第七名;女子乒乓球比赛的冠军和季军;男子篮球比赛亚军;男子足球比赛亚军;男子羽毛球单打冠军和双打亚军;第七届中外有人运动会女子羽毛球单打冠军、第六名和第七名。
拔河比赛——主持人
我们学院每学期大概有30个班级,每个班大概20人左右,其中可能来自于不同的10几个国家,怎样能让来自于五湖四海的留学生尽快的熟悉彼此并结下深厚的友谊呢?一场团体性的竞技类比赛可以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每学期我都会组织一场以班级为单位的拔河比赛。各班中不参赛的人员也会热心的参与,有的做观众,有的当拉拉队。各班的班主任老师也积极配合,从比赛前的选人,到比赛时的排列队形都亲力亲为,遇到个别班级男女比例不平衡的,班主任老师干脆就直接上场参赛,真可谓是学院师生同乐的一场体育盛会。作为留学生的两大生源国印尼和泰国,偶尔也会互相呛声,来一场国与国之间的对决,不过分出胜负后,两国学生会紧紧的拥抱在一起,火药味竟然可以瞬间消失变成浓浓的友谊。
“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指导老师
“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是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汉办联合举办的一项重要赛事,旨在展示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和交流汉语学习经验。广州赛区共有6所高校近50名留学生参赛,最终只有3名留学生可以成功晋级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决赛,竞争是非常激烈的。我作为学院的指导老师,负责组织和培训留学生参加比赛。我会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优势,为他们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并指导他们进行中华文化知识讲座、设计自我介绍、指导才艺展示和模拟评委问答等环节。在我的指导下,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王耀和苏丹的阿木分别夺得全国三十强和四十强的好成绩。
国际文化节——总导演
国际文化节是华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的一项重要活动,旨在展示各国留学生的文化特色和增进各国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友谊。我作为国际文化节的总导演,负责策划和组织整个活动。我会提前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并组织留学生们进行准备和排练。在活动过程中,我会协调各方面的工作,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我还会亲自参与到活动中,与留学生们一起分享快乐和友谊。
“留动中国”在华留学生阳光体育比赛——参赛策划
“留动中国”在华留学生阳光体育比赛是教育部发起的一项重要赛事,旨在促进在华留学生的体育锻炼和文化交流。我作为学院的参赛策划,负责组织和带领留学生参赛。我会根据比赛规则和留学生的特点,制定参赛方案,并组织留学生们进行训练和比赛。在比赛过程中,我会协调各方面的工作,确保留学生们能够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我还会亲自带领留学生们参加比赛,为他们提供指导和支持。
后来,由于工作需要,我又被调到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先做留学生辅导员,后担任研工办主任,由于之前参加过急救员培训和心理咨询培训。当我们学生在教室突发哮喘的时候,我第一时间提着办公室常备的急救箱,赶到现场,一边请同学帮忙把患者抬到通风处,给她使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做紧急处理,一边联系校医院告知情况,提醒急救医生带氧气来学院,5分钟内让学生得到最好的救治,将伤害降到了最低。我还先后紧急处理过癫痫、中暑、低血糖等突发情况。由于常年从事学生工作,养成了电话7*24小时不关机的习惯,有一次深夜,突然收到一位学生的电话,学生讲述着家人生病了,身边发生了很多不好的事情,我耐心的倾听着,跟学生聊到了天亮。很久以后,那位学生说,老师,你知道吗,有一次深夜我给你打电话,其实是想跟你说再见,然后去另一个世界陪伴我的家人。是你的温柔让我又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的美好。我说,电话响起的那一刻,我就猜到了。不开心的事情,就让它随着时间消失吧,享受属于你的人生和时代。
工作之余,我还考取了国际中文教师资格证和省级普通话测试员证,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我先后被评为全国微课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广东高校来华留学工作优秀个人、华南师范大学优秀党员、优秀社团指导老师等。
从留学生办公室到学生事务办公室,再到研究生工作办公室,从学生管理到活动策划,从思政教育到教务管理,省级普通话测试员到国际汉语教师,多角度多重身份的切换并未给我的工作带来困扰,反而让我更加游刃有余,遇到各种难题,我总能想到解决的办法,总会有一个planB。永远不要定义自己,大胆去尝试,在璀璨星河中熠熠生辉。

耕耘手记

耕耘英语课,我手写我心。本栏目邀请朱德芬老师开启“耕耘手记”专栏,为我们记录课堂内外,思考教育话题,速写现代大学生群像。通过朴素真实的文字,提供一扇明亮的窗户,看见每一位平凡却独一无二的同学,看到熠熠生辉的校园青春生活。

专栏简介

考试这件小事

文 / 国际商学院   朱德芬

(一)
六月的某一个晚上,我正坐在电脑面前看着屏幕上刚出好的月考试卷。刚用各搜索软件搜了一遍,确保互联网上没有相同的题目,然后逐一地校对:格式、句子、单词、答案…… 桌上的手机震动,有信息过来。
“老师,下周一的考试可以不来吗?”
“为什么不来?”
“有欧冠比赛。”
“可看回播吗?”
“看回播?那是不可能的!”
发信息的是H同学。刚认识他的时候,有次问我:United是怎么拼的?我说就是United Manchester 那个United啊。他说哦怪不得我不会,我不喜欢他们。一个学期下来,他起码有两次因为球赛而不想来考试。
七月,期末考试。 监考的是隔壁班的学生。离考试还有五分钟,场面仍有点混乱,主要是到场的学生才只有一半左右,门口有陆陆续续但不甚慌张的脚步声。坐着的学生有些拿着一叠纸在进行最后一分钟备考,有些啃着手里的早餐面包……我敦促学生清理桌面,手机放到墙上的手机袋,把证件拿出来……
一个学生在书包里翻来翻去,说
“证件忘了带。”
“这都能忘?如果你去参加真正的雅思考试怎么办?”我说。
“那报名费就送给白送给人家了。”一个同学替他回答。
“反正又不差那两千块。”他答。
“现在好像不是两千块了”另一个学生说。
“不是吗?”
“当然不是……”
就在他们准备就考试报名价格问题进行热烈讨论的时候,我赶紧叫他们打住。辅导员给忘带身份证的学生写了证明。学生安静下来开始考试。
一个学生举手,说:
“老师,有笔吗?借我用一下。”
我把笔拿过去递给他,没说啥。这很常见。我的袋子里早已准备了若干支笔。
(二)
    考试对于学生不是一件陌生的事情。从小学(甚至可以说从幼儿园)开始到读完高中,学生们经历过的考试已不计其数。曾听一同事说,她女儿在读初中,为准备期中考试,学校已进行了三次模拟考试。我女儿在读小学,每个星期都有考试。况且学生除了学校里的考试,校外的考试也多得不胜枚举,钢琴、舞蹈、绘画、象棋、编程……
合作办学项目的英语语言教学分为五个级别,每完成一个级别的学习进行一次月考,由考试成绩决定升留级。这些成绩除了作为学生在该项目的学习证明外,主要是为学生参加英国剑桥的雅思考试做全面的准备。
所以,我能理解考试给学生带来的压迫感,也能理解极端的压力下导致的极端反应。 记得自己读大学的时候,我们班同学发明过一种解压方法。每次考试,发卷子之前,课室鸦雀无声,紧张的心跳此起彼伏,这时文娱委员就会带头,唱一句当时的流行歌,说“预备起”,全班同学便跟着大声地唱了起来,凛然豪壮之情一览无遗。监考老师则非常友好地站在讲台微笑地看着我们,等我们唱完,说,好了,开始考试。不是在这里提倡,但现在每次想起来都是面带微笑的呀。每次期末十几门的考试,所考内容早已忘记,当时的大合唱却还印象犹记。
时移世易,学生们排压的方式也不一样。我们遇到过在考试过程中睡着的学生。有些学生,实在看不明白卷子,在上面画漫画或者写故事。也有学生在上面用特有的符号表达自己的愤慨。再者,他把卷子藏起来不交。等考完监考老师在上面数卷子,数来数去数不清楚,总数就三十,却数得满头大汗。而关于学生在考试中的种种表现,确实是老师们经常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
时代不一样了,但考试的重要影响力还依旧。高考自不用说,十二年寒窗的学习成果,结果直接影响未来的职业和人生。而据说现在,中考的重要性要远超高考,因为有一半的学生将进入职高或是直接参与工作,而高考则会有80%以上的学生进入大学。试想象这给家长和考生带来的压力。
剑桥雅思考试分为听说读写四科成绩,以9分制算。拿阅读来说,共40道题,如果答对23-26个,分数为6。大部分大学的入学分数要求为6,如果低于这个分数,就要先上语言课。差0.5分就等于上多10周以上的语言课,时间和费用上的成本大大提高。
考试这么重要,考试的合理性在哪里?2022级一个学生就特别喜欢问这个问题: 为什么要用这篇文章来考?为什么我一定要回答他问的问题?为什么对不对由他说了算?当然,我们有语言测试学,已经跨越多个学科从不同角度去研究语言考试,从不同的维度去介定考试的科学性。但这些方面是否涵盖了考试的全部?其实这门学科目前提出的问题远比它解决的问题多得多。本文篇幅所限,不加妄论。
(三)
学生们考试之前看上去满不在乎的,考完之后却是另一番景象,纷纷发信询问成绩,问的还不单止是自己的成绩。我做对了几个?谁最高分?谁最低分?
然后真正的雅思考试就来了。所有的学生好像瞬间变得爱学习了。他们埋头刷题,在网上搜索雅思考试备考攻略,购买各种据说能极速提分的资料,背厚厚的单词书。一些书的名字赫然写着“雅思胜经”,“雅思真经”等等。不止一个学生,可能是听了坊间传闻,四处向老师求证: 到东南亚地区去考分数会高一点?
课间偶尔和一个女孩闲聊,问她报名考试了没有,报了几月份的?她说报了7月8号和15号的。
“两次?”
“嗯,先考两次再说。看看哪次分数高。”
“这样也好。”我欲言又止,连连点着头。还是让让他们按照自己的计划来吧。
某周六雅思笔试结束后,一学生发了一个微信截图过来,说他的一个朋友在考试的时候因为提前翻了试卷,考试作废了。另一个学生在下午时候打钉钉电话, 同一个内容——翻卷违规零分。我问不是有广播考场指令的吗?她说只顾着看试卷没注意听,说心里觉得很可惜,因为感觉这一次题目很简单,自己发挥得也很好……我也觉得很可惜,但也只能努力想一些鼓励的话对她说。这次的通话时长为半个小时。
后来每当模拟考试,不管在哪个班监考,我都把禁止提前翻卷以及不能超时答卷的规定一遍一遍地说。但我知道总有人没有听到,或者不会记住。这就是考试,考得不仅仅是你能不能写对答案。

