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辖区青年理论武装工作走深、走实、走心,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团委创办《人民银行南京分行理论武装微课堂》电子期刊,并结合建党百年推出重要的讲话金句、生动的党史故事、深入的讲话导读、丰富的知识测试等,让青年理论学习有重点、有载体、有抓手,为庆祝党的百年华诞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点击目录跳转至对应页面
01 习语金句“悟一悟”…………………………01
02 党史故事“听一听”…………………………07
03 理论文章“读一读” ………………………16
04 随堂测试“做一做” ………………………21
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 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02
深入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04
百年记忆 …………………………………………………………09
档案春秋 …………………………………………………………12
光影百年 …………………………………………………………14
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17
深刻领悟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的理论品格……………………18
党的创新理论的生成逻辑…………………………………………19
党史学习要掌握科学方法…………………………………………20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本期“习语金句”整理摘编自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及习近平在青海考察时的讲话,具有较强的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让我们从一句句金句中学习思想、领悟精神、内化于心、指导实践。
01
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
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02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中共中央政治局2021年5月31日下午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
来源:央视新闻
03
◀ 习近平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的讲话 ▶
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
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
要围绕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个视角进行深入研究,为开展国际传播工作提供学理支撑。
04
深入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1年6月7日至9日,习近平先后来到西宁市、海北藏族自治州等地,深入企业、社区、自然保护区、农村等进行调研。
习总书记近日在青海考察时强调,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化改革开放,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在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成就,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青海篇章。
来源:新华社
05
深入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我们党发展壮大起来不容易,夺取政权不容易,建设新中国不容易。老百姓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各民族谋幸福。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做到学史崇德,就是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涵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来源:新华社
来源:新华社
06
一要崇尚对党忠诚的大德,广大党员、干部永远不能忘记入党时所作的对党忠诚、永不叛党的誓言,做到始终忠于党、忠于党的事业,做到铁心跟党走、九死而不悔。
二要崇尚造福人民的公德,广大党员、干部要站稳人民立场,始终同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切实把造福人民作为最根本的职责。
三要崇尚严于律己的品德,广大党员、干部要慎微慎独,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深入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青年,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青年,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青年,用党的历史教训警示青年,能够让我们认清历史方位,汲取前行的智慧与力量。
07
抗日战争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抗战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9月2日结束,共14年抗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图片:义勇军进行曲(画作)
来源:中国军网
08
抗日战争时期
鲁南会战 鼓舞士气
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济南以后,企图沿津浦线对进,南北夹击,会攻徐州,以便沟通南北战场,进而击破陇海路军防线,夺取郑州、武汉等地。中国以李宗仁为第5战区司令长官,指挥中国军队同日本侵略者在以徐州为中心的津浦路南北的广大地域上,展开了一场大会战。徐州会战共有3个阶段。第1阶段是津浦路沿线的初期保卫战,第2阶段即台儿庄大战,第3阶段为撤离徐州。
台儿庄是徐州的门户,位于徐州东北30公里的大运河北岸,北连津浦路,南接陇海线,扼守运河的咽喉,是日军夹击徐州的首争之地。1938年3月16日,日军第十师团组编濑谷支队(旅团)作为先头部队,向台儿庄以北滕县发动进攻,揭开了台儿庄战役的序幕。
3月23日,日军开始猛攻台儿庄。中国第2集团军池峰城率31师官兵坚守台儿庄城寨,至死不退,后又加入27师等部,于城外与日集团军由北向南,大举反攻。日军遭中国军队内外夹击,死伤枕藉,至7日夜,除小部突围逃跑外,大部被歼。此役,中国军队摧毁了日军第5、第10两个团之精锐部队,歼灭日军1万余人,缴获了大批武器和装备。
在历时1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约29万人参战,日军参战人数约5万人。中方伤亡约5万余人,毙伤日军约2万余人。它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坚定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这次战役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气,改变了国际视听,消灭了日本侵略者的威风,歼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此次大捷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以来,继长城战役、平型关大捷等战役后,中国人民取得的又一次胜利,是抗日战争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
视频:《台儿庄大战》
来源:腾讯视频
09
点击收听语音播报
敌后战场 迅速开辟
1937年,上海太原失守后,毛泽东于11月12日在延安中国共产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在华北,以国民党为主体的正规战争已经结束,以共产党为主体的游击战争进入主要地位。在江浙,国民党的战线已被击破,日寇正向南京和长江流域进攻。国民党的片面抗战已表现不能持久。”“从片面抗战转变到全面抗战的前途是存在的。”毛泽东指示八路军在统一战线基本原则下,进一步发挥独立自主精神,放手发动群众,扩大抗日力量,力争使敌占区的大多数乡村成为游击根据地,广泛地发展敌后游击战争,把日军的后方变成他们的前线。
遵照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精神,八路军和新四军先后挺进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在华北、华中等地迅速开辟了敌后战场,先后建立起晋察冀、晋冀豫和苏南等根据地。敌后战场的开辟,牵制了大量日军,严重地威胁着敌人后方。
视频:《敌后战场》
来源:腾讯视频
10
点击收听语音播报
中共七大 胜利前夜
在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夜,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
