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双养汇集第十合集;

其他分类其他2023-11-11
462

《双养汇集》合集

39《百病不侵的秘密》
40《放开喝酒吧》
41《不生病的秘密》

双养汇集第十合集

仁者乐山选编
大海电脑制作

2023.11

目   录

01,第39集《百病不侵的秘密》前言
02,第40集《放开喝酒吧》前言
03,第41集《不生病的秘密》前言
39---1,古人谈养生
39---2,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到底多少岁
39---3, 103岁老人谈画画
40---1,酒乃百药之王
40---2,万事皆有度
40---3,物极必反的道理
40---4,酒与长寿的文化探源:为什么自古饮酒多长寿
41---1,向八十岁进军诗一首
41---2,向八十岁进军读后感

金言玉语  供大家共勉

越是优秀的人,越是知道这世间没有任何捷径可走。把每一件事情坚持做、用心做,才可能厚积薄发,收获意料之外的惊喜。把握好自己的节奏,在自己的轨道上踏实前行,
相信前方一定会有美好在等着与你不期而遇
越是优秀的人,越是知道这世间没有任何捷径可走。把每一件事情坚持做、用心做,才可能厚积薄发,收获意料之外的惊喜。把握好自己的节奏,在自己的轨道上踏实前行,相信前方一定会有美好在等着与你不期而遇

人和人之间的差距,不是一夜之间拉开来的,而是在许多个日夜的累积中形成的。与其羡慕别人,不如从现在开始为自己增值,学习一项技能、多读一点书……你日复一日的努力,终会迎来厚积薄发的一天。
和狼在一起,你只能学会嚎叫。和那些优秀的人接触,你就会受到良好的影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成为一名优秀的人。
人生这辈子,更多的是顺其自然,是你的终归是你的,不是你的终究要失去,多一份豁达,人生才是悠然生趣的。

正    文

01,第39集《百病不侵的秘密》前言
科学家惊人发现,百病不侵的秘密,此文强烈推荐。万望融会贯通!为你所用。
物随心转,境由心生。健康长寿,百病不侵,是人们一直以来追求和研究的方向。中外研究人员曾对1420名百岁老人进行调查研究。两者惊人发现,这些老人之所以能长命百岁,不是在于饮食,更不是在于锻炼,而在关乎有没有一个好心态。
俗话说:“药疗不如食疗,食疗不如心疗”,养生的最高境界正是养心。情绪不好,所有养生都是徒劳的。世卫组织研究表明:世上90%的疾病都与自身情绪息息相关。无论是身上的病还是脸上残留的岁月痕迹,都是情绪打了败仗。《黄帝内经》有云:

“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坏情绪,是一切疾病的根源。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身住贾府,衣食无忧,但总是悲天悯人,遇事总往不好处去想,最终咳血而死,泪尽而亡。生活中,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男子与邻居发生争吵,却把自己气出了心梗;妈妈陪孩子写作业,时不时生气,最终诱发了心梗。要知道悲伤、郁闷、生气等各种负面情绪,就好像一颗定时炸弹,能够随时炸毁我们的身体。心燥,容易生火,心不静,则毒生。心情不好,一切养生都是徒劳。元代罗天益的《卫生宝鉴》中写道:“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百病丛生起源于心神烦乱,心一旦安静,逐步平和稳定,那么万病也终将归于平息。一切病症都是心魔衍生而来,心魔就是病症所在,心念转变,心态好了,自然身康体健,百病不侵。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心态,晚清重臣曾国藩曾说:“治

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人这一生,最好的医生永远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永远是健康明媚的心态。万法皆有心造,一个好的心态永远是最廉价,最有效的药物。著名央视主持人朱迅,曾在事业辉煌时期,两次查出甲状腺癌,这种痛苦的疾病时刻折磨着她。但她面对疾病,坚强不屈,坚持与病魔做抗争,最终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战胜了病魔,又重新回归到了最爱的舞台上。
有句话说得好:“医生或许能帮我们治疗疾病,但不能帮我们强身健体;朋友也许能帮我们走出阴影,但不能帮我们远离伤痛。”任何时候,能真正治愈你的人都只有你自己。正所谓:“养生先养心,心和则身和。”与其执着于名医良药,不如安心修身养心。只有把心态放平,把心气放淡,才能包容世间万物,走向平和安定。古语云:“物随心转,境由心生。”修好自己这颗心,可以百病不侵,决定

