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学习路上》 第十五期

其他分类其他2021-09-06
1414

目录
CONTENTS

01

孔金胜: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

02

晋士林:自古忠孝难两全

03

许秀英:人民战士的母亲

潍县团:火线架“十人桥”

唐和恩:一根竹竿镌刻红色记忆

学“习”讲话

淮海战役英雄人物事迹摘编

开展红色教育 传承红色基因

06

09

20

江苏大地上的红色精神之淮海战役精神

淮海战役,国民党称“徐蚌会战”,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野战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连云港),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
淮海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刘峙指挥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五个兵团、22个军、56个师及一个绥靖区共55.5万人被消灭及改编,解放军总共伤亡13.4万人。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的第二个战役, 也是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
淮海战役的意义就如毛泽东在战役结束后的第四天,即1949年1月14日发表的关于时局的声明中所说:“现在,人民解放军无论在数量上士气上和装备上均优于国民党反动派政府的残余军事力量。至此,中国人民才开始吐了一口气。现在情况很明显,只要解放军向残余的国民党军再作若干次重大攻击,国民党统治即将土崩瓦解,归于消亡”。
淮海战役的胜利,使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获得解放,为解放军渡江作战奠定了基础。

淮海战役简介

淮海战役前线总指挥委员会委员合影

淮海战役经过示意图

江苏大地上的红色精神之淮海战役精神

淮海战役精神的主要内涵

听党指挥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听党指挥是人民军队与生俱来的红色基因。淮海战役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大会战,两个野战军首次联合作战,参战部队多,隶属不同指挥机构,要使部队密切协同,关键是要树立全局意识,做到步调一致,一切行动听指挥。而令行禁止的根本前提,就是对党绝对忠诚,执行党的指示不打折扣。淮海战役中,在总前委的统一指挥调度下,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密切协同、联合作战,充分发扬各自的特点和优势,表现出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形成了整体作战的强大威力。在战役第一阶段,中野攻击的主要目标是宿县,切断津浦线,目的是配合华野作战。邓小平指出,为了取得淮海战役的胜利,“只要歼灭了敌人南线主力,中野就是打光了,全国各路解放军还可以取得全国胜利,这个代价是值得的”(《邓小平传(1904—1974)》(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730页),充分体现出听党指挥、顾全大局的政治担当和无私无畏的革命豪情。在战役第二阶段,由于中原野战军从大别山走出时丢掉了重型武器,围歼黄维兵团出现困难,于是中央军委就指示华野派兵协助。粟裕、陈士榘、张震迅即复电:“完全同意刘邓陈指示,抽出4—5个纵队,必要时还可增加3个纵队,协助中野歼击黄维、李延年。”(《粟裕、陈士榘、张震关于协同中野歼击黄、李两兵团的部署致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电》,《淮海战役·综述文献大事记图表》,第164~165页)。粟裕晚年回忆说,“淮海战役中最紧张的是第二阶段,我曾经连续七昼夜没有睡觉……带病指挥。战役结束以后,这个病大发作起来了,连七届二中全会也没有能参加。”(《粟裕传》,当代中国出版社2000年版,第754页)参加淮海战役的我军各部队坚决听党指挥,坚决执行中央军委的统一部署,发扬不怕牺牲、连续作战精神,这种忠诚可靠、团结奉献的革命精神,对战役胜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听党指挥 依靠人民 团结协同 决战决胜”

江苏大地上的红色精神之淮海战役精神

依靠人民
       陈毅元帅说过:华东战场上的国民党反动派是老百姓用独轮车把他推倒的。这句话之所以在很多场合一再被引用,就是因为这是用铁一般的事实铭记着人民群众在淮海战役中的英雄业绩。毛泽东曾经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淮海战役中不断涌现人民群众的支前场面,组成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雄伟画卷。军队打到哪里,人民群众就支援到哪里,据统计,为支援淮海战役,动员起来的民工累计达543万人,向前线运送1460多万吨弹药、9.6亿斤粮食等军需物资(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党史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年版,第329页)淮海战役的胜利,充分体现了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所具有的无穷无尽的力量,充分体现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革命战争胜利的源泉。

