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特级·师说 第10期

其他分类其他2022-06-07
853

石景山区教育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简介

石景山区教育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成立于2018年9月,是石景山区委教工委、教委落实市、区“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的重要举措,是“形成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教育人才保障体系”的区域教师队伍建设目标的重要手段。
学术委员会目前有正高级和特级教师21人,主要职责是为石景山区教育高端、绿色发展提供专业引领与专业咨询,为区域教育工作的教育教学改革、学科建设、教育教学评价、教育科研及成果等重要事务提供学术指导与学术评定,对较大型学术活动提出建议并推动与促进各级学术交流。从学术角度对区域教育发展提出可行性意见,为决策提供依据。
此外,每位学术委员会成员,还通过成立特级教师工作室的方式,传播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以学习为主导,以研究为主体,以工作为主线,选拔、培养青年骨干教师,提升其教育教学、教育研究能力,促进其专业成长,从而形成一个个研修共同体,带动石景山区教师队伍的整体提高,进而促进石景山教育高标准、高质量均衡发展。

CONTENTS

目   录

目录

学术前沿
高中电化学的问题探讨及教学建议
                   —— 莘赞梅 .................................4 
课题研究
《基于语文素养提升的同类文体教学有效梯度训练案例研究》报告
                   —— 杨红兵 ...............................25
德育心理
学校心理教师的守护神——专业伦理
                   —— 张景芳 ...............................83
学术委员会大事记(上接封底)............ 108

学术前沿

高中电化学的问题探讨及教学建议

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 / 莘赞梅

摘要:电化学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很多值得深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电化学主题是放在选择性必修模块1第一章还是单独成章,离子的放电顺序是如何的,怎样书写有水参与电解的电极反应,电化学主题中的化学史内容有哪些。针对教学中比较突出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电化学;电极反应;放电顺序;电化学化学史
电化学一直以来都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该内容主要分布在必修、选择性必修模块1中,对于电化学这样一个经典的核心专题,实践中存在一些普遍现象:很多教师只能就教材教教材,没有整合教材的意识;一些教师不能科学地理解学科知识,因而不能灵活地教知识。一些问题涉及到教材的科学编写,但也与教师对内容的科学把握息息相关,所以厘清电化学教学中存在常见的问题很有必要,下面针对教学中比较突出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并给出建议。

离子平衡之后讲解更合适,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更有利于建立微粒观,电化学是对微粒观的深化和应用,也就是说,人教版教材的编排更符合学生的认知顺序。
       对于电解池和原电池的先后顺序,人教版、苏教版实验版教材是原电池在前电解池在后,而鲁科版实验教材则相反,2019版新教材样书中鲁科版教材修订了这一顺序,也是原电池在前电解池在后。对比国外教材发现,美国《化学:概念与应用》[4]将电解池放在原电池之前。为什么会有这些顺序的差异,值得我们去深思。从科学发展的历史看,确实是原电池发明在前电解池在后,这可能是国内教材编排的思考之一。从学生的认知基础看,学生在初中、必修模块中知道电解水、电解熔融氯化钠制备钠、电解熔融氧化铝制备铝等事实,学生所不知

1.电化学主题放在哪里更合适?电解池和原电池的顺序如何安排更好?
电化学内容从知识分类看,属于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内容,是氧化还原反应理论的延伸和具体应用。从主题分类看,电化学属于选择性必修模块1三大主题之一——化学反应与能量,因而鲁科版[1]、苏教版[2]实验版教材均按主题呈现电化学内容,将电化学内容放在教材第一章,而人教版[3]实验版教材则将电化学内容单独编排,位于教材的最后一章。从主题逻辑看,鲁科版实验教材的编排似乎更符合逻辑,但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实践效果看,由于电化学内容涉及电解质的电离等水溶液问题,如果放在水溶液之前讲,知识有断层、跳跃性大,不利于学生自主建构电化学的认知模型。所以,笔者认为还是将电化学内容放在水溶液的

“分析电化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在一标(课标)多本(教材)的今天,教师要有整合教材的意识,建议电解池放在原电池之前讲解更合适。另外,在化学电源中需要介绍二次电池,而二次电池的充电过程就是电解原理,学生只有掌握了电解原理,才能充分理解二次电池的充电原理,这也是建议电解池放在原电池之前的重要原因。
        2.离子放电顺序及电解问题的解释
      一般来说,常见阳离子的放电顺序是:Ag+>Hg2+>Fe3+>Cu2+>H+>Pb2+>Sn2+>Fe2+>Zn2+>Al3+>Mg2+>Na+>Ca2+>K+;这个顺序是怎么来的?这个顺序是根据电极电势数据的大小排列出来的,即:上述金属阳离子的放电顺序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相反,从左到右电极电势的代数值逐渐减小,

知道的是如何从微观角度分析,对于原电池,学生在必修阶段已经学习了Zn|稀H2SO4|Cu单液原电池原理,所以,无论是原电池还是电解池,学生都是有认知基础的。从知识的难度看,学生知道的电解事实容易帮助学生建构电解的概念,学生比较容易分析电解质溶液中微粒的来源和种类,在电流的作用下,结合氧化还原知识,较容易进入到微观的、动态的分析。电解的模型类型只有惰性电极和活性电极两种类型,而原电池,从单液电池→双液原电池→燃料电池→二次电池等,模型类型比较多,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迷思概念,很多学生对“氧化剂和还原剂不接触就能自发反应”始终心存疑惑,不利于建构电化学的模型和分析思路,也就是说,电解池原理和模型比原电池更简单,更容易建构电化学的认知模型,更适合建立“”

应金属[5]。这样,金属离子的放电顺序变为:Ag+>Hg2+>Fe3+>Cu2+>Pb2+>Sn2+>Fe2+>Zn2+>H+>Al3+>Mg2+>Na+>Ca2+>K+,这个顺序比理论顺序更符合实际,有了这个顺序,就能解释为什么电解ZnSO4溶液阴极可得到Zn,电镀锌时,阴极为什么是Zn2+放电而不是H+
        电极电势的代数值越小,微粒越容易失去电子,所以,根据电极电势数据得到的阴离子放电顺序是:S2->OH>I>Br>Cl>含氧酸根离子,由于O2的超电势较大,所以实际析出电势增大,因此,实际放电顺序常常是:S2>I>Br>Cl>OH>含氧酸根离子,这个顺序与中学教师介绍给学生的顺序是一致的,用这个顺序才能解释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时Cl优于OH放电。严宣申先生在《化学反应原理选讲

得电子逐渐减弱。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电极电势是在溶液中测定的,所以金属活动性顺序仅适用于金属和溶液间的反应,不适用于高温和干态,比如:工业上可用Na与KCl发生置换反应制取金属K,因为K的沸点比Na、NaCl、KCl的沸点都低,且高于Na、NaCl、KCl的熔点,Na不挥发而K达到沸点而挥发,以蒸气的形式离开反应体系,这样反应就有利于向右进行。
       当然,上述顺序并不是一层不变的,由于超电势的存在有可能使电解时电极上的放电顺序发生改变。对于靠近H+且排在H+后的Pb2+、Sn2+、Fe2+、Zn2+等离子,当溶液中只有H+和这些金属离子时,氢离子先放电,阴极上析出氢,由于氢有较大的超电压(超电势),而使其析出电位(电势)更负,能使位于氢前面不远的金属(如Zn、Fe等)离子放电,而得到相

识。建议在讲解放电顺序时,应该告知学生放电顺序在不同条件下是不同的,切不可将知识讲死了。比如,新课教学时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事实得出了失电子能力是Cl>OH,但在复习课的教学中,应该告知学生存在OH、Cl竞争放电,使学生的认识进阶地发展。
        3.如何书写有水参与电解的电极反应
     惰性电解H2SO4、NaOH、Na2SO4等溶液,相当于电解水,电解硫酸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可以写成2H2O-4e===O2↑+4H+或4OH-4e===O2↑+2H2O,电解NaOH溶液的阴极反应可以写成电解2H2O+2e===H2↑+2OH或2H++2e===H2↑,中学教师多年来就是这样教的。到底哪种写法更符合逻辑和本质呢?从以往各版本教材和中学各类教辅看,凡是水中的H+或OH放电的,都是直接写成2H++2e

中写到:电解NaCl溶液,Cl、OH均可在阳极上被氧化,两者的电极电势:Cl2+2e=2Cl E=1.36V;O2+2H2O+4e===4OHE =0.82V(NaCl液中[OH]=10-7mol/L),按说由电势看,应该是OH放电先于Cl,但由于O2在石墨电极上的超电势比Cl2大了许多,如I=1000A/m2时,(298K)Cl2在石墨电极上的超电势为0.25V,而O2的超电势为1.09V,所以石墨电极上Cl优于OH放电[6]。但这个顺序并不是永远保持不变的,比如以石墨电极电解氯化钠溶液,当c(Cl-)浓度变小时,E Cl2/Cl¯数据变得更大,大于EO2/4OH¯时,OH先于Cl放电,即存在OH、Cl竞争放电。当然,离子放电能力与离子浓度、电流密度、电极材料的超电势等多因素有关,所以,离子的放电顺序是可变的。教师只有自己先科学地理解上述学科知识,才有可能科学地教学科知

===

质写成离子的形式,把难溶的物质、气体和水(随着学习的深入,拓展为难电离的物质)等仍用化学式表示”。按此原则,H+表示的是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强酸,而电解饱和食盐水时,根据放电顺序,阴极是水电离的H+获得电子生成H2,水是一种极弱电解质发生微弱电离,根据“难电离的物质仍用化学式表示”这一原则,在书写离子反应时只能写成H2O这种化学式而不能写成H+这种离子的形式,那么,电极反应书写应该是:2H2O+2e=H2↑+2OH,而不应该写成2H++2e=H2↑这种形式。这样,用一个标准将离子反应的书写和电极反应的书写有机统一起来,既能让教师在教的过程中有理有据,也不至于引起学生思维的混乱。

