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刊
主办:
中国教育工会华南师范大学委员会
校工会女教职工委员会
总第46期
华南师范大学女教职工电子杂志
contents
主办:中国教育工会华南师范大学委员会
校工会女教职工委员会
主任:吴 坚
副主任:谭俊生 钟伟红
执行主编:徐 珊
责任编辑:黄 蕾 李施慧
美术编辑:万 斌
投稿邮箱:463611443@qq.com
电话:020-85211040
目录
《紫荆树下》
2024年9月刊
45
►
部门风采展 ------------------------- 04
►
紫荆人物秀 ------------------------- 22
►
经典永流传 ------------------------- 26
►
艺术小剧院 ------------------------- 60
►
麦田守望者 ------------------------- 38
►
读书咖啡吧 ------------------------- 44
►
文学手工坊 ------------------------- 52
►
亲子幸福书 ------------------------- 64
►
自由背包客 ------------------------- 70
►
征稿启事 ---------------------------- 76
►
紫荆大讲堂 ------------------------- 32
音乐学院领导寄语
部门风采展
艺术传递真善美,美育开启新征程
文 / 余庆
(音乐学院党委书记)
音乐学院自1988年成立至今三十六载。学院办学特色鲜明,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学术交流、艺术实践、社会服务、国际合作等领域均取得显著成果,为广东乃至全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音乐和舞蹈教师,具有广泛的影响力。2018年音乐学院获批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单位,作为华南地区第一所拥有音乐与舞蹈学博士点高校,学院已形成“本-硕-博”一体化的办学模式。2019年获批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岭南传统舞蹈”传承基地。在今天,我国处在高速发展时期,美育也迎来了春天。未来国家需要更多优秀的美育教师。在历史发展的新起点上,学院将继续奋进,带动全院师生推动美育和艺术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音乐学院的女教师在全体教师中占比超过七成。她们热爱艺术教育事业,将热情投入在音乐和舞蹈育人中。在美育的道路上,老师们将敬业与坚守、智慧与追求、理想与信念精神传递给学生;在各自的岗位上,她们传播美,追求美,塑造美;在舞台上、讲台上她们绽放艺术的光芒。因为她们,美育之花在校园中尽情绽放。
三十六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不变;三十六载,弦歌不辍,薪火相传。未来,学院将继续携手全体教师阔步向前,以党建引领推进学院各项工作发展;坚持立德树人,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为传承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值此第四十个教师节来临之际,祝广大教师们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
组织教职工游园活动
音乐学院部门风采
2022
参加第四届“师之韵”线上文艺比赛,表演《丰收——盛世中华》
组织教职工参加环校跑暨趣味运动会
音乐学院部门风采
2021
组织长洲岛踏青活动
音乐学院部门风采
2024
组织参加大学城校园亲子趣味运动会
组织“健康生活·快乐出行”生物岛踏青活动
音乐学院部门风采
2023
组织教职工参加华南师范大学环校跑和趣味运动会
音乐学院女教职工
风采展示
01
部门风采展
音乐学院女教职工
风采展示
02
部门风采展
音乐学院女教职工
风采展示
03
部门风采展
音乐学院女教职工
风采展示
04
部门风采展
音乐学院女教职工
风采展示
05
部门风采展
音乐学院女教职工
风采展示
06
部门风采展
音乐学院女教职工
风采展示
07
部门风采展
音乐学院女教职工
风采展示
08
部门风采展
音乐学院女教职工
风采展示
09
部门风采展
音乐学院女教职工
风采展示
10
部门风采展
音乐学院女教职工
风采展示
11
部门风采展
音乐学院女教职工
风采展示
12
部门风采展
音乐学院:徐越湘
在平凡中追求卓越,在卓越中展示真实。
“紫荆人物秀”旨在讲述优秀华师女教职工的故事。故事里有平淡,有热烈,有温柔细腻的小确幸,更有志向高远的大追求。
“
”
紫 / 荆 / 人 / 物 / 秀
文 / 本刊记者 陈晓春
徐越湘:乐本于心 弦歌不辍
推开教师琴房的门,抬眼便是窗外如画的青葱夏景。已是约莫下午五点,阳光仍那样肆意地照在桌上,映得不大的房间成暖橙调,钢琴,书柜,乐谱,电脑台。徐越湘笑着介绍:“学院给我练琴、创作、教学的琴房兼办公空间。”她的人生履历、她的音乐、她的教学,可用“乐本于心 弦歌不辍”言之。
作曲路上的人生之花
谈到成长与学习生涯,徐越湘坦言自己是幸运儿。
从小听军歌和越剧熏陶的她,自4岁自学扒音乐、配弹、移调的“玩钢琴”两年,徐越湘认为:“自学是最可贵的经历。”迷恋音乐的萌芽幸运得到父母义无反顾地支持。
6岁随香港籍作曲家、钢琴家罗忠爱教授,正式学习钢琴与解读作品。14岁学习作曲,师从先为启蒙老师后在华师相遇并成为同事的郭和初教授。18岁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实现专业作曲学习梦想,先后师从著名作曲家叶国辉、周湘林教授。
初到华师,徐越湘被校园景色着迷,至此情定华师。
2000年,刚从上海音乐学院毕业的徐越湘萌生了离开上海的念头,这在当时是不多见的。“我想闯闯,想再多看看别的世界。”机缘巧合,徐越湘来到广州,又机缘巧合地,她与朋友相约到华师走走。
正值人间四月天,气温回暖,石牌校区玉兰路和紫荆路上,花全开了。“可能我是搞音乐的,很讲感觉”,那一刻,有一种震撼感抓住了徐越湘。她问路找到了音乐系,“就这样毛遂自荐来到华师”。当时那个琴童不知道,长大后,自己会因为一场花季定居在一座城。徐越湘说,这是一种缘分。
徐越湘爱把人生的选择形容成恰逢其时的缘分,可是抛开努力与热爱,随缘的从容不一定能化成最好的遇见。她是有一股韧劲的人。
2007年,进入人生的第三个十年,徐越湘遇到了创作中的瓶颈。“遇到瓶颈最好的方式就是读书。”回想起那段时期,周围许多声音告诉怀孕6个月的她,应当歇一歇。她却说,“最好的胎教,就是我自己的学习。”徐越湘重回母校上海音乐学院攻读作曲硕士,师从周湘林教授。她用生命孕育另一个生命,也用年华浇灌人生的作曲之花。
不惑之年,她赴美国纽约曼哈顿音乐学院访问学者的同时攻读艺术家专业文凭,师从美国作曲家Dr. Marjorie Merryman。
徐越湘遇到的恩师与贵人,都是指引从事教育工作前进方向的明灯。
不变的“中国信仰”
2018年,美国曼哈顿音乐学院迎来一位四十岁的新生。在人生的又一个十年,徐越湘参与了国家公派的艺术家人才访学项目。前往美国,徐越湘一方面希望精进学业,另一方面是想看看自己曾经学习的西方作曲技法,是否是“源文件”。徐越湘说,“事实证明,中国人的专业技术功底是极好的。”
在曼哈顿音乐学院,除了要自己交学费,徐越湘与95后的孩子们一起读书,一样要修学分,要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徐越湘能感受到,美国的老师非常希望了解中国作曲家们的创作与思维。
在纽约,各国的作曲家都在将自己国家的音乐文化带向世界。各国作品的交流与碰撞,更坚定了地道的中国新音乐才被世界认同的信念。她带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作品人声与古筝《云游》便是那个时期创作的。
2018年10月1日,美国纽约当地时间十月二日,徐越湘携师妹楼柯吟在世界顶级音乐舞台卡内基音乐厅圆满举办作品音乐会专场,为祖国母亲庆生。受到中领馆、联合国各国大使馆的高度支持,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日报等中外媒体相继报导。
时间,保留了我们的几千年历史;时间,也让圈养长大的孩子读懂“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回国后,采风、学习、搜集素材,徐越湘更加潜心研究中国各地的音乐文化和民间文化,创作风格更具东方性和可听性。“对于中国的音乐瑰宝,我们需要补课。”
“教育是终身学习的课题”
在华师从教二十四年的经历,徐越湘担任理论作曲部主任。由于所有的学生都要学理论,理论作曲部的课程既包括全院的音乐理论大课,也包括乐理练耳和声、曲式配器、歌曲作法等等分支。徐越湘打了个比方,“好比学一门语言,听唱读写都在我们这了。”她一如既往地与她的同事们并肩作战,承担本科与硕士理论课与作曲主修课的教学以及科研。
“作为学院音乐孵化基地的一名一线教学战士,徐越湘很愿意带着学生一起奋斗。”随着人工智能音乐编程等技术的发展,许多学生在入校前已经在自学作曲。“在科技引领的时代,有主观意愿想学作曲的学生越来越多了。”在看到新作曲生命力的同时,徐越湘也感到教学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的任重道远。
在教学过程中,“音乐创新在技术上固然需要指导,思政的格局也需要引导”。
从2021年音乐学院党委打造的原创歌曲《中国信仰》、《爱着你的红》等,到2022年为孔子学院创作的《国际中文教师之歌》,再到去年华师90周年校庆成果展示受聘音乐总监,徐越湘带领学生团队参与到音乐制作中,以及两首历史校歌的重塑编配。从创编到录制演播,数十次的随案修改,力求音乐与音质创编到尽善尽美;与此同时,她秉承专业精神,把关版权问题,“为华师校庆尽绵薄之力的使命担当”。
面对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徐越湘近年来多了许多反思,教育这个词语不是这么简单的,我们需要先将专业学科学好,再谈教育。“教育是我终身学习的课题。”
诚然,无论是求学、工作还是生活,无论是作为老师还是作为母亲,徐越湘是乐本于心 弦歌不辍之人。
采访结束,徐越湘仍笑着,眼睛弯弯的。
从少女走到不惑之年,恍惚间,眼前人手握乐谱,沿着紫荆路一直向前走,再没有回头看。盛夏的青葱幻化成四月天粉红的美人树,为从不败岁月的人,自甘成为那铺满生命的底色。
经 / 典 / 永 / 流 / 传
阅读经典,感悟经典,与大师同行,相遇真善美。“经典永流传”,旨在提供一个精致充盈的精神空间,领略名家风范,感受高贵灵魂,一起走进美好隽永的精神世界。
“
”
这是一个被千万人写过还将被千万人写下去的题目。用这个题目做文章一般都抱着感恩戴德的心情,当然我也不愿例外。但实际生活中学生有好有坏,老师也一样。在我短暂的学校生活中,教过我的老师有非常好的,也有非常坏的。当时我对老师的坏感到不可理解,现在自然明白了。
我5岁上学,这在城市里不算早,但在当时的农村几乎没有。这当然也不是我的父母要对我进行早期教育来开发我的智力,主要是因为那时候我们村被划归国营的胶河农场管辖,农民都变成了农业工人,我们这些学龄前的儿童也像城里的孩子一样通通进了幼儿园,吃在那里,睡也在那里。幼儿园里的那几个女人经常克扣我们的口粮,还对我们进行准军事化管理。饥肠辘辘是经常的,鼻青脸肿也是经常的。于是我的父母就把我送到学校里去,这样我的口粮就可以分回家里,当然也就逃脱了肉体惩罚。
我上学时还穿着开裆裤,喜欢哭,下了课就想往家跑。班里的学生年龄差距很大,最小的如我,最大的已经生了漆黑的小胡子。给我留下印象的第一位老师是一位个子很高的女老师,人长得很清爽,经常穿一身洗得发白的蓝衣服,身上散发着一股特别好闻的肥皂味儿。她的名字叫孟宪慧或是孟贤惠。我记住她是因为一件很不光彩的事。那是这样一件事:全校师生都集中在操场上听校长作一个漫长的政治报告,我就站在校长的面前,仰起头来才能看到他的脸。那天我肚子不好,内急,想去厕所又不敢,就将身体扭来扭去,实在急了,就说:“校长,我要去厕所……”但他根本不理我,就像没听到我说话一样。后来我实在不行了,就一边大哭,一边往厕所跑去。一边哭一边跑还一边喊叫:“我拉到裤子里了……”我当然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带来的后果,后来别人告诉我说,学生和老师都笑弯了腰,连校长这个铁面人都笑了。我只知道孟老师到厕所里找到我,将一大摞写满拼音字母的图片塞进我的裤裆里,然后就让我回了家。十几年之后,我才知道她与我妻子是一个村子里的人。我妻子说她应该叫孟老师姑姑,我问我妻子:“你那个姑姑说过我什么坏话没有?”我妻子说:“俺姑夸你呢!”我问:“她夸我什么?”我妻子严肃地说:“俺姑说你不但聪明伶俐,而且特别讲究卫生。”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第二个老师也是个女的,她的个子很矮,姓于名锡惠,讲起话来有点外地口音。她把我从一年级教到三年级——我自己也闹不清楚上了几次一年级——从拼音字母教起,一直教到看图识字。30多年过去了,我还经常回忆起她拖着长调教我拼音的样子。今天我能用电脑写作而不必去学什么五笔字型,全靠着于老师教我的那点基本功。于老师的丈夫是个国民党的航空人员,听起来好像洪水猛兽,其实是个和蔼可亲的老人。他教过我的哥哥,我们都叫他李老师,村子里的人也都尊敬他。文化大革命期间,兴起来往墙上刷红漆写语录,学校里那些造了反的老师,拿着尺子、排笔,又是打格子,又是放大样,半天写不上一个字;后来把李老师拉出来,让他写,他拿起笔来就写,一个个端正的楷体大字跃然墙上,连那些革命的人也不得不佩服。于老师的小儿子跟我差不多大,放了学我就跑到他们家去玩,我对他们家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情。后来我被剥夺了上学的权利,就再也不好意思到他们家去了。几十年后,于老师跟着她的成了县医院最优秀医生的小儿子住在县城。我本来有机会去看她,但总是往后拖,结果等到我想去看她时,她已经去世了。听师弟说,她生前曾经看到过《小说月报》上登载的我的照片和手稿,那时她已经病了很久,神志也有些不清楚,但她还是一眼就认出了我。师弟问她我的字写得怎么样,她说:比你写得强!