团结协同
       淮海战役的胜利,突出展示了我最高统帅部的科学运筹和果敢决断。1947年12月25日,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一文中提出了10项军事原则,强调:“(1)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2)先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广大乡村,后取大城市。(3)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4)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两倍、三倍、四倍、有时甚至是五倍或六倍于敌之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47页)这些军事原则为此后制定淮海战役作战方案提供了理论指导。粟裕1983年回忆说:“在济南战役以前,我就考虑攻下济南后的行动方向。当时军委赋予我们的歼灭整编第五军的任务还没有完成,我预期在攻济打援中将该军歼灭,然后再遵军委指示实现渡江。我还反复思考,认为济南战役结束后,还是兵出徐蚌线以东为宜。”而济南战役的结局印证了粟裕此前作出的判断,他向中央军委提出了举行淮海战役的建议。毛泽东迅速复电粟裕作“最后的斟酌”,第二天即复电:“我们认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并于10月11日提出了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这就是作为大战略家的气魄,既周密运筹,又善于决断。张震后来评论道:“毛主席高瞻远瞩,制定了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又博采众长,使这个方针得到补充和进一步完善。……在总的战略意图下,最高统帅部和前线指挥员之间经过酝酿磋商,使战役的具体部署更加缜密。”(张震:《华东野战军在淮海战役中的作战行动》,《淮海战役·回忆史料》,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版,第24页)这是被视为“南线战略决战”的淮海战役能够如此有条不紊地顺利推进的重要原因。

决战决胜
       在淮海战役中,面对兵力和武器都处于优势的国民党军,我军广大指战员凭着一往无前的勇气,与敌人比意志,比智慧,挑战极限,与时间赛跑。在阻止邱清泉和李弥兵团解围黄百韬兵团的作战中,第10纵队用2个师抵挡了敌人6个师的3路多批次进攻。第82团第1营官兵抱定“人在阵地在,坚决与敌人寸土必争。只要还有一个人,只要还有一口气,就不能丢了阵地”的信念。3连打得只剩下十几个人,坚守阵地一整天,毙伤敌军600余人,阻挡了敌军援军的步伐。在武器装备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我军通过创新战法增强战斗力,成功地运用了阵地战、运动战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战法,打破敌军精心铸造的防御体系。广大指战员一往无前、英勇善战,弥补了在人数、武器方面的不足,化不利为有利,化劣势为优势,化被动为主动,为整个战役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江苏大地上的红色精神之淮海战役精神

01

『学“习”讲话』

江苏大地上的红色精神之淮海战役精神

2017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徐州凤凰山东麓,瞻仰了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参观了淮海战役纪念馆。在烈士纪念塔前,总书记向淮海战役烈士敬献花篮,并三鞠躬。在纪念馆,总书记重点参观了战前形势、战役实施、人民支前等板块,他一边听讲解,一边询问有关细节,不时驻足端详、凝神思考。
面对馆内的一件件实物、一张张图片,习近平总书记颇有感触地说道:“淮海战役就是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我们要好好回报人民,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江苏大地上的红色精神之淮海战役精神

习近平强调,我们缅怀革命先烈,为的是继承他们的遗志,发扬他们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他们用生命和鲜血开辟的道路上不懈奋斗、永远奋斗。习近平指出,淮海战役深刻启示我们,决定战争胜负的未必一定是武器和兵力,军队的战略战术运用、将士们的信心和勇气、人民的支持和帮助,往往是更为重要的因素。我们要传承好人民军队的红色基因,努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代革命军人,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要继承和弘扬我们党和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和历史经验,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

江苏大地上的红色精神之淮海战役精神

02

『淮海战役英雄人物事迹摘编』

在淮海战役的双堆集战斗中,孔金胜所在的2排担任守备大王庄和尖谷堆之间突出部的任务。大王庄位于双堆集西南1里处,是黄维兵团司令部所在地的重要外围据点,守军是黄维兵团的第18军33团,18军是蒋介石的“五大主力”之一,33团更是18军的王牌团。
12月9日,华野59团攻占了大王庄。午夜12点,国民党军趁解放军立足未稳,集中了所有的榴弹炮、山炮、化学迫击炮,袭击大王庄前沿,54分钟内落弹千发,阵地上顿时浓烟翻滚,火光冲天。孔金胜跳出壕沟观察,发现通往营部的交通壕已被切断,国民党军大约一个加强连的兵力正沿壕沟袭来,北面和东面的国民党军也步步紧

