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一带一路十周年特集

其他分类其他2023-11-17
445

12月刊

双养汇集

增刊

一带一路十周年特集

一带一路十周年特集

76《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砥砺前行,成果丰硕》+77《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绿色丝绸之路建设取得丰硕成果》+78《“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学界呼吁建设高效的财税体制机制》+79《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中国与周边国家合作成就与发展展望》

仁者乐山选编
大海电脑制作

2023.11

目  录

01,第76集《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砥砺前行,成果丰硕》,前言
02,第77集《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绿色丝绸之路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前言
03,第78集《“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学界呼吁建设高效的财税体制机制》前言
04,第79集《“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中国与周边国家合作成就与发展展望》
76---1,一带一路的来由?
76---2,一带一路开发项目主题说明。
76---3,一带一路为什么发展那么快?
77---1,一带一路成就开花结果颇受沿途国家人民欢迎和点赞。
79---1,一带一路的合作成就和发展展望。
79---2,一带一路十周年欢迎宴会细节彰显大国风采展望。

 金言玉语  供大家共勉

发现快乐,你的生活就多一些亮色;学会共赢,你的工作会少一些争执;懂得感恩,你的世界便多几分温柔。良好的思维习惯,会让你赢得更多的机会,遇见更好的自己。从现在开始改变思维方式,你将拥有更大的人生格局。
要立志高远,但不能急功近利;要行动迅速,却不可贪图速成。以只争朝夕的心态,做久久为功的准备,按照自己的节奏,踏实走好每一步,你终将成为更好的自己。
优秀的人总是在不断更新自己,不断成长进步。在人生的赛场上,多一项本领就多一种选择。拼搏到最后你会发现,往往是那些懂得持续学习的人能够跑得更远。

正   文

01,第76集《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砥砺前行,成果丰硕》前言---------作者:许文鸿(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研究中心副秘书长)
10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指出,10年来,我们坚守初心、携手同行,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从无到有,蓬勃发展,取得丰硕成果。可以说,十年间,中国与相关国家共同合作的“一带一路”框架下的项目、成就及影响力已遍及世界各个角落。
十年前,在全球金融危机、地缘政治冲突和多重危机叠加的背景下,全球经济一度陷入低谷。“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其内容、原则、蓝图契合了各国民众对和平、稳定、繁荣的期盼。十年间,中国与相关国家的经济

深度合作,“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项目建设取得的斐然成就更加凝聚各国民众的人心。
十年期间,“一带一路”的开展与西方国家“逆全球化”“脱钩”等政治运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西方国家频频以“国家安全”名义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道路。如按照西方国家的逻辑和倡导的趋势发展,全球经济将长期陷入低谷,国际局势将更加动荡不安。
但世界需要和平、国家需要发展、民族需要被尊重,这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越来越多的国家在理解和接受“一带一路”倡议的内容和精神方面与中国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
在政策沟通方面,越来越发达的互联互通的交通基础设施把各国民众的命运和利益越来越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世界各国越来越深入人心的理念。正是“一带一路”的诸多成就使得中国提出的全球安全倡

议、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在世界各国都得到了广泛而积极的回应。人类命运共同体将是世界各国共同致力于建设和平、发展、繁荣的共同家园的目标。
在设施联通领域,中欧班列已成为通达欧洲的“黄金通道”。中老高铁开始运营后,中国庞大的市场、中老铁路辐射效应和跨境货运能力对泰国、柬埔寨经济产生了强大的拉动效应。蒙内铁路带动了非洲东部的经济高速发展。“一带一路”框架下的诸多基础设施建成后,合作方及周边国家从投入运营的线路看到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和收益,更加坚定了与中国合作的信心。
在贸易畅通方面,随着中国整体实力的增加,不仅中国的出口稳步增加,中国还通过举办进口博览会主动为外国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便利。十年间,我国外贸整体快速增长,增速高

于同期全球贸易增速。通过中国与相关国家建立高质量自贸区,逐步形成了投资和贸易相互影响、相互耦合的产能合作模式。通过真正的互利共赢,实现全球的共同发展。
在资金融通方面,亚投行的成员国遍及五大洲。亚投行、丝路基金等金融机构已经为各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各种项目提供了多方位的融投资服务
在促进民心相通方面,中国的通讯公司为非洲上万个偏远村庄接入卫星电视信号,助力非洲民众联通世界。在尊重各国的宗教、信仰、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的前提下,中外文化交流达到新的高度。阿语版《山海情》在沙特、阿联酋、伊拉克、阿曼等中东、阿拉伯国家展播,在当地掀起了“中文热”,为促进中国与当地民众的民心相通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十年期间,“一带一路”框架下的项目

