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沈阳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月刊2021年第7期

其他分类其他2021-07-28
787

产业园月刊

人企协同发展

Synergetic development of people and enterprises

2021

07

产业园
简介

沈阳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大东园区),位于沈阳市大东区龙之梦长峰中心,成立于2020年;产业园以“引进专业精尖人才、提供专业增值服务、培育创新创业企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宗旨;产业园规划一站式公共服务、人力资源企业入驻、人力资源交流配置、人力资源企业孵化、人力资源产业研究、人力资源展览展示等六大功能中心;产业园将打造引才、用才、留才的人力资源全产业链,成为人力资源产业聚集新高地。

page 4 大东区委常委、副区长张悦莅临产业园调研指导工作
page 8【HR成长训练营】大东区中小微企业扶持政策宣讲会圆满落幕
page 12 热烈欢迎 吉林省通化县政府领导 莅临大东产业园参观指导
page 16【HR成长训练营】 紧跟党走,联学共建促发展

【企业动态】
page 22 预到解析高校毕业生薪酬指数,就业去向更清晰
page 30 人社局局长指导小黄牛灵活用工下一步工作
【政策导读】
page 32《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力做好当前促进和扩大就业工作若干举措的通知》(图解版)
page 36《沈阳市新发展阶段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若干政策措施》印发施行
page 53 沈阳发布最新医保政策解读! 与异地就医有关!7月1日起执行!
page 60 普法宣传丨读懂《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
【BOSS专访】
page 79 专访:预到生涯学院负责人带你走进你的职业生涯

联系我们

page 85                欢迎投稿

1

2

走进产业园

行业动态

3

4

大东区委常委、副区长张悦莅临产业园调研指导工作

2021年7月21日上午,大东区委常委、副区长张悦莅临产业园,对园区招商运营工作进行指导。大东区人社局局长李坚、副局长柏茁,长峰中心总经理张吉等随从工作人员陪同调研。产业园运营公司董事长魏锋、运营经理王哲宇热情接待。
首先,张区在魏总的引导下参观了产业园的功能区域、企业文化及孵化基地,王经理对园区现况、发展规划、近期招商工作等内容进行了详细汇报。

5

6

2021年7月21日上午,大东区委常委、副区长张悦莅临产业园,对园区招商运营工作进行指导。大东区人社局局长李坚、副局长柏茁,长峰中心总经理张吉等随从工作人员陪同调研。产业园运营公司董事长魏锋、运营经理王哲宇热情接待。
首先,张区在魏总的引导下参观了产业园的功能区域、企业文化及孵化基地,王经理对园区现况、发展规划、近期招商工作等内容进行了详细汇报。

魏总表示,产业园将大力配合大东区政府开展招商工作,在产业园加快成立“招商工作站”、“引才工作站”,链接辽宁省陕西商会、辽商总会的会员企业,进行点对点对接,为促进“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和产业项目发展。同时也希望大东区政府能出台更多的利好政策,引导企业以商招商、加大力度扶持入区企业发展。

8

7

随后张区参观了小黄牛网络科技公司、智联招聘沈阳分公司,两家企业浓厚氛围和员工工作的激情,给领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信有了政府领导的指导与扶持,产业园更有信心为大东区助力营商优环境,发挥自身优势促发展。

【HR成长训练营】
大东区中小微企业扶持政策宣讲会圆满落幕

7月1日下午,由大东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大东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大东区中小企业协会和沈阳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大东园区)共同举办的“HR成长训练营暨大东区中小微企业扶持政策宣讲会”活动在产业园拉开帷幕。大东区人社局李兵副主任、大东区工信局闫宁副局长、大东区中小企业协会李会长、中国建设银行中山支行闫小茜行长及70余位小微企业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

10

9

宣讲会现场座无虚席,本次宣讲会扶持政策解读有哪些?
沈阳市青年就业见习补贴、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社保补贴、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一次性用工补贴、创业带头人认定及社保补贴、单位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及岗位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小微企业贷款。

大东区人社局人才服务部佟老师授课

大东区人社局创业培训部贾老师授课

大东区人社局创业培训部刘老师授课

大东区人社局创业培训部彭老师授课

大东区人社局创业培训部林老师授课

中国建设银行中山支行康经理授课

我们在现场设置了答疑互动环节,各企业代表就目前自家遇到的问题进行提问并得到了老师们耐心的解答,企业均反馈“应多多举办此类培训活动,效果甚好,受益匪浅!”

