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新起点 再出发

滁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红色讲堂

2021年3月

第十三期

再出发

习近平给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
                百岁老战士们回信

习近平给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百岁老战士们回信时强调
多讲讲党的故事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引导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仰勇敢斗争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月18日给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的百岁老战士们回信,向他们致以诚挚问候和美好祝福。

习近平在回信中说,你们青年时代就投身革命,为党和人民事业英勇奋斗,期颐之年仍心系党史宣传教育,深厚的爱党之情令人感佩。
习近平强调,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常读常新。你们亲历了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历史进程,更懂得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全党即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希望老同志们继续发光发热,结合自身革命经历多讲讲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引导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一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仰、勇敢斗争,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不懈奋斗。
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成立于1980年,长期致力于党史军史研究宣传教育工作。近日,研究会施平、程亚西等40余位年逾百岁的新四军老战士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了“只有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深切感悟,汇报了离休后积极参加党史宣传教育工作的情况,表达了传承红色基因、永葆政治本色、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决心。

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的百岁老战士们:
  你们好!来信收悉。你们青年时代就投身革命,为党和人民事业英勇奋斗,期颐之年仍心系党史宣传教育,深厚的爱党之情令人感佩。
  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常读常新。你们亲历了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历史进程,更懂得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全党即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希望老同志们继续发光发热,结合自身革命经历多讲讲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引导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一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仰、勇敢斗争,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不懈奋斗。
  祝大家生活幸福、健康长寿!
  
                                                                            习近平
                                                              2021年2月18日

习近平给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百岁老战士们的回信

目  录

  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编辑:市局政策法规科

01      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02      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在京召开  习近平发表
           重要讲话

03      4名解放军牺牲真相曝光,细节震撼全网:他们
           是为我而死!

04      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请烈士们安息,我们会照顾
           好您的家人!

05      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召开全厅干部职工大会

06      开好局 起好步丨滁州市“新阶段再出发”动员             大会隆重召开

07      走访慰问暖人心   春风化雨润心田
           ——滁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春节前慰问活动

08      法制讲堂

09      学习园地:党史学习(一)

10      基层剪影

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在京召开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2月20日上午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习近平强调,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学习党的历史,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在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

习近平指出,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是坚定信仰信念、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必然要求。党中央已经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对这项工作作出了部署,各级党委(党组)要认真贯彻落实。
习近平强调,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一百年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产生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要教育引导全党从党的非凡历程中领会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深刻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深化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认识,特别是要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进程,深刻学习领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习近平指出,在一百年的奋斗中,我们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把握历史大势,正确处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善于抓住和用好各种历史机遇。要教育引导全党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习近平指出,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要教育引导全党深刻认识党的性质宗旨,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把14亿中国人民凝聚成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习近平强调,我们党一步步走过来,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本领,不断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要更好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必须从历史中获得启迪,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克敌制胜的法宝。要抓住建党一百年这个重要节点,从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出发,总结运用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成功应对风险挑战的丰富经验,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不断增强斗争意识、丰富斗争经验、提升斗争本领,不断提高治国理政能力和水平。党的百年历史,也是我们党不断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防范被瓦解、被腐化的危险的历史。要教育引导全党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着眼于解决党的建设的现实问题,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习近平指出,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习近平强调,旗帜鲜明讲政治、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是党的生命,也是我们党能成为百年大党、创造世纪伟业的关键所在。要教育引导全党从党史中汲取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全党上下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习近平指出,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全党要高度重视,提高思想站位,立足实际、守正创新,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学习教育各项任务。
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党组)要承担主体责任,主要领导同志要亲自抓、率先垂范,成立领导机构,切实把党中央部署和要求落到实处。中央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要加强指导,省区市党委和行业系统主管部门党组(党委)要加强对所属地区、部门和单位的督导检查。党员、干部不管处在哪个层次和岗位,都要全身心投入,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二是要树立正确党史观。要坚持以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

三是要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要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防止学习和工作“两张皮”。
四是要注重方式方法创新。要发扬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明确学习要求、学习任务,推进内容、形式、方法的创新,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要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坚持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坚持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相结合,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普及党史知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要鼓励创作党史题材的文艺作品特别是影视作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要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注意为基层减负。

4名解放军牺牲真相曝光,细节震撼全网:
他们是为我而死!

青山处处埋忠骨。
这两天,无数人被这张照片感动到落泪。照片中的人叫祁发宝,是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边防团团长。
当时,他正面对着中印两方50多年来发生的最大规模流血事件。
如果官媒没曝光,或许我们不会知道这段发生在冰封雪山里的战争。

团长祁发宝本着解决问题的诚意,
在2020年的6月15日,按照国边境谈判的国际惯例,仅带几名官兵前往交涉。
可对面却迎来了大量全副武装的印军。
祁团长立刻张开双手,挡在了最前面。
留下了开头图片中,那个令人敬佩的悲壮背影。
同行的解放军官兵们迅速组成战斗队形,与几十倍于己的印军对峙。
身先士卒的祁发宝团长成了重点攻击目标,被团团围住。

军医韩子伟事后回忆:
祁团长被救出时,左前额骨破裂,伤口十多厘米长。
可包扎伤口时,“他一把扯掉头上的绷带,还想起身往前冲,可那是他最后一丝力气,随后又晕倒了”。
他为增援队伍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让增援队伍得以及时赶到,一举击溃了印军。
只是,有四条鲜活的生命,被永远留在了寒冷的加勒河谷。
一位是营长陈红军,为了救被印军包围的团长,英勇牺牲。
一位是战士陈祥榕,他是冲在最前面的盾牌手。
一位是摄像取证的肖思远,他本不需要加入战争,可为了保护队友,他冲入前沿战斗。
一位是战士王焯冉,在救援过程中为了救被激流冲散的队友,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让我们记住这五个名字: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祁发宝。
他们不仅仅卫国戍边的军人,更是用生命化作界碑的英雄。
这座界碑永不会褪色,只会永远地矗立在中国人的心中。

战士陈祥榕牺牲时,还不到19岁。
当初年仅18岁的陈祥榕在入伍时,豪气满满地在自己的日记上写下: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这份赤子之心,并不只是写在纸上的口号,更是这位少年一生的注解。
在整理战场的时候,陈祥榕的队友发现,
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依然保持着伏在队友身上呈保护样的姿态。
让人感动的是,陈祥榕牺牲后,部队问陈祥榕妈妈有没有什么困难时,
英雄母亲只问了一个问题:
“我没有什么要求,我只想知道榕儿战斗的时候勇不勇敢。”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牺牲前,营长陈红军就快要当爸爸了。
他跟妻子约定,等退役后,就一起带孩子、做饭、钓鱼。
可最后,他失约了。
陈红军的妻子在生下孩子后决定:
“我要把孩子好好养大,让他成为像爸爸那样的人。”

另一名烈士王焯冉,当年其实是瞒着家里参军的。
他对老父说:“你不让我当兵,我后悔一辈子。”
这一去,就是四年才回一次家。
他以为自己会有很多时间,去和家人和解自己当初的“叛逆”,
可惜,再见时,已是白发人送黑发人。
在他的遗书里,满满都是对家人的愧疚:
“爸妈,儿子不孝,可能没法给你们养老送终了。如果有来生,我一定还给你们当儿子,好好报答你们。”
加勒万河谷冲突牺牲后,王焯冉的父亲“回信”道:
“你为国捐躯,爸爸为你感到骄傲。” 

烈士肖思远母亲:“我明白他的职责 但我特别特别想他”肖思远母亲想告诉他女友别等了。
 2月19日下午,在延津县石婆固镇东龙王庙村肖思远家,肖思远母亲刘姨坐在凳子上,回忆着往事。“我听说他冲出来了,又回去救人牺牲了。”刘姨捂着眼睛哽咽道:“他是军人,他有他的职责,保家卫国,那个时候,不能往后退,这些我都明白,但我就是特别特别想他,我只是一个母亲。”在思远家的相册里,也有一张两人的合照,两人前后相站,笑得十分灿烂。“两人是大学同学,家里人只知道女孩小名,女孩大名、联系方式都没有,应该不知道思远已经走了。”刘姨说:“一直想跟她说一声‘好姑娘,别等了,好好过以后的生活’。”

死亡切断了联系,却切不断信念。
这股薪火相传的信念,成就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勇敢,
也成就了雪山回荡英雄气,风雪边关写忠诚的勇敢。
这些“勇敢”,更是这些没能娶上心爱姑娘,
没能好好陪伴家人,没能听到孩子叫一声“爸爸”就过早地和世界告别的烈士们,用热血铸就的中国脊梁。
其实我们真的是感到惶恐,觉得所有的安慰和感谢都太轻薄了。
如果可以,多希望每一个勇敢的你,
都能在这片大地上,从青春朝气走到垂垂老矣,
然后好好说一声再见。

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请烈士们安息,
       我们会照顾好您的家人!

