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福寿康《每周行业快讯》第 87期

06/08

2024

主办 | 福寿康集团政府合作部   

每周行业快讯    

[ 2024年6月 总第87期 ]

2024年6月
总第87期

内部刊物 请勿转发

创刊宗旨
追踪行业动态
研究发展趋势
搜集价值信息
提供决策参考

创刊宗旨

  总第87期

助天下长者生活更美好

总策划: 赵一洪
主    编: 刘海涛
编    辑: 张    晶                      

 目录
政策导向篇……P01
行业动态篇……P17

政策导向 | P1

  总第87期

政策导向篇

助天下长者生活更美好

【核心提要】 5月22日至23日,贵州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成果宣介会暨第二届中法(贵州)养老服务国际交流会在遵义召开。会上,发布了贵州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七项”成果。自2019年世界银行、法国开发署给予项目支持以来,贵州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入了“快车道”。4年多来,贵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世界银行、法国开发署的大力支持下,贵州养老服务事业实现了大踏步前进,取得了一系列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
成果一:完善了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
     推动出台《贵州省养老服务条例》,对养老服务进行全面系统规范,成为全国最早以立法形式规范养老服务的省份之一,得到了民政部的充分肯定。制定

政策导向 | P2

  总第87期

助天下长者生活更美好

贵州全面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七项”硕果

政策导向 | P3

  总第87期

助天下长者生活更美好

《贵州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21-2025年)》等多个综合性政策规划,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逐步确立了以养老服务条例为纲领、政府政策规划为基础、各种专项文件和标准为支撑的养老服务政策体系,全面搭建起贵州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
成果二:形成了一批养老服务质量标准
      印发了《贵州省基本养老服务清单》,结合老年人实际需求,今年将基本养老服务项目从8项增加到19项,进一步扩大了基本养老覆盖面。聚焦长期照护服务和经济困难的失能、失智等特殊困难老年人服务需求,会同有关部门完善了长期照护服务清单,明确了分类、分层的照护服务内容。颁布实施了《老年人照护需求等级评定规范》《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规范》《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质量日常监测评价规范》《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日常监测规范》《农村特困供养机构(敬老院)服务规范》等5项养老服务领域贵州省地方标准。

政策导向 | P4

  总第87期

助天下长者生活更美好

成果三:建成了一批标准化养老服务机构
      在城市,重点完善城区老年养护楼——街道嵌入式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站;在农村加快建设县级中心敬老院——乡镇区域性敬老院——村级农村幸福院,进一步构建完善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设施网络。2020年以来,全省整合项目资金和各级财政资金12.9亿元,提质改造430个标准化养老机构设施,新增护理床位2.7万张,被国务院表彰为“落实养老服务业支持政策积极主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明显的地方”
成果四:发展了一批医养结合示范
      出台了《贵州省加快推进医养结合机构发展若干措施》《贵州省居家老年人医养服务实施方案》等,积极开展医养结合试点示范。目前,创建了5个医养结合示范县,确定了53个医养结合服务试点单位、9个省级医养结合服务示范单位、20个智慧健康养老服务试点单位和8个安宁疗护试点单位。全省现有医养结合机构135家,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老年医学科比例从2020年的24%增长至39.18%,建成800个老年友善医疗机构。

政策导向 | P5

  总第87期

助天下长者生活更美好

成果五:培育了一批社会化养老服务实体
     坚持“外引内育”相结合,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大力推进“公建民营”,采取承包、联营、合资、合作等方式,先后成功引入美国魅力花园、德国蕾娜范、吉林幸福里、上海和佑等国内外知名养老企业,培育了康园、百善坊、金太阳等一批本土品牌。积极开展“民办公助”,制定民办公助补贴政策,增强了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动力。印发《贵州省公建养老机构委托运营管理指南(试行)》等文件,完善运营管理机制,激发公办养老机构活力。目前,全省共有公建民营养老机构209个、民办养老机构136个,共有床位3.6万张。
成果六:打造了一支专业化养老服务人才队伍
     依托法国公共卫生高等管理学院、法国宜世高等学院专家团队,大力开展护理员骨干队伍培训。参训的护理员普遍反映专家团队培训方式生动形象,培训内容丰富实用,针对性强、收获很大,业务能力提升显著。制定了贵州省养老服务技能人才

