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双养汇集第二十二合集〖中华传统养生文化〗

其他分类其他2024-02-29
442

《双养汇集》合集

22

〖中华传统养生文化〗

《双养汇集》第22合集

仁者乐山选编
大海电脑制作

2024.2

目   录

22---1,写在前面
01,第85集《中华传统养生文化的起源与传承》
02,第87集《养生的根本在于修身养性》
03,第86集《老子养生十戒》
22---2中医有关易经养生名言
中有关易经养生的名言名句
22---3.最好的养生之道是清心寡俗
22----4,古人谈养生
22---5,国家对家庭养老有哪些支持政策?
22---6,营养养生该提上养生的目录了。
22---7,老人的新四大杀手不是三高了,而是新四大杀手---郁抑症、自闭症、痴呆症、失忆症。
22---8,中华民族的春节是全世界人民最伟大的传统盛典
22---9,只要你擁有積極樂觀的心態,你就完全可以扭轉人生的命運
22--10,编后话:中医养生的特色和优势。

金言玉语  供大家共勉

有所成就的人未必有多好的天赋和运气,他们只是对自己要求更高,也更用心地去待人做事。没有拼搏过的人生难免遗憾,朝着目标坚持做好每一件事,我们就会逐渐接近自己想要的人生。
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天都不会重来,唯一能让我们走得更远更宽的方法,就是成为比昨天更好的自己。做个行动派吧,每个微小的改变,都能给你的人生带来很大不同。新的一天,
靠自己,无论什么时候都是最有底气和魅力的。让自己的实力变得足够强大,让自己的视野变得足够开阔,用自己的双手拼搏出来的成就、积攒在内心的自信,是一个人坚实的依靠。

正   文

22---1,写在前面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部分,明确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还进一步提升了大健康观的地位与意义,即“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01,第85集《中华传统养生文化的起源与传承》前言
  我们都知道中医养生在增进人类健康、延年益寿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面璞真养生老师就给大家介绍中医养生文化的起源,希望人人养生,代代健康。

易道(思想起源)
  易道,《周易》之道。是基于中华几千年传承遗留下来“易”文化,以伏羲、老子、孔子思想学说为基础,融中华“道、儒、释、武、医等传统文化中“易学思想”于一体的易学文化体系,是中华特有的文化遗产。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
 
1·儒家养生思想
 儒家学说的奠基人是孔子。孔子不但博学多才,精通六艺,而且也长于养生之道。从《论语·乡党》中可以看出,孔子在饮食起居方面的清规戒律很多,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饣壹而饣曷。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除了讲究饮食卫生之外,孔子还提出:“君子有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
 

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因此“知者乐,仁者寿。”(《颜渊》)。《论语·李氏》这就表明孔子已经注意到从少、壮、老三阶段不同身心状况出发,提出相应的养生之道,堪称开创阶段养生理论之先河。
 至于被后世儒家称为“亚圣”的孟子,他在养生方面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孟子·公孙丑上》说:“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从而颇富创见地提出,一个人要想做到身心健康,那就只有“善养吾浩然之气”。至于如何才能养“气”,孟子也提出了两点带有鲜明儒家色彩的独到方法:其一是“配义与道,无是,馁也”,也就是说一切都要从儒家的所谓道义出发,理直气壮,从而使个体保持一种旺盛的精神状况;其二是“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意思是说养“气”必须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心地要光明坦荡,不能邪念存心。总之,孟子的养生思想

具有一种强烈的道德色彩,堪称后世强调通过陶冶道德情操以养生流派的鼻祖
2·道家养生思想
 在先秦诸子的学说中,养生思想最丰富深邃,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当首推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
 老子,姓李,名聃,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同时也是一个著名的养生理论家和实践者。《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称:“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老子之所以能够活到160余岁,这首先得力于他本人主观上十分重视“长生久视之道”,甚至把养生治身置于治国平天下之上。老子一方面是“修道而养寿”的身体力行者,另一方面又在长期的养生实践中摸索出了一整套带有道教色彩的养生理论和养生方法。他所提出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十九章)的思想,既反映了道家的处世哲学,也体现了“清静无为”、

“致虚极”、“守静笃”的养生观。特别是老子提出的“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老子》十章)更是涉及到了气功养生的具体方法和具体步骤。老子所倡导的上述锻炼原则,在先秦以降的两千多年气功养生史上,曾经产生过极其重大的影响。
 庄子,姓庄名周,战国中期道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与老子相比,庄子的养生思想和养生方法更为具体、深邃。他不但直接继承了老子“归真返朴”、“清静无为”的养生理论,而且编制了一整套导引、吐纳的养生方法。《庄子·刻意》说:“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导)引之土,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这在先秦诸子中堪称是最早对气功导引方法的一种具体而形象的描绘。
在庄子开创的诸多养生理论中,最有特色的大概莫过于“心斋”和“坐忘”

二法,可以说它们已经涉及到了我国静功养生学的核心问题。
 《庄子·人世间》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坐忘”的概念见于《庄子·大宗师》:“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战国末年,诸子各家学说出现了相互交融的局面。产生于这一时期而被后世称为“杂家”的《吕氏春秋》一书,在养生学方面显得更加成熟,养生理论也更加专门化。概而言之,《吕氏春秋》的养生观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节欲。《吕氏春秋》的作者认为感官欲求乃是人的自然天性,但决不可听任欲望无限膨胀,而必须有所节制。在作者看来,耳目鼻口等感觉器官都是服务于生命整体的,所以“不得擅行,必有所制。”(《贵生》)人们

