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双养汇集第十六集《家风》

其他分类其他2023-06-19
478

双 养 汇 集

16

前    言

“家风文化”以它独特的含义,在构建文明家庭建设、增强国民凝聚力和向心力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优秀的家风文化因其独蕴的诚信友善、文明和谐、爱国敬业等精神,有助于强化社会整体的道德文明建设,也有助于提升社会整体对主流价值的认同。我认为家风文化在新时代发展过程中起到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家风来由及其意义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以及学术界对家风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掀起了关于家风建设研究的热潮。中国家风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其深扎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其内含有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并通过教化等功能,影响着家庭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家风文化的建设在推动社会发展和维持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研究“家风”在新时代发展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家风的概念
“家风”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西晋著名的《家风诗》里,诗人寓情于诗,生动形象地称赞了“家风”这一传统美德。但要正确理解“家风”的含义,还应从它

的发展过程来具体阐释。“家风”的第一个字“家”从其构词来看,是由上下两部分构成,上面是一个“房子”下面是一个“猪”。由构词的形式我们不妨这样解释:“家”给予我们一个场所,接着,在这个场所里应有适宜的居住空间,可以饲养家禽、家畜等。众所周知,在古代要使得家庭生活稳定,都会养殖一定数量的牲畜。随着时间的推移,“家”也被赋予了更加多元的含义,具有现代我们所耳熟能详的寓意。于“家”的含义不同,“风”的寓意会更抽象一点,通常会构成如“风俗”“风气”“风格”“风采”等。由此不难看出,“家风”一词往往同一个家族的风气与风俗有着密切的关联,其起源于一个家族,也伴随着一个家族,并与之休戚与共。“风”对于一个家族来说还有着另一层意义,那便是“门风”,其代表着整个家族的外在形象、道德水平、综合素质以及审美格调,不仅存在于一个家族的日常生活中,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个家族的思想品德与习性。
三、家风的功能和作用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一个家庭要想和睦,家风发挥着重要作用。家风是组成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基石,有着特殊而深刻的内涵,尤其是在古代儒家时期,家风已发展成为人们日常

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生活状态。家风是一个整体系统,既包括自我道德修养的提升、也包括心系国家为国效力的信念。正如大家耳熟能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话将“家风”文化进行了高度概括。由此我们不难得出,从古至今不论时代如何变化、不论生活方式如何改变,家庭的建设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中华传统文化浩瀚精深,我们要学习其中的各种思想精神,并将其融入到新时代的建设中。
1,家风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
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组成细胞,是社会能够稳定运行的主要载体,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培育和践行的关键阵地。其作为道德风尚的另一种载体,它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路径,也有利于创新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实现家庭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无缝衔接。
家风汲取了众多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而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在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两者都扎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并不断生根发展,因此必然都会显现出传统文化的印记。虽说两者的内涵不完全相同,

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精神实质是相同的,不仅体现在教学内容上,还体现在教学要求上。
要想让人们充分理解社会主义核价值观,让人们产生心灵上的震撼和共鸣,必然就需要受到家庭和家风的熏陶和影响,必然就需要长期积累的家庭教育。
2,家风是国家富强的重要支点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高度重视家庭,提倡“家和万事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是最小国,是一个国家得以有序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因此,家庭的建设对国家的繁荣发展、富强民主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作为社会组成的核心单元,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实践课堂,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
家庭是国家的最小组成,而人则是家的最小组成。因此,家庭中的个人道德品行对于一个国家的繁荣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首先,优良的个人品行有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从而推进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其次,优良的个人品行有助于更好地推进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最后,优良的个人品行同样也可促进家庭内部的和谐稳定,进而可以保障国家有条不紊地发展。

3,家风是民族振兴的精神力量
优秀的中华儿女一直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奋斗目标。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政治、经济和文化如何发展,对于一个社会来说,都要围绕着这个中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中国精神的支撑,因此,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要弘扬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包含的内容较多,优良家风的传承和熏陶便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优良家风”即是每一个家庭的核心,也是中国精神的内在表现,更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必要精神条件。它关系着个人和由个人组成的每个家庭的前途命运,也关系着一个国家与一个民族的前途。家风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只有每个家庭都好、每家家风都正,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华儿女在汲取众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将民族振兴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动力。不论是在和平年代还是在民族危亡时期,要实现民族复兴,就必须要弘扬包括优良家风在内的民族振兴精神。

4,家风是人民幸福的重要依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因此必须要紧紧围绕人民、依靠人民来实现。我党一直将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抓手。强调人民幸福不仅包含着在经济方面有所提升,也包含着在政治精神方面有所提升。如何提升我国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是我党始终最关切的问题。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要想推进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就必须加大内生动力培育力度,将扶贫、扶智与扶志相结合。不断激发贫困地区人民的内生动力,使贫困地区人民自身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而家风建设作为其内生动力的重要组成要素,在实现贫困地区人民自身潜能最大化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人民幸福的实现还需要不断加强对家庭精神文明的建设,在提高人民获得感的同时,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精神方面的要求。良好家风的培育,有助于家庭和睦、有助于减少内部摩擦增进邻里情谊,实现和谐共处。同时良好家风也影响着青少年的道德素质的养成,家庭教育是每个孩

子所接受的最早的教育,作为启蒙教育的家庭教育,其在教育方式和内容方面,对培育青少年道德品行等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在家庭成员素质教育方面家风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必须重视家风在家庭教育中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家庭文明、生活幸福美满。
综上所述,“家风”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了一份力量。

《家风》  目  录

一、家风是什么?
二、毛泽东的孙媳妇关于家风的演讲
三、钱学森家风故事
四、朱德的家风故事
五、林则徐的十条家训名言
六、传承家风家训读后感十篇
七、中国家风读后感
 
 

金言玉语,供大家共勉

我们无法预知未来是什么样子,但却可以通过把握现在去塑造未来。珍惜今天的每分每秒,读书、学习、运动,让自己变得更好。只有抓住当下,充实自己,才能站稳脚跟,拥抱未来。
 
生活是讲究节奏的。该奋起直追时,就全力以赴;该养精蓄锐时,就从容休养。流流汗,休息时更加惬意;歇歇脚,再出发精神百倍。
 
你对生活心平气和,生活才会对你和颜悦色。平时做到待人宽厚、不急不躁,关键时刻也要冷静沉着、从容不迫,好情绪能让你时刻保持好状态。如果你想看到更好的世界,请先让世界看到更好的你

爱好,充实自己,丰富生活。乐观,愉悦自己,快活生活。积极,提升自己,激励生活。豁达,放飞自己,多彩生活。总之,好的心态,成就自己,照亮生活!遭的心态,沫杀自己,灰暗生活。毋庸置疑,当然选择前者!要培养爱好,要积极向上,要保持乐观豁达!
 