大会通过了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朱德《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和刘少奇《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大会分析了国内外的政治形式,总结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阐述了新民主主义基本理论,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大会总结了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的经验,深刻地论述了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以及党的三大作风。确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统一的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一切工作的指针。1945年6月11日,大会举行隆重的闭幕式。毛泽东在闭幕词中向全党发出了鼓舞人心的号召:“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七大的一个重大历史功绩是确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即“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这条政治路线阐明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是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阐明了为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就要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阐明了加强党的领导是革命取得胜利的关键。党的七大另一个重大历史性贡献是将毛泽东思想写在了党的旗帜上,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视频:《1945年 中共七大胜利召开 》
来源:腾讯视频
11
点击收听语音播报
1941年1月4日,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皖南部队9000余人,移师北上,6日行至泾县茂林地区,突然遭到预先埋伏的国民党7个师8万余人的包围袭击。在双方兵力悬殊的情况下,新四军将士奋勇拼杀,血战七昼夜,终因弹尽粮绝,除2000余人突围外,一部分被打散,大部分壮烈牺牲和被俘。军长叶挺在同国民党谈判时被扣押,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副军长项英、副参谋长周子昆在突围中被叛徒杀害。17日,蒋介石发布反动命令和谈话,反诬新四军“叛变”,宣布取消新四军番号,声称将叶挺交给“军法审判”。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至此,国民党顽固派第二次反共高潮达到顶点。
皖南事变发生后,中共中央同国民党顽固派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1941年1月20日,毛泽东以中共中央军委发言人名义发表谈话,揭露国民党当局武装袭击新四军的暴行和反共阴谋。同月,中共中央军委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陈毅任代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继续坚持长江南北抗日战争。
在重庆,周恩来向国民党当局提出严重抗议,并在《新华日报》写下悼词:“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在重庆的民主党派和爱国人士纷纷发表通电和文章,谴责国民党的暴行。
这一次国共斗争,是国共两党力量的一次大检阅。反共高潮被打退,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的成熟,表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部的阶级力量对比已发生深刻的变动,对以后中国政治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2
——国民党发动的第二次反共高潮达到顶点
点击收听语音播报
皖南事变
图片:周恩来发表的题词与挽诗
来源:学习强国
抗日战争初期,由于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导致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党组织也几乎损失殆尽。毛泽东逐渐认识到,必须在全党范围开展一次整风运动,才能从根本上彻底解决思想路线问题。
1941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标志着整风开始。1942年2月,毛泽东先后作《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的讲演,整风运动在全党普遍展开。普遍整风的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学风。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是延安整风的中心内容,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事求是。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也是整风运动的重要任务。1945年4月20日,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至此,整风运动胜利结束。
20世纪40年代的延安整风,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全党范围的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也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通过延安整风,中国共产党不仅初步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破除了将苏共经验和共产国际指示神圣化的教条主义,而且还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从而极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整风运动,全党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夺取抗日战争和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13
整风运动
——一场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
点击收听语音播报
视频:《整风运动》
来源:腾讯视频
14
从1946年5月开始,来自11个国家的11名法官在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聚首,决定包括东条英机在内的战犯们的命运,称“东京审判”。东京审判直到1948年11月才终结,共历时近两年零七个月。同名电影《东京审判》以纪录片般的影像再现了半个多世纪前那场引起全世界关注的世纪大审判。
为了保证影片的真实性,制作团队查阅了从文献书刊到影像记录等国内外几乎能找到的全部资料。法庭戏的台词有80%完全出自当年现场的庭审记录,贯穿影片的画外音也都是从《东京大审判: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中国法官梅汝璈日记》中精心摘选的点睛之句。影片从写实的角度去追溯一幕幕历史,将那些见证着苦难、血泪、暴虐、屈辱的往昔,以及不被世人所熟知的重大历史事件还原于世人面前。
电影通过国际检察团与日本战犯及其律师团针锋相对地辩论,真实地表现了这一段以法庭审判为主的历史。1946年3月,中国国民政府委任梅汝璈为“远东军事法庭”的首席审判官。面对法官座位顺序,他坚决提出质疑,并用他慷慨激昂的陈词赢得了席位之争。在最后的量刑阶段,他句句铿锵有力。梅汝璈说:“我是一名法官,一名中国的法官。”这位具有高度民族感和荣誉感的人,无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始终从中国人民的利益和情感出发考虑问题。在观影的途中,我们为辩论席上的每一次精彩陈述欢欣鼓舞,也为审判程序中的每一步推进而振奋不已……
作为中国新时代青年,让我们牢记梅汝璈的话:“忘记历史的教训,必将招致未来的灾祸。”,让我们向那伟大的中国人致敬、向那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中国战士致敬!
《东京审判》
逼近每个中国人的灵魂
“
”
点击图片收看
《东京审判:法庭部分》
《百团大战》是由八一电影制片厂、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抗战影片。该片主要讲述1940年世界反法西斯战场进入最艰难时期后,毛泽东、朱德等中共领导人为中国的前途命运忧心忡忡的故事,再现了抗战时期重点战役——百团大战惊心动魄的时刻。
影片《百团大战》不再追求宏大与全面,而是在宽广的战争画卷中选取了几场标志性的战斗,以娘子关破袭战、西营坞突袭战、黄崖洞兵工厂保卫战、关家垴歼灭战作为“百团大战”的缩影,为观众献上震撼人心的战争场面。
影片中,八路军士兵热情爽朗、士气高涨,将帅胸有丘壑、精诚合作,军民齐心协力、鱼水情深,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而蒋介石对于八路军的力量深为忌惮,面对八路军的战果心情复杂,显得心事重重,充满个人算计和私心。在毛泽东身上,我们看到的是真正的大将风度,是豁达磊落的气度。还有彭德怀,极力主张用一场大战来破坏日军的囚笼政策,用一场胜利来鼓舞士气,“来证明八路军的存在,证明中国人还在战斗。”这种豪气干云的信心和胸怀全国的气势,与国民党政府中弥漫的低沉、消极氛围形成鲜明对比。
观看《百团大战》,感受最强烈的就是全民抗战生生不息的精神。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永远不能忘却那段民族苦难的岁月。
15
《百团大战》
民族血性的悲壮书写
“
”
点击图片收看
《百团大战》
16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过的百年历程,是光荣辉煌的一百年,也是艰苦卓绝的一百年;是奠基立业的一百年,也是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走向未来,本期选择四篇与党的创新理论相关的文章,为广大青年同志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提供理论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1月11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的一项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需要从全局高度准确把握和积极推进。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