的生活固然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但“物也者,所以养性也”(《本性》),决不可放纵物欲,以损害身体健康作为享乐的代价。骄奢淫佚的生活不仅是道德的堕落,同时也是健康的大敌。为此,作者在《本生》篇中提出了一条含义深刻的养生格言:“出则以车,入则以辇,务以自佚,命之曰招蹷之机;肥肉厚酒,务以自强,命之曰烂肠之食;靡曼皓齿,郑卫之音,务以自乐,命之曰伐性之斧。”
 适度。提出在精神、饮食和居住环境等方面均应调节得当、轻重适度。人们要想健康长寿,首先在精神上必须保持平静、安详,避免过度刺激,不受“大喜、大怒、大忧、大哀”(《尽数》)等不良情绪的骚扰;其次,在饮食方面应该做到定时定量,正所谓“食能以时,身必无灾;凡食之道,无饥无饱,是之谓五脏之葆。”(同上)对于那些“大甘、大酸、大苦、大辛、大咸”的食物,切忌贸然入口;复次,居住环

境也要力求做到冷暖、干湿适宜,防止“大寒、大热、大燥、大湿、大风、大霖、大雾”的侵袭。
 运动。《吕氏春秋》中首次提出了“流水不腐,户枢不蝼”的运动养生观。《尽数》篇中就明确提到:“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郁处头则为肿为风,处耳则为拘为聋,处目则为目蔑为盲,处鼻则为鼽为窒,处腹则为张为疛,处足则为痿为蹷。因此要想去病健身,就必须坚持运动,以便达到开塞通窍,使精气血脉畅流不息的养生目的。
 岐黄(经验传承)
  岐伯和皇帝---相传为医家之祖。
 岐黄实指一部古代医学名著《内经》和它的作者皇帝和岐伯。
《内经》全称《黄帝内经》,是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说为黄帝和岐伯所作。黄帝就是中华民族的先祖轩辕氏(也称有熊氏、公孙氏),曾为统

一中原作出贡献。也是养蚕、舟车、文字、音律、医药、算数的发明者。岐伯系黄帝的大臣,典主医病,史称岐伯医术高明,“脉理病机治法经运气,靡不详尽”。《内经》就是根据他与黄帝就医术、医理、中草药等方面的对话,经后人编纂补充而成的。(皇帝内经:多通俗理解为就是皇帝问病,岐伯回答,他们的对话被史官记录下来就成为了皇帝内经。)
 《内经》共计十八卷,分《素问》、《灵枢》两部分。它以人体结构、机能联系及人与自然关系等整体观念为出发点,运用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关系,解释人体生理、病理,阐述诊断、治疗、预防、养生等方面的方法,是我国古代一部系统、全面、科学的基础性著作,对后世中医的形成和发展,起到重大影响。尤其在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问世之前,被视为医家必读之书,不读该书,则不能行医。所以古人尊称《内经》为医书

之祖。而它的作者黄帝、岐伯也被尊之为医家之祖。正是这个原因,后来岐(伯)黄(帝)几成“中医学”的代名词。以致后来人们学医时,就说是学习“岐黄”;对于医术高超的人,说成是精于“岐黄”。只是清末民初以后,随着西医的普及,中医开始退居二线,“岐黄”一词,除了古籍里尚能见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就很少使用了。
 道家做为中国的本土文化,在其两千余年的历史传承中,不仅有着尊生贵生的传统,而且积累了丰富的养生理念与经验,值得深入挖掘、研究与整理。下面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老子道家养生十字诀,希望对你有用!
 
02,养生的根本在于修身养性
养生在当今是一门学问,很是流行,人人都在养生,人人都谈养生,一时间神州大地,养生专门冒出一批批,倒掉一批批,又起来一批批。原因就

是人们的生活富足,心中长寿的愿望强烈了。不但要长寿还要健康的长寿。养身的根本是修身养性,心灵的健康不次于身体的健康。花钱不一定是真的养生,只要有健康的心态,不花钱也能养生。
 1.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有的;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
 2.人体中的垃圾越多,就需要更多的血气来清除它们,但人的血气因为垃圾的增多和血脉的阻塞而减少,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这也正是人衰老的机理。人体养生保健第一、
减少体内的垃圾;第二、增加血脉经络的畅通;第三、增加体内的气血。
  3.心定神一,受治者信坚心专,两心相合,可以统治百病,无不神效。
人病可分两种:一是经络基本畅通但
 

气不足。表现是经常这疼那疼,这是因为他气不足以气化食物,而产生了相火(也叫虚火),随着经络在体内乱穿,哪儿通走哪儿,遇到一个地方堵塞了,这个地方就疼了。这样的人吃一点药物就会立即见效。二是经络不通,气也就无处存身。表现在外表看不出有什么毛病,但一旦发现就是大病,而且这种人经常是吃什么药都见效慢,或根本不起作用。
  4.中医的最高境界是养生,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养身、养气。
  5.心神不安,情性燥急,为致病致死之总因。心定则气和,气和则血顺,血顺则精足而神旺,精足神旺者,内部抵抗力强,病自除矣。故治病当以摄心为主。
  6.人生以血气流通为主,气滞可以阻血,血阻可以结毒为疖为瘰,为癌为瘤,皆是血气不流通之故。气以顺为主,血以通为畅。
 人体中的气血也是一对阴阳,血为
 

阴,气为阳。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气不足,易得淤积之病,如肿瘤、血栓等;气太过,易得脑出血之类的病。所以,只有气血平衡,人才能健康。
 7.运动就可以生阳;静坐就可以生阴。
 人在气不足的时候,不能盲目补气,否则会影响身体健康。如果是因为血不足,就需要先补血,因为血为气之母,否则就成了干烧器皿,把内脏烧坏;如果是因为淤滞不通,就可以增加气血,血气同补。这样才能达到补气的作用。
 8.环境对人养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就是为什么人在空气清新的森林、海边,会把痼疾养好的道理。因为清新空气中的精微物质(负离子)会通过人在放松情况下的深呼吸把它吸收到人体内部,从而滋润孕养五脏六腑,使人重新焕发活力。还有重要的一点常人并不所知,就是人不仅仅