答疑环节:老师与企业亲切互动

大东区人社局创业培训部祝科长总结

12

11

最后环节由大东区人社局创业培训部祝科长进行总结,祝科长表示:感谢大东区人社局、工信局、中小企业协会、以及大东产业园组织了如此精彩的宣讲会,大东区人社局会持续关注企业的需求,根据实际需求继续举办此类活动,为大东区打造更优质的营商环境。

沈阳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大东园区)会持续开展各项交流活动,促进市场机会的交流、碰撞和再生,整合产业、人才和资本等资源,为大东区打造优质营商环境贡献力量。敬请期待!

领导与工作人员合影

热烈欢迎
吉林省通化县政府领导
莅临大东产业园参观指导

6月24日,吉林省通化县常务副县长刘忠波、人社局局长孙克方、就业局局长王玉竹、人才开发科科长高俨飞、苏州文鼎集团猎头事业部总经理魏志刚一行领导莅临大东产业园参观指导。产业园运营公司董事长魏锋、总经理张楠楠全程陪同。

14

13

各位领导在张楠楠总经理的陪同下参观产业园新场地,刘副县长对产业园环境的整洁有序、员工良好的精神风貌表示赞扬。

同时,这次也是通化县人社局孙局长等人二次考察产业园,孙局长表示,在此前走访其他产业园区时,关注到他们更加注重经济价值,而大东产业园更能体现人力资源行业对于社会的价值,积极为沈城东部地区的企业及个人提供人力资源支撑和保障。

吉林省通化县常务副县长刘忠波在张总陪同下参观入园企业

张总介绍大东区产业园招商政策

张总也表示:在我国人口红利由数量向质量转变和经济调结构的过程中,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所扮演的经济角色在变得越来越重要;产业园的存在就是人力资源服务业集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我们必将要提升服务理念、服务质量、服务能力,打造属于自己的人力资源服务品牌。

张总与吉林省通化县常务副县长刘忠波亲切交谈

随后,在张总的陪同下,各位领导先后走访参观了辽宁智森人才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预到信息技术(辽宁省)有限公司、辽宁外联企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各企业负责人对通化县政府领导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企业发展历程、商业模式、产品与服务、规划。

张总为刘副县长一行讲解外联集团情况

15

16

各位领导在外联集团会议室进行交流座谈。在座谈中,魏总谈到了目前人力资源行业的发展、企业的变化;刘副县长也对当下的服务理念和模式也表达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让我司对于服务理念有了进一步的认知。双方进行了友好交流、探讨可持续发展模式,展望未来美好前景。

沈阳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大东园区)会一如既往的吸引优秀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机构)入驻,坚持做高品质服务,多方共生、互补共赢,为人力资源行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各位领导在外联集团会议室进行交流座谈

【HR成长训练营】
紧跟党走,联学共建促发展

2021年7月13日下午,由大东区人社局、建行沈阳大东支行、大东区中小微企业协会、沈阳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大东园区)联合举办的以"学党史,促发展,联学共建"政策宣讲会,深入解读小微企业扶持政策,营造服务中小微企业政策惠企的良好氛围,带动中小微企业稳定发展。
大东区人社局李兵副主任、建行大东支行行长田飚、大东人社局创业培训部副科长杨硕,参加了本次活动。

17

18

紧跟党走,联学共建促发展

此次活动切实的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具体扶持政策讲解。其中包含建行普惠业务培训 、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补贴、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一次性用工补助 、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社会保险补贴 、创业带头人社保补贴、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及岗位补贴 、创业担保贷款区中小微企;

回顾入党初心,牢记党的使命

HR成长训练营

20

19

本次活动邀请沈阳市30余家小微企业,参会企业业务涵盖类型较为广泛,贸易、新材料、机械制造、科技、建筑、智能等方面。
互动环节精彩不断,干货不断,HR们提出了一些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老师们现场为大家答疑解惑。

参加本期活动的企业HR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期待大家下次光临沈阳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大东园区), 在园区实现更多的资源互换,信息交流!

