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弘扬雨花英烈精神

其他分类其他2021-03-23
1585

弘扬雨花英烈精神
辉煌百年红色接力

怀

前言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时指出:“在党的初创时期和大革命时期,江苏是我们党活动的重要区域。在雨花台留下姓名的烈士就有1519名。他们的事迹展示了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要用好用活这些丰富的党史资源,使之成为激励人民不断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雨花英烈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为理想信念而献身”的最好诠释,雨花英烈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奋斗史的重要组成和代表,雨花英烈的家国情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道德情操与慨然担当。本期电子书节选《新华日报》专栏“弘扬雨花英烈精神·辉煌百年红色接力”内容,辅以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图片,介绍雨花英烈生平事迹,以飨读者。

目录
CONTENTS

01

恽代英:热血铸精魂 英名代代传

02

刘重民:英勇就义 不负文章气节

03

许金元:弱冠革命先,身殉浩气存

04

张应春:水乡女杰英名垂 血花红染唤春归

05

朱杏南:倾家助革命 清气满乾坤

弘扬雨花英烈精神·辉煌百年红色接力

恽代英(1895-1931),祖籍江苏武进,出生于湖北武昌。中国共产党人的杰出代表、革命青年的精神导师、南昌起义与广州起义的领导者之一。周总理曾亲自题词,将恽代英称作“中国青年热爱的领袖”,“他的无产阶级意识、工作热情、坚强意志、朴素作风、牺牲精神、群众化的品质、感人的说服力,应永远成为中国革命青年的楷模。”

恽代英:热血铸精魂 英名代代传

弘扬雨花英烈精神·辉煌百年红色接力

然而,真正成就恽代英光辉英名的,却是他高尚的人格、坚定的信念和为革命事业抛洒热血、舍弃一切的壮烈气节。他的一身浩然正气,让反动派刽子手都心存惧怕。在他被捕入狱后,监狱中无论是共产党人还是国民党的关押犯,都自发形成了一个掩护他身份的特殊“联盟”,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告发,直至后来被监狱外的叛徒出卖。
他是早期革命青年的优秀导师和引路人。1923年10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机关刊物《中国青年》在上海创刊,恽代英成为首任主编,他亲自撰写并发表了百余篇文章和几十篇通讯。成千上万的一代青年英杰,正是手捧这份杂志,呼唤着“代英”的名字,走上了革命道路。

《中国青年》创刊号,恽代英在《中国青年》上为编辑的文章加按语

“我身上没有一件值钱的东西,只有一副近视眼镜,值几个钱?我身上的磷,只能做四盒洋火。我愿我的磷发出更多的热和光,我希望它燃烧起来,烧掉古老的中国,诞生一个新中国。”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杰出楷模、雨花先烈恽代英在早期投奔革命时写下的诗作《我》。
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与瞿秋白、张太雷并称为“常州三杰”,杰出的政治家和教育家、赫赫有名的黄埔军校政治主任教官……所有这些,在恽代英活着的时候,就已为世人所共仰。

1928年,恽代英任上海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长,主编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杂志

弘扬雨花英烈精神·辉煌百年红色接力

“为了我们崇高的理想,我们是舍得付出代价的”。在革命道路上,恽代英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忠贞气节,坚信革命一定会取得最终胜利。五四运动中,他写下了“国不可不救。他人不肯救,则惟靠我自己。他人不能救,则惟靠我自己。他人不下真心救,则惟靠我自己。”在广州起义面临失败的严峻时刻,他勉励身边的青年战友“要有决心干30年革命,那时你还不过50岁,接着再搞30年的建设,你不过80岁。我们的希望,我们的理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恐怕也实现了。那时世界多么美妙!”
“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这首恽代英在中央军人监狱写下的诗作,在狱中不胫而走、广为传抄。1931年4月29日,时年36岁的恽代英高唱着《国际歌》,义无反顾地走向了刑场。

恽代英:热血铸精魂 英名代代传

弘扬雨花英烈精神·辉煌百年红色接力

1953年,周恩来亲笔录写恽代英《狱中诗》

        刘重民(1902-1927),江
江都人。1922年考入金陵大学。
1923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曾参与织新文化运动社团“五社”。
1924年,刘重民前往国共合作时期
的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在恽代英领
导下任宣传部干事,并于该年加入
中国共产党。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
后,他代表上海学生联合会参加上
海工商学联合会,组织开展反帝宣
传与武装斗争,同年当选为国民党江苏省党部执行委员。1927年4月,省党部机关从上海迁往南京,刘重民承担具体工作,于当年的“四一〇”反革命事件中被捕牺牲。
        1927年4月的一个夜晚,南京通济门外秦淮河的九龙桥上来了一辆汽车,车上的人将几只麻袋扔进河里就匆忙离去。事后人们才知道,麻袋内装着10位在“四一〇”反革命事件中被反动派秘密逮捕杀害的共产党人遗体,其中就有时任国民党江苏省党部秘书长、年仅25岁的刘重民。