成就及影响力已遍及世界各个角落。“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十年间已取得丰硕成果。世界银行报告显示,共建“一带一路”,使参与方贸易增加4.1%,外资增加5%,使低收入国家GDP增加3.4%,并预测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每年将为全球产生1.6万亿美元收益,占全球GDP的1.3%。倡议倡导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给世界带来积极的影响,借助中国提供的新技术,清洁能源、水、交通设施成为全球范围内人人都可使用的便利。
“一带一路”倡议的背后承载着数千年来中华文化的延续和探索,体现着百年来仁人志士为中国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和奋斗,凝聚着四十多年改革开放积累起来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也寄托着中华民族创建大同世界的中国梦。在中国经济发展成就的基础上讲

好中国故事,将给广大亚非拉国家提供更多的启示。
“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是在中国经济发展成就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发展模式的拓展,集中体现了中国发展模式的三大要素。首先是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互联互通,实现物流通畅。由此带动了全球范围内的产业链价值链的重构,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其次是重点的项目示范效应,十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情况,涌现出一大批旗舰项目,成为“一带一路”建设成效的最好宣示。这些实实在在的项目是任何污蔑都不能掩盖的。再次是直接拉动经济发展。“一带一路”项目所到之处,实实在在的利益和福祉将会变成更有说服力的展示。例如,仅印尼雅万高铁一个项目,就赢得了印尼民众对中国政治模式的认可。再如,仅仅比雷埃夫斯港口一个项目,就获得了希腊

民众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持。
作为当前全球范围内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之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下,在全球范围内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为共建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从中长期看,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将帮助全球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一带一路”倡议成为全球各国合作的平台,成为世界经济走出低增长的突破口。
“一带一路”倡议走过了不平凡的十年。期间,诸多西方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各种唱衰、抹黑、造谣、诋毁、攻击、破坏的动作从未停止。但和平、发展、合作依旧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世界各国,尤其是全球南方更需要加强彼此间的团结合作,共同做大世界经济的增量,让世界各国民众共同享受经济发展的红利。即使在西

方媒体的各种打压下,“一带一路”依旧成为近十年来国际政治生活的关键词,成为当下全球各国共同积极参与的平台。
春发其华,秋收其实。十年耕耘,硕果累累。经过十年的高效发展,十年的高度融合,“一带一路”倡议突破了重重障碍,进入了新阶段,开始了新征程。
 
02,第77集《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绿色丝绸之路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前言---中新社北京5月10日电 (记者 阮煜琳)
中国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司长李克新10日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圆桌会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会员大会上表示,十年来,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搭建起全球规模最大的国际经济合作平台,共商共建共享

理念原则得到广泛实践,开放绿色连接理念深入人心。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绿色丝绸之路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截至2023年1月,中国已同151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李克新说,绿色发展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方向、中国的发展方向,也为世界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带来新的希望,为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落实工作重回正轨与加速前进提供新的动力。
国家发改委区域开放司一级巡视员丁杰表示,绿色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中方始终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的各方面全过程。在中国与各方共同努力下,绿色丝绸之路建设取得丰硕成果,顶层设计不断完善,朋友圈不断扩大,务实合作不断深化。
丁杰说,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加速演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应对气候变化等已成为全球性关注重点,加快能源转型、推动绿色发展的呼声更为迫切,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携手应对。
贝索斯地球基金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简称联盟)联合主席斯蒂尔提出,过去十年中有两大重要转型:一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速度远超预期,中国在其中发挥了核心作用;二是知识与智力发展革命。中国处在知识革新的中心,远早于其他国家认识到绿色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绿色“一带一路”合作令人振奋。目前,“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都需要落实国家自主贡献(NDC)目标,如果中国能够借助“一带一路”针对绿色技术投资,针对各国落实NDC目标进行投资,将会对整个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儿童投资基金会(英国)首席执行官、联

盟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韩佩东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对于促进共建国家经济增长和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建议共建国家加强在绿色金融、技术发展等领域的合作。
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凯文(Kevin Gallagher)表示,过去十年,“一带一路”为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惠益,不仅通过能源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互联互通,给全球贫困人口带来更好的能源可及性,同时释放了巨大潜力,极大地推动了共建国家的经济增长。(完)