一个人状态好坏的,不是外在的境遇,而是自己的心境。历史上,民族英雄文天祥,成为元军的俘虏后,经历了三年非人的关押生活,但他始终刚毅不屈,并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正气歌》。在《正气歌》中写道自己吃的饭就像是给鸡、鸟所吃的粗劣不堪的食物,牢房也是阴暗潮湿,一下雨就到处漏水。但即使身处如此恶劣不堪的环境中,不过自己却从未生病过,这些都是因为自己身怀浩然正气。
由此可见,心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么大,有时甚至可以关乎生死。心学创始人王阳明曾被贬龙场,在十分糟糕的环境下,跟随的仆从都病倒了,但唯有他一人无事。同样的,有一位从京师来的小官,带着儿子和仆人从龙场路过上任,最终三人却命丧于此。而王阳明在此居住两年,也经历了瘴毒之气的侵害,但能安然无恙,主要是因为始终保持着豁达愉悦之

心。同样的事情,不同的心情,最终对自己造成的身体影响也是截然不同。两个同样患病的人,性格积极开朗,积极乐观的人肯定要比性格忧郁,遇事悲观的人要好的快。因为乐观积极的心会让大脑处于平和稳定的状态,分泌出对身体有益的激素。而苦闷怨怒的状态会刺激大脑,最终分泌出对身体有害的物质。王阳明曾说:“经常保持快乐,乐观的心情,即为功夫。”无论何时何地保持一种乐观积极的心态,修好自己的这颗心,便能身康体健,永远年轻。一位哲人曾说:“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心态好,百般皆顺,心态差,万般皆泥泞。人活一世,心态最重要,心态好的人,一切都好!从现在开始,愿你我都能修炼一颗积极乐观的心态,百病不侵!
 

酿酒酵母中具有细胞自噬的关键基因,而自噬过程能够清除掉淤积的代谢残渣,关联多种疾病包括癌症,喝酒便有抗癌这一大好处!专家表示,葡萄酒中的生物活性成分没有白酒多。酒界泰斗秦含章老先生,上个世纪就在西方留学学习生物发酵,他今年110岁了,跟酒有不解之缘,你说他能不喝酒吗?这样一位110岁的科学家,到今天还在喝酒。研究发现,固态发酵传统白酒中发现抗病毒、抗癌作用的脂肽类物质地衣素,白酒中也含有“吡嗪类化合物”,这类化合物是心血管的卫士,含有四甲基吡嗪,能够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及抑制血小板聚集。在日常生活里,人们总说喝酒伤身,这有点言过其实。在我国传统的中医药理论中,酒有百药之长一说,合理使用能够有效增加中药的疗效。据记载,酒具有“通血脉、散湿气”,“行药势、杀百邪恶毒气”,“除风下气、开胃下食”,“温肠胃、

02,第40集《放开喝酒把》前言
陆军总医院黄永成教授:你还不想喝酒吗?看了这篇文章,不愿喝酒的人都哭了,后悔了,下决心今后逢酒必喝,逢酒必醉。因固态发酵的白酒是癌症克星!最近一则轰动整个科学界的消息让广大酒友欢呼雀跃,喝酒居然能防癌!2019年3月2日,中国食品学会、中国清酒协会、江南大学北京联合举办的中国传统白酒研究重大突破,江南大学系教授徐岩教授,中国白酒一次突破性研究成果:日本《中国白酒中非白酒》非白酒中非白酒的复合体。脂肽化合物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其抗癌活性,抗病毒活性,溶纤活性和抑菌活性非常突出。这项研究证明了白酒的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凝血、降胆固醇的功效,从而揭开了其健康、平衡功能背后的秘密。酒类的生产大量使用酵母,其在将糖转化成酒精的过程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提高了出酒率。

御风寒”,“止腰膝疼痛”等作用。所以,适量饮酒对身体是有益处的。白酒除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还有诸多养身健体之效,想不到我们真是低估了平常爱喝的小酒,居然有如此美好的内在品质!当下中国的酒文化又领先世界!这下子中国的酒仙们又可以高呼万岁了!放开喝酒吧!
第41集《不生病的秘密》前言
1、病从口入
病从口入,是祖祖辈辈总结出来的一个词语,告诫我们平常生活中要讲究卫生,防止将病“吃”进身体。同时注意口腔卫生,把好口腔关是保证健康的第一步。
2、勤洗手
手是从事一切行为的直接执行者,每天接触各种形形色色的东西,沾染有害微生物的几率是最大的。即便不能像强迫症患者那样每天不停洗手,我们在饭前便后或是接触了明显很脏的

