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
集结令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全文如下。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为在全党开展的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现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重要意义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习近平总书记这些重要指示,深刻阐明了调查研究的极端重要性,为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当前,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国内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各种风险挑战、困难问题比以往更加严峻复杂,迫切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感悟这一重要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的必然要求,是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实践,是应对新时代新征程前进路上的风浪考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举措,是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回答“六个如何始终”的现实需要,是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提高履职本领、强化责任担当的有效途径。
二、总体要求
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促进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深入调查研究,不断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认识和把握,善于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扑下身子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使调查研究工作同中心工作和决策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更好为科学决策服务,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服务,为完成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服务。
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自觉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获得正确认识,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坚守党性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听真话、察实情,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增强问题意识,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以解决问题为根本目的,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必须坚持攻坚克难,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勇于涉险滩、破难题,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把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推进工作、战胜困难的实际成效。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了解情况,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
三、调研内容
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要紧紧围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直奔问题去,实行问题大梳理、难题大排查,着力打通贯彻执行中的堵点淤点难点。各级党委(党组)要立足职能职责,围绕做好事关全局的战略性调研、破解复杂难题的对策性调研、新时代新情况的前瞻性调研、重大工作项目的跟踪性调研、典型案例的解剖式调研、推动落实的督查式调研,突出重点、直击要害,结合实际确定调研内容。主要是12个方面。
1.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本地区本部门本领域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主要情况和重点问题。
2.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扩大国内需求、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吸引和利用外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主要情况和重点问题。
3.统筹发展和安全,确保粮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生产、食品药品、公共卫生等安全,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中的主要情况和重点问题。
4.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中的重大问题,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的主要情况和重点问题。
5.全面依法治国中的重大问题,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进依法行政、严格公正司法、建设法治社会等主要情况和重点问题。
6.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挑战,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新闻舆论引导、网络综合治理中的主要情况和重点问题。
7.推进共同富裕、增进民生福祉中的重大问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收入分配差距的主要情况和重点问题。
8.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特别是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等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
