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是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建设金融强国的精神支撑。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五要五不”实践要求的五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辅相成、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我们要在实践中全面把握、全面贯彻,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本期专刊编发关于培育和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解读、评论文章,请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领会。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宣传部 (党委群工部)党支部):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为新时代中央银行履职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提供强大支撑
论坛•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以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助推金融高质量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提供强大支撑
学习宣传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要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这一重大课题,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核心要义,为金融系统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指明了方向。
一、全面理解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深厚思想基础和重要现实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提供了深厚的思想道德基础。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我们党坚持“两个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特别是“第二个结合”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必须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新时代金融发展赋能,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一诺千金”“兼善天下”“利济苍生”等丰富的思想道德精髓,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守好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根和魂。
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的必然要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必须以文化的兴盛为支撑。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离不开文化的有力支撑和丰厚滋养。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是金融系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必然要求;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的必然要求;是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稳健运行的必然要求;是坚持问题导向,破解金融领域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必然要求;是坚持守正创新,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必然要求。
二、深刻把握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内涵要义和实践要求
要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人无信不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重信践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金融行业以信用为基础,没有诚信寸步难行,必须坚持契约精神,恪守市场规则和职业操守,坚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要发扬“铁算盘、铁账本、铁规章”传统,坚持不做假账,做到讲原则、守规矩。要加强行业自律,坚持欠债还钱,珍惜声誉,不当老赖,对严重失信者终身禁业。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形成“守信受益 失信惩戒”社会信用环境。
要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金融具有功能性和盈利性双重属性,不能单纯以盈利性为目标,盈利要服从功能发挥。金融行业要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坚持国家利益优先、人民利益至上,增强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多样性、普惠性、可及性,切实履行好社会责任,实现金融与经济、社会、环境共生共荣,让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
要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稳健审慎”是经过长期实践总结出的经营智慧和生存法则。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开放和安全,兼顾短期长期、稳增长防风险和内外均衡,把握好稳和进的关系,切实维护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稳妥推进重点领域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建设,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金融行业要树立正确的经营观、业绩观和风险观,既看当下,又看长远,不贪图短利,不急躁冒进,不超越承受能力而过度冒险,坚持稳健审慎经营。
要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立场观点方法。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守正,就是要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着力做好“五篇大文章”;创新,就是要紧紧围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便利人民群众,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不能搞偏离实体经济需要、规避监管的伪创新、乱创新。
要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法者,天下之准绳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法治思想,强调法律对国家秩序的重要性。金融领域是强监管、重规则的领域,金融业活力靠市场,秩序靠法治,整体都要在法治化轨道上运行。要及时推进金融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立法,加大执行力度,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持续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实现金融监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要牢固树立法治意识,严格遵纪守法,自觉依法行政、依法经营。
三、积极探索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有效路径
把牢正确政治方向,坚持党对金融文化建设的全面领导。党的领导是坚持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最本质的特征和建设金融强国最根本的政治优势。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切实把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转化为加强文化建设的实际成效。金融系统各级党组织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把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放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的大局中认识和把握,牢牢把握文化建设正确方向。要切实担负起加强文化建设的主体责任,把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重要论述精神的一项长期任务,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狠抓贯彻落实,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金融干部人才队伍。习近平总书记以“五要五不”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核心要义,金融系统必须坚持贯穿融入结合、落细落小落实,将“五要五不”要求体现在金融监管、行业规范、管理理念、行为准则、业务流程等各方面,让“五要五不”真正成为金融系统的工作导向、行动标尺,成为金融从业人员日用而不觉的行为习惯和自觉遵循。人民银行广大干部职工要按照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要求,自觉以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涵养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政治品格,以实际行动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涵养守正创新、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精通金融业务,把握金融工作规律,狠抓工作落实,不断提升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素质。
树立鲜明价值导向,以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塑造金融行业良好精神面貌。坚持以文化人,进一步发挥中国特色金融文化铸魂育人的作用。立足新时代金融实践,深化对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宣传研究阐释,将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同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和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作用,引导金融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的基础上,学有标杆、追有榜样。要推动健全行业自律机制,明确行为准则,强化追责问责,匡正行业风气,振奋金融系统干部职工精神面貌,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条件。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宣传部 (党委群工部)党支部):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为新时代中央银行履职提供有力支撑
