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农耕记

其他分类其他2023-04-14
3084

中国是世界 农业的起源中心之一。中国农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一系列发明创造,形象独特的生产结构、地区分布和技术体系,在农艺水平发展和单位面积产量等方面居于古代世界的前列,它的技术成就对世界农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序  言

        农耕文化生根于农耕社会,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和进行农耕活动时的结晶,具有应时、取宜、守则、和谐的内涵。
        应时,即遵守规律,顺应天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等规律作息, “寒露到霜降,种麦莫慌张”的二十四节气等耕种知识,就是基于应时劳作而衍生出来的农耕文化,对现代生活依然有着重要意义。
        取宜,即选取合适的一面为己所用。礼用为宜,因地制宜,入乡随俗,这种千百年来农耕社会生活积淀下来的“取宜”文化,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农事生产上,还涵盖了为人处世、关系往来、风俗习惯和尊礼守法等方面。像婚姻嫁娶,吉辰良时、来往礼数、媒妁言约等无不体现“取宜”文化的影响。
        守则,一方面是对自然规律的遵守和利用,这是农业耕作的必须要求 ;另一方面则演变成农耕社会的一套礼仪制度和对规矩的遵循。在古代,村规民约、伦理纲常等一直被作为广大农村地区治理的丈量尺度,守则为治,守位为兴,从最基本的守则到修齐治平的担责的变化,正是“守则”文化滋养的结果。
        和谐,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合作共存。这与现在提倡的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致的。但现在的和谐理念不只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也融注在人与他人、社会以及自身的成长中。
        总而言之,农耕文化的四大内涵实际上与天时、地利、人和三位一体的发展观是一致的。顺应天时,制宜地利,实现和谐,这样的发展思路历经几千年的实践而使得其内容变得更加丰富。

Te Kan

002

踩进泥土里
才发觉与它疏远己久
弯下了腰身
才看清它真正的颜色
握着熟悉的犁铧
似乎回到了少年时代
地埂边的青草
给田块围起了花蓝
勤奋的小花
惊异于我的姗姗来迟
一排排犁垅,清晰而直白
重复着
对土地的执着坚韧

今天
我怀着浪漫的心思
种下一粒种子
把一颗赤子之心
埋进坛子里
成为一枝花 一滴奶  
       一次次滚烫的守望
即使
灰尘扑面 零落成泥
也期待一场春雨
湿润那火一样的热情
让它们在地下悄悄发芽
等待我们
在春天里重逢

Te Kan

003

Te Kan

004

PART 01

综述篇

Summary article

PART 02

智慧篇

Wisdom article

PART 03

文化节

cultural festival

目录

CONTENTS

Te Kan

005

         当人类成为食物生产者时,一个崭新的世界展现在人类面前,使人类的眼界大为开阔;从此,人类告别了旧石器时代,跨入了新石器时代。在距今10000年前到距今2000年前这段人类发展史上相对短暂的时间里,全世界大部分人类都转向农业。迫使人们发生转变的是人口压力。
       从狩猎到农业的转变是一个漫长的渐进过程,这一过程在全世界许多地方是独立发生的。农业除了独立地起源于墨西哥、中国北部地区和秘鲁外,还独立地起源于中东地区—包括埃及和苏丹的尼罗河流域,叙利亚和伊拉克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以及土耳其、叙利亚、黎巴嫩和以色列所属的地中海以东海岸地区。
       农业在各地区间传播的详细情况,现在还了解得很不够。农业大致是以中东为中心向东传播到印度河流域,向北传播到中亚和东欧,向西传播到中欧和西欧。在中国,小麦和大麦是约公元前1300年前后从中东引进的。不过最近的研究表明,早在那时以前,中国人就已驯化了当地生长的植物,并已有了3000年的栽培史。中国人栽培出的植物包括中国南部地区的水稻和茶叶,以及中国北部地区的粟、高粱和大豆。其中最有中国特色的要算是桑树,它的叶子可用来养蚕;还有漆树,它可用来生产著名的清漆或漆器。

