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视野VOL.13

看/见/更/多/可/能

2022.1

VOL.13

Seeing more possibilities

视野

our
sight

目录

Contents

儒雅智慧,勤奋学习,超越自我,角逐未来

主编:马长俊
副主编:徐然林
编写人员:杨明坤

深度学习

01

“双减”政策

07

五项管理

10

项目式学习

12

01

深度学习

01

深度学习

·02·

·01·

【理论前沿】王月芬:深度学习作业设
计与评价

01

深度学习

01

深度学习

·03·

·04·

落实语文要素,推进深度学习

   当下,语文教学之所以处于高耗低效的尴尬境地,主要原因就在于学生对文本的感知往往都停留在表层上,无法形成具有高思维含量的深度学习。统编版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并进的方式编排,为语文深度学习提供了基石。教师通过落实语文要素的契机,推动学生语文的深度学习。

精准解读要素,让深度学习明确基本方向

对于语文要素的运用,首要工程就是需要教师与学生能够精准解读语文要素。由于统编版教材中语文要素的描述十分严谨、简洁,且便于学生阅读,因此教师要能够准确解读语文要素,了解语文要素中核心词语所承载的教学方向和内涵,并探寻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性原始经验之间的关联,让语文要素精准地作用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真正为学生言语实践能力的成长奠定基石。
比如统编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这里的语文要素关涉到两个核心概念:即“关键句”与“一段话”。三年级作为第二学段的起始阶段,语文学习的关注点已经从第一学段的字词逐步向句段过渡,编者在这一单元中设置这样的语文要素,目的即在于此。教师精准地解读这一语文要素就应该将教学的关注视域聚焦在文本的句段上来;其次,这一语文要素提出了鲜明的学习方向:即依托关键句从而达到理解一段话的大意。这就决定了学生要能够从整体性语段中厘清关键句与其他语句的区别,并找准关键句与整个语段之间的关联。只有精准解读了语文要素,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精读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时,才能够精准而巧妙地落实语文要素。以课文第四自然段为例,教师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这个语段内容,数一数这个语段中共有几句话,并相机了解这个语段主要是通过描写海底鱼多来展现西沙群岛的富饶;其次,辨析这个语段中的每一句话,找出一句与其他语句不同的句子,在前后联系和对比中发现段落中的第一句话与其他语句不同,其他的语句都是具体描写了鱼多的状态,而第一句是交代了鱼成群结队,好看极了,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语段中关键性语句的特质;最后,相机厘清语段中后面语句与关键性语句之间的不同点,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后面的语句都是围绕着这一句来写的。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就在精准解读单元语文要素的基础上,将自己的理解付诸于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没有直接灌输关键性语句的概念,而是在梳理语句之间的联系中将学生推向了深度学习。

01

深度学习

·05·

·06·

01

深度学习

构建实践活动,让深度学习契合认知规律

在强调以生为本的当下课堂中,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内容的研制、策略的遴选以及评价的标准,都需要契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只有真正顺应了学生的基础学情,契合了学生的学习思路,才能将学生的思维逐步从肤浅的表层向着文本的深层境界迈进。
比如统编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的《爬山虎的脚》出自著名作家叶圣陶之笔,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有“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这篇课文中,作者以生动、精简的语言展现了爬山虎一步一步向上爬的过程。那如何才能让学生在细致品味中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如何才能明晰爬山虎向上爬的过程且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这些都不是单靠教师的灌输以及学生自己读一读就能清楚的。此时,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直观性思维的特点,构建扎实的操作性活动,组织学生将自己的身体看成是整个爬山虎,将语段中的动词圈画出来,感受这些动词表达的精准性,并用自己的身体尝试将爬山虎向上爬的过程展现出来,用语言将整个过程表达出来。教学至此,学生理解了词语、品味了语言,也在身体语言的配合下内化了文本,似乎完全可以“鸣金收兵”了,但教师还需要在巩固教学成果的基础上,将学生的思维朝着单元语文要素聚拢:如此生动而具体的过程,作者是运用怎样的方式来观察的呢?借助这一问题,引领学生的思维穿越文本语言的藩篱,直抵作者的观察质态,将学生的关注视角从文本内容推向作者的创作思维,在契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扎实地推动深度学习。