03,第78集《“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学界呼吁建设高效的财税体制机制》前言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财税体制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了稳定、多元、可持续的融资机制和融资体系,这有利于促进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并促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十周年,财税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何德旭表示。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我国已与109个国家(地区)正式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其中与105个国家(地区)的协定已生效,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签署了税收安排,与台湾签署了税收协议,这助力中国推动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
围绕“一带一路”相关议题的探索,学

界在实践中建言献策。
在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表示,近年来,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企业“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与此同时,中国的对外投资规模和质量也日益提升。
“虽然当前中美关系仍在博弈中,中国也面临着复杂的国际环境,比如西方国家对华政策整体上的‘去风险’考虑、美国宏观政策调整的溢出效应,以及俄乌冲突直接影响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建设项目的融资与推进等挑战,但我们对共建‘一带一路’依然充满信心。”张宇燕说。
他认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要建立一个开放的世界经济体系,这会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进而推进世界经济的长期增长。“为此,我们要落实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八项行动,特别是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机

制,共建多边合作平台,推动高质量对外开放行稳致远”。
在多边税收合作平台方面,中国在2019年首倡发起了“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目前已有36个成员和30个观察员。自成立以来,该合作机制秉持开放包容精神,开展了多形式、多层次、多议题的活动,有力地推动着税收领域的国际合作,为消除跨境贸易和投资障碍、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包容性增长贡献出税务力量。
在第四届“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论坛上,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的税务部门负责人,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10个国际组织以及部分跨国企业代表共300余人出席。
为期三天的议程中,与会各方围绕税收法治和征管透明度、减轻税费负担、简化税收遵从、构建争议解决机制等多个议题展开深入交流,达成了

一系列广泛共识,这为全球税收治理再次注入新动能。
对于国际税收新秩序的构建,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李向阳认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全新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为全球治理改革提供了新出路,是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举措,并且启动了从立柱架梁到精雕细琢的高质量发展转型,这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伴随国际税收合作面临的各种挑战,我们也需要思考财税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以及财税体制如何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发挥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税收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总编辑杨志勇指出,实践中,财政面对的是资金不足带来的财力挑战,以及资金的利用效率问题,而税收要解决的是国际税收利益分配的问题,当前我们需要

发挥财税的力量,建设高效的财税体制机制。
“具体来看,一方面,要完善资金提供与合作机制,加强预算管理,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另一方面,要推进BEPS行动计划落实,加快国际税改计划制定及落实。”杨志勇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税收研究室主任马珺看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了一种国际合作新理念,定义了一种新型国际合作机制,这一机制下国际公共产品供给不是基于霸权国家的权威,而是基于共建国家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是现有国际秩序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并因此获得了经济成长,这为提供国际公共产品作出了更大贡献。
但不可忽视,作为发展中经济体,中国内部还面临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因此中国提供国际公共产品也

需量力而行。“当前,中国要充分认清自身的现实处境,厘清国家利益,在与相关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充分协调,真正体现互利共赢的合作观。”马珺建议。
 
04,第79集《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中国与周边国家合作成就与发展展望》---中国科学院2023-11-09 12:08 
 2023年11月7日,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23)—— “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中国与周边国家合作成就与发展展望
在中国历史研究院召开。来自俄罗斯、巴基斯坦、波兰等国外和国内的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边疆研究所所长邢广程研究员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十年来,中国与

周边国家在“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各方共同努力实现政策、设施、经贸等互联互通,取得了丰硕成果。“一带一路”已经成为开放包容、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国际合作平台,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欢迎。中国和周边国家合作共赢,是推进“一带一路”倡议行稳致远的重要内容。“一带一路”倡议首先在周边地区开展生动实践,六大经济走廊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惠及周边国家和人民,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更加紧密,周边命运共同体构建取得了显著成效。展望未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仍需要依托周边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实践平台,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营造一个高质量、高水平的开放发展合作之路。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廖凡表示,十年来,中国已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进一大批务实合作项

目落地,就在前不久,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功举办,这是共建“一带一路”进程中又一个重要里程碑。共建“一带一路”的十年,也是惠利周边国家的十年。思想交流和知识共享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不可去缺少的内容,开展学术智库交流合作,有助于有关各方深化互信,凝聚共识。中国社科院将继续致力于深化和拓展相关领域的对外学术交流和合作,国际合作局也将继续积极发挥联络、协调和促进的作用,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为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行稳致远贡献智慧和力量。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副院长拉林表示, “一带一路”倡议将有利于保障整个欧亚大陆的稳定、安全和共同繁荣。他认为,中俄之间有着广泛而深度合作,一是能源合作在中俄两国之间起到互利共赢的典范意义,二是交