第三个让我终生难忘的老师是个男的,其实他只教过我们半个学期体育,算不上“亲”老师,但他在我最臭的时候说过我的好话。这个老师名叫王召聪,家庭出身很好,好像还是烈属,这样的出身在那个时代真是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一般的人有了这样的家庭出身就会趾高气扬、目中无人,但人家王老师却始终谦虚谨慎,一点都不张狂。他的个子不高,但体质很好。他跑得快,跳得也高。我记得他曾经跳过了一米七的横杆,这在一个农村的小学里是不容易的。因为我当着一个同学的面说学校像监狱、老师像奴隶主、学生像奴隶,学校就给了我一个警告处分,据说起初他们想把我送到公安局去,但因为我年龄太小而幸免。出了这件事后,我就成了学校里有名的坏学生。他们认为我思想反动、道德败坏,属于不可救药之列,学校里一旦发生了什么坏事,第一个怀疑对象就是我。为了挽回影响,我努力做好事,冬天帮老师生炉子,夏天帮老师喂兔子,放了学自家的活儿不干,帮着老贫农家挑水。但我的努力收效甚微,学校和老师都认为我是在伪装进步。一个夏天的中午——当时学校要求学生在午饭后必须到教室午睡,个儿大的睡在桌子上,个儿小的睡在凳子上,枕着书包或者鞋子。那年村子里流行一种木板拖鞋,走起来很响,我爹也给我做了一双,我穿着木拖鞋到了教室门前,看到同学们已经睡着了。我本能地将拖鞋脱下提在手里,赤着脚进了教室。这情景被王召聪老师看在眼里,他悄悄地跟进教室把我叫出来,问我进教室时为什么要把拖鞋脱下来,我说怕把同学们吵醒。他看了我一眼,什么也没说就走了。事后,我听人说,王老师在学校的办公会上特别把这件事提出来,说我其实是个品质很好的学生。当所有的老师都认为我坏得不可救药时,王老师通过一件小事发现了我内心深处的良善,并且在学校的会议上为我说话。这件事,我什么时候想起来都感动不已。后来,我辍学回家成了一个牧童,当我赶着牛羊在学校前的大街上碰到王老师时,心中总是百感交集,红着脸打个招呼,然后低下头匆匆而过。后来王老师调到县里去了,我也走后门到棉花加工厂里去做临时工。有一次,在从县城回家的路上,我碰到了骑车回家的王老师,他的自行车后胎已经很瘪,驮他自己都很吃力,但他还是让我坐到后座上,载我行进了十几里路。当时,自行车是十分珍贵的财产,人们爱护车子就像爱护眼睛一样,王老师是那样有地位的人,竟然冒着轧坏车胎的危险,载着我这样一个卑贱的人前进了十几里路。这样的事,不是一般的人能够做出来的。从那以后,我再也没见到过王老师,但他那张笑眯眯的脸和他那副一跃就翻过了一米七横杆的矫健身影经常在我脑海里浮现。
文 / 莫言
《我的老师》
我永远忘不掉的,是T女士,我的老师。
我从小住在偏僻的乡村里,没有机会进小学,所以只在家塾里读书,国文读得很多,历史地理也还将就得过,吟诗作文都学会了,且还能写一两千字的文章。只是算术很落后,翻来覆去,只做到加减乘除,因为塾师自己的算学程度,也只到此为止。
十二岁到了北平,我居然考上了一个中学,因为考试的时候,校长只出一个“学而后知不足”的论说题目。这题目是我在家里做过的,当时下笔千言,一挥而就。校长先生大为惊奇赞赏,一下子便让我和中学一年级学生同班上课。上课两星期以后,别的功课我都能应付自如,作文还升了一班,只是算术把我难坏了。中学的算术是从代数做起的,我的算学底子太坏,脚跟站不牢,昏头眩脑,踏着云雾似的上课。T女士便在这云雾之中,飘进了我的生命中来。
她是我们的代数和历史教员,那时也不过二十多岁罢。“螓首蛾眉,齿如编贝”这八个字,就恰恰的可以形容她。她是北方人,皮肤很白嫩,身体很窈窕,又很容易红脸,难为情或是生气,就立刻连耳带颈都红了起来。我最怕是她红脸的时候。
同学中敬爱她的,当然不止我一人,因为她是我们的女教师中间最美丽、最和平、最善诱导的一位。她的态度,严肃而又和蔼,讲述时简单又清晰。她善用譬喻,我们每每因着譬喻的有趣,而连带的牢记了原理。
第一个月考,我的历史得了九十九分,而代数却只得了五十二分,不及格!当我下课自己躲在屋角流泪的时候,觉得有只温暖的手,抚着我的肩膀,抬头却见T女士挟着课本,站在我的身旁。我赶紧擦了眼泪,站了起来。她温和地问我道:“你为什么哭?难道是我的分打错了?”我说:“不是的,我是气我自己的数学底子太差。你出的十道题目,我只明白一半。”她就款款温柔地坐下,仔细问我的过去。知道了我的家塾教育以后,她就恳切地对我说:“这不能怪你。你中间跳过了一大段!我看你还聪明,补习一定不难;以后你每天晚一点回家,我替你补习算术罢。”
这当然是她对我格外的爱护,因为算术不合格,很有留级的可能;而且她很忙,每天抽出一个钟头给我,是额外的恩惠。我当时连忙答允,又再三地道谢。回家去同母亲一说,母亲尤其感激,又仔细地询问T女士的一切,她觉得T女士是一位很好的老师。
从此我每天下课后,就到她的办公室,补习一个钟头的算术,把高小三年的课本,在半年以内赶完了。T女士逢人便称道我的神速聪明。但她不知道我每天回家后,用功直到半夜,因着习题的烦难,我曾流过许多焦急的眼泪,在眼泪模糊之中,灯影下往往涌现着T女士美丽慈和的脸,我就仿佛得了灵感似的,擦去眼泪,又赶紧往下做。那时我住在母亲的套间里,冬天的夜里,烧热了砖炕,点起一盏煤油灯,盘着两腿坐在炕桌边上,读书习算。到了夜深,母亲往往叫人送冰糖葫芦或是赛梨的萝卜,来给我消夜。直到现在,每逢看见孩子做算术。我就会看见T女士的笑脸,脚下觉得热烘烘的,嘴里也充满了萝卜的清甜气味!
算术补习完毕,一切难题,迎刃而解,代数同几何,我全是不费工夫地做着;我成了同学们崇拜的中心,有什么难题,他们都来请教我。因着T女士的关系,我对于算学真是心神贯注,竟有几个困难的习题,是在夜中苦想,梦里做出来的。
我补完数学以后,母亲觉得对于T女士应有一点表示,她自己跑到福隆公司,买了一件很贵重的衣料,叫我送去。T女士却把礼物退了回来,她对我母亲说:“我不是常替学生补习的,我不能要报酬。我因为觉得令郎别样功课都很好,只有数学差些,退一班未免太委屈他。他这样的赶,没有赶出毛病来,我已经是很高兴的了。”母亲不敢勉强她,只得作罢。有一天我在东安市场,碰见T女士也在那里买东西。看见摊上挂着的挖空的红萝卜里面种着新麦秧,她不住地夸赞那东西的巧雅,颜色的鲜明,可是因为手里东西太多,不能再拿,割爱了。等她走后,我不曾还价,赶紧买了一只萝卜,挑在手里回家。第二天一早又挑着那只红萝卜,按着狂跳的心,到她办公室去叩门。她正预备上课,开门看见我和我的礼物,不觉嫣然地笑了,立刻接了过去,挂在灯上,一面说:“谢谢你,你真是细心。”我红着脸出来,三步两跳跑到教室里,嘴角不自觉地唱着歌,那一整天我颇觉得有些飘飘然之感。
因为补习算术,我和她面对坐的时候很多,我做着算题,她也低头改卷子。在我抬头凝思的时候,往往注意到她的如云的头发,雪白的脖子,很长的低垂的睫毛,和穿在她身上匀称大方的灰布衫,青裙子,心里渐渐生了说不出的敬慕和爱恋。在我偷看她的时候,有时她的眼光正和我的相接,出神地露着润白的牙齿向我一笑,我就要红起脸,低下头,心里乱半天,又喜欢,又难过,自己莫名其妙。
我从中学毕业的那一年,T女士也离开了那学校,到别地方作事去了,但我们仍常有见面的机会。每次看见我,她总有勉励安慰的话,也常有些事要我帮忙,如翻译些短篇文字之类,我总是谨慎从事,宁可将大学里功课挪后,不肯耽误她的事情。
她做着很好的事业,很大的事业,至死未结婚。六年以前,以牙疾死于上海,追悼哀殓她的,有几万人。我是从波士顿到纽约的火车上,得到了这个消息,车窗外飞掠过去的一大片的枫林秋叶,尽消失了艳红的颜色。我忽然流下泪来,这是母亲死后第一次的流泪。
文 / 冰心
《我的老师》
紫 / 荆 / 大 / 讲 / 堂
“紫荆大讲堂”旨在呈现当代高校教职工对于女性话题的思考,为建设平等和谐的两性关系提供思想交流的平台。
“
”
教与学的流动,美与真的展示
编者按:九月,我们迎来了新学期,也迎来了第40个教师节。“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从教书到育人,从传播知识到启迪思想,每一位老师都积累了丰富而独特的教学经验。今天我们有幸邀请了文学院的史风华老师和音乐学院的王晓盈老师,一起聊聊如何上好一堂课,如何实现教学输出和成果展示完美结合这个话题。
本期话题:
02
教与学的流动,美与真的展示
本期话题
01
教与学的流动,美与真的展示
本期话题
徐珊:感谢两位老师百忙之中参与我们这期的紫荆大讲堂。今天,我们聊的是上课的话题。我知道两位老师都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这些年也践行教学输出与成果展示结合的教学理念。史风华老师的《当代西方美学个案研究》课程最后在图书馆和文学院进行了课程教学成果展;王晓盈老师的《舞台语言艺术》课程则为大家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舞台剧汇演。想请问两位老师,最初对于自己课程的设计是不是就包括展示阶段,还是说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慢慢形成的想法?