2月19日,反映边境任务部队官兵卫国戍边英雄事迹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在斗争中负伤的祁发宝和牺牲的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4位烈士的壮举,深深震撼每一位中国人的心。

当月评定烈士 隆重迎回安葬

得知陈红军等4名官兵英勇牺牲的消息后,退役军人事务部褒扬纪念司第一时间会同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相关部门认真研究情况。当月,4名官兵全部被评定为烈士。

陈红军烈士安葬仪式现场

与此同时,烈士家属所在的福建、河南、甘肃、陕西等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积极配合部队,隆重迎回安葬烈士,告慰英烈,优待抚恤烈属。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分别与部队对接,成立善后处理小组,委派专人陪同烈士亲属前往新疆参加追悼仪式,将烈士隆重接回,分别在甘肃兰州市烈士陵园、河南漯河市烈士陵园、延津县烈士陵园、福建屏南烈士陵园举行庄严肃穆的安葬仪式。相关省、市军地负责同志参加仪式追悼英烈。

陈祥榕烈士安葬仪式现场

福建、河南、甘肃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对4位烈士的烈士褒扬金、一次性抚恤金已全部按标准迅速发放到位,符合领取定期抚恤金的烈士遗属也开始享受待遇。与此同时,福建、河南、甘肃还分别给烈士遗属发放慰问金。

烈士褒扬金和抚恤金 全部发放到位

王焯冉烈士之墓

家中有困难 各级齐上阵

福建、河南、甘肃、陕西省退役军人工作部门分别安排专人与烈士遗属直接对接,了解实际困难,协调做好关心关爱工作,为烈属家庭悬挂光荣牌,在重大节日期间多次走访慰问,切实解难纾困。
福建
陈祥榕烈士母亲一直在外地打工,为照顾其生活,屏南县为其提供工作岗位。烈士姐姐原在福州某单位见习,当陈祥榕牺牲后离职回原籍照顾母亲,当地妥善安排了工作。
河南
漯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协调解决王焯冉烈士的妹妹在漯河市第一中专就学、实习问题。河南有关部门还帮助肖思远烈士家庭依法维权。
陕西、甘肃
陈红军牺牲时,妻子已怀孕5个多月。因她已落户西安市,陕西、甘肃两省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密切配合,为烈士妻子提供周到的孕产期服务。得知烈士妻子为声乐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陕西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主动对接教育部门,协调她到西安音乐学院教师岗位工作。2020年10月25日,陈红军烈士的儿子出生后,陕西省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及时跟进服务,协调相关部门将烈士的孩子落户在西安市。

走访慰问烈属 弘扬英烈精神

目前退役军人事务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已经将烈士遗属列入常态化联系服务对象,近期将前往走访慰问,深入了解生产生活状况,督促指导落实优待抚恤政策,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传递关心关怀关爱。
下一步,退役军人事务部将会同地方和军队相关部门深入挖掘英烈事迹,依法处理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烈事迹和精神的行为,还将积极开展有关政策研究,更好地履行服务部队备战打仗职能。

群众自发祭拜烈士,表达崇敬哀思

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召开全厅干部职工大会

2月18日上午,春节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召开全厅干部职工大会,引导全体同志调整心态、收心归位、冲锋应战,努力实现新年度各项工作起好步、开好局。党组书记、厅长林海出席会议并讲话,厅领导孙邦平、马旭升、高峰参加会议。

会议指出,过去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全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主动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狠抓“六稳”、力促“六保”,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实现了“在省内有一席之地,在全国进第一方阵”的目标,为新阶段退役军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会议强调,新的一年,必须迈准迈稳、迈出新气象、迈出新成效。要强化新理念,坚持创新思维、系统观念和问题导向,用新理念理清新思路、用新举措应对新情况、用新办法破解新问题,推动退役军人工作取得更好成效。要激发新状态,坚持拉高标杆、奖惩分明、容错纠错,引导干部职工保持追求卓越的境界、知重负重的担当、常抓不懈的执着,创造和推动形成你追我赶、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浓厚氛围。要增强新本领,强化干事创业的能力,在善学、善谋、善作、善成上下功夫,努力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和抓落实能力。要落实新要求,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方针,切实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进一步提高政治能力,加强整体联动,严明制度规定,严守廉洁纪律,确保“十四五”时期退役军人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会议要求,立足抓早抓紧,做到早部署、早安排、早启动,保持“开局即决战,起步就冲刺”的拼闯劲头,迈好今年工作第一步,突出抓好省委省政府年度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党风廉政建设、“十四五”规划编制实施等重点工作,起好“春耕”第一犁,种好自己的“责任田”,努力实现新年开门红,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派驻纪检监察组有关负责同志,厅机关各处室、在肥厅属事业单位全体人员参加会议。

开好局 起好步丨滁州市“新阶段再出发”
动员大会隆重召开

2月22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新阶段再出发”动员大会。市委书记张祥安出席会议并强调,再出发的号角已经吹响,一个激情燃烧、再创辉煌的新阶段已经走来。要进一步激励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更加饱满的状态、更加旺盛的斗志,开启新征程、奋进再出发,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奋力谱写新阶段现代化新滁州建设的崭新篇章。

市委副书记、市长许继伟主持会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图强,市政协主席汪建中,市领导金力、秦仲鑫、杨甫祥、徐保月、李宝君、葛建荣、刘士春等出席会议。会议通报了2020年度全市重大项目建设、双招双引、防汛救灾、双拥模范城创建等工作情况,宣读了表彰决定,并为先进集体和个人颁奖。天长市、全椒县、滁州经开区、市发改委、市投促局作了交流发言。
张祥安在讲话中指出,站在“十四五”新的历史起点,进入新发展阶段,省委、省政府对滁州寄予厚望,全市人民和社会各界对我们更是充满期待,在时代的聚光聚焦下,滁州在历经了大战、大疫、大考后,如何展现新担当、焕发新气象?滁州在站稳全省第三、进入全国百强后,如何确立新标杆、实现新突破?滁州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如何继往开来、奋力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唯有“新阶段再出发”,这既是重任所驱,更是责任所在。面对重大使命,必须“再出发”;面对难得机遇,必须“再出发”;面对严峻挑战,必须“再出发”。要凝聚“新阶段再出发”的共识,昂首踏上新征程,努力以全新的跃进姿态,在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将战略机遇转化为发展动能、发展红利,闯出一条新阶段高质量发展新路。

张祥安强调,要把握“新阶段再出发”的要求,不断创造新业绩。新阶段再出发,首要的是思想再解放。“再出发”说到底是人的“再出发”,是思想水平、精神状态的“再出发”,要破“骄”的思想,始终保持头脑清醒,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因时而变、顺势而为,以永不满足、永不止步的劲头奋勇向前。要破“怕”的情绪,弘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市委旗帜鲜明支持干事创业、保护担当作为,对工作中的失误,按照“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容错纠错免责。要破“左”的观念,始终坚持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和党的群众路线,讲求实际,追求真理,谋求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破“虚”的风气,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将新阶段美好蓝图变成现实。
张祥安强调,新阶段再出发,关键的是标杆再提升。要全方位对标提升,以更新的理念、更高的目标、更实的行动指引方向、传递压力、攻坚突破。理念要对标提升,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挥棒”“指向标”“度量衡”,将其贯穿于认识问题、把握规律、分析形势、作出决策的全过程,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目标要对标提升,各县(市、区)、各部门、各园区、每名干部都要主动对标,敢于和强的比、与快的赛,人人身上有指标、个个肩上有担子,每年都有新进步,积小胜为大胜。行动要对标提升,要借鉴外地经验,对标工作典型,学习“雄安质量”“合肥模式”“惠科速度”,更有质量、更有效率推动各项工作。