学习宣传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这一重大课题,以“五要五不”深刻阐释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内涵要义和实践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是“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在金融领域的生动体现。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宣传部(党委群工部)党支部结合部门职责和履职实践,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关于金融工作论述摘编》,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为新时代中央银行履职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一、深刻认识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重要意义
(一)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是建设金融强国的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要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中国人民银行深刻认识到,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就是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新时代金融发展赋能,在金融领域进一步凝聚共同价值,形成行为规范,塑造行业新风,着力提升金融领域文化“软实力”,守好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根和魂。
(二)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是中国人民银行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文化思想进一步深化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五要五不”的实践要求,既充分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一诺千金”“兼善天下”“利济苍生”等丰富的思想道德精髓,又高度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诚信、平等、公正、法治等要求。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是加强央行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定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
(三)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是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央行干部人才队伍的现实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对金融干部人才队伍提出了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要求。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任务,对央行履职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坚持“三个过硬”标准,培养锻造讲政治、敢担当、善作为、守底线的央行干部人才队伍。加强系统干部职工思想教育既要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和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又要坚持以文化人、铸魂育人,充分发挥文化的浸润作用,使“五要五不”要求逐渐成为广大干部职工行为习惯和自觉遵循,为央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夯实思想基础、提供有力支撑。
二、中国人民银行系统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现实基础
(一)红色金融史中蕴含的价值追求和精神理念为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提供了丰厚土壤。在我们党领导金融事业发展的辉煌历程中,一代代金融工作者攻坚克难、开拓创新、接续奋斗,积累了推动金融事业发展的宝贵经验,在红色金融发展历程中形成的道德观、义利观、治理观等观念,为现代金融治理理念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人民银行历来高度重视红色金融史研究和学习宣传工作,把红色金融精神的挖掘、红色金融基因的传承放在重要位置,引导干部职工通过加强红色金融史的学习,厚植家国情怀,坚守为民初心。
(二)持续深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夯实系统干部职工思想道德根基。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坚持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常态化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大力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深入开展“强国复兴 央行有我”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深入推进“金融为民”志愿服务,持续开展文明单位、青年文明号等创建活动,以“我们的节日”活动为载体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四个自信”显著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
三、坚持守正创新,让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深入人心
(一)根植中华文明、立足金融实践,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阐释解读。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金融史中的宝贵资源,立足新时代金融业改革发展的具体实践,不断深化对“五要五不”内涵要义和实践要求的认识,深入阐释蕴含其中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讲清楚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从哪里来”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结合中国人民银行履职,找准培育践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结合点和着力点,讲清楚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向哪里去”的实践路径、方式方法。
(二)加强教育引导、明确价值导向,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对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认知认同。持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金融工作论述摘编》,不断深化对金融工作本质规律和发展道路的认识,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围绕“五要五不”要求开展学习交流讨论,引导干部职工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进一步深化认识、凝聚共识。广泛开展理论宣讲和文化宣传,创新话语表达,用好线上线下平台载体,推动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深入人心。注重挖掘先进典型事迹,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学有标杆、追有榜样。
(三)拓展平台载体、注重实践养成,引导干部职工自觉做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践行者和弘扬者。持续深化“我们的价值观、我践行”活动,引导干部职工涵养职业操守、培育职业精神、树立行业新风。深入推进文明单位创建,把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贯穿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引导干部职工加强道德修养、提高文明素养。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引导干部职工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持续深入开展“强国复兴 央行有我”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动员干部职工立足岗位履职,以崭新风貌积极投身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的生动实践。
(四)加强组织领导、凝聚工作合力,推动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齐抓共促、全系统上下联动的央行文化建设新格局。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任务,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推动各级党委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把握文化建设规律,结合系统实际,把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重要论述的一项重要任务,坚持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常抓不懈,推动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牵头负责,各部门齐抓共促,全系统上下联动、群团组织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凝聚以文化人、以文立心、以文铸魂的合力。及时梳理总结在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过程中的有效经验做法,加强交流互鉴,展现百花齐放的央行文化建设新气象。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微信公众号,2024年6月28日
解读文章
中国人很早就有记述和评价货币金融现象的传统。虽然中国现代金融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近代以来“西学东渐”的结果,是逐步从欧美传入的,但其发展与创新始终需要根植在中华民族丰沃的文化土壤上。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是我国新时代金融发展规律的探索沉淀和集中体现。