逼,2排三面受敌,所在阵地上弹片呼啸、工事坍塌,情况十分紧急。作为排长的孔金胜沉着应战,一面指挥4、6班集中火力打击,一面指挥5班从侧翼突袭,在国民党军接近解放军阵地20米处时,孔金胜一声令下,2排阵地枪声大作,一串串

江苏大地上的红色精神之淮海战役精神

◀ 孔金胜:战斗到生命最后一刻▶

7辆坦克和大炮掩护下,集结了一个营的兵力,扑向2排阵地,阵地上顿时一片火海。孔金胜冷静地指挥着战斗,他带领战士们利用断墙、壕沟进行顽强阻击。战斗中,孔金胜被手榴弹炸断左肩梭骨,左胸负伤,他顾不上包扎伤口,强忍着伤痛从牺牲战友身上拔出几颗手榴弹,利用火力间隙,向国民党军的机枪掷去,机枪被打哑了,国民党军第二次被逐出了阵地。
      9时左右,国民党军发动第3次攻击,大王庄大部分阵地被占领,孔金胜排所在阵地更加孤立,战斗十分激烈,孔金胜的喉咙被冲锋枪子弹穿了一个洞,血流遍身。战友们劝他下去,他说:“我是共产党员,党需要我的时候,流点血算什么。”战友们感动的流下了眼泪。他以惊人的毅力坚持着,用手势鼓励战士们坚守住阵地。在孔金胜的精神鼓舞下,战士们又一次顽强的击退了国民党军。
      11时左右,国民党军在两辆坦克的配合下,以1个营的兵力发起最后一次反扑,他们依靠坦克的优势冲上了2排阵地。孔金胜率领战士与国民党军进行逐堡争夺,反复冲击。此时的2排已经弹尽援绝,孔金胜身边的战士已经不多了,不是头缠绷带,就是身上挂花。孔金胜鼓励大家“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只要有一个人也要坚守阵地!”弹药打完了,就组织战士到烈士身上搜集,后来又命令上刺刀,用刺刀、枪托展开白刃战。战斗中他再次负伤,肠子流了出来,仍坚持作战。面对蜂拥而至的国民党军,孔金胜怒目圆睁,忍住剧痛,把肠子往肚子里一塞,迅速拣起一把挖战壕的铁锨,与国民党军展开肉搏战,在敌群中猛烈砍杀。冲在前面的国民党军应声倒地,他又迅速转身砍向第二个……就这样,他用尽全力在敌群中前砍后劈、左右砍杀,一连砍倒5个国民党军后,因流血过多,献出生命。2排和全连会师时,全排只剩下了1个人。
  战后,上级党委命名2排为“孔精神排”,并授予孔金胜“特等功臣”光荣称号。
      来源:中华英烈网

江苏大地上的红色精神之淮海战役精神

子弹射向国民党军,一枚枚手榴弹在敌群中开花,爆炸声,呐喊声响彻在了大王庄上空,经激战,歼敌310多名。
      此后,争夺更加激烈。10日拂晓,遭到重创后的国民党军为夺回大王庄,在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消息传来,让山东济南私立尚志中学一位体育教师再也按奈不住心中的愤慨,他叫晋士林,在老家聊城的十里八村也算是个文化人,面对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国土,肆意的烧杀抢掠,这位时常阅读进步书籍的青年教师决定弃笔从戎,临出发前的夜里,母亲拉着晋士林的手说:“儿啊,你从小读的书多,懂得道理也多,放心去吧,有娘在,家里的事,别操心。”

