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讲堂
滁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2021.05
第十七期
致敬奋斗者
劳动最光荣
劳动节简介
五一国际劳动节(International Labor Day或者May Day),又称国际劳动节、劳动节,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劳动节。节日源于美国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罢工,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1889年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
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作出决定,将5月1日确定为劳动节。1989年后,国务院基本上每5年表彰一次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每次表彰3000人左右。
向劳动者致敬
目 录
01 统帅的英雄情怀——习近平主席尊崇英雄
关爱英模纪实
02 如何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一组数字看习近 平讲话“关键点
03 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召开会议
04 国家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盛保晨副主任一行
来皖调研
05 法制讲堂
06 学习园地:党史学习(三)
07 基层剪影
百年征程,星空灿烂。泱泱中华,遍地英雄。
牛年春节刚过,首都北京。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一个深情的声音传遍神州大地——
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
在党的核心、军队统帅、人民领袖心中,英雄模范地位崇高、重逾千钧。习主席尊崇英雄、关爱英模的崇高风范、感人瞬间,时时激励鼓舞着全军将士。
“中华民族是英雄辈出的民族,新时代是成就英雄的时代。”开启“十四五”,踏上新征程,全军官兵牢记习主席嘱托,牢记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学习英雄、争做英雄的热潮涌动在座座军营。
对英雄最好的纪念,就是英雄辈出!
对历史最好的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
“对一切为国家、为民族、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人们,不管时代怎样变化,我们都要永远铭记他们的牺牲和奉献。”
——习近平
统帅的英雄情怀
——习近平主席尊崇英雄关爱英模纪实
铭 记
人民英雄纪念碑,巍然矗立在天安门广场。
2013年10月1日,细雨霏霏。党的十八大后第一个国庆日,习主席与首都各界群众一起,冒雨向革命先烈敬献花篮。
2014年,我国以法律形式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从那一年起,习主席坚持在这一天出席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的烈士纪念活动,风雨无阻,从未中断。
举国欢庆的节日,从未忘怀为国献身的先烈。
“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2012年11月底,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习主席走进人民英雄纪念碑东侧的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在19世纪末列强割占领土、设立租借地、划定势力范围示意图前,习主席久久凝视。
“中国人民经历了太多太多的磨难,付出了太多太多的牺牲,进行了太多太多的拼搏。”回望“山河破碎风飘絮”的近代历史,习主席曾经连用3个“太多太多”,道出对民族苦难的深痛体会。
苦难有多深重,抗争就有多激烈。仅从1921年7月1日到1949年10月1日,就有2100多万革命者英勇捐躯,其中可以查到姓名的烈士仅有370多万。
忘不了,那前仆后继的壮烈牺牲——
贵州乌江,红军将士激战突围之地。
今年春节前夕,习主席来到贵州。乌蒙深处,乌江岸边,习主席感慨道:“从这里的悬崖峭壁,就可以想象当年红军强渡乌江有多难!”
漫漫长征路,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红一方面军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于都、遵义、将台堡,习主席曾亲临红军长征出发、转折、会师的标志性纪念地瞻仰参观,激励全党全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2014年,岁逢甲午。习主席深情讲述了一位抗战母亲的故事:“北京密云县一位名叫邓玉芬的母亲,把丈夫和5个孩子送上前线,他们全部战死沙场。”
南昌起义后,被国民党称为“无足轻重的小队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22年武装革命斗争中,以无往不胜的英雄气概、坚韧不拔的革命毅力、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打败了国内外异常凶恶的敌人,夺取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以鲜血和生命为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奠定了牢固根基,彻底扭转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落后挨打的被动局面。
2017年,人民军队走过90载春秋。这年岁末,习主席来到徐州凤凰山东麓,瞻仰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习主席语重心长地说:“淮海战役深刻启示我们,决定战争胜负的未必一定是武器和兵力,军队的战略战术运用、将士们的信心和勇气、人民的支持和帮助,往往是更为重要的因素。”
冒着枪林弹雨勇敢冲锋,顶着狂轰滥炸坚守阵地,用胸膛堵枪眼,以身躯作人梯,抱起炸药包、手握爆破筒冲入敌群,忍饥受冻绝不退缩,烈火烧身岿然不动,敢于“空中拼刺刀”……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将士面对强大而凶狠的对手,身处恶劣而残酷的战场环境,抛头颅、洒热血,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19万7千多名英雄儿女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和平献出了宝贵生命,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
“英雄们说:我们的身后就是祖国,为了祖国人民的和平,我们不能后退一步!这种血性令敌人胆寒,让天地动容!”2020年10月,党和国家隆重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习主席出席纪念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会议开始前,习主席与全体与会代表起立,向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默哀。
“革命胜利从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别人拱手相让的,而是用流血牺牲换来的。”对英雄先烈,习主席念兹在兹,一直看得很重、感情很深。
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华东革命烈士陵园、金寨县红军广场……一次次革命老区之行,习主席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深情缅怀革命先烈。这些中华儿女曾经付出巨大牺牲、浴火而生的红色土地,始终是习主席深情牵挂的地方——
“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我每次到革命老区考察调研,都去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就是要告诫全党同志不能忘记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就是要宣示中国共产党将始终高举红色的旗帜,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先辈们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
——习近平
尊 崇
在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之际,党中央决定,将以中共中央名义首次颁授“七一勋章”。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首次开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集中评选颁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之际,首次颁授“八一勋章”。
勋章璀璨,见证荣光;表彰隆重,意蕴深远。
习主席多次对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充分发挥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的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作用,推动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
——以国家之名,褒奖英雄。
新中国70华诞前夕,一支车队,驶过复兴路,驶入长安街,来到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
这支由国宾护卫队21辆摩托车护卫的车队,以国家最高规格的礼仪,护送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接受共和国最高礼赞。
“两弹一星”元勋于敏、孙家栋,一生参加20多次战役战斗的老战斗英雄李延年,一辈子深藏功名、初心不改的老英雄张富清,英勇战斗、不怕牺牲的麦贤得……
习主席亲自颁授勋章奖章:“今天我们以最高规格褒奖英雄模范,就是要弘扬他们身上展现的忠诚、执着、朴实的鲜明品格。”
从“共和国勋章”到“八一勋章”,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到“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在习主席领导推动下,我国建立党、国家、军队功勋簿,确立以“五章一簿”为主干的统一、规范、权威的功勋荣誉表彰制度体系。
——以国士之礼,致敬英雄。
那个俯身,让人感慨万千:会见全国退役军人工作会议代表时,习主席俯下身,紧紧握住坐在轮椅上的94岁老英雄张富清的手说:“你是全党全国人民的楷模!”