是通过口鼻来呼吸,人身体的每个汗毛孔都是可以呼吸的,而且正是它们吸取着天地的精华。
 人在松静的状态下,慢慢深呼吸就能体会到人和天地精微之气的交换:一是增加气血的运行速度,促进体内的垃圾排出体外;二是打开皮肤的毛孔,吸收天地精气。
 9.人只有悟到什么是“自然”了,才算是得道了。(inspirational story yuedu.mipang.com)知道自然,然后能顺其自然,这个人就是神人。懂得阴阳了,懂得顺其自然了,你就一定会成为良医大德了。
  什么是自然,自然就是任何事物都有阴阳两面,任何事物都要经过生、长、收、藏的过程。你顺应这个过程,采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去调节病人的平衡,怎么会治不好病呢。
10.什么是平衡?平衡就是阴阳的互相依存和互相制约,哪一方太过或不及都会失去平衡。怎么会伤元气,失去

平衡就是在伤元气。经常处于平衡的状态,元气就会保持的好,人就衰老的慢。
  11.情志跟疾病的相关性是很密切的,有些疾病就是因情志而起,你用药物治疗,治来治去都不好,对于这类疾病,解铃还需系铃人。五志能够致病,五志亦能解病。
 12.当你把什么学问理解到她是非常简单朴素的时候,这时候你才是真正得到其中的三昧了。如果你还感到她是那么博大精深,深不可测,那是你还没有掌握到她的精髓,是只见到茂密的树叶,而没看到她的根本,这时候你还是处于“有”的阶段,没有达到“无”的境界。天下万事万物离不开阴阳。
 顺应自然是养生的最高境界,当人们掌握了健康的理念和方法之后,会真正享受到养生的真谛。 

03,第86集《老子养生十戒》前言
 一、德字诀:老子说:“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要延年益寿,返老还童,须不离常德,要做到先人后己、厚人薄己,过归于己、功归于人,勿执我见,我是而人 非,勿非人而自高,贬人以自大,勿逞强用术,逞才运巧,仗势欺人,盛气凌人,言笔缺德嫉谤别人,更宜自食其力,自修自度。切记抢骗钱财,贪污腐化。若能甘 苦如饴,宅心仁厚,功德常修,正心抱一,自能反朴还真,明心见性。
 二、养字诀:少言语以养内气,寡色欲以养精气,薄滋味以养血气,咽津液以养脏气,戒嗔怒以养肝气,节饮食以养胃气,匀胎息以养肺气,少思虑以养肾气,慎行藏以养神气。
 三、心字诀:万法唯心,万道唯心,心为人之主宰,亦为精气神之主宰,炼精炼气炼神,均须先从炼心始。心涵动静,心不动则虚极静笃,

明心见性,人我两忘,心无其心,无正其心,不为名动心,无心可动则近道矣。
 四、善字诀:养善性,存善心,行善事,与人为善,劝人行善,内外存乎善则德行兼备,人人能行善则邪恶自消,国泰民安。
 五、无字诀:对境无境,居尘无尘,动念无念,用心无心,无天无地,无人无我。道家最上乘功夫,旨在炼神还虚,炼虚还无。佛家要求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诀,无佛相,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佛道之最高造诣,归根结底,亦只此一无字诀而已。
 六、少字诀:精宜少漏,神宜少耗,气宜少损,福宜少享,乐宜少寻,名宜少得,利宜少积,少一分思虑多一分精神。
 七、静字诀:形欲静,心欲静,气欲静,练功中固宜求静,平时亦应求其能静,静中固宜求静,闹中亦

应求其能静,静能生定,定能生慧
 八、寡字诀:寡言以养气,寡视以养聪,寡得以养性,寡欲以养精,寡动以养神,无所不寡则无所不清。
 九、淡字诀:名心宜淡,利心宜淡,色心宜淡,爱心宜淡,嗔心宜淡,疑心宜淡,胜心宜淡,无所不淡则无所不安。
 十、忘字诀:忘物可以养心,忘情可以养性,忘境可以养神,忘色可以养精,忘我可以养虚,无所不忘则无所不养。
 道家养生理念
“动而愈出”的运动观——秋养“动感”林间
 老子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种运动健身观是一种唯物主义的健身观,与现代的有氧运动的养生道理有共通之处。
茅山,生态景观丰富,秀美的青山连绵不绝,天高云淡,置身于绿树成荫的山间,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听着泉
 

水叮咚,仿佛来到了世外桃源。在这里的青山绿水之间,做一些简单、绿色、健康的有氧运动,让身心变得健康。
 跑步,是最简单的有氧运动,也是人们最常采用的一种健身运动。茅山风景秀丽,绿树满山;九龙山景区植被茂盛,峰峦奇秀,有着最自然的生态景观;潘冲村,山水相映,有着“最美乡村”的美誉。秋高气爽之时,到茅山跑步,听着山林间溪水潺潺,闻着秋风中的阵阵花香,感受生命的律动,感受养生的滋味。
 垂钓,亦是一种养生运动。垂钓之道,在于道法自然。湖水之滨,草木葱绿,空气清新,令人心旷神怡。垂钓之际,坐立不动,松动筋骨,沐浴身躯,增强活力。细察涟漪,专心致志,眺远处之涛奔,闻近林之鸟鸣,心平气静,修养真性。
 茅山周边景区的李塔湖、马埂湖、上杆湖、龙台泉以及星罗棋布的塘坝似

撒落在山中大大小小的明珠,是秋日垂钓的好去处。面对着一汪碧水,一根柔丝,看岸边绿树红花,望空中鸟雀盘旋,观水中碧波荡漾,静听鸟鸣,抚摸水韵,拥抱自然,领略和谐。
 “专气致柔”的放松观——秋养山水美“色”
 有营养,有运动,还不能完全达到健康状态。老子在《道德经》说:“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意思是说,要健康,必须经常放松身体,放松心理,劳逸结合。不勉强做任何事情,凡事顺应自然。
 茅山景色秀丽、山水灵气,这里有崇山峻岭、气贯长虹;这里有茂林修竹,气质如兰。到茅山,什么都不做,就只是在山林间走走停停,一路上野花野草为伴,绿树落叶为伴,让内心所有的烦扰,都随着山风远去。
 上善若水,水乃万物之源,依水而居,是一种心境,是一种生活,更是