关于后续专题的公告:经优选,继《中国梦》、《惬意的人生年华》、《双循环》后,三个专题依次是《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和《大数据》。特此告知。
 
 

正     文

一、家风是什么?
这个令人深思又让人警醒的话题,迅速激发了公众的广泛热议,让我们看到了各种不同的答案。但无论何种家风,我们都可以从中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优良的传统贤文化,体会到一种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正能量。
“家风是什么”,面对这样的问题,是否每个人心中都有答案?是否每个家庭都有家风?
有创业青年“富二代”回答家风是“不啃老,不坑爹”;有幼儿园的小朋友回答家风是“不怕吃亏”;有的市民回答家风是“尊老爱幼,勤俭持家”;有公务员回答家风是“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实实干事”……
   家风,顾名思义,是一个家庭的风气、习俗,是一个家庭代代相传的规矩,是每一个家庭成员从小到大都需遵循的祖训,是能够影响家庭成员精神、品德及行为的一种传统风尚。追溯历史,不管大家小户,大多十分重视家族成员对这些规矩的遵守和执行。

古人非常重视家风,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是“治国”和“平天下”的根基。“齐”就是整肃,“齐家”就是整肃家风家规的意思。当然“齐家”前面还有“修身”,但自我修养,也需要良好家风的熏陶。从《颜氏家训》到《曾国藩家书》,中国古代公开出版的“家训”在百种以上,“重德修身”是各家家训的核心内容。总而言之,树立端正的家风,传承优秀的家规和家训,的确是值得弘扬的传统文化。
好的家风,胜过万贯家财。“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是明朝朱柏庐的治家格言。“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这是清代林则徐的治家理念。毋庸置疑,家庭环境、家风对一个人的成长
有多么重要。这一点,三迁的孟母和杀彘的曾子有着深刻的认知。而反观一些人间悲剧的背后,除了悲剧肇造者放纵自我自律阙如的因素外,家教的渎疏,家风的霾浊,也总是难逃其咎。
今天,家风的指引和约束作用日渐弱化。过去介绍男女朋友,人们总喜欢问上一句“家教如何”,如今恐怕更多地被“收入如何”、

“可有房车”所代替;过去人们常说“家和万事兴”、“家丑不可外扬”,如今一些家庭为房、为钱打破头的“官司”甚至会闹到电视上,让全国人民帮着评理……诸如此类,人们似乎越来越不在意家风的意义和力量,越来越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的家风”。在金钱和物质面前,家风的价值似乎被不少人抛诸脑后。
  今天,我们当真不需要家风了吗?
  不难发现,这中间涵盖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做事的准则、与人相处的“哲学”——“不啃老”告诉人们要自力更生、凭本事奋斗,不当“寄生虫”;“不怕吃亏”,告诉人们不要为丁点儿利益争先恐后甚至鱼死网破,要懂得宽容和大气;“踏实做人做事”,更是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和态度。揆诸现实,多少富家子弟、官员子女不仅啃老而且骄奢;多少人因为不想吃亏,争名誉、争地位甚至可能为争一个公交车座位而“斗智斗勇”;多少人为了赚钱快、走捷径,而制售假冒伪劣的商品……当然,这些事情的发生不能全部归罪于家风、家教的缺失,但试想,如果依然有严格、质朴的家风,如果一些人曾经不止一次地被父辈谆谆教诲,上述事情发生的概率会不会减少一些?

 家风虽然看似缥缈虚幻,但它用其潜移默化的力量来对抗时间的消除作用,使其确确实实存在于每个人的言行之中。家风如同传统文化的一面镜子,或者说是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渠道之一。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正,则党风端。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文明进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
  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孩子。从一个人成长的过程来说,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才是他们的第一个学堂。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因为家风家教的缺失,导致一些人走向社会之后容易失去底线,作出一些违背道德、法律的事情——家风缺失,世风日下。
当今诸多人为了金钱和利益不断忙碌、奔波,当经济发展的指标和数字愈发光鲜、漂亮,不该忘记,家风仍然是我们不可或缺的财富和力量。“家风是什么”、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核心价值传承得怎样,不是可有可无的问题。
对于当今市场经济腾飞而道德滑坡的社会环境来说,重振家风则非常重要。当然了,良好家风的形成要靠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从自身做起,传承优秀家风、营造良好社风、弘扬传统文化,并将之代代相传、永不停息。
二毛泽东孙媳妇李滨的演讲视频

毛主席孙媳刘滨的这番讲话,让人民再次看到一代伟人的家风!再次让人民感受到,毛主席“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着想”,这是铁的事实!任何人都颠覆不了!
毛主席著名的“三原则”: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今天,这三条家训,历经了三代人,在毛主席孙媳口中说出,更加具有分量!
刘滨同志讲的真好,字字句句是我们的学习榜样,不忘毛主席说教诲,牢记党的使命。
这些家规家训体现了真正共产党人特有的风范风骨!是一个时代以毛主席为首、自上而下,所有公仆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真实写照!
今天,主席的话至今仍在耳畔:“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今天,能够问心无愧面对毛主席这番期盼的人,还有几人?
在历经三代人的今天,毛主席孙媳李滨,用自己的这番讲话,让人民意识到,毛家的家风从未缺失!

尽管毛主席离去多年,他的儿孙们仍在继承着他的品质,铭记着他的教诲,学习着他的伟大!
毛主席孙媳妇演讲视频,讲的太好了! 
毛主席孙媳李滨的这番讲话,让人民再次看到一代伟人的家风!再次让人民感受到,毛主席“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着想”,这是铁的事实!任何人都颠覆不了!
毛主席著名的“三原则”: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今天,这三条家训,历经了三代人,在毛主席孙媳口中说出,更加具有分量!
刘滨同志讲的真好,字字句句是我们的学习榜样,不忘毛主席说教诲,牢记党的使命。
这些家规家训体现了真正共产党人特有的风范风骨!是一个时代以毛主席为首、自上而下,所有公仆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真实写照!
今天,主席的话至今仍在耳畔:“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今天,能够问心无愧面对毛主席这番期盼的人,还有几人?
在历经三代人的今天,毛主席孙媳李滨,用自己的

这番讲话,让人民意识到,毛家的家风从未缺失!
尽管毛主席离去多年,他的儿孙们仍在继承着他的品质,铭记着他的教诲,学习着他的伟大!
从李讷、李敏、毛岸青、毛岸英到毛新宇、孙滨…毛主席的儿孙亲属们,没有一个出国,没有一个谋富谋权,没有一个仗着毛主席的名声享受特权!
他们在自己的岗位兢兢业业,时刻站在人民群众的队伍中,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人民服务着!他们用铭记着毛主席的教导,不享受一丝特权!
这就是毛主席的不同之处!
这就是毛主席的伟大之处!
一生都想着百姓,自始至终铭记百姓,这就是毛主席能至今被人民传颂的原因!
 毛主席与大地同在,毛主席与日月同辉!
毛主席永远活在中国各族革命人民心中!
光辉灿烂的毛泽东思想永远是中国各族革命人民建设与发展的指路明灯!!!
伟人虽逝,家风犹在!
向毛主席致敬!为真正的伟人致敬!
 