读 / 书 / 咖 / 啡 / 吧

阅读一本好书,感受不一样的人生。
“读书咖啡吧”旨在提供一处静谧读书的空间,展现教职工们读书学习思考人生的感悟和思想,让读书人的智慧光芒在此熠熠生辉。

读书分享

文 /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姚维

《约恩·福瑟戏剧选》:重章叠句的对话台词具有诗歌的韵味,但这种韵味并非是如史诗般的恢弘或如古典诗歌那般的优美,而是一种茫然和空洞。重复的台词指向了对话的错位和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关系。弥散在其中的,是如同面对挪威峡湾时不由自主涌上心头的那股凛冽、寂寥和不可名状的恐惧感。一如序言所说,福瑟作品中所关注的主题,是古往今来戏剧舞台上的永恒命题:人类生存的困境——交流的隔阂,人与人之间、人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对抗……在福瑟笔下,舞台上的人被剥离出了所有那些能让读者将之导向一个具体化的角色的要素,而变成了一个符号化的存在,成为了现代人身陷存在主义困境的一个注脚。
《远东冰原上的猫头鹰》:看的时候,会让人联想到《黄金神威》,虽然听上去,是一个关于美国鸟类学者带着自己的俄罗斯助手追踪、研究猫头鹰的,具有很强专业性的故事,但是真正看过就会发现,整本书真正意义上的主角并不是猫头鹰,而是在追寻猫头鹰的过程中出场的一个又一个的人。他们为了科学研究和生态保护而付出的努力,与他们做出来的一件又一件荒唐搞笑的事(包括但不限于在碎裂的冰河上开着雪地摩托狂奔、靠蒸桑拿来检验革命友谊、没有伏特加就拿着工业乙醇狂炫、因为队友鼾声太大于是集体投票把他“流放”并美其名曰安排去观察鸟类、在美丽的自然之地撒尿以作纪念……)远东的荒原河谷、野性的各色生物、狂野的远东荒野饮食、充满曲折的冒险故事,还有一个个既神经又可爱的俄罗斯人,共同构成了一部极具特色的下饭番剧。
《漫长的余生:一个北魏宫女和她的时代》:尽管就文本的内容篇幅而言,对王钟儿的着墨并不多,其身后留下的一方墓志碑文所能勾勒出的人生线条也极其简陋,但想来,一个在乱世遭遇了战乱和被掳掠,却还能在异国的宫廷里直攀上一品宫女的高位,最终得享善终,平静走完漫长的一生,甚至还能在慢慢历史长河和亿万人群中,于不经意间为后人留下一抹似有若无的身影,王钟儿无疑已经是她那个时代极少数的幸运儿了。作者穷尽了所有相关的史料文献,为我们打开了她生命故事的一扇门,更由此开启了诸多像她一样被湮没、被掩埋的小人物的门:那些与她生命相连、相交、相同的小人物的故事,也借由她的经历,一一走上台前。
《有顶天家族》:还有谁比森见登美彦更能在浮华的现代社会写出像昭和时代的街道一般静雅的气氛呢?在大家都力图反省文明过度发展过程中的寂寞和萧瑟时,他却懒散地娓娓讲述一个个仿佛传自过去的古老故事,那份闲适,就像雨后京都的街道。这大概是独属于森见登美彦这个京大宅男所独有的乐趣了。《有顶天家族》延续了森见登美彦作品的那种恣肆、荒诞、疯狂和无意义,当然,还有乐趣。恰如作者借角色之口所言“有趣即正义”。总的来说,第一部《有顶天家族》比第二部《二代目归来》要更契合“有趣”这一要义。《二代目归来》的故事更显“现实”,节奏上也不如第一部紧凑,少了些“游戏人生”的从容,多了几分“智斗”的紧张。当然,这并非意味着这只是个童话式的轻松故事,恰恰相反,一如喜剧的内核是悲剧一般,“荒诞”故事的内核恰恰就是“现实”。无论是法力强大的天狗、呆萌的狸猫还是神经质的人类,透过表层的外衣,看到的实则是一个个现实中的人。那种作为现实的人的悲伤与无可奈何,总是隐藏在欢笑和肆意之下,一如游戏人间的弁天,也依旧是个会偷偷躲在井边哭泣的孤独少女。
《企鹅公路》:一个充满了夏日感的故事。如果说杜拉斯写出了西贡那午后的闷热和粘滞感,奥威尔写出了缅甸丛林的那种潮湿和茫然感,那么《企鹅公路》有着东亚小镇的暑期假日,那种独特的身处其中时平凡无奇,而一旦度过了,再回首那些时光却又恍如梦境一般的奇妙感,有一种令人倍感爽快的明净和轻松。但就像森见登美彦那些幻想之下透着一种不易察觉却又无可忽视的现实感的作品一样,《企鹅公路》也同样有着难以言说又不可遏止的怅然感,那是青春时期的思恋无疾而终的遗憾,是一段惊天动地的夏日冒险后一切复归日常的不真实感,也是伴随着成长而带来的一种告别昨日的无可奈何。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与其说《企鹅公路》讲述了一个科幻故事,倒不如说,它其实讲述了一个我们都曾拥有过的青春故事。
《你好,忧愁》:读起来和太宰治的《女生徒》完全不一样的感受。说起来,接触到萨冈,竟然还是因为看田边圣子的《乔瑟与虎与鱼群》。第一次看《你好,忧愁》,多少是有些让人头痛的。毕竟过了青春期那种独有的忧郁时光,很难对这种少女愁绪产生什么样的共鸣。更何况萨冈没有把笔墨落在少女青春期那种细腻的、矛盾的,同时又蕴藉着一股生命力量的内心悸动描绘上,反而于字里行间透着一股子“现代性”的空心感。那种不声张却无可忽视的愁绪与残酷,都通过人与人之间不羁的欲与爱,难以避免的相聚离别,以及由此造成的关系上的紧张感而展露无遗。现在想来,似乎这种萨冈式的忧愁气质也恰好契合了千禧年前后日本青春爱情电影独有的日式忧郁,难怪关于青春的日式爱情故事下总流淌着一条名为忧伤的河流。
《银河铁道之夜》:大概是心境变化了,连看童话故事,看到的也更多是一种无可奈何。在几个故事中,《银河铁道之夜》和《雁童子》算是最喜欢的,但某种意义上在我心里,也都是充满了怅惘感的故事。在一开始,我下意识地把《银河铁道之夜》当作了另一种版本的《爱丽丝梦游仙境》,以为也是个借助梦境来言说奇幻冒险的故事,但后来却发现,它似乎更容易让我回忆起《小王子》和《麦田里的守望者》。两个少年在银河的夜空中,一段遇到形形色色旅人的充满着浪漫诗意想象的旅行,那幅图景,与霍尔顿口中那悬崖边的大块金色麦田里,孩子们尽情嬉戏的景象,和小王子与狐狸并肩而坐的背影,都交织在一起。这或许也是对于那种美不胜收的景致下隐含着一个悲哀孤独的情感世界的共通表达吧。“何为幸福”注定是一个没有唯一且绝对答案、需要我们不断追寻自己的回答的问题,如果说幸福是在美好而虚幻的“银河铁道之夜”里,那么这幸福多少是有些空洞的;或许,幸福不是向着梦中的璀璨夜空去寻找,而是在现实中,在梦醒后。也许它听来有那么一些残酷和凛冽,但至少我们还能像乔班尼那样,一路奔向小镇,去告诉妈妈爸爸要回来了。
《武士》:在看远藤周作的书之前,我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老把他和藤泽周平搞混淆。不过真到了拾起书本来看时,才发现原来二者竟是如此的不同。《武士》和《沉默》仿佛互为镜像,一个讲了异域的传教士到江户日本传教最终却被迫践踏了自己的信仰的故事;一个讲了寒村武士受命远赴异域完成幕府交代的使命,历尽一路徒劳返回故国后却遭到了莫须有的审判,最终在死亡前觉悟了自己的信仰的故事。不过在我看来,故事的张力并不在于“信仰是否存在、如何看待信教与弃教”上,抛却掉那些外在的形式感的东西和含糊的抽象道德讨论,故事中那些丰富而典型化的二元对立:封闭与开放,家园与世界,宗教与政治,一神与泛神,信与不信,激烈的外部冲突裹挟着角色的内部冲突,在深沉如海的叙事下形成相互撕扯的巨大张力,或许更值得我们注意。在这个意义上,比起藤泽周平笔下一瞬辉煌后复归庸常的下级武士和池波正太郎笔下不急不躁享受日常美食的剑豪,远藤周作笔下的长谷仓六右卫门,那背影实在是太过于沉重了些。
《大唐狄公案》:能够把公案小说的传奇性和西式推理小说的悬疑感结合得恰到好处的,在我目前的阅读经验里,算得上是绝无仅有了。感觉还挺适合改编成影视作品的。实际上,故事的模式会让我想到电视剧《狄仁杰探案》,就是几个案件和几个事件交错在一起——不是西方式侦探小说那种纯推理破案,而是还会夹杂着诸如宫廷阴谋、边境叛乱、宗教秘事、血亲复仇等事件,探案推理、官场世情、武斗对决等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环环相扣的效果。而高罗佩所塑造的狄仁杰,也充满了中西结合的味道,兼具传统儒家士大夫的现实主义(对佛道鬼神的排斥和一些道德问题上的保守)和西方式绅士的开明包容(愿意成人之美和平等对待他人)。不过比起这些,我其实更喜欢它所展现出的架构的唐代世界,相对于国内的一些古代背景小说,高罗佩笔下的李唐武周世界,视野更显得开阔,不仅能把唐代社会的三教九流、各色人等的生活融入其中。虽然有不少细节有点跳戏,不太符合那个时代的实际,比如乱入的白莲教。但很难得的是,作者把高丽、安南、阿拉伯、西域这些当时的周边文明也兼顾到了,呈现出了另一种意义上的大唐气象。
《漫长的星期六》:就访谈而言,算得上是有些烧脑的了。不过从这种段话里,却也能够看得到斯坦纳的真性情。某种程度上,他的坦诚直言算得上是一个亮点,比之于圆滑和四平八稳,这份带着偏见和武断的真诚倒是更显得可贵。况且其中不乏让人莞尔一笑的真言,如“我知道我们应该爱人类。但有时我觉得爱人类很难”“我相信上帝是卡夫卡的叔叔,他不会给我们简单的生活”“(读书)要做笔记,要画重点,要跟文本竞争,在书页边缘写上:好蠢啊!这都是些什么想法!”某种程度上,斯坦纳本身就如同一本书一样,能够让我们有百转千回的体验,也会在合上之后产生回味无穷的感觉。一如一个评论所说的,“读到斯坦纳评论薇依,阿伦特,波伏娃的时候心里忿忿不平,心想他真是男性沙文主义者。读到他评论海德格尔的部分,又觉得斯坦纳真实而直白,看到后面他讲阅读的部分,觉得还挺可爱...到最后,看到他说理解自身的有限性既不靠哲学,也非靠自我认知,而是借助常识,‘待在我们深爱的人身边,告诉自己曾经共度的时光很美好。’突然感觉被触动到...”这种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容纳并且调和了一些惊人的透彻和一些惊人的愚蠢的状态,或许也是我们当下身处漫长的星期六的一种反映。“星期五耶稣去世,夜晚到来,圣殿的面纱被撕裂;之后,对信徒来说,不确定性已然超出一切恐怖——星期六是未知的,没有任何事情发生,没有任何动静;最后,大家才等来星期天的复活。这是一种有着无限暗示力的模式。我们经历灾难、折磨、痛苦,继而等待,对于许多人来说星期六永远不会结束。弥赛亚不会回来,星期六仍在继续。”