H2↑、4OH-4e===O2↑+2H2O ,比如2018年以前的人教版[7]、鲁科版[8]实验版教材中电解NaCl的阴极反应,均写成2H++2e===H2↑,2019年以前的中学化学教材都是这样写的。
       在书写有水参与电解的电极反应时,无论是教材还是大多数教辅材料,都存在人为规定的不足,造成学生前后认知的不统一,无形给教学带来了困难。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与离子反应的书写原则造成矛盾。电极反应式是用来表示电解质溶液中的粒子(离子或分子)在两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新物质过程中的化学用语,应该与离子反应书写的原则基本一致。离子反应是用参加反应的物质在水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因此教材提出“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

合逻辑和学生认知:阴极:2H2O+2e=H2↑+2OH;阳极:2Cl-2e-=Cl2↑;将阴、阳极反应加和,可得总的离子方程式:2Cl+2H2O           2OH+H2↑+Cl2从上面的电

基于上述分析,无论是从离子反应的原则来看,还是从学生认知的延续来看,以往高中化学教材表达“水参与电解的电极反应”时存在与书写离子反应相矛盾的瑕疵,所以应该改变原有的思维定势,将电极反应的书写习惯与离子反应的书写原则统一标准,修改沿用了很多年而不符合学生认知的某些电极的书写。中学教材中涉及到的主要是电解饱和食盐水,应该按下式书写更符

极电势表中表达:酸性介质中,阳极:2H2O4e===O2↑+4H+,阴极:4H++4e===2H2↑;在碱性溶液中,阳极:4OH-4e===O2↑+2H2O ,阴极2H2O+2e===H2↑+2OH
        

(2)阴阳两极的反应加和不能得出总的离子方程式。我们知道,无论是原电池原理还是电解原理,只是将氧化还原反应分开在两极上进行,因此,将正、负(或阴、阳)两极的电极反应加和,应该能得到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原电池原理的正、负两极电极反应加和确实能得出总方程式,而电解原理中,阴、阳两极反应加和有的不能得出总的离子方程式(比如,电解食盐水等),这给学生的认知造成很大的混乱,善于思考的学生经常会在教师讲完电解后提出这个尖锐的问题。再如,电解盐酸溶液的反应实质与电解饱和食盐水是不同的,但阴极、阳极书写的电极反应却完全相同,这是人为规定的标准不统一造成的矛盾。
傅献彩等《物理化学》教科书[9]的标准电

电解

我国著名教育家、化学家傅鹰教授曾多次讲过:“一门科学的历史是那门科学中最宝贵的一部分,因为科学只能给我们知识,而历史却能给我们智慧。”正如法国著名科学家朗之万所说:“在科学教育中,加入历史的观点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化学史的教育功能已被越来越多的化学教师所领悟并应用到教学中。化学史是化学学科孕育、形成、发展及其演变规律的历史。化学教学中引入化学史,可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理论思想和研究方法的教育,通过化学史教学,学生不仅能掌握化学发展的规律,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学习科学家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对学生正确认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时间、个人与社会、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等一系列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极反应就能看出,阴极产物有H2和碱两种,无需教师做更多的解释,学生就能理解阴极产生强碱这一过去难于理解的知识点,可见,这样的书写既直观地反应科学事实,又能与离子反应的书写原则保持一致,何乐而不为呢?对于电解硫酸、硫酸钠、氢氧化钠等溶液,宏观看都是电解水,按照教材的书写习惯阳极都是OH放电,阴极都是H+放电,但这种写法却不能反映OH、H+的来源,而用离子反应的标准来书写,电极反应式能清楚地将参与电极反应的粒子(离子或水分子)的来源及各极的产物准确地表示出来,给学生一目了然的感觉。可喜的是,2019年人教版教材已经将电解饱和食盐水的阴极反应写成2H2O+2e=H2↑+2OH-[10],这种修正,更加贴近溶液的微观本质,符合学生的认知。
        4.电化学中的化学史内容

采里乌斯最先发现),成为化学史上发现新元素最多的人[11]。1836年丹尼尔电池诞生;1859年铅蓄电池发明;1883年发明了氧化银电池,1888年实现了电池的商品化;1899年发明了镍-镉电池。1942年,英国科学家葛洛夫制造了第一个燃料电池,进入二十世纪70年代,不同类型的燃料电池陆续面世。锌锰电池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锌锰电池也是较早进入人们生活的电池,它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演变,直到1950代前后,在锌锰干电池的基础上成功研制出碱性锌锰电池。1990年前后发明了锂离子电池,很快实现了锂离子电池的商品化。可以说,电池的改进和种类探索仍在进行中。
        上述电池的发展史,伏打电池、丹尼尔电池、燃料电池等在建构原电池模型中起着重要作用,这或许是教材选择它们的原因之一。在

中学电化学内容中蕴含哪些化学史,如何在该主题中渗透化学史教育,这是值得探讨和思考的问题。尽管教学中一些教师会涉及一点,但对于电化学整体的发展史,很多教师还是不清楚的,非常有必要做个简单梳理。1786年,意大利解剖学家伽伐尼(Galvani)发现金属片接触青蛙肌肉时发生抽搐现象,可以认为是电化学的起源,到现在电化学的发展经历了200多年,在这个过程中,众多科学家对电化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1799年,意大利化学家伏特用不同金属夹湿纸组成了能维持一定电流的电堆,即后来人们称为伏打电堆。1800年,英国化学家尼克尔森和卡利斯尔电解了水。从1807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用自制的强大电池组,通过电解的方法制得了金属钾、钠、镁、钙、锶、钡和非金属元素硼和硅(硅:贝乌斯最先发现),成为化学史上发现新元素最多的人[11]。1836年丹尼尔电池诞生;1859年铅蓄电池发明;1883年发明了氧化银电池,1888年实现了电池的商品化;1899年发明了镍-镉电池。1942年,英国科学家葛洛夫制造了第一个燃料电池,进入二十世纪70年代,不同类型的燃料电池陆续面世。锌锰电池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锌锰电池也是较早进入人们生活的电池,它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演变,直到1950代前后,在锌锰干电池的基础上成功研制出碱性锌锰电池。1990年前后发明了锂离子电池,很快实现了锂离子电池的商品化。可以说,电池的改进和种类探索仍在进行中。

息、生命等方面,已经作出并正在作出巨大的贡献。电化学中值得探讨和突破的问题还有很多,电化学的理论和实践发展均有很大空间,期待电化学带给人类更大的应用突破。
        参 考 文 献 

必修原电池构成条件的探索中,可以让学生经历伏打电池的发现过程,自主探索构成原电池的条件,寻找合适的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明确学生的探索过程也是伏打对电池的探索过程。在选择性必修模块1的原电池教学中,结合铜-锌单液原电池、铜-锌双液原电池、燃料电池,简单介绍电池的发展历史及新型电池的开发。在电解池教学中,则重点介绍戴维、法拉第等多位科学家的贡献,法拉第明确了电解质、电极、阴极、阳极、离子、阴离子、阳离子等概念,归纳了法拉第定律。尽管是简单的介绍,但对于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的培养,无疑是会其积极作用的。
        总之,电化学科学的发展,推动了世界科学的进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能源、交通、材料、环保、信

[1] [8]王明召,高盘良,王磊. 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反应原理(选修)[M].北京: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2]王祖浩.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反应原理(选修)[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3] [7]宋心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反应原理(选修4)[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 (美)菲利普等.化学:概念与应用[M].王祖浩,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
[5]陈宝吉等.物理化学概念在中学化学中的应用[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
[6]严宣申.化学原理选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9]傅献等彩.物理化学(下册)[M].第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10]王晶.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反应原理(选择性模块课程必修1)[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11]白建娥,刘聪明化学史点亮新课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4] (美)菲利普等.化学:概念与应用[M].王祖浩,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
[5]陈宝吉等.物理化学概念在中学化学中的应用[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
[6]严宣申.化学原理选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9]傅献等彩.物理化学(下册)[M].第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10]王晶.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反应原理(选择性模块课程必修1)[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11]白建娥,刘聪明化学史点亮新课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课题研究

《基于语文素养提升的同类文体教学
有效梯度训练案例研究》报告

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 / 杨红兵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遍问题,即语文教学耗时多、效果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努力寻找原因,找到研究的落脚点。我们认为教师在“整体把握、有效衔接、教学定位、有效训练”等方面存在问题,学生学习收效甚微。由此,我们引导骨干教师以“宏观把握,微观处理”的思路,围绕研究活动大的主题从文体的角度切入,开展《基于语文素养提升的同类文体教学有效梯度训练案例研究》系列探索。我们正是以“基于实践——通过实践——为了实践”的行动研究思路展开,以教师团队为研究的主体,工作室引导教师,结合区情、校情在不同学段各类文体教学案例研究与分析中寻找有效梯度训练的个性特征与普遍规律,寻找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教学效率的良好途径,使问题解决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

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工作室努力贯彻落实《全国教育改革中长期发展纲要》、《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以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的要求及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为现实背景,加大对区级小语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开展具有实效性与创新性的研究活动,使骨干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努力成为区域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带头人,带动区域小学语文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
正是在这一指导思想的引领下,根据系统的思想主旨,我们对工作室的研究活动做了整体规划,避免研究活动出现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现象出现。我们根据日常教学中存在的普