惠企政策为助力 减本增利求发展

22

21

预到解析高校毕业生薪酬指数,就业去向更清晰

每到毕业季,各大高校毕业生们的就业去向和到手工资都备受关注。6月18日,中国薪酬指数研究机构发布《2021全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指数排行榜》(以下简称“排行榜”)显示,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北京大学位列三甲,毕业生平均薪酬分别为10992元、10602元和10690元。而单以平均月薪计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最高,达到了11032元。

24

23

中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指数来源于全国各高校毕业生进入用人单位满一年的基础数据,按照工资水平、就业率、人才成长率、薪酬增长率等四个要素,以相应权重,通过统计学模型计算得出。北京大学毕业生在平均薪酬这一项上虽然高于上海交通大学,但是综合统计后,薪酬指数排名较去年落后一位,被上海交通大学超越。
纵观排行榜,前十名高校有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均为211高校,985高校也有七所。其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毕业生平均薪酬最高,达到了11032元,也是唯一一所毕业生平均月薪超过11000元的高校。

和去年相比,中央财经大学从第八位上升至第五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均今年新入榜前十。其中,中山大学上升幅度最大,从去年的17位跃升至今年的第八位,毕业生平均薪酬也上涨了125元。
单从平均薪酬来看,毕业生月薪能超过10000元的高校有24所。北京交通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和东南大学虽然薪酬指数排名在30名之后,但毕业生平均薪酬仍然过万。另外,平均薪酬在9000-10000元的高校有31所,8000-9000元的高校有24所,7000-8000元的高校有21所。

排名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关

需要注意的是,位于经济发达城市的高校毕业生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薪资待遇。比如,在毕业生月薪超过1万元的24所高校中,只有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没有在北上广超一线城市,但是也在杭州、南京等经济发达的新一线城市。
并且,同为985、211重点高校,武汉大学和湖南大学在前一百的高校中,排名相对落后,分别在84位和92位;毕业生平均薪酬也相对较低,仅为7517元和8096元。985高校中兰州大学、吉林大学和东北大学更是不在前百强排行榜上,被众多在一线城市的双非院校超过。
双非院校中,排名最高的是国际关系学院和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薪酬指数均为85.2,毕业生平均薪酬分别为10045元和10066元。外交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的毕业生平均薪酬也在一万元以上。

25

26

上海17所高校上榜

就平均薪酬来看,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东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毕业生平均月薪均在一万以上。

2021全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指数TOP100

28

27

2021全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指数增幅TOP30

排行榜指出,受疫情影响,2021年部分高校毕业生薪酬指数、薪酬水平及排名相较2020年有较大波动。
百强榜中,中央美术学院排名上升最快,2020年排名第47名,今年排名第32名;浙江财经大学在去年排名第70名,今年上升15位;中南大学由去年第58上升至第45名。其他一些排名显著上升的高校,因专业设置符合当前经济环境和行业需求,毕业生的工资水平、就业率、人才成长率、薪酬增长率相对增幅均较为明显。

30

29

2021全国高职院校毕业生薪酬指数TOP30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高职院校毕业生因其专业更符合市场需求,满足用工单位实际需要,薪酬水平呈现总体趋好态势。
根据全国高职院校毕业生薪酬指数排行榜可以发现,毕业生平均薪酬集中在6000-7000元。其中,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排名第一,薪酬指数为79.2,毕业生平均薪酬为7242元。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和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紧随其后,毕业生平均薪酬为6926元和7140元。

人社局局长指导小黄牛灵活用工下一步工作

近日,大东区人社局高副局长,人社局监察大队马科长,亲自下到大东区零工驿站,与劳动者沟通,耐心听从劳动者真实想法,了解劳动者需求,保证用最好的方案解决劳动者的切实问题。