通包括铁路、海陆合作以及港口建设合作等有着广阔前景,三是中俄在边疆区域合作仍有巨大的合作空间。
与会专家围绕“一带一路”倡议的经贸合作、周边外交的机遇与挑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疆区位发展、丝绸之路的历史与现实等议题展开讨论。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副院长维克多·拉林院士代表远东分院为邢广程授予荣誉博士学位。本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中国历史研究院中国边疆研究所)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安全与发展研究中心、新疆智库协办,中国边疆研究所副所长范恩实主持开幕式。---(中国日报记者 宋平)

76---1,一带一路的来由?
      丝绸之路是张骞(约公元前164年-前114年)沿线国家和地区人口、经济规模等数据于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出使亚洲中、西部地区开辟的以长安(今陕西西安) 为起点,经关中平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到锡尔河与乌浒河之间的中亚河中地区、大伊朗,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丝绸之路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从运输方式上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它最初的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瓷器等商品。德国地理学家Ferdinand Freiherr von Richthofen最早在19世纪70年代称为丝绸之路。具体请看下列链接。
https://so1.360tres.com/t0163537d8b9b83ba53.jpg

时代背景   
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建“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

量。“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项目将推动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发掘区域内市场的潜力,促进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让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共享和谐、安宁、富裕的生活。
76---2,一带一路开发项目主题说明;
“通路通航”主题:包括交通运输业(港口、公路、铁路、物流),铁路建设与相关设备,航空服务、设备、整机生产等。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交通运输是优先发展领域,以加快提升我国与周边国家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水平,并形成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
 “基建产业链”主题:包含建筑业(建筑及基础设施工程),装备制造业(设备及配套类装备制造),基建材料(钢铁、建材、有色等)。

能源建设”主题:包括中国油气进口的管道建设相关产业,电站建设、电力设备等。
 长期来看,道路联通、贸易联通中同样伴随着文化沟通,“丝绸之路”自古是文化交汇的体现,其交流合作的内容涵盖了文化、旅游、教育等人文活动。培育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可以积极推进特色服务贸易,发展现代服务贸易。人员的流动还会加强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特殊旅游产品、文化产品、民俗风情、旅游线路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发展,旅游企业可以开展旅游管理协作、旅游业务合作、旅游包机航线、旅游投资贸易、旅游服务采购。
 “信息产业”主题:抓住各国经济的数字化趋势,加快我国信息产品和服务走出去
 

76---3,一带一路为什么会发展那么快?历时十年,“一带一路”为何热度不断攀升?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历时十年,3600多个日夜,“一带一路”倡议从梦想变成现实,在沿线国家生根发芽,让古老的丝绸之路穿越千年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带一路”倡议根植于历史,着眼于未来;源于中国,惠及世界。巴基斯坦规划、发展与特别项目部部长伊克巴尔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亮点是共享精神,中国将经验与发展中国家共享,以实现共同繁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月1日,一艘货轮靠泊在天津港联盟国际集装箱码头进行装卸作业。天津港地处渤海湾西端,是京津冀和“三北”腹地的海上门户,距离雄安新区

最近的港口,“一带一路”重要海陆交汇点。
01.着眼共同发展,各方实实在在受益
十年来,“一带一路”建设不断走深向实。一系列官方数据实打实地描绘出建设路线图,彰显倡议引领新型全球化、推动世界经济包容和强劲增长的潜在动能。“全球化”概念首倡者之一、英国知名社会学家马丁·阿尔布劳指出,“一带一路”倡议的生命力已经显现,后疫情时代前景将更好。
中国已同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商务部数据显示,2013年到2022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从1.04万亿美元升至2.07万亿美元;中国与沿线国家双向投资累计超2700亿美元。正如前孟加拉国驻华大使扎曼所言,参与“一带一路”倡议使各国实实在在受益。

“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沿线部分经济体贫困治理任重道远。十年间,共建“一带一路”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为沿线国家创造42万个工作岗位,让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美国皮尤研究中心民调显示,2019年,约3/4的中东国家和非洲国家、2/3的拉美国家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给本国带来福祉,其中,多数被调查国家已与中国达成“一带一路”相关合作。
2022年9月6日,在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的“天宫对话”活动索马里分会场,当地学生展示活动纪念品。
 02.坚持互联互通,赢得共建国民意民心
中国携手“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致力于推动全球互联互通,释放沿线国家各领域合作潜能,助力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共同发展。许多国家选择将自身发展战略与共建“一带一路”