江苏大地上的红色精神之淮海战役精神

◀ 晋士林:自古忠孝难两全 ▶

从军后的晋士林作战勇敢,每次战斗都冲在最前面,战友们都很佩服这个喝过墨水的文化兵。由于打仗勇敢,受到了上级的褒奖,很快就提拔当了团长,晋士林仗打的越好,敌人越恨

了,敢跟国军对着干,赶快让你儿子回来,到我们队伍里来当官”。母亲抬起头,用针在花白的头发上拨了拨,继续做着活。军官恼羞成怒,“你这个老不死的,还不识抬举,信不信老子一枪崩了你?”母亲再次抬起头,镇定的说:“老总,儿大不由娘,俺儿要打坏蛋俺也拦不住,你拿着枪想打谁就打谁,你娘能管得了吗?”军官气的翻了翻白眼,半天说不出话来,最后恶狠狠地说:“给你三天时间,不交出你儿子,就把你活埋!”
      大门咣当一声关上了,敌人走远了,母亲收起来针线活,缓缓地站起来,手扶着门框一步一步地朝着儿子的屋子走去,自打晋士林去当兵,这间屋子母亲每天都仔细的打扫,仿佛儿子每天都在这里生活。看到屋里的摆设,母亲的眼圈红了,她走到床边,默默地坐在床边,用手抚摸着床上儿子盖过的被褥,嘴里喃喃地说:“儿啊,你打仗打的好,给娘长脸了,娘发自内心的替你高兴,虽然娘不知道你现在在做什么,但娘知道,你做的事一定是给咱老百姓做好事。”母亲说到这里,用袖子擦了擦眼泪,走出了屋门,来到了柴房,用尽力气将一根绳子套在了房梁上,“儿啊,你给娘长脸,娘也不给你丢人,娘先走一步了。”说完,母亲一脚蹬掉踩着的凳子,带着对儿子深情的期盼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噩耗传到晋士林的那里,他正在带领干部们勘察地形,当听到母亲被逼死的消息,晋士林瞪大着双眼,布满血丝的眼睛里泪水打着转儿,政委拍拍晋士林的肩膀,低声安慰说:“老晋,回家看看吧,再看娘最后一眼!”沉默良久,晋士林缓缓地摆摆手,“娘如果想让我回去,就不会……”说完,晋士林突然双膝跪地,朝着家的方向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娘,自古忠孝难两全,您的心思儿子懂,等打倒了这些反动派,儿子回家给您守孝。”这一次,晋士林食言了,在随后的淮海战役阻击黄维兵团的战斗中,晋士林不顾个人安危,亲自进村指挥战斗。前进到突破口附近时,不幸身中数弹,光荣牺牲。那句给娘守孝的承诺成了永远无法兑现的诺言。
      来源:淮海战役纪念馆

江苏大地上的红色精神之淮海战役精神

他,一天傍晚,一队国民党士兵冲进了晋士林的家中,家里只有晋士林的母亲在做着针线活,为首的一个军官模样的人冲着晋士林的母亲吼叫着:“你儿子现在厉害

说到许秀英,凡是从前线下来经过雪涡丹城转运站的解放军伤员,没有一个不感激她的。
许秀英以前是没有房子没有地的贫农,直到当地民主政府建立,实行减租减息时,她才参加了妇女会,向恶霸地主进行清算斗争。但是1946年秋天,解放军西调,国民党军队重来,对过去参加过群众团体的劳动人民实行斩尽杀绝政策,杀了许多无辜人民。许秀英只得带领六个幼小的孩子逃难他乡,讨饭过日子。
全县重获解放后,1948年4月,许秀英回到家,分得了十几亩地,自己又动手开了十几亩荒地,真正翻身做了主人。淮海战役期间,怀着对解放军的无限感激之情,许秀英积极动员亲友参军,并带领群众全力以赴支援前线。