农业的起源

农业的传播

 文    化 ⎮

Te Kan

006

       在人类漫长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一直是靠采集、狩猎以及捕捞为生.在南非一处洞穴发现的25件极其尖锐的石制武器表明,在大约7.7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就掌握了“加压剥离”技术,可以更好地控制武器锐利边缘.这些石制武器中,有14件含有与冲击相关的损伤、动物残留物及磨损的证据,表明这些石块曾被用于打猎.而且,某些有机残留物中,有血液和骨骼碎片在内的动物残留物以及包括纤维在内的植物残留物.到了新石器时代初期,人类过上定居的生活、

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很不相同,新石器文化的面貌也有很大区别,大致分为三大经济文化区:
       旱地农业经济文化区:包括黄河中下游、辽河和海河流域等地,这里是粟、黍等旱作农业起源地.黄河中游的西安半坡遗址出土多种农具、渔猎工具,反映出半坡居民的经济生活为农业和渔猎并重.

      狩猎采集经济文化区:包括长城以北的东北大部、内蒙古及新疆和青藏高原等地,面积大约占全国的2/3,有旱作种植业、渔猎和畜牧业.
        原始农业以使用简陋的石制工具、采用粗放的刀耕火种的耕作方法、实行以简单协作为主的集体劳动为特征.这种原始耕作法,采用各种原始刀器砍伐地面植被来拓荒,

武器中,有14件含有与冲击相关的损伤、动物残留物及磨损的证据,表明这些石块曾被用于打猎.而且,某些有机残留物中,有血液和骨骼碎片在内的动物残留物以及包括纤维在内的植物残留物.到了新石器时代初期,人类过上定居的生活、采用打磨石器工具、植植物、畜养动物、制作陶器,发明了农业,从此人类自己可以生产食物,摆脱了单纯依赖自然的被动局面,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巨大的飞跃,这个飞跃被现代考古学家称为新石器时代革命。

此人类自己可以生产食物,摆脱了单纯依赖自然的被动局面,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巨大的飞跃,这个飞跃被现代考古学家称为新石器时代革命。
      新石器时代以农耕和畜牧的出现为时代标志,表明人类已由依赖自然的采集渔猎经济跃进到改造自然的生产经济.我国大约在1万年前就已进入新石器时代.由于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很不相同,新石器文化的面貌也有很大区别,大致分为三大经济文化区:

并重.
       水田农业经济文化区:主要为长江中下游.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的稻谷,彭头山文化、城背溪文化以及更早的万年仙人洞遗址等,显示我国的稻作起源可追溯到距今1万年以前,这不但改变了中国栽培水稻从印度引进的传统观点,而且表明长江流域是中国乃至世界稻作文化的最早发源地.
  狩猎采集经济文化区:包括长城以北的东北大部、内蒙古及新疆和青藏高原等地,面积大约占全国的2/3,有旱作种植业、渔猎和畜牧业.

耕作方法、实行以简单协作为主的集体劳动为特征.这种原始耕作法,采用各种原始刀器砍伐地面植被来拓荒,并纵火烧山,利用灰烬作肥料种植作物.在距今7000~8000年前,我国农业进入“耜耕”阶段.在河姆渡遗址共出土骨耜170余件,说明7000年前生活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的河姆渡人已经脱离了“刀耕火种”的落后状态,发展到使用成套稻作生产工具,堪称世界上最为先进发达的耜耕农业.后来石铲逐渐延长加大,变薄变扁,更适于松土、翻土,到原始社会中晚期,便出现了一种新的耕地农具———石犁.这标志着我国农业生产技术进入了犁耕阶段。

落后状态,发展到使用成套稻作生产工具,堪称世界上最为先进发达的耜耕农业.后来石铲逐渐延长加大,变薄变扁,更适于松土、翻土,到原始社会中晚期,便出现了一种新的耕地农具———石犁.这标志着我国农业生产技术进入了犁耕阶段。