刘重民:英勇就义 不负文章气节

弘扬雨花英烈精神·辉煌百年红色接力

刘重民出生于江都县,幼年随父母迁居南京,自小就受到良好的新式教育。在那个风云激荡、变幻莫测的斗争年代,他在忙碌的革命工作之余认真研究国内国际情势,撰写了《中国政治状况》《中国经济状况》两篇著述。他对国内的军阀纷争以及列强侵略并瓜分中国的企图,作了深刻的洞察论述,得出要坚决拥护革命政府、扫清一切反动势力的结论,在最为艰难迷茫的时刻,极大鼓舞了革命队伍的斗志。
1927年初,北伐军势如破竹。刘重民随国民党江苏省党部机关迁往刚刚光复的南京,投入到江苏省党部的工作中。在革命形势极度恶化的时候,他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沉着镇定地布置工作,竭尽所能保护同志,直至在“四一〇”反革命事件中被捕就义。
“对党是无限忠诚、对立场是严肃坚定、对工作是积极负责、对群众善于团结……深得青年学生及工农群众信仰”,这是中共中央组织部保存的档案中,党组织对他的评价。他的慷慨气节、他的书生热血,早已彪炳革命史册,传扬家乡大地。

刘重民:英勇就义 不负文章气节

弘扬雨花英烈精神·辉煌百年红色接力

        许金元(1906-1927),江苏
苏州人。他中学毕业后考入杭州之
江大学,在恽代英、侯绍裘等人的
介绍下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他热心倡导革命文学,宣传革命理
论。1925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同年11月当选为国共合作时期成立
的国民党苏州市党部常务执行委员。
1926年他担任中共苏州独立支部书
记,1927年4月赶往南京协助侯绍
裘主持国民党江苏省党部工作,担
省党部委员兼青年部长,此后在“四一〇”反革命事件中壮烈牺牲。
        位于苏州城西北的山塘街,东接阊门、西望虎丘,全长约7里,素有“七里山塘到虎丘”“姑苏第一名街”之称,如今已是游客云集的热门景点。就是在这条繁华热闹的古街上,诞生了弱冠之年奔赴革命、慷慨捐躯的雨花英烈许金元。

许金元:弱冠革命先,身殉浩气存

弘扬雨花英烈精神·辉煌百年红色接力

许金元热心倡导革命文学,求学时期就以天下为己任。大学期间加入革命组织后,他挥笔似剑,将满腔热血化作激扬文字,融入革命洪流。针对当时“靡靡之音,全国皆是”的状况,他在上海《民国日报》副刊《觉悟》等进步刊物上连续发文,揭露鞭挞所谓“风月文人”的肮脏灵魂,深刻唤醒民众的革命意识。
“国门内外,到处都是豺狼虎豹,如此危险,还容得你闭着眼睛高吟‘风月爱人’吗?”“劝君莫对孤灯空流泪,劝君莫向明月长叹息……摧不了帝国主义不罢手!打不倒军阀不回头!”在他的笔下,振聋发聩、呐喊疾呼的革命诤言与卿卿我我、颓丧消极的文学逆流形成了鲜明对照。
二十出头的年龄,本是风华正茂、可展抱负。1927年3月,北伐军节节胜利并收复南京后,时年21岁的许金元被紧急调往南京,担任国民党江苏省党部委员兼青年部长。而与此同时,反动派已在策动血腥清党,斗争形势日益严峻。许金元在参加中共南京地委紧急会议时和侯绍裘等党员一起被捕,数天后牺牲在刽子手的屠刀之下。其救国图强、大任于斯的壮志气概将浩然长存,激励后世青年奋发有为。

许金元:弱冠革命先,身殉浩气存

        位于吴江的张应春烈士墓是一座衣冠冢,墓中为张应春生前使用过的梳妆盒以及衣物鞋袜等。她的殉难地是在1927年白色恐怖笼罩下的南京,那年春天,她与侯绍裘等十位共产党人在“四一〇”反革命事件中惨遭被捕,敌人将她残忍杀害后抛尸于秦淮河。埋骨何须桑梓地,一腔殷红热血,随悠悠秦淮河化作
了慷慨悲歌。

弘扬雨花英烈精神·辉煌百年红色接力

张应春:水乡女杰英名垂 血花红染唤春归

张应春(1901-1927),江苏吴江人,江苏早期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自幼出生于书香门第,1922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女子体育专门学校,接受了“五四”反帝反封建的新思想,孜孜不倦地探索救国真理。国共合作时期任职于国民党江苏省党部,并于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4月参加中共南京地委紧急扩大会议时遭反动派逮捕,数日后英勇就义。