张祥安强调,新阶段再出发,突出的是改革再发力。要坚持抓小岗促全市,奋力争当全面深化改革的先行者,着力打造全国地方改革的样板地。要在先行先试上发力,在用足用活、谋深谋实、出新出彩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好试点示范引领、突破带动作用。要在系统集成上发力,紧扣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突出抓好一批影响力大、牵动性强、企业呼声高、群众诉求多的重点难点改革,提高改革整体效能。要在协同高效上发力,紧紧围绕效率效益,紧扣“人从哪来”“钱从哪来”“地从哪来”“技从哪来”“效从哪来”,集聚“善改革”攻坚力量,完善“促改革”工作机制,确保上下联动、一体推进、一体落实。
张祥安强调,新阶段再出发,紧要的是项目再突破。要紧紧抓住项目这个“牛鼻子”,聚焦产业、城建和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坚定不移抓项目、稳投资、增动能。产业类项目要在规模、质量上求突破,聚焦“千百十”工程,围绕构建“6+10”先进制造业体系,着力招引和建设一批体现“高、新、大、链、好”的项目。城建类项目要在格调、质量上求突破,主城区要围绕彰显“滁”的“山、水、城”特色,重点抓好“一河两湖一山两城”建设;要结合城市更新行动,抓紧实施一批民生领域补短板项目,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基础设施类项目要在速度、质量上求突破,围绕建设“轨道上的滁州”“高速上的滁州”“翅膀上的滁州”“航道上的滁州”,加快构建立体开放、便捷高效的现代化交通体系;要紧盯“两新一重”,加快“一区一基地”平台类项目建设,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张祥安强调,新阶段再出发,紧要的是项目再突破。要紧紧抓住项目这个“牛鼻子”,聚焦产业、城建和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坚定不移抓项目、稳投资、增动能。产业类项目要在规模、质量上求突破,聚焦“千百十”工程,围绕构建“6+10”先进制造业体系,着力招引和建设一批体现“高、新、大、链、好”的项目。城建类项目要在格调、质量上求突破,主城区要围绕彰显“滁”的“山、水、城”特色,重点抓好“一河两湖一山两城”建设;要结合城市更新行动,抓紧实施一批民生领域补短板项目,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基础设施类项目要在速度、质量上求突破,围绕建设“轨道上的滁州”“高速上的滁州”“翅膀上的滁州”“航道上的滁州”,加快构建立体开放、便捷高效的现代化交通体系;要紧盯“两新一重”,加快“一区一基地”平台类项目建设,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许继伟在主持会议时指出,新阶段再出发,必须要有新气象。要以奋进的姿态再出发,以实干的心态再出发,以比拼的状态再出发,坚持开局就决战、起步即冲刺,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在全省争一流,在全国争位次,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新阶段再出发,必须要有新作为。要全力促发展,倾力惠民生,大力优环境,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坚定不移加快项目建设,坚定不移发展实体经济,让全市人民有越来越多的获得感、越来越大的幸福感、越来越强的安全感。新阶段再出发,必须要有新担当。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用干净和担当诠释忠诚,用行动和成效践行使命,细化责任抓落实,优化作风抓落实,强化督办抓落实,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以新阶段现代化新滁州建设的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张祥安强调,新阶段再出发,根本的是治理再出新。要在完善矛盾排查化解体系、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应急和公共安全体系、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上出新,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统筹发展与安全,确保各领域风险安全可控,打造“清朗亭城”网络治理品牌,深入持久开展精神文明创建,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为滁州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张祥安强调,要强化“新阶段再出发”的保障,奋力开创新局面。要以坚强的党建引领“再出发”,突出政治建设,鲜明用人导向,夯实基层基础,整顿工作作风,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新一轮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为抓手,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要以火热的状态服务“再出发”,像“孺子牛”一样为民服务,像“拓荒牛”一样开拓创新,像“老黄牛”一样艰苦奋斗,砥砺“三牛精神”,以接续奋斗的昂扬姿态,服务发展、再创佳绩。要以过硬的能力推动“再出发”,强化“政治三力”,在胸怀大局中提高政治判断力,在融会贯通中提高政治领悟力,在担当尽责中提高政治执行力,为将美丽的滁州打造成山水名城、改革名城、制造名城、文化名城,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走访慰问暖人心  春风化雨润心田

滁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春节前慰问活动

春节前,为切实增强退役军人的尊崇感、归属感和荣誉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早部署、早落实,市局领导班子集中开展春节走访慰问困难退役军人活动。党组书记、局长杨军,党组副书记、副局长、二级调研员梁茂生等领导带队,组成6支慰问组,走访慰问了全市822名困难退役军人、重点优抚对象及优抚机构,累计发放慰问金67.32万元。
慰问组每到一处,都关切询问他们身体状况、家庭生活、子女就业等相关情况,认真倾听他们所需所求,详细了解他们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在感谢他们为祖国建设作出贡献的同时,为他们送去慰问金以及党和政府亲切的关怀、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祝福。

慰问对象纷纷表示感谢党和政府一直没有忘记他们,总是在特殊的节日送去对他们的关心和关爱,他们会继续弘扬军人的好思想、好作风,引导更多的退役军人为滁州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法制讲堂

園地

學習

行成于思毁于随

党史学习

(一)

1921-2021

序    篇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以来,为了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已经走过了一百年艰辛而辉煌的历程。
 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党。从党的成立到新中国的诞生,是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是党领导的从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是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我们党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顺利实现而进行的一次重要战略擘画。党和人民一百年的奋斗、求索,开拓出今天的局面,的确来之不易。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迎来了百年华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中国的革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进行的。这一国情,决定了中国的革命和革命胜利后的建设都要走有中国特色的道路。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在把马列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经过多次的艰难曲折和对胜利与失败的反复比较,终于实现两次历史性的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即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正是在这两大理论成果的指引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这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本质和主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实践证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都要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这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一、近代中华民族的历史任务和辛亥革命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是近代中国社会及人民革命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
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曾经创造出世界上独领风骚的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然而,当欧美一些国家从十七世纪中叶开始确立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又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工业革命的时候,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统治者却盲目地以中央帝国的“康乾盛世”而自傲,自我封闭,拒绝扩大与外国的交往,仍然陶醉于昔日的辉煌之中。而事实是,原来文明程度落后于中国的欧美国家,这时已远远地跑在了中国的前面。
盛世已蕴含着衰败,落后就要挨打。到十九世纪中叶,急于向外扩张的英国,以鸦片和炮舰打开了清王朝这个封建专制帝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被突如其来的外来因素打断了。
在此之前,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商品经济的发展,已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刺激这种发展,对中国社会经济起到很大的分解作用。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一方面,则促进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给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某些客观的条件和可能。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投身大革命的洪流

这种情形,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两个方面的重大变化。
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和中国封建经济结构的某些破坏,在十九世纪下半叶,一些商人、地主和官僚投资于新式工业,中国的资本主义生长起来并得到初步发展。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虽然促进了封建社会的解体,但与此同时,封建剥削制度不但依旧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着明显优势。因此,资本主义的发展,并没有使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而是变成一个半封建的社会。这是一个方面的变化。
另一个方面的变化,是外国资本主义勾结中国封建势力压迫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外国侵略者的目的不是使中国的民族资本得到发展,而是要寻求更广大的市场,掠夺更多的资源,攫取更丰厚的利润。为了这个目的,外国列强对中国采用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压迫手段。尽管中国在对外关系中仍保持着独立国家的形式,但在实际上已被纳入不平等条约体系,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清朝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这种状况,使中国一步一步地变成一个半殖民地的国家。
上述重大变化,使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沦落到深重苦难和极度屈辱的境地。外国资本一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联合压迫,严重地阻碍着中国的社会发展和政治进步,成为民族灾难和人民痛苦的根源。

这样,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在这两大任务中,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因此,如何反对外国列强的侵略,摆脱封建专制的统治,改变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解决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问题,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严酷的现实,激起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外国资本一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变中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从来没有间断过。可是,历次反对外国侵略的战争也好,太平天国的农民战争也好,鼓吹爱国救亡和变法图强的戊戌维新运动也好,号召“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也好,一次次地都失败了。
中国人是带着英、美、德、法、俄、日、意、奥八国联军侵占首都北京的民族耻辱进入二十世纪的。那时,展现在中华民族面前的是一片濒临毁灭的悲惨前景。中国人民在进行各种未能成功的反抗之后,又起来革命了。
二十世纪中国最初的革命领导者,是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随着资本主义近代工业的初步发展,中国社会内部新的社会力量一一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也初步成长起来,从而引起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但是,由于这时无产阶级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因此它所参加的某些斗争,还处在民族资产阶级的影响之下。