二、文献综述

年段,关注单元整合、课内外有机整合的研究还较为缺乏,经验不足。由此,我们结合我区教学实际确定了《基于语文素养提升的同类文体教学有效梯度训练案例研究》这一研究主题。

目前,有不少地区在梯度训练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与探索。像吴立岗的素描作文理论,田荣俊的小学作文训练“整体序列化”体系,路清俊的作文梯度训练都从不同角度对作文教学梯度训练作了实践研究。在阅读教学方法方面的探索有关于朗读梯度训练,阅读梯度训练、阅读教学设计梯度训练等。像哈尔滨市延兴小学关于“农村小学朗读层次梯度训练的研究”中重点从激趣——呈现过程指导梯度;授法——朗读指导方法呈现梯度;经选练点——朗读指导内容呈现梯度等以上多角度的探索都给我们以启示。但从小学文体切入,兼顾低中高各

的过程,以及研究观念转变的过程,以此提高其生命质量及教育教学质量。

三、概念界定

梯度:以国家课程标准为指南,根据文体特点、学生认知特点对各年段不同的学习要求有较为准确的定位,高一级的要求以低一级要求为基础,呈螺旋式上升,彼此间有密切的关联。
梯度训练:从同类文体教学切入,将低、中、高的课例教学研究整合在一起,训练目标明确,使教师的教学做到瞻前顾后;训练方法得当,做到前后一脉相承;训练过程中摸清起

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

点与疑点、激发兴趣点,找准提升点,突破重难点,使之经历由浅入深、由收到放,由学到练到用,由课内到课外的渐进过程,训练效果起到整体推进的作用。
       有实效:梯度训练对学生而言适时适度,不过分拔高,不随意降低要求,围绕目标扎实训练,资源支持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行的通,见效快。遵循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原则。最终使我们的教学既放得开又收得拢。
        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指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等综合评价。同时也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

四、理论基础

(一)系统论的创始人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说:“一般系统论是关于‘整体’的一般科学。”因此,整体的概念具有系统论的性质、原理。小学同类文体教学有效梯度训练的实践研究应以系统论的原理为指导。
(二)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学习是以人的自主学习潜能的发挥为基础,以自我主动学习为特征,这种学习过程是自我建构的过程。我国古代孟子曾提出“自得”的观点,认为“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
(三)《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提到:“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

五、研究目标、内容、方法

专业成长,能站在课程的高度审视课程,研究课程。

1.通过案例研究,寻找小学语文各类文体在不同学段、不同阶段进行教学的普遍规律,特别是寻找衔接点与整合点。
2.通过案例研究,探索有效教学的策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升语文素养,提高教学效率。
3.通过案例研究,形成课程研究思路,整合课程资源。
4.通过案例研究,使区域骨干教师队伍的

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二)研究内容

1.基于语文素养提升的小学同类文体教学有效梯度训练案例研究。
2.基于语文素养提升的小学同类文体教学有效梯度训练资源整合研究。
3.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加强团队研修的新思路与有效途径。

(一)研究目标

(三)研究方法

1.案例研究法:结合小学语文各类文体不同年段课堂教学实际,以真实、典型的课例为素材,通过具体解剖、分析,从个性教学特征中寻找普遍性规律,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的研究方法。

六、研究过程

2.以学校为单位组建子课题组,明确课题分工。
3.制订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对工作室成员进行初期培训,为整体方案的实施做好充分的准备。

1.确立研究主题,细化子课题,形成工作室课题研究思路。

2.文献资料法:研究国内外阅读、习作教学在文体教学、梯度训练方面的改革成果,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提升工作室成员的理论水平。
3.行动研究法:结合区域、学校教学实际,及时发现问题,寻找问题解决对策,通过实践再创,促进行动与观念的转变。
4.经验总结法:研究者结合研究实践,认真积累素材,及时总结得失,不断总结提炼,逐渐形成研究结果。

(二)研究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
1.各子课题组确定研究重点,形成“组课例“研究序列,进一步组织培训。
2.各子课题组进行专题教学实践操作研究,结合备课、研讨课、案例分析等,进行以工作室、工作坊为核心的定期交流,组织反思性研究。
3.各子课题组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撰写教学反思及案例分析,及时总结教学得失。
4.形成阶段报告,组织课题阶段汇报交流。

(一)前期准备阶段

(三)总结梳理阶段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教师的课堂教学不能站在宏观的角度去把握教材,进而合理地利用教材,而是就教材讲教材,即使教师进行了教材分析,也是“坐地画窂”,不能做到瞻前顾后,所以造成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差。为了让教师更好地整体地把握课程,有效地实施课程,我们按文体进行分类,从阅读、习作两方面对小学1——6年级的教材进行了梳理,阅读类包括古诗文类、叙事类、写人类、现代诗歌类、童话寓言类、神话传说类、说明文等;习作类包括写事类、写景类、状物类、写人类、应用类、看图作文、绘本类等。以下以古诗文的梳理为例加以说明。

1.撰写研究报告。
2.整理梯度训练案例集。
3.开展成果总结展示交流。

第二阶段
(1)在阶段总结的基础上,开展阶段研讨,调整实施思路。
(2)各子课题进一步明确分工,形成有机整体。
(3)撰写反思及案例分析,汇总研究材料,做好总结准备。

七、研究成果

(一)按文体分类进行教材梳理,形成梯度训练目标序列

“古诗文教学有效梯度训练教材梳理”案例

【案例分析】
上述呈现的“古诗文教学有效梯度训练教材梳理”这一案例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明确地位。使教师看到所教学内容在整个单元、整本书、整套教材中所处的位置,为明确教学的地位奠定了基础。
第二、呈现课后习题。使教师进一步明确教学的具体要求,以及教材的前后关联,为把握训练的度,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提供了借鉴;根据课后习题改革课堂教学结构。
第三、出示教学目标。虽然课标分年段提出了要求,但还需要细化。这里引导教师给教学一个准确的定位,注意各年段之间,课与课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的有效衔接,避免教学内容及训练的重复,为减负增效提供保证。
第四、开发了阅读拓展内容。这一内容引

(二)按文体分类,确定了梯度训练教学内容 

在教材梳理的基础上,我们以“组课例”研究为抓手,开展实践探索。这里的“组课例”指的是在同类文体中,我们选择低、中、高各一篇课文为一组展开研究,力求通过这样的研究,发现在同一类文体教学中,各年段的教学存在的不同特点及普通规律;探索年段之间怎样衔接,怎样准确找到其落脚点,特别是在目标设定,教学策略的选择,自主学习的训练等方面都努力做出有益的探索。以下是我们推出的若干“组课例”研究内容安排。 

导教师将课程置身于更开放的空间,打开师生的教学视野,让学生在读中学读,读中学写,能学以致用,努力达到以一篇带多篇,以课內带课外,以精读带多读,实现活学活用。
        第五、提出了自主学习要求。没有自主做前提,学生能力的提高就会浮于表面,要统盘考虑,抓好衔接,不做无用功,不做表面文章,实实在在,有序地进行训练,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否则只是做秀给别人看,不是切合实际的教学。自主学习要求的安排,符合语文素养培养的目标,会给教师一个整体的导向,促使训练有序进行,能力提高螺旋式上升。

(三)按文体分类,展开梯度训练“组课例”整体备课实践 

小,情节简单,含有讽刺意义和教育意义。读寓言故事,就不可以追究故事的真实性,因为寓言本身就是通过假托故事说明道理的,故事是假的,道理是活的。《揠苗助长》语言简洁明快,内容生动有趣,勾勒出了古代一个可笑的人物形象,做事急于求成,违背常理,结果把事情弄得更糟。教学中就要考虑到二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认识能力,创设一种与学生生活体验直接联系的场景,让学生去体验、感悟,从而明理。
        分析:教师没有将文本解读简单化,而是首先抓住寓言这一文体特点,进行思考,这样有了明确的教学入手点。同时,教师还结合二年级学生的特点去研读文本,考虑到应在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感悟寓意,明白寓言《揠苗助长》所蕴含的道理,而不是一味的说教。

(1)进行有效的文本解读及文本研读
加强文本解读是有效教学的基础,过去教师照抄教参的现象较为普遍,我们则要求教师要有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拎出主线,摸清文脉,确定主旨,理清结构,明确写法,感悟语言,即把握文意、文序、文言、文法、文体、文题,形成自我的个性化解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文本研读,特别是在感悟文本情境时能结合学生实际,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这样才能把学生带入情境。下面以《揠苗助长》文本解读为例进行案例分析:
案例1:关注文体特点:寓言是一种用比喻性的故事来说明道理的文学作品,大都篇幅短

了落脚点,引领学生顺藤摸瓜,就可找到阅读文章的关键,整体性阅读才能得到保障,否则,就会把课文弄得支离破碎,学生的学习得不到整体的建构。
        案例3:涵咏体悟时捕捉丰富情味:叶圣陶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涵咏体悟,对文本的语词,乃至标点细细咀嚼,品出字里行间所包孕的丰富的情味与理趣。在一遍一遍地读中,课文渐渐浓缩成一个文眼,一个可笑的“傻”农夫形象和三幅耐人寻味的画面。
         1.一个统摄全文的课题文眼
        咬文嚼字,区别微妙字意:课文的题目《揠苗助长》的“揠”的理解,与“拔”的区别,“拔”指把物体连根拽。“揠”表示抽出植物的部分,不表示全部拔出。