政策导向 | P6

  总第87期

助天下长者生活更美好

培养三年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积极实施养老服务技能人才储备计划、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技能提升激励计划和养老服务行业标兵奖励计划等三项计划,提高养老护理员的职业荣誉感归属感。目前,全省养老行业就业人数已经突破1.2万人。
成果七:探索了一批养老改革创新成果
     推进老年人能力评估,依托法开署技术援助,以国家医保局和民政部出台的《长期护理失能等级评估标准》为基础,融合法国老年人评估工具的先进经验,开发出符合贵州省情的老年人能力评估工具,已大范围推广实用。推进养老服务领域零基预算改革,印发《民政部门养老资金零基预算与统筹管理指南(试行)》,改变过去“基数+增长”的预算编制方式,实施养老资金零基预算管理,提高民政养老资金使用效率。2021年起,贵阳、遵义、六盘水、黔南、黔西南等5个市(州)按照零基预算要求,科学合理编制年度养老项目年度资金预算和绩效目标,共整合中央财政补助、地方财政预算、各级民

政策导向 | P7

  总第87期

助天下长者生活更美好

政部门福彩公益金和项目贷款44.64亿元,统筹实施养老服务机构设施改造提升、特困人员供养服务等养老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2025年全省各级民政部门将全面推广实施零基预算。《政府购买服务指南》《养老服务投资管理指南》《养老服务质量规范指南》等即将发布。
      下一步,贵州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要论述,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世界银行、法国开发署的大力支持下,在各兄弟省份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着力构建完善养老服务“政策、供给、保障、监管”四个体系,努力让每一名老年人都有一个幸福的晚年。在养老服务政策体系方面,完善基本养老服务政策,积极争取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出台为特殊困难老年人购买养老服务政策,让基本养老服务更加精准惠及更多困难老年人。在养老服务供给体系方面,完善机构养老服务供给,到2025年,95%以上的县都有1所标准化老年养护楼,每个县都有1所标准化的县级医养结合特困供养机构。完善社区养

政策导向 | P8

  总第87期

助天下长者生活更美好

老服务供给,建成一批乡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着力破解居家上门服务难题,打造贵州智慧养老服务云平台,大力推进公建民营,建立以服务质量为核心的运营商遴选机制,激励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在养老服务保障体系方面,始终坚持党对养老服务工作的领导,依托全省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妥善解决养老服务领域重点问题。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逐步加大养老服务领域投入,持续做好督查考核激励,压紧压实地方养老服务责任。在养老服务监管体系方面,严格执行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持续落实好机构登记备案协同、消防安全监管、食品安全监管、日常运营监管、非法集资监管、资金监管、突发事件应对、联合惩戒、养老机构权益保护等9个机制,深化养老服务机构日常服务质量监测,逐步实现日常监测全覆盖。

【核心提要】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指示要求,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扎实推动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快构建广西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意见》(桂发〔2024〕4号)要求,我厅牵头起草了《广西养老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公开征求意见时间:2024年5月29日至6月28日。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快构建广西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自治区民政厅牵头组织开展《广西养老产业发展三年行

政策导向 | P9

  总第87期

助天下长者生活更美好

广西民政厅发布《广西养老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征求意见稿)

政策导向 | P10

  总第87期

助天下长者生活更美好

动计划(2024-2026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编制工作。
一、起草背景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银发经济、养老产业发展。2024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国办发〔2024〕1号),明确了发展银发经济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重点内容。2023年12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强调,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推动产业体系绿色转型,发展壮大林业产业、文旅产业、养老产业、大健康产业,让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编制《行动计划》,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起草过程
      2024年3月份,自治区组织开展第一轮调研,谋划提出《行动计划》的思路目标、重点任务、保