 民族资产阶级得到初步发展并登上政治舞台后,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有了新的气象。1905年,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发起成立同盟会,提出了实质上是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目标的政治纲领,并努力用革命手段来实现这个纲领。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宣告成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使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就此结束,民主共和国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辛亥革命开创了比较更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社会进步的闸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并为此后革命斗争的发展,特别是为后来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辟了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取得的成功是巨大的。它是二十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所经历的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孙中山因领导这场革命而成为二十世纪初期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
 但是,辛亥革命并没有一个完整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纲领,没有形成一个能够胜利地领导这场革命的坚强有力的革命政党。究其根本原因,是领导这场革命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具有很大的软弱性。它同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同占中国人口最大多数的下层劳动群众严重脱离,并害怕发动他们。这样,就使得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力量更没有勇气把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进行到底。

辛亥革命以同旧的反动势力的妥协而告终,革命的果实落到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手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没有受到削弱,封建势力依然在中国每一个角落盘根错节。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一个也没有解决,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贫穷、落后、分裂、动荡、混乱的苦难深渊中。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又失败了。它的失败,给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深刻的启发,使他们逐渐觉悟到必须另外探寻新的救国救民的道路。

二、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呈现出人们完全没有想到的一番景象:与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的倒行逆施相呼应,思想界掀起一股尊孔读经的逆流;从西方学来的多党制、议会制,成为各派军阀、官僚、政客借以争权夺利的工具;1915年日本提出的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再次记录下中国的奇耻大辱;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成直系、皖系、奉系三大派系,各自割据一方,并以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争夺为背景,相互之间展开愈演愈烈的军阀混战,使国家陷于长期的分裂和动乱之中。
面对残酷的现实,资产阶级革命派并不甘于失败。孙中山高举民主革命的大旗,继续为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而斗争,但屡遭失败,陷入困境。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满怀着对实行议会制的真诚和期望而奔走呼号,惨遭北洋军阀的卑鄙暗杀。革命党人发动的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和护法运动等,换来的是反动军阀的疯狂镇压。这样那样的救国方案都试过了,但沉重的失望代替了原先的希望,国家的情况一天比一天糟。在中国的先进分子中,怀疑产生了、增长了、发展了。
要救国必须寻找新的出路。中国的先进分子从消沉、苦闷和彷徨中走出来,再次在心中燃起热切的期待,一场巨大的革命风暴在孕育之中。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青年》(后改为《新青年》)杂志,犹如黑夜中的一道闪电,掀起一场空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狂飆。这场运动,正是新的革命风暴到来的前奏。

发动辛亥革命的革命军将士

 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家们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认真思考,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根本改造国民性。他们以进化论观点和个性解放为主要思想武器,大力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向封建礼教提出全面挑战。通过批判封建主义的正统思想——孔学,冲破了遏制新思想的罗网,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生气勃勃的、革命的思想解放潮流。但是,他们中的一些人在批判封建正统思想的过程中,也发生过片面性的缺点,夸大了东方文化的落后性,甚至把某些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也当作封建糟粕一概加以否定。这种偏向对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也就是民主和科学。当封建主义在社会生活中占据支配地位的时候,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有着巨大的进步意义。
初期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阶级旧文化的斗争。但在此时的欧美,资本主义文明的缺陷已经在实际生活中明显暴露出来。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便是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矛盾尖锐化的表现。这就逐渐引起新文化运动左翼人士对西方文明价值的怀疑和批判。正是这种怀疑和批判,为他们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奠定了思想基础。

 1917年,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十月革命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从书本上的学说变成活生生的现实。它所取得的历史性胜利不仅唤醒西方的无产阶级,而且也唤醒了东方的被压迫民族。这场在社会主义旗帜下所进行的革命,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由于十月革命发生在情况和中国相同(封建压迫严重)或近似(经济文化落后)的北方邻国,因而对中国人民具有特殊的吸引力。一个工人、农民当家作主的新国家的诞生,使正处在苦闷和黑暗中的中国人民看到新的出路和光明前景,给中国先进分子正在苦思焦虑地探索着的种种问题提供合理的解答,更给予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苦斗的仁人志士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出现了一批赞成俄国十月革命、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李大钊是中国颂扬俄国十月革命的第一人。他在1918年著文指出: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他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到这时,中国人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条件逐渐成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短时间内得到迅速发展,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随之发展壮大起来。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产业工人已达200万人左右。这个阶级的人数虽然不多,但它同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并且,由于它深受帝国主义、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三重压迫,因而更具有强烈的改变现状的要求,在革命斗争中比任何别的阶级都要坚决和彻底。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以及此时形成的比辛亥革命时期更为庞大的先进知识分子群,为接受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客观的社会基础。

在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中国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出现一个新的远为壮大的阵营。一场新的人民大革命的兴起已不可避免。这场革命以1919年5月爆发的五四运动为起点。
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1919年上半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取胜的协约国一方在巴黎举行“和平会议”。会议不顾属于战胜国一方的中国的权益,规定战败的德国将在中国山东获得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消息传到国内,激起各阶层人民的强烈愤怒,以学生斗争为先导的五四运动如火山爆发般地开始了。 5月4日,北京学生3000余人在天安门前集会,游行示威,掀起爱国风暴。在北洋军阀政府的严厉镇压下,这场风暴一度转入低潮。从6月3日起,学生重新走上街头讲演,又有大批学生被捕。在此重要关头,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从6月5日起,上海工人举行声援学生的罢工,参加人数达六七万。随后,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如燎原烈火蔓延全国,扩展到20多个省、市的100多座城市。五四运动突破青年知识分子的狭小范围,发展成为有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规模的群众性革命运动。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斗争的主力由学生逐渐转向工人。

北洋政府迫于人民群众的压力,不得不于6月10日释放被捕学生,宣布罢免亲日派官僚。6月28日,中国代表终于没有出席巴黎和约的签字仪式。
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封建主义。

百年沧桑 青春激荡的五四爱国运动

在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亲眼看到工人阶级表现出来的伟大力量。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往民间去”,到工人中去开办学校、组织工会。这些人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骨干。的全国规模的群众性革命运动。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斗争的主力由学生逐渐转向工人。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的先进分子从巴黎和会的实际教训中,进一步认识到帝国主义列强联合压迫中国人民的实质。1920年四五月间,《东方杂志》、《新青年》等刊物刊登苏俄政府发表的第一次对华宣言。这个宣言宣布“废弃(沙俄在中国境内享有的)一切特权”。中国人民从苏俄政府对待中国的态度中,对社会主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感触。这对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给予了有力的推动。因此,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化运动的突出特点,是研究和宣传社会主义逐渐成为进步思想界的主流。
那时,各种社会主义的观点在刊物上纷然杂陈。然而,马克思主义以其先进性、科学性和革命性吸引着中国的先进分子。他们经过深思熟虑和反复比较,最终选择科学社会主义,先后确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这是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化运动发展的基本特征。

在五四运动以后的马克思主义传播中,李大钊起了主要作用。1919年,他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比较全面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经济学说和社会主义理论。1920年9月,陈独秀发表《谈政治》一文,明确宣布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表明他已从激进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湖南学生运动领袖毛泽东在第二次到北京期间,热心搜寻并阅读中文本的共产主义书籍,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邓中夏、蔡和森、恽代英、翟秋白、周恩来、赵世炎、陈潭秋、向警予、高君宇、何孟雄、王尽美、邓恩铭、李达、李汉俊等,也先后成为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者。一些老同盟会会员如董必武、林伯渠、吴玉章等,也在这时开始确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这些有着不同经历的先进分子殊途同归的事实表明,认定科学社会主义指引的道路,是他们自觉地在实践中经过反复比较作出的历史性选择。
中国的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从一开始就不是把它当作单纯的学理来探讨,而是把它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他们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积极投身到现实斗争中去,注意同工人群众结合,同中国实际结合。这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一开始就具有的一个特点和优点。