史风华:谢谢徐珊老师的邀请。《当代西方美学个案研究》课程在文学院有着悠久的历史,开设于2002年,是学校第一批双语课程,曾获得2005年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我特别感谢我们学院领导的支持,一直鼓励老师在审美教育实践的道路上勇敢探索,让我们敢于发掘新模式。这门课在最初设计时,就设想了会包括学生作品展示,一般都定在最后一次课,小范围地在班里展示。今年因为得到了各方支持,展示特别隆重,在图书馆办了展览,我特别欣慰,觉得这算是对多年课程的一个总结吧。
其实,往年的课程展示虽然是教学班小范围展出,但同学们的很多作品都一样优秀,甚至不输专业人士。这次有机会能让学生们的作品在图书馆展出,被更多人看到,我是很开心的,这也算是展示形式的一次突破了。
王晓盈:谢谢徐老师的邀请,很荣幸能和史老师一起交流分享这个话题。《舞台语言艺术》是一门集发声、语音、主持、表演为一体的综合选修课,在2016年最初接手这门课的时候,我当时并没有很明确的想法要以怎样的形式进行考核评价。后来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我们音乐学院的孩子们特别擅长表演,舞台表现力很强,在课堂作业的展示和小组分享环节特别有趣和精彩,于是当时就产生了用汇报演出进行结课的想法。事实上当年的第一次尝试就挺成功的,然后从那时一直保留至今。从2018年以后,我把课程汇报正式纳入了教学大纲,也会在每学期第一课上提前布置给学生们,慢慢地展示汇报就成为这门课的常规“保留项目”了。
徐珊:听两位老师的讲述,知道你们都是用心教书的好老师呢。无论是史老师的课程教学成果展还是王老师的舞台剧汇演,都让人耳目一新。我知道,大学老师都特别忙碌,这种教学成果展示看起来似乎简单易操作,其实肯定要耗费大量时间、人力和精力。请问两位老师在这个筹备过程都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又如何克服的?有什么样的经验和大家分享吗?
王晓盈:徐老师真是太懂我了,哈哈。《舞台语言艺术》这门课其实涵盖挺多内容的,从呼吸、吐字、发声、共鸣和气声情结合等方面进行讲解和训练,到以融合人文和艺术的大学精神为指导,通过将音乐文化和语言表演融为一体的方式来讲好中国故事。短短16周的课,却包含了大量的讲解、示范、模仿、训练和编创的活动,确实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精力。但在我们师生的一致努力下做得好像还不错,大家都感觉到了一种深深的幸福感。
谈到困难,其实时间安排是个最大的问题。上学期我教的全部是舞蹈班的孩子,他们的课程表排得满满当当,几乎全是下了基训课后满头大汗地踩点赶过来215课室上我的课,时间非常紧张。偶尔有几次还会因为专业课下课晚了,会迟到一小会。我可能因为真的挺理解他们的,看着孩子们疲倦的样子有时还会感到心疼,所以上课时就会不断地鼓励和表扬。因此有学生开玩笑说原本想在课堂上睡个觉休息一下,结果听王老师的课根本睡不着,每次上课都像打了鸡血一样特别兴奋。再就是我们的剧目汇报展示一般是在第十六周,由于孩子们没办法抽出其他的空余时间来彩排和表演,每次只能利用上课的时间段来完成,这就导致演出前的舞台工作常常是下课后赶过来的“人仰马翻”状态。好在舞蹈系的老师很好沟通,我提前和之前的任课老师说了情况,让孩子们提早一点下课过来准备,所以这学期的汇报展示特别顺畅。还有一个是文字能力偏弱的问题。我们每学期期末汇报的剧目都是孩子们自主创编的,我们音乐学院的舞台表现力很强,但文字功底普遍不足,在剧本的撰写和打磨方面又比较缺少经验,所以基本是从零开始地摸石头过河,有个别小组的剧本是改了又改,直到彩排前才最后定稿。当然在这过程中,我也不断给出很多建议,鼓励他们大胆去创新去修改,最后基本都打磨出了比较满意的剧本方案。
史风华:是的,听王老师讲述的这些,我很有共鸣。展览要动用多方面的力量,在筹备过程中,遇到资金、场地、人力等各方面的困难,好在我特别幸运,展示方案一拿出,就得到了文学院领导的认可,加上教研室同事们的大力帮助,以及在布展及场地方面图书馆的大力支持,整个过程虽然辛苦,却非常顺利。当然,学生们也很配合,可以说他们是最辛苦的。他们一共做了十三个展板,整个寒假都没有休息,他们查阅了大量资料,在图书馆林老师的专业指导之下,展板内容丰富形式之美,受到了专业人士的高度赞誉。还有,现场作报告的两组同学也花了很多时间磨课,才能在开幕式当天从容淡定。开幕式当天,两组同学做路演,现场反响强烈,得到了李伟光美术馆馆长的称赞。展览会开幕式上,我们学院段院长说:“课程将艺术审美与实践结合起来,为学生带来了新鲜的美学体验,突出展现了文学院的美育特色。该课程充分发挥艺术哲学的美育功效,全方位凸显了文学院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在美育实践上也为其他同类型课程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这段话,也说出了我做这件事的初衷和意义。
04
教与学的流动,美与真的展示
本期话题
03
教与学的流动,美与真的展示
本期话题
徐珊:教学相长,两位老师的课程内容正好都是和美育相关。听你们讲述的这个紧张、辛苦同时又快乐和满足的过程,我感觉可以归为这样一句话,就是“教与学的流动,美与真的展示”,可以说,这种教学成果展示就是一场老师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双向奔赴。在这里,也继续请问两位老师,这个双向奔赴的展示过程有什么感人的或者有趣的师生故事分享吗?
史风华:感人的故事很多呢。之前课堂展示有2018级、2019 级同学的画作为礼物送给我,我一直保存着,这次也拿出来参与了展出,她们特别激动。然后,展览后学生的作品捐献给了文学院,每位学生都得到了相应的收藏证书,他们也为此欢呼雀跃,很多同学发朋友圈,认为自己的学习成果被看见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情。近几天还有出国旅游的同学和我交流,她在国外看艺术展的时候就联想到我们的课程。她说:“看到那些作品完全没有陌生感,在课堂上真的学到了东西......感觉以前吃了很多细糠,过了好几年才知道,原来那是细糠!”作为任课老师,我听了也特别高兴。我一直认为,老师要有前瞻性,课堂不仅仅是当下的一节课,而是为未来播下一些真善美的种子。当同学在走出学校之后,在广阔天地闯荡时候,还会时不时与当年的“课堂”相遇,与老师给过的知识“callback”,这才是一堂课的意义,也算不辜负了我的认真备课啊。
王晓盈:是的呢,我认为教学就是一种“情投意合”的双向奔赴。其实每一次汇报展示时我坐在台下心情都很复杂,看着孩子们在舞台上那么投入和认真,我就像一个老母亲一样一会想哭一会想笑,充满了骄傲、欢喜和满足。哈哈。我印象比较深的有两件事,一个是去年课程汇报时,有个娃扮演河南的士兵,一口流利的河南方言简直让我惊呆了,可我明明记得他是广东人呀。演出后我立马叫住他,问他是怎么学会的。他害羞地拿出了手机给我看,我的天,原来是一段标题为“河南话速成”的台词——用普通话翻译河南话音调的谐音。我记得很清楚,那天是冬至,天气冷得要命,可那一刻我的心却感到特别特别温暖,我想这应该就是幸福的感觉。还有一个事印象特别深,这学期有个小组排的一个剧叫做《你好,疯子》,是孩子们根据同名话剧进行改编的,做了大量的辛苦工作,但前期效果一直不满意。用一个孩子的话说是“话剧有两个小时,我们把原剧本快十万字的文字删改到最后五千字,中途一共改了不下五十版,好几次凌晨还在和伙伴们一起讨论剧情走向,中间的过程真的特别特别辛苦,有时候就想着哭都哭了……”彩排时他们一直没找到感觉,表现得索然无味。当时我建议他们从人物特点入手找感觉,删掉不必要的剧情,增加本土化的语言和道具,丰富人物的形象。那天演出时,我简直惊呆了,孩子们扮演的每个角色都活灵活现的,还增加了意外的惊喜——他们用白布进行了舞蹈的光影展示(这是彩排时未有的)。最后有观众跟我说她看哭了,我想这就是对他们用心付出最好的回报吧。
徐珊:听两位老师的分享,我也有些感动。师生齐心协力,共同做好一件事,这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才是教育的意义吧。我知道两位老师的课程设计里都有小组分配任务展示成果,请问这种形式有何利弊?
王晓盈:小组合作的优势是能够集中组员的智慧,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在汇报演出时能够比较高效地完成,这里展示一下这学期某位小组长的原话:“最后几周的期末作业准备,可真是让我急得团团转:剧本不合要临时修改、剧情枯燥没有特色、小组成员不齐无法排练……各种困难接踵而至,一度让我陷入了绝望的境地,有时候我都开始怀疑自己。但好在有大家一起努力,彩排后老师指出了我们的不足,大家一起努力,共克时艰,纷纷支招。最终,我们的汇报顺利完成。看着台上认真入戏的组员,感觉这个汇报就像我一手带大的孩子,心中倍感欣慰。大家都很棒!”瞧,这个组长已经像个老母亲了,哈哈。这就是小组合作带来的好处,它更多地能从根本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内驱力。当然,凡事有利皆有弊,小组合作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说个别组员划水不认真,排练拖后腿,还有就是小组内部不够团结、各自为阵,组长不够积极、无作为……这些我都遇到过。后来也尝试过采用灵活轮换小组的方式,效果还不错。总之,尽量克服弊端发挥优势吧。
史风华:或许是我得到了太多的正面反馈,我就觉得同学们团结协作,碰撞出很多火花,这种形式只有利,没有弊。当然,对于内向的I人同学我也会特别关照,她们最后都能寓学于乐,非常开心。
徐珊:对于传统满堂灌的教学形式,两位老师的教学极具创意性实践性。对于未来的教学形式,两位老师还有什么新的想法吗?
史风华:教师也要不断学习,把最新的艺术作品和学术成果介绍给学生,与时俱进。我认为,课堂应该呈现出教师最新的学习和研究成果,每一堂课都应该是现场直播,而不是重复从前的内容,教而学、学而教,学用一体,教学相长,这样教师也可以一直成长。事实上,另外的课程我也让同学们把枯燥的美学理论和美学史事件,以小组戏剧的形式在课堂上呈现,效果也出乎意外地好,这也源于我最近一两年对戏剧和脱口秀的关注。
王晓盈:有机会的话,我想把孩子们的课堂搬到更大的空间里去,比如带到校外的文化馆,或者中小学去,让他们更多地感受表演带来的挑战和快乐。
徐珊:感谢两位老师真诚而生动的分享,我自己教学二十多年,更多时候是满堂灌的传统模式,这次和大家交流也让我受益匪浅,也许我也要考虑改革一下自己的教学方式。最后,教师节来临之际,还请两位老师给大家说几句寄语吧。
史风华:想借毛姆的话送给大家:“培养阅读的习惯能够为你筑造一座避难所,让你逃脱几乎人世间的所有悲哀。”请大家保持阅读、保持思考、保持微笑。祝大家教师节快乐!
王晓盈:今年是第40个教师节,也是我从教21周年,感慨时光的飞逝,也很感恩遇到自己热爱的课堂。祝所有的老师们节日快乐,笑口常开,身体安康!
徐珊:谢谢美丽的史老师和王老师,祝两位老师今后的课堂更加大放异彩!祝两位老师教师节快乐!也祝《紫荆树下》的读者们,祝所有的华师老师们,教师节快乐!