理解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孟子•离娄上》所说的“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与《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所说的“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与现代金融的理念高度契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金融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始终坚持诚信底线和契约精神,恪守市场规则和职业操守。这就要求金融系统要尊重客观事实、严格信守承诺,这是金融诚信体系建设的根本基础,也是风险早识别、早处置的重要保障;同时,要增强道德修养和法治意识,将诚实守信融入各项业务中,不逾越道德底线以及法律底线,严防道德风险,坚决惩治犯罪和腐败行为。
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利济苍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强调追求经济利益要以符合道义为前提,克制唯利是图的欲望欲念。相较其他行业,金融行业天然地带有精打细算、在商言利、追逐利润等特殊“标签”。事实上,金融有两重属性,既有盈利性也有服务的功能性,其中功能性应该是第一性,不能单纯以盈利性为目标。金融行业要树立正确的义利观,胸怀“国之大者”,正确处理义与利的关系,坚持金融的政治性和人民性,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让金融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切实增强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多样性、普惠性、可及性,切不能以损害国家及人民利益为代价来换取自身私利。
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慎重则必成,轻发则多败”等传统文化思想,强调要把握好快与稳的关系,克制急于求成的思想倾向。金融业是特殊的高风险行业,必须始终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永恒的主题,不能急功近利。“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是古人重要的处世准则,与当前金融行业重视风险防范、坚持稳健发展的做法一脉相承。当前,面对复杂严峻的全球金融风险以及依然突出的国内金融矛盾,金融行业要树立正确的经营观、业绩观和风险观,既看当下,又看长远,不贪图短利,不急躁冒进,不超越承受能力而过度冒险,坚持稳健审慎经营,既要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推进金融发展,又要扎实稳妥地化解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知常明变”等传统文化思想,强调既要坚守真理,又要勇于创新。创新是推动金融业前行的动力,金融系统既要恪守正道,又要开拓变革。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当前,守正就是要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力度,着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 融“五篇大文章”;创新就是要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不能搞偏离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需要、规避监管的伪创新、乱创新,更不能打着创新的名义大搞资金体内循环、脱实向虚。
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守法不逾矩”“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法治思想源远流长,金融业与“金钱”打交道,天然面临着较高的道德风险、操作风险,必须坚持强监管、重规则、严法治,以立法的强制性与权威性对自身行为进行规范约束。金融业的所有业务,都要在法治化轨道上运行,要牢固树立法治意识,严格遵纪守法,自觉在监管许可的范围内依法经营、合规操作,不能胡作非为、突破底线。应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监管。
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当前,金融领域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亟待破解,金融系统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尚待夯实,金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质效有待提升,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和化解能力亟须提高,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以文化软实力助力金融强国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
加强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建设,是借鉴国内外经验教训、增强我国金融自我约束力的必然要求。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影响了其金融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金融监管制度一度被当作金融发展的障碍,金融活动逐步脱离产业经济基础,金融产品“创新”套利,资金空转,金融资产泡沫高企,社会经济动荡加剧。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以及2023年初以来多家美欧银行的倒闭事件,对我国金融发展和创新有着深刻的警示意义,必须摒弃消极思想的影响,为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立根固本、提供重要文化滋养。在从金融大国走向金融强国的关键时期,面对世界各国在金融领域的激烈竞争,中国需要打造强大的金融机构,完善重要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提升金融制度规则的影响力,更需要培育提升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等文化“软实力”。金融系统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不断强信心、聚人心、筑同心,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切实把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内化为推动金融强国建设的思想武器。
一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彰显金融的“家国情怀”。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切实把党的领导的制度优势和金融业的“家国情怀”转化为加强文化建设的实际成效。具体来看,要把金融行业与“金融人”服务实体经济的探索、作为、贡献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局,用“国之大者”去考量和讲述,从对金融行业实践与发展的描绘中折射出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二要突出金融的人民性,体现金融的人文关怀和温度。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与西方金融发展之路的显著区别,也是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题中之义。金融理应服务大多数人而不是少数人,致力于解决经济金融运行中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金融系统宣传思想工作要彰显金融工作的人民性,不应只盯着年度收入、机构盈利、产品销量等,更要思考、挖掘、展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背后的人文关怀,传递金融服务的温度,弘扬金融正能量。
三要注重挖掘优秀典型,助力打造忠诚干净有担当的金融干部人才队伍。20世纪50年代,山西省农信社吕开化一心为公、两袖清风、扎根基层、服务“三农”的动人事迹,成为那个年代农信人的宝贵财富;20世纪80年代,中国建设银行张富清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品质,恪尽职守、担当使命的务实作风,无愧于“时代楷模”的荣誉称号。新时代的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需要有新的优秀“金融人”不断涌现。要通过树立优秀典型,塑造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的价值观、提升其职业素养。要德治与法治相结合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引导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扎扎实实落实在本职岗位上、具体行动中,以文化力量助力完善金融队伍行为规范、道德修养,并提升创新活力,为金融高质量发展夯实文化之基、铸牢文化之魂。
来源:银行家杂志,2024年7月20日
作者:李琪
解读文章
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以统筹“两个大局”为时代背景,内嵌于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从思想基础上讲,其根源于“两个结合”,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魂,立足当代中国实际,服务金融高质量发展;从内涵上讲,其包括“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五大实践要求,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强调规矩意识和规律意识。当前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应以“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为基础,以金融人才为重要载体,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和金融强国建设提供“软实力”支撑。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离不开文化的有力支撑和丰厚滋养。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中提出“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并将其概括为“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五个方面的实践要求,深化了党对金融工作本质规律和发展道路的认识,为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一、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时代背景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既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又彰显了现代金融元素、金融理念和金融精神,是“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在金融领域的生动体现。
(一)统筹“两个大局”为中国金融文化发展提出新要求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交织交融、相互激荡。一方面,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格局正在发生由量到质的变化;另一方面,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与此同时,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可能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这些为推进金融工作和发展金融文化提出了新要求。