32

31

从零工驿站回来后,高副局长向大东区人社局李局长汇报后。李局长与高副局长,马科长,小黄牛网络科技公司金总在会议室进行了亲切而有好的交流,在李局长的指导下,制定执行方案,解决劳动者所提出的问题与需求。相信在大东区人社局各位领导的指导下,小黄牛网络公司一定会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为社会的灵活用工尽自己的一份责任。

【政策解读】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力做好当前促进和扩大就业工作若干举措的通知》(图解版)

政策导读

34

33

36

35

《沈阳市新发展阶段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若干政策措施》印发施行

近日,沈阳市人民政府印发《沈阳市新发展阶段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若干政策措施》,出台27项提升沈阳科技创新能力政策措施。以下为《沈阳市新发展阶段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若干政策措施》全文。

沈阳市新发展阶段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若干政策措施

为激发创新活力,构筑创新生态,建设创新沈阳,打造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根据国家、省关于科技创新各项决策部署,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政策措施。

一 、着力提升综合创新能力

(一)强化战略科技力量。
从基本建设、仪器设备、研发项目、人才引进、交流合作等方面,支持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中科院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等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对国家支持在沈布局建设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按要求给予配套,提升城市科研条件水平和综合科学能力。对企业承担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按要求给予配套。

38

37

(二)强化平台创新效能。
支持创新主体围绕优势领域和重点产业创建或升级科技创新平台,对新批建的国家级创新平台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对新批建的省级创新平台,根据绩效择优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优先在产业升级新兴领域、产业发展空白领域、技术创新短板领域布局市级创新平台,对新批建的市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临床医学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提升科技创新平台支撑产业发展能力,对创新平台进行年度绩效评价,优秀、良好的分别给予最高100万元、最高50万元奖励。
(三)强化基础研究力度。
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吸引全国优质创新资源与我市高校院所开展联合科研,强化“从0到1”原始创新。对获批建的国家基础学科研究中心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对承担国家、省基础研究计划的项目按要求给予配套。

(四)强化重大创新资源引进。
以国家布局区域创新高地、建设区域综合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契机,建设材料科学中心和先进制造中心,创建“先进材料+智能制造”国家创新高地。以加快生产、生活、生态融合为目标,在浑南科技城规划建设先进材料、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数字文创5个产业公园。深化与中科院系统合作,引进国内外高校院所和企业优势资源,签订共建协议,布局研发机构。根据市场化评估及投资规模,对落地研发机构给予1000-3000万元前资助。对研发机构集聚人才、转化成果、孵化企业等方面进行年度绩效评价,达标的给予最高1000万元奖励,连续支持3年。

38

37

(六)支持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
推动技术创新联合体建设,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支持以领军企业、骨干企业为盟主,联合高校院所组建实质性产学研联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集成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应用效率。实行重大技术攻关项目“揭榜挂帅”,给予揭榜项目不超过技术交易额的50%最高300万元前资助。开展联盟年度绩效评价,对优秀的给予最高20万元奖励。
(七)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
坚持新型研发机构市场化发展,完善科研体制,推进科研团队持股,实行“平台+企业+孵化+园区”模式,向技术源头和成果应用双向拓展,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和产业园区共建公共技术平台、工程化试验平台、概念验证中心,加快科技成果熟化转化。鼓励新型研发机构以科研成果创办企业,在孵化基地、产业园区转化生产,建设创新型特色产业集群。对新型研发机构创新人员、创新条件、创新成果、转化和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年度绩效评价,优秀、良好的分别给予最高1000万元、最高500万元奖励。
(八)支持重大项目转化应用。
围绕重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引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研发成果,在沈开展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给予不超过项目在沈转化投入的10%最高300万元后补助。

二 、着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五)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科技企业培育工程,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雏鹰企业、瞪羚独角兽企业培育体系。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设立研发机构、建设研发平台、开展产学研合作,对首次备案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给予2万元后补助,对首次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最高20万元后补助,对首次认定的省级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给予50万元后补助。完善国有企业科技创新考核评价机制,将技术研发投入、内设研发机构、科技成果吸纳等纳入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其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方面投入,考核时视为企业利润。