 文    化 ⎮

Te Kan

007

        夏、商、西周、春秋是精耕细作的萌芽期,黄河流域的沟洫农业是其主要标志.为了防洪排涝建立起农田沟洫体系,与此相联系,垄作、条播、中耕技术出现并获得发展,选种、治虫、灌溉等技术亦已萌芽,休闲制逐步取代了撂荒制.这个阶段耒耜、耦耕和井田制三位一体,成为我国上古农业文明的重要特点。
  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是精耕细作技术的成型期,主要标志是北方旱地精耕细作体系的形成和成熟.我国大约从春秋中期开始步入铁器时代,铁农具的普及和牛耕的推广引起生产力的飞跃,犂、耙、耱、耧车、石磨、翻车等新式农具纷纷出现.由于黄河流域春天多风少雨,抗旱保墒(shāng) 成为农业的关键.为了保证冬天小麦播种和翌年春天生长,必须在秋季雨后,深耕土地,等土地晒干以后,马上用耙将土块破碎,最后用耱将土块耱细.这样就在土地表面形成了松软的土层,切断了土层中原有的毛细管,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另外,北方旱地耕地后,较大的土块经常附着杂草和害虫,用耙将土块破碎,能达到除草除虫的效果.人们称这种耕作技术为“耕、耙、耱”,是北方旱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核心。
         隋、唐、宋、辽、金、元是精耕细作的扩展期,主要标志是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成和成熟.这一时期,南方农业生产开始迅速发展起来,南方小型水利工程星罗棋布,太湖流域的塘埔圩田则形成体系,梯田、架田、涂田等新的土地利用方式逐步发展起来.水田耕作农具、灌溉农具等均有很大发展.特别表现在更适合在小块水田耕作的曲辕犁的发明,以及适用于平整田面的水田特有农具“耖”的普及。
  明清是精耕细作深入发展期,主要特点是适应人口激增、耕地吃紧的情况,土地利用的广度和深度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为了解决民食问题,人们一方面千方百计开辟新的耕地,另一方面致力于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更充分地利用现有农用地,多熟制种植、间作套种、轮作等耕作制度开始广泛应用.特别是江南地区的先民们利用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创造了农、桑、鱼、畜精密结合的农业生态系统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创造的桑基鱼塘系统,达到了精耕细作的最高境界。

 文    化 ⎮

Te Kan

008

 文    化 ⎮

春雷响,万物长。

蚕老一时,麦收一晌。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应时。 

谷雨前,好种棉;谷雨后,好种豆。

割麦要抢天,种麦要抢时。

麦收一张犁,秋收一张锄。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早种三分壮,晚种三分薄。

          农谚是一种农家流传的“行话”,古代劳动人民不识字,他们的农业生产经验主要靠“父诏其子,兄诏其弟”的口头相传方式流传和继承下来,农谚是我国历史上传播农业知识的主要形式,就好像现在有了技术指导手册,在生产上起了无法估量的作用.农谚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的结晶,是人民大众的集体创作,是我国人民宝贵的农业遗产和文学遗产。
  农谚的格式可分为单句式、双句式和多句式几种。单句式如“粪大萝卜粗”,多句式如“阴疮发痒,炉灶烟,不是下雨就是阴天”。而双句式的又可分为3类:比喻式如“种强苗壮,母大儿胖”,前一句说的是主题,后一句是比方;因果式如“夏天不热,五谷不结”,前一句是“因”,后一句是“果”;一贯式如“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说的是种地要多施肥浇水一件事。
   