第一,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个大局”相互影响、相互交织、相互激荡,我国金融改革发展稳定面临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一方面,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同时,一些国家炮制“去全球化”“去中国化”逆流。金融领域成为大国博弈的必争之地,金融制裁和“金融武器化”严重威胁发展中国家金融安全。另一方面,在新一轮科技革命驱动下,全球化、金融化和数字化出现耦合演进趋势,推动金融创新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萌生迭代,各种新型金融风险不可避免随之伴生,对金融安全不断构成新的挑战。因此,必须统筹好金融发展和金融安全的关系,充分认识发展与安全的辩证统一性——既要在金融发展中体现风险底线和安全考量,也要在金融安全中包容金融创新和金融发展,努力实现金融发展和金融安全的动态平衡。我们需要培育新时代的金融安全文化,把底线意识和稳健审慎深植到金融经营和金融监管的每一个环节之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效率,又要更有效地维护社会公平,更好实现效率与公平相兼顾、相促进、相统一”。这一论断表明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统筹好效率和公平。一方面,效率是实现公平的重要基础。金融作为国民经济的血脉,应积极流向社会经济的关键领域,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持久动能,带动社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公平是提升效率的有力支撑。金融业应自觉加强普惠性和包容性,打破金融“嫌贫爱富”的惯性思维,降低准入门槛,使金融服务触达更多的低收入人群和小微企业。因此,我们需要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一方面瞄准效率,以高水平金融供给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另一方面注重公平,服务和“让利”广大群众和小微企业。
(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内嵌于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的基本要义概括为“八个坚持”。其中,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根本遵循;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核心任务;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原则。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内嵌于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因此,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的根本遵循、核心任务与重大原则,也决定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价值取向、核心主题和实践路径。
第一,“根本遵循”决定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价值取向。政治性和人民性是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最大的价值观,一切是非、对错、好坏、优劣都以之为根本准绳。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根本在于坚持党的领导,以人民的美好生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核心任务”揭示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两大主题。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围绕金融工作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金融风险两大主题展开。二者共同引导金融政策、金融制度和金融监管规则的制定,指导金融机构确立职责使命、战略目标和实施路径,指导金融从业人员明确职业定位和行为操守。
第三,“重大原则”指明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实践路径。“重大原则”系统总结了新时代金融工作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关系的基本经验,也指明了发挥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引领作用的“用武之地”,包括金融的创新和发展、金融的改革开放以及金融稳定等方面。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要求我们培育有效指导金融经营和金融治理的优质创新文化,强调守正创新的重要性和依法合规的底线要求;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则分别要求我们结合风险防范主题,在推进金融改革开放和金融治理中贯穿稳健审慎的原则。
二、“两个结合”是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思想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这表明,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当中蕴含的中国特色,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移植,也不是中国传统金融经营和金融治理文化的再现,而是将优秀传统金融文化注入现代金融理论,实现本土传统货币金融智慧与现代金融理论的有机结合。这种结合不是拉郎配式的拼凑,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之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这一论断指明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必然脱胎于中华文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一方面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另一方面也汲取了我国传统金融经营与治理经验。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崇尚中庸的方法论以及注重个人道德修为的处世法则对于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具有突出意义。
第一,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尚书•大禹谟》说:“正德、利用、厚生,惟和”。春秋时期思想家将其总结为圣王“三事”并作了进一步阐发:“正德以率下,利用以阜财,厚生以养民,三者和,所谓善政”。(《尚书正义》)“三事”承载着中华文明古老的价值理念,很早就成为中国历代国家和社会的基本原则,经过现代诠释后,依然对社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正德以率下”是要建立社会的“合德性”(类比合法性与合理性)标准;“利用以阜财”是支持正德的工具或手段;“厚生以养民”是正德、利用的旨归和自然结果。“三者和”要求金融发展以人民为中心,发挥好服务实体经济(“阜财”)的作用,厚泽民生、切实提升金融服务的普惠性、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第二,崇尚“执中”或“致中和”的方法论。中庸作为方法论和实践原则,着眼于矛盾双方的统一,强调事物发展中平衡和稳定的一面,不仅深刻影响了几千年来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道德标准,也在日用不觉中潜移默化地塑造了中国古代经济金融发展的特色。金融领域,“执中”或“致中和”的代表当属《管子》的“轻重论”。《管子•国蓄》中认为:“凡轻重之大利,以重射轻,以贱泄平,万物之满虚随财准平而不变,衡绝则重见。人君知其然,故守之以准平。”实质上是利用市场规律达到一种动态平衡。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中庸思想落实到具体实践上,落实到金融发展上,就是通过权衡达到动态最优。具体来说就是在义与利、快与慢、发展与安全、德治与法治、守正与创新等重要关系中实现真正的“中和”。
第三,注重个人道德修为。钱穆在《国史新论》中提出:“(中国)两千四百年,士之一阶层,进于上,则干济政治。退于下,则主持教育,鼓舞风气。在上为士大夫,在下为士君子,于人伦修养中产出学术,再由学术领导政治。”士是一种兼具现实性和超越性的文化。曾子强调的“吾日三省吾身”(《论语•述而》)、“士不可以不弘毅”(《论语•泰伯》)等是中国人不变的精神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个人道德的推崇决定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关注重点之一是金融从业人员的思想境界和行为操守。以传统士人“修齐治平”的理想顺序来衡量,对于金融从业者来说,诚实守信、依法合规是底线要求。
2.传统中国的金融思想文化
在实践方面,中国在西周时期就已出现了国家的财政储备和调控机构“泉府”;到北宋时,在四川地区产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再到南宋时,政府发给盐商可转卖的盐引,以其为基础,形成了国债发行的雏形;到元代,虽然是少数民族政权,但政府更进一步干预金融领域,建立并短暂维系了具有现代特征的储备货币治理体系。在思想方面,先后出现了管子的轻重论、司马迁的货币起源说、王莽的利息说、沈括的货币流通速度说、袁燮的论劣币驱逐良币等论述和观点。由于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这些思想智慧塑造着服务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生成的现代金融体系的历史文化根基。通过考察中国金融史和中国金融思想史,我们发现中国古代的金融实践和金融思想可以归为两类,即金融经营文化与金融治理文化,前者注重信义,后者注重稳定。
一是注重信义的金融经营文化。中国民间金融市场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早在夏商时期就出现了宗族内部的借贷活动,至南北朝时期已出现兼营信用业务的机构——寺院,以及专门从事典当业务的质库。以南北朝为起点,中国传统民间金融业经历了长达十五个世纪的漫长演化,取得了一系列的创新成果。元代以后,中国民间金融业的发展显著快于官方。其中,明代中晚期出现的钱庄和清代中叶出现的票号是中国传统社会晚期最重要的两种金融组织。这些组织在其发展过程中内生出了相近的金融经营文化。钱庄和票号都追求自身的“信用昭著”,并以此为荣。以钱庄业为例。钱庄与小型的质押店不同,专注于信用放款,很少接受商户的抵押。传统钱庄的风控既依靠静态的“跑街”(即实地的信用调查),也依赖更加动态的钱庄与商户的“交情”。尽管这种经营方式仍具有人格化交易的色彩,不利于金融业务的范围拓展和内涵深化,但也反映了中国传统金融信义文化的基本特点。此外,资力雄厚的钱庄也对外发行庄票(具有准货币职能)。庄票的流通全凭钱庄自身的信用支撑。