麦 / 田 / 守 / 望 / 者
传道授业解惑,执着追求守望。
“麦田守望者”旨在提供一个讲述自己教学故事、分享教学经验、畅谈教学感悟的平台,让教学相长的教育精神永流传。
“
”
耕耘手记
耕耘英语课,我手写我心。本栏目邀请朱德芬老师开启“耕耘手记”专栏,为我们记录课堂内外,思考教育话题,速写现代大学生群像。通过朴素真实的文字,提供一扇明亮的窗户,看见每一位平凡却独一无二的同学,看到熠熠生辉的校园青春生活。
专栏简介
我来自名校
文 / 国际商学院 朱德芬
我教的学生,主动跟我谈论自己高中的很少。可能之于他们,高中的美好回忆不太多。又可能多数学生觉得,他们曾经读过的高中也不是很出名的学校,所以免谈。想要了解的话只好通过其他途径,比如学生名册,或者是上课和课间"不经意"地问一下。
原来除了普通公立高中之外,很大一部分学生上的是私立高中,年学费十万以上的那种。还有一些,他们上的是公办学校中的名校。我记得2019级有个男孩,几乎天天都穿着一件绿色运动服外套,不穿也要挂在椅子的靠背上。后来我才知道那是执信中学的校服,他的同学说他舍不得不穿。
JL是个特别的例子。他以前所在的高中,是经由他的妈妈告诉我的。他就读的是赫赫有名的广州N中。
那是刚开学不久,某天收到一个加好友的请求,说是JL的妈妈。我犹豫了一下通过了。这是我第一次跟学生的家长在聊天软件上交流。我有点好奇。毕竟是大学生,通常都会自己直接跟老师沟通。这个家长说孩子上课的时候很多没听懂,他脸皮薄,估计也没问老师,希望能多点留意他。我说好,也希望他自己跟同学和老师多些交流,融入学习的环境。她说好。
我开始在记忆中搜索JL这个名字。他是一个高大帅气、眉清目秀、剃着平头、戴着眼镜的男孩,是有点不苟言笑,但看上去文质彬彬也很有礼貌,课堂不玩手机。第一次上课的老师应该都会自动把他默认为学霸类。
不久之后,JL的妈妈再次发来信息。她说孩子坐在后面听不清楚,每天的作业和上课资料是否可以发给她。我说都有发在班级的阅读群上,JL也在这个群里,有什么不懂的话可以在群里提问或直接跟老师联系。我在这句话的后面加了一个“哦”,希望她感受到的是柔和的语气。
第三次,她问:老师,考试是什么时候,我想要课件好好给孩子复习一下。我终于有点忍不住。我说,您不能一边希望他独立一边给他无尽的依赖。要给他机会想办法解决问题。如果学习有疑问,直接跟老师沟通,这也是学会跟别人交往的一部分。
发完这个信息我实在有点愧疚。我能体会天下父母爱护子女的心情。换一个角度,家长关心孩子总比放任好一些。
我自然而然地更关注JL。他很少缺课,每次都是坐到最后面。上课时眼睛都是看着讲台方向,好像挺专注,但又好像在想心事,所以不知道他到底有没有在听。
应该是没有。好几次,我指着他打开的课本说,你这本是听力课本,我们此刻正在上的是阅读课。又或者,我们正在讲的是剑雅17,他桌面上正打开的是剑雅13。他说带错了课本,但等到下节课,依然带错。他的心思完全在别处,可能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在哪里。
有一天晚上JL妈妈又发了信息,还有两张照片,是JL高中的时候拍的。照片上的JL露着一个硕大的笑容,手搭在一个同学的肩膀上,满是自信和快乐。他穿着白衬衫和西装还系着领带,透过背后的玻璃窗上可以看到绿荫葱葱的校园和宏伟的教学楼。
我才知道,他高中上的是广州N中。“高考对他的打击有点大,”她再次提到。 “这孩子从小成绩很好,我们也全力培养他,他在哪读书我们就搬去哪住。”——我能感受到她字里行间的失落。
我问:高考没有考好有什么特殊原因吗?她写了一段很长的话。要点如下:
孩子从小爱运动,喜欢田径,小学到高中参加比赛都是冠军居多;虽然他性格内向,但可以看到他开心快乐。初中按中考成绩本可以去到当地最好的高中,后选择以足球特长生考进广州N中进入校队,因为训练经常缺课。后来以五人制获得证书的特长生被取消,高考失利。
我看着这些文字,思索许久。为什么不去当地最好的高中?为什么孩子在哪读书就搬去哪里住?为什么不好好上完课才去训练?为什么说好的特长生福利要取消?我没有办法回答这些问题。我也不指望谁能给出一个直接简单的答案。
我试着去理解JL,当他眼睛有雾,思绪飞远的时候会在想些什么。我是N中毕业的。我是足球明星。我不应该来这个班,不应该和这些高考落榜的学生在一起的。他也许会这样想。又也许,他会想象无数的“假如”和“如果”。也许他需要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绪。
我不再反复地敦促他认真听课或者交作业,如果他想学了,这些应该都不是问题。但我每次上课都会跟他说一两句话,关于别的话题。只是想让他知道,我没有放弃他。
他的妈妈没有再发信息给我。后来的信息都是他自己发的。有天晚上收到他发的钉钉短信,说考前一周他想在家里自己复习准备, 请我把这个星期的课件发给他。他问了好些关于考试的具体问题,然后还发了个嘻笑的表情。在教他的这一年里,我从没见过他的真人版微笑。
我在心里说:JL,加油啊!
两个星期之后,他给我发了他的雅思成绩。总分达到了学院要求,顺利升到大二的专业课。我几乎雀跃起来般开心。他又说,“我接下来会努力一点学”。我有理由相信他会。我也相信他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着,试图从曾经的阴霾中走出来。
高中时代,不管美好还是艰辛,对于很多人来说应该都是永远无法抹去的记忆。我们以为上了大学,过去就永远地被抛在了后面。我在很多学生身上看到的是,它的影响力比我们想象的久远很多,甚至超过大学。年少的际遇会凝练成一个人的气质。长大之后,高中的那个懵懂而又倔强的少年仍会时不时地出现在他成年的轮廓之上。
很多人说大一其实是高四。这句话在某种意义上是对的。于是,我有时觉得自己教的是大学,但有时又觉得教的是高中。未成年和成年之间的过渡,有时候会异常的艰难。我一次又一次地和他们一起,站在人生的交叉路口,体会这一种蜕变。这是一种幸运。
读 / 书 / 咖 / 啡 / 吧
阅读一本好书,感受不一样的人生。
“读书咖啡吧”旨在提供一处静谧读书的空间,展现教职工们读书学习思考人生的感悟和思想,让读书人的智慧光芒在此熠熠生辉。
“
”
读书杂感
文 /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姚维
《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算是看得最开心的一本书。吐槽起来毒舌且一针见血,文字中确实蕴藏着“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豪情,也不乏“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的真性情,读来常令人莞尔。
附摘录两则:
原文:帝(赵光义)沉谋英断,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
批注:但无能。
原文:自古贤者少,不肖者多……
批注:就劳动者而言,自古贤者多,不肖者少。
《大唐西域记》:初看时,看到的是玄奘笔下的西域和古印度诸国的山川形胜、风土人情,感慨于玄奘对一路所见所闻的细致描摹;渐渐地,看到的是印度诸国佛教遗迹时移事迁,物是人非,昔日繁盛一时的印度佛教如今在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最后透过文字,看到的是目睹这一切、经历种种磨难却始终不改初心的玄奘,不知重返东土后再回忆起自己的过往时,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
《归有光文选》:令人无限回味的,还是那篇《项脊轩志》。寥寥数笔,写下了动人的平凡瞬间,也写尽了时光流转、生活沧桑。
《比较文学基础读本》:回看这本专业入门和基础读物,会回忆起在北师大学习的时光。对于想读比较文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其实还是不妨一读的。张沛教授在导言中谈到:“比较文学的终极目标在于发现更高自我或实现自我的更高存在;在这个意义上,比较文学是哲学——不仅是单纯认识论意义上的哲学,更是作为‘认识你自己’的实践哲学,即人文之道。”从自我的学习体验而言,诚如斯言。
《美利坚物语》:记录了20世纪初在美国的日本人众生相。文风挺有永井荷风的味道的,笔调细腻,比起川端康成,永井更“洋”一些,少一些滞着,更善于捕捉一花一草一颦一笑的即时性感动。
《逆袭的夏亚:贝托蒂嘉的子嗣》:蛮有电影感的一部小说,比之当下的轻小说,富野的文字,节奏非常紧凑,不拖泥带水。故事设定和剧情细节,与剧场版电影有所不同。少了剧场版里夏亚的名台词,确实有些出乎意料。
《伊戈尔远征记》:非常有俄国文学味道的史诗,给人的感觉和常看的古希腊史诗、中世纪西欧史诗很不一样。原始而有生命力的短小史诗,意象和英雄性格很有俄罗斯感,文字朴素,直截了当的拟人和抒情手法,会天地变色,草茎低头,树干弯腰,禽鸟相助,颇有万物有灵之感。
《长征记》:作为一本历史学著作,却不同于《历史》《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乃至色诺芬的另一本史学著作《希腊史》,作者并无一种明显的考证、编排乃至分析史实的意图,在这个意义上,比起一本严肃的历史学著作,它更贴近一个将士的军事日记,但与此同时,色诺芬又采取了第三人称的视角,使得作为叙事者的色诺芬完全消泯于文字之中,这种第三人称的疏离感造成了叙述中相当的克制,那些最残酷和最绝望的镜头都变成和其他细节一样的平铺直叙。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相比于初看时只关注了战争进程和政治博弈,重读《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会同时去关注一系列悲欢离合背后无法抗拒的“势”的力量,以及在这种无可抗拒之中的每一个具体的人本身。合上书页后,恍然忆起老三国的片尾曲:“兴亡谁人定,盛衰岂无凭,一页风云散,变幻了时空,聚散皆是缘,离合总关情,担当生前事,何计身后评。”
“亲子”阅读,尽享亲情温馨充实的美好时光。
亲子“阅读”,引领孩童走向书籍的美丽新世界。
本栏目邀请关注阅读、研究阅读、热爱阅读的林英老师,开启“亲子阅读手记”专栏,记录其亲子阅读过程中的种种观察与思考,以期与家长朋友们一起在阅读之路上携手远足,一起欣赏沿路的花草虫鱼,一起走过重重迷障与山重水复,一起走向远方,走向辽阔。
专栏简介
亲子阅读手记
寻找合适的桥梁书
文 /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林英
孩子从亲子阅读过渡到自主阅读,有两大难关。其一是孩子自身对阅读模式转变的适应;其二是家长如何帮助其发现适宜的书单。在亲子阅读阶段,也需要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读物,但那时家长毕竟已在绘本世界中浸润多时,习得了不少选书的本领,相对要顺风顺水一些。突然要开始在绘本之外的世界探索,也真颇需要费一些工夫。自己亲历其间,有一些微小的经验可以贡献。
一、 绘本类书籍的延伸
开始进入自主阅读时期的娃,能明显捕捉到的一个特点就是,绘本已不太能满足其阅读需求了。这是好事,说明孩子的理解能力已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什么书会适合此时的孩子呢?其实,旧有的经验也大可不必弃之如敝屣。沿着绘本这条线索,一些故事容量更大、形式有新意的图画书仍可以引入进来。
就我的孩子而言,意外地发现有两套书很得其欢心,很愿意自己翻看。
其一是金羽毛世界获奖绘本之一的“斯丹利”系列:《斯丹利去学校》《斯丹利的疯狂奇游》《斯丹利的新朋友》《斯丹利的海上冒险》等。这套绘本文字量不少,也不多。文字量太少了,对于理解能力见长的孩子来说,读来可能会觉得不过瘾。字太多了,对于刚掌握了一些常用字、但不时还是会遇到一些“拦路虎”的孩子来说,读起来会觉得太累,容易产生抵触心理。此外十分重要的是,这套绘本中小狗斯丹利的调皮和故事的幽默感,深深地吸引着孩子。好看、好玩、不太难,孩子自然乐得沉浸其中。