物品后,一定要洗手。并且要用肥皂或洗手液在流水下洗才可以。
3、每天未必八杯水
8杯水规则并非是绝对正确的,绝大多数健康人只要依据是否口渴来进行饮水,就可以充分满足所需水分摄入。另外,过度饮水可能威胁生命健康,正常情况下肾脏每小时可以处理0.7升多的液体。饮水太多太快,很可能引起低钠血症,导致心脏衰竭和肾衰竭。
4、学会倾诉
无论生活中有什么不好的事情,无论有工作上有多大的压力,都不能压抑自己的情绪,要学会释放压力,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及处理事情的方式,有效释放压力。
5、坚持运动
散步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适用,简单的行走不分男女,不分老少,每一个人都可以进行适当的散步。散步的时

间可长可短,速度可快可慢,每天晚饭之后都要坚持去走上一段路,就可以保持你的身体健康!
6、睡眠要充足
每天睡眠充足,会让你少生病。碰枕头就着而且整夜睡得好的人,更不容易感冒。睡眠好,代谢水平上升,能迅速地恢复免疫力。
7、莫生气
有火能发出来是好的,但点火就着可不是好事。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最好能做到含而不露。温馨提示:生气不利于身体健康,还会影响免疫系统正常工作。
8、饮食搭配。正常的饮食搭配要有“红黄白绿黑”,红色有番茄、大枣等富含番茄红素和铁元素的食物,具有抗氧化性;黄色主要是指豆制品,富含维生素A和D,还可以防癌;白色是指大米、山药、茭白等,能够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绿色主要是指蔬菜,还有大量的纤维素;黑色是指黑

木耳,黑芝麻等,可以补肾、防衰老。
9、深呼吸
深呼吸能使人的胸部、腹部的相关肌肉、器官得以较大幅度的运动,能较多地吸进氧气,吐出二氧化碳,使血液循环得以加强,对于解除疲惫,放松情绪,都是有益的。
10、细嚼慢咽
细嚼慢咽其实是因为经常咀嚼有利于唾液的分泌,而唾液能分解食物内的糖分,促进血液对糖分的吸收,使我们的血糖上升。这样一来,我们的大脑中枢神经能更早地受到刺激,感知到饱腹感,防止我们过食。
 
38--1,古人谈养生
   万病心中生,万境心中起,养生之道在养心。现代人养生的方式多种多样,数不胜数,但是却忘了,养生不如养心。最好的养生,是内心慈悲。《中庸》里讲:“修身以道,修道以

仁”“大德必得其寿。”一个有道之人,慈悲的人,定然福寿安康。人有了慈悲之心,就会变得宽和
一个慈悲的人,从不斤斤计较。他们总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为对方开脱。被别人冒犯,情绪也不容易走极端。他们能容人,能谅人,内心常常处于安宁的状态。晋代著名养生家葛洪云:“常其宽泰自居,恬惔自守,则身安静,灾害不干。”内心安宁的人,身体更少出现问题。因为情绪稳定,不会大起大落,所以气血就不会停滞。他们敞开心扉,宽恕了别人,把愤怒、焦虑、恐惧都放出去,气血自然通常无碍。正所谓心宽一寸,病退一丈,宽恕才是最好的药方。
    人有了慈悲之心,就会懂得感恩。父母养育我们,不是理所应当,我们要懂得感恩。自然万物供我们取用,也不是理所当然,我们是自然的一部分,享受的是自然的赠与。世界

不是围绕着我们转动的,明白了这一点,人才会有谦卑之心,才会懂得感恩别人的赠与。
不懂感恩的人,总是天上地下唯我独尊,他们不懂谦卑,
总是狂妄自大,索求无度,贪婪狂妄。《黄帝内经》有言:“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者,“德全而不危”。索求无度,不懂感恩的人已经丧失了德行,迟早要遭受祸患。人有了慈悲之心,就会变得善良。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道:“夫养性者,性自为善……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悉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径也。”保持善良,百病不侵,才是养生的大道。现代医学也发现:快乐的精神状态可以让人的免疫力大幅提高,增强抗病能力,能治病防病。有一个仁慈善良的心,能让人收获快乐,它让人长寿,是健康的源泉。孙思邈说:“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一个

人道德败坏,不修养品德,即便服用灵丹琼浆,也无法延年益寿。
 
 38---2,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到底有多少?
 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到底有多少?我做过统计,自去年八月份至今年七月份,所在村户籍人口五百六十多人,一年期间,死亡五例,一位五十二岁,一位五十四岁,一位六
1
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无法统计,官方的说法是中国人均预期寿命2019年是78岁。题主提供的数据只能说明当地平均寿命较低。平均寿命的高低,应该分以下种情况来说。
一是饮食习惯。如广西巴马的老人普遍长寿,当地人均寿命在85岁以上,九十百岁老人特别多,调研发现,当地空气,水质量好,喜欢喝火麻油。此外,沿海地区的人喜欢吃鱼,寿命普遍也长。而在河南,四川等地,