弘扬雨花英烈精神·辉煌百年红色接力

“血花红染好胭脂,英绝眉痕入梦时。挥手人天成永诀,可怜南八是男儿。”张应春烈士就义后,其革命同乡柳亚子愤而作此诗。出生于书香世家的张应春,本可过着衣食无忧、相夫教子的安乐生活,却舍家为国,选择了一条艰险异常的革命道路,以至死不渝的革命斗志,写下了早期妇女解放运动的光辉一页。
她是英姿勃发、飒爽刚烈的女中豪杰,因仰慕“鉴湖女侠”秋瑾之大义,自名为“秋石”。在严酷的斗争环境下,她屡涉险境,对革命事业一片赤胆忠心。1927年春,在反动派举起屠刀前的危急时刻,她置生死于度外,毅然从家乡奔赴南京开展斗争工作。被捕后,她遭受敌人严刑逼供,但坚贞不屈,自始至终只有一句话:“我是共产党员。”
她是江苏早期妇女解放运动的开路先锋。少年时代就决心“争取女权,以天下为己任”,在松江景贤女中任教期间,她带头剪去发髻,向封建礼教的压迫束缚发起挑战。她曾在家乡创办妇女学校,为年长失学的妇女争取教育权利,启迪她们的智识,唤醒她们的革命觉悟。

弘扬雨花英烈精神·辉煌百年红色接力

张应春:水乡女杰英名垂 血花红染唤春归

她还是以笔为戎的思想斗士,加入革命队伍后,以吴江《新黎里》报为阵地发表文章,为革命斗争摇旗呐喊。她还与柳亚子、侯绍裘等集资创办秘密发行的革命月刊《吴江妇女》,揭露反动势力的罪恶行径,号召妇女反抗旧社会的剥削压迫。
“人生如朝露,若不能为民众争权利、谋幸福,岂不白活一世?”这是张应春烈士踏上革命道路后写下的感言。如今,烈士的家乡已经成为现代化的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这位吴江水乡走出的革命女杰,也将以她的光辉事迹和爱国气概,激励后人不断奋进前行。

张应春:水乡女杰英名垂 血花红染唤春归

弘扬雨花英烈精神·辉煌百年红色接力

朱杏南:倾家助革命 清气满乾坤

弘扬雨花英烈精神·辉煌百年红色接力

朱杏南:倾家助革命 清气满乾坤

朱杏南(1898-1931),江苏江阴人。1921年,他联络同乡旅外知识青年十余人组织成立夏港同志会,并先后创办阅书报社、补习学校。1926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领导了江阴东乡农民武装暴动。1928年任中共江阴县委委员,1929年调任中共吴县县委书记,同年9月在太湖等地开展农民运动时被捕,1931年5月牺牲于南京雨花台。

朱杏南出生于江阴夏港镇富户家庭,幼年丧父,祖父去世时继承田产200余亩,房屋20余间。“吾有田产尚愿偿,却信仰主义随党走去,岂为利哉?”这是在1927年,北伐军胜利进驻江阴夏港后,立下大功的共产党人朱杏南毅然拒绝国民党县署分派的官职时,留下的掷地有声的话语。

在雨花英烈中,一些革命烈士生前家境相当殷实。为了国家民族的独立,为了贫苦大众的解放,他们视眼前富贵如浮云,在他们身上,突出展现了雨花英烈忠于人民、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更闪耀着共产党人淡泊名利、为民牺牲的崇高气节。朱杏南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承袭祖遗田产几百亩……列为本邑夏港巨富”,这是朱杏南同窗对其家境的描述。朱杏南出生于江阴夏港镇的大户人家,其祖父曾开设米行,积资甚巨,在同乡亲友的眼里,朱杏南是富家公子,又善于经商,大可以守好家业,过安然富足的生活。
然而,朱杏南选择了一条背离出身门户,为穷苦大众谋解放的革命道路。他为人刚直正派、仗义疏财。家乡遭受水灾时,他果断开仓救济灾民。“不要去催逼缴不起租的佃户”,这是朱杏南常常告诫家人的话。投身革命事业后,为筹措革命活动经费,他不惜变卖自己名下的土地。为营救党内被捕同志,他动员妻子卖掉金银首饰。在他被捕牺牲后,名下的财产已寥寥无几。

弘扬雨花英烈精神·辉煌百年红色接力

朱杏南:倾家助革命 清气满乾坤

1926年,朱杏南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3月,他参加了中共江阴特支举办的江阴农民运动训练班,并参与领导农民武装队伍。国共合作破裂后,身处白色恐怖氛围中,朱杏南没有消沉悲观,而是积极地投入地下斗争。位于江阴临港街道夏港中街的朱杏南故居,是一座二层楼的“豪宅”,也是当时中共党员开展秘密活动的地点,反动军警曾数次包围朱杏南的家。家中摆放的花盆和茶几,作为当时秘密联络的暗号,如今已成为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内展示的重要文物。
由于斗争环境险恶,1929年春,党组织将朱杏南调至吴县担任县委书记。这年9月,他在太湖等地开展农民运动时不幸被捕。此后,他历经敌人轮番会审施刑,始终坚贞不屈。1931年5月19日,时年33岁的朱杏南在南京雨花台壮烈牺牲。

结语

雨花台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推进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进程,奠基了人民共和国的宏伟大厦。
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承载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追求和夙愿,书写着中国革命的苦难和辉煌,昭示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理想彪炳千秋,永载史册。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雨花台红色基因血脉相传,超越时空!
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永远鼓舞和激励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奋斗!
雨花台烈士永垂不朽!

弘扬雨花英烈精神
辉煌百年红色接力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