Te Kan

009

立  春

春   分

立  夏

 插    图 ⎮

夏  至

立  秋

秋  分

立  冬

冬  至

Te Kan

10

       20世纪20~30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的生态农业成为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共同选择.实际上,我国先民在生态农业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嘉湖地区的农牧蚕鱼系统和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系统,就是最有代表性的生态农业的典型。明代中期,江苏常熟有一个叫谈参的人,他将洼地挖成鱼塘用来养鱼,挖出的土堆成堤岸种果树,鱼塘边上还可以种茭白等水生蔬菜,鱼塘的上面架起猪舍养猪,猪粪直接掉入鱼塘喂鱼,堤岸外的农田种水稻,通过鱼塘的排水和灌溉,可以做到旱涝保收.这种方法很快就在地势低洼的太湖地区发展成为利用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创造了农、桑、渔、畜精密结合的农业生态系统.珠江三角洲地区随着养蚕业的发展,将洼地挖深,泥覆四周为基,中凹下为塘,基上种桑树,塘中养鱼,桑叶喂蚕,蚕屎作为鱼的饲料,而塘泥又可以作为桑树的肥料.通过循环利用取得“十倍禾稼”的经济效益,这就是著名的桑基鱼塘.后来农民又在这一基础上发展了蔗基鱼塘、果基鱼塘、菜基鱼塘等.这两个地区经营方式的共同特点是:一是充分利用水面养鱼增加收入.二是大力发展蚕桑业,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也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生态农业的所取得的包括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内的综合效益。

果基鱼塘、菜基鱼塘等.这两个地区经营方式的共同特点是:一是充分利用水面养鱼增加收入.二是大力发展蚕桑业,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也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生态农业的所取得的包括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内的综合效益。
       其实早在汉代,我国先民就在稻田中放养田鱼,开始了生态农业的早期实践,田鱼可以吃掉稻田的杂草和害虫,鱼粪可以作为水稻的养分,鱼在田中游动增加空气流动,有利于水稻的生长.时至今日,云南、贵州地区的先民们还会在田边的水池子中养鸭子,这些鸭子能到稻田中吃掉害虫和杂草,鸭粪直接肥田,这样不仅有利于水稻的生长,也是一种生物治虫的手段。
  生态系统中一个生产环节的产出是另一个生产环节的投入,使得系统中的废弃物多次循环利用,从而提高能量的转换率和资源利用率,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并有效地防止农业废弃物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研究表明,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生物潜能.供人类直接需要的占净产量的20%,其他的副产品转移给养殖业(畜禽和鱼类),转化为动物性产品(肉、乳、蛋、皮、毛).动植物的代谢物、残骸及凋萎物投入土壤,被土壤微生物分解为营养元素,被植物吸收。
  如今生态农业已成为建设具有我国特色的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我们应当从先民千百年来积累下来丰富的生态农业实践经验中吸取营养,更好地发展现代农业。

有利于水稻的生长,也是一种生物治虫的手段。
        生态系统中一个生产环节的产出是另一个生产环节的投入,使得系统中的废弃物多次循环利用,从而提高能量的转换率和资源利用率,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并有效地防止农业废弃物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研究表明,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生物潜能.供人类直接需要的占净产量的20%,其他的副产品转移给养殖业(畜禽和鱼类),转化为动物性产品(肉、乳、蛋、皮、毛).动植物的代谢物、残骸及凋萎物投入土壤,被土壤微生物分解为营养元素,被植物吸收。