40

39

42

41

三、着力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九)以新基建推进数字经济。
鼓励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快基础设施优化升级,在通信、电力、交通、城市运行等领域,加强5G网络、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云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研发设计、施工工艺、数据加工、测试分析等科研投入,给予不超过研发投入的10%最高300万元后补助。
(十)以场景应用带动智能升级。
以场景建设为抓手,以解决产业升级、城市管理和民生服务中的重点问题为突破口,带动新技术和新产品创新应用、迭代升级、示范推广,以用促产,以产促用,驱动技术创新、场景创新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深度融合,培育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对场景建设采用本地创新技术、科技成果、高新产品的,给予不超过本地采购额的10%最高300万元后补助。

(十一)以智能制造提升产业水平。
将智能制造作为新一轮产业技术变革和抢占制造业制高点主攻方向,加快机器人+、人工智能应用示范,推动新材料技术、机器人技术、增材制造技术、数字孪生技术融合运用到产品设计、生产和服务中,促进产品智能化、装备智能化、生产方式智能化、经营管理智能化和生销服务智能化,实现智能生产、智能工厂。对智能制造系统、智能产品、智能生产线和智能工厂的研发设计,给予不超过研发投入的10%最高300万元后补助。
(十二)以人工智能打造智慧城市。
以实施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为核心,推动智慧社区、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管理、智慧教育等建设,提升政府管理、民生服务和城市建设水平。对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给予不超过非财政资金投入研发支出的10%最高300万元后补助。对培育引进智慧产业的企业,市区两级在土地供给、设施配套、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十三)以创新产品应用拓展产业空间。
建立重大创新产品认定制度,不定期发布重大创新产品名录。鼓励重大创新产品依规参与政府采购,对采购重大创新产品的,给予不超过非财政资金投入首次采购额的10%最高100万元后补助。设立智慧产业补助资金,围绕5G及基础设施、网络信息安全、新一代人工智能、智能终端制造、智能传感器等方向,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和创新产品研制。
(十四)以生物技术引领生物产业发展。
建设生物技术创新中心、临床研究中心、细胞资源库等创新平台及浑南、铁西等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开发创新型生物药物及生物医学工程产品。对生物制品、化学药、中药新获得临床试验批件的,按类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对新获得药品注册证书和生产批件并在沈产业化的,按类给予最高300万元奖励;对新取得的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和通过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批准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生产批件并在沈产业化的,给予最高300万元奖励。

44

43

(十五)以科技支撑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
围绕污染防治、绿色技术、城市低碳发展、文化和科技融合、公共安全、黑土地保护利用、粮食安全、种子繁育等民生发展重要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围绕健康沈阳建设,加强生命健康领域的重大疾病、常见多发病治疗技术和医工结合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健康领域技术创新和医疗服务能力。按前资助方式,给予每项最高50万元补助。

46

45

四、着力提升载体创新能力

(十六)推动创新创业载体建设。
鼓励创新创业载体提标升级,对新认定(备案)的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星创天地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对双创载体服务能力、孵化绩效等进行年度绩效评价,择优给予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分别最高50万元、最高30万元、最高10万元奖励。

(十七)推动科创园区“三生”建设。
以公共平台、孵化器、加速器、产业生态建设,提升大学科技园、产业园区在成果转化、创业孵化、集聚资源等方面创新潜力,对大学科技园、产业园区内建设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给予不超过建设经费的50%最高100万元后补助。支持高校院所与区、县(市)以投入物理空间、建立运营团队、搭建创新平台、组建投资公司等方式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对组建投资公司的通过市相关投资基金按投资额10%入股,推动结成利益联合体,加快市场化运营进程。对新建重点科创园区强化“三生”体系规划,打造高质量园区。深化科技成果“三权”改革,在成果转化基地率先推行高校院所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先行先试。