二是注重稳定的金融治理文化。中国古代金融治理长期存在“政治导向”和“效率导向”两种竞争性导向。所谓政治导向主要是指限制金融活动,不使其动摇国家稳定;而效率导向,由于古代没有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的概念,主要是指政府利用金融活动,增加财政收入,达到“理财”的目的。对此,历代政府多采用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相结合的治理措施。其中正式制度包括通过价格管制限制金融业利得;通过发展官营资本,直接参与资本运作等。非正式制度则包括有意降低商人的社会地位,利用儒家价值观引导资本“向善”以及鼓励民间资本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等等。从中国古代的资本治理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的金融治理文化注重维护社会稳定,注重通过较为“柔性”的文化价值观建设引导金融发展。但过分强调伦理的“财富观”、僵化的“重农抑商”文化等值得反思。因此,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需要去芜存菁,在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之魂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使中华文明朴素的社会主义元素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被激活、继承和发扬,实现了从以民为本到人民至上、从厚生富民到共同富裕、从义利兼顾到以义取利等一系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体来说,人民性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揭示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作为上层建筑对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对于金融的地位、性质、作用和与实体经济关联的明确认识则为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1.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本质特征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鲜明的特征,从其研究的出发点到研究对象,再到探寻人类彻底解放的理论旨归,无不体现出人民的立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恩格斯则强调:“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强调人民至上,指明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必须坚持人民立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开宗明义指出,摆在政治经济学面前的“首先是物质生产”,因为人要生存,“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而生产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正是要满足这些需要。金融作为“国之大者”在本质上也服务于这些需要,因此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是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应有之义。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终极指向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劳动异化的研究不仅针对劳动异化本身,也高度关注人与人关系的“异化”。金融从业者的劳动由于靠近资本,被异化的可能性和程度都更大,因此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应从避免金融从业者劳动异化的视角出发,倡导以义取利。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其中,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文化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一直“无形胜有形”地深深扎根于经济政治社会之中,其发展程度必然受到经济发展的制约。如果没有经济建设的支撑,文化建设就会因缺乏物质基础而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培育金融文化,既不能脱离经济基础,也不能背离经济金融的发展需求。而金融文化则会通过金融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规范等具体地反作用于经济建设。其中,先进的文化、优秀的文化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更为强劲的动力,更加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不仅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而且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作为增强金融软实力,激发“日用而不觉”、深沉持久力量的重要举措,在当前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积极参与金融领域国际竞争中大有可为。
总之,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指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本是带动各类生产要素配置的重要纽带,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同时由于其具有逐利本性,如不加管理和约束,就会给经济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危害。这决定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用武之地”,即服务于规范和引导我国资本健康发展:一是治理各种金融乱象,不使资本胡作非为;二是服务实体经济,防止脱实向虚。
三、 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实践要求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我国“金融领域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有的还很突出,经济金融风险隐患仍然较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高,金融乱象和腐败问题屡禁不止,金融监管和治理能力薄弱”。这些问题和乱象的存在,不仅严重威胁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也极大限制了金融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质效。究其原因,既有制度的因素,也有人的问题。具体来说就是金融从业人员不守规矩,忽视规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首先要“管住人”。“管住人”既要依靠法律制度的“硬约束”,也要用好文化的力量。
(一)筑牢规矩意识
规矩是底线。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重点是筑牢规矩意识,积极发挥伦理与法理、德治与法治的各自优势和组合效能。
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信用是现代金融的基石,不仅是诚信意识与守约践诺的道德修养,也是人与人之间、社会机构之间、商品或货币交易之间形成的一种相互信任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反映了社会成员获得他人信任的资本,被认为是“最大的社会资本”。如前所述,中国古代金融经营文化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注重信义,诚信位居首位。票号、钱庄等新金融组织的出现,将中国的信用体系和信用文化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由此带来了商业利率的下降,促进了当时商品经济的繁荣。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金融机构信用水平的上升有助于直接降低资金供需双方的信任成本,提升金融市场流动性和效率,对于实体经济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金融业和货币打交道,天然面临着较高的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想要让其不胡作非为,必须礼法结合、德法共治。所谓“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德治与法治的组合拳方能最大化治理效能。一方面,要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完善金融立法,加强金融执法,让金融监管“长牙带刺”,“处理一案,教育一片”;另一方面,要发挥好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职业道德和个人道德。让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严格遵纪守法,在监管许可的范围内依法经营,不钻制度和法律的空子,不“打擦边球”,更不能撞红线、冲底线,游走于法外,同时也要使其从心底尊崇法律、敬畏法律,使依法合规成为一种行为自觉。
(二)强化规律意识
规律是方向。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另一重点是深刻把握经济金融发展规律,不断强化规律意识。其核心在于把握好三对关系,即义与利、快与稳、守正与创新的关系。
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金融具有功能性和营利性的双重特性,如何平衡这两种特性是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中国古代“义利之辨”有着相对特殊的发展轨迹,从孔孟时代的“不言利”,到中古时期的“重义绝利”,再到明末以后商帮文化中的“以义为利”“以义制利”,伴随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义利辩证关系的认识愈发朝着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方向不断深化。新时代金融业要树立正确的义利观:第一是充分认识义与利的统一性。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任何只顾自身短期利益,不看长远、不管他人、不顾大局的行为最终都会造成“反噬”;第二是发挥好基本功能,以义取利。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具有配置资源、管理风险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功能。金融业的“义”是在金融机构主动让利、金融从业人员不谋私利的“道义”,更是金融业发挥好自身功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的“大义”,是金融的“社会价值”所在。经济金融具有共生共荣的关系,因此金融业要学会算“大账”,坚持在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创造价值和利润,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换句话说,金融业明“大义”,社会才能取“大利”。
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金融业是通过识别风险、度量风险、管理风险和处置风险来获取收益的行业,天然具有高负债经营、高杠杆、高风险的特点,这决定了防范风险是金融发展的永恒主题,而审慎文化是金融文化的核心要素之一。第一,稳健经营才能行稳致远。金融机构应树立正确的经营观、业绩观和风险观,在追求业务增长的同时,不能放松风险控制,要注重审时度势,及时调整经营战略。否则“潮水退去就知道谁在裸泳”;第二,审慎监管才能守住底线。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一直把处理风险、防范应对系统性风险作为思维“底线”。当前在我国向金融强国迈进的过程中,更要坚持这种底线思维,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不断提升金融治理体系防控风险的能力。
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金融创新必须坚持守正为前提,不能伪创新和乱创新。第一,金融创新有好坏之分,评判标准就是能否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更好服务人民群众。回顾近代金融发展史,部分所谓的“创新”只是以逐利为目的,费尽心机逃避监管的产物,不仅违背金融的初心和使命,还造成风险过度积聚,甚至诱发系统性金融危机。比如美国金融产品的过度创新和金融衍生品的滥用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主要诱因。第二,金融创新应瞄准实体经济发展的关键点。金融机构应以真创新引领实体经济各领域的真发展。具体来说应有的放矢地将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等方面,把创新落到实处。