 文    化 ⎮

Te Kan

11

Te Kan

12

科     技⎮

Te Kan

13

科     技⎮

       兰州新区花卉产业基地玻璃智能温室采用世界一流的智能温室建设技术,按照欧洲 A15标准建设,温室设施充分集成荷兰Bom公司铝合金天沟技术、荷兰Priva温室环境自动控制系统、荷兰Codema施肥机及水肥循环消毒灌溉系统系统、纽克斯自动植物补光系统、二氧化碳追肥系统等高科技设施,实现温室全自动控制,达到欧洲同期、国内领先水平.
       荷兰Priva温室环境控制系统,通过数个传感器监测,计算机数据分析,来控制调节温室内补光系统、幕布系统、迷雾系统、二氧化碳气肥系统等,确保玫瑰在各个生长期内都处于一个最佳的生长环境条件,实现农作物全季节、全天候生产。
      作为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温室配置50吨级园艺净水制备系统,引进荷兰Codema公司施肥机、WIV消毒剂等水循环及灌溉系统,采用以色列耐特菲姆滴头,保证每一株玫瑰的精准灌溉;集合Codema回水槽,Codema UV紫外杀菌设备使回液经杀菌处理后再次调配使用,最大程度上提高温室水肥利用率。整个温室灌溉区域耗水量约0.75方/平米/年,水肥利用率可达90%以上,较传统农业灌溉,节水率30%以上,省肥30%以上,人工成本降低70%左右,实现花卉产业发展中资源与产值的合理配置。

Te Kan

14

科     技⎮

1、智能温室大棚与现代工业技术进一步结合,提高硬件质量,增强配套能力。我国设施农业要在建筑结构工程、材料工程和节水节能工程方面进一步发展,在提高主体结构质量的同时,应不断增强配套能力。
2、设施与设施农业产品生产向标准化发展,包括温室及配套设施性能、结构、设计、安装、建设、使用标准,设施栽培工艺与生产技术规程标准,产品质量与监测技术标准等。
3、加强采后加工处理技术的研究开发,包括采后清洗、分级、预冷、加工、包装、储藏、运输等过程的工艺技术及配套设施、装备等,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国际市场竞争力。
4、智能温室大棚与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结合。实现光、温、水、肥、气等因素的自动监控和作业机械的自动化控制等。
5、与信息技术结合,建立以产品、技术和市场等为主要内容的网络化管理、模式化运行、远程服务等
6、与生物技术结合,开发出抗逆性强、抗病虫害、耐贮藏和高产的问世作物新品种,提高温室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利用生物制剂、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等专用生产资料,向精准农业方向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加丰富没有污染、安全的绿色健康食品。

我国智能温室发展六大趋势

Te Kan

15

科     技⎮

       农业4.0是资源软整合的农业。互联网时代,农业通过网络、信息等进行资源软整合,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基础之上形成智能农业。农业4.0可以通过网络和信息对农业资源进行软整合,增加资源利用的技术含量,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农业4. 0是现代农业的最高阶段。农业4. 0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体现在农业生产环节,它还会渗透到农业经营、管理及服务等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是整个农业产业链的智能化。农业生产与经营活动的全过程都将由信息流把控,形成高度融合、产业化和低成本化的新型农业形态,是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农业4.0是智能化技术在农业全领域、全产业、全链条的应用,体现的是无人化智能应用的“广”。目前农业4.0从全世界范围看,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是某个领域、某个环节、某个局部地点开展的科学实验。中国进人农业4. 0的时间可能要到2070年之后。

Te Kan

16

科     技⎮

Te Kan

17

农     投⎮

Te Kan

17

项    目⎮

兰州新区赖家坡村杨家沟及景中高速东侧生态修复

.兰州新区冰雪运动员训练中心复绿项目

下西山沟土地开发整理及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兰州新区现代农业示范园D区特色种植项目