一、充分认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意义
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任务、要求变化,特别是基于我国比较优势变化,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和先手棋,对我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适应新发展阶段要求的主动选择。从国际比较看,大国经济的特征都是内需为主导、内部可循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使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对外贸易依存度从2012年的47.3%下降到2020年的31.7%,延续2006年达到峰值后持续下降的趋势;过去9年中有4个年份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00%,国内大循环活力日益强劲。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主要国家政策内顾倾向上升,国际经济循环格局发生深度调整,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国际大循环动能明显减弱,伴随着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国内需求结构、产业结构、技术体系和经济增长动能等都在发生深刻变化。我们必须遵循大国发展规律,对国内经济循环同国际经济循环的关系主动作出调整,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提出引领发展的新思路新格局。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大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许多重大理论和理念,其中新发展理念是最重要的、最主要的,社会各界对贯彻新发展理念已经形成高度共识,实践也在不断深化。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还有不少短板弱项。我们必须树牢系统观念,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统筹处理当前和长远、自主和开放、政府和市场、全局和局部、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打通堵点、补齐短板、畅通循环,不断提高发展质量效益,把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实践不断引向深入。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应对国际环境深刻变化的必然要求。当前,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日趋复杂,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我们将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必须做好应对一系列新的风险挑战的准备,从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高度深刻把握和认识这一变化,更多立足国内谋划发展,加快推进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和部分商品对外采购率过高的问题,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形成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和稳固的基本盘,不断增强经济体系的抗冲击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在国际风云变幻中始终充满朝气生存和发展下去。与此同时,坚持在开放发展中争取战略主动,通过扩大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改善我国生产要素质量和配置水平,塑造我国在国际竞争和发展中的新优势。
二、准确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坚实基础和巨大优势,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机遇更具有战略性、可塑性,挑战更具有复杂性、全局性,挑战前所未有,应对好了,机遇也就前所未有。
从国际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经济、科技、政治、安全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一是新冠肺炎疫情加快世界经济格局演变,世界经济在大幅下行后有望出现恢复性增长,但发达经济体经济走势分化明显,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复苏面临较多困难。二是全球产业链分工格局加速调整。各国更加重视本国供应链安全,生产网络区域化、本地化趋势更加明显。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各国抢占新一轮科技制高点的竞争更趋激烈。三是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部分发达经济体实施贸易保护政策,推动建立排他性保护性较强的区域贸易协定,新兴经济体面临更高贸易投资规则门槛。四是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风险交织蔓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恐怖主义、气候变化、重大传染性疾病、网络安全等非传统安全风险明显增加。
从国内看,我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阶段,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一是国内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经济循环梗阻加快打通、市场预期不断改善,但内需稳步回升受到制约,居民消费恢复相对滞后,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投资意愿不强。二是发展质量效益有待提高。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部分关键元器件、零部件、原材料依赖进口。低端无效供给过剩与中高端有效供给不足并存,金融、房地产与实体经济发展不够均衡。三是重点领域风险不容忽视。粮食供求仍将维持紧平衡状态,油气对外采购率较高,能源资源安全面临不少挑战。宏观杠杆率仍然较高,银行不良贷款风险可能继续显现,一些企业生产经营存在较多困难。四是民生保障仍存短板。就业压力大和招工难问题并存,新成长劳动力数量仍处高位,制造业、中小企业招工难题更加凸显。公共服务供需不均衡问题仍然突出,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老年抚养比持续上升,对养老保障可持续性造成较大挑战。
在看到风险挑战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多方面突出优势和条件。我们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在面对困难复杂局面时能够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凝聚起破浪前行的强大力量,这是我国发展的最大有利条件和优势所在。我们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我们有雄厚的物质基础,粮食总产量连续6年超过1.3万亿斤,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高铁运营里程、高速公路里程、5G终端连接数均居世界第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我们有规模庞大和最具增长潜力的消费市场,拥有14亿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人群、1.3亿多户市场主体和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各种专业技能的人才,有条件、有能力充分发挥大国经济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有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三、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构建新发展格局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把新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到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全过程和各领域,找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切实将党中央、国务院各项部署落到实处。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巩固增强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这是决定我国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能力,也是确保国内大循环畅通、塑造我国在国际大循环中新优势的关键。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注重以高质量供给适应引领创造新需求,形成消费和投资互促共进的强大国内市场。加快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紧扣改善民生拓展需求,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发展服务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促进消费与投资良性互动,加大投资补短板力度,加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推进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