妙用逆向思维,让深度学习融入回环体系

统编版教材中语文要素解决了传统教学中很多教师不知道“教什么”的困惑,让每个单元、每一篇课文都有着明确的方向,然而也有很多教师在教学中缺少变通思考,完全将语文要素作为课堂教学的救命稻草,似乎课堂中只要体现语文要素就可以万事大吉。事实上,教师对统编版教材中语文要素的落实并不能一竿子到底,在适度收手中或许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教材第二单元是一个典型的策略单元,语文要素是“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效率。单元中略读课文《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作为一篇典型的说明文,编者提出了根据关键词句来提升阅读速度的方法。教学中,教师依循课文介绍的事物“一个比一个快”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关键词,即课文中具体的事物以及这些事物的速度数据;找出课文中的关键句,即“什么比什么速度更快”的句式,厘清了课文表达的词句,巧妙地推动了学生内在的认知特点。在梳理了内容板块和结构特点之后,再次朗读时学生的速度明显提升。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调转教学的矛头,引导学生逆向而行:一篇文章不能只是一味地快速阅读,还需要通过静心慢读,来提升快速阅读所不能发现的秘妙,比如作者是如何来写的?事实上,很多学生在慢读中提出了这样的困惑:既然光的速度是最快的,为什么不在一开始来写,直接交代多好,反而要放在最后;作者总是说“一个事物比另一个事物更快”,为什么读起来却没有重复的感觉呢?这篇课文没有总起,也没有总结,为什么给人的感觉也是十分完整的……
在这一案例中,后半段慢读的教学看似与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背道而驰的,但却向学生传递了明显的信号:阅读文章的确需要有一定的速度,但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真正懂得阅读的人应该做到“该快则快,该慢则慢”,让学生在慢读的过程中更加明确快读的价值取向,让学生在逆向思维的关注下融入到回环体系,以更加巧妙的方式落实语文要素,推动学生的深度学习。

链接生活资源,让深度学习迈向思维高阶

著名教育实践家陶行知先生说过:“语文的外延即生活”。没有生活资源的介入,语文教学就成为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木,最终都会落入到虚无的尴尬之地。为此,很多语文要素的真正落实,就需要与学生的生活巧妙链接,利用生活资源浸润学生的思维,将学生的认知朝着更深处漫溯。
比如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究竟该如何想象?这不是学生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而是要想得有根有据,这就需要教师激活学生的认知经验,让学生的想象有源头。比如《草原》一文中第一自然段是对草原广袤景色的描写,教师就可以让曾经到过草原的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针对课文中描写的语句进行再现、还原,形成情感和认知上的共鸣;再比如课文最后作者说“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是一种怎样的依依不舍的场景?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从自己生活中所经历的与亲友分别的场景,来还原补充老舍一行人会怎样与蒙古族的朋友分别,并将人物分别时的对话、神情和动作进行细化。学生在想象中、在表达中带着认知思维迈向了全新的高阶思维之中。
在这一案例中,为了落实“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的语文要素,教师巧妙地利用生活与文本内容之间的关联,将生活中的内容及时补充到文本意境之中,从而帮助学生在阅读、汇总的过程中,感受到很多文本中并没有直接言明的内容,对文本形成了立体化、全方位的感知,推动了学生的深度学习。
统编版教材中的语文要素明确了教学的内容和方向,教师要将其与课文特点、学生认知进行统整联系,就可以将学生的认知从表层逐步向深层转变,在落实语文要素的同时推动深度学习,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助力。
【本文系2019年宿迁市中小学教学研究微型课题《小学生课外读物育人功能的研究》(编号SQWK2019-076)研究成果。】

02

“双减”政策

·07·

·08·

02

“双减”政策

双减进行时:融合赋能育人新思考

盐者,质朴无华
于无形之间滋养人间千年,可谓之“厚德”
道者,上善若水
于变通之中适应天地规律,可谓之“适融”
双减背景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成都市盐道街小学秉持“厚德如盐 适融入道”的办学理念,坚持减负提质,贯彻五育并举。如何注重概念教学提升素养发展数学思维,成为盐小深耕善创课堂的新思路。

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成都市盐道街小学开展了“善创课堂·全面育人”的教学展示活动,数学学科组聚焦三个原则进行课堂革新:第一,核心概念挖掘与剖析;第二,教学方法设计与呈现;第三,训练层次设计与实施。

坚持大概念引领,实践整合性学习

从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再到学生的深度学习,都需求一种更具整合性的学习状态,大概念则为整合性学习提供了新的方略和路径。盐道校区数学教研组始终关注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及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借助具有学科本质属性的“大概念”,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深度学习。

冯子裕老师带领学生在分香蕉的活动中体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体会除法算式的意义。为了突破重难点,冯老师选择了“平均分”这个切入点,从"平均分”到“除号”,再从“除号”到“除法算式”,层层递进,渗透了符号化思想。