相对接,为深化合作开辟了广阔空间。十年间,“一带一路”倡议经受住了全球经济衰退、新冠疫情冲击等多重挑战和考验,在全球范围内获得“相当积极的认可”,欧洲智库布鲁盖尔研究所报告指出,发展中国家对“一带一路”感情尤其“坚韧”。随着“一带一路”东风渐起,美西方主要国家心态失衡,推动多个竞争性替代方案,包括美国的“蓝点网络”计划、“重建更美好世界”倡议,欧洲的“全球门户计划”等,但都不断遭到质疑。而美国的传统盟友英法德意等国转而逐步接纳“一带一路”倡议。
03.丰富倡议内涵,形成多维推进良好态势
历时十年,共建“一带一路”在最初“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基础框架下,形成了陆、海、空、网、冰五位一体的立体化空间布局和数字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绿色丝绸之路等多维

进的良好态势。
“数字丝绸之路”潜力凸显。作为中国在数字经济时代提出的推动全球共同发展的重要举措,“数字丝绸之路”展现出巨大发展潜力,吸引着渴望促进经济增长和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国家。非洲国家就是一例,乐观预期认为非洲与中国加强数字技术合作将助力非洲在信息时代实现跨越式发展。
“绿色丝绸之路”渐成共识。作为解决全球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国方案,“绿色丝绸之路”着眼于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成为构建中国绿色领导力不可或缺的一环,并渐成各方共识。全球能源政策中心、保尔森基金会等机构作出积极评价,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在绿色金融方面的领导力提供了展示平台。
“健康丝绸之路”意义凸显。“健康丝绸之路”在全球抗疫的关键时期日益走近国际舆论场,其重要意义和现实

需要得以凸显,国际认同度快速提高。面对疫情,“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守望相助。中国广泛开展国际抗疫合作,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历经十年发展,“一带一路”已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朋友圈越来越大,合作质量越来越高。然而,十年,对于共建“一带一路”来说只是个开始。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国际社会依然对“一带一路”充满期待。
作者:刘新兰,编辑:牛慧颖(来源: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 长略智库
 
78---1,一带一路成就沿途开花结果,深受各国人民欢迎和点赞。
网友点赞“一带一路”建设5周年:合作开花结果 收益各国共享
在8月27日召开的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

平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5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大幅提升了我国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推动我国开放空间从沿海、沿江向内陆、沿边延伸,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新格局。
8月26日,X8044次中欧班列(汉堡—武汉)顺利到达武汉吴家山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至此,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数量达到10000列。
5年来,中国已与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及其核心理念被纳入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上合组织等重要国际机制成果文件。
座谈会后,关于“一带一路”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以及未来的发展,引发网络关注。“希望‘一带一路’建设会越来越好”是网民们的热切祝福。
“为它欢呼,为它点赞”

“一带一路”建设5周年之际,网民纷纷点赞“一带一路”取得的成就。
8月28日,中国电影报道官方微博推送了全球首部“一带一路”纪录电影《共同命运》国际版预告片,短时间内获得了43万次播放量。博文称,影片《共同命运》以小故事阐释大倡议的方式,聚焦5年来“一带一路”倡议下普通人命运的改变和理想的实现。
不少网友在看过宣传片后积极留言。网友“Sharing Wong”表示,“以个体人物反映整体的发展,以细节展现国家间的联系,仅仅透过预告片就能感受到‘一带一路’在时代发展中的重要性。这关乎我们每一个个体,也关乎沿线每一个国家。今年刚好5周年,为它欢呼,为它点赞!”
一部名为《“一带一路”五周年》的系列短视频也在朋友圈呈刷屏之势。该系列短片由新华社客户端专门为“一带一路”5周年制作,分别以口岸、班

列、工业工程、铁路、港口、建设者等6个篇章来全方位展现“一带一路”建设5年以来取得的丰硕成果,由于采用年轻人喜欢的弹幕形式和较为新潮的语言呈现,获得了总计近200万的阅读量。网友“百年风云过”评论说,“这样新奇的方式很酷炫!看到祖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做出的贡献后,真的是非常自豪!”
央视新闻客户端也制作了题为《“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专题,专门开辟丝路成就、老外眼里的“新丝路”等板块,聚焦沿线重大工程的建设历程,目前总阅读量已超400万。
8月28日,“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众号发表了题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的文章。文章称,共建“一带一路”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作出新贡献。从坚持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到聚焦政策沟