三、林则徐的十条家训名言
1、父母不孝,奉神无益。
2、兄弟不和,交友无益。
3、存心不善,风水无益。
4、行止不端,读书无益。
5、心高气傲,博学无益。
6、做事乖张,聪明无益。
7、时运不济,妄求无益。
8、妄取人财,布施无益。
9、不惜元气,医药无益。
10、淫恶肆欲,阴骘无益。

四、钱学森的家风故事:身教重于言教的科学家
钱学森1911年出生在上海市,其父钱均夫早年赴日本求学,1911年回国,曾担任浙江省教育厅厅长。
01,从小立大志
钱学森从小天资聪颖,悟性极高,3岁时就能背诵百首唐诗、宋词。母亲章兰娟性格开朗、热情,心地善良,而且计算能力与记忆力极强,具有很高的数学天赋。
上小学前,母亲在自己家中教钱学森读书、识字。母亲还常常教育他学习要勤力,不能懒惰。这让钱学森养成了一个每天早起的好习惯,他不用母亲催促,自己按时起床。早饭后,就开始跟母亲背诵古诗文。累了,就读一些儿童读物。下午,或者画画,或者练习毛笔字。每日如此,从不间断。母亲还常常教给钱学森传统的中国文化。钱学森最爱听母亲给他讲岳飞精忠报国、陆游仗剑去国、杜甫忧国忧民、诸葛亮忠于汉业,为辅佐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故事。每当听到这些故事时,钱学森都聚精会神,心里对那些英雄崇敬不已。古人的高风亮节在钱学森心里,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如果说母亲给钱学森打下了良好的学习基础,那么父亲钱均夫对钱学森思想品格的养成则起了至为关键的作用,钱学森自己就曾说:“我的第一位老师是我父亲。”
一天,5岁的钱学森问父亲:“《水浒传》中的108个英雄,原来是天上的108颗星星下凡的。那人间的大人物、做大事的人,是不是都是天上的星星变的呀?”父亲认真想了一下,回答:“《水浒传》是人们编写的故事。其实,所有的英雄和大人物都不是天上的星星。他们原本都是普通人,只是他们从小爱学习,有远大的志向,而且又有决心和毅力,不惧怕困难,所以就做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情。”钱学森听后大受鼓舞:“那我也可以做英雄了!”
在父亲的教育下,钱学森很小就立下了很大的志向,要做一个有用的人,一个自己向往的大英雄。他不但学习成绩好,而且善于思考,做任何事情都喜欢把它做到极致。
1935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的钱学森决定赴美学习,他渴望以自己的知识来改变祖国贫穷落后的现状。

临行时,母亲特意为他买了《老子》、《庄子》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典籍。母亲嘱咐他:“熟读这些书籍,可以对祖国传统的哲学思想摸到一些头绪。”母亲和父亲一样,还认为:“任何一个民族的特性和人生观,都具体体现在它的历史中。因此,精读史学的人,往往是对祖国感情最深厚、最忠诚于祖国。”
告别在即,父亲钱均夫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郑重塞到儿子手里,转身离去。钱学森等到父亲的背影消失后,急忙打开纸条,上面写道:“人,生当有品:如哲、如仁、如义、如智、如忠、如悌、如教。吾儿此次西行,非其夙志,当青春然而归,灿烂然而返。”寥寥数言,即成训导,让钱学森铭记一生。
在美国留学后,虽然美国方面为钱学森提供了优越的工作环境和物质待遇,但身在美国的钱学森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始终没有忘记报效祖国的愿望。远在国内的母亲每次在给钱学森写信时,都提醒努力学习,好早日回国。钱学森始终把母亲的教诲牢记在心头。多年后,钱学森几经辗转,终于回到了祖国,投身于“两弹一星”的研究,为祖国的航天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

钱学森和妻子蒋英在有了儿子钱永刚后,也像父亲对待自己那样严格要求儿子。虽然钱家家境优渥,但儿子小的时候,还常常穿着带补丁的裤子,儿子七八岁时,钱学森还要求儿子每天每天早晚扫两遍楼前过道。这个习惯,钱永刚一直到现在还保着。 
在儿子钱永刚的记忆里,父母从来没有给自己上过政治课,也从来不会跟他说你要这样或者不要那样,而是用他们做人做事的方式自然而然地影响着孩子。
有一次,家里的炊事员很郑重地对钱永刚说:“你父亲是个有学问有文化的人。”钱永刚当时就说:“这还用你说,我当然知道了!”但炊事员接着解释的话却让钱永刚记住了一辈子:“你看你父亲每次下来吃饭,都穿得整整齐齐,从来不穿拖鞋、背心。这是他看得起咱、尊重咱!”钱永刚从此也向父亲学习,至今保留着吃饭要穿戴整齐的习惯。长大一些的时候,钱刚曾经问过母亲:“你和爸爸好像从来都没有管过我们兄妹。”妈妈很温和地说“你不是很聪明吗,你不是会看吗?”钱永刚一直铭记着此话,也是看着父亲母亲如何去做,来对照自己的日常行为,检讨自己。

1957年,钱学森回国后的第三年,他因撰写《工程控制论》,被授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这个奖项后来有了更为人熟知的名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钱学森为此拿到了1万元奖金。在当时,1万元不是个小数目。钱学森没有拿这些钱来改善条件,而是购买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国家经济建设公债。5年后,他连本带息拿到约11000元。彼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刚创办,钱学森是近代力学系主任,他把钱捐给学校,希望用于购买教学用品。钱财身外之物,把它运用到有用的地方,这是钱永刚对自己父亲最直观的记忆。
钱学森在家时,有空就看书。受家庭影响,钱永刚自幼也很爱读书。小学二年级时,识得几百个汉字的他,天天抱着字典读小说。家长会上,老师夸钱永刚好读书。蒋英听了很高兴,回头给儿子零花钱的时候,总是很痛快,有时甚至还多给一些。“她知道我不会乱花,所有的钱都拿来买书了。”上初中时,适逢暑假,钱学森把钱永刚叫到身边说,书架上不是有套《十万个为什么》,咱们定个计划,玩半天,看半天,每天读40页,遇着问题做个记号,空了我给你说说。