(十九)推动重大科技活动组织。
加强与国内外创新资源对接,搭建科技交流合作载体,打造重大科技交流活动品牌。对高校院所、企业在沈承办的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科技交流活动,给予不超过活动实际支出的50%最高100万元后补助。由市政府批准的重大科技交流活动、以市政府名义组织参加的科技展会及围绕创新沈阳开展的创新创业活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资助额度和方式。

(十八)推动科技服务机构建设。
支持东北科技大市场建设,鼓励各类创新平台上线沈阳科技条件平台和东北科技大市场,面向中小型企业开展大型仪器共享和研发服务活动。鼓励高校院所深化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改革,建设科技条件平台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对基地的管理制度、资源整合、服务效果等进行年度绩效评价,优秀、良好的分别给予最高100万元、最高50万元奖励。鼓励企业使用创新券,对在科技条件平台购买服务机构技术服务的,给予不超过技术服务金额60%后补助。对促成技术成果在沈转化的技术转移示范机构进行年度绩效评价,优秀的给予最高30万元奖励。鼓励区、县(市)与高校院所设立技术合同登记机构,给予技术合同登记机构技术交易额的0.2‰最高10万元奖励。对认定的农村科技特派团给予最高10万元前资助。

48

47

50

49

五、着力提升专利创新能力

(二十)加强高价值专利培育。
提升专利质量,加大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力度。以运用为导向,在产业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培育创新水平高、权利状态稳定、市场价值显著的高价值专利,对获得中国专利金奖、银奖、优秀奖专利分别给予30万元、25万元、20万元奖励。对获得技术标准的,按既有政策给予奖励。
(二十一)加强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
提升产品知识含量和竞争能力,探索开展知识产权自主性和竞争力较强的专利密集型产品认定试点工作,给予最高20万元奖励。集合产业政策,加大对专利密集型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的政策支持力度。
(二十二)加强专利导航决策。
围绕优势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鼓励服务机构和产业(企业)共同开展专利导航,对产业规划类专利导航、企业运营类专利导航分别给予最高60万元、最高30万元前资助。

(二十三)加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鼓励创新主体通过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进行融资,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补助,对贷款企业按人民银行同期同档贷款基准利率计算的利息、评估费、担保费的50%给予后补助,累计额度最高20万元。
(二十四)加强知识产权托管服务。
采用政府购买服务,在中小微企业相对集中的产业园区、双创载体开展知识产权集中托管服务。通过提供基础性和差异性服务,有效提升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根据托管内容给予托管项目最高50万元前资助。

(二十六)深化“放管服”改革。
赋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项目设立、技术路线、经费使用、人员选用、绩效奖励的自主权,实行经费包干制、信用承诺制;科技计划项目以依托单位自我管理为主,除按规定每年选取一定比例项目监督检查、检查结果信息共享互认外,项目实施周期内避免对同一项目同一年度重复检查、多头检查,为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减负松绑。完善新型研发机构管理运营模式,以市场为导向、以研发为产业、以技术为产品,实施项目负责制,组建专业研究所。以信任为基础,探索建立容错机制,完善科研诚信体系,加强科技计划全过程科研诚信管理,对严重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责任者实行“一票否决”。
(二十七)完善科技创新统筹推进。
强化市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统筹、协调推进、督查考核等职能,形成全市职能部门协同组织和区、县(市)协同联动工作合力。将新增创新主体数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双创载体建设等创新驱动发展指标纳入区、县(市)年度考核重点。

六、着力提升制度创新能力

(二十五)完善市场导向创新体制。
改革科技投入机制,按照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建立企业认定、专家评定、政府补助的市场需求引导创新资源有效配置机制。改革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实行企业出榜、任务定榜、揭榜挂帅的项目形成机制。建立揭榜项目预研发布机制,吸引各类基金、社会资本早期关注、早期介入、早期投资,促进研发成果孵化转化。设立科技工作专项,提高科技创新组织管理水平。改革人才评价机制,破四唯,立新标,建立健全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建立市场化科研成果评价制度。

52

51

54

53

沈阳发布最新医保政策解读!
与异地就医有关!7月1日起执行!