赖家坡区域低效林改造项目2023年绿化种植工程

兰州新区赖家坡村杨家沟及景中高速东侧生态修复

团庄岭生态修复及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兰州新区黄河流域生态储备林项目

Te Kan

18

Te Kan

19

        相传我们的祖先神农尝遍百草、后稷教民稼穑(sè)、伏羲开创畜养、嫘(léi)祖发明养蚕、大禹治理水患,发挥聪明才智,率领部落结束茹毛饮血、捕鱼狩猎的漂泊生活,过上了刀耕火种、纺织做衣的定居生活。
  在我国古史传说中,有一位有巢氏在树上栖宿,以采集坚果和果实为生,亦称大巢氏.传说中华初民穴居野处,受野兽侵害,有巢氏教民构木为巢,以避野兽,从此人们才由穴居到巢居.当时的社会活动主要是男子打猎和捕鱼,女子采集野菜和挖掘块根.燧(suì)人氏在今河南商丘一带钻木取火,教人熟食,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纪元,被尊为三皇之首,奉为“火祖”.随后又有一位伏羲氏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使人类原始的狩猎状态进入到初级的畜牧业生产,对华夏文明做出了卓越贡献。
       神农是我国传说中“三皇”之一.他作为“始耕田者”的“田祖”“先农”,历来受到百姓的崇奉.神农氏对于农业生产的贡献主要在两个农业技术阶段.一是神农“尝草别谷”的起始阶段,二是神农“教民农作”的发展阶段.前者属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刀耕”农业,后者属于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耜耕”农业。
  后稷是炎帝的继承者,相传是一位叫姜的女子,无意间把脚踏到巨人的脚印上,孕育生下的.因被认为不吉利而被丢在山坡的窄路上.奇怪的是,牛羊经过,都小心地躲开了.又被抛弃到结了冰的河上,一只大鸟飞来用它毛茸茸的翅膀给孩子保持温度.姜循着哭声找到了孩子,把他带回来抚养长大,因被抛弃过而取名“弃”.弃在母亲姜的教诲下很快掌握了农业知识,长大后又反复思考、观察和实践,并在教稼台讲学,指导人们种庄稼,传播农耕文化,成为远古时一位大农艺师,被尊称为农业始祖后稷。

 智    慧 ⎮

Te Kan

20

      传说,炎帝和大家一起围猪,林地里凶勐的野猪正在拱土,长长的嘴巴伸进泥土,一撅一撅地把土拱起,一路拱过,留下一片被翻过的松土。
     野猪拱土的情形,给炎帝留下很深的印象,想着能不能做一样工具,依照这个方法翻松土地呢?经过反复琢磨,炎帝把尖木棒下部横着绑上一段短木,先将尖木棒插在地上,再用脚踩在横木上加力,让木尖插入泥土,然后将木柄往身边扳过去,尖木随之将土块撬起。这样连续操作,便耕翻出一片松土。
     这一改进,不仅可以深翻土地,改善地力,而且将种植方式由穴播变为条播,使谷物产量大大增加。这种加上横木的工具,史籍上称之为“耒”。在翻土过程中,炎帝发现弯曲的耒柄,比直直的耒柄用起来更省力,于是他将“耒”的木柄用火烤弯,成为曲柄,使劳动强度大大减轻了。

        有了耒耜,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耕”和耕播农业。炎帝部落开始大面积耕播粟谷,并将一些野生植物驯化为农作物,如稷、小麦、大麦、稻、麻等。后人将这些作物统称为“五谷”或“百谷”,并留下许多“神农创五谷”的美好传说。

       其实,生产工具的发明和改进以及野生动植物的驯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渐实现的。后人把这些成果归于炎帝,表现了人们对他的尊崇和对先祖的怀念。

 智    慧 ⎮

Te Kan

21

《氾胜之书》“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

《管子·形势解》“天,覆万物而制之;地,载万物而养之。”

《管子·水地》“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

《后汉书·肃宗孝章帝纪》“王者八政,以食为本,故古者急耕稼之业,致耒耜之勤。”

《吕氏春秋·审时》“种禾不时,不折必稴;稼熟而不获,必遇天灾。”

《孟子·告子上》“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易经·离·彖辞》“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

《吕氏春秋·义赏》“春气至则草木产,秋气至则草木落。产与落,或使之,非自然也。故使之者至,物无不为,使之者不至,物无可为。”

 智    慧 ⎮

Te Kan

22

 图    鉴 ⎮

木  耧

       是自古以来用于播种的农具,它由上下两部分组成。翻土部分的“耒”在下,播种部分的“娄”在上,“耒”与“娄”结合起来组成“耧”