钱永刚捧起这套科普书,才发现不像读小说轻松,一天读一、二十个问题,常有不懂的地方,只好硬着头皮往下读。
钱学森平日工作繁忙,并不检查钱永刚的读书情况。到了周末,才稍有空闲,晚饭后,他往沙发一坐,问钱永刚书看得如何。“我赶快让他看我做的标记。一个暑假读下来,加上他的解答,我就感到知道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事。这就是他对我读书的推动。”钱永刚说。
时间一久,钱永刚发现,父亲给他解答问题时,不像上课老师那样事无巨细。“每个问题,他就几句话,把关键讲好,你自己再去思考。”这让钱永刚也养成了善于思索的好习惯。
江南钱氏人才济济,代有名人。他们的老祖先吴越王钱镠留下的《钱氏家训》,传颂至今。其中一条写道:“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
钱永刚认为,《钱氏家训》的核心是两点,一是“要有为”,二是“守底线”。“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我们家的家训,那应该就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历史担当’了。”
“一个好的家风就像春风、春雨,你不觉得它在一件事上对你有多大影响,但随着时光流去,影响积累,就足以影响一个人的成长。”钱永刚说。

02,《钱氏家训》摘选
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
曾子之三省勿忘。程子之中箴宜佩。持躬不可不谨严。临财不可不廉介。
处事不可不决断。存心不可不宽厚。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
执法如山,守身如玉,爱民如子,去蠹如仇。严以驭役,宽以恤民。
五,朱德的家风故事:
家风正,则为官清;家风劣,则为官浊。古往今来,几乎无不如是。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风向标!
朱德同志的家风,既继承了前辈传统的家风,也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推陈出新,赋予了家风新的内涵。
01,修身齐家
  朱德出生、成长在一个大家庭中。十几口人共同生活,长幼、叔伯、妯娌都能和睦相处。和谐共生,是这个大家庭最显著的特点。朱德受益于此,并修身齐家,努力将之延续下来。对于祖辈,朱德极其尊敬,深切缅怀。祖母“事无钜细,

皆躬自纪理无遗绪”“内治殊谨严,令子侄皆以力事事”的治家之道深深地影响了朱德。1918年6月,祖母90寿诞,军务缠身的朱德不能回乡拜寿,便邀泸州各界人士赠诗文以庆祝。12月,祖母去世,朱德将吊唁的诗文及之前祝寿之文汇编成《朱母潘太夫人荣哀录》,记录并传承祖母之遗风。
对于父辈,朱德始终挂念,竭力尽孝。1919年秋,朱德将全家二十几口人接至泸州生活居住。1937年,被迫与家人失联10年的朱德急切地打听两位母亲(生母与养母)的情况,并望以前的妻子陈玉珍“将南溪书籍全卖及产业卖去一部,接济两母千元以内,至少四百元以上的款,以终余年”。之后,他又给同乡好友戴与龄写信,“以好友关系向你募二百元中币速寄家中”。1944年2月,生母去世,朱德撰文《回忆我的母亲》,将对母亲的思念、感恩和不舍描写得淋漓尽致。
对于后辈,朱德更是关怀备至,一视同仁。在1937年9月5日的家信中,他问道:“理书(朱德二哥之子)、尚书(朱德大哥之子)、宝书(朱德之子朱琦)等在何处?”在9月27日的信中,他进一步问到他们现在还生存否,做什么事,

在何处。在11月6日的信中,他说“十年来的家中破产、凋零、死亡、流亡、旱灾、兵灾,实不成样子”。朱德的关心、希望、伤感与痛苦跃然纸上。新中国成立后,为照顾这些子侄辈,朱德让兄弟姐妹各家送一个孩子来北京上学,以尽长辈之责。
02.正道而行
  在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中,朱德实现了从小我到大我的转变,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始终正道而行。这一思想来源于家庭,同时也把它作为好的家风往下传承。 
1895年除夕,朱家被迫退佃搬家。“我们一家人哭泣着连夜分散。从此我家被迫分两处住下。”家的破裂,让朱德对于美满的家庭生活更加向往,同时“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从此,朱德的家庭观即从小家庭扩大至大家庭,进而逐渐延伸至整个社会。正如朱德在《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所写:“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

快乐的生活。”
朱德也是这样要求后辈的。战争年代,朱德表示“那些望升官发财之人决不宜来我处”“除了能作战报国的人外均不宜来”。建设时期,他更加注意对于后辈的约束和培养。他对孩子们说:要尽到我们的责任,把你们培养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1974年,儿子朱琦去世后,有关部门把朱德的一个孙子从外地调回北京,以便照顾他。朱德知道后,极不高兴。他提出要把孩子调到基层连队去,并严肃地说:“我不要孝子贤孙,要的是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03.规矩意识
作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朱德“历来听党安排,派什么做什么,祈无顾虑”。而作为家长,朱德却对后辈有着严格的要求。
他要求孩子们不要有特殊思想。朱德跟家人约法三章:不准搭乘他使用的小汽车;不准亲友相求;不准讲究吃、穿、住、玩。他常说:粗茶淡饭,吃饱就行了;衣服干干净净,穿暖就行了。不然就不能到工农中去了。干部子女往往自以为比别人优越,这是十分要不得的。
他要求孩子们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朱德一直

强调,生活上你们要自力更生,不要依靠我,也不要靠我去当官,一定要靠自己的才能和实干为国家作出贡献。“要接班,不要接官,接班就是接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本领。”儿子朱琦曾在战斗中负伤,转业时朱德叮嘱他:转业到哪里,安排什么工作,要完全听从组织分配;无论做什么,都是革命的需要,都要干好,务求上进。朱琦后来分配到石家庄铁路机务段,从当练习生干起,再当司炉,而后才当上司机。女儿朱敏一直从事着普通的教师工作。朱德要求她搬到学校住,不要老回家,要好好工作,和群众打成一片。
他要求孩子们守规矩,讲纪律。他在家中既不讲党内和工作上的事情,也从不夸耀自己的过去。孩子们回忆说,“他老人家的保密观念极强,有些密级很高的事情他连与他一起战斗一生的奶奶都不讲。很多事情我们也是从解密的资料中了解到的”。他更要求孩子们弄清公私之分。他常说:“我是无产阶级的一员。我的东西都是公家的,我死后一律上缴,只有我读过的马列和毛主席著作,你们可以拿去学习。”“我只有两万元存款,我死后把它交给组织,做我的党费。”
 

04,勤俭持家
 勤俭持家,是朱家的美德。朱德年幼时,家境十分艰难。但“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这种“聪明能干”,就是精打细算、勤俭节约。1944年,朱德在回忆母亲时还深情地说道,“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是母亲“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受此影响,朱德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战争年代,他是普通一兵,是忠厚随和的伙夫头,是朴素浑如田舍翁的老农民。和平时期,他虽然身居高位,但依然克勤克俭,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
同样,朱德也把这一良好的作风传承了下来。他一直要求孩子们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他严格控制家庭日常开销,每月的伙食费、水电费、书报费、衣物费、杂支等项目非常细致清楚,孩子们就连添置必要的衣服和用具都要征得同意,并一一记账。朱德还要亲自检查这些开支。在他的要求下,孩子们的生活也极其简朴。衣服总是大孩子穿了后再留给小的穿,破了缝缝补补继续穿;