9.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方面的差距和不足,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生态安全中的主要情况和重点问题。
10.维护社会稳定中的重大问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短板,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和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的主要情况和重点问题。
11.全面从严治党中的重大问题,落实党的领导弱化虚化淡化、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不够强,干事创业精气神不足、不担当不作为,应对“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和防范化解风险能力不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等重点问题。
12.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长期未解决的老大难问题。
四、方法步骤
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分为6个步骤。
(一)提高认识。各级党委(党组)要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读书班等,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本地区本部门本领域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优良作风,增强做好调查研究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二)制定方案。各级党委(党组)要围绕调研内容,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实际,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研究制定调查研究的具体方案,明确调研的项目课题、方式方法和工作要求等,统筹安排、合理确定调研的时间、地点、人员。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主持制定方案。
(三)开展调研。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成员每人牵头1个课题开展调研,同时,针对相关领域或工作中最突出的难点问题进行专项调研。要坚持因地制宜,综合运用座谈访谈、随机走访、问卷调查、专家调查、抽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式,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调查研究,提高科学性和实效性。要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医院、学校、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等基层单位,掌握实情、把脉问诊,问计于群众、问计于实践。要转换角色、走进群众,了解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发现和查找工作中的差距不足。要结合典型案例,分析问题、剖析原因,举一反三采取改进措施。要加强督查调研,检查工作是否真正落实、问题是否真正解决。
(四)深化研究。全面梳理汇总调研情况,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充分论证和科学决策。特别是对那些具有普遍性和制度性的问题、涉及改革发展稳定的深层次关键性问题,以及难题积案和顽瘴痼疾等,要研究透彻、找准根源和症结。在此基础上,领导班子交流调研情况,研究对策措施,形成解决问题、促进工作的思路办法和政策举措,确保每个问题都有务实管用的破解之策。
(五)解决问题。对调研中反映和发现的问题,逐一梳理形成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逐一列出解决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对短期能够解决的,立行立改、马上就办。对一时难以解决、需要持续推进的,明确目标,紧盯不放,一抓到底,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放手。
(六)督查回访。各级党委(党组)要建立调研成果转化运用清单,加强对调研课题完成情况、问题解决情况的督查督办和跟踪问效;领导干部要定期对调研对象和解决问题等事项进行回访,注意发现和解决新的问题。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党组)要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作出专门部署,科学精准做好方案设计、过程实施、监督问效等各个环节工作。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负总责,抓好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调查研究的推进落实;班子其他成员各负其责,抓好分管领域和分管单位的调查研究工作。领导干部要带头开展调查研究,改进调研方法,以上率下、作出示范。
(二)严明工作纪律。调查研究要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轻车简从,厉行节约,不搞层层陪同。要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和单位开展调研,防止嫌贫爱富式调研。要加强调研统筹,避免扎堆调研、多头调研、重复调研,不增加基层负担。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搞作秀式、盆景式和蜻蜓点水式调研,防止走过场、不深入。要在调查的基础上深化研究,防止调查多研究少、情况多分析少,提出的对策建议不解决实际问题。对违反作风建设要求和廉洁自律规定的,要依规依纪严肃问责。
(三)坚持统筹推进。对表现在基层、根子在上面的问题,对涉及多个地区或部门单位的问题,上下协同、整体推动解决。统筹当前和长远,发现总结调查研究的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完善调查研究的长效机制,使调查研究成为党员、干部的经常性工作,在全党蔚然成风、产生实效。
(四)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党报、党刊、电视台、广播电台、网络传播平台等,采取多种多样的宣传形式和手段,大力宣传大兴调查研究的重要意义和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大兴调查研究的具体举措、实际成效,凝聚起大兴调查研究的共识和力量,营造浓厚氛围。
“习”语听
调查研究•专刊