江苏大地上的红色精神之淮海战役精神

◀ 许秀英:人民战士的母亲▶

江苏大地上的红色精神之淮海战役精神

许秀英动员丈夫参加到转运站的工作,打水、烧茶、做饭,给伤员打扫房子。她还把14岁的儿子送去照顾伤员。受许秀英的影响,全村的妇女全部参加了转运站的工作,就连五六十岁的老大娘也不落后。大家忙着为伤员洗血衣、做军鞋、推军面,一天忙到晚。洗血衣冻僵了她们的手,大家互相鼓励说:“人家在前方拼命流血,咱受点凉有啥要紧。”许秀英更是以身作则,半天的时间里,洗了血衣20多件。在她的推动下,头一回,十几个妇女三天洗血衣600多件,做袜子30多双;第二回,十几个妇女一天就洗了两小车和一挑子的血衣。
伤员从前方转来时,许秀英就提着茶壶在路旁等候,给伤员喝水。听到重伤员呻吟时,她总是关切地去安慰。伤员脱下血衣和脏衣服,她很快就收集起来去洗。因为许秀英爱护伤员,伤员临走时都要向她告别。识字的人,把她的名字写在本子上,不识字的人也把她的名字念几遍,牢牢记在心里。
她们埋头苦干,不顾疲劳,先后替伤员洗衣服3000多套,洗血带8000多条,护理伤员200多名。许秀英自己省吃俭用、节衣缩食,把积攒下来的鸡蛋、面粉拿给伤员调剂伙食,伤员们都感动地称她是位“好妈妈”。在当时的《中原日报》上,许秀英被誉为“人民战士的母亲”。
来源:淮海e站

1948年11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发起了全面进攻,淮海战役正式打响。

这一年深秋,山东莱阳农民唐和恩和广大翻身农民一样,正沉浸在解放区土改后第一个大丰收的喜悦里。听说村里要组织运粮队支援淮海前线,他毫不犹豫地放下手中的农活,头一个报名参加。

江苏大地上的红色精神之淮海战役精神

◀ 唐和恩:一根竹竿镌刻红色记忆 ▶

“解放军打到哪里,我们就支援到哪里。”唐和恩和乡亲们推着小车从家乡出发,冒风雪、忍饥寒,日夜运输粮食支援前线。运输时,他们想尽办法节省粮草,自己吃“三红”(红高粱、红胡萝卜、红辣椒),省下小米、白面给前线的子弟兵。遇上风雨交加的天气,队员们把蓑衣、棉衣脱下来,盖在粮车上,不让军粮浸水。为躲避敌机空袭,唐和恩组织队员想方设法隐蔽粮车,绕道时他带头下河破冰,不顾浑身潮湿冰冷,保证军粮按时送达。

江苏大地上的红色精神之淮海战役精神

出发时,唐和恩随身带着一根一米来长的小竹竿,累了撑着它休息,过河涉水时则用它探路。他还利用中途休息间隙,把走过的城镇乡村地名,用小刀刻到竹竿上。
88个主要城镇的名字密密麻麻地刻在竹竿上,记录着唐和恩与队员们跨越鲁苏皖三省、行程5000余里的支前征程。淮海战役中,像唐和恩这样组织起来的支前民工有543万,他们跟随大军,排除万难,为前线送去弹药粮草,将伤病员安全送至后方。据统计,每一名在前线为了人民解放拼杀的子弟兵身后,都有9名支前民工的坚强支持。
经过66天的鏖战,60余万人民解放军,面对装备、兵力占优的80余万国民党军,最终歼敌55万余人,创造了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奇迹,加速了全国解放的进程。
陈毅元帅在回忆这场战役时,深情地说道:“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唐和恩带领的运输队人人立功,被评为“华东支前模范队”,同时荣获“华东支前先锋”锦旗一面;而他自己也被评为特等功臣,被授予“华东支前英雄”称号。
他的小竹竿现在保存在淮海战役纪念馆中。谁曾想,这根在旧社会里被用来讨饭的竹竿,见证了无数唐和恩这样的农民“翻身做主人”的命运转折,见证了广大群众支援人民军队的义无反顾,见证了军民一心的伟大胜利。
来源:学习强国