 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同工人运动的初步结合,随着一批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知识分子的出现,建立新型的工人阶级政党的任务提上了日程。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得到了列宁领导的第三国际(即共产国际,成立于1919年3月)的帮助。1920年4月,经共产国际批准,俄共(布)远东局派维经斯基等人来华。他们先后在北京、上海会见李大钊和陈独秀,讨论建立共产党的问题,并帮助进行建党的准备工作。
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组织是在上海建立的。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组织正式成立,陈独秀任书记。它起到了在全国范围内建党的发起组和联络中心的作用。10月,北京共产党组织成立,李大钊为书记。1920年秋至1921年春,武汉、长沙、济南、广州等地先后建立起共产党的地方组织。在欧洲和日本,中国留学生和侨民中的先进分子也建立了共产党的组织。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以后,主要开展了几个方面的活动:一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组织进步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的实际问题。二是同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展开论战,帮助一批进步分子划清科学社会主义同其他社会主义派别的界限,最终走上马克思主义的道路。三是通过在工人中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会的工作,使工人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教育,阶级觉悟有所提高。四是建立青年团组织,组织团员学习马克思主义,参加实际斗争,为党培养后备力量。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所进行的这些活动,有力地促进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及其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使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的条件基本上具备了。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参加会议的各地代表是:李达、李汉俊(上海),张国焘、刘仁静(北京),毛泽东、何叔衡(长沙),董必武、陈潭秋(武汉),王尽美、邓恩铭(济南),陈公博(广州),周佛海(旅日)。包惠僧受在广州的陈独秀派遣,也参加了会议。他们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列席会议。

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消灭资本家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大会讨论了实际工作计划,决定集中精力领导工人运动,组织工会和教育工人。大会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李达、张国焘分管宣传和组织工作。
党的一大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次大会是在反动统治的白色恐怖下秘密举行的,除了会场一度遭到暗探和巡捕的骚扰外,在社会上没有引起任何注意,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但是,就在这时,一个新的革命火种却已在沉沉黑夜中点燃起来。从此,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和唯一的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适应了近代以来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最先进的阶级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拥有马克思主义这个最先进的思想武器,因而能够为中国革命指明前进的方向。正是这个党,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光明和希望。虽然这时它的力量还很弱小,但它满怀信心地以改造中国为己任,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

但是,中国共产党是在幅员广大、人口众多、情况复杂、经济文化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开展活动的,从何处着手进行革命,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正确地结合起来,搞清楚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制定出符合国情的民主革命纲领,需要有一个探索的过程。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注意在斗争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观察和分析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党逐渐认识到,中国人民所受的最大痛苦,还不是一般的资本主义剥削,而是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封建军阀的统治。1922年1月,中国共产党派代表出席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根据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指明中国“当前的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外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把督军推倒”,建立一个民主主义共和国。这对于党制定当时的革命纲领给予了直接的帮助。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12人,代表全国195名党员。大会通过对中国经济政治状况的分析,揭示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指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但在现阶段的纲领即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样,二大就在全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党的二大通过的决议案提出把党建设成为一个革命的群众性的无产阶级政党的任务,提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无产阶级的忠实代表,旗帜鲜明地展示了党的先进性。大会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章程。
二大还通过决议案,确认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这在当时是必要的选择,对后来的中国革命产生过积极作用,但也带来过消极方面的影响。
二大选出由陈独秀、张国焘、蔡和森、高君宇、邓中夏五名委员和三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央执行委员会推选陈独秀为委员长。

中共二大会址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今老成都北路7弄30号)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建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集中力量从事工人运动。在党的领导下,以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掀起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个高潮。在持续十三个月的时间里,全国发生大小罢工100余次,参加人数在30万以上。其中,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开滦煤矿工人大罢工最具代表性,充分显示出组织起来的工人阶级的力量。
1923年2月4日爆发的京汉铁路三万名工人大罢工,使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达到顶点。2月7日,在帝国主义势力的支持下,军阀吴佩孚调动军警在京汉铁路沿线血腥镇压罢工工人。京汉铁路总工会江岸分会委员长、共产党员林祥谦和京汉铁路总工会与湖北省工团联合会法律顾问、共产党员施洋等先后被杀害。二七惨案发生后,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
这个时期党领导的工人斗争,提供了重要的经验教训:第一,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为了战胜强大的敌人,仅仅靠工人阶级孤军奋战是不够的,必须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第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工人没有起码的民主权利,几乎所有规模较大的工人斗争都遭到反动军警的镇压,因此,没有革命的武装斗争,仅仅依靠罢工或其他合法斗争是不行的。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带着这些经验教训,进入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大革命时期。

  四、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大革命的兴起
1924年至1927年,一场以推翻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北洋军阀为目标的革命运动,似滚滚洪流席卷中国大地,人们通常把它称为“大革命”或“国民革命”。
这时的各种革命力量,远不如统治着中国的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强大。党认识到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决定采取积极步骤去联合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
正在这时,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于1923年1月根据马林的提议作出的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关系的决议传到中国,对促进国共合作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此时的国民党大体上是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它在几经挫折后,没有多少实力,而且成分复杂,组织松散。但它有几个不容忽视的优势:一是它的领袖孙中山在人们心目中是中华民国的缔造者,他所领导的国民党在社会上是有威信的。二是在中国南方建起了一块能够容纳各种革命力量进行活动的根据地,拥有一支数万人的军队。三是孙中山在经历多次挫折后,深感其领导的革命必须改弦易辙,真诚地欢迎共产党员同他合作,欢迎苏联援助中国革命。因此,中国共产党在准备建立统一战线时,首先同国民党合作是经过慎重选择的。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于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30多人,代表党员420人。大会正确地估计了孙中山和国民党的革命立场,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三大还明确规定,在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时,党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三大选出新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举陈独秀、蔡和森、谭平山、毛泽东、罗章龙组成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委员长。
三大以后,国共合作的步伐大大加快。1923年10月初,应孙中山的邀请,苏联代表鲍罗廷到达广州,不久被聘为政治顾问。国民党的改组很快进入实行阶段。

中共三大会址广州东山恤孤院31号(现恤孤院路3号)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由孙中山主持在广州举行。出席开幕式的代表165人中,有共产党员20多人。李大钊被孙中山指定为大会主席团成员。大会通过的宣言,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作出新的解释。民族主义突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民权主义强调民主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民生主义则以“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为两大原则。这个新三民主义的政纲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基本一致的,因而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国民党一大在事实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革命政策。大会选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共产党员李大钊、谭平山、毛泽东、林伯渠、瞿秋白等十人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或候补委员,约占总数的四分之一。虽然国民党内部情况相当复杂,但它已开始成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联盟。
国民党一大的成功,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这次合作实现后,以广州为中心,汇集全国的革命力量,很快开创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新局面。

国共合作的实现,促进了工农运动的恢复和发展。
1924年7月,在广州沙面租界爆发数千名工人参加的政治大罢工。1925年5月在广州举行的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上,成立了中华全国总工会。1924年7月起,在广州开办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先后由共产党人彭湃、阮啸仙、毛泽东等主持,培养了一批农民运动的骨干。
在共产党人的建议下,国民党一大决定创办一所陆军军官学校(校址在广州附近的黄埔,通称黄埔军校)。1924年5月,黄埔军校开学,孙中山兼任总理,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为党代表。11月,旅法归来的周恩来(中共广东区委委员长)出任军校政治部主任,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政治工作。中国共产党从各地选派党、团员和革命青年到黄埔军校学习。在第一期学生中,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有56人,占总数的十分之一。
在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下,国民革命的思想由南向北,在全国范围内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广泛传播着。1924年10月,具有进步思想的将领冯玉祥发动政变,推翻直系军阀控制的北京政府,一时控制了北京、天津一带,并把所部改编为国民军。他电请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11月,孙中山离广州北上,沿途宣传召开国民会议和废除不平等条约的主张,形成广泛的政治宣传运动。

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一股向着帝国主义和军阀势力猛烈冲击的革命洪流的同时,一股反革命逆流也逐渐显现出来。国民党内部的左右派进一步分化,国共关系逐步复杂化。中国革命面临许多新的问题需要给予回答。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20人,代表党员994人。这次大会的历史功绩是,总结国共合作一年来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并对民主革命的内容作了比较完整的规定,指出在反对帝国主义的同时,还要反对封建的军阀政治和经济关系。但对如何正确处理同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过程中的种种复杂问题,大会没有作出具体回答,对建立政权和武装的极端重要性仍缺乏认识。
四大选出新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举陈独秀、张国焘、彭述之、蔡和森、翟秋白组成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总书记。