另外一套是《小小牛顿科学启蒙馆》。这套丛书是台湾小牛顿科学教育有限公司打造的,其出版的“小牛顿”“小小牛顿”系列多次荣获台湾出版奖“金鼎奖”。除了内容本身之外,形式可能也是吸引孩子的重要原因。早前接触的大量绘本,多是一本书讲一个故事,或一本书的内容为一种体裁。“小小牛顿科学启蒙馆”,则一本书在一个主题下,既有科普知识,又有相关故事,还有艺术手工、歌谣等等。如《小麻雀不离开》《听昆虫唱歌》等等。这一套书深得孩子的喜欢,我想大概跟其形式的丰富多样有关。它既有着书籍的主题集中性,又有着杂志的风格多元化,让孩子在不同的形式中自由地穿梭,乐在其中。
二、 与孩子的“身边”和“附近”关联
动画片是孩子童年时最好的伙伴之一。大概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热爱的动画片,《小猪佩奇》《超级飞侠》《汪汪队救援》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动画片就是孩子最熟悉的“身边”与“附近”。孩子出于对动画片的热爱,因此比较容易将其兴趣迁移到同题的书籍中来,自主阅读起来就不那么容易犯难。我的孩子在开始进入自主阅读阶段时,就主动挑选了诸如“海底小纵队漫画故事”“超级飞侠”系列、“奥特曼”系列来展开。这些熟悉的、喜欢的内容,顺利帮助他从温馨的亲子阅读过渡到了独立的自主阅读。
孩子上学之后,课本更是他们日日的“身边”。课本中出现的一些有意思的内容,如绕口令、歇后语,相关的书籍我们试着引入。有些书名一看就跟孩子的切身处境相关,如《一年级大个子二年级小个子》等,我们往往也找来给孩子阅读。
作为孩子最爱的父母,我们更是他们的“身边”。因此我有时候也会跟孩子聊到自己小时候喜欢看的书籍和影视,像《阿凡提的故事》《三毛流浪记》《白蛇传》《哪吒脑海》《聪明的一休》等等。孩子因为对妈妈的爱,更因为这些书籍本身就具有跨越时空的魅力,吸引着一代代的孩子,它们自然也得到孩子的青眼。
平时我们也比较留心借用孩子日常生活中“身边”和“附近”,迁延到孩子的阅读世界中来。比如,过年在老家时,孩子和表弟表妹们一起饶有兴味地背过“三十六计”,此后看到《漫画讲透三十六计》,自然不会错过。孩子在喜马拉雅上听故事,听过《封神演义》《米小圈上学记》等,相关的书籍我们也试着安置进来。又如我们所在的校园里有孔子雕像,那看看《孔子》这本书吧。孩子此前看过居里夫人的传记,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那看到其他的科学家传记时,比如《李冰与都江堰》等,是不是也可以试试?诸如此类。借由“身边”与“附近”,借由此前的阅读“历史”与当下的“日常”,试着不断开拓孩子的阅读书单。
三、 发现孩子的兴趣与知识兴奋点
六七岁的小孩对脑筋急转弯,尤为着迷。不仅孩子之间热衷于互相考脑筋急转弯的题目,孩子也时不时把家长拿来“练手”。那看到有关于脑筋急转弯的书籍时,何不赶紧纳入囊中呢?与此相近的猜字谜类书籍,自然也颇可考虑。
跟孩子的日常相处中,我们发现孩子时不时会冒出一些成语,用得鲜活有趣。有的很准确;有的介于准确与不准确之间,但特别新鲜灵动。这个时候显然是孩子对成语的敏感期,因此在图书馆的书架上看到任溶溶主编的《中国成语故事》,以及其他品类如《成语故事大全》等,自然是值得尝试。一些成语故事类书籍本身编得也不错,又有成语故事、有拼音、有插图,还有延伸的“成语接龙”、例句等,显然也适合刚展开自主阅读的孩子。
要想发现孩子对什么读物感兴趣,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带孩子去书店、图书馆。在书的海洋中,孩子会去寻找和翻阅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有一次带孩子去图书馆,他发现了一些“植物大战僵尸”的书籍,喜欢得不得了。那自然可以借来看看。
不过诚实地说,一开始时自己对这从游戏衍生出来的书籍还是抱有一定的成见。其格调恐怕不高吧?得空时,自己也会翻阅一下孩子最近在看的书,同步一下其最近的阅读世界嘛。嘿,不得不说,偏见是要不得的。“植物大战僵尸”系列漫画书形式可人,内容有趣,知识丰富,还不无笑点。出版方显然也充分重视“植物大战僵尸”这一IP的打造,除了有《植物大战僵尸·科学漫画》,还有《植物大战僵尸·恐龙漫画》《植物大战僵尸·人体漫画》《植物大战僵尸·机器人漫画》《植物大战僵尸·历史漫画》《植物大战僵尸·中国古诗词大会漫画》等等,主题多元,洋洋大观,够孩子探索一阵子了。
四、 拓展孩子阅读的边界
孩子的阅读兴趣需要尊重。孩子喜欢《植物大战僵尸》,我们借回来给他看。借由这一套书,我们瞬间理解了漫画书对于自主阅读时期孩子的重要作用。从亲子阅读过渡到自主阅读,从绘本到以文字为主的书籍,如果我们能蹲下来看孩子的话,会发现这一步不可谓不大。这一阶段,孩子需要他们喜欢的、易于理解的书籍,作为通往远方的桥梁。而漫画书,一方面有大量的图画,可以辅助理解文字;另一方面文字多以对话或短句展开,理解难度不大。因此它们深得孩子的喜爱。
借由《植物大战僵尸》系列,我们也进一步发现了一片漫画的新天地。在漫画书中找到一批适合孩子且孩子喜欢的书籍,如《大中华寻宝记》系列、《科学实验王》系列、《冒险岛数学奇遇记》系列、《儿童百问百答》系列、《漫画读史记·超有料超有趣》系列、《漫画中国简史·少年版》系列,等等。在选择漫画书时,我们尽可能将其主题进行拓展,有故事类、科普类、数学类、历史类,等等。在孩子喜欢的基础上,尽可能拓展孩子的阅读种类,让孩子在阅读上不偏食,尽可能地打开其眼界。
孩子的阅读也需要引导。漫画书可读,但孩子如果一直只停留在漫画上,恐怕也不太行。如何引导孩子慢慢地进入到文字为主的阅读世界中,家长们可能需要做一些努力。因此,在给孩子借阅其喜欢的漫画时,我们同时也有意识地加入一些带拼音的经典儿童文学类书籍。如梅子涵的《小木耳》、冰波的《大象的耳朵》、郑渊洁的“皮皮鲁”系列、《安徒生童话》《彼得·潘》《柳林风声》等等。此外,我们还积极地引进一些其他类型的书籍。比如“儿童哲学智慧书”系列,如《艺术和美,是什么?》《幸福,是什么?》《情感,是什么?》《社会,是什么?》《好和坏,是什么?》《知识,是什么?》,给小小的孩子心里,播下一些哲学的、思辨的种子。这些书有些孩子会看一看,有的孩子不太想看。不必强求,也不必着急,保持持续地引入与引导就是。
经过长期的摸索和尝试后,最近我们终于发现了一批孩子喜欢的纯文字类书籍——八路创作的“特种兵学习”系列、“我是一个兵”系列、“少年特战队”系列等军事题材小说。孩子对它们非常着迷,哪怕出去玩,也想带着这些书见缝插针地看一看。实际上,无论是从文字量来说,还是从内容的理解难度来说,都略微超过了孩子的水平。但因为孩子喜欢,这些小小的障碍也就不成障碍了。
如今孩子一边仍迷恋着漫画;一边对文字为主的书籍的接受度大增,而且“长势喜人”。至此,协助孩子从亲子阅读的绘本世界过渡到自主阅读的文字世界,走过长长的一条甬道后,总算是看到黎明的微光了。这一段寻找“桥梁书”的旅途,有很多尝试,遇到一些曲折,结果也比较光明。事实上,无论哪个年纪置身于阅读的世界中,我们始终都需要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阅读之路。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我们家长始终在侧:陪伴着他们,满足着他们,引导着他们。接下来的探索之路中,又会遇到哪些难题,收获怎样的风景呢?很是好奇,有些忐忑,非常向往。
文 / 学 / 手 / 工 / 坊
写一个故事,抒一段真情,让梦想照亮现实。
“文学手工坊”是为文学爱好者搭建的一个用文学照亮现实的创作空间,大家在这个虚构和非虚构交织的文学世界里,成为一名散文家、诗人和小说家。
“
”
昨晚,一个人在月下漫步,不远处的夏枯草挺着身子,叶子盈盈发亮。清新的味儿,突然使我想起故乡的大麦——大麦在月光下安静自若,颇有俗世的生活气息。
曾经,在江淮平原,大麦是小众的,像几辈子单传的小户人家。在人们看来,大麦虽然是老大,却没有弟弟小麦有出息,完全是小麦的陪衬。“大麦青青小麦黄”,之所以叫大麦,先于小麦成熟吧。大麦收完,天空响晴,布谷鸟叫了,“布谷布谷,割麦种豆”,收割的是小麦。至于大麦嘛,庶几无人提起。农人眼里,小麦是养家口粮,大麦是牲口饲料,诗人海子说:“我们是麦地的心上人。”五月的风吹黄了麦子,也吹熟了农人的心,小麦囤在家里,麦子进家,心里不慌。小麦是贴心贴肺的,也可以说麦子是我们的心上人,秋季种麦子,农人费心将小麦地整饬得利利索索,盼得来年有个好收成。
而大麦呢,哪有这样的殊遇?大麦、小麦原本是一对兄弟,所享受的待遇却是霄壤之别。农人对大麦也没那么用心,耩完了麦子,想到还有些地荒着也是荒着,种大麦吧,就随便播些种子,甚至肥料也省了,“没有花香,没有树高”,说的也是大麦。它爱长不长,才没人管它呢。
我印象中,大麦在我家乡叫做“料”——主要用来犒劳牲口的。农忙,人要吃好,牲口也要添膘。农人将大麦磨成粉,均匀拌在草里——那是牲口难得的美味。俗话说,吃饱喝足了才能干活。农谚:“光干活,不给料吃。”指雇主为人吝啬,“胡萝卜加大棒”,只有大棒,没有胡萝卜了,那可不行。小麦放在囤里,里三层外三层裹实了,以防生虫、发霉;而大麦则装在蛇皮口袋里,松松垮垮的,早晚一天送进牲口的肚子里。
也不知何时,大麦走上了饭桌,成了保健食品。一些湘菜馆,把炒焦黄的大麦,泡了,香气宜人,喝一口唇齿留香。书上说:“大麦茶开胃,助消化,有助于减肥。”原来大麦茶还有此功能。我小时,母亲用大麦做炒面,将大麦面炒熟了,放入白糖,开水冲了,也算美味,只是一不小心会被呛着。
网上一度热传一首译诗《大麦歌》,李敖译的,也有人说是朱令的译文,诗的内容是这样的:“大麦俯身偃,既偃且复起,颠仆不能折,昂扬伤痛里。我生也柔弱,日夜逝如此,直把千古愁,化作临风曲。”看样子,柔弱的大麦骨子里是坚强不屈的,也是乐观的。普通人的命运不正如此吗?柔弱而又坚强,身处逆境而不甘堕落。读这首诗,想回到乡下,站在高岗上,远望无垠的田野,内心无比澄澈,丰盈。
大麦
文 / 后勤管理处 丁纯
倾听月色
文 / 国际商学院 卢絮
《倾听月色》
靠近,再靠近些
为此我准备了通宵的鸟鸣
以回应你
眼中万顷桃红
再靠近些
近到梦如明镜般清晰
镜中的你我
被赋予触碰与颤抖的权利
再靠近一点
我想用四月的雨水浇灌
你两颊的蓝色草原
那里身体自由,爱情丰满
再靠近些吧
当下不可言说
让我们交换过去与未来
在寂寞的深夜
倾听月色
《值得等待的》
我也学过等待,学得很彻底——不过只是等待我自己。我首先学过站立、行走、奔跑、跳跃、攀登和舞蹈。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值得等待的
一定会以某种方式显现奇迹
午夜的数字游戏
是隐秘而清晰的告白
理解基于想象
牵挂源于自我拉扯
沿着既定的轨道追寻一个人
而那个人
也在追寻你
何必自比飞蛾
那团燃烧的火焰只是黑夜的虚张声势
不如做一只点水的蜻蜓
足尖掀起微澜
一池爱意
可取,亦可弃
《倾斜》
凌晨四点醒来
月亮背后的辛波斯卡
仍然,逗点般
躺着
我躺成句号
不给自己出逃的机会
此刻没有月亮
没有风
一首不知名的钢琴曲
在空屋子里
游荡
黑夜与黎明
我与你
在天平上角逐
只需一声回应
一丝微笑
世界便倾斜
(外二首)
入秋
文 /生物光子学研究院 赵燕平
一大早在小区慢跑走,一枚硕大的芒果突然掉下来,摔在了眼前的水泥马路上。很快,就闻到芒果那特有的香甜的味道。每年秋夏之交,小区绿化芒进入成熟期时,树下便竖起了物业到处悬挂的“芒果树已打农药,不能食用“的告示牌,所以我们只好心无旁骛,继续保持警惕的觉知,在时不时会掉下芒果的树下快步跑开。
再往前走,听到路旁的灌木丛里有细小的猫叫声。仔细一看,一只小小的奶牛猫正看着我。再一看,还有一只更小的黑猫在她的附近也在好奇地看着我。就在我和它们互相观望打量的时候,一只较大的黄棕色的很瘦的猫从更深处的草丛中钻出来,走到了这两只小猫的前面,然后非常警惕地看着我。那两只小猫应该是它的孩子吧。它看到陌生的人类在自己的幼崽附近,无疑有了对人类会带来危险的觉察。
要知道,人类的幼儿需要终生学习各种生存技能与知识文化,然后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面对这个世界。那么,我很好奇,野猫妈妈又是如何带着她的小孩在这个世界上快速学习,躲过各种竞争挑战,存活下来的呢?要知道,作为野生的小猫,它们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就要掌握生存的各种本领。它们的妈妈是如何快速教会它的孩子们认识这个灌木之外的人来人往的世界,又如何去让它们学会觅食和寻找安全的所在,然后独立去探索这个崭新的世界呢?