鞋子通常是从军队后勤部门买来的战士上缴的旧鞋。而每当孩子们回到家中,朱德都要他们接替服务人员的工作,还经常带孩子们到地里劳动,学习刨地、下种、施肥和管理。他说:“你们是劳动人民的子弟,不热爱劳动,不艰苦奋斗,怎么能够为人民服务呢?”1963年12月26日,朱德还给儿子儿媳题词:“勤俭建国,勤俭持家,勤俭办一切事业。”
05,好好学习
  学习,是影响朱德一辈子的事情。为“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朱家节衣缩食送朱德走上了学习的道路,从而改变了他的命运。学习,也是朱德一辈子最为关注的事情。他常用“革命到老,学习到老,改造到老”鞭策自己,并且强调“不学习就会落后,就不能跟社会一道前进”。 
他循循善诱地教育子女努力学习。新中国成立前后,女儿朱敏还在苏联学习,每次回国朱德总要问她是不是学习了毛主席著作。由于朱敏从小生活在国外,中文水平较差,朱德就戴上老花镜,让朱敏坐在他身边,教她一字一句地读。他一边读,一边讲解,每讲完一段就问她懂了没有。如发现她哪些地方还未理解,就一遍又一遍地重新

讲解,直到她真正弄懂为止。朱敏结婚时,朱德送给她的礼物也是刚刚出版的《毛泽东选集》。
他亲自教导孩子掌握学习的方法。当孙辈逐渐长大时,朱德开始教他们读毛泽东的书。他不但给孩子们划出学习的篇目,提出思考的问题,而且还指导孩子们写读书笔记。有时,他还检查孩子们写的笔记,哪个孩子没有写,他就严肃地批评说:“不写,一是怕写不好,丢面子;二是怕艰苦,贪玩。”
他还组织家庭集体学习,将每次的家庭聚会变成了学习日。朱德对孩子们说:“你们平时都有革命工作,凑到一起很不容易,要利用这个机会交流学习体会。”只要他在家,都是他亲自主持学习,从不间断。他还经常让孙辈围坐在他面前,让他们轮流领读毛泽东著作,并让孩子们讲书里的意思,谈自己的体会。
 
 

六、传承家风家训读后感八篇
 篇1好家风、好家训是传家宝。 
  一些历史故事中,我们也能窥见家风对后代为人处世的影响。我们所熟知的张英“六尺巷”故事,“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这样的胸襟与包容,化干戈为玉帛,很好的化解了邻里之争,传为后世美谈。而这种淡泊致远、克已清廉的家风也获得了其后代很好的传承,张英儿子张廷玉三朝为官,清廉公正,学识过人,为史家公认的学者大儒,六尺巷在父辈那里宽了六尺,而在他的心胸中又宽了万丈,“心底无私天地宽”,无私的心胸因此坦荡而无垠!
  家风虽小事,关乎大国治。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家风相连形成民风,民风相融促成社会风气。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风清。传承好家风,对社会而言,是一种巨大的道德精神力量。一个社会要和谐美好,弘扬家风不可或缺。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必须从一个家庭做起。尤其要重视家风和家教,突出价值观和道德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每个家庭和每个公民的日常道德行为中,真正凝聚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基本力量。
  好家风是祖辈经历沧桑岁月,用智慧结晶出来的精神财富。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家风传承内容也应与时俱进,适时补充外延,做到与时代同歌,与发展共舞。特别是要与我们倡导的核心价值观顺接,要延伸至我们今天的时代主题中去,

使得诸如环境保护、低碳生活、生态文明建设等要素增添到家风家教中,为这些好的倡导增添一份遵守与执行力,同时也使美好家风获得新的发展空间而千载传承。
 
篇2谈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强调“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通过观看公益短片《家风传承》,感触颇多。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国家的“家”。家庭是人生的避风港,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的文明进步关系到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自古以来,“家和万事兴”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
  中国传统社会高度重视家风,“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画荻教子”的故事广为流传,《颜氏家训》、《朱子家训》、《温公家训》、《袁氏世范》等备受推崇。家风正,则民风淳;家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正,则党风端。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文明进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优秀的家风家训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

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最能从家教家风这个侧面反映出来。家庭和睦,社会才能安定;家教良好,未来才有希望;家风纯正,社风才会纯净。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都必须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作为一名党员,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将会始终牢记家庭建设“三个注重”要求,树好标杆,自觉遵循“尚学崇正,行孝守信”的八字家规家训,不断强化自我约束意识,切实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确保自己在生活作风、个人操守方面时时处处符合党纪国法和家庭建设规范要求。
篇3他们的家风家训故事,在今天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读这本书源于一个偶然的机会,4月8日,在村委会看到了这本书,耳目一新,于是借来一读,工作之余用了5天的时间读完,读得还是挺快

的,看来“书非借不能读”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读过之后,感触很深,书中40个人物故事,可以说大多数耳熟能详、如雷贯耳,在历史上都有一定的影响,他们的家风家训故事,在今天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从中我们可以领会到家风家训的重要性,这些历史名人的家风家训关系家族的兴衰,有的甚至关系整个民族的兴衰,很多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这是历史名人的家风家训,作为普通人,要一个家庭和睦,兴旺发达,同样离不开好的家风家训。而要形成好的家风家训,我们可以从这些历史名人的家风家训中,学到很多有意义的东西。书中从“为人之道、做官之道、求学之道、处世之道”四个方面,分别通过10个故事,对历史名人的家风家训进行了介绍,其结果发人深思,很多家风家训的故事可以说是振聋发聩!
  为人之道
  开篇用的是“颜之推:平实家训传大义。”作为颜家人,虽然《颜氏家训》读过两遍,但还是一知半解,通过这本通俗易懂的《历史名人的家风家训故事》,让我明白《颜氏家训》的精髓就是以平实家训达到修身齐家的目的,作为颜家人努力学习传承颜氏家训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于为人之道,书中还列举了司马迁、苏洵、王祥、陶渊明、李鸿章、刘备、方孝孺、高攀龙、杨继盛等历史名人的家风家训故事。通过他们的家风家训故事,对我们普通人也有很好的启发。我想作为普通人做到王祥的五德:诚信、谦虚、孝顺、团结、大度,也就做到了高攀龙:做一个好人,杨继盛:人当立志做君子。总之,为人我们要守住道德的底线。
  做官之道
  做官与为人密不可分,相辅相存,历史在做官与为人上有很多经验与教训,书中10个故事,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家风家训对做官的重要性,周公、司马光、范仲淹、李世民、包拯、杨震、曹操、曾国藩、彭玉麟、郑板桥,一个个响亮的名字,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家风家训对于个人成长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历史也证明了良好家风家训的传承是何等的重要。从这些名人的家风家训中,让我们明白做官要守住法纪的底线。
求学之道
  求学之道,从孔子:家师同道文脉传,到左宗棠:求学切勿为功名,共10个故事,共同之处在于好学,孔子自然不用说,儒家思想影响世世代代