畜力犁

      耕地整地工具用于耕翻土地,破碎土垡,平整田地等作业。经历了从耒耜到畜力犁的发展过程。汉代畜力犁成为最重要的耕作农具。魏晋时期北方已经使用犁、耙、耱进行旱地配套耕作;宋代南方形成犁、耙、耖的水田耕作体系。

Te Kan

23

犁地机

       工作部分是一个类似弹丸的圆锥形圆筒体,带有一个立柱和牵引装置,由拖拉机牵引,在农田内开挖排水渠。

播种机

       用于某类或某种作 物的播种机,常冠以作物种类名称,如谷物条播机、玉米穴播机、棉花播种机、牧草撒播机等。

 图    鉴 ⎮

架子车

       一种用人力推拉的两轮车。用木料等做车架,上面铺木板、竹板或薄铁板制成。架子车曾经是中原农村的主要生产和运输工具

竹  耙

        主要在农村使用,收了麦子晾晒的时候可以用它来搅动,使之干的快些。

Te Kan

24

拖拉机

        是一种用于牵引和驱动作业机械完成各项移动式作业的自走式动力机,也可做固定作业动力。

旋耕机

       是与拖拉机配套完成耕、耙作业的耕耘机械。因其具有碎土能力强、耕后地表平坦等特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能够切碎埋在地表以下的根茬,便于播种机作业,为后期播种提供良好种床。

漫    画⎮

Te Kan

25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
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种子是关键
我是一粒“小站稻”种子
从选种育种到成熟归仓
再到走上餐桌
见证了我的“种生旅途”

漫    画⎮

Te Kan

26

2021年7月
中央深改委第二十次会议
审议通过了《种业振兴行动方案》
把种源安全
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
成长

漫    画⎮

Te Kan

27

党的十八大以来
我国通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建成了一大批
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优质良田
到2022年末已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
稳定保障1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
丰收

漫    画⎮

Te Kan

28

越来越多的农民以种为先
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
不断完善产业空间布局
农村环境越来越美
农民腰包越来越鼓
百姓生活越来越甜!

漫    画⎮

Te Kan

29

Te Kan

30

四川资中的木偶变脸表演

        藏族螭鼓舞流传在青海循化地区,以集体舞形式,表现请神、敬神、送神、降魔等,反映了当地藏族的宗教信仰、劳动和生活情趣及审美观念。

     “刀郎画”即麦盖提刀郎农民画,诞生于上世纪60 年代,与刀郎舞、刀郎乐队、刀郎木卡姆共同铸就了麦盖提人的“刀郎之魂”,凝聚成麦盖提刀郎文化品牌,尤以“刀郎农民画”更独树一帜。

        诸佛盘歌是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诸佛乡以及诸佛江流域的优秀苗族民歌,是重庆市苗族民歌的代表,是武陵山民族地区优秀民歌里的一朵奇葩。

Te Kan

31

      山西锣鼓是一种汉族鼓乐。古老的黄河文化,铸就了动人心魄的汉族民间艺术,它以粗犷、剽悍、雄奇、自然的地域特色,表现了黄河儿女纯朴、率直、激昂、豪迈的情怀,因而被誉为“中国第一鼓”。

     《采茶舞曲》传唱了半个多世纪,如今的泰顺,茶产业在乡村振兴的号角中走出一条人才济出、文旅结合、助农增收的特色之路。

        绛州鼓乐据史籍记载可追溯至初唐。619年(唐武德二年)十一月,李世民率兵从龙门渡黄河,屯兵柏壁秦王堡,讨伐刘武周。新绛县还遗存着李世民屯兵柏壁时用的擂鼓台。

        花垣接龙舞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接龙舞诞生在苗族古典祭祀仪式中。早期的接龙是苗家请巫师祈福,求龙神保一方平安,五谷丰登、治虫防灾的法事。

Te Kan

32

Copyright © 2024 陕西妙网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陕B2-20210327 | 陕ICP备13005001号 陕公网安备 61102302611033号