《巨流河》读后有感

文 / 国际文化学院   陈珺

 寒假期间无意中看到了《巨流河》这本书。刚开始是被书名所吸引,好奇这巨流河到底位于何方,原来是清代对呼辽河的称呼,是东北鸭绿江的支流。这本书记录的是两代人从东北的巨流河到台湾的哑口海的故事,由台湾文学家齐邦媛先生在80岁高龄时花费四年时间写成。这本书以个人传记的视角,记录了近代中国社会从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到赴台定居的几十年间的历史变迁。这本书不仅是一部个人传记,更是一部时代的缩影和反思。
以前看到的历史书籍多是波澜壮阔,充满了传奇色彩的。但是这本书却是如涓涓细流,娓娓道来,“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许多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和事件在齐先生的笔下都还原成了活生生的人,有着深刻情感记忆的经历。有人评价说,它未免太过小儿女状。但我认为这正是这本书的感人之处。历史在经过漫长的岁月后,在未曾亲历的人眼中,多被简化为教科书上的一串串数字,一桩桩事件。在历史课上,它们成为学生必须背诵的条目,在考试中,成为必须按点作答的刻板价值和意义。然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生,每个人也仅有这一生,无数人这无法回头的点点滴滴才汇成了历史的滚滚洪流。
在这本书里出现了两代人,老一代是齐邦媛先生的父辈和老师,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齐先生的父亲齐世英,还有她的老师朱光潜。而新一代则是齐先生这一代人,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则是她自己和她的初恋飞行英雄张大飞。
齐邦媛的父亲齐世英,其父亲是奉军张作霖的部下。少时受政府资助,赴德国和日本学习,怀揣着爱国理想和救国救民的抱负,回国后追随郭松龄将军。郭松龄将军在东北大地饱受日军凌虐的情况下,不愿加入军阀混战,而发动了反张作霖的战争。巨流河一战郭松龄将军战死,齐世英被张作霖父子追捕而被迫四处流亡,1926年底加入国民党。在东北九一八事变后,齐世英回东北为黄埔军校招生,当时东北生占了军校生的四分之一。1934年又在北平成立了“国立中山中学”,招收了大约2000名初一到高三的流亡学生。1949年底,齐世英由重庆,乘最后一班飞机来到台湾。1954年因与蒋介石政见不同,而被开除出党。这样一位颠沛半生,为抗日解放而奋斗的人,在齐邦媛儿时是不常得见的父亲,只有母亲相伴左右,成为其文学情怀的启蒙人。这样一位人称“铁老”的父亲给了她理想的深度,在她眼中父亲虽一生漂泊,却始终心怀故土,怀揣理想,不为私利,不为权势,一生保持着“温和”与“洁净”。

“亲子”阅读,尽享亲情温馨充实的美好时光。
亲子“阅读”,引领孩童走向书籍的美丽新世界。
本栏目邀请关注阅读、研究阅读、热爱阅读的林英老师,开启“亲子阅读手记”专栏,记录其亲子阅读过程中的种种观察与思考,以期与家长朋友们一起在阅读之路上携手远足,一起欣赏沿路的花草虫鱼,一起走过重重迷嶂与山重水复,一起走向远方,走向辽阔。