唐和恩的竹竿

1948年11月6日,解放军华野按照中共中央军委举行淮海战役的战略部署大举南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击,向原驻防在陇海铁路东段新安镇、阿湖地区的国民党军第七兵团实施包围。敌人发现有被包围的危险后,沿运河东岸往西向徐州方向仓皇撤退。如果让黄百韬兵团撤过运河,与徐州的国民党军汇合,就会大大增加消灭敌第七兵团的阻力。华野司令部要求全体官兵“不怕疲劳,不怕困难,不怕饥寒,不怕伤亡,不怕打乱建制,不为小敌迷惑,不为河流所阻,敌人跑到哪里,坚决追到哪里。”于是一场声势浩大的追击战在江淮大地上展开了。
华野九纵二十七师七十九团等部(即屡立战功的“潍县团”)奉命追击国民党第六十三军。11月8日夜,“潍县团”终于追上了敌六十三军后卫警戒分

江苏大地上的红色精神之淮海战役精神

◀潍县团:火线架“十人桥” ▶

队并一举将其歼灭。敌人见状,更加疯狂地逃窜,在发现无法甩掉“潍县团”后,只好在宿迁西北80公里处的堰头镇西边布防,企图利用一条10米多宽的壕沟挡住解放军追击。当时,壕沟里的水虽未结冰,但寒冷刺骨,而对岸的敌人在沟边构筑工事,布置了密集的火网封锁河面,并点燃篝火照明。
      为保证后续大部队迅速通过,必须立刻架浮桥。在运动战中架桥本来就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何况又要冒着敌人的火力扫射。但“潍县团”一营的指战员毫不畏惧,尖兵二连连长命令该连一排三班火速在壕沟上架设浮桥。一排副排长范学福、三班长马选云接受命令后,立即率领战士找来两架木梯,在上面绑扎上木板,赶制了一座没有桥墩的浮桥。
      战斗打响后,“潍县团”指战员发现浮桥不稳,无法保证部队快速通过。副排长范学福大喊一声:“没有桥腿,我们当桥腿!”喊罢就带头跳进了寒冷刺骨的水中。紧接着,班长马选云、副班长彭启榜、战士宋协国、杨玉艾、潘福全、杨学志、孙克潘、孙学赞、孙书贤纷纷跳下,用身躯做支撑,架起了一座“人桥”。为了保证桥面的平衡,靠近岸边水浅地方的战士就一条腿跪在水里,一条腿支撑。在水深处的战士就用双手用力把木梯举起。攻击部队见状,冒着敌人的密集火力,迅速踏上10位勇士架起的“人桥”冲向对岸。由于桥面窄、过桥的速度快,有的战士在桥上滑倒,架桥的战士就用头将战友顶住;有的战士踩到架桥战士的肩膀上,他们也一声不吭。有个战士从桥上跌进河里,顶立在最深处的勇士竟用全身力气把他硬拖了上去。
      在10勇士的奋力拼搏下,一营部队顺利通过浮桥,迅速将敌六十三军击溃。在随后的战斗中,该股敌人成为淮海战役中第一个被解放军全歼的国民党军。
      来源:学习强国

江苏大地上的红色精神之淮海战役精神

江苏大地上的红色精神之淮海战役精神

03

『开展红色教育 
     传承红色基因

江苏大地上的红色精神之淮海战役精神

体悟淮海战役精神 传承红色文化基因

徐州中支“沉浸式”学习淮海战役精神

为贯彻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工作部署要求,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汇聚磅礴力量,徐州中支以“红色”为引领,依托本地丰富的红色地标、红色文物、红色故事,开展了“沉浸式”学习淮海战役精神主题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在学习党史、缅怀英烈中叩问初心使命,在传承革命精神中坚定理想信念,让革命薪火代代相传。

沉浸历史情境

激活红色记忆

江苏大地上的红色精神之淮海战役精神

重走支前小路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支前民工用小推车推出来的。”徐州市中支组织部分党员来到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景区的支前小道开展学习体验活动。支前小道全长260米,是为纪念人民群众支援淮海战役的伟大壮举而修。党员们分别体验了推独轮车、扛碾米袋等环节,以推一推小推车、走一走支前路、出一出革命汗,感受支前民工当年的艰辛经历和伟大付出。