日前,
在沈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
沈阳市医保异地就医
门诊费用直接结算
新闻发布会上
传来一个好消息
@沈阳参保人员,
普通门诊异地结算问题解决啦!

关于政策细节
你是否还有更多问题
沈阳市医疗保障局
最新的权威解读来啦!

《关于完善沈阳市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相关工作的通知》政策解读
为完善我市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工作,进一步提升参保人员异地就医便利性,沈阳市医疗保障局、财政局联合印发《关于完善沈阳市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相关工作的通知》,现就通知内容解读如下:
  一、出台背景
  根据辽宁省医疗保障局《关于完善服务提质增效全面提升异地就医结算便利性的通知》精神及全省提升异地就医结算便利性专项行动的工作要求,沈阳市医疗保障局结合我市异地就医实际情况,经过调研测算,调整我市参保人员异地就医相关政策,出台本通知。

56

55

     二、受益人群
  我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即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
  三、适用范围
  我市参保人员在统筹区域外(不含国外、港澳台地区)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就医结算的。
  四、主要内容
  (一)省内异地长期居住人员保留参保地待遇
  我市参保人员在省内其他城市长期居住的,同时保留我市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就医医保待遇。
  (二)开通异地就医门诊统筹联网直接结算服务
  异地长期居住人员(不含城乡居民参保人员中的在校大学生),经过备案后可以在备案地享受门诊统筹联网直接结算服务。未实现联网直接结算的,不享受此待遇。
  (三)异地发生急危重病抢救的医保病种和待遇
  我市参保人员在异地发生急危重病门(急)诊就医,除符合我市原急危重症门(急)诊抢救政策范围内的急危重病外,增扩辽宁省医疗保障局《基本医疗保险急危重病异地就医结算参考病种及关键标准》(简称《急危重病种标准》)中的急危重病种,并将《急危重病种标准》范围延伸到住院就医。
  符合上述标准的门(急)诊抢救费用可持报销要件到市、区(县)医保经办机构经认定后给予手工报销;符合《急危重病种标准》的住院费用目前可持报销要件到市、区(县)医保经办机构经认定后给予手工报销,待我市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升级改造完成后可在异地定点医疗机构紧急入院后出院前凭病历等材料申请办理备案并直接结算。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后,不得因与我市结算存在待遇差等原因办理退费。

     (四)调整部分异地就医人员类别待遇标准
  1.异地转诊人员
  职工统筹基金起付标准不变,报销比例上调为75%;补充险分段进行补偿,补偿比例进行相应调整。
  居民中的学生及未成年人统筹基金起付标准不变,报销比例上调为75%;居民中的成年及老年人,统筹基金起付标准不变,报销比例上调为60%。
  2.临时外出人员
  职工统筹基金起付标准不变,报销比例上调为60%;补充险分段进行补偿,补偿比例进行相应调整。
  居民中的学生及未成年人统筹基金起付标准不变,报销比例上调为60%;居民中的成年及老年人,统筹基金起付标准不变,报销比例上调为50%。
  上述两类人员起付标准不享受减免政策。
  (五)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异地就医可直接结算
  我市职工参保人员无需备案,在异地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可持社会保障卡(医保卡、医保电子凭证)直接结算。
  五、温馨提示
  本通知自2021年7月1日起执行。直接结算费用以结算日期为准,垫付报销费用以入院日期为准。

58

57

60

59

普法宣传丨读懂《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

62

61

64

63

66

65

68

67

61

70

69

72

71

74

73

76

75

78

77

BOSS 专访
Face the leader

勇敢发问

have a special interview 

2021

刘明鸽,预到生涯学院负责人,国家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生涯规划师。人力资源行业十年+工作经验,擅长人才测评、人才招聘与培训,从企业视角解决大学生求职迷茫,定位不准等问题。

你是否清晰的了解自己的职业目标?
你是否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详细的规划?
生涯规划是新时代的潮流,现代人的课题,生涯规划愈早做愈好,关于更多职业生涯的话题,大东产业园专访到了预到信息技术(辽宁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明鸽女士!