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方案指出,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为在全党开展的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为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让我们一起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讲话——
方法论
关于调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三个防止”的要求,即“要防止为调研而调研,防止搞‘出发一车子、开会一屋子、发言念稿子’式的调研,防止扎堆调研、‘作秀式’调研”。“三个防止”都指向一个关键:调查研究必须树立问题意识,要对准问题、走进问题、解决问题。
近日,党中央部署了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这在历史上是不多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新征程上“国内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各种风险挑战、困难问题比以往更加严峻复杂”,迫切需要我们拿起党的传家宝,找到破解难题的“金钥匙”。
要推动党中央的重大部署落实落地,我们必须从一开始就想清楚,为何而调研?调研什么?要解决哪些问题?
一
调查研究是一种工作手段和方法,解决问题才是根本目的。
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老一辈革命家就始终把调查研究视为“秘籍”。思想上出现了迷茫、现实中碰到了难题、工作上打不开局面,首先想到的就是调查研究。
1930年,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指出,“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他还在文中提到,如果不能解决问题,那就要去调查这个问题的现状和历史,调查明白了,问题也就有了解决的办法。
1961年,面对社会主义建设探索遭遇的一系列困难和挫折,特别是农业生产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次下滑,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推动制定出台了“农业六十条”“手工业三十五条”“商业四十条”等一系列政策,破解了发展中的难题困惑,农业实现了恢复性增长。
2020年3月,抗击新冠疫情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到浙江宁波舟山港考察复工复产。据《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记载,习近平总书记就是在浙江考察时发现并感觉到,现在的形势已经很不一样了,大进大出的环境条件已经变化,必须根据新的形势提出引领发展的新思路。回京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鲜明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可见,每一次调查研究,都应该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而且越是困难时期,越要深入基层、走进问题、寻找答案。
今年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改革发展各项任务异常艰巨、深层次矛盾亟待破解,特别是外部不确定、难预料因素明显增多,“黑天鹅”“灰犀牛”“回头浪”“拦路虎”时有出现,迫切需要我们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拿起调查研究这个“武器”攻坚突破。
二
调查研究要解决问题,关键在于走进问题。《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明确,要重点研究解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长期未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我们尤其需要增强问题意识、担负破题使命。这个过程中,应处理好五对关系:
把握全局和局部。《方案》中提到,要紧紧围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同时,明确了12个方面的调研内容。在开展调查研究时,既要把局部的问题摸清楚,也要站在高质量发展的全局去思考问题、找准定位。
比如,当年习近平同志擘画“八八战略”前后,就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研。他到嘉兴、湖州等地调研后,有了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的思路;在温州、义乌等地调研后,又形成了关于民营经济体制机制创新的想法,等等。在每个地方调研发现的问题不尽相同,但始终着眼全局,最终形成“八八战略”的整体谋划。
兼顾当前和长远。当前是基础,长远是目标。调查研究要增强系统性、前瞻性,既立足当下,沉到一线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着眼长远,有针对性地部署牵引未来的重大规划、重大改革,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
比如,改革开放之初,为了考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能否在世纪末达到1000美元,邓小平同志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他既去了陕西、四川等内陆地区,也到了江浙沪等沿海地区。在此基础上,他不断调整设想,最终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设计了清晰切实的战略目标和步骤。
穿透宏观与微观。调查研究最微观的对象就是个体,但穿透微观个体,又能折射出社会全貌。调查研究不能忽视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和“关键小事”。
比如,纪录片《我为群众办实事之局处长走流程》中,某地人社部门一位领导干部,对外卖小哥工作进行了体验式调研。一天外卖送下来,累瘫的他感叹:“这个钱太不好挣了。”后来的一年里,该部门牵头为户外劳动者建起100多个务工人员之家,真正帮助了务工群体。
分清主要和次要。在调查研究中,难免会发现各式各样的问题,来自不同思想理念、行为方式、利益诉求的矛盾。调研正是一个在矛盾中抽丝剥茧、理清思路,在多目标平衡中找到最优解的过程。
比如,习近平同志在安吉余村调研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这就是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产生冲突时,加强利弊分析研判,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最终找到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的解题思路。