那次挪座,让人记忆深刻:与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代表合影时,习主席挪开前排的椅子,拉着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老人、带领群众凿出绝壁“天渠”的黄大发老人的手,请他们坐到自己身边。
那声称呼,让人倍感亲切:会见全国道德模范时,习主席亲切称呼坐在第一排左边的一位老人为“老阿姨”,饱含深情地说:“我刚才看到这位老前辈,她就是我们的老将军甘祖昌的夫人龚全珍,她今年90多岁了,我看到她以后心里一阵阵的感动。”
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英雄模范的真挚情感沛然流露。
——以国家之力,捍卫英雄。
习主席明确要求,对中华民族的英雄,要心怀崇敬,浓墨重彩记录英雄、塑造英雄,让英雄在文艺作品中得到传扬,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绝不做亵渎祖先、亵渎经典、亵渎英雄的事情。
2018年4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今年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都对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等行为划出红线。
2020年底,《立功受奖军人家庭送喜报工作办法》出台。敲锣打鼓送喜报,荣光不再静悄悄,万千功臣和军属们倍感尊崇。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用最高的规格表彰英雄,用激扬的文艺赞颂英雄,用严格的法律保护英雄。在习主席引领推动下,全社会崇尚英雄、捍卫英雄的氛围日益浓厚,“英雄”这个光荣的称谓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这是“排雷英雄战士”荣誉称号获得者杜富国一生难忘的时刻——2019年7月31日,习主席为他佩挂英模奖章、颁发证书,同他合影留念。
仪式现场,失去双眼双手的杜富国举起手肘,向统帅敬了一个特殊军礼。习主席亲切地拍着他的肩膀,深情叮嘱他把身体养好。
统帅的叮咛,浓缩着祖国和人民对英雄的关爱。杜富国不会忘记,他负伤后,军地紧急调集医疗力量,不惜一切代价挽救他的生命,15位医疗专家为他集体会诊,亿万网友为他加油点赞。
关 爱
“该保障的要保障好,该落实的政策必须落实,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
——习近平
英雄为祖国奉献,统帅牵挂着英雄。
“时代楷模”王继才守岛卫国32年,习主席作出重要指示:“对像王继才同志那样长期在艰苦岗位甘于奉献的同志,各级组织要积极主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在思想、工作和生活上给予更多关心爱护。”
白衣战士驰援武汉保卫战,习主席走进火神山医院,同正在病区工作的医务人员代表视频连线:“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最辛苦,承受着难以想象的身体和心理压力,许多同志脸上和手上被磨出了血,令人感动,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安徽巢湖大堤,习主席亲切看望慰问在防汛抗洪救灾斗争中牺牲同志的家属:“你们的亲人也是我们的亲人,是祖国和人民的亲人,他们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每当危难时刻总有英雄挺身而出,这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体现。”
……
一点一滴,一枝一叶,习主席关心关爱英雄模范和英烈亲属的暖心之举,是许多人珍藏的温暖回忆。
某报废武器弹药销毁大队参谋长陈雪礼还记得,习主席在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接见军队基层人大代表时对他说:“你们这个工作很危险,要注意安全。”“最让我感动的是,主席临走前,又特意回头再次叮嘱我‘一定要注意安全’。”
某边防旅官兵还记得,习主席顶风冒雪视察三角山哨所时,连队报告了“相思树”的故事。30年前,老连长在巡逻途中突遇山洪,为营救战友壮烈牺牲,他的妻子栽下这棵松树,把心中的思念留在了丈夫生前的岗位上。听完故事,习主席十分感动,嘱咐要照顾好烈士的亲属子女。
海军372潜艇的官兵还记得,习主席一直惦念着他们。372潜艇成功处置“掉深”险情后,习主席作出重要指示,对官兵们的先进事迹给予充分肯定。
怎样把对英雄模范的关爱落到实处,怎样从政策制度层面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习主席想得很深,抓得很实。
——成立专门机构。党的十九大作出重大决策:组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翌年4月,退役军人事务部挂牌成立。
——加大优抚力度。提高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建立困难退役军人帮扶援助长效机制……2020年8月1日起,国家再次提高部分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
——完善制度体系。在中央军委政策制度改革工作会议上,习主席指出:要优化军人待遇保障制度,构建完善军人荣誉体系。
军人出行享受依法优先,军嫂、军娃纳入地方优待范围进一步扩大,退役士兵就业创业利好不断……奋进在强军兴军新征程的全军官兵,都是这些好政策的受益人。
“军人是最可爱的人,让军人受到尊崇是最基本的。必须做好退役军人管理保障工作。该保障的要保障好,该落实的政策必须落实,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上,习主席掷地有声的话语,赢得经久不息的掌声。
期 冀
“前进道路上,人民军队必须大力弘扬敢打必胜的精神品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保持革命英雄主义的昂扬斗志。”
——习近平
新时代,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主席话语铿锵:“今天,中国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
习主席曾谈起五六岁时随母亲买《岳飞传》、《岳母刺字》的故事:“我说,把字刺上去,多疼啊!我母亲说,是疼,但心里铭记住了。‘精忠报国’四个字,我从那个时候一直记到现在,是我一生追求的目标。”
“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几乎每次到部队视察调研,习主席都叮嘱传承好英雄精神,培养好英雄传人。
在某集团军军史馆,当听到当年红军战士宁肯忍饥挨饿也要将半截皮带留下来,带着它“去延安见毛主席”的故事,习主席深有感触地说:“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就是‘铁心跟党走’的生动写照。”他叮嘱要发掘好、运用好部队中的红色资源,丰富“红色基因代代传”工程内涵,加强党史军史和光荣传统教育,确保官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
在视察驻昆明部队时,习主席谈到了19岁的烈士王建川在战场上写给母亲的诗,称赞他“为了祖国不惜血染战旗”的军人血性。他勉励官兵:“打仗从来都是狭路相逢勇者胜,军人必须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这“两不怕”精神,正是人民军队血性胆魄的生动写照,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丢。在党、国家、人民需要的时刻,军队就是要有这股劲、这种精神。
“我小时候就知道王杰的故事,王杰是我心目中的英雄!”2017年岁末,习主席走进了“王杰班”。
“来,咱们坐下聊一聊!”习主席随和地招呼大家,战士们围拢在统帅周围。他勉励大家,要学习践行“两不怕”精神,加强战斗精神培育和战斗作风训练,传承好红色血脉,做新时代王杰式的好战士。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习主席坚定地说:“党和人民需要我们献身的时候,我们都要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我们都做不到,让谁去做?”
血性与担当,一支英雄军队最鲜明的品格。2021年的春天,新时代卫国戍边英雄一句“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在微信朋友圈刷屏,祁发宝、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等英雄官兵誓死捍卫祖国领土的赤胆忠诚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立起了新时代革命军人的好样子;2020年的春天,面对汹涌而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白衣战士一句“中国人民解放军誓死不退”感动亿万国人,他们用行动证明人民军队始终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军队。
今天,最好的姿态,就是昂首奋进新征程;最好的传承,就是人人争当新英雄。
2018年9月,全军挂像英模增加了两个闪亮的名字——“献身国防科技事业杰出科学家”林俊德、“逐梦海天的强军先锋”张超。
张超牺牲后,战友们继续着英雄未竟的航母梦。在追授张超荣誉称号大会上,12名新选拔的舰载战斗机飞行员正式入列……被称为“世界上最危险的4.5英亩”的航母甲板,迎来一批又一批“刀尖上的舞者”。
英雄的名字,如璀璨星辰闪耀在新时代的天穹。
全军践行强军目标标兵,“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群体,“高原戍边模范营”、“强军先锋飞行大队”、“航天报国模范地面站”、“科研为战先锋”……英雄的群体,如连绵山峰拱卫着精神高地。
英雄从未远去,英雄永远与时代同行。
风雪边关、深海远洋、万里空天,抗震一线、抗洪大堤、抗疫前沿,一股英雄气在时代天地间纵横驰骋……
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10月1日,英雄的人民军队以崭新的面貌走过天安门,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100面鲜红的战旗浩荡而来。
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往回看,风展红旗如画;向前进,山上旌旗在望。
“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1990年,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以《念奴娇》的词牌填了一首《追思焦裕禄》,表达了对焦裕禄为民情怀与英雄本色的致意。
时光荏苒,情怀依旧。如今,在党的核心、军队统帅、人民领袖的引领下,铭记英雄、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正成为社会的风尚,成为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的强大力量。
如何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一组数字看习近平讲话“关键点”
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召开会议
4月13日,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召开会议。市委书记、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组长许继伟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着力把学党史、悟思想的成效转化为办实事、开新局的动力,以新阶段再出发的优异成绩为建党100周年献礼。
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党组书记吴劲,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宝君,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葛建荣出席会议。
会议传达学习了中央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关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省委书记李锦斌在省委常委会会议暨省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和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听取市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关于市委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
许继伟指出,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党中央及省委部署要求,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精心组织、有序推进,做到站位高、谋划细、行动快、效果好,党史学习教育开局良好。
许继伟强调,要把握重点任务,以更实举措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向深入。要分类抓学习,各级领导干部要示范带头,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干部要丰富学习方式,基层农村、社区、企业党员要因地制宜开展学习活动,同时抓好青少年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好离退休老党员送学上门、流动党员社区报到等活动,切实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四本必学书入脑入心,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全覆盖。要分级抓落实,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扎扎实实把目标任务往前推、抓到位,成员单位要履职尽责、形成合力,市直各单位党组(党委)要认真抓好机关党员干部学习,各县(市、区)委要落实规定动作、创新自选动作,各基层单位要采用灵活多样形式让党史学习教育热在基层。要分层办实事,聚焦“十件实事”、重点领域、突出问题、群众所盼,认真梳理企业发展遇到的突出困难和群众办事遇到的迫切问题,开门听取群众意见,打造好“亭满意”服务品牌,推动人民群众的急事、难事、愁事、操心事得到有效解决。要分头办活动,筹备好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小岗5周年活动,开展好专题培训、党史宣讲、评比表彰、文艺演出、展览展映、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等一系列活动,把学习教育影响扩大到全社会,进一步形成热潮、推向高潮。