李佩佩老师的这节课是建立数位概念的起始课,是在逐一计数的基础上,积累“十进制”活动经验的重要环节。李老师以“古人计数”为基点,渗透自然数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并通过“摆一摆”,“捆一捆”等形式丰富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数位,感知十进制的意义。

·10·

03

五项管理

·09·

02

“双减”政策      

从测量课桌有多长出发,钟易老师展开了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的教学。测量的关键是选取恰当的长度单位进行度量,学生动手测量的过程中实际上是从量的角度挖掘图形中所隐藏的数学性质,建立度量意识。

以助人的情境导入,到实践探究“分”的含义,再到追究事理,敬老师带孩子们一起聚焦“平均分”这一大概念,通过多次实际操作来打破概念的抽象性壁垒;并辅以信息技术,在展示分物方法的过程中促进生生交流与互动,有效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龚蕾老师提供大量的与学生已有经验密切联系的情境和方式,巧妙地将生活常识与“比”的知识学习有机的融为一体,使学生借助身边生活场景,对“比”的本质有了更深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

落实“五项管理”,学校、家长这样做!

近日,
市政府教育督导室
印发了《关于调整市教育局直属学校督学责任区的通知》。
新学期,
66名新任责任督学到位,
“五项管理”成为督导“1号工程”!

全面呵护青少年身心健康

作业管理方面
重点督导严控书面作业量情况、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作业情况、教师批改学生作业情况。
睡眠管理方面
重点督导落实中小学校上午上课时间规定情况、建立学生按时就寝管理制度情况、对校外培训机构时间与作业管控情况、对辖区注册登记或备案的线上培训网课平台、网络游戏规范管控情况、加强学生睡眠监测情况。
手机管理方面
重点督导是否对学生带手机入校园进行管理,是否建立学生手机校园内统一保管制度,是否对用手机布置或完成作业行为进行管控,是否对学生使用手机进行教育引导等情况。
读物管理方面
重点督导课外读物进校园工作管理、校园推荐图书质量管理、校园内销售课外读物行为管控、严禁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等情况。
体质管理方面
重点督导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开设、大课间体育活动及每天锻炼1小时制度落实情况、学生近视眼防控情况、体质健康测试制度落实情况。

03

五项管理

·12·

·11·

04

大单元教学

全面呵护青少年身心健康

作业管理篇
学校要严控书面作业总量,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可在校内安排适当巩固练习;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高中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教师要严格遵守“有布置必批改”的原则,对布置的书面作业要及时进行批改、反馈。学校和教师不得要求家长代为批改作业,不将家长的签字作为评判学生完成作业的依据,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家长不随意给孩子布置作业,不根据自己的意愿给孩子大量报校外培训班,避免增加孩子校外学习负担。
睡眠管理篇
学校、家庭及有关方面应共同努力,确保中小学生充足睡眠时间。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中学一般不早于8:00;学校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合理安排课间休息和下午上课时间,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应保障学生必要的午休时间。寄宿制学校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确保学生达到规定睡眠时间要求。家长和学生要制订学生作息时间表,小学生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1:20,初中生一般不晚于22:00,高中生一般不晚于23:00。个别学生经努力到就寝时间仍未完成作业的,家长应督促按时就寝不熬夜,确保充足睡眠。
手机管理篇
学校应当告知学生和家长,原则上学生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禁止将手机带入课堂。同时,学校要建立手机申请进校园制度,学生手机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学校可采取设立校内公共电话、建立班主任沟通热线或提供其他家长便捷联系学生的途径等措施,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家长要严格控制除学习需要以外的电子产品使用频次和时间。
读物管理篇
学校要加强进校园课外读物的遴选、审核和把关。要坚持方向性、全面性、适宜性、多样性和适度性的推荐原则,严格把握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可读性强和启智培慧的基本标准,推荐优秀课外读物进校园,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家长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符合孩子认知发展水平的正版课外读物,每天抽出时间与孩子一起读书,分享读书成果,营造家庭读书氛围。
体质管理篇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开设方面,中小学校要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刚性要求,小学一至二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有条件的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确保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要合理安排学生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中小学校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家长要激励孩子坚持进行感兴趣的体育锻炼和社会实践,积极开展推广家庭体育锻炼活动。

大单元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引言

大单元教学是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课程标准的内在要求和统编教材的必然选择。

大单元教学的内涵

传统教学往往只就一篇课文或一个知识点进行讲解,没有将局部与整体、课文与课程进行联系,无法使学生对知识形成全面、深刻、持久的理解和认识。基于学科素养,依据学生能力,我们发现大单元教学突破了当下教学实践中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所面临的学科知识零散、学科能力低下带来的局限,减弱了教学的单一性,是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在教学活动中,以系统论的方法将教材中具有内在关联性的单元进行分析、重组、整合,带领学生从整体出发,利用单元内重要知识点的学习带动整个单元教学的方式,即为大单元教学。大单元教学着眼于“大”字,以一个单元作为整体内容进行框架解读和系统学习,以开阔的视野导向,通过大反馈促进学生学会反思,体现了让学生终身学习的“大学习”观。
它以解决问题为指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从而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发展和核心素养的提升。大单元教学是学科教育落实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关键路径。