当我们过着被人类定义的生活之时,城市角落中的这些野猫其实也在观察着我们。曾经看过的歌剧《猫》中曾经有一个特别的段落:当杰利克猫家族一年一度的猫族晚会要结束了,猫族长老杜特洛诺米告诉装扮成猫的人类旁观者,他认为就其独特品性和差异而言,“猫很像你们人类”。这句话很有意思,仔细想想,这是一场从猫的眼中看到的我和我所看到的他们在此刻的一场相遇,那么,人生与猫生是否是永远永不相交的两个空间呢?
还没等我想清楚,当我快步经过这个小区一角的时候,这些猫早已不见了。周围灌木与杂草平静如斯,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仿佛如清晨睡醒前的一个小小的梦一般,杳然无踪。
这一天是立秋,午后闷热,然后下了一场瓢泼大雨,行人慌忙都跑到附近的立交桥下躲雨。这是一场高热后的大雨,雨水就像银丝一样洒下来,到处一片汪洋般的水世界。雨水不断打在地面上,已经流淌成小河,而这些雨水不断地顺着立交桥,从高处流了下来……只有躲雨人群中的小朋友特别欢喜,他们在路上的横横竖竖交织流淌的水流之间跳来跳去,踩来踩去,甚至还兴高采烈搬了砖头去堵水。
较远的桥墩上坐着一个正在躲雨的中年女性,她望着外面那茫茫的雨水,不再青春的脸上有着些许的哀愁与茫然。她应该有些着急吧,或许大雨阻碍了她回家的路,或许被耽误了去办什么要紧的事情……她在认真等待着雨停,并且在雨小了以后第一个撑着伞跑了出去。
于是,我又转头去看小朋友,看他们开开心心打打闹闹。
或许,人到某个阶段,对所见到的年轻小朋友或者小动物都会有特别的关注,因为他们有旺盛的生命力。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每一个节气的变化都代表着宇宙视野下地球与太阳、北斗七星等星体的关系的变化,以六十年一个甲子的周期环流不休,周而复始。在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中,中国人的一生也有着春之发陈、 夏之蕃秀、秋之容平和冬之收藏之不同阶段,此时因为立秋,人生也开始有了秋天的况味。
想起这个夏天,我还陪着内地来的小姑娘去看了入海口。她正是在青春期的阶段,是一个渴望追随偶像光辉的美丽少女。我们站在珠江口的时候,天气热极了,海面吹来的风让空气更显得潮湿而闷热,她终于也热得受不了,嚷嚷着要回到市区,完全忘记了她原先计划要去看大海的兴奋。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我们终于回到了珠江新城的花城广场。在这里,那些亮闪闪的高层建筑物因为开灯的缘故,如一个个镶满了闪光的珠宝的宝盒一般,在深蓝的夜空中熠熠发光。
我和小姑娘的爸爸是小时候的玩伴,这些年大家天南地北,忽然这次有机会相聚,都特别开心。当大家站在路旁一边聊着往事,一边等着小姑娘拍照,感受到彼此发自内心的快乐,很有种“人生不相见,儿女忽成行”的恍惚。
何为快乐因人而异吧,我们无法理解当下这些少年们的烦恼与快乐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而她们亦无法理解父母的老套的言行举止,无法真切体会我们初入老年的感受,也不愿接受我们会有的自以为成熟和优秀的人生经验。青春期与更年期相遇了,大家刚好在这个时间和这个空间彼此看见,互为佐证,一起体会岁月的流逝与对青春岁月的记忆。
在歌剧《猫》中,自由的杰利克猫们对自己进行了如下的介绍:
Are you blind when you're born? Can you see in the dark? (你出生时是目盲的吗?你能在黑暗处看到事物吗?)
Dare you look at a king? Would you sit on his throne? (你敢目视国王吗?你想坐在王位上吗?)
Are you cock of the walk when you're walking alone? (当你独自行走时你很自信自傲吗?)
When you fall on your head, do you land on your feet? (当你头朝下落下时,你能用脚着地吗?)
Are you tense when you sense there's a storm in the air? (当你感到风暴来临时,你会很紧张吗?)
Can you find your way blind when you're lost in the street? (当你迷路时,你能本能的找到正确的方向吗?)
……
作为一只杰利克猫,他们每一只猫都为了获得重生在这个重要的子夜聚会中各施所长,而当夜幕降临,当月光下,小猫杰米玛唱起了著名的《回忆》(Memory):“如果你在那里找到了幸福的意义(If you find there The meaning of what happiness is”)……“那么, 一个幸福的生活,即将开始 ”(Then a new life, will begin)
是的,正如歌曲中的提示:当我们有了经验,往往就失去了意义,而重温意义,是给幸福赋予意义。
这是2024年的第一个秋天,新的有意义的一天,已经开始。
艺 / 术 / 小 / 剧 / 院
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热爱至善至美。
“艺术小剧院”旨在提供一个展示艺术真知的舞台,展现的是教职工们在艺术世界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让艺术之美在此大放异彩。
“
”
那一日,台风“苏拉”驾临羊城,风呼啸而来,门窗嘎嘎作响。坐下,抚一曲《南风歌》,似乎将风声收于弦中。对我而言,开始不过是一个泛音练习小曲,弹了几遍,心静到几乎听不到风声,自然和弦而歌:
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歌罢,恍然悟出:人的声音不就是琴的第八根弦吗?人在放松状态下唱出的歌声与琴弦合而为弦歌,这样看,人声正是琴的第八根弦,因此,好的琴歌与弦声是体用二而一的关系,比如查阜西先生的吟唱与琴声绕在一起,如果剥离了就成了另一首曲子,单是听,就有五脏六腑归位的感觉。
从人类起源与文化的发生来看,人声一定是早于任何音乐的,人们敬天事神之语必有别于吃饭穿衣之日常生活话语,声调必是缓慢悠长以达天庭,渐有抑扬顿挫,合乎节律,伴以击节之器,琴瑟之响。《史记·乐书》记载说:“凡音由于人心,天之与人有以相通,如景之象形,响之应声,故为善者天报之以福……故舜弹五弦之琴(那时还是五弦),歌《南风》之诗者,生长之音也,舜乐好之,乐与天地同,意得万国之欢心,故天下治也。”《五礼通考》第七十六也有云:“琴之为乐,所以咏而歌之也。”可见,在早期,琴是为歌咏服务的,我们目前所知的琴曲,分类有畅、操、引、吟、弄、调,均源自琴歌。弹琴作歌在上古时期就已经是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了。尽管在流传过程中,一些琴曲的歌词散佚,但可以肯定的是,弦与歌在古代是二而一的。诗三百,孔子皆弦歌之。
明代朱载堉在《论弦歌二者不可偏废》中认为:“歌以弦为体,弦以歌为用,弦歌二者不可偏废。”这体用之说,也肯定了弦与歌之须臾不离的关系。其实,从广义文学起源上看,这体用之说也成立。关于文学的起源,主要有四种学说:第一是巫术发生说,弗雷泽在《金枝》一书中作了详细的阐述,这里不赘述了。第二种是宗教发生说,宗教活动的内容形式直接导致了文学的发生,琴之为器,在古代祭祀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而《诗经》中大量的琴瑟友之的说法也足以旁证这一点。第三种是发生说,康德认为,艺术是自由的游戏,文人琴的发展大体符合这种“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的说法。而广泛流传的“劳动说”认为,劳动是文学发生的起点,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需要和前提条件,构成了文学的早期内容,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人类各个民族早期文学的形式都是诗歌,所谓言志也、咏言也。
宋人胡瑗曾说(转引自薄克礼《中国琴歌发展史》天津出版传媒集团、百花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第5页):
曰:圣时风,若思之既通是为圣,圣者万事无不能之谓也。于是有时风顺之,则是百谷草木皆荷其鼓舞之力也,故舜之琴歌曰: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蕴兮。此风之顺时也,必知圣然后风应之者,以风属土之气,思得其理,则土之气应之。故有风顺之事。此以上皆是王者谨五事则有美征之道。夫修五事,政令明,教化行,民有欢愉之心,无怨嗟之声,和气充塞于天地之间,美征如何而不至哉?故五行各得其叙,五者各来以时,则五谷丰登、草木蕃芜可见矣,举万事之畴类,莫不纳之于亨嘉之会者,一归五事所致也。
从这段描述中,我们不难见到巫术的痕迹,但舜以琴和歌,向上天祷告,也是发之于心,宣之以口,和之以弦,琴与人声缺一不可,我们可以说,歌已经类似于琴之其中一弦了。
作为一位从教三十多年的美学工作者,用审美的眼光去看待生活几乎成了我的有色眼镜。
琴棋书画是中国文化的经典符号,都关乎修身齐家,安身立命。文人传统雅事中琴列第一,若我一个学中国语言文学的老师不了解,那必定是极大的缺憾,因此我不仅愿意自己花时间精力去学习、去了解,也愿意不遗余力地去推广琴文化。很有幸能以斫琴入琴道,渐渐地理解琴,特别是弹丝弦琴以来,对琴道有了越来越深切的领悟:
中国古代认为乐就是“和”。《礼记·乐记》曰“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溪山琴况》首况即是“和”,是二十四况之纲领。现代社会,我们离自然越来越远,渐渐地我们丧失掉了很多与大自然的联结,变得迟钝,比如在地震前,鸡飞狗跳、鱼跃龙门,更是听不到大地的声音,对大自然的警示大多无感,导致人类比动物的感知落后了一个文明。而丝弦古琴的音色圆润和静,配以良琴又有金石声,可谓是刚柔相济,声音圆满清和,当弹对了有“木韵”的时候可以唤醒人的感知能力,琴在弹时还会发出淡淡的木香,这些都只有静下心来,认真弹或听丝弦琴的时候才能感应到,可以说,只有丝弦琴能使人获得和谐平衡,包括心理上的和谐以及人与天地自然界的和谐。好的丝弦声如“水滴荷心”,绵中藏力,柔中有刚,而和谐之美也是丝弦古琴传统美学最核心的功能。
我的研究方向是西方文论,我常常想,无论东方西方,人类始终都面临着一个修身问题。事实上西方文化自古希腊开始,苏格拉底就提出人最重要最终极的问题是“认识你自己”。当代哲学家也沿着这个思路反复思索。比如“自我技术”( technique de soi)来自法国哲学家福柯晚年的思考。这些思考关于一个人是怎样改变自我的?改变自我的目的、技术、影响何在?个体如何把自己构建成为自身行动的主体?福柯在《自我技术》中将目光从对现代社会各种“治理术”形式的分析与批判,转移向自古希腊时期开启的“关照你自己”的文明传统,勾勒了一条现代社会个体如何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或者他者的帮助,进行一系列对自身的身体、灵魂、思想、行为、存在方式的操控,以此达成自我转变的路径。