79

80

2.您认为生涯规划对于高中生、大学生真正的作用是什么?目前市场认可度怎么样?
   随着各省的高考志愿填报规则的改变,以后更倾向于报专业而不是报学校,我接触的很多大三的学生,他们都是在三年前高报的时候选择专业老师填报的志愿,但是今天很多学生都想换专业,但是目前市场上更多的老师报的标准就是不浪费分,并没有根据学生报考专业的未来就业方向去研究,这个就是我们的作用了,我们是从就业市场出发,关注国家未来行业的发展情况,再去结合高报,这样4年后不会出现很多学生想改专业的风险。另一方面从小学到高中,大部分学生都是老师和家长一对一关注指导,但是到了大学,家长和老师都没以前管的细致了,十年寒窗苦的压力释放让更多的大学生迷失方向了,不知道大学该怎么过,很多大学在大一的时候是有机会选修其他专业或者该专业的,可惜大部分学生都错过 ,还有大二大三的时候也会有很多实习机会,更多的学生是在打游戏、谈恋爱中度过的,等到了大四才知道自己欠缺的东西太多,也就错过了机会,之后会用5-10年的工作经验才能追赶上其他同学,我想我们大学生生涯规划的意义就是大学的课外导师,与外界链接的桥梁,让他们在大学就提升竞争力,少走弯路。

1.是什么样的初衷让您和您的团队成立了预到公司呢?
我们都是从事人力资源行业多年的从业者,擅长企业的校园招聘,发现很多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甚至是毕业就失业,一方面是企业用人的标准毕业生不清楚,另一方面毕业生对于自己的定位不够清晰,对内不了解自己,对外不了解外界,我们希望真正解决大学生就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希望从职前教育上帮助大学生做好未来的职业规划!

82

81

3.您认为这份工作,什么是您认为做的最成功的和最具挑战性的呢?
做的最成功的就是得到了学生和家长乃至社会的认可,最具挑战的就是如何唤醒生涯意识,大部分毕业生还是随波逐流,不去想提升能力,只有在职场碰壁了才去后悔。
4.今年的高校毕业生也创新高了,针对当下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您有什么看法吗?预到能提供怎样的平台去帮助大学生就业吗?
今年特别流行“躺平”一词,“漫“就业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大学生未就业不是没工作,而是不想去这样的或那样的工作,脱离实际的现象比较多,另一方企业裁员严重,大学生还得要面对现实,不能眼高手低。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预到希望能尽量帮助大学生提升职业能力,匹配上心仪的岗位。

5.最后,您有没有什么经验或者心得可以分享给我们的毕业生?
疫情常态化,很多大学很担心自己的工作不稳定,其实稳定是相对的,只有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是最稳定的,找工作的时候要规划未来1-3年的目标,当然有很多同学都不知道如何去规划,那就从自己爱干能干的入手,总结出自身优势,把优势变为才干,变成可迁移的能力,才能轻松面对未来的变化。
预到会同大家一起为梦想的帆船注入强劲的动力,愿大家在可预见的未来里,可以乘风破浪,遇到更多自己所向往的美好。

84

83

会刊介绍:《沈阳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大东园区)》其内容聚集人力资源前沿资讯和发展动态,以介绍、谈论和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问题,围绕产业园运营模式与发展进度,推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建设和实际应用水平,为企业的人事制度改革和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服务。
办刊宗旨:“人企的协同发展”,研究人力资源理论、助推企业人资改革、传播人资知识、服务产业园入园企业工作。
刊物定位:以研讨人力资源理论与企业发展为重点,以提高读者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为核心。普及与提高并重,学术性与实用性兼顾。既是实务工作者学习新知识,提高专业技能的良师益友,也是专业理论工作者探讨学术问题的园地。

产业集聚|优化赋能|共生共享

86

85

微信公众号

官方微信

TEL:024-31669079
ADD:沈阳市大东区龙之梦长峰中心
MAIL:syhrsip@163.com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