许继伟强调,要强化组织领导,以更严责任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取得实效。各级党组织要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坚持以上率下,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带头学,示范带动广大党员干部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坚持从严从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注意为基层减负,确保专题学习、专题党课、专题培训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坚持统筹结合,注重把抓党史学习教育与抓日常工作结合起来,把党史学习教育与庆祝建党100周年、中央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新一轮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市县乡党委集中换届等工作结合起来,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推动新阶段现代化新滁州建设结合起来,聚焦“5688”奋斗目标,全面推动学党史、抓整改、正作风,奋力开好局、起好步;强化督导调度,成立巡回督导组,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各项任务高标准高质量完成。
国家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盛保晨副主任一行来皖调研
4月12日至15日,国家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副主任盛保晨率队来皖调研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建设“十四五”规划编制和红色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工作。
调研组一行先后赴合肥、六安、滁州、芜湖等地,追寻中国 共产党百年奋斗足迹,参观了金寨县革命博物馆、大包干纪念馆、原空三师荣誉室,深入到红色纪念设施所在地鸠江区官陡街道、凤阳县小溪河镇、金寨县天堂寨镇等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查看机构政治文化环境建设、“五有”落实保障和工作开展情况。就如何建设好服务体系、服务好退役军人、发挥好退役军人作用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和“十四五”规划意见建议。
调研组充分肯定了安徽省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调研组指出,安徽体系建设工作有思路、内容有创新、服务有温度,基层基础基本建设扎实有效,退役军人权益维护稳中向好,就业创业和困难帮扶工作成效显著。
调研组强调,要进一步建强用好服务体系,写好作用发挥大文章,推进信息化建设和高质量就业创业、帮扶援助工作,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发挥服务站政治文化功能作用,浓厚尊崇氛围,不断筑牢军魂。
省服务管理中心及有关市县负责同志陪同调研,五级服务中心(站)人员及退役军人代表参加座谈。
法制讲堂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全文如下。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撑。为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性、基础性工作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切实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着力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夯实法治基础。
(二)工作原则
——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牢固确立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指导地位,确保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到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需要。
——坚持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全过程各方面,实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坚持知行合一、重在实践,引导全体人民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坚持继承发展、守正创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法治文明成果,不断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三)总体目标。通过不懈努力,宪法法律权威进一步树立,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日益浓厚,法治文化事业繁荣兴盛,法治文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到2035年,基本形成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相适应,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基本形成全社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
二、主要任务
(四)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化学习教育,抓好领导干部这个重点,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点内容、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重点课程,不断深化思想认识、筑牢理论根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本领。加强宣传解读,通过媒体报道、评论言论、理论文章、学习读本、短视频等形式,运用各类融媒体手段和平台,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人心。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同普法工作结合起来,同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等结合起来,发挥好各类基层普法阵地的作用。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学校教育,纳入高校法治理论教学体系,做好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依托中国政法实务大讲堂,深入宣讲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强对法治领域错误思想观点的辨析批驳,帮助干部群众明辨是非,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信心。
(五)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把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深刻认识,在新时代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指导地位,最重要的就是牢固确立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指导地位。围绕习近平法治思想“十一个坚持”确立一批选题,组织法学专家和实践工作者深入研究,推出一批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理论研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学术体系、理论体系、话语体系。加强党内法规理论研究,强化依规治党学理支撑,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从我国国情和实际出发,研究回答法治中国建设中的
重大问题,提炼标识性法学学术概念,凝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点和优势,促进法学研究成果推广和应用。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法治智库建设,加大对重大法治理论、法治文化研究课题支持力度,加强法律实务部门和理论研究部门的交流互动,为法治实践提供高质量的决策参考。开展法治文化科研教学,支持有条件的单位自主设置法治文化相关二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
(六)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深入持久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基本法治观念,维护宪法权威。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制度,组织好“12·4”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系列宣传,推动宪法宣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抓住“关键少数”,把宪法纳入各级领导干部学法清单,作为领导干部学法基本任务、法治素养评估和年度述法基本内容,增强领导干部宪法意识,促进领导干部带头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把宪法纳入国民教育,融入校园文化,持续举办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宪法晨读”等系列活动,在青少年成人礼中设置礼敬宪法环节,增强青少年宪法观念。在“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基础上建设国家宪法宣传教育馆,建设各类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基地,通过升国旗、奏唱国歌等仪式仪礼和开展重大节庆活动,增进全社会对宪法的尊崇和信仰。把宪法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以宪法教育激发爱国热情,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七)在法治实践中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注重公民法治习惯的实践养成,促进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法治,用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实践教育人民,推动全民守法。坚持科学立法,推进党的领导入法入规,把党的主张依照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律法规的立改废释全过程,使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更好体现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取向和公民价值准则,以良法保障善治。坚持严格执法,强化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意识,促进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坚持公正司法,健全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制度,促进司法文明,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坚持全民守法,让依法工作生活真正成为一种习惯,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加强以案普法、以案释法,发挥典型案例引领法治风尚、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作用,不断提升全体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大力弘扬平等自愿、诚实信用等法治精神,教育引导公民正确行使权利、积极履行义务。强化依法治理,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改起、从细节抓起、从小事做起,积极引导公民在日常生活中遵守交通规则、做好垃圾分类、杜绝餐饮浪费、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等,培养规则意识,培育良好法治环境。在法治轨道上应对突发事件,依法加强应急管理,引导全社会依法行动、依法办事。突出学习宣传党章,深入开展党规党纪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做党章党规党纪
和国家法律的自觉尊崇者、模范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引导人们理性平和协商解决矛盾纠纷。把法治文化建设纳入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推动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
(八)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中华法系的优秀思想和理念,研究我国古代法制传统和成败得失,挖掘民为邦本、礼法并用、以和为贵、明德慎罚、执法如山等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精华,根据时代精神加以转化,加强研究阐发、公共普及、传承运用,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加强对我国法律文化历史遗迹的保护,弘扬代表性人物的事迹和精神,因地制宜建立基地,免费向社会开放。加强对法律文化典籍、文物的保护和整理,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传下去。挖掘善良风俗、家规家训中的优秀法治内容,倡导传承优良家风。