一种人生。茅山有多处大小清泉、湖泊,亲近充满灵气之水,才更深谙茅山养生之道。
 喜客泉为茅山十八泉之最,游人行至泉边拍手,喜客泉便会“咕噜咕噜”地涌泉水,颇为神奇。看着那神奇的泉水叮咚的响着,倏尔掌止水静,人生不也是这样有起有伏吗?茅山周边有着大大小小的湖泊,信步走在碧波荡漾的湖畔,悠远宁静,恍若隔世。闻着秋风送来的水的清香味,一切的烦恼似乎已不复存在,内心也随着水而变得平静,安宁。
 循着老子的养生哲学,秋养茅山;循着茅山的山水物产,秋养茅山;循着世外桃源的追求,秋养茅山。养身、养胃、养肺,更养心、养志。
 “味无味”的营养观——秋养舌尖美味
营养是健康的基石。道教养身保健非常重视营养问题。老子在《道德经》第六十三章中说:“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所谓“味无味”就是不

要偏食,在饮食方面注重营养均衡。
 山水养精华,不可复制的生态茅山,有着绝佳的生态地理环境,这里不仅有饕餮美食,绿色时蔬,新鲜水果,更有珍贵的中草药材。茅山道教文化,博大精深,反映在美食上也是如此。从田间到餐桌,选取原生态的天然食材,烹制出一道道养生美味,让舌尖得到极致享受,让营养均衡。
 茅山老鹅在传统的基础上腌制而成,肉质鲜嫩,口感好。鹅肉营养丰富,富含人体所必须的多种氨基酸、蛋白质等,特别适合秋冬季节进补。百年老卤卤出的三岔猪头肉,色汁酱红,烂得有胶,香得有汁,粘得有味。各种当地绿色时蔬,萝卜、青菜、大蒜等,健康美味。
 万山红遍农业园、岩藤农场、九龙山景区等,各种秋季上市的新鲜瓜果,鲜红的柿子、甘甜芳香的板栗、脆嫩甘甜的枣子,给人带来“甜滋滋”的舌尖享受。

22---2中医有关易经养生名言
中有关易经养生的名言名句
 1. 养生之道无穷,须臾之间可见其缪。
2. 饮食有节,方可养生。
3. 劳逸结合,才能健康长寿。
4. 保持心态平和,有利于养生。
5. 心静自然凉,心乱自然烦。
6. 心中有道,身体自然好。
7. 气贯长虹,志壮意坚,似此者天地不能载。
8.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故能得久。
9. 知足常乐,心满意足。
10.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1. 恶不去,善不来。
12. 富贵不淫,贫贱不移。
13. 君子以慎言,而不敢失言。
14. 君子以多闻而不多言。
15. 知之者不如行之者,行之者不如有恒者。
16. 然而卒未能穷其所有。
17. 渔翁得利,未知其祸。

19. 大盗不止,小偷乃生。
20. 孝悌忠信,举世无双。
21. 易则易知,难则易行。
22.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23.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24. 克己复礼,乃修身也。
25. 节制不以伤天下之民,而天下之民莫不敬之。
26.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27.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8.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9.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30. 静而观其变,动而顺其流。
31. 常胜者以无事待败者。
32. 投身海内,皆为沧海一粟。
33. 虚而尽力,动而恪守。
34. 不近道事,不失道义。
35. 众人皆看自己,少人看众人。
36. 不迎合世俗,不违反本心。

37.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
38. 不骄不躁,气定神闲。
39. 自助不息,良心不泯。
40. 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41.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42.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43.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44. 先苦后甜,方为人生大智慧。
45.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46. 小富即安,大富危难。
47.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8.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49. 枯木逢春,当拿出勇气。
50.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51. 日出不穷,春来不老。
52. 无心快乐,天堑前行。
53. 六亲不认,顺天应人。
54. 求之不得,舍之不忧。
55. 不为五斗米折腰,犹如青松挺立。
56. 有教无类,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57.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58.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9. 德服天下,不服德者,与天下为敌。
60. 先斩后奏,危险万分。
61. 不拘小节,常成大错。
62.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63. 养生之道,首在饮食。
64. 合理饮食,最为养生。
65. 谷与菜,皆可入口。
66. 肉食少,菜食多。
67. 一日三餐,不可偏食。
68. 方寸之间,千般变化。
69. 慢食细嚼,有益养生。
70. 饮食清淡,有益身体。
71. 不食垃圾,养生加倍。
72. 规律饮食,身体安宁。
73. 合理餐量,身心协调。
74. 多吃蔬果,身心愉悦。
75. 独食其肉,不可长养。
76. 恬淡为美,多食则伤。
77. 忌咖啡茶酒,养生有益。
78. 忌夜食过饱,身体臃肿。

79. 保持排便畅顺,有益养生。
80. 洁净卫生,有益健康。
81. 加强锻炼,身体强健。
82. 合适运动,身心平衡。
83. 脚踏实地,行稳致远。
84. 定期体检,发现问题。
85. 减轻压力,身体愉悦。
86. 冷热适中,身体可爱。
87. 坚持运动,身体不弱。
88. 参加社交,身心愉悦。
89. 保持充足睡眠,有益身心。
90. 身心健康,人生璀璨。
91. 滥用药物,危害身体。
92. 贪食急饮,伤害身体。
93. 醉生梦死,身心堕落。
94. 强颜欢笑,心灵孤寂。
95. 欲望无止境,身体枯竭。
96. 意乱情迷,身心不安。
97. 暴饮暴食,伤害身体。
98. 贪心不足,破坏身心。
99. 格物致知,身心达道。
100. 养生之道