案例2:文字行走间彰显清晰文脉:《揠苗助长》农夫巴望禾苗长得快些,心里十分焦急,于是将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忙得筋疲力尽,却是兴致勃勃,结果所有的禾苗都枯死了。其一,情感线索清晰:焦急——筋疲力尽,兴致勃勃——后悔不已,恍然大悟(课文的空白蕴含的余味);其二,禾苗生长线索:禾苗接受着阳光的照耀,雨露的滋润自由自在地生长——农夫揠苗助长,自以为长高了一大截——所有的禾苗蔫头耷脑枯死了。一堂好课,一定有它内在的生长逻辑。教学时若能将文本的内在结构转化为课堂的教学结构,不仅能凸显问题的主干,也能使课堂变得疏密有致。
分析:教师理清了文章的两条线索,一条为主线,人物情感的变化;另一条为暗线,禾苗生长的线索。线索清晰,教学的思路设计就有

禾苗生长图:禾苗接受着阳光的照耀,雨露的滋润自由自在地生长。这是庄家生长的自然规律,谁都不能违背。(了解禾苗的生长规律,为揭示寓意铺垫)可是农夫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天边去看,总觉得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
禾苗被拔图:禾苗被一棵一棵拔起。如果禾苗也能开口说话,它们一定会反抗,一定会向农夫申诉委屈和被拔得痛楚。可是农夫揠苗助长,累得筋疲力尽却自以为禾苗长高了一大截而兴致勃勃。
禾苗枯死图:所有的禾苗蔫头耷脑枯死了,此时农夫后悔不已,恍然大悟。尽管课文没有画出来,却有着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余味未了的发人深思的艺术效果。课文的寓意也该是明明朗朗的了。

统摄全文,激发阅读欲望:创设问题情境,质疑课题:为什么要揠苗助长呢?引起学生的思维冲突,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欲望。
2.一个傻得可笑的农夫形象
体现脉络,彰显人物心理:课文里浓墨泼彩塑造的人物形象,那神情,那举动,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透着傻傻的憨像,透露着农夫内心丰富的情感变化。这情感线索也推动着故事的发展。农夫巴望禾苗长得快些,心里十分焦急,于是将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忙得筋疲力尽,却是兴致勃勃。结果所有的禾苗都枯死了,该是后悔不已,恍然大悟吧。
3.三幅耐人寻味的形象画面
抓住“揠苗助长”的这一文眼,在与语言文字的对话中,课文中三幅耐人寻味的画面浮现在眼前:

第一、统观整体,明确目标。在备课研讨环节,我们十分注重教学目标的确定,先拿出很重要的一块时间进行目标制定的研究。我们随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例如:低、中、高各段教师往往在备课时不通气,各年段制定的目标不衔接,目标雷同,年段特点不突出;有的是目标超标,没有考虑学生的认知,过分拔高;也有的是目标的导向性不强;还有的是目标不明确。通过整体备课,教师进一步对教学目标进行修改,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的主旨,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围绕文体教学特点制定出切合教学实际,低、中、高年段相关联的课堂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发挥导教导学的作用,以此来有效指导教学实践。下面以“古诗文教学有效梯度训练”教学目标案例分析做

对语文教学和语文课程来说,“教什么”的问题是第一位的问题。细读《揠苗助长》一课,发现,筛选,落实好以上教学内容,定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语文能力,语文素养。
分析:一个文眼、一个形象、三幅画面是教师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这样有助于教师在教学中抓住文眼引导学生做质疑式导读,引发思考,激起学习的兴趣;一个形象,则引领师生将人物外在的形象与内在的情感结合起来,去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揣摩人物心理,使人物立体地呈现于学生的头脑中;三幅画面则有助于引发学生的想象,在情境中,在人物对话的朗读中,对文章的寓意也就了然于胸。这样的文本解读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

(2)进行“组课例”整体备课研讨

别,一年级为“通过想象,体会诗中的真实情感,懂得珍惜友谊。”三年级为“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五年级为“想象画面,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由此我们看出每一学段都要求学生“展开想象”,但每一年级的“想象”把握到什么程度?怎样想象?备课中教师并没有做深入细致的思考,在教学试讲中我们发现对学生想象的引导十分不理想,一方面没有具体的策略和方法,教师的提问大多停留在“通过诗句你读懂了什么?”这样的层面,学生似乎很难整体把握,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甚至脱离了文本任意想象,使想象流于形式,没有根基;另一方面想象的要求及程度,教师心中无底,对课堂的生成没有及时调控。因此,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教师

进一步阐述。
      【案例呈现】

古诗文教学有效梯度训练“教学目标”案例

【案例分析】
目标制定之初的比较分析
指导学生学习古诗,“想象”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但从教师的目标制定中我们看不出差

(2)目标制定之后的比较分析

中年级掌握方法理解古诗做好准备。三年级《送元二使安西》一课教学目标修改成“通过学习,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能抓住诗中关键词语,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将想象的途径确定得较为准确,通过关键词语抓住景物描写想象诗歌意境,教师在教学时操作性强,学生学习起来有抓手,读古诗时具体可感。五年级《乡思》一课教学目标修改为,“能将人与景物结合起来想象画面,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这一目标不仅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意境,感受景物变化,同时将人物的内心变化与景物变化结合在一起,体会诗人浓厚的思乡之情。除此之外,在学习古诗方法的指导、理解大意、感悟诗情等方面,教师在目标制定时都有所考虑,使古诗教学在小学

经过备课组一起研讨,我们对教学目标做了改进,使之达成古诗教学形成“梯度性”训练。仍以想象指导为例:一年级《赠汪伦》教学目标中修改成了“借助插图初步理解诗歌内容,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想象,体会李白和汪伦之间的送别情”这一目标,一方面考虑到学情,一年级的学生不能要求他们准确理解古诗的内容,所以我们想到借助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初步理解,大概明白是汪伦送李白离开时的情境,这样有助于学生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另一方面从学段承接角度出发,我们认为在低年级渗透一些理解古诗内容的方法,为在

目标的达成受到较大影响,从学生的课堂表现看出困惑大于收获。

题,找到各年段衔接的重点,及时反思教学,调整教学方案,促教学朝着有效、良性的方向发展。一位教师在进行中年级写事记叙文习作教学尝试性实践时,发现学生对写事文章特点把握不清,尤其教师让学生围绕事件描述人物的外貌、行为、语言、心理时,学生更加手足无措,教师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还拖延了下课时间。到底是什么问题呢?经过分析,我们发现教师的教学目标过于拔高(见以下案例),导致教学策略不适合学生,学生很难达到,因此根据新调整的目标进行教学方案的再设计,为实践再创作好准备。

阶段形成一盘棋,有较明显的梯度变化。教师的教学更加有的放矢,避免了盲目性,效率的提高有了途径和具体的方法,为学生课下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否则就会造成堤内损失堤外补的不良现象。

第二、整体实践,及时反思
【案例呈现】

【案例分析】
在备课形成较为有效的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的尝试性实践是教学研究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在其中进一步发现教学无效的关键问

(四)进行了”组课例”有效梯度训练策略研究

(1)文体探究策略

感悟形象,了解寓意。
        其次,这些寓言故事都出自我国历史典籍,像《揠苗助长》出自《孟子·公孙丑》篇,《亡羊补牢》出自《战国策》,《河豚发怒》出自《苏轼文集》,这些典籍都善于将寓言故事巧妙地穿插于文中,用以说明抽象的道理,教师正是结合这一特点引导学生结合历史背景展开学习,了解运用故事说明道理的这一方法,并将其灵活运用于生活之中。
        第三,类似的寓言故事还有很多,体现出寓言文学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灿的明珠。教师通过课前微阅读,课中精阅读,拓展读,以及课后广阅读,来实现阅读迁移,从而习得规律,发展思维,提高认识,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2)有效梯度训练策略

文体探究策略是指研究文体特点,结合课例研究,从个案中探索文体教学的普通规律,并形成低中高段的侧重与衔接。教师首先考虑某类文体的写作特点,然后再引导学生了解、摸索学习此类文章的方法和规律。同时注重这类文体教学在不同年段的侧重点。例如:寓言类文章的教学内容分别为《揠苗助长》《亡羊补牢》《河豚发怒》。寓言是通过具体的人物或人格化的动植物等艺术形象讲述一个假托或虚构的故事,来寄托某一道理。所以教学中教师都注重在扣文眼,抓主线,理层次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感悟形象,并结合生活实际,领悟深刻道理。学习《揠苗助长》侧重于抓重点词感悟形象;学习《亡羊补牢》则通过抓人物态度的变化,揣摩人物内心;学习《河豚发怒》则通过自学文言文,让学生结合图片展开想象

同时画出辛勤的园丁及学子们的表现,并加入想象写出感受,写出蕴含于句子中的深刻含义。自学指导,层次清楚,训练有序。
        ② 朗读指导梯度训练
      《大脚丫跳芭蕾》为低、中、高年级共同读的一本书。这一绘本阅读的朗读指导,梯度训练明显。例如:在低段教师这样引导, “从‘忍不住、不知不觉’这两个词语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在中段教师这样引导,“贾装懂男爵,你为什么说贝琳达的脚像船呢?可是我没听出她脚大啊,你再试着读读?难道她的脚真像船那么大吗?(作者引用了夸张、比喻的手法)那你能再试试读出夸张的感觉吗?”在高年级段教师这样引导,“仔细观察画面,你能想象评委的动作或神态,再读读三位评委的表现吗?”三处朗读指导,年段特点

有效梯度训练策略是指教师在展开教学的过程中,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适时适度的听说读写训练,学生能力提高形成梯度,呈递进式上升。
① 自学指导梯度训练
在散文“组课例”的研究中,教师采用“加批注”的方法指导自学。教师分别选择了《一碗水》《塞上的一颗珍珠》《春满燕园》三篇课文,分别为三、四、五三个年级的教学内容。怎样使批注式自读形成梯度呢?在三年级《一碗水》的教学中让学生抓住动词圈画出来,感悟一碗水给孩子们和小动物带来的乐趣;而《塞上的一颗珍珠》的教学则要求孩子们画出景物描写的语句,并简要概括景物的特点及感受;学习《春满燕园》一课,自学中教师不仅引领学生画出春天燕园景色美的句子,