部分人喜欢吃咸菜,导致食管癌等高发,有的年纪轻轻就死了。
二是男女性别差异。中国男人的预期寿命2018年是73岁,女人则是80岁,女性平均寿命比男性高,这是世界公认的,跟女性的生理特点有关。
三是城乡医疗差别。农村医疗条件差,生病了一般都忍着,导致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拖成绝症。在我老家农村,六十多岁死去的比较多,都是生病了嫌麻烦不去医。反观城市的居民,生病了及时就医,勤体检,生命质量高,寿命也就长。
所以,中国的人均寿命只能估算个大概,具体数据还得综合分析。随着农村医疗保障水平的逐渐提高,中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还会不断提高。
2
综合各方信息,我认为国人人均寿命在70岁左右。
解放前人均寿命35岁左右。
改革开放前人均寿命55岁左右。

椐官方报道,2019年人的预期寿命78岁。没看到官方准确的数字报道。
2017年钟南山院士,带领学生在北京的各大墓地,手抄3000座墓碑,计算结果平均寿命68.87岁。
2018年清华大学齐伯力教授,用同样的方法,计算结果平均寿命68.88岁。
人的寿命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美国健康与寿命专家伽俐在医学杂志《柳叶刀》的一句话: 人的寿命是先天基因和后天环境的共同结果。
居士解答,谢谢阅读!
3
据资料统计,中国人的寿命平均77.6岁。祝中国老人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4
这些年我留意一下,有几岁死去十几岁到五十几岁去的这部分占到十分之一多,他们有意外也有病故的。克关的说平均寿命不会起过74岁至76岁这

个就是真实的平均寿命。
5
官方统计法太假,科学统计法应该去墓地计算,选三块墓地,每块从一到千位,本人曾留意过,平均寿命六十左右。
 
39---3,103岁老人谈画画
孙菊生,1913出生,业余习画的物理学教授,但是他的画并不业余。他是国内画猫流派中介于工笔画和写意画之间的重要代表人物,有“猫王”之称。
孙菊生先生是一位心胸开阔豁达,待人直率真诚,乐于成人之美的老人,而且越老越幽默可爱。虽然耳朵近年有些聋,但眼睛特别好使,思维敏捷,脑筋可“急转弯”,让年轻人也自愧不如。
他有一位叫“阿里雷公”的朋友拜访他时曾说笑间问道:您老长寿,儿孙满堂(儿女六七位,最长者已经八十多

岁),猫人儿也有万千,肯定也是桃李满园。
老人听了呵呵笑眯了眼道:“弟子不少,可都让我给狗熊掰棒子,一个个儿的弄丢了!”我问怎么丢的?他说:“我从年轻时起就有了不少学生,您想啊,饥荒、事变、战乱,我都发配到武汉大学教物理化学去了,哪儿还顾得了画画的徒儿们?只有回北京这近30多年过上个消停日子,能画画写诗,日子过得挺红火!”
 别具特色的养生术
问及孙老长寿的秘诀,孙老爽朗的笑了:“哪要什么秘诀,身体好、精神爽完全得益于我的职业。教书、读书、写诗作词、画画让我颐养天年呐!”孙老说, 自己自幼体质虚弱,经常生病,或许是职业的原因,成年后,他不但极少生病, 而且身体越来越好。
读好书,足以养生祛病
孙老说,他的兴趣爱好就是读书,
 

从物理学专著、数学论文、中国诗词、美学理论,西方美术史,凡是认为有益的书都兴致浓厚地通读。读书时心安神定, 旁无杂念,耳不听外界声响,只静静领会书中意境,继而进入一种“豁然贯通” 的特殊境界。
此时,除了感受心灵的宁静、洒脱,对书本之外的世界会全然忘却。读书所产生的宁静状态,是修身养性的最佳境界。但是读书也应该节制,不宜用脑太过。劳心适度,能劳能逸,才会有益身心,身体才会“毫无衰惫之气”。
绘丹青,将万事看空
孙老说,中国各种职业中,以书画家的平均寿命最长,历史上有许多书画家都很长寿。
孙老说,写字作画时需澄心闭息,切不可心猿意马。精神专一, 大脑才能排除杂念,迅速进入一种入静状态。只有在端正姿势,调心入静,调匀呼吸的前提下,使心息相依,意气相合,最终才能达到意收笔端、抒怀写态、酣畅淋漓、
 