专栏简介

亲子阅读手记

如何从亲子阅读过渡到自主阅读

文 /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林英

有关亲子阅读的种种,各界讨论得都比较多,也为家长们所重视。而从亲子阅读向自主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以及解决之道,似乎较少被谈及。
实际上,孩子从亲子阅读转换到自主阅读的过程并不容易。亲子阅读时,孩子主要是听和看图画,有家长的朗读与引导,理解起来是比较流畅的。而自主阅读,孩子需要自己辨认字词,通过字句理解意思并建构想象。这一套理解程序,于刚开始自主阅读的孩子来说并不熟悉,也不容易。与此同时,孩子此时的识字量尚不多,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时还会遇到各种“拦路虎”,阅读的难度又增加了几分。也因此,一些在亲子阅读时期热爱阅读、享受阅读的孩子,在这个阶段可能表现得不愿阅读,甚至抗拒阅读。从亲子阅读向自主阅读过程过渡,是孩子阅读之路上一场阵痛。如何衔接得更为和缓、充分一些,是值得讨论的话题。笔者不揣浅陋,试图贡献一些自己一路摸索的经验与思考,“嘤嘤其鸣,求其友声。”
一、 从孩子喜欢的读物开始
每每喊孩子自主阅读时,孩子就一脸狡黠地搬出他特别喜爱的一套“奥特曼”丛书,用看奥特曼来打发要求。有时搬出的甚至是他幼儿园的“成长记录”等等。好吧,此阶段的重点是“自主”,愿意自己去识别符号、获取意义,享受独自阅读的快乐,那翻看“奥特曼”“成长记录”等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有时我们去图书馆帮孩子借书,如在书架上发现其喜欢的奥特曼,像《奥特怪兽绘本·小怪兽的一年》之类的,我们简直如获至宝,马上从书架上抽取下来借回家,献宝一样“呈贡”给娃,借由这些喜欢的读物,孩子慢慢感受到自己翻阅的乐趣,逐渐地过渡到“自主阅读”。
二、 化用之前亲子阅读的经验与积累
有些绘本,在亲子阅读时孩子就表现出很强的兴趣。那么这些孩子喜欢的绘本,亲子阅读时又听家长读过,自主阅读起来会不会难度没那么大?孩子会比较愿意尝试?也因此,在图书馆借书时,重逢孩子之前喜欢的书籍时,我们往往会特意再借回来,作为供他自主阅读时选用的内容。
如《最美的法布尔昆虫记》,日本小林清之介著、松冈达英等绘,由爱心树童书出品、新蕾出版社出版,共12册。其画面清美,内容改编得也好。又如《奇先生妙小姐经典译本》系列,它由英国罗杰·哈哥李维斯、亚当·哈哥李维斯父子俩著,任溶溶、马爱农译,化学工业出版社,总共有95本。之前亲子阅读时,每一本读来,我们母子俩都欢乐不已。《挠痒痒先生》《荒唐先生》《恶作剧小姐》等等,让人都深深感叹于作者的幽默、想象力、包容与快乐!又如《独角兽魔法全书》,对这本书的作者和口碑,我们其实全无了解,但其插图、内容和想象力,深深吸引着孩子。
事实证明,这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将亲子阅读时喜爱的书籍移用到自主阅读的过程,对孩子来说进入难度相对减小,且有熟悉感,同时又有着自主阅读时带来的不一样的体验,因此容易被接受和喜欢。上面提到的《独角兽魔法全书》,实际上它的文字量和阅读难度大概都已在小学中高年级的水平,这对于刚开始自主阅读、六七岁的娃来说并不容易。但些许的难度,怎么能抵挡得住一颗热爱的心呢?孩子后来自己“连滚带爬”自主看完了此书。难并快乐着,浓厚的兴趣增加了克服阅读困难的勇气与毅力。
事实上,孩子自己也会不时自主重读那些家长为他读过的绘本。家里书架上的诸多绘本,如“斯凯瑞金色童书”系列:《忙忙碌碌镇》《轱辘轱辘转》《幸运的蚯蚓爬爬》《好忙好忙的小屁孩儿》《倒霉的弗兰伯先生》;宫西达也的书:《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遇到你,真好》《你真好》《永远永远爱你》;卡梅拉系列:《我想去看海》《我想有颗星星》《我不要被吃掉》……这些之前亲子阅读过的绘本,后来都成了孩子进入自主阅读的脚手架。从熟悉出发,以熟悉为“桥梁”,更易通向远方。
三、 适当辅助一些亲子阅读
于我而言,一边是希望孩子能尽快适应和享受自主阅读,一边其实无比怀念亲子阅读时的甜美与饱满。有时候是真想重温一下亲子阅读的美妙时光呀!与此同时,发现有些书明明不错,可孩子却直接将它们过滤掉,翻都不翻一下,为什么呢?用亲子阅读的方式带孩子进入这些书籍中,结果会怎样?
这些孩子不愿意翻阅的书中,辅助以亲子阅读,很快就会有所发现。一般而言,它们大致是这样三种情况。一些书可能是孩子真的不太喜欢,那不看了就是。有的可能是孩子自己一下没能体会到其中的妙味。和孩子一起先读上一些章节,嘿,孩子接着就自己饶有兴味地看了下去。有的呢,对于孩子来说自主阅读可能难度稍大,但借由亲子阅读中家长的朗读辅助理解,孩子就很能接受而且很喜欢,那就一起读读吧,借此也可以拓展孩子的阅读边界。如《走进奇妙的几何世界》([英]格里·贝利等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全6册):《魔幻立方体》《奔跑的球》《奇妙的三角》《跳舞的方》《飞翔的圆》《唱歌的线》,大体就是这种情况。
有时孩子过于依赖亲子阅读,迟迟不愿展开自主阅读,这让家长轻易不敢再次开启亲子阅读。实际上,把握好适度的量,它也是帮助孩子更好地进入自主阅读的重要辅助方式,同时也能借此将孩子自主阅读的天地开拓得更为丰富与多元。何况时不时重温亲子共读的“物理亲密”与“精神共享”,亦何其幸福哉!
四、 贵在坚持,让阅读成为习惯
阅读需要沉浸,方能得享其中真味。我们从现实的世界切入各类视频的世界时,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但从现实的世界切入阅读的世界,如未经训练、未成习惯的话,它并不是那么流畅自如。这一本领需要时时磨砺。同时,久不看书,重新再捡起时,又得需要一番新的适应。这就像一个习惯了跑步锻炼的人一样,去跑步是件很容易的事,一天不跑反倒还不习惯。但若隔了一阵子不跑,再捡起来时难度就明显增加,甚至不愿意开始。因此养成阅读习惯至为重要。同时,孩子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后,日日与书为伴,阅读的能力自然也能与日俱长。能力见长,从阅读中获得的乐趣也就变多,良性循环就这样得以形成。
在孩子的阅读之路上,遇到一些困难时,不轻易放弃,坚持下去,辅以合适的方法,终会柳暗花明又一村。阅读值得信仰,努力值得坚持。

文 / 学 / 手 / 工 / 坊

写一个故事,抒一段真情,让梦想照亮现实。
“文学手工坊”是为文学爱好者搭建的一个以务虚来实现务实的创作空间,大家在这个虚构和非虚构交织的文学世界里,成为一名散文家、诗人和小说家。

B25,不是B族维生素,而是一班公交车。这班公交车运行区间从天河体育中心至大学城中部枢纽。B25是大学城的广大、华师、星海学子们首选的交通工具。为什么是首选?道理很简单——方便、快捷。
说起B25,它的历史不算长。随着“BRT”应运而生,有七八年光景了。不知道有几人记得它的前世:专线5。之前,进出大学城的公交线路,有33、298、252等公交车。有一天,当“专线5”驰骋在大学城时,33、298、252路车不知所踪。那三班线路途过于冗长,出去一趟让人心塞。自从官洲隧道凿通后,“专线5”又转世成了眼前的B25。B25路过师大站、星海站,爬出官洲隧道便是仑头站——那是海珠区的地界。在仑头站候车的全是年轻的租客。B25所经之处,乡野风景,滔滔珠江,万亩果园,还有那不远处美轮美奂的广州塔——若坐B25观光是不错的选择。
B25是大学城学生眼里的香饽饽。它早上7点发车,晚上10点收车,风雨无阻。学子们出去炒更、上课、交流,坐上B25心里就踏实了……虽然说,短暂的旅途也挺挤的,但不是有那句话“挤挤更健康”吗?B25被师大的学子们戏称为“逼二我”,早晚高峰能挤上B25实乃一件幸运的事。我每次乘坐B25,都要去始发站中部枢纽等车,为的是有一个安稳的座儿。
那时,我经常在每周五下午出去补习外语,上午一下班,我赶紧收拾书包、水杯等,剩下的动作就是夺门而出飞奔下楼去公交站了,虽说挤挤更健康,但是能不挤还是不挤的好。B25的目的地一般都是体育中心,集吃喝玩乐于一地。情侣首选日常闲逛之地排第一位吧。每当夜幕降临,我完成了功课,是时候坐B25回大学城了,匆忙赶车,幸好B25还在灯火阑珊处等我。回到大学城已经不早了,洗洗睡去,翌日又是崭新的一天,继续努力学习、工作。B25,如千与千寻般带你走向两个世界。
B25名气大,口碑好。一班车到了人人尽知的地步,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连帮儿子、闺女带孩子的外地老人都晓得出城要坐B25。可以说,B25称得上是“和谐号”。我楼下的老太太说:“广州公交车真好,司机不做尴尬事,有人搭车,零钱不够,司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撵人下车,伤感情的事儿。要是在别的城市,说不准司机公事公办呢,没零钱也只能灰溜溜的下车了。”
我曾在《散文》杂志,读过一篇《5路车》。我记不清作者是哪位了,好像是安徽宿县人,因为写的是宿县的事。作者开门见山写道:“5路车,从我居住的楼下走过,我住在5楼,我从5楼往下看,我常常看到5路车。”5路车充满了市井味儿,而B25承载的是青春和记忆。 B25和5路车一样普通无奇。它只是普通不能再普通的公共交通工具。它从我上班的楼前驶过,默默地,一天天,一年年,周而复始,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舒国治说:“我爱我的年代和社会。”我认为这不是空洞口号,而是他真实的心声。就拿B25来说,它的守时、便利、干净、舒适,不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追求的生活目标吗?