22---3,最好的养生之道是清心寡俗
学生提问:中医里有很多适合我们调理身体的运动和食疗方法,比如揉腹、松肩、叩齿、吞津等方法,学佛人适当拿来运用是否可行?另外,食疗方面,有一种九蒸九晒黑芝麻蜜丸,对于补益肾脏效果不错,常年服用才产生明显的效果,但是价格挺贵,一两百元一斤。如果坚持服用,这算是消耗福报吗?
佟老师答:这样肯定是消耗福报。福报是在消耗,但是,看你有没有必要来用。如果有必要的话,你又有这个福报也是可以用的,在佛法里并不犯什么忌讳。而这些方法,是关于调身方面,你用一用当然也无妨。
学生提问: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如果身体调理好了,年老时身体健康,也少了疾病的费用。更重要的是精气神调好了,对于临终时也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对于体质弱又对症的同修,是否有必要坚持服用上面提到的黑芝

麻丸?在消福和养护精气神,二者之间到底孰轻孰重?
佟老师答:其实,一个人保养自己的精气神,有时候也没有必要吃这样昂贵的食物。对于有钱的人还是可以的,但是对于无钱的人,这就负担很重了。再者一点,你吃这样昂贵的食物,它营养非常高,你是把肾补得很好了,可是你的淫欲心又上来了,你怎么样调伏呢?
其实,在佛法里,最好的养生之道是清心寡欲。不用说在佛法里,就是在中医里,《黄帝内经》里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如果你感觉补好,可你补得太过了,适得其反。我们看,有很多人精气神很匮乏,然后拼命地吃补药,结果他的身体就更坏。这个大家知道为什么吗?越拼命地吃补药,他的淫欲心就越重;淫欲心越重,他内里的精气神就会遗失。比如有的人,在病重的时候他会有遗精现象,导致身体

的精气神耗失。
这样会产生什么效应呢?你遗失的精气神比你补的要多,所以导致越补越不健康,不平衡。补的没有耗的多,你的身体可能也就越来越差。总是靠补,靠补,其实这是不行的。
所以,最重要的还是要降伏淫欲心,降伏欲望,不生瞋恚心,达到那种恬淡虚无的境界。你不消耗了,你天天在吃饭,可以说等于天天在补。你也许会说:“我们吃饭比较单调,营养够吗?营养不够啊。”我在这里告诉大家,只要你好好地修道,你的淫欲心比较轻,或者能伏住的话,你平时又再不生气,或者少生气的话,你身体里就会精气神特别足。当精气神特别足的时候,它有一种能量可以代替一切营养。这是大家所不知道的,也是我们医学界所不知道的。
所以在这个修行人的体内,我们看,能炼出舍利子。在修行人的体内,他的精气神是有能量的。这种精气神,

它可以代替一切营养。也就是说,你身体缺点什么营养,它都能给你补充,它的能量能代替,你缺维生素C,它就能给你补很多的维生素C。它这种能量可以当代替品,来维持你的生命,而且维持得反而更好。这是我们医学界所不知道的。但是我们身体虚的时候,你说,我临时用一用这些补品,把身体扶正过来。那刚扶正过来,还没等精气神泄失的时候,一定要知道停止。所以这个补,你得会补。当你补得太过的时候,然后你一遗精,这个精气神一下子就散失了。散失的比补的还要多,那你就亏耗了。可是,你平时身体特别虚弱的时候,又得需要这药物来补。你说不补,这个身体也很难恢复过来。所以,在这个时候要记住,这个药始终像一个拐杖,帮助你扶一下;当帮你扶过来,你的阳气比较足一点了,但是还没有达到泄的时候,赶紧停止。这就是医学经典上所说的,要知道盈

和满。知道盈满,知道身体什么时候缺?什么时候满?什么时候又溢了?医学上也有一句话,叫“精满自溢”。
   所以,要让我们这个身体总是欠一点儿。能保持到这种程度,这是最好。欠一点儿,把精气神养得足一点儿,再加上正确的修行,精气神又可以互化,那就更好了。所以这里还是涉及到我们这个淫欲心,把它治住这才是根本。它治不住,光是从药物上来,那也是徒劳无功的。这是很重要的。
学生提问:关于在消福和养护精气神,二者之间孰轻孰重?
佟老师答:当然养护精气神,这是最重要的。消福报那是另一方面的事。在平时的时候,我们的福报大小,那只是我们的这一生所享用的这些福报。这个精气神,你保养好了,它能帮助你往生,能帮助你超越生死轮回,它对这个有帮助。虽然是这样,但是这个精气神靠什么来养护的?

它不一定全是靠这个黑芝麻丸来养护的,它要靠我们平时的少欲知足、清心寡欲,它要靠这个。
23--4,古人谈养生
古人如何养生
 北京养老院——广外老年公寓的养生专家提醒您:现在很多人都越来越注重养生,但是往往不得其法,效果不明显。其实,现代人不妨参考一下古人的养生方式,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保健。
 1、背宜常捶阳气旺
人体背部有丰富的脏腑腧穴,捶背可刺激背部皮肤、皮下组织的穴位,通过经络的传导,增强经络系统的功能,改善免疫机能,增强抗病能力;捶背还可舒筋活血,使肌肉放松,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背部皮肤新陈代谢。捶背手法要均匀,着力要有弹性,轻拍轻叩,每分钟60—100下,每日1—2次。不过,有严重心脏病的患者,捶背须谨慎。

2、经常梳头脑神通
孙思邈说:“梳头可以使身体愉泽,面色光辉,耳目精明,令人食美,气力强健,百病皆去。”两手五指分开并屈指伸入头发间,从前额沿头顶至后脑循环往复按搓头部,每次梳头十次至百次。动作轻柔,或用木梳每日梳头3—5遍,每遍60—100次,可以疏通头部经络。常梳头可刺激
引气血下行,有助于缓解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又能引气血上行,治疗脑供血不足。
3、面宜多擦气血平
经络系统中很多都起于头面部,擦面可疏通经络。每天清晨,将两手搓热,以中指沿鼻部两侧自下而上,带动其他手指,擦到额部向两侧分开,经两颊而下,像洗脸一样,擦10余次。这样能使面色红润,少生皱纹,防止面部神经麻痹,还可以消除疲劳,振奋精神,有助于改善面部尤其耳部的末梢血液循环状况。