乐以忘忧的效果。尽管我平时没有参加体育锻炼,但绘画的过程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锻炼,它是最适合我的身心锻炼方法。
 从事书画创作本身就要求人看空万事,别无他想,无妄念,除私欲。做不到这一点,往往心胸抑郁,怨天尤人,这样不仅不能修养品性,也难以保持强健身体。如今有的年轻画家急功近利,把精力过多放在追名逐利上,这样既不利于创作,也不利于身体。微利必争的人,必抑郁不满,伤肝结气。
年岁一高,百病齐出。从事绘画艺术工作,就得有点牺牲精神,要耐得住寂寞,对功名权欲要看得透,个人利益要看得淡,人际关系要看得穿。达到个人得失不足计,荣辱贵贱不足忧的境界决非是一日之功。
我就奔着250活吧
和孙先生道别时,大家祝老人家健康长寿,我祝他长寿超过150。
 

老人说:“别150,我就250吧!”大家哈哈大笑。
马上他问:“你知道这250怎么来的吗?我们打小用的铜钱都是用细绳串起来的,一串叫一吊,一吊一百个铜钱,50个算半吊子。咱们现在形容有些人不着吊,就说他是半吊子,不是实打实的百分百的人。说这个人连半吊子都不如,就值250个铜子,就是250,我就奔着250活吧!”
 饮酒得陶公,黄花盖菊丛。别愁逢夏果,入夜足秋风。上国经年住,迎猫达岁丰。山邻三径绝,交结白头翁。——孙菊生集古诗句题画
 
40--1,酒乃百药之王
酒乃百药之王,为什么说,酒是好东西,据不完全统计,喝一杯白酒相当于吃57味中药。在汉书、百食志中有记载 :酒是百药之长,酒可以行药气、通血脉,散湿气、却风下气、舒肝理气,不是酒本身不好,而是因为它太好,恰恰是能掌控它的人,少之又少。
 

40---2,万事皆有度
 有一次,我参加了一个朋友饭局。两个哥们儿打赌,他俩共同的好友小刚在北京工作。其中一哥们儿说,我能在两小时内把小刚叫到酒桌上和咱们一块喝酒。另一个说,小刚近来正忙于一个项目,时间紧,任务重。恐怕来不了。于是,那哥们儿就编造了自己有病住院的信息给小刚发了过去。结果,两小时之后,小刚真的出现在他俩面前。弄清真相后,小刚哭笑不得,只说了一句话:过分。随后连夜返京去了。
事情虽说简单,也没有什么大的损失。可小刚觉得这是朋友利用两人之间的感情信任欺骗了自己,当属过分之举。
生活中,人们在说话做事为人等方面都应非常注意一个“度”。可是真正能够把握这个“度”的人少之又少。其实“度”就是分寸,“度”就是恰到好处。万事皆有度,万事须讲度,率性而为

不可取,急于求成事不成,心慌难择路,心贪难行路,心疑难顺路,心恶必断路,欲速则不达。过分之事,虽有利而不为,分内之事,虽无利而为之,这就是“度”,这就是“分寸”,这就是“恰到好处”。
 其实,人生最难把握的就是分寸。
人生总共几十年,每个十年都有其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心境,不同的追求。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我们在追求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这个尺寸,要懂得该取什么?该舍什么?
年少时,计较老人给的零花钱,却不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名牌衣装。
年轻时,开始与同伴儿比出身,比爹的官大官小,恨不得都投身在帝王之家,将相之门。
而立之年时,大丈夫开始不再计较妻子的容貌,深知过日子的媳妇比那些只顾自己打扮的“败家娘们儿”更让人待见。老婆也不再计较老公的身高,

明白了能力比身高更重要。明白了没有谋生能力的老公,纵然长成丈二金刚,也还不如卖炊饼的武大郎更实用。
人到不惑之年,便不再计较别人的议论。虽然没有很深的道行,但也能很好地把握了自己的行为尺度,不至于被别人的议论所左右。
活到五十岁,看淡人间不平事。不再去计较别人成功对自己的压力,也不再眼红他人的财富。见惯秋月春风,历尽是非成败,不再愤愤不平。看新贵飞扬跋扈,却不动声色;见大款挥金如土,也气定神闲。
六十岁时,都到了“退”的年龄。当官的不再去计较大小,经商的也淡泊了利润多少。舞文弄墨,喝茶饮酒,健身锻炼,外出神游便是也。
人到古稀,才对年轻时争得你死我活的东西淡然一笑:活着就好!他们最需要的是,健康的身体,和睦的家庭,良好的名声。让我说,真正能够