B25

文 / 后勤管理处  丁纯

用一种积极的方式爱自己

文 / 国际文化学院  翟慧超

当人们看到这样的一个话题时,也许会产生很多的疑惑,人们甚至从来没有认真的去思考过这个问题,看似很简单的一件事情,要做好实为不易,对于自己所爱的东西或人,人们往往懂得如何去得到。正如有些人常常为了购买某个心仪的东西而不断的努力,也有人常常为了自己心爱的人而无私地奉献着,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那么,每天陪着自己的自己,人们却常常忽视“他”。很多书籍或课程都提到“爱自己是迈向成功的捷径”,而“爱自己”并非单纯地意味着让自己随心所欲。怎么做才能真正的“爱自己”呢?在阐述这一问题时,请大家先静心思考一个问题,连续问十遍自己“我是谁?”,人们在面对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时,常常会先回答自己的名字、然后是自己的身份、到自己的职业、或者是家庭与社会关系(如父亲、母亲、妻子、孩子)又或者回答我就是我、我是人等等。当你说这就是我时,有没有想过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是一个角色或已是一个使命?
人类生活在一个综合性的社会中,会为了很多东西去改变自己,却很少有人真正的关心自己,让自己达到最佳的状态。比如:我累了,是否该暂时放下手上的事情去休息一下,什么时候该休息?该怎么休息?似乎这些都被人们忽略着。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大部分人从来都没有意识到的东西,也是被人们无视着的“自己”,那就是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内在小孩”。什么是“内在小孩”呢?催眠界曾提出“冰山理论”这一说法,此说法证明人的意识只占人脑的10%。也就是说,人们从大脑发出的任何指令都是由这10%来完成的,而90%是潜意识,即还没有被发觉的潜能,暂时还没有开发出来的一块地方,这也就是为什么有母亲见到自己的孩子有危险时,能以一种超速度跑去拯救孩子。很多看似不可思议的事情每天都在身边发生着,这一切都归于潜意识的发挥,即内在小孩。因而需要小心的保护“内在小孩”,同时持续与之交流,使他与你的关系维持良好的状态,你自然就知道是否该休息 ,到没到游戏时间,该吃饭了,吃什么比较好等,内在小孩才是能够针对细节给你合适建议的最佳训练员。
既然“内在小孩”能帮助我们完成那么多事情,那么,该如何爱这个始终伴随我们的“内在小孩”呢?
首先,我们要学会聆听自己的声音。内在小孩会在我们有任何需要时给我们一个讯号,如果不去聆听,就直接按照自己所谓的意识去决定,内在小孩就成了一个使用工具,和自己完全的脱离了,内在小孩扮演着奴隶的角色,完全没有任何的尊重。因此,当我们需要做一件事情前,要先安静自己的心,让意识暂时的离开自己,让内在小孩(即潜意识)出来帮助做选择,比如:当你在面对选择未来的工作时,先让自己完全的安静下来,可以试着闭上眼睛,完全用耳朵来感受这个世界,在这个瞬间你能真正的和内在小孩沟通起来,这时的内在小孩也会慢慢的出来帮助你做最佳的选择。当你回到意识层面时,你会惊讶地发现,所谓的问题得到了完全的解决。因此,请观察你自己,任何时候都专心观察自己,有耐心、有感情地与内在小孩相处,并长久持续。
其次,就是清理记忆,据说只要进行清理工作,就可以解决问题。 某些事情的发生并没有任何原因,而是记忆被重播的缘故,例如:有个个案快三十岁了,吃饭时,只要手放在桌子上,就会无意识的将拳头紧握放在胸前。在帮助个案清理记忆时发现,个案在5岁时因吃饭时发生过一次意外,割破了肚皮,这个糟糕的记忆并没有被清理,而是一直存留在个案潜意识里面,伴随个案成长,因而当吃饭的动作被重复时,这个记忆就很自然的呈现出来了,这就是对过去曾经憎恨或者惧怕某种事物的真实体验。其实,内在小孩能深刻地记忆着很久以前的资讯,这些资讯如果不进行清除,就会一直跟随着个案,直到记忆被清除。只有及时有效的清除记忆,才有新的灵感进入,如果原本就被记忆占满,灵感是没有位置能进入的。在清理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就是从承认自己负有百分之百的责任开始,如果将记忆的发生归咎与他人,那么,任何的清理都是没有用的,我们人类所认为的问题,全部是内在小孩重播出来的记忆而已。最后,你会发现,所有的问题只不过是记忆在不断的被重播,例如:有些女孩在面对恋情的一点点波动时就会选择放弃,当恋爱中发生一些不满意的事情时,往往会轻易的放弃。其实,并不是她们喜欢放弃,而是这个记忆跟随着她们,当同类的事件发生时,这个记忆就出现了,最后,形成了习惯性的放弃,也就是自我模式的一个产生,如果不及时清理,这个记忆将会被一遍遍的重复。为什么内在小孩的记忆如此的惊人呢?因为内在小孩每秒钟能启动一千五百万比特的记忆,而我们的层面一秒只有十五比特的记忆。由此可见,我们的意识在内在小孩面前像微生物一样,微不足道。当然,在清理的初期,内在小孩会因不同的情况而得到不同的效果,如果一味地追求清理效果,反倒会欲速则不达。因而,在清理初期,即使看不见希望,也要持续关照内在小孩并进行清理,才是最聪明的做法,要让内在小孩感受到你发自内心的重视他。
最后,大声对“内在小孩”说“我爱你”。其实,爱护自己的秘诀,就是关心你的内在小孩,经常询问他的状况,并持续进行清理。如:你现在感觉如何?你想要什么?你觉得有些什么方法?这些方法的后果会怎么样?你决定怎么做?你希望我做什么?等等,只有当自己与内在小孩这两者互相确认对自己都是最正确而完美的时候,才能获得成功。承认内在小孩,让内在小孩与自己的意识始终在一起,并使自己的这两个部分发挥原本的功能,时刻对内在小孩说我爱你,表达自己深深地爱意,让内在小孩活跃在自己的内在,当内在小孩感觉自己不再是附属品时,他必定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他的力量。
后记:
当人们能先爱好自己了,才能呈现最棒的自己,才有更多的能量去爱这个社会。因而,先学会爱自己是做好所有事情的前提,也愿人人爱人如己。

木棉花开了

文 / 国际文化学院  朱湘燕

高教新村的木棉花开了,一簇簇,粉红粉红的,三三两两的人们,在树下拍照;池塘边,老人们打着太极拳;学院门前的文化广场,绿油油的草坪,生机勃勃……校园依然是当年的校园,只是我已不是当年的我,我已蜕变成另外一个我,而这都是因为——瑜伽。
记得小时候,父母都很有健康养生的观念,非常重视吃的东西,也常常带我们去跑步、打球、锻炼身体。特别是初中时,和一群热爱运动的同学们在一起,不擅长体育的我,竟然还参加了越野赛,想来毅力就是在那个时期练就的。考研期间,我甚至还学习了足底按摩,没事时帮先生按一按,手的力气竟然也越来越大了。不过,那时候健康养生的观念还停留在跑步锻炼身体、多吃蔬菜水果这个层面上。
直到201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带着一份好奇之心,走入了一位老师的瑜伽课堂,开始了我的瑜伽之旅,到现在已经2000多天了。我每天早上都练习,关注自己的呼吸,将平时在左脉或右脉的气聚入中脉,很多潜意识中的垃圾被清理掉了:以前下班以后就不想动了,刚练习了一个多月,就不一样了;以前一上午的课会觉得很累,现在不会了;以前每天匆匆忙忙的,很少看到一朵花、一片叶子的美,现在感觉越来越细腻了……随着练习一天天的持续,以往的限制越来越多的被打破了。一天感觉很轻松,虽然也会有一些情绪,但比以前好多了,哪怕是骑行在校园中拂面而过的清风,或是在空中摇曳的树叶,都会让我感受到生命的美好。我开始爱上瑜伽,因为它让我的生命变得柔软而富有创造力了,生活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了。
“你吃什么,你就是什么”。练习瑜伽之后我才知道,荤腥的食物会让我们的觉知力变得迟钝,清淡的饮食能提升我们的觉察力。这促使我改变了从小喜欢吃肉的习惯,现在每天早晚都是植物性的生机饮食,而意识也由此变得越来越清晰了。
原来,身心本是一体,我们的身体只是灵魂的庙宇。以前活在头脑中,头脑常常编织许多故事,不是活在过去,就是活在对未来的恐惧中。跑步也好,蔬菜水果也罢,都只是表象的东西,而真正的养生不只是关注饮食与运动,而要关注呼吸,因为呼吸才是我们的生命之真正所在。