中华儿女,如今更是走出国门影响世界。除孔子之外,其余,9位名人,既有韩愈、欧阳修、王守仁、严复等文豪大儒,也有刘邦、康熙、诸葛亮、胡林翼、左宗棠等帝王名臣。这些文豪大儒、帝王名臣,都将好学作为家风传承,作为普通人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学习、不读书呢?好学才能明理,明理才能知大是大非,修身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学习;在当今社会“好学”应该成为每个家庭的家风,通过“好学”的家风促进整个社会“好学”的学风形成。
  处世之道
  10个故事10种经历10种启发,纪昀、马援、白居易、于成龙、陆游、梁商、太史慈、林则徐、刘向、朱熹的家风家训故事,给予了世人太多的启发和教训,从他们的身上我们深深的感到,处世之道,才是立身之本。作为普通人,在现实社会中,为人处世我们要做到:谨言慎行、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与人相处要谦虚谨慎、包容理解。
启示
  阅读该书收获以下几点启示:
  一是良好家风家训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几代人孜孜不倦的努力和传承。

二是良好家风家训的传承,必须言行一致,身教大于言传。
  三是好学明理传家久,良好的家风家训离不开良好的学风,培育良好家风家训需从良好学风开始。
  四是修身齐家人之本也,加强自身修养,构建和谐家庭,是良好家风家训形成和传承的最基本要求。
篇4、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国人心中,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岳母刺字到西花厅的家规家训,无不体现了祖辈对后代的希望与鞭策,同样也体现了中华民族淳朴的家风家规。
  中国的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训、家规或是家风,我家自然也不例外,小时候,父母就要求我们遇到长辈要主动问好;互相尊重;我父亲曾经跟我们兄弟说过讨便宜就是吃亏的“后门”,不是自己的东西绝不要占有的贪欲之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业做完了才有娱乐时间;当天的事情当天做,不能拖拉;勤俭节约,碗里的饭必须要吃完等。大凡出人才的家庭必有好的家风,

不好的家风必然导致家庭的不幸。孟母为保家风纯正三择其邻,又断机杼,为孩子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使游手好闲、不思进取的孟子刻苦攻读,成为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大思想家。位列三公的曾国藩对子女要求严格,不允许高人一等,提倡节俭持家,使其子女都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
良好的家风家规对于家庭成员犹如土壤、阳光、雨露一样,是不可或缺的。那么,怎样才能树立良好的家风家规呢?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构建良好的家风家规最重要的是要有和谐的家庭关系,良好家风家规的重要基础是团结、平等、包容、和谐的家庭关系。其次是对家规的坚持,家规虽然大多数没有文字记载和要求,但身教、口传的传统美德教育非常关键,我父母的一言一行,是我家家风得以发扬光大的根基。
家规不是想出来的,是由家庭中每个成员的生活和自己的操行创造出来的。如果一家之长的言谈举止有失规范,即使是精心研究出来的家风家规也无济于事。只有正当的家风家规,才能给家庭全体成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成长环境,良好的家规家风将是家庭和社会永远的财富。

篇5、中华文明,灿烂悠久,博大精深。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孕育了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诸子百家文化和传统美德。家风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应积极用传统文化精髓占领人们的思想意识,自觉抵制西化、庸俗文化的侵蚀,在弘扬传统文化中传承好家风。
  好家风贵为“和”。“和”是中国哲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从《论语》中的“礼之用,和为贵”,到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活字印刷术表演展示的中国“和”理念,再到羊年春晚主题“家和万事兴”,都在诠释着和谐、和平与和睦。家风作为家庭文化的传承,首先要家人之间和睦,相互信任、谦让、理解、支持,相处融洽,让家成为和睦幸福的港湾;其次要家庭与社会之间和谐。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如果每个家庭的“家风”都和,则社会风气自然会得到改善,也会相应的“和”。
  好家风重在“德”。“德”,是一个会意字,起源于甲骨文时期,意为行动要正,而且“目不斜视”。发展于西周,“礼乐文明”把“德”为其核心,涵盖了忠、孝、仁、义、温良、恭敬、谦让、诚信、仁义等,《周易》中讲的“地势坤,君子以

厚德载物”,至今仍影响着大家。家风作为家人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影响着做人做事态度、为人处世的风格,主导家风的父母或长辈在教育家人时,应以德为先、以德育人、德才兼备,让“德”成为衡量家风好坏的尺子和天平,使家人在面对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时能用道德标准做出正确判断。其次,还要将十六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风,赋予家风新的时代内涵。
 好家风严于“规”。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规”即“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家风作为家人的行为规范或习惯,近年来,广受关注和争议的《弟子规》,就是一套成熟的家规家教体系,虽然现在看来有些教条和呆板,但其内容从行为举止中的细节入手,从日常生活习惯中的小事规范,培养青少年戒陋习、懂礼貌、守规矩,对家风、家规的培养仍然值得借鉴。有规矩、懂规矩是前提,关键是守规矩,守规矩在于严,长辈要带头执行、率先垂范,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家人,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让家规外践于行,内化于心。 把传统文化融入家风传承,用家风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既丰富了家风的内涵底蕴,又拓展了弘扬传统文化的载体途径,让

传统文化与好家风共同激励人、塑造人、培养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新风尚。
篇6、家风也可以代表一个国家的风气,国家就是人民的家,这家风就更为重要了。它要靠人民的努力,遵纪守法,互帮互助,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丰富。更重要的是她的风气,一个国家,一个朝代的风气决定了它的衰与盛,只有社会风气好的国家,才能国盛民强,才真正算上一个强国。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为人父母有义务有责任把家庭料理好、把孩子教育好。尽管使孩子具有高尚品质的责任未必完全在父母身上,但为人父母在心甘情愿当“牛”做“马”的同时,树立良好的家风,用好家风培养好孩子,责无旁贷。如果因为家风不好而使自己的孩子不像‘爱得华’而像“珠克”,不仅会让父母伤心失望,对社会也将贻害无穷。“以德立家、以学养家、以俭持家、以国为家。”教育孩子崇尚节俭,力戒奢侈。少与他人比钱财、比阔气、比享受。多与他人比修养、比学识、比勤俭。从我做起,从家做起,从现在做起,争当树立良好“家风”之典范。

《礼记·大学》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建设是国家建设的基础。全员素质提高了,无数“最小国”的“家风”也好了,“国风”、“党风”、“社风”、“民风”自然就好。这样,社会才能安定团结,国家才会繁荣昌盛。
  希望家家户户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家风,让家风帮助我们学会做人,在社会中形成一个良好的风气!
 