联系特殊和普遍。有的问题是点上的,有的问题是面上的,调查研究既要注意分层分类,兼顾到个体、少数的特殊性,防止简单“一刀切”;也要以点带面、层层推进,归纳总结出普遍性问题,找到普遍性规律。
比如,1930年5月,毛主席在赣粤闽三省交界的寻乌县城,开展了为期20余天的社会调查,最终形成8万多字的《寻乌调查》。通过调查,毛主席对寻乌乃至整个赣南农村有了深刻认知,后来将其转化为党的农村土地政策。
三
在笔者看来,这次调查研究中,我们应该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凸显浙江特色。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四种方式,是走进问题的关键,应大力提倡:
其一,小切口的大调研。一项好调研往往能从小切口中找到大课题,用小杠杆撬动大成效。多方面平均用力、“撒胡椒面”式的调研无法触及问题本质,也很难解决实际问题。
当下,浙江正在深入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特别是三个“一号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在调研中弄清楚产业能级、创新模式、数字赋能等方面的难点在哪里,贸易投资、政府服务、法治保障等方面的环境还缺什么,“地瓜经济”提能升级、自贸区平台能级提升、保障外贸畅通等方面还存在哪些堵点等等,以小见大、举一反三,才能推动系统性跃升。
其二,沉下去的深调研。焦裕禄有句名言:“蹲下去才能看清蚂蚁”。调查研究既要身入,也要心入,不能心猿意马、蜻蜓点水。尤其是时间要保证,不能跟这个结合、与那个一起,把调查搞成了“指导”、把研究搞成了“活动”。
比如,要鼓励开展蹲点调研、驻村调研,老老实实地在基层住上几天,田间地头走一走,背街小巷看一看,社情民意听一听,通过细微观察作出真实判断,进而“解剖麻雀”,而不是“被安排”,去走那些精品路线,去看那些个案“盆景”,还给基层增加负担。
其三,前瞻性的新调研。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调查研究,既要对当下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也要增强对未来的预见性、洞见力,率先提出解决方案、找准对策打法。
浙江在很多领域走在前列,也意味着会遇到其他地方没有遇到过的难题。特别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道全新考题,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没有可供参考的经验,因此也是调查研究必须啃下的“硬骨头”之一。只有以调研开局,敢于说新话、走新路,才能在时代的追问中抢占先机、掌握主动。
其四,制度化的常调研。调查研究不能“一阵风”,要持之以恒地坚持,在全社会刮起好学能文的学风、求真务实的作风、清新朴实的文风,形成制度、增强自觉。
尤其要建立调研工作的闭环,对于一项重大决策,事前是否进行了充分深入的调研;对于重点工作项目的执行情况,是否建立了跟踪式调研、督查式调研;对于解决那些长期未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是否建立了清单化的调研推进机制,等等,真正打开从调查研究到解决问题的转化通道。
走进问题,才能走进群众的心坎里。因为通过对问题的一次次逼近,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服务基层的好办法也就不远了。
方法论
方法论
中共中央办公厅日前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在严明工作纪律方面强调,调查研究要采取“四不两直”方式。这里的“四不两直”方式是什么呢?编者通过查询文献资料进行梳理,供读者学习参考。
定义
“四不两直”即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一句话概括,“四不两直”就是上级为了解掌握基层的真实情况、真实想法、发现真实问题而形成的一种工作方式。
由来
一般认为,它最早诞生于安全生产领域,是一种暗查方式。 据2013年10月28日的一则新华社报道,当年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全面推行“四不两直”暗访抽查方式,并出台《转变作风开展安全生产暗查抽查工作制度》等制度规范,明确暗查抽查工作要采取“四不两直”方式。
作用
“四不两直”的出现,破解了以往“暗访不暗”、检查走形式等诸多问题,甚至以制度形式明确了“不用陪同接待”。
“四不两直”让检查由明转暗,大大减轻了基层的压力,让基层从迎“检”中脱出身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真抓实干。
方法论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方案指出,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作为在全党开展的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也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法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多到分管领域的基层一线去,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集中、工作打不开局面的地方去,体察实情、解剖麻雀,全面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当前,面对繁重艰巨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和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根本,是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纽带。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要坚持实事求是。调查研究本质上就是实事求是,做到实事求是的前提和基础,就是深入基层开展实地调研,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要躬身到基层接地气,而不要闭门造车,坐在会议室看报告、听汇报,也不要隔着玻璃挥挥手、拍拍照。不要走马观花,而要“下马看花”,去田间地头、去房舍灶头,多些泥土味、多些一线情。不要蜻蜓点水、以偏概全,而要蹲下身解剖“麻雀”,沉下身子听真话、察实情,有一是一、有二是二,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要坚持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只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用脚步丈量民生,问计于民、问政于民,才能把调查研究作为听民声、聚民意、映民情的有效途径。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充分坚持群众主体地位,拜人民为师、与群众交友,自觉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获得正确认识,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要扑下身子、走向基层、走入群众,深入研究群众需求的新变化和差异性,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赢得群众信任和信赖,不断增强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要坚持问题导向。