政策导向 | P11

  总第87期

助天下长者生活更美好

障措施。4月中上旬,自治区民政厅牵头组成联合调研组,分赴南宁、柳州、桂林、河池、百色等地开展第二轮调研,深入了解各地养老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未来三年发展思路、重大任务、重大工程,了解各行业关于发展养老产业的重点方向、支持政策,起草了《行动计划》(初稿)。4月下旬,自治区民政厅组织召开《行动计划》(初稿)专家评审会进行评审,讨论提出修改意见。5月中上旬,根据调研情况和专家评审意见,对《行动计划》(初稿)进行修改完善,形成《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
三、起草原则
     编制《行动计划》主要把握四个原则:
     一是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部署要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部署要求,落实广西 “十四五”养老服务体

政策导向 | P12

  总第87期

助天下长者生活更美好

系规划、广西康养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等工作部署,围绕养老产业重点领域,加强广西养老产业顶层设计。
     二是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挥广西区位和生态优势,突出“老年阶段的老龄产业”和“未老阶段的备老产业”, 扩大养老产品和服务供给,优化产业生态,完善支持政策,重点支持特
色优势领域优先发展和集聚发展,推动养老产业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
    三是注重与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衔接。注重与国家推动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战略衔接,促进养老产业区域交流合作,推动省际养老产业协调联动和差异化发展,减少同质化竞争,形成养老产业发展合力。
      四是积极谋划推动重大项目、重大工程落地。《行动计划》结合各地发展实际,提出一系列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和一批针对性、操作性强的举措,对未来三年养老产业发展做出系统部署,对工作目标任务作出具体安排。

政策导向 | P13

  总第87期

助天下长者生活更美好

四、主要内容
    《行动计划》由四部分构成,一是明确发展养老产业的总体要求。二是提出发展养老产业的目标。三是提出发展养老产业的重点任务,主要聚焦养老服务设施、养老照护服务、旅居养老服务、智慧养老服务、老年用品服务、养老金融服务等领域,明确重点任务、细化量化目标、提出工作措施。四是明确保障措施,从组织实施、要素保障、人才队伍、打造品牌、考核评估等方面明确保障措施,确保计划有效实施。
五、指标说明
    (一)关于养老产业规模指标。综合分析养老产业不同领域,提出到2026年全区养老产业规模达到900亿发展目标。一是从
     养老照护服务业来看,目前全区养老机构床位9.2万张,预计到2026年达到10万张,按照45%的平均入住率、每张床位平均月消费4000元测算,养

政策导向 | P14

  总第87期

助天下长者生活更美好

老照护服务业规模约21亿元。二是从旅居养老产业来看,预计到2026年,旅居养老总人数维持在550万人左右,按照人均消费1万元测算,旅居养老产业规模约550亿元。三是从老年用品产业来看,目前全区养老用品产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企业数量相对少、规模比较小,经调查摸底,2023年全区养老用品产业规模约80亿元,按照年均10%的增速,到2026年,全区养老用品产业收入约100亿元。四是从智慧养老新业态来看,智慧养老服务和产品属于养老服务业和老年用品产业,为避免重复测算,本部分不再单位测算。五是从老年人消费规模来看,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根据国家老龄委第五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测算,2020年广西老年人养老金融和日常平均支出约1980元,参照全国年均8%的增速,到2026年按全区937万名老年人测算,养老金融服务和日常消费规模约233亿元。
     综上匡算,到2026年全区养老产业规模约900亿元。

政策导向 | P15

  总第87期

助天下长者生活更美好

     (二)其他指标目标的设定,根据《深入推进“壮美广西·长寿福地”康养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结合实际安排设定。
    2026年广西养老产业国模统统计表详见原文
  

政策导向 | P16

  总第87期

助天下长者生活更美好

延伸阅读

【核心提要】各地城市负责人,应具备地方政策的搜集、解读、汇编和运用能力。本文呈现部分城市的政策动态,供大家参考互相学习。

行业动态 | P17

  总第87期

助天下长者生活更美好

行业动态篇

行业动态 | P18

  总第87期

助天下长者生活更美好

肖颖、朱勤:终身收支视角下长期护理保险的再分配效应

【核心提要】文章从终身收支的视角出发,构建了健康保险精算模型,测算不同性别和参保类型群体的缴费回报率,以比较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制度方案的再分配效应。文章建议,提高长护险制度统筹层次,推行比例筹资和待遇均等相结合的模式,形成“量能缴费”和“按需保障”的制度特征;同时,探索和发展农村居民更可及的待遇给付方式,以促进群体间的照护保障公平。     
      