在古诗“组课例”教学中,展开想象,走进诗歌的意境是极其主要的环节,掌握了这一方法,学生才能打开想象的翅膀。二年级教师在《赠汪伦》一课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图片去想象,学生在想象中加深了角色体验;四年级教师在教学《送元二使安西》一课时,引导学生抓住古诗借景抒情的特点,借寒舍、柳色、朝雨”等景物,展开想象,感悟作者表达的“留客”之意,抒发的不舍之情;而高年级的《乡思》一课的教学,教师将景色描写与人物结合起来,唤起读者与作者的共鸣,使想象更具体,形象、生动,更切合实际。学生阅读方法的获得不断得以积累。
⑤ 写作方法指导梯度训练
在看图作文“组课例”研究中,低年级为观察多幅图作文《猴子捞皮球》,中高年级是

鲜明,作用突出,在朗读中得意、得法、得言,梯度训练有实效。
        ③ 语用指导梯度训练
        在绘本阅读指导中,教师引导学生的目光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故事的情节中,而是随文阅读加强语言运用的训练,低、中、高三段教师都执教《大脚丫跳芭蕾》这一绘本内容。低年级利用”有的客人 ,有的客人 ,还有的客人 ,“这样的句式丰富学生的语言,体现出每天来餐厅看贝琳达跳舞的人多,受到顾客的欢迎;中年级则引导学生揣摩贝琳达受到评委的不公正待遇后的心理,同时想象人物的语言、行动,走进人物的内心,体会情感;而高年级则以编剧本的方式进行读写实践,学以致用,训练梯度在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地显现出来。
       ④ 阅读方法指导梯度训练

观察不同人物的不同表情、特点,观察群体形象,比观察单一人物又提高了一步。
        ⑥ 拓展延伸指导梯度训练
在同类文体教学梯度训练中,我们遵循举一反三的学习规律,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以一篇带多篇再延伸到整本书的阅读。使学生能够将阅读方法迁移到更多的阅读实践中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寓言类“组课例”研究中,低年级在学完《揠苗助长》后,教师以“初读解题意——再读知故事——切合实际悟寓意——分享谈体会”这样的思路再读《弈秋授弈》,学生掌握了阅读要领,阅读情绪高涨。中级年级在学习《亡羊补牢》后,教师推荐阅读《狐假虎威》《画蛇添足》,其方法在低年级学会初步阅读寓言故事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揣摩人物内心活动来理

观察单幅图作文,但中年级所观察的图画中只有一个人物;一名三岁儿童亲眼目睹日军轰炸上海火车站的惨烈景象。而高年级所观察的是小足球比赛的场景,图中有多个人物。看图作文最重要的是通过想象让“静止”的画面“活”起来。在低年级看图作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画,让学生发现前后图的变化,根据变化判断猴子捞球的方法,通过讲故事讲出猴子捞球时的语言、动作和表情。到了中年级把图中人物放大,从人物的表情、动作进行观察,同时还要结合背景资料,由点到面,展开想象。这一要求比低年级提高了一步,不仅观察人物要仔细,还要在特定的情境中合理想象与表达,人与环境相联在一起。高年级则关注了群体形象,教师让孩子课前搜集踢足球的材料,结合自身的体验,展开想象,

开展单元整合案例研究。先后我带领教师开展了《景物描写单元》《英雄人物单元》《长征精神单元》等单元整合教学的研究。我们从单元整体出发确定教学目标,对单元教材内容进行重组,以此发挥例子的作用,通过单元导读、整合教学、拓展阅读、写作指导、实践活动等板块的系统学习活动,帮助学生不断打破原有的认知结构,逐步形成新的意义建构,由此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语文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6.按文体分类,总结出整本书阅读的有效方法
        整本书阅读的研究与课内阅读息息相关。我们引导教师将课内学习到的阅读方法应用于整本书阅读的实际,让学生在阅读中做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真正实现“文”“本”结

解故事内容。在感悟的同时,结合历史背景理解寓意。能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体会深刻道理。而高年级读寓言则是以文言为主,需要掌握一些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学生在学完《河豚发怒》后,进一步阅读《螳螂捕蝉》《狐假虎威》两则文言寓言故事,学生在读通、读懂的基础上,讲故事,谈启示,此时老师结合历史背景进一步引发思考,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寓言,使问题的思考更有广度和深度。课的结尾教师安排配乐朗读,在读中加强感悟。拓展延伸指导梯度训练,逐渐让学生学会读懂寓言,掌握方法,开阔视野,在举一反三的阅读实践中提高阅读能力。
        5.按文体分类,探索了单元整合梯度训练基本模式
我们利用景山版教材以同类文体建构的优势,

表达,这样的习作来自于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对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对学生真情表达提供了空间和土壤。
        8.同类文体教学梯度训练,实现了资源整合
         (1)低、中、高资源整合
低、中、高整合式的组课例研究,引导教师无论从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式的确定都能站在整体上统整,避免了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现象。其中“案例分析研究”使几位做课教师形成有机的整体,打团队战,不再单打独斗,因而从某类文体的地位、作用、特点、教学目标、过程分析等展开了研究,形成了课前思——课中思——课后思的较丰富的教学资源,利于教师学习借鉴。
        (2)课内外资源整合

合。由于书的阅读类型不同,我们根据实际采取不同的方法。如:阅读小说,我们就引导学生在关注情节、环境的同时,聚焦人物,对人物形象的感悟逐渐深刻;又如:阅读文言类小说,就要从课内学习的古文入手,然后再实现迁移,让学生将课堂内外有机结合,从不会读到学会读,从不爱读到喜欢读,使学生一生都爱上读书。
       7.依托地方课程资源,摸索出习作体验的有效路径
       《爱我家乡石景山》地方课程教材与资源的开发,为我区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为学生跨学科的学习拓宽了空间。教师加强了实践活动过程的设计,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让学生加深对活动的体验,并根据自身体验,根据活动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进行

1.案例研究基于对教材的整体认识,利于素养的落地
教师访谈:工作室成员老师这样写道:进入工作室,杨老师首先带领我们对整套人教版教材进行了细致梳理,要求我们按照不同体裁以年级为轴进行纵向梳理,找到各段衔接点,明确各段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及学生要达到的自主学习目标;然后又以课堂为点进行内外衔接,将课内、课外相关内容在课堂之上进行有机融合,并将课堂无限延伸,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通过对教材的梳理,促使我们高屋建瓴地对整套教材的知识点进行深入解读,系统总结教与学的规律方法,全方位拓展

在课内学习中我们加大了拓展的力度,由一篇带多篇,由一点带一片,由精读到博读,打破了原有的单一的课堂教学结构,加大了学生读写实践的空间。在研究中既有课内阅读指导实录,还有课外自主阅读指导,这一资源为广大师生教学研究提供了借鉴。
        (3)三级课程资源整合。
现代诗歌的课例教学之后,老师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学校开发的《诵读》教材将现代诗歌与古代诗歌协调起来,创出了学校经典诵读特色,这种资源整合思路利于学生将学习的普遍规律与个性化学习特色有机结合,利于人才的全面成长,为打通学习路径奠定了基础。

七、成效分析与反思

(一)案例研究成为教师开展有效教学研究,语文素养提升的有利抓手

究,引领教师跳出教学本位,从小学语文课程的角度审视教学,定位教学,从而实现有效教学。过程之中力求解决教学中衔接不到位,目标不到位,训练不到位的主要问题,从课程育人的高度关注教学,形成真正的有效,追求教学的高效。
        2.打破了年段备课不相往来的壁垒,素养培养要关注学段
        教师备课不再是闭门造车,低、中、高组合的教学研究,打通了以往的年段壁垒,打破了彼此不相往来的格局,需要瞻前顾后,上下钩连,需要建立整体观与系统观。一位教师在听完第一次古诗教学组课例研讨后说:我一直以来教学高年级,很少关注低中年级是怎样教学古诗的,这样的研究对我启发很大,提示我们教学不能只看眼前,要想一想学生已有的经

知识空间,融知识性、科学性、融通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形成了基础与能力并重,综合与创新结合的科学知能体系。另外,我们还根据每个学校梳理教材的不同侧重点分别进行了课例实践研究。通过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我们带动了一大批学校的骨干力量共同成长,实现了将教材梳理从理论研究回归到教学实践,再通过实践反思,完善体系梳理的过程。回首走过的路,我们明白了,之所以要引领我们去梳理教材,其实就是想让我们站在一个更加宏观的角度去重新审视教材,这是我们掌握学科教学知识的重要途径,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快车道”很多骨干教师参加工作很多年,却没有对教材做过这样的“大动作”,无疑这样的要求对骨干教师提出了挑战,但没有这样的站位,又怎能找准教学的落脚点,我们正是通过这一课题研

题组都结合本校的实际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让问题发现、问题解决成为学校教师研究、反思、提高的行动路径。引导教师实实在在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学相长”,把学生的“学”放在首位,努力达到“生命的教育”。

验,我们该怎样衔接,绝不能铁路警察只管一段,要从学生发展的长远考虑。整体备课促使大家在相互的交流、碰撞中寻找教学的落脚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切合实际的教学,避免重复,避免拔高,避免无序,真正从效率提高的角度研究教学。
        3.进行课程实施的微观探索,素养培养促进人的发展
        这一课题研究,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一个个真实的课例做为研究载体,以教师的行为轨迹做为抓手,以文体教学为切入点,从个性中获得文体教学的普遍规律。在案例研究中,教师改变了观念。过去,教师上课最怕出问题,不敢有什么创新,比较保守。而每到课后评课,大家的研讨都会有无关痛痒的感觉。而组课例的研究,引导教师直面问题,每个课