把握人生尺寸的人,是聪明而有生活智慧的人。因为,他们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有取有舍,收放自如。
世上万事万物皆有“分寸”。月亮懂分寸,才有圆缺;时间知分寸,才有快慢长短;自然有分寸,四季才会有序轮回,且变换得恰到好处,冷暖适宜。人更得讲分寸。成功者,说明人家聪明勤奋,洞察人生,说明人家知道什么是不偏不倚,恰到好处,说明人家知道:见好就收,不贪不占!
所以,得理时,不可不饶人。直爽不是让你口无遮掩,毫无顾及;粗犷不是让你粗鲁莽撞,横冲直撞;能力与能耐也不是让你不分场合,不顾他人感受的去表白;为官不忘亲民,发财别忘济贫,成功不可自傲,失败绝不自弃,说话小心,为人谨慎,多听少说,多干多做,留着余地,适可而止,是为“度”。
“度”虽难把握,但却要讲究。把握好了“度”,也就把握了自己的人生。

40--3,物极必反”是一句古代中国的谚语,意思是一种自然规律,表明当某种事物发展到极点时,就会出现相反的趋势或结果。也可以理解为当某个趋势或现象发展到了极端,它就会逆转或反粗橡弹。
这个谚语可以用来形容很多事物的发展规律,比如当某个经济周期发展到顶峰时,就会出现衰退;当某个政治力量掌控力达到极点时,就会开始出现衰落;当某个社会岩态旁风气发展到了极端,就会出现反弹等等。这句谚语提醒我们要在各个方面保持平衡,避免闭姿走向极端。
40---4,酒与长寿的文化探源:为什么自古饮酒多长寿
       饮酒,是否健康?是否长寿?百家争鸣,充斥两种主流观点。
第一,多以西方现代医学的角度,从微观生理的维度进行分析,但凡含有酒精,就对人体有负面影响,然而这

种观点仍然存有疑虑,酒与酒精不可同一而语,仅从酒精的属性来分析,未免有以偏概全的意味。
第二,以饮酒者或者酿酒者的角度,对饮酒的功能大为弘扬,也缺少科学实际的根基。
那么,饮酒是否健康长寿的话题,如何论证?
笔者认为,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诠释更为适合,因为,历史,是有因有果的系统论证,喝酒是否长寿,我们只需要看喝酒人的前世今生、结果如何便可得知,而文化,则代表大多人所形成的共识和长期积累的经验,同样具有说服力。因为饮酒和长寿的关系,包含了饮酒和健康的关系,所以,笔者就饮酒和长寿的文化历史探源进行诠释。
为什么要以酒祝寿、以酒敬老?
“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称彼兕觥,万寿无疆”,这两句诗源自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距今已有三千年,上句的意思是用酒可以帮助长寿,下句则表示是用酒来庆祝长寿。说明早在周代早期人们就已经把酒和长寿联系在一起了。除了《诗经》,很多文化经典之中,都有“酒与寿”的记载,比如在汇编先秦各派言论的《管子》之中,有这样的历史记载,“齐桓公、管仲、鲍叔牙、宁戚四人饮,公曰:‘盍不为寡人寿?’叔牙奉杯而起。”这里的“寿”是祝寿的意思,齐桓公说:“为什么不为寡人祝寿?”鲍叔牙立刻举杯。
 
把“为某人敬酒”称之为“为某人寿”,不是特例,在古代甚为流行,记载颇丰,再如,《史记·魏公子列传》也记有信陵君向侯赢敬酒,文载“酒酣,公子起,为寿侯生前”。《汉书·高帝纪》则有“高祖奉玉卮为太上皇寿”的记录。将对别人的长寿祝福,寓意于酒中,可见在当时的古人已经意识到,饮酒对于长寿的重要性了。

如果仅凭宴席上的礼仪文化,不足以说明问题,那么,在古代,还有一种做法同样能够证明,古人把饮酒放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认为其对于健康和长寿起到积极的作用,这就是“以酒敬老”的习俗,而且上升到了国家政策的层面。
有文献记载,西汉王朝规定每年岁首,赐三老以布帛、酒肉等;至东汉时,明帝永平二年规定赐天下三老每人酒一石,肉四十斤。那么,三老是多大的年龄呢?《汉书·高帝纪》载:“举民五十以上,有修行,能率众为善,置以为三老。”这就是说,年龄在五十岁以上的、有修为的人,国家都会予以美酒来扶老敬老。
至于宋代,著名类书《太平御览》记载了“黍酒”,文中说“禾、入、水为‘黍’,为酒以扶老,为酒以序尊卑,禾亦柔物,亦宜养老。”这是古代以酒敬老的非常直接的表述。以此可见,上至国家层面,饮酒敬老,有利长寿,已经成为普遍的共识。