闲话喝茶

文 / 图书馆  詹喜瑜

 喝茶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对潮汕人和福建人来说,更是一天都离不开。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喝茶文化根深蒂固。
潮汕人不管是走到哪里,野炊、登山、出差都不辞劳苦地背着功夫茶具,可见对茶是真爱。潮汕人是早中晚没有一个时刻是不能喝茶的,特别是家里来客人的时候,冲功夫茶招待客人是一种最起码的待客之道。
我从小耳濡目染,所以喝茶的习惯于我来说也是根深蒂固的。可是,偏偏我从小在喝茶方面不太像一个正宗的潮汕人,人家一天到晚喝茶也没有影响睡眠,我却不行。下午喝晚上睡不着,晚上喝更要命,能睁眼到天亮。为了保证足够的睡眠,我不敢随意喝茶了,喝也不敢喝太浓的茶,太浓的茶我会兑点白开水喝。哎,太菜了!
只是,爱喝茶是根植于潮汕人的骨子里,戒掉何其难?于是乎,工作后,每天下午为了能更精神地干活,我也在下午大胆地喝起茶了,由淡至浓逐渐地增加。我心里琢磨着,喝多了慢慢就习惯了,不至于天天睡不着。果然,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即使每天下午喝了茶,也不至于晚上失眠了。我心里乐开了花,白天再也不用小心翼翼地对着点来喝茶。但是,晚上七点后我还是不敢肆意,偶尔晚上去餐厅吃饭不小心喝了茶,如果睡得着就罢了,如果睡不着会睁着眼睛一遍遍地检讨是喝了茶的原因。我佩服很多人,喝茶喝咖啡对睡眠一丁点都没影响,咖啡因的提神作用对个体的区别还是有很大。
其实,喝茶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
第一,可以减肥,可以帮助解除油腻,帮助消化、有减肥的作用。
第二,喝茶可以预防蛀牙,饮茶或者用茶漱口刷牙,不但能除口臭,还可以防治龋齿。
第三,茶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饮茶对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胆固醇会有所降低,血压可以下降,也可以有效地降血脂。
第四,茶叶是肠道疾病的良药,茶内多酚类的物质能使蛋白质凝固沉淀,茶多酚与单细胞的细菌结合,能凝固蛋白质将细菌杀死。
喝茶坏处是经常性的大量饮用浓茶,容易出现身体很多不适的状态,比如容易造成胃液稀释,不能正常消化;茶能阻碍人体对铁的吸收,容易造成缺铁性的贫血;喝浓茶容易产生便秘;浓茶可以导致血压升高和心力衰竭。所以凡事有度,饮淡茶可以养生,饮浓茶则有损健康。
茶于生活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东西,聚餐、洽谈、日常饮食、休闲茶点,它是能提升生活质数的一种多巴胺。感谢茶带给我们的一切美好!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一双眼看华师,一支笔写物语。
本栏目邀请谢子娟老师开启“紫荆物语”专栏,为我们描摹华师里的一花一叶、一草一木,为我们描绘出一个植物世界里的别样的华师。这是一个倾听万物说话的世界,这也是一个倾听我们自己内心的美丽新世界。

龙船花:满船空载月明归 无所得时即是得

文 / 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    谢子娟

荣誉的桂冠从来都是用荆棘编织而成的!
如果要在荆棘桂冠上插满鲜花,我想,龙船花是为必选!因为它坚韧、勤勉和古朴的气质恰恰是所向披靡的最好佐证。
言其古朴,是因其得名与端午龙舟习俗有关。清代《小琉球漫志》有载:“龙船花,又名赪桐。高不盈丈,叶似桐花,红如火,一茎数十朵,五月竞渡时盛开,故名。”由于龙船花花色红艳似火或者明艳如金,而且球型花束中的每朵小花由四个花瓣构成,十字形花朵跟古时辟邪去瘟的十字形符咒非常相似,为取其驱邪避煞之意,又因花朵成束盛开形如绣球,因而人们素喜将其与菖蒲、艾草一起绑在龙船船头。端午时分,聚众临流,热观竞渡,龙船疾驰间,船上选手与与岸边众人互抛花球以求热闹吉祥,久而久之,此花便冠“龙船”之名。
很多时候,名字里面神秘地包藏着宿命的安排。正如很多重男轻女地区,前面出生的女儿往往叫做“招弟”“等弟”,那么她们的一生很可能都在不被父母重视中沦为为家族香火服务的劳务工具;还有叫做“赛男”“亚男”的,她们从施命司手里接管自己以后,就陷入了对抗男权社会、挣脱性别成见的厮杀里,可悲可叹可怜!提到“龙船”,我们想到的往往是血脉偾张的激情、青筋暴起的手臂、激昂奋进的鼓点或者是跌宕起伏的多舛命运……果不其然,花如其名,名如其喻,感觉龙船花其名其花都非常符合二战时期英国铁血首相丘吉尔的就职演讲:我所能奉献的只有热血、辛劳、眼泪与汗水!就是这样一种能够耐高温高湿且有超长花期的花中劳模,仿佛就是为了历经磨难而来,其不辞骄阳,无惧风雨,兀自盛开的坚韧;成团成簇,前赴后继,娇而不骄的热闹排场;粗生易长,花开成径,无花成篱的朴实大气的风范,印证了它足以与铿锵玫瑰并肩。
除了美和飒,龙船花也有其娇柔的一面。“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勤花劳模龙船花凭借其3-12月的漫长花期打破了这个俗语,因此享有“百日红”的美誉;同时,由于伞状顶生花序,盛放时节密密匝匝,热热闹闹,凭一己之力成就花“团”锦“簇”之美,因为又得“水绣球”的美名。我想,不管是花朵的华美还是品格之铿锵,哪怕平淡至极的尘埃草芥都能让我们平复心中的浮躁,在优雅从容中保持审美的人生态度和精致的生活艺术,而后,归于庸常平淡并保持热爱奔赴山海。
念及至此,无须再问:龙船花,无船之花,龙归何处?满船空载月明归,无所得时即是得,兴起而来兴尽而归,兴之所至心之所安,尽其在我顺其自然,皆为得也!

看见自己,看见孩子,看见幸福的每一个瞬间。
“亲子幸福书”是一本期待父母共同参与共同书写的大书,大家在此分享关于爱与自由的感悟,探讨依赖和独立的话题,一起进步和成长。

亲子幸福书

温情相伴,快乐成长

文 / 国际文化学院   刘旭燕

在忙碌的职场生活中,我作为一名大学老师,深知家庭的重要性,尤其是与孩子们的亲子时光。亲子关系,是我生活中最宝贵的财富,它不仅是血脉的延续,更是我们情感与智慧的传递。
回首过去的十几年,我陪伴着两个宝贝从咿呀学语到如今的青春少年,这段旅程充满了欢笑、泪水、挑战与成长。孩子们的笑容,是我最大的动力,每当看到她们纯真的眼睛,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幸福。
然而,与孩子们共度的时光并非总是风平浪静。随着她们年龄的增长,各种问题、挑战接踵而至。我经历过孩子们身体健康的考验,也经历过与她们在学习和电子产品使用上的摩擦。这些挑战虽然让我感到压力,但也促使我不断成长。
在孩子们患上支气管慢性哮喘的那段日子,带着孩子们求医问药的过程中,我曾经充满了焦虑、担心、恐惧,真的是感到身心疲惫。然而这次的挑战也推动着我不断的去学习,去摸索,我学习食疗、芳疗知识,调整家庭饮食习惯,学习各种健康的饮食,学习瑜伽等等。这段经历不仅让我自己收获了健康和成长,还帮助我治愈了长期的偏头痛、胃病和失眠等问题。同时,我也帮助了同样有胃病困扰的妈妈改善了健康状况。这段经历让我学会了如何在困境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面对孩子学习和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的问题,我曾陷入深深的焦虑之中。然而,我意识到问题的根源并非在孩子,而是在我们家长。我开始反思自己,开始去学习,去觉察,随着自己不断深入的学习,我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孩子的问题,其实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家长的问题。我觉察到了自己问题的所在,开始不断的打磨自己,不断提升自己,不断改变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家里的争执越来越少,孩子的学习变得更加的自觉,孩子也变得越来越愿意和我沟通、交流,甚至在孩子坐车去中考体育前还给我打电话让我给她赋能。虽然现在家里有高三和初三的孩子,但是家里的氛围还是轻松,和谐,快乐。这次挑战就是我一次蜕变的机会,非常感谢她们来到我的身边,她们是上天给我的礼物,同时也是我的一面镜子。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深地感激我的先生。他的陪伴、支持和认可是我前进的动力。我们共同面对挑战,共同成长,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充满爱与智慧的成长环境。
这本亲子幸福书,记录了我与孩子们共度的美好时光,也见证了我们的成长与变化。我们用爱与智慧陪伴孩子快乐成长,共同创造属于我们的幸福时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是孩子的父母,更是他们最亲密的朋友和引路人。
未来,我们将继续携手共进,为孩子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相信,在爱与智慧的陪伴下,孩子们将茁壮成长,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有爱心的人。而我们也将在这个过程中收获更多的幸福与快乐。