四、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发展方向
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是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高金融国际竞争力和金融软实力的必然要求,更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本身的创新发展,更要“发挥好”金融文化的独特作用,尤其是通过服务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培育强大金融人才队伍,为金融强国建设提供文化滋养。
(一)突出“第二个结合”,不断发展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应坚持“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深入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进一步推进其与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的深度结合。首先,以习近平总书记概括的五大实践要求为方向,进一步探索中华民族在长期经济社会活动中凝聚而成的道德观、是非观、义利观、经营观、治理观和创新观的思想精髓,古为今用,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寻求其与现代社会相协调、适应金融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精神养分。其次,从金融经营、金融治理两个角度系统梳理、总结传统中国的金融思想文化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色金融文化,不断夯实研究基础,丰富研究方法,多出高质量研究成果,为“中国特色”“中国道路”贡献历史智慧。如同黄达强调的,“将中华文化传统的精华渗入货币金融理论”,作出“中国特点、中国风格、中国神韵”的贡献。
(二)以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
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对于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建设既有价值取向的引领作用,也有实操层面的促进作用。
第一,积极发挥文化的独特作用,推动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形成有机统一整体。现代金融体系一般包含六个方面、三层结构:金融调控和金融监管是金融治理,在上层;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和服务是金融运行(经营)主体,在中间层;金融基础设施是基石,在底层。而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则要加上价值取向。正是价值取向的不同,决定了中西金融体系的差异,这个价值取向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所决定。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为我国的金融经营和金融治理提供了共同的价值观和信念,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治理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有助于市场形成稳定的预期,进而维系长期金融稳定。
第二,把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建设融入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建设当中,不断提高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韧性。一是贯穿金融机构经营发展的全过程。在全社会尤其是金融机构内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不断强化金融从业人员的规矩意识和规律意识,从源头规范其个人行为、降低道德风险。金融机构和从业者要恪守市场规则和职业操守,发扬“铁算盘、铁账本、铁规章”传统,始终不做假账,诚实经营,珍惜信誉,不逾越底线。二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深刻内涵与金融治理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信用体系,着力推动“机构不作假、股东守规矩、高管知敬畏、员工有操守、公众识风险”局面的形成。这些做法符合金融监管对金融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暴露、早处置的治理导向,不仅有利于阻断引致金融风险的主观意识,而且有利于提升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行为能力,能够有效增强金融体系的韧性。
(三)以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培育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
金融强国建设离不开一支纯洁、专业、有战斗力的金融人才队伍。其中纯洁性是政治要求,专业性是业务能力要求,战斗力是作风要求。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助力人才队伍建设,应牢牢把握这三个方面,凝心铸魂,不断强化金融人才的规矩意识和规律意识。首先,坚持价值观引领,增强纯洁性和战斗力。金融是国之重器,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金融机构要牢固树立正确经营观、业绩观和风险观,平衡好功能性与盈利性的关系,坚持盈利服从功能发挥。金融从业人员应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深入学习领会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实践要求,胸怀国之大者,强化使命担当,增强纯洁性和战斗力。其次,努力把握现代金融发展规律,不断提升专业水平。金融领域专业性强、复杂程度高、知识密集度高。做好金融工作,一方面要能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风险,另一方面要更好发挥金融的资源配置和风险配置功能,推动金融创新发展。这些都需要加强学习,以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为指导,充分掌握现代金融学知识,了解国内外金融实践的前沿。特别重要的是,要打破西方金融学理论长期以来的主导话语,以中国自主的金融学知识体系夯实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根基,培养出能够真正推动中国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金融人才队伍。再次,抓好组织保障。金融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金融机构和职能机构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一是要制定具有长期主义的金融文化建设方案,建立健全金融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二是金融系统要树立德才兼备的人才选拔导向,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清理出队伍,促进人才队伍在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与实践锻炼中成长,敢于发声亮剑,办好金融发展和金融安全两件大事。
来源: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 2024年7月8日
作者:王庆 张晓晶
论坛•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以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助推金融高质量发展
解读文章
编者按:今年3月末,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出版了《习近平关于金融工作论述摘编》(以下简称《论述摘编》)。《论述摘编》为全国上下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金融工作论述,更好领会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形成历程、理论内涵与实践要求,进一步做好金融工作提供了全面系统权威的学习读本。《论述摘编》第十部分“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中,强调文化在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上“润物细无声”的指引和影响,力求通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切实做到诚实守信而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而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而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而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而不胡作非为,守好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根和魂,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提供强大支撑。“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这一重要论述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国化的重要创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对金融软实力认识的新高度,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金融新篇,是加快金融强国建设的行动指南,是助力金融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中国金融文化实践从自发到自觉的飞跃、升华和历史嬗变。为此,本刊重点策划“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栏目,邀请相关专家,深刻分析和理解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当代意义,对于指导我们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024年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要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做到: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这一重要论述不仅把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建设摆在金融强国建设的重要位置,赋予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建设助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使命任务,而且通过深刻阐明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五个方面的核心要义,为我国金融系统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准确把握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时代意蕴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根本、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两个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特别是通过“第二个结合”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和现代价值的优秀因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金融是一种具有社会文化属性的经济活动,对处于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社会制度和文化背景的国家而言,其金融体系往往也各有其独特的文化特点。