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再到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智力丝绸之路、和平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建设跨越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文明,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合作平台,是各方共同打造的全球公共产品。
沿线国家的合唱
“人心齐泰山移”“众人拾柴火焰高”,“一带一路”建设所获得的重大成果是沿线国家共同奋斗所得,合作不断开花结果,收益为各国共享。就此,网上赞誉不断。
8月24日,新华网推送了一篇题为《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合奏的这首乐曲,究竟有多火?》的帖子,并且附上了一段名为《大韵之路》的微视频。视频中解说词说道:放眼全球,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人类面临着新的重大抉择。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

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根植于历史,但面向未来;源自中国,但属于世界。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一带一路”,大韵之路。
8月8日,光明网在其理论频道发表题为《“一带一路”倡议五周年:行稳致远 砥砺前行》的文章。文中指出,“一带一路”不是中国的“独角戏”,而是在“共商、共建、共享”基础上的双边或多边的经济合作;不是中国争夺区域或全球范围内地缘优势的措施,而是开放包容、面向全球的合作倡议。“一带一路”为沿线国家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世界经济早日走出低增长格局提供了现实的方案,是中国彰显大国责任的体现。亚投行的成立源自各成员国的资金和金融专业人士的支持和帮助,也体现了“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合作新模式的国际

化、专业性、高效率。
8月29日,微信公众号“学习小组”推送了一篇题为《这是一封写给习近平主席的海外来信》的独家文章。文中分享了来自埃塞俄比亚的留学生汉娜•格塔丘给习近平主席所写信件的原文。信中讲到了一些她亲身感受到的中非文化交流故事和她对中国的认识。在谈及“一带一路”倡议时,她写道:“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和非洲之间延续、新设了一些定期高级别交流机制,比如今年9月将在北京举办大家期待已久的中非合作论坛。中国已经成为日益活跃、在各自领域崭露头角的非洲群体的新家。我的第二故乡北京也已转变成了一个非洲人互相融合的地方,他们在此携手,共同实现学术追求、职业发展和个人理想。”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习近平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

周年座谈会上强调:“经过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的5年,共建‘一带一路’正在向落地生根、持久发展的阶段迈进。我们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保持健康良性发展势头的基础上,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这是下一阶段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工作的基本要求。”
在“一带一路”建设蓬勃发展之际,许多热切期望之声也在不断传出。
8月13日,海外网发表文章《中国贡献:既立足当前又着眼未来》。文中称,中国经验,随“一带一路”在沿线国家传播、扎根;中国企业,也随“一带一路”在沿线国家开枝散叶。“这一倡议为东西方交流增添了新活力。”
8月26日,新华网发表题为《大道致远,海纳百川——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5周年记》的文章。文中称,坚持开放包容,凝聚发展共

识,坚定走实走深,“一带一路”联通陆与海,交织古与今,新的史诗已然开启。以“一带一路”建设为抓手,走向伟大复兴的中国,将与全世界携手,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目标,向着更加美好的光明未来阔步前行。
8月27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发表文章 《重磅!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习近平提出要这么干》。文章总结了下一阶段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工作的六个重点方面和三方面工作要求。该文章在短时间内达到10万以上的阅读量,留言区有3700多人发出评论。网友“大雨”感慨道:“‘一带一路’一心一意造福人类!”此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等期待的话语也多次出现在留言区。
此外,人民日报客户端在8月20日汇总了《人民日报》聚焦“一带一路”5周年建设的四个整版内容。评论区

中,众多网友纷纷表达自己对“一带一路”的所思所感。
网友“乐生ccp”评论道:“‘一带一路’这一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从历史深处走来,融通古今,连接中外,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网友“小雨”还以对联来表达对“一带一路”的赞美:“世界高铁中国造,丝绸之路中国通。横批:一带一路。” (李贞 黎继勇 王帅奇)
 
79---1,一带一路的合作成就和发展展望---来源: 光明日报 作者: 张耀军
回顾:以学术研究、理论支撑和话语体系建设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上指出,要在保持