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这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途径。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着眼于促进国内国际大循环的良性互动,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开拓互利共赢新局面。增强对外贸易综合竞争力,推进外贸企业转型升级,优化促进外贸发展的财税政策。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进一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落实准入后国民待遇,完善自由贸易试验区布局,稳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加强发展战略和政策对接,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深化国际产能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培育壮大发展动力源。这是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基础上搞国内大循环的集中体现。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增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优化国内大循环的空间布局。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定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坚持宜山则山、宜水则水,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塑造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生态功能区三大空间优势互补的区域格局。
大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提升国内大循环质量效益的重要手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国内大循环的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深入开展污染防治行动,全面提升环境基础设施水平,完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制定和实施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促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全面推进资源高效利用,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推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关键联结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位置,通过开展示范区建设,探索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优化收入分配格局,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再分配调节体系。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快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继续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强化国家经济安全保障。这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也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题中应有之义。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随时准备应对更加复杂困难的局面。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关键,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推进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深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收储制度改革,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坚持立足国内、补齐短板、多元保障、强化储备,完善能源产供储销体系,优化能源结构,增强能源持续稳定供应和风险管控能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增强产业体系抗冲击能力。积极参与配合做好稳妥防范化解财政、金融、房地产等重点领域安全风险隐患,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加强“一带一路”建设风险防控。
来源:《求是》
17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重大举措。这部著作体裁新颖、生动活泼、深入浅出,适应了不断深化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的时代要求,汇集了许多理论创新成果、实践创新亮点,把理论大众化、通俗化工作又向前推进了一步。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有助于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品格的认识,从而进一步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实践中产生的理论结晶,全面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成为推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科学指南。正是在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历史变革的过程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时代、求真求实、人民至上的理论品格熠熠生辉。
引领时代
新时代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不断推动理论创新的源泉与动力,就是时代之问。
当代中国正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世界经济深度衰退等多重严重冲击,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奋力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奋力推动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面向未来,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的奥秘所在。如何牢记初心使命,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永恒课题,也是新时代亟须破解的时代之问。在回答这一时代之问的过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勇于面对党面临的重大风险考验和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以顽强意志品质正风肃纪、反腐惩恶,消除了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实现了管党治党从宽松软到严紧硬的深刻转变,党内政治生活气象更新,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党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党群关系明显改善,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实现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过程中,在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的过程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经受住“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永远在路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保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总趋势是朝着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方向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时代潮流。