 篇7,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也过了十四个春秋,可依然记得弟子规中那一句耳熟能详的格言——“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句子的意思是父母叫时,应当及时过去,不能缓慢;父母命令时,应当及时做到,不能想着偷懒,而这也成为了我们家的家训。
  记得有一次,我正津津有味的拿着手机玩着游戏,这时,妈妈从小河边洗衣归来,捧着一大盆的衣服对我说:“我去烧饭了,你把这些衣服晒了。”我心中顿时产生了一股无名之火,对她大声吼叫道:“知道了,你每天都说同样的话,烦不烦啊!”
  那时的我满心只有愤怒,觉的自己并没有错,

反而觉得都是妈妈的错,在我的认知里,这些家务本应该是她来做,为什么每次都要让我来做呢?凭什么呢?,我的心在呐喊!每次我都是在愤愤不平中,完成这些“额外”的任务,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常常想起我和母亲之间的故事,沉静在母亲和我的事件当中不能自拔,就在这不断的徘徊中,脑海里忽然出现了小学时曾背过的弟子规,顿时醒悟过来,我知道了自己的幼稚和不懂事,明白自己不应该对妈妈大呼小叫,不应该为这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忤逆妈妈。现在的我们,已经有的高于自己的父母,有的甚至比父母还要强壮,我们已经长大了,可以做一些小事了,既然有能力,我们就应该为家庭尽一份力所能及的事,就算是一件小到不能再小的事,那也是一份心意。父母身负各种责任,我们能做的,应该做的,就是替他们分忧,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那一刻,我释然了,突然觉得,晴空一片明朗。
现在,我才看清自己;现在,我才懂得父母的苦,懂得父母对自己源源不断的爱。之前,我从头到脚都是我最讨厌的不良少年;之后,我将孝敬父母,敬爱父母,为他们分担家中的小事,把每一件小事都看作是一件重要的事来对待。

我的学习虽然不是很好,但我会努力做一个优秀的孩子,做一个孝顺又懂事的孩子;虽然我不是最聪明漂亮的孩子,但是我会是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孩子。
  我会永远铭记这十二字“真言”,身体力行,努力实践!
 篇8、什么是家风?家风就是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散。风的意思是“上以风化下,下以风讽上”的意义,即人们要以高尚的道德去影响教化自己的子女。而家训就是家风归练成的祖祖辈辈规定下来的道德准则。说了就做,做了必稳妥,言必行,做事不拖是我们家的家训。所以我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家风,一定要遵守祖祖辈辈留下来的家训。
  在我犯错误时勇于去承认错误,这也是我们家的家训。我清清楚楚的记着有一次,我和朋友一起高高兴兴地玩,而玩时一不小心打碎了一个阿姨家放在窗户上的一个漂漂亮亮花瓶。此时此刻,我发现四下无人,准备溜之大吉,可是想一想,越觉得这样做不太好,所以就在她家门口等她回来等啊,等啊,直到她下班才回来。此时,我立刻向阿姨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承诺会用自己的零花钱来

给她买一个一模一样的新花瓶回来。于是,阿姨很高兴的答应了我并送我回了家。在我家里时,阿姨对我妈妈讲了这件事,她们还异口同声地在夸我,还说我们家的家风、家训真不错。是啊,一个个良好的家风、家训就能教育出一个个优秀的子女。
  同学们,艰苦朴素是美德,铺张浪费是犯罪。我有一个好朋友,她家中的每一个人都非常的溺爱她。因此,她想要什么,她的父母就满足她的要求,所以她总是非常的浪费,不想要的物品就随地乱丢,还经常提一些过分的要求。如草稿本上有一个污点,她就要重新买一本新的。就算是不喜欢吃的零食她也会买来,其目的就是为了在别的同学面前炫耀一番。她吃饭时,总是把饭装的满满的,然后吃几口就立马倒掉。水笔,总是买最好的,不管好不好用,总是买来,只为追时尚。还常常把用过没几次就笔就扔了。她的行为常常让人觉得是可耻的。她浪费书本,浪费金钱,浪费食物,浪费……因此,我要对她说:“节约朴素是美德,铺张浪费是犯罪。”我们一定要拒绝浪费,支持节约。要树立一个好家训,学习好的家风。

同学们,我们应该深深地知道一个家庭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家训,只有这样才能使一个个家庭过上和谐的生活。俗话说的好:“品格为灵魂,心为脸,应养成高尚、正直、诚实守信的优秀品格。不要言而无信,自食其果,要信守承诺。慈孝之心,人皆之有……所以我们每一个家庭要有一个良好的家训、家风。
  我还有一次因为害怕公鸡,但还是要煮饭,于是我不敢出去舀米,所以就从楼上去,结果很悲剧,虽然我舀到了米,但是我过去时把油坛子打破了,妈妈回来后,我当时很不高兴,还发了脾气。
  当我学习了《弟子规》中的入则孝,我认为我太不应该了,简直是不孝顺的孩子,通过这样的事,我知道,自己做事以后都得小心点,不能马虎,家里的东西都是用钱买来的,弄坏了很可惜,所以以后要注意这样的事再发生。
  以后,我一定要尊重父母,为父母分忧,做力所能及的家务,虽然我的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但是,我要努力做一个优秀的学生,做一个人人夸奖懂事的好孩子。
但愿每个中小学生抓住根本,重在实践,当祖国和人民德才兼备的接班人!

七、关于中国家风读后感
  
  《中国家风》这本书是我国国学学者张建云与赵志国共同主编的,陈述了在中国社会应有的家庭风貌。所谓“家风”就是对爷爷奶奶老一辈的孝道,是对父母的付出感恩在心;是对他人之间的彼此崇敬;也是对一个人的教养举行评价……俗话说:“没有法则不成方圆”,而家风就是家里的法则。
  留心品评完这本书后,书中有大量情时令我记忆犹新,使我受益匪浅,深深地体会到了一个良好家风的重要性。《孩子,有些东西不属于你》和《共同呵护着那一盏古老的灯》让我至今难忘。前者讲的是教养问题,公交车上给小挚友让座这是很普遍的事情,可是却有一位这样的小挚友,她上车后公交车上还有大量空位,可她偏偏要坐一个已经有人的座位,而那个人就是。那个女孩毫无原那么地冲着她妈妈大喊大叫不依不饶,犹如是不坐到那个座位上就誓不罢休,这使我想到了一个词“溺爱”。是啊,现在有些家长对孩子溺爱之至,使我们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对父母的撒娇,什么都让父母得志我们。而后者讲的是爸爸由于说了得罪爷爷的话,