健康良性发展势头的基础上,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这是下一阶段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工作的基本要求。实现“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既需要在项目建设、市场开拓、金融保障、民生援助等环节上下功夫,形成更多可视化成果;也需要加强学术研究、理论支撑和话语体系建设,为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提供学理支撑。
从意义价值阐释到学理体系构建。2018年,学者并不囿于“一带一路”实际操作层面的课题研究,而是进一步对“一带一路”建设展开学术探索,从现象描述性介绍转向学理构建型研究。研究者从“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背景、时代内涵、基本概念、建设目标、重大意义、遵循原则等角度出发,探索“一带一路”的建设规律,深化全球互联互通、新型经济全球化、国际公共产品等研究,力求建立规范

性的“一带一路”理论框架和学术体系,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理论依据。
从个案专题研究到系统制度设计。“一带一路”研究涵盖多个国家和地区,覆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层面,涉及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众及个人等多元主体,需要研究如何统筹各方面、各层次、各主体的利益关系。研究者在继续聚焦“五通”,关注“一带一路”产能合作、金融投资、自贸区建设、海外并购、跨境电商、人民币国际化、全球价值链构建等热点问题的同时,逐步深化对“一带一路”制度化发展问题的探讨。包括共建“一带一路”顶层设计机制、争端解决机制、合作成本分摊以及与此相应的全球贸易投资格局、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新型南南合作等议题。在多维度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具体思路和对策建议,

如主张通过双边、三方、区域和国际合作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设立符合“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国情特点的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建立“一带一路”风险识别和安全保障机制等。
从区域经济合作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学界深度认同“一带一路”具有广阔的地域延展性,继续关注东盟、欧盟、阿盟、非盟等地区国家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情况。相关研究并不拘泥区域经济合作,而是紧密结合世界发展格局新调整、新时代中国新变化,从人类命运共同体高度对“一带一路”的时代特征、发展进程、总体趋势深入研究并提出实践路径,强调“一带一路”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在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从扩大对外开放到对接各国发展战略。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代中国扩大开放的

标志性举措。专家学者更加注重探讨如何通过“一带一路”建设更好同世界分享中国发展经验。同时,他们强调从“一带一路”参与国的具体实际出发进行发展战略对接,既包括在战略统筹层面的宏观协同对接,也包括在产业、城市和区域发展上的中观协同对接以及资源要素流动层面的微观协同对接。深入分析中国经验的域外适用性,探索各国战略对接的最佳契合点,为那些既保持独立自主又渴望实现现代化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路径选择。
从国际传播失语到主动构建中国话语。当前“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尚未根本改变。针对这一情况,学界特别是广大新型智库在国际舆论环境中直面难点、回应热点,讲述共建“一带一路”的精彩故事,加强“一带一路”国际话语传播能力建设和传播规律研究,探索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

体系,力求向国际社会准确解读“一带一路”,为提升“一带一路”国际话语权创造有利条件。
从单一研究视角到跨学科比较综合研究。研究者更加注重综合运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文化学、历史学、传播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一带一路”进行多维度、多视角、多学科的交叉研究,拓展“一带一路”研究视域。同时,一部分研究者开始利用大数据平台,综合分析风险因素,提高对风险因素的感知、预测、防范能力。一些研究还采用了国际比较方式或进行跨国合作,增强了研究成果的说服力和前瞻性。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国外“一带一路”研究文献数量不及国内,但整体水平相对较高,如兰德公司、新美国安全研究中心等智库发布的“一带一路”研究报告均具一定参考价值。展望:围绕“专”“精”“深”“准”做文章.

当前,共建“一带一路”正在向落地生根、持久发展的阶段迈进,“一带一路”理论研究虽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相对于火热实践仍呈现如下不足:
研究方向上总体仍偏宏观层面,对热点问题、重点领域、支点国家和地区的研究深度还不够;研究层次上侧重政策解读、行业指导和项目实施等短期应急应用性研究,理论深度亟待挖掘;研究主题相对分散,有机联系不足,学科交叉优势尚未得到充分体现;研究内容相对庞杂,亟须摆脱“泛而浅”的研究困境,克服“蹭热点”式的跟风研究,加大国际合作和比较研究;相关研究多以定性为主,优质大数据支撑下的精准定量分析和应用不足。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一带一路”研究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树立服务意识,坚持改革创新,围绕“专”