4、目宜常运眼不花
眼球转动,中医称为运睛。闭上眼睛,眼球自左向右转动6—10次,然后再自右向左转动6—10次。眼球转动要慢,然后闭目片刻,再睁开眼睛即可。眼球转动时速度要均匀,每个转动方向可做2—4个节拍。此法对于有眼花、眼疾的中老年人十分合适,常做能年老目明、看事物清晰。
5、腹宜常摩易消化
腹为胃肠等脏器所在,常做腹部按摩有利于消化。仰卧在床上,两腿伸直,脚尖朝上,两手搓热后叠加在一起,用掌心在以脐部为中心的腹部,顺时针方向按照小圈、中圈和大圈的轮廓,各按摩12次。这样能健脾胃、助消化,久练对肾亏乏力及便秘均有疗效。
6、谷道常提防痔疮
谷道指肛门,平时有意识提肛门,可防痔疮、肛裂等疾病。站立或躺在床上均可,在吸气时稍用力,提起并紧

缩肛门连同会阴上升,稍停顿一下,再放松、呼气。反复做5—7次。
7、肢体常摇筋骨壮
两手握拳,连同两肩,向前轮转胳膊,先由里向外下方转,再由外向里上方转,再换一只胳膊按同样方法轮转,各20次;平坐,提起左脚向前缓缓伸直,脚尖向上,当快要伸直时,脚跟用力向前下方蹬一下,做5次后,再换右脚做。此方法能舒展四肢关节,对中老年人预防肩周疾病,提高身体机能具有益处。
8、足心常擦心清净
泡洗双脚后,用右手握住右脚趾,用左手摩擦右脚的涌泉穴及附近的足心,直到足心发热为止。再将足趾稍稍转动,然后放开双脚,向上、向后尽量翘起足趾,再收缩足趾,像这样反复做10次。右脚着地之后,换左脚。经常按摩涌泉穴可以降虚火,缓解头昏、头痛、目眩、咽痛,还可缓解失眠及足部萎缩、麻木等。

22---6,营养养生该提上养生的目录了。
卫生部承认:营养对疾病有治疗作用!药物控制疾病,营养修复细胞!
      国家卫生部通知:在全国范围内的医疗机构设置 “临床营养科” 试点,意味着政府首次将营养提升到治疗高度。全国600多万名医生接受营养教育培训,医生必须持有营养资格证才能上岗!保健治疗是解决慢性病的关键
       原卫生部长陈竺提出,未来医生必须会开两张处方:一张是针对病情开具的药方;另一张是膳食营养处方。未来的医生必须具备营养保健学的知识,针对慢性病,特别要发挥营养保健治疗的作用。
       中国保健协会理事长秦小明曾指出“健康不只是治病就可以了,医疗对健康的促进作用不到10%,而营养状况占80%。”
营养不是药,为什么能治病?

22---5,国家对家庭养老有哪些支持政策?
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是我国养老政策的重要目标和方向。在当前阶段,家庭养老具有基础性地位。《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家庭养老支持政策,鼓励家庭成员与老年人共同生活或者就近居住,为老年人随配偶或者赡养人迁徙提供条件,为家庭成员照料老年人提供帮助。我国推行的家庭养老支持政策包括:一是对于符合条件的农村计划生育夫妻和城镇独生子女父母给予老年奖励。二是制定户籍随迁政策,老年人符合一定条件可以投靠子女,迁移户口在城市安家,为父母与子女共同居住提供便利。三是为赡养人提供就业援助、护理津贴。

 1 、营养治本,药物治标。
 2 、营养用来修补身体受损组织,药物用来暂时控制疾病的症状,可能造成身体更严重的损伤 
 3 、假设老鼠在墙上打了一个洞,药就是用来杀老鼠的,老鼠杀掉了,可洞还在,还会有新的老鼠来,那营养就是用来补洞的
 4 、营养针对所有人,药物只针对病人
 5、营养没有副作用,药物有副作用
 6 、营养缓解压力,大部分药物造成压力
 7 、营养提升免疫力,多数药物降低免疫力
 8 、营养可以提升药物的疗效,药物却增加对营养的需求
你还在拒绝养生保健吗?
 治病是“亡羊补牢”,养生保健是“未雨绸缪”,你说哪个成本更高?医学研究表明,70%的慢性病是吃出来的,世界上绝大多数健康问题都可以通过营养保健来解决!

 医学不是万能,医生也不是神!要学会对自己的健康负责!这个世界没有因为养生保健而贫穷的,就是好多人都是因为不懂养生而倾家荡产的!
       医院重在抢救,面对的是病人,只有养生才能把我们挡在去医院的路上。自己是最好的医生,医生只是你的助手!是时候腾出时间学习真正的健康知识,把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上了!没病不等于健康,吃得好不等于有营养,人生如赛场,健康才是你唯一的保障!
22---7,70岁左右及以上最厉害的杀手,已经不是三高了,新手出炉了!
新的四大杀手是:
第一名 (忧郁症);第二名 (自闭症);
第三名 (痴呆症);第四名 (失忆症)。
如何防护呢 ?
1. 聊天可以预防老人忧郁症。
2. 吹牛可以避免老人自闭症。
3. 说疯话可以防止老人痴呆症。