中共四大纪念馆(上海市虹口区四川北路1468号)

 党的四大结束后不到两个月,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引起全国人民的巨大悲痛。国共两党组织各界人民举行哀悼活动,广泛传播孙中山的遗嘱和革命精神,形成一次声势浩大的革命宣传活动。国民革命的呼声在全国各地更加高涨。一场新的大规模的革命风暴就要来临。
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是从1925年的五卅运动开始的。5月15日,上海内外棉七厂工人顾正红(共产党员)被日本资本家枪杀。5月28日,中共中央决定30日在租界内举行大规模的反帝示威活动。5月30日,上海工人和学生举行街头宣传和示威游行,租界的英国巡捕在南京路上突然开枪,打死13人,伤者不计其数。此后几天,在上海和其他地方又连续发生英、日等国军警枪杀中国人的事件。这些事件,激起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怒,形成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的抗议运动。全国各地约有1700万人直接参加了运动,从通商都市到偏僻乡镇,到处响起“打倒帝国主义”、“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怒吼。
五卅惨案的消息传到南方,形成有25万人参加的规模宏大的省港大罢工。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决定成立省港罢工委员会,由共产党员苏兆征担任委员长,处理罢工事宜,对香港实行封锁。在广州革命政府的支持下,省港大罢工坚持十六个月之久。有组织的罢工工人成为广州革命政府的有力支柱。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五卅运动的过程中得到很大发展。到1925年底,党员人数增加到一万,一些原来没有党组织的地方建立起党的组织。
在五卅运动蓬勃发展的有利形势下,1925年7月1日,国民政府在广州建立,汪精卫当选为主席,鲍罗廷被聘为高等顾问。国民政府成立后,将黄埔军校校军和驻广东的粤军、湘军、滇军先后改编为国民革命军6个军,共8.5万人。共产党员周恩来等担负起国民革命军中的政治工作。在此前后,国共两党通力合作,经过两次东征和南征,消灭盘踞东江一带的军阀陈炯明部和广东南路的军阀邓本殷部,并平息滇军、桂军在广州发动的叛乱,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为举行反对北洋军阀的战争准备了比较可靠的后方基地。
伴随着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国民党右派掀起的反共逆流也在滋长。更为严重的是,蒋介石因在创建黄埔军校和统一广东根据地过程中的作用,以及谋取主管军事的权力,其影响和地位已大大增强。他开始加强对共产党的限制,反共面目越来越明显。
在国民党新老右派变本加厉的反共活动面前,共产国际指示中共中央,共产党如果同国民党新右派进行斗争,必将导致国共关系破裂,因而主张妥协退让。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也坚持这种意见。中共中央只能执行共产国际的指示,使得妥协退让的意见在党内占了上风。

1926年1月,国民党在广州举行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中央妥协退让的结果,使国民党右派在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中央监察委员会中占了优势。3月18日,国民政府海军局代理局长、共产党员李之龙奉命派中山舰到黄埔后,立刻谣言四起,说是要劫持蒋介石。3月20日,蒋介石以所谓中山舰事件为借口,在广州实行紧急戒严,监视并软禁共产党人,包围省港罢工委员会和苏联顾问办事处。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代表妥协退让的结果,使共产党员被迫退出国民革命军第一军。这一事件后,汪精卫称病去职,蒋介石为取得最高权力又迈进了一步。在5月15日召开的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蒋介石提出所谓《整理党务决议案》。由于中共中央的妥协退让,决议案获得通过,担任国民党中央部长的共产党人都辞去职务,蒋介石却担任了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兼军人部长,随后又当上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和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成为掌握最高权力的人物。
中山舰事件发生后,蒋介石的立场进一步转到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方面。但是他的实力有限,还需要得到共产党和苏联的支持,因此没有立刻同共产党公开分裂。这时已到北伐战争的前夜。北伐的军事指挥权主要掌握在蒋介石手中这个事实,表明革命形势虽然在迅速发展,但已经埋伏着严重的危机。

五、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和大革命的失败
北伐战争的直接打击目标,是受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主要有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势力,其兵力达70万人。这时,国民革命军除广东原有的6个军外,增加了新归附的第七、第八军,共有10万人左右。针对敌我兵力悬殊的形势,国民革命军在以加伦为首的苏联军事顾问的建议下,制定了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战略方针。
根据这个战略方针,1926年5月,国民革命军先头部队出兵湖南。7月9日,正式出师北伐。在沿途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北伐军势如破竹。到9月6日、7日,两湖战场的北伐军分别占领汉阳和汉口。10月10日攻克已被围困月余的武昌,全歼吴佩孚部主力。江西战场的北伐军也于11月初歼灭孙传芳部主力,占领九江、南昌。福建方面,12月中旬不战而下福州。北方冯玉祥部于9月17日在绥远五原誓师,挥军南下。11月间,国民军联军已控制陕西、甘肃等省。到1926年底,国民革命军已控制了除江苏、浙江、安徽以外的南部各省。冯玉祥的国民军联军也已控制西北地区,准备东出潼关,响应北伐军。北伐战争胜利的大局已定。

北伐战争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胜利,是国共合作结出的丰硕成果。在北伐过程中,国共两党之间虽存在矛盾,但基本上是团结的,仍能集中力量共同对敌。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在作战中舍生忘死,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共产党员叶挺领导的独立团,成为赢得“铁军”称号的第四军中英勇善战的一支部队。共产党人进行的卓有成效的政治工作,使北伐军的许多指战员有着明确的革命目标和不怕牺牲、英勇作战的革命精神。共产党人还在发动工农群众方面作出巨大贡献,使北伐军所到之处,都能得到广大工人、农民和其他革命群众的直接支援。此外,苏联军事顾问的帮助和苏联提供的物资援助,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工农运动以空前的规模迅速高涨起来。在湖南、湖北、江西等省广大农村,到处燃起革命的烈火。农民建立自己的政权和武装,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把统治几千年的封建特权和土豪劣绅打得落花流水,真正做到了“一切权力归农会”,造成一个空前的农村大革命的局面。在城市,工人在工会组织的领导下,仿效省港大罢工的经验,组织武装的纠察队。一些城市相继举行罢工,大都取得胜利。1926年10月和1927年2月,上海工人两次发动的武装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在革命群众中产生很大影响。群众性的反帝斗争蓬勃展开,推动国民政府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和工农运动的高涨,未能遏制革命阵营内部的危机。蒋介石进一步加紧对军队和政权的控制,实力迅速膨胀。帝国主义列强认定蒋介石等所代表的势力同样是反共的力量,开始对他们进行拉拢。不少原来属于北洋军阀或地方军阀的军队纷纷接受蒋介石的改编,一批批政客、官僚也投靠到蒋介石身边。

北伐军合影

在这种背景下,蒋介石的反共面目公开暴露出来。他提出要把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迁到北伐军总司令部所在地南昌,以便置于他的直接控制之下。在他的指使下,赣州、九江、安庆等地都发生杀害共产党人和捣毁总工会、国民党左派控制的党部等严重事件。南方革命阵营分裂的明朗化,表明蒋介石右派集团的公开叛变只是时间问题了。
这时,共产党人本来应该而且有可能直接掌握更多的军队和一部分地方政权,以便应付可能发生的突然事变。可是,中共中央忽视对军队的争取,片面地着重于民众运动。结果,当蒋介石发动突然袭击时,中共中央不仅在精神上缺乏准备,而且在实际力量对比上难以组织起有力的反抗。大革命走向失败的趋势,已很明显了。
面对革命阵营随时可能发生分裂的严重局面,中共中央于1926年12月13日召开特别会议。陈独秀提出既要防止“军事政权”的“向右”,又要防止民众运动的“向左”。在迫在眉睫的危局中,这次会议没有能够解决党如何生存并坚持斗争的问题,反而决定对群众运动采取消极压制的方针,造成的后果极其严重。会后,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方针开始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贯彻。