(二)案例研究有规律可循,又能举一反三,让语文素养落地

一个完整的案例分析,我们要求参加研究的教师共同完成。既有对一类文体教学的地位、意义的思考,又有对教学问题的发现,还有对问题解决的策略研究。在整合实践,整体探索,整体分析的过程中,教师寻找务本求实的路径,不仅思考怎样做,同时思考为什么这样做?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努力掌握教学的规律,领悟教学的真谛,成就真正的生命课堂。 

(三)案例研究强化了语文课程意识,有利于师生语文素养持续提升

向来看,形成了学段衔接的脉络,使学生能力的培养,习惯的养成一以贯之,呈螺旋式上升,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从横向来看,夯实基础,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理念贯穿始终,通过案例研究努力达到学生的阅读由课内延伸至课外,由一篇带多篇,即单元整合阅读,最终到整本书的阅读,形成三位一体的研究路径;在习作教学中,将课内学习的习作方法应用于实践活动中,促进学生由为文而作专转向有感而发,让生活成为学生习作的源泉。语文课程的整体建构与实施,需要宏观把握,更需要落地的探索,案例研究给了我们探索的空间,在进行顶层设计的基础上,探索课程实施的有效规律,探索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语文素养提升的有效路径,促进教师大胆进行改革,减少以往教学中重复性的劳动,大胆对教

本课题研究形成了纵横“双向坐标”,渗透了大语文教育观、生活即教育的理念。从纵

由此,我们说课题研究促使教师在不断地挑战中前行,打通教材,整体构建给了教师精思深思的空间,引导教师高屋建瓴,努力达到凌绝顶,览众山的高度;整理反思,研究分析给了教师举一反三的方法,引导教师在教学研究中,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提炼成果,反思问题,努力达到 “因材施教”的境地。课题研究成就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实现了“基于实践——通过实践——为了实践”的研究目标。

基于语文素养提升的同类文体教学有效梯度训练案例研究(框架图)

足,在矫枉过正中砥砺前行。有些教师只注重课本的教学,只关注学科、学段本位,对于上下衔接,对于课内外的整合,对于实践活动对于学生读写的体验,对于素养发展的可持续性都觉得不如教师课内讲解来得容易。的确,诸如整本书阅读、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需要整体设计,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的实施,更需要教师潜下心来从自我的阅读,自我的写作开始,如果没有这样的历练,如何能带领学生走入真正的读写天地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道路艰辛而漫长,我们将继承以往研究的精神,在常态化的教学中不断实践——实践——再实践,反思——反思——再反思,让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学内容进行取舍,大胆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努力改进“教”与“学”的方式,让减负增效真正落位于实际的语文教学之中。

(四)需要反思的地方

案例研究不是一时兴起,需要长期的坚持。教学规律的探索,需要在实践中反复琢磨,不断总结提炼有益的经验,同时发现其不

参考文献:

1.罗明主编:《陶行知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版。
2.倪文锦主编:《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版。
3.何更生主编:《语文教学论》,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版。
4.张彬福着:《怎样成为一名优秀语文教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版。
5.易进主编:《绿色教育小学语文课堂:促进参与的教学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1版。
6.李英杰等着:《义务教育阶段学业标准与评价:小学语文》,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1版。

德育心理

学校心理教师的守护神——专业伦理

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 / 张景芳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有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目前,学校心理咨询服务在我国大学已经初步实现全面覆盖并切实的开展心理活动惠及到每位大学生。现在北京市的中小学中学校心理辅导服务也十分普遍,但是其由于心理教师的专业素养问题,心理辅导过程中的规范化、科学化就成为目前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其中心理教师能够遵守心理咨询专业伦理规范是心理咨询工作规范化开展的关键,它关乎学校心理教师、来访学生甚至是整个行业的利益。因此,强化遵守伦理规范的重要性,增强学校心理教师对专业伦理的敏感度,提升学校心理教师对专业实践伦理情境的判断力,理解专业伦理与专业实践的关系,正确处理心理咨询中的伦理问题,是学校心理咨询职业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摘要:心理咨询专业伦理是促进学校心理咨询职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学校心理教师对专业伦理的敏感度不够,在心理咨询工作中经常遇到进退两难的伦理困境,如多重关系、知情同意、心理咨询的边界、保密原则应用的限度、心理档案的建立与管理等。本研究将从专业伦理的重要性及以上五个方面并结合案例说明在学校心理咨询工作中容易出现伦理问题的情况做相关研究,以提醒学校心理教师关注专业伦理守则与相关法规、提高伦理问题处理技巧,以便学校心理教师能在遭遇不同伦理情境时有较佳的辨识、判断与因应能力,进而促进学校心理咨询的职业化发展。
关键词:专业伦理;心理教师;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一种被称为新兴的服务行业,

一、专业伦理及其意义

理教师的专业伦理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对于专业伦理的学习,在我国台湾彰化师大心理辅导专业的大学本科学生要求学习36课时、硕士54课时2;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专业的硕士要求学习16课时。此外,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注册系统,规定注册咨询师必须学习满16课时、注册督导师学习需要满24课时(2018年第二版伦理守则)3美国心理学会(APA)早在1938年建立科学及专业伦理学委员会,1947年成立制定伦理学标椎的委员会,1948年成立了一个专门负责经验研究即起草法典的部门。1953年发表了第一个“心理学工作者的伦理学标椎”,经过

凡是成熟的组织专业都有其伦理规范,伦理是人际角色关系中互动的规范,专业伦理则是专业人员的专业人际角色与他人互动行为的规范,它规范了专业人员与其他专业人员、与其所服务的当事人以及其他社会大众之间的互动行为与关系1。专业伦理是一种职业道德,职业道德行为(Rest,1983,1994)。
 在学校心理教师的职业中,专业伦理是价值观、是灵魂、是学校心理教师和咨询行业的守护神,在来访者眼中专业伦理也是学校心理教师的专业水平,是影响咨访关系和咨询效果的关键,因此强化专业伦理学习,关注学校心

1.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第二版)[J].  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伦理培训. 2018(10)

2.李欢,汪甜甜,彭燕.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特殊教育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J].教师教育学报,2017,4(03):34-42.
3.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第二版)[J]. 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伦理培训. 2018(10)

须,它可以帮助心理教师充分认识自己的专业角色,设定清晰的职业行为边界,,遵守伦理规则,提高服务质量。然而,我们对北京市调查的结果显示,中小学心理教师在本校开展咨询服务的人员超80%,接受过专业伦理系统学习的不足10%6。及时接受过专业伦理培训的心理教师,由于学校心理工作具有特殊性,导致心理教师经常无法判断心理咨询过程中是否有违反专业伦理的内容,因此,本文将着重探讨在学校心理咨询中应注意的几个专业伦理问题。

6.蔡素平. 中学心理教师心理咨询伦理现况的质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

多次修订1992年改名为“心理学工作者的伦理学原则和行为规范”。1961年美国咨询心理学会(ACA)根据APA的伦理标椎制定了第一套心理咨询的标椎,此后多次修订4。咨询师的知识技能虽然重要,而咨询师的人格修养更重要,因为咨询师与来访者的互动是人格的沟通,借助咨询师的人格感召,来访者才能真正体验到咨询关系与日常生活中人际关系的不同,这正说明咨询师的品德对咨询效果的直接影响以及人格修养比专业知能更为重要5。由此可见,学习掌握专业伦理是学校心理教师的必

4.Mingyi Qian,Jun Gao,Ping Yao,Marcus Arnold Rodriguez. Professional Ethical Issu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Ethical Standards in Counsel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in China[J] . Ethics & Behavior . 2009 (4)
5.牛格正.助人专业伦理[M]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32)

二、难以避免的多重关系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第二版)中第一个议题便是在心理

咨询中的专业关系,该守则指出:心理师需要清楚地了解多重关系对专业判断可能的不利影响及损害寻求专业服务者福祉的潜在危险,尽可能避免与寻求专业服务者发生多重关系。而对于学校心理教师而言,在咨访关系之外必然存在着师生关系7。因此,学校心理教师无法完全脱离学校的管理要求只能按照一般心理咨询的目标来进行相应的心理咨询;如果心理教师服务的学校存在考核评价与被考核评价的关系,来访者则有较大的心理负担,可能会有较多的阻抗心理而难以暴露深层的心理问题而阻碍的咨询的进展。为此,在多重关系不可避免时,应采取专业措施预防可能带来的影响,例如签署知情同意书、告知多重关系可能的风险,寻求专业督导、做好相关记录,以避免以

7.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第二版)[J]. 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伦理培训. 2018

上问题带来的影响。但是有些学校心理教师在做咨询的过程中委托来访者甚至来访者的家长为其做一些咨询以外的事情,由此产生的剥削关系会对咨询效果形成较大影响;还有一些教师对来访的学生因过度的情感卷入而使自己所做的工作超出了咨询范畴;学校心理教师所提供的免费的心理咨询甚至加班开展心理咨询也容易让来访的学生对心理教师产生亏欠感,这就出现了学生为了弥补这种亏欠感或为了感谢而赠送心理教师礼物的情况,以上两种情况导致的来访者和心理教师的多重关系也会影响到咨询效果。
        小李毕业于某师范学院并具备高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证书,研究生毕业后她就在一所公立中学学校做心理教师。因为轻松的上课方式和深厚的专业知识,她收获了一帮“小粉