一、研究背景
       为弥补家庭养老功能的不足、提高老年人对社会养老服务的购买能力,我国正在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现共有49个国家级试点城市。为保证各地探索的充分性,国家相关部门对制度框架做了规定,允许各地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在这一建制模式下,各地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特点,在覆盖范围、筹资来源与水平、待遇给付方式与标

行业动态 | P19

  总第87期

助天下长者生活更美好

准等方面各不相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稳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提高至国家展战略层面。基于当前的时代背景,亟需有效的分析框架,对现有试点城市的制度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以便出台统一制度。
       现有试点城市大多沿袭基本医疗保险的思路,对城乡居民参保者和城镇职工参保者实行不同的制度方案,形成了“二元分设”的保障格局。已有许多研究指出了居民参保者在长期照护保障中所处于的劣势地位,比如,许多试点城市只覆盖城镇职工而未覆盖城乡居民医保参保者,或者对后者提供更低的保障水平,导致其长期护理保险待遇支出低于职工医保参保者,健康水平和死亡风险改善效果也更小。但是,与此同时也应该看到,居民参保群体的缴费能力有限,缺乏用人单位作为缴费主体。因此,这种保障格局似乎是现阶段发展尚不充分时的一种现实选择。
       本文从参保人终身收支的视角,测算不同性别

行业动态 | P20

  总第87期

助天下长者生活更美好

和参保类型群体的缴费回报率,以考察各试点城市长护险制度方案的再分配效应。具体而言,从本文构建了健康保险精算模型,测算参保者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缴费总额现值和预期获得的待遇总额现值;在此基础上借鉴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的思想,构建缴费回报率指标,比较试点制度方案对不同类型参保者的再分配效应,以期发掘更有助于实现群体公平的制度方案。
二、研究发现
(一)老年人健康状态转移概率
      本文使用二元logit和有序logit模型,估计老年人健康状态转移概率,结果显示,就参保类型而言,在性别、年龄、期初健康状态等因素相同的情况下,城乡居民参保者期末死亡或处于重度失能的概率均高于城镇职工参保者。就性别而言,在年龄、期初健康状况、参保类型等因素相同的情况下,男性期末死亡的概率比女性更高,但处于重度失能的概率更低。

行业动态 | P21

  总第87期

助天下长者生活更美好

(二)分性别和参保类型的预期寿命
      基于健康状态转移概率模型的估计结果和多增减生命表法,计算了不同特征老年人60岁预期余寿和分健康状况预期余寿,结果显示。分性别来看,在参保类型相同的情况下,60岁女性的预期余寿更长,各种失能状态的持续时间也比男性更久。这可能是由于疾病谱在两性中的差异化分布。女性更多患非致命性的慢性病和急性病,这也导致了其在老年期具有更长的失能时间。男性主要在步入老年期后开始患致命性疾病。分参保类型来看,在性别相同的情况下,60岁城乡居民参保者的预期余寿更短,失能持续时间却比城镇职工参保者更久。这可能是由于,城镇职工参保者有更高的社会经济地位,能够通过获取健康知识、优质医疗资源来减少疾病和死亡风险。
(三)缴费回报率与再分配效应
       从第一批国家级试点城市中,本文选择了实现全民覆盖、参保者个人承担缴费责任的10个城市进行比较。通过梳理各市的制度参数(缴费标准、缴

