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书刊名称:端午节放假通知
发布作者:Chihiro
发布时间:2022-05-25
阅读次数:2088
书刊简介:使用FLBOOK电刊平台制作端午节放假通知通用模板,可替换文字和图片。
其他信息:《端午节放假通知》电子宣传画册作品由Chihiro于2022-05-25制作并发布于FLBOOK电子杂志制作平台。FLBOOK是一款HTML5电子杂志、电子书刊、电子画册制作平台,使用FLBOOK可以快速制作和发布电子书刊作品。
阅读3D版
— 本公司将于2022年6月3日-6月5日放假调休 —
节假日期间,各县(市、区)、各单位要切实做好应急值班和安全、保卫、疫情防控等工作,遇有重大突发事件,要按规定及时报告并快速反应、妥善处置,确保人民群众祥和平安度过节日假期。
端午节,又被称作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央,处在全年最"中正"之位,正如《易经·乾卦》第五爻:"飞龙在天"。端午是"飞龙在天"的吉祥日,龙及龙舟文化始终贯穿在端午节的传承历史中。
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前几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2021年10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2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发布,2022年端午节:6月3日至5日放假,共3天。
端午节,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是集祈福攘灾、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主要有赛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打午时水、洗草药水、拜神祭祖、浸龙舟水、吃粽子、放纸龙、放纸鸢、拴五色丝线、佩香囊等习俗。扒龙舟活动在中国南方沿海一带十分盛行,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端午食粽之习俗,自古以来在中国各地盛行不衰,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
赛龙舟,是端午节传统的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却不见其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人们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国、越国、楚国。其实,“龙舟竞渡”早在屈原之前就已经有了。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说,距屈子投江千余年前,划龙舟之习俗就已存在于吴越水乡一带,目的是通过祭祀图腾——龙,以祈求避免常见的水旱之灾。
端午节这天小孩子佩戴香囊的习俗据说有避邪驱瘟的含义,而在南方,年轻男女还会通过香囊来表达各自的爱意。香囊形状万千,小巧可爱,但它不仅仅是装饰品而已。香囊内通常会装有中草药、香药、朱砂、雄黄等,具有驱虫防病的功效。外面由丝布包着,再用彩色丝线缠绕固定,最后再用彩绸刺绣,五颜六色的香囊十分炫彩夺目。
端午吃粽子也是一个重要习俗,粽子又被称为“筒粽”、“角黍”,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每个地方的粽子口味和馅料都有所不同,粽子最初为了祭祀祖先神灵,但是屈原投江那天也正是五月初五,人们不忍心江中的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便向江中的鱼虾投入粽子。
粽子的起源远早于屈原时期,为了纪念屈原,后人才坚持端午吃粽子,慢慢就形成了这样的习俗。吃粽子的习俗在中国各地都盛行,也是对伟大诗人屈原的怀念。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叶是一种药用植物,它的叶片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可以驱赶蚊虫、提神醒脑。在端午节这天,人们会把家里打扫干净之后,将艾叶插在门楣上。艾叶代表招百福,可以使身体康健,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南方北方都有端午挂艾叶的习俗,但是区别于作用不一样,南方利用艾叶祛邪祛病,而北方进行避毒避恶,其药理相通,都起到杀菌防病的作用,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古语曾说 “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
一、合理规划出游路线。
提前了解出发地、目的地旅游景区开放时间、门票预约措施。结合当地最新疫情防控政策和沿途天气情况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和时间,遇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应根据天气预警及时调整行程,避免灾害天气出游。
二、重视疫情防控措施。
自觉遵守疫情防控规定,自觉扫码、测温、出游时佩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勤通风,养成“一米线”好习惯。乘坐交通工具、入园游览时自觉与其他游客保持间距,避免扎堆。注意个人卫生防护,咳嗽、打喷嚏时,注意用肘部或纸巾遮掩,不随地吐痰。出现感冒、发热等症状时,应停止游览并及时就医。
三、关注相关汛期预警。
及时关注汛期相关预警信息,避免到易发生山体滑坡、落石、泥石流、山洪暴发等安全风险的山区和河谷地段游玩。不前往不具备开放接待旅游者条件的区域,不在没有安全保障的水域逗留,谨慎选择游泳、划船、漂流、浮潜、深潜等涉水活动,选择时需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
四、规避道路交通安全。
乘坐车辆时要选择具备合法资质的车辆,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要携带违禁物品,出游行驶途中系好安全带,提前了解安全锤、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和逃生门窗位置,掌握紧急逃生正确方法。自驾出游要杜绝疲劳驾驶和酒后驾车,不超载、控制车速,注意礼让。
五、谨防消防火灾隐患。
不在易燃物聚集地或有防火提示的地方吸烟、野炊。不在易发生火灾安全隐患的地区游玩,不在无消防安全措施保障的地方逗留,入住宾馆时,要了解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逃生线路,不要卧床吸烟、不乱扔烟头火柴。
六、文明安全健康出游。
出游时佩戴口罩,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大声喧哗。不在景区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破坏景区环境卫生,爱护景区公共设施,保护自然生态,保护野生动物,遵守公共秩序。提倡使用公勺公筷,杜绝餐饮浪费。不在水源地或海滨区留置垃圾,不在“网红”地过度滞留。团队旅游要选择具有合法资质的旅行社,签订规范的旅游合同,遭遇强迫消费和欺诈消费请立即报警或拨打12345等举报电话,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H5动态3D仿真翻页电子杂志
在线制作与发布平台
支持PDF一键上传转换、图片一键上传转换
支持空白页自由排版,无需下载软件,在线创建精美作品
支持添加链接、音视频、动画、事件、密码、表单、留言等
支持自定义工具栏、外观、背景、logo等
支持创建个性化书架/书橱、书房、主页,集中展示和阅读
网址:flbook.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