缅怀先烈伟绩,传承红色精神。徐州市中支各行领导、党团员代表共计60余人,到淮海战役烈士纪念碑前敬献花圈、鞠躬默哀、寄托哀思,重温党的奋斗历程,感悟党的初心使命。随后到五前委像、淮海战役纪念馆参观学习,追忆凝固在此处的抗争史、战斗史和英雄史诗,再次接受党的理想信念教育。

江苏大地上的红色精神之淮海战役精神

寻访红色人物,感悟光辉历程。徐州市中支组织部分党员赴徐州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第二休养所,寻访曾参加过淮海战役的革命英雄——91岁高龄老党员李性源和87岁高龄老党员丁转运。二老结合自身的革命经历,讲述了一桩桩、一件件革命故事,表达了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无限忠诚,感染和教育着在场的每一个人,为党员们上了一堂生动鲜活的红色党史课,现场掌声不时响起。

沉浸人物故事

寻访革命前辈

讲述红色故事

江苏大地上的红色精神之淮海战役精神

在淮海战役纪念塔景区五前委群雕及十勇士浮雕下,徐州市中支宣传群工部党支部书记及青年代表分别讲述了五前委合影的背景、历史意义以及十人桥的故事,以小故事为切口,号召党员干部要保持革命前辈艰苦奋斗的作风,传承红色基因,继承革命传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沉浸精神情怀

重温铮铮誓词

分享学习感悟

每一次铭记,都能从革命历史中汲取前进动力;每一次缅怀,也都能从先烈们的身上感悟到使命和初心。党员们交流心得、分享感悟,感慨地说到,“我们将传承革命精神,延续红色血脉,立足金融服务工作,忠诚履行央行职责,为央行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面向鲜红的党旗,党员们举起右拳,庄严宣誓。誓词声声,铿锵豪迈,表达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永葆党员先进性的坚定信念。

江苏大地上的红色精神之淮海战役精神

在江苏这片红色土地上,无数革命先烈甘洒热血写春秋,用血与汗激荡出民族重生的骄傲,铸就今日祖国之锦绣繁华。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淮海战役就发生在苏北的徐州、连云港地区。近日,连云港市中支举办了淮海战役精神主题纪念系列活动,引导干部职工不忘历史、牢记初心,以忠诚和担当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连云港市中支举办淮海战役纪念主题活动

一、开展重温入党誓词活动,铭记初心使命

4月上旬,连云港市中支赴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开展重温入党誓词活动。宽敞明亮的大厅内,中心支行广大党员干部胸前端正佩戴党徽,整齐列队并举起右

江苏大地上的红色精神之淮海战役精神

二、举办淮海战役精神座谈会,畅谈心得感悟

4月底,中心支行举办了淮海战役精神研讨座谈会,组织机关和辖区支行党员代表和青年员工分享淮海战役精神学习体会。参会人员结合参观革命史料展、分

拳,面向鲜红的党旗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随着每位宣誓人郑重说出自己的名字,铿锵有力的誓言荡气回肠,在馆内久久回响。党员们表示,重温入党誓词的那一刻更感责任在肩,无论何时都会坚守党员的初心使命,永远在履行央行职责中争做先锋表率。

江苏大地上的红色精神之淮海战役精神

享红色家风故事、观影《大决战之淮海战役》、听老革命家讲述淮海战役历史等经历,交流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大家认为,淮海战役是一场气吞山河、决定中国命运前途的战役,是毛泽东同志伟大军事思想的光辉体现,是人民解放军和广大人民艰苦奋斗、英勇善战的结果,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是淮海战役胜利的力量源泉。党员代表和青年们纷纷表示,作为成长或工作在淮海战役这片革命土地上的央行员工,将牢记淮海战役伟大精神,始终做党的事业的继承者和开拓者,做职工群众的贴心人和主心骨。