(九)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法治文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创作生产与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等文艺精品工程有机衔接的优秀法治文艺作品。落实媒体公益普法责任,综合运用“报、网、端、微、屏”等资源和平台,推动法治融媒体建设,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法治全媒体传播体系,创建法治品牌栏目、节目。推动法治文化数字化建设,以全国“智慧普法”平台为依托,组织开展法治动漫微视频征集展播活动,建立全国法治文艺精品库,汇聚优秀网络法治文艺作品,逐步实现共建共享。加大法治文化惠民力
度,充分利用“三下乡”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法治文艺下基层,在重大节庆日、法律法规实施日等时间节点,组织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
(十)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把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建好用好各种法治文化阵地,扩大覆盖面,提高利用率和群众参与度。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法治文化创作基地、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等建设,完善建设标准,增强实用功能。注重发掘、研究、保护共和国红色法治文化,传承红色法治基因,建设一批以红色法治文化为主题的高质量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把法治元素融入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融入国家重大文化建设项目,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公共文化机构等阵地,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活动。加强对县(市、区、旗)、乡镇(街道)、村(社区)等区域治理法治状况的研究评估工作。以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等为基础,努力打造各具特色的法治文化体验线路,形成一批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区域性法治文化集群。推动法治文化与地方、行业特色文化有机融合,促进法治文化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军营、进网络等。加强基层单位法治文化形象塑造,建设法治“微景观”。着力提升市县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质量,推动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基本实现每个村(社区)至少有一个法治文化阵地,充分发挥其教育作用。
(十一)加强法治文化国际交流。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作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对外阐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法治内涵和法治主张。注重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法治文化作用,建立和完善相关纠纷解决机制和组织机构,推动沿线国家、地区开展法治文化交流合作。建立涉外工作法务制度,加快我国法域外适用的法律体系建设和研究,推动海外法律服务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于海外法律纠纷解决和涉外法律工作,提高涉外工作法治化水平。把法治外宣作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善于讲述中国法治故事,展示我国法治国家的形象,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影响力。举办法治国际论坛,开展与世界各国法治文化对话。
三、组织保障
(十二)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加强领导、统一部署,把法治文化建设纳入法治建设总体规划,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法治文化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作为法治示范创建、精神文明创建、平安中国建设等创建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及时研究解决法治文化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完善优秀法治文化作品的鼓励支持政策,加大对法治文艺精品和法治文化基地的扶持力度,促进法治文化作品创作和传播。将法治文化建设所需经费列入本级预算,统筹利用好现有经费渠道,拓宽资金来源,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法治文化建设。
(十三)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导实施、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工作机制。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和各地全面依法治省(市、县)委员会办公室加强统筹协调,司法行政部门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党委宣传、网信、法院、检察院、教育、财政、文化和旅游等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各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加强本部门本行业本系统法治文化建设。各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要充分发挥作用,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法治文化建设。
(十四)强化人才培养。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实施法治文化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加强法治文化专业队伍建设。完善普法讲师团服务管理,推动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健全法治文化志愿服务体系,提高志愿服务水平,推进志愿服务精准化、常态化、便利化、品牌化。加强法治报刊出版网络队伍建设,加强法治新闻采编创作人员法治培训。发展壮大法治文化理论研究力量,培育学科带头人。完善法治文化建设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机制。
(十五)培育推广典型。鼓励和支持各地区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加强培育法治文化建设先进典型,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好经验好做法。建立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做好法治文化建设成果宣传和典型推广,形成良好氛围。
園地
學習
勤能补拙是良训
一分辛苦一分才
党史学习
1921-2021
篇章三 在抗日战争烽火中发展壮大
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和全面抗战路线的制定
1937年开始的全国抗日战争,既是关系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阶段,也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重要时期。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走上法西斯主义道路的德、意、日三国企图重新瓜分世界,先后结为反共同盟,成为欧洲和亚洲的战争策源地。经过长期的准备,日本帝国主义于1937年7月公然发动大规模的全面侵华战争。
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突然向中国驻军进攻,中国官兵奋起抵抗。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从此开始。
在民族危亡的严重关头,只有全民族团结抗战是中国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出路。中国共产党高举起抗日的大旗,在事变发生的第二天就通电全国,号召“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同日,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红军领导人致电蒋介石,表示红军将士愿意“与敌周旋,以达保土卫国之目的”。党的各级组织积极动员人民群众参加抗日战争。
为促进国共两党实现团结抗日,中共中央派周恩来等再上庐山与国民党谈判。周恩来等向蒋介石送交《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提出迅速发动全民族抗战、实行民主政治和改善人民生活等基本要求,重申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国共合作的四项保证。
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和共产党倡议国共合作抗战的情况下,蒋介石7月17日在庐山发表谈话,表示了准备抗战的决心,但还没有完全放弃对日媾和的企图。日军不断扩大侵略,把战火从华北烧到华东。8月13日,中国军队在上海奋起抗战。国民党当局在其统治受到致命威胁时,急欲调动红军开赴前线,因而在国共谈判中表现出较多的合作愿望。8月,国共两党达成将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等协议。
1937年清明节,国共两党代表同祭黄帝陵(前排右三为中共代表林伯渠,右七为国民党代表张继)。
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的命令(9月改称第十八集团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叶剑英任参谋长,左权任副参谋长,任弼时任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任政治部副主任,下辖三个师:第一一五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第一二○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第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全军共4.5万多人。接着,在南方八省边界地区的红军和游击队除琼崖红军游击队外,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下辖四个支队,全军共1.03万人。红军改编后迅速开赴抗日前线。国共两党军事上的合作,推动了全国抗战和国共合作的进一步发展。1937年9月,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改称陕甘宁边区,辖23个县,人口约150万,是中共中央所在地。
在中国共产党的多次催促下,国民党中央通讯社9月22日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上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标志着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全国各族人民、各进步党派、抗日团体和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以及海外侨胞热烈欢迎国共两党重新合作,并以不同形式,参加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华民族空前的大团结,对抗日战争的全面展开有重大意义。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中国的抗日战争怎样才能走向胜利?党从抗战一开始就提出了一条广泛发动群众,武装群众,依靠群众对日作战,实行人民战争的全面抗战路线。党认为,中国是有力量进行抗战并最后取得胜利的,这种力量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广大人民中,只有动员和组织人民,才能抵御强敌,才能引导中国抗战取得最后胜利。
1937年8月下旬,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是在全国抗战刚刚爆发的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通过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必须实行全国军事的总动员、全国人民的总动员,改革政治机构,废除国民党的一党专政,给人民以充分的抗日民主权利,适当改善工农大众的生活,实行抗日的外交政策、财政经济政策、教育政策和民族团结政策,使抗日战争成为真正的人民战争。这是党的全面抗战路线的具体体现。纲领所阐明的党在抗战时期的基本政治主张,指明了坚持长期抗战,争取最后胜利的具体道路。
但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不愿放弃一党专政,害怕群众抗日救亡运动的蓬勃发展危及自己的统治地位,因此拒绝实行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而采取单纯由政府和军队抗战的片面抗战路线,甚至企图通过对日作战削弱以至消灭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力量。
尽管如此,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全面抗战路线却在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全国人民坚持抗战、争取胜利的旗帜。在全面抗战路线的指引下,全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爱国人士以更高昂的爱国热情投入抗日洪流。抗日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历史上空前规模的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中国共产党坚持以民族大义为重,制定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正确战略、策略,实施动员人民、依靠人民的正确路线、政策,因而牢牢地掌握了历史主动权,成为团结全民族抗战的中坚力量。