同时,各种风险挑战与不确定性层出不穷,各种博弈和角力日趋激烈复杂。“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时代之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多边主义旗帜,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积极倡导共建“一带一路”,为解决世界经济、国际安全、全球治理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提供了新的方向、新的方案、新的选择。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主要是靠自身和平发展取得的。中国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发展模式的影响力、吸引力显著增强,中国日益发挥着世界和平建设者、全球发展贡献者、国际秩序维护者的重要作用,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应对全球共同挑战、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过程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旺盛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使世界上正视和相信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人多了起来,使世界范围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深刻转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深邃思考、深刻总结,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懈探索、砥砺前行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
求真求实
求真求实,这个“真”是指当代马克思主义真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这个“实”,是指实事求是,结合我国国情和改革开放实际,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矢”,射当代中国实际问题之“的”。
马克思主义是具有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真理,它的真理光芒在时代与实践的接续发展中不断彰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推进理论创新,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这主要表现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勇于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民主的思想,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加强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建设的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高举多边主义旗帜,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格局,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思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统揽“四个伟大”,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正因为对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作出全方位的原创性贡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人民至上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有力量,之所以能够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创造消除绝对贫困的人间奇迹,最重要的原因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不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根本观点,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一思想强调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必须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确保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凝聚起14亿中国人民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强调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
坚持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特征和理论品格,也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政治优势。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也符合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人民是历史的真正主人,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力量。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并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与工作状态,践行对人民的一项项庄严承诺。回望上下五千年,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只要深刻认识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任何艰难险阻都可以战胜,任何力量都阻止不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前进步伐。
李捷(求是杂志社原社长):
来源:人民日报
18
深刻领悟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的理论品格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指出,“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每一时代都有需要回应和解决的重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应和解决了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刻揭示了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党之路、强国之路、复兴之路,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成逻辑。
深刻揭示强党之路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眼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筹划推进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从严管党治党,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在各种风险考验面前始终保持先进性纯洁性的强党之路。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能够保持先进性纯洁性,永葆生机活力。1921年,我们党成立时,只有50多名党员,十分弱小;今天,我们党拥有9000多万党员,是一个近14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的执政党。回首我们党走过的98年光辉历程,为什么能够从登上历史舞台到掌握全国政权,为什么能够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辉煌成就?原因就在于我们党是与其他政党有着根本区别的先进政党,能够与时俱进地提出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及时发现和修正自身不足,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进入新时代,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更加复杂,各种风险考验前所未有,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更为复杂。特别是在过去一段时期,一些地方和单位管党不力、治党不严,党内问题越积越多。这不仅损害了党的形象,而且侵蚀着党的执政基础。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如何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这是新时代的“强党之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这一“强党之问”,大力推进党建理论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例如,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提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强调全党同志一定要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拿出恒心和韧劲,继续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管出习惯、抓出成效;要求在新时代,我们党必须以党的自我革命来推动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同时,还对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作出明确而具体的阐述:“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这是党的领导决策核心。