三、开展“革命精神百字传”活动,激励奋发前行

中心支行组织开展“革命精神百字传”活动,将干部职工对“忠诚坚定、担当奉献、团结协作、爱民率民”的淮海战役精神的理解把握,通过高度提炼的百字心得形式分享出来,并依托局域网党史学习教育专栏宣传展示。党员们写道,学习党史,学习淮海战役精神,使我更坚定地相信,只要我们众志成城、共同奋斗,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我们实现梦想的步伐!青年们表示,老一辈革命家点燃的革命火炬要靠我们擎起,祖国灿烂的明天要靠我们的智慧和力量去开创,我们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美丽的青春之歌。 

江苏大地上的红色精神之淮海战役精神

连云港中支高姝瑾: 
       我的爷爷曾追随开国上将张爱萍将军,先后参加过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他常常说,提起那段硝烟弥漫、血肉横飞的战争历史,眼前总会浮现战友们奋勇杀敌、坚贞不屈的身影。爷爷的话时刻提醒我,一定要珍惜和平,这都是先烈们拿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啊。 
连云港中支吉宝卫:
      淮海战役的艰苦卓绝让我感怀,淮海战役的精神力量让我震撼。学习党史,学习淮海战役精神,使我更坚定地相信,只要我们众志成城、共同奋斗,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我们实现梦想的步伐! 
东海县支行李碧荷: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很难想象战争时期血流成河的场面,但是我们必须要珍惜先烈为我们争取来的生活。当今的中华民族正处于伟大复兴时代,作为祖国未来的主人,老一辈革命家点燃的革命火炬要靠我们擎起,祖国灿烂的明天要靠我们的智慧和力量去开创,我们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美丽的青春之歌。 
赣榆支行李启恺: 
      在淮海战役中,中国人民解放军以60万部队和500多万支前民工,打败了80多万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反动派。这个战例,在世界战争史上也属以少胜多的典型案例。这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更体现出得人心者得天下。
 灌云县支行赵晓旭: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时强调,要缅怀革命先烈,传承好红色基因,把淮海战役精神发扬光大。淮海战役是一座光彩夺目的历史丰碑,在中国革命史上、在现代战争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今天我们缅怀革命先烈,就要继承他们的遗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开辟的道路上砥砺前行、永远奋斗。
 灌南县支行冯贝贝: 
       作为成长在江苏这片红色土地上的央行人,我重温了淮海战役历史和“忠诚坚定、担当奉献、团结协作、爱民率民”的淮海战役精神。作为三大战役中歼敌数量最多、解放军牺牲最重、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一次战役,我从中感受到了精神和作风的胜利,感受到了人民群众路线的胜利。时代在前进,中国在崛起,胜利属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

感悟分享

江苏大地上的红色精神之淮海战役精神

记淮海前线见闻
陈毅
1948年冬
几十万,民工走不通。
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
前线争立功。
担架队,几夜不曾睡。
稳步轻行问伤病:同志带花最高贵,
疼痛可减退?
吉普车,美蒋运输来。
闪闪电灯红似火,轰轰摩托吼如雷。
夜夜送千回。
老战士,几年久从戎。
拥政爱民作模范,军政学习当先锋。
杀敌气如虹。
新战士,列队长又长。
谡谡军装何整肃,昂头阔步挺胸膛
杀敌志如钢。
新同志,解放最开怀。
诉苦从头难尽说,壮丁远处被抓来。
共打蒋独裁。

朗诵人:南通中支 周亦陈 王越

江苏大地上的红色精神之淮海战役精神

外夷刚灭,内阋又燃,此役决雌雄,历历馆藏呈剑影;
青山尽染,碧血长流,民心定载覆,悠悠淮水忆车轮。

书法作品:南通中支 王志宇

淮海战役是一场对于国共双方整体战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役。它的规模之大、条件之苦、斗争之激烈,可以从纪念馆的藏品中显现出来。纵观淮海战役全局,中国人民解放军与人民群众军民同心、艰苦奋斗,不惧死亡与威胁,为解放全中国的事业前赴后继,付出了巨大的伤亡和牺牲。为支援前线,人民群众用独轮车抢送物资;为歼灭强敌,人民解放军用身体抵挡炮火。可以说,淮海战争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也是人民解放军用鲜血换来的。

【南银宣说】2021年第16期(总第192期)

(第十六期)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