二、敌后战场的开辟和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为着贯彻执行全面抗战路线,党作出了开辟敌后战场的重要战略决策。洛川会议指出,抗战是“艰苦的持久战”。会议确定人民军队的战略任务是,到敌人后方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配合友军作战,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发展和扩大人民军队,打败日本侵略者。在敌后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既服从于民族解放战争的总体战略,又充分发挥人民军队的优势,在政治上保证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因而是人民军队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持久抗战的正确方针。
八路军刚开赴抗日前线时,主要是直接在战役上配合国民党军作战,以少部兵力进行发动群众和组织群众武装的工作。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主力在晋东北平型关附近伏击日军,歼敌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取得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军民的精神和抗战信心,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接着,八路军又配合国民党军进行了忻口战役。
国民党在抗战初期表现出一定的抗日积极性。国民党军队先后进行平津、淞沪、忻口、徐州及保卫武汉等战役,并取得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再加上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争,日军叫嚣的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彻底破产。但是,由于敌强我弱的总形势和国民党实行片面抗战路线,正面战场的战局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许多重要城市和富饶地区失陷。日军在中国土地上大肆烧杀淫掠,中国人民遭受深重灾难。1937年12月,日军占领中国首都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惨案,中国平民和被俘士兵被集体枪杀、焚烧、活埋及用其他方法处死者,达30万人以上。日军在其他地方屠杀中国人民的惨案不计其数。
1937年11月8日太原失陷后,八路军和党领导的山西新军按中共中央的部署,在敌后实行战略展开,分兵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开辟抗日根据地。1938年1月,敌后第一个由党领导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晋察冀边区临时行政委员会在冀西阜平成立。新四军也挺进大江南北,开赴苏南、皖南、皖中等地区,创建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
在敌后抗战的艰难条件下,党领导人民军队同群众结成血肉相连的关系,最初依托山区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牵制、打击日军,取得巨大成绩。到1938年10月,八路军和新四军同日、伪军作战1600余次,毙伤俘敌5.4万人,先后创建晋察冀、晋西北和大青山、晋冀豫、晋西南、山东、苏南、皖中等抗日根据地。战斗在白山黑水的东北抗日联军也十分活跃,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打击敌人。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大批爱国青年和抗日志士涌向延安,经过培养训练后,又从这里奔赴抗日前线。
随着敌后抗日游击战的发展,中国抗日战争逐渐形成战略上互相配合的两个战场,一个是主要由国民党军队担负的正面战场,一个是共产党军队为主的敌后战场。敌后战场的开辟,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对稳定全国战局起了重大作用,是中国抗战转入战略相持阶段的重要条件。
全国抗战开始后,由于战争局势的复杂,许多人对战争将如何发展认识不清,“亡国论”、“速胜论”等有相当大的影响。澄清这些错误观点,指明抗日战争的基本走势,是指导抗日战争的中国共产党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1938年五六月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的讲演,总结抗战以来的经验,集中全党智慧,深刻揭示了中国经过持久抗战夺取最后胜利的客观根据,科学地预见到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才能取得最后胜利,强调争取抗战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充分动员和依靠群众,实行人民战争。《论持久战》以马克思主义的非凡洞察力,清晰地描绘出抗日战争发展过程的完整蓝图,深刻阐述了党关于抗日战争的战略方针和争取抗战胜利的正确道路,是党指导抗日战争的纲领性文献,同时对全国抗战的战略指导也产生了影响。
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后,党以很大力量加强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工作,以推动国民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扩大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12月,中共中央长江局在当时国民党统治区的抗战中心武汉成立,统一领导南方各省党的工作,发展长江流域和南方各省的抗日运动,迅速恢复和建立了各级党组织,发展了大批党员,积极领导以武汉为中心的抗日救亡群众运动。中共代表团同时驻武汉,负责同国民党联系和谈判。八路军、新四军先后在西安、兰州、武汉、重庆、桂林等地建立办事处,共产党主办的《新华日报》、《群众》周刊在汉口公开出版。党从原来比较狭小的环境中走出来,和国民党统治区的各界人士进行广泛而直接的接触,宣传抗日民主主张,初步打开新的工作局面。周恩来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共产党人还参加了国民党召集的国民参政会。在一段时间内国共合作的关系比较融洽。
但是,由于国共两党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实行不同的抗战指导路线,统一战线内部不可避免地存在尖锐的矛盾和斗争。在统一战线中,是坚持全面抗战路线,还是实行片面抗战路线?这对抗战成败和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党中央记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从抗战初期就提出必须反对阶级投降主义,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即既统一又独立,对国民党采取有团结有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放手发动群众,实行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冲破国民党的限制和束缚,努力发展人民武装力量。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实质上就是力争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权。这是把抗战引向胜利的中心一环。
1937年11月底,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共产国际执委王明从苏联回国抵达延安。他根据共产国际和苏联领导人关于中国抗战应该依靠国民党的指示精神,否认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主张“一切服从统一战线”,“一切经过统一战线”,把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活动限制在国民党允许的范围内。王明的右倾错误主张对党的工作造成了危害,干扰了全面抗战路线的贯彻执行。
中共中央对王明的右倾错误进行了坚决抵制和斗争。1938年3月,中共中央派任弼时到苏联,如实向共产国际说明中国的抗战情况、国共两党关系及党所采取的路线和政策。8月,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王稼祥回国,传达共产国际的指示:中共中央的政治路线是正确的,中央要以毛泽东为首来解决统一领导。这为六届六中全会的召开创造了有利条件。
六届六中全会会址
1938年9月至11月,党在延安召开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全会总结抗战以来的经验教训,确定党在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的基本方针和任务,重申必须独立自主地领导人民进行抗战。会议基本上纠正了王明的右倾错误,进一步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全会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号召全体党员加强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华民族的历史,研究抗日战争的现状和趋势。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统一全党的思想和步调,推动了各项工作迅速发展。
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党的主要负责人合影
三、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系统阐述新民主主义理论
1938年10月武汉和广州失守后,中国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日本侵略军在坚持灭亡中国的总方针下调整侵华策略,停止对正面战场的战略性进攻,而将主要力量用于打击八路军和新四军;对国民党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在占领区加紧扶植傀儡政权,建立和发展汉奸组织。这对中国的抗战局势产生了影响。
在日本的政治诱降和英、美等国的劝降下,国民党内的投降、分裂、倒退活动日益严重。1938年12月,以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为首的国民党亲日派公开投敌,并拼凑伪中央政权。
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亲英美派开始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溶共”、“防共”和“限共”的方针。各地接连发生袭击、杀害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的反共磨擦事件。中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出现严重危机。
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使国家政局空前复杂。党从抗战的全局出发,明确指出:整个抗战时期,民族矛盾始终是第一位的,各阶级的利益必须服从全民族的利益。针对国内时局的逆转趋势,党鲜明地提出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巩固国内团结反对内部分裂、力求全国进步反对向后倒退三大口号,坚决揭露打击卖国汉奸汪精卫,继续争取同蒋介石集团合作,巩固并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驾驭了整个局势的发展。
在日军将敌后抗日根据地作为军事进攻主要对象的情况下,党领导人民抗日力量肩负起抗击日军的主要责任。根据党中央的战略决策,八路军于1938年冬开始由山区向平原地区挺进,放手发动群众,广泛深入地发展群众性游击战争,不断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巩固和扩大了晋察冀、晋冀豫、冀鲁豫、晋西北、山东等抗日根据地。在晋察冀军民反“扫荡”作战中,1939年11月,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诺尔曼·白求恩大夫在抢救八路军伤员时不幸感染中毒,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生命。
1940年8月,为了粉碎敌人对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囚笼”政策,八路军总部对华北日军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以破袭敌人交通线为重要目标的进攻战役。参战部队有105个团约20万人,故称百团大战。这次战役共作战1824次,毙伤日、伪军2.5万余人,俘1.8万余人,破坏铁路470余公里、公路1500余公里,摧毁大量敌碉堡和据点,缴获大批枪炮和军用物资,因而沉重地打击敌军,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进一步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与此同时,新四军各部贯彻党中央“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利用山地、平原和河湖港汊等复杂地形开展游击战,建立了皖东、豫皖苏、皖东北、豫鄂、苏北等抗日根据地,坚持和扩大苏南、皖中等根据地,沟通了华北与华中抗日根据地的联系。在华南,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创建和发展东江、琼崖等抗日游击根据地,开展广泛的抗日游击战争。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到1940年底,党领导的军队由抗战开始时的5万余人发展到50万人,还有大量地方武装和民兵。抗日根据地发展到跨华北、华中、华南的广大地区,加上陕甘宁边区共17块近1亿人口。党领导的敌后抗战,大量牵制、消灭日军,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逐步成为中国抗战的重心。
在沦陷区城市和交通要道,党的地下组织实行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彻底转变工作方式,深入群众,以隐蔽的方式开展抗日宣传教育和统一战线工作,领导人民进行多种形式的抗日斗争,牵制敌人的兵力,打击日伪统治,支持和配合了敌后游击战争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巩固。