4. 胡说八道可消除老人失忆症。
 老人四大杀手的对策,原來就是这么简单,只找几位老同学,好朋友聚一聚,就天南地北胡說乱语就都医好啦!
老年人为什么必须多说话?
某医院的院长告訴我,年纪大了一定要多说话,因为防止老年痴呆目前沒有什麼方法,多说话可能是唯一的方式。
老年人多说话起码有以下好处:
 第一,因为說話会活跃大脑,保持思维敏捷,因为語言和思维是互相沟通的,尤其快速说话自然锻练了思维的快速反映同时也增強了记忆力。
一个不爱說話的老人,得老年痴呆症可能性特別大。
第二,說話能释放許多心理意愿,排出心理疾病,減少压力,我们常说有話不說埋在心里,憋坏了,就是這個道理。所以能够多唠唠叨是一个好事。

第三,说话能夠锻练活跃脸部肌肉,同時锻练咽喉器官甚至肺活量,这样就可以減少眼耳衰退,減轻花眼耳聋等等隐患。
 第四,动笔、动脑看书、动脚散步。
  经常写些文字,练书法、绘画、听音乐、玩乐器、唱歌、跳舞、练站桩、玩棋类等。
  一句话,脑子不能闲着。   
  倘若你一天24小时三饱一躺平,无所事事,对什么事物都没有爱好和兴趣,心里经常烦躁不安,那么,抑郁症,失忆症,自闭症,老年痴呆症,很快就降临到你的身上,
 综上所述,
    这把年纪了,物质上吃穿住行已经不重要了,要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要舍得为自己花钱了,重视修练心情,控制心态情绪。要学会智能手机操作,不懂的问问孩子们,手机也害人,一看几个小时耽误事,要选你

最喜好的看一看,我们的宝贵时间不能浪费在手机中 ,也不可生活在手机之中。
    要尽量多聊天说话,和同学们,和其他的人们多交往,不管你在任何的群聊里,要经常冒冒泡,侃两句,它是目前防止老年痴呆症的唯一方式,因为老年痴呆症,是目前对老年人最可怕的四种疾病,还沒有什么有效方法治疗。
    不但失去所有记忆,沒有任何思想,甚至不认识家人,成为別人的负担,整个一个活死人。
    但愿医学发展能解决这一难題。
 
    所以我希望我的老同学们,朋友们,尽量多说话吧,没事就唠叨几句话,這也是一种锻炼方式
 

22---8,中华民族的春节是全世界人民最伟大的传统盛典
这篇文章,把中国春节写得深入人心,敬请阅读。
春节的伟大之处,在于一个国家能不分天寒地冻与春暖花开的地域,居然这么自然、情愿、真心实意地加入如此重大的一次盛典,还是每年一次,从不间断,它的凝聚力到底在哪里呢?
这就是家庭中亲情的力量,让中国人能够自觉地遵循着人伦的大道,它大于宗教,大于政治,大于金钱,不管家在穷乡僻壤,还是在灯红酒绿的都市,都要千里迢迢、跋山涉水往家奔,谁也阻挡不住中国人回家过年的脚步。
习俗的认同,是生活状态的一致性体现,长久生活状态的融合,势必形成共同的集体人格,从而构筑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这个文化的主脉,就是以家为核心衍生出的亲情

之线。一个人即便走到天涯海角,心中都扯着一根无形的线。有多少中国人,就有多少条线,这些线织在一起,就是中国人用情感编织的血脉之网。这种巨大的凝聚力历久不衰,任皇权更迭、王旗易帜,中国人回家过年去滋润亲情的初心始终不改。“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就是中国人对宗族血脉的寻根问祖。
有人曾经担忧过域外的圣诞节、情人节之类的节日,会淡化中国人对自己传统节日的固守。可当人们在春运的当口,站在车站、码头、机场看看那些奔家去的人流,你就知道,心之所向,是怎样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
就算把全世界的节日,都写在日历上,也撼动不了对中国春节的想往。一个融化在文化基因中的传统节日,对这个民族有如此强大的整合能力,多么令人惊叹。我们的春节,是我们对文化的认同、是对文化的自信,是文化自觉汇聚成的民俗、民心、

民意。我们的春节,是全世界华人热爱生活、看重亲情的最好体现!
伟大的民族必然诞生伟大的文化,伟大的文化必将凝聚伟大的民族!伟大不是吹出来的,是庞大的族群,经过几千年的磨难锤炼而根植血脉的认同,这就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魅力所在!
22---9,只要你擁有積極樂觀的心態,你就完全可以扭轉人生的命運。
因為〔量子糾纏〕的真實存在,今後請您只想高興的事!
簡直太可怕了,以後千萬不要再想那些不好的事情了。
第六感,心靈感應,心念,靈魂,吸引力法則,等等等等,這些東西,竟然真的存在。
去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發給了〔量子糾纏〕,就已經證實了這一點。
人類科技的進步,不但顛覆了我們的

認知,還極有可能在現實中,操作大腦中的虛幻世界。
他證明了心想真的會事成,命運真的是由心造。人真的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
如果你在心裡上,堅信自己很健康很順利,身體大概率也會作出相應的配合。你的人生也會越來越順利。
如果你整天愁眉苦臉想不開,那麼大概率也會出現身心問题過去,大家都有體驗,很多時候,我們都是怕什麼來什麼。一件事越往壞處想,真的就有可能越來越糟糕。
如果你整天想那些倒楣的事兒,那麼你遇到的事,肯定也好不到哪裡去。
所以〔千萬不要小看一個小小的念頭〕,他真的〔會產生非常巨大的能量〕。
有的人得了不治之症,非常害怕,不久嚇就嚇死了;而有的人得了同樣的病,卻根本沒往心裡去,結果卻活了很多年,甚至還完全痊癒了。這不

就是信念的力量嗎?
所以在現實當中,如果你的人生不順利,身體不舒服,千萬不要心灰意冷,千萬不要悲觀,也不要告訴任何人。
別人問你的時候,你永遠只需要回答:〔很好〕,就可以了。
千萬不要到處跟人〔喋喋不休的〕講你家裡那些糟糕的事,更不要去抱怨,那樣的話,你自身週圍只能積蓄越來越多的負能量。
只要你擁有積極樂觀的心態,你就完全可以扭轉人生的命運。
有的人得了不治之症,非常害怕,不久嚇就嚇死了;而有的人得了同樣的病,卻根本沒往心裡去,結果卻活了很多年,甚至還完全痊癒了。這不就是信念的力量嗎?
所以在現實當中,如果你的人生不順利,身體不舒服,千萬不要心灰意冷,千萬不要悲觀,也不要告訴任何人。