行业动态 | P22

  总第87期

助天下长者生活更美好

费结束年龄、待遇支付水平)和环境参数(缴费基数、不同服务方式的选择概率),计算了不同性别和参保类型群体的缴费回报率。(图略,详见正文)从性别差异来看,无论是城镇职工还是城乡居民参保者,女性的缴费回报率均高于男性,从而呈现出“男性补贴女性”的再分配效应。这一方面是由于,女性的失能持续时间更久,获得的终身待遇总额更高。另一方面是由于,城镇职工女性的工资收入(缴费基数)常常低于男性,终身缴费总额更低。
      从参保类型来看,各市城乡居民参保者的缴费回报率均高于城镇职工参保者,呈现出“职工补贴居民”的再分配效应。再分配效应的强度因城镇职工参保者的筹资模式而异:(1)在对城镇职工采取比例筹资的4个试点城市(广州、成都、青岛和长春),城居保参保者的缴费回报率达到城职保参保者的数倍甚至几十倍,远高于对城镇职工采取定额筹资的试点城市。也就是说,虽然上述城市为城居保参保者提供了更低的待遇水平,但其缴费额度也更少,

行业动态 | P23

  总第87期

助天下长者生活更美好

因此从缴费回报率的角度来看,城居保参保者从制度中获益比城职保参保者更多。(2)在对两类参保群体均采用定额筹资的6个试点城市(苏州、宁波、荆门、南通、上饶、石河子),居民的缴费回报率仅略高于城镇职工。在此类试点方案下,居民和职工有相同的个人缴费标准和待遇水平,但居民的预期寿命(缴费年限)更短、失能持续时间更长,从而有更低的终身缴费总额和更高的终身待遇总额,从制度中获益更多。
三、研究结论
      作为一项社会保障制度,长期护理保险承担着促进再分配、推动社会公平的职责。如何应对群体差异问题,走出一条打破阶层差距的新路子,是在全面推广长护险制度之前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通过构建健康保险精算模型和缴费回报率指标,比较了广州、成都、青岛等10个“全民覆盖”型试点城市的长护险制度方案的再分配效应。

行业动态 | P24

  总第87期

助天下长者生活更美好

      研究发现:(1)城乡居民参保者的待遇水平虽然低于城镇职工,但从投入产出的视角来看,其从制度中获益多于城镇职工。因此,呈现出“职工补贴居民”的再分配效应。再分配效应的强度因城镇职工参保者的筹资模式而异,比例筹资型试点城市的再分配效应比定额筹资型试点城市更强。(2)女性的长护险缴费回报率比男性更高,呈现出“男性补贴女性”的再分配效应。这是由于:从待遇端来看,女性的失能持续时间更长,终身待遇总额更高;从缴费端来看,在对城镇职工采取比例筹资的城市,女性的缴费基数和额度显著少于男性,终身缴费总额更低。(3)老年人失能持续时间存在较为显著的性别和参保类型差异。就参保类型而言,60岁城乡居民比城镇职工参保者的预期余寿更短,但失能持续时间却更长。就性别而言,60岁女性比男性的预期余寿更长,失能持续时间也更长。
       本文的研究发现有以下几点政策意涵。第一,从发挥长护险制度再分配效应的角度出发,采用比例筹资是更优的模式。对城镇职工参保者,以工资

行业动态 | P25

  总第87期

助天下长者生活更美好

收入为缴费基数;对城乡居民参保者,由于个人收入核算较为困难,可分别以城镇、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基准,设置相同的缴费比例,从而实现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三类群体缴费负担的均衡。第二,提高统筹层次,加强长护险制度的互助共济性。提高制度统筹层次有以下两种方式:一是将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长护险基金合并为统一的“基金池”,实现统收统支。目前我国苏州市长护险制度就采用这种形式。二是建立调剂金。具体做法是,按照一定比例,从每年征收的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长护险基金中提取调剂金,在收不抵支时使用。目前我国青岛市的长护险制度采用这种方式。长远来看,通过统收统支减少制度碎片化是提高统筹层次的更优选择。第三,设置待遇给付方式时,应考虑其在农村地区的可行性和适用性。本文在测算预期待遇总额时,假定不同类型参保者处于相同的制度运行环境。但在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不充分的农村地区,单纯的服务给付方式可能导致部

行业动态 | P26

  总第87期

助天下长者生活更美好

分农村参保者有资格使用长护险而实际未使用,使得该群体的实际缴费回报率低于理论测算值。因此,提供服务给付之外的待遇给付选项,对保障参保者(尤其是农村居民)切实享受长护险待遇至关重要。亲属照料津贴是一种可行的方式,如成都市和南宁市的家庭照料者在接受护理服务机构的规范化培训和监管后,可以获得现金补贴。这种方式不仅符合我国家庭照料的文化传统、缓解了养老服务护理员队伍人员短缺的问题,也有益于将长护险制度对农村失能老人的照护保障落到实处,从而为制度再分配效应的充分发挥奠定坚实基础。
      文献来源:终身收支视角下长期护理保险的再分配效应——基于性别和参保类型的考察.《保险研究》, 2024年第1期.