对于这种右倾错误,党内一部分同志进行了抵制和反对。毛泽东在1927年初对湖南农民运动进行32天考察。他在所写的考察报告中,尖锐地批驳党内外对农民运动的种种责难,论述了农村革命的伟大意义。瞿秋白等也对右倾错误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批判。
1927年3月21日,当北伐军推进到上海近郊时,英勇的上海工人在陈独秀、罗亦农、周恩来、赵世炎、汪寿华等组成的特别委员会领导下,发动总罢工,随即转为武装起义,由周恩来担任总指挥。经过三十多个小时的战斗,占领上海除租界以外的地区,并成立上海特别市临时市政府。这次起义的胜利,充分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后,屯兵上海南郊的北伐军开进市区。3月24日,北伐军占领南京。当天下午,游弋在长江江面的英、美军舰借口保护侨民,猛烈炮轰南京,造成中国军民严重伤亡。南京事件后,蒋介石加快了勾结帝国主义实行反共的步伐。4月初,蒋介石等在上海举行秘密会议,决定用暴力手段实行“清党”。

 中共中央和中共上海区委对蒋介石的阴谋活动有所觉察,力图巩固革命成果。但共产国际仍对蒋介石抱有期望,不赞成同蒋破裂。这样,由陈独秀出面,同刚从海外归国的汪精卫于4月5日发表联合宣言,把“国民党领袖将驱逐共产党,将压迫工会与工人纠察队”说成是“谣言”,要求“不听信任何谣言”。汪陈宣言的发表,使一部分共产党员放松警惕,误以为局势已经缓和下来。
4月12日,蒋介石突然在上海向革命群众举起屠刀,发动反革命政变。随后,在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东、广西等省也相继以“清党”为名,大规模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仅广东一地,被捕杀者就达2000多人。北方的奉系军阀张作霖也捕杀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4月28日,李大钊在北京英勇就义。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国内政局迅速逆转。除以张作霖为首的北京政府外,蒋介石于4月18日在南京另行成立“国民政府”,以与武汉的国民政府相对立。这就在全国形成了北京、南京和武汉三个政权对峙的局面。
这时的武汉政府基本上还是革命的政府,直接管辖湖北、湖南、江西三省。中共中央迁到武汉后,继续同在武汉的国民党人合作。

在革命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在武汉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80多人,代表党员57967人。大会未能对武汉政府的各派作出正确的分析,导致了对汪精卫一派的右倾迁就政策,未能在党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为全党指明方向。
党的五大第一次选举了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监察委员会。中央委员会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并选举陈独秀、张国焘、蔡和森组成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陈独秀为总书记。五大产生的中央领导机构,未能解决全党坚强有力的领导问题,自然无法遏制愈来愈恶化的局势。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

党的五大闭幕后,武汉政府所辖地区的危机越来越严重,反共事件不断发生。在这种情况下,鲍罗廷和陈独秀等仍企图以让步来拉住汪精卫集团。党内对陈独秀右倾错误的不满越来越强烈。7月中旬,根据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的指示,中共中央实行改组,由张国焘、李维汉、周恩来、李立三、张太雷五人组成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务委员会。7月13日,中共中央发表宣言,强烈谴责武汉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已在公开地准备政变,决定撤回参加国民政府的共产党员,同时声明共产党将继续支持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愿意同国民党内的革命分子继续合作。这个宣言虽然发得迟了一点,但对振奋党内的革命精神起了积极的作用。
7月15日,汪精卫召开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正式同共产党决裂。第一次国共合作终于全面破裂,持续三年多的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最后失败了。
这次大革命失败的原因,从客观上说,一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联合力量比革命阵营的力量要强大得多,并且有更多的政治经验;二是国民党背信弃义地对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群众发动突然袭击。在主观上,是陈独秀等人在后期犯了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

在大革命的初期和中期,党的路线基本上是正确的,因而获得很大的胜利。但是,这时的党终究还处在幼年时期,是在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方面都缺乏经验的党,是对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都懂得不多的党,是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还没有较深刻了解的党。因此,党的中央领导机关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动摇不定;在大革命的后期,受了反革命势力的欺骗,没有能够领导全党采取果断有力的措施,革命遭到失败就难以避免了。
中国共产党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直接受共产国际的指导。共产国际及其代表虽然对大革命起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他们并不真正了解中国的情况,也作出过许多错误的指示,出了一些错误的主意。幼年的中国共产党,还难以摆脱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这对酿成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有直接影响。
曾经造成很大声势并取得重大成果的大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它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通过这场大革命,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成为广大人民的共同呼声,党在群众中的政治影响迅速扩大,党的组织得到很大发展,千百万工农群众开始在党的领导下组织起来,党还开始掌握一部分军队。尤其是通过革命胜利和失败的反复,党经受了深刻的锻炼和严峻的考验。所有这一切,为党领导人民把革命斗争推向新的阶段准备了条件。

基层
剪影

永葆政治本色
勇立时代潮头

完善光荣院职能 建设好六大阵地

随着国家全面改革的深入,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广大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无论从群体数量还是服务内容都有了新的变化和需求。滁州市光荣院坚持服务优抚对象,服务人民群众的原则,坚持崇“军”为“兵”宗旨,坚持统筹协调,一体推进,把光荣院建设成为保障退役军人的必要平台、服务练兵备战的重要资源、参与公共服务的重要补充,使之在促进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职业中发挥自身的优势。同时,滁州市光荣院积极面对新发展阶段,树立新发展理念,形成新发展格局,积极开展“服务保障阵地、国防教育阵地、党团联建阵地、社会实践阵地、文化传承阵地、双拥共建阵地”六大阵地建设,不断提升优抚对象的获得感、幸福感、尊崇感,逐步摸索出新形势下光荣院发展的新路子。
                               服务保障阵地
滁州市光荣院立足在建设、服务、质量管理等方面逐步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形成集居养、医疗、康复、教育、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综合性优抚服务机构,保证高质量满足优抚对象在养老、医疗服务方面的需求。

多元服务,提升服务保障能力。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滁州市光荣院坚持把这两项涉及优抚对象基本生活的工作抓实抓细,不断提升光荣院的服务保障能力,建立和完善养老服务和医疗健康保障体系。滁州市光荣院根据具体环境、基础建设、服务保障能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资源,形成以长期休养为基础、短期休养(疗养)为骨干、中长期休养服务为依托、爱心送进光荣院门入户服务为补充的多元服务体系。
加强光荣院的标准化建设。探索建立光荣院服务机构标准体系,规范优抚服务机构的准入退出、服务程序、服务质量、服务内容等,促进优抚服务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形成专业机构服务模式和管理理念,建立和实施光荣院服务“星级”评估体系建设。
试点“互联网+优抚服务”。以需求为导向,加快发展智慧优抚服务。探索建设集信息发布、优抚服务、平台监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互联网+优抚服务”云平台,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充分发挥市场主体或社会组织的作用,通过“互联网+优抚服务”的方式,发挥光荣院服务优势,依托地方医疗机构、社区服务中心、日间照料机构等,形成优抚对象服务综合体,逐步实现“一体化的资源统筹、一站式的综合服务”服务模式。

                              国防教育阵地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开展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使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
发挥资源优势。滁州市光荣院有抗日老战士2人、新四军老战士2人、抗美援朝老战士5人,年龄最大的99岁,平均年龄85岁以上,很多老战士都经历过血与火的洗礼,都是一座活着的丰碑。依托群众对老兵的身份认同,让群众知道中国革命的发展史,提高公民的国防观念,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注重教育方法。真正让国防教育入心入脑,就要充分尊重群众在国防教育实践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滁州市光荣院在国防教育活动中注重“灌输”与“渗透”相结合。通过老年大学的老师定期来院开展“国防知识课程”,让群众接受基本的国防教育;组织老战士和群众一起参观烈士陵园、革命遗址,激发群众的爱国主义情怀;开展走进驻滁部队军营,听军史报告、参观军械展,培养群众的民族自豪感。

                              党团联建阵地
新形势下,只有把党的建设和中心工作“揉”在一起抓,把每条战线、每个领域、每个环节的党建工作抓具体、抓深入,发展大业才会事半功倍。
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以“拥军优属”、“服务军人”、“支持国防”作为光荣院党建品牌的灵魂,提升光荣院党建工作质量;与地方机构开展党团联建,寻找契合点,以党建促团建;组织党员老战士、党员职工“微讲堂”,广泛开展党性教育。
激发党员的引领示范效应。一名党员,一面旗帜。重大困难,关键时期,都是党员冲在最前面。疫情严峻期间,光荣院成立疫情防控突击队,半数以上是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有的党员同志,在疫情期间,克服家庭困难,在院坚守100多天不出院门。1名入党积极分子被市委组织部批准“特殊时期,一线入党”。
党团联建,党建促团建。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让党员老战士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与共建单位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七一”期间滁州市光荣院与地方机关、学校、社区等多家单位联合开展“讲述我的入党故事”活动。一些老战士被社区聘为“五老”志愿者。