自由背包客

背包在路上,看高山流水,看蓝天白云,看阳光总在风雨后;背包在路上,一起自在徒步,一起勇敢攀登,一起广阔天地自由行走。
“自由背包客”是用脚走出不一样的人生,更是用心走出美丽新世界的栏目。大家在此分享关于美与自由的感悟,一起看见更美的风景和更好的自己。

很早就听说香港最具代表性的美丽海湾是浅水湾,后来在品读文学经典《倾城之恋》(张爱玲著)时得知附近有家浅水湾酒店,又在阅读香港中文大学卢玮銮(小思)教授的《香港文学散步》时获悉萧红有一半的骨灰葬在浅水湾。于是,满怀着浪漫的憧憬,我们展开了一段南区文学之旅。
把这段旅程称为“南区文学之旅”,缘起于香港南区区议会近年开发的一条著名的文学路径,称之为“南区文学径”。该路径由赤柱聖士堤反书院、浅水湾花园、香港仔海傍道到薄扶林域多利道组成,循著张爱玲、萧红、胡适、蔡元培及许地山的足印,竖立起各具特色的纪念地标,形成一条南区独有的文学气息路线,让游人以文学散步的方式感受这些文人墨客的香港情缘。
从中环交易广场出发,坐着双层巴士穿梭在繁华的港岛地区,一栋栋高楼大厦高耸入云、紧密相连,只留下一线天,让人目不暇接。随后,车辆穿过一条狭长的山洞隧道后,便进入了南区。眼前的风景与穿过隧道前的现代中环截然不同,翠绿山色,浓郁的自然气息扑面而来。没过多久,一大片海域出现在眼前,岛屿更是一座座地屹立在海的不同位置,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魅力在此得以完美体现。
此时,如果你足够细心,就会发现对岸的山上有许多游乐设施,而且看起来似曾相识。没错,那就是著名的香港海洋公园。以前从旅游书上看图片,多数从俯瞰的角度来观赏。现在,从仰视的角度来欣赏它,越看越像一颗镶嵌在岛屿上的蓝宝石,耀眼夺目。
很快,车辆把我们载到了第一个游览点,深水湾。深水湾位于浅水湾之西北角,在南区南岸中部,不少高尚豪宅均修建在附近。不过那天天色不太好,乌云积聚在山上,只有少数几个游人在游泳,整个深水湾呈现出来的是一种暗黑的深沉感。后来将其与浅水湾作比较后,我们发现深水湾的建筑没有浅水湾多,所以深水湾显得幽静闲适一些。
我们重点游览的景点是浅水湾。经过商量后决定先随着公交车坐到终点赤柱,把沿途的风景饱览一遍,再沿原路返回至浅水湾下车。无心插柳,没想到公交车的终点竟然是赤柱监狱。我们下车后都感到不可思议,因为从来没想过会来监狱。原本以为只是一次浪漫的自然之旅,竟然还因为一个偶然的想法有了一次意外的体验。
赤柱监狱的前身是香港监狱,曾是不少电影摄制的场地(周润发和梁朝伟都在里面拍过戏),所以对其也不会甚感陌生。毕竟监狱是禁区,是不允许游客参观的。因此,我们只能在监狱周边的惩教署职员训练院和惩教博物馆转了一圈,也抚摸了以前赤柱监狱的旧围墙,历史感随即油然而生。旅程结束后查了一下资料,原来2017年是赤柱监狱落成80周年。或许,冥冥中上天还是安排我们与监狱做了一次亲密的“接触”。无独有偶,这也是我人生第一次以最近的距离见到监狱了,而且这个监狱收死刑犯,是香港高度设防的监狱之一。
从惩教博物馆出来已近中午,艳阳高照,我们马不停蹄地坐上回浅水湾的双层巴士。下车后,从高处远眺大海,海平线的位置有几艘至少十万吨的船在行驶中,海水在阳光的直射下熠熠生辉,沙滩上的细沙更是显得金黄璀璨。这幅“东方夏威夷”的画面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里,在写这篇游记时依旧能清晰回忆出来。
在前往沙滩的路上,我们无意间走进了一座后花园,才发现已到达南区文学径的其中一站,主题人物是张爱玲。这里有三组座椅,设计者孔明用此意象来表达张爱玲三度来港的经历。其中,第一张座椅的地上有子弹以及在旁边的茶几上有一张她与友人的旧照片,这里指代的是1939至1942年战乱的时代背景和她的年青求学时期;第二张座椅有大量的书籍和笔,反映1952至1955年这三年是她创作的全盛期;第三张的座椅边配有行李以及扶手上有她的外套,代表的是1961至1962年她在香港短暂的旅程。
慢慢走至沙滩边沿,我们发现了一座有几十只红鸟正在飞翔的雕塑。往旁边的介绍一看,原来我们已经来到萧红的纪念地标,这座雕塑的名称叫“飞鸟三十一”,由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学生宋斯纯设计。她的设计理念来源于萧红对自我人生的定位。萧红常自比飞鸟,所以该雕塑以31只鸟代表她31年的短暂人生;以鸟的形态表达她的精神和愿望,寓意她可以自由翱翔。每只鸟均朝着不同的方向和以不同的姿态飞行,代表她跌宕飘零的经历;鸟的颜色由白渐变深红,寓示她生命的色彩。浅水湾海边是萧红生前最钟爱的地方,所以雕塑的选址也定于此地。
静静凭吊完这位悲情作家后,稍微调整一下心情,脱去鞋子,细细体味浅水湾的细沙和海水,品味萧红临终前所发出“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的遗言。听着澎湃的浪潮声,任凭潮水打湿、海风吹拂,纵情恣肆于海水的滋润中,用“心”接近天人合一的境界。在泳滩东面的尽头,供奉着一座面朝大海的天后雕像,保佑出海的渔船能顺利归航。
浅水湾号称“天下第一湾”,是富人的天堂,吃喝价格不菲,不少名人在附近购买了高尚豪宅。泳滩后面的浅水湾酒店就是一座重要的代表性建筑。浅水湾酒店历史悠久,建于1920年,建筑呈英式风格,伴有中空形设计,一下便吸引了游客的目光。二次大战期间,浅水湾酒店曾是英军的据点及日军的医院及疗养中心,战后恢复为酒店。这里深受文人艺术家的喜爱,不仅是《倾城之恋》男女主人公邂逅的场所,还是好莱坞电影《生死恋 Love is a Many Splendored Thing》和《荣归Coming Home》以及著名香港电影《色·戒》的取景地。此外,爱尔兰文豪萧伯纳、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海明威、美国著名影星马龙·白兰度、英国芭蕾舞蹈家玛高芳婷及西班牙卡斯王子等都光临过此地。到了1982年,这里被改建成服务式住宅——影湾园。
暑热之天,流连于如此传奇的地方,坐在因《倾城之恋》而闻名并得以保留下来的露台餐厅喝英式下午茶,再品尝一顿爽甜的雪梨餐,让时光在味觉中缓缓倒流。在长长的回廊里慢慢走着,试图感受当年人们闲暇的生活情趣,看着部分地方以玻璃柜形式展出的关于浅水湾酒店历史的点滴,足以流连忘返。前庭一楼的商铺流溢出浓郁的欧陆风情,而二楼平台的布置则为日式园林建筑风格。古今中外,现代与传统共融一炉,将自然美景与文化色彩兼收并蓄,保存了浅水湾近百年的历史,让游人在享受美好时光的同时,多了一层独有的怀旧文化体验。
落日余晖,带着不舍的心情,与美丽的浅水湾告别。在我的心中,浅水湾不只是一个旅游景点,也是一个让文人墨客寻找灵感的地方。张爱玲曾对浅水湾的颜色和光线有着特别敏锐的感触:“淡白的海水汩汩吞吐淡黄的沙。冬季的晴天也是淡漠的蓝色。”两句简单的话,浅水湾动人的景象便跃然纸上。当然,也有如香港作家陈冠中这样看20世纪70年代的浅水湾,提到:“一个沙滩就只是一个沙滩”(《浅水湾》),已没有那种“酸的馒头”(sentimental)的滋味,更多拥挤着“贵族的无能和平民的愚蠢”,以及一些“无用的资讯”。更有悲观者则认为,这个沙滩、这间酒店,甚或是这堵地老天荒的墙,都已经不存在,如香港作家心猿(也斯)在《狂城乱马》里就明确认定:“你要找《倾城之恋》里白流苏那面墙?你找到浅水湾,依稀有那么一个海滩,但那已不是原来的海滩,依稀有那么一个酒店,但已不是原来的酒店,是那酒店再生的类像。你以为还有那么地老天荒的一面墙?不,那面墙早就已经不是那面墙了。”
不过,我还是期待着,能与一生的“他”牵手在浅水湾,直至天长地久。