行业动态 | P27

  总第87期

助天下长者生活更美好

一、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迫切且重要
      我国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速度快,家庭小型化和空巢化日益普遍。近年来,因年老、疾病、伤残带来的长期失能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亟需建立有效的制度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长期照护服务需求;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合

张盈华:试点8年后,如何推进建立适合我国的长护险制度?

【核心提要】作为健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项重要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旨在通过互助共济方式筹集资金,为长期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和与之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提供服务或资金保障。在面对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加速趋势下,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应处理好当前保障有力与长期制度持续的关系,稳妥起步,扎实推进。

行业动态 | P28

  总第87期

助天下长者生活更美好

理利用医疗资源、提高基金使用效率、缓和“社会性住院”问题的呼声越来越高,需要一项新的保障机制来满足出院患者的长期护理需求。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要稳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2021年3月全国“两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对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又作出部署安排。
      2022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首次突破2亿人,达到2.1亿,占总人口的14.9%。按照国际标准,我国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国有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家庭超过1.3亿个,其中近3000万户是独居老人,超过5000万户家庭中有2位及以上老年人。老年人是长期失能风险的高发群体,一些发达国家(如德国)的数据显示,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长期失能率超过20%,

行业动态 | P29

  总第87期

助天下长者生活更美好

8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这一比率超过40%,90岁及以上达到了70%。从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看,我国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已经达到了3580万人,90岁及以上超高龄老人接近460万人,全社会因年老体衰造成的长期失能风险不断增加,迫切需要建立起有效的保障制度,对长期特别是重度失能的社会风险加以化解。
二、试点地区已经探索了有益经验
      为了妥善解决失能人员长期护理的相关保障问题,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2016年,国家组织15个城市统一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国家医保局成立后,在跟踪评估并认真总结前期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探索力度,并于2020年会同财政部将制度试点扩大到49个城市。截至2022年底,全国长期护理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69亿,累计有195万人享受待遇,累计支出基金624亿元,年人均支出1.4万元。经评估符合条件的失能人员可以享受每月数百元至数千元的长期护理保险待遇,或

行业动态 | P30

  总第87期

助天下长者生活更美好

入住机构接受专业长期照护服务,或居家接受专业机构的上门照护服务。从试点地区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不仅有效减轻了失能人员所在家庭的照护和经济负担,也显著缓解了医院的“占床”问题,一些试点地区的失能人员在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后,节省医保基金支出达到四成以上。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开展至今,各地已经探索了不少有益经验。第一,以重度失能人员为重点保障对象,促进形成了一大批能够提供机构照护或居家上门服务的长期护理机构,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落地夯实了专业服务基础。第二,以商业保险公司为主要经办机构,创新建立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协议委托、定点管理的服务运营机制,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落地探索了经办管理模式。第三,以分级评估为依据,整合出台了涵盖日常生活活动、认知、感知觉与沟通的全方位失能评估标准和失能等级评估管理办法,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落地统一了评估标准体系。第四,以基本生活照料和与之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为核心保障内容,

行业动态 | P31

  总第87期

助天下长者生活更美好

创建了包括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喘息照护、安宁疗护、心理慰藉、辅具支持等在内的全面保障项目,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落地摸索了有效保障范围。此外,一些试点地区在筹资可负担、制度可持续的前提下,探索将保障对象扩大到中度失能和失智人员,将参保范围扩大到包括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在内的全部参保人群,尝试了机构专业照护、居家上门照护服务包、亲属照护、志愿服务等多种服务形式,探索了专业服务、照护津贴及其组合的多种待遇形式,打造了包括评估专家和评估人员的评估队伍,规范了评估机构定点管理办法和评估流程规范,建立了失能等级评估结果的跨部门认同机制,并积极探索医保、财政、人社、民政、卫生健康等多部门的相关制度整合机制,完善长期护理保险经办、评估和服务的定点管理机制,为建立全国统一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打下坚实基础。
三、推进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建议
      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目的,是补齐社会保