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提出,正是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理论创新,对于新时期我们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意义重大。坚持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以金融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是应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必然要求,也是引领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抉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重要讲话精神,主要体现在“八个坚持”之上,即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进金融创新发展,坚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做好“八个坚持”,关键是要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这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与西方金融发展模式最本质的区别。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一方面需要以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健全完善金融市场要素供给和制度供给,另一方面也离不开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滋养浸润和有力支撑。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是金融系统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的内在要求;是坚持守正创新,推动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的内在要求;是稳中求进,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稳健运行的内在要求;是坚持以市场化法治化手段破解金融领域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金融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支撑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深刻指出,当前我国金融领域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有的还很突出,经济金融风险隐患仍然较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高,金融乱象和腐败问题屡禁不止,金融监管和治理能力薄弱。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与我国金融文化建设滞后相关。为此,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同时明确提出,要在金融系统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这五个方面涵盖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核心要义,极大深化了对金融工作本质规律和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认识,为我国金融系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推进金融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提供了重要指引。
一是要弘扬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念,夯实金融高质量发展的信用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诚实守信,从古至今都是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在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中就显得更为重要。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信用经济,金融行业更是以信用为基础。信用,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交易方式,被马克思界定为“本质的、发达的生产关系”。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应该充分发挥信用在金融风险识别、监测、管理、处置等环节的基础性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恪守市场规则和职业操守,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和服务承诺,倡导金融消费者坚守诚实守信底线、培养良好金融习惯、提升金融消费素养。
二是要弘扬以义取利的经营观念,把握金融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取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来倡导“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走好中国特色金融之路,必须跳出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金融发展路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功能性和金融行业自身营利性的双重特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和引导资本发展,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获得合理回报。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一方面可以为推动经济提质增效提供新动能,另一方面也为贯彻金融为民惠民富民方针,更好服务人民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提供了着力点。
三是要弘扬稳健审慎的风险观念,筑牢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安全屏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张“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强调“未雨绸缪”“防患未然”。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金融经营者要始终将金融安全摆在优先位置,通过加强内控体系建设,使之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金融业机构种类众多、产品结构复杂、风险传递快速、影响范围广泛之下的风险防控需求。金融监管者要落实金融风险处置和金融稳定责任,将金融监管深入行业角落,不留盲区,不留死角,着力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以强有力的金融监管体系倒逼金融经营者稳健审慎开展经营活动。
四是要弘扬守正创新的发展观念,提升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服务质效。守正创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绵延不绝的重要动力。公元1024年北宋“官交子”的正式发行,就是中国在世界货币金融史上的一个重大创新,推动了古代中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金融业要做到守正创新,一方面要胸怀“国之大者”,强化使命担当,以为人民美好生活赋能为目标,确保金融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另一方面要坚持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推动金融创新发展,将大数据、人工智能融入金融创新当中,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赋能,驱动经济创新发展。
五是要弘扬依法合规的底线观念,增强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法治自觉。中国古代国家治理强调以法护德,重视法律在兴功惧暴、定分止争、规范社会经济主体行为方面的作用。《管子•明法第四十六》有云:“威不两错,政不二门,以法治国,则举错而已。”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金融法治建设,及时推进金融重点领域和新兴领域立法,为金融业发展保驾护航。这要求金融监管者持续加强制度供给,进一步健全金融法治体系,全面落实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为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要树牢依法合规意识,自觉依法行政、依法经营、依法执业。
大力探索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有效路径
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提出,体现了新时代金融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为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奠定了坚实的文化根基。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是一项长期工程、系统工程,一方面有赖于中国金融主体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凝聚、升华、优化、积累,另一方面更需要从政治上把牢方向、从用人上树好标准、从研究上加强阐释,使健康向上的金融文化蔚然成风,成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