党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工作也取得新的进展。1939年1月,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成立。在周恩来、董必武等人领导下,南方局在统一战线、党的建设、宣传文化、群众工作等方面进行了艰苦而卓有成效的工作。南方局特别重视争取和团结中间势力,同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国民党民主派、地方实力派、著名知识分子等广泛接触,共商国是,使他们了解共产党的主张,并逐步取得他们的信任,巩固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了国民党统治区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在周恩来和南方局的支持下,1941年3月,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4年9月改组为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在重庆成立,成为中国民主运动的一支生力军。南方局在开展国际统一战线工作方面同样取得很大成绩,争取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团结抗战的同情和支持,扩大了党的影响。
党在西北国民党统治区的地方组织,领导和推动抗日救亡的群众运动,开展广泛的统一战线工作,利用西北特殊的地理条件沟通党和国际友人、海外侨胞的关系及与共产国际的联系,支持和配合了陕甘宁边区建设和全国抗战。
党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同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活动进行了坚决斗争。1939年冬至1940年春,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党给予坚决回击。1941年初,国民党顽固派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新四军军部及所属部队9000余人,在向北转移途中遭到国民党军8万余人围攻,除约2000余人突围外,一部被打散,大部壮烈牺牲或被捕,军长叶挺在同国民党军进行战场谈判时被扣押,副军长项英遇害。事变发生后,蒋介石竟诬称新四军“叛变”,宣布取消其番号。
面对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的又一次反共高潮,共产党采取军事上严守自卫、政治上坚决反击的方针。中共中央军委宣布重建新四军军部,任命陈毅为代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毛泽东揭露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抗战的阴谋,提出惩办祸首、释放叶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实行民主政治等十二条解决办法。周恩来在重庆向国民党当局提出严重抗议,并亲笔题词“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和“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这两条充满悲愤的题词在《新华日报》登出,有力地揭露和声讨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动行径。
全国人民及国际舆论普遍同情共产党,谴责国民党当局消灭异己、破坏抗战。国民党顽固派陷于极端孤立的境地,其反共活动不得不有所收敛。党以大局为重的正确措置,使极度危急的国内时局得以扭转,党在全国的政治地位空前提高。
党深刻地总结同国民党顽固派斗争的经验,丰富和发展了统一战线的策略。这主要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要采取“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总方针,在反对国民党顽固派的斗争中要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自卫立场和“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这些策略原则使党得以在复杂多变的环境里更加熟练而恰当地处理统一战线中的各种棘手问题,避免犯“左”、右倾错误。
在此期间,针对国民党大肆鼓吹“共产主义不适合中国国情”等反共谬论,党在政治思想战线上同国民党展开论战,批判和揭露各种假三民主义,着重阐述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关系,说明共产主义的最低纲领和新三民主义基本相同,但两者又有区别,共产党将同一切真诚的三民主义者长期合作。这场论战对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起了推动作用。
为了驳斥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宣传,向全党和全国人民阐明共产党对于中国革命及其前途的全部见解,回答中国向何处去这个关系重大的问题,更好地指导抗战和中国革命,毛泽东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工作。他系统总结中国革命的独创性经验,于1939年底1940年初先后发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完整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是:政治上,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在中国建立一个以无产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经济上,没收操纵国计民生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建立国营经济;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并引导农民发展合作经济;允许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富农经济的存在。文化上,废除封建买办文化,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义论》等著作,完整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理论。
新民主主义的发展前途,必然是社会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两个不同的革命阶段,不能毕其功于一役,但两个革命阶段必须也必然是相互连接的,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实现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最低纲领,也是为着将来实现最高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这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革命特别是建党以来历史经验的全面总结,是毛泽东思想在抗战时期最重大的理论成果。它的提出,使全党和全国人民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内容、领导权和发展前途等有了明确而完整的认识,对中国革命的胜利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四、加强根据地建设,开展整风运动
1941年至1942年,是世界法西斯势力极为猖狂,中国敌后抗战最为困难的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法西斯侵占了欧洲许多国家,1941年6月又挥兵东向,对苏联发动大规模进攻。12月,日本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同时进攻英、美等国在太平洋的属地,挑起太平洋战争。国际法西斯成为世界人民的公敌。中共中央主张建立反法西斯的国际统一战线,加强同英、美等国的合作,反对共同敌人。1942年1月,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正式形成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承担着抗击日本陆军主力的任务。
日本法西斯企图把中国变成它进行太平洋战争的后方基地,决意加紧对华作战。日军在华北反复进行“治安强化运动”,对占领区人民实行残暴的殖民统治、经济掠夺和奴化教育,对各抗日根据地进行空前残酷的“扫荡”、“清乡”和“蚕食”,采取野蛮的烧光、杀光、抢光政策,使用毒气和细菌武器,制造无人区,企图摧毁抗日军民的生存条件,彻底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
在日军疯狂而频繁的进攻下,敌后军民伤亡很大,根据地的可耕土地被大量毁坏,大批粮食和牲畜被抢走,加之国民党顽固派的包围封锁和自然灾害,抗日根据地面积缩小,总人口由1亿锐减到5000万以下,人民军队由50万人下降到40万人。敌后抗战进入最困难的时期。
中国共产党和抗日军民没有被困难所吓倒。党分析形势后明确指出,人民抗战面临的困难是前进中的困难,是日益接近胜利的暂时困难;要发扬革命精神,战胜困难,争取胜利。
党领导敌后军民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威力,创造和运用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水上游击战以及派遣武工队等多种有效的歼敌方法,开展反“扫荡”、反“清乡”和反“蚕食”斗争,给日、伪军以有力的打击。1941年至1942年间,人民军队共作战4.2万次,毙伤俘敌军33万余人。敌后抗战牵制、消灭了大量日军,成为中国坚持长期抗战最重要的因素,也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支持。
敌后军民在对敌斗争中涌现出成千成万的抗日英雄,表现了中华儿女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高尚的民族气节。东北抗日联军主要领导人杨靖宇(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在1940年2月与日军的战斗中牺牲后,残暴的敌人割下他的头颅,剖开他的腹部,发现他的肠胃里竟全是枯草、树皮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敌人为之震惊。“狼牙山五壮士”宁可跳崖也不投降的英雄气概,连敌人也表示敬佩。
抗日根据地是全面贯彻和实现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坚强阵地。为克服敌后抗战的严重困难,党采取多种有力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强抗日根据地建设。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所在地,也是根据地建设的楷模。1941年5月,中共中央批准颁布《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全面地体现了党的新民主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
根据地建设最根本的是民主政治建设。党在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根据地的抗日民主政权是党领导的抗日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即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汉奸、反动派的民主专政;在政府工作人员中实行共产党员、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容纳各方面的人士,团结抗日的各阶级、阶层;政府实行新民主主义的施政方针,保障各抗日阶级的人权、财权,厉行廉洁政治。
在经济建设方面,党号召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动员农民开垦荒地,兴修水利,组织劳动互助,提高耕作技术,推广良种,特别是把减租减息作为抗战时期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从1939年冬起,各根据地相继实行减租减息,一般将原租额减少25%,规定年利息率一般为10%,其他杂租、劳役和各种形式的高利贷一律取缔。大生产运动的广泛开展,对于克服严重的物质生活困难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根据地还开展文化教育建设,发展先进文化事业,为人民军队和根据地建设培养大批骨干力量,提高广大群众的文化水平。
党还在军队中开展拥政爱民运动,在人民群众中开展拥军优属运动,进一步密切了军民关系、军政关系;在主力部队和政府机关实行精兵简政,减轻人民的负担;统一根据地领导,协调对敌斗争的步伐,等等。
党在根据地内实行符合广大人民利益的新民主主义政策,使各项建设事业得到发展,奠定了坚持长期抗战、克服严重困难的坚实基础。抗日根据地的新民主主义建设,使中国人民看到了新的希望。
这一时期在全党范围开展的整风运动,对进一步端正党的思想路线,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遵义会议后,党纠正历史上的“左”、右倾错误,在全党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但是,还没有来得及对党的历史上的经验进行系统总结,特别是没有从思想路线的高度对造成过去“左”、右倾错误的根源进行清算,党内在指导思想上仍然存在一些分歧。因此,深入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教训,清算错误路线,教育全党学会运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处理中国革命中的具体问题,就成为加强党的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941年5月,毛泽东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九十月间,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党的高级干部开始学习和研究党的历史,总结党的历史经验,从政治路线上分清是非,达到基本一致的认识。这次会议初步统一中央领导层的思想,为全党普遍整风作了准备。1942年2月,毛泽东先后作《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的讲演。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的整风运动在全党普遍展开。5月,中共中央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毛泽东发表讲话并作总结,阐明了革命文艺为人民服务,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根本方向。