当然,关照自身不易,自我技术是一个漫长的进程,这项进程的开端便是“关照你自己”。在法国哲学家福柯的思想中,“自身技术”(technique de soi)、“关心自身”(soin de soi)是他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最为关心的哲学概念。由此概念出发,福柯重点发掘和梳理了古代文化和基督教文化中所呈现出来的诸种不同的自身技术,可惜他对于自己的关怀做得不够好,英年早逝,所以他的“自身技术”的理论是未完成的,留下许多有待探索的理论空间。
福柯这样定义自身技术:“自身技术,也就是说,无疑是存在于一切文明中的对个体进行建议或规定的一系列措施,为的是按照某些目的、通过自我控制或自我认知的关系,去确定个体的身份、保持这种身份或者改变这种身份”。自身技术也就是对于自身的关怀、关心、关照(soin de soi, take care of self)。从这个视角出发,苏格拉底的名言“认识你自己”就成为“关心自身”的一种方式。“自身的技术”可以视为一种主体化(subjectivation)的方式。
在福柯眼中,当代社会中的主体,是被现代性的知识、道德、权力所建构的主体,是被规训、被定制的主体,通过各种精细的知识生产与规章制度,包括学校、工厂的种种纪律,人成为模式化的人,在同一套模式下思考、说话、劳动。因此,对于现代性以来的生活方式、思考方式、社会运作方式,福柯都不满意,因此要求我们想象“生活在别处”,想象着另一种生活方式的可能性。福柯特别强调古代哲学的生活智慧,完全不是为了“复古”,而是要摆脱现代性对人的种种束缚,从而让人回到自身、超越自身,又一种全新的目光来看待自身与世界,从而创造出新的生活的可能性。生活中有着种种界限,但这些界限是社会的既有安排,因此要超越这些界限,从而实现自身的超越。
如果切入到中国哲学的视角,福柯所说的“自我关怀”可以被理解为修身, 而“自身的技术”理解为一种“自我修炼”。关心自身、发展自身、提高自身、完善自身的各种方法。
当然,福柯所说的“自身技术”,实际上预设了一个不断否定自身、不断超越自身的自身,而这个自身并不具备任何本性或者自性,而完全是历史建构的产物。而中国哲学中的“修身”,大都有着“人性本善”的预设,以及人性通过做修炼而成为君子或者圣贤的潜质。而古琴就是中国文人修身的一种最好的道器和法器。
自2019年斫琴以来,琴教会我很多,也大大丰富了我的学术视野和教学视角。我为美学研究生开设了《中国传统艺术审美研究》的课程,带学生实地考察,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中,促进了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兴趣,为本科生开设非正式课程的“岭南斫琴工艺研学”也已经开办了八期,课程选课一开放,总是一位难求,同学们都说要“拼手速”。这期间也得到学校工会的电子杂志《紫荆树下》的约稿,发表了数篇斫琴手记,可以说,仅仅是斫琴过程中的“副产品”已让我受用良多,更不用说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身也得到了传统文化的深层次浸润和滋养。
艺术是心灵的叙事,它是美、它是崇高、它是对最本真的生命的内在呈现与外在摹仿,它是舒斯特曼所言的身体美学,它是对被后现代尘世的平静“祛魅”。斫琴从材料、到过程、到结果的呈现都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美学,弹丝弦琴,弦歌相和时,我想我在这个变幻的、学者们都在追求宏大叙事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一个王小波在《思维的乐趣》中所说的“一只老母鸡要在一个大搬家的宅院里找地方孵蛋一样”的位置。
“我们在一片安谧中长大成人,陡然被投入这大千世界,无数波涛从四面向我们袭来,一切都刺激我们的感官;有些让我们欢喜,有些让我们讨厌,时时刻刻,些微的不安在起伏摇荡,我们去感知,而我们所感知到的,又被缤纷的尘世扰攘冲散。”。这是茨威格在自传 《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的开头,茨威格把歌德的句子放在自己传记的开头,强调感知和重要与感知的易逝,所以感知才是我们对世界美学认知的基础的门径,丝弦琴渐渐唤醒了我对自然之美的感知能力,经由琴韵,我听到了风声,听到了叶落,听到了大地的呼吸,琴用它的音韵,“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文 / 文学院 史风华
水滴荷心,歌与弦和
看见自己,看见孩子,看见幸福的每一个瞬间。
“亲子幸福书”是一本期待父母共同参与共同书写的大书,大家在此分享关于爱与自由的感悟,探讨依赖和独立的话题,一起进步和成长。
“
”
亲子幸福书
给女儿的第一封信
文 / 机关 王赵雄
重新阅读这篇16年前的小文,在父亲这个岗位坚守16年,百感交集。既有初为人父的欣喜、也有半夜跑医院的辛酸,还有青春叛逆期的抓狂和崩溃。面对即将步入高一住校的女儿,有点暗喜又有丝丝的不舍。还是不忘初心吧,希望高中三年能成就一个更优秀的自己!
亲爱的女儿:
请允许爸爸我这样称呼你,当我给你写这封信的时候你却还在你妈妈的肚子里闹腾。近半年来,爸爸内心总有一种冲动:想和你聊天、想和你玩耍,虽然我知道这要等你出来之后。所以迫不及待的爸爸改用另外一种方式和你沟通,用文字的方式与你诉说。
我亲爱的女儿,我和你妈妈要感谢你,感谢你为我们的生活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活力。自从有了你之后,你妈妈的母爱泛滥的一发不可收拾,每天小心翼翼地走路,在无数次奔波婴儿用品店后而丝毫不显疲态,这是以前无法想象的事情。你的生活用品已占据了家里衣柜的大半壁江山。多少次你妈妈在反复整理你那可爱的衣服的时候脸上透露着无限的满足、端详着,小心翼翼地折叠着。你妈妈虽然每天还要接诊不少同样的孕妇,但每每想到小宝贝,工作的辛劳和生理的不便顿时烟消云散。
我的女儿,爸爸我有了你之后也因此慢慢成熟起来,肩上多了一份做父亲的责任和荣耀。每每在路上碰到别人家的小姑娘的时候,我便会幻想着你将来的模样:是不是有一双大大的会说话的眼睛、是不是有一张伶牙俐齿的嘴巴、是不是会梳着两个可爱的小辫子……想到这些,我恨不得你马上出现在眼前,让我好好地抱着你,背着你去逛街,背着你去游戏,背着你去做你喜欢做的事情。
我亲爱的女儿,因为有了你,我和你妈妈更能深刻体会为人父母的不易。因为有了你,我们内心总是多了一份无时无刻不在的牵挂。因为有了你,世界就多了一个生命的奇迹。
爸爸常常在妈妈肚皮边聆听女儿你的声音,顿感身心舒畅。咚……咚……偶尔还会踢踢你的小腿,可爱、淘气的你让爸妈开心的哈哈大笑。
爸爸我这段时间老是在憧憬着女儿你出生时候的场景: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碧空万里,产房外的树上停驻着一群小鸟在叽叽喳喳,它们都在朝着房间张望,似乎在迎接我们女儿的诞生……哈哈,无限美景。一声啼哭,我们的女儿降临了……
虽然在每个父母眼里,自己的宝贝都是最好的、最特别的。但爸爸我深深地知道,每个宝宝又都是平凡的,平凡的成长、平凡的生活……其实我们绝大多数都是平凡的,平凡但不等同于平庸。因为你要相信,野百合也有春天。在爸爸的心目中,平凡的你也是唯一的、不可代替的。无论你将来怎样,爸妈都会无条件的爱你、懂你。
我亲爱的女儿,在你懂事后你要学会感动。世间万物不是缺少感动,而是缺少感动的心。你要擦亮双眼,感动一切感动的人和事,并在感动中学会为人处世。
我亲爱的女儿,你更要学会感恩。因为在伴随你成长的过程中一路有人在关心你、爱你,爸妈、爷爷奶奶、爸妈的同事、爸妈的朋友以及以后你的朋友等等,你牵动着我们周围人的心。你要用感恩的心对待这些爱你、关心你的人,并用行动去回报他们。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感恩朋友、感恩亲人、甚至感恩你的敌人……
我亲爱的女儿,在你长大以后你还要理解一句话: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美丽的容颜固然令人神往,但内心的美丽才是青春常驻的重要法宝。“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弘的想象、炽热的感情;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
我可爱的女儿、我亲爱的宝贝,还有几天你就要降临人间了。人人都说,女儿是爸爸的小情人。爸爸我是最幸福的,上有两个妈妈疼爱,中有你妈妈的爱,下有我的宝贝的敬爱,哈哈,想到这里我就无法抑制自己内心的激动。做男人是幸福的,做一个有宝贝女儿的爸爸更是幸运的。女儿还是父母的小棉袄,无论春夏还是秋冬爸爸我都会将这件小棉袄紧紧的裹在怀里、爱在心里。
宝贝,出来吧,我们都在期盼你。吻你!
一位望穿秋水的准爸爸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你已升入初中,完成新身份的转变。可惜我因为出差,错过了你的小学毕业典礼。当时班主任老师布置任务,让每个家长写一封毕业寄语、准备一个小礼物,在典礼上亲手交给自己的孩子。我来不及写信,只来得及下单让快递送了一份礼物到学校。还记得是什么礼物吗?——是一个回旋镖。
你后来问我为什么要送个回旋镖给你,我说因为它能锻炼你的身体、你的臂力、你的视力。身体是我们一切活动的基础,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才能让你的求学之路走得更远。也许初中的学习量会胜于小学、你也可能会经历青春期的烦恼,我的建议是:每天坚持运动,运动能让你更有精力面对压力,让你拥有好心情,摆脱负面情绪。
我说还因为回旋镖无论飞多远,都能回到原点,它永远记得出发的路。时光如箭矢,一往直前,从不回头。骑在这支飞箭上,我们有时会迷茫,不知身处何方、前往何处。这时回头看行过的路,想想自己当初因为什么走到了这里,才能更加坚定前行的方向。
还有,一只回旋镖能飞得多高,取决于抛出去的高度;它能飞得多稳,取决于抛出去的角度;它能飞得多快,取决于抛出去的力度。当我们设定一个目标,准备开启一段旅程,在启程的最初就要规划好行程。每日清晨抛出的回旋镖会在晚上回到手中,想想今天飞出的距离是否符合最初的预设,第二日再做调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我这个年纪再回头看,少年时掷出的镖有的正中我眉心,有的被我攥在掌心。大学以前的求学时光,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初中,那时结下的友谊之树如今亭亭如华盖。每年寒暑假你和我回老家,从各地回来和我们一起出游、一起聚餐的叔叔阿姨们都是妈妈初中的好友。珍惜你在初中结交的朋友,多年后你会发现掌心握了多少财富。
说了这么多,我还要告诉你一件事:为什么选择回旋镖作为礼物——因为它便宜。这时你会不会觉得前面那些话都是我的故弄玄虚?
其实有时候,我们会发现生活的真相可能就是那么简单、那么俗气,我们人为给它一个崇高与美好的外包装,让它看上去有卖相,引我们竞折腰。但是当你最终费力抢到手、拆开包装,很可能发现里面其实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东西。若到那时,我希望你不要觉得气馁与失望。这件东西赋值了你的期待与时光,它就不再普通,它便是全球独一无二的东西。
好吧,鸡汤不喂了,再次祝贺你开启人生的新阶段!此刻,你踏入初中,是你掷出的一枚新的回旋镖。三年之后,这支镖将回到你手里,它听过萧萧的风声、看过旋转的天地、领略过酷暑与寒冬,它会成长为一只更强大的回旋镖,向着新目标再次出发!