一要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最本质的特征是坚持党的领导,这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最根本的政治优势。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好中央金融委员会、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及地方党委金融委员会和金融工作委员会的作用,切实把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转化为加强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建设的实际成效。金融系统各级党组织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金融事业发展、金融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二要锻造德才兼备的强大金融人才队伍。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是金融强国应当具备的关键核心要素。衡量金融人才的标准主要看三个方面,政治是否过硬、作风是否优良、业务是否精通,并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内含其中。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敏锐的政治洞察,是金融人才在复杂金融环境中的立身之本,必须深化对金融工作政治性和人民性的认识。金融领域资金密集、资源丰富,要求加强金融人才队伍作风建设,树立诚信观和正确义利观,以法治力量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业务能力是金融人才的看家本领,唯有准确把握金融工作规律,在守正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构建复合型知识体系,才能提升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能力素质和业务水平。
三要深化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研究阐释。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作为“第二个结合”在金融领域的最新理论成果,为金融系统注入了传承创新传统思想的文化基因,指明了提升金融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前进方向。深化研究阐释有两个可以重点发力的方向:一方面,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养分,通过对中国传统经济思想、金融思想、法治思想、风险管理思想等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可以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建设提供思想支撑;另一方面,从中国丰富金融实践升华认知,聚焦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五个方面的实践要求,充分发挥正面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和反面典型的警示教育作用,从理想信念、价值观、行为规范等维度进行文化要素提炼,提升金融软实力。
来源:金融博览杂志 2024年7月16日
作者:陈旭东 宗石彦
评论文章
“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中国特色金融文化5个方面的实践要求,对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的必然要求,是把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探索实践。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与西方金融模式有本质区别,既遵循现代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具有适合我国国情的鲜明特色。因此,要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在金融系统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应把握好三对关系,即义与利、快与稳、守正与创新。关键是要时刻把人民需求放在心上,把社会公共利益放在心上,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在心上,同时,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切实维护金融安全。
义与利并不矛盾,二者相互成就、有机统一,前者承担社会责任,后者追求盈利性。靠规避监管、伪创新取利,饮鸩止渴、害人害己;而根植于人民群众、实体经济的需求取利,则前景广阔、行稳致远。金融机构要优化考核标准,以人民群众需求为绩效指挥棒,立足长远,有效引导从业者“急企业之所急、想投资者之所想”,提升金融与实体经济的适配度,用优质服务实现互利共赢。
把握好快与稳的关系,要坚持稳中求进。金融事关发展全局,其特殊性在于,金融风险具有极强的外部性,涉及公共利益、经济稳定。为此,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稳定大局的前提下把握时度效,蹄疾而步稳。对于时机、条件有利的改革与工作,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对于不确定因素多、利益关系触及深的改革与工作,要稳健审慎,统筹好发展与安全。
把握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要依法合规、严守底线。回溯金融业发展史,部分“创新”是在逐利心态的驱使下、绞尽脑汁规避监管的产物,例如影子银行等。“伪创新”导致资金脱实向虚,不仅积聚风险,还严重影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对此,金融管理部门要严格执法、敢于亮剑,同时强化监管协同,消除监管盲区;司法机关、纪检监察机关要敢斗善斗、担当尽责,坚决惩治违法犯罪和腐败行为;金融机构要健全法人治理,铲除违法违规行为的滋生土壤,形成依法合规、严守底线的工作作风和氛围。
提高政治站位,胸怀“国之大者”,强化使命担当。金融系统要厚植金融报国情怀,树立正确的经营观、业绩观和风险观,让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成为金融从业者的自觉遵循,以深厚的文化力量助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让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评论文章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要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做到: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金融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职能和作用,促进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协调发展,逐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必须从整体上完善金融监管、优化金融服务、预防和化解金融风险。这既需要加强现代金融机构和金融基础设施等“硬实力”建设,也需要通过文化的力量和作用来促进价值观、行为规范等“软实力”提升。因此,加强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建设,对于建设金融强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五个方面的实践要求,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滋养,为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建设指明了努力方向,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理解。
诚实守信,是金融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重信守诺,诚实守信是中国人所崇尚的人生准则,体现了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活动中积累的道德观、经营观。金融行业以信用为基础,要求恪守合同、诚信为本。“人无信不立”体现在经济、金融生活的方方面面。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都应将“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扎扎实实落实在具体行动中。
以义取利,是金融行稳致远的关键。在数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已融入中国人的精神血脉。金融兼具了功能性与营利性双重特性,只有做到“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才能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在建设金融强国的进程中,要处理好义和利的关系,使金融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服务、创造价值,在义利兼顾的基础上健康发展。
稳健审慎,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必然要求。“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立身处世之道。金融高质量发展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尤其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始终是金融业永恒的主题。强调“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就是要坚持把握好时机和力度,稳扎稳打,稳健前行。这对于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在深化金融改革和具体金融工作中,要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努力为金融业营造有利于风险防控和稳健经营的环境。只有做到审慎监管、有序推进,才能持续推动我国金融机构、金融行业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
守正创新,是金融改革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自古就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追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守正创新”,为金融理论和实践创新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新时代新征程,只有坚持继承和发展相统一,不断推动金融改革创新,才能不断开创金融工作新局面。当然,创新必须是守正基础上的创新,而不能受利益驱动,打着创新的名义盲目铺摊子,大搞资金体内循环、脱实向虚、规避监管。做到“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就是既要在支持实体经济做优做强上持之以恒,又要在金融产品和服务上推陈出新。
依法合规,是金融稳健运行的基石。“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金融业与货币交易关系紧密,面临着较高的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必须始终坚持依法经营、合规操作,铲除一切违法违规行为的滋生土壤,形成“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的作风和氛围。金融业既要服务国家战略和支持实体经济,又要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必须树立遵纪守法、清正廉洁的价值取向,遵守金融监管要求,自觉在监管许可的范围内依法经营,让尊崇法律、敬畏规则、依法合规经营成为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建设金融强国需要长期努力,久久为功。新征程上,要以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繁荣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全面增强金融工作本领,提高风险应对能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图文阐述
图文阐述
图文阐述
图文阐述
图文阐述
图文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