爷爷大发雷霆不愿吃饭而爸爸跪在地上苦求爷爷的原谅。古往今来,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人文明素质的表达。想想我们,父母稍有不依顺我们的地方有时就会大吵大闹,埋怨这埋怨那,从来不从自身找理由,殊不知我们的父母从来不怨恨什么,无怨无悔地关切保护着我们。
   学会感恩,知恩图报,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去扶助需要扶助的人,也是我们中国家风的概括表达之一。大到我们的国家、社会,小到我们身边的每一位成员,在遇到困难需要扶助的时候,我们理应义无反顾地去为他们做些什么,哪怕是一些微缺乏道的小事。需要扶助的弱者得到了你的扶助,那就会感染他们,他们同样也会去扶助更弱的弱者,这样就像一根大链条大家拉起手来传递和暖。团结就是气力,那我们的社会四处弥漫正能量,那我们在这种和谐、互助、友爱的环境中生活、工作、学习是多么的幸福与喜悦!
  中国家风代表着国人的精神面貌,一个民族的文明表达,我们确定要把中国式家风世世代代地传承下去,从自身做起,做一个家风优良的好少年!

我们常言“养不教,父之过”,在史书典籍中也有“孟母三迁”的教导故事,这说领略家庭教导对于孩子的影响。这种影响,并不是父母长辈所拥有的资产或是人脉权势导致的,而是父母长辈潜移默化中的一种性格品质的培养,也就是家风。读《中国家风》这本书,就宛如与一位长者在一块儿,悄悄地听他述说一个个关于家风的动人故事。
  当我读到《读书亦如生活》、《读书唯高家风继》时,我读懂了“书香”亦是一种家风,让我不禁想到身边的家风实例。
  小时候去姨奶奶家印象最深的就是经常看到姨爷爷戴着老花镜或是看书,或是写字,那时候觉得姨爷爷好厉害,二十年头的人还识字,像我的奶奶、姨奶奶也只熟悉“大”、“小”等几个简朴的字。长大一点才知道姨爷爷家的三个孩子都是教师,即刻觉得姨爷爷更厉害了,能教导出三个教师确定有秘诀。再往后,姨爷爷孙子辈的七个兄弟姐妹全都考上了大学,要知道九十年头的偏远农村大学生还是很少的,那些表哥表姐自然成为了我们这些弟弟妹妹学习的模范,在我看来姨爷爷的秘诀定是传给了姑姑大爷们。现在,表哥表姐们有的成为党政干部,有的在自己的行业成为翘楚,收入颇丰,姨爷爷的秘诀被发扬光大?

  前些日子姨爷爷的十年祭上,困扰了我许久的谜团终究解开。原来秘诀就是姨爷爷家的家风——书香。据表哥表姐说,姨爷爷是村里的大队会计,热爱读书、看报、写字,每年春节前还要写春联到集市卖,家里文化空气浓重,姑姑大爷们在他的耳濡目染下也热爱读书。同样,表哥表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长大,自然而然的得到了“书香”的传承。
  一代一代子女在长辈长期的文化熏陶下,自然而然形成的文化积淀,我想,这就是家风,这就是家风的传承。不需要刻意,它是无形的优良传统,存在于中华民族的骨子里,星火相传。家风,虽短短两字,却饱含中华传统文化漫漫承袭中的气力。
  举手投足间,经过一代代的传递,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形成了一个家庭的传承,而一个人人格的起点恰恰是在家庭的传承中形成的。几千年来,正是凭借着这点滴传承,让中华民族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长久不衰,生生不息。正如《杂说“中国家风”》里谈及的“作为若大社会的一个小小的细胞,家庭的风气、家庭的教养,小那么是家传代继、香火延续之本,大那么是国之兴废、民族盛衰之要。”家风的意义不仅关乎个人与家族,更是一个古老民族能否延续辉煌的关键。

编  后  话:

所谓“家风”就是对爷爷奶奶老一辈的孝道,是对父母的付出感恩在心;是对他人之间的彼此崇敬;也是对一个人的教养举行评说……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而家风就是家里的规矩。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人文明素质的表达。想想我们现在的年轻一代,父母稍有不依顺,就会大吵大闹,埋怨这埋怨那,从来不从自身找理由,殊不知我们的父母从来不怨恨什么,无怨无悔地关切保护着我们。 学会感恩,知恩图报,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去扶助需要扶助的人,也是我们中国家风的内容之一。大到我们的国家、社会,小到我们身边的每一位成员,在遇到困难需要扶助的时候,我们理应义无反顾地去为他们做些什么,哪怕是一些微缺乏道的小事。需要扶助的弱者得到了你的扶助,那就会感染他们,他们同样也会去扶助更弱的弱者,这样就像一根大链条大家拉起手来传递和暖。团结就是力量,那我们的社会四处弥漫正能量,那我们在这种和谐、互助、友爱的环境中生活、工作、学习是多么的幸福与喜悦!

 家风的传承。不需要刻意,它是无形的优良传统,存在于中华民族的骨子里,星火相传。家风,虽短短两字,却饱含中华传统文化漫漫承袭中的力量。
  举手投足间,经过一代代的传递,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形成了一个家庭的传承,而一个人人格的起点恰恰是在家庭的传承中形成的。几千年来,正是凭借着这点滴传承,让中华民族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长久不衰,生生不息。家庭“作为若大社会的一个小小的细胞,家庭的风气、家庭的教养,从小看,是家传代继、香火延续之本,从大看,是国之兴废、民族盛衰之要。”家风的意义不仅关乎个人与家族,更是一个古老民族能否延续辉煌的关键。
中国家风代表着国人的精神面貌,一个民族的文明表达,我们确定要把中国式家风世世代代地传承下去,从自身做起,做一个家风优良的好少年!

   人生就像一首诗,年轻的时候   我 们读不懂,当我们经过历练成 长,读懂了人生,已不再年轻了。 回想起青年时候,似乎更喜欢现在 的自己,拥有一颗懂得感恩,懂 得 知足,积极向上健康的心,活出 自我,感恩生命中所有的遇见,上帝给了我们一颗灵动的心,是想让我们柔软,温情的活,有意义的过好自己的人生,心存善念,心存阳光,心存感恩,做最好的自己
当我们感叹,
又老了一岁的时候,
也应该庆幸自己,
又平安度过了一年。
时间在走,年龄在长,
懂得多了,悟得多了,
快乐就觉得珍贵了。
只要在心上,远一点也没关系;
只要在路上,慢一点也没关系。
自己的生活,无需复杂,简单就好;自己的人生,无需繁华,开心就好!

人  生

人 生

往期作品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