为什么历代名医多有酒饮名方?
自古以来,中国的各种酒类层出不穷,不仅因为人们对于酒的喜好,也因为酒有着药食同源的属性,被历代医家所重视,从而促进了酒种类的繁荣,很多历代酒类,因为其特殊的健康长寿功能而瞩目,并流传开来。比如,椒酒、桂酒、菊花酒等等。从这个方面,也为我们提供了“酒与长寿”的文化佐证。
梁代庾信《颂椒》诗说:“正旦辟恶酒,新年长命杯;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椒在中医中有杀虫辟邪(毒)去寒湿的性能,可以预防疾病,因此,古人以椒花入酒,配以柏叶、赤术、赤小豆之类,就形成了著名的屠苏酒,在很多文书之中都有家家户户年饮屠苏的记载。
另外两种酒,桂酒即以桂花酿人黍米,东汉崔寔在《四民月令》中说祭祀后必须向长辈敬桂酒,能延年永健,古人相信饮之能长寿。此后,

菊花酒同样盛行,在魏晋时期,人们认为菊是经霜不调之花,所以认为其可以抵抗衰老,东汉应劭的《风俗通》说,“南阳有菊潭,大菊花落入水中,饮此水者得上寿”,正是这种表现。而《本草》也明确记载“菊花有去风、明目、平肝、清热等功效,老年人耳觉不聪,视力衰退,所以极贵菊花酒,它又是重阳节的应令之酒。”
此后,具有保健养老的酒方越来越多,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记载了六七十种之多,比如,薏苡仁酒、天门冬酒、地黄酒、枸杞酒、茯苓酒、黄精酒等等,其中很多佳酿并非药方,都可作为日常养生保健饮用。
那么,为什么古人如此认可饮酒对于健康和长寿的功效?这与中医文化有很大的渊源。
酒在中医药中用法极为广泛,在中医看来,酒有提神活血、舒缓的骨的功效,老人筋力衰疲,酒能帮助缓解,适度的酒可以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

陈代谢、增强消化力和免疫力,对老年人养生有利。这在历代名医的文献之中,可见一斑。
40---8,酒色财气歌;酒是断肠的毒药,色是惹祸的根苗。财是下山的猛虎,气是杀人的钢刀。饮酒不醉尚为高,近色不乱乃英豪。无义之财君莫取,忍气饶人祸自消。
 
 
41---1,向八十岁进军
 当我们跨过七十将要走进八十岁的大门,
即将按响又一个十年的门铃。
猛然间发现,时光——
并不像墙上的时钟那样斯文。
仿佛大江东去,奔腾而来,呼啸而去,
似乎一夜之间,
就卷走了我们的多半个人生——
 远去了,儿时的幼稚童真;
远去了,曾经的月貌花容;

远去了,当年的业绩成功……
只留下,满头的风雪雨霜;
只留下,行囊里的酸甜苦辛;
只留下,脚板上的露水泥泞……
进军八十岁
用不着伤感和自悲,
我们有足够的骄傲和自信。
在忆苦思甜的激励中,
我们经受过创业的饥饿与贫穷;
在艰苦奋斗的口号里,
我们见证了改革的阵痛和繁荣。
是的,我们 的脊背已经微驼,
那是我们背负过太多的沉重;
是的,我们身上留下了许多伤痕,
那是和共和国一起成长的艰辛……
 让一头银发,
在秋风中潇洒地飞舞吧——
它向世界宣告着:
我们经历的蹉跎岁月;
我们奉献的厚重人生……
进军八十岁
远离红尘的繁华和浮躁

享受我们从未有过的轻松。
让昨天一直未能实现的向往,
今天都美梦成真——
 
和老伴手牵手,
欣赏九寨沟彩湖,
品味维吾尔风情;
和老同学、老战友聚一聚,
畅叙半世纪的友情。
和老姐妹们扭起步子,
来一场轻歌曼舞;
和老兄弟们拉起胡琴,
吼一嗓子京腔晋韵。
走进琴、棋、书、画,
走进太极、摄影……
寻找多方面的快乐,
是对生命的尊重;
活出多方面的精彩,
是对生命的责任。
 在平凡中发现美丽,
在参与中陶冶性情,
让自己也为世界增添一道风景……
 