香港文学散步:浅水湾

文 / 文学院   徐诗颖

突发奇想出的旅行路线
当有一个想旅行的冲动,你并不知道最终当你完成时会是什么样子。疫情三年半后,经历了种种不确定后,旅行是一种重新出发的方式。
想故地重游,于是从一张澳洲的签证开始,当DIY三天出签后,开始考虑具体的行程。是在一个国家待一段时间,还是多去一些地方?小小纠结后,决定追随自己的内心,尽可能在有限的预算和时间内,去尽可能多的地方。准备的时间有限,旅行会顺利吗?国与国之间的跨境会一路通关吗?出发前期待居然变成有一点焦虑和一些担心。
广州坐拥白云国际机场,同时也可共享深圳、香港和澳门的国际机场资源,于是,广州之外,常常也会查一下香港和澳门出发去同一目的地的航班。在比价时,并不觉得累,反而有几分乐趣。经过比价和在世界地图上的琢磨,一条小环线的旅行出现了。从广州到澳门,澳门到马来西亚吉隆坡,吉隆坡到马六甲,马六甲坐大巴到新加坡,新加坡飞印尼巴厘岛,巴厘岛飞澳大利亚珀斯,再经阿德莱德到悉尼,从悉尼飞越南胡志明市,胡志明市飞香港再从西九龙回广州。兼顾了出发只因机票便宜的澳门半日游,从澳门飞吉隆坡后去到马六甲,只因地理书上马六甲海峡太有名,再探访新加坡的好朋友,很巧,朋友刚好搬家到新加坡,是算好了时间在此等我吗,而且从马六甲过来这么近,为什么不去呢?接着又去了一直想去而未去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巴厘岛,而且刚好在路线中间。从巴厘岛几乎垂直向南可以飞西澳,这是澳洲访学时未抵达的城市,这行程还有阿德莱德探访朋友,再到念念不忘的悉尼......回程发现悉尼飞广州很贵,悉尼飞胡志明很便宜,胡志明飞广州小贵,胡志明飞香港很便宜,那么为什么不把省出来的机票钱再去多一个国家,也在香港停留一下呢?毕竟因各种原因,香港已多年没来过。
旅行中的异域文化“奇遇”
出发前有点忐忑,毕竟去的地方太多,攻略并不细,而且也不想制订太详细,留点悬念也好。结果,一不小心,自己成了“旅游特种兵”。而在2023年的暑假之后的时间,最最常听到的就是这个词了,大学生们都在当旅游特种兵了,2024年也有好几篇本科论文选题不约而同与旅游特种兵有关。
一个文化上的冲击是在接近午夜的时间,在伊斯兰教为国教的国家感受热闹的夜市。在吉隆坡住两晚后,第三天搭本地人的长途大巴抵达马六甲,到达的时间是晚上,而预订的住处离夜市很近。在抵达住处放下行李后发现饥肠辘辘,便直奔夜市。街道上满上挂着彩灯放着喧嚣音乐的人力三轮车,夜市里人挤人,很多戴头巾的女性和家人一起在逛夜市或吃夜宵。我是第一次到一个伊斯兰教为国教的国家,还是很受冲击的。之前的刻板印象至少是这个时间点,大街上应该很安静,特别是伊斯兰女性这么晚是居家的吧。所以,文化只有当地实践时,才会发现跟印象中很不一样。很喜欢马六甲,参观了郑和博物馆、唐人街等处,郑和下南洋多次到过马六甲,这里甚至成了他转运货物的货仓所在地,而唐人街那些充满中国传统文化符号,颜色鲜艳漂亮又迷人的房子,让我恍如隔世。令人汗颜的是,我这趟行程结束后才知道马六甲是世界文化遗产。
旅途中的“人”
在印尼巴厘岛遇到一对德国情侣和一对意大利夫妇,他们不约而同都在巴厘岛安排了三周的旅行,而我们只有五天。这对德国年轻情侣之后会去珀斯,持有打工度假签证,之后会在澳洲停留一年。中年意大利夫妇则是家庭度假,我说意大利也有美丽的海边,为什么会飞这么远过来这边度假。他们说,海的风景不同,而且他们特别喜欢这边的文化。玩法也不同,我只有匆匆五天,而三周他们的安排是择两处地方,住下来慢下来,比如德国年轻情侣会选择去龙目岛旁边的迷你小岛度假潜水。而我的视线还是框在巴厘岛内。
德国年轻情侣在打工前不忘在中途安排一次三周的度假,意大利中年夫妇也不忘安排有趣的文化度假之旅,而我,只想着赶路。虽然巴厘岛的美丽匆匆一瞥,我感觉我还会回来的。
勇“闯”安检
离开巴厘岛时,在登巴萨登机前,已经安检过,在登记口又有机场工作人员要检查手提行李,直接被我拒绝了。那会人还不是太多,我只是坐在等候的坐位上,有工作人员过来,说看一下有没有携带液体,我说没有,他们想开包检查,被我拒绝了。后来,才发现他们把这块地方围了起来,所有进来候机的人都要开包检查。哈哈,我的胆子也太大了。不过,还好,工作人员并没有强制检查。只是后来回想起来,觉得有点好笑。
到达西澳珀斯后去了迷你袋鼠岛,精心安排的行程,因突降大雨,结果让自己成了一个彻彻底底的落汤鸡。
旅途中还有许多有趣的人和事......归来没几天,国内开始上映《消失的她》,再想一想,如果是这趟旅行开始前上映,会不会不敢这么走了呢?
五个国家五部电影,从潮湿多雨的中国南方到东南亚或海边或山地凉爽之处,享受现代文明感受异域文化,看到多元族群,再到南半球的冬天,没有了湛蓝的天空,却几乎天天可以看到雨后彩虹,又飞回北半球的越南,从清洌的空气迎面而来潮湿的空气,炎炎的夏日,好在美食多多,也观摩到壮观的摩托车大军。在现代文明与较原生态的文化之间穿梭,在炎炎夏日和阴雨的冬日穿梭,穿梭了四季,穿梭了南北,穿梭了发达与欠发达......这旅行有点让人五味杂陈,有点让人回味无穷,仿佛短时间立体声似地看了五部电影,而自己似乎是影中人。
只要出发,就会遇见。只要在路上,出发前的担心就一扫而光,一个个想象的遇见变成一个个真实的遇见。也只有在路上,才能去体会、校正、补充之前关于“地方”的知识。

五部电影之奇幻旅行

文 / 旅游管理学院  林清清

《紫荆树下》征稿启事

《紫荆树下》是我校工会和工会女教职工委员会创办的反映女教职工工作、生活及精神面貌的电子杂志。杂志面向全校教职工,提供一个交流和展示的平台。杂志的宗旨是展现美丽,追求理想,时尚生活。
《紫荆树下》是电子季刊,逢3月、6月、9月和12月刊出。
《紫荆树下》作为我校女教职工工作内外宣传的又一重要载体,作为华师女教职工展现自我的舞台、幸福心理的驿站,注重用我们身边的人和事来充分展现姐妹们“用心工作、健康生活”的风采。
《紫荆树下》招募美文及美图如下,诚邀您惠赐佳作。
一、征稿对象:全校教职工
二、栏目设置:
部门风采展(部门风貌展示)
紫荆丽人秀(女教职工风采)
紫荆人物秀(优秀女工采访)
紫荆大讲坛(教学科研收获)
麦田守望者(师生感悟故事)
读书咖啡吧(深刻睿智书评)
文学手工坊(原创文学作品)
艺术小剧院(展示艺术真知)
亲子幸福书(温情亲子教育)
自由背包客(抒情优美游记)
光·影·璀璨(户外人物摄影)
(栏目不时更新,敬请期待)
三、投稿要求
1.内容积极健康,图片丰富多彩,结合工作,贴近生活。
2.来稿请附上作者姓名、所在单位和联系方式。稿件字数不超过三千,图片格式为JPG格式,尺寸不小于1200x800像素。摄影照片投稿需提交原图。
3.文章如被采用,会及时通知作者。编辑部对来稿有删修权,不同意删修的稿件必须来函声明。所有稿件择优刊发,一经采用,即奉稿酬。
四、 杂志官方网站链接
华南师范大学工会——《紫荆树下》杂志栏目 https://gh.scnu.edu.cn/redbud/

与您邀约,恭候美文

投稿邮箱:463611443@qq.com
投稿咨询电话:020-85211040

华南师范大学工会

展现美丽
追求理想
时尚生活
幸福驿站

《紫荆树下》2024年9月刊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