党中央作出的决策部署,党的组织、宣传、统战、政法等部门要贯彻落实,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的党组织要贯彻落实,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的党组织也要贯彻落实,党组织要发挥作用。”
所有这些党建理论创新成果,既是对党的建设优良传统的继承发扬,又是对新的实践经验的总结概括,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党的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深刻阐述了这一强党之路背后的政党逻辑。
深刻揭示强国之路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路径、战略安排,深刻揭示了中国如何保持独立自主、顺应时代潮流走出一条强国之路。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伟大目标,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对现代化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安下心来,使我们可以建设我们国家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科学文化和现代化的国防”。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提出中国实现现代化分步走的战略构想。党的十三大正式确定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十五大对如何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作出进一步规划,提出新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我们勇于探索现代化建设道路,用几十年的时间在很多方面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甚至数百年的发展历程,有力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进入新时代,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虽然具备过去难以想象的良好条件,但也面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还不是尽善尽美、成熟定型等诸多困难与挑战。如何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现代化之路?这是新时代的“强国之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这一“强国之问”,接续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的不懈追求,就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比如,指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又如,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再如,强调“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特别是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重大战略安排,把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提前了15年,提出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更高目标。
这些重大战略思想、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安排,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有力指导和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深刻阐述了强国之路背后的中国现代化逻辑。
深刻揭示复兴之路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通中华民族5000多年特别是近代以来的精神追求和不懈奋斗,连接过去、现在和将来,擘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蓝图,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复兴之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攻克了一道道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谱写了一首首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是,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早在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就提出“中国应当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新时代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如何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为人类建构更加美好的家园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是新时代的“复兴之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这一“复兴之问”,贯通中华民族5000多年特别是近代以来的精神追求和不懈奋斗,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理念新倡议。例如,指出“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提出“中国梦与世界梦息息相通,中华民族应该对人类社会作出更大贡献”,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丝绸之路精神,把我国发展同沿线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把中国梦同沿线各国人民的梦想结合起来”,倡导“世界各国人民应该秉持‘天下一家’理念,张开怀抱,彼此理解、求同存异,共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等等。
所有这些新思想新理念新倡议,连接过去、现在和将来,擘画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蓝图,深刻阐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复兴之路背后的中华新文明逻辑。
概而言之,体现在强党之路、强国之路、复兴之路背后的这三大逻辑,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成逻辑,也开辟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党的创新理论的生成逻辑
来源:学习时报
19
欧阳辉(人民日报社理论部):
20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百年前的腥风血雨中,救民于水火、救国于危难,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从最初的50多名党员,到拥有9100多万名党员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伟大奇迹。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从百年历程中传承红色基因,重温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不变初心。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精神源泉。只有以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学好党史,我们才能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植根人民群众,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斗志,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披荆斩棘、砥砺前行。
注重全面系统,掌握历史脉络