进军八十岁
孤独、衰老、疾病……
不经意间,都可能降临,
世间,有阳光,就有黑影,
人生,有开心,就有苦痛。
心无阴雨,头顶就有艳阳晴空;
心宽如海,面前才能风平浪静。
兰居幽谷,
虽孤独亦流香;
梅开偏隅yú,
虽寂静亦芳芬。
远望高山青松,
久经电闪雷击亦不倒;
细思深山翠竹,
居疏远亦傲骨坚挺。
怕什么风刀霜剑,
怕什么冷嘲热讽。
生活从来不相信眼泪,
希望升起在每一天的早晨……
在家,就把陋居当做自己的王宫——
若日丽天晴,就闲看云卷霞红;
若雨打窗棂,就静听草长绿生;

若风起青萍,就趣赏鱼跃蛙鸣……
 
出门,就是老来俏的帅哥女神____
那五线谱的皱纹,
是不倒的旗帜在飘动;
那有些踉跄的步伐,
是不屈的意志在抗争;
那虽老却挡不住的靓丽风采,
是因为胸腔里有颗不老的魂灵……
时钟依旧在慢条斯理的摆动,
时光却瞬间流逝,无意无情。
是的,我们已经不再年轻,
但岁月却让我们成熟和淡定。
犹如排浪涌雪、焰火腾空,
舒缓的释放出自己的最美;
犹如脱茧蝴蝶、浴火凤凰,
从容的飞翔在金色的里程……
前面,金秋正浓,晚霞正红____
 把活着当目标,
以健康为中心,
携快乐作伴侣,
让信念去保证。
向着八十岁,
不,向八十、九十岁……进军!
在人生的又一次远行中,
与同伴们来一场竞赛吧——
看谁走的最远,走的最稳……
 

向着八十岁,
不,向八十、九十岁……进军!
在人生的又一次远行中,
与同伴们来一场竞赛吧——
看谁走的最远,走的最稳……

41-----2.向八十岁进军读后感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个人特别值得我向他学习和向他致敬——我的爷爷。
 今年,我的爷爷已经八十岁了。八十岁,在当今社会已经是一个非常高龄的年纪。但是,我从爷爷身上一直看到的,永远只有他蓬勃向前的精神和喜欢学习的态度。
我记得小学的时候,每逢寒暑假,我都会去爷爷家里。那里非常有趣,有一个美丽的花园,可以玩耍;还有一个小小的工作室,里面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木材、工具和一些打木头工具成品。
爷爷非常喜欢木工制作,他总是教我怎么使用电锯、凿子和小刀具。从爷爷那里我学到了很多自己都想不到的东西,而我也从爷爷身上看到了他自学的态度。
尽管八十岁的爷爷已经是一个高龄老人,但他总是保持着一颗好奇心和对
 

新事物的热爱。每次看到电视上播放新闻、科技或者其他有趣的事情,爷爷总是会问这个是什么,那个是干什么用的,然后和我一起寻找答案。
 小时候的我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这其中的深意,我认为这就是一个老人常有的闲聊。但是当我长大后,我才意识到爷爷这样做的真正意义:不放弃学习,即使年纪再大也要保持一颗好奇心和追求进步的态度。
 爷爷的学习并不是局限于日常生活,他更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我常常看到他手中捧着的是一本关于历史、哲学或者文学方面的书,他常常在看书时和我分享书中的趣事、故事或者哲学思考。
这就是一个老人应该有的精神和品质,年纪再大也不要放弃追求精神层面上的提升。因为,在我们度过漫长而充实的人生时光,学习和进步是我们心灵最好的寄托和滋养,这也是我们心灵的家园。
 

因此,不管是工作、生活还是精神层面,我们都需要像爷爷这样,能够保持年轻、学习新知识的态度,不断前行,把生命过得有意义、充实,给人生添点彩色。
 
在这些年中,我从爷爷身上吸收了很多养分,从他身上也看到了一位年逾八旬却依然精神矍铄,在学习、做事、接触新事物、认识世界方面不断激发自己潜能的人。因此,我愿意向爷爷致敬,为他点赞,向他学习,并在我的人生和工作中,发扬这种向八十岁进军的精神,变得更好,走的更远。
 
最后,我想用一句话总结我的体会:在我们的人生过程中,保持学习和进步的态度,一直向八十岁进军!
 
 

往期作品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