別人問你的時候,你永遠只需要回答:〔很好〕,就可以了。
千萬不要到處跟人〔喋喋不休的〕講你家裡那些糟糕的事,更不要去抱怨,那樣的話,你自身週圍只能積蓄越來越多的負能量。
只要你擁有積極樂觀的心態,你就完全可以扭轉人生的命運。
〔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世間萬法皆由心所生,你的心中藏著什麼,你就會收穫到什麼。
〔心念〕本身就是一種不可思議的能量,積極向上的心念,一定會讓你的生活變得事事順遂;反之,如果多疑、嗔恨、憂慮等等,負面的能量過重,則一定會損耗你的好運的。所俄國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說:“快樂是養生的唯一秘訣。”。快樂與健康是天然相連的,進入老年後如何讓自己更快樂呢?
1. 如果你已經 70-90歲了,就該明白:你早已經不是超人,不要整日疲

於奔命,應該活得從容。比如飯應一口一口吃,事要一點一點做。光從容還是不夠的,適當的時候還是要秀一下自己,讓平淡的日子亮起來。
2. 如果你已經 70-90歲了,就該明白:生活品質的優劣,完全取決於自己的心態。天天海参鲍鱼大魚大肉、山珍海味,上五星级高级餐厅,不見得就是生活品質高。只有獲得精神上的滿足,才是品質生活。
3. 如果你已經 70-90歲了,就該明白:親情的疏離是切膚的傷痛。淡一些、諒一些、忍一些,會使我們的心寬一些、和一些、暖一些。
4. 如果你已經 70-90歲了,就該明白:選擇朋友很重要。和樂觀、志同道合的人交朋友,你也會變得樂觀開朗。
5. 如果你已經 70-90歲了,就該明白:學習還是很有必要的。活到老,學到老。關注與自己職業和愛好相關的新知識。大膽嘗試感興趣的事,

如微信、电邮、网购……。不要怕学不会、烦。
6. 如果你已經 70-90歲了,就該明白:靠誰都不如靠自己。有些問題是需要自己去解決的。要相信自己,直面挑戰,視困境為機遇,學會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7. 如果你已經 70-90歲了,就該明白:地位和榮譽只不過是一個杯子,而您的修養和品性才是你杯中的東西。夜光杯中未必盛的就是葡萄美酒,也可能是一杯濁水。粗瓷盞裡未見得就是白開水,很可能悶的是一盞極品龍井。
8. 如果你已經 70-90歲了,就該明白:心存感恩的人過得更快樂。對於任何祝福,無論大小都應懂得感恩。擁有的家庭、工作和朋友,都應知道感激,不妨親口告訴他們,生活中因為有了他們,你才感到快樂。
9. 如果你已經 70-90嵗了,就該明白:笑一笑十年少, 笑口常開沒煩

惱。對自己對生活都不要過分嚴肅。試著發現身邊的點滴樂趣,適時地幽默一下,讓生活充滿笑聲。
10. 如果你已經 70-90歲了,就該明白:有個照顧你的人,是最大的幸福,沒有照顧你的人,就自己照顧自己。要保證休息、運動和健康飲食,經常以有趣、刺激的方式練習大腦,活躍思維。千万不要去管那些不该管也管不了的国家大事,当了愤老还自以为是匹夫有责。弄得自己烦恼不已、牢骚满腹。影响情绪。
22---10,编后话;中医养生的特色和优势。
 养生在当今是一门学问,很是流行,人人都在养生,人人都谈养生,一时间神州大地,养生专门冒出一批批,倒掉一批批,又起来一批批。原因就是人们的生活富足,心中长寿的愿望强烈了。不但要长寿还要健康的长寿。

谈养生,无非是科学养生、经验养生、现代养生还是传统文化养生,比较以上四种,传统文化养生也就是中医养生,历史最悠久、经验最丰富、最具养生之道,颇含哲理之规,最受人们欢迎和接受。所以备受推崇,这是因为中医养生既有鲜明的特色、又有明显的优势。
 第一,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有的;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血脉和经络是这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阴阳论、气血论、平衡轮是人体疾病起消的依据,采用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去调节人体的平衡,怎么不会健康长寿呢。
第二,中医养生的核心是养心、养身、养气,心定神一,受治者信坚心专,两心相合,可以统治百病,无不神效。传统的文化养生思想具有一种强烈的道德色彩,强调后世通过陶

冶道德情操以养生得以健康长寿的目的。
 第三,顺其自然是人生处世的最佳状态,什么是自然,自然就是任何事物都有阴阳两面,任何事物都要经过生、长、收、藏的过程。你顺应这个过程,精心调节人体的平衡,怎么会不健康呢。
 第四,顺应自然和平衡是养生的最高境界。什么是平衡?平衡就是阴阳的互相依存和互相制约,哪一方太过或不及都会失去平衡。怎么会伤元气,失去平衡就是在伤元气。经常处于平衡的状态,元气就会保持的好,人就衰老的慢。当人们掌握了健康的理念和方法之后,会真正享受到养生的真谛。
 第五,决不可放纵物欲,以损害身体健康作为享乐的代价。骄奢淫佚的生活不仅是道德的堕落,同时也是健康的大敌。
 

第六,人体中的气血也是一对阴阳,血为阴,气为阳。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气不足,易得淤积之病,如肿瘤、血栓等;气太过,易得脑出血之类的病。所以,只有气血平衡,人才能健康。人生以血气流通为主,气滞可以阻血,血阻可以结毒为疖为瘰,为癌为瘤,皆是血气不流通之故。气以顺为主,血以通为畅。

往期作品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