学习党史必须掌握党史的发展脉络,党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及党史事件中的各个要素。中国共产党党史可划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又包括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各个时期党的中心任务不一样,表现出来的特征也不一样。党史事件中各个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背景、过程、影响等。党史事件是点,党史发展的历史脉络是面,只有做到点面结合,才能学深学透。系统学习是掌握党史发展历史脉络和重大事件的重要方法。只有系统学习,才能掌握党史发展的历史逻辑、现实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等。零零碎碎的学习,很难掌握党史发展的多种逻辑。因此,各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党史的精神要义,静下心来系统全面地学习党史,在学习中把握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脉络,把握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主题主线。
注重正本清源,厘清疑点困惑
学习党史必须科学审视党史事件、党史人物、党的发展历程,还党史以本来面目,做到正本清源,厘清疑点困惑。对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必须正确审视,必须用科学方法去辨识。只有正确看待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还原历史背景,辩证看待历史事物的复杂性,才能形成对历史的正确认知。回归历史的本真,能够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交流和融合激发了各种文化思潮。其中,历史虚无主义者却别有用心,歪曲党的历史作用,否定历史英雄人物,拿英雄来做文章,极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动摇主流意识形态,从而搞乱人心。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地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积极回应人们的疑点困惑。对于一些问题,要原原本本研读历史、认认真真开展学习、扎扎实实进行研究,真正做到心中有史、心中有底、心中有料,从而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有理有据、刚强有力的批判。
注重以史鉴今,汲取前进动力
学习党史,必须立足现实,以历史的养分滋养新时代的前进动力。回望过去的路,是为了走好现在的路,远眺未来的路,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连续审视中找准自己的历史方位,把握前进的方向、坚定前行的信念、汲取前行的力量。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从根本上得益于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比如,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而不是俄国革命的道路,这就回答了今天中国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别的什么道路;“三湾改编”确定党对军队的领导,从而使得共产党军队不同于一切旧军阀,这就回答了为什么今天要加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共产党在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从而赢得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就回答了今天为什么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共产党在延安开展整风运动,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这就回答了为什么我们要开展党内集中教育。
历史在人民的探索和奋斗中造就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了新的历史辉煌。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最好的时代教材。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广大党员、干部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这部时代教材中深刻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汲取共产党人拼搏奋斗的精神伟力,从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咬定目标、勇往直前,切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党史学习要掌握科学方法
吴传毅(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来源:人民网
21
22
1.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对中国共产党的宣传阐释,帮助国外民众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真正 ______________ 而奋斗,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2.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倡导多边主义,反对_________、_________,引导国际社会共同塑造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建设新型国际关系。
3.2021年6月,习近平在视察青海时指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我们党发展壮大起来不容易,夺取政权不容易,建设新中国不容易。老百姓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21年6月,习近平在视察青海时指出,要把三江源保护作为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_______”的重大使命。
5.毛泽东思想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中共七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二大
点我看答案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单边主义
霸权主义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A
为各民族谋幸福
中华水塔
23
6.下列有关皖南事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它是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抗战的行为
B、中国共产党坚决回击顽固派的进攻
C、英美不赞成蒋介石发动皖南事变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此完全破裂
7.八路军和新四军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质上是( )。
A、协助正面战场 B、收复失地
C、壮大人民革命力量 D、开辟新的战场
8.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军侵华的重点是( )。
A、加强对沦陷区的经济掠夺
B、推行“治安强化运动”
C、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
D、进攻正面战场
9.1941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任命( )为新四军代军长。
A、刘少奇 B、陈毅 C、张云逸 D、赖传珠
10.在20世纪40年代的延安整风运动中,( )是中心内容。
A.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B.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C.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点我看答案
A
B
D
D
C
11.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提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政治前提是( )。
A、推翻国民党统治
B、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
C、打败日本侵略者
D、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12.皖南事变反映出( )。
A、蒋介石集团企图重演“四一二”政变故技
B、国民政府的政策重心开始由抗日转向反共
C、蒋介石集团既要反共又不敢与中共决裂
D、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阶级斗争成为国内主要矛盾
13.抗战以来,蒋介石集团把政策的重心由对外转向对内的标志是( )。
A、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
B、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C、制造皖南事变
D、“溶共、限共、防共、反共”方针的确立
14.从1946年5月开始,来自11个国家的法官在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聚首,决定包括东条英机在内的战犯们的命运,称( )。
A.远东审判 B.日本审判 C.东京审判 D.联合审判
24
点我看答案
点我看答案
B
C
D
C
本期编辑:焦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