行业动态 | P32

  总第87期

助天下长者生活更美好

障制度短板,切实解决失能人员护理保障问题。下一步,有关部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妥善做好从试点到全面推进的准备工作。
      第一,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为指引,以保障基本为原则,合理确定保障范围和待遇标准。应以重度失能人员为重点保障对象,以基本生活照料和与之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为重点保障内容,推动形成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老龄化发展趋势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第二,建立健全各方合理分担的筹资机制。当前,我国仍处于减税降费大环境,财政压力依旧较大,在不增加企业、单位、职工、居民家庭负担的前提下,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应采取多方分担机制,单位出一些、个人缴一些、财政补一些,福彩公益金拿一些,鼓励社会捐赠。做好政策宣传,引导社会理性,低水平起步,缴费负担可承受,尽快实现制度统一和全国推行,让符合条件的失能人员尽早享受到待遇保障。

行业动态 | P33

  总第87期

助天下长者生活更美好

      第三,完善长期护理保险的各项服务管理机制。健全长期护理保险委托社会力量参与的经办机制,在保障基金安全前提下,合理确定经办服务费率,鼓励采取全流程委托经办模式,提高经办服务效率;完善失能等级评估机构的定点管理机制,提高评估队伍专业度和稳定性,尽快建立一批独立、权威的失能等级评估机构;规范发展长期护理服务市场,做好专业机构照护服务稽查、居家上门照护服务监督、亲属照护服务监管,尽快培育一大批懂政策、强专业、职业化的长期照护师队伍。
      第四,加强跨部门的制度衔接与整合机制。当前,民政、残联、人社等多部门均有针对失能人员的保障制度,高龄津贴、残疾人护理津贴、养老服务津贴、长期护理保险待遇等存在保障对象重合、保障内容重叠的问题。为了规范保障机制,提高公共资金和社会资金的使用效率,应加强制度衔接与整合。以长期护理保险为核心制度,符合条件的失能人员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对自付能力有限的较低收入家庭辅之以长期护理救助待遇,不符合长

行业动态 | P34

  总第87期

助天下长者生活更美好

期护理保险待遇的失能人员仍由原有政策加以保障。各部门之间采取统一的失能等级评估标准,政策覆盖信息共享,避免重复保障和保障空白。
      总之,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党中央切实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承诺兑现,是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安全网保障的重要举措。在面对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加速趋势下,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应处理好当前保障有力与长期制度持续的关系,稳妥起步,扎实推进。

行业动态 | P35

  总第87期

助天下长者生活更美好

     面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江苏在全国率先开展适宜养老住区建设示范试点工作,将适老化改造作为全省老旧小区改造的一个重要内容,推动了加装电梯和公共空间的适老化改造,并以适老化为重点推动社区生活圈的完善。对于新建住宅和小区,提高适老建设标准,修订发布《住宅设计标

2024年江苏省老龄文明与适老化发展国际研讨会成功召开

【核心提要】5月25日,由老龄文明智库、江苏省建筑与历史文化研究会主办的江苏省老龄文明与适老化发展国际研讨会暨江苏省建筑与历史文化研究会建筑与老龄友好设计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江苏南京举行。来自政府、高校、科研机构、设计院、开发建设等单位的领导、行业专家、研究会会员代表100余人齐聚一堂,围绕“老龄文明与适老化发展”主题展开深入研讨,为老龄友好环境的构建献计献策。