04

大单元教学

·14·

·13·

04

大单元教学

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

以结果为导向的单元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设计前准备工作
01研读教材和课标,确定单元数量、名称及课时。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共6章内容,每章都有生物学科4个核心素养的达成,所以就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采用自然单元形式,计划共需36课时。
02依据学科核心素养、课程标准、教材内容,找出并整合单元知识结构。语文核心素养水平主要包括“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4个方面。可将课标分解为思想意识、学习行为、学习结果、实践行为4类知识结构。
03了解学情,通过检测反馈掌握已知内容;了解学生学习方法和基本能力;调查学生学习本单元有何特点、习惯怎样、兴趣如何。学校针对大单元学习进行前测,并收集、提交数据,针对数据可视化呈现个人、班级、年级的前测诊断报告单。
比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通过对学生的访谈了解及课前测验,可确定学情为:本章第3节“问题探讨”中的克隆牛的实例分析,初中阶段学生已学习过克隆羊的事例。
确定单元目标
列出单元主要知识和能力,提炼关键概念或能力,形成单元目标。以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致诗歌背后的你”单元为例,课内单元需要学习8首诗词,课外古诗词诵读有4首,可依据单元设计原则“感性与理性兼备,鉴赏与审美齐飞”,将单元学习目标确定为:①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感情;②鉴赏诗歌形象,评价诗人观点态度;③品味诗歌的语言,梳理诗歌表达技巧;④热爱、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设计前准备工作
① 依据单元导向与单元目标,确定单元大任务,再逆向拆解出核心任务。语文学科根据单元大任务“致诗歌背后的你”,可确定本单元的核心任务;根据所学诗歌内容,选择一位或多位诗人,以散文和议论文的形式完成表达敬意的文章的撰写。
② 探究优质问题,选择最符合单元特征的情境类型和学习方式,进行情境活动设计。
设计评价任务
① 分类明确评估内容:针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针对表现性任务;针对学习技能。
② 选用合宜的评价方法:非正式检查,如口头提问、观察、对话等;传统的纸笔测试,如选择、填空、简答、论述等;表现性评价,根据课堂环节设计相关评价性表格。
比如,语文必修上册第四单元“记录家乡风物”单元目标评价任务可设计为:
☛能够确定最具有家乡文化特点的人、事、景、物;能够描述与评价其蕴涵的文化精神;理解家乡文化生活这一概念的内涵,并能列举家乡文化生活现象。
☛ 能够对所列家乡文化生活现象作归因、定性,并评价其影响、意义和价值;能够简要概括家乡文化特点,并了解其优点与不足。
☛ 在充分理解家乡文化特点的基础上,对家乡文化的发展提出可操作性、可执行性的建议。
设计反思内容
围绕真实语言学习情境,利用评价来促进学生反思学习,调整学习策略,提升学习效率,确保深度学习。根据学业表现,适时进行过程检测评价。评价形式多样化,不仅有师对生评价,还有生生互评、学生自我评价等。不仅有定性评价,还有定量评价。
比如,语文必修上册第四单元“记录家乡风物”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可分别从教师与学生层面进行设计。反思内容可以从课程实施前对课标、教材、学情等的把握情况,教学过程中对学习目标达成度、学习情境设计的真实性和可行性的情况,教学后作业与检测任务布置的合适度这些方面入手进行设计。根据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建议

在大单元教学的前测和后测中,勿将新旧知识混合考查,使试题缺乏科学性和严谨性。试题编制应注意与大单元学习目标相对应,从而利用数据精准地揭示深度学习和素养导向的教与学的真实发生,使精准教学取得良好效果。
大单元教学是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课程标准的内在要求和统编教材的必然选择。在大单元教学前,教师应先自主研读文本,参考相关研究文献,充分利用课外资源、学情和条件来重构教材内容,统筹设计单元教学。充分利用单元集体备课,分配任务,每一个单元课件和教案在共享使用前要经过集体审议、试用修改。坚持学习目标、评价任务、学习活动的一致性,坚持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一致性。借助多媒体等设备辅助教学情境等活动的开展。

都江堰市灌州小学校
电话:87137996
邮编:611800
地址:都江堰市幸福街道安康北路21号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