丝”。一次她接手一位学生关于人际交往的个体咨询,在几次个体咨询后该生在人际交往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并且人际关系改善后该生逐渐喜欢学校、喜欢学习,成绩有了较大进步。该生的家长通过孩子和班主任了解到是学校的心理教师小李给了孩子很大帮助,因此让孩子给小李带来一份“厚礼”以示感谢,小李给学生讲明学校咨询制度规定后谢绝了这份礼物。后该生将自己的感谢写到贺卡上送给小李,小李欣然接受并表示感谢该生的礼物。
        本案例中就出现了来访者在学校心理咨询中的咨询效果较好而送给学校心理咨询师礼物的现象,不得不说咨询师的应对充满着智慧,即能避免违反专业伦理原则又肯定了来访者的努力、维护了来访者的自尊,同时也符合我国文化习俗。

三、容易忽视的知情同意

对咨询职业来说知情同意是重要的一个伦理标准。台湾的伍迪及其同事(1994)强调知情同意是对从业者玩忽职守罪名的最好的一个防卫武器。我国专业伦理守则规定:寻求专业服务者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开始或维护一段专业关系,且有权充分了解关于专业工作的过程和心理师的专业资质及理论取向。由此可见,咨询师必须将咨询的相关要素告诉来访者,来访者在咨询开始前应该理解并且同意将要进行的咨询过程,这是心理咨询必须采取的一个措施8。这表明要在与来访者共同商量的基础上进行评估,确定咨询目标,同时要列出咨询的一般过

8.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第二版)[J]. 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伦理培训. 2018

理咨询师进行个体咨询。王老师肯定了舞动心理咨询的意义,恭喜来访者的进步,同时也真诚的告诉来访者自己的专业背景和理论取向是人本主义和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自己对于舞动治疗是一个缺陷,但自己对于青少年人际交往问题咨询过上千例,愿意为来访者服务。在一旁的父亲开口说:团体舞动咨询的某某老师固然不错,但人家不接受个体咨询,再说学校老师咨询既免费省钱又方便省时。来访者思考一刻后签订了知情同意书,他对王老师说:我就是喜欢您的这种坦诚、尊重而不虚伪、强迫,才同意的。当然,王老师也让这位未成年学生的父亲了解了学校咨询的规定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知情同意书的内容需要有:咨询的风险和益处,咨询的具体安排(咨询的时间、地点、方

程的提纲已获得来访者的同意。然而学校心理教师在咨询时常常忽视这一点,尤其是在中小学,心理老师容易主观认为学生不懂咨询并且是免费的享受服务就没有必要让他们了解咨询专业工作。还有的来访学生是被班主任或家长带到学校咨询室的,面对这样的来访者心理教师同样需要知情同意,这对学校心理教师是挑战,需要技巧首先让学生信任你才能同意咨询的开始。
       王老师是某中学学校资深心理教师,是本市心理学科带头人,咨询过数千名学生。在一个学期初,接待了一位由父亲带到咨询室的初中生,咨询开始王老师首先询问来访者的咨询经历,得知来访者刚刚在假期参加了一个团体舞动心理治疗,并且感觉自己最核心的人际交往问题有所改善,来访者依然希望找一个舞动心

式、收费标准等),来访者的责任和权利,咨询师的资质以及学校对于咨询的规章制度等9

9.[ 钱铭怡.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中知情同意与保密突破中的伦理问题[A]. 中国心理学会.第十七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中国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学会,2014:2.]
10.[易姝薇,彭娟,庞锐.《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背景下高校心理辅导工作探讨[J].中国学校卫生,2017,38(10):1444-1446.]

四、难以把控的咨询边界

咨询能力是所有关系到来访者利益的伦理道德责任的核心。咨询师要在其专业界限和个人能力范围内以负责人的态度开展咨询,发现能力不足时,应及时参加学习提升自己。《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对于学校心理咨询服务的范围有明确的界定:心理咨询人员不得从事心理治疗或者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心理咨询人员发现接受咨询的人员可能患有精神障碍的,应该建议其到符合本法规定的医疗机构就诊10。然而在现实中,学校心理教师

的咨询转介工作进行较为困难,具体原因有以下:由于不了解医学治疗而存在较强的恐惧或质疑感,进而拒绝医疗治疗;由于家庭条件等原因,难以支付医院高额的心理治疗费用;由于社会心理治疗资源匮乏,医院挂号难、辅导时间难安排等原因无法得到系统的医学治疗。以上提到的各种原因都使得一些超出咨询边界的学生无法接受符合国家规定的医疗机构心理治疗而滞留在学校心理教师手中。在以上所提到的情况下,学校心理教师站在最大的保护学生利益及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角度上,及容易对学生的情感卷入,就容易触及行业规范和专业边界等问题。
        如在一个现实案例中,曾呈现出由于来访者的学生无法承担高额的医疗费用而和学校心理教师开展心理咨询的情况。学校心理教师峰

访者开展心理治疗11,违反了专业伦理中“咨询和治疗界限”的相关内容。在此类案例中,身为学校心理教师很容易先关注自己的教师身份以便更好地体会学生的感情和情绪,而后再以容易忽视伦理要求开展心理咨询,因此,学校心理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应增加专业伦理的敏感度,避免忽视自己心理咨询师的身份。

是一位有10年咨询经历的中学咨询师,有二级咨询师证书。她接受过的咨询理论主要是认知行为学派,也接受过沙盘治疗、焦点解决、叙事治疗等培训。在学校工作期间,她接到了一位被医院诊断为中度抑郁症的高中生来访者,来访者告诉峰他是个双胞胎哥哥,本来就经济不佳的家庭又因为父亲意外交通事故致残引发家庭经济十分困难,他不能因为自己再给父母增加经济负担,他自己对药物的副作用也很担心,当前主要心理问题是异性交往恐惧。峰咨询师以前咨询过许多人际交往问题的中学生,但没有对患有抑郁症的异性交往恐惧者进行过咨询。面对这位来访学生的恳求,她决定接受这一新的尝试,她同意来访者停止用药,与来访者约定采取脱敏疗法开展咨询。
        该案例中身为学校心理教师的峰忽视了《精神卫生法》的要求,对接受医院治疗的来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N]. 人民日报,2013-02-06(014).]
12.Rebecca J. Collie,Helena Granziera,Andrew J. Martin. Teachers' motivational approach: Links with students’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 frustration, maladaptive engagement, and academic outcomes[J].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2019,86.

五、保密原则与危机干预的两难问题

伦理守则规定,心理师有责任保护寻求服务者的隐私权,应当尊重接受来访者的隐私,并为其保守秘密12。同时,心理师应清楚地了解保密

杀,被发现制止。虽后经学校安排心理咨询,最终仍然跳楼自杀。黄某家长认为学校管理制度混乱并未及时处理黄某自杀想法等理由状告山东交通学院,最终法院判决:该校就黄某选择自杀的心理原因而言,被告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并未对黄某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不存在过错。同时,被告在校内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门负责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可见其已对在校大学生可能发生的心理问题予以重视,并采取了必要的、合理的解决措施。但是判决中也说明:黄某投湖一事已足以说明其心理处于异常状态,且被告对此亦已知晓,但被告未予足够重视,既没有及时通知原告家庭协助,亦没有采取相应预防措施防止意外再次发生,可认定为没有完全尽到对受教育者给以充分保护的责任,应酌情承担相应责任。最终判定山

密原则是有限的,当危机情况出现时则应立即突破保密约定以最大程度的保护来访者的人身安全,如来访者有自杀或自伤的可能性、存在伤害他人的可能性、有精神疾病的倾向等等。然而学校心理教师常常身兼数职,在短时间内充分收集信息以进行风险评估和是否达到解密标准的判断本身就是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需要学校心理教师具备非常高的专业素养和极其丰富的经验。在工作实践中我们会发现,一些处于严重心理危机的学生拒绝学校心理教师将其情况反馈给家长、班主任老师和相关学校领导,甚至会以死相逼,此时,学校心理教师往往需要承担极大的压力和劝解学生突破保密的能力。
        在山东交通学院曾发生过学生黄某,在校期间因家庭贫困、身体健康等原因试图跳湖自

东交通学院付20%的责任。
        黄某所处的学校在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时未及时告知其家长,这一关键信息也导致最终学校需要对黄某的自杀承担责任。因此,在学校心理教师在专业服务开始时,就要告知保密原则及保密的例外情况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对于如何处理心理危机干预与保密原则的突破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伦理问题,

13.[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第二版)[J]. 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伦理培训. 2018]

六、心理档案的建立及保密

随着咨询行业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不少学校为了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向学生提供最有效的服务,便为学生建立电子心理档案。与此同时新的问题又产生了:存储在电脑中的信息是否存在着泄露的风险,学生是否有权拒绝接受心理测查,学生对心理档案是否有知情权,哪些人可以浏览心理档案信息以及咨询记录,申请查询心理档案

需要通过怎样的流程等,这些都需要以专业伦理为依据开展工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结构的改变,以及人类问题的推陈出新,学校心理教师咨询的领域也随之拓展,责任也因而加重。面对不同来访者形形色色的问题和处境,怎样才能满足来访学生的需求?做好固然是理想目标,做对是最基本的要求。怎样做才对?咨询伦理守则固然是心理教师应依据的标准,但伦理规范只给予原则性的指示13,并不提供也无法提供具体的做法。因此,遇到责任冲突或两难问题时,仍需要心理教师个人的明智抉择和正确的判断,需要经常接受督导学习,需要清楚一切伦理道德问题的处理都要以善行、责任、诚信、公正

尊重为原则,确保来访者者的利益。从刻板的遵守规则到能避开漩涡暗流,让遵守伦理成为心理教师的成长修为,成为心理教师的守护神,以更好的服务他人、成就自己。
       参考文献:

崔爽,卢绍君.从伦理困境的分析与解决促进高校心理咨询职业化发展[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
牛格正,王智弘.助人专业伦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梁辰.高校学生人身损害责任制度研究[D].河北:燕山大学,2017
张海钟.高校心理咨询辅导工作运作机制的多学科对策辨析[J].鸡西大学学报,2016
宿春燕,董文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的法治化进程及调试策略[J].陕西理工大学学报,2019
沈园花.高效心理咨询知情同意发展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5
曾海宽.心理咨询师匹配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8
何元庆,王静娴.高校心理咨询中双重关系的伦理困境与解决对策[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6(04)
曹宁宁,石惠,卢丽琼. 高校心理咨询师咨询伦理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以上海高校为例[J]. 思想理论教育. 2016(03)
高校心理咨询伦理的困境与对策[J]. 毕玉芳.  思想理论教育. 2014(01)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第二版)[J].  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伦理培训. 2018(10)
刘慧.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伦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医学与哲学(A). 2014(05)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第二版)[J].  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伦理培训. 2018(10)
李欢,汪甜甜,彭燕.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特殊教育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J].教师教育学报,2017,4(03):34-42.
蔡素平. 中学心理教师心理咨询伦理现况的质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
Rebecca J. Collie,Helena Granziera,Andrew J. Martin. Teachers' motivational approach: Links with students’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 frustration, maladaptive engagement, and academic outcomes[J].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2019,86.
Mingyi Qian,Jun Gao,Ping Yao,Marcus Arnold Rodriguez. Professional Ethical Issu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Ethical Standards in Counsel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in China[J] . Ethics & Behavior . 2009 (4)

宿春燕,董文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的法治化进程及调试策略[J].陕西理工大学学报,2019 
沈园花.高效心理咨询知情同意发展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5
曾海宽.心理咨询师匹配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8
何元庆,王静娴.高校心理咨询中双重关系的伦理困境与解决对策[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6(04)
曹宁宁,石惠,卢丽琼. 高校心理咨询师咨询伦理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以上海高校为例[J]. 思想理论教育. 2016(03)
高校心理咨询伦理的困境与对策[J]. 毕玉芳.  思想理论教育. 2014(01)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第二版)[J]. 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伦理培训. 2018(10)
刘慧.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伦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医学与哲学(A). 2014(05)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第二版)[J]. 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伦理培训. 2018(10)
李欢,汪甜甜,彭燕.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特殊教育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J].教师教育学报,2017,4(03):34-42.
蔡素平. 中学心理教师心理咨询伦理现况的质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

Rebecca J. Collie,Helena Granziera,Andrew J. Martin. Teachers' motivational approach: Links with students’ basic psychological need frustration, maladaptive engagement, and academic outcomes[J].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2019,86.
Mingyi Qian,Jun Gao,Ping Yao,Marcus Arnold Rodriguez. Professional Ethical Issu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Ethical Standards in Counsel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in China[J] . Ethics & Behavior . 2009 (4)

学术委员会大事记

(上接封底)

2021年3月10日
特级教师马炳霞和工作室成员宫亚男,参加北京市名园长工程通州幼儿园“区域游戏中幼儿的深度学习”课题研讨会。
2021年3月11日
特级教师蔡吉做高中英语质量分析讲座。
2021年3月15日
吴春萍特级教师工作室部分成员参与京源学校第89期翱翔特别论坛 ——“疫苗战‘疫’” 。
2021年3月16日
赵研特级教师工作室进行了全息交互课件的第二轮研讨,并利用课件进行了6节课试讲,就课件的使用时机、互动方式、学案的编制等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2021年3月18日
肖伟华特级教师工作室召开本学期第一次会议,布置了新学期的工作任务,确定研究方向和路径。

2021年3月25日
唐翠萍特级教师工作室召开交流会,总结寒假学习情况,并部署了新学期的工作。
2021年3月24日
特级教师蔡吉参与市65中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
2021年3月25日
特级教师蔡吉主持第一期参新课型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
2021年3月26日
特级教师蔡吉参与杨鲁新教授主持的名师工程学员课题进展汇报总结。
2021年3月
历史特级教师工作室:成学江获得石景山区首届“景贤计划”领军人才称号;刘芳通过北京市正高级职称评审;王辉获得北京市学科带头人称号;师雪峰、付建河获得北京市骨干教师称号;臧家富获得区第18届教学大赛“双一”奖 。   

2021年3月22日
赵研特级教师工作室开展了课题研究现场课,苹中、京源、远洋三所学校高二学生参与活动,王瑶、杜锐英、刘华、郑华、赵晓冉、陈立军分别上了“晶胞”“分子晶体”“共价键”“电子云”“杂化轨道理论”教学研究课。何彩霞教授、特级教师秦林老师,李文院长、装备中心陈敬红主任,冯岩等参加。
2021年3月23日、3月30日
武凤鸣特级教师工作室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工作站、景山学校远洋分校工作站完成开展教师基本功培训和听评课研讨活动。
2021年3月25日
唐翠萍特级教师工作室邀请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指导组成员、思政教学指导专委会成员王苹为全区高中政治教师做《做一名什么样的政治教师》专题讲座。工作室成员赵丽娜老师市规划办课题组成员进行了交流研讨。

2021年3月23-29日
张玲特级教师工作室依据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要求,开展体现职业教育类型特征、注重德技并修、育训结合、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工匠精神、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等内容、并且立足不同专业、不同课程育人特点,创新性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研讨并撰写《旗袍盘发造型》课程教学设计、教案,完成“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职业教育类)建设”申报工作。
2021年3月29日
刘世彬工作室在外语实小学开展主题为“学生艺术展览策划”的研讨活动,针对小学艺术作品展览的策划,布展,备展等各环节进行了培训交流。
2021年4月1日
蔡吉特级教师工作室成员郑艺主持研讨月“基于大观念的整体教学”案例分析;

2021年3月25日
历史特级教师工作室邀请人教社历史室主任李卿老师做《部编高中历史教材的编写及使用说明》专题讲座;继续开展“骨干的作用”系列论坛,学员祁秋菊做主题发言。
2021年3月26日
刘永江、周春红特级教师工作室在北京景山学校远洋分校开展了本学期第一次研修活动暨“数学特级说·好课”系列活动之三。北京教育学院数学与科学教育学院院长顿继安教授做“大概念统摄下的单元教学”的精彩讲座。
2021年3月27日
特级教师吴春萍为古城中学高中生物教师和部分高二学生做专题讲座《实验探究中要实验目的》。

2021年4月9日
肖伟华特级教师工作室李宏爽在第三届北京市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成果展示交流活动上做《数学建模:教室安全疏散问题研究》的交流发言。
2021年4月9日
张玲特级教师工作室成员完成校级课题《运用师生课后反思延续美发课堂教学的探索与研究》结题工作,何新老师做结题汇报;张玲做课题《中职舞台艺术设计于制作专业模块化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中期总结。
2021年4月9日
为了更好地体会与落实“大概念统摄下的单元教学”的理念,把握学考脉搏,打造优质高效的数学课堂,刘永江、周春红特级教师工作室学员田水老师进行了《“小”中点,“大”联想》的教学尝试,工作室全体学员参加并进行了点评。

2021年3月11—4月15日
为全面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行动方案》文件精神,武凤鸣特级教师工作室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京源莲石湖分校、北大附中石景山学校、人大附中石景山学校、京源学校、景山学校远洋分校、京源学校小学部、北大附小石景山学校、迁安首钢矿业子弟学校等八所一体化实验校进行文件解读,同时部署北京市规划课题《集团化与一贯制办学下中小学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实践研究》第一阶段研究成果梳理工作。
2021年4月2日
杨红兵特级教师工作室聘请《北京教研》编辑部主任时雁进行《如何撰写教育故事》专题培训,开启教育故事征集活动。

2021年4月13-15日
导师安丽萍、刘芳,学员王辉、师雪峰、付建河、臧家富、段长波参加石景山区“党史知识云课堂”录制工作,圆满完成任务。
2021年4月13日
特级教师工作室导师吴春萍、刘晓昕组织全区高中生物教师在京源学校开展高三小专题教学的教研活动,成员吴盼盼上《植物的激素调节》研究课。
2021年4月15日
肖伟华特级教师工作室杜江举行北京市规划办课题《基于“四角模型”理论下的高中体育球类课程核心素养提升的实践研究》课题中期汇报及带题授课活动。
2021年4月15日
特级教师蔡吉主持”研讨月”第二期参新课型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

2021年4月9日
马炳霞特级教师工作室召开骨干教师区域游戏观摩研讨活动,重点从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的目标、指导进行了深入研究探索,助力教师指导游戏水平的提升。
2021年4月10日
肖伟华特级教师工作室王世宏在北京九中举行骨干教师献课-《纪实摄影的方法与原则》。
2021年4月15日
唐翠萍特级教师工作室邀请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石芳,为我区高中政治教师做《中学考试评价改革的思考——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和评价中的落实》线上专题培训。
2021年4月15日
历史特级教师工作室师雪峰、刘庆华经导师指导,分别展示高一新课和高三试卷讲评课,得到市教研员的高度肯定。  

2021年4月16日
肖伟华特级教师工作室高笑旭在北京九中举行骨干教师献课,所授课课题为《西城一模作文讲评》。
2021年4月20日
肖伟华特级教师工作室李学、李宁做《闭合电路与函数图像》《“带电粒子得运动—以回旋加速器为例”》研究课,肖伟华做《高三物理二轮复习的双闭环模式》主题发言。
2021年4月25日
“高三学习力提升讲座”暨教学研讨月活动,特级教师成学江主讲《知识•能力•素养——高考命题的着眼点与高三复习的落脚点》,全区高中老师参加。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