行业动态 | P36

  总第87期

助天下长者生活更美好

准》,明确无障碍设计要求,落实新建住宅区按标准配建社区养老服务用房。还聚焦老龄友好乐享园林建设,推动15分钟社区生活圈公园绿地基本覆盖,加强公园绿地和各类公共文化空间、体育空间等相互的融合和复合利用。但是面向高品质生活需求和精神追求的适老化城市的建设,还面临着很多的复杂问题和挑战。
      王学锋在致辞中提出,适老化城市建设需通过政府部门、高校科研院所、专业团队的共同合作,实现从规划、设计到政策研究、制定、落实的全链条贯通,全方位协调联动,真正践行好、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树立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的重要指示,探索江苏老龄友好城市建设路径。
一、主题演讲
      研讨会上,来自中国、美国、日本等国的专家学者,就“老龄文明与适老化发展”这一主题,从不同角度发表了各自的真知灼见,进行了精彩的主题演讲。

行业动态 | P37

  总第87期

助天下长者生活更美好

       国家卓越工程师、中国建筑集团中国建筑大师、中国中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薛峰详细解读了他提倡的全龄友好环境“人-环-机”融合理论和关键技术体系,强调将评估预判、拟人服务技术、功能适配技术、服务平台技术相结合,构建四位一体的技术体系。他提出,新时代的建筑师更需要转变思维,用“服务设计”新思维创造服务于人的美好生活场景。
      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James W Tilghman分享了城市更新中老龄友好设计的理论基础和国际趋势,以国际优秀项目案例的深度解析为基础,探讨了以创新思维驱动的养老项目营建策略。他认为,老龄化背景下的城市更新,将面临诸多挑战,需要通过创新思维构想和实现项目的整体愿景,超越当前的需求。
     松下中国创意中心设计总监葛本和克从“关护无界,身心如悦”的设计理念出发,深度探讨了如何营造舒适、智慧的全龄生活空间。他提出,应当针对用户的生活需求,构建产品和空间融合系统,营造

行业动态 | P38

  总第87期

助天下长者生活更美好

更舒适、更便利、更智能的质感生活空间,以促进老年人长期、独立地享有更高质量的生活。
二、学术研讨
     随后,七位专家学者围绕老龄文明背景下适老宜居城市环境的构建,进行了热切交流和专业分享。学术研讨由江苏省城镇化和城乡规划研究中心主任丁志刚主持。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江苏省建筑与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冯正功提出,我们应当从对人居环境的反思开始,研究中国传统和中国的社会模式,分析中国的人文特征和养老形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学习先进的人性化设计体系和细节的应用。将新科技与建筑设计融合,让老龄文明在建筑环境中得到体现。
      中国统计学会副会长、无障碍环境蓝皮书主编、教授、博士生导师凌迎兵认为,老龄文明理念下的无障碍环境构建,需要从根本上关注供需的一致性。通过调研,借助科学的方法,形成统一的标科的互动与联合,全方位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行业动态 | P39

  总第87期

助天下长者生活更美好

     随着时代的进步,数字智能技术将在老龄友好环境的建设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颖指出,我们既要推进社区医养服务的标准化,也要同时关注不同社区的复杂情况,通过数字技术支撑开展规划和设计,让老年人获得充分必要的养老服务。
     “建筑师应当将老龄文明理念作为创新的动力,营造更怡老宜居、面向未来的城市”,南京市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南京城镇建筑设计院院长肖鲁江认为,从全球视野来看,就地养老、城市养老等趋势日益显著。通过对既有建筑的适老化设计改造,将养老建筑融入社区,提供更多的代际交流是构建老龄文明社区的重要途径。
    老龄友好即是全龄友好,老龄文明引领社会文明。老龄友好需要从宏观到微观的全方位视野、从社会学到经济学、从上位规划到建筑与产品设计、从理论研究和设计实践到产业落地等多专业跨学科的全过程融合和协作。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老龄友好在住区适老化建设、公共空间老龄友

行业动态 | P40

  总第87期

助天下长者生活更美好

好设计、适老化服务设施投入、政策保障机制等方面将会做出更多有益探索,为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推动老龄文明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行业动态 | P41

  总第87期

助天下长者生活更美好

行业延伸

福寿康集团总部

¤  联系电话 :021-62109588
¤  公司地址 :上海市虹口区水电路1388号9/11层
¤ 公司网址 :www.zhaohu365.com

Copyright © 2025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