“精”“深”“准”做文章,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具体来说,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持续走深走实,“一带一路”研究将向着精细化、理论化、系统化、平台化、国际化的趋势演进。
一是在重大项目、金融支撑、投资环境、风险管控、安全保障等关键问题上加大研究投入,为画好共建“一带一路”精谨细腻的“工笔画”建言献策。
二是探索建立概念明晰、逻辑自洽、学理深厚的“一带一路”学术体系及话语体系,推动“一带一路”研究由宏观的具象展示转向严谨的学理研究,从理论上回答“一带一路”如何引导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等重大议题。
三是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为系统研究“一带

一路”合作机制形成过程、主体架构、作用机理、动力源泉、建设路径、发展脉络、外部条件等要素不断注入思想动力。
四是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力量,广大新型智库将在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更为积极的平台效应和带动作用。
五是不断加大国际合作力度,汇聚更为广泛的国际共识,持续启发“一带一路”参与国寻找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案。
展望未来,为更好服务共建“一带一路”,“一带一路”研究需要进一步强化战略思维,彰显问题意识,紧贴“一带一路”实际,努力实现全域与国别、整体与个案、宏观与微观、时间与空间、主观与客观的融会贯通,推出更加具有战略性、系统性、预见性、专业性和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

(作者: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79---2,“一带一路”欢迎晚宴细节彰显大国风采
金秋十月,硕果飘香。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盛大的开幕式。这是由中国首倡、中国主办的层级最高、规模最大的多边外交活动。140多个国家齐聚论坛、共襄盛举,彰显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独特魅力。
“一带一路”10年硕果累累
今年正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10周年。2013年9月和10月,我国领导人在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从此“一带一路”掀开了中国与世界发展新的一页。在这10年间,“一带一路”倡议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合作内

容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全球经济注入了强劲的动力,更好地惠及了沿线国家,也增进了文明的交流与互鉴,持续推动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在各方不断努力下,“一带一路”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好伙伴越来越多,合作质量越来越高,发展前景越来越好。据数据显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国家的数量从最开始的34个国家,发展到2023年6月,我国已经与152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涵盖互联互通、贸易、投资、金融、社会、海洋、电子商务、科技、民生、人文等领域,投资规模近1万亿美元。足以说明此项倡议对很多国家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和感召力的。
而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国际各界给予了较以往更高的关注度,我国更是要在如此重大的外交

活动中展现大国担当与风采。欢迎晚宴上,金色大厅40多米长的餐桌细节拉满,亮点颇多,整体景观为古代丝绸之路和21世纪丝绸之路,以商贸港口、贸易物资、基础建设、交通等精致摆件加以点缀,展现与各国互联互通的繁荣景象。
除了寓意满满的桌面布置,晚宴创新美食天鹅酥、冰花锅贴,传统名菜沙葱牛肉和北京烤鸭等,也将中国美食文化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让来宾们感受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自信。考虑到不同嘉宾口味喜好的问题,宴会还提供了咖啡和茶两种饮品。
79---2,“一带一路”欢迎晚宴细节彰显大国风采
金秋十月,硕果飘香。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盛大的开幕式。这是由中国首倡、中国主办的层级最高、规模最

大的多边外交活动。140多个国家齐聚论坛、共襄盛举,彰显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独特魅力。
“一带一路”10年硕果累累
今年正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10周年。2013年9月和10月,我国领导人在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从此“一带一路”掀开了中国与世界发展新的一页。在这10年间,“一带一路”倡议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合作内容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全球经济注入了强劲的动力,更好地惠及了沿线国家,也增进了文明的交流与互鉴,持续推动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在各方不断努力下,“一带一路”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好伙伴越来越多,合作质量越来越高,发展前景越来越好。据数据显示,共建“一带一

路”合作国家的数量从最开始的34个国家,发展到2023年6月,我国已经与152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涵盖互联互通、贸易、投资、金融、社会、海洋、电子商务、科技、民生、人文等领域,投资规模近1万亿美元。足以说明此项倡议对很多国家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和感召力的。
而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国际各界给予了较以往更高的关注度,我国更是要在如此重大的外交活动中展现大国担当与风采。欢迎晚宴上,金色大厅40多米长的餐桌细节拉满,亮点颇多,整体景观为古代丝绸之路和21世纪丝绸之路,以商贸港口、贸易物资、基础建设、交通等精致摆件加以点缀,展现与各国互联互通的繁荣景象。
除了寓意满满的桌面布置,晚宴创新

美食天鹅酥、冰花锅贴,传统名菜沙葱牛肉和北京烤鸭等,也将中国美食文化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让来宾们感受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自信。考虑到不同嘉宾口味喜好的问题,宴会还提供了咖啡和茶两种饮品。

往期作品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