成长的礼物
文 /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汪隽
锴锴:
自由背包客
背包在路上,看高山流水,看蓝天白云,看阳光总在风雨后;背包在路上,一起自在徒步,一起勇敢攀登,一起广阔天地自由行走。
“自由背包客”是用脚走出不一样的人生,更是用心走出美丽新世界的栏目。大家在此分享关于美与自由的感悟,一起看见更美的风景和更好的自己。
“
”
八月的青海湖,空气中弥漫着浪漫与温情,而这浪漫与温情,独属于湖水与湖畔竞相开放的各色鲜花。
青海湖的水,湛蓝清澈、纯洁无暇,像温柔沉静又痴心长情的小伙儿。湖畔的花,金灿灿黄橙橙红彤彤,灿烂热烈,充满生机与活力,像极了热情狂野为爱奔赴的妙龄女子。年年岁岁,岁岁年年,只为了盛夏八月这短暂却轰轰烈烈的爱恋。湖水熬过了离别伤感、痛彻心扉的秋天,熬过了天寒地冻、漫长凛冽的隆冬,熬过了满怀相逢的希望与躁动的春日。
终于,在盛夏,在八月,青海湖痴情的水等来了他日思夜想只为他而来的花。蓝天作证白云为媒,花与水开启了一场盛大的恋爱。花傍水而生,水绕花徘徊,相偎相依难舍难分。清风徐来,花儿颔首摇曳,她用尽力气,向水展示着自己为了这场奔赴蓄积了一整年的风采和美丽。水面波光粼粼,水也在向花倾诉他这一生一世生生世世的等待与思念。
秋天来临,水与花又将分离。水用血脉守护滋养了花短暂又风华绝代的一生,花以绚烂温暖了水来自雪山的冰凉,点燃了水的生命。
青海湖的水与花
文 / 马克思主义学院 陈露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美食不小心成了旅行中的主角,虽然不是唯一的主角,但绝对是重要的主角之一了!即使有点平淡的旅程,因为有了美食的加持,也会觉得浓郁起来。有些有点久远的旅行,随着时间流走,关于旅途中的记忆似乎也有点模糊了,但只要想起旅途中的美食,一切似乎又鲜活了起来。
在行程中,我并不太喜欢去游客常去的食店,而是更热爱与当地人聊天。在京都时,遇到一位上海阿姨,很热心地介绍了当地人爱去的地方,让我们对天妇罗、意大利餐厅、本土的寿司品牌印象深刻。本来有些犹豫,但上海阿姨一再推荐,也让我们坚定了最初的决心。
回转寿司从店内环境到店面装饰都很简约,连餐碟也很寡淡,但是食物却美味可鉴,性价比真的超高。这些寿司有些是散点有些是套餐,配着点了些,确实入口酥脆,又不觉得油腻,居然在炸类食品中吃出了清淡又满足的感觉。那天,妇罗店也有很多本地人去光顾,非常热闹,我后面虽然没再去,但这家店已经深深地留在记忆中了。
在京都的时间是最长的,只因抱着寻找东都洛阳和长安的印迹而来。站在京都的火车站的负一层时,并不觉得火车站是杂乱的,更像进入一个很舒服的美食天地。之前说到的意大利餐厅,就在这里。徘徊几处,犹豫不决,最后抱着试一下的心态入店,却发现这个决定是多么明智。在火车站这样的地方,餐厅出品依然保持了很高的水准。尤其是餐厅中的酒吧,是一道自然的风景,不会有高档西餐厅那种有压迫的距离感,而是充满了活力,又极让人亲切。
相比餐厅的布置,餐厅的人是更为重要的。我的记忆里是有南北差异的。到了北方,总觉得服务员态度一般,服务态度取决他的心情;到了南方则不同,总有靓女主动帮着换碟碗。无论南方还是北方,个性鲜明的餐厅经理或主理人,似乎没有什么印象。不过,这些年,慢慢遇到几位,还是要在这里记录一下的。
在金边寻找美食时,我们内心是纠结的。是来一顿牛排还是小试一下印度菜?或者试试本土菜?最终,因为吃过本土菜,便决定试一下印度菜。印度菜也有一些选项,在tripadvisor上都有过推荐。我去的这家印度菜在tripadvisor上排名前十,里面的装饰真的很有印度风情,连餐厅工作人员也是清一色的印度人。餐厅是细长型,空间不大,我们去时里面顾客只有另一桌,也是中国人。餐厅里有些喧闹,估计是常客,所以餐厅主理也并没有太多过去交流。反之,我们这边,在每个菜上来时,主理人不断过来问询。点菜也是有趣的经历,当你用英语问那眼花缭乱的各种蘸汁时,主理人热情地介绍。菜单是双语的,只是从原料到呈现的图片,暗含了太多美食文化符号,并不能完全解读。那印度薄饼真是一绝,吊起来的烤肉在视觉上也形成了冲突。但最厉害的是,桌上配了一碗酸奶不知何用。斗胆问了主理人,告诉我们这是拌饭用的。无知者无畏啊,我勇敢地尝试了。从此,酸奶在我的印象中变得无所不能。最后,在我们准备离开时,主理热情地邀请我们扫码到tripadvisor上点评。我这才意识到,原来点评分数很高有一部分原因真的是热情所推动的。
印度餐厅主理人的热情真的让人印象深刻,加上食物也是非常地道的印度美食,所以这次就餐成为一次非常难忘的体验。可以说,这些主理人真的可以与餐厅形象捆绑在一起了。记忆中,还有一位个性十足的餐厅主理人,就是悉尼库吉沙滩旁的PIZZA店的。这家店很特别,店里虽然摆满的是简约的小桌,但在各处挂满了本土艺术。餐厅待客的主理人个性十足,衬衣西裤搭配夸张的长细卷发,自己就像艺术家。他大大方方,自然地招呼着我们。我们一边享受美味的意式PIZZA,一边也享受环绕餐厅的一幅幅本土画作。后来,还来了一群聚餐的中学生。四张小桌拼在餐厅的一角,活力实足。而夸张的长细卷发主理人兼艺术家就像个老朋友一样聊着天提供着服务,有一种别样的舒服。简约的环境,浓烈的艺术氛围,夜幕中的海边,一点点喧闹,为这意式PIZZA注入了不一样的难忘的味道。
除了库吉沙滩旁的PIZZA店,有艺术氛围的餐厅还有一家。根据孤独星球推荐,一个不起眼的法式建筑里藏着一家法式餐厅,里面的画作与餐厅的氛围融合在一起,创造特别的就餐体验。特别要介绍的是,餐厅里装奶油的容器是一块天然的石头,中间有一规则的四方形,当面包刀刮出和奶油涂抹在法式有嚼劲的面包上时,真是全世界唯这一处的体验。还有一道肉切拼盘,里面的各种火腿片都是自家店精选自制……服务员每上一道菜,就一一细致介绍,可见店家之用心,让人印象深刻。
我周围有许多喜欢云南和西藏的朋友,大家都知道6月到8月去滇藏,是最好的季节,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绝对可以吃得到最便宜的美食。我吃过一些很美味的野生菌,却记不得名字,就像一个北方人到南方,就算吃过些不同品种的鱼,但永远记得的也只是鲈鱼、鲫鱼。如果,这个北方人再加上自己北方生活的经验,那么就是在鲈鱼、鲫鱼之上,再加上鲤鱼、武昌鱼。
有一次在昆明转机,只有几个小时,我也飞奔着去吃了个野生菌的火锅。依然认不得太多野生菌,但吃得大快朵颐。不过,近年来大火的松茸、大红菌,我还是记得的,因特殊的机缘留下过深刻的印象。那是另一个去云南的6月,正好朋友有一块茶园,知道什么时候在哪些地方能采到大红菌。于是,朋友带我过了一把采菌子的瘾,我们战果满满。后面,我们带着采摘的菌子去到了大路过的餐厅,委托本地餐厅加工。我仔细观察,发现偶尔会有细细的土在大红菌上,但厨师却并不用水洗,只是用刷子轻轻地刷一刷。问师傅原因?师傅说怕冲洗让新鲜的大红菌丢掉一点味道。最终,我们围坐在满满一大盆大红菌的汤旁边,颜色难忘,味道鲜美,心生欢喜。当时,云南的朋友看到餐厅还有不少菌子,便一一和我细说这些菌子的名称,可惜我这个北方人,记不住什么,估计下次也还是不认得。
这些年,松茸特别火。幸运的是,在拉萨和林芝都有一点难忘的共享松茸美食的经历。在拉萨溪语姐家,我和贵州、江苏和广东的朋友聚在一起。溪语姐准备了满满一大盘生切松茸片。她说这松茸是云南香格里拉过来的。朋友也说,香格里拉的菌子产量最高。只有在林芝,才知道本地人的吃法。当地藏族会把松茸弄碎,放在牛肉汤里吃。而标准的地道的针对游客的菌王府餐厅则以三吃闻名。第一种吃法当之无愧是生吃,永远是无味乃至味。第二种吃法是煎着吃,中间是炭火,上面放汤锅,炭火旁边有一圈铁,上面刷一层薄薄的油,切片的松茸放上煎便是。不一会儿,便会变成淡淡的焦黄色,发着诱人的香味。第三种吃法就是打汤锅,除了松茸,还有不少其他种类的菌子群魔乱舞,和着鸡肉或藏土猪,便成了一碗绝美的菌子汤。有些普洱茶和红葡萄酒的爱好者形容其普洱陈香和葡萄陈香时,居然也是用野生菌或蘑菇的味道来形容,可见这大碗杂菌汤是多么诱人了。除此之外,松茸还可以创造出一种绝美组合,那就是过桥米线。那一次,我也是吃到了迄今为止最奢华的过桥米线了。
不知不觉说了这么多,发现旅程中印象最深的居然都是美食,看来,我是吃货无疑了。
旅途中的美食
文 / 旅游管理学院 林清清
《紫荆树下》征稿启事
《紫荆树下》是我校工会和工会女教职工委员会创办的反映女教职工工作、生活及精神面貌的电子杂志。杂志面向全校教职工,提供一个交流和展示的平台。杂志的宗旨是展现美丽,追求理想,时尚生活。
《紫荆树下》是电子季刊,逢3月、6月、9月和12月刊出。
《紫荆树下》作为我校女教职工工作内外宣传的又一重要载体,作为华师女教职工展现自我的舞台、幸福心理的驿站,注重用我们身边的人和事来充分展现姐妹们“用心工作、健康生活”的风采。
《紫荆树下》招募美文及美图如下,诚邀您惠赐佳作。
一、征稿对象:全校教职工
二、栏目设置:
部门风采展(部门风貌展示)
紫荆丽人秀(女教职工风采)
紫荆人物秀(优秀女工采访)
紫荆大讲坛(教学科研收获)
麦田守望者(师生感悟故事)
读书咖啡吧(深刻睿智书评)
文学手工坊(原创文学作品)
艺术小剧院(展示艺术真知)
亲子幸福书(温情亲子教育)
自由背包客(抒情优美游记)
光·影·璀璨(户外人物摄影)
(栏目不时更新,敬请期待)
三、投稿要求
1.内容积极健康,图片丰富多彩,结合工作,贴近生活。
2.来稿请附上作者姓名、所在单位和联系方式。稿件字数不超过三千,图片格式为JPG格式,尺寸不小于1200x800像素。摄影照片投稿需提交原图。
3.文章如被采用,会及时通知作者。编辑部对来稿有删修权,不同意删修的稿件必须来函声明。所有稿件择优刊发,一经采用,即奉稿酬。
四、 杂志官方网站链接
华南师范大学工会——《紫荆树下》杂志栏目 https://gh.scnu.edu.cn/redbud/
与您邀约,恭候美文
投稿邮箱:463611443@qq.com
投稿咨询电话:020-85211040
华南师范大学工会
展现美丽
追求理想
时尚生活
幸福驿站
《紫荆树下》2024年9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