调查研究不是为调查而调查,而要有的放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毛泽东曾形象地比喻“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开展调查研究,必须找准“调研之风”的“风向”,有的放矢地“吹”向群众所需所盼,不让“调研之风吹之即散”。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加以系统化、规律化,不断提高调查研究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把调研成果转化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以调研成果推动工作落实,让群众满意、让百姓放心。
方法论
新的赶考之路上“旌旗猎猎千帆竞”,各级领导干部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然而,有些领导干部却在紧要关头走了神、松了劲,成为拖后腿的“躺平者”。领导干部选择“躺平”,无论是出于主观的不想干不会干,还是因为客观的不能干不好干,都是对人民赋予的权力的亵渎,对国家治理效能的拖累,对党和政府公信力的损害。要坚持察表析里、分类施策,针对领导干部“躺平”的深层诱因,因人制宜地治理和帮扶,让他们重新焕发奋进的志气、骨气、底气,自觉地站起来、坚决地干起来。总的来说,领导干部“躺平”的主客观诱因和实践表现可大致归纳为以下四类。
初心淬炼不纯“骨头软”。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把牢这个“总开关”方能补钙壮骨,忠诚为党分忧、竭力为民奉献。有的领导干部“总开关”失修,初心使命一点点“跑冒滴漏”,忘了“入党为什么、当官干什么、身后留什么”,担当情怀和奋斗激情逐步退化,沦落到稀里糊涂当官、浑浑噩噩混日子,甚至一些年轻干部也抱着“老人”心态不思进取,整日打不起精神、提不起兴趣,就像个陀螺“不抽不动”。有的领导干部受不良风气侵袭,理想信念滑坡、价值观念扭曲,以钻营懈怠为荣、视实干苦干为耻,对组织交给的任务拈轻怕重、讨价还价,在重大斗争面前爱惜羽毛、牢骚满腹,个人利益想得多、漂亮口号喊得响、为民实事干得少。
担当本领不强“底气弱”。越是改革发展任务繁重,广大领导干部越要一刻不停地增强本领,如此才能从容应对新挑战、肩负起时代重任。有的领导干部缺乏增强本领的敏锐性,面对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势、复杂多变的工作形态,仍机械采用老办法、旧思路,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的自觉性不足,面对新形势新矛盾束手无策,无奈之下只好撒手“躺平”。还有的领导干部只想当官不愿干事,平日当惯了“口号党”和“甩手派”,一旦面临急难险重任务,即便想干也不会干,担心干不好会“现出原形”,于是搞起了明哲保身,采取“躺平”的方式把自己不胜任新形势新要求的“真面目”掩藏起来。
关爱激励不够“心劲差”。好干部是严格监督约束出来的,也是真诚关爱激励出来的。要注重加强对敢担当、善作为干部的激励使用,充分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有的单位选人用人导向有偏差,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差区别不大,甚至有些领域出现了“不干无过,多干有错”的不良现象,有些敢闯敢干的干部还要提防角落里飞来的“冷枪暗箭”,让那些原先冲锋在一线的同志心寒、心塞。有的单位对干部没有做到用当其时、人尽其才,罔顾事业发展需要和干部成长规律,大行论资排辈、平衡照顾之道。年轻干部成长的隐形台阶仍未打破,一些曾经满腔热情的干部缺少大展其长的舞台,久而久之深感没有奔头和盼头,也就顺势“躺平”。
干事生态不佳“掣肘多”。干事生态好,则人心顺、干劲足、发展好;干事生态差,则风气坏、人心散、弊病生。有的单位抓改革促发展缺少真招实策,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却花样迭出,层层加码的考核督查、交叉重复的创建评比,耗费了干部大量时间精力,让大家分心、分身乏术,也严重挫伤广大干部的干事积极性。有的单位工作思路不科学不清晰,却不顾实际对下瞎指挥,动不动就搞“一刀切”,各种“一票否决”和“高压线”让基层干部束手束脚、如履薄冰,严重干扰基层的工作方向,给他们放手开展工作制造了人为障碍。还有的单位工作部署朝令夕改,虽美其名曰“创新”实则瞎折腾、乱作为,不仅让基层干部两眼发蒙无所适从,更消磨了干部的干劲、助长了“躺平”之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对“躺平者”要予以“当头棒喝”,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壮骨铸魂,持续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引导广大领导干部牢记初心使命,始终不忘“来时路”、不停“脚下步”,做到干字当头、争为人先。同时,要着力从改进生态机制上下功夫,激励引导广大领导干部鼓足干劲,用奋斗身姿书写新时代的精彩华章。
管理监督要“狠心”。管好“关键少数”才能带好“绝大多数”,特别要教育引导“一把手”以上率下,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带出一支“能干能拼”的生力军。要加强日常监督和警示教育,对不珍惜组织信任、不作为懒作为的领导干部要及早咬耳扯袖,对担当不够、作风不实、执行不力造成不良后果的决不姑息迁就,坚决依法依规问责处理,形成“不养懒汉”的清风正气。树立崇尚实干实效的政绩观,对照干部日常考核成果及时“修枝剪叶”,让无为者、平庸者、懈怠者无投机之处,有为者、能为者、善为者有用武之地。
“习”语听
调查研究•专刊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始终从中华民族最深沉精神追求的角度看待优秀传统文化,从国家战略资源的高度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从推动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的深度创新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使之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传承和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引了方向。
古人说:“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经常讲跳出历史周期率问题,这是关系党千秋伟业的一个重大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兴衰成败。如何跳出历史周期率?党始终在思索、一直在探索。
——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讲话
(2022年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