反对主观主义,是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党的历史上反复出现的“左”、右倾错误,从思想根源来说都是主观主义。主观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要克服主观主义,就必须端正党的思想路线,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掌握一切从实际情况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方法。反对宗派主义和党八股,消除主观主义在组织上和文风上的表现,也是整风运动的主要任务。
整风运动贯彻“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着重于提高思想认识,团结同志,而不是对犯错误者进行组织处理。通过认真阅读整风文件,联系个人的思想、工作、历史以及自己所在地区或部门的工作进行检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等方法,使全党提高思想认识,明确了努力方向。
在全党普遍整风的基础上,从1943年9月起,党的高级干部进一步讨论和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由于王明为代表的教条主义曾给中国革命带来巨大损失,因此,批判王明的错误路线及其影响,成为整风运动的重要内容。一系列地区工作与历史座谈会的召开,使许多干部更好地认识了党史上的路线是非,提高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水平。
在全党整风的基础上,1944年5月至1945年4月召开了党的六届七中全会。经过深入讨论和反复修改,集中全党的智慧,全会于1945年4月20日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党内若干重大历史问题作出正确的结论,使全党对中国民主革命基本问题的认识达到了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一致。整风运动胜利结束。
整风运动既是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也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正确方向,使全党端正了思想政治路线,破除了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苏联经验和共产国际指示神圣化的教条主义。它是加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一个创造,是增强党的战斗力的一次成功实践。它所积累的经验对党的建设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整风运动为党的七大顺利召开奠定了基础。
五、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指导思想,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1943年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一系列重大胜利,党领导的人民抗日力量也渡过严重困难,进入再发展时期,华北抗日军民开始对敌军发起攻势作战。进入1944年,各根据地军民普遍对日、伪军展开局部反攻,恢复和扩大原有根据地,并向敌后进军,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一年中,共作战约2万次,歼灭敌军近20万人,攻克县城20多座,解放人口1700多万。
这时,国民党仍然采取避战观战的态度和限共反共政策。1943年,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第三次反共高潮,但尚未发展成大规模武装进攻便被制止。1944年豫湘桂战役中,国民党军一败涂地,八个月丢失146座城市、2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国民党在军事上的溃败和统治区内政治经济危机的加深,激起各阶层人士的强烈不满。国民党统治区民主运动迅速高涨。
1944年9月,中共代表林伯渠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在国民参政会上正式提出废除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周恩来在延安进一步阐明实施这一主张的具体步骤和方法。这个主张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获得各民主党派、广大民主人士的赞同和拥护,成为全国人民奋斗的政治目标。为实现这一主张,共产党同国民党及美国总统私人代表、后任美驻华大使的赫尔利展开谈判,并同美国的扶蒋反共政策进行坚决而灵活的斗争,扩大了党的政治影响,推动了国民党统治区民主运动的发展。
在德国法西斯面临彻底覆灭和中国抗战接近胜利的前夜,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隆重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544人,候补代表208人,代表全国121万党员。毛泽东在会上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刘少奇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朱德作《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周恩来作《论统一战线》的讲话,任弼时、陈云等在会上发了言。
七大制定了党在新形势下的路线,即“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为了建立新中国,当时重要而迫切的任务是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大会拟定了建立联合政府的具体步骤,制定了新民主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纲领,提出了实现中国工业化的宏伟任务。大会宣布要让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把能否解放、发展生产力作为检验一切政党政策的根本标准。
七大总结历史经验,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强调三大作风是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对实现党的政治任务和组织任务具有重要意义。毛泽东着重指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这就是我们制定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是七大的历史性贡献。七大通过的党章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就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以毛泽东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这是党总结中国近代特别是建党以来经验作出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决策。中国革命需要马列主义的指导,但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进行革命,必然遇到许多特殊的复杂问题,靠背诵马列主义一般原理和照搬外国经验是不行的,必须根据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创造性地运用马列主义,把马列主义推向前进。
毛泽东思想是在同党内教条主义作斗争并深刻总结这方面历史经验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战时期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独创性经验的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党的许多卓越领导人对它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的科学著作是它的集中概括。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掌握实事求是这个马列主义的真谛,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中国的实际,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科学体系。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概括为九个方面:关于现代世界情况和中国国情的科学分析;关于新民主主义的理论与政策;关于解放农民的理论与政策;关于革命统一战线的理论与政策;关于革命战争的理论与政策;关于革命根据地的理论与政策;关于建设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理论与政策;关于建设党的理论与政策;关于文化的理论与政策等。
七大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委员会,其中,中央委员44人,候补中央委员33人。随后在七届一中全会上选出13人为中央政治局委员,选举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为中央书记处书记,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兼中央政治局、中央书记处主席。七大选出的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委员会,是一个具有很高威信、能够团结全党的坚强的中央领导集体。
七大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全国代表大会。它在革命面临新的重大转变的关键时刻,对全党给予及时正确的指导,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大会使全党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对于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使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统一。七大生动地全面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质。它通过的党的政治路线、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表明党代表着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大会以后,全党紧密团结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贯彻七大路线,去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
1945年上半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入最后胜利阶段。5月2日,苏联红军攻克柏林;8日,德国法西斯战败投降。在中国战场,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发动夏季攻势作战,对日军占领的点线包围得越来越紧,打通了许多解放区之间的联系,在行动上取得主动地位,逐步实现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转变,为转入全面反攻创造了重要条件。沦陷区城市党组织积极开展瓦解日、伪军工作,组织地下军,准备发动武装起义,里应外合,配合反攻。
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弹。8月8日,苏联发表对日作战宣言。9日,苏军进入中国东北,向日本关东军大举进攻。在极为有利的国际形势下,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全面反攻阶段。
此时,国民党军队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地区,而日军在华北、华中和华南占领的大部分城镇、交通要道都处在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军民的包围中,对日全面反攻的任务,也就主要由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人民军队来进行。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根据延安总部的指示和命令,各抗日根据地军民向日、伪军发起猛烈的全面反攻,很快解放县以上城市150余座。
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代表在向同盟国的投降书上签字。日本军队128万人向中国投降。至此,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胜利结束。中华民族为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中国抗日战争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也得到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各同盟国家的支援,这些支援对中国能够坚持抗战并取得胜利是一个重要条件。
中国抗战的历程表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抗日力量,是全民族利益最坚定的维护者,是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力量。党在敌后的艰苦条件下,广泛发动、组织和武装以农民为主力的各阶层群众,开展游击战,使日本侵略者陷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党领导的人民抗日力量对敌作战12.5万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人。党在抗战中发展为有120多万党员的大党,人民军队发展到120余万人,民兵260多万人,抗日民主根据地面积达到近10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亿。所有这些,为夺取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人民以落后的武器装备打败经济实力和军事装备远比自己强大的敌人,创造了半殖民地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这一惊天动地的伟业,使中华民族一洗百年耻辱,在世界上展示了新的形象。中华民族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重大贡献,使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这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