                                 社会实践阵地
文明创建活动是广大人民群众改造环境、转变社会风气、建设文明生活的成功实践,是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立志愿者服务队。光荣院老战士、员工自愿组成志愿者服务队,依托社区、社会组织,搭建优抚对象志愿服务的平台构建、信息对接、资源共享等功能,建立起优抚对象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常态化开展文明创建活动。2020年,滁州市光荣院共开展“周末一小时扮靓我的家”、“进社区双捡”、“文明导乘”“夏日送清凉”等志愿服务活动50多次。
合力开展创建活动。发挥优抚工作政治优势,依托“三社联动”,促进光荣院与社会各界深度融合,大力宣传“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创建理念,积极参与新时代文明创建工作,引领社会新风尚,推进新时代文明创建工作。与学校、社区共同开展“垃圾分类体验”、“光盘行动”等活动。
创造社会实践条件。为提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质量,根据来院活动学生的年龄、兴趣爱好、专业、体能等情况,滁州市光荣院认真开设实践主题。十年来共接纳滁州学院、滁州城市学院、滁州市技术学院、滁州第一中学、滁州实验小学、滁州市明德小学等学校的学生来院开展社会实践200多批次,3000多人。

                             文化传承阵地
传承红色文化,发扬革命精神,挖掘老战士战斗事迹,滁州市光荣组织老战士成立“老兵故事宣讲团”,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广泛宣传开展红色故事教育。
用故事教育群众。“老兵故事宣讲团”的老战士以真实故事感染群众,以红色故事打动群众,用喜闻乐见的方式教育群众,推动了红色精神在基层的传递,在助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2020年,滁州市光荣院“老兵故事宣讲团”应滁州团市委、琅琊团区委、南谯团区委、滁州市武警支队、滁州实验小学、琅琊区银山路小学等多家单位邀请,开展革命故事宣讲20多场,受众1万多人。
开展拾“珠”行动。搜集革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滁州市光荣院对院内的1名抗日老战士、2名新四军老战士、3名抗美援朝老战士的事迹进行文字记录,部分内容制作成影像资料,并通过融媒体、网络平台进行宣传。

                                 双拥共建阵地
巩固和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新型军民关系,将光荣院创建成军民融合共建在地方的实践地。
培育军民共建氛围。利用拥军优属相关政策,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群众工作优势,倡导拥军优属社会风尚,营造关爱优抚对象的社会人文环境。滁州市光荣院门卫设立便民窗口,为环卫工人、快递小哥义务提供茶水、风油精、速效救心丸等。
整合资源助力光荣院发展。多年来,滁州市地方多家单位将光荣院作为“双拥共建单位”,支持光荣院建设发展。滁州市农委为解决光荣院菜地用水问题,为光荣院建了一口“荣军井”;滁州市林业局为帮助光荣院美化环境,为光荣院提供绿植;第一人民医院、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皖东人民医院等多家医院为光荣院开通绿色通道,方便老战士就医;2013年以来,滁州老年大学在滁州市光荣院挂牌成立“老年大学光荣院分校”,每周开设养生、声乐、舞蹈三门课程。到目前,授课1000多节。

新年到,为了让老战士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里依然能够感受到新春佳节的喜庆氛围,过一个健康平安的幸福年,滁州市光荣院提前谋划,精心组织,抓实疫情防控,开展爱军行动,丰富节日生活。

光荣院里过大年

                         抓实疫情防控 平安过年
春节期间,滁州市光荣院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按照当地疫情联防联控规定,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滁州市光荣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案》,从早部署防控措施、从早保障物资储备,把防疫知识宣传到位,防疫措施落实到位;从严加强人员管控、从严监管食品安全,抓实抓细每一个环节,确保供养对象、职工的生命健康安全。

                    开展爱军行动 暖心过年
滁州市光荣院科学制定新年菜谱,保障供养对象吃的健康、吃的美味、吃的安全;提前采购老年人爱吃的食品、水果,赶在节前发到每位老战士手中;对院外的老战士,光荣院安排走访慰问;开通网络视频,搭建社会团体与老战士的沟通桥梁,向老战士表达“云祝福”。落实关爱退役老兵“六个一”行动,一个福袋、一个福字、一个杯子、一副春联、一张年画、一封慰问信,把关爱送到老战士手中,把温暖送到老战士心里。

                     丰富节日生活 喜庆过年
挂灯笼、贴窗花,装扮新年的红红火火、喜气洋洋;看电影、唱红歌,丰富春节期间的生活;忆往昔、话军旅,回忆峥嵘岁月,憧憬美好未来;包饺子、演节目,让节日里欢声笑语、其乐融融。春节假期,滁州市光荣院在全面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的情况下,封院不封情,认真组织好适宜老年人的各项活动,让光荣院年味十足。

                前方卫国戍边 后方做坚强后盾
——来安县开展驻边防一线现役士兵亲属慰问工作

“我家小孩目前在边防部队服役,最近还叮嘱我们不要担心,我们为有这样的好孩子感到骄傲。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县人武部和乡镇村领导这么关心我们现役军人亲属,我们一定会更加支持孩子安心服役,为祖国站好岗尽好责”。近日,我县现役士兵小张的父亲张老伯对前来看望他的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县人武部政委和乡镇负责人说出了这样的肺腑之言。

连日来,边防官兵舍生忘死的英雄事迹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广泛关注和崇敬。为进一步做好“情系边海防官兵”工作,切实做好有关拥军优属工作,守好军人的后方,使现役军人更加心无旁骛守好边防。2月20日,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县人武部及相关乡镇联合开展了驻边防一线现役士兵亲属慰问工作。
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县人武部和乡镇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每到一户慰问对象家中,都与现役军人亲属亲切交谈,详细了解孩子在部队服役近况,感谢亲属们对孩子戍边守国的支持和理解,对军人捍卫祖国领土的赤胆忠诚给予高度赞扬。同时还关切地询问他们生活和身体情况,给他们送去了慰问品和慰问金,表示一定会做一线官兵家庭的坚强后盾,加大对官兵亲属的关心力度,把拥军优属工作更加精细化,把为兵服务做得更有成效。
现役士兵亲属们心情都十分激动,表示会尽快把党和政府对他们关心帮助的情况反馈给在部队的孩子,让他们安心戍边,更好地为国做奉献。

南谯区军地融合征精兵

连日来,随着春季征兵工作不断推进,南谯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不等不靠,积极作为,加强与区人武部合作,积极指导各级退役军人服务管理站全程参与征兵工作。
据了解,全区11个镇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管理站配合同级武装部,利用逢集、大学生放假返乡等机会宣传义务兵优待政策和《退役军人保障法》,并深入适龄青年家中,动员他们报名参军,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挑选,积极投身军营淬炼成钢。

下一步,该局将继续加强与区人武部协作,扎实开展新兵入伍“四尊崇”工作,及时组织人员开展丰富多彩的走访慰问活动,为新兵家庭悬挂光荣牌,组织新兵召开座谈会、拍摄集体照和举行欢送仪式,增强广大新兵建功军营,为家乡人民争光添彩的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全区上下营造浓厚的“拥军优属”氛围,用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

明光市为荣立二等功军人之家送喜报

锣鼓喧天送喜报,光荣之家更光荣。2月19日上午,副市长、公安局长杨杰,市人武部政委刘俊及相关单位负责人来到明光街道市府社区,为我市荣立二等功的现役军人朱建军家庭上门送喜报,给朱建军父母披上光荣绶带,并颁发30000元奖励金。
杨杰一行与朱建军家属亲切交谈,感谢他们为部队培养了优秀人才,对朱建军在部队里取得的优异表现表示祝贺,叮嘱相关部门要多关心军人家属的生产生活,及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让军人安心在部队服役,解除后顾之忧。

杨杰强调,要常态化开展送喜报活动,将党和政府对军人军属的关心送到家门,提升军人和军属的荣誉感,在全社会营造拥军优属的浓厚氛围。要持续做好双拥工作,落实好优抚政策,鼓励更多的有志青年应征入伍,为国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让军人真正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进一步弘扬“一人当兵,全家光荣”的社会氛围。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