基层
剪影
永远跟党走
安徽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来明光市调研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
4月21日,安徽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二级巡视员蔡元和、财政厅二级调研员、社会保障处副处长孙玫玫一行来明光市调研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
蔡元和一行前往安徽省最美退役军人郑守敏创办的安徽嘉农农林生态有限公司,详细了解公司秸秆利用技术研发、应用范围、秸秆收储、生产加工、产品销售和融资等情况。
调研中,蔡元和指出,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引导他们积极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践,对于更好实现退役军人自身价值、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明光市在推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中出实招,推进信用贷款落地,为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做得很好。同时要把税收优惠、社保减免政策用足用活,在推进退役军人创业上更进一步。
杨杰副市长表示,明光市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立足实际,坚持问题导向,扎实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准确把握退役军人就业需求和创业意愿,在退役军人创业贷款、创业培训等方面提供保障,切实解决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我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提供更优良的环境。
滁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军、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调研员梁茂生、党组成员、副局长陆海曙、明光市副市长杨杰、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朱岚等领导陪同。
昨天你为国效力尽忠 今天我为你热忱服务
——记滁州市光荣院老战士赴天康疗养
为进一步弘扬拥军优属光荣传统,体现党和国家对革命功臣的关爱,4月15日上午,滁州市光荣院组织部分重点优抚对象赴天康康养中心开展为期一周的疗休养活动。天长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天康康养中心对此次活动给予大力支持。
举办开班仪式
在开班仪式上,天长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夏永宁局长指出退役老兵为党和国家的建设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我们必定牢记你们的无私奉献,希望此次短期疗休养能让你们重拾当年革命岁月、重温党的光辉历史、感受今日国富民强发展新貌,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天康康养中心于正江院长在仪式上详细介绍了康养中心的设施和疗休养注意事项,并指出退役老兵是革命战争年代的冲锋者,是巩固国家政权的捍卫者。天康康养中心将以细心、贴心、暖心、用心的服务,让老战士们的短期疗休养之行,来得安心、住得舒心、养得开心。
缅怀革命先烈
4月16日,老战士们在天康康养中心服务人员的陪伴下,走进天长市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重温红色经典。活动中,烈士陵园讲解员为参观老兵讲解了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光荣牺牲的烈士们的事迹。通过参观一幅幅老照片、一件件老物件,还原了革命记忆,为老战士真实再现了革命先烈浴血奋战、艰苦奋斗的场景。
老战士进企业
4月17日上午,老战士们一行到天康集团大楼参观走访。天康集团是拥有三十多家子公司、六千多名员工的跨行业、多元化的集团公司。天康集团获批设立了滁州市首家“退役军人服务管理站”、“滁州市退役军人实训基地”。
老战士们参观了天康集团展厅、退役军人文化墙、党建文化墙,天康集团的领导对老战士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崇高敬意,并向老战士们介绍了天康集团的发展历史,集团的拥军优属事迹。
倾听老兵故事
今天,祖国山河日新,但不能忘记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不能忘记为新中国奋斗的英雄们。4月17日下午,在天康康养中心4楼会议室,部分老战士为大家讲述参军期间经历的难忘故事。现场97岁的老兵王洪喜为大家讲述了抗日战争的战斗故事,江荣华老兵讲述了抗美援越的战斗故事。老兵们的精彩故事,让大家仿佛又回到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让在座的每一位听众都为之动容。
历史已往矣,但精神永存;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
共忆峥嵘岁月
冒着蒙蒙细雨,4月20日上午,老战士们在天康康养中心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参观了龙岗抗大八分校纪念馆。
在抗大八分校纪念馆和旧址内,老战士们认真参观了陈列在教育基地的珍贵材料,通过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一个个故事,了解老一辈革命家刘少奇、陈毅、罗炳辉等曾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重温了那段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不怕牺牲、不畏艰险、英勇奋斗的信念,无不为革命先烈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所感动。
老战士游天长
疗养期间,老战士们先后参观了天长市红草湖湿地公园、孝园、西月城遗址、美好乡村——长山村等四处景点,充分领略了天长的人文历史和建设发展历程。
所到之处,老战士们纷纷为现代城市发展所取得的成果点赞,表示此次参观活动收获很大,亲身感受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活动圆满结束
4月20日下午,滁州市光荣院部分老战士赴天康康养中心进行的短期疗休养活动圆满结束。
在欢送会上,天康康养中心以建党百年为契机,为所有老战士过了一个集体生日。参加疗养的老战士纷纷表示,“大家的这次相聚,是因为党和国家没有忘记我们这些老兵,我们将继续发扬优良传统,保持军人本色,为国家建设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南谯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
今年4月15日是第六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会议精神,提高全民国家安全法治意识,连日来,南谯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积极开展了《国家安全法》宣传活动。
4月12日下午,南谯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召开《国家安全法》学习会,局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参加。
会上,与会人员认真学习了国家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深刻认识到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人人有责,筑牢了责任意识,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维护国家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4月13日,南谯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区司法局开展了“法律进军营”的活动。
在法律知识讲座上,普法志愿者们通过法律法规和具体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向现场的士兵们讲授了如何维护国家安全,做到与一切损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作斗争;并介绍了与士兵们息息相关的《退役军人保障法》,介绍了相关法律和政策。
此外,志愿者们还为士兵们发放了国家安全宣传册、《退役军人保障法》等资料,以便他们进一步学习相关法律,受到了士兵们的欢迎和好评。
参观廉政教育基地 筑牢廉政思想防线
琅琊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党支部组织全局党员干部
赴滁州市党风廉政教育基地参观学习
为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4月6日,琅琊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赴滁州市党风廉政教育基地开展党风廉政参观与实地教育活动。
在实地参观教育过程中,琅琊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党员干部通过观看视频、听取讲解等方式,依次参观了基地内各个主题图片展,了解了党中央、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反腐倡廉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措施以及取得的成就等。同时就馆内陈列的近年来党的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办的典型职务犯罪和贪腐案例、以及当事人的忏悔开展警示教育,一件件触目惊心的腐败案件,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鲜活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使广大党员干部接受了一次强烈的震撼和洗礼。
参观活动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此次参观学习为契机,在今后的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处处防微杜渐,时时警钟长鸣,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做一名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干部,为琅琊区退役军人事务工作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天长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举办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
为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4月22日至23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举办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
读书班采取领导领学、党员互学、交流研讨等方式,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开展专题学习,对《中国共产党简史》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24个章节进行逐条学习。读书班上,部分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积极交流学习体会。
通过专题读书班学习,党员干部对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纷纷表示要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力量,坚定理想信念,践行使命担当,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解决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问题。
4月22日,定远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举办了以“党旗下的军人骨•老兵永远跟党走”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对越自卫反击战老兵、一等功臣王祥龙首先讲述他的入党、军旅经历,并诵读了他常读的书本篇章。随后8名青年退役军人、4名志愿者代表依次选读了部分党史书籍。最后,定远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诵读了《退役军人保障法》。“今天这个读书会真是受益良多,既见着了我的老前辈王祥龙王排长,又增长了红色知识储备。启迪了我的智慧,让我从中汲取奋斗的力量,更好地开展工作。”退役军人陈川很期待明年的读书会。
“一日营中度,一生军人骨!一朝入党籍,永远跟党走”活动最后,王祥龙带领8名青年退役军人宣誓敬礼。
读党史经典 续军骨忠诚
——定远县退役军人事务局“4.23”世界读书日文明实践活动
天点纷林际,虚檐写梦中。定远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老兵书吧”在这天晴烟雨里显得分外安静。不对,仔细听听,有道声音穿雨而来。
“潜伏7天7夜,在经过电台通讯欺骗等手段诱敌后,9月8日,我们奇袭队利用雨雾的掩护,出敌不意地于当日上午10时30分发起突击,在防守越军还没反应过来之前就以火力将其封在石洞中,随后迅速搜剿打洞,仅用12分钟就将2个哨位上的越军全歼。这就是“9.8奇袭”,下面我给大家读读 《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